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摄影中的形与神

2024-08-02

广告摄影中的形与神(共4篇)

广告摄影中的形与神 篇1

随着新课改在我市的强力推行, 课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 人们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 只关注其“形”, 而忽视其“神”, 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强调学生的参与而忽视教师的融入

教师的融入, 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形成和基本问题的达成。这里的融入, 是指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在学生活动中, 一般教师总是徘徊于各个小组之间, 不断了解小组交流、进展情况, 貌似融入学生, 实则游于之外;看似氛围浓烈, 实无课堂神韵。

怎样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一是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沉”到学生中去。预习、交流、讨论, 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展示、提升, 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产生心灵碰撞。只有教师全身心地自然融入学生中去, 师生之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课堂形式才会“脱俗”, 双边活动才更精彩, 课堂氛围才更浓烈。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给予学生恰当的点拨与指导。学生终归是学生, 基础知识还要靠教师去传授, 基本技能还要靠教师去培养。教师只有站在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从课堂实际、学生学情出发, 充分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 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实质。现在的语文课堂, 很少听见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诵读, 而“唱读”现象十分普遍, 这就是因为缺乏教师的范读、点拨和指导。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知识和信息量, 不去组织、引导和点拨, 一味讲求学生“自主”, 一节课能有多少收获?

二、追求氛围的浓烈而忽视教学的需求

语文课上, 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氛围的浓烈, 而安排了吹、拉、弹、唱等多种活动。虽激活了学生思想, 激发了学生兴趣, 但很多活动已经脱离了教学需求而游离于课堂之外, “满堂灌”变成了“满堂乱”, 课堂变成了“杂技团”, 使教学内容难易不辨、课堂活动主次不分, 不切实际, 哗众取宠。

怎样才能使课堂氛围浓烈又不脱离教学需求?我认为, 首先教师不能有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思想意识, 要围绕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情境有感而发、由需而用, 还要适可而止, 才能使这些活动不脱离教学需求。其次, 在教师的身心投入、课堂的情节创设和学生的学习情境方面下工夫, 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它强调的是教师的积极投入、学生的全神贯注和师生间的融洽交流, 而不是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哗众取宠的语言烘托。

三、关注课堂容量而忽视展示的主次

课堂展示是一节课的精华, 是灵魂, 是解决重点、难点的关键所在。通常, 人们都是紧跟导学案步骤, 展示面面俱到。一节课虽紧张、激烈, 但缺乏深度、不分主次, 重点、难点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怎样才能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首先, 我们应该分清主次。预习课, 主要解决基本问题、个别问题;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归类, 作为作业, 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展示课, 则集中精力解决共性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其次, 在展示过程中, 对次要问题不要纠结, 重点、难点问题不要盲过。要充分利用学生间的质疑对抗, 引导学生把重点、难点问题分析透彻、理解彻底。然后通过检测, 对暴露出的个别问题进行纠正, 这样才能达到课堂高效。

四、重视点评形式而忽视评价的艺术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给予恰当的评价,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其更好地奋进。但很多教师由于不注重评价的艺术性, 而影响了课堂活动的效果。一般有三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肯定语言程式化, “很好”“不错”常挂嘴边, 没有见地, 缺乏个性, 学生兴趣索然;二是否定语言不婉转, “错了”“你说得不对”脱口而出,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三是点评过多、过少, 或干脆不点评。

怎样才能给学生以恰如其分的点评, 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我认为, 教师要学会点评的艺术。首先, 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 针对不同学生要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于学优生, 建议要多于表扬, 使其不骄傲自满, 有利于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对于潜力生, 鼓励多于诫勉, 让其树立自信, 有利于不断进步。其次, 教师要善于研究问题, 对不同问题给予不同评价。多用“这个问题难度不小, 我都费了好大工夫, 没想到××同学这么快就解决了, 思路清晰, 讲解透彻, 不简单”“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不要紧,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 定会克服”等, 忌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之类的评语。再次, 教师要善于研究自己, 克服口误, 让听者舒服。当然,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紫砂传器的形与神 篇2

形和神的关系,简言之,是指人的身和心的关系。《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哲学家,就在形神关系上展开了唯物主义的论新。传统的紫砂艺术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且不断壮大的艺术形式,因而其创作思想中的重点及核心,就是形与神的把握,神依形而生,神随形而出,形有神而活,形得神而盛。形和神相成,如鱼之于水,毛之于皮,它们同生共存。这与紫砂艺术的发展历程极为相似,即是从形似到神似,从写形到畅神,从物态审美到心态审美逐次展开。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不管审美和技术如何的变革,传统紫砂器始终没有失去以形与神为重心的基点,以直觉的感受和精神的享受,勾勒出愈加深沉丰富的艺术韵味。由此可见,形与神的处理和把握,对于传统紫砂器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弄清这种处理和把握的方式则更为需要。

一、以形写神,着重于造型艺术上反映、勾勒、凸显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以形写神,首先是由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的,强调形在先,神在后,提倡以重形来重神。神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需要依靠于形的具象存在而存在,因而,造型的要求是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传统紫砂壶的创作,是以自然物象和社会生活作为依据的。例如《竹段壶》,取竹节样式弯而为把,点缀为钮,枝枝劲节。再如《匏瓜壶》,则取形于葫芦,以流线钩其体,由小及大,腹鼓口收。然而在取得外形真实的同时,必然也显示其内在神情。“窗子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以坚硬挺拔的竹段设计,来表现虚怀若谷,刚正不阿的气节和骨气,反映了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又以匏瓜的形似,来慰藉人分两地的思念之情。形之所至,方能引神之浮想。也就是说心传无形的神采,神采要靠形象來体现。因而在造型的刻画上,必须凭借着形象表现的技巧和贯注精神状态的思致,以形象挑起神似,从而达到形神统一。

二、以壶之有神,赋予传器造型灵动性和生命性

所谓神,不仅仅是指人的精神气质、性格趣味,也诠释着事物所各具有的独特神采。传统紫砂壶正是在这种神采的渗透下,才能以灵动的艺术生命形式展现出来。“神”是紫砂壶精神世界的集中反映,它被赋予了双重的使命——调节和统一外部形式和内部形式,从而使之在意义的关照下取得作者所能认可的完美性,用意匠来加强意义的表露。如鹧鸪在传统文化中总是被作为凄苦的象征,因其啼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及满腔的愁怨凄惶。顾景舟的《鹧鸪提梁壶》便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意境,既在外部形象的构造上完成了和谐唯美的铸造,使其形融于壶,成为这一造型艺术的亮点,又以鹧鸪的独特寓意,寄托了自己面临生活困窘,妻子卧病时的惆怅心情,“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是作者的精神表露,也是该壶的生命体征。所以说,壶之有神,就犹如生活为生命增加了活力,传统紫砂器用出色的意境,丰富奇妙的迁想,及含蓄真实的感触,给了自己一个充满灵魂的艺术体。

三、形神兼备,使紫砂传器成为完美的统一体

艺术有形似神似之分,形似是神似的基础,神似是形似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在过去的艺术讨论中,大家对“神”的关注更多,而对于“形”这一方面则相对薄弱。可是“神”的最终体现却依然要落在“形”上。“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梅桩壶》缠枝为流把,从以梅桩为形的壶体中自然伸展而出,或欹或依,其姿婉转中略带孤傲,清雅中亦有俏丽。斑斓的树皮写意生命的刻痕,梅花则以拇指堆花手法捏塑而成,梅瓣柔而不骄,秀而不艳,以工笔细腻描摹其自然形态,却又不求刻板真实的还原,而以诗意的添加从中来提炼神韵,使人见其便有一种古清神秀,暗香扑鼻之感。所以说,神存在于客观本体的形象之中,而传神的基础是写形。形象的总体和重点,以及形象对神的准确表现与和谐,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有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视觉效应。紫砂传器就是在这种形神的相互作用下,围绕主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集中于形,又从形中脱颖出神,真正达到了精神内涵和形象美感的统一。

形与神是紫砂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和必然要求,也是创作中的难点和重点。传统紫砂壶根深于文化土壤,沉积着历史气息,故而能准确而深刻的塑造形象,细腻而到位的神韵传达,使形与神的关系最为恰当的处理和把握。由此可见,只有坚持以形写神,不断的实践、探索、勤奋耕耘、勇于创新,必然会水到渠成,创作出具有旺盛生命力,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为群众喜闻乐见,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作品。

《藤野先生》的形与神 篇3

关键词:《藤野先生》,散文,形散神不散

作为散文, 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等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 主要是说其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范, 对于我们学习散文写作, 尤其是中学生作文, 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藤野先生》虽然只有三千余字, 但所写的内容无论是时空跨度上, 还是材料的摄取与组织上, 都体现着散文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藤野先生》一文, 其“形”不可谓“不散”。作品从作者留学于日本东京写起, 时年为1902年, 当年鲁迅22岁,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离别祖国, 来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秋弃医从文, 告别藤野先生, 离开仙台。回国后, 从北京到厦门, 在同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斗争的同时, 时常想念尊敬的藤野老师, 这在作品的后三段也有体现。《藤野先生》写作于1926年, 当时在厦门正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这样说来, 作品前后跨度也有二十多年;从东京到仙台再到北京、厦门, 空间跨度也够广。在选材组材方面, 《藤野先生》表现得是更加的丰富灵活了。不仅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些事情, 包括初识藤野、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帮“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女人裹脚, 以及分别时师徒二人的依依惜别等, 还写了一些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关的情节:有清国留学生在东京赏樱花、学跳舞;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宿情况;还有受到日本“爱国青年”排斥的匿名信事件;尤其还重点写了在讲堂里看电影受到的刺激的事情。其表现形式也是灵活自由的, 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的形式组织材料, 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详略结合的叙事方法, 还有侧面描写、环境衬托、类比说明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其“形”之“散”。

《藤野先生》一文, 其“神”不可谓“不聚”。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 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 看来似乎是表达的中心不够集中, 其实不然。这篇回忆性散文的主题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同时也追述作者自己一系列的思想变化,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 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所以, 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两次易地求学, 两次辗转奔波, 无不贯穿着一种情怀, 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 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 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 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 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 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 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 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 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等等。由此可见, 《藤野先生》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明确而集中的, 即所谓的“神聚”。

语文教学设计的形与神 篇4

新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目标, 做到以形显神, 形神兼备。形者, 一节课的形态、模式、课型, 贯穿始终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神者, 激疑、激趣、激情、激发探究的个性欲望。优化教学设计, 不是立足教师的“教”, 而是突出学生的“学”,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和体验。

一.文本研习型设计, 提倡陌生化阅读

“陌生化”原本是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文学理论术语, 指的是作品将对象从人们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 通过一些创造性手段, 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 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心理学也认为, 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 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 (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 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而“陌生化”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比如广告中以动物角度思考人的活动, 以幼儿的眼光解读成人的行为等就是陌生化手段的运用。

因此优化教学设计, 则要突破教学流程模式化、文本解读僵死化, 内容拓展盲目化的框框, 注重陌生化的设计,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 激发学习的欲望。

比如在切入文本方式上, 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可以从题目切入, 如《听听那冷雨》, 可着眼一“冷”字;可以从文眼切入, 如《我的空中楼阁》, 着力“一字立骨”的“空”字;可以从结尾切入, 如《阿长与山海经》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 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从分析作者情感的跃进倒推全篇;可以从中间开花, 如《小女歌手》, 从分析盖尔卡的“美梦”切入;可以从比较异同入手, 如把《江南的冬景》与《西地平线上》两篇散文多角度比较;还可以从学生质疑入手, 激发阅读的欲望。

对离学生较远的传统经典, 更要利用陌生化设计的优势, 从新的层面读出新生命的光辉。以归有光《项脊轩志》为例, 通常把作者的情感理解为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 抒发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学生对此总是体会不深, 情感缺钙。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文中有一句“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亦多可悲”。仕途蹭蹬, 一生坎坷的归有光, 在这篇亦悲亦喜的“至情”散文中焕发怎样生命的光辉和灵魂的升腾?归有光的一生确实“多可悲”, 他目睹了十余年来的家道崩落, 家族纷争:百年老屋化整为零, 家族成员离心离德;屏障由篱到墙, 家族温情不再;狗朝着熟悉的陌生人叫, 鸡荣幸地栖于厅堂, 客人不得不越厨赴宴, 平静的笔墨下透露出浓重的悲凉。而作者8岁时慈母的早逝, 更让这种悲凉叠加上哀痛, 归有光对母亲几无记忆, 只能从老妪的点滴描述中感受母爱的温情, “某所尔母立于兹”给一个孩子带来了何等温暖的想象和多么熨帖的安慰。在归有光的一生中, 祖母的关爱、教诲和期待, 无疑是母爱亲情的延续, 而祖母也在作者18岁时离去, 想起祖母喃喃自语, 持笏叮咛, 怎能不“常号不自禁”?归有光从18岁开始参加乡试, 却一连五次名落孙山。其间, 发妻魏孺人“来归”, 给了这个失落男人生命中最美丽的慰藉。在众人嘲讽不屑的目光里, 只有她对丈夫充满了理解和崇拜。可是, 这样的时光也只有六年, 魏孺人过早离开了需要牵手相携的丈夫。从此“余久卧病无聊”。归有光一生多舛, 以世俗的标准看, 这样的人生算不得成功。但在人生的遭际和生命的低谷中却成就了一位散文大家, “不俟修饰而能情辞并得, 使览者恻然有隐, 其气韵盖得之子长 (司马迁) , 故能取法欧、曾, 而少更其形貌耳” ([清]方苞《书震川文集后》) 《明史·归有光》也载:不论是为官还是为文, 归有光都极有主见, 坚守良心和自我。虽多遭贬抑, 然而最终令人为之心折。归有光的生命能量从何而来?学生在项脊轩里寻寻觅觅, 找到了答案。是自然的真善美, 书籍的道和义、亲情的慈和爱, 爱情的滋和润, 让归有光在人生低谷中焕发出生命的本质力量, 故能“偃仰啸歌”, 淡定自我。可以这么说, 项脊轩如同史铁生笔下的地坛, 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给了作者以生命的启迪和灵魂的归宿。

文本研习型设计, 不仅要用陌生化手段让学生时时处在阅读的兴奋状态中, 也要以自己特有的眼光, 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品味语言, 感悟意蕴。

二.问题探究型设计, 关注期待性视野

问题探究型是指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对作品中的形象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师也可以预设不同的选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对一些篇幅较长, 词浅意丰, 人物形象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 适合采用这种课型设计。比如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 有话剧剧本《雷雨》, 有选自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有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本专题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这样一个比较抽象而且内涵又极为丰富复杂的话题。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也只是三个板块的侧重点, 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决不会局限于这样一些内容。因此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确定为问题探讨式。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比如二十年的恩怨、二十年的风雨、二十年的分离, 鲁侍萍和周朴园真的就渐行渐远, 孤寂漂泊的心再也不能相逢?在美与丑的看台上, 不同人的人性会如何揭开或真诚或虚伪的面纱去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唯利是图的纳粹商人, 是什么原因让他滑向罪恶深渊的灵魂得到了救赎, 人性得到了复苏?

学生的讨论, 当然不能离开文本、不能无视当时的背景、也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作品审美价值的认识, 也就是自己的期待视野, 产生了各自个性化的解读。

在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后, 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就必然超出作者、超出那个时代, 学生就会像李白那样不停的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从而达到新的境界。

三.活动体验型设计, 召唤个性化体验

传统教学把课堂定位为知识授受、能力培养的场所, 现代教学则把课堂理解为生命成长、人性养育的殿堂。活动体验型设计不排斥知识的授受和能力的培养, 但不把教学限于认知层面, 教学过程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如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设计时重在创设情境, 让学生敞开心扉, 吟诵青春, 体悟人生, 感受多彩生活, 编制斑斓梦想, 实现精神成长。我们设计了一个户外体验活动, 即把学生带到学校旁边的秦淮河风光带, 让学生拥抱自然风光, 抒发思古幽情。这种体验不在于书面知识的获取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而是关注思想情感, 直指学生心灵。

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夜晚, 你的桨声灯影, 你的浅斟低唱, 见证了昔日的繁华。多少有情之人驻足流连你的甜蜜, 多少文人墨客举杯痛饮你的风情。

你这双重结构的秦淮河, 在你的身上交织着太多的矛盾与对立:悲剧与喜剧、正剧与闹剧、明朗与朦胧、清新与浑浊、怒吼与低唱、日出与日落、诞生与死亡。今天, 你又获得了新生, 焕发出了青春的容颜。依依杨柳给你披上新装, 朵朵鲜花插满你高耸的发髻, 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桥梁成了你轻盈的玉带,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还给你久违的家园。人们探访你, 拥抱你, 偎依你, 在你凝眸的波光里, 流连行吟, 领略着外秦淮明艳开朗现代时尚的新姿, 体悟着内秦淮典雅古朴秀美和深邃。我品味了“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的可餐秀色, 我感悟到“兴废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的无声教诲。“在这薄霭和微漪里, 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 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里呢?”……而今你追随着长江, 思慕着大海, 你的世界在延伸, 你的天地在扩大。在新的千年, 我为你祈祷, 愿你永保和平, 永存和谐, 永驻青春!

四.拓展迁移型设计, 注重融通和创造

新课程下的教学, 一方面要回归文本, 回归语言, 将“微观分析坚持到底” (孙绍振) , 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由“狭义的教学”走向“广义的教学” (余文森) 。狭义的教学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教学的根本和唯一的目的;广义的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 教学就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 引导学生融通拓展, 正向迁移的过程。

当前, 课堂教学中大量时间耗费在文本解读训练上, 挤压了用于融通创造的空间, 于是有专家指出:以文本解读为重点的语文训练不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和现代语文学习规律, 现代语文教育不能也不该简单回归以积累为重点的传统语文教育方式。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 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 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是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作为一线教师, 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上如何求得相对的平衡, 如何突破课堂、教材的局限, 将语文教学放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审视, 拓展延伸型的教学就显得并非无足轻重了。笔者所说的拓展延伸, 既包括课内的拓展延伸, 又包括课堂之外的拓展延伸。只有课内外结合, 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的整合融通, 才有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才能达到“竹密何妨溪水过, 山高无碍白云飞”的境界。

所以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 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南京地域文化的学习借鉴, 引导学生吟咏她的诗词歌赋, 寻访她的名胜古迹, 感悟她的园林文化, 领略她的多彩艺术。我们组织多次课外学习考察活动, 秦淮河的桨声灯影, 玄武湖的粼粼波光, 石头城上静立的城墙, 赏心亭边陆游辛弃疾的千年身影, 无不让学生思绪万千。语文教学通过与本土文化的对接, 大大丰富了内容, 培养了思考感悟的能力和审美情趣。近年我们编写出版了《金陵古韵———历代南京诗词选读》的校本教材, 正在编写《南京文化读本》分不同的专题将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到语文学习中。通过广泛阅读, 感悟语文学习的诗意之美;通过实地考察, 领略足下文化的自然之美;通过拓展辨别, 展示语文学习的创造之美。当然, 这种拓展延伸的综合活动课, 更需要精心的设计, 周密的布置, 才能有实际的效果。

上一篇:关注物联网安全问题下一篇: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