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会计

2024-05-09

网络条件下会计(精选12篇)

网络条件下会计 篇1

1 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作为对信息处理最为快捷有效的工具,它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使会计信息处理了有质的飞跃,为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1)会计电算化。电子计算机带给财务会计最初的便利是会计电算化,它的出现应该说只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项变革与突破。传统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单一区域和单用户,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核算型封闭式系统,它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让广大财务人员得以从琐碎而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分析,为管理层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

(2)会计网络化。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会计网络化。原始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直接采集,从凭证到报表的全过程人工干预大大减少。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使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通过会计体系与业务处理及管理控制系统的密切结合,实现了对基本业务的实时财务会计控制。企业还可以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由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决策选优过程。

(3)网络会计。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将人类带入网络经济时代,它对经济业务和会计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要求财务会计进行相应的改革,网络会计应运而生。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带给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极大冲击,使企业实现远程报账、查账、审计等,另外还能进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和在线的财务管理,电子货币与电子单据得以运用,对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有极大改善。

2 网络经济给财务会计带来的变革

2.1 多样化

首先是会计理论的多样化。四大会计假设中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货币计量假设也更趋于实际。其次是会计方法和流程的多样化。由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及网络技术的成熟,会计核算多种方法可同时使用,能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信息的不同要求。经过授权,不同信息使用者可将企业提供的原始数据用于自己的决策模型,这样会计流程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第三是提供的信息多样化。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历史信息与现有信息及未来信息、绝对指标信息、相对指标信息和分析性信息等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都能并存。

2.2 集中性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高度集中,财务与内部各门、企业与供应链及销售链、企业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真正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网络化的集中管理,企业的竞争能力将大大提高。

2.3 动态性

网络经济条件下,实现了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电子结算,业务信息能实时转化,传统的事后核算改变成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发展成动态核算,实现了在线财务管理。这种财务信息搜集的动态化使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加及时有效。

2.4 自动性

这种自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业务发生后,从会计凭证到报表的全过程可由财务软件自动生成;另一方面表现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获取由被动变为主动,可满足其个性需要。

2.5 方便性

网络经济条件下,整个财务信息的过程都将十分方便,业务发生资料自动下载至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后,系统自动产生会计信息,产生的信息通过网络可及时快捷地传递到信息使用者手中。

2.6 开放性

传统会计信息主要由财务部门使用,而网络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外部各相关单位都能很方便地获取信息。

3 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3.1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网络经济条件下,电子凭证和账簿的修改都不会留下痕迹,有效的确认标识缺乏,没有有效手段来明确经济责任。另外网上黑客或竞争对手有可能对会计信息进行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还有病毒也会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产生影响。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而信息发送方也担心接受方能否正确识别及下载。

3.2 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威胁计算机硬件安全性的因素有两种,一是人为管理因素,如因安全措施不力致使计算机被盗;U盘、光盘、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保管不善,从而造成信息丢失或泄漏。二是自然因素,如因火灾、水灾、灰尘、老鼠等对计算机造成的损坏。

3.3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企业在享受网络便利性的同时,也将自己陷于风险之中。主要表现在:一是泄漏。企业信息系统遭未经授权人员非法入侵,商业机密被窃取,从而使企业财物被侵吞或商业机密被出卖。二是恶意攻击。病毒的感染、网络黑客恶意破坏都有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3.4 人才的缺乏

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的核算功能减弱,更偏重于财务分析、决策和监督,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除了有较深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会计业务技能,还要求财务人员精通计算机的操作与基本维护,另外法律、经济管理的知识也不可或缺。“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影响了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的发展。

3.5 国家法律和会计制度的滞后性

目前国家对于网络犯罪等法律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企业要依法确保自己的权益还比较困难。另外现有会计制度及经济法规的滞后性也制约了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的发展。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给财务会计带来的优势,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从而使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为企业及信息使用者服务。

3.5.1 安全管理的推行

(1)强化数据输入的管理。网络经济条件下,大量不同类型的会计业务交叉进行,另外由于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产生,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万一有未经控制检验的凭证输入到整个网络系统,要查明原因就相当困难,这将直接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把好数据录入关是保证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合法、完整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系统输入数据前要经过严格检验,此工作须由多人多组共同完成;输入后的数据和代码等要对其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校验;依据网络系统的特点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可把同类凭证分成几组,按顺序分组输入。

(2)强化数据处理的管理。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这两种控制方法是保证数据处理及时性的有效方法。集中分散式指的是由网络服务器统一管理各数据库,网络服务器将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工作站自行处理各自的业务。然后各个工作站定时将新处理的数据传送到网络服务器,由服务器统一集中序时处理,同时链接进相应的数据库。授权式则是当各工作站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查询业务数据时,由服务器决定是否允许访问,这种权限取决于当时服务器的忙闲程度。

(3)强化系统软件的安全性。首先是对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进行严格控制,对文件属性采用只读、隐藏等加密措施,还可用网络设置软件设置权限口令等保密方式,以保护能被各工作站点访问共享区域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被破坏或意外删除。另外还要定期对系统软件进行预测性检查。一旦系统被破坏,系统软件应该具备紧急响应的功能,能在第一时间强制备份和快速恢复。

(4)防范和控制系统入侵。网络经济条件下,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对会计系统的入侵。防火墙技术系统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的,能有效将外部网络与被保护网络分隔开来。设置一个信息只允许单向流动的路由器,以保护本地网,禁止外部用户注册到本地网。这样,即使有“非法用户”入侵,突破防护进入了文件服务器,也没有办法通过这种单向配置的路由器,无法进入受保护的本地网。

3.5.2 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网络系统的容错处理。这种容错处理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网络协议中一般会在工作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容错与纠错功能,以便从宏观上对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有所保证。而微观方面则要针对具体的网络情况,按实际情况对容错情况进行设定。

(2)建立安全管理体制。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管理体制重点在于存取控制。信息的读写或修改功能要经过严格授权,用户的权限必须控制在一定的级别范围内。身份认证、权限和记录日志是其基本途径。一般会设置三级权限,一般用户则由系统管理员依情授予。

(3)安全保密技术。防火墙技术是目前对病毒比较通用的防御方法,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抵挡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起到保护内部信息的作用。加密技术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信息流中,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能有效防止传输过程中信息的泄密问题。

3.5.3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网络经济条件下,应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针对信息系统而实施的内部监督机制,它能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落实、及时排查并杜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内部监督机制应由单位的最高负责人直接领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职能管理,独立地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可靠及效益性进行监督、检查、评估。

3.5.4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措施

为了给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宽松的社会发展环境,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电子商务法规,对网上交易的购销活动、支付行为等加以规范;制定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法则等,对网上披露的责任与义务、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权责等进行具体规定。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计算机、网络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取代了传统的账簿、笔墨、算盘等,这种取代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应该仅仅只是简单的手工会计模拟,更应该给传统的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带来冲击与反思,并由此引发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总之,相信随着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充分发挥优势,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薛瑜.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2(6).

[2]邓波,罗冰.关于保障企业数据安全的方法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6).

[3]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北京财会,1999(11).

[4]孙静,闫希海.网络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探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8(1).

[5]崔菲.论网络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3(8).

[6]丁玲.关于网络会计发展问题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8(6).

[7]冯宏.浅谈网络会计的发展[J].财会研究,2005(11).

网络条件下会计 篇2

【摘要】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特点,对传统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进行了改变、补充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审计程序  审计内容  电算化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本文拟就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程序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电算化会计审计也可分为这四个阶段,同时结合自身的特殊要求,运用本身特有的`方法,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评价。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如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配置,系统软件的选用,应用软件的范围,网络结构,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职能分工、文档资料等。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4.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5.分析审计风险。6.制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中除了对时间、人员、工作步骤及任务分配等方面作出安排以外,还要合理确定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以及测试时的审计方法和测试数据。

如果要安排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则还需列出所选用的通用软件或专用软件。对于复杂的电算化系统,也可聘请专家,但必须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

(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综合审计证据,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非常差,不值得审计人员信赖,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加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符合性测试项目中,主要内容应该是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比较高,则应对该系统给予较高的信赖,在实质性测试时,就可以相应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由于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刚起步,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具体审计准则也没有出台,所以目前情况下,可暂时以财政部颁发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规范、条例、办法等作为参照,并以此作为符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

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进行实质性测试须依赖于符合性测

网络条件下会计 篇3

一、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它还包含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随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会计职能从简单的记录、计算向管理、决策转变,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人员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树立全新的会计观念。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其一是树立新的时点观念。会计信息化使会计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时管理、在线处理,具有时点观念才能与此相适应。

其二是树立新的时空观念。网络环境要求会计采用一种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即从面向过去的回顾型转为面向未来的预期型。

其三是树立信息质量观念。企业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分别在企业内外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大量信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只有经过信息过滤、信息提炼,捕捉到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支持的,一切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和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又要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所需的其他知识,如管理学、信息技术、财政、税收等相关知识。

(三)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业务处理的多样化,处理难度的增加,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每个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要有远见,具备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善于运用经济管理及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向多能型方向发展。

(四)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该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相关税收制度及国家有关政策有所了解并且要形成一种意识,涉外企业的会计人员还应熟知国际惯例,及时掌握政策信息,了解经济动态。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先进的会计技术既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可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补充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发展都日趋迫切,会计人员应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素质。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许多新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财会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必须从传统的会计转向计算机网络会计,应该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必须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监督,为领导经营决策当好参谋。可以说,在网络时代,能否熟练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需的新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只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新经济形势下还应该对其他国家的财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进行学习和探讨,对中外的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借鉴,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为我国会计事业服务。

(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由于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方面及内控制度比较熟悉,将会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不仅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财务模式下,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必须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让会计人员具备与会计信息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更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不断提高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务会计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要求财会人员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事业心和人生态度。

财会人员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不可调节、隐瞒、遗漏,避免提供偏颇的信息,损害他人的利益。必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财经纪律,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1、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上,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更新。要具有较强的时局洞悉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上,应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并进行定期考核,使会计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而主动掌握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3、在会计继续教育的手段上,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现代远程继续教育手段,使会计人员的终身职业教育成为可能。

网络条件下的会计资源共享 篇4

关键词:网络条件,会计,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 不仅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变革, 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巨大变化, 同时也对传统的会计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如今的会计领域, 信息化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 社会的信息化是以企业的信息化为基础的, 而会计信息化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首要基础, 只有实现了会计电算化, 才能真正做到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进而完成企业的信息化。

可以说,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网络环境, 也为会计电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会计资源实现跨区域共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目前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 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在电算化的实际应用上, 无论是会计人员信息, 还是相应的会计资源信息都还没有实现良好的资源共享, 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一、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含义

会计信息指的是基于会计特有的处理方法对交易和事项的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所产生的, 是用来满足会计管理与经济管路所需要的一种经济信息。同一会计信息资源被不同需求者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所使用就是会计信息资源共享, 在电算化基础上的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就是指使同一信息资源的电子数据形式能够无障碍的被各个需求方所理解和使用。对于同一会计主体而言, 会计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包括将自己的信息资源与他人分享, 还包括己方分享利用他人的信息资源。参照具体的信息处理系统, 共享的信息资源可以分为原始资料、中间结果以及最终信息产品三大类。以信息资源的需求者所涉及的范围来看, 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信息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原始资料共用以及中间结果之间的交换;经济信息在会计主体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利用;财务数据在主体和上下级之间的上报与下发;社会范围内的财务状况的披露与经济情报的搜集。

二、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许多的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 也满足了代替传统工作中会计人员进行手工会计核算的发展要求。但是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 会计信息仅仅只是在孤立的系统中得以应用, 并不能在一个系统化的平台上进行会计信息的共享。也就是说, 许多企业在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发展还比较低水平的, 在这方面的关注和投入也是欠缺的。通过对会计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会计信息在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社会相关权益人之间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甚至在这样一个比较局限的电算化化环境下, 资源的共享比手工进行会计核算时的会计信息共享更加困难。比如, 人事劳资管理系统数据的管理、上下级之间的报表与工资核算系统以及单位报表之间才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经常会出现一些数据信息的重复输入造成的加大工作量、浪费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现象, 而且这样反复进行信息录入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的差错率, 降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同时, 从整个外部大的环境来看, 虽然信息技术在不断加强, 网络环境在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水平也在不断增长, 但是人们在认识上以及行为上的意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强。相关阶层存在着普遍的对会计信息社会化的意识不够强, 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共享, 没有了解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真正意义, 相关管理人员也只局限于对本企业的信息的掌握, 认识不到对他人的会计信息、经济信息的掌握是可以为自己进行会计核算、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是有一个良好的参考作用的, 认识不到资源的共享是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的, 是可以实现共赢的。这种认识上的盲点, 使得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此外,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 一个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相应的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没有认识到资源共享对社会发展能够带来怎样的作用, 没有认识到各个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共赢的发展效果。这种认识上的不足, 导致了相应的会计政策制度体系的不完善, 也正是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会计政策制度体系, 会计资源信息的共享才没有一种制度上的支持, 导致人们的意识不足, 企业的发展缓慢。

三、促进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途径

1. 制订规范的会计政策制度体系

在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不足、相关软件开发商缺少必要的利益驱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政府以及一些权威机构应该为会计信息共享创造一个合适的条件, 对资源共享提供必要的干预与引导。需要制定一些会计相关政策来增强人们对资源共享的一种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在信息化的时代, 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对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可以以一种制度体系来加强对企业、对相关人员的约束, 进而来促进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的权威机构应该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作用, 制定出合理的规范以及制度体系来支持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来对信息资源的共享设定一定的操作规范, 使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可以在法律、规范的制约下有效进行, 进而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2. 企业管理人员要提高共享会计信息资源的意识

对于企业来讲, 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盲目行为,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 了解到其他企业的一些相关信息, 在其他企业的惨痛经验中可以认识到在本企业的发展中, 要借鉴他人的经验, 避免类似的错误。韩国大宇集团就是由于没有充分利用会计资源信息, 在盲目的资本扩张中使资本结构失衡、资金链断裂, 最终破产。当然, 在一个充分资源共享的环境下, 企业在借鉴其他企业经验不足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 使本企业的发展可以少走弯路, 管理人员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可以实现更好的管理, 做更好的战略决策。因此, 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 认识到建立共享会计信息资源的战略意义, 积极地推动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3. 设立会计政策规范的相关机构或社团

在制定下相关制度之前, 应该考虑到社会以及企业对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的需求, 使得制度中的一些名词、代码、元素、表格尽可能精确、规范、统一, 来满足社会、企业对信息交流的需求, 方便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对会计软件的安全性、合法性、可用性做出相应的规定, 为方便共享以及对信息的使用, 对数据的输入、输出也要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 比如规定企业会计人员必须以标准格式、符合规范的格式提供对外会计信息, 要保证会计报表可以被几种通用的办公软件来准确识别。这些规范、标准的制定, 都需要相应的机构或者社团来完成, 相关机构要起到一种规范作用, 使得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可以在一种标准的规范下更加有序的进行,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使资源共享的平台更加有效, 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步伐更加稳健的。

4. 软件开发商应注意保持软件产品的前瞻性

软件开发商要将软件产品从自闭型向兼容型、开放型软件进行过渡, 从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软件、决策支持型软件转变。

首先, 要将产品定位于将会计信息摆脱传统的孤立的系统模式, 转为作为经济管理者系统的核心与基础, 要使产品真正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

其次, 在对软件产品进行功能性的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到软件的开放型与兼容性, 使数据方便企业的运用以及资源共享, 要保证按照用户的需求来设计, 包括用户要求的格式导入数据的功能、网络共享以及远程通讯的功能、可与第三方产品做兼容组合以及便于进行二次开发等功能, 一定要保证在功能上的通用性。

再次, 要在行业内部积极开展联合与交流, 要形成一种标准的形式, 形成一套在系统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的标准以及方便内部数据传输的格式, 使得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快捷。

最后, 软件开发商也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整个市场, 要认识到资源共享对企业带来的利益, 认识到资源共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益处, 认识到各个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对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 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软件产品的开发, 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开发出的产品才能更适时企业, 才能更迎合市场的需求, 不仅可以为开放商带来利益, 更可以有效推动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为企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 树立会计为管理服务、为相关权益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会计是以会计信息的再利用为目的的, 而不是简单的会计信息的产出, 因为会计信息产出只是小范围的应用, 并不能使会计信息发挥最大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会计信息只有通过共享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为社会相关方面的经济行为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因此, 会计人员需要做的不应仅仅限于本环节、本系统内部信息的出入, 还需要以一种全局的观念、整体的视角来进行操作, 要站在全面经济管理的高度, 设计系统的原始数据录入需求以及系统产出需求, 有效避免相关系统在本环节中的信息缺失。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软件的功能, 以最大限度来利用资源, 积极进行二次开发, 来有效减少数据资料在系统中无谓的重复录入。会计人员需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在为自己、为本企业所用的同时, 对其他企业也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 如果会计信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就可以使企业之间相关借鉴、取长补短, 可以实现共赢、多赢的经济效果。此外, 软件用户方面的领导要对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 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能, 要是电算化在会计资源共享中发挥更大的技术优势, 创造更大的价值。

6. 企业要提高信息主管在企业中的地位

就像企业需要一个强势的会计电算化主管一样, 企业要想加强信息化, 加强资源的共享, 必须加强对信息主管的重视、理解与支持。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组织、控制、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生产和管理, 来实现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因此企业领导需要给与高度的重视, 并且要有一个有能力、有权利的信息主管来进行组织管理。要想实现信息化以及信息的共享, 管理人员是关键所在, 因此要赋予信息主管足够的权利来进行管理, 可以在企业中成立一个由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信息化领导机构, 并且使这个机构的地位高于各职能部门, 并且由最高信息主管来负责。当然, 企业也要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培训, 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 同时也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人员能力、素养的提高来推动资源共享的有效进行。

四、结束语

商品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大量信息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关系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但同时也使会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新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会计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企业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全面分析自身的经营状况、发展局势以及经营风险的基础上, 才能作出有效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策略, 并使之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正向作用, 当然, 要实现这样的局面, 每一位会计工作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于会计信息资源共享重要性的认识, 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相应的努力。

总之, 无论企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都是不容忽视的, 只有充分利用社会以及其他企业的一些现有资源, 使之在网络条件下的会计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形成合力, 才能使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才能使整个网络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参考文献

[1]单海宽.浅谈财务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J].辽宁经济, 2012, (5) :32-34.

[2]陈敏.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思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18) :41-43.

[3]刘媛媛, 付晓, 兴祉杉.DHC公司以财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整合与资源共享[J].财务与会计, 2013, (6) :44-46.

[4]李敏.成本会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探索[J].华夏教师, 2014, (9) :36-38.

[5]吴沁红.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下会计信息化:使命、挑战、展望——第十一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 2012 (10) :21-23.

[6]李泱泱.区域创新中科技资源有效共享的实现路径研究——以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 2013.

[7]王红愿.面向领域的学习资源共享与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以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资源共享与在线学习平台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浅析网络条件下的德育管理 篇5

当今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把新世纪的人类带进了“网络时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尤其是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和行为模式。因此,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管理,找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最佳切人点,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1当今青少年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学生上网是带着健康目的的,至少初衷是这样的。他们上网学习网络知识,他们查询各种信息和资料以增长学识,他们编辑程序,制作网页网站,开办网络公司,在网_卜开店,进行着许多有创意的健康的活动,甚至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网络对于人的服务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许多青少年已经或正在从中受益。但是绝大部分青少年上网却是为了其他目的。网上聊天,交友,游戏,访问黄色网站,制造信息垃圾,甚至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给社会带来诸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不得不需要我们很好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作出重新的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

2.1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针对性和超前性

(1)要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与消极的方面,自觉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上网学习,学习应是上硎的丰要目的。为配合网络教育,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上网。住平时的教育中,始终贯彻网络是我们学习的助手和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为学习上网。由十把握住“学习”这个角度,就能起到既引导了学生,又不走极端,不引起学生逆反,同时消除了学生对上网的过于新奇,让学生队识上网上学习这对矛盾的辨证统一关系。

(2)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校园网要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

取过来,是管理好孩子上网的一个好办法。只有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一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的习惯。

(3)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思与同龄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网页制作、动漫画设计比赛等,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及锻炼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2建立家庭学校互动的德育模式

(1)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上网情况,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真空地带。我们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家长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家长如何全程跟踪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沉迷网络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如何通过向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班的老师发电子邮件获得如何设置密码,限制其使用时间的技术及如何建立“防黄屏障”,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的技术。

(2)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的网上监督与防范。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与生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以减少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的机会;让孩子搜集“法制网站”一些内容,特别是注意查阅对孩子行为有帮助的事例,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赏阅“科技网站”的有关内容;或学一点“生活窍门”、“保健常识”等等。通过疏导,不仅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不健康内容的危害,更能借助网上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心理防线脆弱,易受客观因素左右,所以对于家庭入网者,家长应在电脑终端安装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2.3让社会共同来关注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1)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净化社会环境。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共同的关注是人类自身的幸福。自网络问题发生以来,社会舆论就积极介入,媒体不断予以批露,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伤心甚至是血淋淋的真实故事,网络道德教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国启动网络道德教育毕竞是较迟的,社会上尚缺乏这种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缺乏群众性的关注,许多成人对网络道德问题缺乏认识和对应措施,更谈不上教育。所以,社会舆论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认识网络中的道德问题,参与网络道

德建设,体现整体合力作用,才能逐步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2)加强网络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们应该注重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通过网络主管部门合法、高效的监管行为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干净、清洁的网络空间。通过对网络准入制度的制定,监管网络主体行为;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开发研究,制造出抵制不良信息的网络屏障,净化网络环境;通过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制裁和打击,对网络犯罪形成心理震慑,约束青少年的网络失范行为。建健全网络法规,使青少年上网有法可依,走上法制化轨道。

电算化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问题 篇6

一、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会计工作中为维护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业务经营的有效性和财产完整性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业务处理手续等控制措施的总称。会计电算化使传统的会计系统组织机构、会计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制度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方式发生变化,由单一制度控制转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手工会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账务的集中化处理,使会计部门传统的内部控制措施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的核对等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内部控制措施,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例如昔日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昔日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会计电算化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人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的,由人员和计算机相结合来共同完成。

控制对象发生变化,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手工会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对象、工作情况、信息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等。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在纸张之上,并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随着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财会软件控制方面问题。对于软件本身,由于当前的财会软件都着重开发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对于其它如成本核算、市场预测等功能,开发力度较小,使得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能自动转换数据格式直接使用基础数据,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管理功效和预测功能。可以说当前的许多软件只是减少了会计而已,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另外,会计软件的修改必须经过周密地计划和严格地记录,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权限要控制。

会计资料存储方式方面的问题。由于存储方式的变化,数据集中在磁(光)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被盗、感染病毒等,容易造成数据丢失。

在对操作人员的职能控制方面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舞弊的犯罪分子大多是单位的程序员兼计算机操作员。会计电算化所要求的完善的人员职能控制制度就是适当分工,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职责,以防止对处理过程的不适当干预,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这三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互不兼任,以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

软件的数据操作控制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对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一旦出错,影响极大。因此,单位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制订单位内部电算化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是针对每一个上机操作会计软件的人员而制订的,主要用来规范每一个操作人员的行为以及各自之间的权限限制。除了软件在操作方面作了一定的内部控制设计以外,制订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将会有效地保证会计软件的安全运行;同时,也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操作管理制度从内容上来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尽管软件一般都已有用户管理功能,但其用户管理的设置是由人工进行的,这就需要从制度上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加以规定,在用户管理的设置和具体的操作中执行。

预防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输入计算机的措施。如规定原始凭证必须经有关审核人员审核并签章后才能输入计算等。

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未经核对而登记机内账簿的措施。如规定已输入计算机的凭证需由审核人员核对并签章后方可登记机内账簿等。

建立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制度。使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每个会计操作人员的机号、登录日期及时间、所做的操作等情况,并经常性查看日志,检查有无异常情况,监督系统操作。

根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业务要求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设立各个电脑操作岗位,如系统维护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审核、数据复核、会计档案管理员等,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权限,使每个操作人员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范围内进行工作,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正常顺利的工作,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准确、可靠。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下的档案除了与传统会计下相同的纸制会计资料,如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外,还包括存储会计资料和程式的光盘及其他存储介质,这些档案的管理与纸制档案的管理有很多特殊的要求,为防止发生损害,应通过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一般包括:

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

采取安全保证措施,如备份的磁盘介质应贴上保护标签,存放在安全、洁净、防潮防磁的地方,最好进行双备份或三备份,并存储于两个空间位置不同的地方分别保管。

对保存的磁盘介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资料丢失。

对于磁盘介质原则上不予外借,如有必要,可采取复制的办法借出。如果原件借出,必须严格进行登记并告之其使用办法,收回时应严格检查存储内容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加强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软件方面,应注意及时对软件进行升级补漏或更改控制参数,将错误存在时间控制在最短。硬件方面,必须保证质量,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应采用双系统备份。网络系统安全方面,应注意:对用户进行权限和密码设置,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在系统中进行相应操作;对重要的操作日志进行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方式、查询和修改的数据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核查;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并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未经授权,禁止用户自行安装或卸载软件,尤其是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安装,以防止利用数据库系统打开账套数据库进行非法篡改。

网络条件下会计 篇7

一、网络经济条件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积极影响

如前所述, 在网络经济这种新型经济环境之下, 财务会计的工作受到了诸如其工作效率的提高、传统发展模式下财务会计的信息局限性的突破、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的获取等一系列重要影响, 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

1.实现电算化。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财务会计中的专业化财会软件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和应用, 这就使得财务会计工作实现了电算化, 极大提高了财务会计的技术手段, 从而使得其在记账、算账、报账、付款等环节都能够提高速度的同时质量也在提高, 为企业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还使得财会人员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去从事于财会工作中需要整理、分析和研判等技术含量更高的财务工作, 从而给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财会信息支持, 电算的实施, 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使企业工作简单, 并且避免常识性错误的出现。

2.实现网络化。网络经济环境下, 财务工作势必会在工作效率和资源共享方面有着更大的突破。通过使用网络, 财务会计工作通过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共享性优势来为其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和上报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使得人和时间都得到了减少, 并且从数据的客观性、透明性和准确性等各个方面都给与了保证。另一方面, 网络的出现, 使得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传统式信息传递速度、范围、领域等方面的局限性得到有效抑制, 能够快速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 并通过新型即时通讯平台的使用给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沟通交流和信息占有量都有大大的提高, 并实施了动态化的实时财会监控, 提高了决策方案优化选择的速度性和准确性, 并且也极大的缩减工作的时间, 减少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并且还能有效的保存, 以便日后的查阅和核对。

3.实现了网络会计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财务会计所进行工作的大环境有了全新的变化和发展, 这就使得, 在这样使得网络会计应运而生。它是互联网网络为操作环境, 并通过物联网网络完成相关交易和确认等会计活动, 使得各企业财务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进行诸如报账、查账、付款等一系列会计活动, 极大改善了财务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率, 增加了效率, 节约了企业人力和财力, 还能很好的加强企业的管理, 使整个会计工作系统高效。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会有着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的影响,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也不例外。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中除了以上所谈论的积极影响, 它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由于虚拟货币等网络化的经济形式日益盛行和使用, 就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本身也在这种虚拟化的网络世界中日益变得模糊化和不易于辨认, 因而, 就会在利润、费用、收入、负债以及资产等财务会计要素出现难以确认的问题而最终导致会计核算等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的后果, 给企业带来相应的负担。

2.网络经济条件的财务会计工作通常使用的是电子凭证等电子单据性来进行操作和修改的, 这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因而, 在出现经济责任时就会由于这种缺乏有效标示的电子单据等操作不能进行有效地追责。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高手或是黑客的兴起和猖獗,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或是财务会计系统经常互受到他们的侵袭和攻击, 从而通过网络漏洞来篡改了很多关键性的财务会计信息, 造成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损失。

3.如前所述, 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信息在网络安全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问题并日益成为了困扰其正常工作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然而, 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相关责任的追究却显现出了力度上的不足。与传统会计中出现的信息风险相比, 这种由于网络安全所引起才财务会计信息风险往往难以界定, 即便是界定后也会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而使得对于其的责任的追究缺少法律支撑, 降低了对于其的应对力度。

三、针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对策

针对以上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工作中问题的分析, 以及现在社会对网络经济下的财务工作促进性,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建议。

1.要加强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理论及应用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网络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财务会计也在其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就使得其在理论发展中的也日益在显示出网络经济的特征, 例如:关于货币计量的假设与现实情况更加接近等等。并且, 网络日益深入的过程中, 会计方法也更加多元化, 通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多种核算方法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 使得财务会计的多样化, 提高了数据收集、分析、决策等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 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和需要。在此过程中, 网上财务会计数据信息也更加多元化, 包括财务数据信息和非财务数据信息, 货币数据信息和非货币信息, 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等等多种形式的数据信息, 这些都是网络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总而言之, 在网络经济背景之下, 财务会计数据信息要以多元化的财务会计理论及应用为基础, 使得各种数据信息并存和共享, 实现其在信息来源、获取途径、应用部门等各个方面得到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发展。

2.要加强网络安全及管理, 为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发展和应用提供充分条件。为此, 一方面要在数据输入方面和数据处理方面狠下功夫, 另一方面要在软件安全上狠下功夫。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 因为在网络经济环境背景之下, 很多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等业务往往是交叉进行的, 这就使得数据录入失误之后, 对于其的处理也会由此产生影响, 到了后期出现问题时就会很难以查找原因, 从而使得整个网络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数据信息在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必须要首先严格控制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录入关, 加强对于信息数据的校对和复合, 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信息数据处理阶段的工作。在信息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集中分散式的方法来对各种信息数据业务进行处理, 统一将这些处理后的信息数据送由服务器统一处理并进行相关数据库的分类保存, 以备后期使用。而对于软件安全的加强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诸如文件加密、属性隐藏、登陆权限设置等多种方法来共同保证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在共享区域中的安全性, 避免诸如随意或是恶意删除以及破坏等问题的出现。此外, 对于财务会计网络系统软件还要做好预防性检查工作, 进行相关应急系统的建立和使用, 这对于发生意外后立刻恢复数据信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3.充分发挥网络便捷性对于财务会计服务的优势。网络便捷性对于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使用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发挥, 以点带面来对于企业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中的各种数据给予共享和使用, 提高企业对于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高其对于信息数据的掌控力, 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信息使用有效性。还要积极发挥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动态管理优势, 对其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电子结算等都要进行并实现动态管理, 提高其核算的前沿性。以便增加企业的效率。此外, 网络财务会计软件还具有自动生成功能, 那么, 就可以进行充分利用, 这就使得诸如财务会计报账等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使得财务会计信息的获取、分析、生成、共享、传播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及时性的完成。

4.对于内部监控和外部法律法规监管都需要进行不断建立和完善。一方面, 针对网络经济条件的具体特点来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内部监控体系和机制进行建设和完善, 通过利用互联网动态化来实现实时监控的, 尽早发现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隐患, 及时给予纠正和避免, 加强监督和检查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 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避免和减少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明确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活动后果责任追究制。

总之,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财务会计由于其自身所出现的新特征和新趋势, 为此, 就需要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 积极寻找应对之策来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

摘要:基于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发展出现的新趋势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问题这个研究背景, 本文主要分析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问题, 通过积极性影响、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和探究来达到促进和推动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这个研究目的实现。

关键词:网络经济,财务会计,积极影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志国.探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4 (1) .

[2]刘玉杰.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7) .

[3]薛瑜.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师, 2012 (6) .

网络条件下会计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安全威胁,安全保障

信息技术使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使会计由传统的手工形式演变为现代信息化会计。如何有效地防范信息化条件下企业财务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 成为会计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 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威胁

正当全球网络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证券市场中的网络股风光无限之际, 除黑客外谁都不想看到的一幕终于上演了:互联网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2000年2月6日, Yahoo网站首遭袭击, 接着Buy、eBay、Amazon、CNN、新浪等国内外著名网站相继遭到黑客攻击。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试发证书的消息公布不到1个小时, 认证中心就遭到黑客的攻击。进入5月份, 当人们对黑客的大规模攻击尚存余悸之时, 新的“爱虫”病毒及其变种又开始肆虐互联网。“据联邦调查局估计, 95%的侵入是永远无法侦知的。”电脑黑客、公司内部职员以及“其他很信任的个人”都可能给公司网站造成极大的破坏。

另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计算机安全研究所曾对520家私营企业和政府机关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作为调查样本, 在1999年有60%以上的公司和政府机构的计算机受过来自系统内部和互联网的黑客入侵。2000年3月, 中国电子商务网 (www.chinaeb.com.cn) 公布了其对近300家企业所做的网络安全调查, 结果是:信息被篡改占44%, 信息失窃占40%, 被病毒破坏占40%, 被恶意攻击占32%, 每种情况都有占4%。因此, 导致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程度相对低的最突出因素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的早期, 主要任务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了解和研究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 研究互联网的人的意图各不相同, 来自互联网的各种威胁开始出现, 并且越来越严重。首先, 互联网所依托的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开放式的TOP/IP协议, 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 易被搭载侦听、口令字试探和窃取、身份冒假。其次, 网络经济的最终发展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涉及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 也是很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会计信息化必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实现一体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 如果企业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管理监控, 一旦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

会计信息网络化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威胁, 包括:①入侵:未经授权的访问, 试图入侵系统等;②攻击:扫描系统缺陷, 并加以攻击;③来自互联网的病毒:尤其的电子邮件和可下载文件所携带的各种病毒;④恶意代码:可执行的恶意代码, 如:JAVA等;⑤假冒和伪装;⑥拒绝服务;⑦删除文件, 破坏数据和系统等。

正因为网络而产生的威胁, 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风险, 造成的针对会计领域的主要损失包括:① 机密财务信息泄露;②数据破坏;③直接财务损失; ④名誉损害;⑤效率下降等。

2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安全保障

针对会计信息网络化过程中的安全防范问题, 必须运用“积极”的防守策略, 决不能“消极”地加以防守。安全技术要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安全问题的产生而不断地改进。就我国的具体行情来说, 尤其要重视创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 摆脱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

2.1 改善会计信息化环境

2.1.1 法律环境

我国自1986年4月开始, 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计算机病毒控制规定》等系列法律, 并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中写入了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条文, 有效地防范和打击了计算机犯罪, 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安全。但是,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INTERNET网络会计信息化安全法律, 因此, 我国INTERNET网络会计信息化安全立法应坚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 参考国际有关示范法的原则, 在制定专门的INTERNET网络会计信息化安全法的同时, 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中的有关INTERNET安全规定, 从而使我国会计信息化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法律化道路。

2.1.2 网络及硬件、软件环境

会计信息化首先必须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讯网络, 以便保证会计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 计算机硬件、相关软件的安全及性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以防止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黑客入侵及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应鼓励和支持电子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 重点放在硬件、软件“国产化”建设上。

2.1.3 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整体性格局已初步形成, 作为世贸成员成员之一, 在发展本国会计信息化的同时, 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积极参与并投入到全球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去, 发挥应有的作用。

2.1.4 理论和人员环境

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较晚, 目前就会计信息化及引发的诸如安全及防范等方面问题研究不够。我们在立足本国的国情的同时, 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加速会计信息化安全问题理论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政府在这项研究中应发挥管理和引导的作用。

2.2 强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 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资产安全, 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障经营管理政策的执行而采取的全部方法和措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 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实践也证明, 建立良好的会计管理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必须指定和严格执行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需要根据互联网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来源, 确定系统的内部控制点, 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方法和措施。

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控制包括:

2.2.1 组织控制

组织控制的基本原则就是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 不能从头到尾只由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完成, 而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来办理, 以达到互相制约的目的, 防止或减少错弊的发生。组织控制的方式和措施包括岗位的设置和职权的分离制度。

2.2.2 系统开发控制

会计信息化的系统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软件工程, 应该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标准。

2.2.3 系统安全控制

系统的安全控制是为了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系统运行错误而建立的一套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的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和接触控制、安全控制。会计电算化中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存储数据的辅助介质 (如磁盘) 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由于不正常的程序结束操作所造成的故障;用户非法读取、执行、修改、删除、扩充和迁移各种数据、索引、模式、子模式和程序等, 从而使数据遭到破坏、篡改或泄露;使用、维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和犯罪;计算机被病毒侵入等。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就是避免或消除上述数据不安全因素, 进而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以防止数据被泄密、更改或破坏。

2.2.4 硬件及软件维护控制

系统维护是为了改进系统存在的错误或适应新的要求对硬件、软件所进行的改造和修改工作, 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以及维护工作按规定进行, 须制定有关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又包括硬件维护制度及软件维护制度等。

2.2.5 操作控制

计算机操作控制主要是接触控制, 必须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操作人员对系统的操作必须设置自己唯一的口令, 并定期对操作更换口令。一旦操作人员发现自己的口令被别人修改或删除, 应及时的向上级会计主管报告。同时要明确对于会计电算化岗位的科目使用权限、软件功能权限、报表使用权限及其他权限。对于由计算机会计系统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报表等相关会计资料, 必须要经过制单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主管等一系列相关人员签字或盖章后才能发挥作用。而审核人员必须在打印的会计数据与计算机内的数据核对无疑后方可进行签章的操作。

2.3 提高技术水平

在网络安全要素的技术、管理、环境三者之中, 技术是核心。随着计算机系统由封闭系统走向开发系统, 技术的地位也随之上升。由于信息安全技术总是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因此安全技术不可能一尘不变。

就目前的会计信息化程度而言, 主要必须注重以下关键防范技术:

2.3.1 防火墙防范技术

防火墙 (Firewall) 是一组间于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之间的访问控制系统, 它充当屏障作用, 保护企业信息系统 (内联网) 免受来自互联网上的攻击。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数据包过滤 (Packet Filter) 技术、应用网关 (Application Gateway) 技术和代理服务器 (Proxy Service) 技术。所有互联网与企业内联网之间的信息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 通过条件审查确定哪些内容允许外部访问, 哪些外部服务可由内部人员访问。因此, 合理地使用防火墙技术是保障会计信息安全的有效途径, 但遗憾的是以限制网上信息的自由流动为代价来实现安全性。

2.3.2 信息加密防范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对网络服务及开发性影响较小, 是保护信息通过公众网络传输和防止电子窃的首选方法。信息加密的核心是密钥, 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的一种算法。根据密钥的不同, 可将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体制、非对称加密体制和不可逆转加密体制三种。

对称加密体制是指加密文件和解密文件使用相同的密钥。不可逆转加密体制在数据加密过程中不使用密钥。只有同样的输入数据经过同样的不可逆加密算法才能得到相同的加密数据。非对称加密体制也称公用密钥标准。密钥被分解为一对, 即一把公用密钥 (加密密钥) 和一把私有密钥 (解密密钥) 。只有两者一起使用才能加密和解密。笔者认为非对称加密体制更适用于结合信息安全防范。

2.3.3 漏洞扫描防范技术

任何一个计算机平台, 如Unix系统以及我们所熟悉的Windows各版本, 都存在安全脆弱点, 并且一个版本使用时间越长, 被人们熟知的安全弱点就越多, 受到黑客攻击的危险就越大。漏洞扫描就是通过对系统安全脆弱点的自动检测, 找到安全漏洞, 并给予修复。

2.3.4 入侵检测防范技术

实践证明, 不管采取多么完善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 任何系统仍避免不了黑客的入侵。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实时识别和响应的一种安全技术。它可以在系统被破坏前自主地中断并响应安全漏洞和误操作。由此可见,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积极”的安全防范技术, 主动性较强。

2.3.5 数字签名防范技术

数字签名其实质是公开密钥密码技术的另一类应用。主要方式:会计信息的披露方从信息文本中通过一种信息摘要产生的一固定长度 (如128位) 的摘要值, 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值进行加密。来形成披露方的数字签名, 连同原文一起发出;关联方首先用同样的摘要算法对报文计算摘要值, 接着再用披露方一同发来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解密;如果两个摘要值相同, 证明信息在发送途中未被篡改, 而且报文确实来自所称的披露方。

迄今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问题并未得到彻底完美的解决, 世界各国都在加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研制具有中国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的安全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网络时代的企业报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报告研究计划》系列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Ira Sager.网络犯罪[J].商业周刊, 2000 (4) .

[3]陆殿军, 张强.入侵检测和漏洞检测系统[J].计算机世界, 2000 (3) .

[4]徐少春.挑战变革与发展——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R].

[5]朱莉峰.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3 (10) .

[6]赵健.解决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J].林业财务与会计.

[7]毕波, 杜漪.网络会计———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新模式[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3 (10) .

[8]胡华.网络安全与会计控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9]徐永佳, 张群瞻, 汤干湘.会计电算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

[10]许永斌.电子商务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11]崔菲.论网络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3 (12) .

网络条件下会计 篇9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环境的变化。高校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使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同时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远程报账、远程报表、远程审计、网上支付、报税、采购、销售、网上银行等,得以广泛应用,这些直接导致核算环境的巨大变化。

(二)数据处理的变化。计算机引入高校数据处理系统后,计算机会计系统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手工系统的特征,如数据处理的集中化、数据存储的磁、光介质化、可视审计线索减少、缺乏综合判断及推理能力和初始成本变大等。这些特点,使得加强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成为任何实施计算机会计系统的高校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检查控制的变化。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对不合理的业务缺乏识别能力,业务人员可利用特殊的授权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由此引起失控而造成损失。因此,电算化要求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增加多种检查控制。

(四)控制的范围扩大。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而电算化系统下,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五)会计电算化加大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二、电算化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电算化会计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确定各种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安全保密制度,制定口令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制度;机器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规定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使用数据应遵守的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重新规定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办法以及领用手续;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二)实行多级审核办法。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加强会计核算的中间环节控制,实行多级审核制度,无论制单、出纳、单据审核各岗位,均应具备复合检查及审核职能,建立多级审核程序,使数据在各工作环节都得到控制。

(三)系统开发、建立和维护控制。系统开发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开发过程应进行适当的人员分工;按规范收集和保管有关系统的资料并加以保密等。系统建立控制具体包括:资源的适当配置;系统的调试应有各岗位人员的参与;新的系统应与传统系统并行一段时间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替代传统系统使用;严格的验收程序等。系统的维护是指日常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而对系统硬软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的工作。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主要包括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好记录。而软件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在软件修改、升级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四)系统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系统应制订适当的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常采用设置口令来实行。

操作规程控制是指系统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如对进入机房内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盘专用以防病毒感染;规定不准在计算机上玩电脑游戏等等。

(五)数据和程序安全控制。数据控制的目标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损毁、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通常采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等,而数据的备份则是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控制手段,应该做到软件自动在硬盘上另作备份,定时更新;微机操作员定期手动备份,将完整有效的数据及时转储;网络中利用两个服务器进行双机镜像映射备份是备份的先进形式。程序的安全控制是要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常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程序备份等。接触控制是指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从而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程序备份则是指有关人员要注明程序功能后备份存档,以备系统损坏后重建安装之需。程序的安全控制还要求系统使用单位制定具体的防病毒措施,包括对所有来历不明的介质在使用前进行病毒检测,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使用网络病毒防火墙以防止网络病毒侵入等。

(六)网络的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隧道技术(VPN)等。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通过公共网络传输和防止电子窃听的首选方法。现代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大类。对称加密法是较传统的方式,其特点是关联双方共享一把专用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运算。非对称加密法将密钥一分为二,即一把公钥和一把私钥,特别适合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环境。访问控制技术的代表是防火墙技术,特别是已融合了VPN(虚拟专用网及隧道技术)的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络接口处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目的在于防范来自外部的非法访问又不影响正常工作,从而为企业设立了一道电子屏障。数字签名是指在Internet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手段将完全改变,为验证对方身份、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数字签名这一安全控制手段。财务系统中远程处理时可用数字签名技术代替签字盖章的传统确认手段。另外,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提高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七)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控制。

1.输入控制。输入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输入数据正确、完整、可靠,并且保证只有经过财务审核的数据才能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输出的绝大多数错误是由于输入错误所造成的,所以要保证系统输出的正确,输入控制是关键。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科目名称与代码对照文件,以防止会计科目输入错误;设计科目代码校验,以保证会计科目代码输入的正确性;设立对应关系参照文件,用来判断对应账户是否发生错误;试算平衡控制,对每笔分录和借贷方进行平衡校验,防止输入金额出错等。

2.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常用的控制措施包括:登账条件检验,即系统要有确认数据经复核后才能登账的控制能力;防错、纠错控制,即系统要有防止或及时发现在处理过程中数据丢失、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修改权限与修改痕迹控制,即对已入账的凭证,系统只能提供留有痕迹控制,对已结账的凭证与账簿以及计算机内账簿生成的报表数据,系统不提供更改功能等。

3.输出控制。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控制措施包括: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执行输出操作,并要登记操作记录,从而达到限制接触输出信息的目的;打印输出的资料要进行登记,并按会计档案要求保管。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才能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促进高校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高校会计工作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作用 篇10

1 会计核算对受市场经济制约的企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核算又名会计反映,是用货币这个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情况进行最为直观的反映,通常表现为会计常规工作中的记账、算账、报账等项目,会计主体就是通过收集上来的会计信息进行下一步的管理工作,既是企业进行自我管理与调节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力武器。2012年中秋节前夕,市场上开始流动起一条“月饼卷”的灰色利益链,很多月饼厂家上演起“空手套白狼”的虚拟销售,让本该成为节庆日百姓餐桌上的月饼变身为一种“期货类的金融商品”,成为天价月饼后的又一月饼事件,这些事件严重的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关于“质价相符、公平交易”的原则,既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又暴露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会计核查的不规范性,虚报企业收入、支出等现象成为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谋取暴利成为这些企业铤而走险的动力,虽然一时的收益改善了企业的运营状况,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投机取巧的会计核算将成为企业滋生违法乱纪、企业转移费用的温床,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让企业随时面对倒闭破产的命运。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成为市场经济活动正常的最好保障

会计监督伴随着会计核算贯穿在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它不同于审计监督,也与财务监督有很大的不同,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是整个会计活动的核心环节,具有监督市场经济活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健康运行,对于会计监督大致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虽然这三种会计监督所面向的对象和范围并不相同,但是都能起到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和保护围绕经济活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一切团体的自身利益,虽然会计监督地位如此重要,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当前会计监督所存在的那些问题所在,比如会计事务所在执行社会监督时,出于某些利益的考虑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不通报,对企业的重大事件没有加以关注而导致企业和投资者均蒙受损失等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经出现了像长虹、紫鑫药业等大量上市公司逃避会计审计的财务造假行为,这也让与这些上市公司相关联的其他子公司或合作企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3 会计诚信可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良好的口碑

市场经济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诚信经济,诚信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发挥会计对市场的核算监督重要只能的职业道德标准,会计诚信可以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在处理会计信息时财会人员所持有的态度问题,二是财会人员在提供报表、审计报告时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信守承诺。特别是对于以中介机构、注册会计事务所为代表的社会监督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作用。会计诚信如果缺失,轻则引起商品在销售、运输等环节的混乱,重则毁坏企业辛苦经营的品牌文化,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而消费者的信任就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市场上存活的主要因素。享誉全球的百年药企同仁堂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诚信,它把这样的原则落实到选拔管理、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等不同的环节上,才成就了同仁堂今天的辉煌局面。所以,是否具有会计诚信是衡量企业做的好坏的一个检验途径。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企业单位领导等进行诚信教育的培训,也可以提高财会人员的福利待遇,让他们不为了金钱利益说假话作假账,还可以加大惩罚力度让财会人员不敢轻易跨越雷池,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会计诚信重新回归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实现企业的新突破。

总之,会计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作用并非三言两语能描述清楚的,企业是组成市场经济的最小单位,由于会计始终是围绕着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服务的,说明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数据能反映出企业运行的缺陷并能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左右企业高层人员做出重要决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采用使企业的会计制度也逐渐同国际准则对接,更加奠定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生产晴雨表的重要地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越发显得重要, 进入2012年以来, 受到欧债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失业和通货膨胀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不当得利和会计诚信缺失是造成企业财务造假的元凶, 所以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重要作用, 让会计核算监督真正能改善市场低迷的现象, 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诚信

参考文献

[1]李洁铭.会计工作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J].广西会计, 1994 (10) .

[2]李峰.浅谈企业会计监督[N].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1) .

新经济条件下网络交往及其特征 篇11

目前,我们要预言新经济的全面到来还为时过早,但以网络、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进步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已成为现实。从实践看,网络极大的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深刻地改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与传统交往方式不同的新特点,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

1网络使人类交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以往时代的人类交往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工作和生活的范围内,人们的交往的数量和交往水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低头不见抬头见”是这种狭窄交往方式的真实写照,“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成为人们交往生活中的一种奢求。网络的广泛应用,极大的缩短了人们交流信息的距离,“天堑变通途”、“地球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能够传输、共享的信息是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具有抽象的一般意义,可脱离具体环境而存在,这样的信息可以转化为电子信号在信息社会交流。当信息以数字的方式组织,并以电子作为载体通过网络传播时,速度就是实践压缩的体现,国界和地界在网上的消失就是时空压缩的体现。在时空距离的远近往往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跨越时空障碍,能使人类交往行为进入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自由天地。

2网络交往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交往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传统的交往活动中,大多数人都处于被动状态,不管你愿不愿意,如此狭窄的交往空间和有限的交往对象,使一般人难以产生交往的主动性、积极性。难怪三国时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被世代传为美谈,“人生得一知己难矣”为人们所感叹。在新经济时代,网络交往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不必对面便可以与朋友倾心交谈。网络提供了一个具有无限性特征的自由交往空间,人人可以畅所欲言,事事可以尽发感慨。至于和谁交往,在什么时间交往,把交往控制在什么水平上,都由行为主体自由选择和随机确定。因此,新经济条件下的网络交往可以极大的提高行为主体的参与意识和交往的主动性。

3.网络交往可以促进交往的平等化。在以往的实体交往的时空内,人们之间的交往目的、交往过程和交往结果都是不平等的。“看眼色行事”、“看人下菜碟”是交往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以及网络交往以言论本身的特点作为价值衡量标准,因此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性别差异等社会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在彼此感兴趣的领域里就彼此都关注的话题进行一种比较单纯的、不带功利性质的交流和沟通。当人们找到了自己参与讨论重大事件的话语场所,找到了倾诉衷肠的有效途径,交流和交往的双方就不会产生任何心理的顾虑甚至负担。这种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沟通氛围,对于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主动展示个性和促使交往平等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网络交往使人类交往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以往的交往活动是一种点对点的交往,人们很难解决在交往过程中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新经济条件下,网络交往突破了以往交往的局限性,突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层次、立体化、大范围的多重交往目标。同时网络交往给人类带来了一种面对面或不面对面交流的机遇和选择,它可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与任何对象进行广泛统入的交流。在网上,许多资源可以共享,不会出现因许多人同时使用而使得其价值和效用降低,反而会因许多人多次使用而增值。所以,网络交往轻易地实现了个人交往行为与大众交往方式的对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和个性化,更加快捷、经济和有效,实现了人类交往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5.网络交往可以满足交往各方的广泛的需求。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目的也是最迫切的要求之一,由于不同人交往需求的迫切程度、满足程度和满足的方式不同,使得人们之间交往的目的和水平具有了质的差异。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三人行必有吾师”是人们交往的直接目的之一,这是因为许多人在一起,互相影响,易于产生新观念,受到新启发。如今在网上交往,范围更加扩大,对象更加复杂,不同的思想交流碰撞的机会更多,易使人迸发出新的智慧的火花,产生更加丰富的灵感。同时,现代人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易出现对人的异化问题,特别是随着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人们在精神上出现危机,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感情淡化,使现代人在新的条件下重新陷入难以自拔的“心理困扰”境地。借助于网络交往,人们可以大大拓展交往空间,结交更多的网络朋友,在虚拟的网络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流和倾吐心中的块垒,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和宣泄。因此,网络交往既可以满足人们广泛的需求,而且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的功效。

网络交往使得人类交往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有效的促进了人类交往活动的质的飞跃,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和矛盾,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1.网络交往中人的隐私面临挑战。网络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冒黑烟,不占地皮,也不造成水土流失,似乎是绿色的和环保的。同时,人类社会的价值伦理观念也对网络寄以厚望,企盼它能在实现共享、平等、和谐共生,满足和实现人的正当的需求的同时,能规范、遏制和纠正人们的不正当欲望及其无限膨胀的趋势。但网络技术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把人的头脑变成了跑马场,它奉行系统的开放和符号的通用,强调言论的自由与人际的虚拟沟通,鼓励对“真实”与“个性”的追求和张扬。这种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很有可能使个人的隐私被剥夺,私人生活的价值流失。因为网络交往是机对机的交往,交往双方只知道对方的网址,而网址是可以随意改动和虚构的。这种有趣的虚拟空间无疑使人进入到一片无政府的自由天地,对个人隐私构成危险。有人形象的比喻“假如有陌生人敲门,我是不会开门的,但如果有人拥有了我的网址,就能未经允许可轻而易举的闯入我的卧室。”看来网络时代“个人生活无密可保”,“个人隐私无所遁形”决不是耸人听闻和杞人忧天。另外,从全球未来发展的趋势看,已经出现了政治控制力下降的情况,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权威和作用也日益受到削弱。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处理好保护隐私和发展网络技术的关系已成为新经济条件下必须要解快的重大课题。

2网络交往中信息的可靠性和选择性。网络时代的信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使经历过传统时代的人们狂喜不已,而又无所适从。这是因为,人们面对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这些信息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已不是完全中性的“原始数据”,那些经过编辑、增删和修正的信息一般人是很难确认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第二是人的注意力有限,面对茫茫海洋般的信息,人们在选择时仍觉信息不足,而“信息社会中,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将不再构成信息,而是垃圾”。信息的超负荷,将导致人类对信息的消化不良,甚至妨碍思维。因此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不能停留在越多越好的金钱式的类比水平上,而是要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但是人类依靠什么方式去对信息时代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选择性作出成本极低的判断和抉择,至少在目前还是一个难题。

网络条件下会计 篇12

1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1.1 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强调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把握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迅速扩大, 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提供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 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通过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了解更多企业的财务与管理的信息。现阶段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 更应该是优秀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他们应当把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如何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上。会计信息化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有了发挥的舞台, 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由于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 信息传递的方便和简洁化, 信息管理与分析的迫切化, 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

1.2 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 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 又要有一定的广度。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金字塔, 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 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 塔的下半部分是应用专业性知识所需的其他知识。具体来讲,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1.2.1 信息技术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决策会给所在企业带来及时可靠的经济信息, 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掌握应用软件操作、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 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1.2.2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素质的特质, 是职业判断能力的基础, 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 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相关行业的会计理论以及行业财务制度、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会计电算化显得尤为重要, 是减轻会计工作量,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保证, 也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提。

1.2.3 相关知识

会计人员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以外, 还必须具备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这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

1.3 需要具备综合能力

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业务处理的多样化, 处理难度的增加, 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 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不能再仅仅是死记硬背准则和制度, 而要有远见, 具备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综合能力, 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交流能力等多方面。

1.4 需要具备良好的政策观念及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应该对相关政策有所了解, 并且要形成一种意识, 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相关税收制度。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 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先进的会计技术既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 会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增强法制观念。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 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 以及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渐深入, 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补充, 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 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发展都日趋迫切。会计人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通过多种学习途径, 不断完善自我。

2.1 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提高专业和自身素质

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 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从传统的会计转向计算机网络会计, 因此网络经济时代的财会人员应该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许多新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 财会人员必须更新观念, 努力做好自身职能的转化工作, 学习大量新的专业知识。可以说, 在网络时代, 能否熟练地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需的新知识, 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 只有及时更新知识库,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2.2 培养利用网络技术, 熟练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

会计要与国际接轨, 必须实现网络化。网络财务模式下, 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 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人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 管理信息系统再好, 财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 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 必须提高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 让财会管理人员具备与管理信息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

2.3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自律性和敬业精神

网络时代下, 财会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 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因此, 要求财会人员必须保证数据的合法安全, 并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保证自身不会危害企业经济信息的安全。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务会计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实事求是, 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敬业爱岗, 热爱本职工作, 尽职尽责, 加强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2.4 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所谓后续教育, 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职称) 的会计人员, 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 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上, 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更新。要具有较强的时局洞悉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上, 应以自学为主, 培训为辅, 以专门培训为主, 其他学习形式为辅, 并进行定期考核, 使会计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而主动掌握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手段上, 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采用现代远程继续教育手段, 使会计人员的终身职业教育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王烟军.新编会计电算化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预防奶牛热应激措施下一篇:政府水利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