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治疗

2024-07-28

防疫治疗(精选7篇)

防疫治疗 篇1

1 山羊痘病的概述

羊痘又叫羊天花, 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几年来在永顺境内的各乡镇羊大户中时有发生, 并呈地方性流行, 其特征具有一定的病程通常是经过上疹到水泡, 再到脓泡, 最后结痂, 怀孕病羊常常流产, 羔羊抵抗力较弱, 死亡率高。

2 发病原因及传染途径

(1) 病原为滤性病毒的山羊痘毒, 病毒抵抗力很高。

(2) 一年四季都在发生, 特别是春秋两季易发生, 传播很快。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于病羊, 病羊的呼吸道分泌物, 痘诊渗出液、脓汁、痘痂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 可在病期任何阶段都有传染性。健康羊和病羊直接或间接接触, 很容易传染。

(3) 传染主要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受损伤的表皮、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草场、初愈的羊以及接触人畜, 都能成为传播媒介。

3 临床症状

(1) 潜伏期一般为6~8d, 但也有2~3d, 天冷时可以长达15~20d或30d。

(2) 恶性型:体温升高41~42.5℃, 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消失、脉搏增快、恶性型呼吸困难、喘息、结膜潮红充血, 眼睑肿胀, 鼻腔流出浆液脓性分泌物, 经1~5d全身皮肤出现黄豆或绿豆大的红色痘疹, 这些斑疹3~5d后形成痘泡。在过8~10d, 泡痘内容物即为脓性, 最后变为紫黑色, 在眼腔皮外部鼻腔外部及尾部, 能繁母羊在乳房上都有明显看到大小不一的痘泡, 数日后脱落, 留下红色的陷窝。

4 解剖检验

(1) 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主要是皮肤与粘膜、尸体腐化迅速, 在皮肤少毛地方, 可见到不同的时期的痘疱。

(2) 呼吸道粘膜有出血性炎症, 有的有增生性的病灶, 呈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5~1cm左右。

(3) 气管及支气管内充满混有血液的浓稠粘液, 消化道粘膜有出血性发炎。

(4) 肠道后部有不深的溃疡, 亦可发现脓泡、前胃、真胃有水泡、瘤胃有丘疹出现, 淋巴结水肿, 多汁而发炎, 肝脏有脂肪变性病灶。

5 诊断

(1) 当在典型的情况下, 根据病程 (红斑、丘疹、水泡、脓泡、结痂) 确定诊断。

(2) 当在症状不明显时, 可用病羊的痘液接种给健康羊进行诊断。

(3) 诊断区别:在浓泡结痂期, 可能误认为是皮肤湿疹或疥癣, 但这两种病均无发热症状, 而湿疹无传染性, 但疥癣虽有传染, 却发展很慢, 并不形成水泡或脓泡, 在实验室用显微镜镜检刮屑物可发现疥虫。

6 预防

(1) 对羊群、羊舍、饲料饮水及用具, 羊场周围运动场所定期进行消毒, 用3%碳酸或20%福尔马林, 一般我们建议养羊户宜地制宜, 就地取材, 用30%热草林灰水或20%生灰水对栏舍及运动场进行喷洒清毒。

(2) 平时加强羊的饲养管理, 晚上对羊群实行补料, 从而增强羊的抵抗力, 引进羊隔离15~20d, 但经严格检疫后方能入群, 对种公羊、能繁母羊、怀孕母羊、小羊及商品羊实行分栏饲养管理。

(3) 定期进行防疫, 对山羊进行痘活疫苗的防疫注射, 剂量为0.5ml, 在尾巴内面或腋下无毛处进行皮下注射, 免疫期为1年。还可以用新鲜痘浆注射于尾下皮内, 也有免疫作用。

(4) 一旦发现羊痘病, 应急时进行隔离和封锁, 消灭病原体, 如发现死亡, 把羊尸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并对健康羊群进行紧急防疫。在此期间, 禁止羊及产品外运, 最后1只病羊痊愈后2个月, 方可解除封锁, 绝不能刚结疤就入群, 因为结疤里面病毒很多, 容易扩大传染。

7 治疗

7.1 首先加强护理

注意卫生, 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 圈舍要暖和通风, 对病羊选择晴天放牧, 晒晒太阳, 特别在发疹期, 铺上草垫, 加强保温。

7.2 局部治疗

对皮肤上的疮痘, 涂上碘伏或紫药水, 如果水泡破裂后, 用3%来苏儿水洗涤, 然后涂药, 对粘膜上的病灶先用1%高猛酸钾洗涤后, 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7.3 药物治疗

蓝链菌毒王, 痘蹄康泰, 5%葡萄盐每天1次静脉注射, 为了防治继发性感染, 可用青毒素按体重在50kg以上300万单位, 体重在50kg以下160万单位, 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磺胺类药物, 磺胺嘧啶钠, 体重50kg以上10ml, 体重50kg以下5ml, 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7.4 中兽医治疗

中兽医认为:羊痘是由于湿热引起一种疫病, 由于内作伤饮食脾胃运化失调, 而湿热内积, 要健脾燥湿、清热解表、利尿消肿。

7.4.1 处方1

葛根18g, 紫草18g, 苍术18g, 黄连10g, 白糖30g, 绿豆30g, 煎水1d1剂, 连服3剂, 灌服。

7.4.2 处方2

双花15g, 板蓝根15g, 蝉脱15g, 连壳10g, 防风10g, 甘草10g, 煎水灌服, 隔日1次。

因为羊痘病目前在永顺县的多个乡镇时有发生和流行, 由于此病恢复期较长, 影响羊的营养健康, 使羊的品质变劣, 怀孕母羊常常流产, 羔羊死亡率高,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也得到了广大养羊户的高度重视, 为此要加强防治, 彻底扑灭。

动物防疫员如何进行动物防疫工作 篇2

1 非防疫季节

动物防疫员要了解本地区各种牲畜存栏量、养殖特点、养殖趋势等, 为防疫和其他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熟练掌握各种重大动物疫病和本地区常见多发动物疫病的病原、主要症状、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等, 保证一旦发生疑似疫情, 能在第一时间上报和处理。动物防疫员还要了解国内外新发动物疫情动态、流行特点等, 为潜在的疫情控制做好准备。动物防疫员还要学习掌握各种常用疫苗运输、保管、贮存、使用方法等, 使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动物防疫员还要学习掌握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 做到依法防疫, 依法制疫。动物防疫员还要做好上级安排的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等, 动物防疫员还要对本地区防控各种动物疫病所需的各种疫苗、防疫物质的需要量做出计划, 保证工作有效开展和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2 防疫季节

在防疫季节动物防疫员要做好疫苗和防疫用品的准备, 熟悉防疫程序, 提高业务水平, 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有效进行。

2.1 防疫前准备

(1) 疫苗、稀释液、注射器、消毒过的针头 (至少准备100个) 、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口罩、防护服或工作服、靴子等) 、消毒药、抗过敏药物、保定器具等。

(2) 在进行动物免疫时要求畜主必须在场。一是便于了解免疫动物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免疫;二是畜主可以对免疫操作提供帮助;三是可对免疫后的动物状态随时进行观察, 保证一旦出现不良状况时能及时得到处理。

(3) 请村领导提前通知养殖户, 保证在防疫时所有的应免疫动物都能接受免疫, 对本地区全部养殖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4) 掌握本地区传染病流行情况, 针对某些传染病在流行季节之前进行预防。

(5) 应了解当前当地有无动物疫情, 有疫情时不宜进行免疫工作。

(6) 详细了解被注射动物的健康状态。凡瘦弱、有慢性病、怀孕后期或饲养管理不良畜 (禽) 不宜免疫。

(7) 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 明确容积装量、稀释液、稀释度、免疫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8) 了解本次防疫所使用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 特别注意疫苗在保管储运过程中是否遭遇高温、日晒、冻结、长霉、过期等有相关情况。凡玻璃瓶有裂纹、瓶塞松动以及药品色泽、物理性状与说明书等不一致的药品不得使用。

2.2 防疫

(1) 防疫步骤。保定畜类, 稀释疫苗, 吸取疫苗, 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 消毒注射部位, 免疫注射。

(2) 注射器使用前应洗净, 煮沸消毒, 针头应逐头更换。使用过的针头煮沸消毒后才能再使用。注射部位应剪毛消毒, 否则可能引起感染事故。

(3) 液体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振摇, 必须全部溶解, 方可使用。免疫后的疫苗空瓶及用具要销毁不能乱丢。

(4) 弱毒活疫苗 (巴氏杆菌、新城疫、猪丹毒、猪瘟等) , 一般均具有残余毒力, 能引起一定的免疫反应, 在全面开展防疫之前应对每批苗进行约30头畜禽的安全试验, 并观察14 d, 确认安全后, 方可全面展开防疫。

(5) 雏禽及未断奶幼畜, 免疫机制尚不健全, 仍具有母源抗体的作用, 如无特殊情况应在断奶后实行免疫注射。

(6) 通知畜主免疫弱毒菌苗前后10 d不得使用抗生素及磺胺类等抗生药物。

3 防疫后

防疫治疗 篇3

1 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建设

(1)首先肯定的是,在各村中设立防疫员是一项利于养殖业发展的好事。因为他本人就是村中一员,对村中的养殖情况非常熟悉,可以方便的开展各项防疫工作。技术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尤其是在春秋两季统一防疫中,可以利用村民的空闲时间及时合理的安排各项防疫工作。确实方便了群众,确保防疫工作的圆满完成。

(2)村级防疫员组织协调能力强,有影响力其次他可以对本村中畜禽数量,品种的增加,减少做到心中有数,是一个动态的存养档案,能适时的提醒养殖户注意及时防疫,确保防疫密度。再次,他能对本村的畜禽的健康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因疾病死亡的畜禽,可以及时汇报,确保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2 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免疫器械的消毒方法是煮熟与熏蒸,使用消毒液体消毒是不正确的,原因是残留在器械上的某些消毒液体成分具有长期杀菌作用,使用器械免疫疫苗时多多少少会对冻干苗类疫苗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头大小、长短要适中。一般冻干苗用7号针头,油苗用12号针头。注射器、针头要消毒。

(2)注射部位要正确。皮下注射在颈后部,如雏鸡在颈后2/3处。肌肉注射一般选耳后颈部 (牛羊选择颈部上缘下1/3处) ,猪选耳后颈部或臀部,进针方向要垂直皮肤处,注射部位要消毒。宜选用75%酒精或5%碘酊消毒。

(3)动物防疫员在免疫接种时,应准备好抗过敏药如肾上腺素。要仔细检查疫苗外观。认真检查疫苗内外包装是否规范精致,疫苗标志要清楚,说明书要通俗易懂,进口疫苗应有中英文两种说明书。同时检查疫苗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疫苗瓶有无裂纹,封口是否严密,瓶内有无异物、凝块、冻结、沉淀或出现混浊等。凡发现标签不完整、有异常,一律不得使用。

(4)要仔细观察畜禽健康状况。体弱、发病、处于疫病潜伏期的畜禽暂时不宜接种,怀孕后期的家畜应慎用或不用反应较强的疫苗。疫苗运输与保存。外界温度低于8℃时,疫苗可常规运输,超过8℃时须冷藏运输,避光运输。疫苗若不能及时使用,可按标签说明妥善保存。通常活苗须在15℃~20℃冷冻保存,切忌反复冻溶,灭活苗2~8℃保存。

(5)合理选用稀释液。用于注射的活苗一般配备专用稀释液,若无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稀释。

(6)疫苗开封后尽快用完。灭活苗一般在开封后12h内用完,最长不要超过24h。活苗稀释后要放在冷暗处,应在2h内用完,最好不要超过4h。妥善处理废弃物。疫苗空瓶、剩余疫苗及器械要严格消毒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防疫治疗 篇4

1 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可解决技术水平落后问题

“乡村兽医”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 随着畜禽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 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 科技含量逐步提高, 养殖户对“乡村兽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相当部分“乡村兽医”是自学成才或子承父业,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兽医专业技术的学习与培训, 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其技术储备已不能有效解决养殖户遇到的新问题。只有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在理论和实践上使防疫员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才能适应现阶段乡村动物防疫的需要。

2 注重培养年轻防疫人员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选拔一批年轻的农村青年, 从事村级动物防疫工作, 这些年轻的有知识的农民, 他们学习劲头高, 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强, 又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 与当地养殖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有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

3 通过村级防疫员的培训, 可增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参加的培训的学员不仅是防疫员, 也是宣传员, 他们来自于农村, 是真正的农民, 培训回去后, 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传播到乡村的每个角落, 不仅为乡村防疫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也是一次很好的动物养殖、动物防疫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

4 为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基层防疫队伍奠定基础

经过系统的培训后, 通过考试验收的合格学员发给结业证。培训方法可以通过鼓励防疫员参加函授或自考;有条件的县 (市)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送部分防疫员脱产学习深造;或者结合“阳光工程”、“春风工程”以及各地集中授课等各种方法进行培训。同时经常派出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人员深入基层现场辅导, 进行传帮带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提高。从技术和职业道德教育上同时培训, 让他们热爱本职、增强责任感。深入农户进行防疫工作的防疫员必须持证上岗。这样, 不仅增强了防疫员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养殖户的认可程度。确保了动物防疫工作的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 全面提升防疫效果

通过加强培训, 增强基层防疫技术力量,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防疫工作的战斗力, 可全面提升动物免疫率和效果, 有效地保护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6 建议

防疫治疗 篇5

1 探索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防疫员的积极性

1.1 积极探索“动物防疫技术专业服务合作社”的管理模式

乐都县是青海省的养殖大县, 群众发展养殖业积极性高。随着近年来养殖业的发展和社会服务化需求的增加, 乐都县组织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技术与服务合作, 成立了“动物防疫技术专业服务合作社”。现在这一创新的动物防疫管理与服务模式, 已在乐都县全面铺开。“动物防疫技术专业服务合作社”最初主要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与服务,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需求, 政府对“动物防疫技术专业服务合作社”出资购买“服务”, 通过政府与“动物防疫技术专业服务合作社”签订“购买服务合同”, 对各类规模养殖场 (户) 和散养户等开展春、秋季动物疫病与预防控制及其他的服务性工作。这既增加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收入, 也极大地提高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

1.2 实行村级动物防疫员竞聘上岗和培训制度

乐都县在全县范围内实行村级动物防疫员竞聘上岗制度, 积极鼓励畜牧兽医专业类大、中专毕业生报名竞聘。对报名竞聘上岗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畜牧兽医专家进行授课, 专家围绕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 详细讲解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全球重大动物疫情流行趋势、常见动物疾病病例与重大动物疫病区别、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技术规范等内容。参加竞聘的人员先参加业务知识的考试, 考试合格后进行统一规范的岗前技能和实际操作培训, 操作培训后进行公示, 然后颁发聘任证书, 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同时, 每年乐都县农牧部门依托“阳光工程”技能培训项目, 对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工作突出和表现优秀的村级动物防疫员, 还选送到乐都县农广校做进一步的培训和深造。

1.3 统一制定“乐都县村级动物防疫员考评与管理办法”

统一制定的考评与管理办法, 明确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权利与义务。考评与管理办法主要从动物免疫、免疫标识佩戴、每月补栏动物免疫、动物疫情普查与报告、免疫档案登记表 (册) 建立填写、免疫疫苗保管、免疫效价、消毒灭源、饲料兽药及食品安全、动物检疫协检、考勤等方面进行考核确定免疫绩效。实行免疫绩效与免疫补助“挂钩”的考评与管理办法, 进行计酬, 实行末位淘汰制, 做到了管理规范, 奖罚分明。

1.4 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

乐都县为推动动物防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 确保全县养殖业稳步、健康地发展, 实行动物防疫目标责任的双层签订与考评管理机制。一方面从政府层面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 就是县政府与各乡镇、各乡镇与村委会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另一方面从业务层面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 就是县农牧局与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每年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季度、半年、年终进行双层绩效考核, 对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完成不好的乡镇, 县政府实行一票否决。业务部门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目标责任考评, 主要是将动物防疫补助与动物防疫任务完成的成绩进行挂钩, 并作为下一年度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否聘用的主要依据。对此动物防疫工作真正做到了“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

2 提高报酬待遇, 解决防疫员后顾之忧

2.1 采取措施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

主要采取每月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县级财政在每人每年补助2 400元的基础上, 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为每人每年补助1 350元, 来帮助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补助, 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人均每月补助达到了300元以上。另外, 还执行绩效工资制, 待年终经上级综合考评、验收合格后再一次发放一定金额的绩效奖励报酬。

2.2 把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干部管理范围

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干部管理范围, 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畜牧兽医站进行管理。同时政府每年对纳入村干部管理范围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缴纳500元的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另外加上村级动物防疫员本人自己缴纳的100~500元 (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缴纳分为100、200、300、400、500元5档, 每档级差为100元) 的保险金, 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其他的村干部每年所缴纳的新型农村社会居民养老保险金额达到了600~1 000元。另外, 村级动物防疫员需要每年自己缴纳40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 也由政府买单。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地位, 而且利于调动村级动物防疫员更好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积极性。

2.3 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人身安全保障

乐都县专门安排资金为村级动物防疫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若在动物免疫等工作中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就可获得一定金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偿金。这就避免和杜绝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免疫工作中出现意外伤害纠纷后, 纠缠扯皮无人管的现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 有力地保障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人身安全。

2.4 以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设为契机, 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服务和增收能力

(1) 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力, 改善村级动物防疫条件, 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乐都县多方筹措资金, 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 在全县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每个村级动物防疫室由村级动物防疫员负责, 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监督管理, 村级动物防疫室配备档案柜、高压消毒锅、消毒灭源用电动喷雾消毒器、冷藏箱 (包) 和冰箱 (柜) 及备有动物免疫的各种疫苗等基础设施, 使村级动物防疫室达到“五有”, 即有牌子、有固定场所、有固定人员、有基本设施设备、有统一的规章制度。

(2) 村动物防疫室还把村级动物防疫员考核与管理办法、工作职责、畜禽防疫知识贴画、各类畜禽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手册、书籍等及本村畜禽饲养和免疫情况制作成一览图表张贴上墙, 让村民及时了解动物防疫免疫知识。做到方便群众不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服务水平和质量。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立, 真正实现了动物防疫免疫不漏户、不漏畜、不漏禽, 确保了应免疫动物及时获得免疫。

(3)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服务和增收, 乐都县严格按照2008年农业部17号令的《乡村兽医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一方面鼓励村级动物防疫员通过进行动物阉割、经营饲料、改良配种等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鼓励有学历和一定专业技术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兽药的GSP达标认证, 待兽药的GSP达标认证通过后, 增加兽药的经营和诊疗服务。这样村级动物防疫室既是服务室, 又是经营室, 不仅方便了群众, 而且使村级动物防疫员通过服务增加了收入。

3 加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模式

3.1 建立了动物防疫公示牌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为切实做好乐都县动物防疫工作, 乐都县针对春秋季的动物免疫和每月补栏动物的免疫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 建立了动物防疫公示牌制度。在各乡镇所辖属的村委会设立动物防疫公示牌, 对各村委会的各类动物存栏数、免疫数、免疫种类、免疫时间、村级动物防疫员、乡镇畜牧兽医站驻村技术服务人员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进行公示,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防止和杜绝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防疫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和免疫不到位现象的发生。

3.2 以“12316”农牧服务热线为平台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

防疫治疗 篇6

一、永登县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

永登县动物防疫工作由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组成, 主要对全县存栏的110多万头 (只) 畜禽进行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蓝耳病、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防疫对象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散养户, 点多面广, 畜禽很大一部分没有规范的圈舍, 禽类在住宅附近自由散养, 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防疫观念淡薄, 浅显地认为动物防疫员打防疫针是为了找理由向养殖户收钱, 以至于在免疫接种过程中, 主动配合少、刁难阻挠多。防疫形式是由县级兽医部门组织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人员逐村逐户对辖区内动物实施免疫, 一边打针, 一边收取注射费, 动物防疫工作主要在春秋两季进行, 动物疫病的程序免疫技术主要应用于规模养殖场。

二、永登县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防疫队伍不稳定, 技术素质急需提高永登县辖5乡13镇, 乡镇一级现有动物防疫人员87人, 243个村每村1名防疫员, 全县存栏生猪10万多头, 羊31万只, 牛1.6万头, 禽类75万多只, 犬1.8万只。村级防疫人员要以极其低廉的报酬 (每人每年1000元) 承担繁重的基础免疫工作, 补助少、报酬低, 且防疫要进猪圈、钻牛棚, 社会地位低, 致使村级防疫人员队伍不稳定, 组织形式松散, 纪律措施对他们的作用不大,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业务技术水平不高, 形成年轻人不愿干、年老人干不了的工作状况, 严重影响了免疫密度和质量。

㈡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依然薄弱一是公众对动物防疫的认识程度低, 重视不够, 尤其是乡镇领导, 防疫工作有安排, 落实不到位, 养殖户的认识也不高, 受经济条件和农村“重养轻防, 轻防重治”传统思想的影响, 认为所养家畜没病, 不愿意打防疫针, 在一些偏远乡村, 病死动物尸体不能依法处理, 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发生疫情后又隐瞒不报, 阻碍执法现象严重, 造成动物防疫工作执法困难。二是村级动物防疫员文化程度低, 年龄偏大, 技术较差, 由于人员变动频繁, 致使培训工作跟不上, 在防疫过程中存在疫苗保存不当, 不按规定保存和使用疫苗, 以及害怕动物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敢足量注射疫苗等因素, 严重影响了防疫质量和防疫密度。三是防疫力量不足, 导致免疫程序得不到认真组织实施, 往往只集中进行春秋两季的大面积免疫工作, 对新补栏动物的免疫未得到有效监管和及时实施, 留下免疫空档, 给疫病的发生留下隐患。

㈢经费匮乏制约着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县、乡财政支付给动物防疫的专项经费不足, 以致防疫工作中必要的免疫过敏反应抢救费、反应死亡补偿费、防疫设备维护更新费等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给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而, 检疫时要收取检疫费, 并且对检出的染疫动物及染疫动物产品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畜 (货) 主拒绝、逃避检疫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扑杀某些病种如猪瘟、布病、结核、新城疫等发病动物及其同群动物时畜主得不到合理补偿, 强制扑杀的难度很大。

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永登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出路

㈠健全防疫体制, 稳定防疫队伍一是实行“三权归一”, 将乡镇兽医站的人、财、物划归县兽医主管部门管理, 解决乡镇政府对防疫工作不重视, 县兽医主管部门想管又管不了的难题。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网络, 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 主要承担每年春秋两季普免和新补栏畜禽的补免、免疫档案的建立、免疫标识的配戴、大面积畜禽圈舍消毒、病害肉尸的无害化处理监督、疫情观察等公益性工作。村级防疫室的设立, 能密切养殖户的联系, 利于补免工作开展, 利于动物疫情的及早发现, 利于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二是提高乡 (镇) 兽医站防疫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待遇,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将乡镇兽医站在编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 同时, 财政部门可按村建制大小、畜禽饲养量多少按月对村防疫员实行定额补助, 并建立养老保障机制, 使乡村防疫人员辛勤劳动有所盼, 丧失工作能力时有所养, 以保证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三是有计划地增用有知识、懂专业、热爱畜牧兽医工作的年青动物防疫员, 使乡、村动物防疫队伍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增强。

㈡增加防疫投入, 确保防疫质量将防疫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 并根据防疫需要, 确保经费到位, 用于购买疫苗、器械和防疫设施。一是延伸防疫设备到村防疫室, 使每一个防疫员使用合格的疫苗冷藏包, 每一个村防疫室有一台冷藏设备, 彻底杜绝使用无效疫苗的现象发生, 提高免疫质量。二是县畜牧部门每年要有计划地对乡村动物防疫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加快知识更新步伐, 让他们掌握疫苗保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疫情的发展动态, 不断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 增强防疫人员的责任性, 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 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 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三是实现防疫费由收向减转变, 在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不收费, 对猪瘟、新城疫等动物疫病免疫少收费, 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户承担的防疫费用, 调动养殖户开展防疫工作的积极性。

㈢加大法规宣传, 强化防疫责任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性工作, 在宣传上要形成长效机制, 常抓不懈, 要加强对农村养殖者的科技普及力度, 改变传统养殖的陋习, 并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约定家禽实行笼养, 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教育、约束, 逐步形成养殖户支持防疫、配合防疫、主动防疫的局面。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 尤其对重大疫病的防疫, 在行政领导上, 县与乡、乡与村要级级签订责任书, 以提高领导对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重视;在技术质量上, 县兽医主管部门与乡镇兽医站、乡镇兽医站与村级防疫员要层层签订质量保证书, 形成级级抓落实, 人人抓防疫的良好氛围, 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养猪防疫把“四关” 篇7

1 疫苗、生物药品质量关

1.1 疫苗的贮藏、保管要规范

合格的生物药品, 应按所需温度贮藏保管。如灭活疫苗、致弱疫苗、类毒素、血清等, 一般要在低温 (2-8℃) 干燥阴暗的地方保存;而弱毒活疫苗, 要求在-15℃或更低温度下保存。

1.2 从物理性状上识别畜禽用生物药品质量

(1) 液体疫苗:外观必须符合其性状, 凡含有异物, 有摇晃不散的凝块、霉团和变质者, 均属不合格品。同时检查含量是否准确, 封口是否严密, 瓶签有无差错、不清等。 (2) 冻干疫苗:应为海绵状疏松物, 色微白、微黄或微红。若有异物、形状干缩、瓶口破裂、安瓿裂口及烧焦等均属不合格品, 检查时还应检查其溶解度, 如稀释振摇后, 常温下5min溶解为均匀一致的悬浮液即为合格品。 (3) 血清:应为微带乳光橙黄色或茶色清亮液体, 不应有摇不散的絮状沉淀物或异物, 略有沉淀时, 经轻度振荡, 应呈轻度均匀浑浊。并注意装量是否准确, 封口是否严密, 瓶签有无差错、不清等。

1.3 从生物药品、疫苗的时间上把握质量

(1) 合格的生物药品瓶签上都注明药品名称、批号。药厂同批药品的生产日期一般用六位数字表示, 前两位是年份, 中间表示月份, 后两位表示日期。 (2) 有效期:兽药在一定条件下能保存质量的年限, 注明有效期年限的药物, 即该药的使用年限。如有效期为2014年2月, 则该药可用至2014年2月28日;若药品未注明有效期, 只注明有效期几年, 则需从该药的生产批号推算其有效期。 (3) 失效期:注明失效期的药品, 自失效期后不宜再用, 如失效期为2014年5月, 则该药品可用至2014年4月30日。

2 疫苗接种途径关

疫苗的接种途径很多, 对接种途径的选择, 应以能使机体获得最好免疫效果为原则。凡是能造成全身性感染的疫病, 以皮下或肌肉注射为好;而主要侵入呼吸道或体表感染的疫病, 以喷雾接种疫苗的效果好;以消化道为侵入门户的感染或消化道感染, 则以内服给药接种的方法为好。

2.1 经口免疫法

弱毒活疫苗拌入饲料或饮水进行免疫接种, 简单方便, 安全性好。 (1) 应选择清洁的饮水 (自来水因含氯不宜) , 水温不能过高, 以室温20~25℃为好。过酸的饲料, 过高的温度, 均不能保证疫苗的活力, 达不到免疫的目的。 (2) 加大剂量, 使其经口到肠道受破坏之后, 仍有足够的免疫剂量。如用猪丹毒活菌苗口服时, 要比注射剂量加大10倍。 (3) 为避免胃酸及酶对疫苗的破坏, 在服用前喂服碳酸氢钠, 以中和胃酸, 促进胃的排空, 以便疫苗迅速进入小肠。

2.2 气雾免疫法

雾滴太大, 不能通过呼吸道屏障进入肺泡;雾滴太小, 吸收快, 代谢快, 也不能产生好的免疫力, 4m以下的气雾粒子, 才能通过呼吸屏障进入肺泡, 产生良好的免疫力, 气雾免疫的时间为20~30min, 湿度为70%, 温度为15~20℃。

2.3 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法

应选择在肌肉丰满、避开血管的部位进行。猪多选在耳根后或后肢内侧。

3 防疫操作规范关

(1) 严格用具消毒。注射器和针头在用前需先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金属注射器的手柄、玻璃管压螺丝应松动, 防止遇热损伤橡胶皮垫。玻璃注射器的活塞和玻璃管应拆开用纱布包好煮沸或高压消毒, 用前组装部件时, 应用消毒镊子夹取部件和针头, 以防污染, 组装好的注射器和针头, 必须吻合无隙、洁净、畅通, 不得漏液。 (2) 严格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在注射前后均要以含2.5%的碘酊或75%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3) 疫苗使用要无菌操作, 稀释和吸取疫苗时要无菌操作, 防止污染。 (4) 注射针头要根据猪的大小选择长短合适, 粗细适宜的针头, 吸取疫苗的针头要固定, 注射用针头应每头猪一个, 以免造成病原体传播。 (5) 严格防疫人员消毒。防疫人员出入圈舍时要注意更换衣帽、鞋、鞋套、手套等用品消毒, 严防病原体带进带出。 (6) 注射器使用前, 要仔细检查相关联接点的密封性能, 退针时要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防止疫苗漏出。对因操作不当造成注射剂量不准的, 应酌情进行补针或重免。

4 严把免疫注意事项关

(1) 预防接种前, 应先了解当地疫情的流行情况及接种猪的营养健康状况, 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包括体温检查。对多年来未在本地区发生的疫病, 一般不进行该病的预防接种。免疫要有针对性, 对有病的猪不进行接种。 (2) 接种疫苗后, 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猪只可能有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等反应, 但经1~3d即可恢复, 属于正常现象。 (3) 疫苗注射前7天或接种后10d内均不应使用任何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含抗生素的饲料。 (4) 灭活苗的使用, 灭活苗在使用前, 应使其温度达到室温 (18~25℃) , 应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应不动摇。 (5) 避免疫苗效力下降或污染, 疫苗的稀释应现用现配, 稀释后的苗液4h内用完。 (6) 针筒排气溢出的疫苗液, 应吸积于酒精棉球上, 用过的酒精棉花、碘酒棉花, 对疫苗空瓶和用剩疫苗等应集中烧毁深埋。 (7) 准确把握接种剂量与接种次数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疫苗接种剂量和次数的增加, 猪体免疫反应性增高, 免疫效果增强。但如果剂量太大, 次数过多, 则会造成免疫麻痹现象, 反而减低免疫力, 或者产生毒性反应;剂量过小, 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反应产生, 效果不好。一般灭活疫苗和类毒素的接种量要大些, 或者多次接种。活疫苗接种, 剂量可以小些, 也不需多次接种。在进行免疫时, 2次接种间隔时间为2周。

上一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预后下一篇:完善社保基金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