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精选12篇)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1
当前学界关于如何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如何配置中央地方权力论述颇多。在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探讨中, 林尚立教授的《国内政府间关系》一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当前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谢庆奎教授、周振超博士等众多学者也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模式作了深度研究, 尤其是其中的条块关系革新的观点颇有新意。刘祖云教授则着重从政府间博弈的视角看待府际治理。不少学者对于当前中央地方政府设置中的“职责同构”现象提出质疑和批判, 如何合理有效地设置中央地方政府, 划分政府权限, 明确政府职能, 也成为学界讨论的重点。唐晓阳、王玉明探讨了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唐亚林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困境与前景做了论述;还有众多的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原则、难点、重点的论著, 有诸多历史改革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国外改革经验的介绍。这一系列的论著对于我国当前地方政府改革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诸多论述中, 虽然视角颇多, 但结论大同小异。笔者认为, 中国社会有其特殊性, 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有着独特性, 其当前国情也有着不同于历史、不同于西方的复杂性。改革当前的地方政府, 配置地方政府职能, 要有大视角、大手笔, 要坚决摒弃历史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 多方位、多视角、灵活性改革地方政府。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存在的不足
(一) 财力不足, 地方发展动力受限
新的税收制度———分税制实施以来, 简化了税制, 全部税种从37个减少到25个。统一了税法、公平了税负。加强了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了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保证了税收收入的连续增长。但与此同时, 由于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提高中央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地方的财力大为削弱。
从表1可以看出, 地方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1年的70.21%下降为2003年的45.36%, 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 中央的财政收入却从29.79%上升为54.64%, 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有增无减。这种保中央税、轻地方税的分税制设计加剧了地方财力的紧张, 使地方政府职能的实现缺乏财力的保障。
根据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可知, 2008年, 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2671.99亿元, 占总收入的53.28%;地方本级收入28644.91亿元, 占总收入的46.71%。2008年, 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 增加12645.68亿元,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3374.31亿元, 占总支出的21.42%;地方本级支出49052.72亿元, 占总支出的78.58%。
由上述中央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地方政府运用45%左右的相对财力支撑了75%左右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需要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诸多责任。但由于财力的不足, 导致这些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不足, 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等削弱了其服务能力。
(二) 立法权限不足、程序限定, 复杂国情下地方发展的统一化模式与政府法规的花样迭出、变化不稳
我国《立法法》规定了地方立法的原则, 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是“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三是除全国人大专属立法权之外, 国家尚未立法的“其他事项”。再者就是应由中央立法, 但未予立法, 短期内也难以出台, 而当地又亟需的不涉及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司法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方面的事项, 地方可以先行立法。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中心及财政部门数据整理而得
政府立法, 花样迭出。这尽管填补了一时的法律空白, 但是这样的政策法规具有不稳定性,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容易导致法规不稳, 政策多变。这也是地方立法权限不足的悖向反映。
(三) 重增长轻发展的政绩观念
增长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侧重经济, 发展要求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而地方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最为重视的政绩目标。如果中央提出8%的GDP增长率, 省级政府就要千方百计谋求9%甚至10%以上的增长, 而再往下的地方政府则会谋求更高的增长目标。这是扭曲的发展观。地方政府却一直紧盯经济增长, 忽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使得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失衡甚至偏颇。经济部门职能高、资金足、权位重, 科教文卫等其他部门则往往发展受制, 职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四) 重经济发展轻公共服务的职能失衡
这一问题的产生同样根源于地方政府扭曲的地方发展观。政府应该是宏观的指导者, 信息的提供者, 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社会服务者。而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谋求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 反而成为了经济的主导者, 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政府部门作为不当, 经济发展失误, 更会导致政府部门职能失衡, 经济职能以外的其他政府责任缺失。
(五) “职责同构”现象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所谓职责同构, 即不同层级的政府在纵向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上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统一性。对“职责同构”的批判, 首先出现在张志红的《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 接着, 由朱光磊教授与张志红博士共同合作的文章完成了这一反思性的批判。他们认为“职责同构”是我国政府间纵向关系问题存在的“主要体制性原因”, 因此, 必须打破这一政府间纵向关系体制。
二、我国地方政府职能发展与权责定位的趋向
中央政府启动“大部制”改革, 谋求效率的提高, 权责的明确。地方政府也正不同程度地推进地方政府部门的改革重组。在这一变革当中, 尤其要注意的是:大部制不等于大政府。我国地方政府职能发展与权责定位的趋向应该是, 大部制的小政府。
小政府并不简单意味着精简政府机构和公务员, 小政府重在管好该管的, 做到切实有效。说它小, 表明政府在市场中直接参与的作用的减少, 对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间接的影响力方面。当前我国政府机构尤其地方政府的确存在人员臃肿、机构庞杂的现象, 但不是一个处处皆是的现象。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需要, 在不必精简的情况下就要着重改善政府作用, 分清市场与政府的职责, 切实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 在此基础上再注意宏观的调控,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
小政府对于自己管不好、不该管的, 应该大力扶持市场的自我满足、社会的自我满足。这也是小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地方政府应该以正确的方式理解“积极不干预”政策。借用一句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的一句话, 他说:“我是用‘积极’来形容‘不干预’的……这其实是指:当政府遇到要求做出干预的建议时, 不会纯粹因为其性质而惯性认为建议不正确……政府会权衡轻重, 仔细考虑支持和反对采取干预行动的理据……然后, 政府才做出积极的决定, 研判利害所在。”尽管,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 我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干预比较有利。”地方政府应该权衡好政府的职责作为之利弊, 目标定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而手段则是多样的, 趋势是明确的职责向小政府发展。
三、我国地方政府职能配置与权责定位的原则
配置地方政府的职能、明确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 需要明确的原则, 需要有可以依靠的根据, 需要有追责究责的准绳。笔者赞同苏州大学田芝健教授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配置与转变》中提出的若干原则,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删增, 提出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与权责一致原则;合理性原则与稳定性原则;实效性和时效性原则, “任何一种职能配置方式都必须以实现政府职能效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讲求实效”;整体性原则。
四、我国地方政府职能配置与权责定位的机制
通观中国中央地方政府间关系现状, 结合当今地方分权化的政治改革趋势, 笔者认为, 现阶段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府际关系调整, 应该着重注意两个方面:扩大地方自主权;保证中央的宏观调控。其中, 扩大地方自主权限, 增强地方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是重点。
只有扩大地方自主权限, 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地方的区位、资源、政策等各种比较优势;只有保证中央的宏观调控机制, 才能保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避免区域差距悬殊造成的社会问题, 才能保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持久性。
笔者赞成将“条块关系”视为中央地方关系的基础模式, 其次在人事、资金划拨上, 地方机构属于中央派出单位, 人事任免调用属于上级直至中央, 不再与当地政府有任何关系;预算资金划拨上, 由地方派出机构提交年度预算, 由上级机构下拨。地方政府原来拨付相应同级机构的预算资金上交国库, 由中央决定使用。另外, 在行政职位设置上, 可将现有的地方具体工作部门职称上调一级或半级, 保证中央派出机构的权威性。人事上, 可以考虑异地任职等办法。
条块发生关系时, 如地方用地、新项目上马时, 地方需拿出相应的论证方案, 保证用地的合法性、必要性, 保证环境的友好性。当条条系统内发生舞弊现象, 可由地方人大、政府向其上一级条条系统提出申诉和复议, 也可加大舆论和群众监督, 以保证中央派出机构的廉洁性。
这样, 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权责的划分, 以此机制形成的地方政府便具有了相当程度的财力自主性、立法主动性, 能够更好地利用地区优势, 发挥地方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朱光磊, 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2]、何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 (1) .
[3]、赖江扬.对地方政府职能虚位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7 (1) .
[4]、魏珂, 林莉.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能力提升[J].时代经贸, 2008 (1) .
[5]、苏祖安.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研究及启示[J].理论月刊, 2005 (9) .
[6]、周振超.条块关系:政府间关系的一种分析视角[J].齐鲁学刊, 2006 (3) .
[7]、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J].学海, 2007 (1) .
[8]、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 .
[9]、曾伟, 罗辉.地方政府管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2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度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同时又给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实惠。特别是在习主席的领导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明中国经济在新的时期是有了新的价值方向,这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航行指南。这也正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然而,在中国前进的进程中,政府不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是呈现在台面亟需解决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行政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实干兴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职能转变
服务型政府
2015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年,2015年是中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一年。2015年是中国进出口增速同比放缓的一年,2015年更是世界金融紧缩、地区冲突加剧与世界局势不稳定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切实有效,实干兴邦的措施,但在世界大环境下,我们还有很多务实的事要做,要继续以习主席的反腐倡廉为抓手,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体解说:
1、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是对国家追求核心理念的概括。富强就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让国家强大起来。民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谐是指建设和谐社会。
2、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是对社会价值追求提出的总要求。自由就是社会每个人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即社会人人平等,公正即强调执法严明,法制即依法治国。
3、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爱国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敬业就是爱劳动、爱工作,诚信就是建设诚信社会。友善就是互相帮助的社会氛围。)为指南,深入推进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强劲发展保驾护航。谈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核心的是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齐抓共管,拓展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创建国家发展的新契机,上下齐心,其力断金!同时做好其它辅助性建设与规划。
一、我国政府职能概念及现状
政府职能的定义: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政府职能地位: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体系包括政府职能的基本体系(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政府的层级职能(中央政府专有职能,地方政府专有职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 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在我国的政治体系中,所谓地方政府,就是指省、市、县、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它们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与中央人民政府不同,地方各级政府在性质上和地位上都具有双重性,具有双重责任。地方政府既要向产生它们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乡政府除外)负责,又要向上一级政府负责。
地方政府有四大职能:一是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其次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
二是市场监管职能。界定和保护各类产权;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扩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逐步消除行政性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对产品定价和产品质量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等等。
三是社会管理职能。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二类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非营利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四是公共服务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就业的指导和扶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尤其是要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逐步把公共医疗服务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城乡居民,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加强对文化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的财政支持;通过政府投资和组织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给,加强环境保护等等。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相对落后于经济管理职能,政府采用集中化社会管理的方式,致使社会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得不到充分发展,同时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则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二、我国地方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有:行政执行力度、执法守法力度、政府本身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服务意识、公权力过大、综合制衡能力有限、部门交叉执法现象严重、职能部门空位现象、无作为现象、腐败现象、提升基层公务员待遇问题、教育问题、教育投入与产出问题、真选举问题、农村与农业的发展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及农村经济问题等等。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意识到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紧迫性,综述如下。
(一)经济调节职能方面:企业生存不够独立。一是过于追求经济增长,角色错位。二是严重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经营活动,行为越位。三是忽视均衡发展,职责缺位。相对于经济发展方面的关注与投入,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却投入不够,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基础农业薄弱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农业投资不足,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需要政府解决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保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施严重不足;群众关心的诸如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公共服务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市场监管职能方面:竞争环境不够公平。一是地方保护。二是政策歧视。歧视性政策表现在不同性质企业的差异。三是监管不力。市场监管机构间职责界限不明,彼此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多头管理,多头执法。四是权力滥用。地方政府部门掌握着一定的审批权,而一这权力却成了某些部门和某些公务人员寻租的工具,加之程序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监督不力,致使在公务活动中越权、侵权和不负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社会管理职能方面:一是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定位不准。地方政府对自身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认识不清,对社会管理究竟应该管什么、怎么管和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解。在提供社会保障,供给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的工作还不到位,加剧了分配不公,引发了社会矛盾。二是社会管理组织不发达,体制不顺。三是管理机制不畅,手段落后。地方政府没有专门统筹社会领域管理工作的统一组织,缺乏全面的社会政策和协调机制,改革措施脱节。
(四)公共服务职能方面:一是服务顾客导向不足。地方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的关系倒置,以管理取代服务现象严重。二是依靠市场竞争来提高服务效能程度不够。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还将自己视为巍然不动的主体,调动社会力量来改善服务供给不充分,致使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兴办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兴趣不足。三是公共投入顺序颠倒。公共投入应首要着眼于民生问题,即以民众基本需求为着力点。四是制度保障不力。现行体制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歧视性的制度,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够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等。
三、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物负有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政府职能转变从三个角度来阐述:
1、对象:国家行政机关;
2、因素: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
3、依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 发展环境上来。这一重大转变是艰难的,但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啃掉的“硬骨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迫使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转变;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也将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有一定改变。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与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缺位”并存,政府规模的膨胀加剧,影响了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事实证明,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同时提供各类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分散决策并独立承担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政府专注于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的有限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时顺应时代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或者说,服务型政府就是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必须遵从民意的要求,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其中,服务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的,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
一是服务型政府就是有限型政府。“有限政府是指政府仅拥有有限管理社会 的权利、对经济社会管理负有限责任,通过向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实 现政府对市场主体体互动式管理,其目标并非要在个人选择的驱动下找到解决问 题的答案,而是要创造共亨利益和共同责任。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服务 者。”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做的“无限政府”。它的权力受到法律和社会的制约,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
二是服务型政府就是透明政府。管制型政府存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政务不公开,因为一旦政务透明化,就会给对老百姓的管理增加难度。所以,在管制型政府模式中,政府不仅不主动提供服务,即便是人民找上门来,也是不情不愿。在老板姓眼里,这样的政府是神秘的,缺乏信任感的政府。而服务型政府则要求行政机构配置,具体办事程序,相关人员配置全部都公开透明化,把政府职能真正提高到为人民服务的高度上来,真正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三是服务型政府就是法治政府。地方政府职能无论如何转变,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就是要推动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地方政府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市场和社会提供高效、规范的服务。
四是服务型政府就是效能政府,行政效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导向。只有建设效能政府,才能保证政府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各种要求,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以满足社会大众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该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人事、咨询、决策、财政制度和政策,培养高素质人才。把是否能高效地管理公共事务,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作为衡量效能政府的核心标准。总之,政府职能转变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社会环境变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职能重心的转变:1.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2.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 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3.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毋庸置疑,政府职能转变有其一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地方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四、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现在,我们政府职能已经很明确地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对于我们湖南尤为重要。全省恰好处于乡镇改革与乡村合并的关键时期,如何更有效的政府职能,有其极为特殊的意义。
1,从整体上看,使整个社会发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也就是是社会的发展“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达到统一。为什么?很简单,它使主体的发展权还给了人民和各个社会成员,有利于使人民大众更加自由地、更加自觉地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因为,减少了长官“意志”主观作用,减少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所以是社会发展地更加和谐、更加科学。
2,有利于民主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民主和法制完善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自主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推动社会的自主和谐健康的发展,而随着社会自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反过来也推动了民主和法制的发展。
3,有利于社会的自主和谐健康科学发展,政府把发展权,平等地还给了各个社会组成的细胞,随着,社会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也就激活了各个社会细胞的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健康科学发展。
4,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政府过多地直接干预到经济发展的微观领域,也就是政府掌握过多的社会稀缺资源配置权,如,土地,银行贷款,项目承包,资源能源等。这些本来应该通过灵活的、能反映其稀缺程度的市场价格来配置的,结果却由政府来配置,其结果,一是造成了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造成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底下;同时,还滋生了各种腐败行为,因为,政府的行政权力有了寻租的机会,这本来应该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还有,就是恶化了社会竞争环境,因为,有的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得到政府的项目和贷款,而是企业和个人得到大发展,它就不会想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来使企业得到大发展,也就不存在什么科学发展。而政府的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法制的完善和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使创新者能得到实实在在好处,这样,才能是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对于节约资源能源,对环境的保护,有着深刻长远的现实意义;这样,也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有利于“以科技建设为中心”在经济 领域的应用。
总的一句话,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传统经济(经济增长依靠投资和大量物质资本的投入来实现)向现代经济(发展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来实现)转变,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和完善现代经济制造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5,有利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前面已经提到,政府退出了微观经济领域,进而加强激励创新机制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建设,对法制的完善和对知识产权和权利的保护,把企业(企业是社会技术创新的主体。)的逐利行为引导到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上来,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6,也有利于国家对腐败行为的预防、监督和治理。因为,政府官员不直接掌握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权,就等于,关闭了权钱交易的大门,也就极大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7, 有利于基层自治和公民的个人自治。发展权的下放,和更多的公共资源对公民个人和基层的平等开放,这些都有利于基层民主自治和公民个人自治的发展。
8,也有利于政府自身的建设,要建设一个高效、自律、科学、法制的服务型政府,首先,要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然后,是充当好公共权力的“守夜人”,高效、公平公正地向公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公共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总量控制来调节和稳定经济的发展。
应该说,转变政府职能应该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作出的重大的历史选择,它对整个民族的振兴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其本意是“政府搭台,人民唱戏”。
五、小结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课题,她需要我们每一代中国人的努力。地方政府作为联系群众的最直接行政机构,我们更应责无旁贷的推进职能的转变,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共同创建美好的地域经济。为实现我们美好的中国梦作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参考文献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3
关键词:土地流转;政府职能;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
引言: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初步形成,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逐渐增强,流转的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大,但其中大部分的流转土地都属于非正式的流转,相关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本文根据罗森布罗姆和克拉夫丘克等的核心观点,从管理、政治和法律三种角度出发,构建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职能。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缺陷
(一)地方政府过度干涉农村土地流转。地方政府本身存在自利性,在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利益分配时,政府往往过度干预土地流转,侵占农户的合法权益。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当。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低价补偿用地,土地征收的标准低,不能反映当地土地的市场价格。此外,存在地方政府侵占农户的合法利益的情况。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地方政府代替农户决策。在实践中地方政府、村集体组织可以对“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进行超法律强制,代替农民进行决策,成为集体土地流转市场的直接主导者。[1]地方政府作为土地资源配置的主体,利用行政手段强行替农民做出流转决定,严重损害了农户的合法权益。
(二)政府保护职能缺位。(1)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不健全。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合理,集体所有土地制度体现出浓厚的国家干预色彩,在实际的土地流转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国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用途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土地管制。农民的权利,无论是意识形态禁忌的还是不禁忌的,纸面上许诺了的还是没许诺的,都得不到尊重和保护。农村土地市场交易及交易税款缴纳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地方政府在制度建设这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的划分相关各方的责任和权力,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有法可依。(2)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弱势群体是政府的根本职责。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被普遍认为是弱势群体。农民群体弱化一方面表现在农民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农民的组织基础薄,农民没有属于自己的“农会”这样的组织。因此,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向农民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就非常有必要了,当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落后,交易中介组织不发达等方面。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整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强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二、基于管理、政治和法律视角的地方政府职能构建
(一)管理途径的地方政府职能构建。管理途径的地方政府职能构建强调结果而非过程,放松政府管制,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采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保持组织弹性。同时,地方政府要以顾客导向,转变政府职能,做掌舵者而非划桨者,适当的向社会组织授权、分权,让社会中介组织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二)政治途径的地方政府职能构建。政治途径的地方政府职能构建把行政过程视作一种政治过程,认同政治多远主义,其价值观不是效率,而推崇代表性、政治回应和责任等。这使得地方政府能表现不同的社会利益,同时在对个人的观点上,倾向于将个人聚合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团体。因此,在地方政府有自利性的倾向下,更应该强调回应性。土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户自发的土地流转管理,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利于农民流转土地,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较差,盲目的土地流转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对待失地农民的问题上,地方政府的职能构建要突出对于农民实际需求的回应性,以相关农户对流转土地的满意而不是流转的土地面积作为标准来考核地方政府绩效。
(三)法律途径的地方政府职能构建。其一是法院正逐渐剥夺公共行政官员的责任豁免权。其二是使法院处于监督行政官员的地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多数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依然处于自发流转的状态,没有规范的中介组织以及科学的价评估体系,容易造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混乱,引发土地纠纷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在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法律途径的地方政府职能构建有助于利益受损的农户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平衡各方利益。
参考文献: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4
地方政府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动因
1. 地方政府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1) 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的概念最初由林达尔提出, 后来由萨缪尔森于1953年和1954年在两篇论文中加以发挥。政府有责任承担某些公共产品生产, 同时要积极引导、支持私人组织进入公共产品生产领域, 并监管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过程, 以保障其符合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 养老服务产品是具有消费性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 它既接受政府的补贴资助, 又向居民收取少量的成本费用。政府不仅有义务通过财政支持, 来保证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 还应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能够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2) 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提出的。他们认为, 政府应是一个服务者, 应建立一系列的激励原则和机制, 把一些政府的部分职能, 或提供低效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让渡给私营部门或者非营利组织, 通过联合政府、私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 提供养老服务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也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提供养老服务绘制了一种社会治理结构, 主张养老服务产品由政府、私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共同生产。
2.地方政府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动因
(1) 政治职能。当代我国地方政府的政治职能, 主要体现在注重民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两个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 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而且,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半失能和失能老人数量快速增加, 他们亟需不同程度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2) 经济职能。养老服务业是综合性产业, 它的发展壮大能够促进当地就业,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 社会职能。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职能包括, 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好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发展养老服务业能够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影响因素、原则与途径
1.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1) 基本制度因素。这一因素主要包括, 国家结构形式、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2) 历史传统因素。这一因素主要包括, 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等。
(3)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制约地方政府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不同的自然环境, 影响着地方政府不同部门的设置和职能的发挥。
(4) 政党因素。作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 政党通过选举掌握地方政府权力, 然后, 在地方政府职能配置上会有所侧重。
2.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
(1) 规范性原则。地方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能。
(2) 权能一致原则。地方政府要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就必须有一定的权力, 没有法律赋予地方政府权力, 地方政府的职能就无法发挥, 权力与职能是相辅相成的。
(3) 效能原则。
(4) 灵活性原则。由于地方政府更接近公民, 更容易了解民众的需求, 因此, 民众需求的多样性, 也要求地方政府职能配置要灵活、积极、主动。
3.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途径
(1) 法律规定。地方政府职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式就是通过法律来规定。世界各国除了以宪法的形式, 对地方政府的结构和职能作出一般性规定之外, 往往还有相关地方政府方面的专门法律, 具体规定其职能范围和配置方式。
(2) 改革调整。地方政府的职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调整, 这种改革和调整可使地方政府职能配置更加合理。
(3) 层层授权。各级地方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职能由各级政府层层授予。
基于钻石模型的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1.高层地方政府应尽快实施养老服务业立法
我国高层地方政府为省级政府, 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根据现行的地方组织法规定, 省级政府有地方行政立法权。当下, 高层地方政府中只有天津、浙江、北京等少数高层地方政府, 审议通过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而大多数高层地方政府还未对养老服务业立法。因此, 高层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通过全方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 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2.高层地方政府应大力保障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供给
目前, 我国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形成了少数中央部 (委) 属高校和多数地方政府所属高校的高校隶属格局, 高层地方政府在管理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是钻石模型中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 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紧缺, 学生不愿就读养老服务专业, 养老服务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极大影响了养老服务业的良性发展。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是今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主力军, 增加养老服务专业的吸引力, 保障高校生源稳定, 是解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的主要出路。为此, 高层地方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养老服务专业的扶持力度。
(1) 减免学费。可把养老服务专业视同师范专业, 养老服务专业学生享受师范生待遇, 或直接免去养老服务专业学生的学费。
(2) 建立专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职业补贴等激励制度。没有良好的就业前景、稳定的收入和相应的社会地位, 即使有减免学费、建立专项奖学金等措施, 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有限。所以, 高层地方政府应在就业方面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给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一定职业补贴, 以改善其薪酬福利, 提升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
(3) 重视从养老机构中培养专业人才。一是从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选送一些人去高校学习;二是从高校邀请学者、教授到养老机构授课, 帮助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技能。
3. 中低层地方政府应努力改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在钻石模型中, 需求也是一个具有举足轻重的基本要素。当前, 65岁以上老人, 大多数人未经历过改革开放后重要的财富积累阶段, 消费能力有限。而且, 大多数老年人的消费习惯仍然具有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重物质轻精神的节衣缩食型消费观念。即使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老年人也不愿主动接受市场化的养老服务。这些情况导致养老服务需求不旺, 进而影响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为此, 中低层地方政府应建立高龄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等制度, 以解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 并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 给予老年人一定数额的补贴。
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 只是意味着老年人群有能力购买养老服务产品, 如果老年人群缺乏消费意愿, 养老服务业仍然难以健康发展。所以, 中低层地方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介, 加大对养老服务消费的宣传力度, 重塑老年人群的消费观念。
4. 中低层地方政府应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钻石模型指出, 同业竞争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创造和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是国内市场存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目前, 地方政府从税收、补贴、土地、水电费等方面大力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发展, 而民办养老机构要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却很难。这不仅造成民办养老机构难以生存发展, 还导致公办养老机构因没有竞争压力而服务质量低下。因此, 为了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中低层地方政府应加大民办养老机构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 落实给予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 为民办养老机构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以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发展养老服务业迫在眉睫。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 对钻石模型提出的四个基本要素都会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钻石模型,养老服务业,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参考文献
[1]孙文灿.构建法治体系力促养老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业立法分析报告[J].社会福利, 2015 (2) .
[2]唐振兴.对发展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思考[J].老龄科学研究, 2014 (4) .
[3]李广明, 胡立, 朱远方.我国养老服务业的财税体制改革探讨[J].中国劳动, 2015 (4) .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5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李克强
(2013年11月1日)
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是指导和规范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文件。今天的会议是继今年5月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后又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入动员,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行安排部署,把中央的决策落到实处。
一、上下联动,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
如果说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就是下篇,需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政府改革的整篇文章做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大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加快现代政府建设,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地方政府改革事关经济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我国经济-1-
发展到今天,要实现长期增长、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型升级,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长远看,都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二)地方政府改革是整个政府改革的大头。
(三)地方政府改革对于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发挥地方积极性十分重要。这次改革,要进一步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方面要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抓好“接、放、管”
(一)要接好放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二)要最大限度地取消地方行政审批事项。(三)要加强地方政府管理服务职能。
地方政府抓经济,很重要的一条,是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这也是加强管理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还要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搞好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是地方政府需要加强的管理服务职能。
要更加重视基层政府建设。
三、地方机构改革要搞好“控、调、改”
古人说,“善政必简”。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着力搞好“控、调、改”。控,就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调,就是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改,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机构编制释放潜力。
(一)要严控机构编制总量。这次改革要把握住两条硬杠杠:
一是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实行总额限制,控制政府规模。二是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二)要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一方面,需要加强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的人手不够,该管的甚至没人管;另一方面,已经弱化的领域,机构编制没有及时减下来,造成人浮于事。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6
关键词:土地流转;地方政府;失范与重塑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4-0056-03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正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地区虽总结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改革经验,但是这种经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困难重重。而这其中,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明晰,服务意识不强,流转监督不到位,法律引导不规范,土地流转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处理好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职能定位问题,成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关键。
一、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管理失范的原因
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管理职能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职能构建层面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归其种种,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构建的不完善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行政干预过度,服务意识淡薄
政府在农地流转中服务意识淡薄,主体责任不明,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问题频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干预过度,替代农民决策现象频出。行政机关凭借其所掌握的行政权力,违背“公平、自愿、自主”的原则,强行干涉农地流转,无视农民对于土地利益权属。此外,有些地方政府还利用法律中农村土地归属不明确的漏洞,设立各种“工业区、示范园区”项目,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严重损害了农民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如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程老村农地“硬流转”事件[1],就是在未征求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农地价格进行干预,以每亩 2.25万元的土地流转价格迫使农民进行农地流转,为上蔡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土地资源。
2.服务意识淡薄,以管理代替服务。大部分基层政府(乡/镇)和村委会没有摆正自己的职能定位,缺少服务意识,没有秉承“立足本职工作,服务社会大众”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突出管理而不是服务,难以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如河南郸城县新城区丁老家村暴力征地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丁老家村委与新城区办事处违背村民意愿,将本村的基本农田以非正常途径流转出去,且流转价格低于市场农地流转的平均价格,严重损害了农民权益。
(二)流转程序不规范
1.口头协议居多。农地流转主要是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以口头约定为主,这种约定对流转责任方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如江西省吉安县通过“口头协议”的方式流转土地的占89%,签订书面合同流转土地的只占11%[2]。这在全国是一种普遍现象。
2.缺少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一是农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由于农地流转合同的不规范,合同内容的不完善,容易引发合同纠纷。仅2013年全国就受理土地纠纷案件多达18.8万件[3]。二是对于土地流转合同监督缺位。土地流入方往往不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去执行,农地流转合同形同虚设。基层政府在农地流转监督体系构建方面存在严重“缺位”。
3.土地流转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全国仍有2/3的县和乡镇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保障体系,多数县乡还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三)缺乏有效的法律引导
目前,中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规范,有些制度只能散见于党的文件、法规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规定较为模糊,与之配套的司法解释更是少之又少;《物权法》中关于“土地流转”只做了定性描述,没有详细阐述。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立法建设的滞后,导致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对象、方式、方法和流转权利主体监管等问题无法可依。法律上的不完善也容易造成基层政府权利寻租,有些基层政府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利,肆意干涉农村土地流转,扰乱正常的土地流转市场交易秩序,破坏正常的交易规则,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政府宣传不到位
农地流转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推行农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基层政府官员积极主动、耐心地与农民打交道,将农地流转的优越性给农民讲清讲透,但基层政府农村土地流转宣传工作极不到位。
首先,部分基层干部本身對农地流转政策认识不清,且思想比较僵化,没能将农地流转作为一件惠农、利农的大事去做,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滞后。其次,承包方对农地流转政策稳定性存在质疑。由于我国在土地流转制度规定上的不完善,土地承包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只敢进行短期的土地流转,不利于农村土地的长久开发。最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较大,导致农民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
二、重塑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中职能形象的对策
(一)尊重农民意愿,强化服务意识
地方政府部门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时,协调好政府与农民、市场之间的关系。应做到:
1.简政放权,尊重农民意愿。权力集中是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干预过多、管的过宽或过严的症结所在。因此,地方政府应启动自身组织机构改革,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简政放权,让市场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同时,还应尊重农民的主观利益诉求,在“平等、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2.敬业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地方政府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转换工作思路,重服务轻管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要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围绕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从农民角度去思考问题。改进地方政府的工作作风,提高农地流转的速度和效益,让农民从农地流转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nlc202309051435
(二)规范流转程序,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体系
1.合理引导,规范农地流转合同制建设。首先,针对农村土地口头流转形式居多的现状,地方政府部门应出台强有力的制度规定,从制度层面去约束农民的土地流转行为。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地流转合同的必要性、优越性,增强农民对农地流转合同的认知和理解。再次,制定统一、规范的农地流转合同,保障流转双方各自的合法權益。最后,政府放权,增强农民生产的灵活性,特别是地方政府应避免发生“替代决策”的权利“越位”行为,让农民充分享有生产的自主性。
2.建立规范、有序、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商品准入机制、商品交易机制、价格评估机制以及商品用途事后追查机制等。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履行好农地流转过程的监督职责。对于违反市场交易准则,破坏市场交易环境的违法行为,政府应给予严厉的打击。确保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不被破坏,形成“人人守规矩,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3.培育完善的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市场和农民之间,具有独立、灵活的特征。培育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有利于化解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纠纷,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办事的效率。因此,地方政府应着力培育完善的中介组织,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组织机构。
(三)完善农地流转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农村土地流转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
1.完善农地流转的有关法律。地方政府应下情上达,根据农地流转的时间情况,建议立法机关修订和完善《物权法》、《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地流转”的条款,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将闲置的土地通过合理的途径流转出去,严格界定基层政府的职权范围,保障流转农民的合法权益。
2.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流转规定》。严格界定参与土地流转的市场主体、流转的原则、条件、范围、程序、形式、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利益调节等重要问题[4],协调好政府、市场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专门的法律规定规范责任主体的职权范围,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的稳定运行。
3.基层政府应依法行政。通过制度创新,合理规制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通过理论创新,提升基层干部对农地流转的认识和工作能力;通过管理创新,优化农地流转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四)加强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1.吃透中央关于农地流转的政策精神,上传下达。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学习和领会,把握关键点和难点。并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在传达中央有关农地流转的方针政策时,有关部门要利用好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宣传工具,加大对中央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认识。
2.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地方政府要扶持一批土地流转示范大户,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到示范大户观摩学习,增强群众对于农地流转优越性的直观感受,消除他们在土地流转中的疑虑,提高他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苏玉娥.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基层政府职能研究[J].三
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2]朱永红.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行为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
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3]冯华.全国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4已流转土地流转要尊重农
民意愿[N].人民日报,2014-02-24(3).
[4]郝丽霞.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府职能构建[J].农业经济,
2013(05).
(责任编辑:熊 飞)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现状综述 篇7
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
地方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概念, 在不同的时期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义和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不一样。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期,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是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客观需要。明确界定地方政府职能, 区分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 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发展变化, 政府机构与职能逐渐发生矛盾, 这就必然要求进行机构改革, 使作为载体的政府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2]。职能转变是中国各级政府改革的核心, 也是检验政府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志。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 着力推进政府改革实践。
我国地方政府对职能转变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初期,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清剿反革命、土地改革、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 政府机构设置也更多地具有军事武装的性质。20世纪60~70年代, 地方政府职能更多地是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建设, 政社一体化, 政治意味较浓, 相应的机构设置也体现着这些要求, 如各级革命委员会、人民公社等机构的设置。1978年以后, 随着党和国家职能重心的转移, 政府职能由政治职能向经济和社会职能转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政府也进行了机构改革, 掌握了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的辩证关系并最终认为机构改革必须以转变职能为基础[3]。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地方政府职能开始转向发展经济, 经济建设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目标, 招商局、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等机构也随之设立。1987年, 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 “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据此, 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明确提出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以转变职能为关键。90年代以来,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 行政服务中心、政府办事大厅等机构的设立使人们办事更加方便快捷。90年代末期, 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主要是沿着加强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和提供必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方向进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来, 1998年和2003年这两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都把政府职能问题提到异常重要的高度。2008年,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下, 地方政府启动了大部制改革, 力争改变目前政府部门林立、机构繁冗、职能交叉的现象, 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回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
李和中等人在评述了西方主要国家的行政改革后认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能否取得成效, 首先在于职能定位是否正确……政府的机构改革依托于职能转变”[4], 地方政府同样如此。当前,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主要矛盾, 其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制度性、体制性障碍还没有破除, 一些重要的改革比较滞后,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5]。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现状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研究的热点,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术界对此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 出版了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若干理论研究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是当代中国政府理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也是重塑政府、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
1.“小政府、大社会”的有限政府理论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理论之一。
台湾学者张明贵的《自由论——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把有限政府视为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而在其有关自由主义的讨论中大量涉及了有限政府论。在近年出版的各种专著中, 可找到对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大量论证。施雪华的《政府权能理论》, 专节讨论了“政府权力的限制”问题, 主张政府的权力必须限定在某个界限内, 即以不损害个人与社会的权力和利益为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 有限政府是法治的要求。也有学者专文探讨西方早期的以洛克为代表的有限政府论, 如《有限政府论:早期资产阶级的政府观念与政制设定》《论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及其启示》等。毛寿龙教授的《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一书着眼于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比较集中地讨论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著作, 主要是从经济, 即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限政府的角度分析、论证有限政府的必要性。该书以经济分析为基础, 但又超越了经济分析, 在政府职能问题上把经济分析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并且与政治分析、道德分析和文化分析等进一步的分析相结合, 提供了多方面的接口, 开拓了有限政府研究的新天地[6]。
2. 企业家政府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也有较大的应用。
高巨云认为, 当前“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使地方政府面临着诸多的改革选择模式, 认真学习借鉴那些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大企业的运作经验, 推进制度创新,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两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成功的大企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其企业组织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变迁的经验, 对于地方政府的改革无疑具有一种先导意义和更强的针对性”[7]。在政府活动中引入了商业模式, 是政府原有体制设计和制度实施在社会转轨时期具体操作中遇到了多重困境而探讨出的一套理性制度模式, 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顾客 (公民) 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下重塑地方政府的一个典范。它无论在价值取向上, 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学者通过对“政务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 认为“政务超市是重塑公共组织的一个范例, 是改变传统官僚制的DNA”[8]。中央编译局以俞可平为首的课题组于2000年联合发起“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与创新”研究及奖励计划, 运用专门的评估指标体系, 独立地对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创新活动进行评估, 研究、总结、宣传、奖励和推广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与创新[9]。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应“以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 借鉴国外实践经验, 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途径推动地方政府行政改革,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10]。
(二)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具体研究
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路径、措施与方式研究。
什么是政府职能转变?如何转变?有论者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和基本任务的重大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二是政府职能的行使方式、手段的转变;三是指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其中, 主要是指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其转变方式有突变式、阵变式和渐变式。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到对政府自身的改革, 从一定意义上说, 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也有的论者认为, 政府职能可以分成若干层面, 包括职能结构、职能方式、职能内容、职能幅度。职能转变要从不同层面区别对待[11]。一般说来, 在转轨社会中, 政府职能转变包括三个层次, 即需要退出的领域, 需要强化的领域, 需要转变的领域。改革开放25年来,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很大成就, 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管理、财政收支等自主权, 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在机构精简、审批制度改革及政务公开改革等方面成效明显, 但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没有到位, 特别是在当前政府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力量, 承担着相当大的责任, 必须尽快寻找到有效途径,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式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蔡林慧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 (F1-00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探析研究》中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 地方政府应通过职能转变即理念转变、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社会职能转变和职能方式转变, 实现政府系统功能的转换和重新定位, 打破计划经济下资源配置无效率的‘锁定’状态, 清晰产权, 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良性的‘路径依赖’, 形成市场主导—社会自治—政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治理结构”[12]。有学者认为, 转型期地方政府需要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要求和本地实际, 借鉴先进经验, 转变管理理念, 积极培育市场经济体制,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弥补市场失灵, 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确立与不同企业类型相适应的政企关系, 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 避免政府失灵, 树立廉洁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13]。地方政府需要转变观念, 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政府平等保护各类产权的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大力发展公共科技教育、卫生职能;积极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行政府决策与执行职能分开, 打破部门利益, 建立实施公共管理的政府机构体系[14]。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失信政府向信用政府转变、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变[15]。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 进行一系列配套的内涵式改革;遵循能力、有效、合法三个限度的原则, 完成政企、政社、政党分开的目标;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编制立法, 以确保改革实施, 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权力政府, 建立责任政府[16]。还有学者认为, 应从地方政府机构臃肿的原因和政府机构改革的三大难题入手, 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配套进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机构改革难题的相关对策[17]。这些认识和建议, 都是围绕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路径、措施与方式展开研究的。
2.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
问题之一:地方政府过于将吸引和利用外资来发展本地经济当作一项主要职能。在利用外资工作中, 政府最大的职责是提供和维护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的具体任务不应该也不能由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来承担。否则, “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因此, 必须从地方基层政府做起, 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 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各级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项重要职能, 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国际竞争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利用外资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各级地方政府实际上仍然是作为市场主体来进行招商引资[18]。问题之二: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性因素。陈世香博士认为, 迄今为止, 对于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性因素仍没能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与阐释。这类因素目前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政府承包责任制”的存在及其影响, 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过多存在及其后果, 政企不分的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及其影响。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 机构改革要想取得成功, 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必须消除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几种上述障碍。“重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变重数量、重速度的政绩评估标准为重质量、重公共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业绩评估标准;调整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关系, 重构政府职能体系, 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改革传统干部人事制度, 实现国企经营者与政府干部两个系列彻底分离, 从人事制度上确保地方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19]。问题之三:信息非对称。公共选择学派把其引入政治领域来解释政府为什么经常不能提供人民所需的公共物品, 或者说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双重信息垄断是职能有效转变的羁绊员”, 建立有效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20]。还有的学者认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 并从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21]。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难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管理职能过多, 政企、政事、政社不分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地方政府机构仍然过大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22]。
3.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发展趋势研究。
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定位为“经济发展推动者、市场运行监管者、国有资产管理者、社会事务管理者、公共服务提供者、资源环境保护者、社会公正保障者和社会稳定维护者”[23]。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应该是“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并重;宏观调控职能不断增强, 微观经济管理职能日渐削弱;科教文卫等职能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对外职能日益突出, 特别是用以处理地方利益关系的对外交往、合作职能急剧性扩张”[24]。
4.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和保障机制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正处于关键时期, 如何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是保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绩效评价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保障机制。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当前政府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 应考虑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 全面建立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指标分类制度[25]。包国宪以2004年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评价政府绩效活动为研究对象, 以国内外已经开展的政府绩效评价实践为参照, 结合西方先进的绩效评价理论, 对甘肃省政府绩效评价活动的实践的总体思路、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以及模式创新进行了介绍, 并对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的意义与功能、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理论探讨[26]。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经济一体化、观念更新、辖区竞争等构成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27]。金太军从系统论所包含的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层面分析探究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征、结构、运作及规律, 寻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包括根本保证、内生结构性动力、内源性自主动力、功能性效用动力和外源性促进动力发动力系统源[28]。
(三) 新形势对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和影响
1. 中国加入WTO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和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 既标志着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 也标志着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 政府职能转变既有外来的压力又有内在的动力[29]。加入WTO, 我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须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 区分出地方政府的“长期职能和过渡性职能”[30]。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使之与WTO的规则相适应是时代的要求。我国地方政府的某些职能不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必须加快职能转变, 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从参与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变,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31]。应当在已有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基础上, 将转变的方向与重点放在发挥作用的方向, 放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改进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健全市场规制职能等几个方面[32]。有的学者还针对加入WTO后, 以一个地方政府实例来论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如《论WTO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杭州为例》。
2. 国家大政方针等宏观形势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和影响。
不容置疑, 国家的政策对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改革影响巨大。薄贵利教授认为“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 指出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不够、总量不足、体制僵化、差距拉大、方式单一”[33], 并提出了完善公共服务的主要对策。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
1.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充分, 没有走出介绍西方的窠臼。如对有限政府的理论分析上,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 大多散见于各种研究自由主义理论或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思想的论文、著作中。即使是《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这样比较集中地讨论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著作, 也主要是从经济, 即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限政府的角度分析、论证有限政府的必要性。从政治学或政治哲学的角度系统分析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专门著作和论文尚不多见。而且, 有关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分析, 无沦是经济学角度的还是政治学或政治哲学角度的, 主要都是论证有限政府的必要性问题, 而缺乏对有限政府理念的普遍性及其在不同国家适用性的评析, 对实现有限政府的途径和保证政府权力有限性的具体机制的讨论也显得极为不足或过于牵强, 且部分学者的学术立场与中国的政治现实偏离较远。换言之, 目前, 有限政府论在学理和实践层面的研究都存有诸多缺陷, 这些问题及其背后所体现和表达出的政治利益倾向性, 并没有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深刻的揭示[34]。因此, 应注重理论研究, 寻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支持。
2.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缺乏实证考察和分析。如在政府职能定位和转变方面, 尽管有《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分析》《论WTO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杭州为例》《湖南市县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以浙江省情况为例》几篇文章, 但相对于全国这个大环境和其他层级地方政府来讲还很不够, 研究路径还没有走出空洞的“理论对理论”的窠臼, 实证调查分析文章过少, 说服性、应用型不强。
3.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基本上都停留在理论分析和推理说服上。调查实证方法应用较少。认识性不够深入、分析不够透彻。述说的都是大家明白知道的东西, 对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实践方法缺乏探究。很多介绍国外经验的文章都是仅仅限于介绍, 没有深入思考它对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适用性。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研究, 不能仅仅套用传统的理论方法, 也不能仅仅单纯从经济学、公共行政学角度研究。应该以实证为先导, 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 注重理论的提升应从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学等多角度考虑。一是实证研究方法。注重个案研究, 但不局限于个案。理论来源于实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县乡两级政府属于政府体系的底层, 是国家联结农村的纽带。所以实证研究方法对于了解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职能和作用大有裨益。本研究选择中国几个有代表性的县乡作为主要的个案研究点, 注重东西结合, 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对举。二是历史研究方法。当今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既有现实的原因, 也有历史的原因。研究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历史演进有助于了解历史、明白现在。三是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个案不足以全面了解和探索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必须从国家宏观角度着眼, 从全国整体来统计和分析资料, 才能避免片面了解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有利于总结探索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发挥其应有作用。
毫无疑问, 地方政府是我国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稳固政治统治、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 当前亟需继续加大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 特别是要研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基础、方式方法、问题、对策等, 这种研究十分必要、刻不容缓, 以期为政府改革提供借鉴。
摘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直接关系着地方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 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
关于地方政府回归职能本位的思考 篇8
一、地方政府职能回归方向
现阶段, 我国处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特殊时期, 改革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 深化改革涉及到利益的大范围调整, 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是妥善解决改革与多数人的利益问题, 通过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为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当前, 我国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短缺, 成为解决利益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为此, 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就是回归公共职能本位, 切实实现经济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基本消除政府“越位”、“缺位”的和“错位”的现象, 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 使政府成为促进市场发育的推动者, 成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成为良好经济环境的创造者, 成为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尤其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使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为广大人民提供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 放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上。
二、当前地方政府职能回归本位的主要梗阻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地方政府职责和功能的转换与发展, 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应按照改革开放的目标和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改变而相应推进。然而,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又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由于受原有体制机制的影响, 必然会出现梗阻。目前,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地方政府“退出不足”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表现就是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地方政府有序地退出相应的活动领域。但与按照改革开放的进程和要求相比, 地方政府在一些重要领域仍显得“退出不足”。
1.地方政府直接干预土地交易。资本、劳动力和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目前资本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程度高, 地方政府对其主要作用和影响是间接的。相比而言, 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很低, 地方政府对土地交易的干预直接, 力度大, 人格化交易的程度高, 地方政府直接参与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性流转、城市土地的征迁和出让。
2.地方政府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经营。人民生活等领域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必要的。从理论上讲, 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间接的, 但实际上, 地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理顺, “三层分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没有建立或形同虚设, 这些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 地方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直接参与和插手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3.地方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和交易的压力大、热情高。这突出表现在地方政府有着非常强的意愿经营城市和招商引资, 在这方面, 地方政府花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员, 直接充当了一个运动员的角色, 和私营部门及其他地方政府进行竞争, 亲自从事经济资源的配置工作。
(二) 地方政府“进入不够”
1.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有待加强。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而进行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社会利益纠纷有普遍化和常态化趋势, 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任务艰巨。囿于认识和客观事物发展的不成熟性, 地方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职能相对重视不够, 在经济社会状况发生重大改变后, 又囿于计划时期遗留的习惯, 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在新形势下, 如何及时制定和完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环境安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等, 都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2.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包括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 建设城乡公共设施等。目前, 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主要问题有:一是公共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地方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教育、文体、卫生等方面的投入, 但与地方财力的增加和民众的要求相比, 公共投入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发展不均衡。虽然这几年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但由于历史欠债, 公共优质资源目前仍主要集中于城市。
三、地方政府职能回归的基本思路
(一) 确立新型的公共行政观念
1. 要树立公共服务意识。
“官本位”的意识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 至今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还有着很深的影响。“官本位”意识的最大危害就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极不负责, 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 只对自己、亲属或小团体负责。这种思想意识与党的性质和任务及我们在新世纪的伟大历史使命是不相适应的。为此, 必须树立主权在民的现代行政观念, 明确权力是党和民众赋予的,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政府行使的是公共行政权力, 必须为整个社会服务, 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信息社会, 政府行政必须由权力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要实现这种转变, 必须实行行政理念上的超越。所以, 必须在公务员队伍中树立“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理念, 加强行政职业道德的教育, 使公务员以崭新的服务精神去迎接行政现代化。
2. 要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如果政府自身的行为缺乏法制约束,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在行政管理中坚持用法治代替人治, 对于重塑政府形象, 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在行政主体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是中国政府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 要强化行政效率和行政创新意识。
所谓提高行政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时间, 最少的钱, 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 实现成本低、产出大的行政管理。要提高行政效率, 必须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强化公务员的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和办实事、求实效的机关作风。同时, 从我国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 引进、吸收、消化现代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 并将其运用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上, 逐步推广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实现办公自动化, 提高行政效率。
(二) 调整地方政府公共支出
政府公共支出的直接目的是满足政府执行其职能的需要, 政府职能状况直接决定政府公共支出结构, 有什么样的政府职能就需要有相应的公共支出结构。随着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公共支出规模及结构的调整也应当从原来的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 除了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经济建设外, 政府部门要及时退出缺乏效率的经济领域,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从我国来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政府和财政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场缺陷, 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支持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发展, 调节收入分配等。但在传统计划体制下, 我国财政支出的重点全是竞争性的生产建设领域。因此,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公共支出结构要做出大幅度调整, 在重新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前提下, 削减经济建设支出和补贴性支出, 相应增加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卫生保健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三) 强化公共服务, 构建服务型政府
1.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管理就是服务”, 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建立“小政府、大服务”、廉洁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放松政府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规制, 扩大公民和社会的参与程度, 向地方更多地分权,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优势, 增强各级政府的回应性、自主性和灵活性, 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9
关键词:招商引资,地方政府,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项目的开发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应对资金短缺带来的不利因素, 招商引资成为重要举措。而各级地方政府,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向都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目前来说, 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地方政府在对于招商引资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成为阻碍招商引资、限制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问题分析
1. 招商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错位。
众所周知, 招商引资能极大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过程中, 一些本不应由政府做的事政府却干了不少, 这就是所谓的政府职能错位。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进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招商引资方面, 产生了一些不当行为, 比如:招商引资不计成本, 行政成本增加;引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无规划开发;出台不符合我国规定的优惠政策等。
2. 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越位。
这主要是说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超越了原本的职能以及权限。在招商引资时, 当地政府往往在其中扮演主导角色, 既在宏观上规范招商引资, 做出奖惩细则, 又全程参与其中, 从事操作与决策之责。这样的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参与, 使得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完善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3.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地方政府职能的缺位。
同时,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 当地政府还存在未履行好自己职能的问题。具体分析, 就是政府没有为招商引资营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秩序、健全的社保体系以及公平的竞争机制等, 更不用说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存在严重的缺陷, 没有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当地政府这些职能的不到位也会阻碍招商引资。
二、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职能的建议
1. 以便民服务为宗旨,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以便民服务为宗旨,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也就是说, 地方政府要以服务型政府为发展目标, 改变以往招商引资过程中不论宏观还是微观全面掌控参与的局面。地方政府需要将精力投放在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 从而为招商引资提供一个良好、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氛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地方政府要认识到扮演好一个“引导员”的角色即可。
2. 正确制定当地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 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相符, 对当地行政成本和资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行为。因此, 作为地方政府, 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充分挖掘优势资源的潜力, 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战略。
3. 打造优秀的招商引资环境。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当地政府要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往往能增加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具体分析, 软环境的营造包括人文环境的打造、市场环境的规范、司法环境的健全等。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 再通过教育等措施提升地方公民的整体素质, 从而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人文环境。此外, 对于市场环境来说, 只有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通过多种方式规范市场, 严厉打击市场中各种不法行为, 并避免恶性竞争行为的发生, 以便规范市场环境。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贯彻依法执政的思想, 并加大对执法的投入和力度, 并构建一个完善的司法监管与监督体系, 保障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从而实现司法环境的健全。
在硬环境方面, 一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建立起重商、亲商、惠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二是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创建诚信政府, 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
4. 努力提高招商人员素质。
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性工作, 需要一种契而不舍,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力和精神。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一支热情高、责任性强、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招商人员作为招商引资活动的主要工作者, 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因此,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既需要建立健全招商人员培训、聘任、考核机制, 也需要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员能够有科学的人才观念。再加上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潜心研究招商引资的路子, 精心包装招商引资项目, 热心管理招商引资的事务, 从而使招商引资工作事事有人抓, 件件有人管。
5. 建立科学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招商引资是一种具有风险的经济活动, 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必须从理论、实践以及政策等各个方面入手, 逐步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另外, 对于外资整体实力、信誉、经济状况等也需要充分分析了解, 这就需要招商引资有效性的评价机制。通过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 可以尽可能的做到规避风险, 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 招商引资作为一项经济活动, 能极大化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又占据重要的地位。只有政府充分分析, 认清自己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才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因此, 各级政府都应该以便民服务为宗旨,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优化市场配置、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与原则的基础上参与招商引资互动, 从而使招商引资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倪铁红.浅谈吉林省中西部招商引资环境的整体创新[J].中国外资.2011 (12)
[2]童利苗.招商引资的社会效益评价问题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0 (03)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10
法治型政府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早在1985 年, 彭真同志就提出了政府的建设不能只依靠行政命令, 还是要建设健全法治的, 是需要依法行使职权的。这当然是从文革之中得到了一个教训和反思。当然, 也就开启了我国政府法治进程的序幕[1]。但是, 这个时期提出的“依法办事”, 其实还只是法制型政府建设的初期阶段。到了同年八月, 国务院召开了一个行政管理学术研讨会, 主要是研究怎样加快政府的改革进程。这次会议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学术共识, 那就是要使我国的政府逐渐朝着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水平迈进。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 我国的法制型政府建设不断的升级。
到了1988 年, 依法行政这个名词出现在了社会公众的视野。我国的相关机构也把《中国行政法》列入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之中, 并要求严格执行。在这一时期, 政府的合法行政成为了一时的风尚。在1989 年《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先后颁发, 并实行, 我国政府逐步进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阶段。在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件中发布要对行政类型的案件做到审理和依法执行, 这样就能够为政府的依法行政奠定法治基础。在新世纪初年, 政府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要求当前的政府机构由“治事”转向“治权”或“治官”的一个发展进程中来。
二、法治型政府的属性和特征
法治的对立面就是人治, 人治就是封建独裁。因此, 我国的政府走上法治道路建设是必然的趋势, 是人民和政党的要求。其实, 法制型政府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 而是一个相互连接的, 相互依存的政治主张。它和人民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廉洁高效政府是相辅相成的, 也政府实现其存在价值的最高目标。
虽然, 法制型政府和阳光政府等概念相互联系, 但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 法制型政府必然是一个法律要求和概念。法制型政府也是一个法学概念, 在严格的意义上, 它不属于政治学或者行政管理学, 它就是一个法治要求, 而不是其他[2]。
它要求政府要以法律为准绳, 以为人民服务为依托。要依法行政、依法施政。要实现人民的目标, 要在逻辑上符合法律和人民的意志。其实, 在本质上, 政府的权利来源是法律, 是人民赋予了它的权利。因此, 政府要有依法行政, 要有权力法定、监督法定、行为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
政府的法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要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够有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这是不言而喻的。要有法定监督, 和责任监督, 只有做到人民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督才能够保障政府真正的做到依法行政和建设法制型政府。也要有政府地方法定责任, 要求行政问责制度, 权利和义务是高度统一的。政府只有依法履行政治职能, 才能够使得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才能够建设成人民满意的法制型政府。
三、法治型政府下, 政府服务职能重塑的新形势
十八大以来, 政府在法治的建设中不断加强政府职能的重塑, 这也是因为面临着新的形式, 党的这次会议中提出要到2020 年把我国的政府基本建设成法制型政府, 这说明了我国政党从现实出发的务实态度。当前, 我国政府的行政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依法、不依规, 高高在上的作风仍旧很严重[3]。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 我国政府要建立一种法治的生态,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 任何的法治建设都是空话。这个生态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结合起来, 在社会上普遍建立起一种法律氛围, 人人知法、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只有落实到人民的监督上, 人民都懂得法律, 并且敢于、能够使用法律, 政府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
建立法制型政府也应该做到科学的立法, 做到法律建设, 做到规范政府的法律保障。法律建设之后, 政府要严格执法、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只有把法治建设落到实处, 才能够使人民真正相信这个政党和政府。在国家宪法实施30 年的讲话上, 习近平指出: “我们的政府要依法公平地对待人民, 要让人民的述求得到依法的保障, 让他们活的有尊严, 有希望, 有中国梦。”但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行政对司法的干预还是比较严重的。有的司法机构完全成为了行政的工具和政治手段。因此, 在今后的法制型政府建设中, 要法律独立, 要司法独立, 只有法律机构和政府平等, 才能够做到有效的制约, 当然, 这些都是漫漫无期的事情, 需要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需要政府自觉的还权、还法于司法机构, 于人民, 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依法执政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法治型政府下, 政府服务职能重塑的目标
首先, 政府要建设成生态文明型政府。近年来, 我国的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健康。而且, 随着人们出行的更加频繁, 工业生产的更加过剩, 人们制造生态污染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另一方面, 人们经济上的富裕, 开始追求生态和自然的健康。这就要求一个绿色的生态社会。这样的难题摆在政府的面前。需要政府在法治的指引下, 寻找到新的出路。其实, 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前, 我国的政府什么都参与, 什么都管理, 结果很多方面不该政府管理, 应该是由经济市场管理的[4]。政府出力管理, 而且结局也很不好。所以说, 政府要在新的形势下, 在法治的要求下, 建立服务型政府。2013 年, 我国政府再一次提出要到2020 年基本建成法制型政府。可见, 我国政府在法治建设下改革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定。法制型形式下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努力方向, 也是共产党和人民的共同要求。最后, 政府应该在法治的制度下, 建立诚信型政府。很多政策从中央下达到地方, 就遇到了各种问题。官僚主义, 不作为。这些情况都是对政府诚信的一种打击。因此, 政府要进行职能上的重塑, 还要在法治型政府的指引下, 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娟.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文化障碍及消除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 2005.
[2]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 2011.
[3]王海佼.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 2012.
“私人警察”和政府职能 篇11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商业往来日见其多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许多拖欠钱物、借债不还的现象。所谓“三角债”仅是其中的一种。借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有少数人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究其缘由,就在于他赖帐时别人拿他没办法。债主上门讨要不成时必然求援于司法部门。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司法部门不是公务繁忙,就是干脆不管。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大小债主们也就只好另辟蹊径了。这便是一个流浪汉得以组建所谓的经济派出所,购置警车警棍,雇用“经济警察”以代人讨债并且屡屡奏效的现实背景。
警察或司法机构是政府所必须提供的一种以安全和公正为目标的服务。这种服务的对象是该社会的全体人民,故它又被称之为“公共产品”。能够相对有效地提供司法这类公共产品,乃政府得以存在、或广大人民接受政府管理的基本理由。在一般情况下,私人是不会在警察这种领域内同政府竞争的。即使私人这样做是合法的,他(她)也会因人们对其公正及信誉的怀疑而在竞争中败给政府,因为政府是由广大人民挑选的,是为大众的利益而服务的。由此可见,私人警察的出现,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对它有相当大的需求,是由于这种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人敢为这种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好处铤而走险。更进一步讲,私人警察的出现,真真切切地表明了政府没有尽到它的职责。司法是一种制度,警察是制度的维护者,私人警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的供给严重不足。
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某种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时,任何增加该物品的努力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作为一种推论,在制度相当稀缺的情况下,如果私人警察确实能够做到“秉公执法”、并且社会愿意接受其判决或仲裁的话,那么这批人便非但不是什么罪犯,而是于社会有功的企业家了。当然,要求流浪汉警察不使用非法手段(如监禁、拷打)、在无约束的情况下不顾及私利及个人偏见地行事,只不过是异想天开。
最近一段时期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即政府管的事越少越好。原则上讲,凡是市场能够做的事,就放手让市场去做好了。不过在此有一点我们必须牢记于心,那就是市场的有效运转是以人们对其他交易者行为的稳定预期为前提的。而使这种预期得以形成的东西,便是类似借债还钱、保证契约严肃性的各种制度。而像企业经营、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等,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就没必要事必躬亲。看来,在“大政府”与“小政府”之争中还有一个“结构性”问题,即在政府必须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见到的应该是“大政府”;在问题可以由市场解决的场合,甚至连“小政府”的身影都不应该出现。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篇12
我国政府部门在理论上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十五大至今一直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 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在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中央政府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详细地论述了生态文明, 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也彰显出我国对子孙后代和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解决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 我国在发展中付出的代价过大, 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土壤沙化等问题, 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在新的起点上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发展的协调。
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十五大至今, 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深圳是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缩影, 深圳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深圳质量”这个理念, 深圳将继续强化环境保护治理, 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 为深圳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政府职能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职能弱、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小和建设经费比重低、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不突出。第一, 有的地方政府盲目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 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大搞“面子工程”, 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盲目地大量引进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 最终导致了环境恶化。有的地方政府在进行项目审批时, 针对环保的项目审批在验收上把关不严, 对破坏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也视而不见,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生态建设职能的行使。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近几年由于污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每一年都都在一千亿元左右, 与之相伴的是我国生态灾难日益升级。例如:2008年南方雪灾、2010年的西南五省干旱和2013年的东北洪涝灾害等等, 导致的损失也远大于从前。
第二, 一些政府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不够深入, 这些领导狭义地理, 仅仅把生态文明建设当做是一项额外的工作来做, 所以政府部门在行使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时候强调的是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这种不全面的认识, 往往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和细节方面出现偏差, 最后阻碍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乡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由于财政不富裕, 经费有限, 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费不足。
第三, 一些地方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宣传力度也不够, 特别是农村, 很多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 同时, 环境污染导致的突发事件不断增多, 生态破坏的范围和影响在逐渐扩大, 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程度都在日益加剧, 不断地接近自然环境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例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的陈巴尔虎旗草原目前就呈逐年退化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 全旗共有910万亩草场不同程度的退化与沙化。其中退化草场680万亩, 沙化草场230万亩, 草原生产力与过去二十年前明显下降, 全旗天然草场产草量夜下降到30%-70%, 草原的退化与沙化已经影响了牧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如何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筹的生态文明, 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应对生态危机必然的战略选择。
三、对策建议
(一)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着力发展绿色科技。首先, 通过学习教育与宣传,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生态意识, 督促企业管理者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 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 最大限度实现各种资源变废为宝。其次, 政府部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观念, 目前我国的人口约有13亿, 而提高这么多人的环保观念和推广普及绿色科技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我国所有的消费者都有了一种绿色环保意识, 那么就会促进企业看到商机从而去投入成本。再次,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们知晓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家园联系起来,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家园建设, 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二) 完善政府相关体制机制
政府应该以完善政策法规为保障, 切实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支撑。因此,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支持并制定配套的政策, 建立合理完善的市场机制。首先,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明晰环境产权制度, 统一全国各类企业合法的排污量。其次, 健全环境执法机制与完善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同时调整干部绩效考核的内容, 在地方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生态环境指标。最后,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制定相关政策去完善绿色科技的支持体制, 政府不但要对绿色科技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撑, 还要对绿色科技做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与成本回报的深入分析, 给企业提供参考。
(三)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政府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依照法律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 全面确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 因此,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是起着主导作用的, 而不是“引导”作用。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一方面, 政府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生态发展规划, 既要让地方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又要让财政资源的配置向生态文明倾斜, 更要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与贡献者得实惠。另一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当前人民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政府要花大力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既要抓好生态建设, 又要为人民群众打造优美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更要着眼于把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结束语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的地方达28处, 而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环境”或“生态”的提法增长到45处。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之际, 我国政府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完善政府相关体制机制和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建设, 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 让人人都过上生态优美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09 (03) .
[2]张晓丹.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02) :24-25.
[3]陈治局, 赵金元.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贡献[J].大理学院学报, 2014, (01)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