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精选12篇)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1
摘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对于公司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公司的财务与经营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包括投资者与政府在内的信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决策,但是,由于农业行业的某些特性,使得近些年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舞弊的形势愈演愈烈,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通过提出防治对策,以期能够为农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舞弊问题的遏制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赋予其很多的优惠政策,为了实现结构产业升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许多带有国有背景或地方特色的农业企业走上了上市之路,而随着农业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以及这个行业具有的先天政策优势,板块效应日益明显,其投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在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信息披露问题也渐渐浮现。
1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分为几个方面。
1.1信息披露造假
有些企业为了降低利润,故意使用不正确的会计政策或者随意进行会计估计变更,比如在借款费用核算方法和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做手脚,又比如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合并政策以及收入、费用确认方法等,还有的干脆就直接虚构客户或者隐瞒关联关系,除此之外,有时候采用高溢价进行对外股权收购,也是其中比较常用的做法。
1.2信息披露具有滞后性
信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具有时效性,过时的消息只能作为历史资料,会计信息同样如此,尤其是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只有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才能使得使用者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利益最大化,但是对于农业这个行业来说,农产品的变化速度是很快的,而会计报表的信息统计到公开披露到信息使用者的手中,其中的间隔时间有可能达到数个月之久,这显然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有的企业在选择披露的时机时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有的企业管理者为了利益甚至铤而走险,与社会上的投机分子勾结,出卖企业内部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而择机披露[1],这种信息披露的滞后性不但会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也是不利的。
1.3信息披露完整性差
根据近些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农业上市公司因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而受到证监会问责的事项有不少,其中有近百分之七十是因为信息披露不够完整,从这些事项的披露的具体内容来看,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也就是披露内容大多选择对公司有利的,而不利的消息则选择性的忽略要不就是模棱两可,有的企业甚至以保护商业秘密为借口,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隐瞒[2]。
2规范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如何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首要问题,以下是几点建议。
2.1实行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与传播都处于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平,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这样一个大环境,将企业的会计信息与社会公众联系起来,首先由国家设立会计信息生产的专门机构,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环境下,根据企业之间的业务资料,记录他们往来的经济活动,为这些信息的社会使用者提供最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主要是由企业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3],利用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能增进信息供需双方的交流合作,促使会计信息共享,从而节约信息的搜寻成本,最终形成一股合力促使农业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的时候降低其造假的可能性。
2.2加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首先,应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改变公司股权过于集中的局面,优化股权结构,推进多元化的进程,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形成少数大股东之间的制衡,来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其次,完善独立董事会制度。独立董事不但要保证其在董事会的独立性,还需要一定专业性,明确独立董事巧监事会职权的区别,改变两机构职责重叠下效率低下的状态。要增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的信息沟通,对公司的决策情况,决策执行情况,运动状况等有一个总体的把控。
2.3要强化外部监督作用
首先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除了过硬的专业水平之外,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才能让他们冷静面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外部干扰,保持职业底线;其次对于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企业,监管部门应该要求各中介机构对于经销商进行实地走访,查阅与目标企业经营往来的账务情况,对经销商的各阶层人员进行访谈,因为客户如果真的虚做收入,就必然要串通下游单位或者经销商的关键的人员联合造假,但未必能和整个机构的人员一起联合造假;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强化证监会的监管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细则,明确制造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对于违反法律的上市公司及其管理者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陈英梅,邓同钰,张彩虹.企业信息披露、外部市场环境与商业信用[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6):16-26.
[2]段莉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分析[J].财会通讯,2015(34):31-33.
[3]刘非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信息披露分析[J].财会通讯,2015(19):18-21+4.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2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将取代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产生至今,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财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第三、培养了一批既懂财务,又拥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1999年4月 “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交换、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
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技术手段不同: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换、存储、应用。
3.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4.信息输人输出不同: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人,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既可经授权权利级次,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网络上直接获取。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和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会计网络化
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将终结会计电算化中单机系统的状况,为大规模计算机联网及国际联网创造了先决条件,会计信息工作必将走向网络化时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为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网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与最大化使用效率,并且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开放。数据传输方面,在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建立专用集团广域网,在企业内建立的企业局域网。对于目前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如仅装备单机,我们首先应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建立内部局域网后,则应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对接集团广域网,直至上市后走上国际互联网。目前较少数的企业集团总部财务,通过电算化的广域网对各子、分公司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进行收集、管理和控制。除了类似企业集团这种同行业、跨地区的广域网络形式外,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广域网的应用。
网络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网上设备公用性。网络会计破除了单一的财务软件购买和使用方式。以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并减少了购买高档设备的开支,同时网络的信息交换也可为企业节省每月报表纸张、通讯费用,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2)资讯共享。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网络会计把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各种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统一规范起来,建立中央数据库。企业可随时浏览所有企业网上计算机内的资料。通过软件资源的共享,将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输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地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例如我公司的代发工资,减少输入信息的次数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人名、卡号等信息的错误,方便员工工资到账。
(3)通讯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方式,企业可以更直接、快速地与外部通信,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例如采用Internet 技术后,企业和银行几乎可以同时记账就不会出现目前存在的未达账项,并且企业通过Internet以可以和银行随时对账。这样,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付款和收款业务了。在网络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可进行自动转账处理。企业领导不需出门,可通过自己办公室里的计算机查得有关情况,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数据资料,也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送连人网络的计算机。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传送时间,而且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4)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决策职能。
(5)网络会计要求信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电子数据存在和运动,并可以直接与外界系统交换信息,最终使系统不再依赖纸张等传统信息载休,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网络会计使企业的业务向无纸化办公发展。
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按相关规定都必须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开发,因此,财务数据在网上通讯是相对安全的。网络会计是一门边缘的会计学科,它需要集计算机软件、网络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实现会计电算化与网络会计的接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6、结语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3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会计本质和信息化定义的阐述,诠释了网络化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同时对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關键词 网络化背景 会计信息化 会计理论及实践 影响
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传统观念,尤其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程度至深,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会计工作带来了便利和高效率。因此,鉴于企业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网络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网络化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
(一)会计的本质
从国内外对会计本质的阐述上,可以看出,其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1)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与量;(2)它是一种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3)它是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工具;(4)它是企业记录、分类、总结交易的报告、以及解释其结果的一门艺术。
(二)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即人们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以及改变自身生活方式,通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智能性来实现的一个过程。它的主要标志是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以及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三)网络化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
根据会计的本质及信息化的定义不难推出,会计的本身就蕴含着信息的意义,而信息化亦必然是会计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化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即可定义为,它既是一种为公司管理所用的管理工具或手段,又是一个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体系,具体地讲即将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法和形式,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其他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诸如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企业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二、网络化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以往会计主体假设主要是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比如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要素的空间归属。而网络化背景下的信息化会计主体假设,则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中的应用,呈现一种虚拟化状态。比如,一些通过高端的通信信息技术,利用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在网络空间中迅速建立或解散,这种临时性结合的虚拟公司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和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会计主体由“实”到“虚”的转变,虽然丰富了会计主体的组成形式,但是这种虚拟的形式也让本就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会计理论越发得难以掌控。
(二)会计信息化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即解决企业的财产评估和费用分配等问题,然而主体虚拟化的公司有较强的即组即散性,并不需要费用的分配,因此在某正程度上,对这些利用高端信息技术而创建的企业而言,持续经营假设已经失去了意义。目前,大多虚拟公司通过“摩尔定律”来计算企业的生命周期和其解散的即时性特征,从而承担了原本持续经营假设的责任。所以,随着网络时代发展得日益成熟,虚拟公司的不断增多和规模的不断增大,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已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一般都是认为的对企业实施分期划分,不客观,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是传统会计分期假设无法摆脱的缺点。而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让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传统会计分期假设的时间断点,其强大的信息输送和计算功能跨越了地域性的弊端,有效都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三、网络化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际工作的影响
在传统会计实践中,其基本是履行核算与监督的职能,而相应的会计管理也仅限于对会计事务本身的计账、算账和审核上,整体上功能单一,范围较窄。而随着企业信息化经营和管理的逐步深入,信息化会计实践使其原本的职能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在管理范围上也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形式上和程度上都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拓展,因此其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不言而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化财务会计流程改变了传统纸张等载体的记载方式,将会计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数据库,同时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可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以及相应数据的资源共享。其大大降低了运算流程,对于一些应急事宜也可实现及时的处理,另外电子信息的形式也显著提高了企业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数据结构标准的统一,而且在数据录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中,其正确性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证。
2、会计信息化可通过控制机的嵌入技术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实施有效的实施监控,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提高了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信息化下节省的大量时间,也让会计人员本身有时间履行监督的责任,即在相应管理软件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对企业经营的业务和活动实施监督和检查。3、会计信息化对会计部门成员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网络时代下的会计人员不但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电脑操作以及相应会计软件的操作。另外,会计信息化同样要求了企业的会计部门必须配备相应的电脑管理员,以保证机器软硬件的正常工作。
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企业对网络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尤其是虚拟产业的公司更应注重会计业务一体化的建设,进而让会计信息化真正发挥它的优势,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永强.信息形势下财务会计核算流程的分析.中国经贸.2012(4).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4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不足
(一) 真实性方面的不足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缺乏真实性的会计信息在应用的过程中, 会对企业以及投资者造成利益损失。很多企业为了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会做假账反映其资金流通性高从而吸引相关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 但是实际情况却与账目所反映的情况相差甚远, 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并且因为账目的虚假问题还会使企业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而为企业也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二) 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当代的经济实力的竞争是非常严峻的, 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相关信息, 尤其是资金实力方面的信息。在市场竞争中, 大部分企业都是用自己的资金实力进行竞争的, 在这种情况下, 有些企业就会对本公司的账目进行一定的粉饰。这就导致了公司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不强, 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存在。
(三) 独立性方面的不足
会计服务是会计信息独立性的重大体现, 很多公司都会聘请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对公司的账目进行审计以及证明。我国对于会计服务行业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并且在会计从业人员的考核方面也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把关, 这些政策都是为了使会计服务行业可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很多企业为了能在账务查验的过程中顺利过关, 会私下给会计审查人员一些好处, 在利益的驱使下, 会计服务行业也改变了初衷, 导致会计信息的独立性遭到了破坏。
二、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联系
(一) 会计控制的内涵
企业进行会计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企业在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的情况下, 能够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 从而达到企业所制定的目标。会计控制包含着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审计控制三种情况。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 并且可以及时准确的落实国家提出的相关规定。会计内部管理控制在各种行业中的运行模式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各个行业进行不同的经营项目。这个定义其主体就是单位内部的控制, 在此同时加入其它会计相关控制。农业企业作为一个区别于常规社会型企业的产业类型, 其发展的基础就是种植以及养殖业等等, 在运营过程中实施独立核算。同时, 农业企业其内部的控制, 也要将此做为开展工作的标尺, 但是可能由于相关主体的差别, 也开始不断出现形式上的变化。
(二) 会计控制的目标
企业进行会计控制是为了企业在正常的运作过程中, 其各项管理规定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资产的安全性、财务状况的透明性。会计信息就是以上各项因素的真实完整信息。通过对以上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 可以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并且为企业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提供相应的依据。企业会计控制有着众多的部分组成, 其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就是内部会计控制。这就表明, 企业会计控制的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是相同的。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体制也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提高。
(三) 完善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联系
会计控制发展经历较长的发展过程, 它包括了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牵制、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四个部分。在每个发展阶段,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要求都是会计控制的重要标准。会计控制可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也是会计控制目标完成程度的直接影响。
三、改善会计控制、会计信息质量核心内容
(一) 改善控制环境和监督制度
在众多农业企业中, 存在着诸多上市以及股份类型的公司, 需要对这样的农业公司构建更为完善的管理结构, 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治理结构的完善可以表现为几个方面, 例如董事会的决策、监理会的监督以及具体的运行机制等等。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性的农业企业, 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构建治理结构, 突出表现的是企业的决策权、经营权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效处理, 既要实现分离又要实现制衡。在这方面, 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有着很大的代表性, 该集团建立于建国初期, 当时的社会还是农业社会, 对各项的经济项目管理还不是很完善, 在多年的发展中, 该集团对自身的会计控制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改进, 设立了一系列的管理监督制度, 从而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 设立控制评价指标
在企业进行会计控制的过程中, 可以设定一定的评价指标, 这样体系的设立可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 在我国企业中会计控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对特殊的。关于农业经济活动中, 很大一部分都与自然情况有着一定的联系。首先农业生产活动中, 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就是自然因素, 因为自然环境中的降水量、温度、虫害等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就是由于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不同, 有的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可能需要3—5个月, 时间更长的需要6—8个月。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影响, 农业企业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会计控制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指标, 从而保证农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调节。
(三) 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
对会计控制工作来说, 良好的沟通体系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手段。通过建立政策手册、财务报告手册等使企业和农民、股东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途径。这样就可以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 对像农作物、运输等各方面直接影响经济利益的因素的现状有着更好的掌握。一旦会计控制制度中发现会计信息的不合理以及错误出现, 就可以及时的改变企业的相关政策内容, 对问题进行解决, 从而减少经济损失。以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该公司设立了相关机构促进企业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沟通。从而公司很少出现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即使一旦发现问题, 该企业也可以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处理。
四、结束语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投资者来说, 会计信息是影响其投资方向的参考条件, 对于管理者来说会计信息是影响管理者商业决策的首要条件。在这种情况, 需要会计控制对会计信息的高质量进行保证, 从而使得相关的经济活动可以顺利的展开。这样就可以使得农业企业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有足够发展空间。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部很多农业的相关信息都是根据各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而产生的, 那么会计信息的质量就直接影响我国各种农业信息的发布以及各个投资商对于农业产业的投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农业企业内部要进行相关的会计控制, 通过实际情况可以看出, 农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笔者根据这点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农村企业,会计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苏芳.农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J].广西农学报, 2012 (27) .
[2]丁宏.农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 2012 (06) .
[3]柏春华, 丁宏等.农业企业如何建立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中国农业会计, 2004 (12) .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5
关键词:农业,信息,共享,GIS
1.前言
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目前我国“十一五”建设正快速稳步的进行,进行“数字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动态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各方面的应用,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体系,这是我国农村信息化的一个重大举措。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131个县级信息服务平台和117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都已经全部接入了互联网。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山东农业信息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站。这些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极大促进了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纵观这些现有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缺少实时的农业动态互动信息,大多数服务平台是由政府信息主管部门运作,用户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查询时,只能流览、被动的接受现有网络平台上的相对静态信息,有时农民群众既不能快速定位到自己关心的内容,又不能把自己的信息及时发布出去,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很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都不提供与农业用户的直接动态交互的功能,不能有效的形成一种涵盖各种农业信息的动态互动的共享机制,农业用户只能是在等待中被动接受相对过时的农业信息,这有时会严重影响农业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另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农业有关的信息以及数据都成几何级数增长,不论是历史数据,还是最新的时效数据,都对农业信息的进一步挖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有效的存储和管理这些海量的农业数据?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挖掘和发现对指导农业生产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如何以有效直观的手段表达农业生产信息的趋势性变化?如何分析和预测农产品的价格走向?如何在空间上展示农业生产信息的动态变化?如何在空间上对农业生产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了我们面前,现有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的只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有的基本上没有解决,因此,急需研发面向农村的综合性 GIS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随着我国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此项工程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2.农业动态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内容
农业动态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采用GIS、空间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农业综合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一个通过农业分类信息的动态更新与发布,与农业用户可进行实时交互的共享网络平台,该系统可充分利用GIS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农业资源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决策与空间信息管理融为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显示各种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趋势等。
2.1 农业动态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数据库建设
农业动态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将随着动态农业生产信息的实时获取与更新,可在农业分类综合数据库中积累详细和长时间序列的数据,通过对农业信息化分类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根据农业信息的不同来源及应用方式,首先进行农业分类信息综合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可将综合数据库从逻辑上划分为农业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各农业信息分类数据库、农业基础业务数据库等。
这些数据经过进一步的抽取、转换和集成,以多维数据模型的手段组织在农业信息专题数据仓库中,与农业专家知识库相结合,通过联机分析操作,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另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把农业信息和空间信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在空间范围内的表达。
2.2 城乡村地址编码与动态地址匹配方案的制定
在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农业信息地址定位时,地址编码和动态地址匹配是定位准确程度的保障,为此在系统构建过程中,还要进行如下方案的制定:
一是地址编码规则的定义:在分析全省地址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地址要素模型,并定义其编码规则;
二是地址数据入库整理:对已有的地址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地址要素模型提取相应的地址作为数据字典,这是一项需要分层次、分计划、分步骤,按照全省城乡村三级结构逐级进行的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但构建的意义比较巨大,可为全省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是地址编码标准库生成和更新:将地址数据编码入库,生成标准地址编码数据库,并对变化地址信息进行更新;
四是智能地址匹配:实现对中文地址串的智能语义解析和模糊匹配算法,实现自然语言的地址和标准地理编码数据库的智能匹配,获得最精确的地理编码和地理坐标。
2.3基于WebGIS的农业信息空间分布表达与分析
WebGIS也称为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Internet或Intranet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兼容、存储、处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可以在Web上发布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查询、浏览和分析的功能。在共享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利用WebGIS的地图表达功能以及空间分析能力,实现农业信息在空间上的分析和表达,通过网络及时、准确的发布信息,并直接服务于各级农业用户,以科学、直观的手段为农业生产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功能主要包括:
一是农业基础地理数据的空间表达与发布:以各级行政区划的层次结构为索引,将山东省农业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分级抽取、组织和发布。
二是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表达与发布:将综合数据库中的各农业专题数据与空间基础数据相关联,以各种统计图的形式表达农业专题信息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对照。
三是农业分类信息的空间查询与统计:利用WebGIS的空间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农业分类信息按行政区划或指定空间范围的空间查询与统计。
四是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析: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和网络分析功能,对农业资源的调拨和调配方案进行优化。
2.4农业动态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构建
现有的农业信息平台大都是农业行政部门对外办事的窗口,多注重综合性农业信息,缺少系统分类的专业性信息;而且有些农业信息仅仅是简单的堆积,没有进行精心的加工;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农产品经济形式的预测;缺少用户和平台之间的沟通,专家即不能通过平台实时传播专业知识指导农民,农民使用平台获取动态的农业信息也相对困难。
以上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构建一农业信息互动共享网络平台,提高农民对网络资源利用的主动性和依赖性,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动力。
该平台的建设,将以农业分类信息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形成集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发布、查询、预测、分析、表达,农业生产咨询、市场价格咨询、以及各类涉农企业信息的采集、发布、查询等涵盖各标准分类农业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发布的综合性共享服务网站。
3.结束语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6
关键词 网络 ;考勤管理 ;信息系统 ;指纹识别 ;移动
中图分类号 F302.2
Abstract A brief analysis was mad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attendance management mode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the network fingerprint attendance system was proposed. The function and work flow is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network fingerprint attendance system, in order to exert better efficiency and practicability.
Key words network ; attendance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system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 mobile
计算机、手机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生活节奏和社会效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是科技信息的科研院所,理应走在信息技术的最前沿。立项设计并开发全天候移动考勤系统,是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1 现状
指纹的唯一性与稳定性已得到有力验证,并在司法、公安和各种安全防护系统中广泛应用。指纹识别作为模式识别最先涉足的领域之一,发展极为迅猛[1-3]。国外很早就将先进的指纹识别技术并应用于考勤系统[4,5]。目前,国内的指纹考勤已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并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建立和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热科院推行了公正公开化的考勤管理制度。以现有考勤系统为例,每天上午上班8:00,下班12:00;下午上班14:30,下班17:30,都要进行指纹考勤。现在的做法是,指纹考勤后,考勤记录存储在考勤机里,月末用移动存储设备复制出来,打印并公布,大家再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补签。
2 问题
现行考勤机制在执行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不绿色环保
考勤表需要每月打印,补签单也需各自打印,有时还需补出差单,而这些都可无纸化进行,可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2 效率低
当天有需补签的,要等到月末才能补签;临时需出差的,也不能及时补签,仍要等月末才能填出差单和补签单,这些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来提高效率。
2.3 规程不人性化
补签要到月底进行,而出差多或者临时任务多的同事很可能到了月底都不记得当月每次需要补签的事由;流程上,每个成员都需要部室主任签字,然后逐级上报,倘若领导出差了,未提供远程办公方式,对个人和办公室都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3 考勤系统
针对以上问题,应重新考虑优化网络考勤系统。此系统主要要求能灵活地进行考勤和补签,且能无纸化地运用系统完成考勤、补签、出差单等的办公流程,最终开发出一套能在手机上运行的软件,以便随时随地连接到系统完成考勤工作。
3.1 系统设计要求
硬件方面,现有的指纹考勤机支持直接与电脑相连,考勤管理电脑连上现有的办公网内,所有人可以访问。系统方面,考勤系统运行在考勤管理电脑上,系统在非工作时间自动读取指纹考勤机内的历史数据,存入数据库内,数据库建立在考勤管理电脑的硬盘内。
账户级别方面,分为员工、部室负责人、考勤管理员。员工账户只有考勤查看、补签、出差等功能;部室负责人除了考勤查看、补签、出差外,还有对本部室人员的补签单和出差单的审核功能;考勤管理员有考勤查看、补签、出差和各类考勤表的功能。
3.2 系统流程
3.2.1 考勤和补签流程
建立考勤系统后,考勤流程将会简化。员工凭自己的帐号密码登录系统,能够查到当月的考勤表单和历史考勤表单。在表单里,用醒目颜色标出非正常考勤、需要补签的考勤记录。只需复选需要补签的记录,生成补签单,日期和基本信息自动填写,可选择因公或因私,有输入栏可输入事由。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部室负责人”将补签单流转到下一流程。
部室责任人登录会收到本部室的补签单,点击可查看详细,点击按钮“不批准”则返回给补签人员修改,点击按钮“批准”则在系统里生成补签记录。流程结束。
设“生成出差单”一栏,若是因公,可以自动生成出差单,出差单自动读取帐号的基本信息,填单日期需选择。此功能适用于临时或紧急出差。补签单和出差单均有打印功能,可供打印签字。
3.2.2 出差流程
出差单流程可简化。如果不是临时或紧急的出差,而是有计划的,可适用出差流程。员工凭自己的帐号密码登录系统,点击出差,生成出差单,填报日期和基本信息自动填写,出差时间、地点、事由、随行人员、经费等需选择或输入。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部室负责人”将出差单流转到下一流程。
部室责任人登录会收到本部室的出差单,点击可查看详细,点击按钮“不批准”则返回修改,点击按钮“批准”则可预先在系统里形成补签单,出差人员在出差时间无需再考勤。流程结束。
3.2.3 多种辅助功能
考勤管理员登录后,能够查看修改所有的考勤记录,复选条件,能够生成各种报表。有打印功能。更方便地,考勤系统将有移动功能。开发一套移动系统应用,使一般人员和部室负责人在手机或手持移动端上也可进行考勤、补签、出差、审核等的操作。另外,系统要具有数据接口预留,为将来全院施行无纸化做好对接。为了确保安全,考勤管理员必须在本地进行。
nlc202309021120
3.2.4 分析
建立网络考勤系统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成本和预算方面,以现有条件为基础,考勤机已安装,服务器和数据库能自筹。前期调研也基本完成,软件设计有许多现成的指纹考勤系统可供参考[6-10],可以自行完成,不需要另外预算。需要解决的是一台考勤PC机电脑,培训和软件采购和著作权的费用。
4 结语
以指纹做信息,是物联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用物联网和移动信息等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对考勤流程进行映射,无纸化进行考勤、补签、出差报表等工作,提高了人事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约了资源能源,真正符合绿色环保的标准。倘若在本所得以实施,便可在全院进行推广,甚至推向社会,解除各单位职工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
参考文献
[1] 王拥国. 基于指纹识别的员工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D]. 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
[2] 章 通. 网络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2):73-74.
[3] 李兴春. 指纹考勤系统研究[D]. 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7.
[4] Adhami R,Meenen P. Fingerprinting for security[J]. IEEE Potentials,2001,20:33-38.
[5] Shin J H,Hwang H Y,Chien S I. Minutiae extraction from fingerprint images using run-length code[J].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3,2871:577-584.
[6] 张 欣. 基于uIP与RFID技术的门禁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D]. 苏州:苏州大学,2005.
[7] 陈 东. 基于Web的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8] 张娟音. 基于企业无线局域网的OA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9] 焦玉君. 盐步职业学校校园一卡通考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0] 王文涛. 网络化指纹考勤系统研究与实现[D]. 济南:山东大学,2009.
浅谈会计信息网络化 篇7
(一) 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对会计的理论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会计假设、会计确认以及会计计量等方面的影响。就会计假设而言, 在网络时代下, 企业的虚拟化经营以及办公对传统的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的会计提出了挑战, 使得会计主体的假设、会计经营状态的预期、财务报告的分期以及货币计量问题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会计确认而言, 会计信息网络化推行收付实现制, 准确、及时地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现金流量信息, 使传统的权责发生制发生改变;就会计计量而言, 网络时代下的会计理论将能够较好跳线对会计计量要求的客观真实性的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计量观, 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计价的方式。
(二) 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的影响。就权责发生制而言, 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其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而在网络环境下, 只存在一个会计期间, 即交易期内, 因此使得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对历史成本而言, 会计信息的网络化采用现行价值、可变价值作为计价基础, 而使持续经营假设、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变得毫无意义。
二、会计信息网络化存在的风险
(一)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开放的网络会计系统下, 往往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原因在于, 在网络环境下, 会计信息数据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传递的, 这种无纸化的信息传递虽然可以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会计失真的现象, 但是却很难保证信息的完整与真实。
(二) 企业重要的数据泄密
企业的财务数据属于企业的重大商业机密, 通过网络传输的过程中, 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 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 会计信息被篡改
会计信息在网上传输的过程中, 信息内容有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恶意截取并篡改的可能性。
(四)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网络上的任意一台计算机都有可能获得其他计算机的信息资源, 因此计算机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 会有一定的风险, 如遭到网上黑客的恶意攻击等, 同时, 病毒也是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的一个因素。
(五) 网络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将会计信息网络化, 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但具有会计专业知识, 还要懂得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 而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多较难适应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需要, 这为会计网络化的实施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完善会计信息网络化
(一) 加强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管理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在网络环境下, 不同的会计业务相互交叉, 同时共享数据库, 如果对内部的控制不严密, 当出现问题时, 就会很难查明原因, 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要把握好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完整性。二是建立数据的备份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在网络环境下, 会计信息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储存的, 很容易被删改或消失, 同时, 网络传输的过程中, 也会发生会计信息遭受病毒入侵而丢失等情况, 因此, 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另外, 数据资料备份要有专人负责, 建立相应的责任制。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要及时存档, 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这包括设置专人负责, 建立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
(二) 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
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 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管理, 服务器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各个工作站, 每个工作站分别处理各自的业务。各个工作站将当天新处理的业务数据传送到服务器, 由服务器进行序时处理, 并加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授权式是当工作站有业务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中的数据, 服务器可以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允许访问, 若闲时则可授权访问, 否则不允许。
(三) 加强安全保密技术
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病毒的防御:对病毒的防御通用的方法是采用防火墙技术, 它可以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者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 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二是对系统的加密管理: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对一些须严格控制操作的环节, 设上双重加密, 只有对双重加密同时解密后, 才能进行余下操作。
(四)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或者讲座的形式, 邀请高校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者从高校引进相关人才。
摘要:会计信息网络化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专业的一种结果, 而这种应用也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试图探讨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具体影响以及会计信息网络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网络化
参考文献
[1]何堃.浅谈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 (3) :164-165.[1]何堃.浅谈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 (3) :164-165.
[2]周晓佳.谈会计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2009 (3) :90.[2]周晓佳.谈会计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2009 (3) :90.
[3]王莉芳.简述会计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风险.China’s Foreign Trade.2011 (18) :82.[3]王莉芳.简述会计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和风险.China’s Foreign Trade.2011 (18) :82.
[4]周彤欣.我国会计网络化发展的思考.现代会计.2007 (4) :15-18.[4]周彤欣.我国会计网络化发展的思考.现代会计.2007 (4) :15-18.
农业网络信息化实践与探索 篇8
1.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信息网络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网络覆盖率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截至目前, 丹东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 以村部为依托, 共建立村级信息站554个, 农业信息网络覆盖率在80%以上, 彻底解决了农业信息网络覆盖率低的问题。此外, 通过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合作, 又将信息网络建设延伸至农民专业合作社, 截至目前, 全市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核心信息站121个, 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
2. 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手段
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服务手段,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丹东地区开展的主要服务方式有: (1) 开通固话服务热线。全市共有3条农业信息服务热线, 1条为农业部“三电合一”工程专有特服热线“12316”东港呼叫分中心, 另1条是东港市的“7122168”地方金农热线;第3条为振安区五龙背镇自行开设的“4103820”热线电话。服务方式均为专人接线, 话务员、专家实时解答或话后服务。 (2) 与媒体合作。各地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传媒, 开设专栏制作节目, 拓展服务渠道。如东港市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开设的[农科之窗]栏目。 (3) 利用互联网资源。这是目前全地区村级信息站广泛采用的服务方式, 信息员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查阅、下载各类信息资料。
3. 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
(1) 建设丹东金农网政府农业门户网站, 2009年辽宁金农网全面改版升级, 并借此在全省建设融合所有市、县、乡、村、合作社、大户、经纪人以及农户的万户级“大金农”网络平台。丹东市紧紧抓住这一机会, 周密部署, 统一调度, 制定各级网站建设方案。截至目前, 全市本级、东港、凤城、宽甸各县市的金农网均已正常运行。 (2) 建设4个数据库, 依靠省里支持初步建成了“农民种养殖大户数据库”、“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库”、“农产品价格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各数据库分别录入信息几百至万条。这是丹东农业信息数据集成的开始, 通过对信息的集成分析和加工, 逐步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提供帮助, 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发挥重要作用。
4. 努力探索信息服务新模式
网络环境下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篇9
一、农业信息资源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一) 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农业将逐步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和信息农业。互联网下的农业信息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条件, 对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大大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生产、分散落后的经营模式, 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实现。
(二) 农业信息资源可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对接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业技术信息交流逐渐增多, 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无论是种植业、畜牧业还是其他农业生产的产量都在不断地增长, 如果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接, 就会造成产品过剩或市场货源短缺, 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如果利用农业信息资源, 根据市场信息有计划、有目的地生产, 产销信息对接, 可避免出现产品积压过剩和货源短缺现象。例如, 有的地方由于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通, 造成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积压滞销, 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效益;还有的地方由于不了解农产品市场动向, 盲目跟风种植, 带来某种农产品供大于求, 出现滞销积压, 2011—2012年山东省秋季大白菜、萝卜、生姜、芹菜等露地蔬菜因产量过大出现滞销, 许多菜烂在田间, 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益。
(三) 农业信息资源是实现农业全球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农产品出口贸易量、出口额都在增长, 无论是生产经营者, 还是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农产品销售商都对农产品交易信息有着迫切的需求。例如2010年韩国大白菜生产因干旱减产, 在韩国一棵大白菜卖到70元人民币, 此信息一发布, 国内销售商、出口商纷纷收集大白菜, 生产者则提高大白菜价格, 大白菜生产者、销售商、出口商都能从中获利。可见,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必须充分做好农业信息的有效整合、及时发布、快速传递, 才能减少生产者、加工企业、销售商等各环节的盲目性,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为农业经济实现全球化服务。
二、网络环境下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
(一) 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与传统的图书资料信息传递相比, 网络信息的传递具有快速、容量大的特点, 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无论在哪儿, 只要有互联网, 并且实现了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就能打开浏览相关农业信息, 方便、快捷。例如, 国外需要大量的中国牛蒡加工产品, 只要从网上浏览一下, 就能了解哪些国家、需要多少、价格如何等等信息, 可有针对性地组织货源做好出口贸易;有的生产者, 生产了大量的蔬菜 (如黄瓜、茄子、土豆) 待售, 只要在网上发布存货的地点、存货量、价格等, 就能找到合适的买家——蔬菜货架期短, 如果产品积压, 就会腐烂, 快速销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再如, 有的地方病虫害大流行, 技术信息不畅通就会造成很大损失, 如果了解防治技术的人可把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公布在网上, 实现农业技术资源共享, 就能及时控制病虫害, 把损失降到最低。因此, 当今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共享。
(二) 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 把农村建设好是实现全民小康的关键。但是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方信息不畅、闭塞, 缺乏有效的互联网络建设, 更谈不上信息共享了, 如种植业、畜牧业, 因信息沟通不畅, 导致盲目种植养殖的产品积压滞销, 也有的因技术信息掌握不好, 种植养殖的产品产量低, 产品质量不过关, 卖不上好价钱, 影响了生产者的收益。因此,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视农村互联网的建设, 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加工信息、市场销售信息的有效共享, 改变农村信息闭塞、信息资源匮乏的局面。
(三) 可提高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
目前重点是要避免农业信息资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发挥尽可能大的农业信息资源整体效益, 使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科学化。如农业信息网建设, 无论是全国的、还是地方的, 都是一个格局, 大而全, 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概括, 没有特色。如果把现有的信息资源科学整合, 建立农产品信息数据库,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费用, 能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
三、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一) 农业信息涵盖的内容
根据山东农业信息网的定义, 农业信息的内容主要有政务信息、农业咨讯、办事互动等。
政务信息包括:各地区的农业、机构职责、行政通知、公示公告、招标采购、应急管理、纪检监察、人事职称、财务管理、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党建工会等。
农业咨询包括:聚焦三农、工作动态、地方动态、规划计划、生产管理、科技教育、质量管理、品牌监管、品牌农业、外经外贸、生态能源、信息市场、实用技术、产业化、农村经济管理、扶贫开发、劳务经济、专家观点、价格行情、市场分析、文化教育、卫生保障、民主法制、村居建设生活消费等。
办事互动包括:业务系统、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在线访谈、下载中心、农业统计、厅长信箱、纪检信箱、咨询信箱、农业影视、视频点播、网上论坛等。
此外, 农业科研领域里还包括农业科研研究的动态、农业成果转化等信息内容;农机、畜牧领域里还包括农机、畜牧的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 农业信息的内容会不断地变化、完善和丰富。
(二) 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要实现网络环境下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就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网络应用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的识别、软件安装、运行环境调试、基本操作、基本概念、农业信息学与Perl语言概述数组、应用文件与文件夹操作、二维数组与hash表及应用、常用函数及子程序常用农业信息数据库与软件简介Perl程序Bioperl、CAPN应用、农业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编写等知识。
(三) 加强农业信息管理合作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实现共建共享, 主要是数据库建设的合作。农业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群体参与。中国农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牵头建设的农业数据库体系已形成, 不但引进国外农业数据库, 还建立了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 农牧渔业获奖成果数据库, 为广大用户提供定题检索和回溯检索服务。科研单位建立的专业性数据库有:中国畜牧文献数据库、水产数据库、热带作物科技文献数据库等。这些专业性数据库与中国农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引进、自建数据库已形成一个农业数据库网, 其它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远程联网共享这些数据资源。
(四) 更新观念, 实现共建共享农业信息资源
要实现共建共享农业信息资源, 首先, 必须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需要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实现。同时要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不同系统、不同地区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先进经验, 特别是CAJIS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通过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使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次, 必须建立一套全新的文献信息传递服务网络系统, 如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全文期刊数据库等。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快捷, 双向互动, 网络环境的形成, 提高了图书机构文献信息的可知性与可传输性。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整个社会信息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利用异地成员馆的信息资源, 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使人们传统的资源观念不断更新。传统的资源共享主要是通过人工协调, 建立一些人工协作网, 实现有意识的共享。例如:馆际互借, 互补余缺, 而时下的资源共建共享, 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基础上的无意识的共享。
四、结语
未来农业信息资源可源于这种思想和做法, 建立自己的共享模式:全国性地方性农业信息中心, 以及各教育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 通过一定方式, 遵循一定规范, 把单位的现有农业信息实现网上开放, 方便广大用户使用。同时, 通过互联网, 利用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 获取其他上网计算机上的农业信息资源, 实现各行业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总之, 现代互联网的发展, 推动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已不再局限于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一个城市, 而将遍及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我国农业的科学、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10
一、重新设计高校会计组织
现行高校会计核算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线型组织,呈现为多层级的金字塔模式。在校长或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财务处组织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按业务性质下设财务科、计划科、综合科、校园卡中心等科室;不同的高校根据管理需要有各自具体的分法,但组织结构的设计原理是相同的。会计核算组织的基础是按不同职责设立的岗位,岗位划分的核心思想是劳动分工理论,如会计审核岗、会计复核岗、出纳岗、学生事务岗、预算岗等。
(一)现行高校会计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会计流程再造后,在沿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时,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强调专业分离,忽视了整个组织的融合;职能型组织往往抵制变化,侧重于知识组织垂直方向上的职能沟通;基于职能的结构设计本身,职能结构通常是封闭的系统,刺激了部门间的区隔和冲突,部门合作难度较大;在部门化职能分工的情况下,没有专门的机构用于有效协调整个组织,并从整体上进行控制。
(二)高校会计组织的设计与实现
在新的业务流程中,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将出现模糊分工形式,许多部门将被合并或撤销,财务岗位设置也将大大减少。在通过流程再造构建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要选择适应高校流程管理的结构形式,即流程型会计组织。流程型会计组织是面向流程的,能够较快适应变化环境的扁平化组织,它是一种柔性化的会计组织。流程决定组织,而不是组织决定流程,设计面向流程的会计组织应抓住“面向流程”这个关键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这个部门或机构是如何进行的。流程型的会计组织应能做到集权与分权的均衡,这种组织结构表现出来的会计往往不是传统认识上的单纯财务会计,将弱化会计科室的概念,会计组织的形式转变为流程分部,财务岗位可以设置为数据审核岗位、数据汇总岗位、资金支付岗位等。会计组织将成为一个半综合性的管理组织,会计流程不再由传统的各个科室来承担,而是由会计管理流程分部来完成。
二、建立集中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
流程再设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的新流程要符合网络环境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建立一套满足高校目标要求的集中管理体系。
(一)网络构架的设计
1、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财务信息数据库是由财务处进行保管,只有经过授权的财务人员才能使用。在进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时,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要改变原来财务信息的处理方式,将学校财务信息数据库存放在学校信息中心数据库中,成为校园共享信息,提供授权的共享管理和服务。财务信息的网络服务由学校信息中心的WEB服务器统一提供。财务处的服务器配置要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设置两台中心服务器作为学校财务应用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2、网络技术构架的选择。
通过选择最优的IT技术构架,配置探测器和分析器功能模块,设置个性化特征,配置系统安全控制机制,建立实时集中应用构架。目前通用的网络技术构架有C/S技术构架和B/S技术构架两种。(1) C/S技术构架。C/S技术构架又称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只适用于局域网,进行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二是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三是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2) B/S技术构架。B/S是Brower/Server的缩写,又称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由客户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可见,B/S技术构架支持国际互联网Intemet、高校校园网,能保证数据的实时传递,实现信息共享。高校可以通过B/S技术构架,在财务管理部门(学校财务处)与二级财务之间建立实时的网络通讯系统。只在财务处设立服务器,整个学校只使用一套财务软件;二级财务通过网络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并将所有数据全部、实时地在财务处的服务器上进行集中存储;服务器由财务处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并通过统一的会计科目、人员权限的设置来实现整个学校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
(二)财务软件的运行方案
整个学校只使用一套财务软件作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软件,而且可以按照二级财务的部门、会计制度的不同等进行套账的设置。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内部都存在多种会计制度并存的现状,如文中第四章所提的案例高校就采取了三种会计制度,学校本部、分校区、海外学院、成教学院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集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基建财务执行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因此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套账来保证学校财务信息的统一完整。套账的设计同时要保证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原有的特色,满足不同行业要求,并做好不同会计制度间数据对接工作,制定科学的财务报表合并规则。
高校要进行财务集中管理,由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制定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对采用相同会计制度的二级财务核算部门要统一会计处理原则;统一设置系统信息,如系统参数、编码原则、币种选择等,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对财务软件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控制权。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统一设计会计科目,对会计科目的设计,可以统一到二级科目的范围,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的要求,增加符合自身核算特点的更细一级明细科目。这样就解决了学校对下属二级财务核算部门的核算管理、项目控制和对比分析等问题,整合了学校内外部资源,真正实现了有效的财务管理。
三、实现业务活动的实时集中控制
高校现有会计流程的业务处理起点是会计凭证,通过对已发生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入计算机系统。现有会计流程强调的是事后控制,而没有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因此,在进行流程再造时,要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实现业务活动的实时集中控制。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的核心工具是共享数据库,所有业务事件的信息都存放在共享数据库中;探测器能够实时获取业务事件信息,并传递给共享数据库;控制器根据控制准则和控制标准对业务事件进行控制;动态会计平台对符合财务数据特征的信息,启动凭证模板进行实时账务处理;报告工具能够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的信息报告。
(一)实时获取信息
新会计流程的业务起点是业务事件,将业务事件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发生业务活动时,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将业务事件信息输入应用系统,通过执行相关业务规则和信息处理原则生成集成信息,并存放在学校的共享数据库中。输入的业务事件信息应在业务活动发生时间、地点、参与者、内容以及活动所涉及的资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表述,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如招生部门将新生资料在姓名、性别、院系、专业、高考分数、籍贯等方面进行表述,形成的新生信息存放到共享数据库中,与数据库中的原有学生信息共同构成在校生信息。
(二)实时生成信息并进行账务处理
事件信息存放到共享数据库中后,按控制准则和标准进行控制。若事件信息属于业务数据,则作为共享信息进行保存。此时,信息的使用权从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转移到信息使用者手中,业务事件信息何时使用,用什么方式使用,由信息使用者来决定。学校各部门的业务人员都可以根据相关的授权从共享数据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对业务事件特征分类、计算分析,再转化成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若事件信息属于财务数据,则会驱动动态会计平台,通过凭证模板,自动生成实时会计凭证。以学生奖学金发放的业务处理流程来说明业务的实时动态处理(见图2)。
学生管理部门在办理学生奖学金业务时, 先从共享数据库中提取学生信息, 按照应发放金额加工信息后, 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学生奖学金信息”, 存入共享数据库, 确认该事件后, 驱动动态会计平台中的凭证模块, 自动生成实时会计凭证, 生成的实时会计凭证保存在共享数据库中。
借:学生奖贷基金———奖学金
贷:应付及暂存款———学生奖学金
财务部门直接从共享数据库中提取实时会计凭证, 确认付款后将奖学金发放至学生的银行卡中, 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保存在数据库中。
借:应付及暂存款———学生奖学金
贷:银行存款
(三)实时报告信息
高校的管理部门、教职工等信息使用者可以启动报告工具,根据权限,通过建立索引,生成各种形式的信息报告。如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查询学生缴费情况,按班级、缴费金额等分类,生成各种形式的学生收费报表。
可见,采用新会计流程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数据库技术集成所有业务数据,通过实时获取信息、实时控制业务事件、实时生成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等来实现业务活动的实时集中控制。
四、将控制机制嵌入会计流程
严格的内部控制是高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在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要针对网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来保证内部控制的实现。因此,高校在设计新流程时,要将控制机制嵌入会计流程。
(一)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
高校应针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对有必要制定而原来没有的制度必须增加,如网络维护与管理制度,建立机房出入、批准登记制度,数据库限制接触制度等,来保障网络的安全。而原来已有的管理制度也要结合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重新修订,如业务处理流程的重造,内部审计制度要进行修订,增加对网络、系统安全性的审计。要建立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体系,明确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权限,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对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的人员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建立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意识
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应建立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的预警机制应贯穿于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应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进行全面控制。主要措施有:
1、建立风险评估的信号和指标体系。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 建立风险预警指标, 以便及时发现风险和评价所出现的风险。
2、设置“防火墙”, 健全风险控制运行体系。当收到系统预警信号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风险的发生。
3、建立风险处理的快速反应部门, 即“事后处理”措施。出现问题时, 能迅速对事故、故障做出反应, 将事故和故障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通过对已发事件进行分析, 防止再发生此类事件, 进一步防范风险。
(三)合理进行岗位设置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下会计岗位的设置仍要遵循相互制约、岗位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不相容职务严格加以分离,不得由一人或一个部门包办到底。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并做好授权控制,以防止出现密码泄露、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的现象。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岗位的设置要相分离,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承担,防止信息系统被恶意留下可操作的技术漏洞,保证信息系统的设计合理,运行正常。网络环境下对网络的管理、监控的需求增加,因此需要增加网络管理与监控的岗位。网络管理与监控岗位应与系统操作岗位相分离;当操作人员通过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时,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机器上,由监控人员进行及时备份,定期检查。
(四)加强信息技术防范措施
高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风险。若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将使攻击者有机可乘,如国内外的黑客组织、黑客协会等。高校应对网络及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定期检测与实时监控,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安全措施,进行周界控制、访问安全控制、数据传输控制、远程处理控制。要综合采用几种安全功能模块,如“防火墙+网关+加密口令+WEB服务器+访问控制器+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保护+数据加密”。要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控制制度(如网上银行),采取数据签名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来建立数据传输控制。数字签名控制手段是用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验证交易方身份,保证数据完整性;数字加密技术是为了保证交易信息的安全可靠,防止被窃取、被篡改、被仿冒,对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总之,高校只有改变过去财务管理观念陈旧的现象,构建完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增自己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扩大招生规模,进行新校区建设,从而在未来立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庄明来.会计电算化 (新版) [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薛云奎, 饶艳超.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5]、王揩.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11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IT技术现在、将来都在不断改变会计这一职业的传统,在重新赋予会计新的内涵的同时,各种新的管理思想也在改变着会计管理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我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技能。目前网络财务正处于研究和不断完善阶段。
一、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信心系统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因此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和跟上时代的脚步,也为了企业在这个竞争巨大的市场下能把财务信息系统顺利的走上自动化,快速化,同时把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复杂的原始和传统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减小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所以一定要通过计算机的手段和会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现代化。
二、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的子系统。会计信息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中的信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在网络的环境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来的控制形式已经再也不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需求了,而企业内部对财务的控制既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还关系到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安全性、可靠性。
如果企业想要实现最初制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会计信息控制系统提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一,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交易和相关的作用都必须要依赖计算机,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好坏必然将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因为会计信息被记录到了磁盘或者其他的介质中,就失去了原有的直观。在此同时,信息系统相对于人工来讲,透明度会大大提高,数据也变得更加的安全,因为保密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之重要的。
第二,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数据运行和处理完全都是取决于计算机的程序和硬件的。会计人员根本不会也不能参加到具体的运行控制当中。
第三,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会变得非常的特殊,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置了明确的权限分工,这样不但确保了系统运用提高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还可以对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最大化的控制,从而降低企业财务保密的风险程度,网络的应用会使得以前对内部控制依赖性大大的减弱,几乎失去了效用。所以要有效的利用网络系统来帮助企业的财务工作,就必须建立既适合企业也适合网络操作的会计信息系统,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完善财务运作系统。
第四,随着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部门会对计算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大,企业的各种数据和制定的报表都要一开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想要数据是正确的就必须控制这些会计信心的产生是正确的,只有保证了信息的正确和可靠才能减少或者是预防计算机出现的错误几率,但是目前而言我国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处于传统的手工会计阶段。 因此,研究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提高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网络,金融活动越发的频繁,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和跟单位外部的财务活动高效化、实时化、并对单位的经济运作, 财务往来,要实现会计运算的准确和全面的控制,从而实现财务的动态管理,摒弃过去传统的静态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第一,需要建立正确的网络信息制和相应的政策;第二,要定期对网络系统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政策进行有效的评价;最后,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预算及其责任控制。针对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设立风险评估部门或者岗位,对风险进行规避和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的法律法规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不仅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规范,再此基础之上,还应该加其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软件进行升级,加强企业审计算专业人才的培训。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1、 系统硬件安全控制。
如果要保持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性,第一,要做好定期的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且要及时的排除计算机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第二,注意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落后了的机器设备,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快速高效和准确性。
系统软件的安全控制。
要想做到会计信息的高正确率就必须对所运行的软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新,同时保证各个运行模块的的及时升级。还要定期的做好数据备份和数据的管理以防止非法访问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或者系统错误。
网络病毒防护。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虽然高效,方便,实用但是他有一个弊端就是网络会有病毒侵袭的问题,所以必须注意防范,第一,在硬件方面要采用贩毒的芯片或者是卡。第二,要防止第三方访问带来的病毒,所以对外来的访问一定要经过严格仔细的审查,进行杀毒之后方可接受。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第一, 信息化战略性计划应当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紧密相关。
第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系统的要求严格审核使用者信息,还要收集工作人员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从而督促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三, 通过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会计及相关信息的报告负责制度。
强调“软控制”与人的重要性。
第一,要想有效的利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明白自己在系统中的责任。只有清楚了自己的义务和权限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同时,要想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来完成企业的内部财务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相互理解和协调,然后团结在一起,共同的遵循系统的规则,相互探讨系统运用中德问题,不断的完善,最后使得企业能充分的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网络信息化的管理
第二,虽然系统是自动的,但还是由人来操控的,从这一点来说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另外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是要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然后是要提高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学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和知识不断的更新中,建立自己的保密意识,正确的利用自己在系统中的权限,明白自己工作的要求和所肩负的责任,同时在能适应新的网络快速更新的环境下严格的控制好系统运用,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总结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环境和管理理念,这一切的改变必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具体内容,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其中涉及到相关理论,政策方正的改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控制一定会更加完善。(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临海 ;317000)
参考文献:
[1] 吴艳. 基于COSO 报告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J] . 软件导刊, 2005, ( 22) .
[2] 郑海英. 200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会计研究, 12: 62~ 65
[3] 刘英姿, 胡青松. 200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信息化阶段识别方法. 科技进步与对策, 7: 156~ 158
[4] 朱立新, 陈显中. 2005. 对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的重新划分. 企业经济, 6: 75~ 78
[5] 杨雄胜. 2006. 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 会计研究, 2: 53~ 59
[6] 刘志远 刘洁,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会计研究, 2001/12
[7] 甄阜铭,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探讨,财会通讯,2001/5
网络化农业会计信息 篇12
1)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严重缺失。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是根据客观事实来表现的,就会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准确判断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资产状况。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可以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表造假案屡禁不止,报表使用者也越来越对公司披露的信息产生怀疑。如果这些现象继续发生甚至不断恶化,那么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的未来的壮大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波动。
2)农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从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就可以看出其滞后性。我国是近十年才真正对农业企业的相关名词进行定义,而以前也从来没有涉及到对农业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进行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所以说农业企业报告的及时准确的反映就很难做到了。农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滞后一般是反映在上市公司对重大事件的公告,一些已经早就发生的重大事项的改变,比如担保、合并、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重要领导人的跟换等需要进行公告的事情在发生时都没有对投资者反映。同时,现在很多这类企业在发展还没有达到稳定的情况下就开始追求多元化发展,比如进军食品、家电等与之不相干的领域,这些领域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熟悉,他们可能只是负责投入资金,而不对其进行经营管理操作,所以这些领域的行情变化等信息根本没有太放在心上,也就不会注重将这些信息告知投资者,而对这些领域比较感兴趣和了解的投资者就有可能了解到还没有公告出来的信息并作出有利的决策,这样就会导致不了解这些领域的人因信息滞后做出错误的决策或错失良机,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
3)农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根据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有69.72%的信息披露处罚是因为缺乏真实而且完整财务报表或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而从其公告的信息上也可以看出,很多企业都是只发布有好的影响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不好公司的事情则选择避而不谈。如果农业企业都是这么做的话,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看到的信息都是有瑕疵而且不完整的,那么市场监管要求的信息披露的意义就体现不出来了,而且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责任企业不会承担而只能信息使用者自己承担,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2改善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信息披露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在追究公司负责人责任的时候要严格公正的执法,从源头上制止趋利避害的行为,使会计信息在法律的规范下充分发挥其作用[2]。立法部门则应结合实际完善法规细则,必要时制定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明确定义,使有关法规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弥补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法律漏洞,也为执法部门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2)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优化股权结构。财务报表数据反映的信息缺乏真实性主要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不合理。建立合理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就是要治理层和管理层的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3]。而我国企业管理层从聘用到履行职责和承担风险等很多方面仍反映出很多弊端,所以在管理层聘用上,建议不再采用由控持股比例高的股东或其控制的董事会来选拔的机制,而改用一人一票制,持股比例高的股东不再参与管理层的聘任,主要由其他大部分普通股东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拔,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建立管理层机制。另外,我们还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管理层惩罚措施,以保证其正确合理的使用其权利和承担其义务,达到通过提高管理层对公司的有效管理来履行信息的公告责任,对信息使用者负责。
3)增强对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力度。跟其他企业一样,农业上市公司也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权威的内部控制机制,由专门人员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独立于管理层和治理层,以防企业内部的徇私枉法行为的发生。从整体上看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质量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监管,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内部检查,而是企业会计部门的内部稽核,最后加上审计人员的独立审核。从政府部门方面来说,则是要体现证监会的监督管理职能,主要是加强它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监管。
4)加强会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会计专业技能。公司应重视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意识到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必要性,以及强调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而对做出违反法律行为以及为追逐个人利益而不顾行业声誉的人员则要处以严厉的惩罚,同时也要不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促使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从业人员真正贯彻落实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从而真正发挥会计及审计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韩道琴,陈探.美国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0(8):55-58.
[2]樊荣.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