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城市群

2024-08-14

冀中南城市群(共2篇)

冀中南城市群 篇1

1 城市流理论

1.1 城市流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密集区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

1.2 城市流强度

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密集区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 (集聚与辐射) 所产生的影响量。

公式为:F=N·E

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 N为城市功能效益, 即各城市间的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

城市流强度说明了城市与外界 (城市或农村) 联系的数量指标。对城市间联系极为密切的城市密集区, 城市流影响因素、城市流规模结构、城市流规模体系分析, 将有助于城市密集区城市间的定量联系, 为城市密集区的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冀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强度

2.1 冀中南城市群现状

河北省在2006年2月通过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两群一带”的经济发展形态, 冀中南城市群即是两群中的一个。冀中南城市群从行政上包括了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划范围, 到2007年底共有14个城市, 其中4个地级市, 10个县级市, 49个县, 352个镇, 土地总面积4.89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的26.1%, 2 929万, 占全省的42.8%。

2.2 城市流强度模型

考虑到指标选取的通透性以及代表性, 选择城市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量指标, 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 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Lqij:

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商Lij:

若Lqij<1, 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着外向功能, 即Eij=0;若Lqij>1, 则i城j部门存在着外向功能, 因为i城市的总就业人员中分配给j部门的比例超过了全省的分配比例, 即i部门在j城市相对于全省是专业化部门, 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因此, 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ij:

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Ei: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为:

Fi=GDPi/Gi

i城市城市流强度Fi:

2.3 冀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强度

本文将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GDPi、Gi, 利用以上公式求出冀中南城市群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

首先利用公式 (1) , 求出冀中南城市群不同等级中心城市的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 (下页表2) 。

根据下页表1的数据, 利用公式 (2) 计算i城市j部门 (Lqij>1) 的外向功能量Eij (Lqi<1时, Eij=0) ;再利用公式 (3) 和 (4) 计算i城市的外向功能量Ei和城市流强度Fi (下页表3) 。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果分析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冀中南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可以分为三类:高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石家庄;城市流强度一般的中心城市———衡水;城市流强度低的城市———邢台和邯郸。城市流强度值不同的三类城市与外界区域所产生的实际差距是明显存在的, 石家庄的城市流强度值表明其理所当然成为冀中南城市群集聚辐射中心, 衡水可作为冀中南城市群东部的辐射集聚中心, 而冀南地区两个主要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有限, 亟需加强。

资料来源:河北省2007经济年鉴, 2007中国统计年鉴

3.2 存在问题

3.2.1 城市群整体城市流强度弱

作为冀中南城市群的四个核心城市, 其城市流强度不高, 除省会石家庄外, 其余三个城市强度均不高。与国内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比较, 2002年, 上海的城市流强度为4 974737.33万人·元, 杭州和南京分别为870 612.20万人·元和694 887.85万人·元, 宁波、苏州等城市也都有很高发城市流强度, 接近600 000万人·元。石家庄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02年数据相比差距明显, 其它三个城市差距更大。

3.2.2 城市流强度与城市规模不相称

按常理来讲, 应该是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 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集聚能力就越强, 城市流强度就越高。邯郸市人口140多万, 是冀中南城市群中的第二大城市, 但是, 其城市流强度却是最低的, 作为城市群的副核心城市, 这是极不相称的。另外, 邢台也是一个大城市, 其城市流强度也不高, 还不如中等城市衡水。

3.3 强化对策

构成城市流强度的因素最终可以概括为城市总体实力与城市流倾向性两个因素, 两者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影响到城市流强度的大小。既有较高的总体实力, 又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 方能具有较强的城市流强度。

根据朱英明对城市流强度的研究模型:第三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远远超过GDP的影响,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目前, 集中南城市群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低。石家庄为57%, 衡水为36%, 邢台为26%, 邯郸为30%, 而同时邯郸和邢台两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则高达69%和68%。邯郸和邢台做为资源密集型开发的老工业基地, 第三产业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性部门发展缓慢, 对区域的辐射和集聚能力不强。

针对冀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偏弱的特点, 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石家庄作为区域内唯一一个高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 但与发达地区比, 差距还很大。从加强其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和区域外城市联系的枢纽地位考虑, 今后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设以外, 强化城市的总体实力更为迫切,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其城市流强度, 促进其健康发展。衡水市虽然有一定的城市流强度, 但因其建市较晚, 第三产业不太发达, 以后要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下功夫。邯郸和邢台则最重要的是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城市的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邯郸, 作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唯一特大城市, 加强其城市流强度对于发展河北南部经济, 促进冀中南城市群更好更协调的发展,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群规划中对其副核心城市的定位也要求其必须这样才能完成其使命和职能。

摘要:城市流是指在城市密集区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所发生的频繁的、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依据城市流强度值可以看出, 石家庄市是冀中南城市群的集聚辐射中心, 邢台、衡水和邯郸的城市流强度均较低, 特别是邯郸市的城市流强度与其城市规模极不相称。

关键词:城市流,城市流强度,冀中南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朱英明, 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1) :31-35.

[2]朱元秀.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与优化布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5.

[3]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 2007中国统计年鉴[Z].2007.10

[4]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河北经济年鉴[Z].2007.8

冀中南城市群 篇2

河北省2006年首次正式提出了“冀中南”经济区的概念, 2011年才将“冀中南”经济区上升到战略高度。两会上, 人大代表提议将“冀中南”经济区发展规划列入国家战略, 中央在战略定位、宏观调控、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使“冀中南”成为带动晋冀鲁豫交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然而, 在城市膨胀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资源, 土地资源污染等城市病, 这必然阻碍冀中南地区城市化进程。因而, 各方必须高度关注城市病的治理, 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二、冀中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问题

(一)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持续遭遇雾霾天气, 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在最差的十个城市中, 河北就占了七个, 其中, 邢台, 石家庄, 唐山, 邯郸, 保定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差。仅2013第三季度, 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在16.3%~71.7%, 平均超标天数在62.5%。超标天数中, 以PM2.5和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 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7.7%和17.5%。

首先, 冀中南城市群工业生产排出的有害气体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 二氧化硫居高不下;同时, 石家庄等地的市政建设, 如修建地铁, 城区改造所产生的粉尘也是直接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此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私家车数量的剧增, 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 也是造成空气质量很差的原因。

(二) 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不高

冀中南地区城市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三大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有些甚至达不到国内平均水平。城市绿色景观种类较少, 色彩单调, 城市景观植被缺少精心规划, 这都阻碍了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进程。

(三) 水资源污染严重

以石家庄为例, 地表水极度缺乏, 人均占有量稀少。石家庄市区, 栾城和赵县一直将工业污水, 生活污水注入到洨河, 导致洨河水质污染严重, 河底淤泥严重。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一直是地下水源地, 水资源开采量占城市供水总量的70%,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水质的污染使原本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稀少。

(四)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不能及时清理

工厂企业生产所排放的废弃物, 居民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也极度影响城市生态。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的城市每年产生垃圾1.6亿多吨, 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且仍以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累计堆存量超过70亿吨, 占地5万多公顷, 200多个大中城市已被垃圾所包围。针对这些废弃物, 主要采取堆放或者土壤填埋, 这又会造成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等第二次污染。

三、冀中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扩大绿色植被覆盖率, 把冀中南地区打造成“花园经济区”, 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 泽被后代”的伟大事业。冀中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碧水蓝天”。利用花草树木净化空气, 降低噪音, 消烟滞尘的作用, 扩大绿色植物覆盖率, 以植被覆盖率不低于30%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要点、线、面相结合, 形成一个生态网络, 科学规范布局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打造城市公园, 发挥植物造景功能, 供市民休憩娱乐。

(二) 政府、环保部门严格监管, 加大对高污染耗能企业的惩处

环境行政管理中行政监管、法律监管是重要环节, 也是政府部门对环境行为进行制约的最后一道门槛。首先, 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 提高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其次, 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监督, 对企业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严格审查, 迫使企业提供真实全面的环境信息;最后, 制定科学的环境检测标准, 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坚决遏制行政指定或者变相强制要求企业安装指定厂家环境监测产品的行为, 维护政府采购的开放公平性。

(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强调,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发展, 推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倡导普惠共赢。大力培育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业。冀中南地区加快发展信息咨询, 电子商务, 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不断拓宽现代服务领域。例如, 以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石家庄为中心, 打造冀中南地区区域增长新优势。邢台可以利用北靠京津石, 东部黄骅港, 南部紧靠中原经济区的地理优势, 做几大经济区的物流集散中心。

(四) 从城市生态系统角度科学合理布局居民区和工业区

冀中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 对工业区, 居住区, 商业区一定要科学布局, 进行功能分区。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 提高人口密度, 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要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建立城市空间的发展布局规划。其中, 已建立的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要搬迁, 远离城区;规模相对较小, 无污染的企业可以安排在城区;有轻度污染的企业安排在城市边缘。同时, 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建立隔离防护带, 净化空气, 隔离噪音。

(五) 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优势, 呼吁全体民众参与环境保护

公民是环境效益的享受者, 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 理应成为生态城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推进冀中南地区的环境问题治理, 单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 民众的参与才是从根源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广大市民应树立绿色出行, 绿色生产, 绿色消费的理念。例如, 出行多乘坐公交, 地铁, 少开私家车;购物使用纸质塑料袋, 降低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保护木材资源等。

参考文献

[1]邓岳峰.从生态角度谈环境保护[J].地理教学参考, 1999 (12) .

[2]陈燕飞.城市生态规划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方法介绍[J].江苏城市规划, 2009 (1) .

[3]罗上华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J].生态学报, 2003 (1) .

[4]李秉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3) .

[5]盛广耀.城市化模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J].城市问题, 2009 (1) :11-17.

上一篇:幼儿互动下一篇:参数化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