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

2024-10-30

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精选12篇)

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会计信息工作由原始的手工操作演变成了会计电算化, 然而在不断开创财务管理的要求下, 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使网络会计信息化成为可能和会计最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会计信息工作由原始的手工操作演变成了会计电算化, 然而在不断开创财务管理的要求下, 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使网络会计信息化成为可能和会计最终的发展方向。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为信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lntranet, 它利用了lntranet的一系列技术建立了企业的MIS系统, 以网络的衔接方式进行重新组合, 将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 使网络会计信息化系统直接C/S或B/S完成了以下功能:

a.实现了网络在线反馈功能。应用网络技术使企业组织的每一项会计数据变动都实时予以反馈。

b.财务信息共享功能。通过工作站、客户、JE (浏览器) 工具等在线访问共享数据库, 使企业决策者和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网上所有企业组织开放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作为企业生存决策的依据。

c.实时分析比较功能。在网络环境下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在线数据库浏览网上所有企业信息。企业决策者和有关财务人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 进行分析比较, 正确地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 会计系统信息化转化为会计系统网络化可实现的拓展功能

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会计核算业务的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 完成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与分析, 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会计系统信息化转化为会计系统网络化可实现以下功能:

1.1 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 建立良好的通信通道。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互连通信, 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可以完成自动转账处理, 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由此既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 又可以减少出错率。

1.2 实现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 设备共享功能。

由于网络内的各计算机系统共处于一个网络环境中。既独立又共存, 因此, 网络内各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数据库都可为其他计算机系统所共享, 共用某一高档外部设备, 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实现会计任务的分布式处理。

1.3 会计信息的规范化和代码化。

在网络环境下, 会计系统信息化要求原始会计数据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代码化, 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 方可更好地发挥风格的优势。

1.4 会计系统信息化网络可适用B/S计算模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模式不断更新, 从单机时代的主机/终端模式到文件服务器时代的共享数据模式, 再到今天网络计算时代的B/S模式。该模式则主要应用在地域比较分散的集团型企业, 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较好。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来看, B/S模式是企业未来会计系统网络化的主流方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会计系统信息化必将逐步从单机环境过渡到会计系统网络化环境, 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效益, 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作为信息革命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2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成熟将促进会计手段的全面创新

2.1 会计核算体系与结算模式的改变。

在传统会计下, 会计处理是通过大量的纸制原始单据、凭证以手工方式开具单据后再输入计算机来完成的。在网络会计下, 商品交易方式的"无纸化", 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 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 从而大大简化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避免大量坏账的产生。

2.2 会计信息的输入和传递方式的改变。

在网络会计下, 会计流程发生了变化, 大量的数据直接从企业内部或外部其他系统获取, 企业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集中管理。会计信息的传递方式将由新的矩阵型网络组织结构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财会部门可通过网络把会计信息向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网页上发布, 并把有关信息传至银行、税务、证券交易所等机构, 利用网络发送取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报送方式, 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高。

2.3 财务报表形成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会计下, 财务报表是定期编制和上报的 (如月、季度、年报等) 。在网络会计下, 可以实现财务报表和有关信息的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 信息需求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 并获取财务核算和分析的资料,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 企业财务信息也将接受来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监督。

3 网络会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 会计信息在传递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可靠性。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 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由于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 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 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 从而使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机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 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 大量不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 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 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 就很难查明原因, 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解决的具体措施是, 把好数据录入校验关, 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可靠性。原始数据在录入系统前要进行必要的校检, 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 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录入。

3.2 财务数据的保密性。

为了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 保证财务数据处理的保密性, 可采用集中分散方式对信息流加密控制, 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后再传递, 以防止财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服务器将这些加密数据传送到各客户端, 每个客户端分别解密后再处理各自的业务。每天处理业务结束后, 各客户端将当天新处理的业务数据再加密后传送到服务器, 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处理, 并加入相应的数据库中。

3.3 会计信息有意或无意篡改。

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 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 也可能由于使用者的疏忽大意造成数据丢失。同时, 病毒、恶意代码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解决的办法是, 首先系统要采用高性能的防火墙技术和安装正版的防病毒防恶意代码软件, 将黑客、病毒、恶意代码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 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采取以上措施后, 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现物理意义开放的同时, 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 保证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增加了网络的"免疫"能力。其次要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规范和人员分工制度, 包括数据库设置、操作和共享控制措施及数据备份制度等。

3.4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是计算机硬件的安全因素, 网络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 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 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意外事件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系统故障乃至崩溃。其次是安全管理不力, 使得计算机被盗、光盘、磁盘等磁介质载体保管不善, 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第三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t和Intranet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 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因此, 在网络系统环境下, 重点是数据的存取控制, 即把计算机用户信息的读写或修改控制在一定级别范围之内, 其基本途径是密码识别、身份认证、权限和记录日志。在网络会计系统中通常设置三级权限即可。

3.5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目前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又精通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要适应网络会计发展的需要, 企业组织必须注重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举办长、短期的IT人才培训班和加强实战演练, 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它是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为领导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 篇2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将取代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产生至今,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财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第三、培养了一批既懂财务,又拥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1999年4月 “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交换、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

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技术手段不同: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换、存储、应用。

3.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4.信息输人输出不同: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人,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既可经授权权利级次,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网络上直接获取。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和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会计网络化

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将终结会计电算化中单机系统的状况,为大规模计算机联网及国际联网创造了先决条件,会计信息工作必将走向网络化时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为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网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与最大化使用效率,并且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开放。数据传输方面,在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建立专用集团广域网,在企业内建立的企业局域网。对于目前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如仅装备单机,我们首先应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建立内部局域网后,则应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对接集团广域网,直至上市后走上国际互联网。目前较少数的企业集团总部财务,通过电算化的广域网对各子、分公司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进行收集、管理和控制。除了类似企业集团这种同行业、跨地区的广域网络形式外,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广域网的应用。

网络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网上设备公用性。网络会计破除了单一的财务软件购买和使用方式。以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并减少了购买高档设备的开支,同时网络的信息交换也可为企业节省每月报表纸张、通讯费用,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2)资讯共享。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网络会计把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各种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统一规范起来,建立中央数据库。企业可随时浏览所有企业网上计算机内的资料。通过软件资源的共享,将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输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地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例如我公司的代发工资,减少输入信息的次数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人名、卡号等信息的错误,方便员工工资到账。

(3)通讯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方式,企业可以更直接、快速地与外部通信,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例如采用Internet 技术后,企业和银行几乎可以同时记账就不会出现目前存在的未达账项,并且企业通过Internet以可以和银行随时对账。这样,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付款和收款业务了。在网络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可进行自动转账处理。企业领导不需出门,可通过自己办公室里的计算机查得有关情况,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数据资料,也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送连人网络的计算机。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传送时间,而且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4)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决策职能。

(5)网络会计要求信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电子数据存在和运动,并可以直接与外界系统交换信息,最终使系统不再依赖纸张等传统信息载休,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网络会计使企业的业务向无纸化办公发展。

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按相关规定都必须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开发,因此,财务数据在网上通讯是相对安全的。网络会计是一门边缘的会计学科,它需要集计算机软件、网络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实现会计电算化与网络会计的接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6、结语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同时也给我们传统的会计学科带来了一场革命——网络会计。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为适应市场快速变化而设计的快速应变的创新会计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的处理程序主要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这大大方便了会计信息使用者。但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如会计机密信息泄露,信息系统失效等。网络会计的信息安全已成为困扰网络会计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是网络时代保障企业利益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会计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系统硬件、软件本身的缺陷

计算机硬件和财务软件的质量对于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选配不当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网络工作环境不合要求,就直接影响了网络的可靠性,甚至破坏设备使网络功能受阻、工作不稳定、影响网络的扩充性等。网络安装不规范(如走线不合理,网络接头不合理等),同样会使网络运行不稳定。软件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会计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较弱,可以说目前数据完全保密性好的会计软件很少。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规模日趋庞大、功能日趋复杂,因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人为、软件测试与实际应用等原因,使软件的设计错误、漏洞在所难免。硬件、软件的这些缺陷都给网络会计信息带来不安全因素。

(二)病毒、黑客对网络会计信息的威胁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呈现多样化、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传播途径多和难以防范等特点,严重威胁计算机网络和网上信息的安全。计算机黑客利用网络的漏洞,采用线路监听、信息截获、口令试探、身份仿冒和插人假信息等手段,对信息安全的各个层面进行攻击,网络会计信息面临被截取、窃听、仿冒和破坏的风险。而且,在网络的环境下,只要有不法之徒想窃取、截获和破坏信息,当数据通过线路传输时,可以很容易实现。病毒和黑客对会计信息的恶意窃取成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一大威胁。

(三)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在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会计活动中,会计账务处理将自动完成,虽然避免了人为的疏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但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变成磁性介质,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在缺乏有效的确认情况下,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造成会计信息完整性被破坏的原因有人为和非人为两种:人为因素如非法分子对网络会计系统的侵入,合法用户越权对网络数据的处理以及隐藏,对会计数据的破坏等;后者如通信传输中的干扰与噪声、系统硬件或软件的差错等。网络会计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内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网络条件下,由于会计信息的复杂性,接触会计信息人员的增多,内部人员的素质问题成为会计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安全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内部人员对会计数据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具体表现为:内部管理人员或员工把内部网络结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以及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造成信息泄露的风险;网络控制机房出入管理松散,为恶意的进入者提供获取信息和破坏网络的机会;内部网络中的员工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些黑客程序或资源共享等方法获取重要信息,修改或删除重要数据等。因此,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网络会计环境下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五)关联方道德风险

关联方道德风险是指关联方对会计信息披露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不正当泄露、推断,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方的经济利益受损的行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政府指定的网站或自己的门户来披露会计信息,以满足社会各方的需求。企业与这些关联方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业务和数据交换关系,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查询、数据交换、服务技术等,因此无论从业务联系还是网络联系上看,关联方之间都存在着特殊的关系。但是,企业在与供应链上其他上游或下游企业及其他关联方共享信息的同时,可能导致本企业的机密会计信息和客户及供应商机密信息在共享过程中无意泄露或被人恶意窃取,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关系使关联方相互之间道德风险的发生成为可能。

二、保障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主要对策

(一)加快网络会计信息相关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网络会计、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现有法律体系的规范,从严格意义上讲,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实质就是法律问题。尽管我国已制定和颁布与计算机信息安全有关的一些法律法规,有力打击了计算机犯罪,但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针对网络会计安全的法律法规,还不能满足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因此,我国网络会计安全立法应坚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照国际有关示范法的原则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使我国网络会计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法制化轨道。同时,由于网络会计、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可能涉及国际仲裁等问题,因此,各国政府都应有责任、有义务逐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包括各国相关法律在内的国际法律体系,为网络会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采取技术手段增强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性

防止网络安全唯一的方法就是主动防御,即部署整体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反病毒解决方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数据加密、防火墙、物理隔离技术等。还可以考虑应用密码技术和密钥管理(如DES算法、RSA算法等)、安全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系列、Unix、Netware等)、数据库安全保密(如最小特权策略、最大共享策略、按名存取策略、按上下文存取策略、整库加密和硬件加密等)、数字签名、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来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另外,要逐步建立完善由第三方牵制的安全机制,即网上公正。网上公正是指每一家企业都在互联网认证机构领取数字签名认证和私有密钥,当业务发生时,一方面将单据传到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确认并将经过数字签名的加密凭证与未加密凭证同时转发给另一方,这样就得到一笔确实经过双方认可的交易,而单独某一方因无法获得另一方的数据签名和私有密钥,故不可能伪造交易凭证。这样一旦审计人员、会计人员或其他关联方对某笔业务产生怀疑,只需将加密凭证提交给客户和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即可,大大加强了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三)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保障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网络会计的发展以及随之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风险是空前的,这将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保障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在网络环境下内部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综合控制,主要包括工作站内部控制、工作站对整个系统的访问控制、数据通信控制等,具体包括:组织工作:工作站点设置控制、内审制度,人事管理控制;操作系统控制,主要包括计算机资源授权表制度、日志审计制度、存取制度,特权管理;会计数据资源控制,主要包括会计数据资源授权表制度、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工作站控制,主要包括工作站内部控制、工作站对整个系统的访问控制、数据通信控制。

(四)推动远程审计信息安全方法研究

现行企业内部审计可通过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审核,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明确经济责任,采用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后,必将改变原来的审核程序方式,而代之以新的电子远程审计模式。所谓远程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利用审计数据接口技术通过互联网获得被审单位的原始数据,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运用审计软件分析判断,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或在网上公布审计报告的审计方式。主要包括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目标审核,安全漏洞评估、安全控制措施检验和安全性测试等4个方面。通过远程审计可以全面评估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状况,预测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完善相应的安全措施,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五)加强人员教育以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

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人才是关键。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组建和运行,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专业知识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会计知识,而且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网络。会计人员要对网上获取的会计信息要进行筛选,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要有风险防范意识,防止未经授权的人非法获取会计机密;还要到掌握远程数据服务、网络系统管理等技术性问题等。当前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一大批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且精通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更重要的是要加快调整现行会计教育体系,加大对现有会计人员关于网络会计知识的后续教育。通过院校教育、远程教育、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岗位自学等方式,加大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对现有的财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要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培训。可以在大专院校的财会专业中开设网络会计的相关课程,增设计算机编程、维护等课程。还可以让计算机人员、网络维护人员实习并进修财会知识。

三、结束语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路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具有动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会不断的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安全问题的动态性决定了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不断地深化研究,找到解决网络会计运行实践中出现新问题的方法对策,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会计的优势,使其发展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最具活力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冯晓玲,任新利.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研究[J].会计之友,2007(11).

2、陈洲唤.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安全保证[J].大众科技,2007(8).

3、郝玉清.网络会计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防范策略[J].北方经贸,2007(11).

4、郑庆良,杨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通讯,2006(12).

5、姜明.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J].商业经济,2008(11).

*本文为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会计信息质量与安全防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7401029。

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 篇4

一、重新设计高校会计组织

现行高校会计核算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线型组织,呈现为多层级的金字塔模式。在校长或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财务处组织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按业务性质下设财务科、计划科、综合科、校园卡中心等科室;不同的高校根据管理需要有各自具体的分法,但组织结构的设计原理是相同的。会计核算组织的基础是按不同职责设立的岗位,岗位划分的核心思想是劳动分工理论,如会计审核岗、会计复核岗、出纳岗、学生事务岗、预算岗等。

(一)现行高校会计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会计流程再造后,在沿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时,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强调专业分离,忽视了整个组织的融合;职能型组织往往抵制变化,侧重于知识组织垂直方向上的职能沟通;基于职能的结构设计本身,职能结构通常是封闭的系统,刺激了部门间的区隔和冲突,部门合作难度较大;在部门化职能分工的情况下,没有专门的机构用于有效协调整个组织,并从整体上进行控制。

(二)高校会计组织的设计与实现

在新的业务流程中,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将出现模糊分工形式,许多部门将被合并或撤销,财务岗位设置也将大大减少。在通过流程再造构建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要选择适应高校流程管理的结构形式,即流程型会计组织。流程型会计组织是面向流程的,能够较快适应变化环境的扁平化组织,它是一种柔性化的会计组织。流程决定组织,而不是组织决定流程,设计面向流程的会计组织应抓住“面向流程”这个关键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这个部门或机构是如何进行的。流程型的会计组织应能做到集权与分权的均衡,这种组织结构表现出来的会计往往不是传统认识上的单纯财务会计,将弱化会计科室的概念,会计组织的形式转变为流程分部,财务岗位可以设置为数据审核岗位、数据汇总岗位、资金支付岗位等。会计组织将成为一个半综合性的管理组织,会计流程不再由传统的各个科室来承担,而是由会计管理流程分部来完成。

二、建立集中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

流程再设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的新流程要符合网络环境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建立一套满足高校目标要求的集中管理体系。

(一)网络构架的设计

1、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财务信息数据库是由财务处进行保管,只有经过授权的财务人员才能使用。在进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时,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要改变原来财务信息的处理方式,将学校财务信息数据库存放在学校信息中心数据库中,成为校园共享信息,提供授权的共享管理和服务。财务信息的网络服务由学校信息中心的WEB服务器统一提供。财务处的服务器配置要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设置两台中心服务器作为学校财务应用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2、网络技术构架的选择。

通过选择最优的IT技术构架,配置探测器和分析器功能模块,设置个性化特征,配置系统安全控制机制,建立实时集中应用构架。目前通用的网络技术构架有C/S技术构架和B/S技术构架两种。(1) C/S技术构架。C/S技术构架又称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只适用于局域网,进行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二是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三是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2) B/S技术构架。B/S是Brower/Server的缩写,又称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由客户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可见,B/S技术构架支持国际互联网Intemet、高校校园网,能保证数据的实时传递,实现信息共享。高校可以通过B/S技术构架,在财务管理部门(学校财务处)与二级财务之间建立实时的网络通讯系统。只在财务处设立服务器,整个学校只使用一套财务软件;二级财务通过网络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并将所有数据全部、实时地在财务处的服务器上进行集中存储;服务器由财务处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并通过统一的会计科目、人员权限的设置来实现整个学校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

(二)财务软件的运行方案

整个学校只使用一套财务软件作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软件,而且可以按照二级财务的部门、会计制度的不同等进行套账的设置。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内部都存在多种会计制度并存的现状,如文中第四章所提的案例高校就采取了三种会计制度,学校本部、分校区、海外学院、成教学院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集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基建财务执行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因此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套账来保证学校财务信息的统一完整。套账的设计同时要保证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原有的特色,满足不同行业要求,并做好不同会计制度间数据对接工作,制定科学的财务报表合并规则。

高校要进行财务集中管理,由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制定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对采用相同会计制度的二级财务核算部门要统一会计处理原则;统一设置系统信息,如系统参数、编码原则、币种选择等,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对财务软件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控制权。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统一设计会计科目,对会计科目的设计,可以统一到二级科目的范围,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的要求,增加符合自身核算特点的更细一级明细科目。这样就解决了学校对下属二级财务核算部门的核算管理、项目控制和对比分析等问题,整合了学校内外部资源,真正实现了有效的财务管理。

三、实现业务活动的实时集中控制

高校现有会计流程的业务处理起点是会计凭证,通过对已发生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入计算机系统。现有会计流程强调的是事后控制,而没有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因此,在进行流程再造时,要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实现业务活动的实时集中控制。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的核心工具是共享数据库,所有业务事件的信息都存放在共享数据库中;探测器能够实时获取业务事件信息,并传递给共享数据库;控制器根据控制准则和控制标准对业务事件进行控制;动态会计平台对符合财务数据特征的信息,启动凭证模板进行实时账务处理;报告工具能够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的信息报告。

(一)实时获取信息

新会计流程的业务起点是业务事件,将业务事件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发生业务活动时,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将业务事件信息输入应用系统,通过执行相关业务规则和信息处理原则生成集成信息,并存放在学校的共享数据库中。输入的业务事件信息应在业务活动发生时间、地点、参与者、内容以及活动所涉及的资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表述,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如招生部门将新生资料在姓名、性别、院系、专业、高考分数、籍贯等方面进行表述,形成的新生信息存放到共享数据库中,与数据库中的原有学生信息共同构成在校生信息。

(二)实时生成信息并进行账务处理

事件信息存放到共享数据库中后,按控制准则和标准进行控制。若事件信息属于业务数据,则作为共享信息进行保存。此时,信息的使用权从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转移到信息使用者手中,业务事件信息何时使用,用什么方式使用,由信息使用者来决定。学校各部门的业务人员都可以根据相关的授权从共享数据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对业务事件特征分类、计算分析,再转化成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若事件信息属于财务数据,则会驱动动态会计平台,通过凭证模板,自动生成实时会计凭证。以学生奖学金发放的业务处理流程来说明业务的实时动态处理(见图2)。

学生管理部门在办理学生奖学金业务时, 先从共享数据库中提取学生信息, 按照应发放金额加工信息后, 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学生奖学金信息”, 存入共享数据库, 确认该事件后, 驱动动态会计平台中的凭证模块, 自动生成实时会计凭证, 生成的实时会计凭证保存在共享数据库中。

借:学生奖贷基金———奖学金

贷:应付及暂存款———学生奖学金

财务部门直接从共享数据库中提取实时会计凭证, 确认付款后将奖学金发放至学生的银行卡中, 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保存在数据库中。

借:应付及暂存款———学生奖学金

贷:银行存款

(三)实时报告信息

高校的管理部门、教职工等信息使用者可以启动报告工具,根据权限,通过建立索引,生成各种形式的信息报告。如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查询学生缴费情况,按班级、缴费金额等分类,生成各种形式的学生收费报表。

可见,采用新会计流程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数据库技术集成所有业务数据,通过实时获取信息、实时控制业务事件、实时生成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等来实现业务活动的实时集中控制。

四、将控制机制嵌入会计流程

严格的内部控制是高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在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要针对网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来保证内部控制的实现。因此,高校在设计新流程时,要将控制机制嵌入会计流程。

(一)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

高校应针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对有必要制定而原来没有的制度必须增加,如网络维护与管理制度,建立机房出入、批准登记制度,数据库限制接触制度等,来保障网络的安全。而原来已有的管理制度也要结合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重新修订,如业务处理流程的重造,内部审计制度要进行修订,增加对网络、系统安全性的审计。要建立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体系,明确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权限,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对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的人员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建立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意识

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应建立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的预警机制应贯穿于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应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进行全面控制。主要措施有:

1、建立风险评估的信号和指标体系。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 建立风险预警指标, 以便及时发现风险和评价所出现的风险。

2、设置“防火墙”, 健全风险控制运行体系。当收到系统预警信号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风险的发生。

3、建立风险处理的快速反应部门, 即“事后处理”措施。出现问题时, 能迅速对事故、故障做出反应, 将事故和故障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通过对已发事件进行分析, 防止再发生此类事件, 进一步防范风险。

(三)合理进行岗位设置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下会计岗位的设置仍要遵循相互制约、岗位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不相容职务严格加以分离,不得由一人或一个部门包办到底。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并做好授权控制,以防止出现密码泄露、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的现象。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岗位的设置要相分离,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承担,防止信息系统被恶意留下可操作的技术漏洞,保证信息系统的设计合理,运行正常。网络环境下对网络的管理、监控的需求增加,因此需要增加网络管理与监控的岗位。网络管理与监控岗位应与系统操作岗位相分离;当操作人员通过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时,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机器上,由监控人员进行及时备份,定期检查。

(四)加强信息技术防范措施

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风险。若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将使攻击者有机可乘,如国内外的黑客组织、黑客协会等。高校应对网络及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定期检测与实时监控,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安全措施,进行周界控制、访问安全控制、数据传输控制、远程处理控制。要综合采用几种安全功能模块,如“防火墙+网关+加密口令+WEB服务器+访问控制器+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保护+数据加密”。要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控制制度(如网上银行),采取数据签名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来建立数据传输控制。数字签名控制手段是用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验证交易方身份,保证数据完整性;数字加密技术是为了保证交易信息的安全可靠,防止被窃取、被篡改、被仿冒,对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总之,高校只有改变过去财务管理观念陈旧的现象,构建完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增自己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扩大招生规模,进行新校区建设,从而在未来立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庄明来.会计电算化 (新版) [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薛云奎, 饶艳超.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5]、王揩.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论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特征 篇5

关键词 会计信息 网络经济 会计信息系统

1 引言

21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会计信息处理网络化,全程电脑处理,使会计信息处理更方便、快捷,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而且要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适时的远程数据传输,适应于会计的增值服务。

2 网络经济的特征

2.1 爆发性

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2.2 技术性

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网络经济是信息革命的产物,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为产品或服务的共享提供了可能。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是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必然出现的现象。

2.3 正的外部性

这种特征有时也称为边际效应递增。对新增加的这些消费者来说,它所得到的效用比在此之前的其他用户更大,从而该网站对新用户更有吸引力。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本来访问人数就少的网站的竞争力,导致了“强者恒强”的优势富集效应。

2.4 可发挥转换成本与绑定效应

网络经济中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换用替代产品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一是购买、装配新产品的代价,但更多的是知识的学习成本。因此,用户一般是不愿意更换旧产品的。然而,当政府限定使用某种标准产品或用户使用的不是社会上流行的产品的时候,就不得不将使用的原有产品替换下来。这样,对用户来说就需要付出“换制成本”。而由政府限定使用的产品或社会上已经流行的产品,就具备了“绑定用户”的特性。因此,“转换成本”与“绑定用户”特征说明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前者指顾客的付出,后者则指服务商的收益。

2.5 全球化

网络经济是超行业、超地域、超国界的经济。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网络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使不同地点之间的地理距离的远近变得无关紧要,把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又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时间约束,把远距离信息交流的时滞降到最低。这正是网络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的体现。另外,由于网络的强大信息容纳能力,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括进来,这样就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这种全球化趋势在前网络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网络使整个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让分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强。网络是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全球化是网络技术推动(不是唯一推动)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互为表现形式。网络经济形成后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发现你的客户、供应商、贸易伙伴以及雇员。

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 篇6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IT技术现在、将来都在不断改变会计这一职业的传统,在重新赋予会计新的内涵的同时,各种新的管理思想也在改变着会计管理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我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技能。目前网络财务正处于研究和不断完善阶段。

一、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信心系统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因此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和跟上时代的脚步,也为了企业在这个竞争巨大的市场下能把财务信息系统顺利的走上自动化,快速化,同时把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复杂的原始和传统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减小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所以一定要通过计算机的手段和会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现代化。

二、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的子系统。会计信息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中的信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在网络的环境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来的控制形式已经再也不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需求了,而企业内部对财务的控制既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还关系到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安全性、可靠性。

如果企业想要实现最初制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会计信息控制系统提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一,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交易和相关的作用都必须要依赖计算机,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好坏必然将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因为会计信息被记录到了磁盘或者其他的介质中,就失去了原有的直观。在此同时,信息系统相对于人工来讲,透明度会大大提高,数据也变得更加的安全,因为保密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之重要的。

第二,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数据运行和处理完全都是取决于计算机的程序和硬件的。会计人员根本不会也不能参加到具体的运行控制当中。

第三,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会变得非常的特殊,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置了明确的权限分工,这样不但确保了系统运用提高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还可以对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最大化的控制,从而降低企业财务保密的风险程度,网络的应用会使得以前对内部控制依赖性大大的减弱,几乎失去了效用。所以要有效的利用网络系统来帮助企业的财务工作,就必须建立既适合企业也适合网络操作的会计信息系统,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完善财务运作系统。

第四,随着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部门会对计算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大,企业的各种数据和制定的报表都要一开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想要数据是正确的就必须控制这些会计信心的产生是正确的,只有保证了信息的正确和可靠才能减少或者是预防计算机出现的错误几率,但是目前而言我国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处于传统的手工会计阶段。 因此,研究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提高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网络,金融活动越发的频繁,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和跟单位外部的财务活动高效化、实时化、并对单位的经济运作, 财务往来,要实现会计运算的准确和全面的控制,从而实现财务的动态管理,摒弃过去传统的静态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第一,需要建立正确的网络信息制和相应的政策;第二,要定期对网络系统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政策进行有效的评价;最后,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预算及其责任控制。针对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设立风险评估部门或者岗位,对风险进行规避和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的法律法规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不仅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规范,再此基础之上,还应该加其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软件进行升级,加强企业审计算专业人才的培训。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1、 系统硬件安全控制。

如果要保持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性,第一,要做好定期的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且要及时的排除计算机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第二,注意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落后了的机器设备,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快速高效和准确性。

系统软件的安全控制。

要想做到会计信息的高正确率就必须对所运行的软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新,同时保证各个运行模块的的及时升级。还要定期的做好数据备份和数据的管理以防止非法访问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或者系统错误。

网络病毒防护。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虽然高效,方便,实用但是他有一个弊端就是网络会有病毒侵袭的问题,所以必须注意防范,第一,在硬件方面要采用贩毒的芯片或者是卡。第二,要防止第三方访问带来的病毒,所以对外来的访问一定要经过严格仔细的审查,进行杀毒之后方可接受。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第一, 信息化战略性计划应当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紧密相关。

第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系统的要求严格审核使用者信息,还要收集工作人员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从而督促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三, 通过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会计及相关信息的报告负责制度。

强调“软控制”与人的重要性。

第一,要想有效的利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明白自己在系统中的责任。只有清楚了自己的义务和权限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同时,要想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来完成企业的内部财务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相互理解和协调,然后团结在一起,共同的遵循系统的规则,相互探讨系统运用中德问题,不断的完善,最后使得企业能充分的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网络信息化的管理

第二,虽然系统是自动的,但还是由人来操控的,从这一点来说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另外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是要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然后是要提高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学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和知识不断的更新中,建立自己的保密意识,正确的利用自己在系统中的权限,明白自己工作的要求和所肩负的责任,同时在能适应新的网络快速更新的环境下严格的控制好系统运用,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总结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环境和管理理念,这一切的改变必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具体内容,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其中涉及到相关理论,政策方正的改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控制一定会更加完善。(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临海 ;317000)

参考文献:

[1] 吴艳. 基于COSO 报告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J] . 软件导刊, 2005, ( 22) .

[2] 郑海英. 200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会计研究, 12: 62~ 65

[3] 刘英姿, 胡青松. 200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信息化阶段识别方法. 科技进步与对策, 7: 156~ 158

[4] 朱立新, 陈显中. 2005. 对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的重新划分. 企业经济, 6: 75~ 78

[5] 杨雄胜. 2006. 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 会计研究, 2: 53~ 59

[6] 刘志远 刘洁,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会计研究, 2001/12

[7] 甄阜铭,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探讨,财会通讯,2001/5

现代网络会计信息构建模式 篇7

一、实现网络会计首先要将会计凭证电子化

运用影像与扫描技术使原始凭证电子化, 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做法。首先设置录入平台, 根据业务量的大小, 综合采用中高速扫描仪、平板扫描仪、摄像等多种方式, 将经过审核的纸质原始凭证存入机内。逐步放弃纸质存放而尽可能将会计凭证存储于机内, 是今后会计信息化的努力方向。基于这一设想, 先进行原始凭证的扫描或影像处理, 后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顺序不可颠倒。当原始凭证经过影像处理或扫描审核后, 输入员可直接据以在机上填制记账凭证, 这一做法可以保证机内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一致性。同时, 也为今后会计凭证的全部无纸化操作打下基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原始凭证的全部无纸化不难实现, 进而为智能软件自动对各种会计业务加以识别并生成记账凭证创造条件。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作为会计信息雏形的账户记录, 是企业会计报告的信息源。而这一信息源又首先必须以记账凭证作为其载体, 正是账户与记账凭证的这种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 决定了记账凭证的不可替代性。借助应用程序使记账凭证的填制、录入、机内审核直至自动生成。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越多, 数据源的可靠性就越强。人为填制的记账凭证远不如软件自动生成来得可靠。在一个企业中, 各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大同小异。对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加以分析, 在系统中存入这些常用凭证的借方、贷方科目, 一旦通过某种标识, 如输入标准摘要等, 系统便将该对应凭证的借贷方科目显示在屏幕上。计算机将电子化后的原始凭证按顺序自动编号, 并根据此原始凭证的标准摘要自动生成对应的记账凭证。对于月末结账凭证, 诸如损益结转、计提折旧、工资结算与分配, 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设计的模块直接将计算结果填入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的借贷方科目、金额栏内。

总之, 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化程度越高, 那么输出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越高。在逐步实现原始凭证电子化的同时, 努力实现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 输入控制等规范化, 才能实现会计信息网络化。

二、网络会计要建立各种数据处理模块

网络会计需要将电子化后的记账凭证适当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 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在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中, 数据被加工成与财务报告项目相一致的综合性、通用性的主要信息, 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要。所称的源数据是指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 经过了类似于现有链接流程中的统一会计科目的标准编码等简单加工。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 可以满足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使用, 使数据真正做到同出一源, 实现共享。可以根据不同决策模型的需要生成不同的信息, 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管理信息和相关的决策信息。

在重组后的会计业务流程中, 源数据信息应集中在互联网上会计信息数据库中, 与之相连应设立一个加工模型库, 在模型库中主要设立分类汇总模块、财务报告模块、预测模块、决策模块、财务分析报告模块等, 将模块库与源数据信息库相连接。对于特殊的信息使用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自己设计一些模块。

在现有会计业务流程中, 一般情况下仅仅以原始成本进行计量, 原始成本在可靠性方面确实具有优良性的一面, 然而, 其相关性就差了。在网络时代, 由于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应用, 网上的购物扩大了市场容量, 市场将无处不在, 无所不在。公允价值所代表的更具相关性的各种计量属性较易取得。从长远来看, 交易集中控制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保证, 而目前的凭证集中与报表集中将逐步为交易集中所替代。交易集中控制旨在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基础上达到会计信息的控制与使用。各种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流程, 凸显交易集中控制的作用, 在此, 记录交易的原始凭证的电子化是交易集中控制的前提条件, 离开了原始凭证的电子化, 交易集中控制也就无从谈起了。

网络时代, 实时财务报告, 提取信息与企业处理信息同步进行, 改变了财务会计目前所处的信息提供滞后的境地。信息可以多元组合, 可以打破财务报告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使用者可以得到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或若干年等任何时点、时段的信息, 也可以得到企业整体、单个部分或若干部分的信息等。时间上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 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只要需要, 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点击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 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三、网络会计的功能

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所有的信息被加工成标准的数据源, 存储在计算机中。这些数据源都是以会计事项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可根据不同决策模型的需要生成不同的信息, 包括企业的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用。在信息查询界面, 用户可以直接查询源数据, 或者直接得到企业提供的标准会计报告。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平台上, 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类型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限。网络会计建立了多元化会计处理模型, 即根据多元化会计处理的方式和决策者使用的决策模型进行多元化处理, 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最终形成面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网络财务会计不仅能够实现桌面系统中的所有会计功能, 而且能够通过资料的及时传递, 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以及远程监控。网络财务可以大大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网络财务可以实现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 并且跨越了空间需要的人工干预愈来愈少, 客观上消除了手工记账的诸多环节。网络财会实现了财务的动态核算和控制, 在网络财务方式下, 事后的静态核算发展到事中的动态核算, 业务活动是实时的。动态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可以消除原先的会计周期的制约, 使财务资料更具有决策意义, 使财务信息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网络财务还可以大力强化主管单位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督。基于动态会计信息, 企业主管和财务主管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 及时地部署经营活动并做出财务安排。

网络财务可以把许多相关功能进行有效集成。如网上购物、网上销售、网上催款、网上支付、网上报表、网上报关、网上理财等。通过网络, 财务部门可以和企业各部门、供应链各企业、社会各有关单位有机联系, 而且能够使财务工作方式发生改变, 真正实现财务工作的移动和在线办公。网络财务还可以使管理者无论身在何处, 都能随时把握公司的财务脉搏以及业务运作情况, 管理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方便、快捷、准确地在线管理。

四、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 数据源的安全问题。主要有: (1) 泄密。未授权人员非法入侵企业信息系统, 窃取商业秘密。 (2) 恶意攻击。网络黑客蓄意破坏将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计算机病毒是影响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已成为摆在我们网络系统用户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和消除。可以采用一些目前流行的杀毒软件, 但这些手段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首先必须以预防为主, 即保护传染对象不受病毒的传染。管理重要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要指定专人负责, 操作人员离开现场时, 应把计算机锁上。外购的计算机软件应保证从可信的计算机公司或商店购买, 并保证是未开封的原装产品, 不要在计算机上运行拷贝的软件。禁止玩游戏, 因游戏盘多数来历不明, 游戏程序多数是通过拷贝拿来使用, 一些游戏程序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拷贝, 可能故意在盘中掺有病毒。

其次, 必须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网络财务要求提供的信息来自多个方面及各个层次, 涉及到企业内各个部门、社会各相关单位, 要求提供的信息完整、可靠、实时。

再次,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需要进行根本调整。网络财务下财会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 财务工作方式也随之改变。财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必须大力提高, 才能适应网络财务的特点、功能。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发展趋势 篇8

未来会计信息的披露以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条件, 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为导向, 无论是在披露的内容和结构, 还是在披露的方式、方法方面, 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形成一系列新的特点, 其中会计信息披露网络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无论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要求, 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现代会计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更新会计信息格局。

1、会计观念需要更新。

会计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保证会计理性观念得以实施的前提, 是会计理性观念更新发展的制约因素。信息时代下先进信息技术是会计理性观念变革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成为发展重点;另一方面发达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检索网络, 将使得新的会计处理手段和程序成为可能。

2、未来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高速披露和处理的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作为高度集成的系统, 将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有效信息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将降低资本市场融资成本, 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会计信息将以多元化、时实性等特点满足用户的需求。

经济活动的实时记录和处理, 使信息使用者以联网方式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信息, 满足决策需要。用户可以随时获得企业任一时点、任一时期的信息报告,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得到统一。

二、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为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 支持其做出高质量的管理决策。而网络会计在真实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1、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企业外部传输主要依赖于互联网。而传输过程中, 会计信息被截取篡改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 这将使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无法得到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 从而误导其管理决策。

2、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

由于经常发生的网络病毒传播和黑客恶意攻击行为, 储存在各计算机上的会计信息实际上被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之下。如果防止网络病毒和预防黑客恶意攻击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网络会计的发展和完善几乎没有可能。

3、法律建设滞后性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有效规则的支持和保障, 而我国互联网方面的法律起步较晚, 基本法制规则尚未形成, 在这种环境下, 各企业对网络会计的推行必将受到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 从而制约网络会计的发展。

除此之外, 网络会计的人才培养, 网络会计的理论研究也是制约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存在以上问题, 但与传统会计信息处理方式比较, 网络会计具有明显的优点。

三、网络会计发展趋势

企业会计工作数据的网络披露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纵向披露和横向披露。网络会计信息交换系统正是以基本的数据为基础构成纵横交错的信息披露网络。

1、纵向披露信息。

信息纵向披露在大型集团公司、跨地区连锁机构的信息管理中尤为突出。由总公司、地区分公司、基层企业或基层公司构成三级管理。每一个基层企业、地区分公司、总公司都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对会计数据进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首先由基层企业自身进行统计、汇总上报地区分公司, 地区分公司将所辖基层企业的汇总数据进行第二次汇总后上报至总公司, 最后由总公司汇总出整个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信息。

虽然决策者可以得到汇总的信息, 但信息在汇总过程中的处理会导致一些信息的丢失与扭曲, 其实质是信息通讯不畅的产物。而信息网络时代完全可以实现各个部门、各层机构、各级决策者获取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手数据。甚至可以做到在“网络会计”信息交换系统的环境下, 某商店POS机上销售产品的信息, 实时在异地主管部门决策者计算机上显示。无论决策者身在何处, 只要有计算机、通讯线路就可以立即获得本公司的信息, 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从企业法律地位角度、企业组织机构管理的角度来看, 地区分公司等组织机构为管理而设置的中间环节仍然需要, 但从会计数据管理、会计数据披露的角度来看, 在“网络会计”信息交换系统环境下完全可以跨越中间环节, 使得最终决策者能够及时掌握最基础、最完整、最准确、最原始的数据。基层企业、地区分公司所做的会计核算等工作, 可以通过最高决策部门“网络会计”信息交换系统完成, 以使各级部门掌握的信息数据实现一致性。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核算可以正确揭示企业的资产、负债、销售盈利及生产、经营情况。因此, 用于核算的数据必须建立在真实、准确、完整的基础之上, “网络会计”信息交换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而且可以有效防止下属机构虚报信息, 对于个别下属机构的假账、花账可以防患于未然, 实现对整个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于决策者来说, 建立在原始、完整、真实、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的预测、决策方案才是最科学的。以下是两种不同环境下信息披露方式与过程的比较, 如图1、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网络会计信息交换系统不仅减少了信息披露的层级, 更大大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效率。 (图1、图2)

2、横向披露信息。

除了纵向披露信息, 企业还需要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公司进行信息的横向披露。以企业生产为例, 工业生产企业需要采购原材料, 在这个环节, 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所发生的数据包括原材料报价单、采购订单、经双方确认的采购合同、企业付款数据、供应商开出的收款发票等。企业的生产过程主要由内部系统控制。产品成型后投放市场与销售商联系。在与销售商接触过程中披露的信息有:销售商的订货单、经双方确认的销售合同、销售商的付款数据、企业开出的销售发票。

企业在采购、销售环节与外部系统交换数据, 其扮演角色因环节不同也各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 企业以买方身份出现;而在销售环节, 则以卖方身份参与出售。而在传统商品交易过程中, 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完全处理来自外部系统的数据, 必须经过手工二次录入。这种手工的二次录入, 一方面增加了数据在披露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降低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在“网络会计”信息交换系统环境中, 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各种单据如报价单、订单、合同、结算数据、发票等都可以采用数据的形式在网络中传递, 各单位实时共享, 不仅节省了纸张以及采购人员、销售人员的工资支出, 更大大提高了企业交易效率。

四、结论

网络经济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影响不仅是一种信息处理手段和方式的变化, 更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 增加了所处理信息的质量。由于网络环境的出现, 企业组织形态、交易模式等都产生了相应的变革, 这些变革对会计的基本理论指导、会计信息的处理必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开拓出会计发展新的领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会计信息披露在结构方式方法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会计信息披露网络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传输完整性和真实性、网络系统安全、法律建设滞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本文从横向信息披露和纵向信息披露两个方面探讨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披露,信息传输

参考文献

[1]戴新民.现代会计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2]尹晓曦.电算化会计发展的新趋势-浅议网络会计[J].科技资讯, 2009.12.

[3]俞梦.现代会计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会计[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7.16.

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 篇9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 网络会计也应运而生, 它是网络经济的必然产物, 是企业会计发展的方向。网络会计系统, 是依托网络经济发展起来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各种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相对于传统会计, 网络会计对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有相对性, 同时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到许多部门在网络上同时分别处理, 大大减少了单机版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冗余, 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已呈现出无比的优越性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是企业会计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

二、铁路会计信息系统现状

铁路会计信息系统是铁路运营活动成果的货币反映, 是运输生产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铁路有五千多个决算点, 日均发生四千多万张原始凭证、登入上千个明细科目, 经逐级汇总上报, 产生上百张决算报表, 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铁路会计系统由收入审核和运营会计两大子系统组成, 各铁路局、公司及其所管辖的各核算单位的财务部门分别为收入审核和运营会计两大子系统配置了大量的人员和设备, 其中运营会计系统有近30个财务管理软件通过了部级鉴定, 还受到了财政部的表扬。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在铁路跨越式大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日趋成熟及铁路企业突飞猛劲的发展, 铁路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不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铁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迫切需要发展铁路网络会计。

三、网络会计对铁路传统会计的发展及创新

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核算的继承, 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理论和铁路会计实务的影响与发展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核算对象将发生变化。

在网络经济时代, 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 以及在权益之间的转化运动发生变化, 近年来, 铁路企业出现明显专业、精细分工, 这使得会计核算对象将发生显著变化, “资金运动论”已不能完全适应铁路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 传统的会计假设需要补充和完善。

随着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及生产力布局的进一步调整, 传统的会计主体等假设, 需要不断的发展。在铁路跨越式发展过程中,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合并、重组, 会计主体可能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随时终止, 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在铁路改革的特定背景下已部分失去意义。持续经营假设也将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不再适用。

(三) 原有的会计原则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原则将受到企业发展的影响。在铁路企业收入会计系统中, 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 无跨期分摊收入的问题, 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基础;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及网络环境下, 收付实现制更适用于铁路企业。并且铁路改革时期企业的成立、解散频繁, 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 对传统财务报告需进行变革。

网络会计下的电子财务报表具有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 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 同时扩大了各种信息容量。网络在铁路财务报告中的运用, 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使得铁路企业繁杂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可以适时进行, 不仅迅捷, 而且可以双向交流, 铁路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极大提高, 甚至报表阅读者根据自身的需要, 还可以财务会计的原始数据为基础, 进行再加工, 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 随着铁路企业科学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 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等信息重要性也在不但加强, 以报表附注形式披露的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 以前并不重要的信息或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无法披露的信息, 都可以进行充分及时的披露。由此铁路企业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四、铁路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中的弊端

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在改善铁路企业的各项管理带来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铁路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局限性, 在实际中它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 以下几点是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 铁路会计信息系统核算的不完善性问题。

铁路会计信息系统核算的不完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帐务处理子系统:例如一次新增较多科目存盘时容易出错, 系统查询功能极不完善, 不能随机查询个人及单位相关信息, 如果上月不进行结转下月就不能进行录入凭证等相关工作等。2, 报表处理子系统, 铁路系统财务报表参数不统一, 账转表程序不稳定, 有时报表根本就取不上数。3, 材料核算子系统, 材料系统成本计量方法单一, 系统不能提供多种成本计量方法, 查询功能弱, 一些模块不能进行任意字段的查询, 统计报表不能按自定义统计分类产生数据, 只能按“材料分类 (财务) 字典”中的分类产生数据, 库存物资调价功能无法实现, 因为执行库存物资调价处理, 帐务处理形成结果与实际调价结果相反, 在现阶段物资价格经常变动的情况下非常不方便。4, 固定资产子系统, 缺少像其他子系统那样与其他数据交换的功能, 只能备份、恢复一种文件格式, 与EXCEL或其他电子文档不能进行数据交换, 固定资产卡片等相关基础信息只能逐条逐条输入, 无谓地增加了工作量;计提折旧、新增资产、减少资产等, 不能和帐务系统对接, 不能直接生成会计凭证, 相关会计处理还必须在账务系统中单独记录, 比较烦琐, 等等。

(二) 由于系统的不完善直接导致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安全, 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 由于网络的发展, 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 加上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 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铁路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这样就给铁路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介入带来了安全隐患。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很难避免非法侵扰, 使内部控制难度增加。网络会计的开放性与铁路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现阶段铁路会计信息系统主要依靠半自动数据处理功能, 而这种脆弱功能一旦集中于网络, 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 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 落入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 若被竞争对手获取, 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企业信息, 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铁路会计信息系统, 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 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 致使系统瘫痪, 从而给铁路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 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安全性而忽视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会计方向发展.现阶段铁路企业为了解决会计系统安全性问题, 制定了所谓“一机不能上二网”的“行规”, 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上了铁路网就不再允许连接其他网络。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大潮是不相适应的, 它只能制约铁路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铁路是个庞大的系统, 为了能使铁路溶进时代经济的大潮, 我们只能不断完善和发展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只要我们解决了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进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相信网络会计会对铁路财务管理乃至铁路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会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解决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会计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对于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如何更好促进铁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是目前摆在我们会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克服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弊端, 我认为应当在技术安全、软件开发、及人才培养方面构筑保障体系。

(一) 技术管理方面。

这属于外延式管理的内容, 鉴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 在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会计过渡时, 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例如对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 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 制定防火、防水、防盗措施;计算机机房应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重要的通道有门卫把守, 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或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人员进出并登录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防范控制手段;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 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 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二) 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系统的功能, 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但是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 必将影响网络环境下会计的发展。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的途径包括:

1. 网络会计系统安全控制措施。

会计信息安全控制一般是通过信息存取安全技术和会计数据加密来达到的。数据加密是目前铁路会计信息系统系统中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基本的防范技术。在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为网络会计后, 可以同时采用多种安全控制方法的优点。

2. 系统软件安全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 对工作上的文件属性可采用隐含只读等加密措施, 或利用网络设置软件对各工作站点规定访问共享区的存取权限命令等保密方式, 避免会计数据等被意外删除或破坏。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测性检查, 系统被破坏时, 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等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

3. 系统入侵防范控制措施。

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铁路会计系统的入侵, 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例如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的、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一种技术系统。该技术系统采用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来保护本地网, 不允许外部用户注册到本地网。这样, 即使某个“黑客”能突破防护进入到文件服务器, 由于有单向配置路由器的阻挡, 他也无法进入到受保护的本地网中窃取或修改铁路会计数据。

(三) 软件开发方面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智能化

这属于内涵式管理的内容, 铁路财会软件是实施铁路网络会计系统的基本构件, 也是实施铁路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网络化财会软件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 一旦系统运行不畅将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例如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发挥专家系统在预测决策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 以顺应铁路网络会计系统的要求。另外铁路网络会计是通过网络对铁路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 如果软件质量性能不可靠或不稳定, 将直接影响铁路会计事项的正常处理, 严重的甚至会使整个铁路运营系统陷入瘫痪, 给铁路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如何提高软件质量以及软件的维护等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

(四) 会计从业人员的适应性问题

铁路网络会计系统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 掌握铁路网络会计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 了解有关网络法律法规, 精通会计知识。目前,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铁路企业还非常缺乏。现阶段在铁路会计信息系统队伍中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会计在我国铁路企业的发展、普及和有效利用。

以上这些, 就是铁路网络会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为了确保网络会计所反映的铁路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合法, 从而帮助铁路企业达到管好用好资金, 保护国家及铁路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必须加强铁路会计信息系统网络进程中会计技术及安全方面的建设,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以保证铁路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的正常进行。

铁路网络会计系统在筹划及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意象不到的问题, 但与铁路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它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我们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会计在铁路企业的管理优势, 真正实现铁路网络数字化管理, 全面提高铁路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总之, 随着网络的发展, 铁路网络会计建设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并且会向国际化标准迈进。

摘要:网络会计是依托网络经济发展起来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相对于传统会计, 网络会计具有更加广泛的核算内容, 它对会计记录功能越来越淡化, 而是以提供预测、分析决策为主要内容, 真正使会计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但在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会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网络会计在我国铁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研究 篇10

1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授权方式的改变和对系统程序质量的依赖, 潜伏着巨大的安全控制风险。

在网络会计系统中, 权限分工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口令授权, 而口令存放于计算机系统内, 一旦口令被人窃取, 便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网络会计的安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质量。一旦程序中存在严重的错误, 便会危害系统安全。而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有限, 很难及时发现这些漏洞, 致使系统会多次重复同一错误而扩大损失。

(2) 电子商务的普及, 会计信息易于被篡改或伪造, 将给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带来新的难题。

IT技术迅猛发展, 网上交易愈加普遍, 电子商务将逐步普及。企业在利用Internet网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 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一旦企业的全部原始凭证采用数字格式, 实现电子化, 极易被修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 势必将加强企业对网上公证机构的依赖, 电子单据的信息保真将显得特别重要。但目前相关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相应法规并不完善, 这将给系统安全控制造成极大的困难。

(3) 会计信息储存方式和媒介发生变化, 会计业务缺乏有效牵制。

网络会计采用高度电子化的交易方式, 对数据的正确性、交易及其轨迹均带来新的变化。原始凭证在网络业务交易时自动产生并存入计算机, 交易的全过程均在电子媒介上建立、运算与维护, 而且大量的数据录入和交易发生在企业外部;网络会计使会计介质继续发生变化, 更多的介质将电子化, 出现各种发票、结算单等电子单据。存贮形式主要以网络页面数据存贮, 网页数据只能在计算机及相应的程序中阅读。由于计算机的自动高效使工作人员减少, 各种手续被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 从而不能像手工方式下一笔业务要经过几道岗位才能被确认而相互牵制, 成为内部控制的安全隐患。

(4)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 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Internet传递, 各种服务器上的信息在理论上都可以被访问, 除非物理上断开连接, 否则就存在被截取、篡改、泄漏甚至黑客或病毒的恶意侵扰等安全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有效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信息失真现象, 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 信息接受方怀疑所获取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信息发送方也担心所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这无疑加大了网络会计安全控制的难度。

(5) 网络会计系统的复杂性, 加大了稽核与审计的难度。

网络是一个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人员和各种规程构成的复杂系统, 该系统将许多不相容职责相对集中, 加大了舞弊的风险;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有可能导致审计线索紊乱;系统设计主要强调会计核算的要求, 很少考虑审计工作的需要, 往往导致系统留下的审计线索很少, 稽核与审计必须运用更复杂的查核技术, 且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代价, 这无疑将加大稽核与审计的难度和成本。

2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对策

2.1 法律、政策保障

为了对付计算机犯罪, 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权益, 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 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 为网络会计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制定网络会计环境下的有关会计准则, 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

2.2 建立和完善网络会计系统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实现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它主要包括确定各种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的岗位责任制;制定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及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安全保密制度;操作计算机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的操作管理制度;规定数据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与使用应遵守的数据管理制度;规定系统维护的申请、审批和应完成任务的系统维护制度;修订《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重新规定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办法及领用手续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3 加强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

(1) 硬件安全控制。

网络会计系统的可靠运行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 因此硬件设备的质量必须有充分保证。加强对硬件的维护, 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会计信息丢失;为以防万一, 关键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另外, 计算机房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盗、防鼠、恒温等技术条件, 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人员进出等防范控制手段;机房内用于动力、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 配置UPS不间断电源、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 尽量采用结构化布线来安装网络, 在埋设地下电缆的位置设立标牌加以防范;对用于数据备份的存贮介质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磁, 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贮媒体应定期转贮等。

(2) 软件安全控制。

软件的安全控制主要是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损毁、不被病毒感染, 程序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正常运行。

①及时下载和安装系统补丁, 堵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服务软件的漏洞。

②按操作权限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 按操作规程定期对系统软件进行安全性检查。当系统被破坏时, 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等功能。

③系统软件应尽量减少人机对话窗口, 必要的窗口应力求界面友好, 防错纠错能力强, 不接受错误输入。

④增强系统软件的现场保护和自动跟踪能力, 对一切非正常操作可以记录。当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 系统会锁定终端, 冻结此用户标识, 记录有关情况, 并立即报警。

⑤分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 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种操作系统平台的大系统, 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 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

⑥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 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

(3) 数据资源安全控制。

①合理定义、应用数据子模式。

即根据不同类别的用户或应用项目分别定义不同的数据子集, 对特定类型的用户开放, 以限制用户轻易获取全部会计数据资源。

②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

资源属主体现不同用户对资源的从属关系, 如建立者、修改者等, 资源属性表示资源本身的存取特性, 如读、写或执行等, 访问权限体现用户对资源的可用程度。

③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

数据备份是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基础, 对每天的业务数据双备份, 建立目录清单异地存放。同时对存储在网络上的重要数据在传输前进行有效加密, 接收到数据后再进行相应的解密, 并定期更新加密密码。

④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

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用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 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

⑤设置外部访问区域, 明确企业内部网络的边界。

访问区域是系统接待外界网上访问, 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逻辑区域。企业建立内联网时, 要详细分析网络的服务功能和结构布局, 通过专用软件、硬件和管理措施, 实现会计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之间的严密的数据隔离;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保护屏障, 防止非法入侵和使用系统资源, 记录所有可疑事件。

⑥在开发应用软件的技术选择上也要考虑数据安全性问题。

如在网络财务软件中应充分利用客户服务器结构和Web应用的优点, 对于决策支持、远程查询、报表远程上报则采用Web的应用, 可以提高财务数据安全性。

(4) 网络安全控制。

为了提高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 必须从技术上对整个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与控制措施, 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会计信息通过公共网络传输和防止电子窃听的首选方法。现代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大类。对称加密是关联双方共享一把专用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运算, 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密钥网上分发的安全性问题。非对称加密是将密钥分为一把公钥和一把私钥, 加密钥不同于解密钥、并且不能由加密钥推出解密钥, 有效解决了密钥分发的管理问题, 更适合网络应用环境。

访问控制技术的代表是防火墙技术, 特别是已融和虚拟专用网及隧道技术的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接口处的访问控制系统, 它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可设置内外两层防火墙, 外层防火墙主要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 内层防火墙主要用来逻辑隔离会计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之间的联系, 限制外界穿过访问区域对内联网的非法访问。

(5) 毒防范安全控制。

防范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 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 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过程中高度重视病毒防范及相应技术手段与措施。具体措施有:系统采购更新要经病毒检测后才可使用;对不需要本地磁盘的工作站, 尽量采用无盘工作站;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在网络服务器上安装防病毒卡或芯片等硬件;财务软件可挂接或捆绑第三方反病毒软件, 加强软件自身防病毒能力;对所有外来软件、介质和传输数据必须经过病毒检查, 严禁使用游戏软件;及时升级本系统的防病毒产品, 定期检测并清除系统病毒。

(6) 电子商务控制。

网络会计系统的应用为跨国企业、集团企业实现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及财务监控等处理功能创造了条件。网络会计是电子商务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 对电子商务活动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主要措施有:合理建立与关联方的电子商务联系模式;建立网上交易活动的授权、确认制度, 以及相应的电子文件的接收、签发验证制度;建立交易日志的记录与审计制度, 进行远程处理规程控制。

3加强内部审计

为了监督并提高系统运行质量, 企业应设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在审计委员会或高层决策机构领导下工作。内部审计应包括: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 系统处理是否正确, 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 做到账表相符, 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 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 防止存在漏洞;对网络资源的使用、网络故障、系统记账等方面进行记录和分析。

4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员

网络会计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能进行计算机操作, 还要求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所以应积极培养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知识及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既要通过教育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手段和应用水平, 在对网上会计信息进行有效过滤的同时, 防止

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本企业的会计信息。要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 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相信, 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 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的不断深入, 它将会引发企业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会计管理工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凌艳萍, 梁燕华, 成志军.会计电算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226-229.

[2]潘婧.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会研究, 2008, (2) :48-49.

[3]冯晓玲, 任新利.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研究[J].会计之友, 2007, (11) :89-90.

[4]刘梅玲.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探讨[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12) :8-9.

会计网络信息化论文 篇1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审计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对计算机处理环境的内部控制问题都更加重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既肯定了计算机处理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又研究了加强控制的措施,还探讨了审计内部控制的方法。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商务和财务的出现,前述的这些研究已经显得苍白。我们认为,当前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广域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缺乏研究,二是对内部控制的分类欠,三是不少控制措施以及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方法脱离实际。下面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网络会计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课题

网络财务战略一经提出就获得的普遍认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引发人们对网络环境下财务与管理的思考。网络财务的最闪光之处是通过Internet实现多种远程处理和支持电子商务,而这恰恰给会计内部控制出了难题。

我们知道,电子商务和远程处理必然要求会计系统的进一步开放与数据共享,而开放与共享将增加安全控制的难度,信息安全、资金安全都将成为内部控制的焦点。安全威胁既来自企业内部工作漫不经心的员工,也来自心怀不满的职员、外部黑客以及竞争对手。因为网上交易公开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大,再加上使用的是公用通讯线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必然增多,从而增大企业经营的风险。例如,不法之徒可能利用网络及安全管理的漏洞窥探用户口令或电子账号,冒充合法用户作案,篡改数据库内容以窃取资产;利用网络远距离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以换取钱财,或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以破坏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摧毁网络节点;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处理业务的原始记录以电子凭证的方式存在和传递,不法之徒通过改变电子货币账单、银行结算单等,就有可能转移财产的所有权。

有鉴于此,网络财务必须实现以下控制目标:

1.对远程操作的控制,即实现对远程记账、报账、查账、制表、审计以及网上报税等操作的安全控制。

2.对网上支付的控制,即保证支付信息的机密、支付过程的完整、交易双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互操作性,实现安全支付。

3.对电子凭证的控制,即控制电子凭证的正确收发、真伪确认、安全传递和格式转换等问题。

以上控制既涉及技术层面,也涉及政府立法和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在技术上要采用公开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证书等技术,加强对网上输入、输出和传输信息的合法性、正确性控制,在企业内部网与外部公共网之间建立防火墙,对外部访问实行多层认证。在上建立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规范网上交易、支付、核算行为,并制定网络财务准则和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网络财务。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分类

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第3号《审计准则公告》、《国际审计准则》第20号以及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都把计算机会计内部控制分为一般控制(General controls)和应用控制(Application controls)两大类,并将前者定义为:(1)电子数据处理的组织和操作的计划;(2)对系统或程序的设计、开发和变动的记录、审核、测试和批准;(3)由制造商在设备内部所设置的控制;(4)对接触设备和数据文件的控制;(5)对系统的运行有影响的其他数据和指令程序的控制。公告把应用控制定义为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

我们认为内部控制的分类既要概念清晰,又要区分控制的主体,以便明确责任。为此,建议将内部控制分为管理制度控制和程序系统控制两大类。其中程序系统指机软硬件系统,主要是系统和软件。程序系统控制主要是靠软件本身功能来实现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实现系统的自我保护,主要包括数据输入、内部处理、信息输出、数据传输和系统安全保护控制。程序系统控制的责任者是软件开发部门,用户不应负有责任。而管理制度控制一般是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实行的,主要包括组织、操作、维护和资料保管等方面。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将管理制度控制分为环境控制(或基础控制)和操作控制(或控制)两类,组织、维护和资料保管都属于环境控制的范畴。显然制度的制订和执行与计算机程序系统无关,而是会计软件使用单位的责任。这种分类法的优点是分类标准明确,容易

理解,而且实现控制的措施和控制的主体是一致的,责任分明,方面容易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

三、关于内部控制措施及审计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具体控制措施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时往往脱离实际,形式繁琐,又不突出控制重点,主要存在以下:

1.无法实现或不合理的控制措施

在对内部控制措施的罗列中,有许多是无法实现或者是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求在会计软件中“安装一个联机审机控制器,用来收集审计人员感兴趣的资料”,要求在程序中设置断点以控制“主文件金额数、记录计数、前一程序指令序号”“每一个操作运行结束后应有一份打印输出”,通过使用“双重运算、逆运算法”检查错误等等,都是不合理的甚至根本就无法实现的措施。又如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开发控制和审计是否合理,也是值得商榷的。

2.无需过问的控制措施

有许多控制措施是计算机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并非为会计所设置,审计人员是无需过问的。例如,硬件的冗余检验、奇偶校验、回声检验,操作系统的错误处置、程序保护、文件保护,这些控制都是计算机系统所必备的功能,不应该将它们纳入会计内部控制的范畴,也不应该成为审计的。其实对许多系统保护措施审计人员也无从了解,更谈不上审计。

3.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内容繁琐

许多文献对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的介绍不仅内容空洞繁琐,而且空谈许多无法实现的审计方法,严重脱离实际,使审计人员不得要领,抓不住审计的重点。例如,对系统软件的测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系统软件一般都比较可靠,而且不会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对会计软件的测试方法中许多方法从技术上看是不可行的,从成本效益原则上看也是不合算的。例如,程序流程图检验法、程序代码检查法都要求审计人员去阅读程序代码以确定会计软件的控制措施是否满足,这确实是一种天方夜谭的设想。又如所谓图示法要求“利用监督程序来测定被测试程序中哪些指令执行过,哪些指令未曾动用”,也是很不现实的方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当前应该全面检讨内部控制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制订《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进一步明确会计软件公司的责任,规范会计软件产品的程序系统在数据输入、处理、输出、传输和安全保护的控制功能;另一方面则应通过制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推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的控制责任,规范必要和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四、应该重视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人们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比较陌生,内部控制措施不明确,审计方法不得要领,所以审计人员只得沿用对手工会计的审计方法,很少能够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审计,漏洞较多,不足以确保会计系统的安全。因此,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对其内涵和技术的,重视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仍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和审计领域的一个关键课题。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的责任主要不是审计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而是审计应用单位制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真正有效执行。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无需审计人员去审计,而会计软件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安全控制功能则应由专家去评审。我国过去对会计核算软件的两级评审制度,其实质就是对会计软件内部控制功能的审计。

参考文献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刘国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及其评审[M].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003

[3]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研究 篇12

(一) 会计信息安全

所谓会计信息安全指的是会计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 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信息的安全性决定了其价值能否得到保证。会计信息关系到企业相关人的利益所在, 同时也指引着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经营目标。信息学中往往将会计信息安全定义为长期持续地维护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保证其不被泄露并且可用。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指的是信息至始至终都是完整未受损的, 即保证会计信息没有在半途被窃取、伪造或者篡改, 是完整的;保证会计信息不被泄露指的是会计信息在被传播的过程中应杜绝任何泄密的可能性, 保证其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维护会计信息的可用性指的是用户在需要使用该会计信息时, 能够顺利接触到信息而不受阻碍, 但是前提是接触到信息的用户是合法用户, 其有资格合法接触会计信息。

(二)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指的是在网络条件下为企业所用的会计信息系统, 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联机操作, 最终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具有综合性。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特点指的是其信息来源的渠道比较全面, 系统会从多个角度去搜寻、记录与保存与企业日常经营相关的业务数据。通常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2.具有实时性。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发生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的处理, 包括业务记录、查核等, 使得其提供的信息能够实现动态跟进, 而非一成不变。3.具有广泛性。网络会计信息在搜集、处理相关信息时, 往往来源较为丰富, 会计信息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职能系统, 而是需要跟其他模块相辅相成、彼此实现信息沟通, 所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涉及到企业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要提供为企业决策经营所用的信息, 最关键的是要维护该系统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网络具有开放、共享的特征, 所以网络系统较容易受到信息安全的威胁, 尤其是网络系统存在着安全性威胁, 更加突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容易受到非人为因素或者认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导致系统提供的信息出现失真等后果, 情况严重时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稳定运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一) 系统硬件上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系统硬件上的安全隐患即指硬件的安全隐患, 主要是由计算机设备、线路、系统本身等实体性质的物体出现问题, 导致实体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导致的。尤其是人为因素产生影响时, 较容易产生预谋性质的破坏, 此时的损害性会更强。实体性物质的损坏, 必然会破坏相关的会计数据, 使得原有保存的数据丢失或者遭到破损无法被使用, 也有可能直接导致数据导出时出现错误。非人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不可抗力的出现, 例如火灾、地震等引起的实体性系统损坏。

(二) 网络原因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

网络原因会引起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主要是指在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威胁。通常网络原因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表现出来:未被授权的人员非法接触、获取甚至篡改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黑客的攻击, 使得数据被盗取或被泄露;计算机网路被病毒入侵, 系统运行出现异常, 数据被泄露或者损坏等等。例如为大家所熟悉的特洛伊木马病毒, 具有十分强劲的网路攻击性, 可以伪造系统的登陆页面来骗取系统管理人员的登陆信息, 截取账号和密码。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情况外,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还可能因为遭受到恶意数据的直接攻击, 而出现系统瘫痪, 无法正常工作的后果。

(三) 人员道德风险带来的安全威胁

目前网络办公的最大风险依然是来源于组织内部人员在未经正当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接触、篡改、泄露或者删除数据与信息, 因此, 企业内部控制已经从仅仅对会计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控制扩大到对整个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进行控制。除此之外,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关联方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制定的信息披露平台被要求强制或者自愿地披露与自身经营有关的信息, 而正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与社会有关部门的相联结, 引发了新的安全风险。举例说明, 企业在缴纳关税时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软件供应商等, 同时还包括具体事务处理时的关联方, 如银行、审计机构和税务部门等。为了维系自身的正常运营同时遵守政府规定的相关规定, 企业要不断地与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的沟通与往来。正是这种连贯的信息沟通关系, 使得企业与其利息相关机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三、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

(一) 从硬件系统的角度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

企业在购买硬件设备之后, 应要求专门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对收到的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管理人员应注意要尽量避免周围环境中出现电磁干扰等情况, 避免非专业人员人为破坏硬件设备系统。在系统调试完成后, 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试运行, 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作。为了保证出现人为的破坏情况, 企业应就硬件设备的使用拟定相关的操作手册, 引导工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 避免错误操作对硬件系统可能产生的损害。企业应安排相应的计算机管理人员, 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的维护, 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期间不可随意插拔各种连接设备, 以免给设备造成损害, 同时避免插拔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在硬件设备的具体日常维护方面, 计算机管理人员应遵照严格的计算机硬件管理制度来开展工作, 确保设备是在合适的湿度、温度并且不受电磁干扰的情况下运转, 对于某些需要设立较高安全级别的硬件管理制度, 企业应事先设立明令禁止不相关人员出入设备操作室。为了保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运行平稳有序, 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 尤其是在出现一些停电、大雨、火灾等不可控的紧急情况时, 能够进行及时地补救, 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 网络系统的角度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

通常我们可以从网络控制的几个具体的角度来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1.严格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该方法意味着用户要访问会计信息系统或者使用某些特定功能必须要获得一定的授权。最常见的工具是由系统开发员事先设置一个“访问控制”功能, 限制不符合要求的用户对指定的文件、服务器或者相关数据的使用。“访问控制”除了能够限制非合法用户访问受保护资源外, 还能够保护合法的用户使用的资源是受到保护的, 同时防止其对非授权的资源进行访问。2.对入侵行为进行检测。所谓入侵行为检测是指在其他网络上对入侵行为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方式主要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出现的反常现象进行监控, 使得在出现违法规范的操作行为时, 企业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对其进行控制, 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入侵检测主要是通过比较实际产生的工作日志与正常行为下应该产生的工作日志来发现异常操作, 系统在判定出现异常操作时就会记录具体的入侵时间, 同时以电子邮件或者是显示屏提示的形式来提醒管理人员该异常操作的存在, 并且会报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 有助于管理员作出恰当的反映。当企业计算机管理员或者其他人员发现系统存在严重入侵情况时, 应及时切断网路, 阻止攻击者进一步通过网络对主机产生侵害。

(三) 通过内部牵制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

本文提到的内部牵制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设置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相关岗位时应该在人员配置上进行严格的内部牵制, 为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提供安全保证。内部牵制的另一种说法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对于一些彼此互不相容的岗位必须要求由两个或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员参与负责, 这样有利于在各人员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避免部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在岗位上徇私舞弊, 保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客观、全面、有效的。另外, 企业应适当建立业务操作岗与监督管理岗之间的相互牵制机制, 如在发生某项业务时, 不仅业务处理人员要进行相关备份, 企业监督岗人员也要进行相关备份, 以便于事后进行核对, 再比如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结果应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档案中, 并且定期进行审核检查, 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 避免其在具体工作中出现舞弊或伪造行为。

综上所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网络环境之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给企业日常业务处理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隐患, 并且这些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有时候往往是致命的。因此企业有必要认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最大程度预防由于安全隐患的存在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润龙.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研究.中国商论, 2015 (08) .

[2]马一鸣.浅谈网络时代对会计发展的影响.科技经济市场, 2015 (05) .

上一篇:施工设计环节下一篇:《民事诉讼法》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