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2024-07-15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共12篇)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迁,政府经济职能也随之更替,通过对政府经济职能内涵的理解和理论演变的梳理,寻求政府经济职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宏观调控,微观调控

1政府经济职能的内涵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对经济进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的职能。执行政府经济职能的行为主体是政府机构。其他任何经济组织、各种金融机构、银行等,虽然具备一定的协调经济的功能,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们的经济行为不能称为政府经济职能。只有政府作为主体协调或组织经济活动,才能称之为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行使经济职能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经济目标,代表的是公众利益,不是特定的个人或组织的利益。政府经济职能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各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经济职能的实施主要依靠经济调节、法律约束、政策优惠、行政干预等方式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来实现。

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可分为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间接手段,如政策、金融、计划等方式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职能的目标是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主要针对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和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进行宏观监管和协调。微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直接手段,如直接调整产品的产量、 价格和质量等,管制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微观调控的实施是针对企业或行业等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微观调控为宏观调控奠定基础,宏观调控为微观调控创造环境,两者配合运用,相互弥补单一使用时的不足和缺陷。

2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变迁

16世纪至17世纪,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原始积累阶段, 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市场调节能力较弱。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干预、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保证市场经济活动效果与经济目标相一致。重商主义思想推动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强势的政府经济职能促使市场经济逐步成熟。

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积累的丰富,资本主义的发展蒸蒸日上,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已经形成,市场的调节能力已经能够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这时的重商主义思想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应顺应市场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发展自由经济。贡献最为突出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提出了让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运行,而政府尽量放宽对市场的干预。然而,1929年到1933年间,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人们认识到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万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为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力度,弥补市场经济体制调节的不足。

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了“滞胀”这一更加棘手的经济问题,凯恩斯主义受到了质疑,人们对政府干预失去了信心。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缓解了当时的经济难题,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救赎。他们认为,政府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自由,而不是剥夺公民在经济活动中的自由,应该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形成自由的市场经济。

3优化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3.1正确定位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担任监管、协调、服务的职能,要掌握好干预市场经济的尺度,成为既在经济活动中起到积极作用, 又不会损害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有限政府。有限政府的施政范围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不足的领域,但整体仍以市场经济调节为基础。首先,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职能,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到总需求的平衡上来,制定长期的目标计划和政策来引导市场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预防通货膨胀和垄断,减小贫富差距,保证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弱化政府微观调控经济职能, 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政府应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使企业能够依据市场需求自我调节,进行更为自由和平等的经济活动。

3.2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

中央政府代表着全国各区域的整体利益,其经济职能是对全局的调控,而各地方政府还代表着各自的局部区域利益,因此,地方政府在执行经济职能时,难免与中央政府形成博弈的形势。要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作,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中央政府应通过法律机制和监督机制约束地方政府,削弱地方保护主义,强调全局性经济目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加强沟通,中央政府对地方区域信息的掌握有利于随时调整经济目标和掌握经济政策效果,地方政府也能够充分理解和执行中央的经济政策。

3.3加强市场经济活动监管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秩序混乱、过度竞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为公众创造健康的交易环境。首先,要制定和执行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和规则,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使经济活动有序进行。其次,要坚决抵制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创造公平的交易环境。最后, 完善产权机制和准入机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3.4加强协调对外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通过国际市场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产品,因此,对外经济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协调对外经济关系,是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应加强政治对话和协商,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国家优势,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取得一席之地。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2

摘要: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乡镇政府职能的理论研究,为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智力支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的财政困难;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顺利实现乡镇政府由全面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关键词:乡镇政府职能;困境;对策

随着农业税、“两工”的取消以及“以工补农”发展阶段的到来,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身处农村工作一线的乡镇政府必须由过去的全面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到农村最基层;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能否实现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但是,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诸如理论认识问题、人员机构问题、责权利问题、上下衔接问题等。

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着理论困境

我国学术界在有关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问题上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障碍。尽管学术界对于政府职能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研究往往立足于高层级政府(主要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宏观层面,并且研究成果高度抽象。高层级政府与乡级政府无论是实际上所拥有的权限,还是管理场域的特点都有巨大差异,适合于高层级政府的职能就未必适合于乡级政府。比如“市场监管”,虽然在理论上任何层级政府都应具备,但是乡镇政府由于缺乏执法主体,市场监管的职能基本上不存在。所以,理论界的这种宏大研究由于缺乏对低层级政府职能足够的、深入精细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无助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即使有研究者对于乡镇政

府职能转变进行了研究,也通常只是提出一些大原则、大方向,如有限政府、公共服务性政府,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缺乏足够的学理分析,不具强有力的说服力,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可能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可以说,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没有承担起学术界应有的责任,它不仅忽视了“三农”,也忽视了“乡镇政府”。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导致乡镇政府习惯于强制性管理,对于现阶段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是被动进行转变而不是主动寻求改革。

面对这种理论困扰,理论界和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关注乡镇政府职能的理论研究,在理论上解决好乡镇政府职能为什么转变、如何定位、怎样转变等重大问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乡镇政府的特殊地位以及我国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国情,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在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上的经验,努力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在乡镇政府的职能内容方面要适当减弱我国乡镇政府所承担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增强社会管理职能;在职能实现模式方面,应该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在职能目标方面要从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成为以社会效益优先,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

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着财政困境

农业税取消前,乡镇财政的常规收入一般是三部分:一是财政部门收取的农业税费部分,主要以农业税为主体;二是地税收人,包括地方工商税收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是国税收入(增值税)的部分。其中农业税一般占财政收入的3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70%~80%,地税和国税的收入所占比重是很低的。农业税取消后,除了为数不多的乡镇有一定的工商税收外,绝大多数乡镇税源很少,有的乡镇工业税收几乎是空白,所以,取消农业税使乡镇财政收入锐减,给基层政府带来财政困难。在收入缺口增大的同时,乡镇道路建设、优抚、五保户赡养、计划生育等支出基本上都转移到乡镇财政的预算中开支,增加了财政困难。税费改革前,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已是寅吃卯粮,负债严重,但尚能够通过“三提五统”、向农民筹款等形式筹集资金。取消农业税后,筹集资金的口子被政策堵死,基层政权处于高负债、高风险的运转状态,很难实现由全面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因此,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措施应是:(1)国家的转移支付应及时到位。对县乡因免征农业税减少的收入,中央和省财政应全额给予补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从2006年起,财政部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与完善,其中中央财政每年将通过转移支付补助地方财政782亿元,地方财政也将安排250亿元解决因免征农业税而产生的缺口。为确保转移支付的正常进行,必须实行乡村财政财务管理机制改革,完善县对乡村财政的管理机制。首先,完善县对乡财政管理机制,即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财政财务管理机制。其次,完善乡对村的财政管理机制,实行“村财民理乡代管”的方式。(2)乡镇需要加快财源建设,走自主生财之路。要增强发展乡镇经济的紧迫感,把经济增长与财政增长高度统一起来抓,建立乡镇自主型和自给型财政,逐步走出财政困境,提高工作的保障能力。要跳出单纯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把财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财源体系。要依托农业、矿产等优势资源重点招商,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工业企业和加工农业,培植骨干型财源。要切实加快城镇建设,把城镇作为乡镇国有资产来经营,作为政府资本来运作,培植成长型财源。要全面加快商贸流通、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培育后续型财源。

三、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着环境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中行使自己的职能,在这种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 82中各级政治组织(以党委和政府为核心)为了求得政绩,制定了各种目标和任务下派给下级组织,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视其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对其进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奖惩,有些任务和指标甚至采取“一票否决制”,例如:目前县对乡镇领导工作的考核普遍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制”,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信访社会治安一票否决制,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一票否决制,乡镇官员的升迁、工资福利、荣辱与完成这些指标的情况密切相关。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上级政府和几乎所有部门都可以对其发号施令,所以,突发性、应急性的事务非常多,自身的工作安排经常被打乱,尤其是当上级的考核指标过多过滥时,乡镇政府只能把主要精

力放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应付各种检查评比上,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谋划本地区的发展。农业税取消之后,乡镇政府工作量有所减少,但这种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必须打破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型行政生态环境。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的根源在于上级政府不合理的摊派以及有关不合理的体制,这就需要县级及以上层级政府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尽快改革现行政治体制中不和谐之处。树立新时期的“政绩观”、“发展观”和“群众观”,改革和完善有关考核体制、内容;大力推进基层政治民主建设,尤其是基层政府相对于上级政府或部门的相对自主权、表达权和商议权等,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尤其是对基层政府应有的起码的尊重,低层级政府与上层级政府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能对辖区内的人民高度负责,从而改变对上负责多于对下负责的格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着干部队伍障碍

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乡镇干部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1)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农业型的干部多,经济型的干部少;行政管理型的干部多,技术服务型的干部少。据统计,在我国的乡镇干部中,行政管理型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近80%,技术服务型干部数量非常少。(2)干部队伍管理不合理。乡镇作为基层政权组织,往往成为上级机关的“减压器 ”。乡镇主要领导多从上级机关下派,大多基层工作经验不足,而且往往是到下面“镀金”,真正安心基层工作的较少;而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同志,虽然经验丰富,业务熟悉,却感到政治上没有出路,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3)乡镇干部的素质亟待提高。不少乡镇干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中专教育,法律、经济、管理、农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文化素质低、科技水平低和致富能力低的状况仍很严重。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是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条件。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着力培养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干部队伍。(1)乡镇干部要从认识上实现“三个转变”:一要从“经验型”向“知识型” 干部转变。要彻底突破传统经验的束缚,从头开始,精通一两门农村实用技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农村发展变化的趋势。二要从“守摊型”向“创新”型干部转变。要放下架子,敢闯敢试,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使创新的意识在带动劳动群众创业致富中创造价值。三是要从“行政命令型”向“依法服务型”转变。淡化任务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多为农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把过去单一的生产服务功能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功能性服务。(2)要创新干部培训机制。要把提高干部思想素质和带富本领作为当前干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实际需要,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干部培训,采取短期培训、外出学习、外派挂职、进修深造等形式,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培育复合型人才。(3)要创新干部任用机制。要明确新时期选拔任用乡镇干部的新标准,建立评价乡镇干部政绩的新办法,对优秀的乡镇干部要及时表彰提拔,对不称职的乡镇干部要及时教育、诫免、辞退,从而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五、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着管理障碍

乡镇政府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这表现在:(1)县乡条块关系不协调。近些年来的县乡关系调整,都是加强县直部门权力,削弱乡镇政府的权力,如工商、税收、林业、教育、卫生、国土部门管理体制的调整,这些县的职能部门在乡镇派驻机构,这些机构代表各自部门行使职能,人权、事权、财权属于上级部门,乡镇政府对它们的管理权名存实亡,出现乡镇政府“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怪现象。近年来,虽然对一些机构也进行了整合,但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意志,而不是市场意志。(2)乡镇政府在管理上还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等现象。在这种体制下,乡镇政府对本地区各种资源的配置能力和经济社会的管理能力很弱,实现职能转变困难重重。

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需要从中国农村现实需要出发,改革乡镇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乡镇职能:(1)理顺县乡条块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制要慎之又慎,必须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论证,今后如无重大情况,一般不再实行部门垂直管理体制。同时要对现有垂直部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工商、质检等部门应逐步归位到各级政府。对目前派驻到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党组织也必须实行属地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政府职能;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29-0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改善。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则是以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尽管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但是,我国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依旧没有改变。因此,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在这一历史境遇下,我国政府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笔者希望借此机会能让人们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进一步的理解。

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界定

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是以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社会形态。最早使用“生态文明”一词的是学者是刘宗超,在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全球生态文明观》一文章中指出:“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剖析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确立全球生态文明观乃当务之急。人类与地球表层共存就是生态文明,威胁它生存的就是愚昧。”[1]

本文采用俞可平教授对生态文明所下的定义即: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客观自然界的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同时所做的维护人与自然和谐一切努力,它包括所有物质与非物质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2]。

总的来说,中国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总体状况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日益重视。第一,政府生态环境的重视已形成执政理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2012年,胡锦涛更是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源头逐步开展。国家先后规划和实施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带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各大江河流域防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工程;加大旱作节水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大规模开展荒漠化治理工程;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草原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政府生态职能弱化的表现

看到我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成就的同时,很多问题也同样凸显出来。

第一,环保意识淡漠,责任意识不强。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其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行为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一直奉行经济发展为重心的理念,这是由我国最基本国情决定的。但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旧有观念一直存在,要改变地方官员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式任重而道远。

第二,政府投入不足,配套措施欠缺。由于环保意思的淡漠,间接导致政府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官员将更多的注意力花费在带动当地GDP上,以此做好自己的政绩工程。我国为了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约束,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等。但是法律制度与现实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衔接,导致法律制度无法实施或切实落实。

第三,环保政策滞后,连续执行乏力。我国生态问题层出不穷,形式不停变化,但政府的环境政策却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常常使执法活动陷入矛盾之中。除此之外,环境政策理论性较强但操作性偏弱,因此,在环境执法中怎样进行执法,也常常给相关部门带来很多困扰。

三、我国政府的生态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职能转变错位,相关部门不作为

由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职能定位比较模糊,政府职能错位、不作为现象相当突出。受经济片面发展的理念影响,各级政府忽视生态职能的有效发挥,不够重视生态环境的作用;另外,相关环境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在各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已经成为违法者和不良企业的挡箭牌和保护伞,损害当地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此情况下,要通过加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防止这些职能错位、不作为的现象发生。

(二)环境社会控制减弱,经济主体多元化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经济主体不仅包括大量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还有个人和私营企业,不论是什么企业,他们的目标一直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执行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保护自身利益。在环境污染的事件发生之后,政府相关部门受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乏力更加凸显。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政府对环境社会的控制,也削弱了政府对环境政策执行和监督的力度以及利用环境政策对环境进行保护的社会控制能力。

(三)社会激励政策缺位,公众依赖政府

在我国环境保护实践中,一直是由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公众直接参与或者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并不多,再加上民众的环保意识行为没有形成规模,还是比较淡漠。致使长久以来,政府主导的社会激励政策缺位,并未引起社会力量的共鸣,取得的成果甚微,这也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依赖。比如:在思想上,民众缺乏自觉参与的意思,遇到问题只会坐等政府解决,认为与自己无关;在行动上,民众对自己的环境保护活动缺乏信心,偏向与政府合作,对政府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四)环保监督有待完善,保障机制难实行

环保监督与保障机制的实现需要民众的参与和法律保障齐头并进。但从目前来看,民众的参与严重不足,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并未触及治本的效果。民众之间并没有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监督主体除了民众之外,政府也需要做好监督工作,但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由于经费、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其监督工作一直不容乐观,满足不了现实需要,环保监督机制进一步滞后影响环境政策的落实,保障机制则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为支撑。同时,基层环保执法部门执法手段落后,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浓厚,造成环境执法部门处处受制。

四、强化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路径探析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生态管理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生态管理活动,就是要强化政府生态价值理念。实现政府生态职能,首先要求政府能够在发展观念、人与自然关系上以及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转变,建立起生态服务理念。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要求下,逐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这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态管理在政府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生产发展方式、合理的资源消耗方式,更加积极地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生态服务理念的现实转化。

(二)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逐步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的趋势不可避免。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其职能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各种组织以及公众的参与。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单靠政府生态职能的单项治理,更多的是需要公众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构建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生态决策的质量与合法性,改进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各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共同实现从生态管理参与到生态治理的转变,这是政府实现政府生态职能的途径。

(三)提升政府生态监管能力

目前,我国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原有制度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关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严重。政策只有落实才有生命力。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政府生态管理的执行与监督,不断深化政府监管能力。不但要加强政府生态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借用各种手段保障政府生态执法的落实。还要完善违法惩戒制度,加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生态违法惩罚体系。

(四)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

从目前来看,传统的发展观已严重影响到环境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匮乏等问题,使整个人类生活环境质量普遍下降。因此,我们必须要提出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和发展的集约式“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也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原理的经济,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生态与经济的结合,追求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宗超,刘粤生.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值范型[J].自然杂志,1993.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

[3]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4

1. 1 投资体制改革迟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投资体制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有效解决了传统市场投资体制的困境,同时,我国的各级政府仍然会对一些投资领域进行管控[1]。但是,这对我国一些投资领域实现市场化却产生一定的困扰,相比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较为迟缓,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也变得缓慢。

1. 2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滞后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就当今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整体改革效率并不高,而且改革体系还存在不规范、不健全的现象,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滞后会逐渐滋生一些腐败的现象,对国家财产使用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1. 3 金融体制改革的效果不佳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融资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从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效果来看,还有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不利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工作的顺利进行。

1. 4 经济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经济管理模式是中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必须有着良好而且适用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顺利进行。但是,就当前我国政府所使用的经济管理模式来看,整体管理模式不够完善,而且,很多情况下政府的行政权都直接或间接的介入到市场的发展中,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2 推进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几点建议

2. 1 加快政府经济管理的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过程中因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体系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对此,作者建议应加快政府经济管理的建设[2]。首先,应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市场经济管理进行全面的考虑,如,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人权、事权的合理划分,将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责和职权的边界划清,更有利于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其次,中央政府应合理使用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调控权力,积极做好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风险的控制,主要从货币以及财政政策上的调控进行完善,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再次,地方政府应合理运用经济管理的权限,主要从地方公共事业服务领域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两方面着手,在实际的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在遵循中央政府政策的基础上,从地方经济实际的发展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控。通过以上几方面工作的展开,可以有效地加快政府经济管理的建设,同时对推进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2. 2 利用法律措施来规范政府经济管理行为

当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管理的规范性严重不足,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整体过程来看,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未能凸显市场经济本质形态,因此,作者建议应利用法律措施来规范政府经济管理行为[3]。首先,应正确认识政府经济管理的行为,应与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公民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同时还要严格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能,各级政府的行为也将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和限制下进行,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在行使经济管理职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到依法行政。其次,对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公务员等贯彻法律思想意识,在公共权力下,必须将法律作为行为的框架,坚持做到行为合法。再次,各级政府部门在执法行为中必须依法进行,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同时应完善相关的监督措施,一旦发现有哪些政府部门以及人员出现违法、违规现象,需按照相关法律条款严格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追究其法律责任,确保我国政治经济管理走向法制化的道路,促进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工作的顺利进行。

2. 3 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充分发挥政府经济管理的作用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转变的过程中,内部结构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的现象,对管理职能转变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作者建议应加强内部结构的优化,要将政府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4]。首先,应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内部职能进行调整和优化,如,政府公务员、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决策手段等。其次,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对政府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保证政府管理的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再次,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快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确保政府内部政务处理的高效性、便捷性。另外,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建立政务网络处理平台,全面提升我国政府内部政务处理的水平,促进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2. 4 建立健全政府经济管理模式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模式的不健全因素影响,会对经济管理转变工作的进行产生阻碍,因此,作者建议,应建立健全政府经济管理模式。首先,在建立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同时还要结合公共利益的切实需求建立,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各类服务质量,将政府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渐转向服务式的管理模式,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将其作为中心,扩展相应的管理,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充分展现出政府经济管理的新发展模式。其次,要加强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运行的监督,要尽量消除行政权力直接接入或干预到市场活动,对市场的发展造成影响,切实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3 结 论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5

一、组织编制规划,加强宏观引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发展全民创业更要规划先行。且不可“一窝蜂”、“跟风转”。只有正确地制定适时适地、现实可行并兼具本省区位优势特色的战略规划,并与安徽省其他重要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并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阶段转换工作,才能抓好培育创业文化,壮大创业主体,优化创业环境三个重要环节的工作。规划应解决全民创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路经选择、保障措施等基本内容。为制度、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将全民创业作为今后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全民创业战略纳入政府决策议事日程,深入开展全民创业的专题前期研究、系统地提出适宜于安徽经济发展的创业模式及路经选择和对策措施。尤其是在政府强化经济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方面要做出通盘规划和设计,创新性地搭建一个全面促进全民创业的政府机关效能平台。真正体现亲民、规范、信用、协商、服务的现代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二、加强与长三角洲政府间区域合作,努力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安徽省地处素有“黄金海岸”之称的长江三角洲的纵深和腹地,长期以来安徽在为长三角的持续发展中扮演着“米袋子”和“锅炉房”的角色,即农业基地和提供能源原材料支撑。现如今要正确利用好承东启西、沿江通海的重要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到长三角区域经济体系当中。例如,安徽二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按照计划经济价格向发达地区提供源料。现在政府要考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情——“煤炭发电”为发达地区提供附加值高的电力,而不是简单的煤炭原料。因此政府应树立协调合作、区域竞争、合作博弈的观念。同时,制定长三角洲区域合作条款及规划又提到了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例如: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修建:如沿江公路;公共资源环境的开发与治理:如芜申大运河(从芜湖经马鞍山进江苏境内,经太湖到上海);区域间生产要素沟通交流:如二淮煤炭。这些都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目标和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一套即有约束力又有灵活性的制度化议事和决策机制,从而促进安徽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的升级。

因此,安徽因主动与长三角洲三地政府和职能部门间制定合作规则和条款,建立各级跨区域合作机构,加快与长三角交通对接,承接产业转移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长三角产业分工和互补,有效配置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在满足地方利益的前提下,达到安徽经济的整体融入,充分借用发挥长三角经济区域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三、要形成促进全民创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全民创业的积极推动离不开政府建立一套新的区域改革和发展的新机制。全民创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出区域内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互动的新机制从而继续利用制度创新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阶段,全民创业在安徽省处于起步阶段,为鼓励全民创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形成一种新的创新机制,在政府不越位、不缺位、不空位的前提下,把一切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能创成业的人吸引到创业队伍中来。最大可能地为广大创业干部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尽量降低他们参与创业的预期成本,努力提高他们参与预期收益;最大限能地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知识能力技术转变为“要素资本”参与分配,增强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社会创业过程的层次。因此,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

1.l降低创业门槛。工商、城建、国资等管理部门要给予创业者创造好的进入条件,要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手续,普遍性地降低创业门槛。

2.财税扶持。政府可以考虑给一定的创业类型、创业组织在财政方面给予补贴:如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资金用于担保成果转化贴息:在税收方面应给予优惠,如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给予优惠。

3.金融支持。一方面,政府前期应当制定具体的创业贷款融资管理办法和条款,凡是经允许并符合条件的,银行就得给办。另一方面,在融资上,思路要宽一些,需要考虑其他的金融工具。鼓励社会和民间金融机构投资,探索适宜全民创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

在激励的过程中,政府应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人性化的服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开放式发展的投资创业沃土。让每一个在皖创业的人,都有知遇安徽、热爱安徽、扎根安徽的“创业情结”。

四、增加劳动力人口流动同时加强对劳动力创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

劳动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机制形成后,可以缓解创业的用工约束,增大了市场就业机会,减少了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时,政府应设立相应的创业服务型机构。如咨询培训服务机构,以便提高创业者分析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

全民创业要发展应形成一个政府与全民创业组织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所以应该有一个相互交流协商合作的机会。仅靠创业者自发组织是不够的,政府有必要搭建创业者交流的平台,鼓励创业者积极参与,相互学习。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定期举办创业投资洽谈会,创业投资信息交流会,使各界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从而捕获商机。通过培训交流,让创业者能够自觉服从于市场导向上来,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从而保持创业组织的持久发展,改进创业组织的高效运营。创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应贯穿于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始终,为全民创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势有力的“生力军”。

总之,政府与全民创业组织要达成政府“正确地做事”,全民创业组织“做正确的事”,这一“君子协定”,进而通过政治功能与市场功能反复“互动—调适—创新”来应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6

关键词:简政放权;政府;毕业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35-03

简政放权政策的实施,即要求当前政府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主动放掉该放的权利,以放管并重形式利用“管”来推动“放”,继而有效激发创新、创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为了增强当前市场活动,亦要求政府部门应结合简政放权实施要求,制定毕业生创业推广方案,且通过法律政策等渠道发挥自身作用,调动大学生创业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氛围。

一、毕业生创业中政府作用发挥的必要性

第一,缓解就业矛盾,即据统计,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55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同时到2020年为止,劳动年龄人口将上升至9.4亿人,年均增长1360万人。而就业人口中就业岗位提供者主要源自于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领域,其中中小企业就业岗位最多。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岗位增长速度已经无法顺应大学毕业生就业人口的增长,为此,强化“大众创业”理念的落实,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即以大学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

第二,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冲击下,部分企业趋向于半停产、停产、关闭运营状态,继而减少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几率,因而由政府部门推动毕业生创业,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通过毕业生创业类型的扩展,规避社会资源闲置现象[1];

第三,由政府部门鼓励毕业生创业亦可改善贫富差距问题,为此,当代政府机构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政府在毕业生创业中的职能缺失

(一)配套政策不健全

近年来,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在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措施,但在措施实施过程中未对职责部门进行责任划分,且存在着职责交叉现象,就此诱发大学生创业监督不严谨等问题,影响到了政府机构在大学生创业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致使当代大学生在实践创业过程中时间成本、精神压力、费用投资等均有所提升。例如,某些地区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程序审批过程中,学校申请→材料提交→审批→补贴发放审核环节需经历一年时间,就此影响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此外,从政府优惠政策实施角度来看,我国政府于创业收费优惠政策、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中给予了创业大学生一定的支撑,但在创业大学生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申请门槛高、生源地限制、优惠幅度小、地方差异大等问题。例如,广州人社局在调查中发现,每年大学生创业中可享受创业补贴的人群仅有7-10人,比例较小。

(二)创业手续繁琐

第一,宣传力度不足,即政府相关职责部门在大学生创业手续办理相关问题宣传过程中忽视了网络、广播电视、短信推送等平台的利用,从而致使毕业生中仅有9.3%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处在基本了解的状态,而65.1%的大学生对创业政策完全不了解,继而在创业手续办理过程中,无法较好的利用资源空间,呈现出低效率创业手续办理问题;

第二,从简政放权角度来看,政府机构在创业手续设定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即虽然大学生创业手续办理中审批公章由100多个减少至50多个,但创业手续办理依然环节多、周期长、办理繁琐,最终在审批流程拖曳现象的影响下削弱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因而,在毕业生创业推广过程中,政府机构需针对创业手续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带动毕业生创业意识,提高毕业生创业带就业发展趋势,达到最佳的“自主创业”推广状态[2]。

(三)创业资金不足

人民日报在“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阻碍是什么?”调查结果中反馈,有34%的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中资金不足。即我国政府机构在大学生创业“第一桶金”提供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创业资金申请过程中,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银行风险规避意识,从而商业银行在小额担保贷款中设置了高门槛,即大学生创业信用等级较低,继而限制了毕业生创业资金的启动。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政府机构在毕业生创业指导过程中,尚未结合大学生创业特点,设置专项资金支撑、创业融资渠道,因而致使大学生在银行贷款过程中基于缺少担保人的基础上,呈现出资金不足问题[3]。同时,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理念,从而与大学生创业资金融资背道而驰,形成了创业资金支撑的矛盾格局。

(四)参与力度不够

首先,政府作为毕业生创业政策的执行者、制定者承担着统筹、协调职能,但就《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显示,18-25岁中专以上教育程度青年创业者占创业总量的74%。然而某教育学院调查显示,53%的大学生表示对学院是否提供创业平台并不清楚,即大学生在自主创业领域中的参与度仍不足,为此,需政府机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扩大宣传力度[4]。

其次,在当代高校纵向教育理念的限制下,致使部分大学生并未经历系统性的创新、创业培训,同时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实践创业经验,继而在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过程中呈现出局限性问题,最终影响到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三、在大学毕业生创业中发挥政府职能

(一)健全创业保障体系

在毕业生创业推广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需推动政府机构趋向于“服务型政府”发展,即在大学毕业生创业服务过程中,建构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且设置网络服务平台,发布创业信息、政策解读、政策支持等,以政府、社会、高校间的“三足鼎立”格局,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创业者,规避大学生盲目创业现象的凸显,同时解决大学生创业手续办理繁琐问题。同时,基于专业服务机构建立的基础上,在大学生创业项目推广过程中,需建构公共服务体系,即与县(市)区合作,实时跟踪大学生创业中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税收减免、担保贷款等领域,全方位指导毕业生创业行为,引导毕业生在创业项目选择等环节中做出正确决定[5]。此外,为了带动毕业生创业积极性,需简化申报、审批手续,同时降低注册资本限额,并出台银行贷款优惠政策,支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展,且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实践培训,缓解大学生创业压力。

(二)完善制度保障

第一,加大《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执行力度,即贯彻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思想,落实“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创业服务、创业培训、政策扶持格局。同时,各省市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亦需相继完善相关政策,且从公平就业、政策支持等角度出发,对《就业促进法》进行推广,并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培训平台,承担就业促进中的法律责任,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

第二,基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法律政策完善的基础上,亦应健全配套措施,即从贷款、税收、申报项目、融资等角度出发,完善优惠政策,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明确实施细则,同时对政府职责部门进行分工,继而以“一站式服务”形式,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绿色政策通道”,缓解大学生创业压力,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6];

第三,在制度保障措施实施过程中,应建立专门的办事机构,监督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实施进度,并解决大学生创业各项问题。

(三)构建良好舆论环境

在大学生创业项目推广过程中,仍有部分大学生处在对创业政策不了解的状态下,因而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政府机构首先应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对创业政策进行宣传,同时注重将创业案例转化为视频,继而通过创业故事视频链接分享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思想,改善大学生创业观念。同时,为了贯彻简政放权精神,在创业社会氛围营造过程中,应加大对优秀创业者的表彰力度,并帮助大学生获取朋友、家人的支持,最终改变趋向去“正规单位”就业理念,以白手起家创业形式解决自身就业问题[7]。此外,由于在国内创业中,生存寿命小于5年的占据60%,生存寿命处在5年-10年之间的占据20%,因而在大学生创业舆论环境打造过程中,需针对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进行培养,即促使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自身精神、物质压力承担能力,以正确的创业观展开创业行为。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政府部门在大学生创业中作用发挥时,加强舆论环境的营造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四)加强高校引导

高校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核心,为此,我国政府教育机构在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计划中,应对高校教育做出正确指导。即要求当代高校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应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同时注重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结合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学科专业等因素的影响,设置创业教育方式,并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培养大学生创业思想。同时,基于创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亦需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以学科原理、专业知识为基础,建构大学知识体系,继而将创业理念融入其中,从管理、法律、企业管理、财务等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综合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此外,在大学生创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需将课程放置于大学生三、四年级,而在大学一、二年级创业课程教育过程中,重点培养大学生择业观,且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设计[8]。另外,政府机构在高校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亦应利用创业政策,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技术、资金等创业难点做出正确指导。

(五)增加创业融资渠道

为了改善毕业生创业中资金不足问题,需增加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例如,政府机构在大学生创业计划推广过程中为了扩大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撑力度,应实施税费优惠、创业贷款优惠等政策,且在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创业特点,延长减税周期、力度,并适当提高小额贷款额度,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适量补贴,规避大学生创业初期资金压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兴趣。此外,基于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拓展的背景下,需设置专门的大学生申报贷款通道,同时借助政府机构“服务型”方向的转变优势,鼓励各方资源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如,鼓励公益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提供大学生创业试验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并提供适量的资金支撑,就此消除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阻力问题,达到最佳的自主创业状态[9]。创业融资渠道的拓展有助于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的实施,为此,应强化对其的有效落实,达到高效率大学生自主创业空间。

“自主创业”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需借助简政放权发展背景,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做出正确指导,同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我国政府机构应从增加创业融资渠道、加强高校引导、构建良好舆论环境、完善制度保障等层面入手发挥自身在毕业生创业中的作用,且注重提供创业体验、创业论坛、课题研究等教育平台,实现对毕业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改善当前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艳伟.高校党组织在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24(22):257.

〔2〕张波.民办本科院校与政府在其毕业生创办小微企业中的促进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21):199-201.

〔3〕陈勇芝.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作用——以钦州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15(05):103-106.

〔4〕林旺兴.论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论坛,2012,11(01):110-112.

〔5〕冯乃秋,何莉炜,冯文秋,等.大学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成功典型调查分析与对策——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2):88-91.

〔6〕许瑜铭.促进地方高师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11(01):273-274.

〔7〕刘善堂,赵红灿.基于三螺旋模型的毕业生创业促进体系构建研究[J].江苏高教,2016,12(01):98-100.

〔8〕张静,赵娜,张竞乾.河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情况调研[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3(04):206-208.

〔9〕程洁,韩立明.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用中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2(02):178.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7

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 从社会生活总体的角度,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 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协调和组织经济活动的各种方法、方法的总称。其职能手段往往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 其中包括计划指导、行政干预、政策扶持、法律约束、经济杠杆调节和直接投资等。经济职能的内容十分广泛,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项: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收入分配;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执行国际经济政策。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政府的经济职能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科技发展的挑战, 科技在历史上一直是促进国家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重要力量, 主权与国土的完整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水平;其次,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了金融资产在国际流动的障碍和壁垒减少, 成本降低, 又加上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和网络的扩展, 大大加快了金融资产的流动规模和速度。

一、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

中原经济区经济已经与全球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原经济区经济更直接、更剧烈地收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 政府的宏观调控过程中不仅要对自己的经济问题进行调控, 而且要更多地面对世界经济的各种有利不利的影响实施相应的调控措施。同时, 现代政府宏观调控绝非过去那种大包大揽的计划控制, 而是要依靠合乎市场规律的更高层次的调控体系来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 首先是长期的经济计划, 包括制定和实施资源开发、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等全局性方案;其次是较近期的项目规划, 具体涉及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用地标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但总的要求是, 它必须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高度出发, 合理统筹城乡经济,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实现社会公平、科技创新, 推动城市全面进步。

二、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 进行合理的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是政府为控制市场失灵, 而对市场进行的微观介入。就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而言, 合理的市场监管是要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 通过市场调节协调地区、部门和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 以保证国家重要经济决策及发展计划的实现。目前政府的市场监管要从两个路径入手: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起灵敏高效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 提高市场监管的反应能力和效能。构建市场监管信息体系的基础是收集整理各类企业的经济信息, 如企业的纳税、贷款偿还等信用信息, 企业获得的各种资质、财产抵押、合同履行等经营信息。这种经济信息纷繁复杂, 来源渠道也不尽相同, 需要各部门单位相互合作、协调, 尽力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与真实。二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 为市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证。应根据建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需要, 协调有关地方性法律规章, 特别是要加快制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有关法律规章和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的制度规定, 以保证多主体市场监管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中原经济区基础设施, 培植以高知识、高技术为基础的产业

知识和技术是现代化区域发展的加速器, 世界成功区域发展的范例告诉我们, 一个良好性能的综合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向市民提供高素质的学校, 健康服务和足够的公共空间, 以此来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的移民。

中原经济区基础设施需要将科研、高校、企业等知识机构与广大劳动者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网络, 通过在这个网络中的协同和互动, 知识和技术得以生产、传播、应用, 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和应用所需要的知识。这个社会网络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 (1) 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是载体。这其中也分层次, 包括劳动大军整体素质的提高; (2) 智能机构。它是知识生产、扩散和运用的主体, 包括企业、学校、研究院所和中介服务。主体的关键在于彼此的互动作用和相互的联系; (3) 建立渠道。就是以知识网络 (包括专业学会和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 包括非政府组织及其他民间社团组织组成的知识网络) 来改变教育和知识的交换, 影响偏僻地方的生活和文化, 使更多的人参与知识网络学习, 促进各方面知识和信息的转移; (4) 电信基础设施。包括电视、广播、通信, 容易使大众参与信息和知识的共享等等。

必须承认, 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 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基础设施资源浪费、闲置现象比较严重,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从世界区域发展的实践来看, 一个有创新活力的区域, 政府在有效管理基础设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也是中原经济区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基于这种思考, 要想很好地完善整合资源, 首先需要一整套连接地市与区域网络和全球网络的构架和模板, 其次要打破部门之间条条块块的限制和封锁, 没有与全球城市的连接, 就不可能有中原经济区的信息化, 也就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集合体。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统一的、权威的中原经济区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下力气打造这一有形资产, 使其增加中原经济区的价值。

首先必须对中原经济区的产业、资源、人才、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进行客观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中远期发展战略, 做好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定位和规划设计, 适合以什么样的服务业为主导就去做, 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条件下, 切不可一哄而上;其次是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如税收、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住房、就业等, 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再次是分段精心组织实施, 并按阶段总结经验, 进行反思, 逐步推进。

四、强化区域治理, 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铺好路

经济全球化时代, 政府的作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号施令, 而是转向地区治理。如制定各种经济优惠政策, 为各种技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培植新的产业, 保持经济的多样性, 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地区的新闻媒体曝光率, 用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吸引各种资源, 构筑新的结合体;着力办好一二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性大学, 并通过网络等信息传播管道, 加强与国内、国际名牌大学的合作与交流, 扩大影响, 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前来学习;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 整洁、干净、便捷的氛围, 对那些追求舒适生活的创新型人才有强烈的吸引力。

首先,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等构成并且各组织之间形成互补互动关系的有机整体。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一直是以政府为投资主体, 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按照政府下达的任务从事科学研究, 取得成果后再转让于生产企业以实现其经济价值。这种体制使投资、研究与开发、生产三方彼此独立, 相互分离, 造成企业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的严重缺乏, 造成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脱节。因此, 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其次,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 引导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注重提高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人员的素质, 为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第三, 加强信息网络、共享数据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创新基础设施的共享水平, 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进行创新活动, 还有利于培育中原经济区集群环境, 加强产学研及中介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 为中原经济区最大限度地促进知识和技术交流学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

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 使中原经济区政府管理者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要选择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主义机制等, 体现了政府管理变革的总体方向。同时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 要求政府的管理模式需要从整个政府组织对信息的需求、组织目标、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整体性、合理性的规划, 力求以更有效的方式协调技术、人力以及其他内外部资源,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最终实现和谐行政。“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为中国政府管理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而且也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中原经济区要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牌局”, 就必须强化、改革其经济职能, 对于中原经济区而言, 其经济职能包括:一是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等;二是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 进行合理的市场监管;三是完善城市知识基础设施, 培植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四是强化区域治理, 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铺好路。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政府职能,经济职能

参考文献

[1]梁秋云.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战略选择[D].济南:山东大学, 2005.

[2]刘志生.论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及实现途径[J].上海经济研究, 2008, (2) .

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研究 篇8

一、政府转移职能理论研究进展

当前,政府职能转移理论研究更多基于国外的理论研究,由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国外提出的关于政府职能转移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各地出现的实践形式,无法为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政府职能转移可以划分为“交还”和职能“托付”两种情形,表现在职能转移内容和方式的差异。治理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立足点。当代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需要对政府职能转移从不同层面和形态上加以区分,应当明确职能界定、创新职能转移方式以及构建政社新型合作关系,推进政府向行业协会进行职能的有效转移。

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目前的理论范式有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理论。如施密特的观点是将公民社会纳入到国家的结构中,形成不同的利益聚集与表达模式。从善治的角度以及全球治理的角度对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进行分析。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正在逐步形成一种较为稳定性的合作关系结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对照的,又是相互竞争的。我国将非政府组织同政府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对立关系、依赖关系和合作关系等类型。政府与社会组织两者在互动中相辅相成,随着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如“强国家-弱社会”、“强国家-强社会”等模式。在合作主义模式下,社会组织打通了国家整合社会利益和汲取社会资源的通道,政府与社会组织双方在互动与合作中相互适应、相互增权,以达到国富民强的双赢目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合作模式要“从制度化协同走向联动嵌入模式”。社会组织作为除政府与市场之外的一个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英国在撒切尔政府时期大力倡导慈善组织;如萨瓦斯提出改变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接纳不同社会主体的参与,提倡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服务。国内关注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较早,对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提出了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职能的两种形式,如委托和代替等。存在着如协同增效模式、服务替代模式和拾遗补缺型等模式。政府与社会组织各自发挥的作用具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对于政府职能转移与行业协会的研究多以互动关系为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东亚模式。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文献少有对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具体机制分析。

二、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移不到位。政府职能转移不到位主要强调的是政府职能转移内容的不完全,具体表现为衍生性职能的不完全“交还”和原生性职能的不恰当“托付”。在职能转移内容上,将衍生性职能“完全交还”,由行业协会替代履行该项职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社会成本。衍生性职能不完全“交还”是对原生性职能进行不恰当“托付”,不仅不能提高行政效率,反而会增加部分社会成本。衍生性职能的不完全交还或原生性职能的不恰当托付,主要在于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职能界定不清。政府职能转移注重将职能转移内容明晰化,将行业协会需要履行的职能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有利于行业协会对职能进行承接和职能履行监管。

(二)职能履行的缺位错位。政府将一部分职能交还托付出去,这些职能由行业协会替代履行,或者由政府与行业协会协同履行。职能履行的缺位指的是在“替代履行”和“协同履行”两种形式中政府职责的缺失,职能履行的错位则强调的是“替代履行”中存在的政府与行业协会职责的错位。政府职责的缺失具体表现在政府职能部门将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后不闻不问,缺乏对行业协会的工作指导以及后期监督。

(三)职能转移中的体制依赖。体制依赖是职能转移过程中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双向依赖,这种依赖产生于一种体制惯性。在过去的双重管理体制下,政府习惯于对行业协会加以控制与干预,行业协会则相应地习惯于从政府处获得资源和授权等,两者在相互依赖中共存与合作。政府直接干预影响协会内部的治理结构、人事安排与制度规范等各方面内容。

(四)配套制度和机制的不完善。在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方面开展试点,推进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但现行法规制度的不完备给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工作的开展带来障碍。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试点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监督,对于政府职能转移内容、转移方式等具体要素没有加以明晰,给实际工作开展带来许多的模糊性。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相应的资金保障和监管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资金保障力度不大和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政府对行业协会的财政支持有限,只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职能转移的经济补偿进行了明确规定。

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中的具体监管流程、方式缺少制度性保障,在实际执行中难免缺少及时性和规范性。政府职能需要由社会组织加以承担。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健全使得我国改革成效不大,缺少承接主体的政府职能转移导致了政府改革并未放权于社会,而仅是在政府内部的转移。政府职能转移的实质是政府将一部分功能转移给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来替代履行或协同履行,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建议

随着政府职能转移的推进,政府“交还”的职能迫切需要相应的社会主体来承接。行业协会是连接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重要桥梁与纽带。行业协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转变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政府的回位。政府的回位不代表政府简单的作用弱化或退出,而是要把属于社会的职能交还给社会,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在行业协会发展过程中,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行业协会长期以来受管理体制的影响,获得的资源支持和成长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行业协会由于性质不同、职能定位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在政府进行职能转移时承接能力上层次不齐。政府在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时,要选择合适的、具有承接能力的行业协会来承接职能。只有推进行业协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才能保证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可以长效进行。建立长效普适的帮扶培育机制则是保证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重要支撑点。政府职能转移的实质是政府将原本由其直接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转移给由行业协会单独提供或由政府与行业协会合作提供。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的职能内容直接决定了职能转移的方式,影响到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政府职能包含功能和职责两个层次的内容,政府功能是可转移的,而职责是政府自身所必备的,不能加以转移的。政府职能转移内容指的是政府职能中的一部分功能,而职责是不能被转移给行业协会的。

政府职能具有原生性职能和衍生性职能两种类别的内容,政府在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过程中,需要对原生性职能和衍生性职能加以区分。原生性职能中的一部分职能可以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的方式加以履行,衍生性职能中包含行业协会自身所应具备的职能。政府在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时,需要对职能内容进行清晰的分类分层,才能保证政府职能转移有效地开展。

职能转移方式在西方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合作涉及不同类型的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公共物品类型不同导致供给方式选择上的差异性。政府在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过程中,转移方式的选择是依据职能内容而定。政府职能转移方式包括职能托付和职能交还两种形式,由于实践中的政府职能转移意识、行业协会承接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政府职能转移程度各异,目前主要存在“完全托付”、“部分托付”、“完全交还”以及“部分交还”等几种形式。政府职能是多层次、多类别的,政府职能转移也具有丰富的内容。无论是政府职能交还,还是政府职能托付,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弱化”,政府需要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行业协会转移职能是在社会组织推动下开展的,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是由政府自主推动的,推动力的不同造成政府职能转移结构的差异。在政府被动转移,行业协会主动承接,政府扮演了更加消极的角色,行业协会则发展较为成熟,实际已经承担了政府一部分职能工作,因此行业协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承接能力,政府需要在转移职能时完善制度与机制,为行业协会承接职能提供后盾与支持。在政府主动转移,行业协会被动承接,这样的职能转移中政府作为主导者与推动者,在推进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全能主义,政府倾向于用行政化的手段干预行业协会的各项事务,包括其内部结构。对政府职能转移的结构形态,由于受到的推动力不同,政府职能转移在实践中可能受到外部推动作用形成了不同结构形态。在社会组织推动下进行的政府职能转移表现为政府被动转移,社会组织主动承接的结构形态。政府作为被动转移者,职能转移呈现更明显的边缘化特征。在政府自主推动下的政府职能转移则表现出政府主动转移,社会组织被动承接的结构形态,由于社会组织处于被动承接的状态,社会组织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承接能力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政府职能转移一种是政府将部分衍生性职能“交还”给行业协会,由其替代履行;一种是政府将一部分原生性职能“托付”给行业协会,由政府与行业协会协同履行。无论是哪种情形的政府职能转移,都只是对政府功能的转移,职责是无法转移也不能加以转移的。

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的实践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实践经验尚且不足,各地的实践形式也不一。政府职能转移的不同形态和类别在政府职能转移的实践中应当注意对此加以区分。河北省民营经济不发达,行业协会发展空间相对于发达省份较落后。行业协会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较弱。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政府需大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引导河北省区域经济走出环京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愈显迫切,推动政府职能转移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和切入口。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已经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在河北省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不同的实践形式。政府职能转变是推进我国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抓手。

关键词: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阎孟伟.协商民主中的社会协商[J].社会科学,2014.10.

[2](英)艾瑞克·霍布斯.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3]王连伟.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明晰职权的四个向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4.6.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现状综述 篇9

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

地方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概念, 在不同的时期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义和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不一样。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期,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是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客观需要。明确界定地方政府职能, 区分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 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发展变化, 政府机构与职能逐渐发生矛盾, 这就必然要求进行机构改革, 使作为载体的政府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2]。职能转变是中国各级政府改革的核心, 也是检验政府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志。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 着力推进政府改革实践。

我国地方政府对职能转变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初期,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清剿反革命、土地改革、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 政府机构设置也更多地具有军事武装的性质。20世纪60~70年代, 地方政府职能更多地是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建设, 政社一体化, 政治意味较浓, 相应的机构设置也体现着这些要求, 如各级革命委员会、人民公社等机构的设置。1978年以后, 随着党和国家职能重心的转移, 政府职能由政治职能向经济和社会职能转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政府也进行了机构改革, 掌握了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的辩证关系并最终认为机构改革必须以转变职能为基础[3]。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地方政府职能开始转向发展经济, 经济建设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目标, 招商局、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等机构也随之设立。1987年, 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 “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据此, 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明确提出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以转变职能为关键。90年代以来,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 行政服务中心、政府办事大厅等机构的设立使人们办事更加方便快捷。90年代末期, 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主要是沿着加强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和提供必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方向进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来, 1998年和2003年这两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都把政府职能问题提到异常重要的高度。2008年,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下, 地方政府启动了大部制改革, 力争改变目前政府部门林立、机构繁冗、职能交叉的现象, 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回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

李和中等人在评述了西方主要国家的行政改革后认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能否取得成效, 首先在于职能定位是否正确……政府的机构改革依托于职能转变”[4], 地方政府同样如此。当前,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主要矛盾, 其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制度性、体制性障碍还没有破除, 一些重要的改革比较滞后,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5]。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现状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研究的热点,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术界对此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 出版了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若干理论研究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是当代中国政府理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也是重塑政府、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

1.“小政府、大社会”的有限政府理论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理论之一。

台湾学者张明贵的《自由论——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把有限政府视为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而在其有关自由主义的讨论中大量涉及了有限政府论。在近年出版的各种专著中, 可找到对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大量论证。施雪华的《政府权能理论》, 专节讨论了“政府权力的限制”问题, 主张政府的权力必须限定在某个界限内, 即以不损害个人与社会的权力和利益为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 有限政府是法治的要求。也有学者专文探讨西方早期的以洛克为代表的有限政府论, 如《有限政府论:早期资产阶级的政府观念与政制设定》《论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及其启示》等。毛寿龙教授的《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一书着眼于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比较集中地讨论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著作, 主要是从经济, 即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限政府的角度分析、论证有限政府的必要性。该书以经济分析为基础, 但又超越了经济分析, 在政府职能问题上把经济分析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并且与政治分析、道德分析和文化分析等进一步的分析相结合, 提供了多方面的接口, 开拓了有限政府研究的新天地[6]。

2. 企业家政府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也有较大的应用。

高巨云认为, 当前“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使地方政府面临着诸多的改革选择模式, 认真学习借鉴那些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大企业的运作经验, 推进制度创新,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两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成功的大企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其企业组织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变迁的经验, 对于地方政府的改革无疑具有一种先导意义和更强的针对性”[7]。在政府活动中引入了商业模式, 是政府原有体制设计和制度实施在社会转轨时期具体操作中遇到了多重困境而探讨出的一套理性制度模式, 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顾客 (公民) 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下重塑地方政府的一个典范。它无论在价值取向上, 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学者通过对“政务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 认为“政务超市是重塑公共组织的一个范例, 是改变传统官僚制的DNA”[8]。中央编译局以俞可平为首的课题组于2000年联合发起“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与创新”研究及奖励计划, 运用专门的评估指标体系, 独立地对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创新活动进行评估, 研究、总结、宣传、奖励和推广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与创新[9]。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应“以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 借鉴国外实践经验, 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途径推动地方政府行政改革,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10]。

(二)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具体研究

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路径、措施与方式研究。

什么是政府职能转变?如何转变?有论者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和基本任务的重大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二是政府职能的行使方式、手段的转变;三是指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其中, 主要是指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其转变方式有突变式、阵变式和渐变式。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到对政府自身的改革, 从一定意义上说, 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也有的论者认为, 政府职能可以分成若干层面, 包括职能结构、职能方式、职能内容、职能幅度。职能转变要从不同层面区别对待[11]。一般说来, 在转轨社会中, 政府职能转变包括三个层次, 即需要退出的领域, 需要强化的领域, 需要转变的领域。改革开放25年来,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很大成就, 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管理、财政收支等自主权, 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在机构精简、审批制度改革及政务公开改革等方面成效明显, 但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没有到位, 特别是在当前政府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力量, 承担着相当大的责任, 必须尽快寻找到有效途径,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式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蔡林慧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 (F1-00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探析研究》中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 地方政府应通过职能转变即理念转变、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社会职能转变和职能方式转变, 实现政府系统功能的转换和重新定位, 打破计划经济下资源配置无效率的‘锁定’状态, 清晰产权, 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良性的‘路径依赖’, 形成市场主导—社会自治—政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治理结构”[12]。有学者认为, 转型期地方政府需要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要求和本地实际, 借鉴先进经验, 转变管理理念, 积极培育市场经济体制,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弥补市场失灵, 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确立与不同企业类型相适应的政企关系, 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 避免政府失灵, 树立廉洁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13]。地方政府需要转变观念, 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政府平等保护各类产权的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大力发展公共科技教育、卫生职能;积极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行政府决策与执行职能分开, 打破部门利益, 建立实施公共管理的政府机构体系[14]。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失信政府向信用政府转变、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变[15]。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 进行一系列配套的内涵式改革;遵循能力、有效、合法三个限度的原则, 完成政企、政社、政党分开的目标;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编制立法, 以确保改革实施, 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权力政府, 建立责任政府[16]。还有学者认为, 应从地方政府机构臃肿的原因和政府机构改革的三大难题入手, 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配套进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机构改革难题的相关对策[17]。这些认识和建议, 都是围绕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路径、措施与方式展开研究的。

2.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

问题之一:地方政府过于将吸引和利用外资来发展本地经济当作一项主要职能。在利用外资工作中, 政府最大的职责是提供和维护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的具体任务不应该也不能由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来承担。否则, “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因此, 必须从地方基层政府做起, 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 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各级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项重要职能, 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国际竞争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利用外资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各级地方政府实际上仍然是作为市场主体来进行招商引资[18]。问题之二: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性因素。陈世香博士认为, 迄今为止, 对于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性因素仍没能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与阐释。这类因素目前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政府承包责任制”的存在及其影响, 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过多存在及其后果, 政企不分的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及其影响。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 机构改革要想取得成功, 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必须消除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几种上述障碍。“重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变重数量、重速度的政绩评估标准为重质量、重公共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业绩评估标准;调整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关系, 重构政府职能体系, 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改革传统干部人事制度, 实现国企经营者与政府干部两个系列彻底分离, 从人事制度上确保地方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19]。问题之三:信息非对称。公共选择学派把其引入政治领域来解释政府为什么经常不能提供人民所需的公共物品, 或者说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双重信息垄断是职能有效转变的羁绊员”, 建立有效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20]。还有的学者认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 并从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21]。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难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管理职能过多, 政企、政事、政社不分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地方政府机构仍然过大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22]。

3.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发展趋势研究。

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定位为“经济发展推动者、市场运行监管者、国有资产管理者、社会事务管理者、公共服务提供者、资源环境保护者、社会公正保障者和社会稳定维护者”[23]。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应该是“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并重;宏观调控职能不断增强, 微观经济管理职能日渐削弱;科教文卫等职能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对外职能日益突出, 特别是用以处理地方利益关系的对外交往、合作职能急剧性扩张”[24]。

4.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和保障机制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正处于关键时期, 如何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是保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绩效评价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保障机制。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当前政府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 应考虑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 全面建立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指标分类制度[25]。包国宪以2004年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评价政府绩效活动为研究对象, 以国内外已经开展的政府绩效评价实践为参照, 结合西方先进的绩效评价理论, 对甘肃省政府绩效评价活动的实践的总体思路、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以及模式创新进行了介绍, 并对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的意义与功能、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理论探讨[26]。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经济一体化、观念更新、辖区竞争等构成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27]。金太军从系统论所包含的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层面分析探究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征、结构、运作及规律, 寻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包括根本保证、内生结构性动力、内源性自主动力、功能性效用动力和外源性促进动力发动力系统源[28]。

(三) 新形势对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和影响

1. 中国加入WTO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和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 既标志着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 也标志着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 政府职能转变既有外来的压力又有内在的动力[29]。加入WTO, 我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须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 区分出地方政府的“长期职能和过渡性职能”[30]。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使之与WTO的规则相适应是时代的要求。我国地方政府的某些职能不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必须加快职能转变, 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从参与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变,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31]。应当在已有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基础上, 将转变的方向与重点放在发挥作用的方向, 放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改进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健全市场规制职能等几个方面[32]。有的学者还针对加入WTO后, 以一个地方政府实例来论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如《论WTO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杭州为例》。

2. 国家大政方针等宏观形势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和影响。

不容置疑, 国家的政策对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改革影响巨大。薄贵利教授认为“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 指出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不够、总量不足、体制僵化、差距拉大、方式单一”[33], 并提出了完善公共服务的主要对策。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

1.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充分, 没有走出介绍西方的窠臼。如对有限政府的理论分析上,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 大多散见于各种研究自由主义理论或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思想的论文、著作中。即使是《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这样比较集中地讨论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著作, 也主要是从经济, 即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限政府的角度分析、论证有限政府的必要性。从政治学或政治哲学的角度系统分析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专门著作和论文尚不多见。而且, 有关有限政府及其理论的分析, 无沦是经济学角度的还是政治学或政治哲学角度的, 主要都是论证有限政府的必要性问题, 而缺乏对有限政府理念的普遍性及其在不同国家适用性的评析, 对实现有限政府的途径和保证政府权力有限性的具体机制的讨论也显得极为不足或过于牵强, 且部分学者的学术立场与中国的政治现实偏离较远。换言之, 目前, 有限政府论在学理和实践层面的研究都存有诸多缺陷, 这些问题及其背后所体现和表达出的政治利益倾向性, 并没有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深刻的揭示[34]。因此, 应注重理论研究, 寻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支持。

2.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缺乏实证考察和分析。如在政府职能定位和转变方面, 尽管有《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分析》《论WTO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杭州为例》《湖南市县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以浙江省情况为例》几篇文章, 但相对于全国这个大环境和其他层级地方政府来讲还很不够, 研究路径还没有走出空洞的“理论对理论”的窠臼, 实证调查分析文章过少, 说服性、应用型不强。

3.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基本上都停留在理论分析和推理说服上。调查实证方法应用较少。认识性不够深入、分析不够透彻。述说的都是大家明白知道的东西, 对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实践方法缺乏探究。很多介绍国外经验的文章都是仅仅限于介绍, 没有深入思考它对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适用性。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研究, 不能仅仅套用传统的理论方法, 也不能仅仅单纯从经济学、公共行政学角度研究。应该以实证为先导, 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 注重理论的提升应从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学等多角度考虑。一是实证研究方法。注重个案研究, 但不局限于个案。理论来源于实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县乡两级政府属于政府体系的底层, 是国家联结农村的纽带。所以实证研究方法对于了解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职能和作用大有裨益。本研究选择中国几个有代表性的县乡作为主要的个案研究点, 注重东西结合, 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对举。二是历史研究方法。当今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既有现实的原因, 也有历史的原因。研究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历史演进有助于了解历史、明白现在。三是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个案不足以全面了解和探索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必须从国家宏观角度着眼, 从全国整体来统计和分析资料, 才能避免片面了解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有利于总结探索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发挥其应有作用。

毫无疑问, 地方政府是我国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稳固政治统治、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 当前亟需继续加大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 特别是要研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基础、方式方法、问题、对策等, 这种研究十分必要、刻不容缓, 以期为政府改革提供借鉴。

摘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直接关系着地方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 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

浅析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研究 篇10

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研究的焦点。近些年, 随着我国经济体质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对其边界进行了全新的定义。本文将在结合西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条件下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进行评述和建议, 以期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边界的研究

对于政府公共管理边界的问题, 业内目前普遍公认的是:政府公共管理必须恰到好处, 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政府的公用管理过多会导致强制性后果, 政府公共管理过少会导致软弱性问题, 因此必须找到这两者中间的平衡点才能够正确的发挥政府公用管理的职能。由此可见, 政府行为和政府活动的边界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建立责任政府和有效政府的前提就是解决好公用管理的边界问题。通过对当前情况的研究和探索能够发现, 如今的政府功能管理呈现出一种不均衡的现象, 存在跨界管理的情况, 不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有一些不必要的管理问题。因此, 对政府公共管理边界的界定具有现实意义。

二、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具体研究

(一) 对国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

从当前的西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研究中能够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在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时代, 为了更好地实现资产阶级的巩固和政权的维护, 政府公共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效果也十分明显;其次, 在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 很多政府公共管理被相应的公共事务所取代, 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减弱态势;最后, 政府尽管对公共管理有着不可推卸和不可替代的责任, 但是政府可以通过交由其他社会组织来承担的形式改善公共管理状况, 将主要精力放在行政监督和政策制定方面。

(二) 对国内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对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

1. 政府公共管理基本职能

政府的公共管理基本职能主要是针对任务性职能, 具体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这些职能要体现出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活动范围和内容, 要发挥出政府对国家的整体作用。

2. 政府公共管理运行职能

政府的公共管理基本职能必须在各个管理环节的合理运作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 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 政府公共管理又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的运行职能。运行职能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如:协调、控制、人事、组织、报告、程序、决策、指挥、运作等。

不论是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还是其运行职能, 都与公用管理的服务水平和制度环境息息相关,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 社会进步的今天, 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会对国家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要想促进市场竞争力的发展, 还要在公共管理职能能力提升方面多做努力。

三、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国家职能和政府职能存在相互统一, 互相支持的效果。当前业内对政府公共管理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不晓得成效, 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学者面对研究普遍表现出对实证性内容和微观层面关注不够的问题。为此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一) 从法律和产权界定方面研究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法律作为政府发挥职能的基础之一, 研究其与政府公共管理的相关性必将为政府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市场机制和秩序, 确保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 从政府提供具体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政策环境方面去研究

应当在重视政府提供良好基础设施的同时, 对政府提供良好资源配资、生产力发展及创新环境的能力和政策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促进政府职能的优化发挥。

(三) 研究政府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

通过社会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从政府的角度发挥作用, 提升社会劳动生产力, 减少民众对政府的负面心理, 维护社会未定, 并且也可以促进和改善民众的价值取向, 维持社会公正, 让政府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

(四) 注意研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尚处在一种未定型的状态, 还没有完全成熟, 因此在注意到发达国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普遍问题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针对很多特殊性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实证方法和理论依据区分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五) 重建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框架

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中, 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当市场作用不显著是, 政府如何通过迅速有效的手段发挥来挽救市场状态, 通过价值观和利益观的角度来保证政府对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作用。

(六) 从公共关系的视角探讨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政府的公关形象, 特别是其美誉度和可信度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支持与接受程度, 研究如何在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过程中, 确立表里如一的可信政府形象也应该研究的重点方向。

结语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背景下, 很多形势向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作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者应敢于创新、大胆探索, 为完善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摘要:本文的研究旨在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及目前业内这一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综述其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 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边界出发, 整合我国和西方各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的树立得到总结和评述, 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业内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研究, 帮助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

关键词: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鹏.公共财政体制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 (03) .

[2]周宝松.浅论有效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职能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10) .

[3]郑若愔, 陈铭宇, 胡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问题研究——以深圳市西乡街道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3) .

[4]罗洁.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小学管理, 2010 (07) .

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篇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变成为经济优势,近些年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然而,这些资源型城市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后也存在隐忧,即如何合理地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航人和舵手,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究竟应该承担哪些职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如何调节?服务型政府究竟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国外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偏向于个体实证研究,研究以伊内斯、卢卡斯为代表,更多的是通过实证研究城镇规划、偏远矿区中的社会问题;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阶段对于群体的实证与规范研究增加,主要以布莱德伯里、配费奇力格为代表,他们主要利用附和欠发展理论来解释资源型城镇的兴起和衰落;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克拉多斯和杜勒以及普瑞莫斯为代表,重点研究城市生态学和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国内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政府职能等方面。钱凯(2009年)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保障、税收政策取向、社会保障体系、金融策略、产业创新策略五个方面论述了政府的 职能。

这些研究成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从城市的产业经济和产业结构方面出发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职能更多地是从具体职能表现方面的研究,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较少,缺乏对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的研究,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宽。

政府职能因素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全能型”和“管家型”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的标志性特征,这种特征在资源型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几年来,这些资源型城市进一步加强了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弱化了干预经济的职能,但是与服务型政府相比,仍然存在很多 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1.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对市场干预过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整个社会的“大管家”,形成具有全能政府特征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着政府超越自身职能,对市场的管理方面存在过度干预。虽然一直以来,这些资源型城市的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但是在政府职能定位、权限、分工上仍存在着问题,服务型政府理念还没有完全贯穿到实际工作中来。

2.依法行政能力不足,政务透明度低

政府部门公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依然存在,管理中的“人治”成分过大,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忽略社会公众的利益,过多地考虑部门自身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满足,背离“执政为民”的基本原则。更有甚者,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实施“暗箱操作”,由于政府及其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程序、审查批准、考核机制等方面缺乏透明度,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3.缺乏政府职能转变的系统规划

政府职能由传统的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并非是简单地进行机构撤销合并、人员精简、减少行政审批程序等,而是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程序,配套措施必须到位。目前来看,大多资源型城市在转变政府职能时,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统筹规划,对于政府职能调整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后果缺乏足够的考虑。

(二)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剖析

1.现代政府理念不强,公共服务职能弱化

一直以来,官本位思想对我国政府的公务人员影响根深蒂固,这是传统的封建制度长期形成的意识沉淀。这就导致政府部门缺乏公共服务意识,在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缺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政府这种高高在上的“大管家”地位也使得政府部门无法顺利和社会大众沟通和交流,在执行职能的过程中忽视了民意,民主无法得到 体现。

2.政府管理体制缺乏创新

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出现“越位、缺位”等现象,根本原因是政府管理体制缺乏创新。虽然为了弥补政府职能的缺陷,一些地方也在积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电子政务、推行政务公开等措施,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并没有彻底转变。真正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从深层的角度入手,重新定位和划分政府职能,然后呈现在具体的行政管理层 面上。

3.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利益

我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错位的政绩观,一味追求GDP的高增长,认为只要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就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很好体现。这种错误思想导致了政府往往忽视资源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忽视对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活质量下降等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面前无小事。

4.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干扰

政府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性转变,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政府职能的转变势必会损害一些部门的利益,剥夺一部分公务人员的特权。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免遭损失,既得利益群体就会利用手中的职权阻碍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或者尽力使改革后的政府管理体制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利益。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改革—更多缺陷—再次改革—更大缺陷”这种怪圈。若不破除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干扰,就难以取得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预期设定目标。

政府职能的选择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几项便民措施,而是一套系统的工程,必须对政府从内到外地进行新的定位和梳理。要构建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在服务性政府理念的引导下,转变现有发展理念,革新现有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从政府本身的角度来说,逐步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实现“官僚行政”向“公仆服务”转变。在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扮演着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发展环境的营造者的角色。从公民的角度来说,通过宣传让每个公民都熟悉“服务型政府”是什么,有哪些职能,从而加大社会公众对政府职能的 监督。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1.政治职能——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优化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进一步完善政府体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政治环境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1)坚持依法行政,明确部门关系和职能定位。资源型城市的政府要以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贯穿整个政府体制改革的过程,对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对政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从法律上加以保障,重点规范目前存在的不按法定程序办事、主观随意性大的现象,对公务人员的权责利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作为公务人员依法行政的标准,同时也成为社会公众监督的依据。

(2)执行决策听证和政务公开,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界限和范围,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保证整个过程的阳光化和透明化,逐步实现“阳光行政”。

(3)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进一步疏通公众需求表达的渠道,构建各种社会公众参与平台。完善政府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通过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引导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正确履职。

2.经济职能——制定经济政策,引导产业 发展

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弱化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调整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1)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应当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决策,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立法手段和经济杠杆的作用,要有一个长远规划,资源型城市政府要认清本地域的优势与劣势,构建产业转型总体规划,通过自主创新找到调整经济结构的支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技术引进等政策扶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帮助各行业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产业链。伴随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低污染型转变。

3.社会职能——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在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基础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的支撑,而发展环境的优化需要加强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服务型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一方面要整治原有的环境问题,同时要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形成方便群众参与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满足公共利益需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职能定位研究 篇12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理论创新是基础,体制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关键,政府与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两种重要力量。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解决因外部性等引起的公共领域的市场失灵。基于此,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市场有序运行。政府虽不是科技创新主体,但却是推动各个环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世界银行对政府职能的界定为: 为法律和产权奠定基础; 保持非扭曲性的政策环境; 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 保护自然环境[1]。

根据科技创新的特点及我国实际情况,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定位可概括为: 第一,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营造一个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此外,需要搭建科技创新网络连接机制的“桥”,即通过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履行作为科技创新的公共管理者职能; 第二,在基础领域或某些关键环节,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支持,实现科技创新的公共投资职能; 第三,在科技创新的末端,还应通过公共采购制度,履行政府对科技创新产品的公共消费职能。

1 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1. 1 优化科技创新法律环境

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政府必须以创新体系组织者的角色,根据本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条件,制定适合本国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科技创新活动。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没有专门的科技法,其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政策体现在有关各个门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其中总统签署的法律编入《美国法典》; 各联邦机构的法规和总统令则编入《联邦法规全编》; 涉及科技内容的具体部门法,如通讯法、航空法、海洋法、媒体法、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就业法、贸易法、卫生法、合资企业法等。因而具有一套庞大且操作性很强的法律体系[2]。日本已经形成以《科学技术基本法》( 1995) 为核心,以宪法、预算法、科技专门法及其他专门法等为支撑的完整科技法律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组织法、“法人”的规定、“科学技术振兴”的法律、“学术”的法律、“产学官协作”的法律、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法令( 各个专业科研的相关法律除外) 等[3]。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法律法规在科学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出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管理办法》、《企业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通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下一步,我国将通过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增进现有法律、法规之间的和谐统一,形成以宪法为根本、科技法律为核心、科技法规规章及其他法律为支撑的科技法律体系,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有序的进行。

1. 2 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明确的发展战略保障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政府必须结合本国的科技法律法规和国际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制定适合本国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美国于1994 年和1996 年先后发布《科学与国家利益》和《技术与国家利益》两份报告,分别提出美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此外,美国还提出了多项具体的科技计划,如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 年)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93 年) 、国家纳米计划( 2000 年) 、先进能源计划( 2006 年) 、国家创新计划( 2011 年) 等。日本政府根据《科学技术基本法》和不同阶段科技发展目标,先后制定了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此外,还制定了一些专项科技发展计划,如《原子能研究、开发及利用长期计划》、《日本生物科技战略大纲》、《电子日本计划》、《宇宙开发基本计划》、《材料纳米技术计划》等。德国联邦政府提出了“2010 年议程”一揽子方案( 2003 年3 月14 日) ,主要涉及科技体制改革、科研经费分配、互补性研究所合并等。2004年1 月,德国政府启动“主动创新”战略,核心内容是促进经济界和科学界在研发领域结成创新伙伴,研发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2010 年德国政府推出《高技术战略2020》,提出未来十大项目,其中包括著名的“工业4. 0”。

我国从1986 年开始,先后组织实施了“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973”计划等中长期计划。2005年12 月31 日国务院发布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总体目标,对未来15 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总体部署,力争到2020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国家“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工作“十二五”专项规划》、《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各类规划( 计划) 的编制与实施,使我国科学技术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

1. 3 搭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等多个要素,是各个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一种复杂巨系统[4]。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之一是创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和共享使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加强产学研合作,系统优化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环境。美国利用自身地位和全球的资源优势,设立完备的国内或跨国创新平台,在创新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研究中细化研究方向,分工合作,抓住核心和关键技术; 创新平台采用项目基金为依托的工作模式,政府智囊团负责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企业等主体根据自身优势,利用创新平台的优势,系统化整合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德国主要针对不同的研究设立专门的创新平台,譬如设立重大创新专项创新平台,整合公共研究和企业资源,形成战略联盟,以企业会员制模式,发展各类高新技术,包括能源、交通、航空、造船、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设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平台,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扩大、整合等。日本采取企业会员制的创新发展模式,设立专门的整合性的创新平台,多学科交叉,同时细分出多个项目组,国家给予支持,企业等主体参与其中,共享研究成果。

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蓬勃发展,1999 年6月,国家科技部创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创新服务平台,旨在促进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技术需求方的交流、沟通,加快全国科技成果市场化步伐,促进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提高科学研究的起点和技术创新能力。2004 年7 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正式实施,该平台是一个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试验基地、大型科技设施和仪器装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与信息、科技文献、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形成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各类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如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集成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研发资源,形成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用、资源条件保障、试验基地协作、专业技术服务、行业检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等十大系统,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及产业化,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2 政府的公共投资职能

2. 1 政府科技经费投入

政府科技投入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作为创新型国家,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求有较高的创新性投入,即国家的研发投入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 以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研发活动执行国,研发是美国极其重要的投入领域,其研发投入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2000 年的2712 亿美元增长到2011 年的4 181 亿美元,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在2. 5% 以上。日本的研发投入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也是很高的,1998 年以来,科技研发投入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以上。韩国、芬兰、德国、法国、丹麦等国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均在2% 以上。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科技研发投入的步伐明显加快,从2000 年的108 亿美元,逐步增加至2011年的1 347 亿美元,年均增长25. 8% ,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0. 95% 增长到1. 84%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研发投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科技研发投入总量相对不足,人均科技研发投入量明显偏低; 二是科技研发投入主体结构不合理,发达国家科技研发投入主体一般是企业,占70% 左右,而我国企业尚未成为主要科技研发投入主体; 三是政府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偏低,这与世界范围内政府基础研究占比逐年上升、研发研究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不相符。

2. 2 科技税收优惠与风险投资

税收优惠和风险投资主要适用于科技创新链条的成果应用与生产制造环节。税收优惠能够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增加收益。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研发投入税前抵扣政策,这是大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如澳大利亚在企业研发投入的125% 税前抵扣的基础上,新增部分给予175% 的税前抵扣; 二是研发费用向后转结或追溯抵扣,主要是研发费用抵扣应纳所得税,如美国,企业当年发生亏损或没有上缴所得税,计算确定减免税额和研发费用抵扣额,可往前追溯3 年,往后顺延转结7 年,最长顺延15 年。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逐步建立起一个税种分布较为合理、政策惠及范围较广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主要涉及企业研发投入、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科普事业发展等环节,对推动科技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法律、制度及执行等方面问题。

风险投资中政府的作用体现在营造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与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从营造市场环境来看,1971 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NASDAQ) 成立,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公认最成熟、最发达的风险资本市场。此后,韩国( KOSDAQ市场) 、日本( JASDAQ市场) 、新加坡( SESDAQ市场) 等国也建立起支撑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融资平台。此外,政府专门设立各类风险投资基金,与投资者共同承担损失,并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制度。

我国与风险投资相关的财政支出模式经历了独资经营、合资合作、政策担保以及引导基金等多种模式的演变过程,政府支持从最初的大包大揽转变到现在的“支持而不控股,引导而不干涉”[5]。2000 年以后,我国风险投资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2007 年科技部设立首个国家层面创业引导基金后,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陆续设立了一大批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但财政资金在风险投资的总体资金中已经逐渐退出主导地位,且投资方式也由最初的直接投资转为间接投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VC /PE行业中,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此外,历经十年的努力,2009 年10 月30 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主要为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成长性,但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的公司提供一个正式的融资渠道,2012 年4 月20 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之中。

2. 3 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建设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家重大工程是技术运用、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1942 年,美国联邦政府启动曼哈顿计划,集中了大批人才和资金,取得了圆满成功; 始于1961 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直接催生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实现了航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 1993 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使因特网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 2000 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推动了生物、纳米和氢能源的科技发展计划,旨在将生物经济、纳米经济和氢经济培育成新经济增长点。欧盟于2013年12 月11 日启动“地平线2020”,重点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空间技术等。

我国政府也通过“两弹一星”、三峡电力工程、载人航天计划、探月工程,有效地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实现了相关领域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今后,还要继续发挥政府整合科技资源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并通过示范和推广应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政府的公共消费职能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POSG) 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政府采用。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将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科技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政府根据科技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6]。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往往被作为一种激励科技创新的手段而广泛采用。政府购买不仅可以引导和带动市场需求与分担科技创新风险,还可以通过其政策示范效应引导私人资本流向科技创新产品。美国的政府采购政策已成为创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西部硅谷地区和东部128 公路沿线高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发展,联邦政府的政府采购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美国计算机和半导体工业发展早期,美国国防部和国家宇航局出面采购,有效降低了这些产品早期进入市场的风险。

我国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5 条规定,“对境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服务,在性能、技术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应当购买; 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应当率先购买。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采购人应当运用招标方式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或者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并予以订购。”近些年来,各地对全行业、全区域性质的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及推广等带有公共特性的科技服务需求持续增大。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政府和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关系将会由直接管理关系转为购买方和供给方之间的“契约关系”,政府满足科技服务需求的方式也由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方式转为更多地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这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广阔的市场。虽然各个地方在推进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一是科技公共服务生产主体数量少、能力不强; 二是科技公共服务需求评估、价格形成和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 三是科技公共服务评估的内容、指标体系、计量方法及如何使用评估结果等方面都还缺乏完善的工具和实施方案。

4 结语

上一篇:民权思想下一篇:材料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