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读书声音

2024-10-10

父亲的读书声音(精选3篇)

父亲的读书声音 篇1

最近有幸研读了爱德华.T.科恩的《作曲家的人格声音》一书, 作者独特的角度, 严谨的逻辑, 深厚的学术功底,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优秀的翻译著作较为精准地传达了科恩在学术音乐批评上的独到见解, 在此我想谈谈我对该书的理解以及感受。

近些年来, 一些讨论关于“音乐的内容是什么的”的书籍和评论屡见不鲜, 各种解析和说法层出不穷, 特别是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 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模式活者说是标准答案, 人们对于这些说法大都采取消极的接受态度, 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恩教授的这本书另辟蹊径, 从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进行讨论, 教给了大家如何分析音乐的一个方法论。

全书的开始作者便以一个问题的方式点名了全书的主旨:“如果音乐是一种语言, 那么发言的是谁?”随后便以大家熟悉的艺术歌曲作为切入点, 层层递进, 由浅入深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该书的标题其实正是对这一主旨问题的回答, 如果音乐是一种语言, 那么发言的是“作曲家的人格声音”。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 作者用一个独特的角度—戏剧性的角度来审视音乐, 采用戏剧性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作者首先从艺术歌曲出发, 明了歌曲是作曲家的人格声音这一观点。在接下来的章节作者顺理成章地将这种戏剧性的分析方法扩展到了歌剧, 功能歌曲等其他声乐领域中, 第五章中作者将戏剧性分析方法引入到器乐领域, 虽然器乐中没有声乐作品中的实在的戏剧人物, 但却有着虚拟的戏剧人物 (“行为者”) , 同样可以从戏剧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作者否定了将音乐仪式化, 鼓励大家参与到音乐表演中来, 进而与完整的音乐人格相认同。

作者说明的几个问题;

1, 人格。作者从大家所熟悉的艺术歌曲开始, 从文学中引用了“人格”一词来说明问题。他认为:文学中的“人格”在音乐作品中同样适用, “人格”绝不是作者或者作曲家本人, 而是他们的精神, 意识等在作品中的一个折射。在有伴奏的歌曲中, 作曲家的人格, 即完整的音乐人格是由歌唱人格, 器乐人格构成的, 我们在歌曲中听到的是作曲家的人格而不是诗人的人格。

2, 首要经验者。作者在分析艺术歌曲时说道, 作曲家的人格声音包括歌唱人格和器乐人格, 比起人声所传递的信息, 伴奏显得更加隐晦, 歌唱部分有着无词的器乐部分所缺少的清晰性。因此, 歌唱人格在艺术歌曲中占有首要地位, 作者为其命名为“首要经验者”, 那么在歌剧中, 首要经验者就是所有戏剧人物歌唱人格的总和, 因为每部歌剧都是一首扩展了的歌曲;在某些器乐音乐中, 它则是一个有着首要地位的角色。

3, 行为者。戏剧性在科恩的分析中无处不在。在艺术歌曲《魔王》中, 歌唱人格以叙述者的身份向大家讲述着整个故事, 他便是一个戏剧人物;在歌剧中, 戏剧人物通常有很多个, 分别由每个歌唱人格来演绎;但是在器乐音乐中, 没有实实在在的戏剧人物, 但是却有着象征性的器乐角色, 他们是虚拟的戏剧人物, 同样具有戏剧性, 作者将它们命名为:行为者。

4, 两种张力。科恩认为, 在声乐音乐中存在着两种平行的张力—第一种:歌手作为戏剧人物必须忠于文本, 和作为一个人他一定会坚持自己行为的自由。第二种:歌手所塑造的戏剧人物倾向于成为一个“人”的自由, 和他作为一个艺术动机的约束。而在器乐音乐中, 张力的内容换成了:第一:演奏者作为演奏者以及作为器乐行为者之间的张力;第二:行为者作为行为者以及作为音乐形式的动机之间的张力。作者认为, 正是这两种张力的平衡, 使声乐音乐成为戏剧性的艺术, 而它们的失衡则会消解音乐中的戏剧力量, 使之陷入个人炫技的沼泽, 或跌出音乐艺术的疆界。

5, 参与和认同。现在普遍流行于音乐家当中的一种态度;“音乐变成了一种仪式。”他们倾向于把每部作品堪称是一个被接受的文本, 是对神圣作品的虔诚敬读。许多音乐爱好者或者音乐学习者也大都倾向于对一个作品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标准, 只是机械地、虔诚地、固定地遵循一种“已有”模式, 严格按照乐谱去机械化处理表演, 而没有自己的思想过程和参与。作者非常不认同这种状态, 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音乐作品中来, 并进一步达到认同, 让作曲家的人格声音成为我们自己的声音。

6, 音乐和语境。作者认为, 音乐是一种姿态, 同身体的姿态相似, 它是无言的, 因此音乐姿态缺少明确的意义, 它可以被放在多种语境下, 而这些语境便可以反过来解释它的意义, 因此可以说, 音乐姿态的表现性内容取决于它的语境。“例示”在音乐中起到的便是语境的作用, 它可以是歌词, 可以是标题内容提纲等等。没有语境, 就没有内容。然而, 音乐中总会有语境, 便也总会有内容。

科恩这本书从戏剧性的角度, 分析了音乐作品中的各种戏剧性关系, 并命名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术语, 如:人格, 首要经验者, 行为者等, 帮助读者树立路标, 理清逻辑。正如作者所说:”我研究的主题并非音乐是什么的, 更多的是人们应该如何有益地思考音乐。说的更明确一点, 我的任务是思考‘音乐是一种言说的形式’这一观点意味着什么。”作者通过剖析音乐作品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旨在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去分析, 思考音乐, 从而走出形式主义的错误。在正确的, 自主的分析理解音乐以后, 要做到对音乐的参与和认同。最后, 要结合音乐的语境, 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出音乐的内容。■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父亲的读书声音 篇2

——读《听听中国怎么说》有感

当中国阔步迈向国际舞台中央之际,中国需要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世界也需要倾听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在发展中难免遇到鼓噪、压力这种“成长的烦恼”,这正是需要发 出正义的中国声音的时候。人类正面临各种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从粮食危机的受害者到生长权益受危害的儿童,大家也都想聆听充满深切人道关怀的中国声音。

《听听中国怎么说》这本书便是浓墨重彩地挥洒国际评论之笔,表达中国声音的力作。这部由新华社国际部编撰的著作,以中英文“新华国际时评”为载体,配有“新闻缘起”、“延伸阅读”两个板块,图文并茂。它描述了中国的“世界观”和世界的“中国观”,介绍国际评论写作的幕后故事,令我在阅读期间更能直接明了地了解事情的始末发展,为我打开一扇感知时代脉动的窗口。

这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型评论文集:它首次从媒体角度,全面、系统、权威阐释中国近年在重大国际时事问题上的立场;首次讲述国际评论撰写的幕后故事,做到“重大主题、轻松阅读”;首次以中英双语形式将国际时评结集成册;首次收录广为外国媒体引用的国际时评文章出版发行;它也是首次以从中国视角看世界,以世界眼光看中国的方式,出版国际时评文集。

书中很多评论,都被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知名通讯社和外国主流媒体转载引用,是外国媒体眼中中国对重大国际时事态度的“风向标”和“中国声音”的重要代表,是有志于从事新闻、外事工作人员的学习参考,也是关心国际时事读者的重要读物。这次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从书店买回这本书,也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能了解在外国媒体中的中国。翻开第一篇,便是曾经轰动世界的“拉萨风云”。文章一开始就阐述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均表示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谴责暴力犯罪事件,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少数西方势力带着有色眼镜拿这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策划煽动的破坏社会秩序事件“说事”。即使他们用各种理由伪装,实际上,他们是在干涉中国内政,在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上将黑白颠倒,对中国政府进行无理指责,并蓄意将涉藏问题与北京奥运会挂钩。这样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与此同时,某些西方媒体还通过各种方式歪曲事实,给一些人形成误导性的认识,国际舆论环境十分复杂。

该书的作者特别指出了欧洲议会议长珀特林的一段话:“如果西藏的暴力继续下去,欧洲国家不应排除以抵制奥运会来威胁中国。”这句话明显是远离理智的偏见,是颠倒黑白的谬论,是不负责任的鼓噪。编者以一篇“停止不负责任的鼓噪!”为题,对着欧洲议会议长的言论做出了一番评论。并套用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今日的中国发展如此繁荣,套用一下:威胁吧,威胁它三两个月,你拿来说是的那些事情中国都办好了!果真不久之后,拉萨恢复稳定,北京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中国用事实粉碎了那些不良势力给中国的谬论。

再往后翻,第八章以“国际大势”为题,吸引了我的注意。文章引文的第一句便是“我们的世界将怎样发展?”不禁让我也想问这么一句:“如今世界在如何发展呢?”

文中分析,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互相依存更加紧密。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时代对我们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提到共同发展,难免想到世界贫富差距,也就想到了非洲问题。“非洲的状况是世界良知上的一块伤疤。”这句话最早是2001年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在工党年会上所说。多年来一直被广为引用,以警示发达国家关注非洲的发展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时光已逝,这块“伤疤”依然清晰地裸露着。

书中写道历次八国集会都把非洲问题作为一个主要议题,但事实上,八国集团多年来的“口惠”难以“实至”。甚至联合国曾致信八国集团领导人,表示希望能兑现曾经的援助承诺。非洲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随后的经济危机毫无责任,却被迫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全球经济陷入危机除了让发达国家收紧援助“钱袋”,还导致非洲国家出口收入下降、侨汇和外来直接投资大幅减少。更为严重的是经济萧条之下,非洲的贫困与饥饿人口正大幅上升,非洲近年来的减贫成果可能要付诸东流。无怪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信中大声疾呼:“经济危机不仅不能成为发达国家放弃援助承诺的借口,而应成为它们切实履行援助承诺的理由!”

本章还提到了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多年来,伊拉克民众在血与火的灾难中挣扎,美国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单边主义做法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反对与声讨。事实证明,伊拉克最终成为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悲剧样本”。而奥巴马的执政似乎为美国走出泥潭提供了机会,他承诺在2011年12月31日前从伊撤出所有部队。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决策者开始对伊战进行反思,撤军是美国摆脱困境、重塑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美国民众也在思考伊战,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日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美国民众认为伊战“本不该打”。然而,真正将反思转变为现实、重塑国际形象,还需要更

多的具体行动。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让我不知不觉地从各个实例中了解了现在中国以及国际的形势。回想一开始买这本书的时候,是“误打误撞”买下的,而如今却成为了我学习的一个好材料。书中还有全英文的翻译,调侃的说不失为学习英语的一份材料。

她为什么讨厌父亲的声音 篇3

谁知,小娟家里并没有遭遇到什么不幸,但是从她母亲那里了解到一些有关小娟的奇怪现象:她很反感父亲发出的声音,甚至严重到听到父亲的声音就心情烦躁、不能安心复习功课的地步。刘老师暗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该怎样帮助小娟改变目前的状况,尽快把精力放在迎接中考上呢?刘老师想请我帮她这个忙。

作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又是刘老师的朋友,我自然责无旁贷。考虑到小娟的性格比较内向,又值青春期,比较敏感,我想先不惊动她。我先打通了小娟母亲张女士的电话,婉转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想不到张女士非常愿意配合。

第二天下午3点,张女士准时来到我办公室,详细讲述了女儿的情况和自己的担忧。小娟有着怎样的心理疾患,让她的母亲为她这么担忧呢?她又是为什么这么讨厌父亲发出的声音呢?事情大体是这样的——

小娟今年16岁,由于小时候体弱多病,晚上了一年学,目前正在初三学习。她从小老实、勤奋,话不多,但是很上进。目前,重点高中是她的奋斗目标,父母对这一独生女儿也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初三的功课十分紧张,小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爸爸妈妈都非常体谅她,不让她做家务,尽量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功课,并给她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小娟一回到家里,总显得很烦躁,看书,写作业,复习功课,精力总是不能集中。

爸爸妈妈觉得孩子是太累了,劝她早点休息,但她自己不这样认为。她说自己不是累,而是思想不集中。是什么原因让她思想不能集中呢?张女士问女儿,最初小娟也说不清楚,后来她似有所悟,觉得是父亲抽鼻子和粗声喘气的声音导致她的思想不能集中。

按常理说,青春期女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好过母亲,她们更喜欢和父亲待在一起,因为父亲对女儿比母亲更宽厚更容忍,而女儿也能从父亲身上看到不同于女性的坚强、理性和幽默的一面,并在与父亲的相处中,学习到与男性交往的知识。可为什么小娟会反感自己的父亲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呢?

张女士说,丈夫是个老实男人,性格虽然说不上完美,但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多年来,夫妻二人视女儿如掌上明珠,虽然家境不富裕,但事事以女儿为重,又怎么会和女儿发生冲突呢?倒是女儿大了,讲究多了,对父亲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看来,小娟的心理问题与父母的关系不大,缺口还应该从小娟身上打开。

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我约小娟第二天傍晚到附近的一家咖啡厅见面。咖啡厅里昏黄的灯光,柔和的背景音乐和浓浓的咖啡香味都有助于人放松。小娟很信任我,终于吐露了她心底的秘密。

我终于知道了小娟讨厌父亲发出声音的真实原因。

小娟家里的居住条件不太好,一室一厅的房子住了十几年,考虑到将来的教育花费和两边老人的医疗费用,家里到现在还没有换大房子的打算。小娟13岁以前,一家三口基本上是同居一室。上初中后,父亲把小厅收拾成小卧室,然后和她约定轮流在大卧室睡觉。

小娟最初离开父母一个人在小厅睡,十分害怕,总担心有人从外面进来。躺在床上的她无法入睡,而是两耳仔细搜索门外的动静,听听有没有风吹草动。只有当轮到她和妈妈一起睡时,她才感到安全、踏实,能睡一宿好觉。因为胆小,她常常违背约定,不等大人开口,先声明要陪妈妈在大卧室里睡。

到了初三,功课紧张,作业多了,小娟经常学习到深夜。这样一来,父母就睡大卧室,腾出小厅让孩子一个人,没有干扰地学习。夜深人静,窗外风吹树叶沙沙响,小娟已经习惯,不太在乎。可是当家里有声音时,她便禁不住侧耳细听。由于家里墙壁的隔音效果不好,不止一次,她听到爸爸妈妈的悄悄私语,母亲微微的呻吟和父亲粗大的喘气声。

“真讨厌!”这些声音让她不安。父亲的形象一直在她心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今不知道为什么,她有些讨厌爸爸了。由于她和父亲的疏远,使得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一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是很自然的事情,过去她从来不注意吃饭的动作和咀嚼的声音,但是现在不然。她一天比一天地讨厌父亲吃东西时发出的咀嚼声,甚至父亲用筷子夹菜的声音,在她听来也是那么刺耳。她甚至不愿再和父亲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看到女儿这样,小娟的父亲很尴尬,觉得女儿现在正是学习用功的时候,自己不能帮上孩子的忙不说,反而让她不满意,所以出于内疚也就尽量避开孩子。

张女士有所察觉,她开始留心女儿的动态。有几次在临睡前,她从门缝向小厅看,看到女儿在低声哭泣。看到宝贝女儿这样,夫妻俩一商量,决定让女儿到大卧室里学习,每晚由妈妈陪着睡,爸爸则常住小厅。

这样一来,情况有所好转,懂事的小娟每到星期五,便主动让出大卧室,睡到小厅里。意思是让父母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夫妻二人都觉得女儿长大了,知道心疼、体谅大人了。

其实,这只是夫妻二人自己的猜想,不是小娟的真实目的。因为她抑制不住总想要听到那种呻吟声和喘气声,为了寻找爸妈的那种声音,她有时竟然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但是在白天,只要听到爸爸咳嗽、走路、抽鼻子,包括挪动东西,总之凡是爸爸发出的声音,她都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继续看书。因此,每到双休日,她就把父亲赶出家门,不让他回家,这样她才能安静地看书学习。

父亲无可奈何,乖乖地听命于女儿,至于什么时候夫妻二人可以同床共枕,全凭着女儿高兴与否。就算有时夫妻二人躺在了一张床上,想到隔壁的女儿,一动也不敢动。这反倒让小娟感到扫兴,以至彻夜难眠。

此时的小娟内心非常矛盾:一方面非常讨厌父亲的声音,另一方面又希望偶尔听到他的声音。当然,当着父母的面,她是绝对讨厌父亲声音的,但一个人呆坐空想时,又想听到父亲的声音。她哪里还有心思看书学习,思想全被听与不听的内心矛盾占据了。

小娟想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但是难以做到。在内心的激烈冲突中,她越来越憔悴,体重不断减轻,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班主任不止一次找到张女士,说小娟上课不集中精力,时常发呆。

凡是成绩起伏很大的学生,几乎全与青春期发育,尤其是性心理发育有关。

小娟讨厌父亲的声音有两点:一是对父母做爱的排斥;二是对父亲爱母亲存在潜意识的嫉恨心理(在她内心里认为父亲应该只爱她一个人)。最初的讨厌只集中在父亲的喘气上,后来泛化到了一般生活内容上。造成这种情况,不一定是从孩子青春期开始的,很可能始于从小三人共居一室的儿童时代的无心记忆印象。

不可否认,这是居住条件所致,怪谁也没有用。

在和小娟谈话时,我没有像对她父母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做了相应的启发:“爸爸发出的声音,或许让你猜想到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像电影和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你本不想知道,但又想探个究竟。你讨厌父亲的声音,因为他扰乱了你平静的内心;但当你心血来潮时,又觉得那声音对你有强烈的吸引力,以至于你想再听到那种声音。其实到现在,那声音对你来说仍然还是一个谜。越是谜,你就越想知道,这是人的共同心理,何况正处于青春期的你。你不懂得什么是男女两性,但是你很想弄清楚,意识上想回避这个问题,但潜意识却想接近这个问题,所以你的内心极度矛盾。”小娟点头说是的,并表示希望自己能尽快走出困境。

在与家长和班主任商量后,我建议小娟住校学习。在住校初期,小娟不太适应,但不到两周,她就慢慢习惯了集体生活。一个月后,她的成绩开始回升,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学校的运动场成了她课余常去的地方。

【编辑:花洁】

上一篇:播音主持人下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