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

2024-09-08

黄瓜白粉病(通用8篇)

黄瓜白粉病 篇1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 是大棚、温室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病害在黄瓜全生长期都可以发生, 以生长的中后期发病较重。

1 症状识别

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 其次是茎和叶柄, 一般不危害瓜。发病初期, 叶片正、反面出现白色小粉点, 逐渐扩大呈圆形白色粉状斑, 条件适宜时, 向四周蔓延, 连接成片, 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区, 并可以布满整个叶片。以后变成灰白色, 有时上面产生许多小黑点, 叶片逐渐变黄, 发脆。最后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病菌侵害叶柄和嫩茎, 植株从幼苗期即可受害, 中后期发病较多。

2 病原菌和传播途径

由子囊菌亚门的单丝壳白粉菌和二孢白粉菌侵染所致。2种病菌的无性世代相似。分生孢子串生, 无色, 椭圆形。分生孢子梗不分枝, 圆柱形, 无色。有性世代均产生扁球形、暗褐色、无孔口的闭囊口, 表面着生菌丝状的附属丝。单丝壳白粉菌的闭囊壳产生于菌丝表面, 壳内有1个子囊, 其内含8个子囊孢子。二孢白粉病的闭囊壳产生在菌丝层内, 闭囊壳内一般有10~15个子囊, 其内含2个子囊孢子, 很少有3个。以单丝壳白粉菌发生较普遍。2种白粉病菌都是专性寄生菌。病菌不能离开寄主, 在别处越冬。瓜类作物连茬种植的大棚、温室是病菌的越冬场所。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新的寄主上, 从表皮直接侵入, 侵染发病。雨滴、水溅也可以传播病害。

3 发病条件

(1)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湿度范围较大, 但叶面上如有水滴存在时, 孢子吸水后膨压过大, 引起孢子破裂, 对孢子萌发十分不利。寄主受到干旱影响的情况下, 白粉病发病更重, 这是因为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 对表面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病菌的侵染较为有利。这种对湿度要求的差异也是白粉病常先于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 10~30℃范围内都可以萌发, 以20~25℃最适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抗逆力较低, 寿命很短, 在26℃左右只能存活9h, 30℃以上、-1℃以下很快失去生活力。温室、大棚内较易使白粉病菌获得温度、湿度的最适要求。因此, 温室、大棚的黄瓜白粉病发生较重。

(3) 施肥不足、管理粗放、土壤缺水、不及时灌水、植株生育差、抗病性降低等致使发病较重;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田间通风不良、湿度增高等也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不同, 一般情况下, 抗霜霉病的品种也兼抗白粉病。

4 防治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常见白粉病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换抗耐病高产良种, 如津研2号、津研4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早3号、津春2号、津春3号、满圆绿、碧春、宁阳大刺等。

4.2 创造抗病条件

适当加宽行距, 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料, 控制植株徒长等。

4.3 环境熏蒸

白粉菌孢子飘散并粘附在病株周围的空间, 在秋冬大棚及温室中很容易发病, 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 因此, 可按每约100m2用硫磺粉0.3~5.0kg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 密闭熏闷1昼夜, 可杀死白粉菌, 隔3d再熏闷1次, 然后播种或定植。黄瓜生长期间, 硫磺粉可减量一半, 时间减为1夜即可, 隔5~7d再熏闷1次, 效果良好。

4.4 加强田间管理

棚室栽培应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露地栽培的应着重抓好适时追肥和喷施叶面营养剂, 以防植株徒长或早衰, 增强植株抗性。

4.5 及时喷药防治

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时, 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每隔5~7d喷1次, 另外, 30%敌菌酮1 000倍液防效良好, 800倍液有治疗效果。农药的交替使用, 可避免白粉菌的抗药性, 在喷药时, 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布。据日常的经验, 喷拜雷顿4 000倍液效果很好, 喷拜雷顿4 000倍液+百菌清1 000倍液效果良好, 还可兼治同期发生的其他真菌病害。

4.6 抓好喷药预防工作

无病早防, 见病早治, 从植株上架封行时开始, 定期或不定期喷施27%高脂膜乳剂100倍液或50%超微硫磺悬浮剂300~500倍液, 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 500倍液, 隔7~15d喷1次, 连喷2~3次, 交替喷施, 前密后疏, 喷匀喷足。棚室喷药预防以喷粉尘剂 (如10%多百粉尘剂15kg/hm2·次) 或烟剂 (如粉锈宁烟剂5 250g/hm2·次) 为主。

黄瓜白粉病 篇2

关键词: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6.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8.035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其病原为单丝壳白粉菌 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1-3],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白粉病的危害也日益严重[4-5]。而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对其进行防治,但随着化学药剂的不断使用,瓜类白粉病的抗药性也愈加严重,据报导,瓜类白粉病已经对苯并咪唑类、EBIs类、有机磷类、羟基嘧啶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苯氧喹啉类等杀菌剂都产生了抗药性,且抗性发展速度惊人[6-7]。

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杀菌剂[8],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病害,其中对白粉病菌和灰霉病菌引起的病害防效显著[9],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黄瓜白粉病菌及其他植物病原菌对氟吡菌酰胺产生抗性[10]。本试验进行复配药剂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的田间药效试验,以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剂量,为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防治黄瓜白粉病提供科学数据,并为其在田间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作物为黄瓜,品种为‘津绿3号,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

1.2 供试药剂

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fluopyram tebuconazole )SC、500 g·L-1氟吡菌酰胺(fluopyram)SC和430 g·L-1戊唑醇(tebuconazole) SC均为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10%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 )WG为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

1.3 试验设计

1.3.1 环境条件 试验在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武清试验基地大棚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粘壤土,肥力均匀。常规管理,排灌条件较好,基肥施干鸡粪约45 000 kg·hm-2,复合肥约1 500 kg·hm-2。试验黄瓜于2013年3月26日定植,定植密度约为4.8万株·hm-2。植株长势一致。试验开始时正值结瓜期,下部叶片白粉病已经发生。

1.3.2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 SC 25 g (a.i.)·hm-2,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 50 g (a.i.)·hm-2, 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 SC 75 g (a.i.)·hm-2,500 g·L-1氟吡菌酰胺SC 37.5 g(a.i.)·hm-2,430 g·L-1戊唑醇SC 37.5 g(a.i.)·hm-2,10%苯醚甲环唑 WG 124.5 g (a.i.)·hm-2,清水对照等7个处理,小区面积15 m3,4次重复,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1.3.3 试验调查和统计 第1次施药前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此后调查于第2次药后10 d和21 d分别进行。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选2株,每次药前茎部标记上部位4~5片病叶;标记原则:标记点之上的第一片叶,约有全叶的一半大小,根据标记按上部和下部调查所有叶片,每片叶按病斑占叶表面积的百分率,并根据以下标准分级,计算防治效果。

黄瓜白粉病严重度(病叶)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40%以上。

根据调查叶片的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

病情指数= Σ(发病叶数×相应病级数)×100/(调查总叶数×9)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CK0: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PT0:药剂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1.4 数据分析

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防效间比较

由表1可知,用药2次后10 d调查,试验药剂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 50,75 g·hm-2的防效分别为91.12%和93.30%,与对照药剂500 g·L-1氟吡菌酰胺SC 37.5 g·hm-2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30 g·L-1戊唑醇SC 37.5 g·hm-2和10%苯醚甲环唑 WG 124.5 g·hm-2的防效,其低剂量25 g·hm-2的防效与对照药剂500 g·L-1氟吡菌酰胺SC 37.5 g·hm-2和430 g·L-1戊唑醇SC 37.5 g·hm-2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 WG 124.5 g·hm-2的防效。

用药2次后21 d调查,试验药剂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 SC 25,50,75 g·hm-2的防效分别为83.47%,85.64%和87.75%,与对照药剂500 g·L-1氟吡菌酰胺SC 37.5 g·hm-2和500 g·L-1戊唑醇SC 37.5 g·hm-2的防效均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 WG 124.5 g·hm-2的防效。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 SC 25,50,75 g·hm-23个剂量在2次药后21 d的防效均达83%以上,足以说明氟吡菌酰胺·戊唑醇 SC防治黄瓜白粉的效果好、持效期长。

2.2 对黄瓜及其他生物的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试验药剂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 SC各剂量处理对黄瓜植株均无药害等不良影响,也未发现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有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 SC在施用两次后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对黄瓜植株无药害等不良影响,为减缓抗药性的产生,生产中应用时,应与其他类型药剂交替使用,每个生长季连续使用该药不要超过3次。

目前生产上防治黄瓜白粉病主要依靠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药剂为苯醚甲环唑、氟硅唑、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但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氟吡菌酰胺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类杀菌剂,通过阻碍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11],该药剂可用于防治70多种作物上的病害,Fought等[9] 证实氟吡菌酰胺对核盘菌、灰霉病菌、丛梗孢属病菌和白粉病菌所引起的病害防效优异。本试验证实氟吡菌酰胺与戊唑醇复配药剂防治黄瓜白粉病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赵志伟等[12]通过试验也证实了氟吡菌酰胺与肟菌酯复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显著。因此,生产上可应用氟吡菌酰胺与其他药剂复配防治瓜类白粉病害,这对于保证防病效果、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以及延缓病害抗药性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金皋, 李洪连, 朱杰华,等.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 郑儒永, 金永年. 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3] Sakata Y, Kubo N, Morishita M, et al. QTL analysis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in cucumber(Cucumis saticus L)[J]. Theor Appl Genet, 2006, 112: 243-250.

[4] 聂京涛,潘俊松,何欢乐,等.黄瓜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与连锁标记筛选[J].中国蔬菜, 2011(10): 45-49.

[5] 范瑛阁, 方海晶, 李 莎. 三株生防细菌对黄瓜白粉菌生防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3(7): 142-144.

[6] McGranth M T. Proceedings of first international powdery mildew conference[C]. Avignon, France, 1999: 31.

[7] 周益林, 段霞瑜, 盛宝钦. 植物白粉病的化学防治进展[J].农药学学报, 2001,3(2):12-18.

[8] 严智燕. 拜耳公司介绍新型杀菌剂fluopyram[J]. 农药应用与研究, 2009, 13(5):46.

[9] Fought L, Musson G H, Bloomberg J R, et al. Fluopyrama new active ingredient from bayer crop science[J]. Phytopathology, 2009, 99:S36.

[10] 李良孔. 黄瓜白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敏感基线的建立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D]. 吉林: 吉林大学, 2011.

[11] 胡进,吴进龙,陈铁春.氟吡菌酰胺500 g/L 悬浮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8,29(11):19-21.

黄瓜白粉病 篇3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黄瓜白粉病,防治

枯草芽孢杆菌, 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μm, 着色均匀。无荚膜, 周生鞭毛, 能运动。它广泛应用于饲料、污水处理、生物肥发酵或发酵床制作中, 是一种多功能的微生物。近年来也在水稻、棉花、辣椒、黄瓜等农作物病害防治中有所应用。枯草芽孢杆菌为细菌性杀真菌剂, 利用叶面上的水分和营养繁殖, 它通过竞争性生长繁殖而占居生存空间的方式来阻止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 能在植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高密保护膜, 使植物病原菌得不到生存空间, 同时可分泌抑菌物质, 抑制病菌孢子发芽和菌丝生长, 达到预防与治疗的目的, 从而保护了农作物免受病原菌为害。为解决防治黄瓜白粉病化学药剂抗性增加, 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矛盾, 2011年我们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试验。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对象

黄瓜白粉病。

1.2 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黄瓜 (秋茬温室) “津绿30”。

1.3 环境条件

试验地选在太原市晋源区东街村, 秋季黄瓜白粉病常发区, 供试田块为水肥条件好, 管理水平高, 连年种植。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药剂

2.1.1 试验药剂

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山东乳山韩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2 对照药剂

25%己唑醇微乳剂山东兆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太原市购买。

2.2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2.2.1 小区排列

随机区组排列。药剂试验处理设计见表1。

2.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1.5m×7 m=10.5 m2。

重复次数:4次重复。

2.3 施药方法

2.3.1 使用方法

上午无霜水后常规喷雾。

2.3.2 施药器械

3WBS-16A型手动喷雾器。

2.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7月4日、7月11日、7月18日3次施药, 黄瓜生长后期, 白粉病发生初期。

2.3.4 使用容量

675 L/hm2。

2.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70%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黄瓜霜霉病6次, 3%阿维菌素种子处理乳剂1 500倍液防治斑潜蝇7次。

3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3.1 气象及土壤资料

3.1.1 气象资料

3次施药日的气象记载见表2。

3.1.2 土壤资料

属沙性土壤。

3.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3.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7月4日药前查病叶数并分级, 第1次施药;7月11日、7月18日、7月26日分别调查药后7 d发病情况。

3.2.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每小区5类取样 (照顾前中后) , 每点2株, 每株上、下各取4叶, 共计80叶, 按《准则》分级标准记录发病情况。

3.2.3 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40%以上。

3.2.4 药效计算方法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3.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供试药剂对作物有不良影响。

4 结果与分析

根据试验调查记录,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知, 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 3次药后, 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病情指数大大低于空白对照, 试验药剂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 3个用量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已唑醇。经统计分析, 5%水平下均与已唑醇差异显著, 其中尤以1 050g/hm2和1 260 g/hm2两个用量最为显著, 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但只相差1个百分点) , 1%水平下与对照己唑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低量840 g/hm2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己唑醇, 1%水平下未达极显著水平。

5 结论

黄瓜白粉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篇4

1 病症

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茎和叶柄, 一般不危害瓜条。发病初期, 叶片正反面出现近圆形白色星状小粉斑 (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 , 以叶面居多, 后向周围蔓延连结成片, 严重时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后期白色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白色, 产生许多小黑点, 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叶片逐渐变灰白色至灰黄色, 且质地变脆。植株从幼苗期即可受害, 但以中后期发病为多。

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 也能在温室大棚生长的瓜类蔬菜或月季花上越冬, 瓜类作物连茬的温室、大棚是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从叶面直接侵入。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温为15~30℃, 相对湿度80%以上, 当相对湿度降至25%时, 分生孢子也能萌发。孢子遇水时, 易吸水破裂, 不利萌发。温室大棚和田间在淹水或雨后干旱, 白粉病发病重, 这是因为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 对表皮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菌的侵染有利, 尤其当高温干旱, 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 或持续闷热, 白粉病极易流行。黄瓜栽培过密、光照不足、管理粗放、植株徒长、早衰等都会促使白粉病流行。

3 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也不同, 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如鲁黄瓜4号、鲁黄瓜10号、济南密剌、津研4号、津春3号、津杂1号、津杂2号、夏丰1号等。

3.2 温室大棚消毒

温室大棚定植前10d左右, 造墒后覆膜盖棚, 密闭使棚室温度尽可能升高至45℃以上进行消毒。温度越高、时间持续越长、效果越好。也可每公顷温室大棚用硫磺粉30~45kg掺锯末75~90kg点燃熏蒸, 还可每公顷用45%百菌清烟剂15kg熏蒸, 熏蒸时温室大棚需密闭。

3.3 栽培防治

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75~110t、磷钾肥325~450kg作基肥,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施一些鸡粪、大粪干、草木灰等。结瓜期分3~4次追施速效氮肥和追施叶面肥。温室大棚栽培黄瓜还要进行二氧化碳施undefined肥, 防止植株早衰, 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培方式应采用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 保护根系及时绑蔓或吊秧, 中耕除草, 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并带出田外或温室大棚外集中处理, 适当控制浇水, 露地黄瓜应及时中耕, 搞好雨后排水, 减少田间相对湿度。温室大棚要尽可能增加光照, 加强通风。

3.4生物防治

白粉病发病初期, 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BO-10水剂200倍液, 4~5d喷一次, 连喷2~3次。

3.5物理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 5~6d喷一次, 连喷3~4次, 以在叶面形成保护膜, 防止病原菌侵入。

3.6化学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15%三唑酮 (粉锈宁) 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4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30%DT悬浮剂4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7~10d喷一次 (三唑酮喷雾应间隔15d再喷第2次) , 连喷2~3次。

黄瓜白粉病 篇5

长期以来, 大量频繁使用粉锈宁、三唑酮、特富灵等药剂, 很快就在黄瓜上形成抗药性, 药效迅速降低, 甚至无效, 而进口的药剂因价格偏高, 农民难以接受, 最终选择放弃购买。加之, 现在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 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严重, 白粉病的防治受到新的挑战。烟剂防治操作过程仅需3~5min, 比常规防治法省工省药, 而且药剂残留量只有常规防治的1/5~1/3。因此, 应用烟剂防治温棚蔬菜病害, 具有高效广谱、快速简便、成本低廉和安全无公害等优点。现以3种烟剂防治黄瓜白粉病, 以筛选出最佳药剂, 供农户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供试地块试验选择在托克逊县伊拉湖乡坎坷村1- 队进行。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历年有白粉病的发生。1.1.2供试药剂百菌清烟熏剂, 由鹤壁田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灰霉净烟熏剂, 由河南省春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疫霉净烟熏剂, 由安阳林药厂生产。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9个处理:百菌清烟熏剂750、1 500、2 250g/hm2, 灰霉净烟熏剂1 500、3 000、4 500g/hm2, 疫霉净烟熏剂2 250、3 000、4 500g/hm2, 各处理3次重复, 每个大棚进行一种烟剂的一个剂量的防治试验, 另设1个空白对照, 共分28个小区28座温室黄瓜上进行。黄瓜田间管理同常规。

1.2.2烟剂熏蒸方法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 将烟剂分4~5处放在棚内, 全部点燃完毕, 试药人员关大棚即可离去。密封大棚一夜后, 次晨通风。

1.2.3调查方法每个小区定株调查5株黄瓜, 熏后5、10、15 d分别调查各小区的各级病叶数, 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 (%) = (对照大棚病情指数-处理大棚病情指数) ×100/ 对照大棚病情指数 (2)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GB/T 17980.26-2000) , 病叶严重度分级标准如下:0级, 无病斑;1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2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3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4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 熏蒸后5 d, 百菌清烟熏剂1 500 g/hm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最高, 达到90.7%;其次为百菌清烟熏剂2 250 g/hm2处理, 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达到87.4%;再次, 灰霉净烟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百菌清烟熏剂1 500、2 250 g/hm2熏蒸后5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90.7%、87.4%, 是9个处理中防治效果最好的, 2个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远高于其他处理。通过比较, 建议托克逊县瓜农在今后的黄瓜白粉病防治中, 选用百菌清烟熏剂的剂量1 500 g/hm2熏蒸最佳, 并且在发病初期开始熏蒸, 间隔8 d熏蒸1次, 连续防治4次。

黄瓜白粉病受托克逊县高温干旱~50%;5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天气影响, 传播速度快, 并且发病初期, 先在瓜下层叶侵染发病, 不易被人们发现, 往往错过了防治最佳时期, 从而降低了药剂的防治效果, 所以提醒瓜农应该加强管理, 做到早发现, 早防治, 当在临近大棚出现发病中心时, 对该大棚附近的所有大棚进行大规模熏蒸以预防黄瓜白粉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伟民, 张琳, 金燕, 等.大棚西瓜白粉病药剂试验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 2008 (2) :98.

[2]张淑霞, 孙兆法, 宋朝玉, 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2009 (1) :28-29.

[3]马建华, 吴晓燕, 张蓉, 等.黄瓜白粉病的化学防治现状及新防治药剂筛选[J].北方园艺, 2007 (1) :172-173.

[4]李生英, 张应年, 陈明凯.百菌清10%烟剂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J].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8 (6) :22-24.

黄瓜白粉病 篇6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5%己唑醇SC,白粉病,药效

白粉病是武威市日光温室蔬菜上的主要病害, 常年发生面积在466.7 hm2左右, 危害损失达50 t, 给武威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造成较大威胁。由于在白粉病防治中, 长期、单一、大量采用三唑酮, 致使病菌已对其产生抗药性[1], 用量在逐年增大, 但防效却不断下降。5%己唑醇SC是三唑类杀菌剂中新开发的农药品种, 为了明确其对白粉病防治效果及安全性, 以便在大田生产中取代三唑酮而推广应用, 分别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11月进行了2年的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 供试药剂:

5%己唑醇SC, 江苏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0%三唑酮EC, 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己唑醇SC, 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 供试作物:

黄瓜, 品种为津优3号。

(3) 试验对象:

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enea sehl (pole) Erysiphe cichoracearem]。

1.2 试验方法

(1) 试验设计:

2006年设江苏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5%己唑醇SC 65.0g/667 m2、85.0g/667 m2、105.0g/667 m2 3个主处理, 以20%三唑酮EC40.0 ml/667 m2为对照药剂, 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 共5个处理, 重复4次, 20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23.4 m2。2007年以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己唑醇SC 85.0g/667 m2为对照药剂, 其他同2006年。

(2) 试验地概况:

2006年试验设在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牌楼村大棚内, 属沿山冷凉河灌区, 海拔1 550 m, 土壤为灰黄立土, pH值8.4, 有机质含量16.8 g/kg。试验地前茬为西瓜, 黄瓜定植时间为2006年9月30日, 行距60 cm, 株距37 cm;播前结合整地基施农肥4 t/666.7 m2、纯N 7.5 kg/666.7 m2、纯P2O5 4 kg/666.7 m2;其它管理措施同温室正常管理。2007年试验在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东沟村4组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内, 属山水灌区, 海拔1 504 m, 土壤为厚层灌漠土, pH值8.0, 有机质含量13.1 g/kg;试验地前茬为番茄, 收后人工翻耕;黄瓜于10月10日定植, 宽窄行高垄栽培, 宽行70 cm, 窄行50 cm, 株距25 cm, 定植前结合整地施农肥13.5万kg/hm2, 纯N 15 kg, 纯P2O5 20 kg, K2O 10 kg;其它管理措施同温室正常管理。

(3) 试验时间和方法:

2006年于11月19日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 (平均病指2.1%) 施药, 2007年于11月15日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 (平均病指1.7%) 施药。2年均采用Jacto HD 400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用药液量1 350kg/hm2, 共施药1次。

(4) 调查时间和方法[2]:

黄瓜施药后不定期观察黄瓜生长发育状况, 观察有无药害;施药前、药后7天、药后14天各调查1次。调查时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 每点查2株, 每株调查全部叶片。

分级方法 (以叶片为单位) :1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按公式 (1) 、 (2) 计算:

病情指数undefined

防治效果undefined

式中, CKO——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黄瓜的安全性

2年两地施药后不定期观察, 5%己唑醇SC各处理区黄瓜叶色浓绿、生长健壮, 说明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黄瓜安全。

2.2 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006年试验结果表明, 5%己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 药后7天和14天校正防效均在80%以上, 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0%三唑酮EC。2007年试验结果与上年的结果基本一致, 除低剂量14天校正防效外, 其他防效均在80%以上, 说明5%己唑醇SC于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茎叶喷雾, 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经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测验, 2006年试验结果处理间差异显著, 2007年试验结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5%己唑醇SC 65.0~105.0 g/667m2于黄瓜白粉病发生初期喷雾, 对黄瓜安全, 对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 持效期较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建议用药量为65.0~105.0 g/667m2, 兑水量以黄瓜生育期不同兑水90~120 kg, 施药适期为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 视病情发展情况施药2~3次, 施药间隔期15~20天。施药时喷头向上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喷雾要均匀周到, 严防漏喷和重喷, 以免影响防效或产生药害。

黄瓜白粉病是武威市的常发重发病害, 每个生长季节至少用药3~5次, 为了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应尽快试验推广多个农药品种在生产上交替使用, 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马志强, 刘国容.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监测[J].植物保护学报, 1997, 24 (1) :85-88.

黄瓜白粉病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由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由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市场自购。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长望村大垌田区, 有多年种植黄瓜习惯, 黄瓜连片种植2 hm2, 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历年发生较重。种植地起畦单行种植, 畦沟渍水3~5 cm。施药时黄瓜处于开花、结果期, 叶片开始零星发生白粉病。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 分别为: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产) 有效浓度150 g/hm2 (A) 、210 g/hm2 (B) 、300 g/hm2 (C) ,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德国巴斯夫产) 有效浓度210 g/hm2 (D) ;以喷清水作空白对照 (CK) 。试验小区均安排在同一耕作地内。

1.4 试验实施

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 即整个试验地开始出现零星病斑时, 进行施药防治, 以后每隔7 d施1次药, 共施3次。2009年8月18日施第1次药, 8月26日施第2次药, 9月3日施第3次药。每次施药量为900 kg/hm2, 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黄瓜叶面及叶背进行均匀喷雾直至有水滴出为止。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2009年8月18日调查药前病情基数, 9月3日第3次药后10 d (9月13日) 调查病情指数和药剂的安全性。每小区随机取5点, 每点调查2株 (每次调查均为这2株) 的全部叶片, 每片叶按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分级标准如下:0级为无病斑;1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为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用邓肯氏新复极差 (DMRT) 法对防效进行分析。

病情指数、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K0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PT1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CK1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第3次药后10 d, 处理A、处理B、处理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90%、82.16%、85.03%;处理D平均防效为82.29%。处理B与处理D即2种药剂相同剂量的处理防效相当;处理A防效<处理B防效<处理C防效, 说明药剂防治效果与使用浓度成正比;各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 (表1) 。

注:数据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0.01水平、0.05水平差异显著。

2.2 安全性

通过试验观察, 在试验剂量下, 药剂未对黄瓜产生药害, 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黄瓜白粉病病原菌是借气流传播的, 在黄瓜生长中、后期易发生, 空气干燥的环境病情加重, 在白粉病发生时, 可在黄瓜种植行间浇水, 提高空气湿度, 并结合施药防治效果更好。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黄瓜白粉病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主要是选用叶片厚实、表皮细胞壁较厚的抗病品种。试验调查中发现, 施氮过量, 叶片浓绿、茂密, 植株徒长的黄瓜发病偏重, 因此要加强栽培管理, 适当加宽株行距以增加通风透光,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增施磷、钾肥, 控制植株徒长, 增强植株的抗性,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白粉病的发生。本试验结果表明,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试验观察, 该药剂在试验剂量下未对黄瓜产生药害, 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 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推荐使用剂量为210~300 g/hm2[6]。为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应提早预防, 减少病原, 喷药时应注意叶片正背面均匀喷洒。

参考文献

[1]田小丽, 周乐文.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J].新疆农业科技, 2010 (2) :37.

[2]张海英, 王振国, 毛爱军, 等.与黄瓜白粉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J].华北农学报, 2008, 23 (6) :77-80.

[3]张兆林.百菌清80%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8, 29 (11) :43-44.

[4]张富荣, 胡俊, 马晓东.“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5) :62-63.

[5]魏国强, 钱琼秋, 朱祝军.黄瓜白粉病抗性及生理机制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4, 19 (2) :84-86.

黄瓜白粉病 篇8

关键词: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Cucumber powdery Mildew)是黄瓜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流行范围很广,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温室、大棚及露地栽培的黄瓜上均有发生。该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有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rum DC)和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两种,均属于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1,2]。黑龙江省内的黄瓜白粉病主要由后一种病原菌侵染引起[3]。黄瓜白粉病主要为害植株的叶片,病菌侵染植株后在叶片上产生白色菌落,直至布满整个叶片,从而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导致黄瓜品质和产量的下降[4]。醚菌酯是以天然抗生素stobiluron A为基础开发而成的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对半知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5]。为了测定这一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该试验进行了不同施用剂量的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为推广这一药剂在黄瓜白粉病防治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药剂为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湖南丰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湖南丰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供试黄瓜品种为长春密刺。

1.2 方法

2010年和2011年连续2 a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黄瓜大棚进行试验,试验地为黄瓜重茬地,前一年有黄瓜白粉病发生。试验地土壤为黑土,施肥情况为移栽前施腐熟的鸡粪8 000 kg·hm-2。栽培条件为垄作,垄上双株,株距30 cm,垄距1.4 m,大棚管理按常规进行。试验期间棚内温度为18~35℃,相对湿度为70%~90%。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各处理药剂及施用剂量见表1。每处理设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小区面积8.4 m2。试验期间共施药2次:2010年试验于黄瓜白粉病发生初期7月8日第1次喷药,间隔7 d,于7月15日第2次用药;2011年试验于黄瓜白粉病发生初期6月28日第1次喷药,间隔7 d,于7月5日第2次用药。施药器械为没得比超绿16型背负式喷雾器(澳洲新农业化学公司),工作压力3巴。

1.2.2 药效及安全性调查

于最后一次喷药7 d后进行病害调查,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2株调查全部叶片,病情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见表2。药剂安全性调查主要从黄瓜植株节间形态、叶片长势及瓜条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按公式进行计算。

undefined

undefined

2 结果与分析

2.1 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从病害发生情况看,2011年比2010年发病早且病情严重,这除了与当年的气候条件有关之外,还与连作棚内初侵染源积累有关。

从2 a的防效来看,供试剂量下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在60.7%~88.6%,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瓜白粉病(见表3)。处理3在2010年和2011年防效分别为88.6%和87.0%,均为同年度各处理中最高防效。处理2和处理3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处理1,而与处理4防效不显著,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有效成分含量是决定醚菌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关键因素;处理2与处理3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适宜条件下,有效成分123.5 g·hm-2的施药剂量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黄瓜生长情况的影响

药剂喷施后对黄瓜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喷施药剂后黄瓜节间正常,叶片舒展,叶色绿而发亮,瓜条绿色,说明该药剂对黄瓜生长安全无药害。

3 结论与讨论

醚菌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性杀菌剂,它直接作用于靶标真菌,对人畜安全,无诱导作用,在光下稳定[5]。有报道认为醚菌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同化,经醚菌酯处理过的麦类作物表现较高的产量,且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也较高,同时该药剂具有延缓植株衰老的作用[6]。该药剂在黄瓜上是否存在类似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2 a的试验结果表明醚菌酯对黄瓜白粉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以用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尽管有效成分157.5 g·hm-2的施药剂量在2 a试验中均表现出最好的防效但与有效剂量123.5 g·hm-2的施药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到经济效益与抗药性,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和前一年病害的发生等实际情况选用相对低剂量的施药量。

参考文献

[1]郑儒永,余永年.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78,316.

[2]Pino D,Olalla L,Pérez-García A,et al.Occurrence of raceand pathotypes of cucurbit powdery mildew in southeasternSpain[J].Phytoparasitica,2002,30(5):459-466.

[3]张艳菊,左洪波,曲丽,等.黑龙江省黄瓜白粉病病原菌鉴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20-23.

[4]曲丽,秦智伟.黄瓜白粉病病原菌及抗病性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6):835-841.

[5]Ypema H L,Gold E R.Kersoxim-Methyl modification of a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ound to produce a new fungicide[J].PlantDisease,1999,83(1):4-19.

上一篇:财政政策思考下一篇:音乐与武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