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教育职能(精选12篇)
政府教育职能 篇1
摘要:文章针对体制转型期间政府农业教育职能的转变趋势, 重点从宏观调控职能、服务职能及保护职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其应强化的内容。
关键词:政府,农业教育,职能
政府农业教育职能随着农业教育行政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它是行政环境变化的具体反映。自从2000年农业部不再直管农业院校后, 我国的农业教育行政环境发生了以下变化:1.农业教育行政组织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2.经济、政治、教育体制等发生了变化, 社会处于转型期;3.WTO所带来的外部行政环境的变化等。行政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政府农业教育职能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转换、调整、重新配置、依法规范的统一,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内容, 既有对原有职能的保留、内容更新, 也有职能的转移, 还有职能的强化和增加。
但我国政府在政府农业教育职能转变上, 却呈现出原职能弱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1.原属农业部的农业教育职能, 在平移、下移过程中, 导致了政府农业教育职能“缺位、错位、越位”情况的发生, 从而削弱了政府农业教育职能, 本来属于强化的职能被弱化, 甚至部分职能丧失。2.农业部协管职能没能得到切实落实, 反而逐级落空, 致使整个农业教育体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 笔者认为在体制转型期间政府应强化三方面的职能, 即宏观调控职能、服务职能及保护职能。
一、宏观调控职能
1994年7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政府职能有明确的规定,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制定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和学校标准;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审批年度招生计划;提出教育经费预算并统筹安排和管理以及通过建立基金制等方式, 发挥拨款机制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体系;组织对各类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等, 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也就是说, 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变直接管理为运用立法、经济、计划、评估、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宏观管理。强化农业教育宏观调控职能不是政府职能的削弱,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加强。尽管我国在政府农业教育职能转变上, 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总体趋势是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有限, 如: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学籍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仍存在着政府过细干预的现象。应该分解给学校的职能没有下移;而应该授权给中介组织的职能未能充分授权, 在立法、经济、计划、评估、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仍有限。
为此, 笔者认为政府在农业教育上的宏观调控职能, 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1.在尽量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范围基础上, 中央政府应将其职能重点放在教育统筹规划, 法律、法规、政策制定, 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改革的推进, 教育环境的改善等方面, 并切实履行协调职能即政府内部的上、下协调,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 (农业部、教育部之间的协调等) , 其目的是通过农业行政部门来预测行业人力需求, 制订行业岗位规范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 设立奖学金和贷学金, 引导培养本行业紧缺人才, 组织和参与评估、监督, 协调教育部门对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业务指导等。地方政府职能应侧重于通过法律、政策、规划、咨询、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并发挥好以下六个方面的职能:做教育改革的引导者、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者、教育实践的指导者、教育资源的统筹者、教育环境的创建者、教育形象的维护者。在此基础上, 应将上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职能, 以法的形式予以明确。
2.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 尽管高等教育法赋予了学校一系列自主办学权,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却极为有限。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指导学校制订整体发展规划、师资队伍规划、校园建设计划, 而不应过多干预学校的内部管理。
3.政府将一部分管不了也管不好的职能, 授权给中介组织,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缓冲作用、服务作用、监督作用及资源配置作用等。
二、服务职能
从我国政府行政 (管理) 职能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 大致可归为四种类型:“一是君权神授的绝对专制统治模式;二是自由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行政模式;三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制模式;四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 又被称作新公共管理, 它是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由此可看出, 服务职能已演变成政府职能中的一个重要职能。
政府服务职能体现在农业教育管理上, 就是为次一层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业教育服务。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 “管”字当头, 农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既是农业教育机构举办者 (唯一) 、又是管理者、监督者, 多重身份集一身。可谓既是裁判员, 又是运动员, 拥有几乎无限权力, 这种身份已经不能适应转型期的需要, 迫使政府角色转变, 置身于服务的位置。为此, 笔者认为政府在农业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上, 应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管理价值, 即政府不是高高在上的“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 而是使社会得到满意的公共服务组织。首先, 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教育管理的法治环境及行政管理环境, 健全法律制度, 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其次, 政府应搭建信息平台, 为农业教育及农业服务, 如农业教育及农业信息、资本市场信息、人力市场信息、生源市场信息等信息平台的搭建;再次, 政府应加强对管理队伍的素质培养, 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最后, 政府应在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加快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拓宽政府采集信息渠道及服务空间, 以便更好地为农业教育及农业服务。
三、保护职能
政府农业教育职能弱化不仅对农业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种极不正常的现状与我国目前的农业国情 (如人口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处在转型期、农业的国际化等) 极不相适应。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因此要求政府对农业予以特殊保护, 尤其是我国。
政府应重点履行好以下职责:
1.政府应重塑农业教育结构体系, 整合、优化农业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并从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三位一体的角度, 整合相关组织资源, 提供组织保障。
2.政府应把农业教育纳入到特殊教育行业内予以重点保护, 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教育发展的软环境, 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农业教育的积极性。
3.政府应制定一些有利于农业教育发展的法规, 如《农业法》、《农业教育法》、《农业推广法》等, 为农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4.政府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税收征收上, 应重点考虑农业教育特殊性, 多方位地予以扶持, 如在经费投入上, 政府应优先保证农业教育的经费, 并依据国情相应增加农业教育经费的投入, 除此之外应允许学校广开筹资渠道, 多方位筹集办学资金;在制定招生、助学、就业等相关政策上, 政府应向农业学校倾斜;在税收上, 政府应从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征收农业教育税, 以补充农业教育经费的不足。
5.政府应积极搭建信息平台, 并提供信息服务, 如农业信息、农业教育信息、人才市场信息、资本市场信息、生源市场信息等。
6.在国际农业教育交流上, 政府加大引进、外派力度, 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涉外农业人才, 为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奠定扎实的智力基础, 并做好对国外农业教育的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 政府在农业教育保护职能配置上, 应主要配置在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机构, 因为对农业教育 (农业) 实行保护往往是较大范围内的行动, 一般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力所不及。政府应确定对农业教育保护的水平, 并逐步完善农业教育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对落后地区农业教育的扶持, 促进我国农业教育的平衡发展, 提高整体农业教育水平。
政府教育职能 篇2
一、党政领导重视教育情况
1.在本区的发展规划中如何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两年来,区委13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7次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和重大问题;实行区四套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协调解决学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组织对镇(街)党政领导进行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建立共建平安校园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为学校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制定了《云城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云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三是教育用地优先保证。市政府在中心城区划拨了9个地块共236亩作为城区新增教育用地。这9个地块分别是教育园区90亩、市二中背56亩、大塱井岗围55亩、云硫中学9.3亩、岔路小学侧15亩、金山小区2100平方、市五小侧1570平方、大坎小学侧350平方。四是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区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这两年教育经费确保了“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
2.党委、政府每年召开几次解决教育工作的专门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的那些问题?有那些主要措施?实施情况如何?
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3到5次教育专门会议。两年来,区委13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7次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用地、加快普及高中、提高教师待遇、平安学校建设等问题。
主要措施:
⑴加大教育投入。两年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均达到了“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逐步化解教育历史欠债,其中2009年偿还1222万元,2010 年偿还1352万元,我区教育历史欠债由2008年1.1亿元下降至2010年12月的8485万元。
⑵全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积极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两年来撤并农村小学10所,出台了《云城区加强撤并学校校产管理实施意见》,较好地保障了撤并后的校产不流失。二是进一步改善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两年共投入2200多万元改善全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加快“新装备”建设。两年共投入240万元用于“新装备”建设。四是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开展了农村支教、城区跟班学习、送教下乡、校际教研等系列活动。五是向农村学校倾斜师资力量。两年来通过招聘、调入新增教师254名,其中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169名,占新增教师总数的66%。六是加强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出台了《云城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暂行办法》,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入学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和外来务工子女免费就近入学。七是启动规范化学校建设。投入约900万元将思劳中学、思劳中心小学建成规范化学校。目前,到位资金551.7万元,所有建设项目已全部动工,预计年内可建成投入使用。八是启动“三网融合”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投入50多万元为7所试点学校装备了“三网融合”远程教育平台,使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三网融合”远程教育平台辐射到农村学校。
⑶积极拓展城区教育用地。两年来市政府在中心城区划拨了9个地块共236亩作为城区新增教育用地。这9个地块分别是教育园区90亩、市二中背56亩、大塱井岗围55亩、云硫中学9.3亩、岔路小学侧15亩、金山小区2100平方、市五小侧1570平方、大坎小学侧350平方。为城区教育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土地基础。
⑷提前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两年来,我区投入了近2000万元改善区直4所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投入730万元对全区高中阶段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了普高送生工作的落实。2009年,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1.08%;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46%,名列全 市第一,比省的要求提前一年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⑸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区政府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并逐年提高。2009年、2010年先后2次提高教师待遇,教师月人均收入由2009年初的1784元增加到2010年底2428元,增幅达644元。我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现了“两相当”。
⑹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投入26.8万元,建设了15个学校警务执勤站,并为全区28所200人以上的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了学校的安防水平。同时,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两年,我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没有出现校园重大安全伤亡责任事故,教育系统呈现出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3.如何大力发展本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如何让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⑴发展本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我区采取三大举措发展中职。一是扩建中职学校。我区于2008年5月将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撤离,并无偿将机关二幼划归区中职学校,使区中职学校的占地和建筑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二是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区中职学校在校生由2008年的523人,上升到2009年的902人,再到2010年1079人,两年翻了一番。三是走联合办学的路子。从2008年开始,区中职采取1+2模式,与三水区工业学校联合办学。全区普职比由2008年的71:29,到2009年的69:31,再到2010年的64:36。
⑵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一是积极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两年来撤并农村小学10所,出台了《云城区加强撤并学校校产管理实施意见》,较好地保障了撤并后的校产不流失。二是进一步改善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两年共投入2200多万元改善全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加快“新装备”建设。两年共投入240万元用于“新装备”建设。四是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开展了农村支教、城区跟班学习、送教下乡、校际教研等系列活动。五是向农 3 村学校倾斜师资力量。两年来通过招聘、调入新增教师254名,其中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169名,占新增教师总数的66%。六是加强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出台了《云城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暂行办法》,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入学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和外来务工子女免费就近入学。七是启动规范化学校建设。投入约900万元将思劳中学、思劳中心小学建成规范化学校。目前,到位资金551.7万元,所有建设项目已全部动工,预计年内可建成投入使用。八是启动“三网融合”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投入50多万元为7所试点学校装备了“三网融合”远程教育平台,使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三网融合”远程教育平台辐射到农村学校。
⑶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2010年全区新增4所(云龙、初城、水东、杨柳)民办幼儿园,新增幼儿学位690个;并引进了广州天河安安幼教集团投资800万元建设了一所民办品牌幼儿园,今年5月开始招生,新增优质幼儿学位360个。2010年学前三年入园(班)率为84%。同时,出台了《云城区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二是巩固了义务教育阶段成果。2009、2010年,全区小学入学率保持100%,辍学率保持为零;初中辍学率分别为1.8%、1.88%。三是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两年来,我区投入了近2000万元改善区直4所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投入730万元对全区高中阶段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了普高送生工作的落实。2009年,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1.08%;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46%,名列全市第一,比省的要求提前一年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为了教育的公平发展,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你辖区采取了什么措施?
一是抓好了学校布局调整,撤并生源少、办学条件差等麻雀学校10所,将学生分流到办学条件好、师资水平高的学校接受教育;并逐步推进规范化学校,增加优质学位。二是出台了《云城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暂行办法》,规范 了义务教育的入学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就近入学。三是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妥善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全部安排学位入读。四是严禁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学生编班时必须随机均衡编班;五是按省定编制均衡配备教师;六是均衡配置教学仪器装备。
5.本辖区对教育用地、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校安工程等工作有哪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是否承担了对中小学校舍建设、危房改造、改造薄弱学校、教育欠债等的责任?
根据《云浮市本级政府公益性投资建设项目规费减免缓征暂行规定的通知》(云府办[2005]116号),市直有关部门对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费都有一定额度的减免。根据《云浮市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府办〔2008〕80号),举办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用地,政府无偿提供。
我区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主动承担了对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校安工程、教育欠债等的责任。2009年投入1500万元建设云浮中学学生宿楼、腰古水东小学教学楼及校安工程;2010年投入资金174万元,完成校安工程18个项目;思劳规范化学校建设已全面开工,预计年底前可以竣工使用;想方设法筹措经费,逐步化解教育历史欠债,其中2009年偿还1222万元,2010年偿还1352万元,我区教育历史欠债由2008年1.1亿元下降至2010年12月的8485万元。
6、本辖区对学前三年行动规划,有何举措和亮点?
我区政府十四届三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云城区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该计划的主要举措和亮点有:一是投入大。三年行动规划约投入6000万元。二是目标高。总体目标是3013年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三是辐射广。到2013年内,全区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城乡覆盖、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四是盘活闲置校舍。出台了《云城区加强撤并学校校产管理实施意见》,规定了闲置的校舍优先用于学前教育。
7、对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市、县(市、区)、镇承担了什么责任?解决情况如何?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采取了什么资助的政策、措施?
我区主动承担外来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解决外来工子女的就学。近几年,凡有要求到我区就读的省内外来工子女,只要不择校,一律给予免费就近入学。凡在我区居住五年、有稳定职业、符合计生政策的外省籍外来工子女,一律给予免费就近入学;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外省籍外来工子女,按省规定收费标准缴费入学。2009年全区共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7171人(其中省外户口2186人);2010年全区共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7701人(其中省外户口2472人)。
我区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政策,保障了全区1596名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省生活费补助。此外,各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贫困生资助办法,确保了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教育和教师管理情况
1.是否按编制配备教师,有无代课教师、临聘教师,代课教师、临聘教师的工资在什么项目中支出,待遇与公办教师的差距如何?对代课教师目前采取什么管理办法(包括个人档案、资格认定、职务评聘、表彰奖励、教研活动等),代课教师问题解决得怎样,准备如何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问题?
教师配备方面,均按粤机编办[2008]73号及[2004]446号配备教师,我区各校的基本编制完全配足,个别学校的附加编制仍有空缺。
至2010年10月,我区原有的58名代课教师,除2人自动辞职外,其余的56人全部已转为公办教师或公办职工,我区的代课教师问题以彻底解决,现在没有代课教师,也没有临聘专任教师。
2.教师的合法权益在本地区是如何得到保障和维护?
我区教师享有《教师法》规定教师的权利和待遇,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和维护。一是落实“以县为主”的教师工资福利制度。实行区财政统发教师工 资,教师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政策性津贴纳入财政预算,全部兑现并逐年提高。2009年11月,实施了“绩效工资”,人均增资约340元。2010年4月人均再增资约220元。另外我区已于2008年实现了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二是代课教师问题已彻底解决。至2010年10月,我区原有的58名代课教师,除2人自动辞职外,其余的56人全部已转为公办教师或公办职工,3.本辖区现有教师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无出现结构性缺编现象? 我区现有教师资源配置基本合理,但结构性缺编现象仍存在。近几年我区中学物理、化学、地理学科的教师招聘不足,造成中学教师结构性缺编;另因计生效应,近几年我区小学在校生人数大幅减少,造成我区小学教师总体超编。
4.为提高本区域教育质量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亮点"做法(教师的培训,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设备的更新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⑴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两年来,我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培训达8500多人次;组织了178人参加了校长高级研修班、省骨干教师培训班、高中教师职务培训班;邀请了魏书生、王文英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对全区3000多老师进行培训;输送了7名校长到省名校跟岗挂职学习。
⑵打造高效课堂。我区积极倡导高效课堂,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实现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参与式教学转变,使我区中小学课堂活了、学生动了、效果高了。从2009年起,我区每学年都举办一次“云城区中小学高效课堂大赛”。
⑶实施教师成长工程。我区于2010年4月颁布实施了《云城区中小学教师成长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培养一批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名班主任,以点带面地推动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中年教师走向成功,老教师逐渐成名。
⑷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目前我区中小学共承国家级研究课题12个、省级 课题9个、区级课题54个。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使我区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专业化成长之路,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正一步步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⑸切实提高现代教育水平。2009年、2010年共投入206万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率先在全市启动了“三网融合”远程教育应用实验,投入50多万元为7所试点学校装备了“三网融合”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了校际间的互动教学、互动培训、互动教研及资源共享,使农村学校师生享受到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试点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9年全区高考上本科线率列全市第三名。2010年高考第一批线率、本科A线率、本科B线率(三率)均位列全市第二;区教育局及云浮中学被市教育局授予“云浮市2010年高考特殊贡献奖”称号。2010年7月云浮中学被命名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5、学校行政班子、教师队伍的归口管理情况(包括校长的选拔、聘任、考核,教师的编制、配备,工资、待遇的保障,住房、保险的解决等)如何?城乡学校对口支援交流情况。
我区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体制后,学校的行政班子、教师队伍均归口区教育局管理。校长的选拔、聘任方面,副科级建制以上学校的正副校长由区教育局提议、区委组织部任名,其余学校的行政领导全部由区教育局选拔、聘任、考核。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我区根据政策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及补贴,并于2009年11月实施了绩效工资,按“山区多得、多劳多得、责重多得、绩优多得”的原则,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我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高了全区教师购买住房公积金的购买标准,不断完善了教师住房保障制度。
为实施均衡教育,促进全区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我区建立了城乡学校对口支援交流制度。将云中、田中、云硫中学、邓小、市一小、市二小等城区强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 “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通过组织城区骨干教师到农 8 村学校支教、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学科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校际教研等系列活动,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6、政府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秩序、保障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以及师生安全,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正常辍学,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⑴建立云城区平安校园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召集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平安校园联席会议,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平安校园建设情况,对发生影响校园及周边安全因素进行研判,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⑵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行动。由区府组织综治办、公安、消防、工商、文化、安监、卫生、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校园安全专项督查组,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结合“五一”、“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⑷加强巡逻盘查。在学生上放学时间,安排警力,保护师生安全。⑸加强校园技防设施。投入26.8万元,建设了15个学校警务执勤站,并为全区28所200人以上的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全区共有40所中小学校和35所幼儿园都安装使用视频监控系统。
7、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情况;学生上学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住宿生的管理问题如何解决?
根据上级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要求,我区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原则,积极稳妥做好学校布局工作,做到撤点并校、优化资源,让孩子们上好学、读好书。两年内,共撤并村小学10所。具体措施如下:
⑴安排学生住宿。学校合并后,都安排学生在学校免费住宿,如河口希望小学共投入资金购置了学生床和建设学生饭堂。制订了《住宿生管理制度》、《住宿生管理员职责》、《住宿生管理评比制度》等制度、措施,添置灭火器材,每天都安排教师值日管理,解决学生吃住问题。
⑵家长接送。部分学校合并后由于学校自身住宿条件有限,学生只能每天由家长早晚接送,中午校吃午饭和午休。部分小学高年级达到12周岁以上的 学生,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后,允许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⑶租车接送。安塘中心校部分路程较远的学生,由各村学生家长自行集体租车接送学生上、放学,中午在学校吃午餐。
⑷加强安全教育。各校都能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高峰、河口等学校还成立了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的学生互助小组,互助小组成员在上、放学途中要集中一起,互相帮助、互相照应,每个星期都向班主任汇报一次有关情况。
8、学校有无C、D级危房,有何改造措施?
2009年秋,随着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全面、深入开展,我区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对全区83所中小学的校舍场址安全、校舍场址防洪安全、单体建筑物安全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单体建筑物433幢,建筑面积34.5万㎡。后经鉴定,我区最终经排查鉴定为安全(含A、B级)的建筑物共398幢,建筑面积共32万㎡;需要加固的C级建筑物共33幢,建筑面积共2.5万㎡;需要拆除的D级建筑物2幢,建筑面积共329㎡。
针对我区C、D级危房,我区制定了2009-2011年校安工程规划。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2009年已经拆除了全部D级危房2幢329㎡,2010年已完成了11幢C级建筑物的维修加固,建筑面积9250㎡,并拆除7幢C级(安全隐患较大且已闲置)建筑物,建筑面积936㎡,剩余11幢C级危房的加固改造将在2011年内全部完成。
三、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情况
1.介绍2009-2010年本区经济发展状况。
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4.27亿元,比2008年增长11.7%。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79亿元,同比增收1.95亿元,增长105.7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4亿元,同比增收2517万元,增长1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22亿元,同比增支3548万元,增长9.18%。
2010年,全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9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1亿元,同比增收5701万元,增长29.4%。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6.08亿元,同比减支1434万元,减幅2.3%。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量少质弱,可支配财力十分少,区级财政十分紧张,目前仍处在“保工资、保运作”阶段。
2.介绍一下本区在财力上是如何大力支持教育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建设、设施设备、校园改造、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
我区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财政还处在“保工资、保运作”阶段,但我区仍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动摇,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两个逐年提高”和“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教育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一是改善办学条件。近两年共投入22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加快“新装备”建设。近两年共投入240万元用于中小学“新装备”建设,使城乡中小学设备逐步达到省定标准。三是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制度。全区教师工资福利实现了“两相当”并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政策性津贴纳入财政预算,全部兑现。2009年、2010年,先后2次提高教师待遇,使我区教师月人均收入由2009年初的1784元增加到2010年底2428元,增幅达644元。四是逐步化解教育欠债。我区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分期分批逐步化解教育历史欠债,其中2009年偿还教育历史欠债1222万元,2010年偿还教育历史欠债1352万元,使我区教育历史欠债由2008年1.1亿元下降至2010年底的8485万元。
3.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本辖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近两年来是否做到了逐年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本辖区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是多少,近两年是否做到了逐年提高?(即“两个比例”)
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在近三均逐年提高。
2009年区财政教育经费支出15100万元,占GDP比例的3.41%,比上年提高了0.13%;
2010年区财政教育经费支出17739万元,占GDP比例的3.59%,比上年提高了0.18%;
(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近三年均逐年提高.11 200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1499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35.55%,比上年提高2.48%。
2010预算内教育经费1923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35.59%,比上年提高0.04%。
4.本辖区教育附加费的使用情况及介绍一下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预算管理体制情况?
(1)我区教育费附加的使用是由区教育局做出方案,报区财政局审核,呈区政府审批后拨款。2009年征收教育费附加共931万元并全额用于教育;2010年征收教育费附加共1331万元并全额用于教育。
(2)我区公办中职学校实行教育经费财政拨款为主的管理体制,还未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
5.教师待遇是否得到保障,是否达到"两相当"?(“县域内教师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相当)是否实施了绩效工资,效果如何?
2008年,我区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已达到“两相当”,2009年我区因提前实现“两相当”而受到省的奖励。从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我区每季度均把“云城区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作进展情况季报表”按时上报市、省相关部门。
2009年11月,我区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实施按偏重于山区学校的原则,根据地域系数和教师人数下拨至各学校,各学校再根据各位教师的岗位职责情况、工作量多少、出勤天数、成绩好坏等每月底计发给各位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收了较好效果。
6、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教育收费规定,有无违规收费现象? 我区认真贯彻执行高中收费实行“一费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规定,加强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领导,强化收费检查监督,12 规范收费行为,我区中小学收费走上规范化轨道,有效遏制乱收费行为。
7、代课教师以及临聘教师的工资在何项目支出?
我区代课教师已彻底得到解决。目前,没有代课教师和临聘教师。
四、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存在什么困难与问题?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1.目前你市(区)教育工作中那些方面需重视解决?如:领导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经费问题?教师队伍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对教育的合作机制,相互推诿?
目前我区教育工作中需重视解决问题是:首先是教育经费不足。我区教育经费虽然达到“两个比例逐年提高、三个增长”的要求,但由于我区经济量质弱,至今仍是“吃饭财政”,教育需求快速增长与投入不足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教育现代化水平不高。其次是教育负债沉重。至2010年底,全区教育负债达8485万元。教育负债,已经成为我区教育发展的包袱,制约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已形成对教育的合作机制。如发改部门能将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积极向上争取教育项目和资金;区财政部门能足额及时拨付教育经费;编制、人事部门能省中小学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能足额核定教师编制,综治、公安、工商及文广新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大规模的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环境。物价部门能切实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指导和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建议:一是省加大对我区转移支付资金的力度。二是省尽快出台解决教育历史欠债的政策。
2.目前发展教育投入中那些方面需重视解决?如: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使用不合理、偏重硬件忽视教师待遇、经费使用绩效不高等? 目前教育投入中需重视解决的问题:
(1)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只能保运作,教学设备设施维修和更新得不到保障。
(2)自2002年秋季开始执行“一费制”,省补助免杂费的标准与现行市场物价指数标准提高幅度不相适应。
(3)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支出范围窄,未切实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如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和国家补助经费用途规定严格,学校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经费。而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在实践中积累的奖励制度、办法受经费支出范围限制,无法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激励教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
(4)教育负债较大,我区到2010年底止,共计负债8485万。负债主要是由于税费改革、一费制施行、“普九”验收、学校上等级、布局调整等历史因素造成的。
3.目前教师队伍中那些方面需重视解决?如:教师缺编、空编、结构不合理、代课教师多、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
目前我区教师队伍中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受经济制约我区教师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从教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我区工资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外地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而本地高学历、高素质的毕业生及优秀教师外流情况较多,师资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政府教育职能 篇3
【摘 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定位不准确,有些地方仍然习惯于用管公办学校的办法管理民办学校,过多干涉民办学校的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本文将简单描述我国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能不到位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政府职能 不到位 表现
一、职能机构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职能机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管理民办教育的机构设置与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不相适应。目前,全国大多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虽挂有“社管办”的牌子,却没有编制或编制不足,管理经费无保障。部分省(直辖市)的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未形成归口主管和分工负责的体制和机制。因管理人员有限或存在某种畏难情绪,相当一些地区基本处于“只批不管,出了大问题才管”的状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这种管理力量薄弱的现实问题与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与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及复杂性,以及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的管理职责是极不相适应的。
在管理力量薄弱的同时,管理工作也亟待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应该和公办高校一视同仁,把放松管理视为对民办高校的扶持是有害的,将会严重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基本上都是针对公立高等教育的,有限的涉及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不但不明确,甚至互相抵触。例如《高等教育法》第6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可是,国务院制定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5条规定:“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显然,《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一款的内容和《高等教育法》相冲突,该条例的规定非但不是鼓励,反而是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限制。
政策不完善的另一表现是我国还没有政策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做出规范。由于我国《教育法》及《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一规定实际上使营利性学校不合法,因此目前还没有政策规范现实中存在的营利性民办学校。这就让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学校同样享受了优惠政策。这不仅起不到提倡和鼓励捐资办学的作用,还严重打击了那些热心捐助教育,不图个人回报的企业家和爱国人士支持公益性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三、对民办高校办学基本问题缺乏政策保障
1.办学待遇政策问题
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在宏观、微观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财产分割、收益、产权处理、经营等方面都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观念上,传统计划经济观念仍在束缚着教育决策者的思想和行动,以公办高等教育为正统,以公办高等教育的业绩作为考察各级高等教育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对民办高等教育采取放任、忽视或歧视的态度,甚至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担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会对其管辖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秩序产生冲击而严加管束。在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上,不允许民办高校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机会和权利。
2.办学自主权政策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管理政策法规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限制过多,使其缺乏办学自主权。
在招生方面。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数量及地域范围等均受到限制,招生自主权非常小。民办高校在行使招生自主权时,政府对民办高校招生管理的具体政策和办法上,使招生的“自主”受到限制。在收费方面。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受到严格控制,不能按质价收取。另外,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均受到严格限制。这些不当的限制严重抑制了民办高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十分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办学人才政策问题
办学人才主要是指民办高校的教师与管理干部。政府对民办高校干部、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政策保障,教师的职称评定、工龄教龄、业务进修指导、表彰奖励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政策保障,导致民办高等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师资是决定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对民办高等学校更是如此。国家对于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剧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形成。由于没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开展专业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学科、课程、设备、资料等建设。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专业建设是教学的基础工程,这项基础工程不夯实,教学质量迟早要出问题。一旦教学质量有问题,就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就业问题又反过来影响招生,招生有问题,民办高校的生存就有危机了。由此可见,由于民办高校在人才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而导致的师资队伍不稳定问题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难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制约着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兴衰与存亡。
【参考文献】
政府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职能缺位 篇4
一监管缺位
1. 认识不到位
各级政府不关注早期教育, 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幼儿园的发展上, 关于幼儿园的政策比较成熟, 而且在不断更新, 但是针对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的政策性文件几乎没有, 只是笼统地谈到0~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一些政府部门对早期教育在儿童个体成长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宏观的战略眼光, 把早期教育当做照看儿童的一项福利事业, 对早期教育的性质、地位及宗旨等根本性问题存在认识上的欠缺, 对早期教育重视不够, 甚至是轻视和忽视。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自主制定了一些关于本地区早教机构发展的政策, 然而在其他省市没有政策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对早期教育的不重视从根本上严重制约了中国早期教育地位的提升, 以及早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权责不清晰
早期教育是一项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分工协作。只有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在早期教育发展中应负的职责, 并做好不同部门之间包括信息沟通、人员合作、资源共享等在内的多方通力合作, 才能够集各方力量搞好这一系统工程与百年大业。目前中国在早期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 存在各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划分不明晰、职能发挥不充分、协调合作不到位等问题。在中央, 目前基本明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早期教育工作, 但在地方, 对早期教育的监管则没有形成监管合力。比如, 早教企业主要以企业形式在工商局注册登记, 因是企业办学, 教育部门无法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监管, 工商部门只能监管其经营活动, 教学的科学性无法保证。在某些城市对早教机构的审批职责是计生、工商等部门, 教育部门缺乏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依据。
3. 监管队伍薄弱
目前, 教育部明确基础教育二司负责早期教育工作, 但在省市层面, 除了开展早期教育试点的省市, 基本上没有明确由哪个处室负责早期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教育行政本身, 中国的早期教育既缺乏财政投入, 也缺乏行政指导, 更没有市场监管, 导致大多数早教机构的教育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教材五花八门, 课程设置随心所欲, 办园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
二财政投入缺位
由于社会、学界以及政府对早期教育没有形成共识, 政府也没有将早期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因而基本上没有对早期教育进行财政投入。据统计, 1998~2004年, 中国学前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一直在0.05%~0.07%之间, 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0.04%~0.05%, 总投入占全国教育总投入的1.28%~1.44%。而这些投入是针对3~6岁年龄段的教育机构。除了从2012年起教育部在全国14个试点地 (市) 级政府外, 各级政府基本上没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任何投入。早期教育还是一个典型的私人领域, 需要私人买单, 只是少部分有经济支付能力家庭可选择的“奢侈品”, 要成为政府向所有公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可谓任重道远。
缺乏扶持早期教育发展的财政税费政策。由于早教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 加之早教行业门槛高、投入大、管理难、利润低、投资回收期长, 需要采取各种扶持政策,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早期教育, 比如免税政策、费用减免政策、水电费优惠价格政策、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但目前政府把它当成一项竞争性行业看待, 对待早期教育机构没有任何特别扶持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对餐饮等完全竞争性产业、行业都有财政税费等方面的扶持, 但对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早期教育事业却没有任何扶持, 这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的体现, 非常不利于早期教育的发展。
财政投入缺位导致早期教育发展结构失衡。目前, 中国的早期教育几乎只是一部分城市高收入阶层的“奢侈品”, 如何让早教事业惠及全国广大婴幼儿, 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全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 0~3岁儿童滚动存量约有5000万人, 其中61%在农村。农村儿童中, 1/3的孩子是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他们的情感和社会认知发展方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压抑迹象。贫困儿童缺少获得早教服务的机会, 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不同层次教育长足快速发展、公共财政对民生问题日益关注的情形下, 早期教育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使教育均衡性、公平性严重偏离, 应当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三制度供给不足
从国际经验看, 世界发达国家都有较好的法规政策体系保障和支持早期教育的良性发展。以美国为例,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颁布了第一个关于早期教育的法律性文本《朗哈姆法案》。此后, 1966年的“提前行动计划”、1979年通过的《儿童保育法》、1994年的《现行计划法》和《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1998年的《幼儿教育五年计划》、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等法案构成一个完整的早期教育法规体系。
相比之下, 目前中国尚无全国性的专门的早期教育法律, 在《教育法》规定的四个独立学段中, 目前唯有早期教育没有立法。现有的法规和政策涉及早期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三章“学前教育”中有一句话, “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41号文件) 开篇提出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但该文件主要关注点是解决入园难问题, 没有提及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但作为对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贯彻落实举措,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决定在全国14个地市开展早期教育试点, 并指出试点内容是“以发展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为目标, 重点在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 总结经验。”从中可看出, 早期教育在中国尚处于早期研究和探索阶段, 离正式进入公共政策议程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早期教育的制度供给短缺严重制约中国早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提高全社会对早期教育事业的重视, 有效地协调早期教育发展与社会各方面的法律关系以及规范各主体的行为都十分不利。当前, 制定科学适宜、有力的全国性的早期教育法, 是解决当前中国早期教育事业发展诸多问题, 保障并促进早期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与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 (试行) 的通知. (闽教基[2008]75号)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教基二厅函[2012]8号)
[3]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王亚新.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D].西北大学, 2008
[5]熊文洲.陕西民办学前教育政府规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6]庞丽娟、韩小雨.中国学前教育立法:思考与进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7]钱晓玲.近十年来印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11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5
一、规划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2、建设项目选址许可;
3、建设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用地范围)规划许可。
(二)服务类事项:
1、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
2、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3、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
4、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审查。
二、国土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许可;
2、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临时用地许可。
(二)、非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审批。
(三)服务类事项: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核;
2、地质灾害危险性估评成果备案;
3、房地产抵押登记备案;
4、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 ;
5、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6、国有土地资产处置;
7、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
8、土地估价报告备案;
9、土地使用权变更;
10、土地使用权变更抵押登记;
11、土地使用权初次抵押登记;
12、土地使用权再次抵押登记;
13、土地使用权展期抵押登记。
三、住建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房地产企业资质审查;
2、建设工程施工许可;
3、燃气经营、安装、建设许可;
4、商品房预售许可;
5、物业管理企业三级资质审批。
(二)、非行政许可项目:
1、房产测绘成果应用核准;
2、商品房预售款使用核定;
3、保障性住房审批。
(三)服务类事项:
1、房地产开发企业登记备案;
2、房产登记;
3、地役权登记;
4、建设施工现场自拌混凝土登记;
5、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6、在建工程抵押登记;
7、在建工程项目预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返还申请。
四、水利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
2、取水许可;
3、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审批;
4、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程竣工验收。
(二)服务类事项:
1、工程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审查;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备案。
五、生态文明建设委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防治污染设施竣工验收;
2、临时用水(含基建用水)许可;
3、征占用林地审批。
(二)、服务类事项:
1、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绿化配套核准;
2、占用征用林地审核;
3、用水计划审批。
五、城管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城市建筑垃圾准运(处置)及消纳场建设许可;
2、设置户外广告许可。
六、人防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结建防空地下室建设、防护设计及易地建设审批;
2、人防工程建设及设备、设施拆除审批;
3、人防工程建设用地调整联合审批。
(二)服务类事项:
1、防空地下室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
2、结建防空地下室平时开发利用备案审查。
七、消防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八、发改部门
政府教育职能 篇6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教育管理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教育活力,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现就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关系逐步理顺,但政府管理教育还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和评价还不充分。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必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以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核心任务,加快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以进一步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方式为前提,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主动开拓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新形式、新途径;以推进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3.基本原则。
坚持权责统一。依法明晰政府、学校、社会权责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教育治理结构。
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整体推进和先行先试相促进,解决当前问题和着眼长远相衔接,加强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放管结合。既要解决政府越权越位问题,把该放的权坚决下放,又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做好事中、事后监管,逐项查看措施是否及时跟上、有力有效,是否存在监管漏洞和衔接缝隙,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坚持有序推进。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教情,综合考虑不同地区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提高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稳妥推进,不搞一刀切。
二、推进依法行政,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4.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教育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全面清理規范性文件,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转变政府职能,严格控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项目评审、教育评估、人才评价和检查事项(以下简称“三评一查”),大幅减少总量。确需开展的“三评一查”事项,要在年初编制目录并进行公示。各地应结合实际,提出“三评一查”的缩减比例。探索开展“三评一查”归口管理制度。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明确依据,不得随意进入学校进行检查。政府不得法外设定管理教育的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学校、教师、学生等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5.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全面公开教育及相关政府部门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优质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清单之外的事项学校可自主施行,要尽量缩减负面清单事项的范围,更多采取事中、事后监管方式。
6.加快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建设。系统梳理我国教育标准建设情况,出台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规范标准发布程序,出台国家教育标准审定办法,健全教育标准制定和审查机制,提高教育标准的权威性、适切性,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富有中国特色的分层、分类教育标准体系。
7.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教育决策法定程序。充分发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及其他各类教育智库的作用,完善教育决策的智力支持系统。采取座谈会、听证会、网络平台听取意见等方式,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对重大教育决策的意见建议。加快建设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教育决策等提供全面、权威的数据支撑。建立教育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8.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制。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执法体系,规范教育行政权力行使程序。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手段,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教育法律和政策有效实施。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督促学校强化依法办学意识,健全高校和中小学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9.加强和完善政府服务机制。科学编制教育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完善规划的实施机制,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约束力。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的规定,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并逐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拨款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创新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方式,健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在决策咨询、学校管理、提供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位、师资培训、特殊人群服务、教育质量和办学绩效评价等领域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出来,形成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10.加大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加强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及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绩效评估体系,重点针对履行职责、行政效率、行政效益、行政成本等开展评估,评估的标准、指标、过程和结果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在做好内部评估的同时,要主动委托第三方开展全面、深入、客观的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教育行政工作业绩的重要参考,对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教育职责的、超越或者滥用教育行政职权的、违反法定教育行政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责任。
三、推进政校分开,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11.依法明确和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更加注重以法治方式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时,进一步研究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政府简政放权,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定办学自主权;通过章程制定,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办学自主权的实施机制;通过完善法律救济机制,切实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教改办〔2014〕2号)及有关规定,进一步扩大高校在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职工队伍管理、经费资产使用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自主权。按照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深化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高校自主评聘、政府宏观管理监督的新机制。扩大职业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师评聘、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中小学在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高校领导任职期间要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不担任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深化高校职员制度改革,加快职业发展、工资待遇等配套政策建设,鼓励行政人员专职从事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现校长的专业化、职业化。
12.加强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法制定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同一学区内的中小学,可以制定联合章程。学校要以章程为统领,理顺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13.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领导,在公办高等学校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4〕55号),在中小学、民办学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建立由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对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报告,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及涉及学生、家长、社区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等提出意见建议,完善民主决策程序。高等学校要加强学术组织建设,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相对独立行使。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发挥好理事会在决策咨询和社会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中小学要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提出意见建议。
14.健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机制。鼓励高校面向社会办学,建立健全協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机制。鼓励学校之间、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加强合作,协同育人。深化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争取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教学指导、提供实习岗位、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建立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职业院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学校应当积极有序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向社区居民有序开放体育文化设施。
15.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公开办学信息,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重点公开经费收支、招生就业、基本建设招投标、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安排等社会关注的信息。学校配置资源以及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制订具体实施规则,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四、推进依法评价,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
16.推动学校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引导和支持学校切实发挥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认真开展自评,形成和强化办学特色。学校应当依据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确立本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对照人才培养要求,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建设、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监测评估,开展对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等的满意度调查,努力形成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17.提高教育督导实效。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加强各级教育督导工作力量,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督导工作专业化水平。加大机构和职能整合力度,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督导队伍。依法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督导和评估监测,实行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完善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报告发布制度,建立健全公示、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健全问责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18.支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价。大力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整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扩大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制定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的资质认证标准。引入市场机制,将委托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保证教育评价服务的质量和效益。重视扩大科技、文化等部门和新闻媒体对教育评价的参与。重视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实施的教育质量评估项目。
19.切实保证教育评价质量。坚持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健全多元化评价标准,积极采用现代化评价方法和技术,保证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独立性,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政府对所委托的教育评价,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强质量监控。评价机构要将评价的实施方案、指标体系、对象和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分析等向评价委托方(包括政府、学校)和评价对象反馈,逐步做到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广泛的监督和质询。鼓励成立教育评价的行业组织,发挥其在评价机构的资格准入、业务指导、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操作不规范、弄虚作假甚至违规违纪的评价机构,要建立“黑名单”制度。
20.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结果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建立健全政府和学校对评价意见的反应机制,对评价中暴露出的问题,要认真加以整改。探索实施学校绩效评估制度,结合对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督导评估,建立与学校办学定位、目标、责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充分反映学校办学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个性发展。探索建立评价结果综合运用机制,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推送评价结果信息,扩大评价结果运用范围,将其作为资源配置、干部考核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五、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1.确保任务落实。各地要把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抓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实际制订推进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强检查监督。对改革涉及的重要问题、重点环节和重大举措,要密切跟踪指导,深入分析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政府教育职能 篇7
(一) 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当前, 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上, 过分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 而忽视了其个体功能, 即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功能。政府在政策上也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对农民职业培训的更多优惠政策。虽然《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由政府统筹, 部门各司其责, 但真正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尤其在经费方面得不到统筹安排, 甚至没有专项经费。一些农职校缺乏最基本的教学、实习设备, 严重地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二) 政府未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我国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使职业指导在学校中不受重视。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都没有组建职业指导机构和相关人员, 没有开展职业指导活动, 未能及时多渠道收集整理各类媒体发布的用人信息, 也没有跟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许多学生由于得不到正确、有效的职业指导, 无法快速获得用人信息, 致使就业难度加大。
(三) 政府未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财政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农村职业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县级政府负责筹措与分配。大多数县市单靠县级财政的力量, 只能维持教师基本工资的发放, 不利于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此外, 政府对教育总资源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上的不合理分配也是造成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的原因之一。例如, 我国近六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69.31元, 比普通中学人均支出少80.08元。
(四) 政府及相关机构未能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立法
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虽然都从不同的角度为保障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都没有明确规定必须要实施农村职业教育, 也没有明确细化实施农村职业教育的手段和途径。现在, 我国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修以及农业中介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制度、证书制度都有独立的法律关系, 如果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关系就无法确定, 也就无法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快速、有效地推进。
(五) 政府未能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 农村职业教育类型仍以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为主, 仍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受教育对象, 忽视了农村社会最广大的在职劳动者, 更未能兼顾弱势群体和老年人接受教育的需要。目前,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仍然不完整。农村各层次的职业教育, 尤其是以农科类专业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的渠道依然不畅, 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缺乏有效沟通, 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及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不相符合;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农村广大人群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农村各类教育发展缺乏系统的整体的规划, 系统运作效益不高。
(六) 政府未能建立发达的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的体系
目前,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仍很薄弱, 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一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 且城乡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薄弱, 不能及时总结职业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所取得的经验, 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 用以指导实践。三是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 影响了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劳动就业及人力资源的有序、有效流动。四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不严格,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也制约了农村劳动者收入的提升。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审视
(一) 政府应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 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职业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 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逐年增长。要想方设法落实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经费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已有明确的规定, 这是国家为确保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经费保证, 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国家在制定相关经费政策时已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 各级政府在公共财政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是有能力支付的。合理确定生均经费标准, 建立办学成本分摊机制。按照国家的要求, 根据生均培养成本确定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能低于同类学校经费标准, 有条件时还可对职业院校适当予以倾斜。同时, 确定合理收费标准, 接受教育者适当承担培养成本,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当前, 农村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政府办学、行业企业办学和个人办学在全面展开, 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多元化是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确保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渠道经费的均衡投入是农村职业教育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补助和引导作用, 吸引社会投资, 并积极运用金融、税收、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 政府应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农民职业的不断分化, 农村中也越来越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只有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还要有高等职业教育, 以满足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此, 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着手兴办社区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学院, 或者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 把农村职业学院建在办学条件好的、经评估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县级职教中心, 实行农村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一条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可以依托现有的普通高等学校或行业的、地市的职业技术学院, 在县级职教中心举办“3+2”形式的高职班, 就地招生和教学。
(三) 政府应构建科学健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就是要逐渐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府统筹、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新模式, 克服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统筹乏力的弊端, 强化市 (地) 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办学、统筹资源方面的职能。政府应进一步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 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组织和推动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 改变目前分散办学、重复办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 提高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效益。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创设环境, 搭建平台, 制定政策, 提供信息服务, 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 可以采取社会化、集团化、民间化、市场化运营方式进行资源重组, 在国有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 调动一切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政府应把各类资源有机整合, 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 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 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 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职业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要依法严格审批程序, 规范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序、有效进行。
(四) 政府应重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公共治理结构。
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重建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治理结构, 使之能够适应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 规范、保障、激励学习型社会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政府应建立居于核心地位的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统筹机构, 使政府对开发人力资源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责任落到实处。政府在放开对经济的直接管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 将不断完善、强化政府关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使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 成为政府的第一责任。政府在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职能应主要包括:制定有利于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及其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与条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服务体系和职业预报体系;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行宏观调控, 纠正市场机制负面影响造成职业教育运行的偏差;主要承担具有较强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尤其是在扶持农村职业教育及其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主导作用。
(五) 政府应构建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政府对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的投入, 提高有限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益, 在加强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体制下, 加大中央对西部、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保证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大化。必须通过完善和强化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扩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优化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提升农村劳动者,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自生能力, 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最大化。应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投资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基础, 最为重要的投资, 也是农村扶贫方式的重大革新, 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扶贫资金效益不高的状况。必须尽快建立强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使各级政府财政转移规范化、制度化, 确保中央财政对经济薄弱省份以及各省市财政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弱势群体财政转移支付到位, 保障有力, 使各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依法建立高效、透明的财政预算、拨款、评估制度。对预算支出的执行过程, 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监督机制;改革财政拨款方式, 应建立不同类型项目的不同拨款运作机制, 定期评估政府和受益主体对公共教育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效益情况。
(六) 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 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下, 把隶属不同行业部门管理的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基础、职业、成人等不同类型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衔接、相互促进, 更好地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是我国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与科技创业之路, 是为实现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下, 把隶属不同行业部门管理的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基础、职业、成人等不同类型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使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衔接、相互促进, 更好地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与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渠道, 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农村成人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终身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三教统筹”, 不仅可以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 而且可以进一步发挥教育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要注意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训的贯通, 形成较为完备的初等、中等和高等相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实施, 可以依托乡镇现有中小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 与抓好农村大量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紧密结合, 以教学促普及, 以普及促教学。农村中级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继续坚持上挂下联的成功经验, 同时在体制创新上迈开步子。县、市职业教育中心与高等院校合作发展, 可以探讨对职业学校实行兼并、租赁和托管的形式, 使一批农村职业学校的资源真正能够发挥作用。高等职业教育要克服“普通化”的错误倾向, 纳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 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农科教结合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而搞好农科教结合又可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今后农科教结合工作的重心要进一步向下延伸, 延伸到学校、延伸到村户, 最终落实到农民的素质提高上。要尽可能把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支农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建设结合起来, 使之相互促进, 发挥综合效益。
摘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当前, 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 存在着政府支持和重视不够、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财政管理制度、未能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立法、未能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等政府职能缺陷, 为此, 必须积极优化政府管理职能, 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构建科学健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重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公共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政府管理职能,优化
参考文献
[1]楼世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 2008, (1) 38-40.
[2]周静.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5) 108-109.
[3]秦红梅.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 2008, (5) 154-156.
[4]杨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1) 58-60.
[5]刘诠路.“三农问题”与“农村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30—34.
[6]贾玉玺.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系统及教育模式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6) 83-84.
政府教育职能 篇8
1.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的仍然是从计划、招生到学籍和毕业证书发放都由政府控制的模式,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限制。集权与放权的内容、方式有待进一步科学化, 全国性的招生考试与招生的计划性、地方性之间的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权力主体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1]。
2.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全日制本科、研究生的发展较为重视, 而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由于受传统正规教育思想影响, 很多政府官员认识不到从一次性教育理念转变到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把成人高等教育看做学历补偿教育, 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许多管理者不是把成人高等教育当做为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 而是把它看成为普通高考落榜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重创收、轻管理, 重规模、轻培养, 办学思想不端正。
3.政府的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成人高等教育摆脱“普通教育化”命运的因素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等学校的人员编制、事业经费、工资基金等都与普通在校生规模挂钩, 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 处于“以教养教”状态, 难以摆脱“普通教育化”的命运。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国家对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的拨款不足, 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日益紧张, 根本无力投入足够的经费改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 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2]。
4.政府的办学目标定位不确切。
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其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和社会需要,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目的是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 在确定学制、设置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等方面都与实际需求不符, 套用普通教育的方法[3]。
5.政府的宏观调控出现偏差。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对教育集中计划与直接管理的行政体制, 政府承担办学任务, 排斥社会参与。直到今天, 这种局面仍改变不大。另一方面, 主办学校没有自主权, 极大地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化与市场化的进程。此外, 各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整体定位和持续发展缺乏指导、规划与监控。各级地方政府大多把主要财力和精力投入到容易见效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上, 对成人教育放任自流, 导致成人教育发展无序, 质量不佳。
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
1.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当前, 在我国绝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办学机构与管理机构合二为一。这虽然有利于完成办学目标, 但也容易导致管理者出现偏差, 事与愿违。例如, 实行成人高等教育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忽视了教育的地方差异, 不利于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因此, 管理者不应一味地热衷于掌握招生计划、验印、发证等权力, 而应把精力放在为办学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方面。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其最重要的权力。1995年, 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若干意见》规定, 办学自主权包括教育教学权、人事管理权、自主招生权、资产管理权、科研开发权、对外交流权等, 主要是招生权和管理权。由于教育部和各省 (市、自治区) 教育厅拥有计划控制权, 因此, 高等学校的自主招生权是有限的, 学校不能自主应对生源的变化, 无法根据市场进行调节。当前, 应让社会公众拥有质量监督权以实现办学的市场调节, 利用社会的认可和学生对高校的自主选择引导高校的办学行为。因此,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向政府监督、权力下移、宏观调控、市场调节、自主办学、法规管理的柔性管理体制方向发展[4]。
2.调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向。
政府应制定政策, 让成人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把成人高等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中去认识, 把成人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放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中去构筑。当前, 就业模式及生活方式的变化, 要求人在其一生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 因此, 成人高等教育要为人们开阔视野、提高自我、培养创造能力提供机会。此外,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逐步升级, 要求我国大力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 要关注服务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以面向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 同时在教学上不断增加现代技术和现代服务的知识和技能[5]。当前, 大多数成人高校陷于非学历教育推进迟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不足的困境。原因在于他们未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定位培养目标, 过分注重学历教育, 与普通高校抢夺同一生源, 忽略了成人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的配套, 从而放弃了一部分生源。事实上, 成人高等教育并非没有自身的优势, 其职业化、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普通高校不具有的。当前, 我国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 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必须重视市场需求调查, 调整办学思路, 重视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针,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3.强化对办学秩序的管理和调控。
目前, 政府在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方面尚有欠缺。近年来随着生源竞争日趋激烈, 无序竞争逐渐现身。主要原因在于, 成人高等教育虽然较早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但管理机制改革却较为滞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将直接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声誉, 不利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的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管理的重点是对办学行为进行管理, 这是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环节。目前, 一些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行为较为混乱, 在建立校外函授教育站点时, 不注意考察合作对象的办学条件、办学能力、办学资历等, 只考虑生源多少, 结果造成成人高等教育出现恶性竞争以及不良发展境况。应当规范办学体制, 引导成人高等教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提高生源质量。教育部虽然发布了《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 (教发[2007]23号) , 但该通知既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手段, 也没有给出全面、系统的解决办法, 因而无法改变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整, 实现公平竞争, 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6]。
4.健全和完善调控机制。
首先, 应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宏观调控重点, 应放在扶持和引导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为此, 应健全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并以计划、立法、评估、拨款等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 是使其面向市场需要和社会需要, 有序化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 使其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发展要求, 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具有鲜明特色和合理结构, 开放灵活和自主发展的现代成人高等教育体系[7]。其次, 应健全和完善微观调控机制。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要不断完善微观管理制度,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加强教学行政管理工作是完善微观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教学行政管理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要在保持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的同时, 防止他们之间过分独立, 应增强凝聚力, 增强协作与分工, 发挥团队精神,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对市场需求作出快捷灵敏的反应。要建立网络型内部管理体制和集体决策型组织, 尽快建立并完善社会需求压力传递系统。
摘要:当前,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体制不完善、对成人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宏观调控有偏差等欠缺。应积极推进政府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职能的优化, 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调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向, 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的管理和调控, 健全和完善调控机制。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政府职能,优化
参考文献
[1]曲衍芬.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5, (5) :48-50.
[2]彭清.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35-37.
[3]杨锐英, 郝立宁.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成人教育, 2006, (7) :35-38.
[4]乐传永.全面质量管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范式[J].成人教育, 2004, (3) :5-8.
[5]余小波.终身教育理论与成人高等教育变革[J].教育与考试, 2007, (5) :70-72.
[6]徐青.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2, (6) :10-12.
政府教育职能 篇9
一、政府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国务院2008年发布的“三农”问题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由此,政府要树立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的理念,充分认识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多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专业技能型、经营管理型、市场营销型和劳务输出型的优秀人才,但也应看到,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对于自身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因此,政府需要对在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职能进行明确定位,以进一步改善绩效。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今天的农业经济,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地”,而是一个包括农、林、牧、渔、工、贸、商等在内的综合立体产业,是一个靠现代科技引领和支撑的产业系统。建设新农村,需要广大农民懂技能、会经营,需要越来越多的“米专家”“鱼博士”“花老板”“菜经理”“土专家”“田秀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全国只有5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16%。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并且农村实用人才在各产业的分布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可以想象,以这样的主力军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农业部今年为农民办的首要实事之一。当然,要把这些数量巨大的农民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理想、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二、政府要加强宣传 引导 ,提高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农民是被培养的主体,充分调动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非常重要。为此,政府要转变认识,充分发挥引导服务职能,提高效率,采取不同形式,从多方面入手,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农民对实用人才重要意义的认识。首先,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其次,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要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专门召开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由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再次,通过宣传让农民知道参加教育培训亦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所以,政府要把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作为体现执政为民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实事来抓。
三、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将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养纳入现代农业建设整体规划中。发挥地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优势,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农民教育体系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网络,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高、生产经营等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和良好环境。
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农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依靠的主要群体。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农民总体素质的根本之道。建设新农村,就要有高素质的农民。高素质农民离不开“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体系”的健全。为此,政府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制定和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农村基层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采取政府引导、部门组织、社会参与、各界支持的运行机制,建立起农村基层人才培训体系和人才交流服务体系,同时切实加大人才的继续教育力度,继续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重点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大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争取到2010年,使农村行政管理人才和农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60%以上,每个村、组拥有2-3名种、养、加能手,1-2名经营能人。二是要结合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相衔接的农村基层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重点是抓好职业教育,要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需施教,大力培养高技能的农村基层人才;发展农村人才远程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和自主化;针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开展对农业和农村人才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构建组织选送、自主学习、实践培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三是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改革教育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关键是以提高农业、农村人才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好国内外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科研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各类农村技术培训服务基地的作用。
四、政府要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政策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投入
首先,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是关键。开发农村基层人才资源工作重点是要结合农村基层人才的特点出台好政策,执行好政策。政府应制定有关政策,建立健全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表彰机制,鼓励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比如,支持高等学校设置和强化农林水类专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在高等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就读的学生给予倾斜,对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农林水专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对农林水类专业学生给予倾斜。通过制定政策,支持实用人才自办农村科技示范综合基地或承包租赁试验田、山林、乡镇企业或自办企业,使其成为致富带头人;规定对具有真才实学,在科技开发、技术推广中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拔尖实用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土专家,采取政策倾斜。
其次,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用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以知识、能力、业绩、奉献为主要指标的人才信息库,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农村的覆盖面;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激励相结合的人才评价体系,重奖那些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实用人才,给予表彰或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对能力较强、水平较高、贡献较大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优先提供科技服务、优先培训进修等。对符合干部任职条件的,优先录用提拔、优先晋级升职等。
再次,落实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经费,保证财政支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是保障。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从整体性人才开发的角度出发,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培训战略。一是各级政府应当确保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要加大对农村基层人才开发和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政府、社会机构、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门预算科目,建立占财政支出相应比例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层人才的稳定、吸引、培养和使用,优秀农村基层人才的表彰奖励和农村实用人才工程的实施等。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个人等投资于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养,努力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基层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二是培训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建立稳定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同时,应采取补助和收费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培训,实现以训养训。
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科学管理,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科学管理与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同样重要,政府要创新管理体制。首先,理清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思路。实现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基础。其次,健全管理体系。农村实用人才是人才队伍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组织化程度最低的群体。要整合力量,在各涉农部门和为农服务的单位之间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工作共进。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具体落实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管理体系。三是探索科学管理方式。根据各地实际,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积极探索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四级四类”管理方式。“四级”管理就是由区县(自治县、市)党委、政府管理拔尖人才,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优秀人才,农业主管部门管理骨干人才,乡镇、村社管理基础人才。“四类”管理就是将农村实用人才划分为生产技术型、市场营销型、产业经营管理型、科技服务创新型四种类别,并分别建立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管理。政府只有措施到位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创新强农富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农村实用人才是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目前农村实用人才现状不容乐观,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对于自身的职能定位不明确,为此,政府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政策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投入。
关键词:政府,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职能定位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年).2005-09-23.
[2]张古江.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培育新型农民的核心任务.人民日报.2008-4-9.
[3]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2.
[4]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2
政府教育职能 篇10
关键词: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定位
新公共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种模式,提倡政府用企业管理的方法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旨在提升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模式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较大影响,促使政府管理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将这种管理模式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中,能够促使政府转变职能定位,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
1政府管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政府不断强调要优化资源配置,使用灵活的手段开展行政管理工作。高等教育系统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机制与政府制定的行政政策直接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断改变,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新公共管理理念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在手段和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开看,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市场机制没有将作用发挥到极致,政府职能定位不够准确,导致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管理效率仍旧有待提升, 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公平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是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2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定位
2.1转变管理观念
党的十八大强调继续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行驶监督职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将制定发展政策与路线的权利交还给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放权”的过程。在管理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同样的原则,政府对高校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但是不参与实际内部管理,高校拥有独立自主权,实现自我管理,使高校的发展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这样,既能减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压力,又能充分调动高校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2.2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
实际上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就是要加大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 在管理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主张“分权”,政府要一步一步将管理权力交给高校自身,改变以往集权管理的方式,高校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招生政策与培养政策,培养出一些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人才。可以采用以市场为主导,以其他配置方式为辅的市场管理方式来管理高等教育,充分调动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3构建管理高等教育的新体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转变职能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缩小政府的管理权力,有效发挥社会和市场的职能,高等教育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要承担提供资源的责任。这种体制可以在办学方面充分体现出来,政府要鼓励民间组织通过正当途径积极办学,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使闲置的教育资源被利用起来;在财政方面也不再完全依赖政府拨款,允许一些社会企业进行财政投资, 筹措教育经费,并通过合理方式给予回报,减少政府财政压力,有效利用民间资金。
2.4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提升服务意识,发挥自身的服务作用。如果政府在管理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权利,社会其他机构没有权利为高校提供教育资源,大大限制了竞争自由,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受阻。因此,政府要将自己定位于“服务者”的位置,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来引导高校发展,为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合理范围内放宽教育市场的准入条件,用科学的方法评价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2.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政府要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使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流程,促使管理人员在合理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职能。一方面,这些法律法规要规范管理部门的行为,防止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权力过大,干扰到高校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法律法规是要规范高等教育市场,防止一些高校利用政府“放权”政策徇私舞弊,管理过程中如果任何一方出现违规行为,都要依据法律对其做出相应惩罚,维护教育事业的稳定。
3结语
政府职能转变在当下 篇11
“大政府”转变为“好政府”
各级政府要善于有效利用互联网,改善政府形象,密切党群关系,同时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帮助政府监督和管理,坚持放管并重,实现责任和权利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全能型”转变为“有限型”
信息化办公手段和平台的更多运用可以减少对政府人员数量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政府机构和官员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从而促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和对公共服务的关注。
“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
一方面,网络舆论和监督将加速促使公务人员淡化权力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管理型政府时期当官做老爷、居高临下的思想将越来越没有市场;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建立在线政务平台,可以更便捷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相对“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电子政务的迅猛发展将极大地提升政府行为的公开和透明度,逐渐形成公民可零距离参与政务活动的政府行动方式和行政制度。
某些部门“黑箱操作型”转变为“阳光型、透明型”
各类电子政务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些部门相对“人治型”转变为“法治型”
通过将互联网变成法治中国的宣传阵地、依法治国的教育基地,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同时,在职能转变过程中,也有四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引导各级政府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公共服务;二是努力缩小地区间的“数字鸿沟”;三是努力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四是发动社会及企业参与创新公共服务。
政府教育职能 篇12
一、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特性
在我国, 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类型, 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俱乐部类公共物品, 指在消费上具有可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二是共用资源类公共物品, 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对高等教育产品性质的探讨将从高等教育产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方面来进行。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的数量相比人民的需求来说, 总量不足, 就学机会有限, 只有在竞争性入学考试中胜出的那些人才有机会接受该方面教育;而在学校规模一定的条件下, 学生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原有教学条件的质量下降。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主要是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教育, 其中层次越高的教育满足个人需要的程度也越高, 对个人来说, 他们可以从较高层次的教育中获得更多的回报, 如更多的就业或择业机会、更高的收入等等。因而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政策, 由学生承担一定的费用, 未交学费的学生不能入学, 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但是教育能使社会经济更快增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高素质的人才能给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是教育的正外部性, 全体社会成员都可受益, 对社会而言, 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高等教育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
综上, 高等教育在个人消费和收益上存在竞争性和不完全的排他性, 是一种接近于私人物品的共用资源类准公共物品。
二、关系和限度: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
在准公共物品理论中, 根据其产品性质和现有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三种供给机制的分类分析, 共用资源类是一种比较适合由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共同合作供给的准公共物品。因此, 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管理者和部分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清晰界定政府在这种合作办学的基础之上的职能关系和职能限度, 是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合理定位的基础。
由于对共用资源类公共物品所产生的对整个社会的正外部性的思量, 在设计其供给机制时, 提出了政府作为部分供给者的必要性, 政府的职能首先是作为供给者的职能。市场供给具有选择地域、投资规模的局限性, 如果以市场供给机制为主供给高等教育这类共用资源, 有可能带来偏远地区缺乏、服务价格高、质量差等问题。即使是由非营利组织出于公益的目的来供给, 依靠社会捐款来单独运行一个成本如此之高的社会事业, 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行的, 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资金缺口。可见, 政府的作为部分供给者的职能是不可或缺的。政府作为供给者,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 配置问题, 即决定供给的数量和种类。具体问题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和预算财政等等。 (2) 融资问题, 即高等教育成本的补偿。 (3) 决定提供的方式 (1) 。政府可以直接创办公立大学, 也可授权私人公司创办私立大学。这些都是政府作为供给者所有承担的职能。同时, 政府必须承担起作为管理者的宏观调控和外部监督职能, 如通过高等教育立法对高校地位和职权的确认, 通过拨款、资助、投资、奖励、招标、政府采购和公益信托等手段对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活动进行的调控等等。这些都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所在。
而高等教育又是具有竞争性的接近于私人物品的准公共物品, 社会成员对其质量和提供效率的期望高于一般的公共物品, 而政府本身能力却是有限的, 所面临的巨大的财政压力也要求政府把高等教育的供给分担一部分出去, 社会成员的特殊需求和有限政府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政府职能的限度。政府作为供给者的职能, 并不是说政府直接对高校进行管理, 而是拥有经济上的所有权, 必须保持高校在课程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经营权。同时, 作为管理者的政府, 不必“既掌舵又划桨”, 宏观调控和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等是政府的职能界限。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现状
在我国, 高等教育既接近私人物品, 同时又具有共用资源的属性, 很难确定它是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 其身份一直是在隶属于政府的公共物品和可以产业化的私人物品的之间摇摆不定。正是由于政府高等教育管理的职能关系和职能限度的含糊不清,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几经波折, 导致了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中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
1.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越位。
目前, 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限于历史的局限性, 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下放”与“回收”过程中, 高校依附于政府的从属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始终不能打破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 (2) 。从表1 (3) 可以看出, 政府仍然是高等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而从具体的制度来看, 以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为例, 在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设置上, 仍然坚持中央统一审批;除少数高校对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主要是硕士研究生规模) 具有一定决定权外, 绝大多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指标仍由中央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统一控制和分配。
(%)
2.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缺位。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但在实际的改革中形成的却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关系的失衡, “中央政府放了部分权, 省级政府又成为新的地方集权的倾向;社会参与办学与管理的底气不足, 高校自主办学力量微弱, 并缺乏明确的健全的法律保障。” (4) 这主要源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政府完善教育立法的职能缺位, 《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只是对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做了些原则性规定,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无法可依;维护公平的管理职能缺位, 政府对高校的监督和管理停留在政策文件和形式上的检查;对市场、事业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培育职能缺位;对民办高校规制职能缺位等。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体制上的束缚和法制化程度的落后, 政府的职能关系和职能限度的混乱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一些启示
只有准确把握政府高等教育的职能关系和职能限度, 合理定位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 才能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首先, 基于部分供给者的职能, 政府必须调整公共财政体制下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和高等教育经费的分担结构。适应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逐步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分担比重, 相应降低生均教育经费中由财政分担的比例, 可以在等量财政投入下有效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另一方面, 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改变单一的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
其次, 政府应当依法界定和规范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 切实把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高等教育服务和为高等学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随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也应转到公共服务上来, 通过制定有效的制度规则来维护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保证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为市场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再次, 政府必须依法放权, 将办学自主权归还于高等学校, 变微观管理为宏观调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的管理方式是全面监管和具体干预, 实践证明这种微观管理方式不利于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 不利于调动高等学校办学和管理的积极性, 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 我国高等学校享有的自主权有以下几个方面:招生自主权, 教育教学自主权, 科学研究自主权, 机构设置自主权, 教师管理自主权, 学生管理自主权, 经费使用自主权。这些都是政府职能范围涉及高校管理过程中具体操作层面的一些事务, 政府不该也无权进行管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在于依法对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数量的整体控制和监管。
摘要:文章基于准公共物品理论, 从对高等教育性质的界定入手, 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比较适合由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共同合作供给的共用资源类准公共物品。在此基础上探讨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关系和限度, 并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现状, 得出了合理定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准公共物品,职能关系,职能限度
参考文献
①魏姝.政策中的制度逻辑——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度基础[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②王景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反思与重构[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③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