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理解

2024-10-06

词句理解(共6篇)

词句理解 篇1

纵观中考历史,现代文阅读逐渐体现出题目十分灵活、目的十分明确、地位非常重要以及综合性非常强等特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因此,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师生们急需解决的课题。在现代文阅读中,对词句的准确理解非常重要。一个词句的意思有多种理解概念,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该词句在此处的真正涵义。

一、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涵义

所谓“重要词语”,通常指的是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相连的词语、有非常强的表达意境的词语、有特定涵义的词语、非常有内涵的词语以及理解程度相对比较难的词语等。怎样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涵义,主要有两种方法:(1)对语法进行分析,探索其具体的涵义,也就是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着怎样的角色,并且要对整个语句的结构进行相应的分析;(2)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对其涵义进行相关的界定,也就是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对于该词语内容涵义的正确理解。要想在掌握文章的整体思路以及中心思想,就一定要联系好上下文的内容,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因此,要通过语境确定词义,重视文章的细节,进而完善词语的涵义。一个词语,不仅具有表面上的涵义,通常还有一定的色彩涵义,比如语境色彩、感情色彩等。另外,词语涵义的轻重、适用范围的大小、固定的搭配习惯以及描述对象的不同等,这些都为我们能够准确理解词语的涵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上述的这些方法,不是单独实行的,有时候针对某个问题没有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的,就可以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我们就以《说村落》这篇文章为例,概括“村落”的完整涵义。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村落”是作者主要要表达的事物,是文章的关键词,要想理解它的涵义,就要对全文的内容加以理解。文章的首句就表明了对“村落”意义理解的偏差——“村落的意义在今天已经被人遗忘,似乎只是表示农民居住的地方”,以此句来推断,“村落”的意义不仅是“居住的地方”这一物质层面上,还应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通读全文可以概括出,“村落”是温馨与诗意、艰辛与困苦共存的结合体。

二、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涵义

所谓“重要语句”,从文章的结构方面而言,就是一些重要的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总领句;从文章的内容方面而言,就是一些表达不同层次的语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方面而言,就是具有独特色彩的语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主旨句、深化句以及警示句等。在能够准确理解语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准确理解关键词,掌握重点内容。比如,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可能有很多的敌人,但是没有一个是私敌”

这是全文结尾处对马克思人格的高度评价,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从“敌人”与“私敌”这两个词语展开的。“私敌”的定义是由于个人利益关系与他人形成的冲突,针对“没有一个是私敌”的形容,我们就可以理解句中“敌人”指的就是公敌。按照上文的表达内容,公敌就是指全世界劳动人民以及无产阶级的共同敌人。由此可以看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表述:马克思的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并且将所有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事业。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基础涵义

对于一个语句来说,首先要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假如是单句,就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假如是复句,就先确定其第一层的涵义,才可以进一步掌握语句的真正涵义。比如,“这位比任何人都感觉被自己名声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不为人知的士兵、流浪汉一样不留姓名的被埋葬。”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句,其主语是“伟人”也就是托尔斯泰,谓语是“埋葬”,状语是“就像偶尔……被”。由此可以分析得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表达:托尔斯泰逝世了。部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一直在状语与定语上纠缠,没有弄清语句的主要意思。

(三)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推敲文章的主旨

一些表达相对含蓄的语句非常难以理解,通常情况下是为了特殊语境的设定才会使用这样的句子,进而表达出语境的最佳效果。因此,不会直接表述,而是通过一种寓意的方式将所要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事实上并不是很难揣摩的,掌握了相应的语境,也就理解了语句所要表达的涵义。在阅读的时候,只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分析句子的语感,进而找出语句的涵义,即可。比如,2008年山东考试中的一题,第一段写到“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不能说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而第二段又写到“我们在其他方面取得了进步”,表面上看这两句话是自相矛盾的,但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前一句指的是在繁衍与生长技术方面没有取得进步,后一句是相比从前,我们已经取得了进步。

(四)发散思维,理解语句的意境

在对语句进行理解的时候,不要人为地进行“拔高”,也就是把自己的错误理解强加在语句上,歪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一定要学会进行全方位的理解,综合其所有因素,进行分析理解,这样才可以准确而又正确地理解语句的涵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文阅读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础,只有准确地理解现代文中词句的不同涵义以及不同作用,进而揣摩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语文成绩,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同时也是考生们最为头疼的问题。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并且利用文字的形式表达你所理解的意思。阅读的思维过程就是文章大意的理解、内容的吸收以及相应的鉴赏评价。所谓的理解, 指的就是对文章词句、中心思想以及写作方法的正确理解, 并且透彻地体会的过程。从近几年的中考中, 笔者总结出了几点规律, 本文就词句的理解进行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词句理解

参考文献

[1]张丽景, 蒋丽萍, 孙国良, 等.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浅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韦忠华, 丁丽丽.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词句理解技巧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 (5) .

[3]郭燕青, 李华明, 刘建辉, 等.浅析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词句的理解[J].重庆市开县岳溪初级中学, 2011 (12) .

词句理解 篇2

云南红河县第一小学

黄丽晶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组成段,段组成篇。要让学生独立理解一篇课文,老师就必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首先就是教给他们抓住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这也绝非一日之功,这就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训练。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要从训练学生的朗读开始

三年级进入了关注词语的重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呢?抓哪些句子呢?首先从训练学生的朗读开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如果老师有时间能够带着学生一句句读课文,那学生在模仿中就会自然的养成断句读通顺的习惯,他们在模仿老师的过程中,初步可以体会到一点点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有“润物无声的作用。”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自由读课文,然后再跟我一句一句的读,体会体会自己读的语气轻重、断句等地方是否和老师读得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模仿模仿老师教的读法。如:我在带读“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这句是我把“起得很早”语调读得重些,语速稍缓。让学生模仿读时体会为什么“起得很早”要读得重些?学生在练习模仿中就会明白这里强调“起得很

早”是告诉我们作者过去没有起这样早,一直误以为蒲公英是金色的,今天”起得早“才发现蒲公英的开合是草地变色的原因。在这样训练学生的朗读中,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能逐步理解。

二、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

理解重点词句是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一篇课文都会有一些重要的或比较难以理解的词和句,把这些词句读懂,就为读懂课文铺平道路。理解重点词句,先要能从课文中把重点词句找出来,也就是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和句子中表情达意的词眼来理解课文。比如:《赵州桥》这篇课文介绍了 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设计和结构特点。在文中我们就要找出描写桥的设计和结构特点的词句,这就是重点词句。如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在 这句话中又可以重点能理解“这种设计、”“建桥史、”“创举、”“既、、、、、、又、、、、、、”等词语,可以借助词典理解词语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或句子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又如: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读后找出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还不懂什么是过渡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讲解:过渡句在文章中能 起到承接上下文的一类句子,使文章段与段之间的

衔接自然、结构严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前半句概括了桥的坚固;后半句告诉我们接下来要讲桥的美观。之后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坚固、”“美观”进行理解。这样学生通过对这个句子及句中的词语的理解,明白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赵州桥的设计使桥坚固耐用,并且美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生也初步了解过度句在文中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先教他们审清题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讲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么样?学生读了题目之后就知道课文要讲西沙群岛很富饶。在理解课文后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点明文章要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这就是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叙述的。通过逐步指导中上层的学生很快就找到文中的中心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然后又让学生划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理解,再联系全文找出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和”物产丰富”的句子。这篇课文的中心句在 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中心句又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进行比较两篇课文的中心句为什么有的在课文开头,有的在课文结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都是新知识,需要老师来一步一步教给他们。故此,我教给学生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找文章中心句时,又指导了解:(1)课文是总述和分述关系的,在总述的段落

中找总起句,它在一篇文章中起统领的作用,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文章的中心意思;(2)课文是总述、分述、总结关系的,可以在总述和总结的段落中找总起句或总结句。总结句都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或是一段话的结尾处,它在文章中或一段话中起总结作用,它是文章内容的总结。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最后一句“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就是对全文的总结。

理解意义深刻的句子,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文章中有的句子具有深刻的含义,而这“含义”本身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对这种句子的理解,有利于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如三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中的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是 在警示人们,在美化自己生活时,绝对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如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在呼吁人们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又如:《画杨桃》一文中的句子“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这句话虽然讲的是画画,但是要指导学生理解,这个道理不仅将画画,适用于一切事物和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又如《和时间赛跑》这课中的“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指的是时间一切不复返,要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这些句子都属于暗含中心的句子。故此,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多找出这样的句子理解体会,使之易弄懂课

文,理解课文。

三、指导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文是由一句话一句话连接起来组成的。要读懂课文,不仅要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还要了解句语句之间的联系。弄清一段话中的几个句子是按怎样的顺序连贯地组合在一起的。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弄清写时间、写树木、写溪水、写动物的关系。这个自然段有4句话,第一句我们只有春天树木才会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叶;第二句讲过个冬天进入春天天气暖和了,山上的积雪才会融化;第三句讲积雪融化了 才能汇成小溪;第四句讲因为小溪里有了清澈的溪水,小鹿才会到溪边来喝水,欣赏水里自己的影子。这四句按大自然的规律写清了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在教学时教给学生弄懂句与句的联系,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指导习作时也可指导学生注意句与句的联系,就能比较有条理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了。

四、采用换词法

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十分有帮助的。在文中的一些难理解的词我们可以采用换成易懂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使学生好理解。比如:《和时间赛跑》一文中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的“光阴”指什么?如果在学生不理解时,教师就可以换个词“时间”这样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又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似”、“如”在这里是比喻词,我们把它换成“好像”学生一下子就明

白了,这句话是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可以把“抽出”换成“长出”,学生马上明白意思。再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作者不用“长出”,而用“抽出”这个词?是因为“抽出”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和描写人物心情变化、动作、外貌、神态等句子词语来指导理解课文内容。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帮助的。通过字词句的理解,体会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透过字词句的表面去探究其内容的深意、感情色彩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

附:黄丽晶

汉族

大专学历

小学高级教师

理解词语,读出词句绽放的清香 篇3

教学此课,我围绕词语理解做文章,以求开启一片纯净自然的语文素养积累与提升的阅读教学风景。借助课文中闪耀着思想与情感光芒的词语,我引导学生直抵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的情感与思想境界。

一、词语唤醒,构建课堂阅读氛围

词语就像一朵朵鲜花,课文的语言情味就隐藏在这些美丽的“花朵”后面,语文教学艺术也隐藏在对这些“花朵”理解的背后。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富于哲理情味与审美情趣的语言世界?学生沿着什么样的鲜花小径,才能进入作者那片语言的丛花诗海呢?

语文教学要善于唤醒文本中那些静静存在的词语,让它们生动活泼地停留于学生的眼睛里、嘴唇上。教学伊始,我通过唤醒词语营造阅读氛围,要求学生围绕“花”组词说出花的美。这样,课堂上自然地生成了美丽的“花语”“花汇”——“万紫千红”“争奇斗艳”“鸟语花香”“花繁叶茂”“百花齐放”“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百花齐放”“花红柳绿”“昙花一现”“姹紫嫣红”……我要求学生“说说校园里花的美”。这时,课堂上生成了“墙角的花儿真美呀,像孩子们的笑脸!”“花园内,红花绿叶,百花争艳!”当一位学生说:“校园里到处都是花,就好像……”就在她思考的时候,我相机点拨道:“就像什么呢,同学们?”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花的海洋。”这时,我则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进入季羡林笔下的德国“花的海洋”,看看德国的花究竟是怎样的美丽与可爱。

我以词语唤醒为契机的新课导入,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先引导学生围绕最美的“花”字组词、造句,以唤醒词语、唤醒美感。课文尚未开讲,课堂上便形成了对“花语”“花汇”的美丽憧憬。为什么这样设计?“花语”“花汇”的唤醒,主要是为理解课文中富于哲理情味与审美情趣的语言作铺垫与热身。唤醒了写花的词语后,课堂便洋溢着别样的审美氛围,学生们思路开阔了、思想丰富了、审美愉悦也更浓郁了。事实上,阅读教学中,大量词汇如果只是贴标签式地在学生视野中“穿过”,仍然难以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只有细细咀嚼、频繁运用,才能由表及里,深入到标签背后的“腠理”,从而活跃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

小学五六年级,词语教学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五年级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按照“教课程”的理念开展词语教学,课堂就是“联系”“推想”“辨别”和“体会”的现场,也是语文素养自然生成的现场。而要让学生真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就要从文本的词语丛林中选择一条繁花似锦的小径,和学生共同前行,不断感受、不断体验,从而浸润、生成作者心中的语言风景和精神风景。

阅读文本前,如果没有这么多“花语”“花汇”的唤醒,学生即使进入了“爱花的民族”的花海之中,也说不清,道不明,看不出,品不来。因此,结合文本情境唤醒相关词语,构建相关阅读审美氛围非常重要。

二、词语鉴赏,激起课堂思辨浪花

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我意识到,每个词语都有生命,每个词语都能够激起学生思辨的浪花。语文教学,什么时候把词语教学做得扎扎实实了,什么时候语文训练才能走向民族根魂不断深入与丰厚的境界中。长期以来,我们的词语教学仅仅停留在背诵与记忆的层面,离推想、辨别和体会等语言训练还有一段距离。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我通过“插图·词语”鉴赏的方式——借助插图比对词语运用的准确性,以激起课堂思辨浪花。这样,图文对比阅读,或许可以找到理解词语、理解语句的捷径。

教学时,我问学生:“这里的花,怎么样?作者具体写德国鲜花的,是哪个段落啊?”学生很快找到了第3节。这一节,具体写了德国的鲜花,作者用词非常精当。比如,“这里的花,花团锦簇”“这里的花,姹紫嫣红”“这里的花,令人应接不暇”……

当一位学生流畅地读出这段以后,我引导学生“看图片”。我对学生们说:“编者为了让我们有直观的感受,配了两幅插图,我们看第一幅插图:这是一户德国人家窗前的真实花景,窗前有一个阳台,阳台上开满了深红色的花,深绿叶子点缀在栏杆周围。应该说,这幅画面把德国一个家庭窗前的美丽展示出来了。但这幅画面真的能与课本上的词语搭配么?”我们看这个环节——

师:你知道“花团锦簇”是什么意思么?

生:“花团锦簇”就是花一簇一簇地盛开。

师:一簇一簇的,说明花的种类怎么样?

生齐声:非常多。

师:这张图能不能用“花团锦簇”来形容呢?

生:不能。“花团锦簇”,形容花儿五彩缤纷。

生:花儿还要紧围在一起。

师:这幅画能不能配这个词呢?

生:不能。

像这样,学生们很快地发现,作者用了“姹紫嫣红”,而插图上的花只有一种颜色;作者用了“应接不暇”——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而插图上只是一户人家一个窗口……这时,我抓住文本语言与画面的差异与错位,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词语配这幅图”是不是最妥帖的?课堂上,师生开展了思辨性词语理解活动。

这一教学环节,我带领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开展咬文嚼字。同学们对“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花团锦簇”的思辨性理解相当到位,也理解了插图的“不配合”之处。之后,我又换了一幅画——插图内容不变,花的颜色多了很多。我问学生:“这幅图可不可以呢?”学生发现,按照我投影的插图,“这里的花”才是“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但如何理解“令人应接不暇”呢?我让学生闭目听读想象,我读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什么是“令人应接不暇”。学生们从“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明白,“应接不暇”就是一家连接一家,全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样,德国民族对鲜花的喜爱之情就展现在学生面前了。endprint

朱熹说:“读书,须是看著他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我巧用图片与文本语言间的“缝罅”,引导学生鉴赏词语,在课文的语言情境中走了个来回,让词语真正进入学生的语言心海中。

三、词语活用,提高语言训练效果

顾黄初先生在《要重视词汇教学》一文中强调:“词汇教学中既要抓‘理解,更要抓‘运用;既要抓‘积累,更要抓‘训练。光讲不练,光学不用,是不可能收到好效果的。但训练必须讲究方法,否则就会劳而无功。”

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在反复咀嚼“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三个成语之后,我让学生在整篇课文中找出写花的“四字”短语。学生们找出了“耐人寻味”“花的海洋”“莞尔一笑”等词语。对于“莞尔一笑”,我先让学生把课文里含有“莞尔一笑”的句子读一读,熟悉“莞尔一笑”的含义与使用情境。然后,才让学生体验什么是“莞尔一笑”。再开始“把这个句子改一改,改成问花”的体验。这其实是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把语言训练引领到“运用”的层面。“莞尔一笑”本是用来形容女房东笑容的成语,现在让学生来形容花的情态,这是多么有趣的语言转换训练啊!

民间故事里说,老熊掰玉米,掰一路丢一路,不断地掰也不断地丢,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我的课堂却是“掰一个放一个在心里”。当学生将“莞尔一笑”运用到新情境中——“我曾问过我窗前的花:你这样生长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我先是指导学生将“生长”换成“开花”,让学生明白这样改的诗意性与修辞性,然后和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体味拟人句的修辞效果。这样做不仅仅让学生理解词语“莞尔一笑”的含义,还让学生在语言情境的转换中学会使用,并品味出新情境中“莞尔一笑”的诗意。这才是语言训练的最佳境界。

语文学习是词语的活用、反复运用的体验过程。接下来我让学生加入想象,尝试读出“颇耐人寻味”的意趣,把词语放到心里去。我们看这个环节——

师:现在我们想办法把这个词(莞尔一笑)放到心里去,好吗?想象一下,花如果说这句话,它是怎么说的?像花儿一样,谁来读一读?

教师念:我曾问过我窗台的花:你这样开花是给别人看的吧!下面,谁来读?

生读: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课堂上,当三位女生感受、体验了花的情态、花的语调后,我引导学生“大家一起来”,在“我曾问过我窗台的花:你这样开花是给别人看的吧!”的引领下,学生自信、轻柔地回应:“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学生们仿佛“花仙子”轻柔、曼妙、纯洁、美丽。这样的诵读,正如我所说——“太棒了!”在这样的运用情境中,我和学生一起又“走个来回”:在我的提示下,课堂上不停地响起“这里的花——花团锦簇”“这里的花——姹紫嫣红”“这里的花——令人应接不暇”“我曾问过我窗台的花:你这样开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语言学习的自豪感、语言积累的成就感在课堂上生成了。这就是我所说的“把这个词放到心里去”的最好方法。有了这样扎实的词语活用训练,对于第三段,“用怎样的语调读出花的美丽”已经是学生“闭上眼睛”幸福而快乐的体验了。

四、词语“翻炒”,浸润德国民族精神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生动活泼的语言中蕴藏着对一个民族礼敬和眷恋。作者不只描绘德国的民族风情,还在引导我们这个民族与之作比较,以发现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其中的德国民族精神。这样的文本,当然要不断地“深耕”。其实,词语理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咬文嚼字的过程,不断深耕文本的过程,不断生成词语情味的过程。

当德国花之“美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学生都清楚了,我又领着学生品味“奇丽”“奇特”,我和同学们一同研究“奇丽”“奇特”“奇”在什么地方?学生发现“奇”在德国的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细细地品味,学生们发现,这句中的“外面”和“都”最是“奇特”。我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都”字句找出来。很快学生们画出了“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每一家都是这样”“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都”是学生熟的词,如何产生“熟中生新”的妙趣呢?我让同学们“读出‘都字句的美”。在朗读中,这些“都”字句的内涵一一被揭示出来——德国人都很爱花,养花成了德国人的一种生活,自己的花就是要给别人看的……的确,这些“都”字句写出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当学生们发现了隐藏在鲜花丛中的德国民族精神时,我轻轻提示道,“这是一种精神品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精神境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至此,“奇特”这个词蕴含的精神内涵被揭示出来了。这让我想到了家乡绿杨春茶叶的制作。炒茶时,师傅不停用手揉捻“杀青”,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以阻断茶叶发酵,使茶汁精华完全保留下来。同理,词语教学时只有要像炒茶那样,在“铁锅里”反复“翻炒”,杀杀“叶子上”的青芒味,茶的清香才能自然地散发出来。词语教学,不就是个“翻炒”的过程么?

而在“走进花一般的德国人”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直接感受德国人的美丽心灵。我问:“课文有没有写到德国人?”学生指出“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于是,我让学生品味、思考:“哪一句话、哪个词”写出了德国人“像一朵花”?这样,学生们便从“莞尔一笑”和“正是这样”中感受了人情美的丰富内涵。为了深化对词语的理解,我让学生比较读“正是这样!”与“正是这样。”中情感意味的不同。在“正是这样”和“正是这样。”的对比诵读中,学生发现:“用上了感叹号,更能表现德国人为他们的爱花心切感到自豪”,还能读出“德国人对人热情”。当我竖起了大拇指,诵读道:“她莞尔一笑,说——”,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应“正是这样!”课堂上,同学们真正地读出了德国人的自豪与热情,也读出了语文学习的自信与幸福。

德国民居窗前的花丛中就蕴藏着美丽的民族风景与民族精神。我通过词语的“翻炒”“深耕”,让学生们感悟了德国民族的优秀品质,从而浸润在德国民族精神中。学生们从花一般的德国民居中看到了花一样的德国民族灵魂。唤醒、鉴赏、“翻炒”词语,是非常传统的手段,但又是非常前卫且高明的做法。这样做,就把词语的全部内涵给品味出来了,德国民族的美丽品质也咀嚼出来了。

(丁宏喜,仪征市实验小学,211400)

词句理解 篇4

对此句的理解,各种资料说法不一,有“谁在哭?”“谁为他哭?”“谁是同情的人?”“在为谁哭?”和“谁让你们哭的?” 等,每种说法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如果把它放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来看,可能认识会更清晰一点。事件的起因是“周公被逮”,“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来抓人的“缇骑”对着众人说了一句“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最后发展成“吴之民”“噪而相逐”的“吴民之乱”。众人为什么无法忍受?是因为役吏“谁为哀者?”这一句话;役吏为什么说出这样一句话?因为众人在哭着为周公送行。 那么,此种情形之下,役吏会说出什么样的话并惹怒众人呢?依据上下文则不言自明。再者,比较而言,只有“(我看)谁在为(他) 哭?——不许哭”更能显示役吏的强横和霸道,也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同样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谁可使者?”和《鸿门宴》 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与此局势局相同,意思当分别为“谁可以出使(秦国)?”“谁替大王想出这个计策的?”

二、臣闻求木之长者

对此句中的“长”字,人教版和粤教版都读作“zhǎng”,意为“生长”,而苏教版的注释作“ cháng”,意为“高”。撇开事理之类的因素不说,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语段的整体结构和意义上去把握,则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开头三句,作者用两个比喻“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而这三句又构成排比,从排比的结构形式上来看,第一句中的“长”是与后两句中的“远”和“安”相呼应的。“远”和“安”为形容词性,因此,“长”也应该是形容词,作“高”讲比较恰当,只不过,这三个词在这里都带有动词的特征——“长得高”“流得远”“治理得安定”。

三、将崇极天之峻

对此句,苏教版教材课文下面的注释为:“推崇皇权的高峻。 极天,天之极处,这里指至高无上的皇权。”而在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的译文中,却将这一句翻译为“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 后一种译法也常见诸种参考资料,这是把它当作了定语后置句式。 到底哪一种更加合理些呢?我们来看一下文本:“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以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段文字是从三个层次来说的:国君的位子很重要;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对得起这个位子;不这样做的话不行。第二层两个句子使用的是典型的对称句式,由后一句来看,“无疆”修饰“休”,反过来却不行,则“极天”修饰 “峻”为好,而不能作为定语后置看待。再有,将“极天”解释成“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似乎不妥。“极天”一般有三种理解:1. 至天; 达于天。唐·杜甫《秋兴》诗之六:“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2. 指天之极远处;远处。清·姚鼐《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3. 满天,到处。明·屠隆《彩毫记·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极天戎马。”而从前文的“积德义” 和后文的“厚德”等来看,这一句翻译成“应追求最高境界的德义” 更恰当。

四、虽在下愚

这一句,苏教版教材课文注释,将“下愚”解释成“最愚昧无知的人”,配套的教参读作“虽 / 在 / 下愚”,译为“我虽然最愚昧无知”,而不少参考资料却将这一句读作“虽 / 在下 / 愚”, 翻译成“虽然我(很)愚昧无知”。其实,从语义上来看,“我最愚昧无知”并没有体现出注释中的意思,且与“我很愚昧无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孰是孰非?让我们来推敲一下文本:“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从这一段的语意来看,表达的是“即使是处于下愚(最愚笨)的人”,(也)“知”道“源不深而望……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的道理),“(更何)况是明智睿哲的人呢?” 这样,才能更加凸显这一道理的尽人皆知、这一做法的必要必须。 而且,从该段文字的前后内容来看,魏征从始至终,都没有把说话的方向对准某个具体的人,他指向的都是不确定的人,如“思国之安者”“人君”。因此,将该句读成“虽 / 在下(我)/ 愚”,是不妥的,在前面加上“我”,也纯属画蛇添足。

五、以戏弄臣

对该句,苏教版教材课文没有注释,配套的教参译文作“以此来戏弄我”, 读作“以 / 戏弄 / 臣”,而有的参考资料则读作“以戏 / 弄臣”,意为“把它给弄臣嬉戏”。如果我们从《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节文字看,事情的过程是:秦王得璧大喜——取回和氏璧——指斥秦王无理无信。如果我们细看,则会发现,他指斥的话句句呼应开头秦王见相如的情景。“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呼应“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礼节甚倨”呼应“秦王(得璧)大喜……左右皆呼万岁”,“得璧,传之美人”呼应“传以示美人”,“以戏弄臣”呼应“及左右”, 最后得出“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呼应“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的结论。这样看,“戏弄我”就显得不太恰当,且从秦王君臣的表现来看,“戏弄”之说也显得有点牵强。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几篇文言文中,有几处词句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一线教师往往摸不着头脑,比较纠结。笔者以为,课堂上,教师可以呈现争议,以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至于更加专业化的考究,则可以留待以后有趣于此或有志于此的同学。而在课堂上,作为语文老师,要做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学会依据语句或语段的整体结构和语意、语气甚至全篇的关联、照应去推敲,力求准确把握。下面就这几个词句来具体说明。

六年级阅读复习教案一词句理解 篇5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与感情色彩。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阅读文本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感受,读出言外之意。

3.设身处地地阅读文本,做到准确描述文本中的重点场景、主要人物与细节。透过事件,把握人物形象,抓住细节,领悟人物特点。

4.以“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结构,准确、通顺、简明地说出全文或重点段的主要内容。

5.养成先思考,再表达,后检查的答题习惯。学习重点: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读出词句的意义和形象,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2.准确、规范地表述阅读文本或重点段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

1.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读出形象和意义。

2.对阅读的材料留下准确、鲜明的印象,前后联系、整体把握文意。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掌握理解和体会词语的方法 一)自主练习,提炼方法。

1.阅读《卢沟桥的烽火》,摘录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完成下列表格。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分 类 我 军 敌 军 语言描写 大声喝问 严词拒绝 气势汹汹 “搜查”

偷袭行动 悄悄„„进发 偷偷„„摸来 战斗情景 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恼羞成怒 “哇哇”吼叫

疯狂扑来 失败表现 众寡悬殊 暂时退守 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抱头鼠窜 狼狈而逃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同仇敌忾:“忾”的意思是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 反映了我军将士 ⑵众寡悬殊:“寡”的意思是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③恼羞成怒:“恼”的意思是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 刻画出敌军的 ④狼狈而逃:在文中的意思是 刻画出敌军的 3.比较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4.选用表格中的词语,描写一个战斗的场景(至少四个)。

二)归纳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1.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义。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3.找近、反义词。4.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学习过程二:感悟、体会词句的形象和表达的意义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忠厚()酸涩()尊敬()2.从“微微发胖的脸”“ 慈祥的眼睛”“花白短发”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位

的老师。

3.从“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让人读出了刘老师

4.从刘老师笑谈自己失去左腿的回忆中,感受到刘老师

5.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酸涩的感情”使我们看到同学们脸上,眼里

鼻子会。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是

由此表达了同学们对刘老师的

6.这段文字主要写

阅读方法归纳:词语、句子有形象,有色彩,有感情。对词句的感悟、想象就是要抓住表现人物形象(如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内心活动的重点词语),在头脑中像看电影一样,在此基础上,把人物和事情仅仅联系在一体,多角度的去体会,就能有真切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

词句理解 篇6

关键词:词句理解;理解方法;教学策略

词句理解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在高年级对于词句的理解的教学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一、替换法

根据词语所属的语言环境,把难懂的词语替换成其他词语准确理解词语,可将需要理解的词语换成相近的词语试一试,词义的区别就明显地看出来了。

二、词素分解法

如:《中国的花》一文中“岁寒三友”一词的理解,教学生用“拆词法”理解词语,“岁”是“年”;“寒”是“寒冷”的意思;“三友”指的是松、竹、梅,合起来就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松、竹、梅傲然挺立。它们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品质,被中国古今文人誉为“岁寒三友”。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在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疑问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就是联系作者意图、人物品格、事件意义和景物特点来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是学生们一项重要的能力。

四、运用比较法理解词句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例如,教学《迟到》时,在品析“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句时,可以用比较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读读这句话,哪句话好?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在反复的读中,理解中,学生体会出“很严很严”是在强调父亲的严厉,是在突出父亲的严厉。

将“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应用于品词析句教学,学生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结合上下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

五、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句

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要予以尊重和重视。如:在教学《迟到》一课时,为了更深地感受父亲的严厉,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挨过打吗?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的父亲会怎样对待你呢?”同学们畅所欲言:甲说:我的爸爸很疼我,即使我犯了错他最多说说我;乙说:我的爸爸在我犯错时特别生气的时候会打我,但没有像文中的爸爸那样,那么严厉,我想打在作者身上一定很疼。看来,教师只需给学生一个他们熟悉的信息,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去体会、感受,他们才会把自己对世界最真切的感受如诗如画地告诉你,

那是他们天生的智慧和财富。

六、发挥想象,巧补“空白”理解词句

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语文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补白”,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七、巧用换位思考、角色移位理解词句

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从而准确解读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内容。《嫦娥奔月》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嫦娥奔月时的心情的句子时,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嫦娥这一去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她将永远地离开那美丽的家园,永远地告别她深爱着的丈夫,永远见不到她曾经救济过的乡亲们了。在向月亮飞升的过程中,嫦娥一定想到了许多许多。如果你是嫦娥你会说什么?阅读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阅读时要能进入角色,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要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图,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

八、通过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插图、收集的文字资料或多媒体资料理解词句

大部分插图都是对课文故事情节的形象再现,如果抓住这一特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再利用、再创造,重新认知,学生尽可以展开创造想象的翅膀,个性化地说、写“我看到的、想到的”,说、写“与课文没有的、与课文不一样的”。

课前搜集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会正确理解作者是用“黑洞洞”来形容当时社会的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没有自由,到处受迫害。从幽默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革命乐观精神,一代革命家伟大的人格魅力便跃然纸上。

词句理解一定要立足于整体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不可脱离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景,关键词句的理解与感悟更是要在师生创设的大的文本背景下进行。词句理解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我想只要在课堂中善于发现训练点,激发动情点,以不同的形式去训练学生,久而久之会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上一篇:家庭无创呼吸机下一篇:游戏让美术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