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2024-09-07

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技术(共7篇)

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篇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大棚温室草莓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由于温室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 加之连年种植, 品种抗病性差, 棚室草莓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 特别是白粉病已成为常发性病害, 一般减产10%~20%, 重的达50%以上, 甚至绝收,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1 发病特点

草莓白粉病始见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危害严重期在12月至翌年2月。病害早期仅在发病中心病株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病斑, 随后叶背上形成白色粉状物,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随着病情加重, 白粉布满整个叶片, 叶缘上卷呈汤匙状, 叶片逐渐枯黄;花蕾、花瓣受害时呈紫红色, 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受害时, 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 幼果失去光泽、硬化, 青果停止膨大, 呈瘦长形, 着色差, 影响浆果品质。病情严重时, 除叶片外, 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均能发病, 造成幼果停止发育、干枯;果实上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 失去食用价值;严重时使整个植株死亡。

2 侵染循环

草莓白粉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寄主上一代接一代地完成周年的循环侵染。当环境适宜时 (空气相对湿度大, 温度20~25℃) , 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 然后萌发产生芽管和吸器侵入危害。病菌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中繁殖迅速, 5~7天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断重复发生、扩大蔓延。病害初期仅在中心病株上产生病斑, 后通过分生孢子向四周扩散, 直至全棚植株发病。

3 影响因素

3.1 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 发病适温为15~25℃, 低于5℃、高于30℃均不发病。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温为20℃左右, 相对湿度90%以上。病害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为40%, 湿度越大, 越利于病害发生, 当相对湿度80%以上, 病害极易暴发流行。在深秋至早春如遇连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 温度低, 相对湿度大时, 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 反复浸染, 病害发生重, 2002年和2004年凤翔县出现了以上天气, 造成了病害大流行。

3.2 发病与品种的关系

不同品种间病害发生差异较大。适合本地棚栽的草莓品种有明宝、益香、丰香等, 其中明宝、益香较抗病, 发病较轻, 而丰香极易感病暴发流行。

3.3 发病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 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 后者在11月中旬才出现发病中心。另外, 偏施氮肥, 草莓生长旺盛, 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如适期、适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则发病较轻。

4 防治方法

棚室草莓白粉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全程控制”的策略, 通过实施农业、药剂等综合配套措施,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病品种。

可选用明宝、益香等较抗病的品种, 尽量不选用丰香等感病品种。

4.1.2 实行轮作换茬。

重病田可进行水旱轮作。轮作作物以十字花科蔬菜、豆类为宜, 茄科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害, 不宜作为轮作作物。

4.1.3 清洁田园。

草莓收获后及时清理、焚烧病残体;定植前清除田间各种杂草;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老叶, 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避免病菌随雨水和气流进行再侵染, 减少菌源基数。

4.1.4 加强栽培管理。

移栽前草莓田要深耕翻土, 并进行大棚、土壤、移栽苗等消毒, 以减少初菌源;覆地膜前应除草, 以减少中间寄主;培育壮苗,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搞好大棚通风换气;合理施肥,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磷钾肥为主, 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忌偏施重施氮肥, 提高植株抗病性;科学用水, 雨后注意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 减少病原菌侵染。现蕾后及果实膨大期、收获高峰期应特别注意水的管理, 最好利用膜下滴灌法, 切忌漫灌;改革栽培制度, 实行一年一栽制。

4.2 生态防治

调控棚室温、湿度能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先要采用双行起垄移栽与全膜覆盖技术, 利于提高地温, 缩小与棚室的温差, 减少结露, 增强光照。其次是建立滴灌或膜下浇水的设施, 若无膜下浇水设施, 应科学用水, 切勿漫灌, 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应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相对湿度。棚内理想的相对湿度, 开花坐果期为60%左右, 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

4.3 药剂防治

4.3.1 适期用药。

防治草莓白粉病要坚持预防为主、全程控制, 从苗期抓起, 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 并用药预防2~3次;定植后要重点对发病中心株及周围植株进行防治, 连喷2~3次, 间隔期7~10天。

4.3.2 对症下药。

可选用25%粉锈宁2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10%世高1000~15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500~20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50%多硫悬乳剂500~600倍液、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连阴雨天气用药, 可选用百菌烟熏剂。

4.3.3 科学用药。

喷药要均匀周到, 叶面、叶背均要喷到, 并要注意防治药剂的交替使用, 以防产生抗性。

4.3.4安全用药。

要选用安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 大棚草莓扣棚后对药剂非常敏感, 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喷施, 同时不得与其它药剂、微肥混用, 避免产生药害;开花期一般不用药, 否则易产生畸形果;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应选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采收前7天应停止用药, 控制农药残留。

西葫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篇2

1. 危害症状

白粉病在西葫芦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叶片发病最重,叶柄和茎次之,果实很少受害。发病初期,叶面、叶背或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随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为病菌的子囊壳。

2. 发病规律

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其病菌可在瓜类作物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再侵染主要是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白粉病在10℃~25℃条件下均可发生,低湿即可萌发,高湿萌发率则明显提高。因此,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的流行速度将加快。

3. 发病特点

(1)品种存在抗病性差异据调查,不同西葫芦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2)温湿度控制不当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及感病的寄主,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3)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不同一般植株顶端嫩叶不发病,距地面较近的老叶发病很轻,以植株中间的叶片发病较重。

4. 防治措施

(1)选抗病品种选用对白粉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如邯郸西葫芦、中葫3号等。

(2)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及植株底部枯、黄、老叶等。一茬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田间所有的蔬菜残余植株、叶片及杂草,并远离菜地烧毁,以清除病菌的寄主,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大棚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篇3

一、发生规律

1. 症状

病害早期仅在发病中心病株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病斑, 随后叶背上形成白色粉状物,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靠空气向周围扩散, 直至全棚植株发病。病情重时, 除叶片外, 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均能发病, 造成叶缘萎缩、枯焦, 幼果停止发育、干枯, 果实上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 失去食用价值, 甚至整个植株死亡。

2. 品种抗性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品种的抗性有密切关系。宝交早生、因都卡、新明星、杜克拉、图得拉、卡尔特1号、哈尼等品种较抗病;丰香、幸香、达娜、福羽、芳玉、春香、丽红等品种抗性较差;章姬、鬼怒甘、枥乙女等属中抗白粉病品种。

3. 温湿度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 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 最适相对湿度为90%以上。光照弱、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 反复浸染, 致使该病暴发成灾。

4. 室内通风状况

室内通风状况良好时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通风状况良好时, 温湿度适宜, 同时叶片上的水滴不多, 因此发病率较低。

5.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太大时, 湿度大, 光照不足, 导致植株生长柔弱, 易发生此病。

6. 施肥

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偏施氮肥, 草莓生长旺盛, 叶面大而嫩绿, 易患白粉病。如适期、适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则发病较轻。

7. 温室清洁卫生

当温室清洁卫生不好, 乱堆杂物和植物残体时, 发病较重;室内清洁卫生较好, 并对温室和苗床定期消毒时, 发病率明显较低。

8. 虫害

当虫害较多时发病较严重。这可能与害虫取食时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染有关。此外, 害虫为害后, 使植株的抗病力减弱, 更有利于发病。

二、综合防治技术

根据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规律, 通过以下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1. 农业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 尽量选用宝交早生、因都卡、新明星、杜克拉、图得拉、卡尔特1号、哈尼、章姬、鬼怒甘、枥乙女等抗病品种。如果栽植了不抗病品种, 要格外注重预防白粉病发生。

(2) 加强栽培管理 (1) 实行轮作, 轮作的作物以十字花科蔬菜或豆类为宜, 茄科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害不宜轮作。 (2) 及时清理干净棚内或田间的上茬草莓植株和各种杂草后再定植。切忌施氮肥过量和栽植密度过大, 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 避免人为传播。草莓收获后应彻底清理、焚烧病残体。生长期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老叶, 带到棚外深埋, 减少菌源基数。 (3) 调控棚室湿度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首先要采用双行起垄移栽与全膜覆盖技术, 有利提高地温, 缩小与棚室的温差, 减少结露, 增强光照。其次是建立滴灌或膜下浇水的设施, 若无膜下浇水设施, 应科学用水, 切勿漫灌, 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应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相对湿度。棚内理想的相对湿度, 开花着果期为60%左右, 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

2.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具有不产生抗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因此建议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可喷洒2%农抗120、2%武夷菌素 (BO-10) 水剂200倍液或多氧霉素 (多抗霉素、宝丽安) 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隔7天再防1次。

3. 化学防治

(1) 喷雾法可选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乳剂500~600倍液, 于发病初期喷雾。7~10天喷1次, 连喷2~3次。扣棚前后白粉病开始发病, 要选用安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40%福星乳油5 000~8 000倍液等对白粉病防效较好, 且对草莓安全。开花期一般不能喷药, 否则易产生畸形果。如需用药, 优先使用烟剂。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应选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白粉病是一种对药剂较易产生抗性的病害, 在生产中应做到轮换交替用药, 每次施药间隔期7~10天。大棚草莓, 特别在扣棚后对药剂非常敏感, 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喷施, 同时不得与其他药剂、微肥混用, 避免产生药害。

(2) 烟熏法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200~250g/亩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使用烟熏剂不会增加棚内湿度, 因此值得推荐。还可采用硫磺熏蒸技术预防。硫磺熏蒸技术是在棚内每100m2安装一台熏蒸器, 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 在傍晚大棚盖帘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 每次4小时。其间注意观察, 硫磺粉不足时及时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m处。为防止硫磺气体硬化棚膜, 可在熏蒸器上方1m处设置一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此种方法对蜜蜂无害。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 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如果棚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

番茄白粉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篇4

一、发病规律

番茄白粉病在张掖市于6月中旬开始发病, 7月上旬、中旬为发病高峰。常形成发病中心, 再向四周扩散, 病害蔓延很快。在10℃~30℃范围内分生孢子都能萌发, 而以20℃~25℃为最适, 超过30℃或低于10℃则很难萌发, 且会失去生活力。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落在寄主叶片上, 分生孢子端部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 菌丝体附生在叶表面。分生孢子从萌发到侵入需24h, 每3d长出3根~5根菌丝, 5d后在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状病班, 经7d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 进行再侵染。白粉病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

二、症状

番茄叶片、叶柄、茎秆、果实均可染病, 叶片发病重, 茎次之, 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叶柄、叶面及茎部出现褪绿色小点, 扩大后呈不规则粉斑, 上生白色絮状物 (即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初期霉层较稀疏, 渐稠密后呈毡状, 病斑后向四周扩展, 严重时叶片布满白粉, 相互连接成片, 叶片变黄发褐, 大量脱落仅剩枝干。有些病斑发生于叶背, 则病部正面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斑块, 后整叶变褐枯死, 其他部位染病, 病部表面也产生白粉状霉斑。

三、病原

该病由子囊菌门鞑靼内丝白粉菌侵染引起, 学名为Leveillula taurica (Lev.) Am。菌丝内生, 无性世代为Oidiopsis taurica (辣椒拟粉孢) , 分生孢子棍棒状或烛焰状, 单个顶生于由气孔伸出的孢子梗顶端, 无色, 大小40μm~80μm×12μm~21μm。闭囊壳埋于菌丝中, 近球形, 直径140μm~250μm, 附属丝丝状与菌丝交织、不规则分枝, 内含子囊10个~40个;子囊近卵形, 大小80μm~100μm×35μm~40μm, 其中多含子囊孢子2个。有时可见Oidurn lycopersici Cooke et Mass. (番茄粉孢) 危害茎叶。

四、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在温室栽培的番茄上越冬, 此外也可以闭囊壳随病残体于地面上越冬。开春条件适宜时, 闭囊壳内散出的子囊胞子随气流传播蔓延, 后又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 成熟的分生孢子脱落后通过气流进行再侵染, 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0℃~25℃。

五、防治方法

㈠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减少越冬菌源。提高植株自身生长势, 抵抗病菌入侵, 其方法是在水中加入0.3%的钾肥、1%的尿素或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

㈡棚室熏烟灭菌定植前几天将棚室密闭, 每100m3用硫磺粉250g、锯末500g, 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袋, 分放在棚室内, 在晚上点燃熏一夜。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用暗火点燃熏一夜。

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篇5

1 病原及其危害特点

病原主要为瓜类单囊壳白粉菌 (Sphaerothecacucurbitae (Jacz.) Z.Y.Zhao) , 菌丝体初为白色, 随老化变褐, 在寄主表皮细胞上寄生, 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寄主的营养和水分。无性世代产生成串的、椭圆形的、无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不分枝, 圆柱形, 无色。有性世代均产生扁球形、暗褐色的、无孔口的闭囊壳, 附属丝丝状。瓜类单囊壳的子囊1个, 子囊孢子4~8个[1]。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很广泛, 除危害葫芦科蔬菜如黄瓜、甜瓜、南瓜、冬瓜等外, 还可侵染向日葵、芝麻、绿豆、凤仙花等多种作物和多种杂草。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点, 后向四周扩展形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 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后期呈灰黑色, 病叶黄枯[2]。甜瓜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受害, 尤以生长后期受害最重。

2 发病规律

病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 其次是雨水[2,3]。条件适宜时, 病害的潜伏期很短, 病菌在病部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使病害蔓延。雨后干燥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 尤其当高温干燥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时, 此病即流行。白粉病菌是一类较耐旱的真菌。水分会使分生孢子吸水, 膨压增高而使孢壁破裂, 因而对其孢子的萌发反而不利。白粉菌对湿度的要求幅度较宽, 虽然湿度增高更有利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 但即使是空气湿度降低到25%的情况下, 分生孢子仍可以萌发并侵入为害。往往是在寄主受到一定干旱影响下, 白粉病发病更重, 原因是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 这对表面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菌的侵染是有利的。白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 以20~25℃最合适, 不能低于10℃或高于30℃。总之, 气象条件中空气湿度大、温度较高 (20~24℃) , 最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温室或塑料大棚白粉病发生较重, 主要就是由于在温室或大棚内较容易得到白粉菌对温湿度的最合适要求。过于高温干旱或过多降雨都会减缓白粉病流行的速度。施肥不足、管理不善、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时、环境阴蔽、光照不足, 均易造成植株生育衰弱, 而降低了对白粉菌侵染的抵抗力。而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湿度增高等, 也有利于白粉菌的发生[4]。因此, 凡是窝风地、低洼地或排水不良的地块, 白粉病发生都较重。靠近温室或大棚的地块, 由于初菌源较多, 一般发病亦较早且较重。

3 防治技术

防治甜瓜白粉病, 应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措施为主, 结合适时进行药剂防治, 可以有效控制其发生和蔓延。一般抗霜霉病的甜瓜品种均抗白粉病, 可以选择种植。盆土或苗床土壤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1混合后稀释600~700倍液喷洒消毒。栽培上注意剪除过密、枯黄的枝叶, 拔除重病株, 清理病叶、落叶, 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种植, 控制土壤湿度, 增加通风透光, 施足基肥, 及时培肥, 增施磷钾肥, 避免过多施用氮肥, 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初期喷施农用抗菌素或农抗120, 浓度为100 mg/kg, 每隔7 d喷1次, 连喷2~3次, 防效达80%以上。发病初期喷高脂膜, 浓度为30~50倍, 喷后在植物体表面形成1层极薄的膜, 可使病菌缺氧致死, 隔6~7 d喷1次, 连喷3~4次。保护地采用熏烟法, 即用硫磺熏烟消毒, 定植前几天, 将棚密闭, 用硫磺粉2.5 g/m3、锯末5 g/m3掺匀后, 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内, 于晚上点燃熏一夜。发病初期, 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 500倍液, 或40%多硫胶悬浮剂400倍液, 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 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或4%朵麦可水剂1 500倍液等药剂隔5~7 d喷1次, 连喷3~4次。生产上应抓住白粉病发病初期用药, 同时为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 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上述药剂宜轮换交替使用[5]。

参考文献

[1]王建设, 宋曙辉, 唐晓伟, 等.甜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与分子标记[J].华北农学报, 2005, 20 (1) :89-92.

[2]殷丽娟, 高运杰.甜瓜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北方园艺, 2005 (4) :66.

[3]张庆平, 高永权, 邬勇, 等.巴彦淖尔地区厚皮甜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5) :51.

[4]徐晨光, 王国华.10种杀菌剂防治甜瓜白粉病的效果[J].中国瓜菜, 2006 (2) :22-23.

日本鲜切花香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6

1 白粉病

1.1 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蔓, 多始于叶片。叶面初期出现白粉状黄色小点, 后扩大呈不规则粉斑, 互相连合, 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 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 病情扩展后波及全叶, 致叶片迅速枯黄。茎染病后也出现小粉斑, 严重时布满全茎, 致茎部枯黄, 嫩茎干缩。后期病部现出小黑点, 即闭囊壳。

1.2 病原

Erysiphe pisi DC.为豌豆白粉菌,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1.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遗落在土表的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 后期病菌产生闭囊壳越冬。日暖夜凉多露潮湿的环境适合其发生流行。

1.4 防治方法

(1) 实行轮作。 (2) 搞好种子消毒。种子浸泡24小时后再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消毒。 (3) 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 即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增施磷钾肥, 避免偏施氮肥, 定期喷施植宝素6000~700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力。 (4) 适时防治。抓住香豌豆第1次开花或在病害始发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5%三唑酮或75%百菌清1500倍液、21%复生水剂或5%菌毒重碘水剂1000倍液, 或80%群科乳油1200倍液进行防治, 每隔10天1次, 连续防治3~4次。

2 褐斑病

2.1 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 病斑边缘明显, 斑上具针尖大小的小黑点, 即分生孢子器。茎染病, 病斑褐色至黑褐色, 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 向内扩展波及种子上, 致种子带菌;种子病斑不明显, 湿度大时污黄色或灰黄色。

2.2 病原

Ascochyta pisi Libert, 异名Diplodina macrophomides Camara, 为豌豆壳二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2.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或随同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播种带菌种子, 长出幼苗即染病, 子叶或幼茎上出现病痕和分生孢子器, 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 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潜育期6~8天。田间15~20℃及多雨潮湿易发病。

2.4 防治方法

参照白粉病。

3 霜霉病

3.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嫩梢受害也多。初期叶面出现褪色斑, 菌丛孢子层生于叶背或叶面, 白色至淡紫色。孢子层在叶背的多, 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 最后布满全叶, 致叶片枯黄而死。

3.2 病原

Peronospora pisi Sydow, 异名P.uiciae de Bary, 称豌豆霜霉,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3.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 从子叶的胚茎侵入, 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 进入芽或真叶, 形成系统侵染, 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 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经多次再侵染导致该病流行。一般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

3.4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从无病地留种。 (2) 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3) 清洁田园, 病残体集中烧毁, 及时耕翻土地。 (4) 按配方施肥, 合理密植。 (5) 药剂防治。用35%甲霜灵拌种剂, 以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发病初期选用90%三乙膦酸铝或60%琥·乙膦铝500倍液、72%克露或72%霜脲锰锌800~1000倍液、69%安克锰锌1000倍液进行防治, 隔10天左右1次, 连续防治2~3次。

4 根腐病

4.1 症状

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 以开花期染病多, 主要为害根茎部。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 逐渐向中、上部发展, 致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 纵剖根部, 维管束变褐或呈土红色, 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 轻则造成植株矮化, 茎细、叶小或叶色淡绿, 个别分枝呈萎蔫或枯萎状, 发病严重的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 呈“细腰”状, 病部皮层腐烂, 或开花后大量枯死, 致使全田一片枯黄。

4.2 病原

Fusarium solani (Martius) f.sp.pisi (Jines) Snyder et Hansen, 为豌豆腐皮镰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4.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本菌为土栖菌, 可经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传播蔓延, 经种皮或支根侵入延至主根。易与枯萎病混淆。该病发生适温24~33℃, 土温的影响常较土壤湿度大, 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 轮作年限超过3年病害明显减轻, 前茬为胡麻或休闲地发病轻。

4.4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根腐病的品种。 (2)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减少化肥施用量。 (3) 药剂拌种消毒。用种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 或用种子重量0.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均有一定效果。

5 潜叶蝇

5.1 学名

Phytomyza horticola Gourean, 属双翅目, 潜蝇科。别名:夹叶虫。

5.2 寄主

发生广, 危害杂, 除危害香豌豆外, 还可危害大丽花、瓜叶菊、菊花等100多种植物。

5.3 为害特点

幼虫潜入叶片及嫩梢表皮下取食叶肉, 形成弯曲的白色隧道, 有时叶肉被吃光, 造成叶片枯萎。成虫也能为害, 雌、雄成虫从表皮刺破处舔吸汁液, 使叶片上产生许多白点。

5.4 形态特征

成虫为褐色小蝇, 体长1.8~2.7mm, 头部褐色或红褐色, 胸部隆起, 腹部灰黑色。卵散产于嫩叶背的表皮组织里, 产卵处可见白色小圆点。卵为长椭圆形, 约0.3mm长, 淡灰白色, 表面有皱皮。长大的幼虫体长2.9~3.4mm, 蛆状, 初为乳白色, 后变黄白色。

5.5 生活习性

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 吸食汁液。雌虫把卵散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 卵经5~11天孵化, 幼虫期5~14天, 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 蛹经8~16天羽化为成虫, 每世代夏季3~4周, 冬季5~6周。

5.6 防治方法

(1) 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 667m2设置15个诱杀点, 每个点放置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 3~4天更换1次。 (2) 科学用药。

6 蚜虫

6.1 学名

Megoura japonica (Matsumura) , 属同翅目, 蚜科, 别名蚕豆修尾蚜。

6.2 寄主

香豌豆、豌豆、蚕豆、大豆等。

6.3 为害特点

为害嫩梢和叶背, 致新生叶卷曲, 节间缩短, 抑制生长, 影响花量。

6.4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 体长3.7~4mm, 宽则横带, 各胸节具大缘斑, 后胸具断续中侧小斑。有翅孤雌蚜, 头和胸均黑色, 腹部色浅。1~6腹节有缘斑, 腹管前后斑围绕腹管相融合, 第7、8节斑呈横带。

6.5 生活习性

年生代数不祥, 6月为害蚕豆。

6.6 防治方法

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篇7

1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0~1.5mm,雄虫略小,淡黄白色,翅面覆盖白色蜡粉,复眼赤红色,触角丝状,前后翅翅脉简单。卵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1龄若虫虫体椭圆形,有足和触角可以活动,腹末有1对长尾须。2~3龄若虫的足和触角均退化,不能活动。伪蛹虫体周缘出现蜡丝,身体逐渐加厚呈蛋糕状,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2 发生规律

在北方温室条件下1a可发生10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蔬菜上越冬,或继续繁殖危害。各虫态均不能在野外越冬,北方保护地生产为其连续发生提供机会[3]。南方各地虽有分布,但虫量少,为害不大。

次年春,白粉虱自南向北随露地蔬菜的种植与移栽,由温室蔬菜向露地蔬菜、花卉和杂草迁移,栖息并吸食寄主幼嫩叶片汁液。7、8月间虫口密度增长较快,8、9月间为害严重。离温室近的露地发生早、受害重。10月下旬,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又开始向温室内迁移为害越冬[4]。由于温室白粉虱寄主广泛,世代多,发育速度快,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体被蜡粉,防治困难,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上的一大难题。

湿度是影响白粉虱越冬和发育的主要因素。在北方温室白粉虱不能在野外越冬。通风透光不良的田块有利于白粉虱的生活与繁衍。

3 危害特点

3.1 植株生长受阻

白粉虱具刺吸式口器,成、若虫群居叶背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其唾液能破坏叶绿素和淀粉,有时使细胞质壁分离。受害叶常出现褪绿斑,使光合作用减弱,影响糖的积累,使受害的作物造成减产;虫量过大时叶片枯黄而渐萎蔫,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

3.2 植物诱发病害

白粉虱通过取食能传播病毒病,减产尤重;排出蜜露导致霉菌大量繁殖,在叶面形成一层黑色“煤污”,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其失去商品价值。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4.1.1 培育无虫苗

育苗时尽量在没有白粉虱的温室内育苗。根据市场需求选用高产、稳产、品质好和抗虫性强的蔬菜品种。

4.1.2 清洁棚室

结合整枝打杈,清理棚室内的残枝落叶,摘除带虫老叶,带出温室外及时处理。4.1.3合理种植避免黄瓜、番茄、青椒、菜豆等其喜好的作物混栽。棚室附近避免栽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易严重发生白粉虱的蔬菜,优先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减少虫源。

4.2 生物防治

采用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和轮枝菌等天敌可防治白粉虱。在释放白粉虱天敌时尽可能在田间少施或不施农药,避免杀伤天敌,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4.3 物理防治

4.3.1 黄板诱杀

利用大部分白粉虱对黄色具有正趋向性, 可在温室和大棚内设置黄色黏虫板进行诱杀。

4.3.2 利用防虫网

可在大棚和日光温室用防虫网封闭门窗或建立隔离门,可以有效地减少粉虱的进入。或者用防虫网覆盖在新种植的作物上,让成虫无法在植株上产卵。

4.4 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上, 坚持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用药原则, 将虫害控制在低水平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4.4.1 喷雾法

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25%灭螨锰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 或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或2.5%功夫乳油, 或20%灭扫利2 000倍液, 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2 500~3 000倍液, 或50%马拉硫磷乳油, 或40%乐果乳油各1 000倍液, 隔5~7d喷1次, 连续防治3~4次, 均有较好防治效果[5]。由于白粉虱世代重叠, 在同一时间同一作物上各个虫态并存, 而当前药剂没有对所有虫态皆有效的种类, 所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必须连续用药几次。

4.4.2 烟雾剂熏杀

当白粉虱发生较重时, 用灭蚜宁4.95 kg·hm-2, 或用22%敌敌畏烟剂4.0kg·hm-2, 于傍晚闭棚熏烟。或在花盆内放锯末, 洒上80%敌敌畏乳油, 每次300~400g, 放上几块烧红的木炭或几个烧红的煤球即可。

参考文献

[1]张帆, 罗晨, 张君明, 等.保护地菜田粉虱的生物防治[J].中国蔬菜, 2011 (5) :25-27.

[2]刘大军, 王小奇.温室白粉虱对5种蔬菜的偏好性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 2008 (10) :21-22.

[3]李扇妹, 黄渭泉, 张金妹, 等.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9) :133.

[4]付雪, 叶乐夫, 王贵强, 等.黑龙江地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发生动态[J].应用昆虫学报, 2011, 48 (1) :32-37.

上一篇: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下一篇:艺术发展规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