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水利职能

2024-05-09

政府水利职能(精选7篇)

政府水利职能 篇1

一、我国法治型政府的由来

法治型政府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早在1985 年, 彭真同志就提出了政府的建设不能只依靠行政命令, 还是要建设健全法治的, 是需要依法行使职权的。这当然是从文革之中得到了一个教训和反思。当然, 也就开启了我国政府法治进程的序幕[1]。但是, 这个时期提出的“依法办事”, 其实还只是法制型政府建设的初期阶段。到了同年八月, 国务院召开了一个行政管理学术研讨会, 主要是研究怎样加快政府的改革进程。这次会议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学术共识, 那就是要使我国的政府逐渐朝着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水平迈进。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 我国的法制型政府建设不断的升级。

到了1988 年, 依法行政这个名词出现在了社会公众的视野。我国的相关机构也把《中国行政法》列入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之中, 并要求严格执行。在这一时期, 政府的合法行政成为了一时的风尚。在1989 年《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先后颁发, 并实行, 我国政府逐步进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阶段。在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件中发布要对行政类型的案件做到审理和依法执行, 这样就能够为政府的依法行政奠定法治基础。在新世纪初年, 政府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要求当前的政府机构由“治事”转向“治权”或“治官”的一个发展进程中来。

二、法治型政府的属性和特征

法治的对立面就是人治, 人治就是封建独裁。因此, 我国的政府走上法治道路建设是必然的趋势, 是人民和政党的要求。其实, 法制型政府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 而是一个相互连接的, 相互依存的政治主张。它和人民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廉洁高效政府是相辅相成的, 也政府实现其存在价值的最高目标。

虽然, 法制型政府和阳光政府等概念相互联系, 但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 法制型政府必然是一个法律要求和概念。法制型政府也是一个法学概念, 在严格的意义上, 它不属于政治学或者行政管理学, 它就是一个法治要求, 而不是其他[2]。

它要求政府要以法律为准绳, 以为人民服务为依托。要依法行政、依法施政。要实现人民的目标, 要在逻辑上符合法律和人民的意志。其实, 在本质上, 政府的权利来源是法律, 是人民赋予了它的权利。因此, 政府要有依法行政, 要有权力法定、监督法定、行为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

政府的法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要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够有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这是不言而喻的。要有法定监督, 和责任监督, 只有做到人民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督才能够保障政府真正的做到依法行政和建设法制型政府。也要有政府地方法定责任, 要求行政问责制度, 权利和义务是高度统一的。政府只有依法履行政治职能, 才能够使得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才能够建设成人民满意的法制型政府。

三、法治型政府下, 政府服务职能重塑的新形势

十八大以来, 政府在法治的建设中不断加强政府职能的重塑, 这也是因为面临着新的形式, 党的这次会议中提出要到2020 年把我国的政府基本建设成法制型政府, 这说明了我国政党从现实出发的务实态度。当前, 我国政府的行政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依法、不依规, 高高在上的作风仍旧很严重[3]。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 我国政府要建立一种法治的生态,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 任何的法治建设都是空话。这个生态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结合起来, 在社会上普遍建立起一种法律氛围, 人人知法、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只有落实到人民的监督上, 人民都懂得法律, 并且敢于、能够使用法律, 政府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

建立法制型政府也应该做到科学的立法, 做到法律建设, 做到规范政府的法律保障。法律建设之后, 政府要严格执法、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只有把法治建设落到实处, 才能够使人民真正相信这个政党和政府。在国家宪法实施30 年的讲话上, 习近平指出: “我们的政府要依法公平地对待人民, 要让人民的述求得到依法的保障, 让他们活的有尊严, 有希望, 有中国梦。”但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行政对司法的干预还是比较严重的。有的司法机构完全成为了行政的工具和政治手段。因此, 在今后的法制型政府建设中, 要法律独立, 要司法独立, 只有法律机构和政府平等, 才能够做到有效的制约, 当然, 这些都是漫漫无期的事情, 需要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需要政府自觉的还权、还法于司法机构, 于人民, 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依法执政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法治型政府下, 政府服务职能重塑的目标

首先, 政府要建设成生态文明型政府。近年来, 我国的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健康。而且, 随着人们出行的更加频繁, 工业生产的更加过剩, 人们制造生态污染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另一方面, 人们经济上的富裕, 开始追求生态和自然的健康。这就要求一个绿色的生态社会。这样的难题摆在政府的面前。需要政府在法治的指引下, 寻找到新的出路。其实, 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前, 我国的政府什么都参与, 什么都管理, 结果很多方面不该政府管理, 应该是由经济市场管理的[4]。政府出力管理, 而且结局也很不好。所以说, 政府要在新的形势下, 在法治的要求下, 建立服务型政府。2013 年, 我国政府再一次提出要到2020 年基本建成法制型政府。可见, 我国政府在法治建设下改革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定。法制型形式下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努力方向, 也是共产党和人民的共同要求。最后, 政府应该在法治的制度下, 建立诚信型政府。很多政策从中央下达到地方, 就遇到了各种问题。官僚主义, 不作为。这些情况都是对政府诚信的一种打击。因此, 政府要进行职能上的重塑, 还要在法治型政府的指引下, 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娟.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文化障碍及消除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 2005.

[2]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 2011.

[3]王海佼.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 2012.

[4]张雪红.论我国生态政治下的政府重塑[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0.

政府职能大转变 篇2

从1982年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机构改革,每次都对经济有很大的推进。我的评价是,这次根据十六大《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基本精神,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我们最彻底的、最好的改革。

实际上国家政府职能有两个:一是社会管理,二是资产管理,在我国的政府职能中,由于过去片面强调发展公有制经济,政府及其部门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国有资产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从而使其社会管理职能落在了从属地位。

之所以说这次改革最彻底最深刻,是因为这次体制改革,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行政,同时对经济的管理体现为对资产的综合管理。国家决定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将过去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分离出来,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改变了改革的观念思路:政府营造环境,而非经营者。而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从企业管理转向资产管理,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转变。不再着眼于企业管理,使政府强化了社会管理职能,真正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迈进了一大步。

回顾历次的机构改革,总的来说,政府机关的多次改革撤并设立,虽然意味着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缩小,但不管是直接经营还是间接管理,都没有彻底摆脱政府的企业管理职能,只不过是多一点少一点,基本是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改来改去,改的都是国家与企业关系,政府怎样调控、指导企业。但此次的改革方案,按照十六大报告精神,在总结我国历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曾经由多个部门分别拥有的国有资产(企业)管理职能,被剥离后系统集中交给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原有职能部门不再管理资产,而成为彻底的政府机构,可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营造经营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打击经济犯罪、保护经济发展。

朱少平说:这次在十六大报告指导下的机构改革,在指导思想上有了根本的改变:政府的经济职能以资产管理为中心实现调节而非控制,从管理企业为主转变为管理资产,从管理资产角度出发来处理资产管理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

朱少平说:新的改革思路从根本上倡导、实践、促进了两个原则:

1、政资分开。要把国有资产集中起来统一到国资委,“资”的职能与“政”分开。国有资产管理功能分离后,国有资产的经营和使用机构应完全独立于政府,由国资委委托过去和以后将要设立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包括国有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独立运作,与政府部门,如计划、财政、贸易等部门不再具有直接联系,而新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则专门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更不能干预其他所有制经济组织的活动。

2、政企分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行政,对经济的管理则体现为对资产的综合管理。各职能部门不再有人财物产供销的直接管辖权,只能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约束来促进企业发展,而不能再直接干预。现在政府的两大职能应是:社会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按照新的改革方案,改革发展、财政、贸易部门都要退出企业经营,而其行使的“政”的职能要面向全社会,包括营造经济环境,指导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这些部门制定的各种政策、法律、规则等对任何企业和投资组织都是平等、公开、公正和一视同仁的。都要覆盖全社会,要辐射到全社会。政府职能部门重大政策、规范环境,考虑的是全体经济主体的利益,为他们服务。

政企政资的分开,为从根本上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论政府的经济职能 篇3

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 国内理论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童本立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在组织、领导、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为优化资源配置或实现某些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从而对内对外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所履行的经济、法律、行政职责及相应发挥的功能。黄素蕙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职责和功能。这种观点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政府经济职能是发展和变化的。朱光华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自从国家产生以后就开始存在, 这不只是国家维护阶级统治的要求, 更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需要。这种观点强调了政府经济职能是随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需要而存在的。

笔者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应该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 从社会生活总体的角度,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协调和组织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称。从上述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可以看出, 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政府经济职能的行为主体是政府机构, 而不是任何其他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 (2) 行为的目的是为达到一定的政府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政府都是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 其经济职能也一定是为达到政府目标和维护公众利益而施行的。 (3) 行为的实施范围是具有全局性的。

笔者认为, 就当今政府而言, 其一般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社会经济在遭受供需不均衡的冲击后, 市场机制本身虽然可以使经济从一个非均衡状态恢复到均衡状态, 这要求政府在宏观层面上通过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去影响和调节引导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使经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代价再度恢复到均衡状态, 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2) 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指的是通过公共部门收支活动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 实现对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的调整与选择, 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3) 政府的社会分配调节职能。政府必须制定符合战略目标的收入政策, 利用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分配悬殊的问题进行调节, 以求得分配公平, 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变迁

从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来看, 经历了以下的几个理论变迁过程:

(一) 亚当·斯密的“消极政府”理论

自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多年历史中, 政府经济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1930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前, 亚当·斯密的“消极政府”理论占有主导地位, 其主张最低限度的政府作用, 认为“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要求废除一切特权和限制, 建立一个“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在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政府经济职能只是建设和维护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基本上不参与经济的发展, 政府担当“守夜人”的角色。

(二)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学说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的一场经济浩劫后, 使人们从亚当·斯密制造的神话中清醒过来,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学说逐渐占了主流。凯恩斯认为私人经济制度的自发调节, 很难实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如充分就业、收入分配等。为此, 需要扩大政府功能, 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政府的经济职能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是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来维护市场功能, 弥补市场缺陷, 矫正市场偏差, 行使职能的范围是市场失灵的领域, 这一时期政府扮演着“道德人”的角色。

(三) 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新综合理论

然而面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的滞胀现象, 使西方经济繁荣了半个世纪的“看得见的手”丧失了有效的解决能力。凯恩斯式的政策主张受到了挑战, 最终促成了新综合理论的诞生, 即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在运作前提、功能、实现方式上互相补充。新综合理论指导西方政府再次重新认识政府的经济职能, 市场经济存在市场失灵, 同样地政府干预也存在政府失灵, 但政府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干预并不只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她肩负着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重任。这一时期, 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是从宏观上调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

政府经济职能的不断演变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经济职能。中国正处在逐步迈向市场经济, 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的新阶段。在这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又有了新的要求。

三、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

考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 我们发现, 自建国以来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集中和分散的交替变化。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

建国初期, 中国按照苏联模式迅速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体制,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建国前发生了深刻变化。当时实行的是以高度集权为特征、以对经济系统运行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为核心的政府经济职能, 可将其归结为“全能型”政府经济职能。

2.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2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 在政府总体计划体制下, 有限地实行商品经济的双重体制, 政府对重大物资分配、重要产品调拨、企业投资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等, 仍然实行计划经济, 对一些小型企业、集体企业或地方性国营中小企业, 逐步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

3.1992年以后。1992年以后, 政府不再直接和全面行使对企业经济的管理, 而是间接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政府主要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 对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并且现在我们国家一直在为这一目标推进。

(二) 当前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1. 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适应。

尽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 但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保护贸易政策, 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贸易政策与WTO规则尚有较大差距。这不仅表现在中国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开放型贸易体制的基础不坚实, 而且在市场准入上也存在差距, 许多经济和贸易政策明显背离世贸组织规则。近年来, 尽管在国外的压力下, 采取了一些贸易自由化的措施, 但总的来说, 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很低。此外, 一些经济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则不协调, 阻碍了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常常是一柄双刃剑, 在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同时, 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改革以来, 中国各级政府自身的改革远远滞后于改革的总体进程。地方政府对其介入市场应有的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模糊不清, 不习惯运用各种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 而是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和市场运作。另外, 政府和企业、市场分工不清, 行使了不该由政府行使的企业职能和市场职能。

3. 政资不分、政企不分依然存在。

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停留在理论上, 在政策上和实践上还没有解决。有资料表明, 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仍未完全落实, 即使是上市公司还是以行政管理为主。政府依然是最大的投资者, 国有经济的绝对控股地位和公有股的不流通性的弊端暴露的日益明显, 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普遍处于所有者缺位状态。国家控股的公司制企业运作不规范, 董事由组织、人事部门选定、任命, 企业仍旧有主管部门, 还是摆脱不了行政干预, 政府仍在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去管理市场经济。

4. 政府干预的效率较低, 阻碍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

政府干预效率低下原因有四个:一是缺乏竞争。由于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 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各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 缺乏竞争压力必然导致低效率。二是没有采取激励措施降低成本。政府部门的活动主要依靠财政支出维持, 很难计算其成本, 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利益驱动。三是政府部门工作大多具有垄断性,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种垄断地位, 提高服务价格, 降低服务质量, 这种没有竞争的行政垄断必然带来效率损失。四是中国政府机构臃肿, 财政供养人员庞大, 人浮于事, 客观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5. 规制需求与减少规制的需求并存。

在改革过程中, 市场竞争不充分与无序竞争并存, 要求政府加强规制的呼声与减少规制的声音不相上下。一方面, 条条、块块的制约依然存在, 行业垄断尚未完全打破, 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实现国民待遇, 这些因素导致竞争不充分, 需要政府减少规制;另一方面, 不规范竞争、过度竞争大量存在, 需要政府加强规制, 完善竞争规则, 维护竞争秩序。

四、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向及途径

(一)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选择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民经济的壁垒完全被打破, 在全球经济控制的宏观层面上也提出了制度转型的新课题, 即政府如何改善自己的经济调控机能, 将对经济的调控从国内延伸至全球经济领域。政府经济职能未来的走向:一是在追求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平衡的同时, 仍将保持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职能, 但其导向功能得以突出和增强;二是伴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围绕经济问题矛盾、摩擦也日益扩大, 国家之间调节经济矛盾、摩擦的任务也日益扩大, 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协调, 因此对外经济职能或外交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防止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和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就中国政府而言,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目标应该是构建有限与有为的政府。

有限政府是指不否定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它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提供公平的法律, 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 充分公正的裁判等。有限政府始终坚持社会自治范围最大化、政府行政范围最小化, 将政府行政局限于弥补社会不能和市场失灵的领域。

有为政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有为, 必须提高政府为民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把握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二是政府的有为, 关键的是有一支廉洁、勤政、务实和高效的公务员队伍。三是政府的有为, 是做制度性的建设, 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公平对待所有企业。

(二)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1. 要强化政府培育和维护市场的职能。

首先, 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财产法律制度。无秩序便无市场, 而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市场主体的权利平等和对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 特别是受保护的平等的财产权。只有用规范的财产法律制度平等地保护所有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利, 才会有平等、等价、自愿的交换, 才会有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的竞争, 也只有这样, 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其次, 要加大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的力度。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争规则的制定者, 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中国政府要尽快制定《反垄断法》, 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 为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要严肃执法, 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 真正以法制手段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 遏止地方保护主义, 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开放和公平竞争。最后, 要强化市场服务职能。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 中国政府培育和维护市场的作用也不能局限于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环境的有效性, 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

2. 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首先, 要强化战略引导职能。政府要围绕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制定和实施以中长期战略为主的指导性计划体系, 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其次, 要强化平衡协调职能。一方面, 要通过综合运用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克服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另一方面, 要针对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采取诸如有效的转移支付等政策, 支持、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逐步缩小区域差别;要依靠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等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防止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出现两极分化。最后, 要强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要十分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强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职能。

3. 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职能。

首先, 要弱化政府对资源的直接控制职能, 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人物财等各种资源的模式, 将这种职能让位给市场。这要求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取消相应的审批权、核准权、管理权、制约权。其次, 要弱化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职能, 使各类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 自主地依据市场信息进行自我调整。对于政府行使所有权的国有企业, 应本着有进有退的方针, 对绝大多数中小国有企业和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 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使政府从这些企业所有者的位置上彻底退出来, 从所有权关系上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实现政公分开。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 则要着力克服其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融资渠道等方面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为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4. 强化与创新政府对外管理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时, 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对内管理”, 加强“对外管理”。对于一个大国来说, 对外经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外经济管理, 重点要研究那些对中国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国际经济活动, 如:资本管理中外资流入、内资流出的安全监管;人员出入管理、国际技术转让管理等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一定要兼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要求, 真正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取得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

摘要:政府的经济职能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不同, 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诠释, 提出经济职能的内涵, 论述了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过程, 并通过借鉴和分析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及其模式选择, 探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并论证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途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潮升.政府改革与经济治理[M].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4.

[2]李文良, 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3]陈莉.西方国家政府经济职能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工会论坛, 2001, (7) :76-77.

[4]马荣华.转型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J].管理世界, 2000, (4) :210-211.

[5]苗艳青, 林卿.论政府的经济职能[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25-27.

[6]赵爱庆.略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向及途径[J].浙江学刊, 2003, (5) :42-46.

政府水利职能 篇4

关键词:洛克;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分权制衡;有限政府

洛克的自由主义被美国奉为神圣,成为民族理想。洛克的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政治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托马斯·杰弗逊等美国政治家,并且在美洲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洛克的影响在法国则更为激烈。甚至启蒙运动乃至法国大革命都与洛克的思想不无关系。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权。在如何制约和控制权力的问题上,无论是在学理探索还是制度安排方面,人类一直在竭尽所能,寻求合理的根据与制度,在这一过程中,洛克以其独特的方法和视角,构建了自己的有限政府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制度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洛克有限政府思想的主要观点,对于今天中国政治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都有重大的参考和现实意义。

一、洛克有限政府思想的主要观点

洛克在政治著作《政府论》(下篇)中,系统地阐述了有限政府思想,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有限政府产生——克服自然状态的缺陷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平等、安全、和平、友爱、互助的自然合成体,人人都享有生命权、生存权、健康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这些是人生来就享有的完全自由的权利,并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人的权利相等,人人都能根据自然法保障自己的权利,惩罚侵害自身权利的人。但自然状态存在缺陷:第一,缺少一种人们共同同意并明文规定的成文法;第二,缺少一个按照既定法律来裁判一切争端的裁判者;第三,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断。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种种原因总会有些人不遵守自然法,用强力去剥夺他人的自由,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力实际上得不到保障。为了克服自然状态的缺陷,人们便订立契约,并自愿让渡一部分自然权利,组成国家,建立政府,这就是国家政府的起源。如果大多数公民觉得权利的执行者没有很好地执行他们的意愿,或者他们想要修改他们的意愿,他们是有权收回或修改。“如果一个国王已使自己不再成为国王,并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有什么办法能阻止人民不来控诉他这个已经丧失其国王地位的人,如同对待与他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其他任何人一样呢?”[1]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归属于人民,因而它必然是相对的、有限的,必然在人民的监督之下,而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

(二)有限政府的运作——法制原则和多数决议原则

洛克认为要通过法治原则来规范政府权力运作与权力范围。政府之所以应该实行法制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它可以使人民知道自己的责任,并能在法律范围内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自由并非人人爱怎样就可怎样的那种自由,而是在他所受约束的法律许可范围内,随其所欲地处置或安排他的人身、行动、财富和他的全部财产的那种自由,在这个范围内他不受另一个人的任意意志的支配,而是可以自由地遵循他自己的意志。”[2]第二,它可以把政府的权力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为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所诱惑而去为所欲为。立法或最高权力机关必须以颁布经常有效的法律并由有资格的著名法官执行司法和断定人民的权利。“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立法机关也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他人。

洛克认为政府运行的另一个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某些人基于每人的同意组成一个共同体时,他们就把这个共同体形成一个整体,具有作为一个整体而行动的权力,而这是只有经大多数人的同意和决定才能办到的。人人都应根据这一同意而受大多数人的约束。”[3]这一原则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决策,二是社会成员与政府的关系。在洛克看来,意见的分歧和利害的冲突,在各种人的集合体中总是难免的。因此,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同意才能形成对每个人有约束力的公共决策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又必须行动一致,所以,“这就有必要使整体的行动以较大的力量的意向为转移,这个较大的力量就是大多数人的同意。如果不是这样,它就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共同体而有所行动或继续存在……”由此可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既是对政府运作的约束,也是对政府运作的保障;它约束政府应以多数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又保障政府不致因少数人的反对而瘫痪。

(三)有限政府的构建——人民同意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所谓人民同意原则是指政治社会的建立、政府权力的形成和行使、政府形式或国家制度结构的确定和变更等,都要以人民的同意为基础。洛克指出,“政治社会的创始是以那些要加入和建立一个社会的个人的同意为依据的;当他们这样组成一个整体时,他们可以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政府形式。”这就是说,只有经人民同意的政权,才是具有合法性的政权。这里的合法性不是指是否符合法律,而是从法理上说颁布法律的政府本身是否合法,如果这种政权根本不具有合法性,就是篡夺或暴力征服的政权。尽管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但他仍对政府充满了忧虑,认为掌握权力的人在其自私的本性支配下,必然会滥用权力,除非这种权力受到制约。“统治者在野心和奢侈的怂恿下,想要保持和扩大权力,不去做人们当初授权给他时要他办的事情,加之献媚逢迎使君主认为具有与其人民截然不同的利益,于是人们发觉有必要更加审慎地考察政权的起源和权力,并找出一些办法来限制专横和防止滥用权力……”鉴于此,洛克提出政府不仅应当实行分权的原则,而且各权力也应当相互制衡,即分权制衡原则。洛克认为立法权和执行权分立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法律可以在短期内制定,因而立法机关不必是常设的机关;但是,法律的执行是经常的事情,需要一个常设的机构。所以,两种权力应该分立。第二,“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符合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相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同时,洛克认为在政府存在的情况下,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但执行机关有召集和解散立法机关的权力。洛克有限政府思想实际上是试图通过限制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来协调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在公民个人自由与政府权力的边界之间寻求平衡的政府理论。[4]

二、有限政府思想带给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洛克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民主制度的健全,社会结构的变迁,依法治国的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构建有限政府和打造有限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原则和目标取向。为此,我们必须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实现三个转变,才能真正履行好上述职能。

(一)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自政府产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模式不同,大致路径是专制政府——放任政府——全能政府——有限政府。在早发现代化国家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政府权力相对缩小的过程。在后发现代化国家中,虽然在其早期阶段,出现了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改革,政府权力加速扩张,但随着社会力量的成长和社会机制的完善,政府权力将会逐渐缩退。随着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社会自由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权力和社会能力的加强,必然要求缩小政府职能,扩大社会自治功能,即在缩小政府职能和权力、裁减政府机构和人员的同时,把原来由政府管理的大量社会、经济事务交给个人、企业或中介组织去处理。“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为此,应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使政府能真正“归位”,认真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职能。

(二)实现从权力政府向法制政府转变

温家宝总理指出,建设法制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国家,有限政府是法制的要求,宪法和法律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依据,只有它才能决定公共权力的边界。建设法治政府目的是用宪法和法律制度规范政府的权力运行,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政府不仅要依法保护公民权利与市场秩序,还要严守法律的规范以避免对公民权利与市场秩序的不当干预,因而,建立法制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入WTO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及实施,对准确界定政府权限,打造适应市场经济的有限政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表明,我国政府正在摒弃过去的权力型政府管理模式,逐步进入一个法治型政府时代。

(三)实现从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

行政权力具有扩张和滥用的倾向,如果不有效监督和约束,必然走向腐败。“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致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领》指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这意味着政府行政行为要告别传统的暗箱操作。行政信息公开,有利于将行政权力掌握者和行驶过程全部纳入监督视野,有利于公众参政议政,有利于构建公民参与和良性互动的机制,防止公共权力被部门权力肢解;防止国家利益被部门利益肢解。我国通过全面推广电子政务,构筑数字化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大大促进了我国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有效改进了过去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使公众和企业平等地知悉和享用政府资源。这深刻地表明了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告别暗箱操作向阳光行政转变。

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中美政府职能比较 篇5

1.1经济建设方面, 经济建设职能投入远远高于美国

美国这项职能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01%, 而我国的高达25.94%。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程度不如美国的完善, 相对于美国政府, 我国政府仍需要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发展经济, 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但是过高的经济建设职能支出比重反映出我国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干预过多,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越位”现象依然存在,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需要更清晰的划分。

1.2文化教育方面, 政府投入远远高于美国

我国政府这项职能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7.49%, 美国仅为3.47%。可见我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国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高于其他许多国家。虽然文化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 但是在教育支出结构内部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对高等教育投入过多, 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科研投入相对不足;东部投入过多, 而中西部地区却呈现梯级递减的趋势。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也加剧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蔓延, 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1.3社会保障方面, 我国政府的投入较大幅度低于美国

美国政府的这项职能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6.77%, 我国为10.88%。这反映出我国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份额较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覆盖范围比较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资金支付压力大、部分社会群体社会保障待遇不合理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讨论

我国政府各项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结构中都存在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但政府职能转变并不是政府部门单方面的问题, 还牵涉很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如体制问题、机构的设置问题、运行机制的问题。就中国目前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来看, 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即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只有这两种关系得到很好的处理,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实践证明,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 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时至今日, 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特别是随着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必将触及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 破除发展中体制机制性障碍的任务相当繁重,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只有着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发展的动力才会越来越强。而要不断推进发展的进程, 深化政府职能改革便势在必行。同时, 我们需要根据客观实际, 渐进式地推进改革, 要根据发展需要来分析、界定政府原有职责哪些需要保留或转移, 哪些需要增加或减少, 哪些需要定为重点或非重点, 哪些需要强化或弱化, 最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政府职能体系。我们必须认清, 转变政府职能是为了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也是为了适应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 转变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个方面的职能进行再认识。

三、结语

我国政府目前的职能结构与美国成熟而又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结构存在着比较大差距, 我们必须尽可能缩小这种差距, 才能使我国政府职能结构体制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因此, 参照美国政府职能结构进行我国政府职能结构改革, 缩小我国与其之间的差距, 将成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型的一个大方向。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政府职能在许多方面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作为发达国家代表, 美国政府职能体系已发展得较为完善。将我国和美国政府职能结构相比较, 探讨我国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在职能结构配置上的差距, 以便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

参考文献

[1]陈淮.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2]张荣昌.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探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

[3]刘永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1.

浅谈“转变政府职能” 篇6

1 政府职能的改革之行

从国内看,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后,国家开始反思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政府”的种种弊端。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家大刀阔斧地展开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内容的公共行政改革。

由于政府职能集中反映了国家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方向,故而是政府进行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活动的指南。对之进行科学的界定,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前提。

不过,何谓政府职能,国内外学者表述不一。依笔者拙见,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并非是个静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着行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察看我国当前的社会态势,一方面,公民的法制意识不是很强。据一项对上海市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排名公共秩序前三位的问题分别为: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无视红绿灯,乱穿马路,经常发生率为43.3%;自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横冲直撞并随意停放,经常发生率为43.9%;乘坐公交车不排队,争先恐后,不遵守先下后上规则,经常发生率为37.2%。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弱势群体扩大,道路交通拥挤,公众需要政府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生活保障,建设公共设施。这些因素,致使我国政府职能面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可是,海量的行政任务与有限的政府资源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公共行政职能无法成为政府“专利”,需要由社会来合理分担。于是,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就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

2 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管理公共行政事务的法律制度

社会自治就是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的分散化,国家通过法律设立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管理公共行政事务的法律制度。

根据法律规定和法理要求,参考学界观点,笔者认为只有具备以下主要特征的社会组织才具有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资格。

(1)独立性。非政府公共组织不属于行政机关系统。它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特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个特征使非政府公共组织可以避免行政机关的官僚主义习气,在管理中,呈现民主化和亲民化。

(2)非利性。与营利性社会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非政府公共组织关注的是无利可图的公益事业。这个特征使它不追求权力出租和寻租,减少行政腐败。

(3)公益性。公共利益可以分为普遍公共利益和特殊公共利益。政府关怀的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普遍公共利益,但非政府公共组织关怀的是特定范围内的人们所享有的共同利益。这个特征决定了非政府公共组织可以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能。

(4)公权性。为了对特定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非政府公共组织享有法律授予或者确认的公共权力。但管理行政事务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有限性,使其享有的公共权力相对有限。

(5)非包性。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财政经费不是全由国家财政拨款,这个特征使其参与行政管理可以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

以这5条特征衡量,我国目前非政府公共组织主要有三种类型:(1)社区组织。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2)行业组织。如律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3)公共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公立学校。

由于转变政府职能需要公共行政分散化,这样就促成了公共行政主体多元化体系:(1)职权性行政主体,即国家行政机关。(2)授权性行政主体,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组织(其具有准政府组织属性,且国家不允许其转移职权)。(3)自治性行政主体,即非政府公共组织。

因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实行公共行政任务的分担,所以,政府转移其部分职能的对象只能是自治性行政主体,而不能是营利性组织或者公民。

3 公民环境权

从法律角度看,公民环境权既是私法权利,更是公法权利。这项权利的双重属性构成了双重法律关系即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当公民的这项权利被他人非法侵犯时,公民有权选择司法救济或者政府救济。

英国著名的行政法学家威廉·韦德在评论司法救济与政府救济的利弊得失时指出:“法院的法律程序是琐碎、缓慢、费用昂贵的”。因为法院的任务是实现高标准的公正。一般而言,公众总是需要尽可能最好的产品,并准备为此付出代价。但在处理社会事务当中,目标就不同了。这个目标并不是不惜任何代价以获得最好的结果,而是在符合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取得最好的结果。为了节省社会和当事人的开支,应当使争议得到迅速和经济的处理。“法理如此,为什么我们的司法机关在设计救济制度时不考虑救济的低本、便捷和实效的原则,偏要公民和国家为维权和护法付出高昂的成本?”

至于《物管条例》和《物管规定》赋予物业对住宅装修进行社会自治,确有张冠李戴之嫌。物业管理属于私人治理,而私人治理不属于社会自治。因而物业不享有管理行政事务必需的公共权力。对于物业,政府可以利用之(如政府机关可以委托物业代为作出诸如行政指导、行政调解和行政信息服务等非强制行政行为,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但不可转职之。否则,必然导致社会管理失控。如予不信,请看下例事实:

比如,在业主、使用人装修开始之前,《物管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业主、使用人需要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大家知道,“告知”是无需批准的。这样,装修期限的长短听任业主决定。有些“自觉”的业主告知装修的事宜后,物业会发给“施工许可证”。有些“懂法”的业主则一声不吭,开工装修,物业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依法,物业无权实施装修许可。

又如,在装修过程中,有些业主任意做出国家规定的装修禁止行为,物业也会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发出“整改通知”。对此,“知法”业主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物业则不得不望法兴叹!

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哪里有国家,哪里就有管理,哪里有管理,哪里就有法律,哪里有法律,哪里就有强制。如果只有管理,没有强制,就可能造就“一个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如今住宅装修噪声污染泛滥成灾,不正是这条规律的具体生动的反映!

诚然,现代社会,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的确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国家转移给社会的是部分公共行政管理职能而不可能是全部的或主要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那么,环境管理职能究竟属否主要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

科学告诉人类,良好的生活环境既是公民有效和持续地进行劳动、维持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公民实现管理国家事务、享受休息和受教育等权利的必要条件,而噪声污染恰恰是危害公民健康的一大杀手。据调查,超过50分贝的噪声,会影响学习、工作、休息和睡眠,70分贝噪声会造成精神不集中,心烦意乱,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笔者曾专门和物管人员一起持噪声测试仪到住宅装修现场进行测试,结果是冲击钻:93分贝左右;电锯:97分贝左右;切割机:97分贝左右。显而易见,装修造成污染的危害性更甚于其他噪声污染!

正因为环境良好与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党和国家将环境保护定为我国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则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可见,按理依法,治理住宅装修噪声污染当然属于主要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相关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将此项职能由政府错位转移给物业,实乃公共行政改革之败笔!

尤其需要引起警觉的是,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凸现,社会关系复杂,而转变政府职能涉及整个行政管理层面,现今,社会领域已发生误读现象。为了避免由于政府缺位而留下管理真空,致使社会无序,以致酿成社会危机,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一些建议,供国家有关部门作立法参考。

总而言之,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在思想上,不应形而上学地量化估量,而应辩证地质化考量;在行动上,不应高歌猛进,而应“摸着石头过河”———积极地理性地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略]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推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我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内容的公共行政改革方兴未艾。从住宅装修噪声污染失控现象入手,寻根溯源地剖析国家有关部门因误读转变政府职能而导致立法失误问题,进而就正确解读提出建议,供国家有关部门作立法参考。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思考 篇7

一、我国政府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政府对经济过分干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应该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中,主要是发挥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进行的。政府应该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市场机制的不足运用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调节。政府应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经济纷争中仲裁者,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创造一个公平规范的制度环境。

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对市场资源配置过多的进行干预,导致某些资源的价格机制失灵。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过大,导致了市场资源并不能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进行分配。在很多时候下,政府代替了市场直接参与生产资源的配置,配置的结果往往不是最优化的,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打击了市场参与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和降低了市场资源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角色的定位错误导致了不能充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对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其他主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在这样的市场中,因行政干预而壮大的竞争者会发展越来越大,从而造成垄断的形成,最终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扮演角色的错误定位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因其特殊身份不应作为参与者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竞争。政府应该成为市场经济公平高效的维护者,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应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

在现今的市场中,国有企业因其身份在市场竞争中比其他企业有着很多的特权。国有企业属于政府开办,政府即使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又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这样往往会导致很多规则是为国有企业量身打造,其他市场参与主体不能与其公平竞争,造成了在很多市场上国有企业垄断一方的情况出现。国有企业凭借其垄断优势,在市场上采取垄断定价,不愿对提高生产效率,致使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最终阻碍整个经济的向前发展。这些国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往往凭借其政府背景利用特权为其在竞争中提供便利来获取利益。这样严重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打击了其他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随着这些国有企业的不断壮大,形成了国有企业对某些行业的完全垄断,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晋升体制弊端的影响

我国是以政绩考核为晋升体制的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指标自然成为了考核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由此便带来了官员的只注重短期政绩,不注重长远发展的现象。这样的晋升体制促使地方官员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进行过度的干预,甚至在有的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政绩,在招商引资方面对投资企业提供了过度的优惠条件,造成了当地的经济资源价格的失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政府的卖地行为,地方政府不顾当地百姓的利益,以极低的价格征用当地百姓的土地来交给投资方开发,虽然这种行为的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以百姓的损失来换取经济发展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在我国是晋升体制中,政绩的考核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地方经济的发展指标自然成为了考核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由此便带来了官员的只注重短期政绩,不注重长远发展的现象。这样的晋升体制促使地方官员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进行过度的干预,甚至在有的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地方政府发展眼光的短视,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往往不顾所引进的投资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在某些地方政府的纵容下,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生产活动所带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故意减少或者不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就直接对外排放,这样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必然会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政府经济职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一)尊重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角色定位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市场机制就能实现的,它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相应的支持,这些都需要政府这个宏观调控者来提供。合理有效的发挥政府经济职能是经济健康的内在要求。为此,政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政府工作重点应真正转到公共服务上来,实现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的转变,不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政府要完善相关的组织法律。首先,积极制定《反垄断法》,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行为,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其次,还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司法》和《产权保护法》,为企业的兼并重组提供法律支持。现代的公司和产权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维护其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更有利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加强行业性立法。为各种产业的改造升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正确性。

(二)、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保证市场机制的参与主体的公平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公平竞争才能促使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政府在市场机制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分离,避免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政府扮演裁判和运动员双重角色,从而导致国企和私企不能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降低了经济效率。因此,应该打破国家和各级政府垄断的产权制度,使在市场上的微观经济主体都称为真正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并明确各种产权主体都应所享有平等的财产权。同时,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要审时度势,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自身角色,推进国企改革,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三)、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弥补市场机制不足。

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通力协作。由于市场机制存在这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造成市场上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合理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整市场的运行。市场经济只有在尊重市场机制为基础之上,政府合理的运用宏观调控职能,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为经济发展作出正确的指引。

(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由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它们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自身职能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政府的公共服务包含为实现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高质量服务,例如精简相关手续的办理,提高审批的速度,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好务。只有为企业服好务,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主要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不同的产业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为不同企业配备相对应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企业提供进行生产所需的必要条件,基础设施越发达,企业生产越高效,相应的生产要素、科学技术、信息流通越通畅,这样就能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进而实现整个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忍.政府管理的行与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岩鸿.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规范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网络条件下会计下一篇:调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