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社会职能论文(共12篇)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1
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 是在打破行政地理区域界限的基础之上的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这需要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 如同大部制改革一样, 政府职能必须转变。
一、两型社会的含义及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一)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来说, 就是要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机制, 走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 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和环境城乡统筹, 新型城市化”两条新的路子。
(二) 意义
1、中部城市集群发展, 有利于缩小中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对中部崛起和振兴长江流域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
3、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5、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6、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7、“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示范。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 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二、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 建成宜居型文明富裕城市。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如武汉市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收录了678个项目, 总投资1342亿元。
2、打造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3、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体育基地, 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加快会展中心、酒店等商务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商务服务功能;彰显城市宜居生态功能。
4、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5、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财税金融支持的新体制。
6、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加快推行公共服务外包等为重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创新金融管理制度;以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和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为重点, 创新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
7、强化城市交通枢纽功能, 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制。大力建立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把中部建成全国铁路主枢纽之一、全国航空运输中心、长江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客运中心, 将位于中部这一地理劣势化解。
三、建设两型社会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一) 政府职能的含义
所谓政府职能,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 所具有的功能。简言之, 就是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是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现阶段, 政府职能包括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指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和基本任务的转变。它应包含几层含义:
1) 地方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它指地方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由一个职能转变为另一个职能的过程, 其他职能并不是消亡, 而只是相对弱化。
2) 地方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主要是指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具体管理内容的转变, 其中一些职能的内容范围在缩小, 而一些职能内容范围在不断扩充和深化。
3) 地方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这指行使职能的方式将由政治性、行政性、命令性、直接性转向经济性、法律性、服务性和间接性为主。
4) 地方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政府与政党、市场、市民、社会等其他外部主体的职能如何进一步协调与理顺, 二是指政府体制内部职能关系的转变。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及上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如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准确划分和科学定位。
当前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主要存在问题:地方政府“理性人”角色浓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依然严峻, 而公共职能不强;市场监管不力[2]。
(二) 推进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
1、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职能的重心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定位上要依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结合地方政府职能二重性的特点 (上级政府政策目标的执行性和本地区公共事务的自主管理性) 。
2、实现政府管理理念转换
1) 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法律和社会的监督之下。
2) 由“管制”向“服务”转变。要把除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政务管理三大协调服务职能以外的一切社会具体事务, 逐渐移交给各类社会组织去处理, 提高效率, 并促进社会自主管理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3) 由“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最终实现共同崛起。同时中部省份还应积极探索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泛领域内合作的新模式。
3、理顺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关系, 建设“小政府, 大社会”。
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还“公民社会”于权利和活力。要大力发展一批社会中介组织, 由中介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要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 即把那些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具体事务, 尽可能由第三部门来进行管理。
4、集中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基本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职能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 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 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
市场监管职能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促进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配置向效率更高的地区和生产部门,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职能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 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 化解社会矛盾, 调节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公共服务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 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两型社会地具体办法
行政体制改革,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政府机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深化对中部区情的认识, 积极探索以经济职能为中心、各种职能协调平衡的中部地方政府职能模式,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的环境。具体做法:
1、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和优化审批程序。形成与法律法规相符合、与基层需求相适应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窗口管理制度。建设市直部门网上审批信息系统和面向公众的网上审批大厅。
2、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如执法部门收支彻底脱钩;进一步推进收费收入规范管理,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建立收费收入长效管理机制。
3、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如供电、水、气、医院、学校等公用单位推行办事公开。推进财政、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试点工作, 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落实。
4、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 形成全市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加快推行网格化管理步伐。
只有通过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的不断变革与创新, 才能实现中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最终实现中部崛起。
参考文献
[1]、白文杰.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地方职能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12) :77—80
[2]、程耀明.中部崛起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生态系统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78-81.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2
导语:没有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社会管理创新也无法实现,所以我想主要谈一下转变政府职能。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是如何确定政府的职能
近年来,时常有两种声音环绕在我们身边,一种是:政府怎么管这么多,政府应该退出这些领域,交给市场去做。而另一种却是:这个事怎么政府不管?政府失职!在不少领域,我们目睹了政府退出又进入,甚至又再次退出。
政府到底该管什么?全部包揽行不通,但是 “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政府究竟要多小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社会肯定没有大到可以放心自行运作的程度。尤其在资源日益匮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没有为市场失灵埋单的资本,即使富庶如美国,依然抵挡不住华尔街金融蛀虫的侵袭。所以,必须合理界定好政府的职责范围,这应该是一个较长期的任务,而且不是政府能够独立完成的,抓哪些,放哪些,需要社会的认可,这方面,人大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当政府放弃一项职能,转给社会的时候,除了考量其合理性外,也要考量其可行性,也就是,承接这项职能的组织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制度和措施来规范其行为,也就是说,在能够承接政府的某项职能的中介组织还不发达不成熟时候,放权可能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会更大。
二、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确保依法行政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社会化;政府职能;启示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我国公共管理不仅仅包含由政府部门所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所以从公共管理角度对政府职能转变进行审视,应该综合分析公共管理社会化对政府职能转变产生的影响,进而明确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化趋势
公共管理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管理性和公共性,即追求实现管理的高效率,明确不同管理主体所承担的不同公共责任,进而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运行。近几年,受到80年代前后西方社会行政改革的影响,公共管理传统职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逐渐开始呈现出社会化发展趋势,其社会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其一,公共管理主体不断向社会延伸,公共主体界限的划分不再明确,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理解逐渐开始向外延伸,公共管理主体发展成为所有对公共利益服务具有一定求取目的的人员。换言之,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也包括社会相关公共组织,即社会中为了追求公共利益服务而从事各项工作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其二,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向社会方面延伸。公共管理工作除了要对与自身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外,还应该对社会公共管理系统、公共权力、公共责任以及公共政策、公共产品、道德、秩序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进而明确公共管理的改革发展方向,对公共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效延展。从这两个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工作在新时期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发展趋势,而这一社会化发展趋势实质上能够对政府职能转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公共管理社会化对政府职能转变产生的主要启示
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的出现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政府职能的调整和转变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并且其启示性影响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就选取其中几点进行深入分析。
1积极构建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的社会管理模式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不可治理的可能性日渐加大,甚至直接造成政府部门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已经无法实现对公共问题的独立管理,其还必须借助公众、企业以及社会非营利部门的协同管理和共同治理。一般而言,高质量的政府管理并不是完全滿足人民的需求,而是为人民提供一定的工具和机会让人民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一个国家实力的强盛与否,能否在世界竞争中获胜实质上也受到公民社会中人民、社会以及相关组织独立解决自身各项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影响,即政府借助自身管理能否真正调动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政府是否可以为公众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基于此,政府在转变自身职能的过程中应该从公共管理社会化角度对自身职能问题进行重新审视,进而积极构建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的管理模式,切实促进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以及公共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建立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相互信任的关系
在社会管理工作中,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是保证政府管理科学性和合法性的基本保障,也是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社会性资本。在当前公共管理逐渐呈现出社会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一个管理科学的政府需要政府部门、公民、社会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作为支撑,而政府和人民之间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最重要的基础在于政府部门将国家权力运用到人民身上,而非应用到政府身上,真正诠释出“执政为民”的真谛。
3政府部门积极推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创造相应的条件,进而合理运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一定的支持,加快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具体来说,政府可以借助业务出租、招标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民间组织或者私人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工作中,举办私人学校、开放廉租房、建设社会福利中心、孤儿院等“。同时政府还应该结合地区情况建立公共服务市场,以社会大众的需求为中心,在不同公共服务管理工作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而促使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增强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结语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4
一、我国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职能界定不清, 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突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的社会管理部门权力高度集中, 机构膨胀, 许多应由市场和社会承担的社会事务却由政府部门依靠行政权力来管理, 造成了政府负担沉重, 管理效率低下。而许多原本应由政府重点管理的领域和环节却因措施不到位, 政策执行不得力甚至政府机关的漠视而问题重重, 如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环境资源管理、人口和就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 政府的社会管理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和弱化。同时, 政府社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管制行政而不是服务行政。社会管理生产者的角色过重, 而作为安排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弱化。
(二) 社会管理体制不顺, 社会自治能力差
在社会管理机构设置上, 按社会事务的行业门类或公共产品种类配置组建管理部门, 职能越分越细, 机构也相应越设越多, 造成相同性质的行业本可以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却被分管于不同的部门之下, 相互之间很难进行协调, 管理成本增大。地方政府管理上是条块结合, 同一领域的社会事业分属于相应层级的政府, 并分属于上级主管部门, 这种双重从属制带来了低水平重复和条块之间的矛盾冲突等弊端。同时, 我国全能型的社会管理体制使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依赖性过强, 参与社会管理的空间很少, 自治能力差。
(三) 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技术滞后
我国政府主要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问题, 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 以单一行政手段为导向的管理机制, 极易导致行政人员的执法失范, 以强制性手段侵犯相对人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 造成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紧张, 降低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同时, 我国相关信息网络的建设不够完备, 信息收集处理技术落后。这使得企业、公民无法及时获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管理信息, 无法对社会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回应, 不利于社会对管理部门进行及时、全面的监督, 同时, 管理部门也不能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来了解情况应对突发性事件。
(四) 干部考核机制不科学
干部考核制度将经济增长衡量干部政绩的最基本的指标。这种政绩观在客观上造成了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对经济指标的关注和对社会发展指标的忽视, 并造成了社会发展所需资源的投入不足, 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贫困救助以及危机应急能力、自然与环境指标 (环保、绿化面积、空气和水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等在内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二、发达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再造”、“新公共管理运动”方面取得一些新成果, 如重视社会管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的公共管理领域;采用更多的市场化手段来改造执行机构, 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要求政府官员由“管制者”转为“服务者”, 政府提供回应性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重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等等。
考察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发展情况, 大致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强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范围的扩大。二战后, 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相对弱化, 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加强,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解决了各种社会问题, 给公众带来了实际利益, 起到了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近几十年, “福利国家”政策在工业发达国家盛行, 政府的社会管理范围扩大, 职能增强。
2.多元化和市场化趋势。由政府单独直接管理变为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其他社团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直至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政府不再唱独角戏, 主要靠公、私部门的直接投资社会福利。私人营利部门平行或替代部分公共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活动。或是社会福利服务由法定的部门、志愿的部门、商业部门、非正式部门等直接提供。
3.法制化与规范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类法律和法规, 并力图形成相互联系和相互衔接的法律体系。政府力图形成法律基础上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机制。政府确定具有超前性、系统性、协调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指标, 并力图做到细化和量化, 同时做到规范化, 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性, 提高管理效率。
4.科技化和信息化。各国政府都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 特别是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最新成果, 来推进公共服务项目的技术创新, 改善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提供手段,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把发展电子政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 改善公共服务的根本手段。
三、加强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若干建议
(一) 合理界定政府的社会职能, 培育社会自治能力
1. 合理界定政府的社会职能。
一要转变政府角色。理顺政社关系, 塑造一个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政府, 使政府由控制者变为服务者。二要转变管理范围。政府应从政策的高度着眼于社会的宏观管理, 包括规划社会发展方向, 协调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 处理各类公共事务, 保障公众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三是转变管理方法。要从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转为间接的以法律手段为主。
2. 培育社会自治能力。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不是由政府完全包办各种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 相反, 政府、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当前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培养扶持社会的自治能力, 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培育社会自治能力, 关键在于培育社会自我管理的组织, 通过发挥这些组织在社会自我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 让政府腾出更多的时间, 集中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 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 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
1. 调整组织结构, 优化组织设计。
管理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下属分支机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管理领域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预算约束条件, 使管理幅度既能照顾到不同地区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 又不至于出现管理重心过低而带来繁重的管理任务。社会管理机构的设置还要考虑到组织整合和权责一致的问题。
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 理顺社会管理中的条块关系, 实行合理的分权。
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依法规范政府内部和政府纵向间的职能和权限, 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权限、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的关系, 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地方职能。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
(三) 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改进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
1. 引人竞争机制。
公共产品在生产和提供上是可分的, 在投资和管理上也是可分的, 在付费和使用上是可选择的。从而可用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 将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优势进行互补, 促进政府增强服务意识, 降低成本, 改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效率。除了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提供外, 其他经营性、竞争性, 或自然垄断的公共项目都应引入竞争机制, 促使服务主体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即使是必须由政府直接管理和服务的, 有的也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方法, 包括承包、合同出租、竞标等竞争方式, 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提高质量和效率。
2. 推进技术创新。
当前, 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 是改善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凭借网络, 政府可以建立政府组织之间, 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公民之间便利的网络沟通及快捷的反馈机制, 从而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层级确立的制约, 便于倾听社会各界的需求和呼声, 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和管理决策水平。
(四) 改革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使政府由主导经济发展转向管理社会, 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科学的考试机制能有力地引导干部按照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有力地实现政府管理的目标。长期以来, 我国干部考核制度存在重定性考核, 轻定量考核;重经济增长指标, 轻社会全面发展指标;重组织考核, 轻群众评议;重共性, 轻个性;重显性, 轻隐性;重考核形式, 轻考试结果兑现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干部为了追求经济增长政绩而搞“形象工程”, 编造虚假统计数字, 不仅劳民伤财, 严重损害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也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威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工作的绩效指标应更多地围绕人民生活质量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来设定, 其绩效指标应突出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为此, 应改革干部考核机制, 推进科学绩效管理评估制度, 包括建立科学的政绩指标体系、方法体系、监督机制、责任机制、结果兑现机制等问题, 以保证考核科学、全面、有效;不断克服干部考核中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弊端, 逐步建立和谐、有效、协调发展的社会,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需要。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呈现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结构阶层化、社会关系复杂化的趋势, 这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社会管理职能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强化。
关键词:社会管理,政府职能,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强化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思考[J].东南学术, 2005:4.
[2]李琼.政府社会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阶段性策略[J].科学经济社会, 2008:3.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5
(广东汕头大学法学院
魏红英)
内容摘要: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同时,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政府履行职能的理念存在责任意识和工具意识的冲突;政府职能定位出现缺位和越位共存现象;政府职能分工不明,管理体制混乱;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导致了不虞后果,即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造成城乡、新旧保障对象不公平的事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框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影响或阻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立,为社会保险的“逆选择”埋下了隐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问题作一梳理,以期推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
一、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认识存在误区,履行职能的责任意识和工具意识发生冲突。
1、将履行社会保障职能仅仅等同于宏观经济调控。在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时,政府看重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功能,往往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具有的社会安全和公平的政治功能。认为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经济制度,其次才是社会安全制度。这可以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以及一些专家学者讨论社会保障的观点中得到印证。“自1998年以来,从专家学者到政府部门,均把稳定和改善国民的未来预期,①当作扩大内需,遏制通货紧缩趋势的药方,也都主张撬动社会保障这个杠杆。”
事实上,就其产生而言,社会保障首先具有社会公平的政治功能,它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安定,其次才是宏观调控的经济功能。我国政府过于看重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功能,实质上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延伸,不利于政府社会职能的转换,也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实践已经证明,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社会保障的实施结果同改善国民的未来预期呈现“反方向”运动。
2、将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看作只是对过去承诺的兑现。有意或无意地推迟、忽视农民及其他非国有企业人员享有社会保障服务的权益。应该看到,政府兑现过去承诺,惠及的只是少数人,它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政府的责任不仅要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更要面向未来的,建立合乎国情的完整社会保障体系。
3、没有从公共产品的性质高度来认识政府社会服务职能,人为地造成了社会保障待遇的等级差别和轻重差异。在我国,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城市主位的倾向。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待遇。许多政策和措施巩固了过去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城乡壁垒,导致了社会保障背离其“社会”性质。
社会保障就其性质而言,是公共产品,享受主体是全体公民。对政府而言,他们是没有差别的。只是处于社会转型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过渡期。但是政府不能因此将差异固定化,更不会将转制成本推向企业和个人。
4、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要么将主体责任看作是大包大揽,要么将主体责任看作只是规划。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不清,政府、企业、个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义务、职能、责任未能明确。
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提供社会保障,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政府既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需求,又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能力和条件,而且,最富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因此,任何政府都不应推卸责任,包括各级地方政府。但是主导责任不等于大包大揽。根据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有些事项是可以通过民间组织或引入企业化方式进行。
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制定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和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并组织监督检查落实;二是在财政上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两方面缺一不可。政府财政强有力的支持在社会保障中发挥重要的后盾作用。政府不仅要监督保障基金的运行和发放,而且要在财政上承担责任。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主要通过“让税”(用人单位缴纳的费用允许税前列支,劳动者个人缴费部分也在个人所得税前列支)、“惠率”(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储蓄及投资、实行优惠利率)、“补贴”(当社会保障基金出现收支逆差时,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拨款”四种方式进行。
二、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定位不清,出现职能履行缺位和越位共存的现象。
1、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划决策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人数多、范围广、社会性强,需要政府清晰而明确的宏观决策。但是,经历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模式、途径等设计仍然不很清晰。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设计频繁
②变化调整,设计思路不连贯,有关问题仍在争论;另一方面,政府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在社会保障中往往一厢情愿地指望企业和个人能自动完成社会保障的责任,忽略了政府自身的主导、影响、诱导、督促等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迄今并未渡过其难点。我们最终是否应当建立一个以基金制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应当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引入市场机制和非政府力量,如何完全解决对老职工的历史欠账,政府应当如何明确并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责任,类似的问题迄今都还悬而未决,但
③是它们却会从根本上决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成败。”
2、政府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我国至今还没有颁布一部真正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仅仅依靠行政机关的政策来推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九十年代初,国务院成立专门班子,起草《社会保险法》,并于1995年5月提交草案。但是,时至今日,《社会保险法》才被列入立法规划。这就使得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和被保障人之间事权不清,社会保障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不明。不仅不利于制定解决历史负担的长期而有效的计划,而且还使我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效果难以做出准确评判。
3、在某些方面,政府履行职能仍然存在包揽和越位的情形。由于我国民间组织发育不全,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民间组织。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大大影响了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还未到位,退休人员与企业事业单位仍未脱离,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还未全面实现。其他社会组织包括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仍然由政府包办。在扶贫和社会救助方面,政府角色过重,社会的慈善力量比例过低。
4、缺乏对社会保障的监督机制。我国还没有真正确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致使对政策、规划、法规执行情况和基金收支、运营和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挪用社会保障基金的案例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要求重新定位政府在社会保障服务中的主体角色。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不仅是要解决越位现象,而且要解决缺位现象,真正“入位”。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引发的补偿的需求是社会保障产生的最基本的动因。政府对一国公民提供社会保障,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的要求,更是法律赋予国家和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这部分保障责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即使一些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会提供一些帮助,但这只能是对政府职能的一种补充,而不④可能成为主体。”
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承担什么责任,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紧密相关。就我国而言,政府应当针对社会保障各个环节和不同项目,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对公共社会保障规划,政府承担全面的、直接的管理责任;对公共社会保障运行,政府承担监督责任;对基金制的社会保障项目,政府主要应承担外部监管的责任;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承担对不同社会保障项目进行协调的责任。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明确我国社会保障的宗旨、规范社会保障的实施内容、规程、协调社会保障主体的相互关系,确立权利、义务、责任内容,其中特别明确政府的法律地位及作用,注意规范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主管及经办机关对社会保障实施中的作为及不作为责任,规范相应的监督制度。
三、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分工不明,体制混乱,效率低下。
根据公共管理学原理,职能的履行需要一定载体——组织(机构)。组织在管理中根据职能进行具体分工,协调共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在非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始起步的,尽管目前形势和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管理中仍然保留着过去不合理的分工及体制。
1、管理体制混乱,内部管理职能层次混淆不清,政(府)资不分,政(府)社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由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机构、社会保障基金的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监督机构组成。现行的社会保障按地区和部门分开进行,条块之间即无统一的管理机制,又无规范的管理方法。社会保障的管理职能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内设的职能部门机构设置众多,机构重叠,业务交叉,造成资金分散,成本上升。社会保险管理业务实行部门管理为主,造成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政令不
一、互相掣肘、社会保障待遇不同等不良结果。而且,政府主管机构和业务经办权责不清,在部门内形成“政事合一”,难以形成对基金管理的有效外部监督,使社会保险基金不能专款专用,挪用、挤占、浪费严重。
为此,中央于1998年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原由卫生部管理的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由人事部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由民政部管理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原劳动部管理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一管理起来。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医疗保险统一管理,这只是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这两个主要社会保障项目上的政出多门问题。要实现真正的统一管理,难度很大,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地方管理体制改革还需时日。
2、在政府系统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处于模糊状态,致使地方政府的投入较少,中央政府负担过重。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中,90%以上均来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不足10%;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中,政策规定的三三制实践上成为三七制;在救灾方面,中央财政负担超过救灾经费的70%,地方政府支出的救灾经费不足30%。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责任不明确、不均衡,地方政府几乎没有承⑤担责任。
因此,要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理清社会保障主管机构与业务经办的关系,理顺社会保障基金的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监督机构的关系,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主管机构和业务经办应有所区别,各司其职,权责法定。政府主管机构应根据国力及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实施对社会保障的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业务经办单位应根据政府主管机构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加以操作,并及时反映出现的新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确定各自的财政责任,按照发挥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确定各自承担的责任种类,按照经济效益的原则确定各自主要负责的社会保障项目和项目内的具体事项。
四、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能力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
1、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能力受到资金缺口的挑战。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财政能力有限。国家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拨款总体数目不足。造成的原因在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社会保险中的转制成本需要消化,而且资金运用的效率大大折扣。有的经费被挤占挪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2003年12月大姚地震的灾后重建的部分资金,没有实行专款专用原则。
政府在基金的筹集、征收、管理、监督方面能力存在问题。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征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立法作为最后保证,筹资手段软化。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征收困难,逃避缴费的现象严重,而且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征收缴费。由于资本市场不成熟,社会保险统筹基金保值增值问题日益突出,更加剧了政府履行职能的资金缺口。
现在,关键的是尽快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实行专门的独立的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是实施社会保障措施的物质保证,也是科学、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同时,主动积极地建立有效科学可行的资金筹集制度,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是解决资金困难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要重塑政府信用,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能力受到法制缺失的挑战。由于缺乏法律的硬性约束,政府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被弱化。
从法律上讲,我们对养老金基金个人账户的管理还缺乏应有的严肃性。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缴费的企业,都没有认真严肃地把记入职工个人账户的缴费视为职工个人劳动收入的一部分,而是经常超出基金管理人的正常权限范围随意挪用职工个人账户的积累;反过来说,职工在其养老金基金个人账户中的权益并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
要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也可以考虑征收社会保障税,增强资金筹集的法制强制性。
3、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能力受到地方的挑战。中央政府的执行能力在地方大打折扣。在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关系。有些地方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拒不落实应由财政转移支付的保障资金,有的甚至以稳定为由在社会保障资金上向中央或上级政府讨价还价,将之仅仅作为中央政府事务。如农村低保基本由县、乡、村三级负担,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低保资金落实困难,不能及时足额到位。
4、政府动员社会的能力仍然很低。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回应度不高。我国现在仍然是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在唱独角戏,企业补充养老、补充医疗保险等其他层次保障发育严重滞后。世界银行推介的7个中国扶贫项目,每一个都有政府的力量在推动,相当多的是政府一包到底。事实上,当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一个很低水平的时候,政府扶贫的边际效益递减。此时社会的慈善扶贫会比政府独力支撑更为有效。
五、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以增强政府保障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目前,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更多地采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运用还有待提高。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不规范、不健全。如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工作,虽然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但是国家无法律规范,工作的随意性大,基层工作推动阻力大。经济手段的运用也存在问题,有时税收鼓励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这也是政府社会保险工作推动困难的原因之一。还有,社会保障信息网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地方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导致了统计数据可信度差,影响各级政府保障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勿庸置疑,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促进或制约社会保障发展的唯一因素。政府应注意培育市场和公民社会。一方面,将与效率有关的事项交给市场去运作,正如路德维希·艾哈德所说“争取和保障各项福利的最有成效的手段就是竞争。仅仅依靠竞争,就可以让经济发展使每个人尤其是作为消费者的人受益,而且可以让并非直接由于生产力提高而出现的所有优势都⑥得到发挥。” 不过,市场提供的服务是不能完全替代政府提供的服务的,这在医疗保险市场体现得很明显。尤其在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宜引入过多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事务由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社会机构提供管理和服务。要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对社会保障的信息服务支持。
六、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不虞后果是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造成城乡、新旧保障对象不公平的事实。
1、政府责任的不完全性,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偏窄。对城市居民以及国有企业职工等过去已享有社会保险(福利型)人们的社会需求给予了高度的回应。如在90年后期“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实施及城市低保的崛起,就是在建立新型社会保险中,对过去人员享有水平下降的一种补偿。然而,对过去一直处于社会保障缺失的农民和已经进入城市,并且是城市企业工作的农民却视而不见,任其缺失。尽管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和改革所起的作用,日益实现,但政府却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农民工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群体应得到的公共服务。目前,还有许多应该进入社会保障的人群游离于政府社会服务职能之外。虽然对城市和原来已经享有保障的旧人的保障是兑现过去政府的承诺,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提高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但是这并不妨碍给予其他人群社会保障,更不是剥夺其他人群社会保障权益、逃避政府责任的借口。
2、城乡、新旧保障对象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存在等级差别。有的社会保险在适用范围上不是填平或修补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裂缝,反而加深了二者的鸿沟。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改革的有关规定中,城乡差别明显。具体保障制度的实施也是城乡两条线。有些社会保险明确规定了城市和国有企业原有保障的旧人的权益,而对于农村以及非国有企业未享受保障的新人另外处理。结果是,要么具体措施迟迟不出台,要么出台的措施中后者享有的待遇明显低于前者,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有的地方政府也试图回应农民工社会保险的需求。部分城市将之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理想。已经出台了有关农民工保险的明确的规范文件的,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南京、广东、成都等地方政府,但是,实施中并未得到农民工的回应。个中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考虑其需求;另一个方面在享有服务中障碍太多。一旦农民离开城市,却只能带走个人帐户资金,剥夺其权益。
我国还有众多的农村农民,除了土地外,政府基本没有给他们提供养老医疗保障。而土地的保障非常有限。“不能对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估计过高,“将土地承包视为可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包括养老.疾病医疗等等)的制度安排或者用它来替代农村居民(包括农民
⑦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妄想。”因此,有人认为,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上还是一个残缺的有漏洞的未经考验的安全网。其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村缺乏基⑧ 本社会保障。这种社会保障体系造成:
1、社会公共资源浪费。由于城镇居民和公务员的社会保险明显高于农民,且卫生医药医疗体制改革措施滞后,有些医疗设施大量闲置。医疗保险中的浪费现象不可避免,这对于一个有着九亿农民似乎仍在试验农村合作医疗的国家,是一种短缺的医疗资源的极大闲置和浪费。
2、城市主位的保障体系,疏离了流动农民与城市政府关系,使政府的合法性下降。差别对待和歧视政策,不利于维护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公正形象。同时,也增加了政府未来可预见的政治压力。
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结果。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政府理念,对于任何人,不论过去身份如何,都应平等地享有相应的权利。"现代社会保障既不再是传统的恩赐式官办慈善事业,也不是以契约为基础,而是建立在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之上,是基于人们对平等、幸福、和谐生活的追求和保障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⑨发展成果的正义举措”。让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国家社会保障的“国民待遇”,是时候了!
注释:
①②高书生:社会保障:我们该走哪条路,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
③李绍光: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 期
④段春玉、石伟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界定,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2期。
⑤黄书亭、周宗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划分,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第3期。
⑥路德维希·艾哈德:《大众的福利》,中文版,第1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⑦⑨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⑧课题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难点及对策研究,体制改革,2004年第3期。
作者:魏红英,广东汕头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法学博士。
电子邮箱:hywei@stu.edu.cn
电话:0754-2901085
***
“私人警察”和政府职能 篇6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商业往来日见其多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许多拖欠钱物、借债不还的现象。所谓“三角债”仅是其中的一种。借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有少数人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究其缘由,就在于他赖帐时别人拿他没办法。债主上门讨要不成时必然求援于司法部门。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司法部门不是公务繁忙,就是干脆不管。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大小债主们也就只好另辟蹊径了。这便是一个流浪汉得以组建所谓的经济派出所,购置警车警棍,雇用“经济警察”以代人讨债并且屡屡奏效的现实背景。
警察或司法机构是政府所必须提供的一种以安全和公正为目标的服务。这种服务的对象是该社会的全体人民,故它又被称之为“公共产品”。能够相对有效地提供司法这类公共产品,乃政府得以存在、或广大人民接受政府管理的基本理由。在一般情况下,私人是不会在警察这种领域内同政府竞争的。即使私人这样做是合法的,他(她)也会因人们对其公正及信誉的怀疑而在竞争中败给政府,因为政府是由广大人民挑选的,是为大众的利益而服务的。由此可见,私人警察的出现,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对它有相当大的需求,是由于这种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人敢为这种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好处铤而走险。更进一步讲,私人警察的出现,真真切切地表明了政府没有尽到它的职责。司法是一种制度,警察是制度的维护者,私人警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的供给严重不足。
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某种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时,任何增加该物品的努力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作为一种推论,在制度相当稀缺的情况下,如果私人警察确实能够做到“秉公执法”、并且社会愿意接受其判决或仲裁的话,那么这批人便非但不是什么罪犯,而是于社会有功的企业家了。当然,要求流浪汉警察不使用非法手段(如监禁、拷打)、在无约束的情况下不顾及私利及个人偏见地行事,只不过是异想天开。
最近一段时期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即政府管的事越少越好。原则上讲,凡是市场能够做的事,就放手让市场去做好了。不过在此有一点我们必须牢记于心,那就是市场的有效运转是以人们对其他交易者行为的稳定预期为前提的。而使这种预期得以形成的东西,便是类似借债还钱、保证契约严肃性的各种制度。而像企业经营、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等,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就没必要事必躬亲。看来,在“大政府”与“小政府”之争中还有一个“结构性”问题,即在政府必须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见到的应该是“大政府”;在问题可以由市场解决的场合,甚至连“小政府”的身影都不应该出现。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7
一、定位: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内涵
社会管理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都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能。在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职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加强社会事务管理”。
从总体上说,社会管理职能可以理解为: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缺失:政府社会管理在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在目前的行政文化中,传统“官本位”、“权利本位”、“政府本位”的思想仍然占据着很大的市场。这种“官本位”意识使政府习惯于凌驾于社会之上、企业之上、个人之上,而难以把自己摆到“服务者”、“合作者”的位置。“官本位”思想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企业和老百姓受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也习惯于事事依靠政府,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这种状况不仅助长了企业、公民的“懒汉”思想,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社会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抑制了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壮大。
在管理方式上,大多数政府仍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普及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关社会管理的发达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信息收集落后,很多基层的意见不能及时反映上来,难免会使政府决策失误,企业公民也没有便捷的渠道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二)在政府职能转移过程中,政府社会管理范围过大,没有恰当解决调整后的政府职能社会接管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比,政府职能转变远远没有到位,仍摆脱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该不该管、要不要管、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的衡量标准没有确定。许多本应由企业、市场及社会承担的事务,政府并没有放权下来,导致政府社会管理部门权力高度集中。政府职能定位不清、角色不明己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阻碍,政府职能不清就必然导致政府管理上的“越位”、“缺位”、“错位”,角色不明就使得政府职能转变不可能根本“到位”。中国政府职能越位、错位使得在政府不该干预的领域,却进行了过多的干预。从而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效能低下,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三)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还不强,忽视了相关职能的强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府在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面的职能调整相对受到更多的重视,政府在退出经营性、竞争性投资与服务领域,将其还归企业和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应当强化的职能关注仍然不够。由于消除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发挥市场力量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任务,弱化政府职能更为政府和官员所重视、所强调,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职能的强化。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浪潮中,一些政府及部门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了政府的管理,甚至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当、不合时宜地推向市场,导致社会的失序和混乱。
随着我国体制转轨的进一步深入,隐含的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还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公民社会的发育仍显迟缓,社会的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不够强,各级官员的新的治理观念还未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导能力与行政能力不强。传统类型的社会问题如传染病、自然灾害等依然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全构成威胁,而在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还不断涌现和加剧一些需要面对的失业、贫富分化、生产事故、劳资冲突和刑事犯罪等社会问题。同时,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还没有结束之时,旧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控制机制、整合机制正在趋于解体,而新的体系和机制尚未完善并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诱发和加剧了一些特殊类型的风险:如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越轨乃至犯罪激增、信任危机和市场失灵等。这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给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三、重构:加强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消极面的影响,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其价值取向不是从“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益本位”的理念出发,而是“官本位”、“国家本位”和与此相对应的“政府本位”,不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而是从服务政府内部管理、方便官员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出发,这对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是很大的障碍。因此,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监督者、控制者转变为为公民、国家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服务者。
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是依靠契约的遵守维系的法制化经济,它要求参与者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公平竞争。因此,它需要规范化的市场规则和公平、公正地维护这一规则的仲裁人。政府承担这一角色就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管理规律为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树立顾客意识,政府官员应该把公民视为顾客,从而按照顾客的要求高效地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就政府职能转变来说,这种意识也将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就是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完善公民社会,培育发达的社会公共组织,创造公民社会载体
公民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社会的形成以现代公民的社会参与为基本前提。如果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程度,公民社会就是无源之水,政府的社会管理就无从谈起。
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公共组织还不发达,没有巨大的社会公共组织网络,公民社会就无所依托。社会公共组织的发展,是对长期困扰人们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难问题作出的回应。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社会组织在社会体系中处于一种桥梁的位置,政府向社会分化职能需要社会组织这样的载体和媒介来承担。
(三)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提高政府能力
“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稳定。从我国历史来看,严重的社会危机往往发生在经济繁荣期;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不公平、不公正的增长可能因为社会危机而停滞、衰退甚至崩溃。”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这要求从政府自身做起。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因此,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与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总体考虑,统筹安排。要善于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制定和完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制度的有效实施不仅仅取决于制度本身,还取决制度存在的土壤。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如果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得到坚定而一贯的公认,且如果必要,会得到坚决的维护,它们就构成了该社会的制度支柱,并由此而增加社会有序化的可能性。政府从事社会管理的着力点之一,应当站在全局的高度,创造依规依法有序运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运行规则,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商业欺诈活动,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使各行各业有序发展。同时要尊重和保护自主创新,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使自主创新的成果不被他人侵犯。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使广大社会成员依规依法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利、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8
社会公平是指人们社会权利上的公平, 即承认并保证社会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 (1) 。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1. 从政府的权利来源看, 政府应该实现与公民间的互动公平
马克思主义认为, 公共权力来自人民, 政府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 人民是权力的源泉和主体 (2) 。政府实质上是贯彻公共意志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代理机构, 承担着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这一角色, 社会生活中的被管理者才是真正的主人, 政府应该做的是通过符合现代市场精神的与“雇主”进行对话的行为, 满足“雇主”需要。唯有公平正义才是公共行政的最高价值, 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也必须以此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3) 。
2. 从政府本身的职能看, 政府行使职能的过程本身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
公共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营利性, 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人民、为大众, 而不是为个人、为私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相关政策矫正社会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 如改变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现状、规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 从而给予社会中每一个成员以平等的机会, 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要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4) 。
3. 社会公平本身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
人民一旦意识到只要通过自身努力不论现在身处何地终会有机会达到自己理想状态的时候, 整个社会便会处于每个人都为着自己的理想拼搏奋斗的积极状态。反之, 一旦社会不公平感形成并固化于人民的思想之中便会造成整个社会风气不正, 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说, 资源的高度集中会助长他们对下层人民的剥削, 对社会秩序的藐视, 从而导致腐败现象丛生;对于社会底层人民来说, 不公平直接体现在其掌握的资源数量上。缺失的受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尤其是缺失改变命运的机会都会造成他们的不满与反叛, 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引发的整个社会的动荡。
因此, 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行使职能活动的永恒的价值追求。同时, 社会公平作为一种抽象的价值取向, 本身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特征, 其内涵会根据社会不同阶段的现实状况发生变化, 这也为政府将公平运用在其职能活动中提供了一个实践方向。
二、政府坚持社会公平取向的实践方向
1. 实体上保障物质资料的可获性和充分流动性
⑴以“精简机构, 量体裁衣”代替“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政府应该从“因人设职”向“因事设职”方面转变, 减少不必要的编制。同时, 政府的一些职能活动可以采取外包方式, 这样既可以避免政府行政人员因为专业性不强难以胜任同时也可以解决特定时期内职能活动完成后相关人员的安置问题, 减少大量供给冗员的行政支出费用, 做到真正的“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让人民可以获得生产生活资料而非将资源在维持不必要的行政运转过程中作无用消耗。
⑵以“程序简单, 机动灵活”代替“行政繁琐, 低能低效”。首先, 政府应该培育现代企业精神, 追求“高效、便捷”, 推行一站式、多部门集中办公等服务减少民众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其次, 将政府处理相关行政事务的时间规定在能够满足高质量办公的基础之上同时能够及时反馈给民众的时限范围内。第三, 应该避免出现行政僵化问题, 减少“证明你妈是你妈”等诸如此类问题而给民众带来的不便。
⑶以“市场调节, 政府补充”代替“政府强势, 市场疲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模式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今天已日渐式微, 生产资料的获得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和价格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 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经济主体, 参与平等的市场竞争, 不应该被排除在某些应该由市场调配的资源之外;在对一些应该处于政府监管的生产资料领域, 也应该对满足其准入标准的市场主体进行开放并尽可能降低其准入成本。
2. 程序上保障秩序规则的合理性和平等适用性
⑴保证秩序规则的合理性是前提。在社会管理中政府应制定权威合理的制度甚至法律来保障公民公平地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 缩小贫富差距, 关爱弱势群体, 调整分配格局, 让社会成员能够切实感受到社会公正对个人幸福感的滋润。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政府的行政行为应该遵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实际上就是要遵守一套行政主体和人民群众共同接受, 共同遵守的秩序规则。秩序规则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遵循的秩序规则是否有利于政府的服务角色与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合理划分,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构建, 是否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性生产, 是否有利于遵循公民的理性判断。保障秩序规则合理性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好的秩序规则不是作古的仍旧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 而是适应社会发展懂得因时而变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虽然制度的创造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这种滞后性, 可是不能盲目进行路径依赖, 当旧有的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有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⑵保障秩序规则的平等适用性是关键步骤。好的社会生态应该能够鼓励人们遵守规则和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在一个社会里, 人们会不会遵守规则, 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或规则意识的问题,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社会生态的状况 (6) 。在秩序规则具有合理性的前提之下, 保障其良性运行是决定其沦为一个空壳还是成为一个有效指导方针的重要环节, 而其良性运行主要体现在它的平等适用性上。首先, 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是法律的贯彻执行者。执行权力机关的法律意志, 行政主体纵然享有制定抽象法律文件的权力, 但也不能与法律相违背而进行行政立法以及制定其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政府享有的自由裁量权也只能建立在符合社会变化以及更好的服务于公众身上;其次, 政府应该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才能更好的认知法理精神与法律意义, 才能更好的贯彻上级法律, 才能更加合理合法的出台行政性法律文件;第三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 不论是公权力机构还是普通大众在法律面前都应该享有平等地位, 是非好恶只能以法来评判。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法必须是良法, 必须是符合法理精神的法, 而不是恶法, 不是空有法律的旗号实际上被扭曲被夸大被人为利益操纵具有随意性的伪法。
社会公平是一个社会良序运行的必要前提, 只有人民感受到社会公平才会发挥其活力和创造力, 只有社会公平内化于社会运转中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只有市场主体间的行为坚守社会公平原则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会欣欣向荣。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 应该着眼于如何行使其职能并使之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 这才是政府对自身的正确定位。
注释
11 陈新夏.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社会公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79-85.
22 刘春, 施新州, 等.如何认识和运用权力[J].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20.
33 周学锋.治理语境下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模式[J].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0-9-2 4.
44 刘俊祥.论国家治理的公平化[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2) :13-19.
55 徐铜柱.试析社会管理中政府权力与责任的统一[J].社会主义研究, 2013 (2) :66-70.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9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 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由于现在政府的贪污腐败、仗势欺人等现象, 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政府的相信力。以往有事找政府, 政府为人们当家作主的美好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有事人们第一想到的不再是政府为自己主持公道。在这个信息时代, 当发生集体事件时, 政府的很多做法都引起了人们的公愤和质疑。最近几年, 很多贪污腐败的事件越来越严重, 影响越来越大。一句“我爸是李刚”暴露出了多少政府的丑恶内幕[1]。很多不良现象的发生多数与广大基层的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 如:国家给地方播的基础建设公款, 有些地方政府就用一小部分钱买些劣质的施工用品, 敷衍了事;还有一些政府直接就不向人们提及有此一事, 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国家给拨款修路这件事。原因是那些黑心的地方政府官员将那些该花在百姓身上的钱中饱私囊。还有政府私自克扣百姓的养老保险、土地补偿金等等。
二、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一) 腐败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反腐倡廉运动, 涉及政治经济各个方面, 不管多大官, 一经被发现就严肃处置。但是腐败的风气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已经渗透到祖国大地的每一个细胞, 腐败的方式让人防不胜防。当权利的拥有者利用权利进行腐败时, 是不可能让人们信服的。腐败现象之所以如此猖狂, 主要原因是:1.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低下;2.社会监督工作不到位。
(二) 造假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政治很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很多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自己的声誉, 出现了很多的造假现象。如: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 造假对外称自己的就业率接近100%[2], 其实有很多学生的工作不理想, 学校为了高就业率, 随便给学生安排一个单位, 完全不适合学生的长远发展;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晋升, 谎报自己的工作业绩;政府年底谎报自己的财政支出等等。长期这样下去, 政府是在拿自己的权威做赌注。
(三) 政府办事效率低
政府与群众之间没有合理、及时的沟通方式, 一旦地方发生突发事件, 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有效的制止, 使小事演变成了大事, 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要不然就是基本上事情已经平息, 不再起争端了, 政府工作人员才姗姗来迟的赶到现场, 直接将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一下就完事了。办事效率如此低下的政府必定降低人们对他的信任。
三、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方法措施
我国目前的地方政府公信力遭到严重威胁, 长期下去, 将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程, 因此,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 提高我国政府的公信力, 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 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 完善政府电子办公体系
改变传统的公众态度, 将人民大众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群体, 端正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 做真正的人民公仆, 真正为人们服务的好领导。地方政府要做到信息公开化, 与民众相关的内容要公开透明, 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使更多的人们参与政府的活动, 开通便民热线, 有不法行为虚心接受广大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建立政府办公的电子化,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二) 划分政府的工作权限, 完善政府的工作机制
严格控制政府的工作权限, 不能出现一手遮天的集权制度, 其余的权力空缺由其他职能部门进行补充。实现专事专办的工作方式, 以提高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 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3], 因此政府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 以便对于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妥善的处理和反馈。
(三) 提高政府的务实精神和服务精神
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政府的各项采购活动尽量做到货比三家, 降低财政支出, 政府应该参与到整个大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来, 从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通过为人民做实事, 赢得人民的信任感。
四、结语
目前, 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公信力有所下降, 但是在一些错综复杂的环境下, 政府与群众之间发生一些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 政府虽然有做错的地方, 但是不可否认, 他们也为人民做了很多的贡献。相信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认真的做出改正, 很快会改变这样的不利局面, 重新拾得人民对政府的信心。
摘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时期, 导致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有所下降。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与政府在日常工作中的服务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由此可见, 要想扭转目前的这种不利局面, 应该从根本上改善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并改善对公众的服务行为和服务态度, 改善人们对政府的认知态度。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原因,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黄静.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现象及其治理[D].湖北工业大学, 2012.
[2]高斯路.现阶段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2.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 篇10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体育管理特征分析
(一)政府包办体育事业,不承认其产业价值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运用计划手段调配体育资源,体育被看成纯“福利型”的事业,不承认其产业价值。事业单位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但直接或间接为上层建筑服务。对体育的非生产性定位导致体育活动性质的政治化,造成体育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乃至将体育看成“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甚至被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理论定位使体育的经济功能难以体现,政府独家投入、行政手段调控、管办结合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二)政事不分、管办结合,体育事业处于结构性失衡状态
国家要包办体育事业,就必然要建立一系列相应的体育事业机构,为了实行对体育事业的领导与控制,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起了层层衔接的体育行政机构。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处于主导地位,而其它体育事业单位则要接受这些国家机关的领导,使体育事业单位变成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一体化,并导致体育事业的行政化。在这个庞大的体育组织体系中,政府充当着体育事业的所有者、行政管理者、经营者等多种角色,扩大并泛化了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
(三)政府垄断体育事业,抑制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
体育产品不能通过市场竞争供给,体育事业的运行只能处于低效率、高投入状态。首先,政府根本不可能获得有关体育事业发展的完备信息,因而难以做出有利于全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决策;其次,政府制度的有效运作,要求从体育决策的参与者、制定者到执行者都是没有道德风险的人,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诉求,这个假设已经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实践以及经济学理论否定;再次,体育事业内涵丰富、群众需求多样,政府没有能力满足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因此,一方面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各级体育组织要求财政拨款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体育管理职能
(一)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成为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与此相适应,国家正努力构建现代政府制度与现代事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体育事业不可能成为改革的“避风港”、“防空洞”。事实上,体育发展目标和服务的市场化,以及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等等,致使体育事业不能继续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
在体育体制改革进程中,体育的产业价值日益突显,体育部门开始尝试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如体育场馆实行个人承包、发行体育彩票、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对部分运动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运动竞赛实行招投标制度等。应该说,改革已经改变了过去政府独家承办体育事业的格局,动员了部分社会资源流动到体育行业中来,体育的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改革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在现阶段,体育领域的“双轨制”特征较为明显,即政府与社会共同举办体育事务,双方活动的领域没有明确的划分,交易费用较高,财政包袱仍然过大,体育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能正确划分政府职能,产业进入门槛过高,则难以吸引社会资源进入体育领域,体育的产业化运作将长期锁定在低效状态。
(二)以市场为导向,明确界定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
市场经济原则上要求分散决策,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人们的自愿交易过程来实现。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自然地使社会福利得到增进。然而,市场也存在失灵的领域,如市场难以生产公共物品、市场难以自动形成保障其运行的法律制度、市场机制单纯追求效率难以照顾到社会公平等,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仍然需要政府在相应的领域发挥作用。
根据经济学理论,人们所享用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混合物品,不同的物品可以根据其性质分别由政府、市场及非营利组织(也称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民间组织等)供给,以提高产出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体育产品同样可以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混合物品三大类。私人体育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供给市场组织生产,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质量。如已经走向职业化的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完全可以通过产业化运作获得盈利,这已经为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所证实。公共体育物品不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非营利组织生产,企业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生产这类产品由于难以消除“搭便车”行为,企业往往无利可图。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增进社会福利为宗旨,能够有效动员自愿者无私奉献,并且能够吸引社会赞助和捐赠,因此非营利组织提供的。
公共体育物品往往价格很低,能够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由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阶段还不能起主渠道作用,因此公共体育物品的提供仍应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社会成立各种非营利体育组织,如社区体育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等,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给予资助,因为非营利组织代替政府为大众谋取体育福利,其志愿精神以及为民服务的宗旨,使其比政府更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及官僚主义缺陷。根据国际经验,非营利体育组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是社区体育,社区体育的繁荣还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育的开展。我国政府多年来十分重视大众体育的开展,由于缺乏高效率的组织载体一直收效不大,非营利体育组织在未来杜区体育发展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混合体育物品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不具有排他性。混合体育物品,如政府兴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尽管在一定人数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影响原有消费者的效用,但是可以通过收取门票限制那些不想买门票的人进入。这一类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部分收入,政府可视其经营收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财政补贴或上缴税收。另一类是具有竞争性但却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比如公共体育活动绿地、活动广场等,这类物品需要政府提供。
(三)市场导向的政府制度创新
1. 从权力无限政府转变为权力有限政府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是权力无限政府,权力无限政府不受法律和社会制约,在社会中处于享有特权的控制和垄断地位,这种特权使政府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过去,政府对体育的高度集权管理尽管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缓慢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体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举国体制”所依存的土壤已经失去,政府体育管理体制必需进行新一轮创新,才能使政府制度与体育运行产生“互动增进”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需进一步收缩职能,从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体育物品生产领域退出,加强公共体育物品的供给,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信息咨询等为体育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策平台。没有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就没有市场经济。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府行动上明确的范围,对政府权力进行分立和制约,与权力无限的政府相比,权力有限的政府是廉价(成本较低)而高效的政府。从表面看,政府权力有所削弱,竞技体育可能会产生滑坡,实际上,政府财力更为集中,能够更好地提供公共体育物品,反而会更好地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在政府制度创新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权力有限的政府至关重要。
2. 从行政治体转向依法治体
计划经济下,政府统包体育发展事务,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调配体育资源,容易导致权力寻租以及腐败滋生,加上管理信息链较长,信息容易失真,体育的发展只能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市场经济的政治含义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分离,其政治前提是政府不直接插手民间事务,而是明确政府作用的边界以及自身的职能定位,政府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具有过渡特征的危机,如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与现行制度之间的矛盾,缺乏规则与可操作性等。另外可能出现政策与制度的交叉、重复与冲突,还可能出现政策与制度都缺失的“真空领域”。政府在行使体育管理职能过程中,应明确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权力,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创新的姿态对待体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从无所不为转向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体育管理职能从无限政府模式下的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状态,向有限政府模式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现实目标转变。具体内容为:由政府统管体育资源转向只管公共体育资源;由政府提供所有体育物品转向只提供公共体育物品的社会服务者角色转变;从政府通过行政机制配置体育资源,转向主要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政府体育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管、办分离,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重新调整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体育事业单位的关系,逐渐从一般性、赢利性、竞争性体育行业退出,由政府充当唯一运行主体转向由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共同组成体育市场运行主体。
三、结论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呈现出“双轨制”特征,政府对体育的管制过多,市场机制难以有效配置体育资源,阻碍了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要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重新界定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引导社会资源进入体育领域,政府与社会力量在各自领域内生产、提供体育产品与服务,促进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明晓.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C].战略抉择——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1:54-167
[2]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1):1-3
[3]李艳翎.论我国竞技体育的渐进式改革[J].体育科学,2002,22(2):27-30
警惕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真空 篇11
自然垄断行业主要集中在公共设施,例如水电、公路、航空、电信等行业和基础产业。这些行业和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大则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小则涉及社会公众的生活必需。因为这些产业具有垄断性,消费可以选择的空间很小,社会公众实际上处在一种弱势地位。
自然垄断行业企业的运行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公众效益的统一,两者必须协调兼顾,但这种均衡状态不会自发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出于盈利的本性,当两种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会不顾或者损害公众利益。
目前这些行业主要还依靠政府的直接经济干预,政府顾及公众利益会对其价格进行限制,但因为垄断,目前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服务资费仍然过高。如中国的电信资费和美国相比竟然高出个倍有余,与国民收入水平极不相称。整个行业凭借投资进入壁垒高的优势,获取远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职工的收入普遍高出社会一般水平。国人期待三年过渡期结束,外资进入操作阶段后,外资的大量涌入能打破这些行业的垄断,使这些行业的资费昔遍下调。
确实,跨越分水岭后,原有国有资本“一股独霸”的格局必将改变。但是,外资的涌入并不一定如国人所期,能迅速和国企分庭抗礼,迫使这些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下调资费,使百姓在鹬蚌相争中获益。
外资熙熙,皆为利来,商人攘攘,皆为利往。中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稳定的投资环境,廉价的劳动力,稳定的社会需求和自然垄断行业的高利润,是吸引外资的焦点。出于牟利的本能,这些企业很难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外资优先采取的经营策略应该是同现有的国资合作,避免竞争,共同获取垄断利润,市场会稳定在一种合作的寡头垄断状态。
单纯依靠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百姓的期望很难转化为现实。这时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外资、国资和民资尽管来源不同,但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相同的地位要求同等的权利和利润。企业势必要求挣脱行政对经济的干预,改变政府的经济调控方式,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职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弱化。
跨过入世三年的分水岭后,妥协调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矛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须加强间接干预经济的能力,避免直接干预职能弱化后出现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真空。
政府的间接调控职能若不到位,就无法有效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健全的间接调控模式中,政府会通过建立一个管制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向垄断企业采购产品和服务,这种采购中普遍采取招投标的形式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以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新时期实现政府千预方式的转变是保证公众利益的基础。
在新阶段,完善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为自然垄断企业提供竞争规范、保证市场机制的灵活高效,是协调两种利益的环境支持。在当前改革中,政府虽然能发挥主导作用,但从长远看,无论防止行业垄断还是无序的恶性竞争,都必须有法可依。
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的电信法、港口法、铁路法、民航法等行业法规都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明确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对市场准入条件、定价、服务质量等做出法律规定,规范自然垄断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对恶意勾结垄断市场、恶性竞争给予惩罚,保证市场的竞争活力与效率,进而为两种利益的实现提供法制环境。
完善现有的公共产品定价听证会制度,是保证社会公众利益的另一条有效途径。电力、邮电、电信、铁路等公共产品的定价,除了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开通能够反映公众需求的通道,保证公众对这些产品价格的制定、调整有参与的权利。
同时应该进一步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保证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良性运作离不开舆论道德的监督机制发挥作用,通过舆论和道德的监督,既反映公众的社会需求,又会促进自然垄断的良性运作,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质量。
总体看来,进入新时期,为了实现两种利益的均衡,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全民参与。其中,政府是关键,社会公众是动力,企业的良性运作是基础。
在这历史时刻,以法律为武器,以改革为依托,以开放为引擎,以协调两种利益为目的,实现政府干预自然垄断行业模式的转换,警惕调控真空,是关系国家杜稷的头等大事。
两位教授的演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前提和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启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科学判断和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第三部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结合;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决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我们没有泛泛地谈,来中南海讲课不是讲空的东西。我感觉我们谈的,中央领导同志也非常了解,可以说,上下是相通的。”
陈雪薇说,外界可能认为这样的会议是务虚的,事实上是非常实际的。“大家都有自己掌握的材料和例子,这不是在做报告,就像老师们在办公室讨论问题一样,大家也没有什么顾忌。”
“我们比较准确、简练地概括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有位中央领导人很同意主讲人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是许多共产党人并没有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观点。”
这位领导人很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吃过亏的,如果现在我们还没意识到,会出毛病的,这个观点很重要,要好好牢记。”
讲课结束后,有的领导同志对陈雪薇说,“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么概括,挺清晰,挺公允,每段什么是主要贡献,什么是主要成果,有一个很好的交代。我们走过的路是很不容易的。”
这次讲解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共鸣,气氛非常之好,大家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对一些话题,比如公平和效率,还进行了讨论。
“我们没有回避敏感问题。对一些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提出建议。这次讲课,我们印证了一个判断,全国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和党中央领导人关心的问题基本相同。”陈雪薇说。
陈雪薇认为,最焦点的问题是腐败问题。“不采取强硬措施不行,现在力度已经增加了,但是还是要给人民以信心,还要加大反腐力度。”两位教授和中央领导人当面陈述腐败之后果。
针对反腐败问题,两位学者提出,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必须要加大力度,要查深查透,量刑准确。
刘海涛说,“我们提出的问题都有具体的建议,而不是空洞的,这些建议也是中央党校教师和学员的集体智慧。”寻求传统智慧和政治文明的结合点
一位党内学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中央领导人目前的一个重要执政思路是,既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寻求民众支持,又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同时注重中共传统政治智慧中对“公平、平等”的关注。
“你可以看到的是,近段时间以来,中央领导人的很多批示都告之公众,其实此举意在寻求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听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以及前后的一系列举动都是这一执政思路的体现。
论政府的经济职能 篇12
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 国内理论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童本立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在组织、领导、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为优化资源配置或实现某些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从而对内对外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所履行的经济、法律、行政职责及相应发挥的功能。黄素蕙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职责和功能。这种观点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政府经济职能是发展和变化的。朱光华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自从国家产生以后就开始存在, 这不只是国家维护阶级统治的要求, 更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需要。这种观点强调了政府经济职能是随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需要而存在的。
笔者认为, 政府经济职能应该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 从社会生活总体的角度,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协调和组织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称。从上述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可以看出, 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政府经济职能的行为主体是政府机构, 而不是任何其他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 (2) 行为的目的是为达到一定的政府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政府都是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 其经济职能也一定是为达到政府目标和维护公众利益而施行的。 (3) 行为的实施范围是具有全局性的。
笔者认为, 就当今政府而言, 其一般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社会经济在遭受供需不均衡的冲击后, 市场机制本身虽然可以使经济从一个非均衡状态恢复到均衡状态, 这要求政府在宏观层面上通过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去影响和调节引导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使经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代价再度恢复到均衡状态, 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2) 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指的是通过公共部门收支活动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 实现对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的调整与选择, 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3) 政府的社会分配调节职能。政府必须制定符合战略目标的收入政策, 利用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分配悬殊的问题进行调节, 以求得分配公平, 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变迁
从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来看, 经历了以下的几个理论变迁过程:
(一) 亚当·斯密的“消极政府”理论
自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多年历史中, 政府经济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1930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前, 亚当·斯密的“消极政府”理论占有主导地位, 其主张最低限度的政府作用, 认为“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要求废除一切特权和限制, 建立一个“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在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政府经济职能只是建设和维护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基本上不参与经济的发展, 政府担当“守夜人”的角色。
(二)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学说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的一场经济浩劫后, 使人们从亚当·斯密制造的神话中清醒过来,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学说逐渐占了主流。凯恩斯认为私人经济制度的自发调节, 很难实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如充分就业、收入分配等。为此, 需要扩大政府功能, 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政府的经济职能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是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来维护市场功能, 弥补市场缺陷, 矫正市场偏差, 行使职能的范围是市场失灵的领域, 这一时期政府扮演着“道德人”的角色。
(三) 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新综合理论
然而面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的滞胀现象, 使西方经济繁荣了半个世纪的“看得见的手”丧失了有效的解决能力。凯恩斯式的政策主张受到了挑战, 最终促成了新综合理论的诞生, 即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在运作前提、功能、实现方式上互相补充。新综合理论指导西方政府再次重新认识政府的经济职能, 市场经济存在市场失灵, 同样地政府干预也存在政府失灵, 但政府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干预并不只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她肩负着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重任。这一时期, 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是从宏观上调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
政府经济职能的不断演变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经济职能。中国正处在逐步迈向市场经济, 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的新阶段。在这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又有了新的要求。
三、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变迁
考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 我们发现, 自建国以来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集中和分散的交替变化。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
建国初期, 中国按照苏联模式迅速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体制,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较建国前发生了深刻变化。当时实行的是以高度集权为特征、以对经济系统运行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为核心的政府经济职能, 可将其归结为“全能型”政府经济职能。
2.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2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 在政府总体计划体制下, 有限地实行商品经济的双重体制, 政府对重大物资分配、重要产品调拨、企业投资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等, 仍然实行计划经济, 对一些小型企业、集体企业或地方性国营中小企业, 逐步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
3.1992年以后。1992年以后, 政府不再直接和全面行使对企业经济的管理, 而是间接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政府主要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 对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并且现在我们国家一直在为这一目标推进。
(二) 当前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1. 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适应。
尽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 但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保护贸易政策, 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贸易政策与WTO规则尚有较大差距。这不仅表现在中国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开放型贸易体制的基础不坚实, 而且在市场准入上也存在差距, 许多经济和贸易政策明显背离世贸组织规则。近年来, 尽管在国外的压力下, 采取了一些贸易自由化的措施, 但总的来说, 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很低。此外, 一些经济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则不协调, 阻碍了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常常是一柄双刃剑, 在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同时, 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改革以来, 中国各级政府自身的改革远远滞后于改革的总体进程。地方政府对其介入市场应有的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模糊不清, 不习惯运用各种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 而是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和市场运作。另外, 政府和企业、市场分工不清, 行使了不该由政府行使的企业职能和市场职能。
3. 政资不分、政企不分依然存在。
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停留在理论上, 在政策上和实践上还没有解决。有资料表明, 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仍未完全落实, 即使是上市公司还是以行政管理为主。政府依然是最大的投资者, 国有经济的绝对控股地位和公有股的不流通性的弊端暴露的日益明显, 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普遍处于所有者缺位状态。国家控股的公司制企业运作不规范, 董事由组织、人事部门选定、任命, 企业仍旧有主管部门, 还是摆脱不了行政干预, 政府仍在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去管理市场经济。
4. 政府干预的效率较低, 阻碍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
政府干预效率低下原因有四个:一是缺乏竞争。由于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 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各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 缺乏竞争压力必然导致低效率。二是没有采取激励措施降低成本。政府部门的活动主要依靠财政支出维持, 很难计算其成本, 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利益驱动。三是政府部门工作大多具有垄断性,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种垄断地位, 提高服务价格, 降低服务质量, 这种没有竞争的行政垄断必然带来效率损失。四是中国政府机构臃肿, 财政供养人员庞大, 人浮于事, 客观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5. 规制需求与减少规制的需求并存。
在改革过程中, 市场竞争不充分与无序竞争并存, 要求政府加强规制的呼声与减少规制的声音不相上下。一方面, 条条、块块的制约依然存在, 行业垄断尚未完全打破, 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实现国民待遇, 这些因素导致竞争不充分, 需要政府减少规制;另一方面, 不规范竞争、过度竞争大量存在, 需要政府加强规制, 完善竞争规则, 维护竞争秩序。
四、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向及途径
(一)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选择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民经济的壁垒完全被打破, 在全球经济控制的宏观层面上也提出了制度转型的新课题, 即政府如何改善自己的经济调控机能, 将对经济的调控从国内延伸至全球经济领域。政府经济职能未来的走向:一是在追求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平衡的同时, 仍将保持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职能, 但其导向功能得以突出和增强;二是伴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围绕经济问题矛盾、摩擦也日益扩大, 国家之间调节经济矛盾、摩擦的任务也日益扩大, 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协调, 因此对外经济职能或外交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防止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和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就中国政府而言,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目标应该是构建有限与有为的政府。
有限政府是指不否定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它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提供公平的法律, 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 充分公正的裁判等。有限政府始终坚持社会自治范围最大化、政府行政范围最小化, 将政府行政局限于弥补社会不能和市场失灵的领域。
有为政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有为, 必须提高政府为民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把握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二是政府的有为, 关键的是有一支廉洁、勤政、务实和高效的公务员队伍。三是政府的有为, 是做制度性的建设, 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公平对待所有企业。
(二)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1. 要强化政府培育和维护市场的职能。
首先, 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财产法律制度。无秩序便无市场, 而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市场主体的权利平等和对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 特别是受保护的平等的财产权。只有用规范的财产法律制度平等地保护所有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利, 才会有平等、等价、自愿的交换, 才会有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的竞争, 也只有这样, 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其次, 要加大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的力度。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争规则的制定者, 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中国政府要尽快制定《反垄断法》, 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 为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要严肃执法, 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 真正以法制手段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 遏止地方保护主义, 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开放和公平竞争。最后, 要强化市场服务职能。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 中国政府培育和维护市场的作用也不能局限于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环境的有效性, 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
2. 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首先, 要强化战略引导职能。政府要围绕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制定和实施以中长期战略为主的指导性计划体系, 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其次, 要强化平衡协调职能。一方面, 要通过综合运用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克服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另一方面, 要针对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采取诸如有效的转移支付等政策, 支持、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逐步缩小区域差别;要依靠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等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防止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出现两极分化。最后, 要强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要十分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强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职能。
3. 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职能。
首先, 要弱化政府对资源的直接控制职能, 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人物财等各种资源的模式, 将这种职能让位给市场。这要求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取消相应的审批权、核准权、管理权、制约权。其次, 要弱化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职能, 使各类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 自主地依据市场信息进行自我调整。对于政府行使所有权的国有企业, 应本着有进有退的方针, 对绝大多数中小国有企业和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 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使政府从这些企业所有者的位置上彻底退出来, 从所有权关系上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实现政公分开。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 则要着力克服其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融资渠道等方面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为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4. 强化与创新政府对外管理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时, 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对内管理”, 加强“对外管理”。对于一个大国来说, 对外经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外经济管理, 重点要研究那些对中国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国际经济活动, 如:资本管理中外资流入、内资流出的安全监管;人员出入管理、国际技术转让管理等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一定要兼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要求, 真正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取得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
摘要:政府的经济职能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不同, 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诠释, 提出经济职能的内涵, 论述了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过程, 并通过借鉴和分析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及其模式选择, 探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并论证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途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潮升.政府改革与经济治理[M].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4.
[2]李文良, 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3]陈莉.西方国家政府经济职能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工会论坛, 2001, (7) :76-77.
[4]马荣华.转型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J].管理世界, 2000, (4) :210-211.
[5]苗艳青, 林卿.论政府的经济职能[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25-27.
[6]赵爱庆.略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方向及途径[J].浙江学刊, 2003, (5) :42-46.
【政府社会职能论文】推荐阅读: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08-18
市场-政府-社会10-30
政府社会服务08-19
大政府、小社会10-1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08-03
政府对社会的责任11-05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10-03
政府社会性规制07-07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计划08-13
镇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