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句教学

2024-10-16

字词句教学(共12篇)

字词句教学 篇1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语文的德育、阅读、作文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作为语文基础的字词教学,尚没有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一单一的、平面的僵化模式。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若没有基本字词句的教学,后续阅读、作文教学就如同空中楼阁,毫无根基可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字词句的基础性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字词句教学应赋予字词句应有的活力和魅力,在教学中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词、句子、段落、课文、情境、体验为一体,使平面的字词句“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立体的课堂中综合感知字词句的魅力。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应在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和性格特征,通过激发兴趣、多种方法并用、巧妙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轻松快乐的识字、学词、用句。

一、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习方法都是以兴趣作为前提的,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够认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固有的,而是需要培养和激发的,只有教师采用多种方法的有效激发和培养,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兴致勃发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课《识字1》中词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词语本身具有极大的美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欲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教学中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画面,利用感官的多方面刺激就能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新课开始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暑假结束了,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下面跟老师一起来看一下美丽的秋天吧。”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画面,包括美丽的树林、成熟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高阔的天空,南飞的大雁等,时间不可以太长,以5分钟左右为宜,过长不仅导致儿童注意力涣散还会降低对画面的新奇感。

当学生对画面兴趣盎然的时候,教师提问: “秋天美吗?”生: “非常漂亮。”师: “你们知道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秋天吗?”生: “秋天到了”“大雁飞走了”“秋天真美呀”师: “很好,还有很多美丽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秋天,打开课本第一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教师范读、领读课文,学生自由读。师: “同学们选出你们最喜欢词语,好吗?”生: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师: “非常好,谁能解释一下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的意思呢?”生: 一片沉默。再次出示秋天的树林景色,师:“同学们看一下画面,秋天的树林由红、黄、绿好几种颜色组成,就像一副水彩画一样漂亮。这个画面就可以用‘层林尽染’来形容。”以此类推,利用画面、讲解、提问、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的学习词语,学生不仅对词语的理解更加充分,学习更加认真,而且对激发兴趣、培养语感意义更大。

二、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意

词语是文章组成的基本元素,整篇文章的阅读离不开词义的理解,不了解词义的阅读就像架在半空的楼阁。小学低年级阶段是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重要阶段,二年级的小学生认知能力尚浅,对于有些抽象词语的理解颇为费力,在词语意思的理解上要因词而异、因文而异,根据词语的特点和上下文的理解采用最贴切的解释方法教学。

在小学二年级识字4中的词语多是一些成语故事,如果不结合成语故事给学生讲解小学生理解起来想必是非常费劲的,如“拔苗助长、坐井观天”等结合小故事讲解,学生在哈哈一笑的同时,这些词语也就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了,而且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 而识字1中描写秋天的词语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等则必须结合画面来解释,不然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在解释一些表情动作,如“轻蔑”“小心翼翼”等只需要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可以解释清楚了。利用多种方法教学词语教师省事省力,学生容易理解,而且整个课堂轻松有趣、幽默诙谐,学生爱学乐学,并且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字词句紧密结合,在阅读训练中积累词语

词语是文章组成的基本元素,与整篇文章的解读息息相关,在整篇文章的解读中教师要抓住“辐射性的词语”,以此来解读全文或某个自然段,加强词语与句段篇之间的联系,并在全文阅读中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学习《黄山奇石》时,整篇的辐射性词语是“奇石”,而每个自然段的辐射性词语是石头的名字,第一自然段是“仙桃石”,第二自然段是“猴子观海”……再学习该课时,就要抓主关键词,让学生在一遍遍的品读中,细细品味文中描写奇石的语言和奇石的命名,并在头脑中形成图画,进行充分的联想。学生在一遍遍的品读中,就能慢慢感受到词语的意思和文章本身生动的描写。这样就能在学习中把字、词、句、段、文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立体网,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在学习中彼此联系,相得益彰。

四、多读多练

古语说得好: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绝不是说放松基本练习,要想学习和积累足够的词语,必须要多读、多写、多练、多记。即使有了好的方法也离不开刻苦的练习,多读多练是词语训练中永恒不变的真理。教师在词语的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安排一些趣味性练习。

总之,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字词句的基础性作用,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词语的特点,做到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词于句子、段落、课文、情境、体验为一体,使平面的词语“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立体的课堂中感知字、词、句的真正魅力。从而爱上词语的学习,并在教师多样化的教学中慢慢领悟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语文的德育、阅读、作文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作为语文基础的字词教学,尚没有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一单一的、平面的僵化模式。小学语文字词句的教学应该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词于句子、段落、课文、情境、体验为一体,使平面的字、词、句“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立体的课堂中综合感知词语的魅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兴趣、释解词义,在阅读中将字、词、句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轻松快乐地识字、学词、用句,感受汉字的真正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训练,激发兴趣,多法并用

字词句教学 篇2

这是一项富有趣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练习。本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字词句、运用字词句的效果,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让学生咨询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戏剧脸谱方面的知识;搜集有关人物的故事。

三、教学流程

1.认一认,连一连。

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导语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尔后,出示“关羽”、“包公”、“孙悟空”、“秦桧”这些人物的名字让学生认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查麦兔。为了提高识字的效果,可以把其中的一些生字,单独出示让学生认读;这些字词只要认识即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学习了字词以后,再出示课本中的5幅戏剧脸谱,让学生结合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资料来认一认,连一连。之后,交流连线的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简要地说说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学习字词是重点。

2.说一说,写一写。

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的脸谱的颜色和造型是很有讲究的,不同颜色的脸谱就代表着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为了加深学生对戏剧脸谱的认识与了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来说说这些脸谱的颜色与所代表的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写,完成第二项的练习。在这个环节中,应该把引导学生在整合搜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的交流作为重点。

3.议一议,讲一讲。

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目标。为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围绕“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的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讲讲人物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讲演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议和讲的多边活动中,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感染。

四、设计意图

1.目标的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使这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内容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理念,整合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对话的质量。

3.形式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认、连、说、写、议、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过程的有效性。

垒土成高楼 字词句是关键 篇3

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点,学生的学比较片面,就是每天针对课文的问题谈体会,谈感受(感觉快进入高年级了,要打好语言基础)。结果,学生就出现了生字记不牢,或者有些学过的生字不认识,词语会读不会用,句子的理解有困难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立刻反思自己,调整教学重点,不忘字词句仍然是教学的基础和重点。

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辨析字的能力。因为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混淆现象。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不读错、不写错、不会运用错呢?我觉得,经常提醒学生注意生字与熟字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点,区别它们的不同点,采用归类比较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在生字学习中,要把比较难写难记的字提出来,让学生说说字的特点,怎么记住它,把易错的字要进行比较。四年级的学生开始大量的出现错别字,那是因为对字意的理解和运用不够明白,在平时的生字教学中,可以把同音字、形近字提出来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而不是单一的讲某个字,还可以结合生字的组词,说句子进行。比如这学期出现的“歪”字,学生老爱写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斜着坐着不是正的就是歪。”学生嘻哈间很快熟记了这个字。字词句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工作,要把字形结构的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年级的句子比起三年级来,也有了难度,要会改句子:把字句,被字句;要会修改病句,找出句子里的错别字;还要会把长句子缩成短句子,把短句子补充成分,成为一个长句子。下面,我重点说说缩句和补充句子。

缩句,就是把“枝叶茂盛”的长句子的“枝叶”剪掉,只留下“主干”的短句子。在修剪中不改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学生听着很感兴趣了,于是趁热讲讲修剪句子的方法: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慈祥的老师在办公室里默默地批改作业。”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师;干什么——批改作业。缩句后就成为:“老师批改作业。”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爸爸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爸爸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爸爸相信鬼话”。

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增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具体、更生动。如:“月亮出来了。”是一个简单句,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谁”或“什么”(月亮),后半部分是“做什么”(出来了)。如果我们把太阳的颜色和升起时的动态写出来,成为:“一轮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出来了。”句子的内容就更具体、形象了,这个过程就是扩句。扩句时,前半部分的中心词没有变,还是“月亮”,后半部分的中心词也没有变,还是“出来了”,只是对它们进行了修饰和限制。

常见的几种扩句形式。

1.仿照例句填空扩句。如:老师让我打扫教室。老师让我(认真地)打扫教室。又如:春天到来了。(美丽的)春天到来了。

这种形式的扩句是用括号规定了扩写的位置,前一句扩写的内容是“怎么样地”(认真地),后一句扩写的内容是“什么样的”(美丽的)。需要注意的是填写的词语要和后面的词语搭配得当,并且和原句表达的意思保持一致。

2.回答问题进行扩句。如:“他发明了机器人。”(什么样的机器人?)根据短文内容,这句可以扩写成:“他发明了一种可以帮助人类工作的机器人。”做这种扩句时,首先要弄清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回答。回答问题一定要准确,与原句的意思保持一致,其次还要找准扩写的位置。

字词句教学 篇4

文言教学中的字词句的解释重“义”,但更要重“意”。“义”是指字义、句义,“意”是指字词句的意思、意味、情意和意趣。

一、重视词语的本义,更要重视词语的语境义

200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17题的加点字解释“则人谁肯固矣”的“固”,正确答案是“坚守”,但很多考生将“固”解释为:坚持、留下防守、坚持到底、保全、来、肯定等。究其原因,学生了解“固”的多个义项,也大概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没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词性,从而准确解释词义。因而,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词语的释义,更要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词义。就如上面的“固”的解释,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固”在“肯”的后面,“肯”是能愿动词,能愿动词后面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因而“固”应解释为动词“坚守”。

句子的解释也是如此。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苏轼的《前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两句中“逝者如斯”的解释是不同的。前者译为: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而后者译为: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不曾消失。因为前者是孔子站在河边慨叹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后者是苏轼借水与月表达变与不变的哲思。这道题曾在2002年作为第一批参加上海二期课改的试点学校的统考试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解释句子。这两篇文章同时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试用本)高二第一学期的第五单元,然而大多数的教师只教会学生字字落实地去解释,并没有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去理解并解释两者的不同之处。

文言的词汇绝大多数是多义性的,因而只有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才能准确地解释它的含义。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识记字词的基本义项仅仅是基础,重要的是必须在具体的文本中加以理解体会和运用。在解释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独特的文言现象。

二、重视词语的表层含义,更要重视词语的深层含义

每一个文言词汇在具体的文本中都是生动、鲜活和丰富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表层体会词语背后的深层意味。例如,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三“笑”。“余固笑而不信”“因笑谓迈曰”“笑李渤之陋”。“笑”字对于学生疏通文意来说不存在障碍,但这三“笑”是很有意味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三“笑”有何不同,每一“笑”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在上下文的环境中理解三“笑”,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理解与感悟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深刻和持久的。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词语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可以迁移运用地解释和理解字词句意的方法和能力。

三、重视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和含义,更要重视词语的情意

在文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字词的解释,但忽视了字词的鉴赏与评价。选入教材的古代文言散文都是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篇章,是作者情感与智慧的凝结。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字眼”,引导学生体会和品味。只有这样,才能将纸上的文字化成学生内在的知识和能力。例如,《项脊轩志》中大母“比去,以手阖门”的“阖”可以解释为“关上”“合上”“掩上”,从字词的解释角度来说都可得分。但从表达情感的角度来说,“阖”字传神地表达出大母轻轻地掩上房门,怕打扰到“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再如:《陈情表》中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吊”译为“安慰”,这一字将自己的孤苦无依的凄凉情状展露无遗,引发读者无尽的同情与怜悯。

文言文的备课,不仅仅要备字词句等的释义和用法,教师更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能抓住关键性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品味,引导学生探究字义背后的表情达意的效果,这样对于文言“意”的理解才不会因肤浅、孤立而乏味。

四、重视词语意思,更要重视词语的意趣

古代的文学家都非常重视文言的遣词造句,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语言不仅简洁、凝练、富有生命力,有时更富有意趣。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疏通文意”上,更应引导学生去体会词语、句子所传达的作者的独特意趣。例如: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如兔起鹘落”一句,不仅要让学生准确理解它的解释是“像兔子方出而猎鹰已经急下搏击一样”,而且此句是比喻绘画时的运笔之神速,表明了苏轼对于文与可“成竹在胸”的绘画理论的形象阐述。同时,与上文的“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意趣所在。

再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起首一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的“天命”,是针对薛居正的《旧五代史》说“五代的纷至沓来是‘天命’使然”这一结论上提出的。作者在此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的作用。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品味其中的意趣。

字词句资料[范文] 篇5

3、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3分)

一、看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5分)jùpàlínghúndàoqièyòuhuòjǐnshèn()()()()()yōu fānɡpiāo bówéi dúdùn shící xiánɡ()()()()()pǐn ɡéɡǔqìmínzúmónànqīlínɡ()()()()()suǒ wèishūlǐshuāi lǎozhēn cánɡshǒu juàn()()()()()

二、形近字组词(第一、二单元)

犯()利()镶()裹()截()范()刹()壤()衷()载()

缘()溜()货()泰()诵()绿()榴()贷()奏()桶()

三、词语大本营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惊心动()力()狂澜()不犹豫再接再()夜以()日不容争()()瓜烂()()有味 如()似()()篇()律()欢()合()书()画颇负()()()断()连 不容()()()()不绝一如()()众()拱()()珍()宝前()后()力挽()()()精图()()山倒()

填空:经过他()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能(2、请另写两个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可()过了多少年,你()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哪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2)、()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响起来了。(3)、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值夜班的看守,()被划破的玻璃。(4)、()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5)、()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6)、()这些小水滴对阳光有折射作用,()才会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7)、()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有碍于坏境卫生,()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8)、(),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9)、()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

(10)、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不好看,()很有用。(11)、()发生什么,我()会跟你在一起。

(12)、()没有爸爸的努力,阿曼达和他的同学()不能得救。(13)、()别的家长都哭着走了,()阿曼达的爸爸并没有放弃。

(14)、我()有个慈祥的母亲,()有个严厉的父亲。)

四、句子大本营。

1、缩写句子。

(1)他的报告很生动,赢得一阵阵热情的掌声。

(2)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

2、把句子改为直述句。

(1)维黛安太太说,织这么一件毛衣,她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时间。

(2)小丽对老师说她会好好学习的。

3、改为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1)班长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2)爸爸对我说:“我晚上七点钟才能回来。”

4、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2)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5、改为反问句。

(1)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

(2)这情景我们忘不了。

6、修改病句。

(1)他订出了期末复习计划和决心。

(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3)秋天的九寨沟是个非常美丽、令人神往的季节。

(4)通过读书,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5)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6)他和小明之间建立了。

7、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珍珠鸟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4)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5)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罗马,如珠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6)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怎能不让人钦佩呢?()

8、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打比方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摆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小学语文字词句教学策略 篇6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88-01

字词句教学是学生进入语文世界的一个阶梯,其作为语言理解与认知的基础,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教学往往被限定在看图识字、记忆复写的固定模式中,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并不能对字词句的学习获得深刻的感知,只有对字词句进行全面了解、认知和掌握,方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相关活动。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字词导入与学习、重点词讲解、句意的深入了解等试作分析探讨。

一、运用字理初步认识、学习汉字

我们的祖先在对汉字构形时,注意将汉字与某种意义密切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汉字的形体与其意义结合起来讲解,呈现给学生的将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教师还应考虑汉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汉字,轻轻松松识记汉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汉字“人、手、足、口、耳、目”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急于将上述六个字的拼音、生字书写特点教授给学生,而是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们进入原始社会的情境当中。原始人走路、说话、劳动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并且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随机让六名学生根据视频模仿原始人走路、举手、站立、张口、倾听、直视等动作,营造出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接着,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人、手、足、口、耳、目”象形字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讲解每一个生字的由来,使得学生深受启发。学生们通过朗读识字歌“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品析关键词语,加深理解和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一些关键词汇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是指那些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的有效设置,为词汇教学构建一个语境,引领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理解、认知和记忆。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孔子拜师》中的“毕恭毕敬”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在课堂教学之初,笔者没有直接对词语“毕恭毕敬”进行讲解,而是采用步步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师:“恭”的下半部分是“小”字加一点,和“心”有着紧密联系。那么,“恭”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1:对别人非常尊重。

生2:对别人很有礼貌。

……

师:“毕恭毕敬”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原文句子: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而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琴曲,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孔子学琴”的场景。学生伴着悠扬的琴曲,通过弹琴动作、眼神、神态、举止等多方面的模仿,将孔子“毕恭毕敬”的动作展现出来,从中自然感悟到了词语传达真诚、严肃、认真之意。

三、理解句意感悟文本内涵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甚至统摄全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句子,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讨论、比较,弄清句子的深层内涵和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的内涵。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笔者首先导入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内容,还原作者创作《泊船瓜洲》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生境遇、内心情境等进行还原,初步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在讲解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笔者以“绿”字作为切入点,运用视频教学手段将江南美景、草长莺飞、万紫千红的场景,再加上了一只飞翔的小燕子的情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江南春色。借助于视频资料的视觉冲击力,笔者带领学生进行诗词情境的回想,并伴随着背景音乐朗读全诗,使之更好地理解文本语句的情境和内涵。

字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要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发现,寻找到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苦学”变成“乐学”,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品读字词句品悟意情趣 篇7

一、品一词而悟真情

克林伯格认为, 在所有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 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 当然还有学生和文本对话。品读词语是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最佳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中去, 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专家多层筛选而选入的, 每一篇都是匠心独具, 每一篇课文中的词语都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 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 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中, 我们应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品读, 让学生品一词而悟深情,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妈妈的手》是以人手写人的文章, 作者通过写妈妈的手, 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对妈妈的情感, 把妈妈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作者多次把母亲情感放大, 以第五自然段为例, 作者在讲述母亲善良与慷慨的同时写道:“眼神里、话音里满是怜悯和愧意——仿佛她不能更多地帮助是个罪过。”“罪过”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过失、过错;一种是表示有愧、于心不安的谦辞。无论是哪一种, 对于母亲而言, 都是不应该有的, 因为她已经伸出了充满善意的援手, 那“罪过”之情从何而产生?作者要通过这样的描述向读者传达怎样的情感?一个词语引发的是学生与文本更深入的一次交流, 正是这一次的深入思考和交流, 让学生认识到了在作者的心目中, 母亲的爱是博大的、无私的, 她不单单给予了亲人, 还给予了许多陌生人。一个普通妇女在思想上给懵懂孩子以“爱”的启迪, 作者能不引以为骄傲和自豪吗?

文字是情感的依托, 品读就是去探寻藏在其中的深情实感, 有了关键词语的透彻理解作基础, 犹如溪流汇聚, 何愁汪洋不成。抓住关键词, 情感也会深入到学生意识的深处, 无论理性还是感性方面, 学生都有所得。

二、酌一字而领精髓

每一篇精彩的文章都有它不同于一般的独到之处, 尤其是古诗词, 用极其精炼的文字承载着深刻的内涵, 塑造着生动的形象。《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在数量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品读仍以理解诗意为主, 高年级提出了感悟意境的较高要求。孔子说:“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以小学高年段的水平来看, “兴、观、群、怨”是做不到的, 但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领悟古诗意境还是没有难度的。

课文《最后的姿势》叙述的是在“5.12”汶川地震中, 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 用双臂成功救护了四名学生, 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 文中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位伟大而又平凡的教师的盛赞和崇敬。如何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 层层深入地领悟课文主旨, 从而受到心灵的洗礼呢?要点是抓住一个“爱”字, 就能牵起整篇文章的情感。品读“爱”, 还要与词语的品读密切联系起来, 逐级分层地分析, 谭老师的爱具体表现在他的动作上。第五自然段中“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孩子”的“撑”字, 第七自然段中“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的“趴”字, 第八自然段中“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的“扑”字。同样是张开双臂的动作, 作者却用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动词定格了这最后的姿势:“扑”字体现了谭老师的奋不顾身, “撑”字体现了谭老师的无谓豪壮, “趴”字体现了谭老师的忠于职守。抓住了这三个动词, 就提炼了课文的纲领, 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 就能体会到那份博大而无私的永恒的师爱。同时, 也达到了课程标准“要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工作当中”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 “让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品德的陶冶”的目的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若能巧妙地抓住这些关键字眼, 引领学生细嚼慢品, 反复体味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 让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中, 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更能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让学生通过咀嚼语言文字, 零距离地与文本对话, 走进人物内心并感受到本课语言独特的美, 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点一句而活通篇

我们知道, 每一堂课都有重点, 或为理解内容, 或为体会感情, 或为领悟哲理。但不论是内容、感情还是哲理, 都要表现在以词语为单位的一句句话中。倾筐容易, 画龙点睛很难, 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似乎更应该寻找画龙点睛的良方。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 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 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 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 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也是情感的纽带。许多老师上公开课都喜欢选这篇课文, 为这篇课文质朴的语言和质朴的情感所打动。“熟能生巧, 总剪, 手就有准头了!”是第一部分感受姥姥心灵手巧的中心句。第二部分是感悟祖孙情, 围绕三幅剪纸图展开的, 这一幅幅剪纸凝聚着姥姥对“我”浓浓的情感, 其中心句是“什么样的孩子要拴呢”“用什么才能拴得住呢”等,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人当做动物来写, 以此来表达“我”的顽皮和对姥姥的浓浓爱意。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 受到教育, 抓住关键字组织教学, 展开学习交流, 不但理解了语文, 还教给了学生良好的写作方法, 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着这个例子要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因此, 教师要促使学生能够向“反三”的目标进发。

低年级字词句的学法指导 篇8

一逐步揭示法

低年级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字、词、句。笔者在课堂上注意抓住汉语的特点, 教给学生学习生字和词的方法。如第三册识字4一课, 我针对形声字特点, 课前布置学生思考:这一课学的大多数生字中都有一个什么字?它们的读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的部首和字有什么关系?上课时, 问题一出, 整个课堂就活跃起来了。归纳起来, 同学们都说大多数生字里都有个“苗”, 这些生字的读音里都有“ao”。这时, 我就板书“苗”, 接着问:“苗为什么是草字头?谁能说给大家听呢?”全班学生讨论后, 我让一学生读“铁锚”。又问:“铁锚”的“锚”读音有什么特点?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汇报:“锚”的读音跟“猫”一模一样。为了让学生较为牢固地学会“锚”字。我还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图画, 了解“铁锚”是由金属做成的, 并把它的用途说给同学们听。在让学生区别“苗”和“描”、“猫”和“锚”时, 全班更“热闹”了。有的学生说“苗”是植物, 所以是草字头的;而“描”是指动作, 所以是提手旁的。有的学生说“猫”是一种动物, 所以是反犬旁的;而“锚”是金属做的, 所以是金字旁的。在此基础上, 我揭示了形声字音、形、义的特点, 教给学生学习形声字的一般方法:根据声旁读字音, 根据形旁学字义。这样教学, 学生不但学会了读生字, 而且还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

二“扶放”结合法

讲读课上, 我还根据课文内容的结构特点, 采用“扶放”结合法, 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掌握学习方法。在进行课文教学中, 通过“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再通过“放”让学生运用“扶”得之法, 自己去学习新知识, 训练新技能。

如课文《狐狸和乌鸦》重点部分“狐狸骗取乌鸦嘴里那片肉的经过”一段的教学, 我采取“扶放”结合法, 抓住能表现寓意的关键句子来挖掘寓意的方法。首先, 我示范性地讲清狐狸最后一次说的话 (两句奉承话) 中的第一句。让学生说说乌鸦与麻雀的特点, 相比的结果是乌鸦丑, 麻雀美;认识狐狸的话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理解狐狸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乌鸦得意忘形, 张开嘴巴, 失掉嘴里的肉;明白这样的话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讨好人家, 这样就理解了本课难点——“奉承”。然后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句奉承话的方法, 自己去分析理解第二句奉承话, 弄懂了狐狸的狡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既读懂了句子, 又懂得爱听奉承话会受骗上当的道理。同时, 又让学生学会抓住课文重点句理解课文的方法, 去领会文章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三“三让”训练法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我较为大胆地更新观念, 转换角色, 实行“三让”。

1. 课前让学生预习

预习题要以课文内容为根据, 学法指导为重点, 设计得当, 难度适中。如教第三册识字4一课的预习题, 由于启而得法, 不但成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还成为师生互动的结合点, 收到很好的预习效果。教学生字时, 先让学生自学生字, 教师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和思维方法上, 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2. 课上让学生自习

如教第三册识字4一课, 教“锚”字时让学生两次讨论回答, 其他几个生字全部由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 整节课学生自习时间不少于一半, 使学生有了较充分的自学时间, 学法的技能训练得以落实。

3. 作业让学生评价

每次布置作业, 我既布置作业内容, 又提出明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 让同桌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 相互评价, 自己修改后方可上交老师批改、讲评。这样, 学生运用知识和识别能力得到加强, 自主意识也得到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 低年级学生的学法指导只要设计得当、指导得法, 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 学习的质量自然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 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巨大助力。

参考文献

[1]苏立英.小学低年级字词句的教学尝试[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09 (2) :17~19

小学英语词句板块教学策略探究 篇9

一、以旧知导新知, 卡准切入点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在英语前后两节课的教学中, 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很紧密的, 每节课在开始新的教学任务之前应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的话题主线回顾前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了解学情, 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例如, 在教学5B Unit8 At the weekends导入时, 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

T:What day is it today?

S:Today is….

T: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S:There are seven.

T:What are they?

S:They are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and Saturday.

T:Sundays and Saturdays, we can call them‘weekends’.新授weekends.Today, we are going t learn Unit 8 At the weekends. (板书At th weekends=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S: (齐读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句型, 通过简单的Free talk, 让学生如数家珍地说出一个星期中每一天的名称, 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接下来的问答就水到渠成:T:Do you like Saturdays and Sundays?学生肯定大声回答:Yes, 并由学生熟悉的Saturdays和Sundays引出weekends一词, 有利于学生对这一词汇的理解。由此可见, 巧妙而精当的复习导入, 不仅能架起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的桥梁,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理清知识脉络, 搭建链接点

在词句板块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样化的练习,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悟并运用重点语言项目。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清晰的过程呈现和完整的教授过程, 以强化对本单元重难点知识的训练。如教学5B Unit8 At the weekends这一课的句型时, 教师引出句型:“How do you spend you weekends?I often…”.

Step1在复习前一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回顾前几单元的话题。

T:Do you have any hobbies?What do you like doing?

S:I like…

T:Now, I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Do you want to know me?

S:Yes.

T:I also have some hobbies.Can you guess what do I like? (多媒体呈现各种动作的照片)

S:…

此环节设计旨在复习动作类词组, 为自然引出下一情景会话做铺垫。

Step2在what do I like at the weekends?的话题背景下, 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T:Do you know what do I like at the weekends?

T: (多媒体呈现照片) At the weekends, I often go to the cinema.I often go shopping.I often do housework.I often take photos in the park.How about you?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T: (学生跟读三遍) spend, spend, spend your weekends.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often, often, I often…. (让生了解often的意思)

T: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S:I often go to the cinema.…

T:I often go to the cinema.I usually go to the cinema. (板书often=usually)

通过上面两个教学环节的呈现, 自然地把weekends引出来, 然后让学生谈论自己朋友的周末活动, 帮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重难点“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由于所谈论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很贴切,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乐于交谈, 在趣味性的情境演绎中既巩固了旧知又融合了新知。

可见, 词句教学不是枯燥无味的纯机械操练, 只要教师能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 为情境教学恰如其分地搭建链接点, 使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具有丝丝入扣的层次性和坡度感, 学生就会很轻松地学习,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情景教学, 创设整合点

教材中各单元的B、C、D板块的内容和情景相对单一, 如果仅仅借助图片让学生进行跟读操练, 缺乏有效的语言运用情景, 则不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 也会让学生在简单、机械的操练中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教学词汇还是句型, 都应为学生提供真实、有趣的语用情景, 培养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中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的能力。如在教学5B unit8 At the weekends时, 可以通过设置以下情景,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新词汇: (课件呈现一些动物类单词, 其中还包含B部分单词)

T:You know I like taking photos.I often take photos in the park at the weekends.Look, this is a park.It is beautiful and clean.There are many insects in the park.Do you know insects? (多媒体课件呈现昆虫世界)

T:Look!They are insects.I also like catching insects. (多媒体呈现动画) Summer is coming soon, many insects are coming out.Let’s catch insects in the park.

在“catch insects in the park”这一情景中自然地引出了新词汇, 使接下来词汇呈现的过程整体性更强, 避免了学生对词汇零散、孤立的记忆, 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这一类词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词汇发音和拼读的指导, 开展词汇巩固小练习, 更要引导学生将词汇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和把握, 真正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四、开发课程资源, 形成发散点

在词句板块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学科知识的内在延伸、各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开发、挖掘、整合课程资源, 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拓展学生语言运用的广度和深度,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1. 拓展单词背景,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掌握B板块的词汇, 了解单词背景, 还要根据单元话题和学生的能力水平适度拓展词汇,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 在教学5B unit8 At the weekends B板块时, 可以对教材词汇进行如下的拓展:

Ants are very small.But ants can carry big things.

Bees are busy everyday and making honey (蜂蜜) for us.

Grasshoppers live in the grass, and they can jump high.

Butterflies are very beautiful.They can fly.They like dancing in the flowers.

Dragonflies usually fly high.But when they fly low, it means it will rain soon.

根据需要, 也可以将上述材料改编成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猜一猜, 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如:T:They are very special, they glow at night.You can catch them and put them in bottles.What are they?引导学生猜出Fireflies, 通过精美的课件、栩栩如生的昆虫图片、谜语等呈现单词, 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昆虫类单词, 并通过阅读了解昆虫的习性,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 这些词汇在语义上的解释是学生感兴趣的, 在朗读、记忆上也符合学生“跳一跳即能摘到桃子”的能力水平。

2. 归纳同类句型, 加强句型的有效训练。

句型结构的训练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使练习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多样。以5B unit8 At the weekends这一课为例, 其板块C的对话只有一个话题:A: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B:I often…学生早在学习Unit4 An English friend时就已经接触过“What does he usually do on Sundays?He usually does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的句型, 此句型和本单元板块C的句型从语法上讲是属于同一种类型, 只是所用的动词不一样而已, 在训练中先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型, 再简单地对第三人称进行问答即可:“How does Mike spend his weekends?He often does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此外, 对于板块C的教学, 可以结合本单元教学围绕“周末活动”这一主题展开, 在C板块的操练中引入其他重要的语言表达, 如“Do you have any hobbies?What do you like?”句式, 在教材原有图片的基础上增加新颖的内容, 或让学生编写并表演剧本, 做到归纳同类句型, 加强句型的有效训练。

五、践行因材施教, 突出能力点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借助语言结构的训练, 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语言结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分析和归纳, 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实现对所学英语知识的逐步建构。例如, 通过单词归类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单词的构成规律, 以5B unit8 At the weekends昆虫类词汇教学为例:教学ant、bee、grasshopper、butterfly、dragonfly、firefly时, 教师先教授前三个单词, 并且在每次的单词呈现中学习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接着让学生总结如何更有效地记忆单词, 如要记忆的大部分单词是有规律的, butterfly、dragonfly、firefly这三个单词都以-fly结尾, 而其余几个单词则需单独记忆, 其中ant和bee的字母组成较少, 容易记忆, grasshopper则可以把它分解记忆, 即分解成grass和hopper来记忆。通过如此细腻的归纳和分析, 学生对本单元新词的记忆难点就能得到逐一化解。再如, 英语句型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变化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则, 如陈述句、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等句型在表述上有着语序的不同, 在一般疑问句中, 针对不同人称提问时Be动词或助动词do/does也有灵活的变化……这些都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困惑, 教师要根据这些语言的特点, 及时归纳总结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把理性的知识演变成感性的知识呈现给学生, 把零散的知识点内化成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 在5B Unit8关于“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I often…How does she/he spend his/her weekends?He/She often…”的句型教学中, 为了引导学生在提问中正确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的主语形式以及相应的助动词, 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1.双簧表演。即全班提问“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台前2个学生一个造句另一个做动作I often…2.师生互动。教师在他们回答后问全班:How does she/he spend his/her weekends?引导学生回答:He/She often…这样既训练了第一、二人称的句型, 又渗透了第三人称单数的句型。3.归纳统计。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句, 将第一、二人称的句型和第三人称单数的句型分开板书, 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统计结果归纳总结异同之处。由此可见, 在学生运用所学句型之前, 先让他们接触一定数量的语言运用的实例, 从中感知句型的规则和用法, 就能把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巧抓关键词句,打开阅读教学之门 篇10

一、巧抓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中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眼。凭借这个词眼,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如我在教《虎门销烟》这一课时,根据课文所在的单元主题,结合课文内容,确立“紧扣壮举,体悟壮情,荡涤爱国情感”的教学思路。课前组织学生收集并阅读虎门销烟的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和对民族危亡的影响,初步感知林则徐销烟的历史背景感受林则徐销烟的困难和决心。在课文教学中我抓住一个“壮”字来统领全文。课堂伊始,为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我采用做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为“壮”字扩词。板书词语:壮丽、壮观、壮举、强壮、豪壮、雄壮、悲壮、气壮山河等词语。词语本身不是孤立的,它们各自带有独立的意义和感情,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词语时,要求学生不仅读出对词语的理解,还要读出词语的意味。接着出示下面的问题:读读课文2-5节,找一找能表现“壮”的语句,将这些地方画下来,放飞你的想象,用心读一读。引导学生读书中思考、读书中标记、读书中想象,让每个孩子凭借思维,触摸语言文字后面的风景。伴随着学生的交流,抓住文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的外国商人”等词句的理解,适时地引导学生想象“壮阔的碧海、壮丽的虎门寨、壮观的场面”,在朗读中再现还原,一起走进“伟大壮举”的“现场”。在下面的教学中我由扶到放,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在读中想象,体悟壮情”.叙事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还原”,正如叶老所言:“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走个来回。”由于本文所述的故事历史久远,学生对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当学生充分的触摸语言文字之后,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品读。在全文阅读教学似乎结束以后,对课文进行补白: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腐朽的清政府将销烟的所有“罪责”都推到了林则徐身上,道光皇帝将他革职,罚他往伊犁垦荒屯田……补充了这部分历史故事,给学生带来l了更多的关于“壮举”的另类思考。

二、抓特殊作用的句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很多课文,往往会有蕴含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我们通常把这类句子叫做“中心句”。分析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三、抓含义深刻的词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些课文蕴藏着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是文章的灵魂,语言虽平实,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正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抓重复出现的词句,对比关照悟情

阅读文章时,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课文反复出现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句。这些并不是作者言语贫乏随便写写,它往往呈现着文章的中心,反映着作者的情感。抓住这些词句,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领会文章表达的中心。如教学《走,我们一起去植树》一课,在深入理解诗歌时,我抓住“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句话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是本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是学生理解这首诗的课文核心。我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达的表层意思看到文字背后更为深层的意义——表明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之大。

总而言之,通过抓关键词句,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更让学生通过自主地读文探究,从字里行间中领悟到文章的主旨,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透过关键词句来整合教学,不仅能使阅读教学有着整体性,显现出课堂的高效,更能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意”的同时,领悟“文言”,做到“言意兼得”、“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让重点词句走进语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重点词句 阅读 引导 教学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笔者认为,词语教学的策略既包括理性的理解词义的策略,简言之:“理解策略”,又包括感性的感悟人文内涵的策略,简言之“感悟策略”。具体来讲,词语教学的指向不仅是对词语的理解,还应该透过词语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在教学中,从词语含义到句子的理解,到文章整体的把握,再到情感的感悟,最终到情感的升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的整体。教师要通过词语联系句子,辐射全文,引导学生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表情达意的独特匠心。那如何能让“重点词句”走进阅读教学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教师引导势在必行

在教学中,我们都会让学生先预习,引导学生怎样进行阅读。老师要教会学生识别哪些词句是重点词句,怎样从重点词句中筛选出重点词句,从詞句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教《小抄写员》一文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以下词语来理解。如下教学设计:

抓重点词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小抄写员》这篇课文在小学教材里算是一篇较长的文章,又是外国文学。学生预习是很难分辨出哪些是重点的词句。所以老师告诉学生应该引导学生找出重点的词句来不断地体会。学生找到语句后再读,通过去掉句中的重点词语和原句作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词语的作用。在读的过程中领会文章要表达的含义,揣摩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二、同伴合作必不可少

面对众多学生,由老师手把手地教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新课改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很多是同伴合作的形式。我们把课文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个人先学习,做旁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探讨。这种同伴合作方式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参与性,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更好地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快速理解文本含义。

在教《草船借箭》时,要求学生通过揣摩重点词句来体会诸葛亮的“神”在哪些方面?第一方面,从句子的联系中体会诸葛亮的“神”。“算准了第三天有大雾”,“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来”。第二方面,从“识人心”体会诸葛亮的“神”。第三方面,从文章的其他细节描写中感悟诸葛亮的“神”。如“晓地利”、“绳索连船”、“一字摆开”等地方。其实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他们都有自己的发现,所以体现诸葛亮的“神”还可以有很多方面,但要学生一下子找全,那就是很难的事。所以同伴合作必不可少,也更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这时在同伴合作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逐一汇报补充。在听取同伴发言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思考结论。教师也可以在巡视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小组活动结束时,还要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让小组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集体汇报,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对于重点词句的查找会比较全面,理解的深度更大些。

三、学生课堂自悟很必需

一日三省是先人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需要学生的感悟。只有自己在阅读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反思才能逐渐准确的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体会文章的重要含义。学生要悟学习规律。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规律。比如写人写事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词句是重点;写景的文章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是重点。说明文的重点是介绍事物特点作用的词句。抓住了这规律,那重点词句就好找多了。

在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知道将以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

因此,让“重点词句”走进学生阅读是势在必行,确实能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字词句教学 篇12

对于“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这句话, 教师们一定特别熟悉, 听课时一次次地听到, 或者自己在课堂上也反复用过。

《小珊迪》一课, 听过多位教师这样执教:

(1) 整体感知课文后, 请学生自学: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画一画, 也可以写写批注。

(2) 学生提出“触动心灵”的句子, 师生逐句交流, 读读议议, 并说说从词句中看出珊迪的什么品质。

(3) 读全文, 概括出珊迪是个怎样的人。

但凡课文的内容有些令人感动的, 如《掌声》《再见了, 亲人》《地震中的父与子》《卖火柴的小女孩》《普罗米修斯》《最后一头战象》等等, 不少教师都会这样教。还有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运用进行了拓展, 因此也就有了几种变式: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爱?哪些词句让你觉得了不起?……“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这句话, 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追踪思考】

1. 词句

“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这个问题着眼于课文中的“词句”。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让学生从单独的一个句子或词语中去感悟和体会, 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关注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 就词论词、就句论句。这样, 存在于语言文字联系中的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气脉等都荡然无存, 一篇篇课文被肢解成了无数无血无肉的句子和词语。

2. 触动

“触动”的意思是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孩子们真的受“触动”了吗?这样的课堂往往让人看到学生无动于衷的场景。为什么?因为教师将文中的句子或词语直接而简单地与人物品质挂钩。例如《父亲的菜园》一课, 在交流每句话时, 教师都问学生:从这句话中, 你感受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1) 父亲坚毅 地说“:我们去开 一块新的 菜地 !” ( 勤劳 )

(2) 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 ( 坚忍不拔 )

(3) 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 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 对土地的信赖 )

(4) 每天天还没亮, ……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 勤劳、吃苦耐劳 )

(5) 父亲说“:……这一季 豌豆就用 来肥土吧。” ( 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有远见 )

……

句子交流后, 再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 你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只要将句子中的结论简单相加就行:父亲是个“勤劳 + 坚忍不拔 + 热爱、信赖土地 + 吃苦耐劳 + 有远见”的人。

这种对文章肤浅化的阅读, 对人物形象扁平化的分析, 只能是概念灌输, 达不到情感教育的作用。

3. 心灵

心灵是指内心、精神、思想等。当学生总结了“他是个怎样的人”后, 教师就认为学生已经受到“心灵”的教育, 课文也就上完了“。心灵”, 是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文感悟的, 如果教师将其作为唯一的目标, 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正如崔峦老师所说, 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 而且会把语文掏空。

【策略跟进】

1. 反馈策略

细节决定精彩, 整体决定成败“。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教师往往将词句从“文章”的整体中剥离出来, 如何发挥整体优势, 在反馈中让词句回归整体呢?我们可以从虞大明老师的教学中获得一些策略。

分线反馈

《珍珠鸟》一文的中心句是“: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中心句, 教师会让学生研读:哪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反馈交流时, 往往着眼于相关词句进行零碎的分析。

虞大明老师则抓住了“两条线”进行处理:为什么这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赖创造的?快速浏览全文, 用横线画出冯骥才做了什么, 用波浪线画出鸟儿的表现。虞老师抓住“冯骥才做了什么”和“鸟儿的表现”这两条线引导学生自学。反馈时, 虞老师更没有逐词逐句分析, 而是着眼于这两条线进行整体感受。

(1) 你从这8处描写作者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句子中得出了什么信息?

(2) 描写珍珠鸟有什么反应的句子也有8处, 你能从中读出珍珠鸟的变化吗?

(3) 在课文中, 这些句子可不像虞老师这样集中描写, 而是穿插进行的, 也就是先写冯骥才, 再写珍珠鸟, 再写冯骥才, 接着写珍珠鸟。他为什么要这么描写呢?想让我们明白什么?

分块反馈

《麦哨》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为“: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 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文中孩子的生活是快乐的。于是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孩子的生活是快乐的呢?

同样是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孩子们的快乐生活, 虞大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先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写了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哪些活动:1割草;2摔跤;3采集茅茅针;4吹麦哨;5竖蜻蜓;6翻跟头。然后聚焦“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这两个重点内容板块, 在板块的整体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孩子们的“快乐”。

“线”和“块”是流转贯注于言语作品之中的文气文脉与教师教学思路的融合, 是基于课文整体和教学整体的, 这样也就避免了细碎的分析, 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学习。

2. 走个“来回”

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的观点, 即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内容, 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应该是“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内容”的过程, 教学还应该继续前行, 要“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

虞大明老师教学《麦哨》, 让学生充分感受“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的快乐生活后, 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

(1) 课文把孩子们的活动写得有的具体、有的简略, 这就叫有详有略。作者把吹麦哨、采集茅茅针写得详细具体, 究竟值不值得?

(2) 割草不快乐吗?翻跟头、竖蜻蜓不快乐吗?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写呢? (这些活动哪里都可以进行的, 而吹麦哨、采集茅茅针是特定时间段、特定环境中所特有的, 最能表现出农村孩子独特的生活, 独有的快乐)

(3) 链接阅读《可爱的草塘》, 再次感受选材独特的作用和重要性:要精挑细选典型的最能反映主题的事例进行细致描写。

3. 目标定位

“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灵?”教师把感受文本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课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 但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 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

《小珊迪》一课的教学目标, 不少教师只定位在“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把读懂课文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于是出现了“现状点击”中提到的现象。像这种情况还真不少, 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课文中出现人物, 教师就把课文教成简单的人物分析。

《小珊迪》是中段的一篇课文, 如果我们想很好地把握中段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和本文的文本语言特点——对话, 不妨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1) 学会根据地点变化给文章分段, 能读懂人物对话、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 从而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内容。

(2) 品读对话, 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初步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 通过创设课文情境, 加强和提高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对话的写段能力。

根据这样的目标, 教学的过程也随之改变, 大致可以这样设计:

1读懂对话, 概括内容。根据地点的变换给课文分段。读懂每段对话, 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段落大意。在这一板块中, 概括段落大意要扎实训练, 因为文章的三个段落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的, 要从对话中提炼出主要意思, 还要将直接对话转换成间接的语言, 有一定难度, 但这一训练对中段的学生来说又是很有必要的。

2聚焦对话, 感受品质。文中的“我”是贯穿在三次对话中的, 即贯穿在整个故事中, 以“我”对珊迪态度的变化为线, 将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感受和体会。还可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第二、三段的对话最能体现珊迪的诚信和善良的品质, 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一段中把“珊迪的可怜”写得那么具体呢?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写小珊迪的贫穷呢?这样教学, 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在人物间的对话中清晰, 在“我”对珊迪态度变化的衬托中饱满, 在贫穷的具体背景中凸显, 因此小珊迪的形象丰满而立体。

3创设情境, 练习对话。珊迪的诚实, 珊迪的善良, 都体现在一次次的对话中, 课文里其实还有很多感人的对话都省略了, 例如珊迪回到家时就有一段与弟弟的对话,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满身鲜血的珊迪终于回到了家。

小利比尖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珊迪艰难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一篇:混沌理论下一篇:锁定微创内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