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2024-08-12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精选11篇)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篇1

由于蔬菜大棚内土壤、空气湿度均显著高于露地, 一般连作时间较长, 在冬季为一些不能在北方越冬的害虫提供了越冬条件, 因此大棚蔬菜病虫明显重于露地。春季大棚黄瓜白粉病是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 尤其中后期植株生长衰弱时, 容易发生流行。黄瓜白粉病菌除危害黄瓜以外, 也危害西葫芦、南瓜、苦瓜、西瓜、甜瓜和某些花卉等。

1 病症

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茎和叶柄, 一般不危害瓜条。发病初期, 叶片正反面出现近圆形白色星状小粉斑 (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 , 以叶面居多, 后向周围蔓延连结成片, 严重时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后期白色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白色, 产生许多小黑点, 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叶片逐渐变灰白色至灰黄色, 且质地变脆。植株从幼苗期即可受害, 但以中后期发病为多。

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 也能在温室大棚生长的瓜类蔬菜或月季花上越冬, 瓜类作物连茬的温室、大棚是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从叶面直接侵入。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温为15~30℃, 相对湿度80%以上, 当相对湿度降至25%时, 分生孢子也能萌发。孢子遇水时, 易吸水破裂, 不利萌发。温室大棚和田间在淹水或雨后干旱, 白粉病发病重, 这是因为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 对表皮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菌的侵染有利, 尤其当高温干旱, 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 或持续闷热, 白粉病极易流行。黄瓜栽培过密、光照不足、管理粗放、植株徒长、早衰等都会促使白粉病流行。

3 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也不同, 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如鲁黄瓜4号、鲁黄瓜10号、济南密剌、津研4号、津春3号、津杂1号、津杂2号、夏丰1号等。

3.2 温室大棚消毒

温室大棚定植前10d左右, 造墒后覆膜盖棚, 密闭使棚室温度尽可能升高至45℃以上进行消毒。温度越高、时间持续越长、效果越好。也可每公顷温室大棚用硫磺粉30~45kg掺锯末75~90kg点燃熏蒸, 还可每公顷用45%百菌清烟剂15kg熏蒸, 熏蒸时温室大棚需密闭。

3.3 栽培防治

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75~110t、磷钾肥325~450kg作基肥,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施一些鸡粪、大粪干、草木灰等。结瓜期分3~4次追施速效氮肥和追施叶面肥。温室大棚栽培黄瓜还要进行二氧化碳施undefined肥, 防止植株早衰, 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培方式应采用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 保护根系及时绑蔓或吊秧, 中耕除草, 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并带出田外或温室大棚外集中处理, 适当控制浇水, 露地黄瓜应及时中耕, 搞好雨后排水, 减少田间相对湿度。温室大棚要尽可能增加光照, 加强通风。

3.4生物防治

白粉病发病初期, 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BO-10水剂200倍液, 4~5d喷一次, 连喷2~3次。

3.5物理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 5~6d喷一次, 连喷3~4次, 以在叶面形成保护膜, 防止病原菌侵入。

3.6化学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15%三唑酮 (粉锈宁) 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4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30%DT悬浮剂4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7~10d喷一次 (三唑酮喷雾应间隔15d再喷第2次) , 连喷2~3次。

综上所述防治的关键是加强栽培管理, 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促进黄瓜健壮生长, 提高黄瓜抗性, 推迟和减轻病虫发生。一是科学施肥, 增施磷、钾肥料, 做到氮、磷、钾、微肥合理配施。二是合理灌溉, 改大水漫灌为膜下滴灌或渗灌。三是及时中耕松土, 增强土壤通透性, 降低土壤湿度, 提高土壤温度。四是加强晴天白天通风和夜间保温, 控制棚内温度和空气湿度, 白天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夜间最好不低于20℃, 并使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下。五是随时摘除病叶、病花、病瓜和衰老黄叶, 消灭初发害虫, 既可减少病虫源, 又利于通风降湿。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篇2

250

10~30

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冲洗、浸泡、喷洒消毒。

500

20~30

喷洒量以喷湿为宜。

食饮具

250

20~30

消毒非传染病病人使用食饮具;

1000

30

消毒传染病病人使用后的食饮具;

果蔬

100~200

10

果蔬应当先清洗、后消毒;

织物

250~400

20

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

饮用水

根据消毒后水中余氯量计算投加量

≥30

片剂应当先碾碎再溶解;

污水

根据消毒后污水中余氯量计算投加量

≥60

消毒后污水中余氯应当达到4mg/L ~6mg/L。

排泄物

10000~0

≥120

秋季菊花白粉病的防治 篇3

症状:菊花白粉病感染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透明小白粉斑点,以叶正面居多,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幼嫩的茎也易感染。在温湿度适宜时,病斑可迅速扩大,并连接成大面积的白色粉状斑或灰色的粉霉层。严重时,发病的叶片褪绿、黄化,嫩梢卷曲、畸形、早衰,茎秆弯曲,新梢停止生长,花朵少而小,植株矮化不育或不开花,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防治方法:一是在栽培上注意剪除过密、枯黄的枝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源传播。二是控制土壤湿度,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叶片的抗病能力,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在浇水时注意保持叶片干燥。三是盆土或苗床、大田土壤要用药物杀菌,可用50%甲基硫菌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药剂600~700倍液喷洒。发病初期用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75%十三吗啉乳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即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发病盛期,可用15%粉锈宁乳剂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辣椒白粉病的防治 篇4

一、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新、老叶片均可发生, 一般先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 叶片正面出现褪绿小黄点, 后扩展为边缘不清晰的淡黄色斑。病部背面产生薄层白粉状物。严重时, 整片叶背布满灰白色的粉状物。有时斑中央有坏死斑点。最后, 叶片变褐枯死、脱落。叶柄、茎和果实受害时, 也产生白粉状霉斑。

二、发病条件

由子囊菌亚门鞑靼内丝白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或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或在田间宿根杂草上越冬。另外, 病菌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 离开残体也可存活几个月。当气候适宜时, 病菌通过气流传播。空气湿度低于60%的稍干燥条件下, 病菌才能流行。病菌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0~35℃, 适温为15~25℃, 昼夜温差大时, 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 从根源上有效的减少辣椒的发生机率。

2.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前深翻土壤。在保护地内、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防止土壤干旱和空气过干燥。合理施肥, 增强抗病性。合理密植, 促进通风透光。彻底清除病残体和田间杂草。

3.化学防治。防治辣椒白粉病一定要早。最好在每年将要发病的时候, 就隔几天用一次药, 不等到它露头, 就把它压回去。有人担心这样是不是浪费了药, 其实不然, 因为等发生了再用多少次好药, 往往也控制不住。而且预防时使用的杀菌剂多半是比较便宜的保护剂, 而等到发生了就是使用很贵的内吸杀菌剂, 也不容易将其控制住。因此, 还是早防比较好。

目前可用来防治白粉病的药剂不少。可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内吸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粉锈宁 (三唑酮) 乳油1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500~600倍液, 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 (凯润) 乳油2000倍液或25%禾益粉星 (乙嘧酚) 胶悬剂1500倍液。复配剂有:40%多硫悬浮剂400~500倍液。农业抗菌素有:2%的农抗120、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此外还有一些保护地专用杀菌剂:45%百菌清烟剂250克/亩、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亩等。在如此之多的杀菌剂面前, 究竟使用哪一种为好?

发病前可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和烟剂;发病后使用内吸杀菌剂, 在使用内吸剂的时候要注意病菌的抗药性。在使用多菌灵及甲基托布津效果不好的地方, 可换用粉锈宁或福星, 粉锈宁及福星效果不好的地方, 可用世高和腈菌唑, 严重时可用25%吡唑醚菌酯 (凯润) 乳油2000倍液或25%禾益粉星 (乙嘧酚) 胶悬剂1500倍。邻近采收的地方可用武夷菌素和农抗120。

苹果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科学防治 篇5

1. 发病规律

白粉病病菌以菌丝在芽内越冬,病枝顶芽的带菌率高于侧芽。春季芽萌发时,越冬菌丝也随嫩芽的生长迅速扩展,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很快蔓延到嫩叶、新梢、花器和幼果上。经过短时期的重复侵染,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部组织表面形成白粉。受气候影响,该病1年内在春季和秋季形成2次发病高峰,其中以春季至夏初为全年的主要发病时期和为害严重时期。根据几年来的系统观察,病害4月中旬春梢萌发出现嫩芽时开始发生,初期发展缓慢,4月下旬开花后病情逐步加重,进入5月份病害发展极快,形成春季发病高峰。6月份以后发展减缓,7月中旬至8月中旬趋于停滞,8月下旬以后温湿度适宜,秋梢生长时病害又开始发展,形成秋季发病高峰。春季4~5月份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通风透光不良的密植园、偏施氮肥果树生长过旺的果园发病重;果树修剪时轻剪长放,越冬病芽保留多的发病重。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新红星发病较轻,富士发病较重,乔纳金发病最重。

2. 科学防治

①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料,增施钾肥,防止偏施氮肥,控制旺树,培育壮树。适度修剪,合理负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②结合冬季和早春修剪,剪除病梢、病芽,减少病源。生长期特别是春季发病初期,发现病梢、病芽、病叶及时剪除、就地深埋,或放入塑料袋内带出果园外销毁,防止病菌传播、扩散。

③由于多年来连续使用三唑酮进行防治,病菌对三唑酮已产生严重抗性,因此应改用当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己唑醇防治。为延缓白粉病对己唑醇产生抗性,应将其与其他非唑类保护性杀菌剂如石硫合剂等交替使用。具体防治方法:果树萌芽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谢花后(5月上旬初)喷施0.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发病严重时可喷施10%己唑醇悬浮剂2000~2500倍液,因己唑醇对苹果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恰好此时正是苹果套袋前的施药时期,喷施己唑醇可收到一药治多病的效果,因此不需再混配其他杀菌剂防治。另外,也可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进行防治。

葡萄白粉病的症状与防治 篇6

1 症状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枝蔓等所有绿色部分, 幼嫩组织比较容易受到危害, 但老叶也受害。春季的幼芽和幼叶是最先受害的组织。叶片受害时, 最初在叶面上产生细小、淡白色的斑点, 以后扩大呈灰白色斑点, 上覆白粉状物, 叶缘卷缩脆而硬。新梢被害时同样覆一层白粉, 到后期出现鱼鳞状褐色斑点。果实受害后, 先在果面上布满白色粉状物, 擦去霉层后出现褐色星芒状花纹, 表皮细胞死亡, 果实停止生长, 有时变成畸形, 味酸。果实长大后, 在多雨时感病, 病处开裂后腐烂。果梗和新梢发病初期表面呈灰白色粉斑, 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 使穗轴、果梗变脆, 枝蔓不能很好成熟, 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2 发生规律

葡萄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 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 借风力传播到寄主表面菌丝上产生吸器, 直接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 菌丝则在寄主表面蔓延, 果面、枝蔓以及叶面呈暗褐色, 主要受吸器的影响。孢子萌发时对相对湿度要求不高, 因此, 高温干旱的夏季, 闷热、多云的天气最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一般从6月中旬~9月中旬, 只要气候条件适宜, 白粉病即可发生。

3 发病原因

3.1 寄主抗病性

葡萄不同的品种发病程度有很大差异。欧洲葡萄和亚洲种发病较高;美洲种葡萄较少发病。

3.2 气候因素

白粉病菌的生长和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 与大多数的真菌不同, 白粉病菌是一种最能耐旱的真菌, 虽然较高的相对湿度利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 但在相对湿度低于8%的很干燥条件下, 其分生孢子也可以萌发;相反, 多雨对白粉菌反而不利。生长季节干旱的葡萄种植区, 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雨水中等的葡萄种植区, 遇到干旱年份, 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机会就大;生长季节雨水多的地区, 白粉病不易发生和流行;所以设施栽培的葡萄 (避雨栽培、温室和大棚葡萄) 最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3.3 栽培因素

凡栽培过密, 施氮肥过多, 修剪、摘副梢不及时, 枝梢徒长, 通风透光状况不良的果园, 植株表皮脆弱, 易受白粉菌侵染, 发病较重;嫩叶、幼果易感病, 叶片老熟, 果粒着色后, 即很少发病。栽培条件对葡萄白粉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 应采取综合性的病害防治措施。

4 防治技术

4.1 清除病原

搞好田间卫生, 彻底清园, 冬夏季修剪时把修剪下来的枝条、叶片、病果粒、病果梗和穗轴清理出田间, 集中处理, 减少菌源。

4.2 加强生长期栽培管理

葡萄生长中后期, 勿偏施氮肥, 防止枝条徒长, 应叶面喷磷酸二氢钾和根施生物复合肥,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力;要及时摘心、绑蔓、除副梢,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减轻病害发生;开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 是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时期。根据本地白粉病发生历史和气候特点, 适时套袋, 结合防治其它病害, 采取合适措施;采用避雨栽培的葡萄园在夏季晴好的天气应揭开薄膜, 以便通风降温;雨后应清沟沥水, 降低田园湿度;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 增施磷、钾肥。

4.3 选栽抗病品种

每年白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 应注意选栽较抗病的品种, 以减轻危害。

4.4 药剂防治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7

1 症状识别

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 其次是茎和叶柄, 一般不危害瓜。发病初期, 叶片正、反面出现白色小粉点, 逐渐扩大呈圆形白色粉状斑, 条件适宜时, 向四周蔓延, 连接成片, 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区, 并可以布满整个叶片。以后变成灰白色, 有时上面产生许多小黑点, 叶片逐渐变黄, 发脆。最后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病菌侵害叶柄和嫩茎, 植株从幼苗期即可受害, 中后期发病较多。

2 病原菌和传播途径

由子囊菌亚门的单丝壳白粉菌和二孢白粉菌侵染所致。2种病菌的无性世代相似。分生孢子串生, 无色, 椭圆形。分生孢子梗不分枝, 圆柱形, 无色。有性世代均产生扁球形、暗褐色、无孔口的闭囊口, 表面着生菌丝状的附属丝。单丝壳白粉菌的闭囊壳产生于菌丝表面, 壳内有1个子囊, 其内含8个子囊孢子。二孢白粉病的闭囊壳产生在菌丝层内, 闭囊壳内一般有10~15个子囊, 其内含2个子囊孢子, 很少有3个。以单丝壳白粉菌发生较普遍。2种白粉病菌都是专性寄生菌。病菌不能离开寄主, 在别处越冬。瓜类作物连茬种植的大棚、温室是病菌的越冬场所。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新的寄主上, 从表皮直接侵入, 侵染发病。雨滴、水溅也可以传播病害。

3 发病条件

(1)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湿度范围较大, 但叶面上如有水滴存在时, 孢子吸水后膨压过大, 引起孢子破裂, 对孢子萌发十分不利。寄主受到干旱影响的情况下, 白粉病发病更重, 这是因为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 对表面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病菌的侵染较为有利。这种对湿度要求的差异也是白粉病常先于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 10~30℃范围内都可以萌发, 以20~25℃最适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抗逆力较低, 寿命很短, 在26℃左右只能存活9h, 30℃以上、-1℃以下很快失去生活力。温室、大棚内较易使白粉病菌获得温度、湿度的最适要求。因此, 温室、大棚的黄瓜白粉病发生较重。

(3) 施肥不足、管理粗放、土壤缺水、不及时灌水、植株生育差、抗病性降低等致使发病较重;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田间通风不良、湿度增高等也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不同, 一般情况下, 抗霜霉病的品种也兼抗白粉病。

4 防治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常见白粉病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换抗耐病高产良种, 如津研2号、津研4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早3号、津春2号、津春3号、满圆绿、碧春、宁阳大刺等。

4.2 创造抗病条件

适当加宽行距, 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料, 控制植株徒长等。

4.3 环境熏蒸

白粉菌孢子飘散并粘附在病株周围的空间, 在秋冬大棚及温室中很容易发病, 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 因此, 可按每约100m2用硫磺粉0.3~5.0kg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 密闭熏闷1昼夜, 可杀死白粉菌, 隔3d再熏闷1次, 然后播种或定植。黄瓜生长期间, 硫磺粉可减量一半, 时间减为1夜即可, 隔5~7d再熏闷1次, 效果良好。

4.4 加强田间管理

棚室栽培应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露地栽培的应着重抓好适时追肥和喷施叶面营养剂, 以防植株徒长或早衰, 增强植株抗性。

4.5 及时喷药防治

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时, 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每隔5~7d喷1次, 另外, 30%敌菌酮1 000倍液防效良好, 800倍液有治疗效果。农药的交替使用, 可避免白粉菌的抗药性, 在喷药时, 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布。据日常的经验, 喷拜雷顿4 000倍液效果很好, 喷拜雷顿4 000倍液+百菌清1 000倍液效果良好, 还可兼治同期发生的其他真菌病害。

4.6 抓好喷药预防工作

甜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8

1 发病症状

甜瓜白粉病的发病部位多集中在叶片、叶柄及茎蔓处。发病初期症状表现为叶片正面出现白粉状小霉斑, 随着病情蔓延, 叶片背面、叶柄及茎蔓处出现同样的白粉状斑点, 发病后期, 白粉层将覆盖整个植株, 颜色逐渐从白色变为灰白色, 进而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 并且呈散生或者堆生排列, 由于病菌有性世代的闭囊壳为黑色, 且随着病情加重不断堆积, 最后颜色变为黑色。染病植株的叶片枯黄且发脆, 严重影响果实的早期发育及生长, 即使病情治愈后, 也会留下病斑。

2 病原及传播途径

甜瓜白粉病属子囊菌门真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 Poll.], 称单丝壳白粉菌, 与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称二孢白粉菌, 均属子囊菌亚门。病原菌又细分为无性态和有性态2类, 二者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越冬, 对于无性态病原菌, 通过菌丝或者孢子方式寄生在寄主上越冬, 其中, 菌丝多附着在叶片表面, 而孢子则可产生吸器或者芽管侵入寄主表皮, 从而对寄主进行侵害。空气气流以及雨水是传播白粉病的主要途径, 病原孢子随着空气流动进行传播, 亦可在雨季来临的时候, 通过雨水飞溅或冲刷进行传播, 雨过天晴之后, 孢子便可快速分生繁殖, 引起病害流行。

3 发病条件

白粉病发病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 通常情况下, 分生孢子在温度为20~25℃的范围内最易萌发, 温度过低 (低于-1℃时) 或温度过高 (高于30℃时) 孢子将很快死亡。然而, 白粉病发病对湿度要求并不是很苛刻, 一般湿度越高分生孢子越容易萌发和传播, 即使湿度降低至25%左右时, 仍然具备萌发传播能力。对于寄主来说, 当外界环境干旱、灌溉不及时、施肥不足以及光照不足的情况下, 将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其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也将随之下降。此外, 如果浇水过量、氮肥施用过量、湿度过高的情况下, 白粉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因此, 田间湿度大, 气温在18~24℃时, 病害易发生流行。干湿交替气候, 发病重。大棚内湿度大, 空气不流通时发生早而重。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首先, 选用抗白粉病能力强的品种是预防白粉病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在种植甜瓜之前, 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 可选用伊丽莎白、农友香兰、宝纳斯2号等品种。其次, 做好田园清洁工作, 将有效降低病害传播概率。在甜瓜的生长期, 及时将病叶摘除, 除去杂草, 并连同杂物及时带到田外集中烧毁, 待甜瓜收获后, 也应及时将残枝败叶及时清理出田园, 并进行集中焚烧。最后, 做好田间管理。加强整形剪枝、湿度管理、通风管理及肥水管理。施优质圈肥90.0~112.5 kg/hm2、腐熟鸡粪7.5~15.0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及草木灰等作基肥, 提高土壤肥力,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科学水分管理, 适当控制浇水, 露地瓜应搞好雨后排水, 减少田间相对湿度;追肥上少施氮肥, 增加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使用量, 谨防因氮肥施用过量造成的徒长问题。同时, 要注意适时吊秧, 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1,2]。

4.2 物理防治

首先, 可通过高温的方式进行杀菌。高温杀菌通常包括晾晒、温水浸种以及恒温箱处理等方法。晾晒法是指在播种前晒种2~3 d, 温水浸种是指浸泡在55℃的温水中浸种15 min左右, 恒温箱处理是指在68℃恒温箱干热处理2~3 d。其次, 可通过人工清除病株方式减少病害传播。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以免造成病害流行。最后, 可通过喷施隔离剂进行防治。在白粉病发病初期, 用京2B 30~50倍液, 或者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 或99%矿物油 (绿颖) 200~300倍液进行喷施, 每5~6 d施药1次, 连续用药3~4次, 将有效形成保护膜, 以至病菌缺氧窒息死亡。

4.3 生物防治

白粉病发病前, 可通过施用0.5%几丁聚糖水剂300~500倍液进行预防, 每隔4~5 d用药1次, 用药2~3次便可实现良好预防。在发病初期, 可通过喷施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或者枯草芽孢杆菌 (1 000亿个/g) 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或者4%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8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 每隔4~5 d防治1次, 连续用药2~3次。

4.4 化学防治

为了避免植株产生抗药性, 化学药剂应交替施用。发病初期, 可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 或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 或29%吡奈·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 或40%唑醇·咪鲜胺水乳剂3 000倍液, 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 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 或43%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 或62.5%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倍液喷施。每隔5~7 d喷1次, 施用2~3次即可[3,4]。

摘要:主要对甜瓜白粉病的发病症状进行了描述, 对发病的环境因子、气候条件及病害孢子入侵途径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甜瓜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增寿, 郝平琦, 史亮, 等.无公害甜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3 (6) :236-237.

[2]董海英, 张国臣.日光温室早春厚皮甜瓜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蔬菜, 2002 (5) :25-26.

[3]徐晨光, 王国华.10种杀菌剂防治甜瓜白粉病的效果[J].中国瓜菜, 2006 (2) :22-23.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篇9

一、发生特点

1.周年性。草莓白粉病是一种周年性病害, 从苗期到果实成熟采收期, 草莓的叶、花、果实都能被侵染而发病。特别是果实上色后, 糖度增加, 给白粉病菌的繁殖提供了优良的培养基, 更有利其发生为害。

2.低温性。草莓白粉病是低温性病害。其病菌分生孢子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25℃, 最适宜温度为20℃, 在盛夏30℃以上的高温季节, 病害的发生受到抑制。

3.侵入期短, 潜育期短, 反复侵染频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草莓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经风吹雨溅传播到时叶、花、果实上以后, 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水滴即可完成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小时。在叶花果实内部潜育7天便发育成熟, 形成分生孢子, 再反复侵染为害。

4.与湿度和寄主生长势关系密切。草莓白粉病能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取决于大棚内的湿度和草莓的长势。草莓白粉病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为50%, 湿度越大, 越利于发病。当相对湿度在80%以上, 草莓长势又弱时, 白粉病极易严重流行。

二、防治技术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篇10

关键词:西瓜白粉病;药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83-02

西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cucurbita)是苏北地区西瓜长季节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以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发病时主要破坏功能叶的叶绿素,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养分合成,造成叶片枯黄、卷缩、藤蔓干枯,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与品质。生产上防治西瓜白粉病,除了选用抗(耐)病性较好的品种、合理轮作以及加强健身栽培管理(如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灌溉、收获后清理病株残体以减少菌源等)外,主要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辅以药剂防治[1]。

由于长期以来连续使用多菌灵、三唑酮、百菌清、多硫悬浮剂等药剂,在西瓜上形成了一定的抗药性,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无效[1-2]。因此,进一步筛选有效防治西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于2014-2015年进行了几种新型药剂防治西瓜白粉病的效果试验,以明确不同药剂对西瓜白粉病的控制效果、适宜浓度、持效期以及对西瓜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75%肟菌·戊唑醇WDG(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10%苯醚菌酯SC(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多菌灵WP(江苏扬农化工集团生产)。

1.2 供试品种 西瓜品种:早佳-8424。

1.3 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选择在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农业园区大棚西瓜地进行,该地为第三年种植西瓜,西瓜白粉病发生较重,面积4 000m2,西瓜处于20~24片叶,壤土,pH7.2,富含有机质。西瓜于2015年1月21日播种穴盘育苗,3月6日移栽,株行距为30cm×200cm。每小区划定面积为50m2,小区及试验田四周留有保护行。试验共设7个处理:(1)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3 000倍液;(2)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2 000倍液;(3)75%肟菌·戊唑醇WDG3 000倍液;(4)75%肟菌·戊唑醇WDG1 500倍液;(5)10%苯醚菌酯SC1 500倍液;(6)50%多菌灵WP800倍液;(7)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施药时每667m2对水40kg,折合成小区用水、用药量进行单独喷雾。采用18-CX型电动喷雾器将药液均匀、完整地喷雾到西瓜叶片上。本试验共施药2次:第1次为5月26日,第2次为6月5日。第1次施药时大棚西瓜处于结瓜初期,前期连续阴雨,此时白粉病发生初期。2次施药均选择晴天上午10:00左右。

1.4 调查方法 每小区选定5枝藤蔓,每枝由顶部自上而下调查10片叶,共计调查完全展开叶50片。本试验共调查4次,分别为:第1次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第1次药后7d(6月3日),第2次药后7d(6月12日),第2次药后14d(6月19日)。分别记录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按病指增长率计算校正防效(以下简称防效),另外在整个试验期间观察供试药剂处理后对西瓜新梢、幼瓜、花等有无不良影响[3-4]。

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以上[5]。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叶片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防效(%)=(1-对照区施药前病指×处理区施药后病指对照区施药后病指×处理区施药前病指)×100]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7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对差异著性的各处理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3]。

2 结果与分析

施药前调查,西瓜白粉病已有发生,各处理的病叶率平均在8.8%~17.5%,病情指数平均在5.38~10.38。第1次用药7d后调查发现,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3 000倍、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2 000倍、75%肟菌·戊唑醇WDG1 500倍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是88.26%、92.09%和89.42%,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明显高于其它3个处理,特别是50%多菌灵WP800倍防效仅为55.05%,说明西瓜白粉病对于多菌灵的明显抗性增强。第二次用药7~14d后调查发现,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2 000倍>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3 000倍>75%肟菌·戊唑醇WDG1 500倍>75%肟菌·戊唑醇WDG3 000倍>10%苯醚菌酯SC1 500倍>50%多菌灵WP800倍,前三者之间无差异显著(表1)。

表1 不同处理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药前病指\& 第1次药后7d \& 第2次药后7d \& 第2次药后14d \&病指\&防效(%)\&病指\&防效(%)\&病指\&防效(%)\&1\&7.75\&2.52\&88.26aA\&2.42\&88.72aA\&3.47\&92.93aA \&2\&7.53\&1.65\&92.09aA \&1.73\&91.70aA\&2.05\&95.70aA\&3\&5.38\&2.83\&81.00bB \&4.08\&72.61bB\&6.13\&82.02bB\&4\&10.38\&3.04\&89.42 aA\&3.85\&86.60aA\&3.59\&94.54aA\&5\&10.26\&8.03\&71.73cC\&8.35\&70.61bB\&15.21\&76.60bB\&6\&7.93\&9.87\&55.05dD\&8.86\&59.65cC\&27.57\&45.12cC\&7\&7.87\&21.79\& \&31.75\& \&49.86\&\&]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平均值,平均数后英文小写字母代表P=0.05水平同列数据之间差异显著性,大写字母P=0.01水平,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2 000倍、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3 000倍、75%肟菌·戊唑醇WDG1 500倍连续2次施药后,防效均在90%以上,而75%肟菌·戊唑醇WDG3 000倍和10%苯醚菌酯SC1 500倍2次用药后,防效分别达到82.02%和76.60%,基本能满足后西瓜后期的防治需要,但对于长季节栽培来说最好选用前2种处理,达到防止西瓜藤蔓早衰的作用。由于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2 000倍和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3 000倍防效无差异,建议使用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3 000倍,减少对白粉菌抗性选择的压力。总体上看,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DG和10%苯醚菌酯SC3种药剂对西瓜白粉病防治均有较好的防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在生产上,建议在西瓜生产前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温较低,棚内湿度较大,在白粉病发病之前,可用保护剂(如代森锰锌等)进行叶面喷施保护,发前初期用治疗剂进行防治,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萍莉.10%苯醚菌酯悬浮剂对籽用西瓜白粉病的药效研究[J].北方园艺,2012(22):131-132.

[2]陈定花,朱卫刚,胡伟群,等.苯醚菌酯·戊唑醇防治白粉病生物活性[J].农药,2009,48(7):527-528,531.

[3]王会福,张顺昌,李海亮.新型西瓜白粉病防治药剂及其应用技术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823-1825.

[4]陈宗贤,郑 伟,何宗平.62.25%代森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白粉病[J].植物医生,2008,12

[5]农业部农药鉴定所生测室编.农药田间药效实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5-8.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11

白粉病系真菌性病害, 是花卉植物上普遍发生的病害, 主要发生在植株叶片, 严重时可侵染植株的嫩叶、幼芽、嫩梢和花蕾等部位。突出特点是发病时叶背面或两面出现1层粉状物, 在发病初期, 染病部位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粉斑, 并略显褪绿或呈畸形。在适宜的条件下, 粉斑迅速扩大, 并连接成片使叶片布满白色粉状霉。在发病后期, 病叶会出现皱缩不平并向背卷曲, 花期明显缩短或花蕾不能正常展开。严重时, 植株矮小, 花少而小, 叶片萎缩干枯, 甚至整株死亡。

2 常见几种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2.1 大叶黄杨白粉病

(1) 寄主:大叶黄杨。 (2) 发生规律:病菌为粉孢霉菌。病菌以菌丝、子实体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 经风雨传播, 1年内可多次侵染, 6~7月高温高湿发病较重, 8月在30℃以上高温情况下病情下降, 到秋季又出现发病小高峰。

2.2 月季白粉病

(1) 寄主:月季、蔷薇、黄刺玫、玫瑰等。 (2) 发生规律:病原菌为蔷薇单丝壳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梢、病叶、病蕾上及芽内等处越冬, 翌年5月上旬开始产生分生孢子, 侵染发病, 5、6月发病严重, 在新病株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借风和气流传播, 再进行多次侵染, 9~10月亦可严重发生。

2.3 紫薇白粉病

(1) 寄主:紫薇等。 (2) 发生规律:病原为钩丝壳白粉菌, 造成本病害的病原还有紫薇二孢白粉菌和粉孢霉白粉菌等。病菌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寄主上越冬, 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蔓延, 病菌侵染叶片、嫩枝和花蕾, 温度在18~25℃高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侵染, 1年内可多次重复侵染, 开始叶片出现小黄点, 以后发展成1层灰白色粉状物, 严重时粉状物 (即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 连成大片, 秋后出现的小黑点即有性世代的闭囊壳。种植过密通风不良, 潮湿闷热的气候有利发病。

2.4 黄栌白粉病

(1) 寄主:黄栌。 (2) 发生规律:病原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目钩丝白粉菌属, 病菌多以闭囊壳在落叶或枝条上越冬, 闭囊壳有后熟作用, 故在翌年夏初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以菌丝在芽内越冬的, 翌年气温适宜时, 产生分生孢子直接侵染, 分生孢子可重复侵染植株, 一般5~6月降雨早发病也早, 7~8月降雨量多少决定发病轻重, 发病初期病情发展较慢, 8月中旬~9月上旬发展迅速, 8月底后白粉上陆续生出黑褐色颗粒状子实体, 发病严重时枝条亦被侵染。

2.5 白三叶白粉病

(1) 寄主:三叶草、翦股颖、黑麦草、高羊茅、冰草、野牛草、狗牙根等。 (2) 发生规律:病原属禾布氏白粉菌, 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翌年春季闭囊壳产生子囊孢子, 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 孢子随气流传播, 可多次重复侵染, 4~8月均可发病, 病害流行适温为15~25℃, 25℃以上病害发生发展受抑制。

2.6 杨树白粉病

(1) 寄主:各种杨树。 (2) 发生规律:病原属杨树针壳白粉菌, 另外还有棒球针壳菌和钩丝壳白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和新梢上越冬。翌年春季闭囊壳产生子囊孢子, 成为初次侵染源, 分生孢子可重复侵染, 6~9月均可发病, 症状明显。

2.7 法国梧桐白粉病

(1) 寄主:悬铃木等。 (2) 发生规律:病原为悬铃木白粉菌 (外寄生性真菌) 。该病菌主要侵染法国梧桐的嫩叶和嫩梢, 延至茎部, 嫩叶两面常布满白粉。展开的叶子主要发生在叶子的掌裂处, 呈皱缩状, 形成边缘无定形或圆形的白色粉斑, 严重时连接成片。

3 白粉病的主要防治方法

3.1 减少病害来源

在购入苗木时严格剔除染病株, 彻底清除枯枝落叶, 养护中注意合理栽植、疏剪更新以利通风透光, 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3.2 加强植物的日常管理

合理施用氮肥, 多施磷钾肥, 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3.3 药剂防治

一般在早春芽萌动前喷洒3~5°Be石硫合剂或100~200倍液晶体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发病初期及发病期可喷洒保护性杀菌剂, 如1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也可喷洒石硫合剂80~100倍液交替使用, 防治白粉病时要注意更换使用药剂, 防止产生抗药性。植物休眠期前也可喷洒1次石硫合剂100~200倍液防治, 实践证明, 在植株发病前定期喷洒石硫合剂可有效预防白粉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 园林植物白粉病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应引起重视并尽可能加大防治力度, 避免因白粉病造成的植物危害, 使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真正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消化不良腹泻下一篇:大学图书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