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服务论文

2024-10-05

防病服务论文(通用9篇)

防病服务论文 篇1

随着舟山跨海大桥的通车和岱山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疾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加强外来人口防病服务, 预防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成为当前疾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岱山县疾控中心为做好外来人口的防病服务工作, 开展了针对性的防控工作, 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探索、创新外来人口防病的工作机制, 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共同建设和谐岱山。

1 基本情况

浙江省岱山县位于舟山群岛, 是我国典型的海岛县之一, 全县常住人口约20万, 1980年以前人口居住相对稳定, 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逐年增多, 近十年来全县每年流动人口为5万左右, 根据县传染病监测报告体系显示, 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多数为输入性, 如成年人麻疹发病, 输入性疟疾的发生等。重点防控传染病, 如结核病、艾滋病外来人口占有较高的比例。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率较低, 免疫水平差, 易导致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成为新的传染源, 针对这些问题县疾控中心已开展相关防控工作。

1.1 加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的服务与管理

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是目前免疫预防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从1998年开始, 岱山县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流动儿童摸底调查, 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逐步纳入正规, 接种率逐年提高。目前全县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0~7岁流动儿童共1 563人, 其中外省户籍1 390人, 本省外县户籍173人, 分布于全县各乡镇, 主要聚居地秀山乡秀南、长涂仙草潭、高亭浪激渚、山外等地。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得到落实, 建卡数逐年增多。岱山县地处海岛, 经济、文化、交通等均较邻近地区相对落后, 流动儿童数量少于经济发达地区, 但近几年流动儿童建卡明显增多。流动儿童中漏种儿童及时得到免疫接种, “五苗”接种率明显提高。2009年登记的1 563名流动儿童中, 建卡建证率为100.00%;其中1~7岁儿童1 311人, “五苗”接种情况为:卡介苗接种1 159人, 接种率为88.41%;脊灰疫苗全程1 304人, 接种率为99.47%;百白破疫苗全程1 288人, 接种率为98.24%;麻疹疫苗接种1 265人, 接种率为96.49%;乙肝疫苗全程1 259人, 接种率为96.03%;单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指标。免疫针对的传染病得到控制, 2000年以来在岱山县居住3个月以上儿童无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 有效地保障了流动儿童身体健康。 (表1)

近年来, 全县每年3、6、10、12月份开展4次流动儿童摸底调查, 调查对象为居住本县的0~7岁外省外县流动儿童。通过摸底登记, 主动搜寻适龄儿童, 掌握流动儿童的来源及分布。调查中并按地段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 有时利用中午、傍晚等时间负责核查、宣传、督促流动儿童家长完成儿童预防接种。发现流动儿童后, 检查其“七苗”基础免疫完成情况并做好记录。未完成“七苗”接种的通知其到就近乡镇卫生院进行补种, 并给予建卡、建证, 平时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为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打好基础。全县各地在每次调查时随带冰瓶和脊灰疫苗, 发现脊灰疫苗漏服者, 现场进行登记补服, 以提高脊灰疫苗服苗率。分发宣传资料, 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宣传, 县疾控中心专门印制了《外地儿童计划免疫宣传手册》, 内容主要有本县各地接种点分布情况、按月接种日期、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未及时接种各苗的补种办法及儿童未落实预防接种的危害等。宣传手册通过每次调查及每月接种日等途径发到流动儿童家长手中, 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 熟悉本县预防接种情况, 争取流动儿童家长主动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对流动儿童实施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制度, 重点做好对外来工子弟学校所有学生查验接种证, 对无预防接种证及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进行了补证和补种, 有效地建立了免疫屏障。制定布置“七苗”补种方案。对调查时发现年龄偏大, 无接种证携带且家长说已在原籍地接种过“七苗”的流动儿童, 一般做未种苗处理。要求各地先查其卡疤, 有卡疤者视为卡介苗已种, 然后说服动员家长给予儿童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 (6岁以上者给予白破二联苗接种) 每月一次共3次服苗和麻疹疫苗接种, 同时做好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和其他疫苗按免疫程序接种补种工作。

开展流动人口免疫水平监测, 2009年采集外地人群血样做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脑、乙脑等免疫水平监测, 监测对象分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6个年龄组, 通过各种途径采集血样共计405份, 对象分别来自安徽、四川、贵州、河南等十几个省份, 比较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免疫水平是否有差异, 为疾病预防控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2 开展外来人口HIV主动监测

开展外来工的艾滋病监测, 2009年对金海湾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和其他水产加工行业外来工等重点对象进行检测共计检测3 060人。开展外来婚嫁女的艾滋病监测, 2009年在县妇保所的配合下, 对在本岛片和部分衢山镇结婚登记者全部开展了HIV检测, 全年共检测2 013人。外来婚嫁女中检出HIV感染者, 这在全县已有先例。为摸清在本地的外来婚嫁女HIV感染情况, 在东沙镇、衢山镇的四平等地开展监测, 2009年共监测124人。

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行为监测工作, 制定了《岱山县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行为监测方案》, 选择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本县大型企业为监测点, 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和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并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共监测356人, 获得合格调查问卷356份, 问卷合格率为100%。监测对象来自江苏、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浙江本省等22个省、市, 主要监测对象为汉族, 另有土家族、回族等4个少数民族;监测对象出生范围为1957-1992年, 主要是80年代出生者, 共214人, 占总数的60.11%;文化结构主要为初中学历, 共215人, 占总数的60.39%;高中101人, 占28.37%;大专以上学历15人, 占4.21%;小学25人, 占7.02%。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结果答案正确率在29.64%~92.69%, 平均为74.10%。

开展对外来农民工的艾滋病干预, 为贯彻落实《岱山县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提高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 2009年在开展外来民工的艾滋病监测时开展宣传和干预工作, 共干预7 346人次, 发放宣传资料9 760份、安全套6 000只。还配合县劳动服务中心对外来民工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 收到了较好效果。

1.3 落实外来人口结核病的免费查治

近几年来岱山县外来人口急剧增加, 同时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也随之增多。2009年全县新发涂阳结核病人41例, 其中外来人口11例, 占26.8%, 发病率高于县平均水平, 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具体做法: (1) 加强医疗单位疑似病人的转诊, 各医疗单位下达具体工作指标进行考核, 使疑似病人及时转诊进行排查; (2) 通过企业职工上岗前的体检、X光胸透发现疑似进行排查, 使病人及时得到治疗; (3) 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工厂、进社区, 使广大外来人口了解结核病, 自觉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4) 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的线索调查, 由于外来人口居住条件相对较差, 极易造成传播, 及时隔离病人, 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

对确诊结核病人进行规范治疗, 依托全县公共卫生体系网络作用, 指定专门的督导医生进行督导规范治疗。首先向病人解释结核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一个月、二个月、六个月时的痰检拍片等工作, 使病人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治愈率, 达到90%以上。

对外来人口中的结核病人的查治享受与本地人一样的免费政策。每逢“3.24”结核病宣传日时卫生行政领导带着慰问品看望外地结核病人, 体现政府对外来人口的关心, 对结核病人关爱。

1.4 强化外来人口聚集区域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工作

由于集中用工单位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较差, 防病意识不强, 人员流动性大, 极易发生麻疹、疟疾、流感等。为此县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防病工作。加强对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与责任医生的联系, 及时收集相关信息, 争取在第一时间了解外来人口突发事件及传染病发病情况, 如秀山常石集团的成年人麻疹发病后, 及时采取了应急接种、疫点消毒、传染源隔离、健康教育等措施, 及时控制了疫情, 没有二代病例发生。如长涂金海重工工人发生输入性疟疾及时采取了血检、周围人群的检测、对病人进行的抗疟治疗、对周围环境进行灭蚊等措施, 及时控制了输入性传染病蔓延, 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期为3 000名来岱务工的外来人口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 进一步加强对外来人口集中区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有效地防止传染病输入与传播。

2 问题

岱山县对外来人口防病服务做了许多工作, 也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 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互通、协同作用不够明显。各部门之间掌握的数据不统一, 给后续的管理服务带来不便。 (2) 乡镇社区公共卫生协管员、联络员在承担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作用不够明显。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过程工作中没有把所有外来人口纳入到管理范围, 使得信息不全, 情况不明。 (3) 在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 范围不够广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责任医生没有把所有的外来人口纳入到服务对象之中, 使辖区内外来人口变动, 特别是对儿童的变化没有及时掌握, 影响防病工作的开展。

3 对策

3.1 建立健全外来人口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 公安、工商、卫生、计生、交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职责, 及时准确地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数据及相关信息, 各职能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做到基础资料准确, 为后续的防病工作提供依据。

3.2 强化外来人口的日常性管理

依靠渔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网络以及城乡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作用, 强化外来人口的日常性管理服务, 定期上报外来人口的变化情况, 特别是掌握适龄儿童的变化以及区域内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报告工作, 以便及时处置, 控制疫情扩散。建立健全乡镇公共卫生协管员、联络员的工作职责与考核办法, 在外来人口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应加强辖区内外来人口信息的报送

建立外来人口档案, 特别是流动儿童应及时建卡, 开展预防接种, 使外来人口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以及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府部门应将外来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财政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负责医生、团队要改变工作模式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内的外来人口变化及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3.4 县级公共卫生机构要真正做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做好基层外来人口动态数据的收集, 及时开展相关的防病工作, 把卫生防病知识送到工厂、农村等外来人员聚集的地方。疾控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外来儿童免疫规划及预防接种工作, 进一步落实结核病、艾滋病免费查治政策, 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聚集地传染病以及突发事件发生的监测工作。

摘要:目的 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防病服务工作, 保障外来人口身体健康, 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方法 分析岱山县外来人口防病服务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针对外来人口防病服务的对策。结果 外来人口防病服务逐年加强, 列入了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议事日程, 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也存在外来人口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社区公共卫生协管员、联络员在承担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作用不够明显、外来人口服务范围不够广泛、辖区外来人口变动掌握不及时等问题, 影响了外来人口防病服务的开展。结论 必须认真做好外来人口防病服务工作, 真正做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纳入常态化管理。

关键词:外来人口,防病服务,对策

防病服务论文 篇2

一、不让饭菜馊坏变质

天热饭菜烧多了,吃不完,如果放置时间过长,细菌大量繁殖,促使食物迅速出现发粘馊坏,吃了引起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疾病。因此,最好不要剩余饭菜,如果剩下的,先要烧透,再放到冰箱里保鲜好,无冰箱的,放在阴凉透风的地方,吃前一定要回锅烧透,不让变质。

二、凉拌菜的卫生

凉拌菜不但清脆可口,还可以保持蔬菜中的营养。但必须注意凉拌菜的卫生。因为各种蔬菜在施肥中,可能沾染有细菌、寄生虫卵等,再可能有残留的农药。如果不注意卫生,吃了就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和肠道传染病。

因此,吃凉拌菜,首先要选购质量较好的蔬菜,经过洗净,再用开水烫泡2-5分钟(最好下锅略炒),手要洗干净,切菜刀、菜板和盛器都要先用沸水消毒,最好用筷子挑拌酱油和醋等佐料,防止污染,拌好后要及时吃,不要放置过久防止细菌繁殖。

三、吃水产品要注意

咸梭子蟹、黄泥螺、海蛎、毛钳等小水产品夏季上市较多。这些水产品一般都要生拌冷吃或略加烫泡后即食用,如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因此,在夏天最好不要吃。

其他的水产品也要注意新鲜,咸梭子蟹虽然经过盐腌加工,但在食用前应将脐、腮去掉,用冷水冲洗,再加佐料调制。吃多少洗多少,吃不完可用浓盐水浸没,吃前再用冷开水清洗。

熟食和生食一定要分开存放,否则就有可能沾染细菌和寄生虫卵。

四、餐馆就餐要注意

想夏天到了,很多人都不爱在家里做饭,喜欢到餐馆就餐,需要注意两点:首先要到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或到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达到A、B级的单位)就餐;点菜时尽量多点热菜,吃剩的蔬菜不宜打包。

五、注意个人卫生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抗衰老 篇3

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排除困扰您多年的不健康因素,逐渐在您的体内储蓄起健康的能量,从而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动态平衡,每日神清气爽,病从安来,普通的身体健康检查t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有70%的疾病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得知,而30%的疾病则无法通过血液查出,生物能量检测和虹膜扫描检查能获得您潜在病症的全部信息。

衰老是一种疾病,

医学研究表明:衰老是一种疾病,通过不同途径对整个生命系统产生退行性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一旦开始,就会使人体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功能逐渐减退,诱发各种疾病,最终导致生命的衰亡。目前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发病的低龄化恰恰是人类早衰的表现。抗衰老医学已经成长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和治疗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多种方法遏制衰老的进程,预防、阻止老化疾病的发生或延缓其发生的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遏制衰老进程应该从青壮年时期幵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保持运动,心理健康,延缓衰老,保证生命的质量。

人类衰老的表现

人在30岁后,各项生理机能以每年0.75%-1%的速率下降,而生活方式不健康或不能保持运动的人,生理机能退化的速率是健康人的两倍。衰老表现:女性40-55岁期间,男性45-60期间,主观精神过敏症(psychoticism)占90.5%(烦躁,猜疑,悲观,患得患失,信心下降等),能力下降占90.1%,性欲缺乏或下降占78.9%,疲劳和倦怠占82.1%,记忆力下降和集中力下降占76.2%,睡眠障碍占60.2%,其他还有易怒、眩晕、出汗、骨质疏松等表现。

人类的生理机能的衰退往往是逐渐变化的,最早出现的细微变化,多从形体、外貌上反映出来。常见者为皮肤、毛发的改变,进而是容颜、牙齿及形体的改变,肌体内部则表现为组织、器官退行性衰老。

衰老的主要表现如下:

1、皮肤衰老时,外貌表现明显,突出地表现在面部。面部皱纹是衰老改变的重要征象之一,最早出现皱纹的地方是额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皱纹在眼角、耳前、颈部及口角两边相继出现。皮肤由于脂肪和弹力纤维的消失而松弛,可见眼睑、耳及胯部皮肤下垂。有人把出现眼袋看做是衰老最标志性的特征。

2、视力不少人在40~50岁时发生“老花眼”。

3、头发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头发越来越稀,歇顶的男性越来越多,并出现白发,脱发。

4、心脏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的血管特别是动脉,都会逐渐硬化。动脉硬化是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等一系列致命性老年病发生的基础。

5、供氧及耐力人体衰老时,肺组织萎缩、肺泡扩大、泡壁变薄,弹性减少,吸气量和肺活量减小,肺活量逐年呈直线下降。

6、肌肉和骨骼男子60岁时,体内脂肪组织的比例比25岁时增加将近1倍,且增加的脂肪大多堆积在肌肉和器官组织里,体态显示出臃肿和老态。骨组织随年龄衰老而钙质渐减,骨质变脆,易骨折,创伤愈合也比年轻时缓慢。关节活动能力下降,易患关节炎,脊柱椎体间的纤维软骨垫由于软骨萎缩而变薄,致使脊柱变短,这是老年人变矮的一个原因。

7、生殖能力男性在50岁左右,睾酮水平开始下降,垂体分泌的促性激素LH和FSH相对升高,进一步抑制了睾丸的分泌功能,造成男性内分泌激素的比例失调,发生男性的性衰老。睾丸体积缩小,精子产生减少。

女性衰老更显著

女性衰老时不但有男性的大部分衰老症状,更由于独特的生理结构,出现更快的衰老。女性30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分泌雌激素功能开始减缓,45-50岁以后,卵巢衰萎,雌激素分泌急剧降低,而女性全身受雌激素调控的心、脑、血管、皮肤、骨骼等组织器官达400多处。如果出现月经失调、绝经、乳房萎缩下垂、皮肤干涩粗糙、面部皱纹增多、头发枯黄稀疏、身体变形等。

人类衰老的原因

人体衰老的原因是肌体生命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细胞出现了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大,细胞再生的分裂越来越慢,积聚的老化细胞使器官的机能不断下降,发生老化甚至病变,人也日益衰老。

青年期:人体生长发育早期的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强,新生的细胞数量大于死亡的细胞数量,细胞功能完整、活跃,使生命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状态。

壮年期:随着个体发育的成熟,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趋于稳定,这时的细胞能及时分化出新的细胞替代衰老的细胞,保证了体内细胞的稳态更新,维持各系统的功能稳定,使生命处于成熟阶段。

中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的细胞凋亡和外界因素导致的细胞坏死,体内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也在逐渐下降,无法按照机体的需求,新生出年轻、健康的细胞,替换组织中衰老病变的细胞,最终反应出人的衰老和疾病。如何用新生细胞来代替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改变体内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是抑制衰老、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关键。

羊胚胎活性细胞抗衰老治疗

羊胚胎素大家一定不陌生的,我们都知道羊胚胎素可以让我们年轻,细胞的自然老化是导致人类机体衰老的根本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分裂速度都开始逐渐缓慢,羊胚胎素活性细胞能有效增强细胞分裂的速度,使得细胞更新的速度加快,改善老化细胞的再生功能,内分泌得到平衡、自身免疫力提高,新陈代谢旺盛。使人体衰老的进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机体重新焕发活力。

羊胚胎素所改变的不仅是使人的外表容颜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生理上更加年轻化,使机能衰退的器官恢复旺盛的精力,活化治疗并不只是改善自身的健康,它更是迈向崭新生活的彼岸,使您意识到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方式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关注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信心。

羊胚胎素(活性细胞)的实际功效:

●羊胚胎素通过修复损伤的DN A,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使衰退的器官功能得到改善,降低癌症的发生。

●羊胚胎素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减少酯质和胆固醇,从而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的发生,使机体各方面更趋于平衡。

●羊胚胎素可改善由于年龄而导致的身体机能的老化和退化,如:心脏,肾,肺,胃等系统疾病。

●羊胚胎素具有益精补髓,增加男子精子生产,改善不孕症(男女均有效),增加性功能。

●羊胚胎素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羊胚胎素通过调节女性内分泌,使老化的细胞再生和活化,改善皮肤的质量,增强皮肤弹性,使人的外部容颜得到改善,推迟女性更年期,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延缓衰老。

●增加血液制造,改善贫血、气虚,恢复人体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加速产后恢复,帮助产妇泌乳。

●抗过敏,抗肿瘤。

●羊胚胎素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亦有较好的效果,如帕金森病,抑郁,焦虑等症。

●手术后的身体恢复。

沃尔夫冈豪森教授是羊胚胎素细胞活性疗法的领军人物,他是一位专门从事细胞活性治疗技术研究和教学的权威教授,一直在为欧美从事细胞活性治疗的医生做教学和培训,同时豪森教授又是一位致力于细胞活性治疗的权威医生。

豪森医学中心注射羊胚胎素的三大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步:必须接受严格的全身检查,因为注射羊胚胎素具有某些病症的人将会对羊胚胎素产生过敏反应,而且根据接受注射羊胚胎素的不同情况,要进行不同的针剂配置和辅助治疗。由于羊胚胎素活性细胞有几十种类型,根据亚洲尤其是中国地区的人群健康状况特点,目前采用不同细胞进行组合的治疗方案,以使注射羊胚胎素美容达到最佳化。

第二步:是在专业医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注射羊胚胎素,通过臀部直接肌肉注射,活性细胞经血液吸收,并最终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来产生作用。

第三步:是观察期,接受注射羊胚胎素美容者的饮食起居都要接受医师的咨询和观察,而这些都必须在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诊所进行。

在这整个注射羊胚胎素的过程中,有专门的营养师为接受注射者进行饮食配置,以保证受疗者各方面的最佳状态,有利于羊胚胎素的人体吸收。

根据多组临床经验,在第一次注射的1年后需要再进行第二次的注射羊胚胎素治疗,此后,根据个人条件,每2~3年注射一次。注射一般2~4周后,体内老化细胞开始恢复年轻,各器官机能冋升,容貌也会明显的年轻化。

全国救灾防病预案 篇4

为了帮助各地卫生部门和广大群众做好灾中、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卫生部在总结历年来全国救灾防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全国救灾防病预案》以供各地在开展救灾防病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实施。

一、分阶段分层次重点抓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受灾地区防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分阶段分层次重点抓好预防控制霍乱、伤寒、痢疾、肝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鼠疫、乙型脑炎、炭疽、血吸虫等重点传染病的流行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各种疫情扑灭在暴发、流行之前。

(一)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救灾防病特殊时期对甲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实行疫情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其它重点传染病实行周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时将疫情报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重灾区要建立并且加强疫情监测点工作,各级卫生防疫机构都要派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基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灾区重点人群的监测,要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县、乡、村级监测点,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以便适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关相邻省要建立疫情控制联防,及时沟通情况,协调防病工作。救灾防病期间,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及中毒事故情况的发布由卫生部统一负责,定期公布。

(二)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保障饮水卫生是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要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要鼓励群众喝开水,在没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用漂白粉及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饮水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要划定临时饮水水源区域,并做好水源保护工作。洪水退后灾区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对分散式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理,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

(三)要组织有关部门动员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组织专人指导群众,及时清除、处理垃圾、人畜粪便和尸体。对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场所要及时作好消毒和卫生处理。

(四)消灭蚊蝇鼠害。为保护聚集人群,应重点实施对帐篷、窝棚、临时垃圾 1 点、厕所、蚊蝇、鼠类的消毒杀灭工作和做好蚊蝇孳生地的处理。并在重灾区人群较集中的生活区域内垃圾、粪便污染严重的地区重点进行药物喷洒消毒处理。(五)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发生。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防止群众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误食被农药和其它化学工业品污染的食品及毒蕈。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时期,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以保障食品安全。

(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做好群众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各地要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把简便易行的各种防治措施和卫生知识教给群众。组织群众制订救灾防病爱国卫生公约,是促进群众自觉地提高自我防病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办法,应该大力倡导。

(七)充分发挥城、乡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特别是村、街道、居委会的卫生组织、爱卫会和各种军民医疗卫生工作队的作用,中西结合,土洋并举,分片负责,配备一定的药品器材,开展群防群治,使各项宣传教育、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在各个环节得到落实,做到防病治病到位。盛夏灾区高温酷暑,灾民居住防护条件差,容易发生中暑,应做好防暑工作,并做好防治中暑的必备药物准备工作。

(八)认真做好非灾区的疫情控制工作。夏秋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对鼠疫、霍乱、炭疽、肝炎、伤寒、痢疾、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型脑炎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抓好本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控制疫情的蔓延和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疫情的交叉传播。

(九)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把突发疫情、灾害事故的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为此,中央和地方都要制订相应的应付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急救救护的各种预案,充分做好组织协调、队伍配备训练、药械物资供应等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受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救灾防病领导机构,把灾区的卫生防病工作纳入当地救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去,明确领导负责人,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本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各 2 项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处理方案,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做好必需药品、器械、物资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力求迅速把疫情控制和扑灭在初发阶段。

要做好疫情的监测、收集、预测及地区联防通报、反馈和上报,组织制订救灾防病技术方案,指导救灾防病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防病治病和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所需药械品种信息,组织生产所需生物制品。卫生部成立专家咨询组,对全国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及时提供技术咨询。

要做好控制疫情所需消毒、杀虫、灭鼠药械供应的协调联系工作,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向新闻媒介提供导向性的卫生防病宣传材料,组织有关部门搞好环境卫生,组织群众适时地开展以清理环境和消毒、杀虫、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三、药品、器械、物资供给及经费筹集使用(一)药品、器械及物资供给

1、在救灾防病期间及灾后,各灾区医药、化工的生产经营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好药品、免疫制品、器械、消毒杀虫灭鼠用药品的生产、供应工作。灾区的卫生部门要及时地把防病治病所需的药品、器械及消毒杀虫灭鼠用物资的品种、数量报当地医药、化工、商业等供应部门。

2、对供应有困难的药品、器械及消毒杀虫灭鼠用物资,及时上报,协调落实生产、供应工作。

3、为了更加有效、快速地做好受灾期间和灾后疾病防治工作,各灾区卫生部门应主动向当地有关主管部门通报防病治病情况,以便及时做好有关药品、器械和消毒杀虫灭鼠用物资的生产、供应工作。(二)经费筹集及使用

救灾防病所需经费,应本着政府负责,自力更生为主,多渠道筹集的原则,给予切实的安排和保证。

1、中央及各受灾省地方政府,应安排必要的救灾防病紧急补助经费,由主管部门结合防病预案的实施,统一安排使用。

该项经费使用严格限定于灾区重大疫情扑灭和大面积消毒杀虫灭鼠等防病措施。中央救灾防病经费只补助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当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疫情和防病工作需要,结合地方财力,统一安排使用。

2、中央及地方政府安排的救灾经费和国内外救灾捐赠款应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灾区的防病治病工作。这两项资金应由省救灾防病领导机构统一掌握、集中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扑灭疫情和改善灾区防病环境所需药品、疫苗等的购置,灾民医疗急救用品、药品和防病治病最急需的基本器械、物资的购置。

救灾防病资金一定要严格管理使用,要直接用于对灾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不得挪作其他用途。资金的使用要接受审计和监察部门的审计监督,对贪污或挪用救灾经费的要依法严惩。

3、灾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被破坏的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应纳入地方计划,予以优先安排,以保证防病治病工作的正常进行。需中央补助的,请国家计委统一考虑。

四、救灾防病技术方案 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

在洪涝灾害这一非常时期,要特别重视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这是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前提。(一)疫情报告与分析

1、应报告的疾病

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1)鼠疫、霍乱实行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各灾区省将疫情当日或第二日上午报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2)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感染性腹泻实行每周报告,灾区省每周三把上周疫情报到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3)发生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责任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城镇应于6小时,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县、区卫生防疫站),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接到疫情报告后6小时内报到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4(4)疫情报告应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单位、时间、发病(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2、疫情分析

各灾区应做好疫情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疫情分析应有时间比较,如当年各月比、各旬比、当年与去年同期比等,疫情分析还应有地区比较,如灾区与非灾区比等。此外,还应有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对今后防治工作的建议。(二)疫情监测的实施

1、强化基层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灾区卫生部门要执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紧急疫情应及时报告(不超过6小时),严禁隐瞒及谎报疫情,一旦发现依法处理。疫情要归口卫生防疫部门负责。

2、加强监测点的工作。己有的国家级和省级综合监测点,以及出血热、疟疾、腹泻病等各专业疾病监测点,在洪涝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可扩大搜索疫情范围,必要时设立临时监测点。(三)疫情监测的评估

疫情监测的评估是指对疫情报告与监测点工作质量的评估。评估内容首先是监测信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例如发现了哪些隐患和疫情苗头。还应有疫情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报告及时程度;分析与预测的质量;重报、漏报、错报的程度;各级存留的技术档案是否完好;疫情报告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疫情信息的反馈与利用程度如何等。饮水卫生(饮用水水源选择和处理)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源的水一般含有多量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当人口密度大时,问题更为突出;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高温气候时,水体易腐败;农药、化肥、工业废物等化学品冲入水中,并可能有剧毒物质存在。在上述诸多问题中,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物质污染是洪涝灾害期间影响饮水卫生的主要因素。(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1、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2、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取水点,制止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3、有条件的地区宜在取水点设水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

4、退水后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及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

5、退水后可打手压泵小口井作为饮用水水源。

6、退水后可延伸现有的自来水供水管线。

7、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应设专人看管。(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1、澄清 取水后将原水放置,较粗大的颗粒物可在数分钟内沉淀去除。当水中颗粒物小于10um时,短时间内不能下沉。

2、过滤 如当地缺乏水处理药剂时,可采

①先建造砂滤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方形或长方形水池,可按每平方米滤池每昼夜产水3000升计算(约可供100-200人饮用),以实际用水人口计算砂滤池面积。

②池底部铺设水管,在管上钻有许多小孔,外包棕皮或编织布,此管可将滤过水导出。池下部填入垫层,垫层为粒径1-16mm的豆石、碎石或卵石。较小的放在上层。具体步骤如下:

最下层放8~16mm粒径的石子100mm厚,其上放粒径4~8mm的石子100mm厚,再放上粒径2~4mm的石子100mm厚,最上放粒径1~2mm的小石子50mm厚。垫层总厚度为350mm。(2)家庭用沙滤缸

家庭可以用缸或大桶作为沙滤容器,桶下部打孔引水,在底部铺数层棕垫,沙层厚度为400mm左右,沙层上再铺2~3层棕垫,防止倒水时冲击沙层。在滤缸(桶)下放清水容器,以接、盛过滤的清水。

使用该慢沙滤池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滤池建成后应洗净;

(2)所垫入沙石料等均应用水洗去泥、细沙粒;

6(3)滤池使用时应保持有一定水层,不能使水排完而有空气进入沙层;(4)滤过速度以不超过0.1~0.2m/h为宜,可用出水管上阀门调节;(5)使用一定时间后,泥砂等悬浮物将沙子空隙堵住,滤水速度减慢,此时应将上层沙子或覆盖层取出,洗净后填回滤池中或更换新沙。

采用慢沙滤池方法如果使用得法,可去除悬浮物90%,细菌去除率可达 70%~95%,放射性物质去除率可达60%~70%,慢沙滤池方法的设备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缺点是滤水速度慢。

3、混凝(1)混凝剂种类

原水中投放混凝药剂可大大加快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一般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硫酸铝钾)、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等。这些净水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潮解失效。(2)使用方法

使用时,先将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徐徐倒入待处理的水中,用干净的木棒搅动以帮助生成较大矾花,然后静置使沉淀密实,轻轻取出上层清水使用。(3)投加量

混凝剂投加量根据原水浑浊度、pH、水温、混凝剂种类等多种因素,最好先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投加量。下表可作确定投加量的参考。混凝剂投加量(mg/l)原水浊度(度)明 矾 硫 酸 铝 氯 化 铁 碱式氯化铝 100 16 14 8 8 200 21 19 11 10 300 27 25 14 13 400 33 32 18 16 500 39 37 20 19 600 45 43 22 22 700 51 49 24 25 800 57 53 26 28 900 63 59 28 31 7 1000 65 62 31 32 1100 69 63 33 34 1200 73 67 37 36 1300 77 71 42 38 1400 82 76 46 41 1500 85 82 50 42 *混凝剂投加量系指纯混凝剂的量

当用于家庭少量水净化时,混凝剂的投加量应适当增加。

4、消毒

经上述混凝沉淀和过滤的水中病源微生物己大大减少,但仍不能保证符合卫生要求,尚需进一步消毒后才能成为安全饮水。

煮沸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有燃料的地方仍可采用。用超滤方法也可将细菌、病毒滤除,在有条件时也可采用。但在洪涝灾害期间,最主要的饮水消毒方法是采用消毒剂灭菌。(1)消毒剂

消毒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漂白粉,又名氯化石灰,白色粉末,也可能带微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漂白粉含有效氯约为25%~28%(一般按25%计),当含量低于15%时就不能用于消毒。

漂白粉易失效,应保存于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存放在阴凉处,严防受潮,最长保存期为6个月。使用前应检验有效氯含量。

②漂白粉精,是较纯的次氯酸钙,白色粉末,一般压成片剂,使用方便。有效氯含量可达60%~70%(一般按65%计),保存时间不超过两年。漂白粉精应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严防受潮分解。使用前应检验有效氯含量。

漂白粉与漂白粉精是灾区应用最普遍的饮水消毒剂,其他可能应用的还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

有机氯制剂的饮水消毒剂,如氯胺、二氯异氰脲酸钠(又名优氯净)、哈拉宗(又名清水龙)等主要用作个人饮水消毒。

此外有机碘、碘树脂和碘酊均可用作个人饮水消毒。(2)消毒剂应用

消毒剂应用可参阅该剂说明书进行。

漂白粉和漂白粉精的应用参考以下步骤:

①直接加入 根据待消毒的水量,该药剂的有效氯含量计算取出定量药剂,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倒入待消毒水中,搅匀,放置 30分钟,检验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如未达到此值,说明投加量不足。但也不能过量加入,以免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

②水井消毒 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倒入简易消毒器中,置于井水中。一个大口水井每次消毒可维持半月左右。

简易消毒器可用商品简易消毒器,也可自制,方法如下:取两个空竹筒,用绳连接,下部竹筒内装消毒剂,并钻有数个小孔,投入井中。也可用两个空塑料瓶,以绳连接,其中之一装消毒剂并钻数小孔,投入井中。

(3)消毒剂的投加量 从原水状况、消毒剂的种类和质量确定消毒剂投加量。可从以下几方面估算:消毒剂放入水中后氧化水中有机物,水中可氧化物越高消耗消毒剂越多。一般而言,洪涝灾害地区,处理水的需氯量约为5~10mg/l。经处理后的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应投放消毒剂的量是需氯量和余氯两者之和。

(4)净水器使用 市场上净水器是为城市自来水而设计的,经受还了高浊度、高污染的水。此外,需有压力才能通过的净水器,或者要有电源才能使用的净水器也不太适用。如果净水器另加预过滤装置,则有活性炭和消毒功能的净水器还是可以使用的。

(5)退水后的供水设施消毒

①被洪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消毒,检查细菌学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

②经水淹的井必须进行清淘,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

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氯消毒。漂白粉投加量按井水量以25~50mg/l有效氯计算。浸泡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在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三)饮水水质检验

在有条件处应按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一85)检验。在现场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方法检验。

1、消毒剂中有效氯

称取0.5g漂白粉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清洁水至10ml,强烈振摇1分钟,放置5分钟,倾出上清液,用吸管吸出38滴于白瓷盘中。将此吸管洗净,吸蓝墨水滴加于吸出的漂白粉上清液上,边搅拌边滴加蓝墨水,直至出现稳定的蓝绿色为止。消耗蓝墨水的滴数即为该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测定漂白粉精中有效氯的方法相同,只是取样品澄清液 19滴,有效氯的百分含量为蓝墨水滴数的两倍。

2、余氯检验

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测定,也可以用DPD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3、水质检验

(1)水源水检验项目 浑浊度、pH、色度、氨氮、需氯量以及其他有关项目。(2)饮水检验项目 浑浊度、余氯、大肠菌群、粪大肠菌、色度、臭味与味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其中浑浊度和余氯两项每日每批处理水均测定,以便指导水处理措施的进行。

食品卫生(食物中毒预防、处理)灾区的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都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内容。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灾区食物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容器设备的卫生清洁有重要的关系。不卫生的食品除了能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肝炎、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一)水灾地区需要重点预防的食物中毒

1、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物中毒

常由食用了霉变的大米或小麦引起。粮食霉变在南方水灾地区尤其常见,也是灾区一般发生最多的食物中毒。

病人常在食用霉变粮食后很快发病(数分钟~4小时),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乏力、发热等,多为水样便,无粘液、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该中毒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般不会死亡。可 10 采取对症治疗,呕吐者给予补液。

2、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由动物性食品(如肉、蛋类食品)和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引起(如米饭、蔬菜)。主要是由于食用已死亡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的食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部分在13~24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

细菌性食物中毒需要及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化学性食物中毒

一般为误食有毒物质引起。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的条件所限,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易被误食。

误食化学有毒物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包括停止食用毒物,及时进行催吐、洗胃、灌肠,使用特效解毒药等。如亚硝酸盐中毒给予美蓝,有机磷中毒采用阿托品和氯磷定、解磷定,砷中毒采用二巯基丙醇,条件允许时应送医院抢救。

4、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会引起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食用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会引起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该类中毒一般采取洗胃、急救和对症治疗。(二)发生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理

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及时做出诊断,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1)及时作出诊断,必要时采集病人标本以备送检;

诊断应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病人的潜伏期及中毒的特有表现,必要时采集病人的标本以确认病因。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2)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3)对病人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 催吐、洗胃、灌肠以及对症治疗和特殊解 11 毒药物治疗;

(4)报告的内容有 食物中毒发生地点、时间、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治疗情况、中毒食物和需要进一步采取之措施的建议。

2、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处理

(1)封存现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待调查确认不是中毒食物以后才能食用;

(2)通知追回或停止食用其他场所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

(3)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固体食品,可用煮沸消毒 15~30分钟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消毒,消毒后废弃。餐具等可煮沸 15~30分钟,也可采用漂白粉消毒。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可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消毒(一份排泄物加二份消毒液混合放置2小时),环境可采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应将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进行深埋处理。(三)开展对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

1、灾区能吃和不能吃的食品(1)不能吃的食物

①被水浸泡过的食物,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以外都不能食用。罐头类食品也应当用洁净水清洗外周后方可食用;

②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

③被水淹过的己腐烂的蔬菜、水果;

④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

⑤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

⑥其他己腐败变质的食物和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2)能吃的食物

①新鲜的或工厂包装的未被洪水污染过的食品;

②烧熟煮透的现场加工食品;

③加工后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 4小时的熟食;

④消过毒的蔬菜、水果;

⑤因洪水造成粮食、水果、蔬菜有少部分霉变或腐烂的,经过适当挑选和处理,如经过清洗、加热或去皮等处理加工后食用。

2、让群众掌握如何正确加工食品

(1)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凉晒;对于霉变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1份病麦3份水,浸泡12小时,换水,再泡12小时)取出。要使霉变率降至4%左右再食用;

(2)食品要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

(3)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

(4)避免生的食品及原料与熟食品接触或使用同一个容器;

(5)避免患有痢疾、伤寒、肝炎及其带毒者和伤口化脓、皮肤感染以及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人员进行食品的加工制作;

(6)所有用于清洁食品和食品容器的水均采用消毒过的水;

(7)避免在简易住处集中做大量食物和集体供餐,避免购买和食用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

(8)北方地区不要制作、食用酵米面,南方注意不要采食毒蘑菇。(四)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1、不准在市场销售切开的水果和直接食用的冷荤菜;

2、不准销售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

3、严格审批新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不得雇用未经体格检查的厨师加工食品;

4、所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应集中统一存放,作明显标志并由专人保管,避免误食;

5、集体用餐单位应优先配备清洁用水、洗涤消毒设备以及食品加热和冷藏设备;

6、禁止游动摊贩售卖非包装熟食品,尤其是散装熟肉和水产品;

7、水淹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做好食品设备、容器、环境的清洁。消 13 毒后,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后开业,并加强对其食品和原料的监督,防止食品污染和使用发霉变质原料。环 境 卫 生

(一)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洪涝灾害发生后,防汛大军和被紧急转移安置的灾区群众,由于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差,极易酿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各地必须动员广大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其主要内容是:

1、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工作,供给安全卫生饮用水。

2、搭建临时窝棚住所,使灾民有地方住。

3、设置临时厕所、垃圾收集站点,做好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妥善处理人畜尸体。

4、洪水退后,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理,改善环境卫生。(二)对灾民临时住所的卫生要求

1、首先要选择安全和地势较高的地点,采取应急措施,搭建帐篷、窝棚、简易住房等临时住所,做到先安置、后完善。

2、应尽量选用轻质建筑材料,棚子顶上不要压砖头、石块或其他重物,以防棚子倒塌伤人。

3、棚屋等临时住所要能遮风防雨,同时应满足通风换气和夜间照明的要求。南方要设法降低室温,防止中暑,北方应注意夜间保暖防寒。

4、灶具要放在安全地点,并有人看管,以防火灾。

5、注意居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污水,不要在棚子内饲养畜禽。

6、最好按原来居住状况进行安置。保持原来建制,按户编号,干群之间、各户之间相互了解,许多卫生问题可以有组织有领导地解决。(三)搞好厕所卫生和粪便处理

厕所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灾害时用的厕所应达到应急性、便利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加强厕所卫生管理,确定专人保洁,及时清掏粪便并进行卫生处理。

1、在灾民聚集点选择合适地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应 14 急临时厕所,要求做到粪池不渗漏(或用陶缸、塑料桶等作为粪池),厕墙和顶可用草席、塑料膜、编织袋布或其他材料。有条件时可使用商品化的移动性厕所。

2、尽量利用现有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如无储粪设施,可将粪便与泥土混合后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冲刷。

3、在应急情况下,于适宜的稍高地点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作为土池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厘米,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储存,加盖密封,发酵处理。

4、在特殊困难情况下,为保护饮用水源,可采用较大容量的塑料桶、木桶等容器收集粪便,装满后加盖,送至指定地点暂存,待水灾过后运出处理。有条件时用机动粪车及时运走。

5、船上居民的粪便,应使用容器收集后送上岸集中处理,禁止倒入水中,以防止血吸虫等病传播。

6、集中治疗的传染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然后消毒处理。

散居病人的粪便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漂白粉 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合后,集中掩埋;

生石灰 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再集中掩埋。(四)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1、加强垃圾收集站点的管理,有专人负责清扫、运输。

2、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可用砖砌垃圾池、金属垃圾桶(箱)或塑料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3、及时将垃圾运出,选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好气性堆肥处理,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同时用药物消毒杀虫,控制苍蝇孳生。

4、对一些传染性垃圾可采用焚烧法处理。(五)人畜尸体的处理

1、对正常死亡者尸体,应尽快运出进行火化处理。

2、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好卫生消毒,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

3、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处理后进行深埋。

(六)洪水退后的环境清理工作

水退过后,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广泛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杀、灭工作就跟到哪里。

1、组织群众清理室外环境,整修道路,排除积水,填平坑洼,清除垃圾杂物,铲除杂草,疏通沟渠,掏除水井内污泥,修复厕所和其他卫生基础设施,掩埋禽畜尸体,进行环境消毒,消除水灾痕迹,控制疫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灾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在短期内恢复到灾前水平。

2、凡是水淹地区的住户,水退后首先由专人对原住房的质量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整修家庭厕所,修缮禽畜棚圈,全面清扫室内和院落,清除垃圾污物。必要时将房间的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对室内和临时居住点带回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进行煮沸消毒或在日光下曝晒。在有条件时,可用2%-5%的洁灭净洗消液将衣被浸泡15-20分钟后再进行洗涤。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万可搬入居住。(七)规划建设灾区的永久性住房

对灾后无房可住的受灾群众,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临时安身的住所,无论南方、北方,灾民住房必须达到灾民安全过冬的标准。居住条件改善了,灾民情绪稳定,有利于救灾防病和重建家园。如果有条件一步到位,建设永久性住宅。卫生部门应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对新建村居民点,可按照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住宅卫生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卫生审查并提出建议,使新建的村庄和住宅符合卫生要求,在地址选择、功能分区、卫生设施和房屋建筑方面,要既适合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能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

消 毒

(一)洪涝灾区消毒工作的特点

洪涝灾害是一种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洪水造成多种致病微生物对生活环境、饮水、食物的广泛污染。由于灾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群众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消毒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洪水退后及时合理消毒是一项极为紧迫的工作。由于洪涝导致多种微生物混合污染,其中,又以肠道致病微生物为主,因此,要特别重视食物、饮水、居住环境和手的消毒。在消 16 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方面,要求简便易行,价格便宜,供应充足。(二)消毒组织工作

1、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有具体分工,做好消毒组织工作。首先应有专人负责保护水源和饮水消毒,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和消毒工作应做到哪里,对受淹的房屋、公共场所要分类作好卫生消毒工作。

2、要有专人负责,做好消毒剂的集中供应、配制和分发工作,做好消毒常识宣传,组织群众实施消毒措施,并具体指导其正确使用。(三)常用消毒方法

1、加热消毒 既经济又方便,消毒效果好。

(1)干热消毒法 烧灼可用于金属等耐热物品消毒,焚烧用于废弃物消毒。(2)湿热消毒法 加热65℃,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常用于牛奶消毒。煮沸 100℃,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病毒,常用于食具、奶瓶消毒。流动蒸汽100℃,10分钟,常用于食具、食品消毒。

2、化学消毒

(1)应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指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包括:

①漂白粉(又称含氯石灰)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白色粉末,能溶于水,但有大量沉渣,含有效氯25%-32%(一般按25%计)。不稳定,易吸湿,遇光或热易分解,对物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②漂粉精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白色粉末,溶于水混浊并有少量沉淀,易吸水潮解,含有效氯80%-85%(一般按80%计)。

③次氯酸钠溶液 工业次氯酸钠溶液一般含有效氯10%-13%。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一般含有效氯浓度低于1%。

④三合二 主要成分为三份次氯酸钙二份氢氧化钙,性质与漂白粉相似,有效氯含量为56%-60%(一般按56%计),较漂白粉稳定。

⑤二氯异氰尿酸钠(又称优氯净)白色晶粉,易溶于水呈弱酸性,溶于水中产生次氯酸,水溶液稳定性较差,含有效氯60%-65%(一般按60%计)。

⑥三氯异氰尿酸 白色粉末,水中溶解度为1.2%,有效氯含量90%。

国内市售的含氯消毒剂大部分为粉剂,漂白精和优氯净己制成片剂,便于灾区计量使用。

17(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以其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包括:

①过氧乙酸(又称过氧醋酸)为无色透明弱酸性液体,不稳定。国产市售过氧乙酸消毒剂浓度为20%,如原液浓度低于 12%时,不宜再使用。一般采用二元包装,当两包装混合后,应在两日内使用。过氧乙酸属高效广谱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和细菌芽孢。

②二氧化氯 可用化学法或电解食盐法制取,其水溶液不稳定,应在制得后一周内使用,可用于环境、物品、饮水和污水消毒。

③高锰酸钾(又称过锰酸钾)为强氧化剂,可溶于水,0.1%水溶液,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可用于浸泡水果、蔬菜、餐具。在消毒浓度下,对人无毒害作用。

(3)碘伏 是碘和某些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属中低效消毒剂,有一定的去油污作用,有效碘浓度为50mg/l 时,作用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碘伏不能破坏肝炎病毒。可用于手和一般物品清洁卫生消毒。

(4)新洁尔灭 属低效消毒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清洁洗涤作用。革兰氏阳性细菌对其较为敏感,对各种细菌均有抑制其生长作用,但不能杀灭结核菌和细菌芽孢,也不能灭活肝炎病毒。0.5%浓度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将其原液稀释成10万分之一(即10-5倍)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肥皂对其杀菌作用有拮抗作用。

(5)洗必泰(又称氯已定)属低效消毒剂,性质稳定,杀菌作用与新洁尔灭相似。醇类可加强其杀菌作用。肥皂、有机物可减弱其杀菌作用。洗必泰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结核杆菌、病毒和细菌芽孢。0.5%洗必泰乙醇溶液可用于皮肤消毒,0.1%洗必泰水溶液可用于阴道冲洗。

(6)戊二醛 属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肝炎病毒污染物的消毒剂。2%戊二醛,作用4-6小时,可用于手术器械灭菌(必须用灭菌水冲洗后方可应用),0.5%-1%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可破坏肝炎病毒和杀灭细菌繁殖体及真菌,可用于各种物品擦拭消毒,但不得用于伤口、粘膜消毒。(四)洪涝灾区各种消毒对象的处理

1、一般用具 0.2%过氧乙酸,或2%漂白粉上清液,或0.5%新洁尔灭或洗必泰溶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

2、食具 首选蒸煮15分钟,在无燃料条件时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250mg/l,作用15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

3、墙壁、地面 用浓度为5000mg/l的有效氯喷雾或喷洒,作用2小时。用量:土质地面 1000ml/m2、土质墙200ml/ m2、水泥地面300ml/ m2。

4、粪便 处理稀便,漂白粉加入量为稀便量的 1/5,作用2小时;干便加入2倍量的10%漂白粉上清液,搅拌均匀,作用4小时。

5、呕吐物 加入1/5量的漂白粉,搅匀,作用2小时。

6、污水 加氯量为50-200mg/l作用30分钟后,余氯应保持5mg/l。

7、衣服被褥 80℃热水 15分钟,白色织物可用2%漂白粉上清液或0.2%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

8、家具 0.2%过氧乙酸,或 0.5%洗必泰,或0.5%新洁尔灭擦拭,作用30分钟。

9、畜舍 10%漂白粉上清液喷雾(200ml/ m2)或喷洒1000ml/ m2,作用2小时,如疑有炭疽菌污染则可用20%漂白粉上清液喷雾,作用4小时。10.饮水 井水加漂白粉4g/ m3,浑浊湖水加漂白粉12g/ m3,浑浊池塘水加漂白粉18g/ m3,作用30分钟后,余氯应达到0.7mg/l。

11、手的一般卫生消毒 有效氯250mg/l作用3分钟,或0.2%洗必泰,0.5%新洁尔灭作用 3分钟。红眼病流行时,手的消毒可用0.5%过氧乙酸擦洗3分钟。

12、手巾、毛巾、脸盆、门把手 分别用煮沸 15分钟,或含氯消毒剂500mg/l作用10分钟,或0.5%过氧乙酸浸泡或擦拭,作用10分钟。

13、瓜果、蔬菜 0.1%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或含氯消毒剂100mg/l作用30分钟。

14、确认受肝炎病毒污染的物品、手可用0.5%戊二醛消毒剂擦拭,作用10分钟,然后用清洁水冲洗。

杀 虫

洪涝成灾,房屋等被淹,人们被迫迁居到高地或堤坝上生活,由于人畜多,19 杂物多,生活环境恶化,积水面积又大,粪便、垃圾不能及时处理,因此,蚊蝇密度大幅度上升,蚊媒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很可能流行。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杀灭蚊、蝇,降低其密度。

(一)防蚊措施 首先要采取环境治理,将居住处附近杂草清除掉,杂物整理齐整。

1、防蚊措施 保护人群,减少与蚊虫接触。(1)有条件的灾区,在住处装上纱门、纱窗;(2)有条件时使用经药物浸泡过的蚊帐;(3)睡觉前点燃蚊香(或电热蚊香);(4)用市售驱蚊剂涂在身体暴露部位。

2、杀灭蚊虫措施 目的降低蚊虫密度。(1)杀灭成蚊

①室外速效喷洒 将 1%~2%敌敌畏乳剂或2.5%马拉硫磷乳剂用压缩喷雾器喷雾。

②室内(帐棚内)壁周围 喷奋斗呐(10~20mg/m2)、凯素灵(10-20mg/ m2)或三氯杀虫酯(2.0g/ m2)。晚上可喷市售喷射剂和气雾剂。(2)杀灭幼虫措施

①清除住区内外小型积水,填平小坑。

②暂不能填平的有水有虫坑,坑内可撒马拉硫磷(10~20mg/l)、杀螟硫磷(0.5~2mg/l)。③使用微生物制剂。

洪水退后,因洪水造成的坑、沟应尽量填平。对特殊场所,如存旧轮胎等处,可用20%杀螟硫磷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洒。为重建家园改造环境打下基础。(二)防治蝇类措施 需要清理环境,减少孳生场所,加强防护,减少蝇类与人等接触。

1、室内(帐棚内)壁周围 可喷与杀灭成蚁相同药品(喷一次即可达到杀灭蚊、蝇目的)。同时也可喷气雾剂杀灭蝇虫。

应用毒绳、毒饵、毒水杀蝇,亦可用粘蝇彩带粘蝇。毒饵用0.05%倍硫磷,毒水用0.2%敌百虫配制。

2、室外(帐棚外)(1)成蝇 用5%杀螟硫磷喷杀成蝇。用诱蝇笼诱杀成蝇。(2)处理蝇幼虫孳生场所可用

0.3%~0.5%敌百虫水剂

300~500ml/ m2 0.2%马拉硫磷 300~500ml/ m2 0.1%倍硫磷 300~500ml/ m2 0.1%杀螟硫磷 300~500ml/ m2 洪水退后,暴露出来的污物、垃圾等,需要及时清除,防止蝇类孳生,传播疾病。

灭 鼠

(一)洪涝期间鼠情的特点

暴雨和洪涝是鼠类严酷的生态因素,对鼠类种群可产生许多后果。主要有:(1)数量 大面积上急剧减少,但在高地上集中,密度可增加数倍至数十倍。(2)分布 分布区缩小,向高处集中,因此,家野鼠混居机会大增。(3)种群组成和结构 耐湿鼠种比例上升。作为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传染源的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都是耐湿鼠种。同时,种群中灵敏、健壮的成年和亚成年鼠比例上升。(4)病原携带率上升。这不仅由于高处鼠密度上升,而且由于鼠类来自四方,家野混杂,食物缺乏引起活动性增强等,都增加了鼠间病原体的交换。(5)活动规律有所改变。对人的依赖性加强,活动隐蔽性减弱。(二)洪涝期间要重视灭鼠工作

洪涝虽使大量鼠类死亡,但存活鼠对人的威胁明显增加,鼠源疾病的疫情可能加重。首先,鼠类传病能力因前述原因而上升;其次,人群在洪涝抢险期间,因营养和休息不足及劳累,导致抗病能力减弱;第三,人和鼠因前述原因引起接触机会增加,且因条件限制,食物污染机会亦增加。

进入 10月份,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高峰即将出现,而今年的洪涝地区都在疫区之内。此外,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季节尚未过去,与褐家鼠密切相关的、由沙门氏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同样不能忽视。所以,做好洪涝地区的灭鼠工作,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应该受到重视。

21(三)洪涝期间的灭鼠原则

洪涝期间的灭鼠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 各地条件不同,受灾过程有异,只有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对策,才能奏效。(2)综合治理 要防、灭结合,注意治本,要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长处,互相补充。(3)确保安全 要比平时更加重视人畜安全,防止环境受到污染,不留后患。(四)洪涝期间应强调防鼠

防鼠是治本措施,洪涝期间人群活动范围小,生活和生产用品都不多,防鼠较易而且效果好。因为临时聚居地人群密集,使用毒饵危险性较大,加之毒饵供应比平时困难,更应充分利用灾期相对充分的劳动力,结合环境整治,做好防鼠工作。

(五)洪涝期间防鼠的措施

防鼠工作应从规划和整治环境入手。临时聚居地应统一规划。道路管理得当,临时住处整齐,禽畜圈养有序,杂物堆放成行并尽可能离地,食品妥善保存,搞好环境卫生,铲除杂草。发现鼠情应翻动可能藏鼠的物品,及时消灭窜出的老鼠。发现鼠洞立即堵塞。上述措施虽然简单,但对临时逃窜到高处、尚无良好隐蔽场所的老鼠杀灭效果好,收效快,还没有鼠尸腐臭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徒手拿鼠,捕到的老鼠要焚烧或深埋在适当地点。(六)洪涝期间灭鼠的方法

洪涝期间的临时聚居地属于特殊环境,对各种灭鼠方法的选择顺序和平时有所不同。

第一,多用器械灭鼠,如鼠笼鼠夹等,但不能使用电子猫,更不能自拉电网捕鼠。此时鼠洞较浅,取水方便,还可用水或泥浆灌洞。

第二,慎用毒饵。当鼠密度很高,或人群受到鼠源疾病严重威胁时,则应在严密组织、充分宣传的基础上,开展毒饵灭鼠。

毒鼠只能用国家准用的鼠药,尽可能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灭鼠剂,如0.025%敌鼠钠、0.0375%杀鼠迷、0.01%氯敌鼠、0.005%溴敌隆或大隆、杀它仗。如果情况紧急,必须使用急性药,应首选磷化锌,但它对人和禽畜有一定危险,尤其对鸡鸭毒性大,只应使用0.5%~1.0%的低浓度。必须加强投药全过程的管理,绝对不能用毒鼠强、氟乙酰胺等禁药,不用未获国家登记的其它药物和集贸市场 22 上私卖的毒饵。

若需当地配制毒饵,需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制备。根据鼠情决定毒饵投放量,一般每 10平方米布放两堆,敌鼠钠和杀鼠迷每堆10克,氯敌鼠、溴敌隆等5克,磷化锌2克。晚上放,早晨收或用物品掩盖,晚上再暴露,有消耗处补充毒饵至原量,吃光处加倍。敌鼠钠、杀鼠迷连放5晚,氯敌鼠、溴敌隆、大隆、杀它仗在第1和第4晚各投1次,磷化锌连投3晚。

第三,确保人畜安全。不能用熟食配制毒饵,更不能用饼干或方便面等。毒饵必须有警告色。投饵点应有醒目标记。投饵工作由受过培训的灭鼠员承担。投毒后及时搜寻死鼠,管好禽畜,保藏好食品,照看好小孩。投饵结束应收集剩饵,焚烧或在适当地点深埋。卫生部门要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备。

为避免鼠死后,离开鼠体的虫类叮咬,最好在灭鼠同时,在居住区喷洒杀虫剂。

在洪水包围但居民没有撤离的未淹村庄,必须做好环境卫生,柴草远离住房,室内物品保持整洁,保管好粮食、饲料。重点要做好村边的灭鼠防鼠,清除杂物,设置投饵带,随时消灭逃窜进村的野鼠。村内灭鼠可用捕鼠工具,也可使用毒饵。

在居民虽未撤离但大部分住宅进水的村庄,一般只能抓紧房屋上层的防鼠和灭鼠,主要依靠翻动藏鼠物品和人工捕打。水退后再采取其它措施。(七)鼠情监测和灭鼠标准

在洪涝期间,应主要使用鼠夹法调查鼠密度。当捕获率超过10%时,应该组织全面灭鼠。

此外,根据鼠洞密度和群众反映,也可间接推测鼠情。(八)洪水退后要做的防鼠工作

水退后人群重返家园,鼠类失去依托也会离开暂居的高处。因此,返家时应注意检查所带物品,避免夹带老鼠。

返家时要彻底搞好室内和环境卫生,尽量用防鼠容器存粮。检查有无新鲜鼠洞,一旦发现应及时灭鼠并严密堵洞。大型粮库和集中居住场所,必要时可挖防鼠沟,沟深1米,宽0.6米,沟底每隔20米~30米或每个拐角处,埋直径0.6米的水缸,沟底平缸口。随时检查处理掉入缸内的老鼠。

在修理旧房或重建新居时,应全面规划,改善卫生条件,其中包括防鼠的内 23 容(1)减小门、窗与框的空隙,一般不超过0.5厘米。(2)用水泥或三合土硬化室内地面。(3)尽量增设30厘米高的墙裙。(4)管道和电线等的穿墙孔,设置铁皮挡鼠板,管道和电线从板中央小孔通过。(5)禽舍畜圈离开住宅,厕所考虑防蝇防鼠。

卫生部门要做好鼠情、疫情监测,注视鼠类携带病原的动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灭鼠防鼠措施。这是因为劫后余生的残存鼠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大面积上的低密度为它们提供了更宽裕的生存条件,而鼠类从临时栖息地的扩散,再次增加了鼠间接触和病原的交换,应该严密加以监视。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一)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及感染性腹泻病等。(二)霍乱的症状与治疗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临床特点 起病突然,剧烈腹泻。一般为无痛性腹泻(偶有腹痛)。每日几次至几十次的腹泻,大便呈黄水样,米泔样,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肌肉痉挛(小腿痉挛)。治疗原则 轻度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者,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补液。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选用四环素、强力霉素与氟哌酸。

(三)伤寒的症状与治疗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治疗原则 首选药物为氟喹诺酮类,儿童、孕妇可用头孢曲松、氯霉素等。肠出血者应暂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肠穿孔时应及早手术治疗。(四)痢疾的症状与治疗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肠道传染病。急性菌痢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申毒型可急性发作,高 24 热,并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治疗原则 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可给口服补液盐,必要时可输液,其它如对症治疗,降温、治腹痛。药物治疗可用吡哌酸、诺氟沙星,中毒型菌痢用环丙沙星。(五)感染性腹泻的症状与治疗

感染性腹泻是由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引起的炎症性或分泌型腹泻。其临床表现,腹泻为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症重者因大量失水引起脱水甚至休克等。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改善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同时对不同的病原体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六)肠道传染病的诊断

主要以分离出各疾病的病原菌为准。在流行区内以第一例病原学诊断为准,以后发生的病例可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进行临床确诊。(七)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因素 肠道传染病以粪--口传染为主。

在洪涝发生地区,病原体污染水源、厕所等外环境。在房屋倒塌,灾民居住集中,人--人间接触传染增加环境下,由于灾害引起的各种因素,正常生活被打乱,当地群众身体抵抗力下降。凡此种种都给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带来了机会。(八)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流行前的预防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由政府统一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2)确保安全供水和搞好环境卫生。(3)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4)设立和健全腹泻病门诊。

(5)开展健康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6)人员培训 组织卫生防疫、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学习有关防病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7)组织措施与药械准备 成立领导小组、抢救小组、疫情处理小组,要筹措资金,配备防治、消毒药品和器械。

(8)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 按照“谁用工、谁教育、谁主管”的原则,加强对 25 外来人口卫生管理和教育工作。

2、流行时的控制措施

(1)疫情报告 发现病人,立即向卫生防疫系统报告。(2)病人及带菌者隔离治疗与预防性服药。

(3)消毒处理 对厕所和病人呕吐物、地面、衣物进行严格消毒。

(4)在洪涝灾害地区反复宣传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防蝇、灭蝇、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5)饮水消毒 集中式供水应加氯消毒,在群众家应实施桶水或缸水消毒。(6)管好食品和集市贸易 食堂不供应生冷食品,生吃海产品和水发品。对集贸市场严格管理,严禁贩卖污染的海产品。

(7)管理期间停止大型集会,禁止为婚、丧等举行各种聚餐活动。

(8)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等,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岗位,并进行严格管理。

病 毒 性 腹 泻

引起人类腹泻的病毒有很多种,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轮状病毒(B组)腹泻,又名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该病毒 1982年被确定为大规模病毒性腹泻流行的病因,发病高峰年份曾造成百万人口发病的大流行,且流行缺乏严格的季节性。因此,在洪水灾害发生期间及发生后应对该病的流行予以重视。

(一)发病原因 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是大规模病毒性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因。(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52小时,病程为2.5天~6天,黄色水样便,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三)临床诊断 单凭临床表现无法作出确诊,特别是首例病例的发生,实验室诊断是确诊的依据。临床上应注意与霍乱相区别,其呕吐和腹泻症状比霍乱轻,病死率较低。

(四)实验室诊断(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人轮状病毒有特有的电泳图型。省卫生防疫站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防疫站应建立这一诊断方法。(2)ELISA 这一方法是一个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但目前无商品化试剂供应,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形态研究室能开展这一诊断。(3)电子显微镜观察轮状病毒的形态呈车轮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很容易得到鉴定,但电子显 26 微镜为贵重仪器,一般单位不能开展这一检测。

(五)治疗 无针对成人腹泻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口服补液加静脉补液。

(六)传播途径 经饮水和饮食传播是成人腹泻轮状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同样可引起该病的流行。

(七)预防 该病经口传播,药物预防无效,无预防性疫苗,做好饮水和食物的消毒是切断其传播的有效方法。一但发现病人应做好病人的隔离和环境的消毒。轮状病毒是无包膜病毒,高压、煮沸及焚烧可彻底杀灭病毒,此外,甲醛和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也能有效灭活病毒。

甲 型 肝 炎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引起过多次大流行。我国是甲肝高流行地区,常年散发流行,其发病率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首位。洪涝灾害容易引起病毒的散播,是重点防治的病毒病之一。(一)流行因素

病人和无症状甲肝病毒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经粪一口途径传播,易感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病毒随甲肝病人的粪便排出体外,这种含有大量甲肝病毒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水源、食物、手或任何用具等,当健康的易感者,经过饮食、喝水便可发生感染。患过或感染过甲肝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我国成人甲肝抗体水平很高(80%以上)。流行趋势主要是散发流行和局部小型暴发流行,感染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如果饮用水水源或多数人共用的食物被甲肝病毒污染,就可引发大流行。(二)症状和诊断

1.急性无黄疽型肝炎近期内出现连续几天以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厌腻、恶心、腹胀、稀便、肝区疼痛等,儿童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精神不振、不爱动等,部分病人起病时常有发热,但体温不高,或近期有甲肝流行,就可作出诊断。此时做化验检查会发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甲型肝炎的特异诊断,需要检查病人血清甲型肝炎IgM抗体。

2.急性黄疽型肝炎 除具有急性无黄疽型肝炎的症状外,同时还伴有小便赤黄、27 眼巩膜变黄、全身皮肤变黄,少数病人可有大便变灰。.3.急性重症型肝炎 急性黄疽型肝炎病人出现高烧、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重度腹胀、乏力、黄疽加重。出现肝昏迷的前驱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当发展成肝昏迷者,因抢救不及时或不当极易死亡。(三)治疗

1.轻型病人 一般甲型肝炎预后良好,特别是儿童,不变成慢性,病死率很低。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可口为宜,如普通的米面食品、易于消化的蔬菜、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除重症病人外,可给豆制品、鸡蛋、瘦肉等高蛋白食品。忌饮酒、少油腻、可喝茶水,避免劳累、手术和服用有损肝脏的药物。原则上不需要服保肝药,但可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病人一般都会在几个月内恢复。

2.重症病人 因病死率较高,必须住院抢救治疗。在急性黄疽型肝炎中,如果黄疽继续加重,就要预防发展成重症型肝炎的可能性,尽量就地住院隔离治疗。(四)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场所不喝生水和不吃凉拌食品。2.注意隔离消毒,病人用过的食具要煮沸20分钟,生活用品用 1%漂白粉水擦洗,被单、衣物等应煮沸消毒或日光下爆晒。3.病人的粪便和排泄物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4.保护水源,严防粪便污染。5.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苍蝇。

6.在接触肝炎病人后,应用肥皂洗手。

7.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为控制疫情,暴发点的密切接触者可采用。

附: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流行因素、传染途径、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和甲型肝炎相似。有别之处在于,人群较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率高,黄疽型病例多见,孕妇病死率高。除在新疆地区发生过大流行外,内地一般为散发流行,偶然有小暴发流行。尚无疫苗供应。如需要可通过检测戊 28 型肝炎IgM抗体做出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一)流行特征

鼠类是汉坦病毒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带毒动物尿、粪和唾液等排出,以气溶胶吸入、损伤皮肤接触和消化道食入等方式传播。也可能通过鼠类体外寄生的螨类叮咬传播。在人口密度高、鼠密度高、带毒鼠数量多、卫生条件差、人鼠接触机会大的时候,会发生出血热的暴发。(二)症状和诊断

出血热病人病程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病人早期即出现高烧、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部、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等出血热特有的症状。典型患者出现五期病程。患者白细胞增多,杆状核和异形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明显减少。出现少尿、血尿、管型尿、蛋白尿、有时尿中可出现膜状物。患者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在病程中双份血清的IgG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诊。如果单份血清抗体IgG滴度在1:320以上,结合临床表现也可以诊断。(三)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治疗。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采取预防性治疗及防治合并症的治疗措施,特别应早期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抓紧抗休克、预防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四)预防措施

1.灭鼠和防鼠是预防和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在洪涝灾害时,灭鼠是控制出血热流行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要发动群众进行灭鼠,可以使用溴敌隆、大隆等灭鼠剂,不要使用慢性灭鼠剂。加强局部环境治理和食品管理是预防出血热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有效灭鼠的前提。人的居住处与食品储存处和牲畜聚集处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睡地铺,应建高铺,铺不靠墙,铺下不放食物,食品最好集中存放。

2.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出血热。条件许可时,根据情况在出血热高发区的洪涝灾区,可以在开展灭鼠的同时,对 10~60岁易感人群,特别是居住在堤坝、高地的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尽快提高人群免疫力。3.加强疾病监测,及早发现鼠间疫情和人间疫情。

4.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出血热诊断治疗的培训,切实做到“三早一就”。教育群众知道出血热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热、“三痛”、“三红”,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70型或(和)科萨奇病毒A24型变种所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眼病。(一)症状

本病的特点是起病急,自病毒进入眼部到出现症状一般不超过24小时,当患者感到眼部不适后1-2小时内眼睑红肿,2-3天内红肿达到高峰。病人的感觉是眼刺痒到刺痛,眼内异物感明显并有烧灼感,怕光、流泪、眼睑沉重、睁眼困难、眼部分泌物增多,多为粘液性,重者呈血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病毒。检查病眼见到睑、球结合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严重者球结膜全部为鲜红色,角膜常被累及,但只是上皮层呈多发性点状剥脱,一般不形成溃疡。

在眼部明显红肿的同时,多数病人全身症状不明显,少数有低热、头痛、鼻塞、咽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的耳前淋巴结肿大。

如果没有继发的细菌感染,病程一般为10天至2周左右即可自愈,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然而也有少数病人,在病中出现发热、肌痛、肢体(以下肢为多见)弛缓性麻痹,这是病毒侵害神经系统发生了脊髓神经根炎的合并症。有脊髓神经根合并症者,少数会残留不同程度的终身麻痹。(二)诊断

凡急起双眼显著红肿,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作为疑似病例。检查发现睑、球结合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或伴有角膜上皮层多发性点状剥脱者,即为诊断病例。如在流行地区与类似病人有接触史者诊断更为肯定。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能作为确诊依据,但一般诊断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测结果。

30(三)治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目前尚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物,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和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国内有报告,使用干扰素滴眼或0.1%三氮唑核苷滴眼药等,但疗效尚不肯定。(四)预防与控制办法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尚无疫苗可用,主要采用切断传播途径和消毒含病毒污染物的方法。本病病毒存在于眼及其分泌物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当病毒侵入健眼而传播,一旦染上病毒,一天内急起发病。病毒还可存在于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中。具体的预防和控制流行的措施

1.及早发现病人 诊断病人根据症状和结膜下出血的特征并不困难,在已有本病发生的洪涝灾区,只要有急起双眼显著红肿病人,无其他病因可查者均应作为疑似病人。

2.病人的隔离 重点是眼部分泌物以及被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如病人的毛巾、手帕要严格消毒,脸盆、洗脸、手的污水亦应消毒,病人的眼药、食具等均不应与健康者共用。病人不用手去扶摸公用物品,不与健康人握手,不去公共场所,如理发店、澡堂、食堂、游泳池等。

3.加强卫生宣教 对群众讲清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与预防、消毒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耍加强个人卫生,常洗手,不揉眼,不去病家串门,不摸病人摸过的东西,不与病人共餐。

4.流行严重时,停止开放可能被病毒污染的公共场所。如浴室、游泳池等,并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5.加强疫情报告和疫情监测工作 越是洪涝区越应加强病例报告,医务人员要深入现场,落实隔离措施。

6.要特别注意防止病毒通过医务人员的手和医疗器材因消毒不严而传染病毒。集体单位发生病例时,不提倡集体滴用眼药预防。

7.要严格选用有效的消毒措施 医用酒精、乙醚、氯仿对杀灭肠道病毒没有效果,只有高压、煮沸、焚烧可彻底杀死病毒。此外,紫外线、甲醛和含有效氯的消毒剂也能有效灭活肠道病毒。

虫 媒 病 毒 病

虫媒病毒是一类由吸血昆虫传播的能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病毒。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有4种,它们是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1-4血清型)、森林脑炎病毒和新疆出血热病毒。后两种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林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病毒感染也是此次南方洪涝灾害期间可能发生的重要传染病。

虫媒病毒是通过带病毒的节肢动物如蚊虫等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畜而致病。(一)虫媒病毒感染的症状

1.发热 是虫媒病毒感染最早出现的症状,几乎所有虫媒病毒感染后均可出现发热,可以为一过性也可突然高热持续不退。一过性发热大多可自愈,而持续发热不但表示病情较重,而且提示可能为重要病毒感染,要警惕病人会出现神经症状,出血热等倾向。

2.皮疹 虫媒病毒感染发热后可出现皮疹,可表现为小红点状或斑丘疹,有些感染经过发热、皮疹病程即结束,有的可能发展为出血而成为出血热的前奏。3.脑炎 有些病人高烧后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病人表现为头痛,随后有脑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在我国已经证明的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为乙型脑炎和森林脑炎病毒。

4.出血热 许多虫媒病毒感染表现为发热后的出血倾向、出血点,有时发展成大块出血斑乃至明显出血倾向,甚至出现内脏出血、咖啡色样胃内容物,并排出黑色粪便。此次南方洪涝灾害期间可能发生登革热病毒感染。

5.其它 虫媒病毒感染也可出现如肌肉痛、关节疼、呕吐、恶心、眼眶痛等症状。(二)虫媒病毒病的诊断

虫媒病毒病的诊断有多种方法,最直接的方法是分离病毒,此外要靠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的血清学检测,由于在洪水泛滥的地方各种条件较差,很难实施实验室检测,医生可以根据当地虫媒病毒流行的情况给以诊断。虫媒病毒感染一般呈小范围流行,有季节性,常常是当地已经发生过的虫媒病毒,发生的虫媒病毒病应与当地的媒介有对应关系等等,这些特性结合病人的体征可以帮助对疾病作出诊断,症状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32(三)虫媒病毒病的预防措施

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播媒介和人群免疫。

1.控制传染源 主要是控制病毒长期宿主和扩散宿主,是为了切断虫媒病毒的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自然循环。

2.控制传播媒介 目前在灾区预防虫媒病毒流行的主要措施应该是切断传播媒介,这一点致关重要,只要切断了蚊虫传播的环节可以大大减少虫媒病毒病的发生。主要措施是灭蚊。今年我国南方洪涝灾区的特点是洪涝时间长和受灾面积大,洪水退后有些区域还可能有洪水的滞留,蚊虫极易孳生,蚊密度会增加,加之人们居住条件、环境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等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造成虫媒病毒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因此目前和退水之后要大力开展灭蚊运动以减少疾病流行。

3.人群免疫 虫媒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可能一一制备疫苗,因疫苗要提前注射才能有预防作用,因此在灾区立即大规模使用虫媒病毒疫苗是不现实的。(四)虫媒病毒感染的处理原则

虫媒病毒感染并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症状较轻的感染一般可以自愈,严重感染和症状较重的病人一般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并及时送医院治疗。其它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洪涝灾区灾民流动、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生活水平下降。一方面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灾区儿童的抵抗力可有一时性的下降。有些已列入我国计划免疫预防的针对性疾病,如麻疹、百日咳等,可能因灾情而未能按常规免疫程序接种,留下敏感的免疫空白儿童,存在潜在流行的危险,一旦洪水退后,应立即补种有关疫苗。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田间作业人员中。

1.流行因素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在洪涝灾害期间或抢收割稻谷期间,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鼠类、猪、犬和牛)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而感染本病。病原体可经皮肤、粘膜侵入人体。由于大雨、地面土壤被稀释接近中性,为其病原体的 33 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在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洞及牲畜饲养场所被洪水淹没,带菌动物的粪、尿伴随洪水四处漂流,同时大量鼠类和牲畜迁移到未被淹没的地区,扩大了传播范围。

2.临床和诊断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 7~14天,短者3~4天,长者可达28天。钩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并危及生命。

3.特异性诊断 钩端螺旋体培养阳性,显微镜凝集试验,单份血清1:400,双份血清呈4倍增高。

4.治疗 要早期发现病人,卧床休息,患者应早期就地治疗。以青霉素注射为首选疗法,其次为四环素族、庆大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及其他广谱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预防赫氏反应的发生。青霉素治疗剂量为80万单位~120万单位/天,分2次~3次注射,一个疗程为5天~7天,青霉素治疗要足量,预防眼和神经系统后发症。5.预防对策

(1)在流行地区,加强灭鼠工作。

(2)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

(3)在流行地区,对参加抗洪救灾和稻谷收割的主要劳动力,应接种对型钩体菌苗或在监测发现首例钩体病患者后,对高危人群,在防疫医生指导下服用强力霉素,200毫克/1次/1周。

(4)宣传教育,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5)病人粪尿用石灰和漂白粉消毒。

疟 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目前我国常见的是间日疟,恶性疟主要流行于海南、云南二省。(一)流行因素

疟疾流行有三个环节 传染源为现症病人或无症状带虫者;按蚁是传染人疟的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疟疾没有免疫力者。除了高疟区居民对疟疾有一定的免疫力以外,其余地区居民均为易感人群。

疟疾流行最适宜温度是20-30℃。水灾后,蚊虫孳生地扩大,按蚊数量增多;居民露宿或住在简陋的棚屋,缺少防蚊设施,蚊虫叮咬机会增加;居民迁移流动,使传染源输入,人群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极易引起疟疾流行。(二)症状

疟疾临床症状通常有以下四期 1.前驱期

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2.发冷期

手脚发冷,继而寒战、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体温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续10多分钟至2小时。3.发热期

寒战后全身发热、头痛、口渴,体温可升至 39℃或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此期可持续2-3小时。4.出汗期

高热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此期可持续1小时以上。(三)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诊断

间歇性定时发作上述临床症状,恶性疟为每日发作 1次,间日疟为隔日发作1次。发作多次的患者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人可出现昏迷。2.病原诊断

发热病人从耳垂取血,在玻片上涂制厚薄血膜,用吉氏染色液染色,显微镜油镜检查疟原虫,这是目前最简单而可靠的诊断方法。3.血清学诊断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疟疾抗体,抗体阳性者说明曾患过疟疾。

(四)处理原则与预防措施

1.治疗

间日疟治疗 氯喹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日、3日各0.45g),加伯氨喹90~180mg,4日~8日分服(每日22.5mg),以上均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下同。

恶性疟治疗 氯喹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日、3日各0.45g),加伯氨喹67.5mg,2日分服(每日22.5mg)。

对氯喹抗性的恶性疟治疗 咯萘啶1.2g、磺胺多辛1.0g、加伯氨喹45mg,2次分服;或青蒿琥酯600mg,5日分服(第1日200mg,2次分服,第2日~5日每日100mg,2次分服);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

重症恶性疟治疗 用青蒿琥酯或咯萘啶或蒿甲醚或二盐酸奎宁注射作抗疟治疗,以及输液,补充维生素并作辅助治疗和对症治疗。2.预防服药

在高疟区和出现疟疾暴发流行趋势地区,流行季节居民用乙胺嘧啶50mg,加伯氨喹22.5mg预防服药,孕妇改用氨喹或哌喹0.3g,均每10日1次。3.灭蚊

在高疟区和出现疟疾暴发流行趋势地区,用二二三(2mg/m2)滞留喷洒住屋和牲畜棚;在普遍使用蚊帐地区用溴氰菊酯(10-20g/ m2)浸泡或喷洒蚊帐灭蚊。4.防蚊

提倡使用蚊帐、蚊香,利用蒿、艾等野生植物烟熏驱蚊,尽可能不露宿,减少蚊虫叮咬。

血 吸 虫 病

血吸虫病是经钉螺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据 1995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推算,我国现有血吸虫病病人86.5万,钉螺面积34亿平方米,有95%以上的钉螺面积和病人分布在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湖南五省,这也是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几个省。

(一)水灾期间血吸虫病流行特点 1.发病人群集中

在水灾期间,血吸虫感染和急性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非疫区人群和没有血吸虫病 36 史的当地人群,尤其青少年是高危人群。2.感染场所集中

水灾期间容易发生血吸虫病感染的主要地点是居民点附近的一些钉螺密度较高,人畜活动频繁及污染较重的湖滩与草洲地区。3.感染季节

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感染集中在4月~10月。有两个感染高峰,一为5月~6月,另一高峰为9月~10月。4.感染方式

在洪水期间捕鱼捞虾是主要接触疫水的方式。居民居住在圩堤上,被洪水所包围,生活用水及游泳消暑等接触疫水方式感染血吸虫病也非常可能。另外,防洪抢险人群发病率也很高。5.水位与感染的关系

当洪水淹没江滩易感地带0.5米至1米水深时,钉螺大量释放尾蚴,人畜此时下水感染机会极高。(二)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

1.潜伏期 80%以上在30~60天,平均约40天。潜伏期长短和感染严重程度有关。2.发热 典型者午后体温骤升,午夜大汗热退。重症病例多见缓脉。一般发热前仅有畏寒,很少伴有寒颤,热退后自我感觉良好。反复感染的病例可表现为不规则驰张型低热。

3.过敏反应 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出血性紫癫、支气管哮喘等均可能发生,但发生率不高。血象嗜酸性粒细胞比数通常高于30%。4.消化系统症状 发热期间,多伴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轻微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腹泻次数一般每日3~5次,大便初为水样,后则出现脓、血、粘液等。5.肝脾肿大 绝大多数患者有肝肿大,一般左右两叶都肿大,并伴有压痛。6.呼吸道症状 约半数以上病例有轻度咳嗽,多为干咳。有时肺部可听到干罗音或少量湿罗音。(三)诊断

1.疫水接触史 发病前数周有疫水接触史。

2.症状和体征 畏寒、发热、多汗、肝肿大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特征,常伴有 37 肝区压痛、脾肿大、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出现腹水和肝功能损害。

3.粪检和血象 粪便检查出血吸虫卵是确诊的依据,白细胞总数(>10X109/l)及嗜酸性粒细胞(占10%~30%)明显增多,有辅助诊断价值。如症状典型、粪检阴性者,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强阳性者可按急性血吸虫病治疗,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IHA、ELISA、COPT。(四)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 1.加强护理 早期卧床休息。

2.支持治疗 口服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维生素C等。

3.补充体液 有明显腹泻及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可考虑补充水、盐及能量物质。4.病原治疗 轻型及体温在39℃以下,一般情况较好的中型患者,可尽早进行病原治疗。对病情较重的中型或重型患者,先用支持疗法,治疗合并症,改善机体状况,再择时作病原治疗。药物以吡喹酮为首选。治疗急性血吸虫病一般可采用120mg/kg总量的6日疗法,其中二分之一剂量在第1日及第2日分服完,其余二分之一在第3日-6日内服完。(五)控制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的措施

控制急性血吸虫病的重点人群。参加防洪抢险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特别是来自非疫区的官兵,缺乏对血吸虫病的免疫力,特别容易感染,感染后的症状也较重;参加防洪的干部,学生和群众;长时间接触疫水的居民。控制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的措施分二个阶段 1.防洪抢险期间

这期间洪水很大,灭螺不仅效果差,而且代价太大,个人防护也难以进行,应以吡喹酮早期治疗为主要措施。

(1)对参加防洪抢险的居民在接触疫水后4~5周,以40mg/kg体重的吡喹酮一次口服。如服药后仍继续参加防洪抢险,则应在第一次服药后的4-5周,再以同样剂量吡喹酮治疗一次。虽吡喹酮毒性、副反应轻微,但防洪抢险人员日夜奋战,十分疲劳,为防止不适,以换岗休息时服药为好。

(2)对参加防洪抢险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应登记造册,在返回驻地后4~5周,以吡喹酮60mg/kg体重二日疗法治疗。也可采取血清学方法检查,如用 IHA、COPT、ELISA法筛查,阳性者予以治疗。

38(3)对疫区的灾民可在洪水发生后4~5周,以吡喹酮40mg/kg体重口服治疗一次。(4)安全用水 对防洪抢险第一线和灾民临时居住地的饮用水,每50kg饮用水加漂白精0.5g或漂白粉1g进行处理,30分钟后可以饮用。

(5)对防洪抢险第一线和灾民临时居住地附近有钉螺分布的小水域和滩地可用氯硝柳胺进行处理,杀灭尾蚴和钉螺。喷洒剂量为2~3g/m2;浸杀剂量为2~3g/m3水体。

2.灾后生产自救期间

灾后控制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是健康教育、重点环境灭螺和血吸虫病早期治疗。

(1)健康教育 对群众特别是学龄儿童开展健康教育,不到有螺水域游泳、戏水、捕鱼捞虾。在易感地带应树立警示牌。

(2)在初步调查螺情的基础上,对居民生活和生产区的易感地带以氯硝柳胺灭螺、灭蚴,喷洒剂量为2~3g/m2;浸杀剂量为2~3g/m3水体。

(3)早期治疗 因生产自救居民接触疫水频繁,感染机会增多,为减少和控制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应在10月底至11月中,对反复接触疫水的重点人群,以40mg/kg体重的吡喹酮普治。对非重点人群可用血清学方法筛查(方法同上),阳性者予以治疗。

(4)对牛、猪等主要家畜,应在年底之前进行一次吡喹酮普治(黄牛:30mg/kg体重,水牛:25mg/kg体重,猪、羊等20mg/kg体重)以减少家畜传染源对环境的污染。

(5)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次年春天对洪水波及范围,以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方法进行一次钉螺调查(每5米和10米框距设框)以了解钉螺的扩散情况。

皮 炎

在洪涝灾害发生后,尤其是内涝积水长期不退的地区,皮炎的发病率很高,主要是指人体四肢由昆虫叮咬、污水浸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性感染。据调查,洪涝期间发生的皮炎,除因抗洪抢险、打捞抢收庄稼引起的浸渍糜烂型皮炎、蚊蜢叮咬后搔抓引起继发性皮肤感染外,大部分为动物尾蚴皮炎。

(一)抓紧灾后重建工作 做好人畜粪便的管理,及时打捞周围水体的漂浮物,可 39 达到破坏椎实螺、土螺的附着、孳生场所的目的,并把死水变成流水,可降低周围水中动物尾蚴的密度。

(二)使用防护剂 对经常涉水的人群可使用个人防护剂。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原液涂擦一次,保持8小时,2%氯硝硫胺的脂肪剂涂抹肢体,也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鼠 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流行病学特征与症状

以下各点应作为鼠疫临床诊断的依据

1.急性起病,高热病人,且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前10日内,曾到达过存在鼠疫的地区。

2.淋巴结迅速肿大、坚硬、极度疼痛,推之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不易移动。3.和/或迅速发展的全身内毒素中毒症状,中毒性休克,发生肺部感染症状,咳嗽,咯带血的泡沫样痰,并有肺部炎症体征。

符合以上 1)、2)或 1)、3)条特征的病人,应考虑鼠疫诊断。(二)诊断与治疗

1.在开始治疗前,首先采取标本。所有病人均应采取血液标本;发生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实行淋巴结穿刺吸取组织标本,可先注射入少量生理盐水再行抽吸;发生肺部症状者应收集痰液标本,有条件时,令病人对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咳嗽;上述标本应密封贮存在4℃以备检验。

2.对病人试行抗菌治疗。首选链霉素,也可使用其它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抗菌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有效的抗休克与强心治疗。(三)预防与控制措施

在本次洪涝灾害区域内,防范的重点是:在灾区开展生产自救时,其人员深入鼠疫地区进行劳务活动,可能发生感染,并可能在潜伏期内将鼠疫带回受灾地区。据此,应准备并做到如下各点。

1.在参加救灾抢险的军民,被洪水围困的灾区居民中,以及房屋被淹,被毁而不得不在简陋条件下居住的居民中发放杀虫药物,在其居住地点及周围喷洒以防止吸血昆虫叮咬。

2.在洪水消退后,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各鼠疫监测点应对各自管辖的区域内,受到水灾影响的地区进行一次调查,以确定鼠疫疫源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无异常情况,有无鼠疫动物病活动的迹象。

3.各鼠疫地区应向来自灾区的务工、经商人员进行关于鼠疫的宣传,以便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卫生部列出当年及过去5年内发生过鼠疫动物病的县份名录,发至灾区各县以上卫生防疫机构,以备作为诊断的依据。

5.灾区各地应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鼠疫诊断方面的宣传,在灾害期间,特别是在外出人员返乡时,注意发现可疑的患病人员。

6.发现可疑的鼠疫病人时,立即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应送达卫生部。

7.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尽可能减少与病人接触的人数。

8.令全国鼠疫防治基地,河北省鼠防所,内蒙流研所,云南流研所,广东鼠防所和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准备鼠疫检验人员及鼠疫检疫器材。疫区发生可疑情况时,由卫生部根据发生问题的地点,指令上述单位派出人员对情况进行核查并明确诊断。

9.一旦鼠疫诊断确立,则根据《国家鼠疫应急预案》,开始相应的疫区处理。相应地区成立疫情处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疫情处理工作。卫生部指派专家组,负责疫情处理的各项技术措施。

炭 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由于炭疽芽孢具有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造成这种污染常持续存在。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污染的皮毛、土壤、水源;食死于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感染本病。

(一)炭疽的流行因素

在我国炭疽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炎热多雨有利于该病的传播,因为炎热的气候和潮湿的环境是炭疽芽孢杆菌发芽繁殖的最佳时期,此时人往往穿衣单 41 薄,皮肤裸露部位多,易受蚊虫叮咬;由于洪水泛滥,容易使沉积在土壤中的炭疽芽孢冲出,随水流污染地面,增加了人和动物感染的机会,导致人与动物炭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在这个时期,人和动物居住比较密集,长期在不良环境中生存,身体抵抗力减弱,极易造成该病的暴发流行。(二)动物炭疽的诊断和治疗

动物没有先兆突然倒地死亡,应疑似为炭疽。从死亡动物的鼻、口腔或肛门流出煤焦油状的血液更要特别警惕炭疽的可能性。如果疑似为炭疽,就不能打开胸腹腔,以防溢出液体扩大污染,应由兽医人员参加处理,在死亡动物耳根外缘切一小口或切一片组织进行血涂片和病原分离,一般来说,血液凝固慢,呈黑色,镜检和培养易获成功。

在一般情况下,患炭疽的首例动物不易被发现,大都是出现死亡动物后才在同群动物中发现被感染。对于患病动物的处理,原则上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家畜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应严加隔离并由专人饲养治疗。在发病早期静脉注射青霉素钠盐,按12000~17000u/kg体重给药,6~8小时后再用一般标准量行青霉素疗法、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按6000~10000u/kg体重给药,但应于24~48小时后再次给予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合用效果更好。(三)人类炭疽的诊断和治疗

病人生活在己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地区和水源中从事过挖掘等活动的流行病学背景条件下,临床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周围组织非凹陷性水肿,疼痛不明显,或直接发生大片水肿和坏死区,伴有中度以上发热和引起该区的淋巴结肿大时应疑似患皮肤炭疽。同时对于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腹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水样便、或高热、呼吸困难、伴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等症状时;应考虑疑似患肠炭疽或肺炭疽,应尽快采集皮肤损害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涂片显微镜检查炭疽杆菌和细菌分离培养炭疽杆菌,以便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

对炭疽疑似病例应隔离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成人一般剂量为80~320万单位,分2~4次肌注,疗程5~7天。对于重型病人,剂量增至每日1000万单 42 位以上,并进行静脉滴注和对症治疗。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可选用其它有效抗生素治疗,对于皮肤病灶切忌引流和挤压,以防止败血症和混合感染,肿胀部位可用冷敷法消肿,创面保持清洁,局部用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外敷无刺激的软膏。

(四)炭疽的防制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向群众宣传炭疽的预防知识和危害性,群防群治,自觉做到“三不”、“一坚持”即对已经死亡或确诊患病的动物不屠宰、不剥食、不销售,坚持死亡动物尸体焚烧。

2.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通过在群众中普及炭疽知识,让他们了解人和动物发病时的症状,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农业部门,两部门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做到早确诊、早处理。

3.尽可能不裸露皮肤,有外伤史的严禁接触疫水,开展大搞群众性的消、杀、灭活动,防止蚊虫叮咬。

4.对近几年有炭疽疫情报告的受灾区中的高危人群和大家畜开展预防接种,坚持3~5年,建立起一道免疫屏障。

5.加强检疫监督,强化群众的法制观念,严格管理动物肉制品、皮、毛等的销售,限制牲畜的流动和放牧范围,加强各种动物饲养方式的管理,避免人、畜混居。6.在疫区的处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按要求严格操作,彻底消毒处理外环境污染,绝不留死角,以防后患。

7.对于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严禁剥皮食用,若已被肢解,则须将畜尸的剩余部分尽可能搜集完全并彻底焚毁。对于死于炭疽病人的尸体应将其口、鼻、肛门等腔道口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棉花或纱布塞紧,把尸体用消毒剂浸泡的床单包裹,然后火化。

8.对于病人和牲畜的排泄物,可使用二倍量的20%漂白粉液或6%的次氯酸钙液与其混合,作用12小时再行处理;对于污染物表面,如墙面、地面、家具等可用5%~10%漂白粉液或2%过氧乙酸(8ml/m2)喷雾;对于低价值的污染物品应尽可能焚烧;对于污染地面,应首先查明污染的范围,使用20%的漂白粉液浸渍2小时,连续处理2次,亦可用柴油喷灯喷烧地表,将地表土挖起20cm,再用20%的漂白粉液(1000ml/m2)喷洒充分混合。

43(五)注意事项

1.炭疽早期有明显水肿,有痒无痛,并不化脓,注意与疥子、痤疮、脓性溃疡等皮肤病相鉴别。

2.严格按厂家疫苗禁忌说明要求进行预防接种。

3.深埋处理炭疽动物尸体的经典方法难以实现无害化,易遗留隐患,应予以禁用。4.在灾后重建家园的动土工程和各种皮、毛制品厂恢复生产过程中,一定要由政府部门对该地、该厂是否存在炭疽的危险性做出科学评估,方可动土和开工。

獭兔安全防病要点 篇5

1. 母兔乳房炎。

在产后2~3天内,给母兔肌肉注射大黄藤素注射液2毫升,或每日口服复方新诺明0.5克,同时加上等剂量的小苏打,连用3天。

2. 仔兔黄尿病。在仔兔出生3~5天内,用庆大霉素或大黄藤素滴鼻,每次3滴,连用2~3天。

3. 免疫接种。

在仔兔30~35日龄时,要皮下注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幼兔达到60日龄时,要注射1次兔瘟单联疫苗。

4. 药物预防。仔兔断奶后要在日粮中添加预防大肠杆菌病的药物。

5. 球虫病。

在仔兔30日龄时进行药物预防,选用3种以上抗球虫药配伍抗生素交替使用,每个疗程7天,停药10天后再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常见的抗球虫药有地克珠利、氯苯胍、莫能菌素等。

二、四季防病要点

1. 春季。

重点预防巴氏杆菌、葡萄球菌、波氏杆菌等病,可每月喂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次每只兔1~2片,连用5~7天,外加等量苏打。

2. 夏季。

重点预防兔球虫病,可每月喂服雄黄,每天每只兔0.1克,连用7天;或内服5%碘溶液,剂量为2毫升,连用15天。

3. 秋季。重点预防胃肠炎、魏氏梭菌病,可每月喂敌菌净,每天每只兔1~2片,连喂7天。

春季养羊要防病 篇6

因冬季舍饲时长期饲喂干草,羊在春季偶吃青草容易采食过量。青草在胃中急性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羊的瘤胃扩大,若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会致使羊死亡。抢救方法是:找一截柳树棍塞到羊嘴内,两端用绳子拴在羊头上,让羊咀嚼,同时用手按摩其左肋部,帮助排气。或将5~10支香烟剥纸,分两次将其中的烟丝塞进羊嘴内,病轻者吃烟后1小时即愈。还可以用新鲜的草木灰10~20g加50~100ml植物油灌服。如上述方法都不见效,应请兽医进行穿孔放气。

2 防中毒。

羊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青草、有毒野菜等会导致中毒。可先用刀刺破羊的耳缘,或让羊口含木棍,使毒液随唾液排出,然后灌服5个鸡蛋清,同时皮下注射阿托品2~5ml。

3 防感冒。

春季忽冷忽热,天气多变,羊易感冒。对病羊可肌注氨基比林或安乃近5~10ml、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50万单位,也可用生姜100g、葱两根切碎熬汤,加红糖50~100g灌服,1日2次,连服2天。

4 防腹泻。

羊在冬季大都单食干草,春季吃青草,肠胃不能适应,易腹泻。应将干草、青草搭配饲喂,使羊的肠胃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发生腹泻后可给羊喂服庆大霉素治疗。

5 防寄生虫病。

防病服务论文 篇7

快速调用Wind ows Defender清扫病毒

和一般的杀软运作模式不同, W i n d o w sDefender显得比较低调。在一般情况下, 其处于深藏不露状态, 只有当出现病毒活动迹象时, Windows Defender才会露出真容与之对抗。如果用户需要手工对全盘进行扫描的话, 需要手工逐层去寻找其启动程序。例如, 对于Windows 8来说, 需要先运行“services.msc”程序, 双击“Windows Defender Service”服务, 将其启动方式设置为自动。之后在开始菜单的搜索栏中输入“Windows defender”, 即可启动该软件, 在其主界面打开设置界面, 选择“启用Windows Defender”项即可。在Windows 10中, 可以打开设置界面, 在其中进入“更新和安全”窗口, 在最底部点击“打开Windows Defender”链接, 才可以启动Windows Defender主程序。注意, Windows Defender的病毒库会跟随系统升级而升级。也可以在其主界面中的“更新”面板中点击“定义更新”按钮, 来进行手动更新操作。

其实, 完全可以更加快速的启动W i n d o w s Defender。进入“c:programsfileswindows defender”目录, 在其中的“msascui.exe”的右键菜单上点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项, 为其在桌面上建立快捷图标。为了让Windows Defender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可以运行“regedit.exe”程序, 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打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 s o f tW i n d o w sCurrent Versio nRun”分支, 在右侧窗口新建类型为字符串型, 名称为“Windows Defender”的项目, 将其值设置为“"%programs files%windo ws defendermsas cui.exe"-runkey”。这样, 即使关闭Windows De fender主窗口, 其显示图标依然可以镶嵌在任务栏上。当然, 也可以打开“C:Program Data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文件夹, 在其中为上述“msascui.exe”文件建立快捷方式, 这样, 当启动系统时, Windows Defender就可以自动运行了。

在最新版的Windows10中, 系统会在资源管理器的上下文菜单中添加和Windows Defender相关的扫描项目。例如选择某个驱动器, 在其右键菜单上点击“使用Windows Defender扫描”项, 可以对其中的所有内容进行扫描。但是在之前的系统中, 却没有提供该功能。其实, 运行Windows Defender Status Manager这款小工具, 在其主界面中会询问用户是否在右键菜单中添加扫描项目, 当用户确认后就可以为Windows Defender功能添加名为“Scan With Windows Defender”的右键菜单项, 让用户可以快速调用Windows Defender扫描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当该小工具安装完毕后, 可以在系统托盘中显示和Windows Defender关联的图标。只需点击该图标, 就可以自动打开Windows Defender。

此外, 也可以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打开“HKEY_CLASSES_ROOTFoldershell”分支, 在其下建立名为“WIndows Defender”的子健, 选中该子健, 在右侧建立类型为字符串型, 名称分别为“Icon”和“MUIVerb”的键值名, 将其值分别设置为“%Program Files%W i n d o w s D e f e n d e rEpp Mainfest.dll”和“使用Windows Defender扫描”。选择“WIndows Defender”子健, 在其下建立名为“Command”的子健, 选择该子健, 在右侧双击默认项目, 将其值设置为“"%Program Files%W i n d o w s D e f e n d e rM p C m d R u n.e x e"-s c a n-s c a n t y p e 3-Signature Update-file%1”。这样, 在选中的文件或者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中就会出现“使用Windows Defender扫描”项, 便于执行快速扫描操作。

使用优盘快速扫描病毒

当病毒侵入系统, 将Windows搞的乱七八糟, 使用Windows Defender直接杀毒效果不大时, 可以使用离线版Windows Defender, 直接在PE环境下将病毒一窝端。因为移动版Windows Defender体积并不大, 所以可以找一个体积较小的优盘 (例如已经淘汰的1GB优盘) , 使用FAT32格式将其格式化。进入微软官方网站, 下载和当前的系统版本相同的Windows Defender离线版工具。如果您的系统支持UEFI格式, 则必须下载64位版本。运行该工具, 在向导界面中选择“在不受密码保护的USB闪存驱动器上”项, 点击下一步按钮, 选择目标优盘, 之后按照提示将其制作成杀毒启动盘。

进入该优盘, 对其文件组成进行查看, 可以发现该盘中包含了PE系统和Windows Defender两部分。当电脑出现顽固病毒后, 可以在主板上将优盘设置为首个引导设备, 之后插上该优盘, 重新启动系统, 当进入Win PE环境后, Windows Defender可以自动运行, 在“扫描选项”栏中选择“快速”项, 可以对系统关键部位清扫病毒。选择“完全”项, 可以全盘彻底清扫病毒, 选择“自定义”项, 可以手工指定扫描路径, 点击“立即扫描”按钮, 就可以发现并清除病毒了。

如果您想让离线版Windows Defender在硬盘上安家, 脱机优盘灵活使用。可以在打开该优盘, 将其中个的所有内容复制到某个分区中 (例如“F”盘) 。运行Boot ICE这款小工具, 在“BCD编辑”面板中点击“智能编辑模式”按钮, 在编辑界面点击按钮菜单“添加”→“新建WIM启动项”项, 选中该启动项, 在右侧的“启动磁盘”列表中选择当前硬盘, 在“启动分区”列表中选择F盘, 在“设备文件”栏中输入“sourceboot.wim”, 即Win PE的核心文件。在“SDI文件”栏中输入“bootboot.sdi”, 在“菜单标题”栏中更改其名称, 在“启动文件”栏中输入“windowssystem32bootwinload.exe”, 点击“保存当前系统设置”和“保存全局设置”按钮, 保存配置信息。

注意, 对于UEFI启动来说, 目标分区必须采用FAT32格式, 在“BCD编辑”面板中点击“其他BCD文件”项, 选择“f:feimicrosoftbootbcd”文件, 对其进行编辑处理, 同时在上述的“启动文件”栏中输入“windowssystem32bootwinload.efi”。这样, 在启动时, 在Windows引导菜单中选择上述启动项, 就可以直接进入Win PE环境执行Windows Defender清理病毒了。当升级病毒库时, 对于32位系统, 可以打开“http://g o.m i c r o s o f t.c o m/fwlink/?Link ID=87342”地址, 来下载病毒库“mpamfe.exe”, 对于64位系统, 可以打开“http://g o.m i c r o s o f t.c o m/fwlink/?Link ID=87341”, 来下载病毒库文件“mpamfex64.exe”。之后将其覆盖优盘上的同名文件, 即可实现病毒库的升级。

使用Windows Defender, 清理流氓软件

现在网上流氓软件横行, 给用户造成了很多烦恼。其实, 利用Windows Defender, 可以轻松拦截这些让人厌恶的流氓软件。运行“regedit.exe”程序,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 o l i c i e sM i c r o s o f tWindows Defender”分支, 在其右键菜单上点击菜单“新建”→“项”项, 新建名为“Mp Engine”的子健。选中该子健, 在右侧窗口新建类型为DWORD, 名称为“Mp Enable Pus”的键值名, 双击该键值名, 将其数值设置为“1”。之后重启系统, 就可以开启Windows Defender的流氓软件拦截功能。

在实际使用时, 可以在Windows defend而主界面按照需要, 执行快速扫描, 完全扫描或者自定义扫描功能。当扫描结束, 对于发现的流氓软件或者垃圾程序, 在操作菜单中选择“删除”项, 之后点击“应用操作”按钮, 即可将其删除。如果发现了很多流氓软件, 可以点击“全部删除”按钮将其清除。

如果无法删除某些顽固的文件, 可以进入Win PE环境删除不, 或者使用Unlocker等工具进行删除。进入Windows Defender选项设置界面, 选择“自动扫描计算机”项, 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扫描频率, 扫描时间, 扫描模式等参数。选择“扫描前检查更新的定义”项, 可以让Windows Defender检测出最新出现的流氓软件, 防止其破坏系统安全。

多管齐下, 及时高效升级病毒库

使用W i n d o w s Defender的自动更新功能, 可以方便快捷的更新病毒库。但是, 对于一些对于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用户来说, 会担心一旦自动更新失败, 就会给病毒入侵带来可乘之机。其实, 利用计划任务功能, 就可以让Windows Defendr在指定的时间点自动执行更新操作。以管理员身份运行Power Shell, 在其中执行“SCHTASKS/Create/TN"Windows Defender Update"/TR"'%Pro gram Files%Windows DefenderMp Cmd Run.exe'/Signature Update"/R U S Y S T E M/R L HIGHEST/SC ONLOG ON/DELAY 0010:00”命令, 可以让Windows Defender在开机十分钟周, 以最高权限运行升级程序, 来更新病毒库。

当然,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 (例如内网限制连接Internet等) 无法在线更新病毒库的恶化, 也可以下载离线病毒库的方式, 来手工升级病毒库。按照上述网址, 下载32位或者64位的离线病毒库, 之后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即可。

在局域网环境中, 也可以在某台可以正常连接Internet的电脑上自动更新Windows Defender病毒库。之后将该机中的“C:Program DataMicrosoftWindows defender”文件夹中的设置为共享状态, 在其他主机上将该共享目录中的内容全部复制到本机上, 并覆盖原目录, 同样可以升级Windows Defender病毒库。但是, 如果遇到无法在线更新Windows defender的情况, 可以进入系统设置界面, 在更新和恢复窗口左侧选择“Windows更新”项, 点击“立即检查”按钮, 在更新列表中选择病毒更新定义项目, 直接下载并升级病毒库。

“防病”铺就精准扶贫之路 篇8

以湖北省山区县秭归县为例, 具统计, 该县共有贫困户22205户, 其中因病致贫户数达11900户, 因病致贫户数占比高达54%。这一数据一方面反映出疾病是农村居民致贫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方面也间接指出“医疗扶贫”政策必将在“消除贫困”的战略中肩负起重要责任。

一、认识防病工作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 一些家庭因为生病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 使得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不敢生病、生不起病、一生病就穷的情绪, 一直在农村蔓延, 导致得病家庭对看病就医产生畏惧和消极心理。小病拖重、大病拖残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加剧了这些家庭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漩涡。虽然当前国家医保救助政策正日趋完善, 但是依旧无法解决疾病对家庭中主要劳动力健康的“侵害”而致贫的难题。当疾病摧垮了这些家庭经济收入的中流砥柱后, 即使享有医保救助政策, 这些家庭依然无法摆脱贫困的困扰。“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既能极大限度地降低该类事件的发生频率, 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 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 因此“防病”不失为医疗扶贫政策的首要选择。

新医改实施以来, 诊疗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 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的服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医疗机构过去倾向医疗业务的天秤重心正悄悄向公共卫生偏移, 这一现象也标志着我国卫生领域正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计划免疫、卫生监督、妇幼保健、慢病管理、老年人管理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系列工作的开展, 预示着我国“防病”策略的有序拓展。然而“防病”工作依旧面临诸多压力, 如何“理清思路、理顺条理”, 依然任重道远。

二、 为防病工作铺就新“丝路”

一是强化对疾病防控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定专项规划, 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防病管理体系实。推进疾病防治工作, 须从如何开展、如何评估、如何完善中探索出符合实际、便于操作、步骤规范严密、机构有效衔接的好策略。建议由政府牵头, 组织以扶贫办、卫生计生、民政、人社、乡镇政府、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以及民众代表组成的议事会, 讨论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防病工作实施方案, 定期召开阶段性会议, 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并及时制定配套性政策、方案予以解决, 让“防病”工作健康可持续推进。

二是强化民众的防病意识。通过有序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提升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 改变民众固有的被动防病模式,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防病中来。由于卫生保健知识的专业性, 建议由卫生计生部门牵头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 制定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 由各级政府部门牵头, 在政企、群工组织中选派专兼职防病宣传员, 通过定期培训, 建立健全全方位覆盖的健康宣教体系。同时, 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 向民众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民众的防病意识。

三是做好人才队伍补给工作。“人才难引进, 人才留不住”, 一直以来都是制约防病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为留住人才, 许多基层医疗机构使尽浑身解数, 通过放宽录用政策、主动前往各大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等方法引进人才, 然而最终签约的人才寥寥无几, 签订协议留下来上班的人就少之又少。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花大力气培养自己单位的业务精英, 培养能独当一面的全科医生, 而当这一部分技术人才学有所成之后, 最终都选择了“人往高处走”, 跳槽去了大医院。面对这一实情, 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来落实人才补给工作。

首先从政府层面, 通过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 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生活质量, 缩小医疗领域待遇两级分化问题, 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 将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等多种手段留住人才。如当前政府出台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定向委培工作, 都是有效的措施。

其次, 从上级医疗机构管理层面, 通过政策手段来鼓励医疗机构的人才流动。如对上级医院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进行条件约束, 要求上级医疗机构专业人才在职称晋升期间必须到基层医院工作一年以上方可参聘等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同时落实上下级医院间的对口支援工作, 组织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进行有计划的对口支援。在给基层院设备、资金方面扶持的同时, 重点加强对下级医院诊疗技术、管理方式的指导, 如安排上级医院专家定期到帮扶医院坐诊、指导手术、参与查房、专家讲座、参与管理, 为下级医院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开辟绿色通道等, 强化上下级医院间的交流协作。

三是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培训力度, 通过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邀请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到医院授课等方式, 强化单位职工的服务能力。目前防病工作任务重, 人员少, 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医疗机构很难抽调人员前往上级部门培训学习。即便有机会学习, 一般也是以短期培训为主, 而防病工作涉及面广量大, 短期学习培训恐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效。创新学习模式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选择, 如通过远程网络教学, 着力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学习难的问题。

四是保障基层防病工作资源配置。大多基层医疗机构无力投资防病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 只能是保障公卫工作项目的开展, 而无法保障公卫工作的发展, 致使防病工作设备仪器、科研项目等严重滞后, 无法适应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防病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 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防病工作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地方财政差距, 统筹协调区域防病工作的配套资金问题。

蔬菜防病“准、巧、狠” 篇9

“准”, 首先要诊断准确是什么病, 然后确定哪些药剂可以防治这种病, 哪些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 多大浓度最佳。据此, 来选取所使用的药剂和施用的浓度。当前, 在菜农中较普遍存在的是认不准是什么病, 不熟悉什么病该用什么药。结果就一家看一家, 人家打药我打药, 人家打什么药我打什么药。这种盲目打药势必贻误战机, 造成药害。怎样才能做到“准”, 要求菜农日常生产中积累经验, 掌握常发病害的症状表现, 提高鉴定病害的能力。同时熟悉常用农药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自己没有把握时, 要请教植物医院的专家给以诊断。决不能凭想象, 靠“经验”随意用药。

“巧”, 是把药剂用到刀刃上, 发挥最大的防治效果。首先要掌握所要防治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找出防治的适期。譬如, 对空气传播的流行性病害, 一般都应在初见病株时就及时防治;对土壤传播的病害, 多在播种或定植时防治。不提倡没有病, 先打“太平药”, 更不可等病起来了“马后炮打药”。因此, 做好病情调查和预测预报十分重要。其次, 要了解所用药剂的性质。防病的药剂, 叫做杀菌剂, 有几十至上百种。从防病的作用原理上看, 无外乎三类:一是化学保护性杀菌剂 (简称保护剂) , 这类杀菌剂必须在发病前, 喷洒到蔬菜上, 在蔬菜表面形成一层化学药膜, 就好像给蔬菜穿上了一身保护衣, 日夜防守着病菌来侵。当病菌侵入时, 一碰到有药的地方, 就会受到抑制或被杀死。但对已经侵入到蔬菜内部的病菌, 却无能为力了。二是化学治疗性杀菌剂 (简称内吸治疗剂) , 这类杀菌剂能渗透或吸收到蔬菜内, 抑制或杀死侵入到蔬菜体内的病菌。有点像人病了吃药治病一样, 因此也叫做内吸治疗剂。三是化学免疫性杀菌剂, 这类杀菌剂不是直接对病菌起作用, 而是提高蔬菜对病菌的抵抗力, 使之免于或减轻发病。目前, 所使用的杀菌剂几乎都是前两种类型的。分清药剂是保护剂还是内吸治疗剂十分重要, 分不清就会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常使用的杀菌剂中, 代森锌、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百菌清、五氯硝基苯、克菌丹、福美双、退菌特等, 都是保护剂。托布津、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乙磷铝、粉绣宁、瑞毒霉、百菌清、杀毒钒M8、速克灵等, 都是内吸治疗剂。保护剂就得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 晚了无效, 而且与施药技术也有关系。如喷药时, 马马虎虎, 敷衍了事, 虽然看起来好像都喷上药了, 实际上有许多漏喷的地方。对于极小的病菌来说, 没有喷到药剂的地域仍十分辽阔, 它们仍可以自由自在的侵入。内吸治疗剂就不一定要求这么严格了。当然适时早用, 周到喷施为好。喷雾是防治蔬菜病害常用的方法, 保护地中采用熏烟剂会更省药, 效果更高。对土壤病害采用灌根, 用药集中, 效果显著。

上一篇:创新模式推动创新发展下一篇:气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