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精选10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1
摘要:从1984年至2007年作者等对河南省太行山野生动、植物先后进行26次调查研究中发现领春木、连香树、南方红豆衫、太行铁线蕨 (待鉴定) 小群落等野生珍濒植物35种列人国家级23种和国家级保护动物34种其中列人国家级25种, 本文以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珍濒植物为研究宗旨提出目前存在问题与对策, 为焦作市旅游、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提供生态学和地质学依据。
关键词:太行山,珍濒动植物,保护,对策
太行山是我省4大山系之一, 其主体山系呈东西走向, 历经长期剥蚀和侵蚀构成, 东西南北相对高差大, 重崖叠雄和崖台交织构成一幅幅雄、秀、险、奇生态植被良好的自然景观, 野生动植物为焦作市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以及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奠定了物质基础。
1 植物资源
太行山区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最北界东经112°02′~112°52′北纬34°54′~35°16′。历经第四纪冰川期的变迁仍生存着维管束植物163科、734属1689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有人参 (Panaxginseng C.A.Meg) 、太行花 (Taihangia rupestrisyuetLi) 、连香树 (Cerdidiphyllumjaponicumsieb et Zcc) 山白树 (Sinowiesoniahenry Hemsl) 、南方红豆杉 (Taxus mairei) 、狭叶瓶儿小草 (Ophioglossumthe rmale kom) 、银杏 (Ginkgobilba Linn) 、金铁锁 (Psam mosilene tunicoides Wic Wuetc rwu) 、白皮松 (Pinus bungeana Zucc) 、锦鸡儿 (Caraganasinica Rebd) 杜仲 (rhododendron rex levi) 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rehd.et wils.f) cheng et law)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领春木 (Euptea Pleios permum Hook fet Thoms) 、青檀 (Pteroceltistarihowii Maxim) 、长序榆 (Ulmus elongata L.K.Fuet C.S.Ding) 、核桃楸 (Juglansmandshurica Maxim) 、猬实 (Kolkwitzia a mabilis Graeha) 、野大豆 (Glycine sojasieb et Zucc) 、七叶树 (Aesculus chinensis Bge) 、铁筷子 (Helleborus thicetanus Fr) 、天麻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i) 太行铁线蕨 (待鉴定) 、太行菊 (memosene coneinnus) 黑毛柿 (hopes hongaychsis) 过山蕨 (Camptossibicus Rupr) 、灯台树 (Cornus contoversa Hemsl) 、金丝卫矛 (E.sanguineus Loes) 、省沽油 (Staphylea bumalda Dc) 、多花勾儿茶 (Berchmiaflorbunda Brongn) 花叶荚迷 (V.Setig erum Hance) 、四照花 (Cornus Kousace var.chinensisOshorn) 、杜鹃花 (Rhododendronsimsil planch) 、扶芳藤 (Euonymus fotunei Hand Mazz) 、软枣猕猴桃 (A.carguta) 、山茱萸 (Copmuso ffcinalissieb et Zcc) 、杜鹃兰 (Cre mastrariabilis (BI) Na kai) 等30余种稀有植物。
2 动物资源 (属国家级保护的兽类、鸟类)
太行山区有兽类34种分隶属7目17科31属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二级保护有斑羚 (青羊) 、林麝、猕猴、水濑4种。各种鸟类140种, 17目39科100属。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4种:金雕 (Aquila chrysaetos) 白鹳 (Ciconia cicania) 、黑鹳 (Ciconia nigra) 、玉带海雕 (Halietus leucoryphus) 。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1种, 主要有斑嘴鹈鹕 (Peleconus philippensis) 、大天鹅 (Cygnuscygnus) 、小天鹅 (Cygnus columbianus) 、鸢 (Milvus korschun) 、苍鹰 (Accipiter gentilis) 、雀鹰 (Accipiter nisus) 、松雀鹰 (Accipiter virgatus) 、大狂 (Buteohemilasius) 、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白尾鹞 (Circuscyaneus) 、红脚隹 (Falco sveepertinus) 、黄爪隼 (Falconaumanni) 红隼 (Falcotinnunculus) 、刁鸡 (Pucrsiamacrlopha) 、灰鹤 (Grus grus) 、红角隼 (Otus scops) 领角隼 (Otus bakkamoean) 雕鸮 (Bubo bubo) 纵纹腹小号 (Athenenoctuo) 长耳隼 (Asia otus) 短耳隼 (Asio flammeus)
3 存在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近代开荒垦殖、掠夺式的乱砍乱伐森林植被和违法狩猎的破坏以及病虫、火灾、旱灾以及动、植物生活能力衰退等种种原因, 如:太行花、青檀、紫斑牡丹 (85年4月29日调查两丛状生存) 还生长原始状态很好, 2006年调查已受到严重破坏, 尤其是紫斑牡丹已灭绝, 因为一个物种一旦被灭绝, 将会造成10~20个物种受到濒临灭绝。为此, 保护珍濒动、植物种类,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拯救这些珍濒动、植物种类就是拯救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开展科学研究, 加强对野生珍濒动、植物的保护开发利用保存这些资源种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4 研究对策
4.1 建立野生珍稀植物种质库, 保存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原始种及栽培植物的亲缘种类。
4.2 研究动、植物种类的地理分布及生物特性和生理特性, 为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4.3 开展引种驯化、异地保存工作。积极开展生物生态学、遗传学研究, 逐步繁衍它们的后代, 对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如:南方红豆衫、银杏、山白树、白皮松、杜鹃花、铁筷子、过山蕨等园林绿化、医药卫生及生物科学方面进行开发利用性研究为造福人类, 维护生态平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新贡献。
4.4 加强对焦作新开发区的规划和绿化, 将国家保护植物如:连香树、银杏、领春木、南方红豆衫、白皮松、四照花等以代码编号种植在行政区域内;收集到的国家级保护的鸟、兽类入森林公园或动物园, 使之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培训基地。
4.5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规划设计和对外引种, 应采用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代号设计, 不标注释以防泄密破坏。
4.6 在太行山森林保护区内严禁射猎、捕猎和采挖国家级保护植物和太行山区特有的动、植物种类资源, 如发现应依法惩治。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2
湘南山区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以常绿的壳斗科树种为主,并含有大量的樟科、杜英科、金缕梅科、桑科以及安息香料的一些成分。
湘南植物区系属泛北级植物区,中国―日本亚区。三级区划单元是华东、华南、滇黔桂、华中四地区交汇的区域。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3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策;五道峡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5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4-0069-04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0年,2009年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丰富,孑遗、特有种属较多。本文在查阅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4],通过野外调查、资料分析,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提出加强保护的建议对策。
1 自然地理概况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台阶、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处于大巴山东延余脉荆山山脉主脉,北纬31°37′48″~31°45′23″,东经111°5′53″~111°27′55″,总面积20 860 hm2,海拔550~1 926 m,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体垂直高差巨大。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8.5 ℃,≥10 ℃积温3 840 ℃,年降雨量900~1 300 m,海拔800 m以上地区无霜期平均为210 d,随高度抬升而减少。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带有显著的垂直差异。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植物区系在湖北省的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
2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
2.1 种类组成
保护区地处秦岭以南、神农架以东,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少,保存了大量古老、原始、孑遗、特有物种。通过调查,该区域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5]和《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6]收录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共计42种,隶属30科39属。其中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35种(见表1)。此外,陈志远等曾于1986年在此采集到长叶榧树Torreya jackii的标本,并作为湖北分布的新纪录种[7],但2009年、2012年汪正祥前来实地考察时并未采集到标本,作为存疑种,本文暂不列入。
2.2 分布
根据现有调查结果,呈群落或小群落分布的有红豆杉、八角莲、华榛、天麻、小勾儿茶、领春木、青檀、紫茎、紫斑牡丹、金荞麦,其余呈零星分布。从分布频度上,保护区内多地分布的有银杏、金钱槭、八角莲、华榛、野大豆、鹅掌楸、天麻、白辛树、领春木、青檀、大叶榉树、巴山榧树、紫茎等13种,在保护区内仅1~2地分布的有珙桐、光叶珙桐、喜树、大果青杄、穗花杉、蝟实、红豆树、小勾儿茶、红椿、峨眉含笑、闽楠等11种。
2.3 濒危保护等级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中,有2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19种;有33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其中濒危3种,稀有14种,渐危16种;1级1种,2级12种,3级20种。(见表1)
2.4 生活型特征
乔木29种(常绿10种,落叶19种),占69.0%,灌木6种(常绿1种,落叶5种),占14.3%;草本7种,占16.7%。
2.5 地理成分分析
参考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方法[8],对保护区分布的39属42种珍稀濒危植物属的地理成分类型划分如表2。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属有10个分布型。热带成分共8属,占总属数的20.5%;温带成分共31属,占总属数的79.5%,其中中国特有分布最多,有11属,占总属数的28.2%,分别是:银杏属、珙桐属、喜树属、金钱槭属、蝟实属、杜仲属、山白树属、瘿椒树属、青檀属、香果树属、崖白菜属。
2.6 古老性分析
保护区集中分布着许多古老和原始的科、属[1],有发生在中生代甚至更早的银杏属、红豆杉属、三尖杉属、鹅掌楸属、香果树属,也有大量的古近纪、新近纪古老植物,如穗花杉属、杜仲属、珙桐属、水青树属、连香树属、瘿椒树属、领春木属等。其中包含大量的单型属和少型属,它们的系统位置大多原始而孤立。
分析表明,五道峡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较复杂,温带性质较明显,特有成分突出,古老成分较多。
2.7 需要纳入保护范围的其它种类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相对丰富,除紫斑牡丹外,还有卵叶牡丹P. qiui、凤丹P. ostii两个种,建议纳入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范围。兰科植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该保护区分布的28属49种野生兰科植物,如石斛Dendrobium nobile、细叶石斛D. hancockii 、白及Bletilla striata、大叶杓兰Cypripedium fasciolatum、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均属保护对象。此外,保护区还有一些我国乃至湖北特有的珍稀植物,如叉叶蓝Deinanthe caerule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铁杉Tsuga chinensis、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武当木兰Magnolia sprengeri 、蜡梅Chimononthus praecox、垂丝紫荆Cercis racemosa、核子木Perrottetia racemosa、血皮槭Acer griseum、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双盾木Dipelta floribunda等也有必要纳入保护范围。
nlc202309091616
3 濒危原因
对于稀有植物可以划分为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稀有种和由人类活动引进的稀有种,它们共同的表现都是分布区的缩小和种群量的变小[9]。尽管五道峡自然保护区有不少珍稀植物是由于生物学上的脆弱,如结实率低、种子萌发难、适应性差、种类较少等自然因素致危,但人为因素仍是致危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群众保护意识薄弱,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意义普遍缺乏认识,为获取眼前经济利益而破坏珍稀植物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过度砍伐。其中,大乔木容易被作为用材树种采伐,如青檀;灌木和小乔木容易被当作杂灌被群众砍掉,如山白树;一些根、茎、皮有经济价值的珍稀植物容易被砍伐或剥皮,如杜仲。二是过度采挖,主要是一些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以野生牡丹为例,保康原有分布245.3 hm2,约53万株左右,但由于采挖过度,到2000年调查仅剩10万株,其中紫斑牡丹约5万株[10],目前野生牡丹仅在大水林场、横冲药材场、九池村以及悬崖峭壁、人迹罕至的地方有少量散生植株或小种群分布。三是放牧、开垦、修路等人为活动,导致生境受到破坏。加之该自然保护区是地方级保护区,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教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保护功能发挥。
4 保护对策
4.1 加强资源巡护监测,完善保护体系
建立保护管理网络,根据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完善巡护监测制度,加大巡护监测力度,健全重点保护对象监测体系。对专职管护人员实行分区划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
4.2 加大对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保护意识
利用宣传牌、画册、科普展、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珍稀濒危植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宣传加强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保护的自觉性,调动群众参与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广泛吸纳他们参与日常巡护管理,切实保护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4.3 加强保护区投入,完善保护基础设施
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契机,争取各级政府加大保护区经费投入,竖立界碑界桩、健全管理站点、设立固定样地样线、配备监测设备设施,在珍稀植物原生地开展就地和近地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干扰、毁坏原生地的行为,促进种群恢复。
4.4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技术档案
进一步查明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分布,调查研究其生物学、生态学、种群、群落特征,摸清各珍稀濒危植物与环境、其它物种之间的关系。开展珍稀植物濒危机制、繁殖技术、种群恢复更新研究,加强人工繁育,实施野外回归,促进种群恢复,扩大种群数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技术档案,为加强保护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4.5 加强执法,打击破坏行为
严格贯彻《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采药、砍伐、放牧、开垦、烧荒、采石等活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确保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原生地不受破坏。
参 考 文 献
[1]汪正祥,蔡德军.湖北五道峡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11101.
[2]姚崇怀,戴振伦.湖北保康县国家保护树种资源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88492.
[3]陈志远,姚崇怀,王长清,等.湖北省保康县树种资源调查研究成果汇编[R].保康县林业局档案室.1992.
[4]郑重,许天全,张全发.湖北省珍稀特有植物及其分布概况[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0(4):4047.
[5]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名录(第一批)[J].植物杂志,1999(2):411.
[6]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5.
[7]陈志远,王长清,戴振伦.湖北木本植物新纪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3):289295.
[8]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Ⅳ):1139.
[9]许再富,陶国达.地区性的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云南植物研究,1987,9(2):193202.
[10]保康县林业局编纂委员会.保康县林业志(1950-2010)[M],保康县林业局,2014:135138,367369.
(责任编辑:唐 岚)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4
通道县位于湖南的西南部, 湘、黔、桂三省 (区) 交界处, 是珠江水系支流浔水和长江水系沅水支流渠水的分水岭。境内山高坡陡, 河谷深切, 地形多变,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平均气温16.3℃, 平均降1480.7mm。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这里成为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动、植物的交汇和定居点, 成为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 其内保存着结构完整的中亚热带沟谷常绿落叶阔叶季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和沟谷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成为一颗集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季雨林、丹霞、碧水溪流和古老叠层石景观于一体的绿色明珠与珍稀濒危保护物种的基因库。
2 古老孑遗植物
通道现在保存的植物种类中, 第三纪的古老植物众多, 连同第三纪以前的孑遗成分以及后来繁衍的种类, 汇成了现在通道的植物区系。在蕨类植物中, 草本型石松植物在石炭纪 (3亿年前) 出现, 一直繁延至今, 像石松Lycopodium spp.、卷柏Selaginella spp.和水韭Isoetes spp.等。草本植物向荆Equisetam spp.是石炭纪中世残存的楔叶植物, 是芦木类的后代。这些蕨类植物是森林中的林下成分或湿地植被中的重要成分, 水韭还成为建群种。在裸子植物中, 发生在白垩纪的有松属Pinus (3种) 、三尖杉属Cephalotaxus (3种) ;属于第三纪的有油杉属Keteleeria (2种) 、杉木属Cunninghamia等。在被子植物中, 许多原始的类型如离生心皮类和柔荑花序类植物也不乏其代表。离生心皮类的有:木兰科Magnoliaceae (5属19种) 、八角科Illiciaceae (5种) 、五味子科Schizandraceae (2属6种) 、毛茛科Ranunculaceae (9属22种) 、小檗科Berberidaceae (5属9种)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4属7种) 、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c (1种) 、防己科Menispermaceae (6属12种) 。柔荑花序类的有:胡椒科Piperaceae (4种) 、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 (2属3种) 、三白草科Saururaceae (2属2种) 、杨柳科Salicaceae (2属7种) 、杨梅科Myricaceae (2种) 、桦木科Betulaceae (2属4种) 、榛科Corylaceae (2属7种) 、壳斗科Fagaceae (6属53种) 、榆科Ulmaceae (6属14种) 、桑科Moraceae (6属38种) 、荨麻科Urticaceae (12属31种) 、胡桃科Juglandaceae (7属9种) 。在这两类植物中, 前者的起源中心可能在“古地中海北缘”及“华南古陆”。分布于通道的这类植物中, 其中木兰科、八角科、五味子科 (南五味子属) 、木通科、大血藤科、防己科6科是南亚热带地区成分的科;毛茛科 (除个别属外) 和小檗科是“北温带”成分的科。后者是一类比较复杂的类群, 起源较早, 第三纪时植物分化较大, 不少种类特征相当进化, 如山毛榉目、胡桃目的许多科。从分布通道的这类植物中, 桦木科、杨柳科、榆科等多为“温带地区”与“北亚热带地区”成分, 胡桃科多为“中亚热带地区”或“南亚热带地区”成分, 其余8个科多为“南亚热带地区”成分。除了上面两类以外, 还有在白垩纪时期就已出现的桑科Moraceae、卫茅科Celastraceae、鼠李科Rhamnaceae、槭树科Aceraceae、樟科Laur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以及许多在老第三纪已有的八角枫科Alangiaceae、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紫树科Nyssaceae、清风藤科Sabiaceae、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安息香科Styraceae、鞭草科Verbenaceae、山矾科Sympocaceae、远志科Polygalaceae和胡颓子科Elaeagnaceae。除此之外还有像杜仲科Eucommlaceae、钟萼木科Bretschneideraceae这种系统位置上处于孤立地位的单型种的科, 是很古老的类群。
3 国家重点保护及濒危植物
根据1999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4年公布的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及1987年出版的《中国珍稀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编写的《中国濒危保护植物》, 《湖南亚热带天然林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中公布的《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统计。
3.1 重点保护植物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种有水韭科 (Isoetaceae) 的中华水韭;红豆杉科 (Taxodiaceae) 的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南方红豆杉 (T.chinensis var.mairei) ;伯乐树科 (Bretschneideraceae) 的柏乐树 (钟萼木)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睡莲科 (Nymphaeaceae) 的莼菜5个种, 为《省名录》中已记录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数的55.55%。值得一提的是在5种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中的两个种是湖南省未记录到的新分布。这两种是:中华水韭、莼菜, 在境内谷地沼泽有片状分布和零散的分布。
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蚌壳蕨科 (Dtcksoniaceae) 的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树蕨科 (Cyatheaceae) 的桫椤 (Alsoophila sinensis)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的篦子三尖杉 (Cephalotaxus oliveri) ;松科 (Pinaceae) 的华南五针松 (Pinus kwangtungensis) ;红豆杉科 (Taxodiaceae) 的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 , 白豆杉 (Pseudotaxus chienii) ;禾本科 (Graminaceae) 的中华结缕草 (Zoysia sinica)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的半枫荷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蓝果树科 (Nyssaceae) 的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芸香科 (Kutaceae) 的黄皮树 (川黄柏) (Phellodendron chinense) ;樟科 (Lauraceae) 的樟树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 闽楠 (Phoebe bournei) , 桢楠 (P.zhennan) ;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的野大豆 (Glycine soja) , 山豆根 (胡豆莲) (Euchresta japonica) ,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 ;苏木科 (Caesalpiniaceae) 的任木 (翅英木) (Zenia insignis) ;木兰科 (Magnoliaceae) 的厚朴 (Magnolia officnalis) , 凹叶厚朴 (M.officinalis subsp biloba) ;楝科 (Meliaceae) 的毛红椿 (Toona cillata var.pubescens) ;蓼科 (Polygonaceae) 的金荞麦 (Fagopyrum dibotrys) ;茜草科 (Rubiaceae) 的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i)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的伞花木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榆科 (Ulmaceae) 的大叶榉 (Zelkova schneideriana) ;壳斗科 (Fagaceae) 的华南锥 (Castanopsis concinna) 等25种, 为《省名录》中记录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种数 (40) 的65.0%。
3.2 濒危植物
境内的濒危保护植物有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 桫椤 (Alsoophila sinensis) , 银杏 (Ginkgo biloba) , 华南五针松 (Pinus kwangtungensis) , 黄枝油杉 (Keteleeria calcarea) , 篦子三尖 (Cephalotaxus oliveri) , 白豆杉 (Pseudotaxus chienii) , 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 , 喙核桃 (Annamocarya sinensis) ;华榛 (Corylus chinensis) , 华南锥 (华南栲) (Castanopsis concinna) , 青檀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 白桂木 (Artocarpus hypargyreus) , 舌柱麻 (Archiboehmeriaatrata) ,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八角莲 (Dysosma versipellis) , 厚朴 (Magnolia officnalis) , 凹叶厚朴 (M.officinalis subsp.biloba) , 小花木兰 (天女花) (Magnolia sieboldii) , 红花木莲 (Manglietia insignis) ,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 lotungensis) , 观光木 (Tsoongiodendron odorum) , 沉水樟 (Cinnamomum micranthum) , 天竺桂 (C.japonicum) , 桢楠 (楠木) (Phoebe zhennan) , 闽楠 (P.bournei) , 伯乐树 (钟萼木)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 半枫荷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 任木 (翅荚木) (Zenia insignis) , 野大豆 (Glycine soja) , 山豆根 (胡豆莲) (Euchresta japonica) , 粘木 (Ixonanthes chinensis) ;红椿 (Toona ciliata) ;银鹊树 (Tapiscia sinensis) , 伞花木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 马蹄参 (Diplopanax stachyanthus) , 银钟花 (Halesia macgregorii) , 白辛树 (Pterostyrax psilophyila) ;紫茎 (Stewartia sinensis) , 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i) ;独花兰 (Changnienia amoena) , 黑节草 (Dendrobium candidum) 等45种。
4 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有:座莲蕨科 (Angiopteridaceae) 的福建观音座莲 (Angiopteris fokiensis) ;银杏科 (Ginkgoaceae) 的银杏 (Ginkgo biloba) ;松科 (Pinaceae) 的油杉属 (所有种) (Keteleeria) , 区内有黄枝油杉 (Keteleeria calcarea) 和铁坚油杉 (K.davidiana) 两种, 海南五针松 (Pinus fenzeliana) ;罗汉松科 (所有种) (Podocarpaceae) 的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及竹柏 (Nageia nagi) , 百日青 (Podocarpus neriifolius) ;七叶树科 (Aesculiaceae) 的天师栗 (Aesculus xilsonii)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的大叶冬青 (Ilex latifolia) ;五加科 (Araliaceae) 的竹节参 (珠子七) (Panax japonicus) , 马蹄参 (Dilopanax stachyanthus) ;桦木科 (Betulaceae) 的华南桦 (Betula austro-sinensis) ;紫草科 (Boraginaceae) 的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壳斗科 (Fagaceae) 的云山青冈 (Cyclobalanopsis nubium) , 水青冈属 (所有种) (Fagus spp) , 有水青冈 (Fagus longipetiolata) 、亮叶水青冈 (Fagus lucida) 2种;大风子科 (Flacoru Riaceae) 的山羊角树 (Carrierea calycina) , 山拐枣 (Poliothyrsis sinensis) ;禾本科 (Graminaceae) 的斑竹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f.lacrima-deae)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的蕈树 (阿丁枫) (Altingia chinensis) ;胡桃科 (Juglandaceae) 的喙核桃 (Annamocarya sinensis) , 湖南山核桃 (Carya hunanensis) , 青钱柳 (Cyclocaryapaliurus) ;樟科 (Lauraceae) 的美脉琼楠 (Beilschmiedia delicata) , 广东琼楠 (B.fordii) , 沉水樟 (Cinnamomum micranthum) , 川桂 (C.wilsonii) , 檫木 (Sassafras tzumu) ;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的红豆树属 (Ormosia spp) , 有小叶红豆 (Ormosia microphylla) , 苍叶红豆 (O.semicastrata f.pallida) , 木荚红豆 (O.xylocarpa) 3种;毛茛科 (Ranunculaceae) 的黄连 (Captis chinensis) ;百合科 (Liliaceae) 的重楼属 (所有种) (Paris spp.) , 有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1种;千屈菜科 (Lythraceae) 的川黔紫薇 (Lagerstroemiaexcelsa) ;木兰科 (Magnoliaceae) 的小花木兰 (天女花) (Magnolia sieboldii) , 红花木莲 (Manglietia insignis) , 金叶白兰 (Michelia foveolata) ,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 lotungensis) ;桑科 (Moraceae) 的白桂木 (Artocarpushypargyreus) , 长穗桑 (湘桂桑) (Morus wittiorum) ;兰科 (所有种) (Orchidaceae)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的银鹊树 (瘿椒树) (Tapiscia sinensis)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的梭椤树属 (所有种) (Reevesia spp) , 有瑶山梭椤树 (reevesia glaucophylla) , 雪峰山梭椤树 (R.xuefungensis) ;苯偶姻科 (Styracaceae) 的银钟花 (Halesia macgregorii) , 白辛树 (Pterostyrax psilophyllus) ;茶科 (Theaceae) 的紫茎 (Stewartia sinensis) ;榆科 (Ulmaceae) 的青檀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 榉树 (所有种) (Zelkova spp.) ;荨麻科 (Urticaceae) 的舌柱麻 (Archiboehmeria atrata) 等48个种和1个全科 (兰科) 的所有种 (在保护区有62种) 。在48个种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中, 包括红豆杉科和罗汉松科全科保护科中的4个种和油杉属 (Keteleeria spp.) , 水青冈属 (Fagus spp.) , 红豆树属 (Ormosia spp.) , 重缕属 (paris spp.) , 梭椤树属 (reevesia spp.) 和榉树属全属保护属中的10个种。
5 重点保护动物
境内保存完整的沟谷森林生态系统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和常年不断流的山区溪河, 为森林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栖息环境。区内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已鉴定命名的高等动物有209种, 隶属于28目71科。其中鱼类34种4目14科, 两栖类18种2目7科, 爬行类28种3目9科, 鸟类92种12目32科, 哺乳类37种7目18科。动物的珍稀度较高。209种动物中,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1种:即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 ;国家二级保护的23种:大鲵 (Andrias davitianus) 、虎纹蛙 (Rana rugulosa) 、鸳鸯 (Aix galericulata) 、鸢 (Milvus korschun) 、蛇雕 (Spilornis cheela) 、赤腹鹰 (Accipiter soloensis) 、灰背隼 (Falco columbarus) 、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 、红腹锦鸡 (Chrysolopus pictus) 、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 、草鸮 (Tyto capensis) 、雕鸮 (Bubo bubo) 、斑头鸺鹠 (Glaucidium cuculoides) 、红角鸮 (Otus scops) 、长耳鸮 (Asio otus) 、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 、水獭 (Lutra lutra) 、斑灵狸 (Prionodon pardicolor) 、小灵猫 (Virericula indica) 、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水鹿 (Cervus unicolor) 、鬣羚 (Capoicornis sumatraensis) 。
属国际贸易公约保护25种:即滑鼠蛇 (Ptyas mucosus) 、眼镜蛇 (Naja naja) 、眼镜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 、大鲵、虎纹蛙、白颈长尾雉、鸢、赤腹鹰、蛇雕、灰背隼、白胸秧鸡 (Amaurornis Phoenicurus) 、草鸮、红角鸮、雕鸮、斑头鸺鹠、长耳鸮、水獭、斑林狸、鬣羚、穿山甲、林麝、青鼬 (Mustela flavigula) 、黄腹鼬 (Mustela kathiah) 、黄鼬 (Mustela sibirica) 、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 (Paguma larvata) 。
国家濒危物种26种:即大鲵、虎纹蛙、棘胸蛙 (Rana spionsa) 、大头平胸龟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nsis) 、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黑眉锦蛇 (Elaphe taeniura) 、灰鼠蛇 (Ptyas korros) 、滑鼠蛇 (Ptyas mucosus) 、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 、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眼镜蛇、眼镜王蛇、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 、竹叶青 (Trimeresurus steinegeri) 、鸳鸯、蛇雕、白颈长尾雉、褐翅鸦鹃、雕鸮、穿山甲、水獭、大灵猫、斑林狸、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林麝、水鹿、鬣羚。
6 建议
通道县是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区之一, 古老的区系起源、热带属性、高度的残遗性与珍稀濒濒危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通道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创造了巨大的自然遗产价值与潜在的经济价值。应将通道县麒麟洞自然保护区申报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提高保护区等级, 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 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选用生态系统经营对策管理, 进行系统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及珍稀濒危物种。
摘要:指出了通道县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动、植物王国之一。对其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在植物中, 境内有高等植物251科981属2589种,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5种, 二级保护25种, 湖南省重点保护48种和兰科全科 (62种) , 列入国家濒危保护42种。在动物中, 有31目93科263种,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1种, 二级保护26种, 国际贸易公约保护25种, 列入国家濒危16种。
关键词: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调查,通道县
参考文献
[1]李星照, 陆奇勇, 袁正科, 等.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J].植物杂志, 1999:4~11.
[3]杨昌岩.通道县的稀有珍贵植物[J].湖南林业科技, 1998 (1) .
[4]朱大兴, 肖际亮.湖南省通道县植物资源调查[J].绿色科技, 2015 (1) :106~108.
[5]武建勇, 薛达元, 赵富伟.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 :146~151.
[6]李倦生, 周凤霞, 张朝阳, 等.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 2009 (12) :1382~1388.
[7]金笙, 安俊英, 魏国.乡规民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自湖南省通道县的启示[J].环境教育, 1999 (2) :33~34.
[8]薛冰峰, 刘丹, 杨丹.通道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及保护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 2015 (11) :105~108.
[9]吴子斌, 龙丁秀, 陆志旺.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聚居村寨环境生态系统调查[J].绿色科技, 2016 (6) :70~73, 75.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5
河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学研究
河南省分布有40种国家重点珍稀保护植物和98种省级重点珍稀保护植物;依据药用、观赏、珍贵木材、芳香、油料、栲胶等利用价值将它们分类,阐述了各类的代表植物的利用价值;对河南珍稀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作 者:田朝阳 郭二辉 胡小丽 胡颖 王从彦 Tian Chaoyang Guo Erhui Hu Xiaoli Hu Ying Wang Congyan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中国野生植物资源英文刊名: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年,卷(期):200928(1)分类号:Q949.9关键词:珍稀植物 资源利用 河南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6
1 调查评价
根据调查和查阅资料, 焦作市太行山区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种, 隶属于14属, 14科, 按类别可分为渐濒8种、稀有6种, 按保护级别分为二级保护3种, 三级保护11种, 其保存现状均是原址保存, 详见表1。
2 保存及评价分析
2.1 保存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 特别是近几年来,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亲近的习性越来越强, 回归自然的心境愈演愈烈, 组成自然的山水、树木及花草, 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境在回归自然的意境中, 逐步受到改变和威胁, 但人们对其保存的认识只停留在口头, 开发利用的保存也只是在纸上的保存, 或只开发利用, 根本不注重保护, 只为眼前利益, 保护意识薄弱。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只是一般的原生态原址保存。
2.2 评价分析
评价的目的就是对珍稀濒危物种保存的认可, 评价的方法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只在原址保存原生态保存的为一般;二是在原址保存且建立原址保存繁育区, 开展人工繁育保存的为良好;三是既在原址保存, 又建立异地保存基因库, 进行培育的为优。焦作市太行山区14种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评价为一般。
3 分布类型
根据调查和资料查阅统计分析, 由于受地理区域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的分布类型主要有群集型、零散型和极少型。
3.1 群集型
是指种群成丛或片状分布类型。多分布于海拔1 200 m以上的山沟或阴坡山脊, 形成片林, 如山白树、领春木等, 是组成山沟杂木林的主要伴生树种。核桃楸生于海拔1 000~1 400 m的山沟、山脊, 组成杂木林的伴生树种。猬实生于海拔800~1 200m山坡林下, 为主要灌木。太行花多生于海拔1 000m左右阴坡林缘、灌丛下, 形成片状草本层。
3.2 零散型
是指在林区零星分布类型。如连香树、天麻、紫斑牡丹等。
3.3 极少型
是指种群分布极少见的分布类型。如刺五加、水曲柳等。
4 致濒危因素
濒危植物的产生, 是生态系统物种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竟争中有物种灭亡, 新物种产生, 然而这种消亡是非常缓慢的, 且不易被人们察觉。本区域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稀少, 分布区域狭窄, 有些种类处于濒危境地。除历史原因和地理分布以外, 主要是人为砍伐森林、开荒垦殖、过度开发利用等。
4.1 历史及地理分布
第四纪冰川之后, 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南移或灭绝, 温带性质或旱生型植物侵入, 而植物本身又是原始类型, 雌雄异株, 缺乏授粉, 致使天然更新困难, 加之有些物种如剌五加等主产我国东北, 河南北部为延伸边缘地区, 种群数量本来较少, 呈零星分布, 导致单株自花授粉, 不能健壮繁育后代, 且没有其他保护措施, 造成种群数量逐年减少。
4.2 砍伐森林与开荒垦殖
稳定的森林生境是一个封闭的植物群落, 具有适宜的层次结构和种群生长的生态环境。砍伐森林与开荒垦殖就是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的过程。首先是原来森林生态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乔木树种被砍伐变疏林或喜光灌丛, 基本改变了物种的生态环境, 有些物种因生态环境的不适宜而被替代, 尤其是烧林开荒垦殖, 对物种灭绝更为严重。砍伐森林, 对雌雄异株的植物种类, 造成天然搭配失调, 使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甚至处于濒危、灭绝状态。
4.3 过度开发利用
资源是有限的, 过度的采挖, 就是对资源的毁灭。如传统中药的天麻和紫斑牡丹均为天然野生, 其繁殖能力本身有限, 加之长期无序采挖, 致使资源分布逐步减少, 由原来的片状分布或群集分布逐渐变为散生或零星分布, 使资源处于濒危状态。
5 保护对策
5.1 物种生境保护
物种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植物生命的根本。每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都有各自独特的生长环境, 在特定的生境中与其他植物之间构成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和群落关系。一旦这些生长环境和关系被破坏, 珍稀濒危植物种群也随之减少或消失。只有切实保护物种生长的生态环境, 才能从根本上长期稳定地保存和发展珍稀濒危物种种质资源。
5.2 建立基因库
一是根据珍稀濒危植物各自独特的生态区位, 以天然分布为前提, 以适生区为基础, 对珍稀濒危植物建立原地保存基因库, 以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 保存一定数量的植株个体促进种群的健壮发展;二是根据珍稀濒危物种的个体特性、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研究利用前景, 加大建立异地珍稀濒危物种异地保存基因库, 为研究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和物质保证。
5.3 强化科学研究
建立珍稀濒危植物的科技管理档案, 开展系统研究, 探索珍稀濒危的生态关系和内在因素, 为发展、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植物提供理论基础。
系统调查珍稀濒危植物分布、海拔幅度、种群大小、数量、年龄结构、出现群落的类型以及在各群落中的地位、种间关系、生长规律, 探索最佳生态区位。
开展珍稀濒危物种良种选育研究, 一是选育自然分布优良类型按常规育种, 培育优良品种、类型;二是采用辐射育种的方法筛选优良品种、类型, 为珍稀、濒危植物发展提供良种。
5.4 广泛宣传教育
一是积极宣传国家颁布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及条例,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大意义;二是以标本、图片、讲座及科教片等形式, 深入学校、社区进行珍稀濒危植物科普知识宣传, 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三是提高专业保护队伍的责任和意识, 确保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存和发展。
摘要: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太行山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有14种珍稀濒危植物, 对其保存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 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保存评价,对策
参考文献
[1]宋朝枢, 瞿文元.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2]辛泽华, 张子健, 范喜梅.焦作植物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2.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7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重庆、陕西3省结合部———万源市, 地形地貌独特复杂,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万源市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区。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区红豆杉种群密度, 在调查区设置4个20m×20m的样地, 分别记录各样地的环境概况, 统计记录样方内红豆杉植株的胸径、株高、冠幅等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分布格局
利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相关公式计算, 得出四川万源望乡台红豆杉种群的格局类型与聚集强度, 各指标见表1。该研究区域红豆杉种群的扩散系数 (C) 、聚集度指数 (I) 、平均拥挤度系数 (M*) 、聚块性指数 (PAI) 、聚集指数 (Ca) 、负二项分布指数 (K) 都显示红豆杉种群呈聚集型分布。用t检验预期值与实测值的偏离程度, 显示出t>t0.05 (3) , 证明了该调查区域的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型。
2.2 分段分布格局
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 四川万源望乡台红豆杉种群的9个龄级中, 大龄级的植株数量极少甚至缺失, 因此, 仅对1~6龄级的红豆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进行分析 (表2) 。
由表2可见, 红豆杉在幼龄阶段以及小龄级成年树呈聚集型分布, 但随着龄级的增长, 聚集度逐步下降。大型成年植株四周缺少幼苗和幼树, 没有相应的更新资源, 呈现随机型分布格局。
3 结论
种群空间分布是种群中所有个体在其生存生活空间里的布局或位置状态。其类型分成均匀型、集群型和随机型分布。论文以种群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从植物种群动态相关的角度出发, 以四川万源红豆杉种群为对象, 对其生命过程和种群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从种群空间分布来看, 四川万源望乡台红豆杉种群在幼龄阶段以及成年树2龄级和3龄级呈聚集型分布。成年植株呈随机型分布, 周围很少有幼苗和幼树, 没有更新资源。通过分析红豆杉种群整体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 揭示出该种群的动态结构特征, 为制定红豆杉保护策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Waters WE.1959.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aggregation in insects[J].J Economic Entomology, 1959 (52)
[2] David FN, Moore PG.Notes on contagious distribution in plant population[J].Ann Bot, 1954 (18)
[3] Lloyd M.Mean crowding[J].J Ani Ecol, 1967 (36)
[4]郑松发, 郑德璋, 廖宝文.海莲群落和木榄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1992 (2)
[5]王新功, 洪伟, 吴承祯.武夷山米储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1)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8
1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价值
珙桐是原产我国的特有树种。属第四季冰川孑遗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绿色大熊猫”、“林海中的珍珠”,树高可达20~25 m,花型似鸽子展翅,盛开时尤如满树群鸽栖息。蔚为壮观。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是驰名世界的珍稀观赏树种。对其研究保护,在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研究方面均有重要科学价值。园林价值:常被做为珍稀观赏景观树植于溪旁、池边、疗养院、宾馆、学校、公园。经济价值:珙桐木材纹理通直,木质沉重,不易腐烂,是优质用材。种子果皮能榨油,果肉质能提炼香粉,价值极高。是中国8种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之一,资源非常稀少。
目前国内外对珙桐资源的保护和研究非常重视,由于森林的砍伐及野生珙桐苗的挖掘栽培,原生地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珙桐资源越来越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若不采取保护措施,珙桐有可能被其它阔叶物种更替的危险,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被动圈地保护,限制采种有一定作用,但远不如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扩大珙桐人工繁殖规模,将繁殖成果应用到城市绿化,园林造景,林相调整领域,让珙桐资源的保护走上一条从被动保护到主动开发利用的新路上来。从而根本解决这一物种濒危状态,变“野生”为“栽培”。这既有利于保护珙桐资源,又可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瀕危珍稀植物珙桐生长环境条件
珙桐通常生长在海拔800~2 000 m以内的深山峡谷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其生长环境特殊。庐山长约29 km,宽约16 km,景区面积302 km2。最高峰汉阳峰1 474 m,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 917mm,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9月平均温度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非常适宜珙桐生长。庐山园林局科技人员已于2001年开始对珙桐的生长繁殖栽培作了大量前期试验工作,2007年开始将在庐山播种成功的珙桐成景树在庐山三宝树景区、花径景区、诺那塔院、庐山中学等地种植,景观效果非常好,其中有的已开花。这些与庐山园林前辈从外省引种的少数几株长势较好的珙桐树一起证明了庐山的气候、环境条件适合珙桐生长。
3 在庐山保护开发濒危植物珙桐的重大意义
3.1 有利于发展科技文化,促进庐山科学文化走向世界
庐山科学技术堪称卓越成就:一是中国第四季冰川的发现及其学说的建立;一是由中国学者创建的供科学研究而又正规的第一座森林植物园———庐山植物园的建立。
3.1.1 庐山地质成就需要珙桐相辅相承。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第四季冰川学说创始人李四光,凭着对科学考察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在1930年代在庐山考察并向世人宣告,庐山以第四季冰川遗迹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这一学说。1978年中国地质学会在庐山首次召开全国第四季冰川及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200余名与会代表考察了庐山的冰川遗迹后认为庐山不愧为是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诞生地,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地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2001年3月庐山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庐山是我国存留第四季冰川遗迹最典型、最集中的山体。“系地垒式断块山”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成因复合地貌特征,极具独特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而濒危珍稀植物珙桐也是第四季冰川孑遗物种,在第四季冰川遗迹地开发种植第四季冰川孑遗植物珙桐更能丰富庐山地质资源,挖掘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涵,发扬光大庐山地质科学文化。
3.1.2 庐山的植物资源成就需要珙桐相媲美。
庐山森林植物园第一任主任秦仁昌先生在“保护庐山森林意见”一文中写到:庐山为东南胜地,土质肥厚,气候温和,昔日森林,本称茂盛,加之交通便利,而对庐山植物的研究要早于其它名山。由于庐山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留下来,为保留古老的类型如鹅掌楸(Linidendron chinense)、檫木(Sassafras tzumu)等引进的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庐山森林植物园也就是现在的庐山植物园,从1934年建园至今,从国内外相继引进了千余种植物,使庐山增添了许多外来植物成分,现已达到4 000余种植物。已形成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特征,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得益于我国植物研究前辈们爱科学、爱国家的敬业奉献和庐山人民的辛勤奉献精神。也是庐山人民保护大自然、为中国植物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好见证。珙桐作为第四季冰川孑遗物种,至今仍顽强地保持原有植物形态。被当代生物考古学家称为“植物活化石”、“绿色大熊猫”。在庐山开发种植濒危珍稀植物珙桐,可以更加丰富庐山森林资源,既利于保护世界文化景观,调整庐山林相单一结构,提高庐山森林资然质量,又利于提升联合国优秀生态景区———庐山的品位。更能体现庐山人锐意进取、创新发展、敢为人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科学的理念。
3.2 有利于庐山与国际各界人民友好往来,推动庐山旅游事业高水平发展
珙桐一直以来象征着和平、美好、发展。当今世界人们已摒弃冷战思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地球上,反对恐怖主义已是21世纪的关键词。珙桐作为象征和平、友好、祝福的使节身份已走遍大江南北;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人民为了感谢台湾同胞给灾区的真情援助而转增送给台湾人民的17棵“绿色大熊猫”珙桐树和国宝大熊猫一同飞向宝岛台湾。既传递血浓于水的同胞手足之情,又带去了祖国人向往和平、祝福台湾的殷切希望。当台湾人民看到来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大禹故乡的珙桐开花,定会心潮彭拜,思乡万千。又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绵阳北川16万羌族人民向29届北京奥运会增送的29棵珍稀景观树———珙桐;向全国全世界人民传递“人文奥运”的理念,她透过第四季冰川孑遗物种珙桐至今仍顽强保持古生物原有的特性,折射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挠、团结自强、热爱和平的高贵品格和民族精神。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人民“向往和平、守望和平、主张和平、拥抱和平、维护和平”的美好愿望。
珙桐作为和平的象征,早在上个世纪就被人们崇尚,1869年在我国四川省宝兴县首次发现珙桐树后,英、美等国便不断派人前来中国采摘种子送回本国繁殖,此后并成为外国公园中最美丽的景观树。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时,美国白宫正有一株“中国鸽子树”,罗斯福便常以此树作为和平吉祥物,逢人夸耀。后来不知是何缘故,“中国鸽子树”开始枯萎,罗斯福十分着急,便向世人宣告,谁有“中国鸽子树”?愿以重金相求。后来中国四川一位教授电告他中国四川峨眉山有很多,罗斯福得知后即刻派他儿子远涉重洋前往中国峨眉山移植了一株回去,从此,中国特有的鸽子树便在美洲大陆开花结果。
更有意义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954年到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时,在日内瓦植物园旁边的巴尔顿别墅公园发现了正在开花的“中国鸽子树”,了解后得知是原产中国的,名叫“中国鸽子树”感到非常高兴,回国后立即组织有关植物研究人员开展珙桐植物的科研和繁殖工作,使得珙桐从静寂的深山迈向繁华的闹市,彰显其稀有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世界名山———庐山,开发种植象征和平意义的濒危珍稀植物珙桐,可以形成一个研究珙桐生命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的国际信息平台,以便世界各地爱好珙桐植物研究的学者交流。以珙桐的魅力作“媒介”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推动庐山旅游事业高水平发展。
3.3 有利于促进庐山十大和谐更加完美,提升庐山文化品位
庐山:山美、水美、人更美,曾是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山水诗的策源地、山水画的发祥地。历来以历史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而吸引中外游客,并以山水和谐、天地和谐、古今和谐、中外和谐、国共和谐、天地和谐、六教和谐、婚恋和谐、师生和谐、主客和谐而形成庐山独有的、举世无双的、无与论比的和谐美。这种美是其它名山望尘莫及的。这种和谐美的资源是厚重、丰润而又神秘的庐山文化的凝聚、演化和发展。历史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需要各种和谐因素,在和谐的庐山开发种植濒危珍稀植物珙桐既能丰富庐山森林资源美、又能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有利于促进庐山十大和谐更加完美,提升庐山文化品位。
3.4 有利于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景观建设和发展
庐山是世界上唯一获得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的风景名胜区。山体总面积302 km2,长约29 km、宽约16 km,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 474 m,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均降雨量1 917 mm,年均雾日191 d,年均相对湿度78%,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每年7~9月平均温度16.9℃,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9.6%,高等植物3 000余种、昆虫2 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这些丰富的资源奠定了庐山成为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的坚实基础。在庐山开发种植濒危珍稀植物珙桐能丰富庐山植物资源、增加庐山国家珍稀植物品种、改善自然环境、建立珙桐生态林、珙桐园林景观林、利于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景观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濒危珍稀植物珙桐是“植物活化石”、“绿色大熊猫”。在园林、旅游、经济、美学、古生物、植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世界文化景观地、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全国5A级旅游景区开发利用濒危珍稀植物珙桐,对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文化、促进庐山与世界各地人民友好往来、提升庐山文化品位、改善森林资源质量、调整林相结构、保护世界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为改变庐山森林资源中人工针叶林面积偏大、林相单一的现状,选择阔叶珍稀树中珙桐等作为调整林相树种。笔者对珙桐树的生长、繁殖、栽培开发做了大量前期试验工作,取得可行性效果。目前已在庐山各景区推广。此项工作的开展,既有利于濒危植物珙桐观赏树的保护开发,又有利于改善庐山森林景观和林相结构调整,将对保护世界文化景观产生重要意义。
关键词:瀕危植物,珙桐,开发,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俊愉.中国花径[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2]吴宗慈.庐山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峨眉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研究 篇9
1 峨眉山自然生态环境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分布
峨眉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川西盆周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腹地[2], 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气候区[3]。由于山体地形地貌复杂, 地势起伏大, 从山脚至山顶海拔高度变化为550~3099m, 山体水平面积约200 km2, 植物垂直分布带谱相当明显。报国寺至洪椿坪, 海拔500~1200m, 为常绿阔叶林和低山针叶林, 主要分布有峨眉耳蕨、峨眉红山茶、峨眉姜、四川朱砂莲、虎舌红、桫椤、峨屏草、篦子三尖杉、峨眉开口箭、峨眉凤仙花、四川金粟兰、川八角莲、杜仲、黄檗、峨眉四照花、红豆树、峨眉含笑、峨眉拟单性木兰等。洪椿坪至洗象池, 海拔1200~2100m, 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林, 主要分布有峨眉野连、天麻、厚朴、竹节参、四川旌节花、凹叶旌节花、木瓜红、类叶牡丹、银叶桂、藁本、珙桐、野核桃、峨眉岩白菜、峨眉紫堇、穆坪马兜铃、七叶一枝花、普通鹿蹄草、驴蹄草、杜鹃兰、支柱蓼等。洗象池至金顶, 海拔2100m以上, 为高山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 主要分布有川赤芍、狭叶竹节参、峨眉贝母、峨眉报春、苣叶报春、斑叶鹤顶兰、峨眉无柱兰、延龄草、独叶草、条裂紫堇、龙眼独活、雪胆、玉柏、小大黄、人参属植物、峨眉光亮杜鹃、箭竹、雪茶等。
2 峨眉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特点
2.1 起源古老
峨眉山地质古老, 地形复杂, 在新生代第三纪后, 未受到冰川的影响, 因而保存了许多古热带残遗的单种属、古老属植物, 其中很多都具有药用价植, 如银杏、桫椤、裸蒴、三白草、猫儿屎、串果藤、杜仲、厚朴、枫香、连香树等[4]。这些植物构成峨眉山重要的古老孑遗成分, 在区系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2.2 濒危度高
峨眉山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400余种, 其中濒危药用植物145种, 占10%以上。另外,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濒危植物种类名录中, 峨眉山共有32种植物被列入, 其中药用植物17种, 药用植物占54.125%[1]。
2.3 特有性强
峨眉山有特有种或中国特有种320余种, 占全山植物总数的10%左右, 比率高于全国。仅产于峨眉山或首次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就达100余种, 如峨眉锥栗、峨眉唐松草、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山莓草、峨眉胡椒、峨眉柳、峨眉矮桦、峨眉细国藤、峨眉鼠刺、峨眉葛藤、峨眉肋毛蔗、峨眉鱼鳞蔗等, 占当地特有植物类型的31.25%。
2.4 分布不均
据调查, 低海拔地区药用植物比较丰富,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较少, 主要有杜仲、桫椤、川八角莲等;在高海拔地段, 特有种、濒危种分布相对较多, 如峨眉野连、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山莓草、独叶草、延龄草、峨眉报春、峨眉贝母等, 占了峨眉山珍稀濒危植物的65%。
3 峨眉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致危因素
通过我们的认真分析和多方了解, 峨眉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致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物种自身因素
繁殖困难、存活力低, 适应力差等是导致物种濒危的根本原因。如峨眉黄连花粉粒比黄连小, 生活力较差, 表面三角形短刺先端较黄连钝, 不利在柱头上附着, 又有部分花粉干瘪萎缩, 致使种子量较黄连少, 不利于峨眉黄连的自我更新[5,6]。桫椤孢子体生长极其缓慢, 生殖周期长, 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且湿润的环境, 这些都限制了其种群数量的增加[7]。
3.2 地史演变
地史演变是物种变异、濒危、绝灭的强大动力, 它常使某地史时期某庞大的家族毁于一旦[8], 部分得以存活的种类也因环境的变化成为稀有物种, 如银杏、苏铁、桫椤等。
3.3 生境恶化
近些年金顶至九老洞一带的冷杉和箭竹大量死亡, 引起峨眉山上段药用植物种类明显减少。昔日覆盖在箭竹林下的苔藓植物层逐渐消失;松萝因失去寄主 (冷杉) 而无法生存;峨眉贝母、穿心莲子、大花刺参、单叶细辛、独叶草、鹿药、黄精等喜阴药用植物濒临灭绝, 取而代之的是喜光充足的蓼属、悬钩子属、柳属、蓟属和禾本科等植物[9]。
3.4 人为因素
1958年大炼钢铁, 60年代学大寨开荒种粮, 使峨眉山低段森林大量砍伐, 药用植物被毁。文革中草药运动, 赤脚医生、部队与地方医院、药厂等, 成担整车采挖峨眉山药材, 短短三四年, 游山道两旁、寺庙周围的药用植物被采挖一空, 造成一百多种药用植物濒临绝种[9]。1998年, 黄连价格上涨, 一些被利益驱使的人对峨眉黄连实行了几乎是毁灭性的采卖, 致使数量急剧减少, 如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偶见几株[10]。
3.5 生物因素
一些啮齿动物如野兔、黄鼠、松鼠、沙鼠等也给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如珙桐, 当幼胚蹭破坚硬的内果皮时, 因其具特殊香味, 很容易被老鼠吃掉[7]。另外, 外来入侵物种也常会引起物种的消失与灭绝, 如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凤眼莲等疯长成灾, 严重影响其他植物生长[11,12]。
4 峨眉山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措施
4.1 保护现状
4.1.1 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 (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的方式, 将植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的区域保护起来。1982年, 峨眉山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 1996年, 被又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 风景区总面积为154km2, 外围保护地带范围262km2。
4.1.2 迁地保护
对分布范围极小的濒危物种, 除采取上述就地保护外, 还需进行人工繁殖的研究和引种, 迁地保护, 具体措施有: (1) 建立植物园。植物园以收集保存多样性的植物为基本特征。目前, 峨眉山建有珍稀植物园和珍稀植物长廊、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各1个, 此外, 我院正积极地配合当地政府和安中亚峰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峰寺正筹备建立一个神农百草养生园。 (2) 其他迁地保护措施。当地居民将一些珍稀濒危名贵药用植物移植自家庭院, 也使一部物种得以保存。我校的植物园也为峨眉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
4.2 保护对策与建议
4.2.1 进一步加强植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峨眉山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区以来, 经过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 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与自然保区多的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 仍需加强建设和管理。
4.2.2 完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存工作。
针对箭竹和冷杉的大量死亡, 生态环境恶化, 药用植物大量减少这一现象, 要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 及时补栽或移栽, 恢复其生境。
4.2.3 严格法规, 加强管理。
严厉打击私自上山乱采乱挖的个人与集体行为,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对科研、教学标本的采集, 必须严格审批手续, 照章进行监督检查。
4.2.4 针对每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继续开展致危机制研究。
目前, 除峨眉黄连、延龄草等少数几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致危因素有报道外, 其他报道甚少。
4.2.5 加快峨眉山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基因库的建设。
种质资源库主要对药用植物种子、果实、花粉、无性繁殖体等活性材料进行保存与研究, 而种质资源基因库, 从细胞、基因水平对物种进行研究、保存及利用, 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重新构建已绝种的药用植物种类提供材料与依据。
4.2.6 合理开发利用峨眉山药用植物资源。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 篇10
1 鸡公山自然概况[1]
鸡公山位于河南南部信阳市境内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地理座标为北纬31°46′~31°52′,东经114°01′~114°06′。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上,是我国南北气候、植物的分界线,具有北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特征。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活动积温4 881℃,年均降水量1 118.7 mm,无霜期220 d,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湿润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为植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表现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物种丰富,具有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众多的植物种类中,包含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2 鸡公山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
鸡公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加之保护区严格的保护管理,使之成为珍稀濒危植物难得的天然避难所和理想的栖息地。据调查,鸡公山现有国家级保护植物40种[2~4]。鸡公山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分布见表1。
3 珍稀濒危植物产生的原因分析
珍稀濒危植物常常个体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一些种类正处于濒危甚至到了灭绝的境地。追溯其原因,有历史的、植物自身的和人为的等3个方面[5]。
3.1 历史原因
据资料载,鸡公山的形成在地质历史上是较为古老的山系之一,早在距今25亿年前的震旦纪以前已经开始形成,从中生代的三迭纪、侏罗纪到上白垩纪,这里被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所笼罩,在第三纪时被子植物就繁荣昌盛、种类丰富,经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每次冰期到来,天气变冷,一些热带、亚热带物种逐渐退却消失。冰期过后,气候转暖,一些热带、亚热带物种便向北侵移。在这种气候漫长变化过程中,使这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北侵南移和暖温带植物的南进北退反复交替,直到最后一次冰川消退,少数热带区系成分植物和许多亚热带区系成分植物及部分暖温带植物,在局部优越的环境中定居生存下来,形成了一群本身起源古老,遗传保守性较强而不易动摇适应变化环境边缘的物种。这些物种受边缘生态要素的作用,常常表现出种群数量和质量的明显临界性和脆弱性。一遇森林环境变迁,小气候变化,这些植物就容易陷入濒危的境地。
3.2 植物自身原因
该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兼有南北气候之长。但有些生态因子不如热带和暖温带,珍稀植物所需要的水、热条件的不足难以得到很好的补偿,缺乏广泛的适应能力,自然繁殖更新能力较差。许多种类常年不开花,或开花不结实,或结实而无种子形成,或有种子而胚胎发育不全,致使天然更新繁殖较困难。如连香树、天目木姜子等种群数量稀少,常常缺乏授精者。多数珍稀濒危植物属于慢生性树种,这些生长缓慢现存数量不多的树种,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更新成林。
3.3 自然灾害
森林病虫害大发生时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的开花、受粉,危害它们的果实及种子,使一些原来就更新困难的物种更新更难,同时严重的病虫害会使大面积的森林遭受破坏,危及濒危植物。
3.4 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乱挖滥采野生植物,如天麻、石斛等珍稀植物很多被采挖,天竺桂、青檀、杜仲等珍稀树种被乱剥皮现象,造成资源日趋减少,森林植被退化,珍稀种类大量减少或绝灭。
4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4.1 对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实行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种质资源保护和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那些失去了生存繁育条件、在自然环境中无法保存的物种,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可能是惟一的途径(许再富,1996,1999)。鸡公山自然保护区1977年规划建设了占地100 hm2的鸡公山珍稀植物园对这类植物进行集中专门的保护。
4.2 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珍稀濒危植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其进行系统的保护研究。目前国际上实施的保护措施一般有3种[6]: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种质库保护。种质库保存是离体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包括离体保存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织培养物等。离体种质保存是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植物非常有效的方法。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已经营建面积6.8 hm2的杉木基因库,收集了183个地理种源,是全国最大的杉木基因库之一。建议继续开展并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建立更多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基因库或种质资源库,为开展繁殖育种工作提供优质种源。
4.3 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学研究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应以科学研究为依据,要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科研工作,为各项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4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现有生境恢复植被
保护现有生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和适应的潜在能力。对珍稀濒危植物,其遗传结构最好在自然生境中保存,使其能继续与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以保持其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完整性。为此,建议:在各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内,应划定特定的保护小区或生境小区,在这些小区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保护好野生植物的生境。
参考文献
[1]宋朝枢.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M].北京:国家林业局办公室,1999:1213.
[3]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卢炯林,王磐基.河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5]卢炯林.河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调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4):439-457.
【珍稀濒危动植物论文】推荐阅读:
珍稀濒危植物06-01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1-10
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08-24
珍稀濒危07-19
珍稀动植物11-02
濒危植物11-14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研究11-27
濒危植物长蕊木兰的核型06-12
珍稀06-16
珍稀保护树种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