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采用(共12篇)
技术采用 篇1
农作物单产水平与农作物病虫害能否及时控制有很大关系。玉米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粮食作物,其主要病虫害之一是玉米螟。玉米螟,又称钻心虫,分布非常广泛,在玉米种植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有分布,不但危害玉米生长,而且影响高粱、 棉花等农作物。玉米螟危害玉米植株、果穗和籽粒,影响作物产量,据统计,吉林省玉米螟严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高达20% 左右[1]。赤眼蜂是一种寄生在昆虫卵内的寄生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原理是雌性赤眼蜂将其卵产在玉米螟卵上,然后它在玉米螟卵上孵成幼虫时,吸取玉米螟卵中的卵液作为养分的供给物,最终消灭玉米螟。近年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欢迎,不仅因为该技术省工省时,技术效果好,还因为该技术属于生物防治,安全无毒,能够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条件下灭杀玉米螟,因此这一技术既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也属于增产技术[2]。农业部近年来已将这一技术列为北方春玉米产区的主推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已在东北地区部分县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进行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农业科学方面的专家,研究重点则是技术的增产效果、生态效益以及技术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重点从农户微观层面和技术供给层面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研究结论能够为这一生物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1实证模型与变量
1.1实证模型
根据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理论,假设农户选用或不选用某项技术是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为基础所作出的决策,也就是说农户选用某技术或不选用是一个二元选择问题,如果为标准正态的累积分布函数,则可建立“Probit”模型。
如果F( x,β) 为逻辑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则可建立如下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3]:
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都能 够分析离散选择问题,在实证中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型并没有特别明确清晰的定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Probit模型要求的误差的分布为正态分布,而Logit模型的假设误差项服从逻辑分布。一般而言,如果实证数据不满足标准正态分布的条件,就采用Logit模型。因此, 本文采用极大似然法( ML) 估计Logit模型。
将( 2) 式变形,可得下式:
式( 3) 中,p /( 1 - p) 表示农户技术采用概率与不采用概率的发生比,Logit模型的偏回归系数 βi表示自变量xi变动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对数发生比的改变量,由于没有直观意义,一般地,我们将式( 1) 变换为如下形式:
式( 4) eβ1为发生比率( odds ratio) ,它表示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发生比变动的倍数。即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发生比变动的百分比为( eβ1- 1) × 100% ,这对回归系数的解释较有意义。
1.2数据来源
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项目组开展了一项与我国粮食种植栽培相关的调研活动,针对北方春玉米种植区域,调研了有关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使用情况。调研方式采取的是一对一的访谈式调研, 调研涉及到三个省,分别是甘肃、陕西和吉林。但样本数据反映只有吉林省有农户采用该技术,样本农户分别来自吉林白山市靖宇县、长春市双阳县、 四平市铁东县和四平市伊通县,共12个乡24个村, 有效问卷195份。
1.3变量选择的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研究技术采用与否的文献很多,多数专家和学者在分析中都会用到Logit或Probit模型,并且在分析中普遍都会用到农户的人口统计学变量( 如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村干部、是否兼业等) 和家庭资源禀赋变量( 如土地规模、土地是否租入、家庭劳动力数量等) ,在此不再一一罗列这些文献的作者。本文也将这些变量纳入分析,此外还增加了一些其他变量。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反映了家庭的收入水平,因为这一指标比直接询问农户家庭年纯收入更真实; 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反映农户接受新事物的程度。农户是否参保反映了农户对农业收入的关注程度,也作为自变量参与模型估计。以上因素都可归类为农户技术需求因素,除考虑农户技术需求因素可能影响技术采用外,还需要考虑技术的供给也可能影响技术采用,在此引入县域虚拟变量,也就是将地点作为技术供给因素、环境因素及技术自身适应性特征的替代变量。各变量的界定、含义及其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在样本农户中采用率不足一半; 样本农户平均年龄为51. 8岁; 男性居多; 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 48年,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占总样本量的45. 64% ; 村干部在总样本中的比例为13. 33% ; 农户种植的玉米平均面积为20. 94亩,玉米种植面积小于5亩的占总样本农户的4. 1% ,大于50亩的占比为5. 13% ; 29. 74% 的农户家庭拥有1台或1台以上的电脑,9. 74% 的农户家庭拥有小轿车,参保的农户比重为56. 92% 。
2实证结果
本文应用STATA 13对模型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加入不同虚变量观测模型结果及概率预测的准确度,表2将几种情况一并列出,列出的全部情况均是依据稳健标准进行的Logit估计结果。
模型1采用农户微观因素( 主要反映技术需求) 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模型显示年龄、 玉米种植规模、是否参加农业保险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性别则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此时Pseudo R2等于0. 219 8,似然比检验统计量47. 03,伴随概率小于0. 000 0,预测的准确率为72. 82% 。看起来模型1对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估计是较为理想的。
但是显然只考虑技术需求因素是不合理的,模型2既引入农户微观因素又引入县域虚变量做为自变量。由于调研了4个县,因此理应引入三个虚变量。当引入的虚变量为County1、County2、County3时,估计结果窗口显示County1的估计系数为0,方差无法估计; 而当引入的虚变量为County2、County3、 County4时,标准误数值近2 000,若采用稳健标准误估计则显著减小,说明模型设定有偏误,参数检验失效。原因是County1中没有农户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也就是说数据没有变异,因此在包含常数项的同时引入County1,出现了完全的多重共线性; 而当引入County2、County3、County4时,仍存在County1与常数项同时存在的问题。表2中仅列出了引入虚变量为County1、County2、County3时的情况。
模型3考虑到了该样本数据的特殊性,模型应只能包括常数项和后面三个县域虚变量中的两个, 或删除常数项时包括所有三个虚变量。将County3看作与County1具有相同截距的虚变量比较合理, 从而只引入County2和County4两个县域虚变量。估计结果显示除了County2和County4两个虚变量显著外,家庭收入的替代变量家庭拥有小汽车数在10% 的水平上显著,其他自变量都不显著。各项评价指标反映模型3的拟合优度较好。
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估计结果显示除了以上两个县域虚拟变量通过检验以外,玉米种植规模和家庭拥有轿车数对技术采用有显著性影响。估计结果显示,County2和County4县域虚变量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采用有正向影响,在1% 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County2和County4两县农户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概率高于County1和County3两县。玉米种植规模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有正向影响,在5% 的水平上显著。 这表明玉米种植面积越大,农户采用此技术的概率越高,具体来说,大规模农户选择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发生比率是中等规模农户的2. 73倍。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对技术采用有正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收入越高的农户对生物技术越偏好,具体而言,高收入农户家庭选择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发生比率是普遍农户家庭的2. 46倍。
注:***表示在 1% 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5% 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10% 的水平上显著。
模型3和模型4的拟合优度都较高,如表3所示。但该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农户微观因素对技术是否采用影响不及技术供给显著,根据这一特点和AIC、BIC准则,本文认为模型4优于模型3。
3技术特性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分析
表4列出了吉林样本县的技术采用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农户具有集中性: County1样本农户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采用率为0,County3的技术采用率仅为6. 25% , 而County2和County4样本农户技术采用率却很高。 不但如此,如果仔细剖析数据,可以发现,County2、 County3和County4三县中采用( 或不采用) 技术的农户也具有群聚性,这些农户往往同属于一个村。 农业部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作为国家主推技术之一,吉林省农业部门也非常重视该技术。但是, 为什么不同县域之间的技术采用率会出现要么多数人采用,要么多数人不采用呢? 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特性在起作用。
依据技术侧重解决的问题,农业技术可以分为很多类[4,5]。解决作物病虫害的技术主要分为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防治玉米螟既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生物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对环境有较大的外部性。如果只有一个农户使用时,虽然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相邻( 8 ~ 10米范围内) 农田的玉米螟会传播到自己农地中,而自己投放的赤眼蜂又会到别人的农田中,而且由于相邻农田采用农药灭虫时,可能将赤眼蜂一同灭杀。换句话说,农户自己一个人采用该技术时,效果并不好,所有农户都采用这一生物技术时,才会有好的成效。因此,植保专家指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统一时间,统一行动,乡与乡、村与村要联合防治,做到集中连片大面积放蜂。面积越大, 防治效果越好; 放蜂年头越多,效果越好。作为农技推广中心则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一购买蜂卡,统一投放蜂卡,连片防治。此外,该技术的要点之一是须确定最佳防治时期,保证赤眼蜂与玉米螟卵相遇,一般要求要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 时,向后推10天时开始第一次放蜂,隔5 ~ 7天后再放第二次蜂。没有农技推广部门或植保专家的虫情监测和预报,普通农户很难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投放赤眼蜂。可见,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采用不仅仅取决于农户的技术需求,技术供给起到了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此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能够省工省力,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因此土地面积越大, 减少的农药成本和劳力成本越多,规模经济越能够得到体现。也就是说玉米种植规模对技术采用有正向影响作用。本文实证模 型验证了 以上两个 结论。
这样来看,在前述模型4中,把县域虚变量和农户微观变量一同放入模型时,经过STATA逐步回归之后,很多农户微观变量都被剔除,而只有县域虚变量和农户种植规模和家庭拥有汽车数四个变量得以保留。
大多数农业技术都是农户一家一户分散决策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技术,对于这一类技术而言,在用Logit模型或Probit模型分析技术采用时, 同一省域范围内,技术供给水平都可以假设是一致的,此时,技术采用与否主要由技术需求决定,因此采用模型1的方式就可以达到目的,不需要在模型中增加县域虚变量来反映技术供给水平。此外,本文实证模型的构建过程说明,需要对研究对象有足够的了解,建立的模型才是可信的,完全通过软件得出的结果来判断模型的优劣有时会犯错误。
4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应用吉林调研农户数据分析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发现,就这一技术而言,农业技术供给因素对农户技术采用有决定性影响,此外, 玉米种植规模对技术采用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是因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特性决定了该技术的采用不仅与微观农户技术需求有关,也与技术供给有密切关系。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每亩地投入成本很低, 据黑龙江省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数据,农民每亩地投入约2. 5元,该技术是生产无公害粮食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且对玉米增产也有重要意义。农业科学试验研究认为该项技术对玉米的增产效应从25公斤/亩 ~ 110. 8公斤/亩不等,本文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反映技术采用户平均单产为737. 39公斤/亩,非采用户平均单产为649. 61公斤/亩,亩产差别为87. 78公斤/亩,T检验表明两组农户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如此经济、环保且增产的农业技术理应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除了吉林有农户采用外,样本数据反映其他省区均没有,这反映出我国该技术的技术供给严重不足。
事实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前期需要培育寄主卵,对玉米螟虫情进行监测和预报,后期还涉及到运输、分发、技术指导等活动,是一项系统性、 多环节衔接的链条式服务,服务对象又是小规模农户,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只有通过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拓宽技术供给面才能有效实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推广。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有些补贴甚至还超出了WTO“绿箱”补贴的范围,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这些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技术推广体系,引导农户向低农药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 既符合了WTO规则,也有助于实现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目标。
摘要:基于吉林调研农户数据,采用多个Logit模型比较分析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特性决定了该技术的采用不仅与微观农户技术需求有关,也与技术供给有关,实证也验证了农业技术供给和玉米种植规模对农户技术采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样本数据反映,如此经济、环保又增产的农业技术并未能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与我国农技推广力度严重不足密切相关。从符合WTO规则及更好地实现我国粮食安全角度来看,我国应加大粮食主产区的农技推广力度。
关键词: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技术供给,技术特性,Logit模型
技术采用 篇2
采用酸碱进行污泥减量的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酸碱进行污泥减量,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确定最佳的pH值,适宜的反应药品,最佳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2)通过烧杯实验,寻求在不同温度,时间和pH值的情况下的`剩余污泥量的变化,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 (3)通过实验考察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的磷酸盐和氨氮的变化.作 者:张秀存 王伶艳 作者单位: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河北,唐山,063611 期 刊:化学工程与装备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X7 关键词:污泥减量 NaOH pH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2008奥运会全部采用高清技术 篇3
本报讯 7月10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宣布,与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正式签约。根据协议,松下电器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广播电视领域的赞助商,将向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提供广播电视设备。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选择松下电器高清广播电视设备,包括最新型号AJ-HPX2100的P2高清摄录产品、新型P2移动编辑机AJ-HPM100等各种高清电视转播设备。根据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的信息,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计划全部以高清格式制作国际电视信号,向全球各国电视台传送百分之百的高清电视转播信号,此届奥运会也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高清技术的体育盛会。
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CEO曼诺鲁·罗米洛介绍,DVCPRO HD记录格式已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指定记录格式,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将依靠DVCPRO HD 磁带记录媒体和P2 HD半导体记录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项体育赛事的现场转播。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之所以选择松下电器,是因为松下拥有以AG-HVX200多用途、小巧、便携式摄录机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在路上、汽车中、船上和飞机上各种环境的拍摄采访需要,并满足直接进行非线性编辑的需求。
无锡采用传感技术监控太湖蓝藻 篇4
到2009年底无锡已建成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通过无线传输实时数据, 全天24 h自动监测太湖, 并结合陆上屏控及环境卫星遥感, 形成太湖水域“三位一体”监测体系, 相对于以往主要依靠人工巡视取样的监测方式, 传感技术监控省时、省力、成效更高。
目前, 无锡已在太湖沿岸布设21个蓝藻巡视点及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 飞行机器人不久也将参与布控太湖蓝藻。同时, 对339个重点污染源和辖内所有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控仪, 对水质全方位测控。
两年前无锡市因太湖蓝藻爆发堵塞取水口造成居民饮用水污染, 目前无锡市已是太湖治理国家工程的主战场。进入2009年, 无锡对太湖水源地、主要入湖河道、重点断面水质及太湖蓝藻等情况日测日报, 截至目前各类监测数据已超过21万个, 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 1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82%, 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技术采用 篇5
浅析采用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
对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的.技术可行性、技术要求、优点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永安煤业公司利用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的情况,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可将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推广应用到福建省煤矿建设中.
作 者:连勇军 Lian Yongjun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福建,永安,366000刊 名:江西煤炭科技英文刊名:JIANGXI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P228.4关键词:GPS 控制网 精度 可行性
浅谈变频器及其采用的技术 篇6
关键词:变频器 交交变频 矩阵式变频
中图分类号: TQ15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019-0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外资变频器产品逐渐进入我国市场,再加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90年代变频器在中国就已经开始有所应用,2000年之后应用越来越普及,行业规模也迅速扩大。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年内,中国变频器的市场保持以12%-15%速率增长,预计至少在未来5年内将会保持在10%以上的速率进行增长,而目前我国市场上变频器安装容量的增长率实际上在20%左右,若以这样的速度加之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计算,至少在10年后变频器的市场才会趋于饱和状态,而且变频器的应用广泛,目前已广泛应用与金融、能源、交通、化工、纺织、教育、医疗、家电等多种行业,故中国给变频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市场,变频器的发展将有一个很可观的前景。
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主要用于交流电机的调速,根据电机学可知,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为:
(1)
(其中n表示交流电机的转速,f表示定子的供电频率,s表示电动机转差率,p表示电动机极对数。)
由(1)式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可以通过改变频率f来改变电机的转速n.。
(2)
(其中E表示定子每相气隙磁通感应电动势的均方根值,f表示定子频率,N表示定子相绕组有效匝数,kN表示与电动机绕组结构有关的常数,Φm表示每极磁通量,U表示定子相电压)。
根据(2)式可知,若保持定子相电压U不变,改变频率f时会引起磁通量Φm的改变,当随着频率f的增大,磁通量Φm会减小,势必会引起电机输出转矩的下降,同时电机的最大转矩也会降低,严重时会导致电动机堵转或磁路饱和,铁耗急剧增加。故在电机调速时需要尽量保证磁通量Φm的稳定不变,只调节频率f来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是行不通的,这需要在改变频率的同时也改变电压。
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转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从而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它是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功率变换器。变频器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可分成:按直流电源的性质分类,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按输出电压调节方式分类,可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和高载频PWM控制变频器;按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矢量控制变频器和直接转矩控制变频器;按功能分类,可分为恒转矩变频器和平方转矩变频器;按其用途分类,可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
2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变频技术可分为交直交变频技术和交交变频技术,交直交变频技术是先把电网频率的交流电经过整流器整流成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把它逆变成频率和电压都可调的交流电,而交交变频技术是把电网频率的交流电直接转换成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的设备。
2.1 交直交变频技术
交直交变频技术是先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成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整流部分、中间环节、逆变部分,其基本构成图如下图1。
图1 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图
其基本的工作原理为:工频电源通过整流器将电网频率的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整流器部分可通过二极管或晶闸管进行实现整流,通过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整流器整流后电压值,由于平波回路也叫做中间直流环节,它与电动机之间总是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所以在平波回路中可以采用电容器或电感器来缓冲,平波回路中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压,在此也通过控制电路给出控制信号给控制逆变器实现电压和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压。但一般实际应用中采用的是二极管整流,PWM逆变同时调频调压,具体的结构图如下图2。
图2 不控整流、PWM逆变调频结构图
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PWM逆变器实现调频和调压,故其动态特性好,且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实现改变电压,其输出电压脉宽按正弦波规律变化,输出电流的波形接近正弦波,输出的谐波分量小,使电动机平稳运行,并且它是将工频交流电通过二极管整流和电容滤波后供给PWM逆变器逆变,电网波形畸变小,功率因素较高。
交直交变频控制简单,所用的晶闸管元件少,利用率高,且频率调节范围宽,适合应用于要求精度高、调速性能较好、频率调节范围宽的场合,但该变频技术是经过两次能量变换,其损耗比较大,效率较低,在直流电路中需要打的储能电容,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
2.2 交交变频技术
交交变频直接将电网频率的交流电变成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中间省略了直流环节,改善了整个变频装置的变换效率,具体的交交变频原理图及输出电压波形图如下图3,在正组整流器提供了交流输出的正半周电流,正组整流器工作在整流状态时,负组处于截断状态,反之,负组整流器提供了负半周电流的输出,其负组整流器处于整流状态,而正组处于截断状态。可适当地控制各组晶闸管的关断和导通,实现在负载端电压大小的改变,通过适当控制正反两组晶闸管的切换频率,可实现负载端频率的调节,转变成为电压可调和频率可调的交流电。
图3 交交变频原理图和输出电压波形
交交变频技术只通过一次变流,省略了直流转换的步骤,其效率较高,可方便实现四象限工作,低频输出波形接近正弦波,谐波分量少,使电机能够稳定运行,但该技术调节频率最大输出频率在(1/3~1/2) 倍的电网频率,比电网频率还低,故适合于低速大容量的调速系统,在轧钢、水泥、牵引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变频器广泛应用于金融、能源、交通、化工、纺织、教育、医疗等多种行业,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未来的变频器的发展也将呈现增长的趋势。在上文提及了关于交流变频器采取了两种基本的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具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其优缺点进行择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邓想珍,赖寿宏.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2] 马小亮.大功率交-交变频调速及矢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3]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采用CIPP技术修复消防水管网 篇7
2011年6月份, 河南省中咨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 (试行) 》等法律法规对天然气处理厂进行了安全评价, 经过评价, 二气厂、三气厂、轻烃站三个单位均被列为重大危险源单位。根据《中国石化消防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单位的消防系统要求更加严格。
近5年来厂属三个单位的消防管网系统共出现主管网严重穿孔事件23次, 每次维修前要停运消防系统, 并将管网内的消防水进行排放, 开挖作业坑, 维修完毕后填埋作业坑、恢复地面、恢复绿化、管网充水等, 平均每次维修时间为3天, 系统停运时间约69天。在对消防管网进行堵漏作业中, 会产生大量开挖管沟及恢复费用, 及作业时消防值班车辆全时段进行监护费用等等, 每次的维修费用高达2-3万元, 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左右。同时由于消防管网停运造成生产装置违规开机生产, 如果按照要求, 三气厂生产装置停机等待消防管网修复后在开机的间接损失按照目前的轻烃价格150T×6000元×30天=2700万元, 二气厂停机约18天, 40T×6000元×18天=432万元, 轻烃站停止产品外销约21天, 100t×6000元×21天=1260万元。五年来, 三个单位的间接损失约为4392万元。
综上所述, 只有解决消防水系统管线老化、腐蚀等问题, 才能彻底消除消防水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
2 管道修复工艺选择
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是利用微开挖或不开挖技术对地下管线进行内衬修复的工程技术, 具有综合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施工安全性好等优势, 特别适用于穿越河流、铁路、公路、建筑物以及闹市区、环境保护区、古迹保护区、农作物和植被保护区等条件下的管道内衬修复。
CIPP软管内衬法 (Cured-In-Place-Pipe, CIPP) , 是在现有的旧管道内壁上衬一层浸渍液态热固性树脂的软衬层, 通过加热 (利用热水、热汽或紫外线等) 或常温使其固化, 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复合管, 而管道断面没有损失, 但流动性能大大改善。CIPP法可用于不大于90°弯头和有变形部位的管道修复, 以及非圆形断面管道修复, 可对φ159-φ1600的管线进行内衬修复。近年来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特点是:1) 只需开挖较小的工作坑即可修复局部管段或整条管线;2) 翻转内衬法修复旧管道施工周期短;实现了长距离内衬施工无接口;3) 没有接头, 内衬管光滑、连续, 彻底改变了管道的表面情况, 降低了管道的表面粗糙度, 提高了管道的输送能力;4) 内衬管基材韧性好, 与复合树脂浸渍相熔性好, 内衬层隔绝了腐蚀环境, 完全抑制了管道的内腐蚀;允许施工时间, 适应环境气候, 均可控可调;5) 可有条件的进行弯头和张力弯头的内衬修复, 一次施工可长达600米, 若不受自然环境影响施工距离尚可延长;6) 端头处理技术可靠;7) 承压能力高:厚度为3mm的内衬层, 在内衬后的钢管管壁上开Φ12mm的孔, 耐压3.0兆帕无变化, 无须灌浆, 过流断面损失很小;8) 复合结构内衬层的导热系数经初步检测是钢铁的1/170左右, 内衬修复后热损失降低, 具有一定的保温效应。
3 优点
3.1 整个修复过程工作人员无需进入管道, 安全可靠。
3.2 无害施工, 经济环保。该工艺少开挖甚至免开挖, 可直接利用原窨井和检测井分段施工。
3.3 施工时间短, 从树脂混合到完成局部内衬修复仅需3--4小时。
3.4 可以通过加厚局部内衬软管, 提高管道相应部位的强度。也可以对管道进行部分修复, 可以使整个管道的施工价格比较合理, 有较好的经济性。
3.5 内衬管耐久实用:内衬材具有耐腐蚀, 耐磨损的优点, 材料强度大, 可以封闭原有的洞孔, 裂缝及缺口, 隔绝渗入, 提高了管道的整体密封性。管的断面积损失小, 表面光滑, 水流摩擦下降 (摩擦系数由0.013降为0.010) 。提高了管道的流量能力。
3.6 材料耐酸碱腐蚀, 水密性强, 粘结性高, 有一定的柔韧性。
3.7 施工设备体积小, 安装转移方便。
3.8 适用范围广。
4 产生效益
每年减少消防水损失、破坏恢复地面绿化、修复管道等损失为20天, 每次费用约2-3万元, 共计40-60万元。按照每年减少停机20天, 80Tx6000元X20天=960万, 总计可产生约1000万的经济效益。天然气处理厂消防管网进行修复后不仅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还具有巨大安全和社会效益。
摘要:天然气处理厂是中石化重点安全单位, 是专门从事石油伴生气深加工处理和轻烃深加工产品生产的企业, 管理着2套气体处理装置、2个轻烃深加工工厂和一座储存能力为8700m3的轻烃站, 伴生气日处理能力200×104 m3。年产轻烃10×104 t、轻烃深加工产品约8×104t/y。其几个分厂采用地下水作为消防管网供水水源, 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 硬度高, 腐蚀性强。消防水管网腐蚀穿孔严重, 2010年初至今二气厂、三气厂和轻烃站管线共计穿孔近百次, 检维修造成消防管网长时间停运, 形成安全隐患。因此, 解决消防管网存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采用基站技术的对讲通讯系统 篇8
在这里, 我们主要研究设计一种多对多的新型对讲系统。
在开始之前, 要介绍一下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元素———基站, 它是连接全世界亿万台手机的枢纽。基站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我们用手机说话的时候, 语音信号首先要被转换成数字信号, 通过手机以无线方式上传到附近的基站, 然后基站通过有线网络传到上一级的交换机, 再通过有线网络传到对方所在位置附近的基站, 最后才用无线方式传到对方的手机, 完成整个语音传送的过程。现在, 我们的多对多对讲系统, 也要引用基站的概念进行研发。
图1是无线移动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现在的对讲机一般都是没有基站的,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 本文介绍的对讲系统和传统的对讲机有明显的区别。图二是采用基站技术的对讲通讯系统示意图。
图二中, 一个中心基站台, 五个子机组成了一个多人对讲通讯系统, 各个子机先把数字语音信号统一发到中心基站台, 由中心基站台对语音信号进行PCM混音, 混音完成后, 中心基站台再把数字语音信号发到各个子机, 从而实现同时的多人说话、多人收听的功能。
下面先研究中心基站台的设计。中心基站台采用意法半导体的STM32F103RCT6作为中央处理器, 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tlv320aic1106作为PCM编解码芯片;射频方面, 采用的是2.4G技术的多信道无线模块。整个系统的设计框图如下:
由图3可以看到, 这个基站的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一是液晶屏。用于显示基站的运行情况, 显示各个子机的通讯情况, 以及显示控制信息等。现在我们选用了128*64的点阵式液晶屏, 根据实际的调试, 我们发现要清晰显示汉字, 至少需要16*16大小的字库, 这样满屏可以显示4*8共32个汉字, 足够显示各种信息了。
二是键盘, 给用户输入控制使用。用户可以设定通讯的子机数量和编号。因为有时需要私下沟通, 那就不需要多人对讲了, 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设置私聊的子机编号来实现这个功能。另外, 还可以翻查和播放以前的通话录音。
三是SRAM和FLASH。SRAM是用于语音信息的缓存, 因为SRAM的数据操作速度比较快, 所以在做语音数据混音的时候, 以及语音播放的时候都适合用来做缓存。至于FLASH, 是用作通话语音的永久存储, 以便用户日后翻查通话录音;在这里, 建议语音数据的名称包含日期、时间和项目名称, 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所需要的通话录音了。
四是PCM语音数模转换部分。语音的数模转换、语音的数字处理是这个系统的核心。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语音质量解决方案。如果用模拟的方法来传输语音信号, 容易受环境干扰, 包括电磁干扰、大气离子干扰、电路板级干扰等。因此, 我们用PCM数字编码的方式来采集语音信号。PCM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 (又叫脉冲编码调制) , 是将语音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 使其离散化, 然后将抽样值取整量化, 最后把抽样的幅值用二进制码来表示。
一般来说, 话音PCM的抽样频率为8k Hz, 采样位数为一个8位二进制码, 所以话音数字编码信号的速率为8bits×8k Hz=64kb/s。但是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发现, 对比8K采样率的音质和4K采样率的音质, 基本没有差别, 使用者不容易分辨出来, 另外为了减少无线传输的带宽压力, 我们最后按实验结果用4Khz的采样率。即话音数字编码信号的速率为8bits×4k Hz=32kb/s。根据需要, 我们选择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tlv320aic1106作为PCM编解码芯片。这个IC有13位线性编码和8位u-law两种编码方式, 我们采用的是8位u-law编码。下面是这个IC的应用电路图:
如图四, MIC2是麦克风, 经过C101、C102隔直滤波后, 通过U102的第10、11脚输入到PCM编解码芯片。中间的R103, R104、R105、R106可以调节麦克风信号的放大倍数, 计算公式为:
放大倍数=20*log (R105/R103)
由设计图纸的参数可知, 现在的放大倍数约为14.15倍。这个参数已经验证可行。
至于音频的播放, 音频信号从U102的第5、7脚输出, 经过C111、C112的隔直滤波, 直接驱动32欧姆的耳机 (元件号为SPK) 。
五是多个射频模块, 用于连接各个子机。至于射频模块的数量, 取决于射频模块的通讯速率、语音数据的大小和子机的数量。现在先做一个8子机的多人对讲系统, 那就需要4个射频模块, 下面我们来分析具体的设计思路。我们选用了LRF010作为我们系统的射频模块, 这个模块标称的通讯速率是250kb/s, 但这个是理想情况, 在实际使用中, 因为往往有障碍物, 无线通讯的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我们通过多次实验, 得出这个射频模块的平均通讯速率为80kb/s左右。采用的语音编码速率是32kb/s, 那么无线模块的传输带宽是语音数据大小的两倍还多16kb/s, 那么这个无线系统可以这样建立:基站的一个无线模块可以同时接收2个子机的语音数据, 此时, 因为还剩余16kb/s的带宽, 这个16kb/s的带宽刚好可以用于基站对这2个子机的控制。也就是说, 这个基站系统需要4个射频模块来接收和控制8个子机。图5是一个LRF010射频模块的连接设计图。
最后, 在这个基站系统里要说的就是CPU了。本系统采用的是意法半导体的STM32F103RCT6, 它拥有Cortex-M3的内核, 处理速度可达1.25DMIPS/MHZ, 最高运行频率为72MHZ, 足以满足我们语音处理的需要。另外在接口方面, 它有2个I2C接口, 3个SPI接口, 5个串口, 1个工业CAN接口, 1个USB接口和1个SDIO接口;辅助功能方面, 有3个12位的ADC, 2个12位的DAC, 以及16位的PWM、计数器等。
图6是STM32F103RCT6的设计原理图。
在图6里, 各个部分的接口都用网络名称做了明确的标记。具体如下:PCM芯片控制接口就是控制tlv320aic1106语音芯片;RF控制接口就是控制LRF010A模块;232串口用于外部通讯;KEY1—KEY4是4个键盘输入;存储器接口采用的是SPI方式, 而且用的是同一个SPI口, 只用不同的片选来区分开;最后是液晶屏接口, 用的是I2C接口方式。
基站系统工作的时候, 具体流程如下:CPU首先通过LRF010A模块发送指令给8个子机, 子机接收到指令后, 就同时把前1秒的语音数据传回基站 (因为是同时传输, 所以8个子机要设置成不一样的信道频率, 这样才不会互相干扰) ;基站接收到语音数据后, 要把这8个语音数据先存在SRAM, 然后进行逐个混音, PCM数字混音的公式为
DATA1代表了第1路二进制数据, DATA2代表了第2路二进制数据, DATA3代表结果。在得到DATA3这个结果后, 再和第3路语音数据进行运算, 得到第2个结果, 然后再和第4路语音数据进行运算……以此类推, 就可以得到8路语音数据的混音值。最后把这个语音数据通过LRF010A模块发给8个子机, 各个子机就可以听到所有人一起说话的声音。当然, CPU还要把8个子机的语音数据都存到FLASH中, 以便日后有需要时查询。
从这个工作流程可以看出, 数据运算虽然不复杂, 但是要求速度快, 不然声音播放出来就是断断续续的。而且, 现在的系统是有1秒通话延时的, 如果要减少延时, 例如减少到0.5秒, 那就更要注意软件的处理方式, 不然很可能造成系统速度跟不上, 出现语音断续的情况。
最后要设计的就是子机 (手持设备) 了。由于子机只是采集和发送语音数据, 并且把接收到的语音数据播放出来, 所以要简单一些。我们选用高速51单片机 (STC) 来做这个子机控制器, 尽量把成本降下来。由于这个图纸比较简单, 只要参考基站的原理图就可以设计出来, 在这里我们就不画它的原理图了, 但是把这个子机的软件工作流程阐述一下:
单片机始终周期性地采集语音数据和播放语音数据, 并且把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存储到SARM中———等待无线模块的中断信号———如果有无线模块的中断信号, 就把接收到的语音数据存到SRAM中, 准备播放。如果没有无线模块的中断信号, 就返回到周期性地采集语音数据和播放语音数据的主体程序中。在这里要注意, 接收到的语音数据播放一次就要清除掉, 防止重复播放。
这样, 整个基站式的多人对讲系统就设计完成了, 其中的技术难点有基站对子机的控制、PCM语音质量和混音功能。在设计这个系统的过程中, 需要花时间去解决这些困难, 但是最终完成了设计。经过实际的通话测试, 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说话, 同时听到多人声音的功能, 系统设计基本达到了目标。
参考文献
吉林石化采用微生物技术减排污泥 篇9
9月20日, 吉林石化研究院“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小试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污泥减量20%以上, 达到预期目标, 污泥处理实现绿色“减持”。
国内对化工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通常采用直接填埋处理, 或进行化学处理后填埋。2010年3月开始, 吉林石化研究院环境保护研究所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进行处理, 用于剩余污泥减量的试验研究, 试验表明剩余活性污泥经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可实现减量20%以上。这项技术是将微生物菌剂直接加入污水处理池中, 不对污泥进行处理, 不用新增设备, 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原有流程, 成本低, 宜于工业化, 应用前景广阔。
(开颜摘自http://news.cnpc.com.cn 2010-09-22)
采用纳米技术的烟雾探测器 篇10
日本HOCHIK株式会社的FIRElink-Nano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中采用了纳米技术。与其他的FIRElink系统一样, FIRElink-Nano采用了先进的半导体激光和电子技术。
单管系统采用50 m长的静空气采样管, 并可以根据火灾风险程度, 选用2个、6个或者10个取样孔。
该系统结构紧凑, 成本低, 易于安装的组件式设计, 在诸如计算机室这样的清洁环境内, 系统可提供较高的探测灵敏度。而在有烟尘或污染的环境下, 系统的灵敏度将有所降低。该系统的主要的优点是探测器的小巧紧凑, 尺寸仅为225 mm长, 185 mm宽, 105 mm高。
技术采用 篇11
地下水污染仿佛是伴随工业发展而产生的“次生灾害”,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回避它。美国最著名的地下水污染事件发生在1978年。在距离尼亚加拉瀑布不远处,有一条意为“爱之河”的拉芙运河。有一段时间,这条河带给人们的不是爱,而是病痛。1947年到1952年,当地一家名为“福卡”的化学工业公司把含二恶英和苯等82种致癌物质的21800多吨工业废料排入运河,运河被填埋后,这一带变成一片广阔的土地,开发商盖起了大量住宅和一所学校。从1977年开始,这里的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后来,多种有毒物质的黑色液体从地下渗出地面。1974年至1978年间在这里出生的孩子56%有生育缺陷,妇女的流产率增加300%,泌尿系统疾病增加300%。
拉芙运河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对政府的信任危机。1980年,卡特总统颁布了划时代的法令,创立了“超级基金”法案,其中规定了极其严厉的连带环境责任制度,防止企业将危险废物肆意排入地下。
深井灌注排污法
在欧美国家,有些地方允许向地下排放污水,但必须通过专门的方式排放,且对地下排污的水质要求要高于地表排污。“由于地下水循环很慢,修复也更困难,因此排污的水质标准应该非常高。”著名地质水文专家、四川省地矿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美国89%的工业废水采用深井灌注的方式被深埋到地下。这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地质结构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构筑一个千米深井,然后将工业废液灌注入内,封存其中。在灌注过程中,废液会穿越若干个地层,会有六层安全保护管道将废液和周边地层完全阻隔。随着时间推移,酸性废料和碱性土壤层综合,最终实现无害化。
“美国实施深井灌注有着严格的规范,它的前提是保证排放物与地下水完全隔绝。”范晓解释说。目前人们开采地下水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00~500米,“深井灌注”的井深通常为800~3200米。
然而,在美国历史上,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深井灌注技术还是遇到过两次事故,一次是1966年在科罗拉多州,一家化工企业在利用深井灌注废液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引起了地震;另一次事故是某一个深井管道腐蚀严重,造成了渗漏危害。
1980年,美国环保署在经过多年研究后颁布《地下灌注控制法规》,将原来的三层安全保护管道提高到了六层。1984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危险固体废物修正案》,首次对灌注区的废料提出了“无转移”的要求。1988年,美国环保署又颁布了一项法案,要求企业在实施深井灌注的时候,必须提供“无转移”示范证明,确保在1万年内,所灌注液体的有害成分不会从灌注区发生转移,或者当有害废料离开灌注区的时候,已经不再含有有害成分。
从此之后,美国再也没有发生任何因深井灌注而造成的事故。
近几年,深井灌注技术已开始逐步进入中国。范晓评价说,由于深井地下的地质勘察很困难,不可能像地表地质勘察那样全面细致地观察。即便现在确认地下没有断层,也不能保证它像美国环境署规定的“1万年无转移”。由于中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规,所以对于这一技术的监管还是一片空白。“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控制深井灌注行为的法律法规。在国务院行政法规规定中,只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涉及深井灌注行为,但还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规定。”
埋“墙”修复水污染
范晓介绍说,目前在美国,除了完备的立法外,技术革新也为地下水污染修复带来了曙光。可渗透反应墙是目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新兴的用于原位去除地下水及土壤中污染的方法。
可渗透反应墙是一面由活性铝、活性炭及沸石等活性物质组成的埋在地下的“墙”。当污染物通过反应墙时,通过离子交换、表面络合、表面沉淀、生物降解等作用除去污染物。
这项技术已经在北美和欧洲地区成熟应用,在治理点污染上收效良好。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伊丽莎白城东南5000米处受到铬和三氯乙烯的严重污染。1996年,一面长46米、深7.3米、厚度为0.6米的连续地下渗滤墙建成,成功修复了被污染的地下水。6年后,美国环保局的报告指出,这面建造成本为5万美元的“墙”几乎不需要任何运行费用。
然而,这项技术在中国几乎没有应用案例。记者在百度中输入“PRB技术”字样,所有相关文章均出自全国各大学的专业研究论文。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零价铁(废铁屑)可以作为可渗透反应墙的活性物质,目前国外已经用它来去除地下水中的铬、三氯乙烯等污染,在我国零价铁只应用在去除印染、制革行业废水中。
范晓告诉记者,可渗透反应墙在中国无法推广的原因,可能与我们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相对滞后有关。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出现了地下水‘漏斗’,其水位比周边水位要低很多。而且由于开采量远大于补给量,地下水枯竭,水环境容量减小,地下水也更容易被污染。”范晓解释说。
采用80∶20技术主养黄颡鱼 篇12
1 池塘选择
选择面积3×667 m2~10×667 m2池塘,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底质以沙质土最好,淤泥厚度控制在10 cm左右,且保水及保肥性好。能保证l.5~2.0m水深;如果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摄食。进排水方便,每667 m2配备0.5 kW功率的增氧设备。
2 消毒与施肥
在苗种放养前,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放鱼前10~15 d用生石灰70~90 kg/667 m2或漂白粉10 kg/667 m2进行清塘,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一般在池塘消毒后第2天加注水0.8~1.0 m,进水口设置30目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入。第3~4天按350 kg/667 m2施入发酵腐熟有机肥来繁殖天然饵料,等到药性消失后,放入鱼种,待池水中有大量浮游动物出现后,再投放苗种。
3 鱼种放养
由于大规格商品鱼深受市场欢迎,投放的黄颡鱼苗种规格尽量大些。鱼种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规格为15~30 g/尾的黄颡鱼种放养密度为3 000~4 500尾/667 m2左右,每667 m2搭配200 g/尾的白鲢100尾左右以净化水质。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入池前需用3%~5%食盐水浸洗10min,以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不建议放入花鲢,因为它会抢吃黄颡鱼的粉状或浮性饲料;也不宜有鲤、鲫、罗非鱼等杂食性的底层鱼类,这些鱼类生活习性与黄颡鱼大致相当,会跟黄颡鱼争夺饵料和栖息环境,影响黄颡鱼的生长。
4 放养时间
黄颡鱼鱼种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前后投放,搭配的白鲢鱼种在黄颡鱼入池后半个月再投放,以利于黄颡鱼生长。放养时温差不超过3℃。
5 饲料投喂
天然水域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鱼虾、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其中以肉食性为主,因此对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对已驯食成功的人繁苗种可直接投喂配合饲料,对天然种苗须经驯食1周左右才能使其正常摄食饲料。驯食方法:先用鱼糜沿池边泼撒,1~2 d后,待鱼种前来摄食后,再逐步添加人工饵料拌入鱼糜中定点投喂,一直到转为全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饲料采用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等与饲料添加剂配合后制成,养殖前期蛋白含量在35%~45%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8%;养殖后期蛋白含量为30%,脂肪含量6%左右即可。养殖后期参考配方是:鱼粉25%、豆饼20%、菜饼25%、小麦粉20%、玉米粉3%、矿物质2%、维生素0.2%、诱食促长剂2%~5%。
6 日常管理
为防止水体老化,在5、6月份各注水1次,每次换入新水20 cm;7—9月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30cm左右,保持水深在1.2~1.5 m。坚持定期消毒,每月使用10×10-6浓度的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以净化、消毒水质。
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认真观察鱼类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由于长期投饲,池塘水质会逐渐变化呈弱酸性,这对黄颡鱼生长不利,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药物,调节池水使pH值在7.0~8.5之间。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每个池塘设置2~4个食台,使鱼群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不要满塘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二是定时;每天9:00—10:00喂日饵量的1/3, 16:00—17:00喂2/3,每次喂30 min,避免养分流失。三是定量;日饵量随水温变化和鱼的生长适时调整,日投饲率为3%~8%,一般以投饲1 h后,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台为度。四是定质;确保饲料新鲜不变质,在价格合理前提下,选择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饲料,饵料系数一般为2.0左右。根据溶解氧的测定和天气、水质情况,科学使用微孔增氧与增氧机等设备,使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
7 起捕
经6个多月养殖,黄颡鱼平均个体达60~120 g/尾,白鲢可达1 500 g/尾,667 m2产黄颡鱼300~400kg,白鲢150 kg,此时,市场价位相对较高,适时起捕上市。
8 病害防治
黄颡鱼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发生病害就很少。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准确诊断,精确用药进行治疗。
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常用水产药物忍受能力不及四大家鱼,所以对黄颡鱼用药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用药中毒死亡。对硫酸铜、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要慎用。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常见病有以下几种。
8.1 肠炎病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则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剖开鱼腹,患病较轻的鱼体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脓充塞肠管。病鱼离群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于高温季节,成鱼居多。预防: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不投喂霉变腐败饲料,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0.1%鲜大蒜汁进行投喂。治疗:全池泼洒0.5×10-6的二溴海因。
8.2 车轮虫病
由车轮虫寄生引起。病鱼焦躁不安,严重感染时沿塘边聚团游动,呈“跑马”现象;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上。主要危害黄颡鱼鱼苗、鱼种,多发生于春末秋初。全池泼洒0.7×10-6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或用苦楝树叶30 kg/667 m2煎煮后用汤汁全池泼洒。注意用药后反应。
8.3 小瓜虫病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在病鱼的体表肉眼可见小白点,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镜检鳃丝和皮肤黏液,可见大量小瓜虫。多子小瓜虫的繁殖适温为15~25℃,流行于春秋季。当过度密养、饵料不足、鱼体瘦弱时,易被小瓜虫感染。全池泼洒2×10-6亚甲基蓝,连续3 d,每天1次。
8.4 锚头鳋病
【技术采用】推荐阅读:
技术采用模型12-26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12-15
采用新技术的维修信息系统设计09-22
一种采用新型抑制函数的地形跟随控制技术05-10
在施工中采用具有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06-28
采用现状09-05
采用策略09-05
采用工程09-08
采用行为12-11
稿件采用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