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土鸡球虫病诊治(共4篇)
散养土鸡球虫病诊治 篇1
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 森林覆盖率高, 山场资源丰富。近年来, 不少养殖户利用自家山场, 大力发展林间散养鸡生产,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鸡在树林间散养, 管理较为粗放, 环境温度、湿度等难以控制, 极易诱发鸡球虫病, 部分鸡场因此蒙受了较大经济损失。笔者就此情况进行了调研, 并提出了一些综合防治措施, 供广大林间散养鸡场 (户) 参考。
1 鸡球虫病流行特点
鸡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中的1种或多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引起的, 以下痢、血便、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寄生虫性疾病。该病对养鸡业的危害非常严重, 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 15~45日龄最易感染, 死亡率为20%~30%, 重者高达80%。病愈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成鸡多为带虫者, 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增重和产蛋会受到一定影响, 易诱发其他疾病。该病发病范围较广,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常呈地方性流行, 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尤其是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0℃的春夏季多发。该病主要是通过球虫卵囊传播, 鸡食入了孢子化卵囊而引起感染。感染源有带虫的鸡粪, 受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或器械用具等, 昆虫、鼠类、鸟类及饲养管理人员可成为该病的机械传播者。饲养密度过大, 放养场地潮湿, 舍内外卫生条件差, 饲料调配不当, 发生肠道疾病, 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球虫病的发生和流行[1]。
2 临床症状
一是急性型。主要见于雏鸡, 病初精神萎顿、嗜睡、被毛松乱、闭目缩头、呆立吊翅、喜欢拥挤或闭目呆立于一角, 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初便秘, 后腹泻, 泄殖孔周围羽毛被稀粪污染而粘连。随着病情加重, 病鸡双翅轻度麻痹, 共济失调, 嗉囔充满液体, 食欲完全废绝, 粪稀如水并带有血液。重病鸡排出纯血, 可视黏膜、冠、髯苍白, 极度消瘦, 病鸡聚集偎缩在一角而常被挤压致死。病末期有精神症状, 昏迷、两脚外翻、僵直、痉挛或不断抽搐而死亡。二是慢性型。病程数周到数月, 多见于4~6个月的鸡, 急性经过不愈者转为慢性。症状不明显, 表现为厌食、少动、消瘦、生长缓慢、脚翅轻瘫, 偶有间歇性腹泻, 常见血便, 产蛋量下降, 死亡率一般较低。
3 病理变化
鸡球虫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为主要特征。剖检主要病变在盲肠 (柔嫩艾美球虫) 和小肠中段 (毒害艾美球虫) , 可见盲肠肿胀, 呈棕红色或暗红色, 质地坚实, 剪开可见血凝块或黄白色豆腐渣样、混有血液的坏死物质。小肠中段肠腔显著扩张, 肠壁增厚发炎, 肠黏膜充血并有芝麻大小的红色圆形出血斑点。肠管的内容物为粘稠的淡灰色、褐色或淡红色液体。
4 实验室检查
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取干净新鲜鸡粪或剖检病变部位的肠内容物10 g放入量杯内, 加少量饱和盐水将鸡粪或肠内容物捣烂, 再加饱和盐水至50 m L。将此液用双层纱布过滤, 滤液倒入小试管或青霉素瓶中, 并使液面稍凸出于瓶口, 滤液静置30 min, 球虫卵囊即浮于滤液表面, 取载玻片黏取滤液低倍镜检, 可见椭圆形浅黄色的卵囊, 外有1层壳膜, 周围是透明区, 中间结构均匀。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即可确诊为鸡球虫病。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合理选择场址, 搞好场区布局
林间散养鸡场要设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坡度不大的地方, 避开断层、滑坡、塌方地段, 远离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居民住宅区, 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水源稳定、电力有保障、植被覆盖率高的果园、林地或山地作为鸡场的建设地。场内要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做到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各鸡舍配套合理, 要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2]。
6.2 切实加强管理, 增强抗病能力
主要是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一是林间散养鸡场应选择较为健壮的雏鸡, 饲以优质全价饲料和洁净饮水, 满足鸡群生长发育需要, 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二是严格控制育雏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及饲养密度, 创造适宜雏鸡生长的环境, 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三是合理选择放养时间。育雏期结束后, 由舍内转到舍外放养时, 要选择晴朗无风或少风的天气, 并在放养开始1~2 d, 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的多维, 以增强鸡群散放的抗应激能力。四是在雷雨天或雪天不要放养。
6.3 加强清洁卫生, 搞好环境净化
一是饲养人员自身卫生。饲养人员要经常更换衣服、鞋帽, 清洗手脚, 出入需经消毒池。二是用具及饲料。饲养过程中, 每天要清洗、消毒饲槽及饮水槽, 防止饲料、饮水污染, 定期清扫储料间, 防止饲料霉变。三是定期打扫粪便。每周对舍内外鸡粪进行1~2次清扫并堆制发酵, 以杀灭寄生虫卵及病原微生物。四是实行轮放轮养。同一放养场地在饲养2~3批鸡后要更换场地或停养3个月以上, 使场地自然净化, 抑制球虫卵囊的繁殖, 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五是加强环境消毒。严格做好鸡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尤其是定期在放养场所 (特别是阴暗潮湿处) 喷洒2%的烧碱或撒上1层石灰。
6.4 坚持长期监测, 搞好免疫接种
一是坚持长期监测。通过监测, 及时了解鸡群感染球虫病的状况。每日清晨, 在鸡群出栏后或喂饲时间, 仔细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粪便等, 以判断鸡群是否发生球虫病。定期检查粪便, 以了解鸡粪中球虫卵囊数量[3]。二是搞好免疫接种。在雏鸡9日龄或11日龄时, 用球虫弱毒苗按每只2头份饮水免疫, 18日龄每只1~2头份再加强免疫1次, 免疫前后24 h禁用消毒药, 免疫前后5 d禁止饲喂抗球虫的药物, 以确保免疫效果。
6.5 加强药物预防及治疗
预防和治疗球虫病的药物及用量用法:一是球痢灵。饲料中添加40~125 kg/t, 球虫病暴发时饲料添加250 g/t, 连用3~5 d。二是氨丙啉。每100 kg水中加入6~24 g, 连用7 d。三是马杜霉素。每100 kg水中添加2~3 g, 或饲料中添加5~6 g/t。四是盐酸素钠。饲料中添加60~70 g/t。五是青霉素。混在凉水中自由饮用, 每只鸡预防量为2 000 U, 治疗量为4 000 U, 每天2次, 连用3~5 d。六是敌菌净、磺胺二甲嘧啶合剂。混合给药, 按敌菌净1份、磺胺二甲嘧啶5份的比例混合。预防量为饲料量的0.02%, 治疗量为0.04%, 连喂2~3 d。进行药物防治时应注意:药剂用量要准确, 疗程要充足,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 一定要混匀, 防止中毒发生;注意交替用药或联合用药, 以提高防治效果, 避免产生抗药性;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防止药物残留;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要加强辅助性治疗, 补充营养、维生素, 使用一些止血、消炎药物等。也可以采用中药防治, 如柴胡、青蒿、地榆、白头翁、黄柏、常山、苦参等制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 防治效果也比较好[4,5]。
参考文献
[1]陈进, 周魏明, 蔡小丽, 等.一例鸡球虫病的诊断[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6) :86, 88.
[2]张萍, 季辉, 江善祥.鸡球虫病防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9) :150-151.
[3]杨晓伟, 蒙晓雷, 何志霞.鸡球虫病与综合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10) :80-82.
[4]杨峰昆, 李成应, 吴连勇.中草药在抗鸡球虫病上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10) :44-45.
[5]杨晓臣.鸡球虫病的预防[J].北方牧业, 2010 (24) :19.
一例林下土鸡球虫病的诊治报告 篇2
2016年5月,礼门乡某鸡场林下饲养土鸡1 000羽。由于连续下雨,几天后有雏鸡(49日龄)开始发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稀粪,严重的几羽甚至排血粪,第2 d死亡8羽,第3 d死亡数量急剧上升,达到139羽,第4 d达到295羽。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球虫病。现将诊治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症状
病初患鸡表现精神沉郁,肌肉颤抖,头蜷缩,闭目昏睡,羽毛粗乱;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嗉囊臌胀充满液体;排稀粪,或带血稀粪。发病后期患鸡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双翅下垂,排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黏连;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贫血。数日后倒地死亡。
2病理剖检
随机取5羽病死鸡和5羽病危鸡进行剖检,发现病变部位主要在肠道。两支盲肠显著肿大,为正常的3~5倍,肠腔中充满凝固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严重糜烂。小肠中段肠壁扩张、增厚,有严重的坏死。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黏膜上有许多小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血液或胡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
3实验室检查
饱和盐水的配制:取100 m L清水于烧杯中,煮沸后,缓慢加入37 g食盐并不停搅动,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冷却后的液体为饱和盐水。
3.1虫卵检查法[1]取患鸡新鲜粪便10份,每份5 g,分别置于10个烧杯中,加入40 m L水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均匀,60目尼龙网过滤,取滤液10 m L放入试管中,2 600 r/min离心10 min,用胶头滴管弃去上清液,各管沉淀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盐水,混匀。取1滴液体放入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10×40倍显微镜观察,见椭圆形球虫卵囊。
3.2涂片检查刮取剖检病变明显的肠黏膜表层,置载玻片上,滴加甘油和水等量混合,盖上盖玻片,镜检发现圆形的裂殖体和裂殖子。
4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球虫病。
5治疗
1)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将粪便堆积发酵,以杀死球虫卵囊。
2)对患鸡进行隔离、治疗,第1次用药为200 kg水中加100 g磺胺类甲氧嘧啶钠给患鸡饮用,以后则为400 kg水中加100 g磺胺类甲氧嘧啶钠,每天2次,连用7 d。待鸡群恢复食欲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K3,起到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3)将未表现症状的鸡群转移到干净、舍内干燥、通风性好的鸡舍中,并经过严格彻底的消毒。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球虫净60~70 mg进行预防,连用7 d。在此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密切关注,对粪便要及时处理,保持鸡舍干燥、清洁。
4)选择太阳烈的时候,对全场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对所有的饲具进行清洗、消毒、暴晒,几天后再消毒1次。同时注意饮水、饲料不要被污染。
4 d后鸡群症状有了比较显著的好转,患鸡食欲恢复,第5 d开始没有死亡病例。
6体会
1)该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特别在温暖潮湿季节,发病率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消灭虫卵。
2)及时合理地使用药物预防,注意用量的准确;长时间用球虫药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采用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方式可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2]。随着球虫病疫苗技术的研究发展,加强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摘要:2016年5月,周宁县礼门乡某鸡场林下饲养1 000羽雏鸡,49日龄开始发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稀粪,严重的几羽甚至排血粪。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球虫病。
关键词:土鸡,球虫病,诊治
参考文献
[1]刘燕平.一例果山散养鸡球虫病的诊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3(10):12-13.
散养土鸡球虫病诊治 篇3
1 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
2009年4月, 新罗区某乡镇一养殖专业户在山坡果园放养的800多羽三黄鸡, 至2月龄左右时, 部分鸡先后出现精神沉郁, 羽毛蓬乱, 闭目呆立, 食欲减退, 蹲伏, 排黄白色或血样粪便, 有的排含泡沫的金黄色稀粪, 排出的粪便多呈竹节状。严重病例全身瘫痪, 两腿后伸趴地, 吱吱乱叫, 呈零星发病和死亡, 每天死亡3~5羽, 最高1 d死亡12羽。就诊时, 发病率达20%, 病死率18%。
2 剖检病变
剖检濒死鸡和病死鸡, 见小肠段病变明显, 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 肠黏膜增厚, 也有呈豆腐渣状的内容物, 小肠浆膜面有细小的点状出血, 个别肠段有灰绿色伪膜, 盲肠内容物呈煤焦油样;肝脾稍肿、质脆、瘀血, 呈深红色。
3 实验室检查
3.1 涂片镜检
刮取病变肠段黏膜、肠内容物置载玻片上, 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匀, 加盖玻片, 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大量圆形的球虫裂殖体和月芽形的裂殖子及球虫卵囊。
3.2 细菌分离培养
取肝、脾、病变肠段内容物接种于厌氧肉肝汤, 37℃培养24 h, 肉汤浑浊, 产生气泡。取上述病料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血琼脂营养培养基37℃厌氧培养24 h, 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圆形隆起、表面光滑的菌落, 在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溶血环。挑取上述培养物和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为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 单个或成双排列, 有芽胞, 无鞭毛, 不运动。
4 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 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 并通过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5 治疗
1) 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制剂抗球散 (主要成分为青蒿、地榆、白头翁、肠道保护剂等) , 按每包拌150 kg料, 饲喂7 d。
2) 饮水中添加痢菌净、盐霉素等, 同时辅以电解多维, 每天早晚2次。用药3 d后, 鸡群停止死亡, 采食量渐增, 粪便基本正常, 未再出现乱窜乱叫现象, 5 d后病情得以控制, 7 d后鸡群康复。
6 小结与讨论
1) 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杆菌。该病是鸡的一种散发性疾病, 温暖潮湿季节多发, 主要是2周至6月龄的鸡易发, 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球虫病也多见于多雨、潮湿高温季节。所以, 夏季高温多雨时期应注意防止这2种病的混合感染。
2) 该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应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对散养的鸡群来说, 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 当遇到恶劣天气不能外出觅食时, 应及时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饮水, 并补充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次要改善鸡舍条件, 保持鸡舍通风清洁干燥, 定期消毒,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防止鸡群因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3) 对发病鸡群应及时选用最敏感的抗球虫和抗菌药物治疗。通过临床实践, 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 中药可杀虫、凉血、止血、去肠垢消积滞, 肠道保护剂可保护肠黏膜。同时, 结合搞好卫生消毒, 避免重复感染, 并加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等营养物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散养土鸡球虫病诊治 篇4
1 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
该园林场从河南省许昌市某种禽场购进1月龄珍珠鸡1 000羽,白天放养于杨树林下,晚上养于开放式棚舍内。37日龄时部分鸡只出现食欲不振、翅膀下垂、羽毛蓬松、明显消瘦等症状。发病初期,排便呈现棕红色黏稠状,或者为黄绿色稀状粪便,甚者粪便中带有褐色血样。发病中期,出现脸部肿胀、眼睑粘连、眼睛呈灰白色,重者导致失明,并伴有下腹羽毛潮湿粘连现象。随着病情加重,厌食、毛松、精神沉郁、闭目呆立、打喷嚏等症状逐步出现。在发病3 d左右时,严重的患病鸡会出现严重下痢,肛门周围污秽,粪便呈现青白色相间的稀薄并混的黏液状。发病后期,大概在发病5 d时,患病鸡出现双脚干瘪状,导致无法站立,翅膀完全下垂,头部精度肿大、眼球萎缩至失明,短时间内便死亡,当天死亡10羽,到第6天时死亡20羽。
2 剖检病状
在确认病因的剖检过程中,共选取了4只死亡鸡样本,其中有2只表现出眼炎病症状,通过挤压病死鸡鼻孔可以发现有许多黏稠状分泌物流出。通过剖检发现,存在2只死鸡的小肠肠管表现为暗红、变粗症状。在随后解剖时发现,其心膜增厚且浑浊,内部发现淡黄色绒毛状脓性分泌物渗出,致使胸腔与心包粘连在一起,伴有肝脏肿大,且表面附有灰白色纤维絮状物,肺部淤血、气囊混浊且囊壁变厚,此外脾肾出血、小肠盲肠肿胀出血,部分存在肠壁增厚现象,甚者伴有糜烂出现,肠内黏液增多,无其他明显病变。通过另外2只死鸡的剖检发现,存在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以及气囊炎症状,且症状严重,表现为肝脏肿大且为浅绿色,表面被黄色胶样渗出物所包围,肝脏表面附有纤维素,且被膜增厚,脾、肾肿胀充血[1,2]。
3 实验室检验
对死亡鸡的具体实验室检验步骤如下:
步骤1:对死亡鸡的组织物进行培养。培养样本取用死鸡的肝组织以及眼分泌物,培养基取用普通琼脂以及麦康凯。在37℃环境下培养24 h。通过培养结果发现,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均长出边缘整齐的菌落,具体形态为半透明、稍突起、圆形且湿润,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均长出单一的红色菌落。
步骤2:在获取到培养物之后,对其进一步涂片镜检。通过镜检发现大量的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有的以单个个体形式存在,有的成双存在。
步骤3:对死亡鸡组织物进行涂片镜检。刮取死鸡的肠黏膜上的小白点进行涂片,镜检发现存在大量的球虫卵囊以及裂殖体。
步骤4:进一步生化试验。取纯培养物进行生化试验,发现其不发酵肌醇、蔗糖、卫茅醇,但能够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乳糖、阿拉伯糖以及麦芽糖;对尿素不分解,也不产生硫化氢。
步骤5:通过药敏试验进行检验。通过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不敏感的包括复合磺胺、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中敏的有氧氟沙星、氟哌酸;高敏的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
4 诊断
根据珍珠鸡发病状态、临床表现,结合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过程,可以分析得出该珍珠鸡群中发生了球虫以及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情。
5 治疗
一是加强消毒,营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每天晚上舍外采用聚维酮碘喷雾消毒,舍内用0.5%百毒杀稀释液进行舍内消毒,持续消毒5 d。二是饮水中添加治球,主要成分为磺胺氯吡嗪钠(每100 g含30 g),用量为每100 g对水300 kg。用白头翁散拌料,每袋(2.5 kg)拌300 kg料,丁胺卡那霉素按净含量0.01%拌料,连用5 d。三是饲料中用兽用超浓缩鱼肝油拌料,每500 g鱼肝油拌料1 000 kg,连用5 d,以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四是经过上述措施之后3 d左右,死亡数量明显减少,到治疗5 d时已不再出现冰鸡死亡问题,也未发现新染病鸡体,鸡群恢复正常[3,4]。
6 结语
林下散养珍珠鸡长期与粪便接触,加上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造成球虫病的暴发,如果预防不及时,容易造成大批的珍珠鸡死亡。同时,大肠杆菌在各个养殖场都存在,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珍珠鸡感染球虫病后,造成肠黏膜受损,饲料利用率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加重病情。球虫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育雏期15日龄左右就要结合自身情况用药物预防,用药要轮换用药[5]。大肠杆菌和球虫都是条件性致病微生物,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养殖场(户)用药随意性大,药物的用量也越来越大,造成大肠杆菌抗药性越来越强,因此有条件的话,用药前要做药敏试验,有的放矢,以减少浪费。
摘要:林下散养珍珠鸡与粪便长期接触,容易感染球虫病,并继发大肠杆菌病,造成鸡群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甚至引起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阐述了一例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症状、实验室检测等,提出具体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散养,珍珠鸡,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诊治
参考文献
[1]吕修荣.禽病诊断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2]徐可玲.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6(1):72.
[3]占兴江.鸡球虫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154.
[4]姜晓燕.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