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2024-08-24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共12篇)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1

作为技工类学校, 专业课教学是应以任务型学习为基础, 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拔高阶段, 在教学实践和教法探索中, 我深深体会到更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 让学生去学会学习, 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经过这两年的沉淀, 对《采掘机械》方面的教学方面略有拙见———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应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能以理论指导实操, 这样的学生才是社会的财富, 学校的骄傲。要想达到以上水准,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专业课教师

(一) 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热爱祖国、职业道德高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业务水准要高。

(二)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经常能和长者、智者谈话, 向他们要思想、要经验。虚心接受同仁的建议和意见。作为新教师, 听课非常重要, 有助于教师取他之长补己之短, 听课能使人通过认识他人, 审视自己, 得到了经验和提高自身。

(三) 不耻下问, 教学相长

教师向学生学习, 一方面是学生中的确有许多可学之处, 教师不蹲下身子, 放下架子, 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谈话中, 做一名真诚的听众, 就很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很难完全相信学生。另一方面, 教师向学生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一些成功的家教就是用“孩子教我”替代“我教孩子”来实现的。

(四)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要引导学生“爱”学和“会”学, 定期给学生进行一些学法指导,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 授课语言要通俗易懂但要抑扬顿挫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 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 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 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 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我们要向古诗人白居易学习, 把自己的作品念给老叟孩童, 使其能明白诗里的意义比如说“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尽量不用专业词语授课, 这样只能说名教师没有自己的见解, 死板硬套、呆板。两节课仅有100分钟, 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学以致用, 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 做到收放自如, 开阖有度, 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 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 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六) 教师的激情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

教师的激情, 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只有教师充满激情, 学生自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现实中, 为什么大多中年老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生命力, 很大一部分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为呆板、没有生气, 形成了“代沟”;学生无欲望的学习, 就是“死水”。一旦打破这沉寂的“冰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学得活, 兴趣浓郁。教师的激情来自与优美的语言、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言。教师的激情来自于有颗孩童的心, 心心沟通, 产生思想的火花, 成就课堂教学。

(七) 要用启发式教学, 对专业知识应能旁征博引, 不能死搬课本

例如:液压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液压传动系统图

讲解本图前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1) 基础性学习:会识图并掌握液压传动系统原理;2) 提高性学习:会分析简单故障的原因。

分析本图:1) 本图里含有主油路系统 (1) 、补油路系统 (2) 、热交换油路系统 (3) 、安全保护油路系统 (4) 。2) 对各个油路的传动系统进行分析。a.主油泵从吸油侧吸油→油泵的排油侧→液压马达进液口→液压马达排液口→主油泵从吸油侧吸油, 形成一个闭式循环回路。b.油箱里的液压油→粗过滤器→补油泵 (单向定量泵) →粗过滤器→补油单向阀→主油路的回液侧。c.主油路回油侧的热油→热交换阀 (三位三通换向阀) 5→背压阀6→冷却器7→回油箱。d.当采煤机割煤及行走阻力大时, 并且超过安全阀8的开启压力, 这时主油路中的高压油路中的油→单向阀→高压安全阀8→回油箱。3) 举例分析故障原因:采煤机牵引速度低。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主供液管漏油。b.液压马达或主液压泵泄漏过大。c.调速机构不到位。d.主油泵吸油侧油量不足。e.补油单向阀密封不严漏油。

二、培养的对象

(一)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开展合作学习, 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努力做到“学生是演员, 教师是导演”学习新知识有一个独立预习、学习的过程, 遇到重点、难点相互辩论、争论、讨论, 但要求作业必须独立完成。

(二)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 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

(三) 形成正确的评价, 培养良好品质

要让学生不仅做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 也接受他人的评价,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学校的各项政策都应为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服务

1) 提高学校软实力建设, 大力要培养双师型人才, 以高水平的教师来指导教学, 教学与实习应一条龙, 做到谁教学谁实习, 教学内容与实习内容不能想脱离。2) 注重实习条件的改善, 把学校的硬件改善并完善, 要始终坚持以理论为辅实践技能操作为主。3) 要有坚强有力的督导考评机制, 才能激发学校的活力。4) 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在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的协调配合下, 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定能成就一批社会上的有用人才。

摘要:作为技工类学校, 要依据学校的校情, 要审时度势, 提高学校软实力建设, 大力要培养双师型人才, 以高水平的教师来指导教学, 教学与实习应一条龙。要有坚强有力的督导考评机制, 才能激发学校的活力, 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

关键词:教学相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授人以渔,旁征博引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2

我认为几个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分开和整合都是可以的,但整合时应能正真融为一体,分开时也应能分得清清楚楚,不论是整合还是分开都应考虑便于管理,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既要确定“共性”的集合进行共同管理,又要确定“个性”,针对个别管理,更重要的是相互关系作用的考虑。就质量管理体系而言,可以确定四大过程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改进,确定中过程例如采购过程,确定小过程如供方评价和采购,对采购确定如标准件采购,小到确定采购某规格标准的螺母,还小到螺母采购的各种“活动”

“活动”(activity)ISO的解释是something done in pursuit of an objective在追求一个目标中做一件事,一个或一组“活动”组成过程,过程就是活动,这组活动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这些活动是要使用资源,这些活动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输出会大于输入,过程增值。一个过程的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某几个过程的某些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理解对初学者有难度,因为“过程方法”提到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也就是说过程方法提到了系统应用,让人误解为过程方法是系统方法的一种,或者说过程方法就是系统方法,另外系统方法也提到过程的系统,其实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是有区别的。

过程方法的“主体”是一个过程或一组密切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或一组过程是“系统”的一个部分,为了这个“主体”关注在“系统”内其他过程“客体” (或称系统和系统中其他过程是“主体”过程的环境),不是其他所有的过程都需要去关注,只是关注与 “主体”有作用影响关联的“客体”,目的是为了“主体”的期望的结果更高效得到。“主体”是焦点之美女,“客体”是追美女的男士或美女心仪的男士。因过程的特点才有过程方法,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和其他过程 ,得考虑有关系的其他过程,连续控制,“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和体系内其他过程 ,过程方法之考虑“客体”和焦点“主体”的关系,不去考虑“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过程方法是局部考虑,焦点“主体”。过程方法还有一个特点是将相互相互关联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PDCA模式以及过程方法关注的是过程要求、过程增值、过程结果、过程改进,

系统(体系)SYSTEM: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这个定义很不明确,“要素”ELEMENT有哪些不同功能?至少要有哪些功能要素才能构成“系统”。我定义系统为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按一定的原则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各种所需特定功能要素的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方法是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看待、理解和管理,这些过程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是单多混杂群恋,系统方法是全局、全面整体考虑综合考虑,为了系统的总的目标。

一、系统论方法

系统论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改造客观对象的方法,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此系统与他系统的关系,从而把握其内部联系与规律性.达到有效地控制与改造系统的目的。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要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和研究问题。

系统论方法还要求人们建造反映系统运动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定量地进行研究,探索实现优化的途径和手段。

所谓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是各种要素组织起来的有“特定功能”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y)创立。自系统论和系统方法创立以后,这种科学方法不断地获得充实和发展,该方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⒈ 整体性和综合化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研究问题时,要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始终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用什么要素(子系统)构成整体,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何安排,都要有利于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任何系统虽由若干部分(要素)所构成,但在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ET,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E1,加上各部一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ER,即

ET= E1+ ER

⒉ 联系性原则

联系性原则的意思,一是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制约;二是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从哲学意义上讲,系统、环境和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一种事物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从而作为该系统的一个要素。如果把这一事物从其特定的系统中离析出来,它就必然落于另一个系统中,成为具有新质类型关系的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同时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对于一个特定系统来说,其他系统则是该系统存在的外部环境。所以,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3

【关键词】液压系统;环保;冲洗方法;冷热轧机

对热轧生产线轧机剪切线中液压系统的冲洗是钢铁冶金企业的一项很重要的日常工作。与传统“在线酸洗”比较来看,“本泵本油箱”是一种哈更节能、更环保的冲洗方法。以下将对这项冲洗工艺技术的施工过程以及控制方法加以详细论述。

1.基本概述

1.1基本定义

(1)热轧:(hot rolling)是相对于冷轧而言的,冷轧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而热轧就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

(2)液压系统:(hydraulic system)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油液的压力能并通过控制阀门等附件操纵液压执行机构工作的整套装置。

(3)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包括有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附属设备等。

1.2轧机组成

带钢热轧机由粗轧机和精轧机组成。粗轧机组分半连续式、3/4连续式和全连续式三种:①半连续式有一台破鳞(去掉氧化铁皮)机架和 1台带有立辊的可逆式机架;②3/4连续式则除上述机架外,还有2台串列连续布置机架;③全连续式由6~7台机架组成。精轧机组均由5~7台连续布置的机架和卷取机组成。带钢热轧机按轧辊辊身长度命名,辊身长度在914mm以上的称为宽带钢轧机。精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为1700mm的,称为1700mm带钢热轧机,这种轧机能生产1550mm宽的带钢卷。

带钢热轧按产品宽度和生产工艺有四种方式:宽带钢热连轧、宽带钢可逆式热轧、窄带钢热连轧以及用行星轧机热轧带钢。

1.3热轧轧机剪切线液压系统简介

热轧轧机剪切线液压系统主要包括三套液压系统,均采用“本泵本油箱”的冲洗方法,冲洗精度需要达到NAS6级合格。切头剪液压系统主要为切头剪本体提供液压动力,该系统为电液比例阀控制,系统P管压力为135公斤。双边剪与剖分剪液压系统主要为双边剪与剖分剪本体、换刃装置以及双边剪磁对中装置提供液压动力,该系统为电液比例阀与伺服阀控制,系统P管压力为135公斤。定尺剪液压系统主要为定尺剪本体及磁对中装置提供液压动力,该系统为电液比例阀控制。系统P管压力为135公斤。

2.“本泵本油箱”与传统冲洗方法的不同之处极其优势

“在线酸洗”是传统的液压系统冲洗方法。目的是去除管道中的锈与氧化铁皮。这种工艺比较成熟,缺点是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冲洗油,冲洗成本上升,并且很难将管道中的水和残存的酸排干净,从而会导致液压油氧化速度增快以及液压油膜变薄,元件磨损加剧,最终使液压系统发生故障。

热轧板轧机剪切线液压系统,采取“本泵本油箱”的新冲洗方法。目的是去除管道中的锈与氧化铁皮;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氧化铁皮,最大限度地降低油液中的含水率。方法是先将“素材管”进行酸洗、除锈,将其两端用塑料布封住,防止再生锈,管道焊接时,在管道的一端始终通带有一定压力的氢气,直到管道焊接完毕并达到常温时才断开氢气,从而避免产生氧化铁皮。该冲洗工艺在国内虽然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优点很多:节约了大量的液压冲洗油,大大改善了施工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液压系统获得理想的冲洗效果,缩短了施工工期,冲洗成本降低。

3.液压系统管道的清晰作业

为保证液压管道采用本泵本油箱冲洗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液压设备、管道安装过程的控制,主要是保证设备、管道内的清洁度。根据管道的材质及供货渠道采取不同的安装方法。

4.具体洗刷程序

4.1工作前安排

(1)管道安装完成后,要认真与系统图核对,确认无误后才可进行临时管路连通作业,所有制作的临时短接管路必须要经过酸洗及喷油防护,临时管道连通完毕后,先用纯净的氮气瓶组进行吹扫,将木板条缠上白布、再抹上粘结剂(如浆糊、白漆),放在被吹扫管道的出口,目测一段时间后内木板白布上无杂物,为合格。

(2)在制作临时连通管的同时,油箱清理工作也要同步进行,详细做法是用白色面粉和面团清理油箱内的灰尘,直到新和的面团洁白无杂质为准。油箱清理好后,应对加人油箱内的油质进行化验分析,如能达到精度要求就加注至油箱内。加注油采用滤油小车从液压站上面向油箱加注,注意加到75%即可。

(3)更换过滤器是油冲洗的关键节点,将压力油回路上的高压滤芯更换为中压的临时滤芯,等冲洗完毕后将压力油回路上的高压滤芯更换成正式滤芯,而回油过滤器的临时滤芯到系统联试完毕后再更换为正式的滤芯。将系统中阀台上的比例阀、伺服阀更换为冲洗板。

(4)冲洗前应确认已经关闭系统集中加油管线和集中废油排油管线的总阀已经关闭。

4.2考虑到机械的安装进度及系统的大小,整个系统的冲洗一般分为两步进行

首先将泵站到各个阀台的主管路连成回路进行冲洗;第二步是等所有的主管路冲洗完成后,再对阀台到各个液压执行单元的管道连成回路进行冲洗,冲洗根据管道的管径、回路长度、清洁度等进行分段、分部冲洗。

(1)冲洗前,先启动循环泵,对油箱内的油进行循环加热和过滤,四十到六十度的油温一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开始启动液压高压泵,启动后应对冲洗流量进行评估,保持每秒六米的主管冲洗流速。同时检查油箱附件是否正常工作,如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液位报警器的高低液位与循环泵、高压泵的连锁是否良好,温控装置的高温报警与循环泵、高压泵的连锁是否良好;水冷却器是否已经能正常使用。

(2)冲洗时整个系统要保持四到六公斤左右的压力,剪切线液压系统压力泵均为恒压变量柱塞泵。首先全松开主泵装置上电磁溢流阀的调压螺钉,用点动的方式确认电机的旋转方向无误,调节电磁溢流阀使系统压力表达到溢流阀的设定值,锁定溢流阀,然后调节泵使系统压力表达到系统保持四到六公斤左右的冲洗压力 ,锁定泵,此时调节电液换向阀,得电冲洗,失电系统保压。为满足保持每秒六米的冲洗流量速度,需要同时开启几台压力泵进行冲洗。

4.3操作要点

(1)冲洗作业要有专人负责,冲洗作业要连续进行,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冲洗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泵处理。

(2)随时检测过滤器前、后压差,压差超过规定值时说明过滤器堵塞,可清洗或更换滤芯。

(3)取样要有专人负责,取样方法及步骤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冲洗开始后三小时左右可取样一次,以后可根据取样判定结果,再决定取样的间隔时间。

(4)四十到六十度的油温一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主要是两个作用:一是降低油的勃度,易于在管道冲洗时产生紊流;二是因温差使管道产生热胀冷缩,使附在管道内壁的焊渣、氧化皮等脱落。紊流对管道的冲洗效果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判断是否紊流,根据流体的临界雷诺数来判断,当流动液体的雷诺数低于临界雷诺数时,流动状态为层流,反之流动液体的状态为紊流。

5.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我们基本了解了钢铁冶金企业热轧生产线剪切线液压系统“本泵本油箱”的冲洗和施工过程控制方法。“本泵本油箱”这种冲洗方法因其具有的节能环保优势更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美)A.H海恩.流体动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排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4

一系统论与系统学习法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7年创立的, 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 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新理论。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 也称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是指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 每个子系统又都由各要素构成, 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有机结合、和谐有序, 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正常运转。

系统论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 使人们思维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进行学习的方法就是系统学习法。有学者把系统学习法定义为:所谓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把所学内容当成一个系统看待, 从整体上展开学习过程, 这样, 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 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 而是先定性概括, 了解知识框架, 再逐渐在大框架下明晰细节、完善结构, 针对缺失和不足予以专攻。笔者认为, 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出发, 把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看做一个大系统, 把各科课程看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把课程中的模块或章节知识看做这个子系统的要素, 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 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 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 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指导、诊治, 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 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学法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 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系统论的指导下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 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 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1. 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课程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 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遵循这种辩证关系及其规律:首先, 在认识事物特性时, 应该坚持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 而不应从部分出发去认识事物, 否则就会陷于谬误;其次, 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 又应努力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 通过部分去改造事物整体。指导学生运用整体性原则进行学习, 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这种辩证关系来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具体要从所有课程和各科课程两个层次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 整体把握所有课程。如果把一门课程当做一个系统, 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则是一个大系统, 人类文化则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下文简称《改革纲要》) 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纲要》对制定各科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 并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 在《改革纲要》指导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都应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 则必然有着体系的整体性。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 首先, 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部分与人类文化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 站在文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对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从思想上对各科课程的学习都重视起来,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打牢思想基础;其次, 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各科课程这个部分与所有课程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 从整体上把握所要学习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结构, 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

第二, 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各科课程作为所有课程的一个子系统, 必然具备系统的整体性。各科课程标准对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指出了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及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指出了本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各科课程, 教师首先要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学习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绪言、引言等帮助学生理清本门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其次, 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整套教材和每本教材的设计特点从整体上了解、构建起该学科的知识框架。

2. 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认知结构

凡系统都是有序的, 它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系统是多层次、多等级的, 由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系统内部之间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内部结构, 保障系统的有序性。指导学生运用有序性原则进行学习, 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的基础上从所有课程的有序性和各科课程的有序性两个层次注重运用知识的有机联系进行学习。

第一, 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所有课程都是人类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它们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实, 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都有很多相通甚至相同之处, 并且各学科知识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理清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相通、相同之处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应用各学科知识之间广泛存在着的纵横联系, 使各学科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起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 通过建立这种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来构建起完整的认知结构。

第二, 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各科课程作为学校所开设课程的一个子系统, 其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更为紧密。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是对注重所有课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 就是在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该课程学科知识体系层次和等级上的有序性, 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逐渐分化”和从部分到整体的“意义建构”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3. 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开放性是说一个系统如果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变换, 它就不再是孤立的系统, 而是开放性的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开放性的, 即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 都必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否则, 就不能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无论是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大系统还是各科课程这个小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为“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就不能将知识的意义与应用割裂开来加以理解, 知识的意义和用法是密不可分的, 知识的应用范围含有越多的因素越精确, 知识就会变得越灵活。这也是《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的意义所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指导学生运用开放性原则进行学习, 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建构认知结构的同时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课程内容时要注重运用情境学习法将个体、社会以及环境等置于统一的整体中来进行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实现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对教育科学研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把系统论引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中, 对促进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 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系统学习法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知行统一, 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和全面发展, 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 就是指导学生在理解系统论和系统学习法的基础上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 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 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系统论,系统学习法,学习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S].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李诚忠、王序荪.教育控制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3]毛小丽、高峰.系统学习法在大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65~67

[4]陈伟、王涛、谢铁丽.强化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1 (6) :13~14

[5]常绍舜.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J].系统科学学报, 2008 (1) :87~89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7]陈伟、杜喜保、王心东.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基于整体观和认知主义的学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1 (8) :136~137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5

数控机床对于我国的零件的加工以及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液压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结构之一,但是由于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缺少相应的维护工作,由于液压系统的故障对数控机床的加工工作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完善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的维护工作,减少液压系统的典型故障,保障数控机床工作顺利进行。

一、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的典型故障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是十分常见的,但是由于液压系统产生的故障严重影响了数控机床的正常工作,甚至给一些企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当前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存在的典型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液压系统油液污染

油液污染是液压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油液污染也是导致整个液压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由于液压系统元件在组装过程中会有一些污染物进入系统,甚至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一些零件的密封性不够也会造成污染物的入侵。当液压系统中的污染物超过一定的数量之后将会对液压系统造成停机或者是系统报废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一些维护和保养工作人员缺少工作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日常的维护工作不到位,导致液压系统中的油液污染物并没有及时清除,这也是造成污染物增加的重要原因。

2、液压系统震动和噪音

液压系统震动和噪音是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这主要是液压泵的工作频率与数控机床特有的频率产生的系统共振,另外液压泵在正常运转中会吸入一些空气,这些气泡会在高压的作用下瞬间释放,产生一种压力脉动,是液压系统在运行中产生噪音。液压系统震动以及噪音对于整个数控机床的工作都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影响数控机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液压系统的爬行

数据机床液压系统中的爬行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将会直接影响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引起液压系统爬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变化,数控机床的爬行现象主要出现在系统低速运动时,这主要是由于这时由于接触面过多导致摩擦增加,产生爬行现象。二是元件的磨损会导致爬行,在数控机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元件的损耗,这将会增加元件之间的间隙,影响元件的密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影响液压缸的推力,因增加摩擦力导致爬行现象。

二、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典型故障的处理方法

液压系统作为整个数控机床的重要结构,对于数控机床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液压系统经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数控机床的工作。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液压系统的维护工作,减少液压系统的故障,更好地保障数控机床的工作。

1、油液污染的故障处理

针对油液污染产生的故障应该在日常的维护中加强相关的清理措施,减少油液污染问题。对于系统的组装元件需要进行合理的审查,避免元件存在污染物。另外还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液压系统的清洗工作,尽量减少油液污染的程度。管理人员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利用有野颗粒污染度检测仪对液压油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抗燃油,透平油等油中的颗粒污染物进行检测,尽量避免污染物超标的现象。

2、液压系统震动和噪音的故障处理

液压系统震动和噪音故障的产生主要是液压系统中元件的磨损产生的,如果想要降低震动和噪音需要加强元件的维护工作,液压系统可以采用低噪声的液压元件,通过减少振源,降低液压系统的噪音。另外为了降低噪音可以在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中安装消音器,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液压系统的装置,维护和检修人员对于一些出现问题的元件进行及时更换,避免由于元件问题导致的系统震动和噪音。

3、液压系统爬行故障的处理

由于液压系统的爬行故障原因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这一故障的修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由于液压系统使用时间一长将会造成一些元件的磨损,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系统的元件,减少由于元件问题导致的爬行故障。另外针对驱动性差导致的爬行故障,可以不断完善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对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在液压系统中增加一些阀门,保障系统中的油液充足,在液压系统中增加相应的排气阀或者是放气阀,防止系统出现真空现象。

4、加强液压系统的维护工作

液压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为了减少液压系统的故障,应该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工作,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维护工作中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液压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数控机床的管理单位需要充分重视液压系统或者是整个数控机床的维护工作,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修,积极重视这一工作,减少液压系统的故障。作为数控机床的技术维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维护和保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管理单位还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维护人员,更好地保障数控机床的使用,减少液压系统的故障。

三、结语

构建学习系统,保障反思学习成效 篇6

[关键词] 学习系统;反思学习;成效

数学反思主要是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以及自我调节. 数学本身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能一次完全把握数学的特征,因此就需要经过多次的反思和自我调节,这样对数学知识才会有深入地理解.

课前先学,梳理自主学习中的

不理解的地方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注重培养预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课程有初步的认识,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定理进行反思,将不明白的知识点画出来,这样在听教师讲解新课程的时候,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跟上教师的思路. 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了预习,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生1:一元二次方程就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生2: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ax2+bx+c=0(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

师:那么同学们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求根呢?

生1:可以用到公式法,也就是x1,2=.

师:说的没错,利用公式法是最普通的方式,同学们需要对这个公式熟练记忆,这样才能够解决后面的题目. 那么同学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

生1:还可以用到十字相乘法,这种方法求解很方便,可以将方程化成x2+(p+q)x+pq=(x+p)(x+q)=0的形式,这样就很容易得到方程的根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以后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也需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反思,比如求根公式比较容易,但是计算量比较大,而十字相乘法计算量小,但是对同学们的思维要求较高. 同学们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反思的习惯,提前对知识点有大概了解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课程听讲,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就能抓住知识重点,就会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和十字相乘法有清晰的认识,在做题过程中能够选择性地进行应用.

课始导学,引导自主学习中的

新旧连接点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新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新课与旧课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对新课进行反思学习. 而教师需要注重把握新课与旧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在思考过程中能够进行相互理解. 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中“矩形”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为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矩形吗?

(学生沉默不语)

师:那么请看老师的演示过程,观察动态变化.

(然后笔者拿出教具来对学生进行演示,学生也开始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在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识别的时候,主要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识别的?

生:主要是从边、角、对角线等方面来进行识别.

师:我们知道矩形可以看作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那么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识别矩形呢?

生:是的,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也是相等的,这样就可以对矩形进行识别.

师:那么如何通过边、角以及平行四边形来对正方形进行识别呢?

生:正方形是矩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四条边是相等的,两条对角线也是相等的.

笔者从学生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进行引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积极的反思,理解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边、角以及对角线方面存在的关系,然后对矩形、正方形进行判断,这样学生就会对平行四边形、矩形以及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课中辨学,提升自主学习中的

思维深刻性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的教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知道题目的思维过程. 学生只得到数学题的答案,并不意味着数学思维活动已经结束,而是深入思维的开始. 教师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之后还需要进行不断反思,了解解题思路以及蕴含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下面以“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那么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呢?

生:当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将分子相加减. 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那么就需要先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分子的加减运算.

课后反思,保障自主学习中的

知识系统性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课外反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及时进行学习习惯的思维方式改正”. 反思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来写反思日记,将自己每天对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想的理解记录下来. 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再看到数学题目的时候就会从正确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升数学能力. 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同学们也应该对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那么如何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呢?

生1:当圆半径r小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时候,那么圆与直线相交;当圆半径r等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时候,那么圆与直线相切;当圆半径r大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时候,那么圆与直线相离.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说明在书写反思日记的时候同学们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同学们能说一说如何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吗?

生1:应该也是相交、相离以及相切三种位置关系吧.

师:同学们需要自己动手来画一画,看看两个圆之间究竟会有怎样的关系.

(然后学生就开始动手画起来)

生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应该有五种,分别是相离、外切、相交、内切以及内含.

师:那么怎样来对这五种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呢?

生2:是通过圆心距d和两个圆的半径R,r的大小来进行判断. 当d>R+r 时,相离;当d=R+r 时,外切;当R-r

师:同学们要将今天讲解的内容在反思日记上记录下来,比较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笔者从学生之前学习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这样就在之前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通过相互类比,从而对两部分知识进行区分和理解.

综上所述,反思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关键素养,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诊断方法论 篇7

液压系统的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并非是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呈现出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给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 要对各液压元件的工作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更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分析, 才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故障, 以便迅速排除故障。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应遵循的原则是:首先判明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外围环境是否正常, 查清液压系统的各种条件是否符合正常运行的要求, 搞清机器的故障是机械部分、电气控制部分还是液压系统本身的;二是根据故障现象特征确定与该故障有关的区域, 并逐步缩小该区域, 检测此区域内的元件情况, 分析判断故障的具体所在;三是掌握故障种类, 逐步深入找出多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可能原因, 根据系统基本原理进行综合分析、逻辑判断, 逐步逼近故障部位。四是验证可能故障原因时, 一般从最可能的故障原因或最易检验的地方开始, 这样可减少装拆工作量, 提高诊断速度。

一、初步检查法

对于液压系统中一些较为简单的故障, 可以通过眼看、手摸、耳听和嗅闻等手段对零部件进行检查。例如, 通过视觉检查能发现诸如破裂、漏油、松脱和变形等故障现象, 从而可及时地维修或更换配件;用手握住油管 (特别是胶管) , 当有压力油流过时会有振动的感觉, 而无油液流过或压力过低时则没有这种现象。另外, 手摸还可用于判断带有机械传动部件的液压元件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用手感觉一下元件壳体温度变化, 若元件壳体过热, 则说明润滑不良;耳听可以判断机械零部件损坏造成的故障点和损坏程度, 如液压泵吸空、溢流阀开启、元件发卡等故障都会发出如水的冲击声或“水锤声”等异常响声;有些部件会由于过热、润滑不良和汽蚀等原因而发出异味, 通过嗅闻可以判断出故障点。

二、仪表测量检查法

仪表测量检查法就是借助对液压系统各部分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油温的测量, 来判断该系统的故障点。在一般的现场检测中, 由于液压系统的故障往往表现为压力不足, 容易查觉;而流量的检测则比较困难, 流量的大小只可通过执行元件动作的快慢做出粗略的判断。因此, 在现场检测中, 更多地采用检测系统压力的方法。例如有1台挖掘机出现故障, 其现象是:驱动无力, 不能作业。经检测发现, 负荷为零时的流量Q1=126ml/s, 负荷为额定值时流量Q2=65 ml/s, 计算出液压泵的效率:η=65/126=0.52<0.8, 说明是液压泵出现故障。经解体, 发现泵壳配油端面磨损严重。

三、原理推理法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形式很多, 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但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都是利用不同的液压元件, 按液压系统回路组合匹配而成, 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 可以根据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推理, 初步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 对症下药, 就能迅速排除故障。

四、对换诊断法

在维修现场缺乏诊断仪器或被查元件比较粗密不宜拆开时, 应采用此法。先将怀疑出现故障的元件拆下, 换上新件或其他机器上工作正常、同型号的元件进行试验, 看故障能否排除即可做出诊断。如一台挖掘机在工作不到500h, 液压系统无力, 当时现场无检测仪器, 根据经验初步判断安全阀有故障, 于是现场解体主安全阀, 发现先导针阀锥面并无明显的磨损和伤痕, 再将另一台同型号的挖掘机上的主安全阀与该安全阀进行了对换, 试机后故障被排除。这种对换诊断法简单易行, 但必须要判断准确。

五、介质元素分析法

工程和农业机械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都比较恶劣, 为了能使机器正常有效工作, 液压系统动力传递介质, 都是用高品质的专用液压油, 这些油中含有许多添加剂, 以提高液压油的抗氧化性、抗磨性、清净分散性等性能。尽管如此, 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 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磨损, 磨损下来的颗粒积累在传动介质中, 它的大小和多少直接反映了磨损程度, 其次, 经过不同途径进入传动介质的杂质, 它们的大小和多少直接反映了污染程度, 也能反映液压油添加剂消耗情况。因此, 通过对液压油中元素含量的测定, 也能诊断液压系统故障。如铁元素的含量增高, 说明液压元件的含铁元件磨损;铜元素的含量增高, 说明液压元件的含铜元件磨损。硅钙元素的增加是因为施工、现场尘土、石灰飞扬、密封不严、杂质进入液压油, 加剧了磨料磨损。磷、锌元素的减少, 是因为高温氧化的结果。但应用此方法时, 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积累和分析判断。

六、其他诊断方法

概率比较法是诊断液压系统故障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 即比较液压系统常用液压元件在百万小时内的平均失效率, 由高到低进行逐一排查。如在百万小时内液压系统常用液压件的平均失效率:滤油器0.3、液压泵13.5、溢流阀5.7、换向阀11、液压马达0.008、油箱1.5、平衡阀2.14、回转接头0.03, 根据以上液压元件的平均失效率, 确定查找元件故障的顺序为:液压泵→换向阀→溢流阀→平衡阀→油箱→滤油器→回转接头→液压马达。

故障树分析方法简称FTA (Failute Tree Analysis) , 它是一种从系统到部件, 再到零件, 按“下降形”分析的方法。从液压系统的开始, 通过细致的综合与分析, 找出系统故障和导致系统该故障的诸因素的逻辑关系, 并将这种关系用特定的图形符号, 即事件符号与逻辑符号表示出来, 绘制出一个逐渐展开成树状 (向下倒长) 分枝图, 来分析液压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同时也可以用来分析零件、部件或子系统故障对液压系统故障的影响, 是一种将系统故障形成的原因由总体到部分, 按树枝形状逐级细化的分析方法。特点是直观、明了, 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对系统故障既可以做定性的分析也可以做定量的分析;既可以分析由单一构件所引起的系统故障, 也可以分析多个构件不同模式故障而产生的系统故障情况。不论对较复杂系统的设计还是对系统故障进行分析都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液压系统故障的快捷诊断方法 篇8

1. 制动压力低报警

一台进口装载机制动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SE502、SE504为制动压力传感器,MA202为液压泵调节电磁阀,故障现象为制动压力低报警。

由图2可知,制动系统蓄能器冲压不足时,传感器SE504将压力低的信号传递给电脑V-ECU,同时给MA502信号关闭冷却风扇的液压油。V-ECU通过PWM信号使液压泵工作为主控制阀的PF口供给压力油,主控制阀同时向冷却风扇和制动蓄能器供油,当达到设定压力后传感器SE504停止给电脑V-ECU传递信号;同时给MA502信号打开冷却风扇的液压油,V-ECU使液压泵处于待工作状态(节省动力)。

通过以上原理分析可知,只要仔细观察冷却风扇的工作状态,就可以判断制动系统的故障原因。由于S E504和MA502之间的关系,当制动压力恢复时冷却风扇应该有一个突然加速的波动过程。但经过实际观察,制动时冷却风扇转速并无变化,且制动力正常,由此判断故障原因是传感器SE504损坏,导致电脑始终接到制动压力低的信号。更换传感器SE504后,故障排除。

2. 转向失灵

一台进口装载机转向系统原理如图3所示,泵1为工作机构和制动系统供油,泵2为转向系统、工作机构和制动系统供油。故障现象是转向失灵。

由图3知,系统由泵1、2提供动力,通过中央控制阀控制供油方向。转向系统失灵有多种可能的故障点,例如转向控制阀损坏、转向滑阀卡死、主控阀不供油和泵2不工作等。

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工作机构在发动机最高转速时全部行程用时12 s,而正常工作时只需8s,由此判断2号泵可能不工作。因为2号泵除为转向系统供油外,同时还为工作机构供油,如果转向失灵是2号泵不工作引起的,同时必然引起工作机构速度慢。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9

液压系统的污染源多种多样,其中固体颗粒、水、 空气是液压系统的主要污染源。在液压系统发生的故障中,80%的故障都是由液压系统污染引起的。液压污染引起机器内部卡滞、磨损、串油,造成机器工作不稳定,严重时会导致机器完全失效。通过分析可知,对液压系统污染最严重的是空气污染,其次是固体颗粒污染和水污染。本文对这些污染源的危害性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气污染危害性和排气的重要性

液压系统存在于空气中,磷酸酯液压油在每100g油液中可溶解7.3 mL的空气,游离空气的存在会对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最终会产生固体颗粒污染。 气污染的危害如下:1如果液压泵的入口增压压力过小,不满足给定值,可能会产生泵的气穴现象,对液压泵造成极大的破坏;2油液中存在的气体会降低油液的润滑性,破坏负载零件表面的油膜,磨损相对运动中的零部件,还会加速高温高压下液压油的氧化变化,并且生成胶状沉淀物以及酸性物质,腐蚀零部件;3如果液压泵的吸油管中含有气体,很可能会造成泵中的油液被气体所取代,从而使液压泵无法上压,造成液压系统无法产生压力,经常这样会使系统无法达到额定的压力;4液压系统存有气体,会引发系统油温升高,这样会增加液压附件工作时的噪声,增加管路振动幅值, 减小液压导管安全系数,增加系统工作损耗,降低系统效率;5液压系统存有气体会增大系统的压力脉动,使压力表产生跳动或突然下降,甚至失去控制,还会改变系统的节流特性,甚至会造成液压油箱的爆炸。

2固体颗粒带来的危害

固体颗粒污染物会堵塞节流孔和管路,破坏管路的密封,增加附件的磨损,使得液压附件活动配合面划伤。

(1)含有固体颗粒的液压油在不断高速运转,会磨损管道表面,使节流孔径变形导致调节失灵。

(2)污染物颗粒形状不规则,有些可能会堵在液压附件间隙里,使之卡滞而停止工作。

(3)污染颗粒可能会与金属表面进行磨削。

3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液压油中的水在低温状态下会结冰,堵塞系统中的节流孔和滤网。液压油中的水分子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生成的微生物会产生酸性物质,加剧液压系统中的附件腐蚀。

4液压污染产生的原因

4.1外部侵入

由外部侵入的污染物有:1飞机加工和生产携带的金属屑;2机体与地面设备衔接时带入的污染物;3油箱通气、作动器活塞杆密封、轴密封等也会带入污染物;4维修时如拆卸或油料补充造成的污染。

4.2内部再次产生

液压油分解、氧化、腐蚀变质造成的污染;系统组装、运行、调试等工作的摩擦和磨损产生的碎屑污染物。

5液压系统污染度检测设备的设计

针对民机液压系统地面模拟试验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液压系统污染度检测设备。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是决定飞机的飞控系统、起落架系统、液压能源系统能否顺利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关键性指标。因此,液压系统试验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油液的清洁度。

污染度检测设备由监测器、信号处理分析装置、动态显示和记录系统、污染度警告装置、信号传输电缆、 数据输出记录仪组成。液压系统污染度检测设备具有污染度在线监测和实验室油液取样测量两种功能。在液压系统工作运行过程中,监测器在线监测液体介质的污染状态,将状态数据实时传送给污染控制系统,在显示终端上动态显示污染度等级、重量等级、污染颗粒大小和数量,并根据系统污染度限制发出污染度超出警报。为了对液压系统油液做进一步详细分析,需要将系统油液通过取样口取出,在实验室污染度检测设备上做详细分析。

6液压系统污染的控制

6.1采用排空法

将空气排空器安装在油箱与回油口之间,空气排空器上装有一个半渗透薄膜,空气溶解于油箱的油液中,半渗透薄膜上的细小孔利用空气能通过而油液不能通过的原理排除空气,油液经过油路流向油箱。此设备无需人员操作,减少了工作量。

6.2采用自动油箱放气活门

自动油箱放气活门能够排除任何进入系统的空气,其工作原理是:在液压系统的活塞处嵌入一个毛细管,油箱的活塞上装有连接活塞与油箱顶部的弹簧,当系统开始工作时,油液位于油箱底部,空气则浮在油箱顶部,空气通过毛细管排向大气,而当油进入毛细管时会产生阻力,装在活塞上的弹簧克服阻力,使得活塞上移关闭排气口。

6.3对固体颗粒实现污染控制定量化

规定了固体颗粒含量的技术指标,对系统油液和设备也有技术指标。对固体颗粒污染控制微细化,利用高压系统和伺服系统,各种微细颗粒加以定量控制。

7结语

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篇10

当液压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时, 可采用以下分析方法查找原因:

一、问讯法

在分析诊断液压传动系统故障时, 要象医生为人治病时的问讯过程一样, 维修人员也要首先了解设备购进时间、使用情况、出现故障前后症状等有关情况, 然后才能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如购进后使用时间长, 则“慢性病”多。其故障主要是由于机件磨损、配合间隙增大、橡胶密封件老化损坏等原因造成泄漏, 使液体压力和流量不足, 从而导致输出功率减小。若购进后使用时间短, 则“急病”多。故障大多是由于阀孔、滤清器、阀座等因脏物阻塞、控制阀门弹簧折断使阀门关闭不严、密封件损坏等原因产生泄漏, 使液体压力和流量不足, 造成液压传动系统输出功率不足。

此外, 还要讯问操作人员有关设备保养、维修情况和技术状态。若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是发生在保养和修理之前, 则故障原因主要是阀的小孔或滤清器堵塞或运动件配合间隙因磨损而增大, 使密封性能降低而产生泄漏的。若液压传动系统在保养和修理之后出现故障, 则原因主要是安装不正确, 不符合技术要求所导致的, 可能有零件装错或漏装, 或密封件装坏等现象, 由此造成泄漏, 并可能产生高温, 使油液粘度下降而密封性能降低, 还可能使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这些都会造成输出功率降低。

二、仪器检测法

借助于流量表或压力表, 分系统、分段、分部位逐步检查流量和压力, 看是否符合标准数值, 并判断故障原因所在部位。

三、试投反正法

判断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原因所在部位后, 可调试一下压力, 看其变化情况, 从而验证所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四、交叉对比法

将某一部位的正常压力接至不正常的部位上, 看是否正常并找出发生故障的具体部位和原因。

五、观察法

看液压传动系统外表的技术状态, 是否有漏油、漏气、松动、噪音、机件变形或损坏;看油箱油面高度各回油情况, 是否畅通可有气泡产生, 看油的粘度质量与牌号是否符合标准;看油压表、温度表、真空度表的指示是否正常。

六、理论分析法

由于输出功率等于液体最高压力与液体最大流量的乘积, 因此, 可以借助输出功率、液体压力、液体流量之间的关系来查找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主要表现在输出功率不足, 输出功率小, 说明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液体压力小或液体流量小。若液体压力小, 则马达不能转动或油缸不能提升;若液体流量小, 马达转速降低或油缸提升缓慢。而液体压力小或液体流量小一般是因泄漏、堵塞造成的。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 结合其它故障分析方法, 便可判断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性质、原因和所在部位。

七、听诊法

听诊法是指根据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故障所在的部位。例如, 一台东方红-75型拖拉机后悬挂装置油缸不能提升, 判断其原因所在哪个部位的方法是:首先要提高发动机转速, 应在中等转速时按下油缸上的定位阀 (没有油缸定位阀的可把油缸下腔油堵卸下, 用一个特制的螺堵堵上即可) , 关闭油缸下腔, 再把分配器手柄扳到压降位置, 这时, 听发动机的声音是否有变化。 (1) 若是发动机声音满负荷, 表示故障原因在机械部位, 液压传动系统工作正常; (2) 若发动机的声音有负荷, 同时分配器处发出尖锐的叫声, 说明泵和分配器是好的, 故障发生在在油缸; (3) 若发动机的声音无负荷, 则故障原因在油泵或分配器部位, 应先检查分配器回油阀是否关闭不严, 而后再检查油泵。

八、触摸法

指用手摸各部位的温度和振动情况, 以此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例如:摸整机温度及局部温度 (液压泵、马达、控制阀、油缸等) 是否正常。某一部位温度异常, 说明故障原因在此部位;摸液压油管脉动波是否一致。当压力和流量不稳定时脉动波也不同, 可根据脉动波大小判断故障原因所在部位。

通过上述方法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和所在部位后, 要拟定好故障排除方案, 并在清除外部灰尘和油污后, 方可进行拆检和维修。对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的查找, 可以总结这样几句话:在“漏、堵”二字上找原因, 在“观察”二字上下功夫, 在“调整”二字上找出路。在排除液压传动系统故障时, 还应注意以下二点:一是排除故障时, 应从简到繁、由表及里, 扫除外围, 后攻堡垒, 不要盲目动“大手术”。千万不可乱拆、乱动、乱调, 尤其不要随便使用锉刀, 砂纸或用机床加工零件, 否则将可能搞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二是拆卸液压系统零件时严禁硬打硬敲或硬撬, 一定要用专用工具, 拆开的零件必须记清顺序和作好记号, 偶件配合的不得互换, 零件之间要避免相互碰撞。修理过程中一定要按操作工艺规程进行, 否则原来的故障未排除, 又可能造成人为的新故障, 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故。

参考文献

[1]王广怀.液压技术应用[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11

【关键词】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措施

液压挖掘机是目前工程施工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工程机械,其行走、回转和举升、挖掘动作都是通过发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来驱动液压油缸和马达工作而实现的。对于液压系统。虽然只是作为挖掘机复杂主系统的子系统,但是其对主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液压系统的失效将会直接导致主系统的失效,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及故障诊断尤为重要。

1.诊断故障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1.1诊断故障的基本要求

具有一定的液压传动知识和实践经验是诊断维修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在通过对随机的使用维护说明书进行认真阅读,对该机液压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后方可对机型做故障诊断。当代的中小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主油路和先导操纵油路两部分,其中的主油路主要运用了双泵双回路变量开式系统,而定量系统主要被先导操纵油路所采用。将技术资料阅读之后,要对其系统的主要参数有所掌握,例如,要熟练掌握主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先导操纵压力和流量等。要对系统的原理图有所了解,对系统中各元件符号的职能和相互关系有所掌握,对系统每个支回路的功用进行认真分析;熟悉系统中每个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将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将每个液压元件所在的部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机器对照而进行了解。

1.2故障诊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当挖掘机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要以不同机型的特点为依据,将设备自身的监控系统进行充分利用,对故障分析方法要熟练掌握,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对挖掘机液压系统的故障进行具体诊断时,要遵循由外到内、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挖掘机液压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其诊断的顺序为:对资料进行查问(即要查阅挖掘机使用说明书及运行、维修记录等)—对故障发生前后的设备工作情况有所了解—观察试车情况—参照系统原理图来检查内部系统—查看仪器检查系统参数—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作出调整、拆检、和修理—试车—记录故障总结。由于挖掘机的故障多种多样,因此,如果出现较为复杂的综合故障,就更应该对故障现象进行认真分析,逐一排除可能的导致故障的原因。

2.挖掘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2.1油过热

2.1.1液压油过热的危害

1)液压油粘度、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下降,严重时甚至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2)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并可能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破坏,使液压系统严重泄漏。

3)油液汽化、水分蒸发,使液压元件产生穴蚀。

4)油液氧化形成胶状沉积物,易堵塞滤油器,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2.1.2液压油油温过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1)由于油箱散热性能差,致使油箱内油温过高。应增大油箱容积即散热面积,并安装油冷却装置。

2)液压油选择不当。油的质量和粘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造成液压油粘度过低或过高。

3)污染严重。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加,油中易混入杂质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压油进入泵、马达和阀的配合问隙中,会划伤和破坏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温升高。

2.2进空气

2.2.1空气对挖掘机液压油污染的危害

1)产生空穴、气蚀作用,导致金属和密封材料的破坏;产生噪音、振动和爬行现象,降低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2)使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下降,能量损失增大,液压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

3)液压油导热性变差,油温升高,引起化学变化。

2.2.2进空气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1)接头松动或油封、密封环损坏而吸入空气。液压系统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各接头应牢牢固定,并确保油箱密封完好,这样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而污染系统。

2)吸油管路及连接系统的管路被磨穿、擦破或腐蚀而使空气进入。应合理设计液压系统结构,使管路走向布局合理化;要保持管路的清洁,减少外界腐蚀。

3)加油时由于不注意而产生的气泡被带入油箱内并混入系统中。

2.3污染

2.3.1液压油的污染对液压系统的危害

1)堵塞液压元件。污染物会堵塞液压元件进出油或其问隙,引起动作失灵,影响工作性能或造成事故,还可能引起滤网堵塞,并可能使滤网完全丧失过滤作用,造成液压系统的恶性循环。

2)加速元件磨损。污染颗粒在液压缸内会刮伤缸筒内表面,加速密封件的损坏,使泄漏增大,引起推力不足或者动作不稳定、爬行、速度下降、异常噪声等故障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加速油液性能的劣化。液压油中的污染颗粒长期存在,会与油液发生一些反应,反应的生成物会腐蚀元件。

2.3.2液压油被污染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1)作业环境粉尘多,系统外部不清洁。液压系统长期在粉尘污染严重的场地作业时,最好2个月过滤一次油液,大概半年更换一次进油滤油器。

2)在加油、检查油面和检修作业时,杂质被带入系统,通过被损坏的油封、密封环进入系统。

2.4泄漏

2.4.1泄漏的危害

液压系统一旦发生泄漏,将会使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液压油泄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生产,甚至产生无法估计的严重后果。

2.4.2泄漏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1)设计因素。由于设计中密封结构选用不合理,密封件的选用不合乎规范;另外,由于工程机械的使用环境中具有尘埃和杂质和没有选用合适的防尘密封,致使尘埃等污物进入系统破坏密封而产生泄漏。应在选用和设计密封件的时候,考虑液压油与密封材料的相容型式、负载情况、极限压力、工作速度高低、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选择合理的密封件,当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时,要选用合适的防尘密封。

2)制造和装配因素。所有的液压元件及密封部件都有严格的尺寸公差、表面处理、表面光洁度及形位公差等要求。由于在制造过程中超差,使得密封件就会有变形、划伤、压死或压不实等现象发生,使其失去密封功能:液压元件在装配中的野蛮操作,过度用力将使零件产生变形,特别是用铜棒等敲打缸体、密封法兰等。这些原因都可以破坏密封而产生泄漏。应在设计和加工环节中要充分注意密封部件的设计和加工,另外要选择正确的装配方法。

3.挖掘机故障排除实例

一台日立EX200-5型挖掘机漏油严重,修理时更换全部油封及老化油管后,整机动作缓慢。修理人员认为更换多路阀油封时安装得不好,于是多路阀全部拆检一遍,在确认没有问题后,动作仍然缓慢。无奈将主泵调节器全部拆检一遍,没有发现问题。接着又拆下主泵上液压试验台监测,结果流量、压力正常,最后估计先导阀及先导压力有问题,通过检查全部正常。如此折腾一周也没有修理好。

正常思路,整机动作缓慢应检查主泵流量和压力、先导压力、多路阀、主泵调节器及控制压力。在主泵流量、压力全部正常的情况下,整机动作缓慢应与先导压力、主泵控制压力有关。但思路不能只局限在泵、阀上。现场检查发现,从多路阀到主泵调节器的液压胶管已更换,于是分别监测多路阀上主泵控制控制油口压力,发现两端压力分别为3.7Mpa和2.8Mpa,压差这么大明显有问题。拆下从多路阀至主泵调节器的胶管解剖,发现因压装不当造成管接头管口变形,由此导致胶管内压力衰减,主泵调节器不能使主泵伺服机构摆动到主泵最大流量位置。找到故障原因后重新更换这2根胶管,故障消失。

4.结束语

综上,液压控制系统在挖掘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液压传动是一个多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保养维修难度比机械传动大得多,因此正确判断和排除挖掘机的液压传动系统故障,是挖掘机高效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姜武杰.履带式挖掘机液压系统维修周期研究[J].山东大学,2008.

液压系统学习方法 篇12

在现代锻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广泛应用了电液比例控制阀、电液伺服控制阀及其比例泵等高精密液压元件,因而对液压系统自身的控制要求和配合精度要求愈来愈高,所以在安装液压系统时,一定要清除系统中的残留物,并杜绝和防范有害杂质的侵入。若系统中存有杂物,将会引起液压元件的磨损或卡死等不良现象,甚至会造成重大事故。因此,为了使液压系统达到满意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频繁出现故障,必须确保系统的油液干净,符合清洁度要求。而保证液压系统清洁度的重要措施是系统安装调试前对所有的液压元件、油箱以及管路等内部进行严格的清洗,目的是洗掉液压系统内的焊渣、金属粉末、锈片、密封材料碎片、油漆、涂料等,而且液压系统必须经过两次清洗或多次清洗,直至达到规定的清洁度标准,方可进入调试阶段。

2 液压系统的清洁度要求和清洗方法

2.1 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标准要求

众所周知,系统的可靠性与油液的清洁度息息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液压系统的故障有70%~80%是由油液污染造成的,其原因很多,有外部环境引起的,也有内在人为因素引起的。液压元件无论怎样清洁都会因装配、加油、换油等造成污染物从外部进入,但更多的是液压元件在制造过程中剩下来而未清除干净的污物。因此,液压设备或机器在离开工厂前应尽可能地把污物清除干净,否则,会由此引起早期故障。

表1、表2所示,分别是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清洁度代号列出的各种液压系统和元件清洁度的要求。

2.2 液压系统的清洗方法

(1)常温手洗法

采用煤油、柴油或浓度为2%~5%的金属清洗液在常温下浸泡,然后用双手对零件进行逐一清洗,适当升高清洗液温度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此种方法适用于修理后的小批零件。

(2)加压机械喷洗法

采用2%~5%的金属清洗液,在适当温度下,加压0.5MPa~1MPa,从喷嘴中喷出,喷射到零件表面进行清洗,效果较好。此种方法适用于中批零件的清洗。

(3)加添加剂浸洗法

采用2%~5%的金属清洗液,浸洗5min~15min,为提高清洗效率,可在清洗液中加入表3所示的常用添加剂,以提高防锈去污和清洗能力。

(4)蒸汽清洗法

采用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三氯乙烷等)在高温高压下,有效地清除油污层,此种方法是一种生产率高而三废少的清洗法。

(5)超声波清洗法

超声波的频率比声波高,它可以传播比声波大得多的能量,借助于空化作用的巨大压力变化,可将附着在物体上的油脂和污尘清洗干净。

3 液压系统的两次清洗步骤

3.1 第一次清洗

液压系统的第一次清洗是在预安装(试装配管)后,将管路全部拆下解体后进行的。

第一次清洗应保证油箱及各类液压元件中大量的、易见的,可能清洗掉的金属毛刺及粉末、砂粒、灰尘、油漆涂料、氧化皮、油渍、棉纱、胶粒等污物全部认真仔细地清洗干净。否则,不允许进行液压系统的第一次安装。

第一次清洗时间随液压系统的大小、所需的过滤精度和液压系统污染程度的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为24h~48h。当达到预定的清洗时间后,可根据过滤网中所过滤的杂质种类和数量,再确定清洗工作是否结束。

第一次清洗主要是酸洗油箱和管路,其步骤如下:脱脂清洗,去掉油管上的毛刺,用氢氧化钠、硫酸钠等脱脂(去油)后,再用温水清洗;酸洗,在20%~30%的稀盐酸或10%~20%的稀硫酸溶液中浸渍和清洗30min~40min(其溶液温度为40℃~60℃)后,再用温水清洗,清洗管子需经振动或敲打,以便促使氧化皮脱落;中和,在10%的苛性钠(苏打)溶液中浸渍和清洗15min(溶液温度30℃~40℃),再用蒸汽和温水清洗;防锈处理,在清洁干燥的空气中干燥后,涂上防锈油。当确认清洗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安装。

3.2 第二次清洗

液压系统的第二次清洗是在第一次安装连接完成并清洗回路后进行的系统内部循环清洗。第二次清洗的目的是把第一次安装后残存的污物,如密封圈碎块、不同品质的清洗油和防锈油,以及铸件内部冲洗掉下的砂粒、金属磨合下来的粉末等清洗干净,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安装组成正式系统,以保证顺利进行调整试车和投入正常运转。

第二次清洗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清洗准备

清洗油液的准备,清洗油液需选择被清洗的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工作用油或试车用油,不允许使用煤油、汽油、酒精或蒸汽等作清洗介质,以免腐蚀液压元件、管道和油箱,清洗油的用量通常为油箱内油量的60%~70%;滤油器的准备,清洗管道上应接上临时的回油滤油器,通常选用滤网精度为80目~150目的滤油器,供清洗初期和后期使用,以滤出系统中的杂质及脏物,保持油液干净;清洗油箱,液压系统清洗前,首先应对油箱进行清洗,清洗后用绸布(不能用纤维类)或乙烯树脂海绵等将油箱内表面擦干净,才能加入清洗用油,不允许用棉布或纤维擦油箱,有些企业采用面粉团清理油箱是一种很好的清洗方法;加热装置的准备,清洗油一般对非耐油橡胶有溶蚀能力,若加热到50℃~80℃,则管道内的橡胶泥渣等杂物容易清除,因此,在清洗时需对油液分别进行大约12h的加热和冷却,故应准备加热装置。

(2)第二次清洗

清洗前应将安全溢流阀在其入口处临时切断,将液压缸进出油口隔开,在主油路上连接临时通路,组成独立的清洗回路。对于较复杂的液压系统,可以适当考虑分区对各部分进行清洗。

清洗时,一边使泵运转,一边将油加热,使油液在清洗回路中自动循环清洗,为提高清洗效果,回路中换向阀可作一次换向。泵可作转转停停的间歇运动。若备有两台泵时,可交换运转使用。为了提高清洗效果,促使脏物脱落,在清洗过程中可用锤子对焊接部位和管道反复地、轻轻地敲打。锤击时间为清洗时间的10%~15%。在清洗初期,使用80目的过滤网,到预定清洗时间的60%时,可换用150目的过滤网。清洗时间根据液压系统的复杂程度、所需的过滤精度和液压系统污染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达到预定的清洗时间后,可根据过滤网中能过滤的杂质种类和数量,确定是否达到清洗目的而结束第二次清洗工作。

第二次清洗结束后,泵应在油液温度降低后停止运转,以避免外界气温变化引起锈蚀。油箱内的清洗油应全部清除干净,不得有残留。同时,按上述清洗油箱的要求,将油箱再次清洗一次。最后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将油缸、阀等液压元件连接起来,为液压系统第二次安装组成正式系统后的调整试车做好准备。

最后,按设计要求组装成正式的液压系统。在正式调整试车前,加入实际运转时所用的工作油液,用空运转继续开车(每隔3min~5min),这样进行2~3次后,可以空载连续开车10min~120min,使整个液压系统进行油液循环。经再次检查,回油管处的过滤网应没有杂质,方可转入试车程序。对要求高的系统,根据检测油样的清洁度等级来确定冲洗时间。

4 结束语

对液压系统进行彻底清洗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是衡量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责任心的重要方式。多年以来,我们发现液压系统的故障几乎大多是由油液的不干净所致。所以控制好污染源、做好前期的清洗工作是减少系统故障率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应当引起维修人员足够的重视,从源头就把清洗工作做好。

摘要:清洗法是预防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的一种最常见的基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其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没有认真对待和处理,导致系统出现各种故障。本文将对液压系统油液的清洁度标准和零部件装配时的清洗要求作一介绍。

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清洗法,液压系统,锻压机械

参考文献

[1]陈峰.液压传动在锻压机械中的应用探讨.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0,45(5):33-36.

[2]彭二宝,王宏颖.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8,43(3):31-34.

[3]张远,厉慧,姚立敏,等.压力机漏油的产生及预防措施分析.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9,44(3):50-53.

[4]韩兴志,刘强,张志.液压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锻压技术,2001,(6).

[5]苏欣平,王太勇,万淑敏.液压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排除.机床与液压,2003,(2).

[6]周汝胜,焦宗夏,王少萍.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研究与发展趋势.机械工程学报,2006,42(9).

[7]刘延俊.液压回路与系统.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区间数模糊评价下一篇:化学除草剂药害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