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工作

2024-08-25

保险工作(通用12篇)

保险工作 篇1

2014年7月4日, 安徽省宿州市农机监理站和宿州市国元保险公司一行人, 共赴蒙城县农机监理站交流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

农业机械保险是农机安全生产的最后保障, 对发生事故的农机手及时恢复生产至关重要。蒙城县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起步较早, 自2005年开始, 积极探索农业机械作业时段短期保险, 每年与保险公司商谈切合实际、农机手能够接受的农机保险方案, 并根据当年事故发生情况调整。

从2012年到现在, 县财政每年都拿出30万~50万元用于农机政策性保险补贴。此项措施的实施可以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帮助农机手及时恢复生产, 提高农机安全保障能力, 使农机事故伤害方及时得到赔偿补助, 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险工作 篇2

保险业务员工作计划篇一

··年上半年,我市个险业务工作在省公司的正确指引下、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分公司全保会议精神,围绕“抓队伍、促发展,优结构、增效益,严管控、防风险”这条主线,和个险业务工作“扩充人力、提高产能、强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强化营销基础管理建设,紧紧围绕“携手创富”这一主题,大力发展··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险种结构,各项业务指标较上年同期相比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回顾··年上半年个险业务工作,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业务企划,有效推动业务发展。

··年以来,按照省公司业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历次业务竞赛活动中突出销售人员创富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分季度策划了··次全市范围内的大型业务企划工作:

一季度,为了实现··年首季,特别是首月业务开门红,我们于··年12月11-13日在延安窑洞宾馆以··年携手创富帮扶团总结表彰大会的召开为契机,邀请田芳老师为全市··余名销售精英和营销主管进行了开门红业务的启动培训工作,统一全员开门红业务思想。借助培训班的东风,我们于··年12月14日,在延安窑洞宾馆隆重组织召开了··年一季度“红牛精耕春满神州”业务竞赛启动大会,会上出台了个人业务竞赛方案。明确了各单位的任务目标及一季度各阶段的实施步骤和实施目标,提出了分段经营、分段考核的办法来推动阶段业务的发展。

二季度根据省公司提出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六五”的目标以及我市加快发展个险1··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的发展思路,我们制定了二季度“红牛精耕创富增效” 个人业务竞赛企划方案。为了确保方案目标的实现,期间根据省公司有关培训会议精神,我们又制定下发了《中国··分公司“魅力国寿携手创富”活动企划方案》,通过在全市销售人员中广泛开展销售技能大练兵活动和“百天百人万人万元”活动来营造个险业务发展的竞赛氛围,提高销售人员展业的水平和技能,巩固和发展销售队伍。

通过努力,我们于6月15日,以10年期保费··万元的收入,圆满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半年··年期过六五目标任务,在全省赢得了荣誉。

二、组织召开业务启动会,有效形成思想合力,确保阶段目标达成。

前半年以来,围绕每个业务企划方案的出台,我们都策划并组织召开业务启动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确保各阶段目标任务的达成。期间先后策划组织了一季度“红牛精耕春满神州”开门红业务启动大会,采取单位之间对抗的办法营造竞赛的氛围;2月份春节过后,在延安交际宾馆借助省公司王新生总经理致营销主管和广大营销员的一封信的有利时机,以进一步增强主管自主经营意识为目的,及时组织召开了春节过后的个险业务工作。

3月份在全市兼职组训选拔培训班结束之际启动了全市为期一个月的兼职组训“携手创富”帮扶活动,通过帮扶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兼职组训的基本技能。二季度4月1日在全市系统启动了“红牛精耕创富增效”二季度个险业务工作,通过强化举绩率和创富达标率来进一步夯实基础,盘活低绩效人力。并借助精英高峰会分配名额来激发销售人员的展业积极性,增强其精英荣誉感,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三、加强对销售人员培训,提升销售人员展业技能。

2月份春节过后,为了尽快使销售人员回归到正常的业务工作中来,增强团队主管的自我精英意识,我们在延安交际宾馆举办了全市系统··余名主管和部分精英人员参加的营销主管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到了全省销售精英、优秀主管甄国丽从实战的角度和我市主管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培训使所有的人员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产品销售流程和职业道德,为以后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矗截止6月底,我们已经累计举办了四期新人半军事化岗前培训班,参训人数达到··人。每期新人培训班后,我们都出台新人回归团队后为期一个月的业务推动方案,并安排专人进行追踪,通过这些工作的实施,使这部分新人在一季度和二季度的业务冲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抓增员、有效提升销售队伍规模。

自··年1月份以来,在历次业务活动中我们都将增员工作作为一项常态事项来抓,突出增员的长期性。2月份,围绕增强各级主管的自主经营意识,以基本法为抓手,在营销团队中打造“标准化营销组、营销分处、营销处”活动,为使此项活动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我部制定下发了《中国··分公司“携手创天下”标准化营销团队创建方案》,并在2月中旬举办的全是主管培训班上专门进行了培训宣导,力求让每个营销主管都明白分公司推出这一方案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尤其是各级主管达标后的激励措施,让人人都参与到标准化营销团队创建中来。

五、狠抓农村标准化营销服务部建设。

在··年农村营销服务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农村营销服务部建设继续以“两实一大”为目标,突出一个“实”字,即队伍实、业绩实。为此,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农村营销服务部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下发了《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年农村标准化营销服务部创建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年各单位、各个营销服务部的人力发展目标和10年期业务发展目标。

六、加强组训队伍建设,提高组训工作积极性。

根据业务发展和团队建设的要求,为了更好的突出组训人员的作用和优势,我们先后组织了四次组训例会,分享了组训人员的工作经验,透明了组训人员的收入情况,安排部署了每个阶段的工作。

七、配合财务部门全面推动非现金收付费工作。

在四月份,为了紧跟分公司步伐,配合财务部门做好非现金收付费工作,我部在第一时间先在组训例会上对所有组训及主管个险副经理进行了非现金收付费的宣导工作,紧接着制定下发了非现金收付费营销员宣导胶片和中国··分公司非现金收付费操作指南,并印制成册,下发给每个销售人员,对全市系统非现金收付费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险业务员工作计划篇二

第一、加强业管工作,构建优质、规范的承保服务体系。

保险公司销售业务员工作计划。承保是保险公司经营的源头,是风险管控、实现效益的重要基础,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础保障。因此,在··里,公司将狠抓业管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1、对承保业务及时地进行审核,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及定价体系来控制承保风险,决定承保费率,确保承保质量。对超越公司权限拟承保的业务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上报审批,确保此类业务的严格承保。

2、加强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完善各类险种业务的处理平台,通过建设、使用电子化承保业务处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承保基础数据库,并缮制相关报表和承保分析。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并定期编制中、长期业务计划。

3、建立健全重大标的业务和特殊风险业务的风险评估制度,确保风险的合理控制,同时根据业务的风险情况,执行有关分保或再保险管理规定,确保合理分散承保风险。

4、强化承保、核保规范,严格执行条款、费率体系,熟练掌握新核心业务系统的操作,对中支所属的承保、核保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技能和素质,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二、提高客户服务工作质量,建设一流的客户服务平台。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不断增加,各家保险公司都加大了对市场业务竞争的力度,而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不是有形产品,而是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服务,因此,建设一个优质服务的客服平台显得极为重要,当服务已经成为核心内容纳入保险企业的价值观,成为核心竞争时,客服工作就成为一种具有独特理念的一种服务文化。经过··年的努力,我司已在市场占有了一定的份额,同时也拥有了较大的客户群体,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客服工作的重要性将尤其突出,因此,中支在2017年里将严格规范客服工作,把一流的客服管理平台运用、落实到位。

1、建立健全语音服务系统,加大热线的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将热线推向社会,让众多的客户全面了解公司语音服务系统强大的支持功能,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

2、加强客服人员培训,提高客服人员综合技能素质,严格奉行“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实务流程的规定作好接、报案、查勘定损、条款解释、理赔投诉等各项工作。

3、以中心支公司为中心,专、兼职并行,建立一个覆盖全区的查勘、定损网点,初期由中支设立专职查勘定损人员3名,同时搭配非专职人员共同查勘,以提高中支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查勘、定损理赔质量,做到查勘准确,定损合理,理赔快捷。

4、在20··年6月之前完成··营销服务部、yy营销服务部两个服务机构的下延工作,至此,全区的服务网点建设基本完善,为公司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售后服务。

第三、加快业务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公司保险品牌。

根据20··年中支保费收入····万元为依据,其中各险种的占比为:机动车辆险85%,非车险10%,人意险5%。··,中心支公司拟定业务发展工作计划为实现全年保费收入····万元,各险种比例计划为机动车辆险75%,非车险15%,人意险10%,计划的实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完成。

1、机动车辆险是我司业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发展机动车辆险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的车险优势,打好车险业务的攻坚战,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年在车险业务上要巩固老的客户,争取新客户,侧重点在发展车队业务以及新车业务的承保上,以实现车险业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认真做好非车险的展业工作,选择拜访一些大、中型企业,对效益好,风险低的企业要重点公关,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财产、人员、车辆一揽子承保,同时也要做好非车险效益型险种的市场开发工作,在··年里努力使非车险业务在发展上形成新的格局。

3、积极做好与银行的代理业务工作。20··年10月我司经过积极地努力已与··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银行等签定了兼业代理合作协议,20··要集中精力与各大银行加强业务上的沟通联系,让银行充分地了解中华保险的品牌及优势,争取加大银行在代理业务上对我司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力求在银行代理业务上的新突破,实现险种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为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年,虽然受金融风暴经济方面还是有所影响的,虽然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有省公司的正确领导,中支将开拓思路,奋力进取,去创造新的业绩,为做大做强公司保险事业而奋斗。

保险业务员工作计划篇三

在公司的领导及全体同仁的关心支持下,在业务的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较好的完成了公司的任务指标,在此基础上,回顾这一年的工作经验和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严格落实公司各项条款,加强业务管理工作,构建优质、规范的承保服务体系。

承保是公司经营的源头,是风险管控、实现效益的重要基础,是公司生存的基础保障。因此,在13年,公司将狠抓业务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二、规范和落实公司的服务条款,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建设一流的服务平台。

我们经营的不是有形产品,而是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服务。在市场逐步透明,竞争激烈的今天,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纳入我们公司的价值观。客服工作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在20··年里将严格规范客服工作,建立一流的客户服务体系,真正把优质服务送给每一位公司的客户。

三、加快业务发展,巩固郑州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占有面。

根据20··年支公司保费收入万元为依据,公司计划20··年实现全年保费收入万元,其中:计划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完成。

1、精心组织策划、坚决完成计划指标,为全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力发展渠道业务,深度拓展··市场,打好··地市业务的攻坚战,有序推进,扩大和巩固··市场占有面。

3、机动车辆险是我司业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发展机动车辆险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的车险优势,打好车险业务的攻坚战,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20··年在车险业务上要巩固老的渠道和客户,扩展新渠道,争取新客户,侧重点在发展渠道业务、车队业务以及新车业务的承保上,以实现车险业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4、认真做好非车险的展业工作,选择拜访一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对效益好,风险低的单位重点公关,与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财产、人员、车辆一揽子承保,同时也要做好非车险效益型险种的市场开发工作,在20··年里努力使非车险业务在发展上形成新的格局。

5、其他方面:深入抓好其他保险业务工作;加强与各保险单位的合作;积极参与各种保险的激烈竞争之中。

四、抓好队伍建设,做好员工和保险推销员工作,继续完善人力资源调配,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20··年在员工待遇上,工资及福利待遇在20··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同时计划为每个员工体检身体,每位员工过生日公司提供一份礼物,举办一些集体活动等,用的好人才,留的住人才,为13年的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五、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执行力。

强化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篇3

工伤保险的概述

工伤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有效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主要是对劳动者在工作中过程中发生意外或是在处于恶劣工作环境下引起的职业病,并由国家或社会上给予劳动力负伤、致残和死亡前供养亲属等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其作为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样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强化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工傷保险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工伤事故发生及工伤保险适用程度

工伤事故发生频率高。当前尽量我国安全施工标准不断提高,而且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但工伤事故仍然频繁发生。这与用工单位人员短缺,工期紧有较大的关系,同时用工单位往往为了减少建设成本而相关安全措施不到位。再加之作业人员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安全意识,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相关经验较少。来自于用工单位及作业人员两方面的原因都是导致工伤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工人对工伤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当前从事体力劳动及工程建设的作业人员多属于临时雇佣的情况,农民工居多,这些人员不仅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对工伤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无论是临时用工还是农民,都没有纳入工伤保障体系和农村保障体系中来,再加之这部分工作人员工作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伤保险制度自身的不完善对用人单位投保存在一定的阻碍,从而导致工伤保险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另外,当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在受保人确定。实际赔偿补助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不仅对其实际应用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也导致作业人员对工伤保险的重要性无法充分认识。

工伤保险对未参保工人的权益没有保障。当前部分用人单位的临时用工没有参保工伤保险,一旦有工伤事故发生,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之间则会存在工伤赔偿纠纷。而对于未参保人员,工伤保险机构也无法给予其各种待遇执行过程中的指导和参考意见,从而导致工伤赔偿纠纷得不到解决,最后则需要能票房破劳动仲裁或是人民法院进行解决。

强化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途径

加强法制宣传。充分的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来加强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用人单位和广大员工都认识到工伤保险的重要性,从而用人单位做到积极参保,使广大员工能够充分的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有效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加强行政执法。劳动监察、仲裁部门加强行政执法,各经办部门要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社保经办机构要摸清用人单位底子,做好参保登记工作,地税部门做好基金征缴工作,巩固已参保单位,突破未参保单位,实现工伤保险在全县所有用人单位全覆盖,把符合参保的所有员工都纳入工伤保险。当然,有条件的企业在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可以再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保险,以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

规范企业用工管理。人社部门要充分的利用自身的重要职能,以此来对企业进行有效指导,使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台账,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同时总工会要对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等工作进行指导,确保其稳步推进。作为其他协调劳动关系部门,需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用人员单位对劳动合同制度和参与社会保险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到诚信用工,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加强经办机构队伍建设。工伤保险工作程序比较繁琐,要做好这些工作,关键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首先是要有人做,必须确保各经办机构的各个岗位不缺人,且要专人专用;其次是要会做,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再次是要做好,要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把工伤保险这件好事做好。

改革工伤待遇兑现渠道。现行的工伤保险待遇兑现方式会直接或间接损害受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社保机构能把工伤保险的赔付款直接拨付给受工伤员工,就可以避免企业少支付或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现象,也可以减少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的发生。

通过缩短工伤认定审批时间来推进工伤医疗联网工作。当前劳动部门对于工伤认定审批时间的规模对工伤医疗联网的正结算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工伤医疗联网成为一种摆设。针对于这种情况,劳动行政部门需要缩短工伤认定时间,这样社保经功机构才能及时将工伤职工医疗费进行录入,并及时将工伤备案信息和工伤登记信息传递给联网医院,有效的推进功伤医疗联网工作的顺利开展。

社会医疗保险工作展望 篇4

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要从“人人享有”向“公平享受”转变, 逐步实现城乡各类劳动者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均衡。在我国城乡大多数劳动者和居民都享有不同程度的医疗保障之后, 不同人群之间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差距大的问题凸现出来。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构成, 有的地方还有一些补充险种和附加保障项目, 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仍在实行公费医疗制度。这些针对不同人群的保障制度虽然都是国家举办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但待遇水平差别大, 如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水平是人均1331.61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为126.24元, 前者是后者的10倍以上。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体现公平性, 即每位公民根据需要都有平等地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当然, 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不是平均主义, 更不是过去的“大锅饭”和免费医疗, 而是机会的公平和基本权益的公平。目前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差距, 主要是制度机制不同、单位和个人的缴费不同、财政补助的数量和形式不同、制度实施的早晚不同, 以及管理体制不同等原因造成的。改革的方向是基本制度要体现人人平等, 不同需求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来满足。当前要尽快统一正在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政策和待遇标准, 加快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同时要逐步消除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方面不合理的差距。

二是坚持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原则,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些地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医保政策内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以上、70%、75%左右, 有些地市甚至超过85%, 一些地方还建立完善了门诊统筹制度和大病保险。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好事, 但要量力而行。我们注意到, 一些地方近几年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快速提高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造成很大压力, 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基金收不抵支的情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来自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 如果不考虑基金的承受能力, 过快地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 一旦出现大范围的基金收不抵支, 而福利的刚性作用又不能降低已有的待遇标准, 最终将使政府财政背上沉重的负担, 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最长的不过十几年, 短的才几年, 多数地方还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制度还不能说已经很成熟了。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医疗保障制度刚刚建立的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 坚持基金的收支平衡。只有守住保基本的底线, 才能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整合医疗保障资源, 形成定位准确、职责清晰、相互衔接配套的政策制度体系。目前, 各类医疗保障政策制度碎片化的问题突出。首先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的三大制度体系内, 不仅存在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间制度交叉、人员重复参保的问题, 还存在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因财政投入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基金所有权和投保人权益不同的政策问题。其次是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互助、公共医疗服务之间存在着界限不清、职责不明、资源浪费的问题。比如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 都是国家举办的保基本的保障制度, 由于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职责划分不清, 自成体系, 再加上保障对象本身的不稳定性, 使得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业务重叠和资源浪费。另外, 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市场化的商业医疗保险之间也存在着性质不清, 定位不准的问题。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好各项制度安排, 分配好有限的医疗保障资源, 努力构建一个覆盖所有人群、政策相互衔接、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管理服务方面:一是继续加强扩面, 尽快实现应保尽保。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止去年11月底,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4亿, 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值得商榷。据2012年国家审计部门的抽样检查, 只有34%的农民参加了五项社会保险, 56.5%的农民参加了部分社会保险, 有9.52%的农民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之间的重复参保人数就有547.6万人。另据有关部门调查, 在建筑行业和一些服务行业中的部分小微企业和非公企业, 因经营规模小、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相当部分劳动者还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 他们往往也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更大, 也更需要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这部分人有多少, 没有准确的统计, 据一些地方的测算, 不低于城镇劳动者的10%。在其他行业和企业, 已经参保的也存在因不缴或者少缴社会保险费而断保的问题。很多地方的社保部门也承认, 各地统计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不准确, 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用工情况的底数并不掌握, 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本身就不准确, 参保率更不可能准确。因此, 不能放松扩面的力度, 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的参保工作, 尽快实现全覆盖。

二是完善经办管理, 方便异地就医。异地就医难是当前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统筹层次多数还停留在市县一级, 这是造成异地就医难的根本原因。这些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提高慢除了客观因素制约外, 也受一种观点的影响, 即认为提高统筹层次会造成当地患者大量去外地就医, 因而造成医疗保险基金超支。分析近几年转院就医人数的变化, 地市以及向省会城市及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转院的人数并没有随着医疗保险覆盖人数的增加而出现过快增长, 说明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所以要加快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 争取在“十二五”期末多数地区实现省级统筹。当前要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跨地区的异地就医合作, 尽可能方便患者的异地就医。

保险工作 篇5

言材料

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保险工作会议发言材料2007-02-02 21:54:19

优化结构突出效益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发展

*联合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险公司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防范风险,加强诚信建设,努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上海分公司,尽管去年公司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始

终追求把握公司发展的前瞻性,积极筹划工作发展的新思路。2005年,我们将追求“效益之年”经营目标的实现,为此,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和××保险全国工作会议精神所指引的方向发展,结合保险业新的发展和保险市场的新形势,进一步在关键发展时期做大做强××保险事业,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进而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选题,归纳而言,2005年上海分公司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和××保险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司工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化机制改革,调整业务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加强诚信建设,努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总的原则指导下,2005年我们的全年计划任务是:确保分公司完成利润2000万元,保费收入力争达到6亿元保费收入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为实

现上述目标,2005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抓好干部员工队伍和班子建设工作

上海分公司经过二年的创业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声誉。现在,我们正处于创建后的关键之年,首要任务仍是搞好干部员工队伍建设。为此,我们要在严把进口关的前提下,大胆引进一些新生力量和优秀人才加盟“××”,要高度重视引导、教育工作,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尤其重要的是基层单位班子也要及时合理配置、充实到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切实抓紧分公司系统内的干部竞聘上岗制度的推行,通过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培育出一批有胆识、有技能、有品行的干部队伍。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对班子的建设和管理,增强其合法合规的经营理念和做大做强的经营魄力,同时,坚持抓紧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公司整

体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和优化内控制度,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健全和优化内控制度,是做大做强××保险很关键的基础。随着上海分公司参与市场程度的提高,我们的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也应有一个较大的飞跃。2005年,我们仍将重视“两核”制度建设,在业务质量考核上加强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质量。特别是针对公司主要业务的车险,我们将增强效益观念,推出满期赔付率的考核办法,努力使车险做出效益。与此相配套,公司还要根据专业化经营的要求,将公司各项管理逐步向制度化转化,使各项管理制度渗透到每个环节;加强各部门管理职能,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三)追求规模与效益的统一,努力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2005年,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构筑公司“发展之年、效益之年”。为此,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追求规

模与效益的协调统一,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险种结构调整力度,增长优质业务,力争使业务结构保持在车险与非车险65:35的比例之间。对基层单位在适当增长业务规模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业务质量,确保在总公司下达的计划指标内做优业务,做出经营效益,实现公司经营目标。

(四)积极传承公司优秀文化,丰富提炼执行文化

上海分公司在进一步理解××保险以军队、学校、家庭为特征的优秀文化真谛基础上将着重强调以价值为圆心,以执行为半径的“执行文化”建设,其目的在于鼓舞大家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心态和胸怀,树立“大服务”意识,按章办事,诚信待人,使“情系××,诚信为民”的公司底蕴作为每个干部员工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司的执行文化建设的越好,那么,公司从目标变为现实的速度就会更快,公司可持续发展就愈加有内涵。作为××保险的每

一位员工,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受众,更是具体的构思者、设计者、继承者、发展者。要把从“学校、军队、家庭”的企业观到“团结、负责、勤奋、进取”的企业精神,从将“××为我搭平台,我为××添光彩”视为一种活动载体、教育方式、阶段性劳动竞赛到奉为××保险的司风,从把“稳健创新、持续高效”不仅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到同时作为领导风格、做事铭言,使××保险企业文化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时常激励鞭策我们永远前进,最富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力量源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前面孙总的主体讲话深刻的提示了××保险在新的一年的努力方向,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各种关系,这将进一步引领我们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2005年是××保险关键的发展之年,新的公司体制将发生变化,企业运营机制也将随之改变。与时俱进,不进则退,这是我们的机遇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的探讨 篇6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保险统筹 支持条件

引言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政策思路的形成,是源于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单位人”的社会管理模式,依据社会养老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采用了适用内涵属性较多外延范围较小的特性,去覆盖内涵属性较少外延范围较大的施保对象所致。因此,要走出我国养老保险的“乱象”,克服“碎片化”的政策误区,就应跳出所有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费都必须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思维定势,遵循大多数劳动年龄内养老保险参保对象,无稳定收入和供职单位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的普遍性,在国家层面建立起适应劳动年龄内全体养老保险参保对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差异和行业差别,建立地方附加养老保制度险和雇员制人员的企业年金制度,以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其服务人群应该是面向全体劳动者,因此只有实行全国统筹,才能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与正义。

1.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理论分析

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涉及制度设计、经费支持与服务供给三个基本元素和保障人群、保障项目与责任主体三个维度。基于上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要素与三维度,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建立覆盖全体人口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并通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机关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三个系统加以实现。因此,我国养老保险项目的设计,理论上可建立三个层次五个项目:即均一费率的基础养老金,它由在国家层面建立的、适应劳动年龄内全体养老保险参保对象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和由个人出资形成的、体现个人养老保险责任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与职业与地区相关联的补充或附加养老金,它由在雇主和地方政府层面上建立的、由雇主和地方财政出资、体现职业差别和地区差异的职业年金和地方附加养老金计划构成;政策诱导与激励相结合的私人养老储蓄或私人商业养老保险(表1)。

第一层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设立的正式制度安排,它可以整合现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老年津贴等形式。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应覆盖全体国民。这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最基础的一层,也是目前重点改革和攻关的一层。这一层次的各种制度均应以强制性、公益性、共享性为基本原则。作为全体国民“安全网”的关键一层,基本养老保险应为强制性保险,这种强制性体现为国家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办者对其改革与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央政府在这一制度中主要承担就是政策制定与指导和相应的公共财政责任。国家财政对所有符合条件(个人出资建立个人账户)的公民都必须提供基本养老保险,让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层为与职业和地区相关联的职业或地方附加养老金,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和地方附加养老金。企业年金是是由用工单位自发组织的,其经费可以由企业单独提供也可与雇员共同提供。用人单位对其设立的企业年金拥有自主权,具有非强制性;由于企业年金是以企业福利的实行设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形式,所以它与用人单位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在本单位内部具有分享性。特别是针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职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应该将政府作为对公职人员的国家对公民的责任(基础养老金)和雇主对雇员的责任(职业年金)加以区别,有利于理清国家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的关系。地方附加养老保险是政府在国家基本养老金之外,体现地方政府对国民养老责任的一种制度安排。鉴于我国垂直分工的政府管理体系、分税制的财税体系和社会经济差异的短时期无法弥合等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在我国建立省级政府地方附加养老金,由省级地方财政出资,以满足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养老金需求,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现实选择。建立地方附加养老金,不仅可以实现不同地区劳动者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相对公平,而且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使地方政府财政为养老保险承担相关的责任。

第三层为政策诱导与激励相结合的私人养老储蓄或私人商业养老保险,这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最后防线,完全由个人付费,在市场中购买,其养老储蓄金或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完全属于私人财产,充分体现了自愿性、私益性、独享性。虽然这一层次养老保障强调的是个人对自我养老的责任,但仍需要政府有鼓励性的措施来促进私人养老保险市场的发育和私人参与的意愿,比如税收优惠、账户资金可继承、提升商业保险中的福利色彩等等都是可采取的措施。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质性内涵就是在统一制度、统一管理机构、统一缴费比例、统一缴费费基、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基础上实现基础养老金的统收统支。统一制度是打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保障,虽然我国各地均采取“统账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相同,但在筹资模式、管理模式、计发模式等制度设计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全国统筹必然要求要改变目前我国区域养老保险协调程度差的局面,实现全国一盘棋,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理念的实现。

2.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思路研究

从宏观角度看,国家现在推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只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的一个部分,所以全国统筹的改革思路也应该以“公平、正义、共享”为基本价值理念,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基本目标,以“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为基本策略,构建缴费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方案研究必须从我国养老保险的现实出发对其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实情况是,某些省份实行了省级统筹,而大多数省份实行的是市级、甚至县级统筹。这种统筹层次的复杂性造成养老保险的统筹基金归属于地方政府的不同层级。当地方政府“拥有”这一笔资金时它们不会有动机将其缴予更高一级的政府去管理。现在的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全国统筹后原属于地方管理的統筹基金如何处理?理论上可以有三种思路:一是全部上缴中央,二是部分上缴中央,三是全部留归地方。第二个问题是,全国统筹后统筹基金需求量有多大?如何发放,按什么标准发放?这里也有几种方式,一是基于全国社平工资计算出全国均一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二是基于各地居民的消

费水平来计算出全国均一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第三个问题是全国统筹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来源是什么?依据目前我国养老金筹资渠道,全国统筹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主要来源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用工单位缴费,二是中央财政补贴,三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于是理论上就形成不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表2)。

通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需求、用工單位年度缴费能力和国家财政收入能力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我国养老保险具有足够的经济支持能力,即就是在遇到不可抗拒的国家财政风险情况下,作为风险储备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滚存结余,也能为基本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至于目前属于地方管理的统筹基金,考虑到地方政府的阻力和动力,采取继续留归地方管理,用于地方政府以此来建立满足不同地方劳动者需要的地方附加养老金。

3.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支持条件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公平的惟一途经,但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存在的制度“乱象”和“乱账”,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达到拨乱反正,还需要创设必要的支持条件:

3.1创设制度条件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制度保证。制度条件的关键是制度责任者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与健全以及制度受益者的利益均衡。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开始设立时,只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并没有更多的考虑到养老保险责任主体合理的责任分担以及受益者的利益均衡。

3.2创设管理条件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管理和运行保证。目前的属地管理体制很容易造成养老基金的地域分割,不利于基金安全。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属地管理是统筹层次低的必然结果,不符合统一制度的要求与规律,而实现全国统筹则必然要求建立垂直管理体制,成立全国社会保险监督机构,奠定全国统筹的组织基础实行社会保险垂直管理。

3.3适当降低企业社会保障负担和个人缴费费率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企业缴费率的确定应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的平均收入为基础,以使更多的企业有能力参加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中。我们建议以最低收入地区和最低收入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为基础,将企业缴费率降到12-15%。

3.4尽快延迟退休年龄以减轻养老保险压力,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社会政策支持。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养老金保险基金面临着空前的支付压力。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直接导致个人工作时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日益严重地损害着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构成挑战。推迟退休年龄是大多数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支付带来的压力所采取的措施。推迟退休年龄可以同时收到基金增收减支的效果。

3.5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供给网络及水平的提高,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技术支持。目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地区间迁入迁出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者跨地区求职,跨地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跨地区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的全国畅通等,都变得愈发迫切。这就需要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社会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探讨 篇7

东昌府区是山东省聊城的唯一市辖区, 属于山东省西部欠发达地区, 但近几年发展较快, 城市化建设、公路、铁路建设突飞猛进, 随之而来的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 这部分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日渐突出, 下面在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1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文件, 足以看出上级对这项工作重视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山东省于2003年就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 (鲁政发【2003】115号) 文件, 省劳动保障厅根据此文件出台了《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操作办法》。2004年、2005年市区相继出台《关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2005年省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对全省失地农民有关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 (鲁劳社函【2005】216号) ,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29号)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6】99号) 。2007年省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市区又根据国家和省文件精神先后出台《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2009年国家开展新农保试点, 我区成为全国首批、全市唯一试点县, 省政府为使新农保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接轨, 又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从以上各级政府出台的诸多文件, 足以看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2 基层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工作步履维艰

2010年10月份之前, 人社、财政、国土等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没有一个人参保。10月份以后, 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 (省政府226号令) , 规定“第23条:实行被征收土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被征收土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由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政府出资部分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单独选址项目的政府出资部分, 由用地单位承担。政府出资部分原则上不低于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30%, 并明确了标准。被征收土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政府出资部分, 应当在征收土地报批时足额拨付至当地社会保障资金专户;政府补贴资金不落实的, 不予批准征收土地。”

2012年9月份, 省办公厅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 (鲁政办发【2012】62号) 文件 (以下简称62号文) , 规定“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同一个人账户, 利用同一制度平台。”截止2013年6月份, 全区收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出资部分1.4亿。真正落实到个人账户的1587万元, 涉及人员九千余人, 另外除政府补贴外, 个人还需要缴纳一部分费用, 由于积极性不高, 只有486人缴纳了个人部分养老金72.8万元。政府出资部分落实到人头的仅占基金总额的11.3%。

3 剖析原因, 有以下三点

3.1 参保积极性不高

农民不愿意个人再缴纳个人应承担的养老金, 特别是年轻的农民, 认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享受, 发展太快、变化太大, 顾虑较多。62号文基本原则条款第5条“坚持政府主导和被征地农民自愿相结合, 提高被征地农民自我保障意识, 引导被征地农民积极参保”。目前, 绝大部分村集体没有收入, 只有个人缴纳, 如果不缴纳, 政府没有强制措施, 虽然规定可以从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中列支或抵缴, 但没有了土地, 就依赖有限的土地补偿费生活, 不会情愿“列支或抵缴”。有一部分人认为“政府补贴”直接分给本人, 年老后我自有办法。

3.2 村级社保方案难以出台

62号文规定:“对拟征收土地进行勘测调查后, 在拟定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同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当地乡 (镇) 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指导村 (居) 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 (居) 民代表会议或村 (居) 民大会, 研究确定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方案, 经被征地村 (居) 民签字确认并公示无异议, 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并要求:“政府补贴在征地被批准后3个月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保险方案落实到个人账户中。”我们认为征谁的地让谁参保, 其实在农村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 剩余部分土地可能要重新分配。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掉了, 对于近期甚至近几年增减的人口、本户可能积极争取养老保险政府补贴, 即便他知道不合乎要求不合乎情理也要争取。所以, 制定《社保方案》不知要召开几次村民代表会或村民会议, 何况现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人员很难召集全。那么, 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社保方案》, 3个月很难实现, 需用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3.3 即便参保也不足以解决养老问题

我区农民人均土地1.5亩左右且逐年减少。假如将土地全部征完, 按现有的政策政府出资部分1万/亩, 加上个人缴纳不低于政府补贴的20% (按最低缴纳计算) , 每人共计养老金总额1.8万元, 按62号文件规定, 参保人60周岁月领取标准为1.8万/139=129.5元。再加上城居保60元为189.5元, 远远低于现在城镇低保330的标准, 况且城镇低保逐年增长, 所以, 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

4 换个角度看问题, 创新工作思路

一是, 去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之说, 提出“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议题。众所周知, 现有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且正在制定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政策, 建议不再提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将人群分为三六九等, 且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属同一个群体, 建议提高政府出资部分, 少让农民掏腰包, 让农民自主选择养老方式, 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年老后的基本生活, 实现“不因征地生活标准而降低, 长远生计有保障”的目标。

浅析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篇8

近几年来,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档案管理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 其地位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数字信息化技术兴起之后, 使档案从纸质模式跨越到电子模式, 深刻影响档案工作开展, 但同时传统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的根深蒂固, 要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进一步创新, 以便让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工作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 信息社会发展需求

现今的社会发展, 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 这些技术促使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其中以互联网技术为首的数字化信息技术, 掀起了社会的信息革命, 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信息服务具有高质量和高效性的需求, 在档案信息需求日益剧增的客观背景下, 要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创新, 以加深与信息社会发展的磨合程度, 这样才能够逐渐摆脱传统管理机制和落后服务手段对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制约。结合目前信息社会发展需求,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重新设置工作思路, 以及在目标、观念、体制等方面, 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服务价值, 信息化发展同时也是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然要求之一。

(二) 档案工作发展需求

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改革的深入, 与医疗保险档案为载体信息资源与日俱增, 对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传统载体档案与数字档案相融合, 形成新的档案工作对象;实体档案保管和档案信息开发相融合, 形成新的档案工作任务;档案呈资金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特征, 形成新的档案工作性质。换句话说,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资金密集化、知识密集化等发展趋势, 而这一切皆属于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新任务, 亟需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设备, 为其发展注入活力, 方可逐步实现医疗保险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迎合了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不仅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要求, 另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符合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需求, 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方法研究

在了解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 需确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点, 一方面结合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明确创新方向, 另一方面是将创新内容与创新方式相结合, 深化管理工作创新的内涵。

(一) 结合档案利用者需求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是包括医疗工作者、科研人员、政府部分、社会大众员在内所有档案信息利用者的共同需求和愿望, 因此,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需要结合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1. 档案信息需求方向的掌握。

由于档案利用者在知识结构、社会实践、年龄阅历等方面都具有差别性, 直接影响各自的档案信息需求方向, 为此要求在开展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时, 努力从这些用户的需求规律出发, 多层次和多角度揭示档案信息, 并结合多用户的需求, 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譬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服务主体是医疗机构和病患者, 前者利用档案是服务患者所需, 后者则是为了通过保险渠道报销医疗费用, 因此, 所有的档案信息应该从医疗机构和病患者的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内容。

2. 用户需求评价指标。

为了掌握档案信息利用者的需求方向,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深入基层, 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核实, 掌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内容和规律, 为档案内容创新提供参考性的意见。譬如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关系到档案信息的全局性和综合性, 因此应该重点收集活动相关的文件材料, 典型经验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 而普通工作者是管理者计划的执行者, 因此信息的收集要尽量倾向于他们实际工作意见和建议。

3. 创设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心理环境。

档案机构的设置、档案组织形式、档案利用方式等, 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心理, 而相应的内心体现, 会影响档案的需求行为。为此, 作为档案管理部门, 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 形成具有活力的档案用户队伍, 譬如以最为简单的网络检索方式, 让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容找到自己所需的档案资料, 同时建立网络反馈渠道, 让用户能够动态提出相关的评价和需求, 作为档案事业创新工作开展的依据。

(二) 利用内容与方式创新

医疗保险档案的数字化创新, 服务内容和方式将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这是拓展档案社会服务效能的关键。可结合现实需求和针对档案特点作用, 在提供一般利用的基础上, 创新利用内容和方式, 以促进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服务方式改变。

利用档案数字化资源利用的优势, 通过展览举办、规章制度制定、档案知识宣传普及册印发等方式, 将传统的查阅利用方式, 转变成为咨询服务的方式, 以及将检索工具的模式, 转变成为多途径和网络化的服务方式。

2. 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

除了在网络上提供档案服务相关的简介、快报等静态信息, 还需要将具有一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价值内容的动态档案信息, 通过互动性网络平台, 提供给档案利用者需求的信息, 譬如开展在线咨询, 档案利用者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在线QQ、网络电话等方式, 直接向档案工作者提出相关问题, 并由档案管理者在线直接解决档案利用者所遇到的问题。

(三) 编目与编研创新

医疗保险档案数字化创新, 要求进行重新的编目和编研, 盘活档案的内容, 提高档案的服务工作地位, 在编目和编研的时候, 一方面要求快速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 另一方面是结合工作时间, 编制检索工具和汇编档案文件。

1.

根据数字化信息时代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档案检索体系, 提供查找线索、揭示档案内容、科学管理、信息交流等功能, 根据档案利用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完善各种检索工具, 开拓可以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查找档案的检索渠道。

2. 编制检索工具。

以网络化为发展方向, 结合网络技术, 缩短利用者与档案之间的距离, 譬如在相关网站上建立有效链接地址, 将网上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集合起来, 优化档案的检索利用。

3. 档案编目。

在熟悉档案内容的前提下, 深入研究档案的内容, 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 深入挖掘档案的信息资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迎合了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不仅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要求, 另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符合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需求, 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研究, 基本明确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方法, 但这些方法在档案实际创新工作当中, 仍然有必要结合相关工作, 予以灵活的利用。

摘要:档案事业为知识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展,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兴起之后, 譬如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 为档案资源的丰富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在医疗保险行业中, 档案管理工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 为此,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文章将在分析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如何开展档案的创新工作。

关键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姜继伟.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经验探索[J].管理观察, 2014, (21) :184-185.

[2]李华.新形势下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J].卷宗, 2014, (4) :49-50.

[3]刘旻.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20) :259.

保险工作 篇9

桂阳县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开展自2007年起已有两年了, 育肥猪保险自2008年起试点已近一年, 从开展情况看, 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达99%以上, 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育肥猪保险由于处于试点阶段, 目前参保养殖场14家, 参保生猪5 000余头。从开展效果看, 能繁母猪保险会给保险部门带来一定盈利, 切实减轻养殖户经济损失, 可以讲是双赢。育肥猪保险使养殖户参保积极性很高, 但保险部门从试点情况看发现肯定会出现亏损, 已处于停滞状态。为更好地发挥这一政策的惠农、护农作用, 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笔者结合桂阳县实际情况就当前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作一个初步探讨。

1 能繁母猪保险

1.1 存在主要问题

1.1.1 保费与赔偿标准问题。

一头能繁母猪的经济价值, 主要取决于市场和品种的两个因素, 在2007~2008年生猪市场行情较好的时期, 原种母猪3 500~4 500元/头, 二元母猪2 500~3 500元/头, 土杂母猪2 000~2 500元/头。在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的时期, 原种母猪2 500~3 500元/头, 二元母猪1 500~2 500元/头, 土杂母猪1 000~1 500元/头。可以看出母猪经济价值在不同时期差价可达1 000~1 500元/头, 不同品种差价达1 000~2 000元/头, 而目前保费、赔偿标准基本上是按最低标准实行“一刀切”, 这不利于市场行情好时调动养殖户投保积极性及原良种母猪的投保积极性。

1.1.2 基层理赔鉴定人员缺乏基本取证设备, 导致理赔不及时。

目前能繁母猪保险理赔鉴定实行农户上报乡动物防疫站, 再上报保险部门派人到现场理赔鉴定, 由母猪饲养户千家万户, 点多面广, 很多时候县保险部门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鉴定理赔, 乡动物防疫站理赔人员又缺乏照相、录影等取证设备进行取证保存, 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极不便于养殖户及时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

1.1.3 县保险部门与养殖协会及乡镇动物防疫站之间的承保、理赔、鉴定委托关系不够规范。

缺乏统一规范的委托书, 双方责任义务权利不清晰, 工作经费保障使用也不规范。对在理赔鉴定承保过程中委托理赔员出现的违规行为, 缺乏有效制约手段。

1.2 对策建议

1.2.1 实行灵活的差异化保费及赔偿标准。

在国家统一制定保费标准、赔偿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行情和参保母猪品种的不同, 养殖户可自愿选择并承担相应较高的保费以获取较高的赔偿标准。

1.2.2 改善乡镇理赔员取证设备, 确保及时理赔。

县保险部门应统一为乡镇理赔员配备照相等简单取证设备, 理赔数量不大时可由乡镇理赔员直接取证进行理赔鉴定, 县保险部门负责复核即可。

1.2.3 规范理赔鉴定委托关系。

应制定统一规范的委托文书, 明确县保险部门与乡镇动物防疫站理赔员双方的责任义务工作经费保障等。为加强对乡镇动物防疫站理赔员制约, 建议保险部门统一与县畜牧部门签定理赔鉴定委托协议书, 由县畜牧水产局将理赔鉴定承保等工作纳入乡镇动物防疫站服务职能, 并以行政手段对理赔过程中违规行为加以制约规范。

2 育肥猪保险

2.1 存在问题

2.1.1 参保养殖户门槛较低。

一是规模门槛较低, 理赔成本较高, 不利推进规模养殖。目前育肥猪保险政策规定年出栏50头生猪养殖户可以参保, 这一门槛太低, 虽然规模养殖户比母猪饲养户要少得多, 但由于能繁母猪存栏相对稳定得多, 而育肥猪存栏变动大, 因病因灾死亡数量也大得多, 大大提高了理赔、承保工作成本, 也不利于进一步推进规模养殖。二是标准门槛太低, 不利推进生猪标准化生产。育肥猪尤其是保育猪死亡率较高, 很多养殖场 (户) 缺乏基本动物防疫消毒条件, 饲养管理很不规范, 存在较大疫情风险, 保险部门所收取保费难以承受这些因主观人为因素带来的疫情风险。从长远看, 不利调动保险部门开展育肥猪保险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促进养殖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2.1.2 理赔体系不健全。

由于育肥猪存栏情况变动大, 承保理赔频繁, 较大规模养殖场实行均衡生产, 基本上每天都有母猪产仔转栏, 目前试点育肥猪保险承保理赔由县保险部门与县养殖协会共同及时核定, 乡镇没有理赔站点, 实际工作中保险部门已出现人手不够、工作成本高, 离县城较远的猪场不能及时承保理赔等问题, 制约保险覆盖面的拓宽。

2.1.3 育肥猪理赔承保核实数据等基础工作存在操作难度。

目前猪场一般仔猪阶段不挂耳标 (因猪群打架撕咬) , 都是实行出栏前挂耳标, 死亡仔猪是否参保其身份很难鉴定, 尤其是在一些较大规模猪场, 又只是部分育肥猪投保情况下, 双方在理赔问题上容易产生纠纷。

2.2 对策建议

2.2.1 提高参保门槛。

一是饲养规模。必须是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 常年存栏生猪300头 (能繁母猪30头以上) 、严格实行自繁的养殖场。二是猪场标准化水平。参保猪场必须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饲养员具备防疫员资格证, 能落实严格消毒防疫措施, 饲养管理规范, 能把动物疫情风险控制到最低。

2.2.2 改革参保数量核定方式。

为减少猪场育肥猪数量变动频繁给承保理赔带来麻烦, 建议参保数量、保费收取以年为单位、以能繁母猪存栏为基础 (每头能繁母猪正常年产仔18~20头) 进行核算收取, 同时单个养殖场所有育肥猪必须全部投保, 不能部分投保。

2.2.3 完善理赔体系, 加强监管。

浅论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 篇10

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增值,是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工作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影响到企业与国家和劳动者的利润分配比例关系,也关系到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康运转。在2014年6月25日,审计署公布的《2014年第20号公告:中央部门单位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数据显示,我国社保基金因其养老保障资金的特殊性质和规模已超万亿元,但在审计中发现,社保基金在信托投资业务管理、定期类存款业务、自营指数化投资等方面存在问题,合计造成损失175亿余元,其中因对利率调整不敏感而白白损失的利息收入高达1.65亿元,按2014年全国人均退休金2082元计算,相当于7.9万企业职工的月退休费之和。因此,必须十分注重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现就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统一管理,财务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和使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社会保险工作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相对比较混乱。社会保险的各个项目都是独立运作,建立各自独立的保险基金,参保人员帐户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金被不同部门分割,各部门又缺乏协调,造成各种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无法统一管理,形成合力。特别是目前国内社保部门还未能与政府明确分离,使得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仍然要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关系复杂,使得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各个管理环节缺少规范化的流程,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社会保险在缴纳、支出、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还没形成规范化的流程,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不够严谨。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使得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中,出现违规投资活动,使社会保险基金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国家审计署在2014年抽查的社保基金15个使用信托贷款的项目中有6个项目的用款单位未按指定用途使用信托资金,涉及金额14.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4%),这些资金被用于信托贷款合同之外的项目或归还银行贷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对外出借等;2013年,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得10亿元社保基金信托贷款,用于建设的3个项目中,有2个项目的建筑面积超过了该公司资质的承建范围,社保基金在开展尽职调查和贷款审批中却并未指出,如果社保基金管理环节规范化,财务审批严格化,以上问题是完全可以规避的。

(三)财务管理工作可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

我国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完善。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险法律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不同,但普遍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即由单一到完善。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非常完善的的法律法规体系,给我国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尽管我国在1999年颁布实施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但由于地方解读不同和执行力不够,使得对社保违规违法行为的制约力度不够。

(四)财务审计工作不完善,监督力度薄弱

社会保险财务审计工作不完善。社会保险内部审计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自我改进完善社保财务管理工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地方外部审计工作不够严格,存在走过场、应付审计现象。审计机关与政府一些部门存在交叉制约关系,使得社会保险财务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客观上势必会降低对社保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二、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加强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就笔者拙见,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明确管理机构,统一缴费标准,提高征缴效率

社会保险部门要积极主动进行机构调整,特别是财务部门,要统一缴费标准,明确财务工作流程,尽快实行保险费的集中、统筹征缴,既起到减少社会保险部门的重复工作,又能减少在征缴程序上的麻烦。进一步加强“五险合一”工作力度,各部门协同,督促企业和个人主动申报、主动缴费,提高征缴入库率,切实保证社会保险费的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各个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就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统一提方案,步调一致开展工作。

(二)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我们都知道,社会保险机构管理的是巨额的社会保险基金,保管的是老百姓的活命钱,只有加强财务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才能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

首先,要根据社保工作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流程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特点,由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很多企业采用的ISO9000管理体系,将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细分化,规范化。

其次,要将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责任的划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能成为互相推诿的借口,这就要求在划分岗位职责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岗位之间互相协同的部分。

第三,按照工作流程,建立起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采用绩效考核机制,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社保工作。无论领导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统一考核,一视同仁。

加强内部审计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机构内部,定时对社保的缴纳、支出、投资运营等过程涉及账目进行内部审计,先自查,再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化运行,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与完整。

(三)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社会保险财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社会保险财务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随着社会保险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会计法》、《审计法》、《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社会保险财务管理的任务,从社会保险的筹集到支付,监督与检查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完善,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是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的,它需要全体社会保险财务工作人员切实的落实到工作中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各省市细则等,都是社会保险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建立长效学习培训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和专业知识学习,夯实财务工作基础,保证每位财务人员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进行。由于目前地方上对有些法律法规条文解读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社保工作人员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同时,积极思考,及时反馈,以求改进完善。任何事物的完善都需要经过实践,社保财务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建立定期的外部审计制度,接受国家的审计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增值

在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与财政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协作与合作,争取社保基金增值最大化。在前面提到的国家审计署《2014年第20号公告》中数据显示,我国社保基金在信托投资业务管理、定期类存款业务、自营指数化投资等合计造成损失175亿余元。报告同时指出,截至2012年底,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投资收益额3492.45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29%,这样的投资收益在全球范围内都不算差。从总体来看,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是很可观的,除2008年投资收益率是负数外,其余年份均为正收益,但是,社保基金投资领域遍布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股票、基金等,单拿股票投资来讲,社保基金亏损情况到底如何,一直以来都没有详细的数据披露,所以要加大对社保基金的审计力度,对每个投资领域进行细化审计,以达到用审计倒逼社保基金运作趋向规范透明的目的。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关系国计民生,是我们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强社会保险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社会保险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使社会保险日益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使得社会保险基金得以科学合理运营和管理,最终达到保值增值,造福全社会。

参考文献

[1]魏星.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管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2]李金民.浅谈如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09(1):77-78

保险工作 篇11

第一批试点县、市(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建立试点工作长效机制。二是全力抓好续保缴费工作,进一步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缴费。三是严格抓好内务管理。继续做好参保缴费、系统运用、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督办检查、档案管理等内务工作,尤其要严格执行经办规程和基金管理内控制度。

第二批试点县、市(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工作进度,尤其是个别推进缓慢的地区,要尽快动员部署,组织开展“参保缴费突击月”活动;二是加快建立健全经办能力基础设施,确保经办机构、场所、人员、经费、设备全部到位;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参保率。

二、继续抓好政策宣传工作

一是深入宣传试点县、市(区)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二是讲究宣传方法,做到“面上宣传要适度、点上宣传要深入”;三是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引导农民早参保、多受益。

三、继续抓好养老金发放工作

一要按国家政策发放,给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时,应当动员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二要做好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核实工作。

四、抓紧抓实抓好参保扩面工作

一是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具体情况,坚持低水平起步,在政府投入上,通盘考虑,量力而行。二要鼓励我区崇左、百色市有关边境县、贫困县区和革命老区积极申报,其他12个地级市每个市都要精心选报2个县作为试点候选对象。

五、进一步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一是积极做好经费预算,把经办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体系;二是加强机构建设,县、乡两级要尽快成立新农保专职经办机构;三是完善场所设施,新农保经办要有专门的服务场所;四是充实人员力量,继续吸引优秀的“4050人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加入到新农保经办队伍中来;五是做好设备管理和系统维护,确保信息数据准确、安全。

六、严格按照经办规程操作

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有关规定,对参保登记、缴费申报、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关系转移接续、基金管理、统计管理、档案管理、内控稽核、咨询公示以及举报受理等业务环节进行规范操作、规范管理。

七、确保农保基金规范管理和安全运营

一是日常监管工作贯穿到新农保试点的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内控制度和规范业务流程;二是加强基金征缴和支付工作,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加强基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基金应用效率;四是做好与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人口数据比对和领取养老金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核实工作。

八、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一是努力统筹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真正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核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三是积极与国土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界定工作;四是积极探索新农保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五是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统计工作。

九、妥善处理老农保历史遗留问题

要认真做好老农保移交手续工作。对已经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要及时将老农保参保人员平稳过渡到新农保;对尚未开展新农保的地区,要继续做好老农保日常管理工作;还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县(市、区),要尽快办理移交手续。要妥善保管好老农保档案资料。继续组织人员对档案进行认真清理核对,逐级对帐,做到帐帐相符、帐册相符。

十、不断健全完善新农保试点配套政策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工作的探讨 篇12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基金征缴稽核,建议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和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的内容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是我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等的规定, 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的适用于专款专用的资金。2013年, 我国社保基金预算按险种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是社保经办机构依法对我国参加社保的用人单位和人员应缴纳的社会保险情况进行的核查, 主要针对于参保单位的职工人数、缴费工资、职工工资总额、社保缴费情况、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情况进行的征缴稽核。稽核内容包括:1、单位和缴费个人申报的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2、参保缴费单位和个人是否能够按时、足额地缴纳社会保险费;3、参保单位和个人的补缴情况;4、规定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稽核事项。

根据《社会保险征缴条例》地规定:参保缴费单位应该按月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 并经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后, 让参保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现阶段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基金稽核工作的现状

(一) 目前参保单位存在申报缴费基数的谎报、漏报、瞒报、低报等现象

就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来看, 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待遇等与上报缴费基数不符, 部分缴费基数没有出现增长率, 还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从而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增长, 进而影响到基金支付保证。

谎报缴费基数使得一些即将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还有一些单位把漏报缴费基数当作单位控制成本, 进而追求企业利益的一种手段, 并没有把社保福利待遇纳入到每月的应发工资里面, 而是把它发放到其它科目里;进而使得这些企业大幅度减少了社会保险费, 使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变得非常复杂。

(二) 目前稽核对象呈现多样化趋势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民营、外企、小型企业, 还是城镇、个体等, 这都是社保基金稽核的对象。参保单位用工多样化, 他们用劳动代理取代劳动合同, 或者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逃避社会保险基金稽核, 同样也给稽核工作带来难度和挑战。

随着大批农民工的进城, 鉴于建筑、餐饮等服务工作的特殊性, 大多劳动者对用工单位和自己作为劳动者, 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意识的淡薄, 并且缺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主动性, 有些务工人员只看到拿到手里的工资, 而不愿从个人收入中扣除自负比例数额, 这样就助长了企业不依法缴纳社保费, 不给农民工参保的意愿。

(三)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稽核的成本较高外地即将退休人员认证质量较低且费用较高

社保办理机构数量有限, 所需要的办公经费缺乏, 致使很难适应当前社会保险的发展。尤其是对居住外地的退休人员, 其保险认证工作是由其发放养老待遇的社保经办机构实施, 使得在外地退休人员的生存水平也较低。

(四) 存在对社保缴费基数理解的误区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职工应发工资为基数的, 一些单位却是以扣除个人负担各项保险费、个人所得税及住房公积金后的实发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 这是错误的, 显然是

缩小了工资总额的构成, 进而造成保费的少缴、漏缴, 降低了职工缴费基数和个人帐户金。

(五) 目前我国现行执行的《社会保险稽核办法》依据的还是2003年2月由原中国劳动保障部颁布的

这个办法是根据国务院在1999年颁布的征缴暂行条例制定的, 没有和《社会保险法》同步, 所以对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手段欠缺, 同时对社会保险违法、违规现象制裁不力, 处罚力度不够, 只能对一些不按要求整改的单位移送劳动监察部门去办理。

(六) 社保基金征缴稽核人员少、办公设备单一、机构不规范

目前,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存在人员少, 并且经办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稽核人员要求素质高, 且懂业务, 懂会计、审计等知识, 使得真正符合条件的人员更加少。缺乏硬件, 比如, 没有交通工具和录音、录像等设备。这样使得稽核工作增大, 难度加大。稽核机构重叠且混乱, 不同险种有不同基金稽核机构, 造成财力、人力等的各种浪费。

三、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中问题的几点建议

如何服务和服从于十八大精神?在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如何应对新问题?解决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思路, 使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尽快适应新形势。

(一) 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

企业瞒报、漏报社保基数的现象, 影响到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通过对参保单位的实地核查, 对其发生原因认真分析, 强化基金稽核、健全保险监督机制, 完善稽核管理, 改变旧有的, 传统的“重征缴、轻稽核”的老做法, 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以稽核促征缴的新机制。

(二)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为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队伍配备专业化综合素质高的稽核人员

他们不但要有政策水平, 还要熟悉会计规则和会计、审记的其他法规, 队伍要定期培训, 重点管理, 同时基金稽核人要还要自觉学习, 自我超越。建立稽核奖励制度, 对基金稽核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 给予举报人员以不同的奖励措施, 对诚信的单位予以鼓励并表彰, 曝光基金欺诈行为, 查处社会保险费的漏、冒、跑、滴现象, 提高基金征缴稽核的效率。

(三) 整合基金征缴队伍对稽核机构统一

为减少避免重复稽核, 减少浪费, 就需要进行队伍整合, 实行交叉稽核。可以进行分组互相学习, 并且交流各自经验。加强稽核人员对参保人员、参保单位的实时状态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基金稽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强与社保机构、参保单位的信息交流工作, 及时掌握情况, 保证信息畅通, 定期公开交流信息。

(四) 基金征缴稽核工作要分工合作协同管理

做好外地参保人员稽核工作, 并且尽量减少稽核成本,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完善外地退休人员的信息调查制度。严格享受养老认证, 确定无误给予发放。

参考文献

[1]刘择.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 2009.6

[2]黄寅桓.论社保内控模式在财务评审和操作上的弊病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4 (2) :185-187.

[3]肖杰.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核中常见的问题及思考[J].经济师2009, 10

[4]张伟秋.浅析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力度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质与量[J].科学与财富, 2014, (3) :262-262.

[5]陈效东.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4, (36) :40-40..

上一篇:《爱因斯坦的指南针》论文下一篇:石油的重要性和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