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比赛

2024-09-26

结构设计比赛(共12篇)

结构设计比赛 篇1

1 硬件结构设计

以单片机P89V51RB2作为核心部件,设计出一个篮球赛记时记分器。系统包括记时、记分、键盘和显示4个子系统。记时系统采用T0定时器溢出中断,使用单片机时钟信号为基准;键盘部分利用扫描方式识别键位;显示部分采用数码管显示时间和比分,并结合LED点阵进行汉字显示。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1.1 数码管显示

设计中共用12个7段共阴LED显示器,其中6个用于记录甲、乙两队的分数,另外6个LED用来显示比赛的时间。数码管显示器使用ZLG7289B芯片控制,每片7289芯片可以驱动8位共阴极LED数码管,使用3线制SPI总线与单片机通信大大节约了I/O口资源。数码管显示电路如图2所示。

1.2 点阵显示器

点阵显示器如图3所示,采用动态显示的方式即逐行轮流点亮,当扫描频率足够高时,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图像了。为了节约I蛐O资源使用了4-16译码器作为列驱动器,列数据由P0口直接送出。

1.3 键盘电路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键盘的实时性,设计中使用独立式键盘,如图4所示。特殊功能键采用了中断触发方式,以确保其工作稳定。

1.4 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如图5所示,采用手动报警方式,以适应比赛中的各种情况。也极大的避免了单片机的误报和漏报。

2 软件设计

设计中主程序就是对于键盘进行实时查询及点阵的动态显示,即主程序执行循环中不断的重复执行点阵显示及键盘扫描程序,主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2.1 记时模块

记时程序利用T0定时器来进行精确定时,设计中使用模式1。定时器0工作在模式1下最大可产生216=65536μs约为65ms的定时,所以使用其每50ms产生一次溢出中断,则计数初值约为3CB0H。然后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对中断进行计数,20次中断即为1秒钟。

2.2 记分模块

记分模块设计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仅利用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器的2个单元进行存储,由于是8位的存储单元所以记分范围是0-255,足够篮球比赛使用。

加分与减分操作通过键盘进行。并在分数改变后调用通信子程序将新的分数写入ZLG7289进行显示。

2.3 显示模块

由于硬件中使用了ZLG7289B显示芯片,所以软件中仅需要将需要更新的显示数据下载到ZLG7289B中即可,大大提高了单片软件系统的效率。ZLG7289B与微控制器的接口采用3线制SPI串行总线,由CS、CLK和DIO这3根信号线组成。

点阵采用动态显示方式,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1)关闭正在显示的数据。

(2)查表得到将要送显的数据,通过P0口输出。

(3)将数据所对应的列序号送至译码器输入端。

2.4 键盘模块

设计采用逐位扫描的方式识别按键,并使用软件消除抖动,即在查询到有键被按下后延时一段时间后再次查询这个按键。只有2次查询时按键都为有效状态才认为按键被按下。

3 篮球赛记时记分器功能

系统硬件实物如图7所示。显示部分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位于左上角点阵的汉字显示部分,二是右侧LED数码管的数字显示部分,最后是位于整个PCB版左下方的键盘电路,由第一排左起开始依次为key1-key10。

系统工作时采用倒计时方式,左侧点阵显示当前比赛节次信息,右侧第一排数码管显示当前节次的剩余时间,以及24秒进攻时间限制。右侧第二排数码管分别显示比赛双方的分数。

4 结束语

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便于操作等优点,广泛适用于日常一般规模的篮球比赛中。

参考文献

[1]张立,刘畅,肖红安,等.篮球比赛记时记分系统设备的研制与应用[J].北京: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0):3-4.

[2]周蔚宇,唐方红,何周亮.基于89C51单片机制作篮球记分牌显示系统控制部分的研究[J].成都: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30(4):461-465.

[3]杨添朝.2010年FIBA新规则与NBA规则的比较分析[J].长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126-128.

[4]梅丽凤,王艳秋,汪毓铎,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结构设计比赛 篇2

泰华学校 王海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3,44页,《比赛场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阅读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谈话中,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体育锻炼的教育。教学重点: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教学难点: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体育与数学。(2分钟)

1、同学们,知道中国的国球是什么球吗?(乒乓球)

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全部金牌,获得4金,2银,2铜,非常了不起呀!班级里,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请举手?(部分学生举手)喜欢其他体育项目的举手?(其余的学生也举手)什么项目都不喜欢的举手?(没有学生举手)参加体育运动有什么好处?其实体育运动不仅与健康幸福有关,还与数学有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学与体育中的问题:比赛场次(板书课题:比赛场次)

(设计意图:通过热门的奥运话题,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和热爱体育锻炼的教育,并自然导入主题。)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究。(25分钟)

(一)出示问题一:利用学过的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问题。师: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国球质量,我校六一班将选出4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认识“单循环制”: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抓住什么条件? 揭示这节课主要研究“单循环制”的问题。

(每两个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我们把这种比赛方式叫做单循环制。)

学生独立解决。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师引导生交流解决方法:

列表法:表格如何建立?(根据参加比赛的人数列出表格)

表格中的“√”表示什么意思?(打“√”表示进行的一场比赛)

为什么要把表格去掉一半?(去掉部分与打“√”部分重复)画图法:点表示什么意思?(用点表示学生)

两个点之间表示什么意思?(用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学生之间的一场比赛)师小结:看来以前学过的列表法、画图法还是非常直观简洁的,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看清楚比赛的场次了。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和体验,概括出以前的方法,为接下来的新授课作铺垫。)

(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如果比赛的人数是8或者更多,我们又该怎样来解决呢?

出示题目:我校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质疑:比较题目前后的变化,什么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变吗? 学生画图体验:用原来的策略——“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会产生什么问题?(太麻烦、容易数错,数漏。)

仅仅增加了4名队员,用原来的方法有点困难,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书本提供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前后解题策略的对比,激发学生尝试去寻找新的解题策略。安排学生阅读书本,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1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

课件出示:书本第43、44页的表和图

学生独立补充完成表和图,然后小组合作找出规律。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小组代表发表想法。

引导学生发现:把8名同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从2名开始研究,到3名,到4名,到5名,找出规律。

相机补充图表中没有填上的算式是:1+2+3+4=10 重点分析:为什么+

2、+

3、+4呢?让学生充分地看图理解,并充分让学生说出从表或图中所发现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增加的场数应该是(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概括所有的情况,n个人比赛,规律是: 1+2+3+„„+(n-1)= 比赛场次

引导学生发现解决策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板书)

利用规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1+2+3+4+5+6+7=28(场)

设计意图: 给予学生充分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写出规律,在自主探究中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和这个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 全班交流:握手、拥抱„„ 考考你,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生上台投影答案,讲评。

设计意图:及时联系巩固,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师小结:我们能成功地解决刚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什么策略?

生齐答: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我们觉得太麻烦的问题不就解决的吗?以后碰到复杂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三、体验练习,巩固知识。(10分钟)

1、有比较复杂的问题,敢挑战吗?课件出示题目:书本第44页练一练第2题

“星星体操表演队为联络方便,设计了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事,先由教练同时通知两位队长,这两位队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名同学,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如果每同时通知两人共需1分,6分可以通知到多少名同学?”

教师设计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读懂题意。

2、教师与学生通过现场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

3、你会采取什么策略解决呢?

指名学生回答:从1分钟开始研究,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4、学生在书本上独立完成对该问题的探究。

5、指名学生回答。

规律:后一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5、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 4 + 8 + 16 +32 + 64 = 128(名)

6、用这样的方式,通知我们班的同学,需要几分钟就够了?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四、全课总结。(3分钟)

1、这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在什么情况下从简单的情形开始?

总结:在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直接画图或列表难以解决,且包含某中规律时,我们就采取“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

(设计意图:及时的课堂总结,既能培养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梳理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板书设计:

比赛场次

结构设计比赛 篇3

香港贸易发展局于2005年2月18日公布第六届“香港珠宝设计比赛”结果,三项大奖得主分别为关作启(作品名称“风光的背后”)、胡翠銮(作品名称“闪闪鳞光”)及朱慧安(作品名称“圈与点”)。

为了表扬技师在镶方面的造诣,今年新增工艺技术奖,由伍美芹设计、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赞助的“大红灯笼”夺得。

是项公开设计比赛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珠石玉器金银首饰业商会、香港珠宝玉石厂商会、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及香港钻石总会联合主办,目的是发掘人才、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并推广香港珠宝品牌。

今年的主题分别为“古典与崭新的汇聚”及“文化色彩”,前者鼓励参赛者从经典作品中发掘灵感,创作融会古今的设计。而后者则希望设计师从“生活”出发,以不同颜色及形状的宝石展现香港大都会多元文化的独特性。

得奖者之一关作启入行六年.其设计灵感来自“洗衫板”,以红宝配上18K金的一面,代表香港人辛勤努力,能屈能伸的精神;而钻石的一面则代表香港的繁华兴盛。他希望借作品提醒大家香港今日有所成就,风光背后毋忘当日付出的血和汗。他说,有赖技师从旁协助倒模、调较曲面弧度等,才能顺利制作可折曲的双面戒指。

去年优异奖得主胡翠銮,今年以“闪闪鳞光”再度获奖。她设计的耳环以黄金、白金及玫瑰金圆片连环扣成,每片圆片镶上碎钻石,配戴者走动时,圆片可大幅摆动,像鱼儿在海中畅游时一样发出闪闪亮光。

五年前毕业于李惠利工业学院的朱慧安,年纪轻轻便有丰富的获奖经验,她去年的优胜设计更已推出零售市场,并受到顾客欢迎。

朱慧安说自小便爱上珠宝设计,庆幸能寓工作于娱乐中。她说为了迁就市场需要,日常较多设计商业味重的首饰,但透过设计比赛,便可天马行空,作多元化、大胆的尝试。

她今年设计的“圆与点”吊坠便用上红色塑胶、黑色“安力士”石、18K玫瑰金、18K白金、18K黑金、啡色碎钻、白色碎钻等多种物料,以重现款式夸张大件、色彩鲜明、以几何图案作主题的六十年代风情。

朱慧安又认为灵感源自生活,若能在海外进修吸收异国文化,将有助扩阔创作思维。三位大奖得主将获港日经济委员会赞助,于三月下旬前往日本深造,参加由Hiko Mizuno Colege of Jewellery所举办的珠宝设计课程。

所有得奖及优异作品将于“香港国际珠宝展2005”上展出,向海外买家推介香港的创意设计。展览将于3月1至4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38个国家及地区逾1,500家企业将展示各类首饰、钻石、宝石、钻饰手表、刊物、宝石陈列及包装用品等产品。

香港贸易发展局珠宝业谘询委员会主席陈圣泽表示,踏入第22年,珠宝展的规模更盛大,除了参展商数目较去年增加11%外,更有16个国家及地区和商会组成展团参加,而迪拜及日本珠宝设计师协会更是首次组成独立展馆。

今年展览增设“尊尚展厅”,让参展商在具私隐度的理想环境下,与买家加强联系,展示产品及洽谈业务。其他特色展区包括“珠宝精粹廊”、“钟表馆”及“品牌设计精选”,集中展示优质及设计华贵的首饰和钟表,以及品牌及设计师系列。

展会期间将举行多场研讨会,介绍珠宝业的发展趋势,讲题分别为“最新宝石学及其鉴别技术”、“养殖珍珠”以及“如何开展内地珠宝业市场”。

比赛用搜救机器人的设计 篇4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拆弹机器人可以高效率高精准的拆除炸弹,灭火机器人能够独立寻找火源并扑灭火源,搜救机器人能在复杂的环境下找到需要帮助的对象并施以援助,这些机器人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地方便。由于机器人技术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1],技术含量高,对未来高科技社会会有很大影响,因此被很多国家所重视。

本文针对一种比赛规则,设计了基于ARM11Contex内核的STM32F103VE作为主控芯片,配合复眼、PSD距离传感器、灰度传感器,采用4个主动轮的一种搜救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比赛中合理规划路径并高效找到搜救对象。

1 比赛规则介绍

比赛场地[2]如图一所示,是一个244cm×244cm白底正方区域,边界由5cm的黑色胶带标出。场地内随机摆放浅色的橡胶锥(少于12个),锥的高度为22cm,橡胶锥是用来模拟现实中的障碍物,例如柱子、墙等;场地内还有不少于4块的禁区,禁区采用20cm×38cm黑色贴贴在场地上,禁区用来模拟现实中的不可通过的区域,例如地板上的洞、不安全的地方等;被搜救的对象用一个闪烁的白炽灯代替,白炽灯每分钟约25闪,白炽灯用来模拟一个待救援的人间隔的发出求救信号。比赛中,机器人不能离开正方区域,不得碰撞橡胶锥,不得整体通过禁区,机器人高度在22cm以内,最终机器人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白炽灯并且发出蜂鸣声,停下的位置离白炽灯的距离不得超过2.5cm。

2 搜救机器人硬件设计

(B代表光源,R代表机器人)

2.1 中心控制器

中心控制器采用未来伙伴机器人公司的AS-MF10控制器,该控制器的CPU是基于ARM 32位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E单片机,拥有512K的ROM、高达20K字节的SRAM和64K的SRAM,12位A/D转换器,1微秒的转换速度。该控制器有26路模拟信号采样接口,4路电机接口,7路数字输出接口,USB接口,标准I2C接口,EEPROM等。调试程序和下载程序只要使用一根USB线即可,各接口均满足本机器人的硬件设计需求。

2.2 复眼传感器的设计

本搜救机器人采用未来伙伴机器人公司的MF10复眼,一个复眼传感器是由14个红外接收管所构成,每2个并联并且指向同一个方向,一共有7个方向。本搜救机器人在前后两个方向各安装了一个复眼传感器,使其覆盖整个360度范围。该传感器的作用是使机器人能够趋光前进。这两个复眼传感器用铜柱架在车身的最上方,并在每个复眼传感器的上方放上一个与其形状一致的纸片,纸片上方为黑色、下方为白色,从而可以避免周围环境光值对其的影响。

2.3 PSD距离传感器的设计

PSD距离传感器采用夏普公司的GP2Y0A21YK0F,其测量距离为10cm到80cm。本设计在搜救机器人的前方放置5个PSD传感器,摆放位置如图二所示,分别为正前方(1号)、前偏左(2号)、前偏右(3号)、前正左(4号)和前正右(5号),该放置方法能在前方视野中提供无死区的视角,避免在机器人前行中碰撞橡胶锥;在搜救机器人的后面放置2个PSD传感器,分别为后正左(6号)和后正右(7号),保证了在机器人倒行中避免碰撞橡胶锥[3]。

2.4 灰度传感器的设计

灰度传感器采用的是DFR0022,该模块上安装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出白光照射在地面上,光敏电阻根据反射的光线强度将其转换为机器信号,即可判断出该区域是否为禁区。本搜救机器人安装有三个灰度传感器,摆放位置如图三所示,分别在前方最左边(1号)、前方最右边(2号)和后方中间(3号)。该传感器的位置设计能使在遇到单独禁区和有障禁区任意摆放情况下保证本搜救机器人不会穿越禁区。

2.5 电源及电机驱动模块

本搜救机器人需要两块Li Po电池分别对MF10控制器和电机驱动模块供电,对MF10控制器采用7.4V/2S电池,对电机驱动模块采用14.8V/4S电池。因4S的Li Po电池较大则将其安装在机器人的底座的上方,2SLi Po电池则放在最上方固定。

电机驱动模块含有两路电机驱动单元,输入电压在11V到25V之间即可。

3 搜救机器人软件设计

搜救机器人的软件设计是重点与难点,笔者概要介绍各个模块的算法及整体流程。

3.1 速比校正

电机驱动模块输出两路信号到4个主动轮(一侧2个主动轮采用同一路信号),由于电机的机械特性及其他因素会导致当直行时左右主动轮之间的速度产生差值从而直行时线路会有所偏差,为了调整速比消除偏差,必须将左右侧电机进行速度修正,使其在直行时行走直线。

3.2 禁区算法

我们将赛场上的禁区分为无障碍物的禁区和有障碍物的禁区讨论,并且根据搜救机器人退出禁区时白炽灯是否点亮(以下简称有光、无光)的两种情况分析下一步的算法[4]。

3.2.1 无障碍物禁区

搜救机器人前行时遇到了周围没有障碍物的禁区时,若机器人正对禁区(1号和2号灰度传感器同时检测到禁区),该机器人将会后退出禁区随后向右转向;若机器人斜左侧进入禁区(1号灰度传感器未检测到禁区,2号检测到),该机器人将会后退出禁区随后向左转向;若机器人斜右侧进入禁区时(1号灰度传感器检测到禁区,2号没有检测到),该机器人将会后退出禁区随后向右转向。

3.2.2 有障碍物禁区

搜救机器人前行时遇到了周围有障碍物的禁区时,分障碍物在禁区左边和右边讨论。禁区的左边有障碍物时,无论机器人正对、斜左侧还是斜右侧进入禁区,该机器人将会一直后退到可以左转的位置(三种情况后退的位置不同,需要在调试中确定),若此时有光,则向有光的方向转向并前行,若无光,则向右转向并前行,等待下一次有光的时刻再判断;若禁区的右边有障碍物时,则机器人后退到可以右转的位置,其他算法同上;若禁区的左边和右边均有障碍物,机器人将会后退到可以左右转的位置,其他算法同上。

3.3 避障算法

搜救机器人前行时可能会遇到单独的障碍物,在避障的时候笔者将各种障碍物可能的摆放位置和遇到障碍物时是否有光的情况分别作以下几点讨论[4]:

(1)机器人的右前方有障碍物时,无论是否有光,该机器人都会左转绕开障碍物;若左前方有障碍时,无论是否有光,该机器人都会右转绕开障碍物。

(2)机器人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均有障碍物时,无论是否有光,该机器人都会右转避开两个障碍物。

(3)机器人的左前方和正前方均有障碍物时,若无光,该机器人会右转绕开障碍物,若有光,则向有光的方向转向;右前方和正前方均有障碍物时,若无光,该机器人会左转绕过障碍物,若有光,则向有光的方向转向。

(4)机器人的正前方有障碍物时。若无光,该机器人将会右转,有光时,则向有光的地方转向。

(5)机器人的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均有障碍物时,若无光,该机器人将会后退一段距离再右转,若有光,该机器人将会后退一段距离再向有光的方向转向。

3.4 趋光摆正与找灯

本搜救机器人在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物和禁区的情况下,将执行趋光摆正算法。调用趋光函数,首先识别复眼传感器红外接收管中接收光值最大的那一对,再进行摆正,使复眼传感器最中间的一对红外接收管的接收光值最大,即可使该机器人的行进路线总趋向于光源。

在机器人接近光源时,调用停车函数使离灯约2cm处让机器人停止前行并发出蜂鸣声。

4 搜救机器人赛场调试

为了加大难度,笔者将调试场地设计成图四所示,根据调试的过程,调试的内容主要有速比校正、传感器参数、直行速度、转向参数、后退参数、整体机械设计等。

4.1 传感器参数

对于复眼传感器,主要设置三个值,分别为当前无灯的环境光值、有灯且离灯较近的光值和有灯且接近灯的光值;对于灰度传感器,主要设置检测阈值;对于7个PSD距离传感器,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定检测阈值。

4.2 转向及后退参数

针对3.2和3.3节所述的各种可能摆放的障碍物和禁区,转向的速度、时间和角度以及当需要倒行时后退的距离、速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3 系统整体流程

设任意时刻复眼上接收到光值最大的一对红外接收管接收光值为EM,无灯时的环境光值为f1,有灯且离灯较近的光值为f2,有灯且接近灯的光值为f3;并根据3.2和3.3节所述,当无光时搜救机器人所作出的所有动作函数构造为无光行走函数,有光时构造为有光行走函数;根据3.4节所述,该机器人接近光源时执行的函数构造为趋光函数[5]。该系统的流程如图五所示。

4.4 模拟比赛

笔者对设计的场地进行模拟比赛,比赛所用时间最快达到了6s,10次实验的平均时间在8到10s左右,且过程中几乎不会犯规。

5 结束语

根据通用的搜救机器人的比赛规则,本设计合理使用各类传感器,应用少数的传感器完成全方位的避障,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优化到位;软件设计合理,大大提升了复眼、PSD和灰度传感器三者同时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上百次调试,对系统函数进行了优化,使其在不犯规的情况下大大加快搜救速度、提升效率。根据模拟比赛的结果,本设计所用时间较短,达到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忠民.灾难搜救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电子技术,2007,(17):152-155.

[2]张亚萍,马明星.搜救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10,39(05):52-55.

[3]李小燕,陈帝伊,马孝义.智能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0,18(03):51-54.

[4]王永虹,徐炜,郝立平.STM32系列ARM Cortex-M3微控制器原理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设计比赛策划书 篇5

1.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品位,展示大学生的个性风采,为科技文化做宣传,丰富各位同学的校园生活,展示各位同学的才能与创新能力。

2.我们这次大赛的理念就是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海报这种宣传形式更好的服务于校园宣传工作。

二、活动内容:“生态福建,绿动青春”。

三、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宣传部

四.活动对象:全院学生

五、活动时间:20**年4月1日~20**年5月15日

宣传方式:

(1)我们为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以通知、海报、广播为主。

(2)召开全院宣传委员会议下发通知班级,扩大宣传。

六、活动安排:

1作品提交截止时间:5月1日

2作品评选时间:5月7日

3获奖作品公布时间:5月10日

活动要求:

1、作品表现形式均以手绘

2、工具不限,规格海报纸大小

3、海报内容可为幽默、励志、网络流行或自行设计

4、海报中可加文字予以说明

5、作品:以绘画海报的方式参赛(可以到团委会宣传部领取海报纸),一人最多只能交一份作品

6、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的原创作品,不能照书描摹,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内容不得抄袭其他同学作品和历史名著,如有雷同判为作弊,并取消参赛资格

七、参赛流程:

1、提交作品:交至各班宣传委员处,再由各班宣传委员交至院团委宣传部办公室

2、海报背面附上(名字、班级、作品名称、联系电话)

八、评委及评比流程:

采编部部长及干事先挑选作品再由老师评选,将收回的参赛作品进行编号,进行评选,评选标准有:

(1)主题的突出及表现力20%

(2)海报整体美观及谐调度20%

(3)字体的写法技巧、背景图案的绘画技巧以及整体颜色搭配 30%

(4)创新30%

九、奖项设置及资金预算:

1、一等奖 1 名      30元奖品

2、二等奖2 名   2*25=50元奖品

3、三等奖3名    3*20=60元奖品

4、优秀奖5名   5* 15=75元奖品

奖状12张:1.5元*12=18元

夹子:12元

纸张(规格100g):60*1.2=72元

横幅:100元

结构设计比赛 篇6

【关键词】 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活动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以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校在2012级高一学生中开展了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的比赛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性,还取得了课堂教学中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现将活动情况及受到的启示分述如下:

一、选择合适时机开展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比赛活动

由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此类教学也只能初步了解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许多学生对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认识较为模糊。为此,我们参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相关活动的建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的活动,并进行了评比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前,我们系统进行了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了一定的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知识基础。之后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并组织学生作品参加比赛。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全年级的150多件作品,之后我们又继续发动学生增做作品和修正完善作品,于是在后一个星期中我们又收到了80多件参赛作品和一些经过完善修正的作品,本次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236件,据初步统计,全年级参与制作模型的学生约占98%,较好地体现了活动的全体参与性。

对于学生的参赛作品,我们积极组织生物教师认真评比,共评出:一等奖作品5件、二等奖作品6件、三等奖作品10件、优秀作品奖16件。之后我们又从未获奖的作品中选出20多件作品连同获奖作品一起在校园内显著位置进行展示,并连续展出了两天,期间学校高一到高三的学生,乃至许多教师都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学生的作品。

二、本次活动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启示

启示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性

每个人天生都喜欢探究,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既能满足求知欲,又能获得知识、得到乐趣,还能提高能力和增强学习的兴趣性。在本次活动期间我们发现,学生议论有关生物学问题的声音不断,表现出对学习生物知识浓厚的兴趣性。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次活动对学生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据此我们认为积极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启示二: 通过活动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构建知识

本次活动的学生参赛作品中,有许多是2人或3人或4人等多位同学共同完成的,在完成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他们在材料准备、模型构建、模型完善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分工合作、互助学习 ,共同探究等学习过程,在制作模型过程中,学生之间有讨论、有争论、有相互借鉴;在参观作品过程中相互评议、交流和自我修正,并从中构建了较为科学完善的真核细胞结构知识体系。

启示三: 活动可以达到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学习效果

在本次活动优秀作品展示期间,我们时常听到学生对有关作品的评点,議论,也时常看到学生在展示台前相互指认“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心体、核糖体、液泡、核膜、核仁、核孔、染色质”等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场景,以及争辩作品优劣、制作逼真程度、有无制作错误等的场面。

启示四:制作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开展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活动既能让学生动脑,又能让学生动口和动手等;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也有利于科学构建相关生物学知识;而且还能利用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材料选择、细胞形态、相关细胞结构的制作中体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如:在制作叶绿体时,有些同学将绿色硬纸片剪成圆纸片代表类囊体,并用胶水将许多绿色圆纸片粘在一起做成一个个基粒,并用长条状纸片将这些“基粒”连接在一起;有的同学则用各色橡皮泥制成细胞核各部结构的立体模型,在制作液泡时,有的同学用透明塑料袋装上水(有色水)来表示,有的同学则用有色气球装上水来表示,有的同学用白纸做成囊来表示等等。

在本次活动收到的作品中,我们发现许多作品并没有按照教科书上的模型制作例图去制作,在材料选择、各细胞器立体结构设计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创造性。因此,本次活动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必修1中的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必修2中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必修3中的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等都是较为容易开展的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性、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构建起牢固的生物学知识,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这些活动,让“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生物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浅析篮球比赛中快攻的结构与运用 篇7

在篮球比赛中所谓的快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快速进攻, 在获取球权后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前场上篮得分的手段。快攻在现实的比赛中和进攻篮板的获取并成为相对容易的进攻方式之一。在篮球比赛中由于快攻具有攻击迅速, 使得对方很难有效布置防守, 从而轻易得分, 是进攻的最有效手段。

伴随着篮球比赛中对于空间和位置的竞争激烈, 使得对于追求空间和位置所需的速度越来越重视, 这也使得现实的篮球比赛中快攻的速度和成功率越来越高。因此, 有必要重述篮球比赛中快攻的运用。

一、篮球比赛中快攻的发动阶段

在现实的篮球比赛过程中, 快攻的发动也可以称之为快攻的起始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于防守方队员在抢断进攻方球权或者抢夺到放手篮板球后, 拥有篮球的控制权并开始由攻转守, 这一阶段我们通常可以称之为篮球比赛中快攻的发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便是球权的获得和放手队员快攻意识。如果在现实的比赛中队员具有上述两点要求, 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快攻。

为了在篮球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快攻机会, 占据比赛的优势地位, 则需要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认真做好上述两个方面, 也就是抢断球权和获取放手篮板, 球权的抢断, 则主要表现在放手过程中, 认真判断对手运球和传球的线路和方向, 在第一时间获取最佳的抢断位置, 以更好抢断对手传球。再就是需要抢夺防守篮板球, 防守篮板球的抢夺主要是在对手投篮未果后, 防守队员抢夺最为有利的空间和位置, 以获取球权。

篮板球一直作为篮球比赛的生命线存在于现实的篮球活动过程中, 篮板球的抢夺主要通过三方面的措施, 分别为时间、位置和抢夺欲望, 只有这三大要素齐备, 才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夺更多的篮板球。

需要注意的是, 篮球比赛过程中, 只有获得球权和拥有放手篮板后, 才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动快攻, 如果在现实的篮球比赛中, 不具备上述条件则不能够在比赛中策动快攻。

因此, 为了在篮球比赛中占据比分的优势地位, 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动快攻, 则需要现实的队员做好抢断球权和获取防守篮板球两项重任, 只有上述两项工作顺利完成, 才能够在篮球比赛中第一时间发动快攻, 给对手直接打击, 获取分数。

二、篮球比赛中快攻的推进阶段

在现实的篮球比赛过程中, 快攻的推进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 分别为运球快攻和传球快攻。运球快攻主要抢断对手球权后, 迅速运球到前场开展进攻, 这一快攻形式往往发生迅速, 多由单个后卫及锋线队员完成, 在抢断后其最主要的推进方式便是快速运球,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 很多时候进攻方的运球者多是出去场地的高位部分, 如果其丢失球权, 则后面的防守阵地也意味着失手。

因此, 在现实的篮球比赛中多会出现前段后, 进攻一方推进到前场后, 防守方几乎无防守队员, 快攻的推进者只需要快速运球推进到篮下上篮即可, 这也是在现实的篮球比赛中最为直接有效的一种进攻得分手段。

另外一种推进手段, 则是传球, 传球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为短传, 另一种为长传,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长传快攻较为常见, 多是防守方获取球权后, 迅速长传至前场快攻队员;短传快攻则是放手队员获取球权后, 通过两到三名队员之间的短传配合, 将球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前场。

上述两种快攻推进形式, 均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到前场, 实现得分的任务, 在现实的篮球比赛过程中较为常见。

三、篮球比赛过程中快攻的结束阶段

篮球比赛中快攻的结束阶段, 往往以快攻队员上篮得分为止, 上篮的形式可以采取投篮和上篮两种形式, 有条件的队员还可以采用扣篮这一劲爆形式,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 往往快攻到前场后, 多会摆脱放手队员, 篮下多无防守队员, 进攻者可以非常从容的完成进攻得分这一任务。

四、结语

当今社会篮球作为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发展主要载体,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备受人民的喜爱和重视。很多社会人也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来关注高级别的篮球比赛, 其中篮球比赛中劲爆的扣篮和酣畅淋淋的快攻都会给观看者带来很大美感,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主流篮球文化进行宣传, 也应该侧重于对部分篮球技术进行解读。

其中快攻便是篮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战术体系,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快攻的学习与掌握能够让更多的篮球爱好者更好的体会篮球练习过程中快攻这一得分手段, 更好的感受篮球的魅力。

在现实打篮球比赛和学习过程中, 快攻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为:篮球比赛中快攻的发动阶段;篮球比赛中快攻的推进阶段和篮球比赛过程中快攻的结束阶段等三个部分, 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均对整个快攻体系的完成起到积极作用, 是快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郭红卫, 冯永生.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运用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S2:272-274.

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与创新教育 篇8

关键词:创新设计,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处处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也必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竞争和机遇的时代。要想在新世纪激烈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与挑战中取得成果,必须具有独创能力。基于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进行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各国教育部门纷纷制定出与本国经济及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纲要,都把未来教育发展的眼光集中在了如何进行具有本国发展特色的创新教育。纵观世界,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创新教育取胜。有学者认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技术的创新。因此,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世纪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不仅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功能,而且体现了高等教育新的价值,高等教育是知识与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训练基地,更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二、创新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1.创新教育的定义。国际上很多学者在对创新教育进行定义时,把创新教育分为了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大类。从广义上来讲,创新教育是指所有的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形式,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新型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讲,进行创新教育的各类教育活动,都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造力为目的的。

2.创新教育的特点。传统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但它强调实践教学的验证性过程,注重对经典学说的认知和接受,创新性实践环节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性。从创新教育的定义来看,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应该是启发式和开放式的。综上所述,创新教育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创新教育不是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它具有系列课程体系的特点;二是创新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觉性;三是创新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四是创新教育具有实战训练的特点,在实践中让学生全面接触创新全过程和创新乐趣。

三、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创新教育的直接体现

1.播撒创新思维能力的种子。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为大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展现搭建了一个面宽范广的大舞台。大学生们要想在比赛中很好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观察身边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思考技术路线的可操作性,最终形成自己的制作方案。而在这些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想到或想不到的技术难题,在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们学习探究能力,播撒了创新思维的种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播撒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种子。首先,有了创新思维,就要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查证,了解自己的创新设计在国内外所处的一个发展阶段,有什么不足,怎样解决,即“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尽管目前许多学校开设了如《信息检索》这类课程,但是由于学生们平时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搜索到的信息就很难有效的加以利用,而创新类比赛则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与实施平台。其次,为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比赛,从方案设计到最后产品的加工制作,需要用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多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同时,学生们还必须进行相关能力的培训,包括对Auto CAD、inventor、3Dmax等建模软件与单片机、Lab VIEW等控制方面知识的培训。此外,还有PPT、答辩、文档材料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播撒团队合作能力的种子。团队合作及交流表达是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团队合作和有效的交流表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机械类创新大赛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为在此类比赛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只有通过参赛队伍中队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制作出效果最好的作品。很多时候,为保证产品兼顾机械功能、控制功能以及美观的外形,一个很好的产品包括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量与控制、工业设计等各专业的学生。

4.播撒创新实践能力的种子。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重要手段。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型,充分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战能力是创新比赛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现场加工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制作符合一定精度要求的零件,而是切切实实的对于机械加工精度的无限追求。学生们不仅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加工方法,并且结合自己的图纸加工多代产品,不断地摸索和更正,在无数次的测量与应用中寻求最好的加工效果。

5.播撒艰苦创业的种子。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选题范围宽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断刻苦钻研、不畏艰苦,勇于探索和创造,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设计过程,学生们可以懂得科学的方法不等于捷径,就算有好的方法,如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任何人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四、关于机械类创新比赛的几点思考

全国大学生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为积极应对教育部和学校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多年来,始终坚持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科教学改革,通过创新基地、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机构,将机械类创新大赛和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学生创新教育的制度,探索了一条实现学生创新教育的路径,构建了学院—专业—课程全域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创新指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比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等比赛及自主创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相关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赛成果的企业影响力较低。机械类创新比赛,每一届、每一类比赛都有很好的主题,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获奖的作品很多都很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如何在比赛后将这些设计稍加改进转化为企业所认可实施的产品,培养发掘优秀产品设计人才、参赛成果如何转化生产等方面有待探索。

2.比赛成果国际影响力较低。我国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虽然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水平也不断在提高,但是产品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和国际一流水平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3.在技术方法上缺乏自主探索。在比赛中,虽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各类综合能力,但在选题与产品制造过程中,学生们大多都是采用国内外现成的手段与方法,缺少自主探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而研究手段、方法与研究工具的创新,往往体现了研究的创新水平。

4.未能将创新设计成果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设计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完成产品的加工与制造,拉近了学生们与本专业实际工业生产的距离,这些经历对于参与创新设计的同学们的机械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但是如何将这些赛事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五、结语

不管是从国家今后的发展,经济市场对人才各方面的需求,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迫切性,还是从素质教育长远的追求目标而言,创新教育是中国高校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当然,创新教育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学科的教学改革,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总之,从创新教育的观点出发,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已经成为高校对人才定位的战略选择。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其创新教育是当今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罗玉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指导案例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233-235.

结构设计比赛 篇9

1.1 强烈的寓意表达

寓意是足球比赛服设计中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 设计师可以应用多种造型、装饰、色彩设计等手段来表达寓意。在足球比赛中, 拼搏求胜的体育精神是每个球队和球员的最高追求, 如果说胜利和冠军是体育的信仰, 那么经过精心设计的寓意元素就是球队和球员的图腾。

法国队队服采用图案装饰的方式表达寓意 (见图1) 。球衣正面8条红色和3条白色总共11条装饰线组合形成了“V”形图案。这11条装饰线代表法国队11名场上队员, 寓意团结一致、奋勇拼搏。“V”形图案也来自法文单词“Victoire”和英文单词“Victory”胜利的首字母, 寓意取得胜利。装饰线的红白两色与蓝色底色, 共同构成法国国旗三色, 寓意为团结统一的法兰西民族。“V”形图案和“V”形领口的设计创意源自法国队1998年获得世界杯冠军时所使用的比赛服的“V”形领口, 这更加体现出胜利和冠军的寓意。

同样强调团结, 德国队以“团队之星”为本次比赛所使用的比赛服为名, 在球衣正面设计了11条暗条纹, 表示在场上拼搏的11名队员团结为一个整体, 奋勇拼搏;在东道主南非队的比赛服的正面, 设计师用“Y”字形图案来表示南非国旗元素, 寓意南非的民族团结;阿尔及利亚比赛服将狐狸图案的暗纹印在右侧肩膀上, 寓意阿尔及利亚队为“沙漠之狐”。总之, 寓意的设计手法使足球比赛服的形式更加丰富, 在表达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之外, 还展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体现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1.2 经典复古的款式设计

在本届比赛中, 有很多强队采用复古的款式设计, 从往届比赛取得辉煌战绩的比赛赛服中找到设计灵感, 运用到新款式的比赛服设计中。给予对重回巅峰的美好祝愿和对冠军的强烈渴望, 并且用这种方式激励球员。

阿根廷国家队的比赛服以1986年世界杯的冠军球衣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 当时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最终捧起了大力神杯, 给阿根廷人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本届阿根廷的比赛服并没有完全照搬1986年款式, 而是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见图2) 蓝白剑条的图案构成比1986年款更丰富。设计师采用网状布料来模仿当时的球衣质地, 在传统的蓝白剑条图案基础上, 增添了粗犷豪放的效果。衣胸口的队徽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队徽样式基础上在队徽上方多了两个金色的五角星, 代表20世纪阿根廷获得的两次世界杯冠军。

同样是给予对冠军的向往, 英格兰队的比赛服设计灵感来自1966年英格兰夺得世界杯冠军时所使用的比赛服。它简约大气, 突出了悠久的英格兰足球传统;荷兰的比赛服更是融合了1974年、1978年和2000年三款球衣的特点, 使其在具备现代气息的基础上, 增添了古典风韵。

1.3 紧身性感的设计趋势

如今紧身款型的比赛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贴身的衣服减少了多余布料的质量和奔跑中形成的风阻。并且, 紧身的设计也降低了拼抢和对抗中的摩擦力和球员下意识地扯拽。更重要的是从视觉美感上, 紧身的比赛服展现出了清晰的健美形体和性感的肌肉, 表达了体育的美。

意大利队的比赛服是紧身款型设计派的代表, 加上球员帅气的长相, 使意大利队成为世界杯赛场上的 “模特队”。设计师将本次意大利的比赛服的理念定为“战斗皮肤”。这款比赛服的最大亮点是展现出性感健美的身材, 体现出体育的健康美。这款设计已成为本届世界杯赛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使意大利的形象格外“性感”。设计师在比赛服上衣设计了肌肉形态的暗纹, 清晰地勾勒出了运动员的腹部肌肉。

巴西、法国、科特迪瓦、加纳等国也效仿意大利, 采用紧身款型的比赛服设计。紧身型比赛服成为了一个足球比赛服的趋势, 使运动员感受到舒适的同时, 也展现出体育的美感。

1.4 高科技面料应用

新的环保面料的应用是这次世界杯比赛服设计的又一个亮点。可再生的聚酯纤维 (涤纶) 面料质量比传统布料轻而且吸水性能好, 非常适合用作比赛服的制作。这种原料可以从废旧的塑料瓶中提取, 不污染环境。此外, 该面料能将人体汗水吸收并排至织物面料表层, 保持内部干爽。为了增强透气效果, 在上衣两侧设计了排气网眼, 使汗液尽量地排出。这些方法使球员感觉舒适, 提高了场上的表现。

2 足球比赛服设计方法初探

不管是表达寓意的设计创意、复古经典的款型设计元素, 还是紧身性感款型的设计, 足球比赛服的设计最终还是要通过形式美展现在观众面前。设计所做的最终是视觉化的工作, 足球比赛服的设计就要通过造型、装饰、色彩等手法进行深入设计, 表达出设计创意。

2.1 足球比赛服造型设计

造型体现在足球比赛服的设计中, 呈现出不同的款型, 包括长袖款、短袖款, 圆领款、翻领款、鸡心领, 紧身款、宽松款。不同的款型体现出不同的形式美感。意大利、巴西、法国等国采用的紧身款型展现了性感健美身材;丹麦、英格兰、巴拉圭等国采用翻领款型, 体现了足球传统特色;荷兰、巴西、斯洛伐克等国的圆领款型, 体现出文雅含蓄的胜利者气质。

2.2 足球比赛服色彩设计

色彩是最容易形成视觉印象的形式因素。足球比赛服的颜色是比赛服设计的重要环节。众多球队沿袭着经典颜色方案, 如意大利的蓝色、巴西队的黄色、西班牙的红色、尼日利亚的绿色等。然而, 优秀的比赛服色彩设计并不只是照搬传统色, 而应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德国队的比赛服继承了以往的白色上衣黑色短裤形式, 在此基础上, 将德国国旗的红、黄、黑三种颜色用于线形装饰, 不仅体现了爱国主题, 也实现了不凡的形式美感;法国队比赛服也沿用传统蓝颜色底色色彩, 将红、蓝、白三种国旗颜色进行调和搭配, 避免了互补色系的强烈色彩冲突;阿尔及利亚比赛服用绿、白两种主色调搭配, 体现沙漠之师的纯洁和生机, 配以小面积的红色Puma标志点缀, 使整体形式美感更具活力。

2.3 足球比赛服装饰设计

装饰是服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元素。足球比赛服的装饰设计不但能反映比赛服特殊主题, 还能在造型和色彩的基础上优化形式美感。意大利、日本、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比赛服采用了暗纹装饰手法, 使比赛服主题得到发挥, 而又不过分张扬;希腊比赛服的线形装饰、美国的绶带装饰、斯洛文尼亚的抽象山形装饰都恰如其分地实现了形式美。

3 结 论

足球比赛服不仅仅实现了为球员比赛服务的功能, 也展现出国家和民族风貌和文化传统, 更是国家和民族形式美感与审美取向的集中体现。从2010年世界杯各国的比赛服设计中, 我们发现表达寓意的设计、复古的款式设计、紧身性感的款型设计和新型环保面料的应用是当前足球服设计的特色和趋势。根据这些特色, 综合地运用造型、装饰、色彩等设计手段可以实现优秀的足球比赛服设计。

参考文献

[1]孙玉凤.浅析足球服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内涵[J].时代文学, 2008 (15) :193-194.

结构设计比赛 篇10

1系统分析与功能模块

本研究基于多年参与并组织各种比赛活动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根据各种比赛流程、评分规则及比赛需求,并针对比赛活动场地没有固定性,或露天广场,或室内剧场的特点,经过详细认真的调查与分析,查阅相关资料,规划并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及后台支撑数据库。

1.1 系统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比赛评分工作中,解决比赛评分工作的适时性与准确性问题。介于使用比赛评分系统的人并不一定都会熟悉计算机技术,系统开发设计就要考虑到用户界面、可操作性及系统功能。本系统采用单机版,其用户界面友好,使用灵活方便,而且没有网络的传输压力;实现数据优化共享,美国最新技术MIS990编程系统以它基于窗口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结合,Access作后台数据库,可以很好地支持C/ S模式,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对构建数据库的需求。Access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能力,利用Access的查询功能进行各类汇总、平均等数据计算、统计,统计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从而使本系统更加简单灵活。

1.2 系统开发的环境

本系统对硬件环境要求不会太高,主要采用C/ S(客户机/服务器)架构方式。传统的C/ S结构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它一般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运行应用程序以实现各自的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处理,服务器端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客户和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通过结构化查询语句(SQL) 提出数据访问请求(查询或更新),服务器响应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此种模式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和可伸缩性。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小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建立在成熟而强大的关系模型基础上,在操作的易用性、功能的可伸缩性、安全的可靠性以及数据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目前较流行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1.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从逻辑功能上可分成两部分,即用户界面层和数据库管理层,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整个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四大部分:选手管理、评委管理、评分管理、开始评分加一个退出系统按钮,界面清新高雅(如图2)各窗口的菜单和按钮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式,使操作界面保持一致,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操作环境。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的数据库表有:评分表,保存每个选手基本信息及运算选手所得分数;评分表2,保存选手分数及每个评委给出分数;评委表,保存评委基本信息;比赛标题表,保存活动项目的标题。

2 比赛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选手管理(如图3),选手基本信息的管理,该模块完成对选手的添加、删除及选手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设四个字段:选手编号、选手姓名、参赛题目、选手照片,主要功能有:数据统计、数据备份、数据修复、导出Excel、新增、删除、打印、查询。针对参赛题目字段,设置活动项目标题,单击比赛标题按钮,打开比赛标题设置窗体(如图4),输入标题名称后保存,再点击关闭,系统中有显示标题的地方就都会自动显示比赛标题;新增数据、导出Excel功能,即按选手抽签号逐一录入,然后保存,并将数据导出,导出的Excel文件可作共享使用及存档;查询功能使用动态SQL语句,可进行组合查询或模糊查询。实际操作时,单击查询按钮,打开组合查询窗体(如图5),操作员根据组合查询窗体中的查询要点,输入各种查询条件,可以实现对选手的基本情况查询;也可以模糊查询,模糊查询就是条件不确切的查询,只要输入个别字,即可查到包含这个字的所有记录;打印功能,因工作要求电脑不便传阅,单击打印按钮,打开打印预览窗体(如图6),点击打印,将相关信息数据打印出来,形成纸质材料;数据修复及备份功能,即为防止数据意外丢失,设置了数据备份与数据修复功能。

评委管理(如图7),评委基本信息管理,该模块完成对评委的添加、删除及评委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设四个字段:姓名、单位、职称、照片,主要功能有:数据统计、导出Excel、新增、删除、打印、查询,其实现过程与选手管理相同,不再重复表述。

评分管理(如图8),选手参赛所得的分数管理,主要功能是选手得分的排序。排序完就可以确

认选手所获得名次,可打印出来张贴公示。该模块设七个字段:选手编号、选手姓名、参赛题目、最高分、最低分、总分、平均分,直接从评分表中自动获取数据。同时,还设计了多种查询方式:可以按选手编号查询,也可以按平均分查询,即设置两个单独查询框,一个是选手编号查询,另外一个是平均分查询;还可以用组合框查询,根据组合查询窗体中的查询要点输入各种查询条件,对选手进行查询。一个排序框对应两个字段,总分和平均分,例如选择总分,就以总分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平均分就以平均分从大到小排序,以此确认各参赛选手的名次,导出Excel文档以作备份存档。

开始评分(如图9 ),该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评委给分情况,自动计算分数。打开比赛评分窗体,自动获取到选手编号、姓名等信息,在窗体底部评委人数编辑框中,选择好评委人数;点击评委评分按钮,在窗体右边就显示出评委编号,先选定选手,再在评分栏中对应评委编号录入评委给的分数,在最高分与最底分栏中分别显示出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接着系统立即就自动统计出总分及平均分。接下来,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选择是否LED屏幕显示。现场如果没有LED屏幕,输完分数就不要打开评委亮分窗体;在现场有LED屏幕时,单击评委亮分按钮,打开评委亮分窗体(如图10 ), LDE屏幕就连接上整个画面,显示出评委的给分情况。评委亮分窗体上的标题是从评分表中获取的标题数据,评委图片框则是从评委表中索取的评委图片数据,评委图片框下面的分数也是从评分表中获取的。窗体左下角有个小图标,点击就能关闭窗体。当选手演唱完, LED屏幕就适时地显示出评委亮分窗体的画面。这时候可以跟主持人做个小小的互动,主持人说:去掉一个最高分,操作员就按Ctrl+F1键,最高分的数字背景会发生如图11的变化;主持人再说:去掉一个最低分,操作员按Ctrl+F2键,在最低分的数字背景会发生如图12的变化,按Esc键,打开选手最后得分窗体(如图13 ),互动结束,按Shift键关闭窗体。选手最后得分窗体上的标题从评分表中获取,选手图片框从选手表中获取图像数据,选手姓名也从选手表中获取。

3 结束语

结构设计比赛 篇11

选手的选拔制度,不分身份、不分背景,凭借的只有音乐的说服力、感染力。在这种严格的评判标准下,一层层过滤,一次次筛选,不多选一个,也绝不错过一个,把公正做到纯净化。

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单簧管比赛赛事日程

赛事日程:2009年4月24日至5月6日报到时间:4月23日至4月24日(北京时间16:00前) 开幕式酒会:4月24日晚(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

初 赛:4月25日至26日(北京音乐厅)复赛:4月27日至28日休息:4月29日半决赛:4月30日休息:5月1至2日

决 赛:5月3日(中国爱乐乐团、室内乐团同决赛选手合作完成)颁奖庆典音乐会:5月4日(地点:北京音乐厅)

美丽的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是此次比赛预选所在地,高大的欧式木门以及明亮粗犷的落地窗,令人回想起西方音乐的发展高峰时期。在欧洲这片古典音乐的热土上诞生了无数享誉世界,令人敬仰及钦佩的音乐大师。欧洲古典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根基深厚,音乐比赛亦是这样。扎根在北京的国际音乐比赛虽然年轻,但规格和标准上却丝毫没有降低。项目操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斟酌把握,甚至是苛刻的要求让我们看到一个具有无限发展希望的、国际性的中国古典音乐比赛。

比赛预选全程在德国进行

2009年2月23号,北京国际音乐比赛管理委员会带着来自近20个国家的共计117名选手的报名材料奔赴德国,与本次单簧管比赛的评委会主席Gerd STARKE先生亲切会见。预选工作全部在慕尼黑音乐学院进行。

据比赛策划人暨负责人张勇先生称,比赛预选之所以选择在德国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到比赛的高要求和公正性。“我们完全可以将选手录音材料寄往德国,经评委会主席敲定入选名单后回传,但这样的方式在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公正的因素存在。”这种预选方式延续了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长笛比赛的模式——亲临比赛评委会主席所在地,由评委会主席亲自敲定具备初赛资格的参赛选手。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次比赛预选的人员除了Gerd STARKE先生本人外,委员会还邀请了两位不在本届评委会成员之列的演奏大师评选并给与意见。其中一位是享有盛誉的大师级人物德国著名长笛演奏家Paul MEISEN先生,虽然他们所从事的不是单簧管专业,但是对于音乐的解读和理解是相通的。这种方法严谨的从不同角度全面的审度选手的水平,能更客观公正的确定选手参赛资格。

不多选一个,不错过一个

比赛管理委员会与评委会主席及预选评委达成一致,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评选,负责选手资料的工作人员被规定全程不能与评委交流,只是负责将备案编号的选手资料按顺序送至评委面前,并播放选手录音。三位评委在听录音的过程中会做细致的记录。在听完全部录音后,评委们会做简短的讨论并评分,以确定每一位报名选手的参赛资格。对于参赛资格水平模糊的选手,评委们往往会要求再听一遍录音,甚至是两遍、三遍,以确定选手的初赛资格。

经过比赛负责人与评委会主席在评选名单上双方签字认可下,最终,117位报名选手中有52位被确定具备进入参赛的资格,他们将在2009年4月24日至5月4日之间在中国北京度过美好的10天。

选手的选拔制度,不分身份、不分背景,凭借的只有音乐的说服力、感染力。我们欣喜的发现,在众多入围的选手中,有几位来自中国地方院校的小选手,他们能在强手如云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说明我国的古典音乐事业有很好的苗子。在这种严格的评判标准下,一层层过滤,一次次筛选,不多选一个,也绝不错过一个,把公正做到纯净化。

德国之行为2010年比赛铺路

此次委员会的德国之行还有一项任务——为2010年的大提琴比赛和长笛比赛做准备。委员会在德国和瑞士分别会见了2010年的大提琴比赛评委和长笛比赛评委,并与他们探讨了2010年比赛的细节准备。众多评委们表示对在中国北京举办的此项国际古典音乐比赛充满信心。

筑起中国古典音乐比赛的基石

北京国际音乐比赛为国内古典音乐学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把世界级的评委和拥有国际一流演奏水平的参赛者汇集到一起,让中国的古典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不出国门就能亲身经历这样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国际古典音乐比赛盛典。

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单簧管比赛将在今年4月24日开幕,这是2009年中国古典音乐界的一次盛宴,是中国古典音乐界在经历多年探索发展后,迎来的一个以中国为腹地,严格遵循世界古典音乐竞赛评判标准,扎根于本土的国际系列古典音乐比赛。

打造国际水准的交流舞台

在古典音乐发达的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日本等国家,国际性的音乐比赛较盛行,这就为这些国家的选手提供了较多的参与国际性大赛的机会,与此同时,也为广泛的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们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带来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演奏形式。走进音乐厅去现场欣赏、学习世界级的音乐演奏表演,从而迅速地成长起来。

相对于这些具有丰富参赛机会的外国选手来说,我国的音乐学子们就缺少了众多展现自我的国际交流舞台。由于个人能力、时间与资金等原因,这些音乐学生们能出国参与国际音乐比赛的机会是较少的。因此,我国在此领域还需要得到迅速地、广泛地发展。

北京国际音乐比赛为国内古典音乐学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把世界级的评委和拥有国际一流演奏水平的参赛者汇集到一起,让中国的古典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不出国门就能亲身经历这样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国际古典音乐比赛盛典。

比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据了解,此次北京国际单簧管比赛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来自世界专业领域的13位评委(其中10位国际评委,3位中国评委)已全部确定完毕,到目前为止,比赛委员会已收到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余名选手报名参赛,大赛的预选工作已在德国完成,共有52位国内外选手入围比赛,并将在4月24日至5月4日在北京进行为期10天的比赛,共同争夺48000美金的比赛奖金。目前所有评委及选手的到京日期已经确定,下榻酒店也已敲定。比赛开幕式将于4月24日如期举行。届时,来自8个国家的13位评委以及52位入围选手将共同出席宴会,会上将现场抽取选手比赛出场顺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特别邀请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中国爱乐乐团担任决赛协奏。比赛的一位负责人满怀信心地向记者表示:“我们的比赛在各个细节上都做足了文章,届时一定会打造一场世界级的古典音乐赛事。”

行于“一流”,贵在“系列”

北京国际音乐系列比赛是多乐种的综合系列比赛,在国内古典音乐领域里开创了先河。比赛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6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尼柯莱长笛比赛,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有了这份声誉和经验,对于将要迎来的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单簧管比赛充满了信心;2010第三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将有两项比赛,分别是尼柯莱国际长笛比赛和国际大提琴比赛。

结构设计比赛 篇12

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足球、排球、篮球、棒球和冰球。随着科技的进步, 国外手球研究开始运用高科技设备对比赛录像进行分析, 但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只能探究相对表面的问题。在国内更是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国内手球的研究只有单项技术统计、身体特征、负荷特征三大类, 还没对比赛进行综合性评价的研究, 影响对手球比赛制胜规律地的把握。本文从国外手球比赛表现的研究出发, 结合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 运用模型分析探讨高水平手球比赛技术之间的联系, 客观地反映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规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手球比赛第二阶段的12场比赛的运动员, 对比赛中每个运动员 (不包含守门员) 的技术动作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对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像分析法

用两个视频播放器同时播放一场比赛, 左右两个视频分别是比赛场地的左右半场, 对场上每个队员 (不包含守门员) 的每个技术动作进行分类采集。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比赛录像进行技术分类采集;运用SPSS16.0、LISREL8.0对假设模型进行信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和AMOS17.0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正, 最终建立独立的技术路径模型。

3 手球比赛结构模型与分析

3.1 假设模型

图1是按手球比赛的行为顺序提出的假设模型。根据因子分析, 模型中部分指标系数低于0.5, 理应删除该部分指标。由于一旦删除该部分指标, 会造成技术缺失, 不能涵盖场上所有的技术动作。因此, 不对指标进行删除, 只对模型进行修正。

3.2 修正模型

经过修正的模型拟合度指标如下:X2/d=4.37、RMSEA=0.27、AGFI=0.92、NFI=0.91、CFI=0.92、AIC=240.0。各项拟合度显示, 修正后的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 模型可以用于手球比赛的研究。

3.3 模型分析

运用AMOS中CR值和CR的统计检验相伴概率p对模型进行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当标准化系数越接近1时, 变量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越明显。当标准化系数大于1时, 变量之间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如表2所示, 有7项系数高于0.7, 表明这7项均具有明显的互为影响关系。有1项系数低于0.5, 表明该项的互为影响关系偏低。有2项系数大于1, 表明这两项均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表3反映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 获得球仅与处理球有直接影响关系。比赛中, 获得球与处理球是相邻阶段, 理应存在直接的互为影响关系。进攻完成与获得球、处理球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 与防守不存在直接影响, 原因是模型中的防守数据是源自本方, 因此, 本方的防守与本方的进攻不存在影响关系。此外, 表中其他变量之间的系数均反映了彼此的从属关系。换言之, 潜变量只与从属的观察变量存在直接影响关系, 与非从属的观察变量不存在直接影响关系。

表4反映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间接影响, 防守仅与获得球存在间接影响关系, 体现了比赛中防守可以促进球权的获得。进攻完成与获得球的间接影响关系较高, 说明比赛中有效地控制球权, 有助于进攻的完成。

助攻性传球仅与获得球有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获得球技术能间接影响助攻性传球的质量。协防与封堵均与处理球具有较高的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处理球技术的质量能减轻本方防守的压力。运球仅与获得球具有间接影响关系, 说明比赛中大量的控球会间接影响运球的技术的运用。得分和射门失误均与处理球具有较高的间接影响关系, 但在技术成功没得分一项中, 却与获得球间接影响关系较高, 本文认为,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得分与射门失误大部分出现在行进间, 而技术成功没得分大部分出现在原地。

4 技术路径模型与分析

比赛中各项技术并不是分离的, 是在同一场上不同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串联。不同的技术串联产生的变化与影响也不一致。因此, 本文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独立的技术路径分析模型, 对比赛中各项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4.1 手球比赛进攻路径分析

结构模型分析反映了手球比赛技术表现的总体情况, 路径模型分析反映了局部, 可以更深入了解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图3仅对进攻技术建立的路劲模型, 对模型进行重新计算。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防守时, 获得球、处理球与进攻完成转化效率非常高, 最终转化成更多的得分。

如图4所示, 由于比赛中存在获得球以后直接产生进攻的情况, 因此本研究建立获得球与进攻完成的路径模型。获得球与进攻完成互为影响的关系高达0.92。结果表明, 快攻中获得球直接转化为进攻的效率很高, 原因是快攻环境中防守强度偏弱, 进攻效率提高。图中技术成功没得分与得分之间的影响关系很高也验证了这个结论, 反映了快攻中的射门是以多打少、以快打慢, 因此进攻成功率高达90%。

4.2 手球比赛快攻路径分析

4.3 手球比赛组织路径分析

图5所示, 影响系数为0.87。表明处理球与进攻完成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为影响关系。由于比赛中大部分进攻是由处理球转化而来, 进攻的顺利完成提高了处理球的组织效率。

此外, 仅考虑处理球与进攻完成的互为影响关系时, 进攻完成主要表现为射门失误和得分。由于处理球转化为进攻大部分产生在阵地进攻中, 阵地进攻的防守强度较高, 体现了在这种环境中进攻的两个极端, 要么通过具有危险性的助攻性传球制造射门得分, 要么进攻受阻, 射门失败。

4.4 手球比赛防守路径分析

如图6所示, 影响系数大于1, 表明模型中防守与进攻完成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由于模型中的防守数据是源自本方, 对手的防守在技术评价时作为背景融入到研究中, 因此模型中的防守不可能对本方的进攻产生影响关系。

4.5 手球比赛防守与获得球的路径分析

如图7所示, 影响系数达0.84。表明模型中防守与获得球存在显著的互为影响关系。表明在独立评价时, 同样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比赛中加强防守的强度, 不断给对手施加压力, 造成对手失误增多, 使得本方更多地获得球权。反之, 当球队牢牢掌控球权时, 能较好地控制比赛节奏, 让对手陷入被动的比赛状态。

4.6 手球比赛防守与组织的路径分析

图8表明模型中防守与处理球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路径系数大于1, 说明该模型在独立评价时不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 由于比赛中处理球与本方的防守不存直接相关的关系, 因此该模型不存在互为影响关系。

5 结论

1.建立以进攻为核心的结构模型, 模型结果反映了获得球、处理器、防守三个阶段在比赛中与进攻完成存在显著性影响, 得出一切技术应围绕进攻展开的原则。

2.通过对比结构模型与进攻路径模型得出, 手球比赛的进攻效率偏低。

3.快速进攻是手球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策略。

4.尽管处理球与进攻完成存在显著性影响, 但由于处理球普遍运用于阵地战中, 防守相对密集, 一般的处理球难以打破防守阵形, 导致大部分进攻都无功而返, 进攻成功率偏低。

5. 多人协防是手球比赛中最有效的防守策略。提高防守强度可以迫使攻方的失误率增加, 本方获得更多的控球机会, 达到控制比赛节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Thomas Kurz.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HOW TO PLAN AND CONTROL TRAINING FOR PEAK PERFORMANCE[M].Stadion Publishing Company, Inc.2011.

[2]Paul S.Bradley, William Sheldon, Blake Wooster.High-intensity running in English FA Premier League soccer matche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January 15 2009.

[3]KEN BRAY.HOW TO SCORE—SCIENCE AND THE BEAUTIFUL GAME[M].Granta Books London.2006.

[4]Christopher Carling, A.Mark Williams and Thomas P.Reilly.Handbook of Soccer Match Analysis[M].Routledge.2005.

上一篇:资源保护措施下一篇: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