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计问题(共12篇)
网络会计问题 篇1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 网络及时方便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信息, 同时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 它也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交易方式。而我们的传统会计理论, 在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用为基本特点和基础平台的新环境下, 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都必然将面临许多挑战。会计作为一个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人造经济系统也必然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传统会计也将势必演变为网络会计。
1 网络会计概念
基于互联网与会计的基本特征, 网络会计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即:网络会计是以高效的提供决策更满信息为主要目标, 以整合企业财务信息流和管理电子货币化的资金流为主要功能, 基于高度成熟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运行的会计信息系统。
2 发展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网络会计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步, 在短短的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 并得到实务界的充分肯定。我国网络会计发展时间比西方国家要更晚些, 网络会计实施的许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原则还在不断拓展中, 在网络会计领域里, 有些地方还需完善。以及网络会计系统、财务软件、复合型会计人员的缺乏等, 但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 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 网络会计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必然会出现新的趋势。网络会计发展主要遇到这几方面的问题:
2.1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会计假设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 这一作用的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当假设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时, 它会推动本学科的发展;相反, 当假设失去了支持它的合理事实基础时或者当假设所依据的事实与现实差距很大时, 它便如空中楼阁, 反而会阻碍本学科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 使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 以适应新的环境。确实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除了货币计量, 其余三样都有点不适宜。
(1) 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基础的一项, .“网络经济”的兴起, 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社会经济活动大大加快, 交易、决策瞬间完成, 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虚拟公司”, 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 一旦业务完成时, 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 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 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但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 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 很难确定会计主体。这时候需要一个基准, 来表明网络上的虚拟公司组织为会计主体, 无疑, 网络会计为传统企业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 让会计主体变的模糊不清。
(2) 持续经营假设因网络会计的产生而不能成立, 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破产清算, 这是进行财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在网络环境中, 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收入、费用问题;而且网络会计的主体之一的网络公司是基于网络上的临时性组织, 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 完成后即解散, 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 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 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
(3) 会计分期假设显得不必要性。在网络技术条件下, 会计信息是瞬间的和实时的, 随时都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并随时进行分析, 已没有人为地划分会计期间的必要;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进行交易和记录, 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网络会计的实时性特点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那么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摊销, 就让人觉得无法处理。
2.2 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 会计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实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具体表现在:
2.2.1 会计职能的冲击和变化
传统会计基本职能1.进行会计核算2.实施会计监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 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 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上述基本职能外,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而在网络环境下, 企业作为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结点, 企业的众多业务处理将在网上进行, 网上结算、电子广告、电子合同等新兴的服务工具使得传统的财务结算方式、计价、财务控制等都要进行革命性的变化, 以往的核算、监督会计职能将成为会计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而不再是主要内容, 会计的重心是全面介入到产品和市场上。在管理中创新会计方法, 学会对各项会计数据的深层次分析, 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项会计信息。
2.2.2 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如前所述, 网络会计的实时性特点使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因此, 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网络会计中显的很不实用。
3 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预, 随着计算机应用环境, 会计工作的中央环节将被取代, 凭证、帐薄等将逐渐消失, 原始数据经过电子化的采集后提交给会计信息系统, 经过报告生成器直接声称用户所需的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掌握和了解完全通过会计报告来实现。网络会计对传统报告模式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不仅改变了会计报告的生成方式, 而且更扩展了报告的信息含量;并且将进一步改变会计报告的发布方式, 最终有效的提供会计报告的质量。
3.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它除了一般信息系统的安全特征外, 还具有自身的一些安全特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是指由于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使会计信息的安全出现问题, 从而产生系统的信息失真、失窃, 使单位的财产遭受损失, 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开放性的网络会计环境下, 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性比较大。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 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形式会计信息数据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将不复存在。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缺乏, 确认标识的保证性比较差, 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 作为信息发送方, 也有类似的担心, 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 网络本身的安全性。
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 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 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 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自然因素, 风雨雷电等都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损坏, 严重的造成网络系统故障乃至崩溃。②管理因素, 如安全管理不力, 使得计算机被盗, 或光盘, 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不善, 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③人为因素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 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 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以及其他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病毒的感染, 将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3) 企业的会计信息被泄密。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变得尤为重要, 它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 甚至决定了企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成败, 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 在网络传递过程中, 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 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亦不容忽视。) 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 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 同时, 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网络会计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
网络会计的实施, 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还要求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我国目前的情况离此尚有很大的距离。由于会计业务遵循严格的法规、准则, 灵活性、创造性相对较少。 以前的基层会计人员的选用上, 只要懂一些会计基础知识, 干上一年半载, 一般均能适应工作, 所以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大部分为各类财经学校、财贸学校等职业中专毕业生, 他们英文低子较薄、视野较窄。最近几年, 虽然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财会专业毕业的人员走向社会, 但他们大部分都流向了金融证券等行业, 很少在基层一线, 因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质的改变, 而网络会计则需要懂管理、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会计人员,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掌握会计知识。
4 解决发展网络会计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会计带来的优势, 保证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 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 结合会计需要, 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4.1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网络会计理论制约着网络社会实践的发展
国家应在法律政策层面上, 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 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 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 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 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存法律, 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 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明确指出电子数据可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 是否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 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是可靠的; (2) 确认是否有效; (3)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等。我国现在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中, 目前信息产业部正按照高层指示, 进行到具有操作性的细化阶段。有关报告将涵盖关税、税收、电子付款、知识产权、隐私、安全、市场准入、贸易后勤及其他问题。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 有待以后加以完善。同时, 只有网络会计理论丰富了, 才能为网络会计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所以需要建立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网络财务对传统的会计假设、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一般原则都形成巨大的冲击, 因此亟需建立一套适应网络会计核算特点的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 规范网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以提供更准确、及时、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
4.2 针对会计数据安全问题加强防范措施
提高广大财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网络财务健康发展的关键。提高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和反应综合能力, 使系统能够抵御各种威胁, 有效保护企业资产, 提供会计的完整服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网络会计系统加密管理。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对一些需严格控制操作的环节, 设密码, 设置权限。只有几个公司的上层管理人员知道, 还可以设置双口令, 让密码变的更安全, 这样不仅加强了控制管理, 保证了数据安全, 而且也保护了相关的人员, 便于分清各自的责任。
(2) 数据存储管理。
为了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在意外情况下的“发生, 应建立双备份, 备份后的两份数据应由不同的人员持有, 并设有相应的口令, 一份进行加密存贮, 由监管人员持有;一些重要的数据, 可采用分布存贮。所谓分布存贮, 甚至是异地设备。
(3) 强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 是企业、事业单位有效的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地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但就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 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控制措施不力, 致使应用系统中安全隐患较多。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其开放性, 它的系统风险比目前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更大, 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4) 完善网络信息法律法规。
国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 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借鉴国外实践经验,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 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 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3 网络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对策
国家必须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制胜的关键所在。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大力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网络财务人才, 使会计人员能够胜任网络财务工作, 使之既有职业道德意识、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熟练掌握会计知识, 又精通网络财务系统, 能识别不合法系统功能。因此, 国家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多培养复合型网络会计人才。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完成,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 网络会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 对它配置的优化程度关系到企业信息化的成效。会计信息是企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 应该从企业级的高度予以规划和管理, 如会计信息的提供与处理权限、所有权和共享范围、安全与方便、可靠性与相关性程度的控制等。
4.4 加强管理体系的结构
企业管理体系的结构是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对电算化会计的管理应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予以组织和安排, 如电算化会计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领导部门的责任、资金运用机制、与业务部门的联系以及规划、计划、实施的管理体制等。
最后, 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 我国网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局域网单机已经普遍得以应用, 以及有众多企业也建立了局域网, 在各个站点之间同样能实现协同操作、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我们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远程网的应用, 凭着中国人的智慧, 企业将来一定能够把国内各地的子机构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传输、远程查询, 为统一管理、合并报表的编制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最近一些大型专业公司已经开发并推出了一批网络财会软件, 并积累了一些开发与应用网络软件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 还需要对网络财会软件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以满足企业动态管理、集中决策等方面的需要, 并且还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结合, 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毕波, 杜漪.网络会计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新模式.财会研究[J].2002, (9) .
[2]陈泰锋, 何光明.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J].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 2006, (12) .
网络会计问题 篇2
首先完善控制系统,建立岗位责任制。
对于财务软件,不应该将会计处理人员和软件操作人员分开。
同时还应该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而且还应该做到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监督。
其次,在操作系统中还应该健全数据保护机构,一旦出现恶意删除或者修改信息的现象,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对于非法登陆或者错误口令超过一定次数的现象,能够封锁数据终端并发出警告,加强会计数据的安全保护水平。
再次,还应该加强财务系统的备份功能。
由于网络会计大多以电子的形式存在,一旦出现错误操作,很可能导致财务数据的丢失或者不恰当的修改。
加强备份功能,可以让从业人员再次进入系统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错误操作,同时增加一些必须的限制性措施,防止不恰当的操作。
比如,增强财务系统的修改功能,可以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识别对数据的修改,只有经过复核的修改才能得到处理。
而对于已经凭账录入的数据,系统不能提供直接的修改,从而确保网络会计信息不会被恶意删改。
最后,加强对硬件的管理。
网络会计系统除了软件部分之外,还包括硬件。
对于硬件部分,企业也应该加强管理。
由于硬件本身属于高技术设备,比较容易损坏,所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更应该在设备投入和使用方面加强管理,定期更换落后的设备,并对正在使用的设备提供必要的维护。
3.2加强法律建设
对于网络会计在法律方面的缺失,立法机构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建设。
由于网络会计在国外发展时间更长,所以其法律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
可以在参考国外法律建设的基础上,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网络会计准则以及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建设以保障会计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
同时,在财务专用软件的审批、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商务规范以及网络信息的安全方面,也应该进行明确的规定。
同时,还应该针对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以及具体标准,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各监管部门的权利及职责。
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为网络会计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3.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除了完善具体的岗位职责之外,还应该加强对设备操作流程的管理,以加强对软件、硬件的日常维护,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的信息流失。
同时,应该加强计算机存放地点的管理,严格按照流程对进出入人员的姓名以及时间进行登记,以防止计算机中储存的信息被恶意篡改或删除。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存储介质的管理,避免信息的泄露和丢失。
这是因为,在网络会计的环境下,信息大多以介质的形式存在,不同于纸质的储存形式,由于介质中存储的信息含量巨大,一旦丢失或损毁,将很难恢复。
对此,企业可以讲重要的信息打印出来,以纸质的形式在保存一份。
由于网络会计处理的信息量很大,会有大量不同的业务交叉在一起进行处理,如果在录入的时候不加以分类和检验的话,很容易导致信息的混乱,真假难辨,如此一来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所以,需要加强对数据录入环节的额管理。
在数据录入的时候,首先要严格检查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而对于信息录入员来说,在数据录入之前,需要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再次检验,输入工作也不应由一人单独完成,需要多人分担,即能相互监督,也可以相互复核,以识别潜在错误。
而由于会计核算的要求以及网络系统的特点,在录入的时候也可以将相同类别的凭证进行归类,以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处理,同时也便于查找。
3.4加快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工作
在会计网络化的环境下,单纯的会计从业人员已经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
这是因为,处理剧本必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电子商务方面知识。
也就是说,网络会计不仅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处理复杂的会计事务,还需要精通基本的计算机技术,能够解决日常故障并懂得设备的基本维护工作。
这种综合性人才才是会计网络化进程的推动力,如何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网络会计也只能沦为纸上谈兵。
所以,企业需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以吸引优秀的综合性的会计人才。
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固定的培训制度,定期给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并辅以上岗考核以及职称管理等多项制度,以形成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
提高员工学习新知识新的积极主动性。
同时,也应该系统的向员工教授诸如,现代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知识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相关知识,采用多种方式来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优化人才结构,使会计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会计网络化这一新的环境。
4小结
网络会计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传递迅速、及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和管理中对信息的需求。
这就给网络会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因此,这就更需要企业能够清楚的认识网络会计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改进,化解不利因素,以促进网络会计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3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会计已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会计的产生虽然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关键词 网络会计 问题 对策
引言
网络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和一般会计相同,都是货币,但网络会计最主要的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同时结合其他通讯技术和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督、科学核算和全方位反映的经济活动。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实现报表、报账、查账等的远程操作,实现数据处理和信息的电子化,提高信息利用率和传递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处理效率,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但与此同时,网络会计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网络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通过会计信息,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都能清楚的反映,因此不能出现遗失或泄露等情况。网络化大环境下,会计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递,其风险性也大大增强。同时,现阶段的网络会计中的数据处理和业务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使得网络会计数据库中诸如账簿和报表等信息缺乏真实性。其次,无纸化的信息处理虽然可以规避传统方式下的大量信息纰漏,但也不能完全避免电子凭证不被篡改。由于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信息接收者就会怀疑信息的真实性;发送方也会担心其搜集的信息能否被接受者正确接收。
(二)网络会计安全性问题
网络会计安全,即会计信息系统保持稳定正常的运行状态。但现实中的网络化会计活动,快捷与风险并存。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容易受到恶意攻击、软件运行环境不稳定以及人为的破坏活动等。此外,会计信息因此自身的特殊属性,需要极高的保密性,不得随意泄露或破坏。但在网络环境中,会计信息的传播需要借助网页等工具,这就使得这些信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篡改或截取,安全性存在巨大隐患,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完整。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系统之间实现了高效连接,这就会给外界干预带来更多条件,操作人员对信息的使用亦有更多的途径,难免会对信息造成破坏。加之网络系统本身的漏洞,都会给网络会计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网络会计理论欠缺,制约社会实践发展
社会的信息化带来诸多产物,这其中便包括网络会计。网络会计也对会计数据的处理手段和方法带来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其自身具备更加完备的理论依据。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网络会计理论并非像会计理论那样丰富,传统的会计理论在形成时也没有考虑到其进入网络领域所带来的变化,因此不能很好的支持会计的网络化,网络会计理论出现目前这种状况也可想而知。因此网络会计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飞速发展网络化大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网络会计理论,使社会实践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四)内部控制问题
网络会计中,口令授权成为权限分工的主要形式。这一口令的作用类似于传统会计中的印章,不同的是口令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而传统的印章则需要专人来保管。这一方法看似安全,实则不然,口令一旦被拦截或窃取,就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网络会计下的几乎所有活动都需要依靠互联网系统,信息数据就算被篡改、拦截、伪造、修改等,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与传统模式下的会计大相径庭。传统会计的内控机制早已无法适应网络大环境,失效风险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网络会计也面临新的难题。因此怎样建立新型的内控体系用来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已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针对网络会计问题的策略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对于网络会计而言,系统内部的有效控制对其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在网络软件的选择上,企业要参考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并对可以进入网络的信息制定严格的审查以及格式标准,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这其中不仅包括数据设置、人员分工,而且包括数据库共享措施和备份制度等。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这样才能使得在会计操作时尽可能的保证安全高效的数据录入。此外,会计信息系统要有较高的安全识别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不受非法用户的登录造成的数据破坏,而且能及时做出警示。对于上传的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使得信息能够充分体现出真实性与合法性。要想使得信息能够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设计者要在系统中时设立信心纠错部分,在做到数据科学处理的同时保障了数据的及时性与完善性。
(二)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管理
由于互联网是个高度整合的、大的信息获取平台,任何设备都能获取计算机的信息资源,因此安全性成为网络会计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难题。要想做到安全高效,首先就需要创造一个安全的通讯网络,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高效传播;其次要大力控制硬件设备,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并对维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再者就是加强软件设施的安全维护。对软件的安装与修改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最后要加强系统的入侵防范控制。为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要设置相应的身份认证、防火墙等安全技术来限制外界随意进入系统。
(三)加强数据输入管理
网络环境自身的复杂性要求企业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输入系统前,要要求专门人员分批对数据进行反复检验,代码更要严格确认,只有做到严格校验,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四)加强网络会计的理论创新研究
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网络会计理论的欠缺严重制约着网络会计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会计对数据有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也要求网络会计理论不断丰富完善起来,因此加强网络会计的理论创新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一理论不断丰富起来,才能使得网络会计法律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有进一步的保障。
三、结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会计已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网络会计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这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一种发展与革命。就网络会计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必然会朝着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今后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完善网络会计理论,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其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具潜力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高建强.关于网络会计存在问题及其完善措施的论述.企业导报.2011年16期.
[2]黄迎光.对网络会计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才智.2009年31期.
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篇4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协同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 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 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1、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网络会计的产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 它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生成和传播途径, 而且给传统会计中理论与实务带来了极大影响。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四项假设是最为重要的, 但随着网络会计的产生, 四项假设中三项假设有变动和改变, 只有货币计量假设没有很大变动, 只是更趋于实际。
(1) 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重要的一项, 是会计工作的单位, 如果该假设不能成立, 以下几项假设均不能成立, 会计工作也无法实施。但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 (Virtual corporation) 是一个虚拟公司, 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 很难确定会计主体。因此需要我们转换概念, 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 才可以明确该会计任务完成的职能。
(2) 持续经营假设由于网络会计的产生而不能成立, 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在传统会计中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考虑, 财产估计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 但在网络环境下, 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费用问题。而且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存在于网上的临时性组织, 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 完成后即进行解散。
(3) 会计分期假设也由传统的划分方式变为了适用于网络会计的划分。它的产生是在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下, 由于提供会计信息的技术受到限制, 系统加工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 划分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 可实现报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由于高科技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采用, 网络公司的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 只要把会计期间与变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
2、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核算工作是依照一定范围进行的, 但是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中原有些原则受到冲击, 有些原则丧失意义, 有些原则应进行修改, 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1) 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它的作用主要是对限定期间内收人和费用的分配, 而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 所以无费用和跨期分摊收入的同题, 权责发生制就失去了其基础, 另一种方法现金收付制则更适用于网络会计。
(2) 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冲击
如前所述, 网络公司是个临时性组织, 它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 所以它的成本计价按现行价值, 可变价值等公允价值更合理。历史成本对网络会计而言已丧失了意义。
三、网络会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1、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 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 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依靠签章来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 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 作为信息发送方, 也有类似的担心, 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 财务机密的保密性
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 在网络传递过程中, 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 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亦不容忽视。
(3) 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
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 随时可能被网络上的黑客及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 同时, 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 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 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 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计算机硬件安全的因素有:自然因素, 如火灾、水灾、灰尘老鼠等都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 严重的造成系统故障乃至崩溃。管理因素, 如安全管理不力, 使得计算机被盗, 或光盘, 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不善, 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
(5)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是一把双仞剑, 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t网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 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来自于:泄密。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 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 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恶意攻击。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病毒的感染, 将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2、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会计带来的优势, 保证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 结合会计需要, 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l) 加强对数据输人的管理
网络环境下, 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 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 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 就很难查明原因, 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因而把好数据录入关, 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 输人工作也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检, 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 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人。
(2) 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
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 可采用集中分散式及授权式的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管理, 服务器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各个工作站, 每个工作站分别在本站处理各自的业务。每天结束, 各个工作站都将当天新处理的业务数据传送到服务器, 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序时处理, 并加人相应的数据库中。授权式是当工作站有业务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中的数据时, 服务器可以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允许访问。
摘要:网络会计的出现给传统会计带来巨大冲击, 它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优势给企业带来不少裨益。我国网络会计起步较晚, 但以其较传统会计的明显优势, 其发展已是势不可挡。随着环境的变化, 时间的推移, 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也呈现出许多的不足, 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 网络会计正表现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网络会计,会计信息,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忠玉.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 2011.
[2]王涓.走近网络财务[J].财务研究, 2009.
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问题探析 篇5
一、引言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针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主流。其优越性体现在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稿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稿息的交互性溃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等几个方面,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
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发展及创新
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与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算对象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企业资金的进入循环和周转,以及在权益之间的转化运动发生变化,企业出现模糊分工,使得核算对象发生变化,“资金运动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
(二)传统的会计假设需要补充和完善。随着网络会计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需要不断的发展。在网络空间中,企业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
(三)原有的会计原则受到影响。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原则受到网络会计发展的影响。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基础;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下,收付实现制更适用于网络会计;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公司的交易产品市场价格活跃,并且企业的成立解散频繁,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对传统财务报告需进行变革。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具有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同时扩大了各种信息容量。互联网在财务报告中的运用,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可以适时进行,不仅迅捷,而且可以双向交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极大提高,甚至报表阅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以财务会计的原始数据为基础,进行再加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信息重要性迅速提高,以附表树注形式披露的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以前并不重要的信息或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无法披露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充分及时的披露。由此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三、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会计具有的优越性给企业运作带来的效益是肯定的,但是网络会计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故它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以下几点是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
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系统资源溃金则产物资)的安全,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关键,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下列一些因素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但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病毒的感染就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很难避免非法侵扰,使内部控制难度增加。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会计运作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入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跨地区跨国传送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难以保证。例如:数据保管人员通过磁盘、软件等介质,把本企业会计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即会受到严重侵害,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二)会计信息的非真实完整性问题
网络会计问题 篇6
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65-01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并由此产生的一切信息活动的综合,而会计作为社会信息计量的支柱,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包括会计的技术手段、会计规则、会计理论和方法等。因此,对于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进程缓慢。
就现阶段而言,许多企业在基于网络经济时代为背景下,配备会计软件的性质不断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决策性,会计信息系统也开始由功能综合化转向技术集成化。尽管如此,由于已经转型的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针对性不强,并不是针对某一行业的企业而开发,缺乏专用性,导致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进程缓慢,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环境下,会计工作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该功能的特点是非常集中和易受干扰。自然和人为因素会引发计算机硬件的安全隐患,自然因素主要有:各种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鼠灾等等,这些自然灾害有可能直接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害,干扰会计工作的运行,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阻碍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人为因素主要由:管理人员的疏忽,监管不力,导致计算机或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遗失或被盗,从而影响会计工作的开展。
(三)网络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
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环境下,在会计工作上,一方面虽然有效的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以及在记录核对会计数据时出现篡改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帐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以往依据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会计信息的披露由于缺乏有效的凭证,致使接收者无法确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作为会计信息发出方也会有同样的顾虑,会计信息在传递期间是否被修改以及是否被接收者正确识别并完整接收。除此之外,通过网络技术传递会计信息有可能会被网络黑客或恶性竞争对方非法截取或恶意篡改,整个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病毒也会对会计信息的安全真实性造成影响,因此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安全性。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目前许多在职的会计从业人员对网络会计技术并不擅长,具体表现在:精通会计,却不熟悉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而且没有掌握网络会计的操作流程、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无法将网络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无法满足网络会计工作的需求。
二、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数据输入的管理。
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会计业务集中运行,出现了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模式,如果疏于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及内部管理系统的控制,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就很难查明原因,这会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确保所录入的数据的真实、安全、合法以及准确性。可以从数据输入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严控把关。在数据输入前对数据或代码的来源、准确性等进行校验‘在数据输入中采取多人多组模式,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人,以确保数据在操作过程中不被篡改;在数据输入后进行追踪,及时发现会计信息的动态,以确保真实性和安全性,才能推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
(二)加强会计软件的审批力度。
为了有效的防止网络恶意竞争及不法分子对网络会计信息的破坏,国家应加强会计软件的审批力度。对传统已审批通过的会计软件重新进行审核盘查、管理和保护;对未审批的会计软件,要结合网络经济时代及其自身的特点,严格把关,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在立法效率上,立法要做到及时,将新出现的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以法律条文形式进行定义。除此之外,对于自主开发会计软件的企业或个人加强保护,避免恶意盗用,从而损害其利益,增强对我国软件行业的保护,推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
(三)加强对会计部门的审计,建立监控与操作的职权分离体系。
确保网络会计系统中监控工作与会计工作职权的分离,在其中设置不同的岗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协作。审计人员与会计工作人员对所有会计信息和数据进行核对和备份,审计人员对备份的数据进行调查和取证,确保会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审计人员要依照网络经济时代下会计发展的特点,不断创新审计程序和改善审计方法,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推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
(四)加强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
会计人员以网络经济时代为背景,结合新会计制度,提升自身的网络会计水平,同时也要求企业为其提供一定的条件,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会计学习渠道和方式,不断调整现有的会计体制,重组会计知识结构,加强对会计人员安全风险意识、网络作业水平、职业素质的培养,构建出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从业人员队伍,才能推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
三、结语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会计发展而言既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同样也存在一定的挑战,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需要从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真实性,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等多方面来考虑,只有国家、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会计工作人员共同协作配合,及时解决网络会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推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进而推动企业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成超.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 (21):133-135.
[2]李岩.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J].财经界,2012,(22):174-175.
网络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篇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 而且, 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并且能够借助网络技术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进而不断提高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网络技术对财务会计工作管理的影响
(一) 对内控环境的影响
内控环境是企业开展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 企业有多种内控因素, 包括道德价值、董事会、管理以及经营风格等。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 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及相关监督管理人员则可以及时快速地了解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类财务信息。在信息化环境下, 企业各类信息可以在企业内快速传播, 这使得企业的在财务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效率效率显著提升。
(二) 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现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财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必定会遇到各类风险, 而且在信息化环境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不断加剧, 企业财务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加大, 这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 这必然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评估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 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和发展, 可以为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提供有力的工具,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可以对企业财会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类风险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整理和分析, 分析结果可以为企业后期财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 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定会促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向财会电算化方向发展, 而审计工作又是财会电算化工作的中的重要环节, 所以, 因此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具体而言,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 对审计技术的影响。在传统的会计业务中, 企业的审计工作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开展抽查、顺差或者逆查工作, 整个审计工作的开展, 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在财会电算化模式下, 为了开展审计工作, 必须利用计算机将会计信息进行整理输出后, 然后依靠打印机打印出来, 如果不能将全部的会计信息打印出来, 然后进行人工作业, 那么计算机系统很难自己对这些会计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所以, 财会电算化模式下, 既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 又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 是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可事先在被审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执行审计监督, 建立审计跟踪文件, 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其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 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追查。这些程序还可以执行一些特殊的审计功能。其次, 对审计人员的影响。与传统的会计业务相比, 电算化模式下的会计业务操作相对复杂, 这主要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操作增加了业务操作的难度, 所以, 财会电算化会对审计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普通审计人员根据其原有的审计知识, 很难适应电算化模式下的财会工作, 许多审计人员会无法对计算机进行熟练操作, 这些人员会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继续审计工作, 不能够对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识别, 所以, 如果财会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知识和能力, 而且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以及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进行适当掌握。
三、加强网络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策略探究
(一)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注重企业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必须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不断完善企业的网络体系。为此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 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密切联系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企业需要对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予以足够的认识,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数据信息不被窃取和泄露, 必须定期对企业信息网路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一些特别重要的财务数据信息必须进行备份处理, 而且要做好相关设备的防火、防潮工作, 而且, 技术人员在进行网络系统检修维护时, 必须得到上级领导的审批和确认,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程序被篡改, 进而防止企业财务信息被泄露。
(二) 加强人员培训
在信息环境下, 为了使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能够安全高效地有序开展, 必须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对于企业来说, 首先应该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 对企业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会计部门等重点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 可以聘请高校教师对企业员工讲解网络技术与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 可以聘请高级管理人才为员工演示实际操作, 而且在培训结束之后必须对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 通过这种方式, 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可以从外部引进人才, 虽然这会使企业付出较大的成本代价, 但是相比之下, 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 则显得非常有必要。
(三) 充分发挥网络便捷性对于财务会计服务的优势
网络便捷性对于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使用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 企业在财务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 可以对网络的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 在开展财会工作过程中, 利用网络的便捷性, 对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中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使用, 进而有效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高财会人员对信息的掌控力。企业财会部门还应该积极发挥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动态管理优势, 对其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电子结算等都要进行并实现动态管理, 提高其核算的前沿性。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有效增加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效率。而且, 财会工作人员还应该对财务会计软件进行充分利用, 因为一些相关软件具有自动生成功能, 这会使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账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进而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传递、获取、共享等都能够及时完成。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络的建设不断完善, 在网络环境下, 对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 为了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 企业要对现代化的网络设施进行充分利用, 不断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而且要加强人员培训。
摘要:本文首先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以及内部审计等角度, 对网络技术对财务会计工作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然后重点从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发挥网络便捷性等角度对加强网络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网络,财务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姜莉.浅析网络会计发展理念与内部控制制度发展建设[J].知识经济.2011 (10) .
[2]邓世平.浅谈电子商务发展给财务会计带来的新挑战[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1) .
[3]蒋宝庆.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 (02) .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研究 篇8
(一) 会计信息安全
所谓会计信息安全指的是会计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 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信息的安全性决定了其价值能否得到保证。会计信息关系到企业相关人的利益所在, 同时也指引着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经营目标。信息学中往往将会计信息安全定义为长期持续地维护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保证其不被泄露并且可用。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指的是信息至始至终都是完整未受损的, 即保证会计信息没有在半途被窃取、伪造或者篡改, 是完整的;保证会计信息不被泄露指的是会计信息在被传播的过程中应杜绝任何泄密的可能性, 保证其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维护会计信息的可用性指的是用户在需要使用该会计信息时, 能够顺利接触到信息而不受阻碍, 但是前提是接触到信息的用户是合法用户, 其有资格合法接触会计信息。
(二)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指的是在网络条件下为企业所用的会计信息系统, 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联机操作, 最终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具有综合性。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特点指的是其信息来源的渠道比较全面, 系统会从多个角度去搜寻、记录与保存与企业日常经营相关的业务数据。通常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2.具有实时性。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发生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的处理, 包括业务记录、查核等, 使得其提供的信息能够实现动态跟进, 而非一成不变。3.具有广泛性。网络会计信息在搜集、处理相关信息时, 往往来源较为丰富, 会计信息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职能系统, 而是需要跟其他模块相辅相成、彼此实现信息沟通, 所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涉及到企业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要提供为企业决策经营所用的信息, 最关键的是要维护该系统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网络具有开放、共享的特征, 所以网络系统较容易受到信息安全的威胁, 尤其是网络系统存在着安全性威胁, 更加突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容易受到非人为因素或者认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导致系统提供的信息出现失真等后果, 情况严重时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稳定运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一) 系统硬件上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系统硬件上的安全隐患即指硬件的安全隐患, 主要是由计算机设备、线路、系统本身等实体性质的物体出现问题, 导致实体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导致的。尤其是人为因素产生影响时, 较容易产生预谋性质的破坏, 此时的损害性会更强。实体性物质的损坏, 必然会破坏相关的会计数据, 使得原有保存的数据丢失或者遭到破损无法被使用, 也有可能直接导致数据导出时出现错误。非人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不可抗力的出现, 例如火灾、地震等引起的实体性系统损坏。
(二) 网络原因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
网络原因会引起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主要是指在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威胁。通常网络原因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表现出来:未被授权的人员非法接触、获取甚至篡改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黑客的攻击, 使得数据被盗取或被泄露;计算机网路被病毒入侵, 系统运行出现异常, 数据被泄露或者损坏等等。例如为大家所熟悉的特洛伊木马病毒, 具有十分强劲的网路攻击性, 可以伪造系统的登陆页面来骗取系统管理人员的登陆信息, 截取账号和密码。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情况外,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还可能因为遭受到恶意数据的直接攻击, 而出现系统瘫痪, 无法正常工作的后果。
(三) 人员道德风险带来的安全威胁
目前网络办公的最大风险依然是来源于组织内部人员在未经正当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接触、篡改、泄露或者删除数据与信息, 因此, 企业内部控制已经从仅仅对会计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控制扩大到对整个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进行控制。除此之外,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关联方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制定的信息披露平台被要求强制或者自愿地披露与自身经营有关的信息, 而正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与社会有关部门的相联结, 引发了新的安全风险。举例说明, 企业在缴纳关税时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软件供应商等, 同时还包括具体事务处理时的关联方, 如银行、审计机构和税务部门等。为了维系自身的正常运营同时遵守政府规定的相关规定, 企业要不断地与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的沟通与往来。正是这种连贯的信息沟通关系, 使得企业与其利息相关机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三、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
(一) 从硬件系统的角度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
企业在购买硬件设备之后, 应要求专门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对收到的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管理人员应注意要尽量避免周围环境中出现电磁干扰等情况, 避免非专业人员人为破坏硬件设备系统。在系统调试完成后, 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试运行, 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作。为了保证出现人为的破坏情况, 企业应就硬件设备的使用拟定相关的操作手册, 引导工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 避免错误操作对硬件系统可能产生的损害。企业应安排相应的计算机管理人员, 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的维护, 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期间不可随意插拔各种连接设备, 以免给设备造成损害, 同时避免插拔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在硬件设备的具体日常维护方面, 计算机管理人员应遵照严格的计算机硬件管理制度来开展工作, 确保设备是在合适的湿度、温度并且不受电磁干扰的情况下运转, 对于某些需要设立较高安全级别的硬件管理制度, 企业应事先设立明令禁止不相关人员出入设备操作室。为了保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运行平稳有序, 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 尤其是在出现一些停电、大雨、火灾等不可控的紧急情况时, 能够进行及时地补救, 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 网络系统的角度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
通常我们可以从网络控制的几个具体的角度来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1.严格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该方法意味着用户要访问会计信息系统或者使用某些特定功能必须要获得一定的授权。最常见的工具是由系统开发员事先设置一个“访问控制”功能, 限制不符合要求的用户对指定的文件、服务器或者相关数据的使用。“访问控制”除了能够限制非合法用户访问受保护资源外, 还能够保护合法的用户使用的资源是受到保护的, 同时防止其对非授权的资源进行访问。2.对入侵行为进行检测。所谓入侵行为检测是指在其他网络上对入侵行为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方式主要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出现的反常现象进行监控, 使得在出现违法规范的操作行为时, 企业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对其进行控制, 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入侵检测主要是通过比较实际产生的工作日志与正常行为下应该产生的工作日志来发现异常操作, 系统在判定出现异常操作时就会记录具体的入侵时间, 同时以电子邮件或者是显示屏提示的形式来提醒管理人员该异常操作的存在, 并且会报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 有助于管理员作出恰当的反映。当企业计算机管理员或者其他人员发现系统存在严重入侵情况时, 应及时切断网路, 阻止攻击者进一步通过网络对主机产生侵害。
(三) 通过内部牵制改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
本文提到的内部牵制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设置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相关岗位时应该在人员配置上进行严格的内部牵制, 为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提供安全保证。内部牵制的另一种说法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对于一些彼此互不相容的岗位必须要求由两个或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员参与负责, 这样有利于在各人员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避免部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在岗位上徇私舞弊, 保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客观、全面、有效的。另外, 企业应适当建立业务操作岗与监督管理岗之间的相互牵制机制, 如在发生某项业务时, 不仅业务处理人员要进行相关备份, 企业监督岗人员也要进行相关备份, 以便于事后进行核对, 再比如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结果应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档案中, 并且定期进行审核检查, 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 避免其在具体工作中出现舞弊或伪造行为。
综上所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网络环境之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给企业日常业务处理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隐患, 并且这些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有时候往往是致命的。因此企业有必要认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最大程度预防由于安全隐患的存在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润龙.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研究.中国商论, 2015 (08) .
[2]马一鸣.浅谈网络时代对会计发展的影响.科技经济市场, 2015 (05) .
网络会计的优势及面临问题 篇9
一、网络会计的概念、特点
(一)网络会计的概念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1. 单据、凭证电子化,认证、结算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及时地得到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信息,在网上就能方便地实现订货、交易、结算。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电子凭证被大量使用,会计数据由电子符号替代,纸张由光磁介质所取代。
2. 实时性系统化管理。
网络会计作为网络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跟踪功能,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授权了解本单位的最新情况,及时安排人力资源,把握物流资金流的状况,为本单位预测、决策提供及时服务。
3. 网络会计实现的平台是部门之间网与网的结合,单位与单位之间局域网之间的结合,单位与网络营运商之间的结合。
网络会计要求各个单位有完善的网络设施,在电信企业和网络营运商提供良好服务的基础上,利用兼容性良好的软件平台,使单位信息规范有序地交流,实现信息流数据流的双向或多向流动。
4. 智能化的特点。
网络会计除了要求有高科技的软硬件平台外,还要有掌握丰富财务知识和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人才,但毕竟复合型人才的数量不可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专业化的服务可以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通过网络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如硬件供应商可以通过网络检测设备故障,并提供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商可以通过网络解决软件故障、升级软件系统强化软件功能,堵塞安全漏洞等。此外,还有智能化银行服务,税收、监管部门智能跟踪管理等等。
二、网络会计优越性的体现
网络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充分性,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载体和信息存储方式,加快了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因而具有传统会计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化
传统会计核算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客户、供应商、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变化,虚拟企业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缺少上述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管理者、投资者和政府部门的投资和决策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网络会计的对象将扩展到相关客户、供应商及虚拟企业。传统会计受货币计量假设的限制,反映和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财务性的。大量非财务性信息以及产生财务性信息所依据的会计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则被摒弃在外。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价值信息更是不足以成为决策的主要依据。非货币性信息(经营业绩信息),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应变能力、服务质量、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能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利用计算机储存量大这一特点,网络会计充分扩大了会计主表、附表、附注的信息容量,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传统会计由于受到核算范围、手段、数据载体及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提供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在网络会计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扫除了手工处理信息成本高的障碍,提高了信息的质量。
(二)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
传统会计受会计期间假设以及核算手段的限制,财会部门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计划的执行情况、投资的获利情况等信息,一般要到会计期末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而传递到用户手中更是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可能在它发布之前早已失去作用。网络会计重点突破了速度问题,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转为实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仓储等各业务部门借助于企业内部网可以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回去,从而同各个部门处于随时的信息沟通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各类交易的职能。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每一项变动,并予以必要揭示。
(三)信息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
传统会计的通用财务报表虽然能基本满足所有用户的共同需要,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网络会计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报表,从而满足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资源共享是网络会计特有的优越性。单机系统的独立性使它所拥有的各种软件、硬件资源只能限制于它自己占用。而网络会计除了服务器外,其他终端都可以共享服务器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并可进行实时处理,既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减少了投资。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还包括了网上所有企业的信息,企业依此可以科学地进行预测和决策。因而,会计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共享。
所有会计信息的传递,包括电子单据、资金的支付和结算、会计报表等,都能通过网络进行,不受时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会计条件下的邮寄时间长,信息传递不及时的弊病。
三、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二)财务执机密的保密性
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在网络传递过程中,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亦不容忽视。
(三)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
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同时,计算机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1. 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计算机硬件安全的因素有:(1)自然因素,如火灾、水灾、灰尘、老鼠等都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严重的会造成系统故障乃至崩溃。(2)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不力,使得计算机被盗,或光盘,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不善,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
2.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来自于:(1)泄密。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2)恶意攻击。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受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将可能使整个会计信息系统陷于瘫痪。
(五)对会计软件开发的要求
互联网上的互访使企业间彼此的了解加深,如何运用网上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即时有效的比较分析,得出对本企业有决策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实现会计核算层向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层迈进,是网络会计对会计软件开发的新要求。
(六)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
随着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类业务不断增多,会计数据更加复杂,会计信息的处理量将大大增加,如何使会计系统向网络多用户和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是网络会计对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新要求。
四、发展网络会计的策略
(一)网络会计理论制约着网络会计实践的发展
网络会计是信息化社会经济的产物,网络会计的环境和目标对会计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会计的实践迫切要求会计理论进一步丰富起来,所以网络会计理论应扬弃传统,逐步探索,达到与网络会计实务的互动与发展。
(二)立法方面
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同时,应该重视网络会计实践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的过程,过早地制定不完善的政策、法规,很可能会抑制网络会计实践的创造性,反而不利于网络会计的发展。
(三)技术问题
1. 会计上的数据原件问题。
传统会计中的原始凭证因笔迹各异具有可辨认性,因多联延长写具有相互牵制性,难以非法修改。而在网络会计中,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变成磁性介质,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为“原件”带来很多隐患。网络会计中能否保证数据原件的真实性,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2. 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
法律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会计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是一个国际化问题。同时,对一项业务的经办人、批准人、签约人的电子签字认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在会计实务中要求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打印在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可认作有效,但毕竟是暂时的,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四)市场环境问题
市场环境有两个重点:一是银行的资金结算服务环境,这是网络会计处理的电子单据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与银行合作建立的结算账户托管制和清算汇划体系等服务能否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畅通,是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环境制约;二是物流管理服务环境,这是网络会计处理电子单据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网络会计要发展,就必须改善物流管理环境,对商品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物流管理。
(五)网络安全方面
鉴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时,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一方面,健全内部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门,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另一方面,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可采取防火墙技术,以及将病毒及非法访问者挡在内部网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系统则普遍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此外还有口令控制、访问用户的身份认证等。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网络会计将会解决传统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覃庆红.论信息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6,(11).
[2]李秀林.网络会计安全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7,(17).
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相关问题分析 篇10
(一) 网络会计内涵
网络会计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 也可以是指网络环境下确认、计量、披露各种交易的会计事项的活动。
(二) 网络会计特点
1. 会计相关信息的更新速度将提高。
手工模式下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依靠相关的纸张财务报表等形式进行传递与更新的, 它具有滞后性, 这也是会计业务需要进行时候核算的原因,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模式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一体化, 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 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 有利于提高会计相关业务的连接。
2. 会计信息更加具有人性化。
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只能依据具体的财务报表格式进行, 它面向的只能是广泛的财务信息使用者, 不能根据具体的信息使用者的权责进行信息的分类, 这样存在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资源的浪费, 消耗人力财力。而网络会计环境的应用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多样性, 实现不同会计人群的不同要求, 因为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可以实现人机的对话, 使得会计信息报表等具有广泛的灵活性。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部门或人群建立不同的网络会计信息资源索引功能, 使得不同的部门或人群方便地检测出自己需要的财务信息。
3. 有远程处理、集中监控功能。
网络会计的最大作用就是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监测企业的财务工作, 通过网络及时监督与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财务情况, 实现对于远程公司的监控。同时网络会计的应用可以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无论是在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上都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有利于节约企业的资金, 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二、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
(一) 网络会计理论
1. 网络会计的对象。
网络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经济联系方的各种有用的信息, 在互联网的时代, 企业交易前首先要综合考虑客户的各种情况。网络会计就是搜索有关的信息并加以汇总整理, 以此给予企业的决策者, 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决策。
2. 网络会计的职能。
网络会计的职能不同于传统的手工会计, 比如传统的核算、记账等功能在网络会计中就演变为计算机独立完成, 网络会计的职能已经变为以对会计信息的预测、经营分析等, 使会计系统成为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
(二) 网络会计实务
1. 网络会计实务实现了自动化、无纸化。
网络经济环境下, 电子票据取代了传统会计实务中手工填制的纸质单据。通过网络电子票据可以随意传输, 网络会计环境下接收到的电子单据, 财务人员核对后可直接作为记账凭证, 然后生成电子报表,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自动完成后面的处理工作, 实现了自动化、无纸化, 大大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
2. 网络会计实务拓展了网络会计核算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 各类企业组建了供应链, 通过供应链联合具有优势的部门或企业, 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供应链控制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涉及原材料的采购、产品、消费者等, 通过网络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等联系在一起, 构建起范围广泛的企业结构模式。
三、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 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1. 网络安全问题。
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是依靠原始凭证进行作业的, 它的安全系数是最高的, 但是网络会计是依靠网络进行的, 它在作业的同时存在许多的不安全因素, 比如对于会计的数据保存, 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数据进行更改等, 减少了数据的科学真实性。
2. 会计人员素质问题。
会计对经济要素具有分类、记录、计量的责任, 而会计要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就必须了解经济运行主体的生产过程及工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网络会计人才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既要有原则性, 又要有灵活性;既熟悉会计业务操作, 又能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但目前很多会计人员存在专业知识薄弱、文化水平低的问题, 不能满足网络会计的需求。
(二) 解决网络会计问题的途径
1. 完善关于我国网络会计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于会计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法律法规的制定, 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网络环境会计的相关规定还没有针对性的规定, 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网络会计规定, 以此规范网上的会计相关交易以及相连业务。
2. 加强对于网络环境的监控。
网络会计在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 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安定因素, 因此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首先要加强对于内部环境的控制,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我们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道德素质, 严格规范他们的作业流程, 减少因为个人因素导致的会计网络安全的危害因素的发生。其次就是强化对于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完善。我们要及时更新计算机的杀毒软件, 监控计算机会计信息资源平台等设施软件的监控, 建立多渠道的安全措施, 防止病毒、“黑客”的攻击。
3. 加强对于网络会计人才的培养。
要加强网络会计人员的培养, 首先就是强化高校加强对学生财务工作教育的培养, 培养他们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 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其次企业要深化员工的再教育, 培养他们的网络应用知识, 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能力, 懂得处理计算机的相关会计问题。最后就是作为会计人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 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观念, 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各行业广泛地应用网络技术进行作业。尤其是会计行业, 网络技术冲击着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 在现实会计工作中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使得网络会计工作模式与实务会计二者之间出现了诸多冲突点。因此, 作为会计工作者要及时根据具体的网络会计工作模式进行会计工作环境的转换和适应。
网络会计问题 篇11
关键词:网络会计 审计 问题 分析
0 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但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电算化会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审计风险,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只有对此进
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电算化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1 计算机条件下的会计审计方法分析
基于手工会计的基础,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同时结合会计电算化的特点,笔者也将电算化会计审计分为这四个阶段,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评价。
1.1 计算机审计的准备 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①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②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③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④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⑤分析审计风险。⑥制定审计计划。
1.2 计算机审计的方法 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符合性测试项目中,主要内容应该是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②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
1.3 审计结论的得出和执行方法 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而且还要对被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在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后报送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并监督被审单位执行。
1.4 审计中的异议及复核方法 被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决定若有异议,可提出复审要求,特别是被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了新的改进时,还需组织后续审计。
2 计算机会计的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应有的纸质凭证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线索是纸质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然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纸质信息变成了只有计算机才能识别的磁质代码,这样对审计人员而言,传统的审计追踪审查已不适用,导致检查风险增大。
2.2 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内部控制一般表现为对人的控制,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纸质信息进行手工核对和检查,责任容易明确,结果也比较直观。可是,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且以对计算机控制为主。若内控制度不健全,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修改完全可以不留痕迹地进行,更说明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难度,这对审计工作而言,加大了审计风险。
2.3 来自计算机系统的风险加大 会计环境的变化改变了审计环境。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熟悉被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功能、结构,以证实该系统在业务处理方面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电算化软件本身的完善性、计算机硬件的可靠性、电算化软件内控制度的严密性等均可造成的系统风险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造成的操作风险等,都会大大增加审计的难度,产生审计风险。
3 计算机条件下审计问题的预防及对策
3.1 不断完善计算机审计的标准与准则 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化,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应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以及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发展,并逐步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3.2 强化提高审计人员的电算化素质 加强对在职审计人员电算化应用水平的培训,同时加快和财经类高校联合办班,专门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系统开发人员,使他们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技术人员。
3.3 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一方面,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能在何种程度上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误及经营过程的舞弊。对于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事业单位,审计人员必须通过调查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实施依据性试验来查明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审计人员在询证经办人员和负责人,观察运行状况,查询、研究有关系统和程序的文件等内部控制情况时,都应有记录。在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时,还应利用系统流程图和特制的“内部控制情况问卷”。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最终评定之前,要实施符合性测试。
网络时代环境下会计假设问题浅析 篇12
一、会计假设形成概述
有关会计假设的观点与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大师W.A.佩顿.利特尔顿在1922年出版发行的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书中指出,现代会计不仅需要在很多场合运用判断与估计,而且其整体结构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他最早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内容。直到1959年,美国的注册会计师机构为了健全与完善会计原则,在其相关的工作部门当中增设了会计研究委员会,它们为会计原则与其它规则的制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会计原则在实践运用当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在1964年,美国的伊利诺大学发表了一份名为《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说明》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会计假设作为普遍认可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关注,并相应提出了六项会计假设的内容。之后,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对会计假设研究的高潮,并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为会计界所基本认同的、沿用至今的四项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二、网络时代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产生的影响
(一)对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影响
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特定单位,亦称作会计实体,而会计个体只有对会计核算主体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才能把会计想要反映出的对象和其它经济实体进行区分,才能对会计处理立场进行明确,才能为会计核算工作正常运行与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实现会计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目的。但是,在网络时代条件下,网络经济已经给会计对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初期,各企业实体的存在、生存与发展,相对来说是较为稳定的,大规模的企业兼并与合并的浪潮还没有兴起,企业间互相的协作与联系关系总体还是较为松散的。然而,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联系与通讯手段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限制,每一个不同的企业只是在互无关联的情况下,为了各自经济利益进行着生产与运作,企业之间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缺乏统一协调运作的机制。现如今,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间的联系与互动变得更加的紧密与便捷,同时也促使众多企业互相联合成为一个合作体,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准确的向市场提供服务与商品,实现交易活动,也为单个企业所不能完成的部分市场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在网络经济社会当中,经济活动凸显出数字化与网络化的特征,使得企业对传统活动空间有了一定的突破。这种主体早就已经突破了现有的主体假设所确定与规定的时空范围,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资产负债率,对不同的会计主体信息实现调整、合并与归集,体现出一种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主体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问题,对传统会计主体的理论进行了拓展。
(二)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影响
在传统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一直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到了信息时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给企业提供了蓬勃生机,也给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风险。网络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技术的不断更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促使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从而能够较好的适应市场的要求。同时,市场需求也逐步凸显出更为频繁与多样性的变化,这就导致企业所进行开发与研究的新型产品,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就美国来说,其科技发达程度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其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成功率也只有10%到20%,甚至部分高技术项目研发的成功率仅有3%,而此类项目的研发费用通常都十分庞大。面对如此之高的风险概率,可想而知,企业可能面临着严重的清算、倒闭的威胁。
(三)对会计分期假设产生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指的是可以把企业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为若干个短周期,从而结算账目,进行会计报表编制,提供出有关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然而人为划分区间,可能会造成客观经济事实和会计反映的结果间存在一定的背离,这就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这也是会计分期假设固有的缺点。网络时代条件下,以年度为周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会受到冲击。
(四)对货币计量假设产生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指的是会计主要用货币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计量,同时将结果进行传递的过程。在货币计量使用时,还要同时附带上两个假设:一是货币币值不变性(或稳定性);二是货币币种唯一性。
伴随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也随之加快,促使资本决策要在瞬间完成,由此可能加剧会计主体需要面临的货币风险,对货币币值不变性(或稳定性)假设产生了冲击。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时速性与便捷性加大了商品的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使其变化更为剧烈。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到现在还使我们记忆犹新。之后所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股市“多米诺”效应就是最为生动的写照。
三、网络时代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创新对策
(一)会计主体假设的创新对策
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对会计核算空间范围进行界定而产生出来的。在网络时代条件下,经济活动所凸显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使得企业实现了对传统活动空间的突破。所以,会计主体假设必须转变其使用观念,由过去传统强调会计服务特定、单一的组织实体的使用观念向网络时代下相对主体信息使用观念进行转变,使其成为具有开放性质的主体假设。总而言之,会计主体假设研究探讨的根本还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确定问题。
(二)持续经营假设的创新对策
持续经营假设也是在特有的历史阶段所产生和发展的,基于两权的分离,有限责任的股权分散,是现代化生产大规模投入的一种客观的需要。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技术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成功率较低,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面临企业的破产倒闭,风险极高,企业之间并购潮流也随之进一步的加剧。部分学者依据参照企业在网络社会经济下出现的新状况,提出了有限持续经营假设的概念,鼓励前者向后者进行转变。但就笔者看来,在考虑和结合了会计主体假设所产生的一系列变革之后,把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为项目经营假设,将这种假设表述成为“经济利益关联的联合体从组建开始到实现经营目标后的存续期”较为合适,以便于对一些活动业务,如费用、收益等的处理,与此同时,也避免了跨期摊销等一系列的调整事项。
(三)会计分期假设的创新对策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考虑到投资者需要及时准确的企业信息,还是考虑到企业应该积极加强自身的风险监控等问题,传统的按照年度、季度、月份为时间长度分划成为的会计期间,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现如今,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尽可能缩短减小会计期间,提供即时的信息,才能保障信息在投资者那里切实发挥作用,才能强化对企业的经营风险管控。在网络时代条件下,虚拟企业组成成员间的松散的联盟,能够在短期内效仿签约的形式,也能够在短期内实现这种联盟的解除。对于这类短暂经营的过程,就没有必要再去人为地划分很多个时间的间隔,可以用“网上实体交易期间”当作会计期间,只需在每次交易完成后编制出相应的会计报告。而且在网络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先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降低了信息成本,这也在技术上为会计分期的缩短提供了条件,同时也给会计分期带来了创新的另一种可能。
(四)货币计量假设的创新对策
在货币计量使用时,还要同时附带上两个假设:一是货币币值不变性(或稳定性);二是货币币种唯一性。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货币逐步产生并且得到迅猛发展,其带来的一个十分重要变化就是加快了资金的流动速度,使得资本市场的交易变得更加活跃,现实货币间汇率的变动变得更为频繁,再加上网上交易能够瞬时完成,导致记账的币值稳定性假设受到了了冲击。所以,必须对计量手段进行改进,不断采用新技术来更新报告与反映的方式,加大会计报告信息的容量,扩大非货币化信息,给使用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