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的四个问题(共12篇)
听课的四个问题 篇1
尽管我不是学规划的,但是从毕业以后一直在做规划,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规划类型。这几年,我开始管理农业和农村,于是把农业规划、农田规划, 包括农村的规划都做了一遍。我发现农村规划是最难做的。去年做“美丽乡村”和上海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就遇到一个问题,即最下层级的村到底是什么范围。到现在为止,上海的总体规划仍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其他省份的规划可能也没有回答。
以下我将具体阐述做村庄规划过程中碰到的四个问题。我们去年做了村庄布点规划,对嘉定区3000多个自然村根据四十年以后大概可能的变化进行统筹,目的是为了不让后续的投资浪费。然后又做了两个城乡规划,目的是实现这个布点规划。在这个规划过程当中碰到了几个大的问题。
1村庄规划的范围
要回答村庄规划的范围,首先要回答村庄是什么?
村庄在中国的观念中主要有三种理解:一种是从居住场所角度讲的村庄,这是刚才理解的自然村落;二是从管理角度讲的村庄,也是我们通常讲的行政村,它可能包括了若干个自然村,或者几十个自然村;三是从功能服务配置讲的村庄,即中心村, 它比较适合于远郊地区、偏远地区。比如离集镇大概有二、三十公里,随着居住和服务需求发展,可能在临近十公里、五公里左右形成相对集聚的大村庄,担负着中心村的功能。
回顾上海的总体规划,2001年的总体规划确定的层次是1个中心城、12个新城、20个新市镇等, 接下来是若干个中心村,实际上没有办法回答到底有多少个中心村。到2006年,总规发现这个表达有问题,就变成了“1966”,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新市镇和600个中心村。当时上海行政村大概一千三百多个。编制村庄规划到底是以自然村来编,还是以行政村来编,或是以中心村来编, 到现在为止上海总规都没有给定结论。
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城市规划,并没有关注农村规划。2001年上海城市规划体系是中心城、新城、 新市镇、一般镇、中心村这五极,到2006年变成了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这四级。总规没有办法明确城镇体系怎么构建,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不研究村庄,所以无法确定这个村庄层级到哪种村庄范围为止。从去年开始编制村庄规划后,发现最难编的是村庄布点规划,要对多少个自然村在多少年限中进行规划是很难想清楚的。
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规划范围。后来,我们依据从新市镇到现在的行政村按照助动车5~15分钟的路程,大概3 ~ 5公里范围内的服务半径来筛选。 如果服务半径可以覆盖就不需要按照中心村来编制规划;如果不能覆盖,那在若干个村中间设置一个中心村。根据这个服务半径覆盖的范围,3000个自然村、100多个行政村减掉了一些,而中心村则按照行政村的规划编。
为什么自然村不能作为规划编制的单元?因为正如周俭院长所说,自然村不是一个社区,而仅仅是一个居住点。尽管我们以前有生产队(现在叫组)、 大队(现在的村)、人民公社等,但这种空间范围并不形成规划的服务半径范围。嘉定区的村庄规划是以行政村作为规划编制范围,但是可能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内蒙地区等,镇以外就要变成中心村规划,这和地区远近有关。我今天主要是针对城市近郊区的村庄布点规划谈谈编制问题。
2城市郊区的村庄在未来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如果未来村庄都不存在,那么村庄规划就没有必要编制了。这是城市郊区必须明确的问题。在我的理解中,对于上海而言,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上海郊区的乡村是没有必要的。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 “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 农民向城镇集中,本身就意味着这一点,并且已经执行了20年。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上海就会大面积拆并村庄。
现在的村庄改造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征地动迁、协议动迁,都叫做“动迁上楼”;第二种是集中归并(集体建房),村或镇来统一建房,农民全部集中到统一新建住宅中居住。这种方式的后遗症是极大的。集体建房的房产证怎么发?房产的产权是个人的,但宅基地又是集体的,在当前体制下既不能发大产证,也无法发小产证(宅基地证)。所以这种方式不具有可操作性;第三种方式就是村庄改造。我们不让农民翻建,只能刷墙,2005年新农村建设就推进这个模式。不让翻建的原因就是认为村庄是要消灭的,我们编制村庄规划最大的障碍, 就是是否有必要编制村庄规划。上海要保留200万亩基本农田,基本农田里应该有村庄。许多人说现在机械化了,根本不需要农民留在农田边上种地。 现在上海的公共政策导向是消灭村庄,农民房子倒塌后不让他翻建,集体土地就可回收了。
我通过贺雪峰教授写的《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一书受了启发。我认为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空间上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就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第二种是农村的生活方式;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城中村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便利、 集中、统一管理,这是其好处。农村的方式是自然、 自由、放松、接地气。城中村也有好处,生活成本低,比较便利。这不仅仅是乡愁的问题,我现在想问各位专家的是,这三种生活方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未来的50年乃至100年是否还存在?如果我们认为农村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还是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农村的村庄是存在的。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不存在,那么未来农村也就不存在了。从前之所以会产生村庄是因为当时需要肩挑背扛便于工作,而现在农村土地尤其是平原地区完全可以机械化耕作,确实不需要住在农田边工作。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最后我的观点是农村这种生活方式或者说这么一种生活空间,对于上海这么一个大城市或者说城市郊区而言应该是永远存在的,更不用说我们偏远地区的农村了。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有它的优点,它适合老年人,吸引富裕的人或是事业成功的人,因为现在想到农村去的就是这些人。很多人把城里的房子租掉住在农村, 北京等地提出将农民的老宅进行置换,我恰恰认为不能这么做。这种生活方式只有在上海郊区、杭州郊区或者三线城市的近郊区、县城的近郊区才有可能有这样的客观条件。如果我们能回答刚刚的问题, 那就意味着远郊的农村也是存在的。
反过来,现在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山里的农民是应该搬迁到城里来的,因为山区不适合农民生存。 事实上目前消失的村庄大都是不利于人居住的偏远山村。刚才冯长春教授提到我们到底是站在城市思维考虑村庄还是农村思维考虑村庄,我希望在座的教授可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乡村规划的命题是不存在的,村庄规划仍然会被认为不需要编制,尤其是在上海。且不论上海, 即使是县城周边的村庄,也被认为不需要编制村庄规划。偏远的村庄也不需要编制规划,因为位置太偏了,可以自由的发展,而规划的本质是要有序发展,建筑有序,生活有序。
3村庄布点规划的定位
许多人没有想过要进行村庄布点规划,但这是非常重要的。要编制村庄规划必须先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否则村庄规划将无法推进。这就涉及到村庄布点规划的主要编制内容。我认为村庄布点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居住点、自然村、行政村、 中心村等在未来的规划期限内是否存在及其具体名单。这是村庄规划无法解决的。现在有很多上位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各种专业规划, 如果一个地区在规划期内是否还存在自然村和中心村的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么村庄规划是没有办法编制的。因此,这是最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第二要解决居住点的各种配套问题。我们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和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考虑。需要配置什么内容,标准是什么,这些在村庄布点规划中便要解决。
第三件是要解决对于几千个自然村、几百个行政村如何分期建设发展,制定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和管理体制,需要多少投资,资金如何筹集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单个村庄规划无法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统筹性的村庄布点规划。由此可见,村庄布点规划是最难编的。
除了编制内容,村庄布点规划属于哪一类规划,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估计还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村庄布点规划是总体规划中的分项规划, 本质上属于总规范畴。我经历过的各种类型规划编制中,在规划方向、标准内容等方面,没有想到过一个布点规划,就如上海历版总规都没有解决最后一个层级的问题,即自然村和中心村的数量及布局。
有人要问每个村或者每个镇的规划编好了,村庄布点规划就不用编了。前面我讲过村庄布点规划是要解决整个镇的所有村庄的方向、标准 , 以及管控问题。这个问题是镇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后仍然是无法解决的。布点规划是整个区域性的工作,是整个区或者整个县的工作,不能仅仅以一个镇为范围。村域、村庄的概念,我认为在表达上是值得商榷的。从乡镇域范围去布局村庄,是无法得到明确落实的。
4关于村庄规划的编制,它是村庄布点规划的下一个层级
我认为村庄布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而村庄规划则是独立层级的规划。城、新城、镇,然后就是村庄,这个村庄不是自然村和中心村,而是行政村的概念。村庄规划的内容和布点规划有所不同。 第一个内容是要对布点规划中提出的保留或撤销的村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在编制具体村庄规划的时候可能有一些项目需要落实,并且对居住点要有明确要求, 包括建筑高度、建筑间距、用地规范、围墙围栏如何做等。第二个内容是在村庄规划中要具体落实村庄布点规划中提出的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等具体实施布点等。例如布点规划中提出的污水处理到底怎么处理需要在村庄规划中进行布点;道路交通如何设计要在村庄规划中进行明确;生态环境如何治理需要明确,包括公厕的位置等;周边农田是个社区概念到底怎么做都需要在村庄规划中明确。第三个内容是村庄规划层面要确定实施项目。区别于村庄布点规划中提出的公共政策,在村庄规划中基础设施是什么项目,产业设施是什么项目,居住点是什么项目都需要明确。村庄的近期建设规划不是规划概念, 而是一个近期建设计划。
村庄规划本质上是一个建设性的规划。到现在为止包括上海村庄规划导则在内,对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明确,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相当于一个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一个实施方案,例如道路交通、 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程方案等。这个问题如能理解清楚就可以指导村庄规划怎么编,否则就没有办法理解村庄规划的编制深度。
这些内容展开的话可以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村庄规划及其布点规划是目前国内乡村规划中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因此我非常想听听在教学科研方面我们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我在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是否各位也碰到过,大家对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有了答案。 我前面提的几个问题都是非常实际的,村庄规划的深度,村庄规划的上位规划即村庄布点规划的内容,在往上层次关于村庄是否还会存在,村庄范围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首先去理解什么叫村庄。所以村庄规划问题不仅仅是规划本身,还有很多规划以外的问题。
建设中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高峰移民村
听课的四个问题 篇2
批评意见清单(2014年7月)新马街小学 单位 熊朝运 职务 教师
一、对蒋生娟同志的批评意见
1.理论知识不够。例如:平时学习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跑马观花,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创新能力。这就是形式主义。
2.廉洁自律方面做得不好。不会节俭。例如:每到周末没有事就找人打麻将,到餐馆聚餐。总是追求时尚名牌,不勤俭节约,这是典型的奢靡之风。
二、对黄弟嘉同志的批评意见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例如:对理论认识不到位,认为专业够好,学不学无所谓,导致理论基础不扎实,业务水平不够用,每当学校安排任务总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不用心去做,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2.安于现状。教学缺乏创新。例如:在教学方面不积极主动去研究,不认真思考,不善于探索新方法,总是为了完成任务。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帮批改作业,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及时解答,又如生活上,平时叫学生帮忙洗碗,打扫宿舍卫生。这就是典型的享乐主义。
三、对罗恩传同志的批评意见
1.不注重业务理论知识学习。例如:平时不深入学习教学业务知识,认为自己岁数大了,学不学没有用,导致理论知识不结实,不够。多数工作都叫年轻教师帮助完成,自己在旁边指挥,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思想。2.班主任工作力度不够。例如:平时与学生沟通过少,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少,很多事让学生来完成。工作松散,与教师交流少,满足于现在的工作环境,不积极去上课研究教学问题。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思想。
四、对张传位同志的批评意见
1.组织观念淡薄,落实不力,纪律松弛。例如:在工作期间,会因为办公室职务特殊,总是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存在不按时完成任务,说让我们老师每周上交教案检查,结果有些老师没有交也没有什么批评,导致我们觉得这件事可做可不做,想交就交,总是检查不到位。这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
2.廉洁方面意识淡薄。做的不好。例如:每到周末会到餐馆轮流请客吃饭,一点就是十多个菜,餐馆没有的特色菜还从家里自带了去,吃不完的不打包,饭后有聚约打麻将,不会节约。还有几家约着到郊外烧烤郊游,买各种各样的肉去考,过于浪费。这是典型的奢靡之风。
五、对邓国建同志的批评意见
1.办事独断,工作主动性不强。例如:分配给个老师做的事情没有按时检查,记得分配叫各班主任做关于安全方面宣传的黑板报,没有及时检查,分配的任务没有及时的检查落实。同时与下面的教师交流少,自己做主处理。这就是官僚主义。
2.安于现状。生活工作不求上进。例如:教学上不主动研究,探索问题,使用老方式、办法教学。很多事情让学生帮完成,批改作业,打扫宿舍卫生,叫学生帮忙提水到宿舍,帮忙搬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享乐主义。
附件6:
问题清单(2014年7月)
新马街小学 单位
熊朝运 职务 教师
一、形式主义方面:
1.不注重理论、业务的学习,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实际。例如:不深入学习教育教学业务知识。认为业务理论学习与自己无关,理论知识不扎实,不够用。上交材料部全面、完善。
2.在工作生活中。总认为工作忙。例如:除了组织学习外。很少主动学习。
二、官僚主义方面:
1.办事独断专行。例如:对于班主任工作独断专行,凡事交由学生自行处理。
2.作风漂浮,落实不到位。例如:客观上工作忙,而不求做到最好、最细。
3.工作上缺乏主动性。例如:学校安排做什么。就只做什么。4.班主任工作管理不到位。如:班级卫生管理不到位,出现教室、园地、卫生差情况
三、享乐主义方面:
1.安于现状,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求上进。例如:工作慵懒、松散,与党员 交谈过少,满足于现状,习惯用老教学方法,用老思维对待事物。
2.细节不够重视。例如:生活随意,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3.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例如:在工作中有些懒散,不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四、奢靡之风方面:
1.廉洁意识不好,淡薄。例如:在生活中购买东西大手大脚,追求名牌。
2.铺张浪费,有娱乐现象发生。如,周末聚约吃饭。
3.有攀比心理,总是想过毕别人好的生活。
附件7:
对熊朝运同志的批评意见清单(2014年7月)
(一)蒋生娟同志对熊朝运同志的批评意见:
1.不注重理论学习。例如:不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认为政治理论与自己无关,理论基础不扎实,业务水平不够。
2.办事效率。例如:对于班级体管理不到位,大多数事物交由学生处理。
3.安于现状,工作责任心不强。例如:工作慵懒、松散,与党员交谈过少,满足于现状,习惯用老教学方法,用老思维对待事物。
4.廉洁意识不好,淡薄。例如:在生活中购买东西大手大脚,追求名牌。
(二)黄弟嘉同志对熊朝运同志的批评意见:
1、办事独断专行。例如:对于班主任工作独断专行,凡事都指定给学生班干自行处理。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的表现。
2、工作不求上进。例如:工作放松、松散。与教师交流少,满足于现在的工作、生活状况。认为自己是年轻教师有自己的新方法,新套路,在加之自己上低年级段的学生,这样的思想更是严重。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的体现。
(三)罗恩传同志对熊朝运同志的批评意见:
1.在工作生活中。总认为工作忙。例如:除了学校组织学习外。很少主动学习。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思想。又如、班级管理落实不到位,客观上说工作繁忙,得过且过,只求完成任务,不求实效,这是典型的官僚 主义思想。
(四)张传位同志对熊朝运同志的批评意见:
1.教学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你在平时不注重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例如:对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有时间不是用来学习钻研教材,而是用来与同事闲聊,使得自身的业务水平没有进步,你的这种表现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表现。
2.工作责任心不强,班主任工作管理不到位。例如:你所管理的班级是学前班,是学生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的一个过度年级,学生还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的生活,这就要求你要多花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但你存在学前班没有教学成绩的思想,放松了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在班级卫生、纪律的管理中也有所放松,使得班级卫生、纪律有些差,你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的表现。
(五)邓国建同志对熊朝运同志的批评意见:
1.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实际。例如:上交材料部全面、完善。2.工作上缺乏主动性。例如:学校安排做什么。就只做什么。3.安于现状,满足眼前。例如:工作之余缺乏学习,提高意识。4.有攀比心理,总是想过毕别人好的生活。
附件8:
谈心交心概况清单
(2014年7月)
新马街小学 单位 熊朝运 职务 教师
新马街乡活动办:
根据要求,现将我个人在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开展谈心交心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开展谈心交心的基本情况
根据州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全州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工作的通知》(文群组〔2014〕29号)和州委活动办转发省委活动办《关于讲认真动真格开好高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有关要求的通知》的通知(文群办〔2014〕43号)精神,我认真落实“四必谈”要求,做到“六个谈透”,先后开展了2轮谈心交心。
第二轮谈心交心。7月15日至7月25日,我又与新马街村班子成员和分管的主要负责人共5人,开展了第二轮谈心交心。主要是对民主生 活会上相互批评意见“亮底”,深入沟通交流,谈开谈通谈透,形成了我对班子其他成员和班子其他成员对我的“批评意见清单”。
通过全面深入的谈心交心,在督导组、上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分管部门负责人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下,我多方征求到相关意见12条,其中涉及“四风”问题方面的有12条。同时,我也对其他班子成员或分管部门负责人提出了意见12条,其中涉及“四风”问题方面的有12条。
提炼数学“核心问题”的四个步骤 篇3
一、 研读教材,罗列问题
问题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想提炼“核心问题”,必须要深入研读教材。只有把教材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公开信息和背后秘密都研读透了,才有可能设计并提炼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提炼“核心问题”的第一步就是研读教材,在研读的基础上从教材导语和教材知识点两个层面罗列或设计出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平行与垂直”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以及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平行与垂直”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应用。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平行与垂直”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教材编排如图1。
教材编写者用较为丰富的版面展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其中的学习导语主要由以下5个问题组成:
1.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
2.把没有相交的两条直线再画长一些会怎样?
3.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平行的例子吗?
4.量一量,所画的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5.你能举出一些有关垂直的例子吗?
同时,“平行与垂直”的概念非常重要,能否掌握直接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为此,笔者设计出如下13个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有效问题:
1.两条怎样的直线互相平行?
2.什么是平行线?
3.互相平行用什么符号表示?
4.什么是“同一平面”?
5.什么是“不相交”?
6.什么是“互相”?
7.互相平行有几种情况?
8.两条怎样的直线互相垂直?
9.什么是垂线?
10.什么是垂足?
11.互相垂直用什么符号表示?
12.互相垂直有几种情况?
13.互相垂直和相交有什么区别?
可见,当教师把教材研读透了,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与罗列就会水到渠成。
二、 分析问题,明晰教法
问题罗列好了,教师就必须分析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就能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及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当我们把问题分析透了,教学思路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当然,分析问题需要教育智慧的投入,没有智慧的投入,问题分析就会浅尝辄止。因此,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要静下心来,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例如,教材提供的第1个问题:“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既是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又是让学生体验分类思想;第2个问题:“把没有相交的两条直线再画长一些会怎样?”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验证;第3个问题:“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平行的例子吗?”其目的是拓展“平行”这一概念的外延;第4个问题:“量一量,所画的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其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验证;第5个问题:“你能举出一些有关垂直的例子吗?”其目的也是让学生拓展“垂直”这一概念的外延。教材提供的这5个问题不仅有序——按知识发生的过程设计,而且有关联——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同时,这5个问题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即“平行与垂直”的教学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让学生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两条直线,然后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分类,接着对不相交的几种情况进行延长式验证,在此基础上得出互相平行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平行的例子,以举例来促进学生对概念外延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平行的情况有很多种。第二阶段,先定位于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然后用量角器或三角尺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得出互相垂直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垂直的例子,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消化,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垂直的情况多种多样。由此可见,教材中展示的5个问题,内涵真的很丰富。
而笔者根据教材知识点设计的13个数学问题,比较全面、专业,可以让学生对“平行与垂直”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更规范、更准确。但这13个问题比较琐碎,需要教师智慧地整合。事实上,只有解决了这13个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平行与垂直”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让后续的练习与教学更为有效。因此,这13个问题必须逐一落实,不能打折扣。
综上所述,当我们把罗列的问题分析清了,教路和学路就会清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三、 梳理问题,确定权重
梳理问题,即对问题的内在联系进行沟通,理清它们的前后联系、价值大小等。一般来说,决定核心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往往权重最大。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个问题是否都具有这个特性。当然,在梳理时要融入自己的教学经验,只有经验的参与,问题梳理才更有成效。
例如,教材直观展示的5个问题中,笔者认为第一个问题最重要。因为学生画的两条直线会有各种情况,“会有哪几种情况?”——意思是让学生将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分类。如果学生能将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准确分类,那就表明学生对两条直线的位置特征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那么后续的概念教学就变得比较顺利。可见,第一个问题“会有哪几种情况?”决定“平行与垂直”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最有价值,权重最大。
再如,笔者根据教材知识点设计的13个问题都是围绕“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这两个概念来展开的,不言而喻,“两条怎样的直线互相平行?”和“两条怎样的直线互相垂直?”这两个问题最关键,权重最大。而其余的11个问题都是为厘清这两个问题服务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解决了“什么是‘同一平面”可以让学生明白“平行与垂直”的前提;解决了“什么是‘互相”可以让学生明白两条平行线和两条垂线的相互依存关系;解决了“互相垂直和相交有什么区别”可以让学生厘清“相交”和“互相垂直”之间的包含关系。
当梳理完上述18个问题后,三个最关键、权重最大的问题自然就浮出了水面:
1.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
2.两条怎样的直线互相平行?
3.两条怎样的直线互相垂直?
当权重最大的问题确定后,“核心问题”的提炼就接近成功了。
四、 改造问题,形成核心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在充分感知各种直观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上述权重最大的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基础,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让学生感受分类思想,因此只有完成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鉴于此,第一个问题理应成为本课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即“核心问题”。但这个“核心问题”还比较粗糙,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适度改造,从而让它变成适应自己班级教学的“核心问题”。
例如,教材编写者在“平行与垂直”概念建立的过程中渗透了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笔者也认同教材这一思路,于是就把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情况进行分类这一环节适当放大。但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在课始环节就在一张纸上随机画两条直线,出现标准平行线和标准垂线的概率较少,而且变式也不够丰富,因此笔者决定在选择学生作品的过程中,适度掺入几幅自己事先画好的标准的或变式的平行线和垂线,以充实学习素材,从而有利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展开。笔者认为在学生随机画完后教师至少应展示如下七种情况(如图2):
至此,我们就可以把“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这一问题改造成更加切合实际教学的“核心问题”——“想一想,上述这些情况可以分成几类?依据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中的“几类”可以是一次分类,也可以是两次分类,“依据”两字直指“平行与垂直”的本质特征。
教师研究的四个关键问题 篇4
细细想来,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医生之所以喜欢会诊, 是因为每一次会诊都有实际问题要解决, 诊断病情, 制定并实施治疗方案, 满足了医生个人医术提高的需要, 从而促进医生的专业发展。教研活动实质上也是“会诊”, 通过诊断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来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有些学校的教师, 之所以不喜欢教研活动, 是因为教研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只“会”不“诊”, 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那么, 如何让我们的教师喜欢教研?需要把握住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研究问题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改进实践, 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学中的那些实际问题一个个得以解决, 就是教师成长的标志。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主题。研究主题, 应该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可能性和有一定的挑战性等特点。所谓真实性, 即研究主题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所谓典型性, 即研究主题是教师群体共同关注、亟须解决的问题;所谓可能性, 即这些主题通过研究有得到解决的可能性;所谓挑战性, 是说研究主题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研究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改进教学
研究本身不是目的, 解决实际问题, 改进实践行为, 才是教师研究的价值追求。新时期, 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要从过于关注“成果获奖”转向更加注重“教学改进”。教师研究应该以解决学科教学疑难问题为导向, 以改进教学行为目标,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检验标准。从真实教学问题入手, 通过深层追问、深度研究和深入探索, 做深做优一些专题研究, 形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优秀案例, 并对教学改进的操作性思路方法进行科学性概括与提炼, 形成教学改进主题经验或实证性经验。通过实践培训、教研活动, 进行经验辐射和成果推广, 为一线教师提供思路方法借鉴, 促进常态课的改进,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形成整体
从调查入手, 厘清学科教学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通过筛选、整合, 形成专题或课题, 并把专题或课题转化为课程;从课程建构入手, 开展课题研究、专题探索、主题研修。即问题课题 (专题) 化, 课题 (专题) 课程化;课程专题 (模块) 化, 专题问题 (案例) 化。
上述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 使教学研究形成整体, 避免教学研究“东一榔头, 西一棒子”的弥散现象。同时, 也可解决课题研究“过程缺失”、教研活动“主题缺失”等问题。
四、成为系统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 教师研究视域“聚焦课堂”, 研究内容常常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 我以为, 教师研究的视域需要变化:一是要从单纯研究教师的“教”转向更加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即不仅重视研究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更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怎样学得更好的问题, 从“学生的学”透视“教师的教”, 以学考查教, 以学改进教。二是要从单纯强调研究“课堂改进”转向研究“课内课外协同改进”。随着有效教学讨论的深入, 教学研究需要突破原先的课堂研究模式, 不仅需要在课堂改进上做文章, 还需要课内课外一起做, 即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生研究、课堂研究直到作业研究、命题研究。只有注重了“学生的学”的研究和教学常规的系统改进, 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有关金三上线的四个问题。 篇5
于2012年又被(北京)中财国融国际培训中心特聘为总会计师CFO资格考核课程主讲教师,赴山东济南,山西太原,河南郑州,河北石家庄,内蒙呼和浩特及东北沈阳讲授CFO总会计师资格培训课程,效果良好深受中高端财务人员的好评。所讲课程已在国财政部所属的总会计师学会CFO总会计师后续教育项目网上播放,反响极大。因此被该机构特聘为高级培训师,与之长期合作,并与2015年被总会计师学会聘为管理会计师项目专家组负责人并赴北京专家项目组开始工作。(本人在全国各地讲解有企业税务稽查和企业风险防控及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40多个讲课的课件均被百度网收藏供同行们学习)本人是双师型教师,既有多年会计类中高端课程的教学经验,有丰富的账务处理的实践活动,教学严谨,教风朴实,工作敬业,希望和同行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做人的信念是:你有轻视我的权力,但我一定有让你后悔的实力.我希望和有实力的财务公司合作,你给我提供平台,我一定会为你创造价值。周老师讲解有关《金三上线的四个具体问题。》 第一部分:
《合同管理将会成为后营改增时代企业节税的天堂!》
一、案例:
同样是企业年终开会,开不同的会、签订不同的会务合同,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可以抵扣增值税。
(1)公司开年会带有福利费性质,不得抵扣增值税;
(2)但是若是开工作总结会就是与经营有关的会务费,可以抵扣增值税;
二、要点
1、签订合同时要考虑服务提供方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企业,以取得进行抵扣的专用发票,降低当期应纳增值税;
2、签订合同时要看看供应商提供的结算票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增值税率是多少,能否抵扣,再分析、评定报价的合理性,从而有利于节约成本、降低税负,达到合理控税,降本增效的目的。
3、合同双方名称的规范性要求要高于原来的营业税纳税体系。
4、营改增以后,需要在合同价款中注明是否包含增值税,而且最好在合同中注明增值税的含税价格是指“销项税额”而非“应纳税额”,以避免因理解不同带来纠纷。
5、尽量将付款条款明确为类似“付款日凭结算单按实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表述,以避免在实际收取款项之前开具增值税发票,导致纳税义务提前发生,影响企业现金流。
6、对兼营的不同业务,此时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不同税率项目的金额,并进行分项的明细核算,以免带来税务风险。
7、应当将取得增值税发票作为一项合同义务列入合同的相关条款,比如:
(1)在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价款前,乙方应向甲方提供合法有效的发票,否则,甲方有权拒绝付款并顺延付款时间,因乙方提供的发票不规范、不合法引起税务问题的,乙方应承担向甲方赔偿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税款、滞纳金、罚款及相关损失等。(2)在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价款前,乙方应向甲方开具17%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甲方有权拒绝付款并顺延付款时间。因乙方开具的发票不规范、不合法或涉嫌虚开发票引起税务问题的,乙方需依法向甲方重新开具发票,并向甲方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税款、滞纳金、罚款及相关损失等。
8、在合同条款中应特别加入杜绝虚开条款,约定如开票方开具的发票不规范、不合法或涉嫌虚开,开票方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必须明确不能免除其开具合法发票的义务;
9、如果合同标的发生变更,则可能涉及到混合销售、兼营的风险,甲方需要关注发生的变更是否对甲方有利。必要时,甲方需要在合同中区分不同项目的价款。
10、在合同中对履约地点、期限、方式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很多企业的业务可能是跨境服务,根据营改增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境内单位在境外建筑服务、文体业服务是暂免征收增值税的;
三、总结:
合同—通往天堂和地狱的门票; 营改增的重中之重——合同管理; 合同——营改增税收筹划的重头戏; 营改增后合同签订法律条款更加完善; 签合同就是先小人、后君子!
第二部分:《税务稽查中的20个风险点提示!》 稽查目的: 坚决遏制营改增行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犯罪活动苗头,全力降低营改增行业风险,挽回国家税收损失,切实维护营改增行业税收秩序!
1、开具发票时酒店将“餐饮”变更为“住宿”项目、借款利息”变更为“咨询费”“服务费”等;
2、对于一些人力公司无业务但是大量虚开“劳务派遣费”发票;
3、餐饮业为了增加进项虚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
4、建筑安装企业相当一部分黄沙、水泥、石子等建筑材料是从农民、个体户或者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部分企业购买虚假发票增加进项;
5、生产并提供建筑安装的企业全部按建筑安装申报或大幅增加建筑安装收入比重;
6、兼营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适用税率故意错误;
7、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的混用,进项不区分或不能合理分割,随意变更调整计税方式;
8、调整营改增试点前后的业务开票时间造成的税收风险;
9、在营改增以前因各种原因突击开票,但在营改增以后取得其对应的成本费用发票,造成多抵税款的风险。
10、营改增后企业核算存在不能准确核算应税收入、不能准确核算成本和进项税金的风险;
11、代开发票规模异常企业。即营改增后代开超过一定金额(如已超过一般纳税人标准)的企业,特别是明显超过营改增前经营规模的企业。
12、自开发票金额异常企业。即原地税长期零申报或非正常企业,营改增后销售额变动异常,在短时期内开票金额巨大。
13、接受代开发票金额异常企业。即接受代开发票规模超过一定标准的企业。
14、收入成本配比异常的房地产企业。即成本占收入比重超同行业比重较多的房地产企业。
15、住宿餐饮比率明显超同期或入住率明显异常的酒店(饭店)。
16、成立时间短,成立时间多在半年以内,但营业规模迅速扩大;
17、税务登记信息雷同,企业法人、财务人员、办税人员多为同一人;
18、登记地址多为住宅小区某楼层某室,明显不适合对外经营;
19、多户企业登记法人为同一人,且税务登记信息中所留的手机号码也为同一个手机号; 20、每月申领的发票金额恰好在小微企业优惠免税范围内,明显难以满足正常的经营需要。
1.第三部分:《官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值得参考)》 2.3.周老师说税务:
虽然下面文件属于地方性文件,但是很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大框架在,值得参考。但是需要提醒的是:
4.1.第二十条关于“共用水、电、气”的规定,属于地方上规定,要参考当地政策规定,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4号文件,“共用水、电、气”口径应该是按照转售处理;
5.2.要将下面文件规定,写的制度里面,不仅仅是通过财务人员的审核来把关(要不累死财务人员),如第三条“关于会议费的报销”。6.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试行)公告
7.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公告2012年第3号
8.现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9.特此公告。
10.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11.二○一二年六月二十
12.宁夏地方税务局宁夏国家税务局
13.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试行)14.第一章总则
15.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规范税前扣除凭证,确保税前扣除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降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16.第二条 凡在宁夏范围内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简称“企业”),均适用本办法。
17.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税前扣除凭证是指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证明企业支出发生并据以进行税前扣除的凭证。
18.第四条 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应遵循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相关性原则。
19.(一)真实性是指企业税前扣除凭证反映的支出确属已经发生,是税前扣除凭证管理的首要原则。包括:(1)有关支出是真实发生的;(2)证明支出发生的凭据是真实有效的。真实性是税前扣除凭证管理的首要原则。
20.(二)合法性是指企业税前扣除凭证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包括:(1)申报的税前扣除,要符合税收法规的规定,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2)税前扣除的凭证特别是发票,其来源、形式等都要符合税收法规规定。
21.(三)合理性是指可在税前扣除的支出是正常和必要的,计算和分配的方法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22.(四)相关性是指税前扣除的有关支出应与取得的收入直接相关。即企业所实际发生的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者可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的支出。
23.第五条 企业当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24.第二章税前扣除凭证的分类管理
25.第六条 税前扣除项目从其凭证来源可分为外来凭证扣除项目和内部凭证扣除项目。外来凭证扣除项目根据其应否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分为应税项目凭证和非应税项目凭证。
26.第七条 应税项目税前扣除凭证管理 27.应税项目是指企业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或服务时,销售方或提供劳务方、服务方应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项目。
28.企业发生应税项目支出时应取得相应的凭证,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29.(一)企业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发票管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30.发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填写,详细填有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或服务的具体名称(品名、规格、型号、劳务或服务项目等)、数量及金额等。对因各种原因确实无法详细填写的,应附销售单位购销合同和填写的明细货物(或劳务、服务)清单。
31.(二)企业从农(牧)民手中购进免税农产品,以其自行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为税前扣除凭证。32.(三)企业支付给中国境外的单位或个人佣金、技术服务费等费用支出,不能取得发票的,应当提供合法合同、银行外汇支付凭证和境外单位或个人出具的有关凭证等。
33.(四)对企业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有关发票或者凭证,税务机关在纳税审查时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或者注册会计师的确认证明,经税务机关审核认可后,方可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34.(五)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军队等收取的租金等经营性应税收入,应当以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的凭证,不得以财政收据等凭证申报扣除。
35.(六)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36.(七)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特殊规定或要求的,按照该规定或要求扣除。
37.第八条 非应税项目税前扣除凭证管理
38.非应税项目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支出,收入方不应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项目。
39.企业发生非应税项目支出时,应取得相应的凭证,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40.(一)企业支付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以财政或税务机关开具的《地方性收费、基金专用缴款书》为税前扣除凭证。
41.(二)企业缴纳的可在税前扣除的各类税金,以税务机关开具的完税证明为税前扣除凭证,不能只以银行付款凭证作为扣除依据。税前可扣除的税金不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税费,以及税务罚款、税收滞纳金。
42.(三)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以税务机关或工会组织开具的《税收通用完税证》或《税收缴款书》为税前扣除凭证。
43.(四)企业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以土地管理部门开具的财政票据为税前扣除凭证。
44.(五)企业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费,以税务机关开具的《社保费专用凭证》或《社保费专用缴款书》为税前扣除凭证。45.(六)企业缴纳的残疾人保障金,以税务机关开具的《税收通用完税证》或《地方性收费、基金专用缴款书》为税前扣除凭证。
46.(七)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以收缴单位开具的专用票据为税前扣除凭证。
47.(八)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以财政厅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为税前扣除凭证。
48.(九)企业根据法院判决、调解、仲裁等发生的支出,以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可由人民法院执行的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和付款单据等为税前扣除凭证。
49.以上未列各项税、费、基金,凡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以相关收缴部门开具的收缴凭证扣除。50.第九条 内部凭证扣除项目管理
51.(一)内部凭证扣除项目主要是企业内部成本核算项目,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成本、工资薪金、制造费用等的归集与分配等。52.(二)内部凭证税前扣除项目以企业内部自制凭证,如工资单、工资费用汇总表、材料成本核算表(入库单、领料单、耗用汇总表等)、资产折旧或摊销表、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等,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53.(三)企业折旧(摊销)费用、制造费用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归集等应符合财务、会计处理规定,相关凭证直观反映成本费用分配的计算依据和发生过程。
54.(四)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员工工资、材料领用、资产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内部凭证应能充分体现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和统一。55.第三章特殊事项税前扣除凭证的管理
56.第十条 企业支付给本企业员工的合理性工资薪金,以职工本人签字确认的工资表或相应的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
57.企业应按规定保管工资分配方案、工资结算单、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以及经社保机构盖章的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名单清册,作为备查资料。
58.第十一条 企业支付给劳务公司派遣到本单位任职人员的工资薪金时,应以劳务公司开具的发票以及劳务合同、支付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59.第十二条 企业支付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以收款方开具的发票和付款单据作为扣除凭证。60.广告必须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并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对标有本企业名称、电话号码、产品标识等带有广告性质的礼品,可以作为业务宣传费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但应提供证据证明其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宣传有关。
61.第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会议费,以收款方出具的发票和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
62.企业应保存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对象、会议目的、会议内容、费用标准等内容的相应证明材料,作为备查资料。
63.第十四条 劳动保护费的税前扣除,以收款方出具的发票和付款单据为扣除凭证。
64.第十五条 企业差旅费的税前扣除,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交通费和住宿费以收款方出具的发票和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差旅费补助费和公杂费等一般按出差天数在合理的范围内予以扣除。对差旅费补贴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65.(一)有严格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66.(二)有明确的差旅费补贴标准;
67.(三)有合法有效凭证(包括企业内部票据);
68.(四)差旅补助支出需提供出差人员姓名、出差地点、时间和任务等内容的证明材料。
69.第十六条 企业员工将私人车辆提供给企业使用,企业应与出租人签订书面租赁合同或协议,并按照独立交易原则支付租赁费,以出租人提供的发票和付款单据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70.如租赁合同或协议中明确规定该车发生的汽油费、维修费等支出由企业负担的,可以在税前扣除。但对应由个人承担的车辆购置税、折旧费以及车辆保险费等不得在税前扣除。
71.第十七条 企业向非金融机构或个人借款而支付的利息,以双方借款合同(或协议)、付款单据和相关票据为税前扣除凭证。72.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73.第十八条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其员工及家属支付的赔偿费,以企业与职工(或家属)签订的赔偿协议、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或证明)、法院文书以及当事人签字的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
74.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受雇的员工支付的解除劳动合同(辞退)补偿金,以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协议、当事人签字的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
75.第十九条 企业因产品(服务)质量问题发生的赔款和违约金等支出,以当事人双方签订的质量赔款协议、质量检验报告(或质量事故鉴定)、相关合同、法院文书以及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
76.第二十条 企业与其他单位、个人共用水、电、气的,凭租赁合同或协议,共用水、电、气各方盖章(或签字)确认的水、电、气分割单,水、电、气部门开具的水、电、气发票的复印件,实际付款单据等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77.企业的水、电、气费由物业公司代收且无法单独取得发票的,凭物业公司出具的水、电、气费使用记录证明,水、电、气部门开具的水电发票的复印件,实际付款单据等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物业公司应做好水、电、气费收取记录,以备核查。
78.第二十一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规定执行。
79.第四章 税前扣除凭证的日常征管要求
80.第二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要切实加强税前扣除凭证管理的宣传辅导,督促纳税人规范管理税前扣除凭证。
81.第二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要根据企业行业分布、生产经营特点及其会计核算状况,建立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预警指标,对存在指标异常的企业,及时进行评估检查。
82.第二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日常税收征管中,要将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应通过发票与实物、合同、现金支出等相关凭证比对、分析,加强对各类凭证和附列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
83.第二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日常税收征管中,发现纳税人税前扣除项目业务真实但凭证不符合规定的,应责令纳税人限期改正。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合法凭证的,可以予以税前扣除;逾期仍未能改正的,税务机关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84.第五章 附则
85.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宁夏地方税务局、宁夏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86.现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部分:《金三上线了,你知道多少?》
金税三期,你了解多少?
1、金三上线 金秋十月,金税三期工程在江苏、浙江、宁波、深圳4省市顺利上线运行,在重庆、山西、山东3省市完成软件换版,这标志着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推广上线任务,我国信息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金三意义(1)改变了以前各省国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独立发展、数据口径杂乱无章的状态;(2)规范了税收业务数据口径;(3)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系统事实标准;(4)为全国范围内数据共享和利用奠定了基础;(5)真正有利于推动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
3、金三比对 有人问:金税三期后个税与社保基数不统一可以吗? 上线金税三期的通知里明确写了,个税申报的工资薪金所得与社保、年金缴费基数不匹配的单位,属于地税重点开展的纳税疑点检查的对象之一;
4、金三互通 举个例子: “金三”上线以前,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人员需要在国地税平台接收工商基本信息,然后再登陆税务征管系统补录其他相关信息…… “金三”上线之后,大部分纳税人只要去工商局办理工商登记后,信息会自动抄送到金三系统,形成税务登记信息(三证一码、五证一码)!
5、金三问题(1)由于本身的数据质量不符合要求要进行大量的清洗和录入,基层工作压力大,需要反复打扰纳税人需要提供信息。(2)其次是由于上线时间段,新旧系统的对接适应时间仓促,加之税务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电脑操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并轨和上线初期,会造成大量的系统不熟悉带来的操作缓慢或者系统运行问题等;
6、金三数据源 税局风险防控系统的基础数据池来源于对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申报系统和防伪税控系统、以及发票认证系统四个系统数据的分析测算。使用时,系统从四个系统中提取、筛选和整合所需数据,并开展数字比对、分类计算和分级筛选。同时,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和金税三期系统兼容,可以根据两个系统数据信息变化,随时更新完善风险指标。
7、金三提醒 新上线的金税三期,仅仅是一个税管系统,我们既不要过分的害怕,也要正视来自于系统的各项预警,企业只要真实的、准确的取得进项发票,并同样真实的、准确的开具销货发票,才是根本解决企业的税负重的问题,企业才可安全地长久经营下去!
第五部分:金税三期,你了解多少?
1、金三上线 金秋十月,金税三期工程在江苏、浙江、宁波、深圳4省市顺利上线运行,在重庆、山西、山东3省市完成软件换版,这标志着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推广上线任务,我国信息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金三意义(1)改变了以前各省国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独立发展、数据口径杂乱无章的状态;(2)规范了税收业务数据口径;(3)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系统事实标准;(4)为全国范围内数据共享和利用奠定了基础;(5)真正有利于推动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
3、金三比对 有人问:金税三期后个税与社保基数不统一可以吗? 上线金税三期的通知里明确写了,个税申报的工资薪金所得与社保、年金缴费基数不匹配的单位,属于地税重点开展的纳税疑点检查的对象之一;
4、金三互通 举个例子: “金三”上线以前,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人员需要在国地税平台接收工商基本信息,然后再登陆税务征管系统补录其他相关信息…… “金三”上线之后,大部分纳税人只要去工商局办理工商登记后,信息会自动抄送到金三系统,形成税务登记信息(三证一码、五证一码)!
5、金三问题(1)由于本身的数据质量不符合要求要进行大量的清洗和录入,基层工作压力大,需要反复打扰纳税人需要提供信息。(2)其次是由于上线时间段,新旧系统的对接适应时间仓促,加之税务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电脑操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并轨和上线初期,会造成大量的系统不熟悉带来的操作缓慢或者系统运行问题等;
6、金三数据源 税局风险防控系统的基础数据池来源于对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申报系统和防伪税控系统、以及发票认证系统四个系统数据的分析测算。使用时,系统从四个系统中提取、筛选和整合所需数据,并开展数字比对、分类计算和分级筛选。同时,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和金税三期系统兼容,可以根据两个系统数据信息变化,随时更新完善风险指标。
7、金三提醒 新上线的金税三期,仅仅是一个税管系统,我们既不要过分的害怕,也要正视来自于系统的各项预警,企业只要真实的、准确的取得进项发票,并同样真实的、准确的开具销货发票,才是根本解决企业的税负重的问题,企业才可安全地长久经营下去。
第五部分:金税三期中对于财务报表数据预警的五种情况?
一、突然增加的费用将会导致系统预警 案例: 贵司于2016年账面列支大额业务宣传费,属于购入宣传品、纪念品列入业务宣传费91003684.62元,被列入风险名录!经核查: 无发放清单与领用清单,不能证明物品实际及结余情况,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交企业所得税!案例: 本月,乌鲁木齐开发区(头屯河区)国税局充分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在对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备案进行例行核查过程中,发现M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向香港关联公司支付大额居间费用722.83万元,存在以支付居间费用的名义,将利润向境外关联方转移的避税嫌疑。处理:国税局最终做出特别纳税调整税款108.42万元,同时加收利息0.71万元的处理决定。
二、预收账款过大将会导致系统预警
1、计算公式: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2、问题指向: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3、预警:20%;
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将会导致系统预警
1、计算公式: 指标值=(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而言,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主营业务成本都会呈现增长的趋势,所以成本变动率一般为正值。
2、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
3、预警值: 工业企业-20%——20%,商业企业-10%——10%
四、账面存货率过高将会导致系统预警
1、账面存货率=期末存货/销售成本*100%
2、预警值:一般应该为20-30%,否则为异常!
3、存在虚假购进、延迟销售、发出货物未做收入等现象。
五、纳税人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变动异常将会导致系统预警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综合折旧率-基期综合折旧率)基期综合折旧率 100%。综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
2、问题指向: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变动率在20%以上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多提折旧。
教学视阈中文本解读的四个问题 篇6
优秀的文本其解读的空间是很大的,读者的解读能力越强,解读结果就越有可能丰富而深刻,而选入语文教材的文本,绝大部分都可称为优秀的文本,这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这样的困难:丰富的解读可能性与课堂实际教学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与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上。怎样的文本解读才是教学所需?
解答这个问题,需将问题放置在语文教学这个语境中,我们应该从语文教学论的视角加以分析,即文本解读应该符合语文教学的需要,凡是语文教学需要的,我们就应该紧紧抓住不放,非语文教学需要的,我们就应该“忍痛割爱”。
基于语文教学论视角的文本解读结果的取舍,应该至少考虑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两个因素。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指导,具体的阅读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阅读教学目标展开,“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文本解读结果的选择,应该以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从而提高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基本要求。学生学情主要是指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水平,不同学段的学生,在认知语言、理解文本方面的差异性是很大的。总体上来说,学生更易于接受那些语言表达质朴、明确、贴近生活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因其阅读对象的不同,自然有语言表达方式、解读内容新旧等方面的不同,如《名作欣赏》一类的刊物在这些方面就有相应的要求。当文本解读进入语文教学视阈时,就要充分考虑阅读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两方面特定的要求。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经典篇目自然是常读常新,文本解读的新意与深度应该是立足语文教学所需的两个基本要求。
文本解读新意方面,当前存在解读刻意求新、语言表达晦涩、生硬套用外国文艺理论等倾向。最理想的解读应不刻意求新,应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同时表述质朴。比如《项脊轩志》主旨的解读,吴小如先生认为:“《项脊轩志》真正的主旨所在,却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抑郁和悲哀。”①这样的解读是准确的,深刻的,从观点到语言,都易于学生理解并接受。
文本解读的深度是教学深化、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当前存在着流于文本表面,长期浅层化的文本解读教学,将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低下与窄化乃至思维品质的弱化。基于文本的、有深度的文本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朝着文本深处进发,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如何达至文本解读的深度,方法有许多,不同的文本因文体、创作背景、写作目的等因素,在解读深度上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所强调的是,基于语文教学之需,我们首先要有深度解读文本的意识,不满足于浅读所带来的轻松与热闹的表象,通过深度解读文本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从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二、文本解读结果从何而来: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
当下,语文教师检索并查阅到关于某篇文本的解读文章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了,但是,未经教师自己阅读文本而照搬他人解读结果的课堂教学,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轻则伤害到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重则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们将文本解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中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能否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应该成为衡量一个语文教师合格与否的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树立起“自己认识文本”的意识,教师自己阅读文本,其教学价值在于,教师的阅读体验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获得对“这一篇”文本的深切的解读体验,在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重点、阅读难点等方面有真切的认识,这就为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课堂中,教师才能遵循文本阅读的内在规律,有序地、顺利地推进教学过程,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在一篇篇文本的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准确而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教师自己先认真研读文本,每读一遍,力争读出自己新的体会和认识;接下来再参阅他人的解读文章,尤其是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语文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解读文章;然后将二者加以比较,孰优孰劣,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在比较中选取适宜的解读结果。为了有效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们可以建立起文本解读的“资料库”,以篇目为纲,搜集整理有新意、有深度且适宜课堂教学的文本解读文章,经常阅读,常常思考,直至能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当然,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还在于多读书,开卷有益,个中价值,自不必多言。
三、教师个人“喜好”在文本解读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语文阅读学的视角
严格来说,文本解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有其严格的学术标准,解读方法的科学性才能保证解读结果的合理性。但是,当下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随意性较大,流于“我认为”的经验性,缺乏科学的解读方法依据,无法将文本解读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见仁见智”若失去科学解读方法的保证将沦为梦呓般的“自说自话”。在这个问题中,语文教师个人的“喜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语文教师个人“喜好”包括对某一种文体的偏爱、对世事人伦的独特思维方式与个性认识等,这些“喜好”自然会带入到文本解读直至课堂教学中:遇到喜爱的文本,就头头是道,反之则蜻蜓点水;碰到喜爱的人物,就大加褒奖,反之则无情批判。这看似个性的背后是文本解读方法科学性的缺失。
为避免出现文本解读中教师个人“喜好”占主导、随意性大、科学性不足的现象,让文本解读回归理性,有两种行之有效的思路,一是积极引入符合学术标准的文本解读方法,二是紧紧抓住语文教学这个根本宗旨。
在文本解读中,语文教师个人的阅读积累以及在积累中形成的阅读体验及能力是重要基础,文本解读方法则是关键。方法是对规律的总结,在一定意义上,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文本解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视阈中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确保教师文本解读的科学性、有效性,使教师的文本解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其次,教师将解读中所采用的科学的文本解读方法教给学生,将有效促进学生对“这一篇”文本的理解;第三,长期的基于科学解读方法的阅读教学,将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文本解读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即“类化”。心理学将“概括当前问题与原有知识的共同本质特征,将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到原有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去,对问题加以解决”的心理过程称作类化②。类化的心理机制启示我们,在“这一篇”文本的学习中,若能形成解读的“同类知识结构”,将能有效地解读“这一类”文本,具体表现为阅读能力的实际提高。当前文本解读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是很多的,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切实掌握适合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教学视阈中的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本解读应该纳入语文教学这个范畴中,即阅读教学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换言之,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学决定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不同的学生学情、各种类型的文本我们都要理性面对。理性的文本解读,是基于文本创作语境、文本本身与科学的文本解读方法的有机结合的结果。
四、文本解读结果如何呈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视角
教师的文本解读结果是阅读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教学所需的文本解读结果将成为阅读教学内容,但是,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怎样呈现文本解读结果是教学视阈中文本解读的关键问题,因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是教给学生文本解读结果,而是借助一篇篇的文本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语文教学方法的视角去探讨文本解读结果逐步呈现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着重考虑。
第一要遵循学生认知接受心理规律,符合学生当前认知能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接受一般经由感性接触到理性认知,在问题的设计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步到达文本解读结果的核心。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阅读教学要选择略高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文本解读结果,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不断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能力。
第二要符合逻辑。首先是文本解读的逻辑,科学的文本解读本身是强调解读的逻辑性的,每一个解读结果都会有相应的依据。要依据文本语言、紧扣文章结构、遵循文章意脉。非教学视阈中的文本解读可以是随意的,片断式的,但进入课堂教学视阈,则要讲究解读的逻辑性。其次是课堂教学的逻辑,教学环节的安排要突出逻辑性,起承转合,能够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流程,就像一篇论述严密的文本解读文章,每一分钟、每一个环节都会有新的发现。稍有不同的是,文本解读文章基本是先呈现观点,再作阐释,属于演绎思维方式;而课堂教学则在课堂最后出现文本解读的结果,属于归纳思维方式。
第三要突出解读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量的累积,但科学的阅读方法对更快地提高阅读能力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当前语文阅读时间被挤压的形势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文本解读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必要了。文本解读方法本身学术性比较强,概念较多,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妨淡化学术名称,以实际的解读内容凸显解读方法的所在价值。
第四要正确处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是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解读活动,获得文本解读结果,从中掌握解读方法。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于文本解读中理解难度较大、老师不讲学生就无法理解的内容,语文老师就要理直气壮地讲,讲得头头是道,讲到学生理解为止,否则,放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则流于形式,二则无法达成语文教学应有的目标。
————————
参考文献
①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百度百科“类化”词条
员工持股实践中的四个问题 篇7
员工持股一般可以分为投资型、激励型、福利型三种。在我国,员工持股本应是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目的,通过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变,使企业绩效得到提高,这是符合企业股东利益的。也就是说应以激励型导向为主建立员工持股计划。而实际实行的员工持股计划,一般是以配送或低价出售的方式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因此有过分的福利化倾向,“广洒胡椒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 股权分散或股权过于集中的情况依旧存在
在有些实行合作制的企业里,平等出资,共同经营,“人人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常会使企业的决策权相对分散,难以有效地做出决策,起不到激励和约束作用。有一家苏州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实施了员工持股,全院200余名职工全部拥有股份,并且差距不大,改制的推进很顺利,但是几个月后就出现了决策不畅,甚至达到了几乎没有决策就可以通过的地步。
另一个极端是员工持股比例过高,又会强化“内部人控制”,并对外部股东形成歧视。内部股东利用“内部人”拥有企业大量信息的优势,为自己牟取好处,造成内部股东的道德风险。同时员工过度持股会再次形成企业封闭的产权体系,严重时会导致企业产权凝滞,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常州某改制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在初始改制企业元老的36人中,这对于股权而言还不算非常集中的情况,但是一样有企业股东群体与非股东群体自然形成对立的局面,因为非股东群体常常对决策层的“高压内部人控制”表示不满,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
3. 出资能力不足与认股资金来源问题普遍存在
我国员工工资普遍偏低,员工积存资金有限,难以一次性支付认股资金,导致很多企业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不断退缩与妥协,员工持股范围不断缩小,客观上起不到集资、激励的作用。美国为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采用了贷款扶持等多种手段,而在我国通过向银行贷款缴纳认股资金却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银行要考虑贷款风险,许多企业经营前景不明,不符合贷款条件。
在实践中经常遇到员工想持股却买不起的尴尬。广州市某设计院属于国内高端设计院,员工500余名,固定资产存量也比较多。在改制过程中,办公大楼评估价值很高,因为该办公地点对该院而言具有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价值,所以,不能因为改制而搬迁或者上缴。在增资扩股过程中,仅仅因为购买办公大楼而产生的持股职工人均指数就达到数万元以上,出现过导致改制暂时停滞。
4. 员工持股的股权流动与管理科学程度不足
当今教师急需改变的四个问题 篇8
一、教师知识面狭窄, 急需拓宽
女儿是一中的学生, 每次回来都说当天上的课, 最喜欢的是她们的化学老师, 她说:化学老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讲正课, 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讲国内外正发生的大事兼加自己的评议, 三分之一的时间讲生活中的常识, 并穿插化学知识, 比如馒头与花卷的区别。说到化学老师眼睛都是亮的, 精气神也都有了, 可一谈到别的老师, 就是题、卷子、参考书……
身为职校教师的我, 面对的不是那么爱学习的学生, 但他们同样有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他们更爱猎奇, 传统教材的知识我有, 但他们烦;他们需要补充新的知识, 我没有, 甚至我比他们懂得还少, 服众的可能性当然就少了, 管理难度也就来了。
实际上, 有很多教师像我这样, 养成了“一本教材+一本资料=教书”的职业习惯。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 成为制约教改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所以教师应多读书, 接受终身教育, 读书, 其实也是在读人, 是在读一部丰富的人的心灵史、人的创造史, 它与教师的育人工作有着很强的内嵌性。一个不读书的教师, 很难相信他是一个能够读懂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师。
二、教育方式急需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 老师讲, 学生听, 完全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 从来不考虑学生的感受, 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 更不注重教学的效果。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首先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身心愉悦, 这是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离开环境无激情, 离开激情无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 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 才能达到认识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教学效果。
同时, 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 用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 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 使思维向着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再次, 要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实效, 电化教育手段, 如幻灯片、录音带、电视录像以及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多媒体等。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 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图形化、形象化, 便于理解和记忆, 缩短了掌握知识的过程, 使学生轻松地理解, 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只有创新教育, 学生们才会兴趣盎然, 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得以加强, 视野才会比较开阔, 许多能力都得到发展、提高。
三、课堂语言急需幽默感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多年来的照本宣科, 让45分钟的课堂很容易度过。可效果呢?
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 教师备课仔细认真, 讲课也很卖力, 语言也较简洁准确, 但学生就是不爱听, 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 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 因而事倍功半。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 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 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逾越的高墙, 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实践也证明, 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 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 更善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 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 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相对正襟危“言”、不苟言笑、古板冷漠又缺乏讲话技巧的老师, 他们更喜欢博学多才、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又具有高超讲话艺术的教师。所以教师要想用好幽默语言, 自己必须是一个具有幽默品质的人。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 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 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 受到教育和感染”。
四、急需注重全面考核成绩
成绩是学生的命根, 更是老师的考核指标, 所以老师不停地找题, 让学生不断地做题, 真的是:书山无路, 苦“做”无崖。直到高考, 学生老师家长都放不下心来。当下的高考早已不是个人问题, 已经演变成了社会问题, 而我们太注重成绩会引发下列情形:
因注重成绩导致评判不公平, 同样的错误, 学习成绩较好与较差的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继而有的同学会恃宠更骄, 学生全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当我们在给学生打分的时候, 学生也会给我们一个隐形的成绩。
太多无法挽回的遗憾告诉我们:社会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教师应当更好地了解与疏导学生, 而不应当停在卷面的分数上, 更应注重人格的完善。
另外, 单纯注重成绩导致学生的体质弱化。我们的学生生活改善了, 为何身体素质却下降了?说起青少年的体质状况, 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连连摇头, 一些教师表示, 现在的青少年就好像“玻璃人”, “易摔易碎”, 我们每年的新生军训都有昏倒, 甚至心脏停止跳动的。据调查, 除了营养结构失衡的因素之外, 学校和家长一味劳神费力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是身体素质一路“下滑”的罪魁祸首。体育课在课程安排表中14天只上2节, 就这2节还会被很多“意外”占去, 音乐、美术课根本没有, 学校这样, 家里呢?据调查有64%的中学生不做任何家务, 63%的中学生回家没有任何体育活动。这样的学生必然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缺乏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 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这都是注重成绩造成的!难道我们还要继续放任吗?
听课的四个问题 篇9
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意识
什么是课程?狭义地讲,就是学校所开设的科目及其进程。每一门课程的开设和开发,都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都体现国家意志。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在当前突出强调课程改革,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课程观和课程意识,只有在这种思想的统领下,才能全面认识教材,驾驭教材,进而组织教学,把握课堂。
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什么?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结合我国的教育传统以及教师的知识准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包括: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对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师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它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对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有科学的理解,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能割裂开来。在教学目标中更不能独立呈现。从人类学角度打个比方:知识是肉体,方法是骨骼,情感是灵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骨骼无法直立行走,没有灵魂的人体如同行尸走肉。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方面来看:知识是可掌握的、能做到的;方法也是能想到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想不到的,它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内容标准”的陈述和理解,是教师正确处理教材和制定教学目标最关键的部分。什么是“内容标准”?简言之,就是根据学生在某一学段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而规划的一个框架。在此框架内,行为目标的陈述包括四个方面: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只有对“内容标准”深刻准确地理解,教师才能把握教材,并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三、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课程是主载体,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是主战场。学生的素质教育仍然要由课堂体现,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搞得如火如荼,也涌现出诸多模式,如: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魏书生的“三步六段教学法”,王敏勤的“和谐教学法”等。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都要看课堂上学生学的效果。也就是上课提效率,下课看效果,长远保效益。
高效课堂的目的是实现有效教学,实施者是教师,体现的是教为主导;高效课堂的目标是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学习,行为主体是学生;高效课堂的评价是学生的参与度(广度)和思维度(深度),也就是看效果,效果好就是好课,效果好的标准是学生学得紧张有序,这一点要靠教师引导。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课上高效地“学”,更要靠教师课上科学地“导”。学生的哪些问题是接下来重点讨论的,如何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提问,什么时候教师进行点拨指导,这考验着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智慧。可以说,没有教师科学地“导”,也就无法实现学生高效率地“学”。教师的作用是:导控课堂、点拨疑问、仲裁争议、总结归纳、拓展提升。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教学就是教师把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远方。”
四、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城市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四个问题 篇10
大力发展适合地方条件的产业。城镇化是产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第一产业农业发展了, 城镇会多起来;第二产业工业发展了, 城镇化比例会提高。因此, 发展产业经济是带动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国外城市如美国西雅图、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等在这方面都是成功典型。21世纪前后, 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因协同发展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有力地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发展产业经济, 要努力以技能与创新为主, 提升各类产业技术水平, 这是目前我国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
发展工业要与其环境治理同步。工业企业的建设要同其环境治理同步发展, 这是我国建设的方针原则。但目前不少地区的工业企业仍在走工业化国家初期经历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一些纺织印染厂、造纸厂仍不断往河湖排放黑水;一些建材厂、化工厂仍向天空排放黑烟。我们认为, 要加强监管力度, 对于这些违法的工业企业要给予严厉处罚, 限期治理。
城镇发展要同城镇建设同步。城镇化的目的就是逐渐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发展城镇。城镇的建设发展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但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已显畸形, 走出农村的农民工数量已超出城镇所能容纳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几大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跟不上大量农民工涌入的需求, 这样下去, 城镇化将变得不可持续。
城镇化的重点应该是中小城镇。以发展中小城镇为主, 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规模, 这是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这样做既符合中国国情, 可缩小城乡差别, 还可以达到使全国生产力和人口分布均衡合理的分配效果。但是, 贯彻实施这个方针政策相当困难。从近期利益着眼, 工业建设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条件好、上马快、可迅速发展, 有些符合条件进城的农民和中小城市的专业技术人员片面地认为到大城市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待遇高, 一心向往这些地方发展。鉴于此, 我们必须下定决心,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规模。
走向自然、节能环保, 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应适应大自然。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貌为西高东低, 山脉走向以东西以及东北至西南两种方向为主;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横贯东西;冬季干冷寒风自西北方向吹来, 4~9月易受东南方向暖湿气流影响。根据这些地域特点, 城市总体布局和建筑就要考虑如西北两面有较高的山, 可挡住冬季干燥的寒风;东南两面有开阔的平地, 以获得充足日照;在开敞的平地上有河流穿过, 可供人们和动植物用水, 并起到调节气候、创造景观、平衡生态的作用;夏季风多为南北或东南向, 城市街道走向、建筑开窗方向要与风向一致, 以利于自然通风。城市、建筑、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城市总体布局要适应大自然, 重视城市绿地生态建设, 这些是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
加快污水、垃圾的治理与利用。现有不少城市没有污水处理系统, 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 需要治理的范围大、数量多, 我们要多思路、多方法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解决污水问题, 要采取多种办法修建污水处理厂。德国莱茵河畔的杜伊斯堡市有一家造纸厂和两家大药厂, 该市没有自建污水处理厂, 而是采用合建的方式, 政府负责监督管理, 并占有1/3股份。这是个好方法, 比任何一家自办都省经费、省力、省时;处理干净的水同时能供给三个厂循环使用, 还可以出售给当地园林绿化部门、庄园和其他企业, 以获得收入。这一实例充分说明, 污水处理厂也可以做成“享有利润的公益事业”, 而并非单纯的资金投入, 其做法可供参考。
垃圾的治理重在分类, 并加以处理和利用。我国年产约3亿吨建筑垃圾, 需占用大量土地。解决矛盾、提高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 这一工作已迫在眉睫。日本、韩国对此十分重视, 它们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超过90%, 而我国却只有5%, 浪费了大量建筑材料和土地。在垃圾治理与利用方面, 我们应从思想和实践上向日韩学习。
建筑应利用自然光风, 节能环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很重视同自然相结合,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而近期, 一些建筑师因强调建筑艺术形式和技术设备能力, 忽视了利用自然、节能环保的重要问题。近十多年来, 这种情况有所变化, 人们在逐步加深对结合自然和节能环保的认识, 发展这方面的技术设施, 取得了一定成果。如2009年建成的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 主体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整体设计应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发电、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技术措施, 其围护结构冷热负荷比同类建筑减少4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70%;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技术, 节电70%以上;建筑照明节电近30%。
建立与完善建筑节能检测系统。我国现有建筑面积400多亿平方米, 如果全部建筑都达到节能标准, 每年可节约3.35亿吨标煤, 相当于每年减少电力投资1万亿元。我们认为, 建筑节能只有通过实测才能保证其节能效果, 因此, 必须及时对已建成的建筑进行节能效果检测, 对没有达到节能标准的工程应责令整改。没有节能效果检测和严格的监督管理, 是国家目前未能贯彻执行相关建筑节能规定的根本原因, 因此, 应尽快建立与完善建筑节能检测实施与管理相关机制。
保护城市的重要历史, 发展中国建筑文化
尽量整体保护和发展历史名城。首先, 不要再拆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建筑;其次, 旧城整体尺度要和谐, 新建筑要在尺度、空间等方面尊重老建筑, 新旧协调, 对旧街区采取“微循环法”, 街道尺度不要过宽, 重点是要改善其基础设施, 改善建筑及其环境, 增加些绿地和新生活需要的设施, 保存老民居与中华老字号, 确保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活文化习俗, 并改善与提高旧城整体的生活环境质量;最后, 要削减一些已建高大新建筑的体量, 就是采取“减法”, 去掉旧城内过高新建筑的一部分, 以求空间尺度的协调。
建筑创作要发展中国建筑文化。建筑要继旧创新, 发展地域建筑文化, 就是在进行创作新建筑时, 要考虑继承优秀传统的精神, 这种精神内涵有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 以此来发展具有中国各地特色的建筑文化。2010年建成使用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这一方面的突出实例。它采用大挑檐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热压拔风和一般建筑材料,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雨水等, 同自然相结合, 节能减排, 在创造优良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还创造出深层次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中国周王城图的格局, 如都城外围的大地乡村田野, 体现出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然宇宙观, 即天、地、人和建筑合一, 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城市标志性建筑统领空间环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需要创造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标志性建筑, 在其中心地段和全城空间形成优美的立体轮廓, 这几座标志性建筑起着统领城市空间环境的作用。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因高大壮丽的形象成为当地新的标志性建筑, 但随后十多年来该塔的东面区域又建起400多米高的金融大厦、600多米高的上海中心等多座具有标志性的超高层建筑, 使浦东新区建筑群的空间环境不如以前开朗有序。这与国际一流城市有相当大的距离。巴黎、华盛顿、莫斯科等国家首都城市, 标志性建筑明显, 城市立体轮廓富有韵律节奏感;美国芝加哥、澳大利亚悉尼市等, 除城市中心是集中的高层公共建筑群外, 四周都是具有成片绿化的较低建筑居住区, 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起伏变化简洁美观, 这些实例值得我们的城市参考。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联网人行、自行车系统
城市中心区要控制小汽车行驶。欧洲许多城市早已圈出市中心区禁止汽车进入的范围, 这里只准居民步行或有轨、无轨公共交通车通过;也有的分片设非汽车行驶区, 如意大利佛罗伦萨城, 将市中心区西尼奥列广场及其周围地区和彼蒂宫地区以及其他重要名胜处的四周都划为步行区, 不准汽车穿行, 方便了旅游参观者;还有的封闭一些道路, 原为汽车道, 后将其纳入人行活动区, 汽车不能通过, 如英国伦敦市中心区的特拉法尔加广场的国家美术馆前的行车道改为该馆前市民活动场地, 并同下面的广场连成一个整体, 通过这样的改造, 前来广场的人流比以前多了13倍。这些国外做法都有参考价值。
构建人行系统, 提升城市生气。在城市中心区或其他重要生活文化区, 需要逐步构建起人行街道系统, 使这些街道不受汽车交通的干扰。加拿大蒙特利尔城从20世纪60年代起, 就构建三片贯通南北向建筑室内外、地上下的人行道系统, 这三片条状人行道与环状的地下铁路网连接, 组成不受地上汽车干扰和气候影响的人行系统, 故人们称该城为“室内城市”。
恢复自行车道系统, 控制快速车。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基本上是正常的, 各地采用三块板的道路模式比较多, 中间行驶机动车, 其两侧设绿化隔离带, 此带旁边为自行车道, 在5~6公里距离内许多人都选用方便的自行车出行。近十多年来, 私家车发展很快,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里的道路三块板逐渐都被汽车所占用。北京市是个典型的实例, 原两块板的自行车道, 一部分划为汽车转弯行车道, 很大一部分作为小汽车的停车场, 有的地区部分地段还取消了自行车道, 这种压减自行车道路面积的做法, 是北京道路交通需要改善的重要方面。
解决城市居民住房是政府职责。现阶段, 政府大力提倡修建政策性保障住房, 面向广大中低收入的家庭, 解决好住房问题, 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但要花大力气去落实。我们希望, 各地城市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 在资金方面设法筹集齐全, 切实加快政策性保障住房的建设, 以增强广大居民对政府的信任。
城市各项设施要缩小贫富差距。社会公正反映在城市各项设施上, 要关怀城市广大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政府管理部门要在城市生活居住用地方面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照和优惠。在居住方面, 不能将政策性住房都安排在城市边远地段, 不能把城市老居民都迁到城市边缘或远郊地区, 城市中心区需要保留老居民, 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 也是保存城市历史文化生活特点。在公共建筑方面, 除要安排满足大众衣食住行的商店外, 还要有大众化的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体育、修理等服务设施。在文化生活方面, 市区各类博物馆、公园应免费开放, 现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开始朝这一方面逐步努力。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 要重视修建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大众性的绿地服务设施。
浅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四个问题 篇11
【关键词】中国英语教育;四个问题
对于中国存在的四个问题是:首先是束缚创新的“紧箍咒”;其次是英语语言定位出现偏差,不能适应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然后英语教育偏重偏重相关知识,忽略核心知识;最后是英语教学途径只重体验学习。
1 除去束缚创新的“紧箍咒”
创新实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脑力活动,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或者因为环境的制约,对于问题的解决,只能够采取非理想的方法。这样个体在创新的时候,会受到一定条件的束缚,使得结果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中国英语教育也一样,在改革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存在各种束缚,主要束缚来自于西方中心和从上到下的统一文化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英语教育的改革创新,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因此英语教育表现出来的创新大同小异,并没有创新出具有特色英语教学方法,因此想要英语教育有出色的创新,就必须先出去头顶的紧箍咒,除去束缚,英语教育才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下面对影响英语教育的三个限制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是西方中心,中国英语教育研究和改革创新等,都是采用西方的教育方法,跟着西方的脚步走,认为西方的英语教育就是正确的,甚至国内一些英语教育研究成果,都要征求西方的意见,这种心态是不对的,这大大限制了具有本固特色英语教育的产生。其次是自上而下的大统一文化,对于今天的英语教育,采用自上而下的红头文件,这种教育模式都是规定性的教学,英语教育在这种束缚下,根本就不能得到发展。
2 做好语言定位和目标分层
语言定位和目标分层是属于同一个问题,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于英语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定位不同,在使用英语的国家,讲英语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和通用语教育。而在中国将英语教育课程设置作为外语科目,这种定位方式是正确的,但英语教育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偏离了外语教育的轨道,对于英语教育逐渐向第二语言,甚至通用语言发展,英语教育过热,使得其偏离了外语教育的定位。如果英语要作为通用语教育和母语教育相似,全名学习英语以及实用英语,语言的应用水平和母语差不多,甚至犹有过之。这种英语教育一般存在于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区,比如英格兰和加拿大等地区,以及英国殖民地印度等地区,因此通用语语言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文化的基础之上演变出来的,因此国内讲英语教育作为通用语言教育是有很大难度的。
英语教育在中国作为外语教育,那么其作用主要是语言交流和信息交流以及知识的互补,对母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同时英语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国际交流,在实际应用中,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但是任何的工具都有不同的功能,英语教育也一样,它可以分多个领域,比如同声翻译和文字翻译的高级专才,还有高级教师等等,因此英语教育需进行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英语教育,而不是笼统的进行综合英语教育。
3 语言教学内容回归到英语
3.1 抓住核心知识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必定与知识相关联,对于知识可以在实际体验中获得,但最终还是不能避免教育的传承,当代教育淡化了核心知识,强化综合知识,综合知识是在核心知识的辐射下产生的,英语学科的语言知识是语音和词汇以及语法,但这三者的核心体现是心理词汇,因此应当储存心理词汇,加快心里词汇的激活和应用的速度。
3.2 控制相关知识
对于英语回归英语语言,并不是要删除相关的知识,而是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太多了,比如英语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等等,所涉及的面非常的广,而教育又是多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学校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只能学习各个学科的核心知识,而其他与该科目相关的知识,只有在其他时间按照需求去学习。
3.3 掌握不同学段的教育需求
英语教育内容要适合不同阶段的教育要求,不能一概的认为教学内容适合所有学段,小学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初中、高中是普及性教育,而非专业性教育,高中不承担专业人才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只承担英语知识的函授,不考虑英语的应用,到大学才对英语进行具体分块,进行专业性的学习。
4 教学途径多元化
英语教学路径存在多元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学途径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途径和认知性教学途径。体验性教学主要注重实践体验,沉浸在英语文化当中以及信息交流当中,通过模仿与交流来学习英语,最后将语言转化为文字。而认知性教学注重先学习理论,学习英语知识点,然后进行语言练习。从这两者的关系来看,经验性教学和认知性教学,只是教学路径的顺序不一样,且两者各有各的利弊,经验性教学利于听说,不利于规范,而认知性教学利于语言知识的规范,而不利于听说。中国英语教育应当将这两种教育途径都采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听说读写都要锻炼,为以后的精通打下基础。
5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英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定位和英语教育的质量,为了促使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加以改善,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正东,杜培棒.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原理与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2]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听课的四个问题 篇12
度, 即尺度。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应把握这样一个度, 那就是:软硬适中。
现实中, 通常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1) 硬——长期对问题学生冷眼相看和惩罚为主; (2) 软——对问题学生放任自流, 不闻不问。结果是:态度硬, 造成问题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常常故意在班上惹麻烦, 任凭怎么处罚就是屡教不改;态度软, 导致学生做事没有任何顾忌, 更加肆无忌惮。
那么教师如何走出这一尴尬境地呢?这就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软硬兼施, 方法得当。当问题学生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时, 教师不能一味地挑剔、不满或训斥, 而是要给予适当的宽容, 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 视错误的性质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教育。其中, 对有悔错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学生, 教师应尽量避免公开批评教育, 而要采用勉励的方式与学生谈话,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后果, 唤起他们内心深处要改正缺点的进取心理。
二“时”
“时”包含两层意思: (1) 时机; (2) 时效。对于问题学生来说, 课后被教师留下或被请去办公室谈话早已不是新鲜事, 他们对教师简单的批评教育早已经有了“免疫力”。因此, 教师要想对问题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必须学会巧抓典型事件, 即抓好“时”。即抓准“突发事件”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尤其是对问题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学生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明白自己的言行对班集体和其他同学产生的伤害, 自然就会及时醒悟, 并且积极改正。
讲时效, 是指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应从速, 越快越好。也就是说等不良行为发生后, 应立即实施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让“事态”得到及时控制, 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内心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延迟处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无能”的想法, 也会让学生产生“犯错”不用付出代价的错觉, 以至于行为更加放肆。
三“序”
序, 即顺序, 循序渐进。现实中, 问题学生常会犯同样的错误, 教师也会常常感到不解:问题学生怎么“屡教不改”呢?其实, 原因并不在于学生, 而在于老师自身。
错误的改正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识错→认错→悔错→改错。而许多教师的教育往往忽略了这种顺序。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总习惯于用惩罚手段强行纠正其错误, 而学生迫于教师的压力承认错误, 但内心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危害, 更谈不上心生悔意了。所以, 教师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上应当有序:学生犯错误之后先令其反思, 并写出犯错误的认识, 教师再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谈心, 最终帮助学生积极改正错误。
四“法”
法, 就是方法。教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也需要灵活多样。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认识偏差, 做到因材施教。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要因人而异, 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 还要提高学生的识辨能力。
当然, 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还需要各方面工作的配合。在学校内部班主任需要积极与任课老师、学校领导共同配合。另外, 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活动情况, 而且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 更要熟悉他们的家庭情况。每接手一个班, 就要尽快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家庭情况, 对后进生更要重点跟踪。在日常工作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 要转化一个问题学生, 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 而如果与家长密切联系, 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家庭教育在目前的素质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且更为紧迫。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应尽的义务, 去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 共同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同时, 积极配合家长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并及时家访, 加强信息反馈, 了解学生, 关心问题学生, 形成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 促使问题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学习习惯上等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听课的四个问题】推荐阅读:
沏茶问题听课反思10-10
中职教师听课问题论文10-27
《问题的解决》听课反思10-12
增员必问的四个问题07-19
小童装店经营要注意的四个问题07-19
体育游戏创编与实施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05-29
听课反思听课反思10-19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怎么写 如何写听课笔记08-08
听课艺术08-28
听课能力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