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方案

2024-09-04

应急方案(精选12篇)

应急方案 篇1

1、应急通信的重要性

战时配合现有通信网为党政领导机关实施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平时为抢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和重大国务活动、大型社会活动等提供应急通信手段。当地震、洪水、冰灾、恐怖袭击等这些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毁灭性的重大灾害事故猝然发生时最迫切需要的是通信联络。但现代发达的通信设施对电力具有高度依赖性,灾难中通信电缆、电力设施一旦受到破坏,常规通信设施会随之陷入瘫痪。如汶川5.12地震后的数小时里,成都、德阳等地区的常规通信陷入困境。互联网服务也出现了大塞车。大量救援人员向各出事地点涌去,人员、物资、车辆,一切都需要畅通的实时通信保障。为了便于救灾工作的顺利展开,前线指挥能够获取灾情信息,从而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迅速进行指挥调度,同时可将灾情利用应急通信手段回传至远端总指挥中心。根据我局的现有设备做了几组应急通信组网预案。

2、组网方式概述

方案一:利用便携微波及特高频复用器快速开通30路固定电话。

所需附属设备:电话机30部,30对电话电缆两条,75欧姆2兆电缆2条。

方案二:利用两辆KU波段卫星设备传2个两兆系统,一个系统给1000线交换机,另一个系统用于上网。在1000线交换机引出2个系统,一个系统给G S M移动基站或3 G基站车,另一个系统给一点多址。

具体实施步骤:首先向卫星公司申请转发器,用2个系统需要申请8兆带宽。一辆K U波段卫星设备车、一辆1 0 0 0线交换机、一辆GSM或3G车、一辆一点多址车开到事发地,1000线交换机停到现场指挥中心,其余车辆分别停在1000线周围(主要考虑2兆线长度)。另外一辆KU波段卫星设备车放到任何一个联通分局,在分局接出2个2兆系统,两辆KU波段卫星设备车都对准预定的卫星,分别调整好频率、发射功率,建立空中链路。

方案三:利用两套K U频段卫星设备传输视频信号。其中一套放到事发现场(定为A),另一辆停在总指挥部(定为B),由A在现场接入摄像机或转播设备,将进来的模拟或数字音视频信号发送到卫星,B将现场直播信号接收下来,供总指挥部领导观看,就像亲临现场,可异地实时了解事件整个情况,通过其它通信方式做出正确指挥调度。

方案四:将方案二和方案三结合到一起,同时传数据和视频。

我局的两辆KU波段卫星车既可以传数据也可以传视频,但二者不能同时传。原设备的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在上变频器输入端交汇,在交汇处用倒换开关控制选择音视频还是选择数据信号,两者只能选择其一,我们根据多年使用经验并查阅资料,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将倒换开关去掉,换上合路器,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同时输入上变频器给高功放发上卫星,为将两种信号区分,对数据调制解调器中频频率进行调整。例如,使用亚洲5号卫星上行频率14412MHZ,下行频率12664MHZ。要求同时传音视频和数据,音视频使用6兆带宽,数据一发一收用4兆,总共占用10MHZ带宽,上变频器发射频率正常设1 4 4 1 2 M H Z,调制解调器原中频频率为70MHZ,为了区分开音视频信号,将调制解调器的TX改为67MHZ,R X改为7 3 M H Z。对端将调制解调器的T X改为7 3 M H Z,R X改为67MHZ,反之相同。经检测接收下来的音视频信号很好,数据传输也正常,互不影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07年底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天文台传输嫦娥一号登月技术报告新闻,应中央电视台的要求,中央一台和四台在相同时间分别给每个台传送不同的信号,我们就是利用类似方法同时传输两路视频信号,所不同的是用备用编码器代替数据调制解调器,更改备用编码器中频频率以便和另一路信号频率错开,达到两路信号同时传送的目的,使得本来两套设备才能办到的事情,我们通过技术改造,一套设备就解决了,给中央电视台节约一半开支,对方对我们非常满意,也正是我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中央电视台的认可,到现在我们一直保持着愉快的业务合作关系,也正是和央视这种长期的合作,每年为公司赢得上百万的收入,树立了企业品牌。

3、四种方案对比

方案一优点:操作简单,设备简单,没有额外费用、经济,对小范围的突发事件比较实用。

缺点:功能单一,只提供30部固定电话,便携微波传输有效距离为50公里,无遮挡可视传输,须安装在铁塔等超高地方,受环境限制并且超过50公里需要微波接力,对大面积灾害不适用。

方案二优点:通信能力强,容量大,能进行远距离通信与连接,有灵活的可移动性,组建网络不受场地等外界干扰。适用于大范围、复杂的突发事件。

缺点:需要交租卫星费。

方案三优点:可视性强,作为视频传输,适合新闻、大型社会活动,各类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

缺点:需要交租卫星费,功能单一。

方案四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的组网方案,它集有线、无线、数据、视频为一体,适用于任何形式和范围的突发事件,

缺点:需要交租卫星费。

在上述几个方案中我认为方案四最实用,这种工作方式在各种演习过程中多次使用过,一套设备同时完成两项工作,既减少人力,又减少物力。

4、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在出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各类紧急情况后,政府和公民对通信的依赖程度更加明显,需要利用各类通信手段通报险情、指挥救援、实施紧急救助等。一个快速响应、全面高效的应急通信系统已经成为降低灾害损失的决定性因素。但如何更好地让其发挥支撑、保障作用,应急方案的可行性尤为重要。

应急方案 篇2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确保地震发生时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经再三修改完善,特定我校防震预案如下:

一、成立防震领导小组 组 长:冯秀奇 副组长:刘新民

成 员:母孝礼、王秀英、薛朝辉、王平生、李辉、高世明及各班主任

具体分工:冯校长现场具体指挥,刘校长、王主任负责疏散初

一、初二学生,薛主任、郭主任负责疏散初三学生,在场教师协助李主任、马小健、吕卫宏负责学生操场及前院集中,各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

二、应急信号:广播

三、应急车辆:母孝礼负责。

四、医院:市人民医院

五、学生疏散地:操场

六、应急要求与安全责任追究:

1、听到信号后,有关人员根据预案应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2、各同志保持通讯工具的畅通。

金城二中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在校师生的避险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确保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有序、高效开展,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制定如下演练方案:

二、演练原则

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员工,减少损失。

三、演练时间

年 月 日第 不定时以班为单位预演。

年 月 日第 不定时全校演练

四、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指 挥 长:冯秀奇 副指挥长:刘新民

成 员:母孝礼、王秀英、薛朝辉、王平生、李辉、郭桂琴、高世明、马小健、各班主任

指挥部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下设行政秘书、避险撤离、紧急救援、后勤保障四个专门工作小组:

45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60秒后,有秩序快速沿疏散路线跑到学校操场。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

5、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6、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7、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

(二)紧急撤离

1、撤离路线:初三年级到操场北篮球场地;初二年级(3、4组)学生到操场南篮球场地;初一年级学生和初二(1、2组)学生到前院;

2、各楼负责人:初三教学楼高超及带课教师: 初一初二教学楼杨少锋、吕卫宏及带课教师

3、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1、2组从前门,3、4组从后门按座次撤出教室在走廊排队,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

81、假定地震发生,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

2、师生就近紧急避险。

3、假定第一波地震平静,指挥部发出紧急撤离指令。

4、师生紧急撤离,疏散到操场。

5、指挥部定点召集各组负责人:①避险撤离组报告安全撤离师生人数、受伤人数和受伤情况以及可能被困人数;②紧急救援组报告校舍受损和人员被困情况 ;③行政秘书组报告教职工到岗情况。

6、指挥部视情发出指令:①要求紧急救援组组织救援,救治伤员;②要求行政秘书组与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乡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

7、紧急救援组开展自救互救,后勤保障组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行政秘书组接通上级指挥部电话,演练指挥部指挥长向市教育局汇报灾情,并根据需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灾情,请求支援。

8、紧急救援组向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和伤员救治情况。

9、指挥部发出结束演练暨解除险情信号,宣布演练结束。

10、注意事项:

①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应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故障RTG应急移机方案 篇3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RTG;应急移机

集装箱码头堆场通用的起重机械(即场桥)有2类,一类是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ail-Mounted Gantry Crane,RMG),另一类是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ubber-Tyred Gantry Crane,RTG)。RMG采用市电供电,具有节能、无噪声、无污染、稳定可靠及能量再生等优点,但不能转场;RTG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虽然可以转场,但能耗大、噪声大、振动大,且能量不能再生。据统计,目前全球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中有95%都是RTG,RTG由于灵活性高、场地适应性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集装箱码头作业中。

港口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可能引发严重故障,导致设备在作业过程中长时间停机,且故障排除可能由于待件等原因需要较长时间,这直接影响码头生产和集装箱装卸作业,延误船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使故障RTG不影响停机位置的堆场作业,必须将其移至不影响其他设备作业的位置进行检查维修。移机问题的解决重点是RTG的大车机构。为减少故障RTG占用作业堆场而造成的不良影响,研究和制定科学的应急移机方案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就RTG可能出现的严重故障讨论相应的应急移机方案。

1发电机组故障——RTG外部送电方案

发电机组是RTG的动力来源,一旦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所有的电气系统都会停止运作。发电机或发动机出现严重机械故障时,无法提供工作所需电源,而更换发动机所需时间较长,拆装至少需要;因此,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外部向电气房供电,使电气房得到工作所需的440 V交流电源。可使用1条电缆,一端接至故障RTG发电机组的出线端总电源开关下端,同时关闭开关,避免电源反供造成电机损坏;另一端接至可正常供电的RTG发电机组的出线端总电源开关下端,通过电缆用正常RTG发电机组向故障发电机组供电(见图1)。

图1正常RTG发电机组向故障RTG发电机组供电原理

外部临时供电方案操作简单,准备工作量小,只需1台正常RTG和1条电缆;供电时间快,就能供上电源;移机距离长,RTG大车无需外力牵引就可自行行走至不妨碍作业的位置停机维修。

必须注意的是,2台RTG应在同一大车通道上,避免转场,如需转场,送电电缆应加长到;受发电机组功率限制,起升机构与小车禁止联动,大车移动时2台RTG应以慢挡20%的速度同步行走;供电电缆要以扎带固定,防止被拉断。

2单个大车变频器或驱动电机故障——

3个大车系统驱动方案

目前RTG大车驱动系统使用的是4轮驱动,每个大车电机由1个的G7变频器独立驱动,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RTG的4个角上。由于4个大车的电机驱动系统存在互锁关系,因此,只要其中1个变频器或驱动电机发生故障,RTG就无法行走。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停用故障变频器或驱动电机,使用另外3个大车的变频器或驱动电机行走。由于4个大车的驱动系统存在互锁关系,要先解除或屏蔽电气系统互锁保护。将故障变频器的电源切断,通过PLC强制打开大车制动器,或者在制动器处直接手动打开,强制检测相应的大车电机及变频器故障检测点:大车制动器限位故障、大车速度偏差故障、大车变频器电源开关故障、电机过温、大车变频器未准备、大车变频器输入/输出故障;同时使用接触器短接以下检测点:大车制动器接触器输出、大车制动器释放限位、变频器联锁。

该方案无需其他辅助设施,但涉及强制点及修改程序较多,且强制断与强制通各不相同,必须认真检查核实,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必须注意的是,受出厂设计限制,使用3个大车电机驱动的功率无法满足大车100%的行走速度,为避免大车电机及变频器出现过载,还需修改程序对整个大车的输出速度实行50%的限速。

3起升变频器故障——拖车牵引方案

RTG采用的起升变频器带有直流系统,该系统是其他小车及大车变频器的直流电提供者,如果起升变频器的直流电源出现故障,则其他小车及大车机构将无法正常使用。相应的解决方案是手动打开大车刹车,使用2台拖车或正面吊进行牵引(见图2)。

图2拖车牵引RTG示意

该方案只需将RTG上的防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拖车后面,通过拖车牵引钢丝绳实现大车移动。

必须注意的是,用拖车牵引大车时,RTG海陆侧大车通道两边的拖车要先将钢丝绳拉直,然后同时用力,牵引的力量和速度都应同步,避免一侧快一侧慢而导致RTG跑偏,造成大车撞上集装箱或钢结构变形。

4结束语

通过制定科学的故障RTG应急移机方案,能有效控制故障设备对码头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因设备故障长时间停机和占用堆场空间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码头设备突发故障的应急解决能力和码头操作效率。

应急方案 篇4

由于能源企业的施工现场多处于野外,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现场施工复杂, 安全风险因素大, 作业现场往往缺乏通信基础设施, 通常没有固定视频监控系统, 很难及时了解事发现场的实际情况。即便有视频监控和通信系统, 一旦发生事故, 也极可能遭受损坏, 难发挥及时观察事发现场情况的作用。移动应急通信系统是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时的主要指挥工具, 须满足移动指挥决策、现场应急处置和现场信息采集等应急需要。“平时”服务于日常生产经营和应急管理需要;“战时”根据总部、企业的指挥调度, 开赴事发现场, 采集现场多媒体信息, 传送现场音视频、数据资料, 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

在技术实现上, 遵照经济、实用的建设原则, 力求功能突出, 特别是多种通信手段必须互为补充 (其中, 卫星通信手段必须配置) , 确保平台能够应对最恶劣自然条件, 能够处置最严重的突发事件。根据实际需求, 我们设计了应急通信车和BGAN单兵通信系统两种接入措施。

2 应急系统架构和接入措施

2.1 系统构成

该套系统有现场的应急通信车、BGAN系统、无线传输设备, 本地的有线通信系统将从现场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通信卫星、第四代海事卫星和光/电缆等传输介质传送到集团的应急平台 (见图1) 。

在企业配备移动应急通信系统, 一方面采集现场多媒体信息, 并将现场各种音视频、数据资料传送至后方, 为领导及专家进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另一方面, 为领导对应急现场的指挥提供通信手段, 可使集团公司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与事发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通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会商、应急指挥,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具有电话功能, 具有固定电话、无线对讲、现场扩音等手段, 集团总部应急平台和企业指挥机构可与现场进行语音通信, 并能在现场进行语音指挥;具有现场声音和图像的采集、音视频信号的接入和传输功能, 现场人员可在事发现场附近进行摄像, 利用无线图像传输设备, 将视频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至1~3公里内的现场指挥部, 也可利用车载升降云台进行视频采集。配置多种通信终端, 接受后方应急中心指挥调度;具有视频会议功能, 可接入集团公司应急平台视频会议系统, 进行异地会商。

具有现场有线或无线局域网接入功能。访问企业网络、Internet, 收发传真、电子邮件, 传送现场数据信息, 访问集团公司应急管理系统。另外, 应急现场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 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适应高低温、降雨、粉尘、震动等影响, 在现场的设备还应具备防爆性能。

在技术实现上, 遵照经济、实用的建设原则, 力求功能突出, 特别是多种通信手段必须互为补充, 考虑到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等发生时, 当地通信基础设施可能损坏, 必须配置卫星通信手段, 确保平台能够应对最恶劣自然条件, 能够处置最严重的突发事件。

2.2 移动应急接入措施

(1) 应急通信车。应急通信车以越野车和中型客车作为装载平台, 集成各种通信设备, 具备多种通信手段, 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 可在现场快速开展各项业务, 同时具备应急信息接入功能, 从而实现“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的移动应急目标。它适用于交通相对便利, 车辆可以直接到达事发现场, 且对带宽要求高的场合。

(2) BGAN单兵通信系统。BGAN单兵通信系统可以到突发事件现场移动采集信息, 与应急通信车结合, 临时构成现场应急指挥中心。BGAN单兵通信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可单兵背负、不受雨雪等天气影响, 但带宽较小, 最大492k, 最高支持256k保障带宽业务。适用于需长距离背负, 业务传输量小的场合。

3 应急保障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应急通信车设计

应急通信车以越野车和中型客车作为装载平台, 集成各种通信设备, 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 确保平台满足快速启动的移动应急需求, 其组成见图2。

设备配置:卫星通信系统、视频系统、语音接入、讲系统、扩音广播、视频会议系统、辅助设备及车载配电系统和应急通信车企业接入系统组成。卫星通信系统选用“静中通”设备。满足移动情况下图像高质量实时传送需求。卫星传输链路按照2M b/s速率设计 (6 4k b/s~2M b/s可调) , 实现“静中通”通信车与指挥中心的语音、图像、数据的双向传输。

3.2 视频系统

为了全方位的反应抢险救灾现场及工程施工现场, 需配备高质量的摄像机系统, 多角度, 多方位的反应现场实情。配置视频会议终端, 可以实现集团与现场的视频会商。视频系统为应急通信车视频业务功能的实现提供硬件支持, 用于实现会议电视、图像采集与切换、无线图传系统图像的采集及接收等, 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根据技术规范和实际使用需求, 需配备两台摄像机, 车顶摄像和便携式三防摄像机。

(1) 车顶摄像机。装在升降杆上, 用于抢险救灾现场及工程施工现场多方位、多角度的图像采集, 采用室外一体化夜视变速云台摄像机, 36 0°无限位连续旋转;全天候环境设计, IP66防护等级。

(2) 防爆摄像机。采用安防爆技术, 安全可靠, 通过防爆认证, 符合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等危险场合使用。传感器像素:不少于500万像素;静态有效像素:不少于1 020万像素;

3.3 语音接入系统设计

具备双向话音通信功能, 可实现应急通信车与企业接入系统双向通话。车载电话、传真机、无线对讲系统、现场广播的语音信号经Vo IP语音网关进行编码后输出IP流, 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到主站, 通过企业内外进入应急通信保障中心, 转换电话语音送入电话网 (见图4) 。

3.4 现场扩音广播系统

在应急通信车中需配备扩音广播系统, 进行现场指挥。应急通信车配备有线麦克风、无线麦克风、AV功放、高音喇叭等设备, 可用于现场的指挥调度;声音通过编码器编码后, 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到应急通信车后由解码器进行解码, 解码后的话音信号接入AV功放, 由高音喇叭进行广播。

3.5 无线对讲系统

在应急抢险现场及工程施工现场, 可以通过无线对讲系统进行现场通话和指挥, 应急通信保障中心也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将声音传到应急通信车后, 利用通过无线对讲系统进行现场通话。无线对讲系统包括中转台、接驳器和无线对讲机, 它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讲机与对讲机、对讲机与车载电话、对讲机与公网电话之间的相互呼叫通话。

3.6 BGAN单兵通信系统

B G A N单兵通信系统是应急通信车的功能补充, 也可单独使用。系统实现图像传输、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及GPS定位等功能, 可以临时构成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系统采用第四代海事卫星, 用于事发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建立一个高效通信链路, 将应急救援现场的语音、视频、数据实时传回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根据现场状况, 组织多方进行电话、电视会商, 实时发出相应指令, 确保应急过程的信息交流全面、及时、稳定、高效、安全, 满足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等通信服务需求。

BGAN单兵通信系统设备力求小型化、轻重量, 设备需集成性高, 可由单兵背负, 实现基本通信等功能。由BGAN终端作为接入与传输手段, 接入便携电脑、电话、GPS、摄像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图像传输、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及GPS定位等功能。便携电脑配备无线网卡和视频采集卡, 可进行视频采集, 在公众移动通信网覆盖条件下, 低速率数据业务的传送, 通过公用通信网接入集团公司应急平台。

使用BGAN关口站专线通道, 现场信息通过卫星落地后经过专线 (公网) 接入应急通信保障中心 (见图6) ;紧急情况下, 使用具有固定IP地址的BGA N单兵终端, 可建立BGA N-BGA N通道, 将事故现场信息不落地直接传输到后方指挥中心。

4 系统应用实践

4.1 功能架构描述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是应急平台的功能扩展和延伸, 其功能架构见图1。将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迅速反馈到指挥中心和企业应急机构, 并将现场各种音视频、数据资料传送至后方, 可使集团公司和企业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与事发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通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会商, 为领导及专家进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另一方面, 为领导对应急现场的指挥提供通信手段, 有效解决现场信息采集、传输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为领导应急决策、指挥调度和现场各专业组应急通信提供支撑。

4.2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总体功能

⊙具有现场声音和图像的采集、接入和传送功能;

⊙具备定位功能, 能在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位置信息;

⊙具备应急通信与应急指挥功能;

⊙支持包括卫星通信在内的多种通信方式, 并具有针对实时图像和话音传输的Qo S功能;

⊙支持使用固定电话、无线电话完成现场指挥通信;

⊙能够接受后方应急接入, 具有视频会议功能, 可接入集团视频会议系统, 进行异地会商。

4.3 覆盖组织范围和业务范围

覆盖能源企业及施工队伍的野外作业场所, 应急管理业务部门及支撑机构、应急现场指挥调度机构和应急抢险人员。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平时”主要服务于应急演练、应急监测, 以及生产经营、安全监察、生产管理等。“战时”根据调度要求, 开赴现场, 建立现场通信和指挥通信;采集现场多媒体信息, 并传送到后方, 为分析、决策提供支撑;利用各种通信终端和设备, 下达处置指令, 进行人员指挥和资源调度。

5 结束语

本系统根据能源企业的现场作业的风险源的分析评估, 设计应用一套完整、稳定的通信保障系统。综合利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车) 、BGA N系统、现场视频采集和无线电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 为现场的图像、声音和数据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 为企业总部和行业专家的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为能源企业的提供宝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并且保障现场应急事件处理中的通信传输通道。

参考文献

[1]陈兆海.应急通信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应急方案 篇5

现场处置应急演练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防治水管理责任,提高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事故现场处置的能力,预防和减少我公司透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我公司在发生透水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落实相关应急救援组和人员的应急职责,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评估应急响应人员对透水事故现场处置及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结合我公司2016年应急演练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研究决定在2016年6月12日进行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1、事故模拟

时间:2016年6月12日,上午9:00 地点:第七采区副井-1220水平。

事故:副井1220水平面某采场在开采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需立即停产撤人。

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向七区主任和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情况,总经理下达命令停产撤人并启动应急预案。

2、参加单位和人员:

(1)、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成员;(2)、第七采区主任、副主任、机电队长和七区维修工5人;

(3)、七区项目部工人20名。

3、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3.1 应急信号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开展停产撤人及排水作业。3.2 应急救援行动

在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应急管理机构成员立即集合,佩戴好救援的标志服装,召开简明的互通情报会,总指挥讲明透水事故地点、范围、注意事项、撤离人数等,讨论排水的方案,制定安全措施等。总指挥决策、分工、布置任务,明确责任目标,迅速开展撤人及排水工作。

4、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公司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救援指挥部,组成和成员如下:

总 指 挥:李卫东

副总指挥:刘占增 杨占春 杨子奎

成 员:张瑞彪、王志强、李明栋、杨力国、薛太屿

杨占元、彭红江、王青奎、谢连银 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各小组成员及维修工

职责与分工(1)第一发现人:5分钟内上报当班值班矿长及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汇报及时询问清楚、作好记录;根据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对安全生产事故向应急救援指挥部下属各职能小组下达预警指令,同时上报总指挥。

(3)采区主任:立即组织井下职工安全撤离,并安排维修工立即启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做好人员撤离记录,确保井下不得有人员留剩。

(4)总指挥: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情况,充分协调单位人力、物力进行排水作业;根据现场报告情况,确认是否需要外部救援。

(5)救援队长:

1、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并携带好必要的救援器材在现场待命。

(6)医疗保障组: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预警后,携带相应医疗器械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待命;

(7)外协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下达确需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立即请求外部医院、专业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对事故中受伤人员先进行抢救和救护。

5、事故目标的确定

发生透水事故的地点:副井-1220水平采场。

6、事故紧急救援措施

(1)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实施抢险方案,统一 协调指挥;

(2)实施人员撤离并启动设备排水;

(3)如职工未能全部升井,生产技术部绘制井下人员紧急施救路线,根椐事故类型、发生部位,使下井救援人员迅速找到目标;

(4)救援队长及时准备相应器材奔赴事故现场实施救治工作,对外联系救护车在指定安全出口待命;

(5)被救出伤员及时送往医务人员指定的医院进行救治;

7、注意事项

(1)当发现作业现场发生透水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给本采区主任,并立即停止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2)加强对井下的通风,以便被困人员自救;

(3)透水事故后,在撤离人员时,确保通风、通讯系统运行正常;

(4)抢救被困人员,应用人员定位及叫喊敲击等方法,确定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利用供水管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5)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如有外伤,由医生进行急救包扎,尽快送医院治疗。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要用灯光照射眼睛,搬运出井口时应用毛巾盖住其眼睛,饮食要由医生决定。

在抢救中,急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在进行抢救的同时应立即通知医疗救护人员到现场进行诊治。

8、应急救援器材的准备(1)值班车辆

公司值班车辆,随时听从调遣。(2)应急救援器材

(详细清单见应急预案应急物资装备的清单)

9、评估工作

为了能使安全事故及时有效的得到救援,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听从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安排。凡参加救援工作的同志,一定要严格执行有关救援的规则和程序,严禁救护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在救援过程中不听从指挥的或不能完成指挥部下属小组长交办的任务的单位负责人,该组长有权就地任免。附件:应急救援的标志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同时启动声、光、旗信号等标志,各职能标志是:

总指挥:安全帽、工作服;

副总指挥:安全帽、工作服、手电、胶鞋; 职能负责人:安全帽、工作服、手电、胶鞋等; 救援队长:安全帽、工作服、手电、胶鞋、器材等; 副队长及队员:安全帽、服装、手电、胶鞋、救援器材、自救器材、千斤顶、撬棍等。

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应急方案 篇6

不久前,来自荷兰的11岁男孩赫尔曼斯作为最年轻的选手参加了沃尔夫森经济学奖比赛,并提出了一个解决欧债危机的应急方案,为此他获得了100欧元的鼓励奖。

今年的沃尔夫森经济学奖主要征集针对欧债危机的应急方案。11岁的赫尔曼斯拿“批萨”打比方,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建议让希腊退出欧元区,迫使希腊公民将手中的欧元换成希腊原来的货币,然后希腊政府把人们交回的欧元用来还债,分到各国手里。

素材微评:尽管这个方法不能真正解决欧债问題,但赫尔曼斯能关心全球问题,并想出解决方案,值得称赞。

300多头非洲象遭屠杀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最新消息,2012年初,非洲喀麦隆国家公园的数百头大象惨遭杀戮。WWF指出,若不终止非法象牙盗猎和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世界保护大象日”可能很快将成为已灭绝物种的纪念日。8月12日是“世界保护大象日”。

素材微评: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朋友。

昆虫食谱

昆虫菜肴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据了解有将近80%的世界文化中有吃虫文化。但是当一盘巧克力松饼组合添加上蠕虫,或给意大利蘑菇烩饭加上蚱蜢这类的美食,真的端在你面前。你有勇气吃下它们么?

素材微评:尝试需要勇气。

自动清洁的冰箱

未来冰箱什么样?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款智能冰箱,它能够根据库存食材推荐食谱,按需订购食品,帮助减少浪费,自动清洁……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一些便利。

你也想要一款这样的冰箱么?等着吧,不会太久了。

素材微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就是创意的伟大。

积雨云有如“超大蘑菇”

英国人艾瑞克在开车时,被直立在天边的“超大蘑菇状”云层给吓傻了,起先他以为那是遭核弹投掷后蔓延的浓烟,随后才发现是一片极为壮观的积雨云。

素材微评: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永远超出人的想像。

世界最大钟塔

圣城麦加的世界最大钟塔——皇家钟塔将正式启用。这个钟塔高600米,表盘直径40米,是著名的伦敦“大本钟”的5倍大。沙特希望未来该钟塔显示的时间能够取代目前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成为全世界的时间标准。

“自由研究”

“自由研究”是日本中小学生的一项暑假作业。顾名思义,“自由研究”的要点重在“自由”,也就是孩子喜欢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所以,这个叫“自由研究”的作业,它可以是孩子根据自己收集整理的信息,写出的一份研究报告:例如有关城市垃圾分类与回收、海洋某种鱼类的研究、天文星座观察等等。

也可以是孩子用心做出来的一个小手工:例如手工编织的毛衣、或是手工搭建的小木屋,或者手工制作的游戏等。

这个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定,很难根据年龄层次做具体划分。当然,中学生或小学高年级,无疑会跟低年级孩子的“自由研究”有些区别—毕竟学习的知识量不一样。

素材微评:汉字中的“忙”,是一个竖着的“心”字加一个“亡”字,意思指人一忙起来,连“心”都“亡”了。连“心”都“亡”了,怎么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呢?

妈妈背她12年

从小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吴佳谕,无法独自站立走路。看书学习成了她最大的乐趣。因为家庭贫困,初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她一度面临辍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吴佳谕终于上了高中。妈妈背着她从农村来到了县城,租了一间10平米的小房。

从小学背到高中,再到今年,吴佳谕以591分被辽宁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整整12年,妈妈又将背着她走进大学的校园。

素材微评:母爱的力量永远是最伟大的。

运动科技,

世界纪录的终结者

借用运动科学家Giuseppe Lippi的一句话:“在将来,运动员的成绩将越来越少的由运动员的个人体质所决定,而是更多的将由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所决定。所以对于一支最好的运动队伍来说,也许最好的科研团队,甚至比最好的运动员更有用。”

研究表明,一些径赛项目的当下的世界纪录正在逼近绝对极限,人类或许只能再提高一至两个百分点,在接近极限的今天0.01秒的优势都能决定冠军的归属,而科技正是那个可以决定0.01秒的主角。

素材微评:或许“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口号应该改为“因为更聪明,所以才会更高,更快和更强!”

独臂女孩

蓄着可爱妹妹头、皮肤白皙的高茜琪(14岁),从上海来新加坡求学,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必须面对天生的身体缺陷——少了右臂,茜琪显得格外的落落大方,言谈间一点都不避忌。她说:“在国内读小学时,学校建议我去读残疾人学校,但爸爸没有放弃为我争取,所以最后我还是继续在普通小学念书,而且成绩不错,在学校还被称作‘开心果’。”

天生少了右臂的她,舞蹈、游泳和篮球样样拿手。她说,她会努力使自己比肢体健全的孩子更加坚强、更加阳光。

现代住宅的智能应急照明方案 篇7

现代智能化或多功能大楼已经实现楼宇自动化 (BA) 、办公自动化 (OA) 、安保自动化 (SA) 等系统, 其中有包括消防控制系统和应急照明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保证的智能子系统, 基于智能应用, 可以提出一种在现代住宅中的智能应急照明系统。现代住宅的应急照明包括火灾事故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其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照明和疏散引导, 使人们能够安全撤离危险区域或建筑物, 并且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替代停止工作的正常照明而提供照度保证, 以确保重要场所的工作能够继续进行。

应急照明的设置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消防规范的约束是强制性的, 所有现代住宅的工程设计都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而我们要论述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型产品的不断出现和智能解决方案日新月异的提出, 传统的一些设计方案应该不断更新, 以适应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 基于这些, 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现代住宅的智能应急照明方案以供探讨。

1 合理选用常用光源

住宅应急照明要求有良好的光环境———光度和显色性能适宜;亮度分布合理;视野舒适。同时, 应考虑到合理使用资金和节约能源, 全面考虑到经济、美观、安全、牢固、方便适用、便于维护等因素。

1.1 应急照明一般情况下不选择白炽灯, 这是因为其寿命短、光效低, 建议只用在点燃时间短, 开关频繁的场所。

比如, 不经常有人的消防设备用房, 或者是其它光源不能满足要求的场所;

1.2 日光灯作为显色指数高、寿命长、节能、高效的光源, 建议可

以在不影响附近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满足环境要求及装修格调的基础上, 作为首选光源;

1.3 新型高效节能灯虽然寿命长, 高效节能, 显色指数高, 但是其价格比较昂贵, 建议只用在长期连续照明的场所使用;

1.4 当使用一种光源不能满足光色要求时, 可采用多种混光的办法。

另外, 住宅电气照明应根据辨别颜色的不同要求, 合理选择光源的显色性。

2 选择供电方案

智能应急照明方案在选择供电方案的时候, 可以根据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分类。通常,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急照明会考虑到冗余, 其供电时间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及负荷情况, 通过选配蓄电池组来满足对供电时间的要求。

3 选择应急照明的控制方式

消防规范要求消防用电设备包括应急照明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一、二级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双电源供电。然而, 由于供电部门行业管理的原因, 绝大多数建筑物要想从市政获得两路可靠的独立电源几乎不可能, 因此, 一些大中型建筑物及重要建筑物因消防设备多、负荷大, 通常需要设置发电机组作为自备应急电源。由于发电机从启动到送电存在滞后时间, 必要时也可以同时采用蓄电池作辅助备用电源。消防负荷中只有应急照明的中小型建筑物, 通常选用蓄电池组作为应急电源, 以往绝大多数采用在每套灯具内安装一套充电器、逆变器和蓄电池组, 这种方式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少, 但应急电源放置分散, 维护工作量及难度非常大, 如果维护不当或不及时, 将大大缩短蓄电池寿命, 造成维护费用增加, 同时, 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也难以保证。最近有一些厂商研制生产出一种新型集中供电的静态交流不间断应急电源。它是用一套集中的充电器、逆变器和蓄电池组及控制装置组成的电源装置, 作为供电系统的备用应急电源。这种应急电源能实现可监视性, 它可通过自身的一个RS-232接口, 把信号送到计算机进行监视, 根据正常电源的工作状态来控制应急电源的投入及切除, 根据电池情况控制电池的充放电, 当自身出现故障时, 能发出警告信号。这种供电方式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 但却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和工作量, 同时也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应急照明的控制方式比较多, 例如“长明灯”, 分散控制, 集中控制, 消防联动控制, 灯具自身控制等。如果控制方式选择不当或者虽然设计的控制方式能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 但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使用户自行改变控制方式, 结果导致不能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 留下隐患。

另外, 在非火灾情况下停电时, 不要将仅用蓄电池做备用电源的应急照明投入使用, 以免出现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或耗尽, 而正常电源尚未恢复供电时发生火灾, 应急照明将不能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的情况。因此, 合理选择应急照明的控制方式非常重要。

3.1 长明灯控制方式这种方式一般不需要控制, 接线简单, 但

浪费能源, 缩短光源使用寿命, 适用于小功率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无自然采光且经常有人停留或经过的场所及应急照明兼作值班照明的场所。应该注意, 这种控制方式不适合仅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的供电系统。

3.2 继电器控制方式继电器控制方式的接线方法, A为跷板开关, 作为正常情况下控制灯具使用, J为小型继电器。

在开关A附近安装一个小型继电器, 也可将多个继电器编成一组, 将继电器线圈并联, L'N'引自控制室或值班室, 整幢建筑内的应急照明可以根据楼层或防火分区、疏散区域编为若干组, 集中到控制室或值班室分别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特点是造价低, 但线路不宜过长, 编组不宜过多, 一般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物。

3.3 消防联动控制方式消防联动控制是通过火灾自动报警及

联动控制系统, 利用接在消防联动控制总线上的控制模块, 根据火灾报警区域, 自动强制接通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应急照明。消防联动控制方式又分为两种:

3.3.1 继电器换成消防控制模块:

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控制灵活, 在大中型建筑物, 特别是智能建筑内, 可以将一个防火分区内指向同一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编为一组。这样, 在发生火警时, 根据报警地址强制接通应急照明和除指向火警区域以外的其它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防止将部分人流错误的引导至火警区域。设计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消防控制模块的电压、电流等级, 如果负荷电流过大, 应通过消防控制模块控制继电器或接触器来实现对灯具的控制。

3.3.2 另一种消防联动控制的电气系统:

电源可以是单相的, 也可以是三相的, ZK1可以是总断路器或双电源切换装置, ZK2~n是出线双级断路器, C是小型接触器, K是消防控制模块, A为双控跷板开关。它的控制方式是:正常时, 接触器C断开, 由双控开关A控制应急照明的关断与接通, 当接到火警时, 通过消防控制模块K将接触器C接通, 从而强制接通应急照明。这种控制方式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回路控制的灯具数量较多, 故适于大中型建筑物采用。

3.4 专业设备用房应急照明控制消防设备用房火灾时应急照

明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因此, 正常照明灯具在火灾情况下, 一般全部作为应急照明使用。由于这些场所由专人负责管理, 他们对房间的环境、开关位置都非常熟悉, 因此, 这些场所应急照明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普通房间的开关控制方式。

3.5 专用应急照明的控制以上讨论的应急照明均为正常照明

兼作应急照明, 在一些装修档次不高的场所, 也可以采用专用的应急照明灯具, 它们正常时不亮, 火灾时接通, 可以在应急照明配电箱的总开关或出线开关处进行手动控制或通过消防控制模块进行联动控制。由于平时很少接通, 如出现故障不易及时发现和排除, 影响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因此, 这种系统要求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接通试验, 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上几种控制方式在设计过程中, 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特点、用户要求等合理选择, 使之在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的前提下, 达到控制方便, 节能、经济等目的。

摘要:根据现代住宅的应急照明要求, 针对火灾和其它紧急情况, 在符合消防安全规范的前提下, 提出了智能型的应急照明解决方案, 在光源的选择, 供电方案的选择和控制方式的选择上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筛选, 并最终确定了适用于现代住宅的智能应急照明方案。

浅析张强作业区停电应急方案 篇8

1 中心站停电应急方案。

1.1 在厂里能够提供压风车的条件下, 采取如下措施:

1.1.1 停电后要将所有抽油机配电箱、热线中频柜、电加热控制箱内控制开关全部拉下断开。

1.1.2 停电在2小时及以上时间, 组织对所有热流发生器加热井的热流发生器循环管线进行放空处理, 确保不积水, 不冻堵。有套压油井利用套管气吹扫进罐管线, 没套压井开套管闸门回流入井。

1.1.3 与注水站配合完成注水干线、单井管线吹扫, 并倒好流程, 同时利用井底回压采取井口放溢流措施。

1.1.4 来电后要及时组织热流发生器补水运行, 油井热线和电热带预热, 加热2小时后启抽运行。来电后用压风车对注水干线和单井管线试通, 在确认管线畅通无问题后组织复注, 出现不通的组织解堵处理。

1.2 因路况原因厂里压风车无法到达时, 调整措施如下:

1.2.1 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利用区上打气泵对注水管网分段扫线。

1.2.2 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 利用区上打气泵对注水干线扫线, 各配水间注水井利用不同井口压力差和分水器流程自倒互注流程, 或自身互倒井口放溢流措施防冻堵。

1.2.3 其它各项措施保持与第一项方案不变。

2 注水站停电应急方案

2.1 在厂里能够提供压风车的条件下, 采取如下措施;

2.1.1 停电后要将控制柜内所有控制开关全部拉下断开。

2.1.2停电在2小时及以上时间, 利用压风车接注水间内扫线头组织对注水干线、单井管线、以及扫线头至注水罐的管线进行吹扫, 直至完全出气为止。同时倒好流程。

2.1.3 利用压风车接站外水源井阀门池子内扫线头组织对各水源井管线、阀门池子至曝气水箱管线进行吹扫, 直至完全出气为止。同时倒好流程。

2.1.4 利用区上打气泵接喂水泵压力表接头, 对喂水泵至注水罐流程、喂水泵至注水泵流程进行吹扫, 直至完全出气为止, 同时倒好流程。

2.1.5 利用区上打气泵接锰沙过滤器压力表接头, 对锰沙过滤器至曝气水箱、锰沙过滤器至供水罐流程进行吹扫, 直至完全出气为止, 同时倒好流程。

2.1.6 利用区上打气泵接水处理间提升泵压力表接头, 对提升泵至供水罐流程、提升泵至注水罐流程进行吹扫, 直至完全出气为止, 同时倒好流程。

2.1.7 利用区上打气泵接供水间自动供水泵压力表接头, 对自动供水泵至供水罐流程、自动供水泵至各供水间流程进行吹扫, 直至完全出气为止, 同时倒好流程。

2.1.8 站内采暖循环管线在各间低处放水, 然后利用打气泵再组织扫线, 直至完全出气为止, 同时倒好流程。

2.1.9 在完成管网扫线后, 及时将供水罐、注水罐、曝气水箱内水全部放掉。

2.1.10 锅炉本体要采取降压、降温措施, 保证不憋压。

2.1.11 来电后利用压风车和打气泵对管线进行试通, 在确认畅通无问题后组织复产, 按照先启水源井上水, 并根据水箱水罐液位情况先后启动锰沙过滤泵、自动补水泵、提升泵、喂水泵、注水泵顺序组织启运。同时组织锅炉补水启炉循环运行。

2.2 因路况原因厂里压风车无法到达时, 调整措施如下:

2.2.1 利用打气泵对注水干线、水源井管线进行扫线。

2.2.2利用打气泵对自动供水系统流程进行扫线, 对放水后的采暖循环流程进行扫线。

2.2.3 利用曝气水箱至供水罐工艺流程, 在曝气水箱处采用控制流量放溢流措施, 保证供水罐整体上水管网不冻堵。

2.2.4 利用供水罐至提升泵流程、提升泵至注水罐流程, 在提升泵处采用控制流量放溢流措施, 保证水罐二条上下水管网不冻堵。

2.2.5 利用注水罐至喂水泵流程、喂水泵至注水泵流程, 在注水泵处采用控制流量放溢流措施, 保证注水来水管网不冻堵。

2.2.6 其它各项措施保持与第一项方案不变。

3 需要厂里协调解决问题

3.1 需要厂里给予压风车支持, 确保管线吹扫彻底、工作效率高, 能够满足应急处置需要和日常长输管线动态关停扫线的需要。

3.2 给予张强作业区配备额定工作压力达到2m Pa以上、标准每分钟排气量达到2m3以上规格的电动打气泵3台。分别存放在各自然井站, 便于管理保存和操作施工, 确保日常油水井开关井扫线施工。

3.3 给予锅炉房配备规格为90kw的应急发电机及相关配套电器设施, 确保应急停电期间站内锅炉采暖正常运行。以保障停电期间各工作间内设备管网不冻堵, 减少应急处理工作量, 同时有利于应急期间人员开展工作。

3.4 注水干线在强2 配水间和强3 配水间之间分支处有一阀组, 方便以后截断控制需要。但没有采用地下阀组池设计, 而是将干线甩到地面后加阀组的设计, 冬季受到管线注水流量制约及调整注水方案影响, 极易造成冻堵问题, 必须进行保温处理, 确保冬季正常运行。方案一:引100米外油井强44-17井电源, 对阀组及立管进行缠电热带保温处理。方案二:盖阀组房, 引100 米外油井强44-17 井电源, 进行阀组房内电加热采暖。

3.5 通过冬防工作的普查和现场摸底, 注水站如下问题需要厂里给予尽快协调解决, 确保冬季的正常运行。注水站需要完善水源井来水阀组池扫线头;锅炉房除尘除硫加碱池中间隔板需要补缺加高, 保证循环水泵的正常运行;锅炉房冬季正常运行后需要在锅炉房后边挖一沉降池, 以保证除尘除硫加碱池定期排污清淤需要;冬季锅炉运行需定期购进大量碱、盐存放, 目前没有碱、盐存放点, 需建一简易库房。

城市网络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9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和机动化过程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流量处于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 道路交通网络十分脆弱, 如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极易引发大面积交通拥堵甚至瘫痪, 事件区域内人员很难在短时间撤离到安全区域, 这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 研究突发事件下的城市交通拥堵疏散策略, 对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 因此很难收集到大量的真实数据来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一些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用于疏散管理方面。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并开发了紧急疏散模拟系 (OREMS) , 能够对突发事件下的疏散方案、疏散路径、疏散时间等进行仿真和分析[1]。Arenas等人[2]在2001年研究了等级结构网络中的信息通讯。Zhao等人[3]在2005年详细讨论了在规则网络、等级网络, 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中的交通流状态从自由状态到堵塞状态的相变。Hu (胡茂彬) 等人[4]在2007年发现网络节点容量有限的网络交通中的一级相变和迟滞现象, Hu (胡茂彬) 等人[5]并在2009年详细讨论了不同结构的网络产生的迟滞现象。Tadic等人[6]在2004年提出了基于二阶邻居搜索路由策略。最常见的路由策略为最短路径路由策略[2,3], 但是在具有无标度特性的网络中使用最短路径路由传输信息包时, 其网络的临界信息包产生率非常的小, 网络非常容易发生堵塞。Echenique等人[7]在2004年提出的一种基于全局信息的混合路由策略。他们发现在使用该路由策略信息流的传输效率较传统的最短路径路由有明显的优势。Wang (王文旭) 等人[8]在2006提出了基于局部信息的静态局部路由策略。在该路由中, 信息包正比于邻居节点度概率的选择下一个传输节点。Yan (严刚) 等人[9]于2006年提出了基于全局信息的有效路由策略, 在该路由中, 信息包传输选择的路径为节点度之和最小的那一条。Wang (王文旭) 等人[10]在2006年提出了基于局部信息的动态混合路由策略。在该路由中, 信息包在选择下一个传输节点时不仅考虑邻居节点的度, 还考虑了邻居节点中的信息包排队长度。Chen等人[11]在2006年将Echenique等人的路由策略进行了改进, 新策略能够更好地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本文通过在复杂网络模型上研究突发时间下城市交通拥堵的特征参数, 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交通疏散路径策略模型, 使整个交通网络的临界信息包 (也就是车辆) 产生率提高, 网络信息包 (车辆) 传送时间缩短, 从而交通拥堵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疏散。该方案将大大减少突发事件对正常城市交通及居民生活出行的影响, 将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2 突发事件下网络交通动力学模型

交通动力学模型如下:每个时间步, 向网络中加入R个信息包, 每个信息包随机选取起始节点和目的地节点。规定每个节点处理能力为Ci, Ci=ki, 其中ki为节点i的度, 即每个时间步内一个节点向其邻居节点能传送的最大信息包数目为ki。根据突发事件的程度不同, 改变网络中某个度大节点的最大传输信息包数, 使其降低10%, 20%, 30%, 40%, 50%。信息包按照先进先出 (first in first out, FIFO) 的规则依次发出。每个时间步, 信息包对其邻居节点进行搜索, 如果搜索到目的地节点, 该信息包将直接传送到目的地节点并从网络中删除;否则, 该信息包随机选择下一个邻居节点进行传输。

如何度量网络信息包传输能力, 我们一般用临界信息包产生率Rc来度量。网络交通状态会在临界信息包Rc处发生从自由流状态到堵塞状态的连续相变。在自由流状态中, 每个时间步新加入的信息包能及时到达目的地, 因而网络信息包总数趋于稳定。而在堵塞状态中, 不断加入的信息包中, 仅有一小部分信息包可以到达目的地节点, 因此网络中信息包数目不断增加, 最终导致整个网络发生全局拥堵。对于网络状态的描述我们可以用以下序参量来表示[2]:

其中, 指时间内系统中信息包数的变化量。为时刻系统中总信息包数。当时, 网络处于自由稳定状态, 相应的序参数取值为零。在时, 网络信息包数目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增加, 这时序参数取值大于零。

3 网络突发事件影响分析

本节对网络突发事件给网络交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 有关参数如下:网络节点数N=1000, 平均度〈k〉=6时。通过图1可看到, 当节点处理能力没有降低时, 即ε%=0%。在R取值为32时, 随着时间步的增加, 网络的信息包总数稳定在某一值附近, 这时网络交通处在自由流状态。而当R=33时, 可以看到, 网络中的信息包总数随着时间步急剧上升, 这说明新加入的信息包只有少数能到达目的地节点, 大部分信息包堆积在网络中, 随着时间步的增加, 网络中信息包会越聚越多, 此时网络中的交通处于堵塞状态。从中可以得出在无标度网络中使用局部信息路由随机行走模型, 临界信息包产生率Rc=32。

下面依次对不同程度的突发事件情况进行模拟。当节点最大传

数字技术

与应用

送信息包数降低10%, 即, ε%=10%得出Rc=31;当节点最大传送信息包数降低20%, 即ε%=20%, Rc=27;当节点最大传送信息包数降低30%, 即ε%=30%, Rc=24;当节点最大传送信息包数降低40%, 即ε%=40%, Rc=20当节点最大传送信息包数降低50%, 即ε%=50%, Rc=17。所得情况可见图2。由模拟情况我们可以得出, 随着节点最大传送信息包数的降低, 网络传输能力会大大降低。

4 突发事件下网络交通拥堵疏散策略

由于网络节点处理能力降低, 网络总的信息包传输能力降低, 此时我们需要寻找更优更适合的交通网络路由策略来适应于此时网络所发生的突发情况。由于在原来策略中, 网络信息包对节点的选择带有随机性, 从而导致信息包在节点的选择性不带有主动性, 基于此种情况, 我们将改用信息包选择偏好性路由策略来提高信息包在网络节点选择上的主动性。

所改变的新网络交通路由模型的规则如下:每一个时间步网络中产生R个信息包, 这R个信息包随机的选择源点和目的地节点。每一个节点在每一个时间步最多可以向其邻居节点传送Ci个信息包, Ci=ki。每个节点对其邻居节点执行局部搜索。如果在其搜索范围内发现了信息包的目的地节点, 则该信息包被直接送达目的地节点中;否则, 就以如下概率传送到一个邻居节点去:

其中ki为节点i的度。求和范围为节点l的邻居节点。由式 (3.1) 知, 当α>0时, 信息包在选择下一个传输节点时, 度大的邻居节点被选择的概率较大;相反, 当α<0时, 度较小的邻居节点被选择的概率较大;当α=0时, 该模型退化为随机行走模型。

在此种模型中, 我们仅考虑节点最大传送信息包数降低50%的情况, 所得模拟情况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α= (-2, 2) 区间内, 网络临界信息包产生率cR先逐渐上升, 在α=-0.2处达到峰值Rc=22, 然后又逐渐下降。在α=-0.2时, 网络传输能力达到最大。对比之前节点最大传送信息包数降低50%, 即α=0时, 网络传输能力得到提高。

5 结语

本文研究了网络在突发事件下的交通概况, 模拟分析出突发事件对网络交通的拥堵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网络某一度大节点处理能力降低, 网络的临界信息包产生率发生降低。针对此种情况, 改用信息包选择偏好性交通路由进行网络传输, 改变后的路由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效果, 缓解了网络交通拥堵, 并在参数α=0.2时, 网络临界信息包产生率达到最大, 网络交通拥堵得到最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Sanjay Jain, response.SimulationCharles McLean.A framework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emergency//ChickS, SanchezPJ, FerrinD, etal.Proceedings of the 2003 WinterConference.1068-1 076.

关于应急现场通信组网方案的分析 篇10

一、应急通信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一般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 采取应急措施与应急方案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应急报警阶段、应急处理阶段、应急通报阶段、应急沟通阶段[1]。在应急报警阶段, 因为通信已经中断, 通常是由应急通信保障救援队伍深入灾害现场, 然后将在情况反映到相关的部门;在应急处理阶段就是政府的有关部门在接到应急报警后, 迅速的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应急通报阶段就是现场指挥部门把现场的具体情况上报到上级的指挥中心, 并且能够及时的向公众发布最新的灾区情况与救灾进度;应急沟通阶段就是不见要提高现有的公众通信的承载能力, 还要借助各种应急通信技术使灾区与外界的通信保持畅通。随着应急通信组网的这四个阶段可以逐步的实现公众通信网的恢复, 使灾害发生地可以与外界保持通信畅通, 及时了解灾区的情况, 保证救援抢险工作顺利展开。

二、应急现场通信主要技术手段

在应急现场, 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应急系统, 在目前主要有卫星通信应急系统、集群通信应急系统、微波通信应急系统、短波通信应急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Ad hoc网络[2]。

卫星通信应急系统因为覆盖范围广和不受地面干扰的特点, 在应急通讯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一种通信技术手段, 但是因为使用成本加高, 普及范围并不是很广;集群通信应急系统可以将有限的信息动态的自动分发给所有用户, 实现信息一对多的传递, 在应急现场的使用较为广泛;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快速的获取应急现场的信息;移动Ad hoc网络可以实现将应急现场的信息通过自组织网络等多种形式传送给应急现场的指挥人员, 是指挥人员设计应急计划与方案的重要依据。

三、应急现场通信组网方案设计

3.1基于卫星、无线传感器网的组网方案

因为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环境较为二类, 有些地方甚至是认了不能到达的区域, 因此就可以利用卫星和无线传感器网将实时检测到的数据与信息传送到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基于卫星、无线传感器网的组网方案不仅组网的灵活性较高, 成本较低, 而且能够实现灾区的地面信息进行及时的交换。但是这种方案存在组网能力较弱的缺点, 只能实现对单个的用户进行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而且速度较低, 不能实现大规模的组网, 也就不能实现多方应急救援。

3.2基于于卫星、Ad hoe的组网方案

基于于卫星、Ad hoe的组网方案拥有大量的节点而且能够自组大规模的组网, 并且灵活性较高, 但是路由的复杂度较高, 通信的范围比较有限。通过将Ad hoe技术应用其中, 就可以实现Ad hoe同外界网络的联系, 能够大大的提高对灾害现场信息的获取效率。

3.3应急现场通信综合组网方案

虽然卫星、无线传感器网络、Ad hoc网络等通信手段都能组建起应急现场的通信网络, 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准确的将灾区的具体情况反应到数据处理中心, 这就需要对这些技术进行整合与重组, 采取应急现场通信综合组网方案。这样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 灾区的应急保障人员就可以通过短波通信的传输特点, 将受灾信息通过短波电台上报到上级指挥中心, 如果不能通过公众通讯与外界取得联系, 就可以向政府及相关部门申请紧急救援, 通过携带短波电台深入灾区, 将灾区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出去。在采取应急处理和通报阶段的时候, 为了能够向指挥中心及时的提供准确的数据, 就可以充分利用集群通信应急系统群组呼叫等特点, 迅速的组建起指挥调度的平台, 这样参与救灾的各个部门就可以及时的了解灾区的状况, 制定合理的救灾抢险方案, 保证救灾工作能够迅速有效的展开, 减少损失与伤害。针对一些偏远的地区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及时的将信息发送到现场指挥中心, 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措施。

四、结束语

在应急现场保障通信的迅速、有效的工作对与现场救援工作的展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 在应急现场就要充分的发挥卫星通信和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重要作用, 将各种通信的应急方案综合应用, 保障应急现场通信的畅通。

参考文献

[1]孙月光, 李健.关于四种应急通信手段运用的思考[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 (3) :102—103

应急方案 篇11

关键词:地理信息服务 应急管理 一张图 设計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026-02

随着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服务在政务信息化领域应用的广泛而深入,以及国家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与GIS应用推广,应急平台使用地理信息数据与服务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由直接获取数据满足应用的方式变为通过访问服务的方式实现应用,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采用该方式开展应急平台建设。

省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节点,是保证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在我省区域内节点互联互通的枢纽。在省级应急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明确了在应急平台建设项目中突出基础地理信息和各行业应急专题数据的汇聚、整理和展示,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平台建设时同步构建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支撑,为省政府应急平台提供统一的基础地理服务,构建全省应急一张图的建设模式。

1 主要建设内容

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支撑包括如下建设内容。

1.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

采用统一的空间基础,建设全省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综合地名数据库、兴趣点数据库、地图瓦片数据库、三维地形数据库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省直职能部门提供,完成加工、处理、建库工作,并根据数据更新工作机制和应急平台的应用需要,完成数据的更新维护。

1.2 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功能建设

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开发符合OGC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接口,为应急GIS系统对于地图展现、坐标转换、空间定位及量测、数据查询与在线编辑、地图标示及路径分析等基础功能面向应急业务的封装提供接口支撑,从而支撑应急平台业务系统。面向应急平台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服务管理等功能。

1.3 地理信息服务基本支撑建设

建设支撑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运行的软硬件支撑系统。

2 必要性及意义

省级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应急云服务、移动应用系统等构成了应急平台软件的核心应用主体,都涉及地理信息数据及应用,地理信息服务对应急平台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2.1 应急平台应用软件系统需要统一的基础地理数据支撑

应急平台包含八大数据体系,即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信息数据、事件信息数据、模型数据、预案数据、案例数据、知识数据、文档数据。

其中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和专题地理数据两大类。基础地理数据是具备空间属性特征的基础信息数据、事件信息数据、模型等数据空间属性信息的基本依据,是开展应急业务分析和应用的空间基础。建立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建库管理,满足应急平台对于基础地理数据的应用需求,同时依托基础地理数据来源同一、空间基础一致、更新机制完善等优势,解决省政府应急平台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维护的后顾之忧。

2.2 应急平台业务基础数据的采集、更新、维护等需要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支撑

应急平台业务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是平台运行成效的基本保证。在解决地理信息数据的建库、更新、维护、应用的同时,需要完成业务基础数据的日常采集、及时更新。建立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通过底图服务、定位服务、数据服务、在线编辑服务等,为省直部门、设区市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业务,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更新、维护等工作,向应急平台源源不断提供业务基础数据保障,促进实现数据的交换、整合与共享,从而为应急平台的正常有效运行提供支撑。

2.3 应急平台应急GIS对地理信息服务存在广泛而深入的应用需求

应急平台WebGIS、态势分析与标绘、三维GIS、在线会商等不同形态的应急GIS系统,需要对广泛而频繁使用的二三维空间可视化、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等基础功能进行面向应急业务专业而深入的封装,并与业务系统紧密集成,从而支撑完成应急业务过程。基于应急GIS,构建应急平台“应急一张图”应用模式,为应急业务提供完整的应急GIS支撑。应急一张图的基本特征包括:(1)统一的地理底图:所有客户端使用的地理底图在数据内容、空间基础、地图样式等方面保持一致。(2)规范的专题图层:应急专题信息采用的分层分类及符号化方式符合统一的标准,配图符合规范的配图要求。(3)完整的地图信息:地图范围和内容覆盖应急业务关注的完整区域;以事发点为核心区,核心区的地图信息包含矢量、影像、高程甚至三维模型数据,非核心区的地图信息与核心区的地图信息无缝衔接。(4)一致的地图场景:参与应急会商的相关单位基于同一地图场景进行信息交互,从而为指挥中心、相关单位、事发途中、事发现场的业务应用提供一致的会商地图场景。(5)完整的应用支撑:为综合应用、应急云服务、移动应用等系统的具体业务应用提供全覆盖式的地理信息服务支撑。应急一张图建设在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基础上,支撑综合应用系统、移动应用系统、应急云服务等完成信息接报、风险分析、监测防控、资源调度、协同会商等业务处置分析,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3 总体设计方案

3.1 定位

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定位于提供专业基础性的地理信息服务支撑,为省政府应急平台空间辅助决策系统直接调用,从而为相关业务系统提供应急地理信息服务。

3.2 用户

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面向省应急工作相关单位,用户群体包括省政府应急办,省直部门,设区市政府应急办。

3.3 基础地理数据来源及更新维护

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所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据来自于省直职能部门,由省直职能部门根据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维护工作机制,以及省应急工作的特殊需要完成数据的更新维护工作。

3.4 总体架构

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数据层:根据应急平台对基础地理数据的需求,按照统一技术规范建设矢量数据库、影像数据库、高程数据库、兴趣点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三维地形数据库、瓦片地图数据库等。

服务层:根据应急平台业务需要,提供系统管理、服务管理、地理底图服务、查询服务、数据服务、在线编辑服务、坐标转换服务、空间定位服务、地图标示服务、地名坐标服务、空间量测服务、路网分析服务等服务接口。

应用层:应用层为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管理应用系统。

4 结语

建立应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模式与传统的建立数据库的模式相比,该模式下基础地理数据的所有处理、加工、入库、更新、维护等相关工作都由省直职能部门负责,而该工作属于其本职工作内容,不存在任何障碍;服务提供的数据能够为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各设区市,包括省直职能部门自身所使用。传统的建立数据库的模式下参与数据相关工作的单位多,项目建设单位需要全程跟踪负责,协调工作环节多而复杂。两相对比,建立服务的模式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基础地理数据的建库、更新、维护;有利于应急一张图的建设;有利于专题地理数据和应急基础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参考文献

[1]蒲鹏先,王勇.应急地理信息整合平台系统架构初探[J],地理信息世界,2008(6):39-44.

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及实施 篇12

1 应急监测方案内容探讨

1.1 应急监测程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包含了许多不确定要素。为了能够快速掌握和了解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分布和发展趋势, 有效地控制污染范围, 缩短污染持续时间, 就需要确立一个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目前, 国内可借鉴的应急监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明确应急监测的操作过程是解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首要要求, 一个完整、科学的流程安排能使监测人员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有条不紊地展开监测工作, 循序渐进地完成监测任务。只有保证每一环节的顺利进行, 严格控制各个部分的运行效果, 才能实现整个监测体系稳定、高效的运行, 从而确保对突发性事故的妥善处理。

1.2 应急监测组织机构和职责

应急监测各小组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在处理应急污染时做到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有效提高处理应急污染事故的能力和效率。图1详细介绍了部分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配情况。

应急监测的顺利开展要求应急监测组织具备以下几个机构: (1) 应急监测领导组。指挥整个应急监测的行动。 (2) 现场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 确定污染物类别、浓度及污染情况, 并设置采样点进行采样。 (3) 技术分析组。负责实验室样品分析以及对事故进行定性分析, 及时编制监测报告, 保证领导组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阶段的情况。 (4) 后勤组。负责日常仪器和监测车的维护、保养以及监测过程中的后勤工作。同时, 视情况需要可设置新闻宣传、卫生安全等其他机构。

1.3 应急监测技术和设备

简便、快速的应急监测技术是现场应急监测的基本保障。目前, 现场应急监测手段包括感官监测法, 动、植物监测法, 试纸法, 监测管法, 电化学法, 光度法和色谱法等。在实际应急监测中, 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选择操作便捷、简单, 能快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的监测方法, 以达到快速掌握事故应急情况、及时处理的目的。

1.4 应急监测信息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监测领域中的运用非常重要,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应急事故处理提供了数据化管理, 使监测人员能够快速了解污染源及其周边地区的情况;在事故现场的空间对象中使用GPS可以快速确定监测点位;通畅的通信可以及时传递最新的现场情况和指挥组的命令等。

1.5 应急监测后勤系统

应急监测后勤系统是应急监测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在日常工作中, 企业不仅要重视各监测设备仪器、监测车的维修和保养, 还应及时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培养具备现场监测和分析的技术人员。在事故发生时, 要保证仪器设备、监测车能及时出动, 安排急救队、维修队待命, 以备不时之需。

2 应急监测方案总结

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 应及时启动应急监测预案。应急预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指导监测人员准确监测, 并对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应急监测工作作出统筹安排。这就要求应急监测预案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等。

2.1 各地区的数据资源统计

各地区的数据资源统计包括对各大污染源及其周边地区情况的统计, 完备的地理、通信信息的统计, 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调出相关信息。

2.2 明确各监测小组的职责

各个监测小组应明确自身的职责, 这样, 在事故发生时才能各司其职, 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状况, 确保每一环节的监测工作都按照完备的监测流程一一展开。

2.3 确立完整、科学的监测流程

一个完整、科学的监测流程能够指导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4 监测设备和仪器系统

根据省、市地区的实际情况备置监测设备和仪器, 遵循“操作简便, 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易实施性, 监测结果直观、明了”等基本原则, 保证监测的高效率和准确性。

2.5 事故处置措施

提出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包括消防措施、急救措施、泄漏处理措施等, 确保事故处理过程中后勤的完善。

2.6 监测报告的编写及后续监测

在事故处理后期及时编写事故监测报告, 根据事故的发展状况确定后续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 做好事故的后续处置。

3 应急监测方案实施

3.1 事故预警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 由当地相关部门或信息系统作出警报, 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可能受影响的相邻辖区说明事故的原因, 污染类别、范围及污染程度等, 以便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比如2013-07-05, 肇庆市环保局接到一份贺州市环保局发来的“环境应急预警函”。该函称2013-07-01—05中午, 贺州市八步区步光镇和信都镇贺江段面网箱出现不明原因的死鱼现象。经贺州环保局和渔政部门反复排查, 仍未能判明出现死鱼的原因。鉴于该现象有向下游蔓延的态势, 建议加强贺江两市交界断面的水质监测。

3.2 应急指挥

由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应急指挥小组, 负责应急监测的指挥工作。了解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范围, 确定应急监测的各项工作, 并及时分配各应急小组的任务。实时了解事故的变化情况, 根据情况不断调整监测行动。比如2013-07-06, 肇庆市环保局接到一份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快报,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已经在马尾河汇入贺江前至贺江扶隆码头河段布设9个监测断面, 监测项目为p H值、砷、镉、铊。监测结果表明, 所监测断面的p H值、砷均达标;镉有超标现象, 超标0.1~5.7倍;铊超标0.1~3.8倍。鉴于此, 肇庆市政府立即成立以肇庆市市长为总指挥, 副市长、广东省环保厅党组成员、环监分局局长为现场总指挥的肇庆市处理贺江流域水质污染事件联合指挥部, 并且组建综合、监测、新闻宣传、应急工程、应急交通疏导、社会稳定、卫生医疗、水厂供水安全保障、后勤保障、技术指导10个小组应对污染事件。

3.3 现场监测

由现场监测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监测工作。首先准备必需的设备和仪器, 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 并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法, 及时将监测到的有关数据发送到指挥中心。

比如在铊污染事件中, 技术组决定在流入封开县贺江及西江设立11个监控断面, 分别为1#南丰交界断面、2#南丰镇南丰水厂、3#都平镇都平水厂、4#渔涝河入贺江后、5#白垢镇白垢水厂、6#大洲镇断面、7#江口水厂吸水口、9#汇入西江下游1 km、10#德庆水厂吸水口上游1 km和11#汇入口西江上游1 km (对照断面) 。每个断面每隔2 h采样一次, 监测采样人员由从各县区监测站抽调的160人组成, 采集水样集中送往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和肇庆市719地质队进行铊和镉分析、监测。监测结果直接上传到网上, 为指挥小组的决策提供依据。

3.4 实验室分析

在这个阶段, 监测人员主要负责分析从事故现场带回的样品和数据, 研究事故发生的本源和造成的污染程度, 并编制后期的监测报告。在铊污染事件中, 通过排查, 锁定贺江水体污染事件肇事企业为某选矿厂。该厂私自改装生产工艺, 违法安装金属铟生产线, 进行“湿法提铟”, 大量含有镉和铊的污染物随着生产污水直排入贺江。另外, 广西贺州市政府将马尾河112家非法采矿企业关停, 并对其污染物进行取样, 送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

3.5 后续处置

在事故发生后期, 事故发展态势基本控制后, 应根据实际情况慢慢缩小监测范围、变更监测点位, 确保不发生二次事故;还应在数据系统中输入最新的事故信息, 并完成事故监测报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做好应急监测预案能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并对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相信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摘要:针对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展开了探讨。对应急监测方案的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 系统地总结了应急监测方案, 并结合贺江铊污染事件, 提出在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时应如何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以期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事故报警,铊污染

参考文献

[1]解新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0) .

上一篇:光谱辐射下一篇:市场营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