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系统施工

2024-09-18

支撑系统施工(共12篇)

支撑系统施工 篇1

1 工程项目概况

“1# 楼”地上总建筑面积27974.73m2,地上19 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80.00m。“1# 楼”为办公及soho办公,底层、2层为商业店面及次级店,三层局部为物业用房,属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地下1 层为车库,层高6.3m。1 层为商业(层高为4.5m)、2 层为商业和soho办公(层高为5.0m)、3 层为物业用房和soho办公(层高5.0m)、4~19 层为办公和soho办公(办公层高为3.9m,soho办公层高为5.0m), 建筑总高度为80.0m,见图1。

2 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设计

(1)梁:梁底主楞采用100mm×100mm木檩、梁底次楞采用100mm×50mm方木,顶托采用“U”型可调支托(支托内采用50mm×50mm×3mm双方钢),梁侧模内龙骨采用Φ48.3×3.6 的钢管,梁竖向设置M12 对拉螺栓,外龙骨采用Φ48.3×3.6 的双钢管。支撑系统中的立杆、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剪刀撑均采用 Φ48.3×3.6 钢管,立杆上配有“U”型可调顶托,模板面板均采用2×18㎜厚胶合板。取最大主梁1-C轴~1-G轴交1-10 轴~1-13 轴间的XGKL7 进行计算,其截面尺寸为950mm×2000mm。

高大模板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59.450-54.650-2.00=2.80m,承重架与模板支撑设置采用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模板支撑小楞材料采用方木,钢管立柱梁跨度方向间距0.5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3×0.35=1.05m,立杆步距为≤1.5m,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可调“U”型托座,梁下增设承重立杆二根(共设有四根立杆)。

梁侧面设对拉螺栓四道(上下二道为M16、中间二道为M14),因大梁中设有工字钢,中间二道对拉螺栓未穿过,与工字钢梁上焊接的预埋件拉结牢固,托梁材料为: 50mm×50mm×3mm双方钢。

(2)板:高大模板板支撑架搭设高度H=59.450-54.650-0.15=4.65m,板横向立杆间距≤1.0m、纵向立杆间距≤1.0m,立杆步距≤1.5m,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U”型可调支托(支托内采用50mm×50mm×3mm双方钢),底部200 高处设双向扫地杆,立柱置于槽钢垫板上(沿纵向或横向铺垫通长跳板)。

高大模板钢管支撑设置在模板支撑桁架上(顶面标高为54.65m),该桁架只承受十五层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十五层以上应等该十五层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及以上各层施工。

(3)立杆基础:立杆均设置于模板支撑桁架上(顶面标高为54.65m),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12# 槽钢垫板,该槽钢应平放(宽度120mm、高度53mm、壁厚5.5mm)、长度6m,大梁模板支撑架钢板下增设12# 槽钢。

3 施工要点

3.1 支撑系统安装

底座布置→放纵横水平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层立杆,底端与水平扫地杆扣接固定,固定底层杆前应校核立杆的垂直度,每个方向装设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二层水平加固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杆符合要求后,按45~65N·m力矩用扳手拧紧扣件螺栓。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再全面检查一遍支撑架质量,确保支撑架质量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水平杆安装,随后按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

3.2 梁模板安装

(1)先在混凝土面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在已浇筑的柱混凝土上弹出水平控制标高线(或在已绑扎的柱钢筋上用红漆做标记),按设计标高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主龙骨。固定主龙骨后在其上安装梁底木方。木方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2)对跨度≥4 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3)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1)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浇注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

3.3 搭设与拆除工艺

(1)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关于印发<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的通知》(闽建建[2007]32 号)、《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模板及支撑安装推荐图集》(修订部份)闽建建函[2014]137 号的相关规定。

(2)搭设工艺:支架立杆搭设位置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支架搭设根据立杆位置放置底座,并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保持水平,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剪刀撑的顺序进行搭设,形成基本架体单元,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使用质量0.50kg以上铁锤击紧至规定深度。每搭完一步支架后,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搭设完成的支撑系统须与周边已完成的结构构件进行可靠拉结,梁下的支撑必须随架体进行同步搭设。

(3)拆除工艺:根据跨度,本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支撑架体须待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拆除作业应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严禁抛掷。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措施,并应保证分段后架体的稳定。

3.4 构造要求

(1)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12# 槽钢垫板,该槽钢应平放(宽度120mm、高度53mm、壁厚5.5mm)、长度6m。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严禁搭接,纵向水平拉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拉杆接头不应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接头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作用于立杆上的竖向施工荷载应采用50mm×50mm×3mm双方钢和“U”型顶托向竖向钢管支撑有效传递,不得采用扣件向钢管支撑传递竖向施工荷载。

立杆顶部应采用可调顶托受力,不得采用横杆受力,且顶托距离最上面一道水平杆不宜超过300mm。

支模钢管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立杆的总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00mm,架体与建筑结构应拉结牢靠,形成可靠的连接。

(2)纵、横向扫地杆及水平杆: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利用原有外架处,要设置好纵、横向扫地杆及水平杆。

(3)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3~5m由底至顶设置宽度3~5m连续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交点平面设置宽度3~5m连续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高大模板扫地杆及梁下(或板下)第一道水平杆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沿高度不大于6m及竖向剪刀撑交接处尚需设置,步距控制在1.5m以内。

(4)柱连接构造:根据结构平面布置,每步架与框架柱均应设置连柱构件,拉结牢固。与已浇筑混凝土柱采用抱接方法进行连接。

在各柱竖向高度每隔一步架设置一道水平连柱构件,采用 Φ48.3×3.6 钢管与横、纵水平方向钢管贯通,使之连成一整体构架。详细做法如图2 所示。

(5)支撑架搭设的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5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雨水进入,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支撑体系搭设过程和完毕后,施工单位应采用扭力扳手对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监理单位应实施旁站监理。大梁下的主要扣件扭力检测数量应达100%,见图3。

4 监测措施

(1)浇筑过程中设置观测点,由观测员在安全的位置用经纬仪随着梁板浇灌的进度,重点对支撑立杆结构的变形、位移情况进行观测。同时设专人在安全位置重点观察梁底、梁侧、梁板交接处、支座、拉杆等关键部位的变形情况及支撑结构位移的情况。

(2)重点对支撑立杆结构的变形、位移情况进行观测。高大模板区观测点选在主梁下立杆上,在地下室底板上架设经纬仪进行观测。

(3)为了监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大梁底的模板及支承体系变化情况及是否异常,可采用以下简单有效的监测办法进行监测:混凝土浇筑前在该大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两侧),从大梁底一直吊到立杆支承底板,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mm以内并做好记录,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人跟踪监测,吊垂与地面距离及与立杆距离变化按设计允许变形要求控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4)观测员若发现支撑结构及模板发生变形及位移情况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通过通讯工具,通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暂停浇筑混凝土,全体作业人员全部撤离作业现场,待架体稳定后,派人检查原因,采取加固处理措施,确保架体安全、作业人员无身命危险时,方能继续进行浇筑。

(5)水准仪、经纬仪及其他测量工具必须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

5 结束语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应用,已完成了该工程高大模板支撑施工任务,梁板混凝土得以顺利浇捣,架体、模板系统安全稳定。实践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安全经济、质量可靠,为今后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4]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支撑系统施工 篇2

G2-13-5

管道基坑围护结构与支撑系统 管道基坑围护结构与支撑系统 施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水泥土搅拌桩墙支护)搅拌桩墙支护 施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水泥土搅拌桩墙支护)
GB50141— GB50141—2008
工 程 名 称 施 工 单 位 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工 程 数 量 制 表 人 交 方 班 组 项 目 经 理 施工负责人 接 方 班 组 分部工程名称 验 收 部 位 技术负责人 质量检验员 检 验 日 期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应测 合格 4 5 6 7 8 9 点数 点数

GB50202— GB50202—2002

检 查 项 目

允许偏差(mm)1 2 3

合格 率 %

1 主 控 项 目 2 3 4 1 2 3 一 般 项 目 4 5 6 7

水泥及外掺剂 质量 水泥用量 桩体强度 地基承载力 机头提升速度 桩底标高 桩顶标高 桩位偏差 桩径 垂直度 搭接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参数指标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0.5 m/min 土 200mm +100mm;-50mm <50mm <0.04D ≤1.5 >200

一般项目平均合格率(%)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注:1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检查结果,需用语言描述的项,应按 GB50268-2008 的要求详实描述。2 主控项目的计数检验 项先填写“检验批主控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1);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数据较多时,可先填写“检验批一般项目 计数检验记录表”(G1-1-2),然后将计数检验结果填写在本表相应的检查结果栏内。将两表作为本表的附页。


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应用 篇3

关键词:脚手架;模板拆除技术;构造控制;监测措施;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74-02

高支模是建筑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中的一种特例,通常指搭设高度5 m及以上;搭设跨度10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 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支模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中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

1工程概况

某项目建造一幢办公和文化娱乐综合楼,其中裙楼的第五层设计为多功能厅,层高8 m,最大框架梁截面尺寸为500 mm×700 mm,作业面高,施工难度大。现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谈谈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

2施工准备时控制要点

2.1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编制,并考虑到工程特点和施工的可操作性。方案内容涵盖:使用材料要求、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应急预案、混凝土浇筑、施工节点图等;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②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③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④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⑤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59-99等检查标准的要求。

2.2把住材料关

(1)本工程模板支架所用钢材强度等级为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扁、锈蚀、打孔和硬弯,新的钢管要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有资质检测单位的复试报告。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在力学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扣件标准》(JGJ22-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 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65 N·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扣件必须取样,并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相关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构造控制要点

3.1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施工工艺

3.1.1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配模板及刷模板脱模剂→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装支撑→加固、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码放模板。

3.1.2技术要点

安装墙柱模前,要对墙柱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柱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柱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或用水泥砂浆找平,做到平整、准确、黏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3.1.3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工程杆件不能和外钢管架、接料平台相连,架体要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多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使支撑体系成一稳固的整体。模板支撑的柱立面、柱剖面,见图1。

3.2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3.2.1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钢管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3.2.2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采用单块就位尺寸,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 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混凝土浇捣管理

(1)现场技术员、质检人员与监理人员一起检查模板支撑是否符合论证后的施工方案,扣件与钢管是否牢固,钢管是否有变形等。

(2)模板、钢筋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正确填写商品混凝土委托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外加剂、坍落度等相关信息,确保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

(3)施工前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实测混凝土进场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4)商品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应符合方案要求,泵管不能直接放在模板上或固定在支撑上,应在泵管下垫轮胎皮或焊接铁马镫,避免水平振动荷载,并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混凝土堆载过大现象。

(5)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6)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严格控制实

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及时解决。

5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1)高大模板拆除根据现场留置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强度后,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及时报验,监理公司人员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其中跨度大于8 m和悬挑阳台强度要达100%方可拆模。

(2)高大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区域周围设置警戒标志和拆模提示标语,并有专人看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进行。①墙柱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 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②拆除满堂脚手架时,按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斜刀撑的顺序进行拆除。钢管和扣件应及时传到楼面,严禁直接抛到楼面产生冲击荷载。

(4)模板拆除后,及时将钢管和扣件运出,并进行清理、保养,按规格堆放。

(5)其他技术要求:①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②支拆模板时,2 m以上高处作业要戴好安全带,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③墙柱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④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拆除到最后一节立管时,应先搭设临时支撑加固,方可拆固定件与支撑件。⑤安全员、技术员每天下班前要对尚未拆除的脚手架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还要结合周边环境、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6监测措施

6.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6.2监测点设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为12 mm的钢筋头。

6.3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时应及时解决。

7结束语

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前应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时落实安全措施,在施工中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编辑:尤俊丽)

某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探讨 篇4

厦门地区某厂房及配套设施一期工程, 涉及超高、超重和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其中1#厂房涉及高大模板面积6720m2、2#厂房涉及高大模板面积6960m2, 办公楼、5#厂房涉及高大模板面积405m2。高大模板构件情况如表1.

2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100×0.130×1.000+0.300×1.000=3.563k N/m

活荷载标准值q2= (4.000+1.000) ×1.000=5.000k N/m

(1) 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mm2) ;

M———面板的最大弯距 (N.mm) ;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取15.00N/mm2;

其中q———荷载设计值 (k N/m) ;

经计算得到M=0.100× (1.20×3.563+1.40×5.000) ×0.300×0.300=0.101k 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101×1000×1000/54000=1.87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1.20×3.563+1.4×5.000) ×0.300=2.030k 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030.0/ (2×1000.000×18.000) =0.169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T<[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3.563×3004/ (100×6000×486000) =0.06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 满足要求。

3 基础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其中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k N/m2) , p=N/A;p=63.56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 N) ;N=12.71

A———基础底面面积 (m2) ;A=0.20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 N/m2) ;fg=115.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其中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00

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115.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模板支撑架计算满足要求。

4 施工技术要点

(1) 支撑系统安装 (见图1)

支撑搭设前, 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班组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 并签字确认。

(1) 根据立杆平面布置图要求放线定位, 先弹出钢管立杆位置线, 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 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立杆底部垫长度不少于2跨、宽度≥200mm、厚度50mm的通长木垫板。水平杆与立杆扣接牢固, 纵横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

(2) 现场施工模板支架时, 应确保立杆的垂直度,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 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 (1.5m) 要求条件下, 应进行平均分配确定具体步距;每一步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即在每步、每跨均双向设置水平拉杆。

(3) 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 (且不大于5m) , 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为4跨。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扫地杆的设置层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超过6m, 剪刀撑宽度为3~5m。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 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 (或横) 向夹角为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 搭接长度不小于1m, 并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剪刀撑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 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4)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满堂支撑架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 当H=20m, 允许偏差为±60mm。

(5) 水平杆的接长严禁搭接, 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的错开距离大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跨段的1/3。

(6)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7) 扣件的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0~65N·m, 检查时形成书面记录, 监理单位实施旁站并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对扣件数量的10%进行抽检, 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的应全面检查, 至合格止。根据建质[2009]254号规定: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 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 样进行100%的检验, 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 (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 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8) 立杆、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的布置应严格按要求布置。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筑的混凝土墙或柱作为拉结节点, 增强整体稳定性。

(2) 模板安装

(1) 梁底、梁侧模采用18mm胶合板, 梁底平板模铺设在横向次龙骨上, 次龙骨搁置在主龙骨上。

(2) 楼板模采用18mm胶合板, 顶托用100×100mm方木, 横向采用50×100mm方木。

(3) 后浇带支撑系统

(1) 根据后浇带位置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要和其它梁、板脚手架分开搭设, 使之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为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用钢管和其它脚手架连接。脚手架每隔四米搭设剪刀撑一道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

(2) 模板就位前, 根据已弹线的后浇带位置进行定位, 模板宽度采用整张模板的长度1830mm (模板尺寸915×1830) 垂直于沉降后浇带放置、梁模板相应断开。

5 验收控制要点

(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 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 并留存记录。

(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 并留存记录、资料。

(1) 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 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 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 要进行100%的检验, 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 (由监理见证取样) 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 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 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的规定, 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扣件的拧紧扭力矩硬控制在40~65N·m, 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对扣件数量的10%进行抽检, 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的应全面检查, 至合格止。

(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 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 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 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 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 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 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6 结束语

五层支撑施工方案修 篇5

一、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三期工程五层裙房处由于脚手架高度超过9米,现对此脚手架做一专项施工方案:

本处施工脚手架施工方案基本参照已经审批的A3.13---13号(十一至十八层1/C—1/E/3—4轴挑空连接层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执行,做以下局部调整:

楼板模板支架搭设高度由原来的29.25降低至18.4米。搭设尺寸:立杆纵距由原来的0.94M米调整到1.05米、立杆横距由原来0.92M调整到1.05米、立杆步距由原来的1.5M 调整到1.8米。

此处最大梁尺寸为200×400,A3.13---13方案中为600×1000,一米内荷载减少了86.7%,故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由原来的0.46米调整到1.05米,立杆步距由原来的1.5米调整到1.8米均可以保证安全。

以上为此处脚手架具体调整数据。此处脚手架在搭设中我方将加强对施工班组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此处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由我方项目部或公司工程部进行验收,自检合格后报甲方、监理验收。通过后方进行上部工程施工。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

苏州国际科技园三期工程项目部

支撑系统施工 篇6

【摘要】针对市政工程深基坑沟槽施工的开挖、钢板桩支护及拆除施工方法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市政道路;深基坑开挖;沟槽开挖;钢板桩支撑;支撑拆除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影响服务区域内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雨污水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沿海地区地下水位普遍较高,特别是施工现场受作业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明开槽大开挖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对地下排水工程施工造成一定难度。本文就以天津滨海新区在施项目为例,介绍沿海地区排水工程沟槽开挖钢板桩支撑的施工方法。

1.施工特点

工字型钢板桩在管道深基坑开挖支护、挡土墙以及挡沙墙等工程上发挥重要作用。工字钢板桩的施工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施工简单,还具有施工费用低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沿海或水位较高地区,原地面以下3~5米的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

3.施工方法

3.1主要工序流程

清理场地→测量放线洒白灰线→降土卸载→大口井降水→打钢板桩(密排一丁两顺)→沟槽开挖→钢桩支撑→开挖至设计槽底以上10~20cm→人工开挖至沟槽底→挖排水沟、水窝子槽底降水→管道基础→管道施工→检查井施工→沟槽回填→拆除钢板桩支撑→拔出钢板桩→粗砂回填桩孔。

3.2沟槽开挖

直接从地面密排施打10m长36B型工字钢,待土体稳定后开始土方开挖,随着土方开挖深度设置一道横梁支撑。

3.3沟槽支护

3.3.1钢板桩、腰梁、横梁的要求:钢板桩插打分部工程包括钢板桩的制作和钢板桩插打就位。钢板桩焊接的制作标准为:钢板桩弯曲度(轴线方向)不大于1.1L/1000=11mm,翘曲(法线方向)不大于2.25L/1000=22.5mm(L为钢板桩的长度)。腰梁采用40B工字钢,横梁采用φ108*10mm钢环横梁。

3.3.2钢板桩插打的主要施工技术要求如下:采用单根打入法插打钢板桩。相对桩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一般不得超过2%,桩顶高程允许偏差为+5cm、-10cm。

3.4钢板桩施工

3.4.1打钢板桩:单桩逐根打入法施打钢板桩: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的线位,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准备桩帽及送桩: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保证打人后的板桩,有足够的钢度,且板柱面平直。挖掘机在挖沟槽土时,不得碰撞钢板桩、腰梁及横撑等。

3.4.2内支撑:该项目基坑支护经计算采用10米长钢板桩配合内支撑进行支护,钢板桩打入深度根据沟槽深度、槽底土质等情况不同经计算确定。内支撑的施工方法如下:

3.4.2.1支护方法:内支撑的做法首先用10mm厚承梯形钢板的牛腿垂直焊接在两侧已打好的钢板桩上用来支撑上部工字钢腰梁,钢板牛腿水平间距约2米,工字钢腰梁每根长12米,中间用同厚度的钢板焊接。中间横梁采用φ600*10mm厚空心钢环横梁支撑,另一端可根据基坑宽度伸缩,横梁使用吊车两端吊起后,水平放至工字钢腰梁中间,两头对准工字钢腰梁,两侧对称采用液压千斤顶顶至沟槽宽度后,中间用长*宽*厚=500*50*20mm钢板(可增加根数)做插销垂直插入预留孔内,防止横梁滑落。横梁横梁间距为5米,根据沟槽地质情况可适当加密。

3.4.2.2防滑移措施:为了防止工字钢腰梁及钢环横梁滑移、坠落,首先必须保证钢板牛腿与钢板桩的焊接质量,钢板牛腿起着支撑上部工字钢腰梁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施焊时,一定高度重视两者之间的焊接质量。焊接处不能出现气孔,焊缝饱满。接焊时,采用J502以上焊条。冬季焊接钢板牛腿时,焊条在施焊前先进行烘干,钢筋焊接处若粘有冰雪应彻底清除,或者用酒精喷灯烘干。

3.5施工降水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开挖底面标高低于地下水位的沟槽时,由于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地下水的存在,非但土方开挖困难,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因此,深槽开挖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现场情况,若地下水位比较高,土质出现流沙等比较不理想的情况下,必要时采用Φ500mm大口井为主要降水途径同时配合排水沟加水窝子为辅的降水工艺。

大口井深11m,沿管道方向间距为30m,呈梅花桩型布设。积水窝子设置在检查井旁边,管槽两侧挖排水沟,积水窝子处挖横沟连接。排水沟深30cm宽30cm,积水窝子直径0.8m,深度1.5m,积水窝子采用红砖干砌,周围用草袋子包围,防止泥沙灌入,井底铺垫约0.3m厚的碎石组成反滤层,以免从井底涌入大量泥砂造成积水窝子周围地面塌陷。根据地下水流大小设置潜水泵排除积水。

3.6基坑临边防护与钢梯

基坑的临边防护工作至关重要,沟槽周边护拦材料均选用脚手架管,护拦立杆选用2米长脚手架管,沿基坑周边水平距离每2米一根,贴近支护钢桩1.5米处打入地下0.8米,外露高度1.2米并与钢桩焊牢,横杆不少于三道,四周挂密目安全网,底脚立木板。在坑内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宣传布标。

3.7沟槽照明

此工程施工量大,施工工期短,需要夜间施工时,设置可移动探照灯进行施工,每架探照灯的临时用电源需要电工经常检测。

3.8支撑的拆除

3.8.1拆除支撑前对沟槽槽壁及两侧地面沉降、裂缝、支撑的位移、松动等情况进行检查。如果需要应在拆除支撑前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3.8.3内撑拆除方法:首先对横梁支撑进行拆除,拆除前使用25T吊车用2根钢丝绳对横梁兜底(但不吊起,防止拔出插销后横梁坠落),然后把与腰梁焊接的钢筋、钢板等拆除后,使用2台液压千斤顶两侧对称对腰梁与横梁加压后,拔出钢板插销,吊车缓慢吊离横梁至沟槽外。

3.8.4拔桩方法:先用打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减少土对桩的摩擦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情况,发现上拔困难或拔不出来时,应停止拔 桩,先振动1min~2min后再往下锤0.5m~1.0m再往上振拔,如此反复可将桩拔出来。所遗留孔洞及时用粗砂灌实(可冲水助沉)。

4.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技术保证措施

4.1基坑开挖前,要做好施工材料准备和技术准备。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进行,开挖过程中人力、机械、周转材料要组织得当,严密组织各,开挖与人工卡板要紧密衔接,避免土体发生扰动。

4.2做好坑内外的降水与排水,开挖过程中随时做好坑内明排水,坑内设置水位观测井,及时观测降水效果。

4.3进行分层分段合理的开挖方法。

4.4沟槽弃土应随出随清理,沟槽挖出的土均匀堆放在距沟槽上口连线10米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2.5米。

5.結束语

基坑钢板桩加横向支撑解决了软土地基或基底呈淤泥质土质沟槽内土方开挖困难的问题,且基坑变形小、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从该在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好的指导了软土地基开挖支撑结构的施工,无论是从质量控制、施工要求以及安全生产方面,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无一例安全、质量事故。

参考文献

[1]GB 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少华:男(1980-02-)河南濮阳,大学专科,工程师,道路桥梁及市政工程;

支撑系统施工 篇7

本工程为东莞市粉厂搬迁小区二期综合楼, 建筑面积为41521m2, 地下一层, 地上18层, 框剪结构。本工程4层转换层大梁共12根, 最大梁截面尺寸为b Xh=900mm X2500mm, 板厚200mm, 层高为6m。大梁支撑模板支承在3层楼面上, 转换层梁板的混凝土, 钢筋, 模板及支架自重, 施工荷载由地下室到3层楼面结构共同承担。工程所有梁, 柱, 和板混凝土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大模板, 板枋采用80mm X80mm方木, 采用φ48X3.5钢管做承力架和支撑, 用钢管设成满堂架。

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

2.1 模板支撑设计验算

梁模板由侧板、夹木、托木、支撑等组成, 梁的底板、侧板由18mm的木胶板, 底模下设80 mm X80mm的方木, 间距200mm, 纵横立杆用φ48X3.5钢管, 纵距0.5mm, 梁底支撑立杆间距0.6m, 0.3m, 0.6m, 立杆步距是1.5m, 对拉螺栓在断面内垂直间距300mm, 设7道, 断面跨度方向间距250mm, 直径14mm。

钢管截面积A=4.89X102, 惯性矩I=12.19X10mm4, 截面抵抗矩W=5.08X103mm, 回转半径15.8mm, 弹性模量2.06X105Kpa, 抗拉压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

按轴心受压计算支撑架体立杆稳定性:钢筋混凝土梁自重:25X2.5X0.5=31.25KN/m;模板的均布线荷:0.35X0.5X (2X2.5+0.9) /0.9=1.147KN/m;活荷载: (1+2) X0.9X0.5=1.35 KN;均布荷载:q=1.2X31.25+1.2X1.147=38.877 KN/m;集中荷载:p=1.4X1.35=1.89 KN/m;荷载合计:40.767 KN/m;大梁底部立杆承受荷载值:N=40.767X0.9/2=18.345K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计算长度取横杆步距h=1.5m。

φ是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10/i=1500/15.8=94.9, 查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φ表, 得φ=0.627。σ=N/φA=18345/0.627X489=59.8 N/mm2﹤[f]=205 N/mm2, 满足要求。

2.2 楼板强度验算

转换层大梁支撑在3层C25楼面上, 由于转换层模板, 钢筋施工要一个多月, 所以3层梁板混凝土强度已达设计要求, 由地下室到3层楼面结构可满足承载转换层混凝土浇筑传来的荷载, 不再计算。

3 高支模的构造技术措施

1) 扣件。采用旋转扣件搭接接长时, 能够传递轴向的拉和压应力, 可适用于立杆, 横杆和剪刀撑等杆件的接长。搭接长度应大于1米, 用于搭接的旋转扣件应不少于2个, 当内力计算节点为2个十字扣件时, 搭接区应为3个旋转扣件, 且钢管端部应申出旋转扣件不小于100mm;用十字扣接长立件时, 两根待接长的钢管应平行设置, 紧靠布置, 应各自连续扣住上下两根与之相垂直的水平钢管上, 搭接长度应不少于一步架, 钢管端部距十字扣件距离应大于100mm。2) 拉杆。a.理想状态下横杆的内力很小, 而且以轴向力为主, 但在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 竖向力局部过大等情况时, 水平杆会出现拉, 压, 弯等复杂的受力状态, 所以水平拉杆的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的接长方式。旋转扣件的搭接长度应大于1米;十字扣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一跨;b.根据竖向荷载的大小严格控制, 水平横杆的步局应控制在1.8米以内;在搭设过程中应以梁下水平横杆的设计步距控为准, 以便梁和板下的水平杆连成整体;c.水平拉杆是控制立杆垂直度的基础, 距离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m;杆和上部的所有水平拉杆一样, 共同起到调节立杆不均匀沉降和变形的内力重分布作用, 所以扫地杆水平拉杆和立杆相连时须采用直角扣件;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 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至少两跨, 并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高, 低处纵向扫地杆高差应小于1米, 大于1米时中间应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4 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

1) 梁大截面混凝土浇筑应分层, 每层不超过500mm, 1h后再浇上部混凝土。为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2) 转换层模板安装完成后, 先浇捣柱混凝土, 然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转换层梁板混凝土浇捣, 拟采用固定泵接布料机进行浇捣, 布料机安放中间, 底下立杆加密一倍四周加剪刀撑加固;逐步向外均匀浇捣, 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 而且要及时拨开, 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摸板或钢筋振动。3) 在浇捣转换层高支模楼面砼过程中要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跟班, 并在浇捣之前对所有参加浇捣的施工人员作浇捣计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在浇筑过程中, 跟班木工及施工员随时观察模板体系变形情况, 并用水准仪每30分钟观测一次, 包括钢管支撑的沉降观测, 大梁沉降值按千分之二L控制, 并且小于30mm,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特别是检查钢管有无局部弯曲而造成失稳以及木枋挠度过大等异常情况。

5 监测技术措施

梁板高支模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 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1) 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 项目每周进行安全检查, 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 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 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 底座是否松动, 立杆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扣件是否松动。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 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4) 在浇捣转换层高支模梁板砼前, 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 合格后才开始浇砼, 浇砼的过程中, 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 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 及时停止施工, 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5) 转换层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前, 必须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及协会等相关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审查备案。6) 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 应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或抢险措施, 同时须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报告。7) 本分项工程监测项目包括: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8) 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需尽量选择在受力最大位置, 即1000mm×1700mm梁的跨中, 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一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两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按上表设变形监测报警值。9) 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在裙房屋面板上实施实时观测, 一般监测频率30分钟一次, 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6 结语

支撑系统施工 篇8

河南郑州永和国际广场工程, 总建筑面积14万m2,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1层, 地上21层, 层高3.5 m, 建筑高度85.7 m。工程整体设计在平面上呈H形布局, 在两主楼19层中间设置连廊结构, 跨度约17 m, 2层高, 约12 m。

根据连廊结构特点可知其跨度大、高度高以及工程量大, 这样在支模施工中就面临严峻考验, 如何在安全、质量、工期以及造价方面找到平衡点, 模板支撑系统的合理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支撑方案初定

工程中高模支架支撑体系一般采用落地钢管承重架, 但若在本项目中采用, 搭设高度从地面到顶部达70 m, 不仅需要大量钢管、扣件等材料, 耗资巨大, 而且架体高度大, 垂直度不易保证, 容易失稳, 安全隐患较多。此外, 业主工期紧迫, 要求2个月完成, 传统做法搭拆时间长。因此, 必须设计新型的支撑系统。

借鉴型钢悬挑脚手架结构, 支撑系统初定钢桁架形式, 其具有施工简洁、结构自重轻、经济性好等特点。在钢桁架结构设计中, 可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建模, 通过应力应变分析进行各组成构件的优化设计, 支撑系统能够控制安全性和经济性。

3 支撑方案优化设计

钢桁架支撑模板方案共有三种:1) 钢桁架 (T形截面) +工字钢支撑体系;2) 钢桁架 (管形截面) +工字钢支撑体系;3) 斜拉钢桁架支撑体系。各方案做法如下:

方案1施工做法:在18层 (标高65.82 m) 架设7榀平弦钢桁架, 在桁架梁上平铺工字钢梁, 再在工字钢梁架设混凝土结构支模架。该支撑系统剖面如图1所示。

方案2施工做法:在18层 (标高65.82 m) 架设7榀平弦钢桁架, 在桁架梁上沿横向平铺工字钢梁, 再在工字钢梁架设混凝土结构支模架。该支撑系统平面图及桁架剖面图如图2所示。

方案3施工做法:两根钢桁架呈两端支撑形式设置在18层混凝土柱上, 在各组钢桁架之间设置联系钢支撑, 至少4根桁架斜拉吊筋, 两边对称地斜吊拉在钢桁架和建筑物主体之间;工字钢固定在钢桁架上方, 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则搭设在钢平台上, 支撑系统平面如图3所示。

将三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汇总, 如表1所示。

经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论证与评估打分, 方案1得最高分21分, 因此优选其为支撑系统方案。

4 支撑体系施工控制

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流程如下:

有限元软件建模→加载分析→初步设计→结构验算→深化设计→钢桁架放样制作→各构件拼焊→型钢平台组装→钢管承重支模架搭设→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承重架拆除→钢平台拆解。

在上述流程中, 施工阶段尤为关键, 其主要环节控制如下:

1) 钢桁架放样制作。考虑制作场地的平整性, 首先地面上按照钢桁架施工图放出大样图, 在钢桁架铁板节点处先找平并焊上一块铁板, 以保证钢桁架制作时, 桁架上、下弦在同一水平位置, 钢桁架角铁材料、长度、起拱要求严格按照大样图尺寸施工。焊接及焊缝质量标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并在焊接完成后进行验收。2) 吊装及拼焊。首先钢桁架用塔吊吊装就位、安装第一榀钢桁架时, 在松开吊钩前初步校正;对准屋架支座中心线或定位轴线就位, 调整屋架垂直度, 并检查钢架侧向弯曲, 将钢架一端与牛腿预埋铁电焊, 另一端用槽钢临时固定, 第二榀屋架用同样方法吊装就位后, 不要松钩, 用千斤顶与第一榀钢架固定、校正, 使第一榀屋架与第二榀屋架形成一个具有空间刚度和稳定的整体;重复上述步骤将三组双肢角钢桁架组成JL钢桁架, 安装JL钢桁架侧板, 安装牛腿预埋铁板M2, M3的角铁与JL支座侧板焊牢, 待7榀JL钢桁架全部安装完成后, 安装钢桁架的下弦水平支撑及最外两榀钢桁架的斜撑, 钢桁架安装、焊接完成 (见图4) 。3) 钢平台拆解。拆除应在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进行;拆除顺序是先拆承重结构支模架及外脚手架, 再进行钢平台面层拆除, 最后气割钢桁架。在整个拆除过程中, 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5 结语

本工程高空大跨连廊结构采用钢桁架支撑体系,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定期观测其竖向与侧向变形, 变形量均满足设计要求。此外, 工期提前15 d, 实际造价53万元, 较传统高支模费用节省35万元, 综合效益较显著。

参考文献

[1]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S].

[2]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

[3]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S].

支撑系统施工 篇9

在深基坑开挖的工作中, 由于深基坑的卸荷, 导致周围土体和基坑本身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出现较大的变化, 并且进一步的导致坑周的地表沉降、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和基坑内的土体隆起。在临建建筑物的情况下对深基坑进行开挖, 不仅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坑本身的安全性和强度, 更为关键的是要对由于基坑开挖而导致的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和差异沉降进行有效控制。近年来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广泛的运用到了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技术, 其能够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进行有效控制, 最终确保紧邻深基坑保护对象的安全性。

2 深基坑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概述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主要包括液压系统模块和自动控制系统模块, 其液压系统模块包括液压千斤顶和液压泵站, 自动控制系统模块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自动控制硬件设备等。在深基坑钢支撑轴力控制中应用自动控制的伺服系统原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被动受压和松弛变形的深基坑钢支撑轴力, 使其实现自动加压调控变形, 依据相应的保护对象的变形及控制要求自动调控基坑围护结构变形[1]。

3 深基坑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工程实例

东二环路站位于东二环路与长江东路道路交叉口, 为2、4号线换乘站, 2号线车站沿长江东路呈东西走向, 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4号线车站沿东二环路呈南北走向, 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标准段宽度为21.7m, 覆土厚度2.5~3.75m, 底板埋深15.6~16.9m。车站站周边建筑密集, 主要以居住建筑为主, 商业建筑、公共建筑为辅。车站主体21-32轴北侧为合肥开关厂宿舍两幢6层住宅楼, 距车站主体基坑4.87~5.04m, 基础形式为混凝土扩展浅基础 (基础埋深1.8m, 基础宽度1.6m, 高度0.4m) 。

3.2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技术的应用

3.2.1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3.2.2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操作要点

(1)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之前, 应将机械、材料和人员的进场工作做好, 要确保施工人员经过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 并且合格。应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认真检验进场的材料, 验收进场的机械, 随后开挖土方, 直到首道支撑位置, 将起重吊装所需门式起重机安装好, 并将伺服系统调试及试运行工作提前做好[2]。

(2) 安装三角托架和安装、填充钢围檩:将三角托架提前加工成型, 并确保其合格性, 采用L80×8角钢加工三角托架, 在经过测量标高准确的定位之后, 在围护结构上利用YG2型膨胀螺栓对三角托架进行固定, 确保托架具有1m的距离。将钢围檩设置在围护结构和钢支撑的连接处, 采用Q235b钢制作钢围檩, 应确保全部的焊缝满焊, 焊缝具有平均10mm的厚度。在完成三角托架的安装工作之后进行钢围檩的安装, 通过门式起重机对钢围檩进行安装, 要确保钢围檩紧密贴合围护桩, 采用快硬细石混凝土填充围檩背后间隙。在完成钢围檩安装工作之后, 需要对防坠落固定设施进行及时安装。

(3) 补偿节及钢支撑拼装:补偿节具有150mm的行程, 在完成钢支撑两侧钢围檩的安装工作之后, 选择皮尺对围檩间距进行准确的测量。然后在拼装场地内依据此长度将拟架设的支撑及补偿节拼装好, 保证符合要求的整节支撑长度。通过20t汽车吊进行拼装工作。

(4) 架设钢支撑和相应的防坠落措施:在完成钢支撑的拼装工作之后, 选择门式起重机将钢支撑运送到准备架设的位置, 在完成架设之后需要对防坠落设施进行及时安装, 从而避免出现支撑坠落的情况[3]。必须要确保支撑紧贴围檩, 详见图2。

(5) 安装及调试伺服系统:伺服系统主要包括终端控制、控制中心、自动补偿节、泵站、电控柜等各个部分, 详情见图3。

在伺服系统设备进场之后, 工作人员应依据现场条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规划, 并且依据油管长度、电缆线长度、补偿节个数和分布、基坑大小等采用吊装的方式将发电机、泵站、控制柜等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应按照相应顺序对泵站、控制柜等进行编号。可依据控制多层的差异对同一控制柜和泵站的压力补偿节进行设定。因此在布置场地的时候需要对长度限制进行尽可能的考虑。在完成伺服系统的安装工作之后, 需要进行整机试运行调试工作, 将控制油缸伸缩、压力传感器显示压力、常开阀控制、比例阀调节系统压力大小功能、电机运转方向的正确与否确定下来。

(6) 施加预加力并设定参数:在将上述工作完成之后, 就需要对泵站与补偿节之间的油管线路和信号线路进行分别连接。连通线路之后, 就需要依据相关要求施加预加力。在主机控制界面而对轴力上、下控制参数进行设定, 一旦出现超过3%的支撑应力损失, 系统就开始进行自动补偿。如果出现超过钢支撑轴力设置值或者预警值的情况, 系统就会报警。一旦出现报警情况, 需要及时在报警位置架设钢支撑, 并对报警原因进行分析, 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4]。

(7) 以监控量测数据为依据对参数设定进行调整:以监控量测专项方案为依据监测基坑安全情况, 同时向施工进行及时反馈, 如果发现监测数据产生较大的变化速率, 这时候就应对对应位置处的支撑轴力进行及时调整, 直到达到安全状态。

(8) 系统拆除:在完成施工之后就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拆除: (1) 应停止相应支撑油路的工作; (2) 将线路拆除; (3) 将支撑拆除; (4) 拆除泵站和控制中心。选择人机界面中的越权模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中的一种模式, 将补偿节的活塞杆收回, 在泵站中收回液压油, 将与之相对应的油管产感器数据线等拆除。拆分吊运到地面上的钢支撑和补偿节。依次类推将全部的补偿节拆除, 最后对各部分之间的油管、电线、电缆等进行拆分。对各备件、配件和部件进行拆除[5]。

3.2.3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应用效果

(1) 建筑物整体沉降量分析:建筑物具有12.6mm的最大沉降量;在最大沉降点具有16m的开挖深度, 符合<1‰H (16mm) 的特级基坑建筑物沉降要求。

(2) 差异沉降分析:最大差异沉降的点分别位于该栋建筑的东北角和东南角, 具有3mm的差异沉降最大值。现状建筑物具有1.75‰的差异沉降, 符合<2‰的规范差异沉降要求。

4 结论

地铁基坑具有狭窄的特点, 而且钢支撑具有较大的刚度, 支撑轴力会受到坑壁变形的极大影响。采用传统的钢支撑很容易出现严重的预应力损失, 而钢支撑预应力则具有明显的变形控制作用。本文分析并介绍了深基坑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施工技术, 该技术经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 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现在我国的基础建设具有越来越大的规模, 在地下空间和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 深基坑工程具有越来越多的数量和越来越深的开挖深度。如果有建筑物存在于深基坑周围, 这时候首先必须要解决建筑物的保护问题。在地下施工的建筑物保护工作中深基坑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为此, 本文以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为例, 对深基坑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深基坑,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祥, 茆丽霞, 刘建刚.环境温度和混凝土徐变对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的影响分析[J].施工技术, 2014 (S1) .

[2]杨春柳.深基坑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结果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 2013 (15) .

[3]杨震伟, 骆介华, 魏云峰, 陈玄斌, 戴民.影响支撑轴力测试的混凝土特性[J].浙江水利科技, 2012 (04) .

[4]张忠苗, 房凯, 刘兴旺, 吴祖福.粉砂土地铁深基坑支撑轴力监测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 2010 (S1) .

支撑系统施工 篇10

关键词:贝雷架,施工平台,超高支撑架

1 工程概况

长期以来, 超高支撑架一直是建筑施工的一大难题, 目前常用的超高支撑架主要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但扣件钢管架搭设高度受到架体自重及钢管承载力的影响, 搭设高度受到很大限制。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管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因此超过30m的超高支撑架, 宜采用其它型式的支撑架。

某工程为集中式商业中心, 地下2层, 地上7层, 建筑高度约35米, 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中庭上空设计采用玻璃采光顶。玻璃采光顶受力结构采用桁架式钢结构, 最大跨度约40.75米, 位33.2米标高屋面上, 顶部标高44.295米, 其效果图见图1。

由于采光顶结构挑高高, 单榀钢结构桁架跨度大、重量大, 塔吊吊装性能难以满足构件的整体吊装要求;汽车吊又由于工作半径的限制, 无法实现在建筑外围吊装。因此, 需对桁架合理分段, 每段重量控制在塔吊承载范围内, 由塔吊吊至高空进行散装。为满足散装施工的要求, 需在桁架下方搭设支撑架, 对分段装配的钢构件进行临时支撑。

2 支撑体系设计

2.1 支撑架结构体系的比选

采光顶下的结构面为一层板, 距采光顶最高点达44米, 所需搭设的支撑架高度超过40米;同时, 支架跨度大、面积大, 支撑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支撑体系的安全、造价、工期。因此需对支撑架结构型式进行综合比选, 为此考虑了以下三种方案:

⑴落地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这是建筑工程施工常用的支撑方案, 广泛运用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支撑体系中。但本工程支撑架高度超过40米, 已达到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高度的瓶颈, 即使勉强搭起, 所需的立杆间距很小, 构造和加强措施严格, 搭设需要的材料、人力消耗量巨大, 工期长。本方案技术难度大、成本高, 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⑵钢结构桁架平台, 即在顶层搭设桁架式钢结构平台。钢结构桁架的施工必须进行专业设计、制作及安装, 钢桁架的焊接及高空安装等均由于施工场地的局限难以实施, 而且由于采光顶桁架最大跨度达40米, 采用钢结构桁架所需结构杆件巨大, 造价高。钢桁架安装只能靠塔吊进行吊装, 最大吊重受到限制, 施工困难。

⑶采用钢管立柱、型钢、贝雷架等搭设高空平台, 在高空平台上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由于贝雷架为工具式桁架, 重量轻, 取材和搭设方便, 高空平台的搭设成本较低。且搭设高空平台, 将超高钢管支撑架转化为普通支架, 解决了超高支撑架架体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难点。

通过以上几个方案的比较, 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案, 即在采光顶下部搭设钢管立柱、型钢、贝雷架等组成高空贝雷架平台, 在高空平台上搭设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施工方案。

2.2 支撑架设计方案

采光顶钢结构施工支撑架分两部分, 下部1~6层高度为高空贝雷架平台, 平台上方搭设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贝雷架平台从中庭地下室顶板框架柱位置上方架设钢管立柱, 立柱采用Ф426×6螺旋钢管, 柱间在每一楼层采用150×150×5方钢作为横向支撑管进行拉结并与周边楼层位置钢筋混凝土梁拉接, 钢管立柱架设至六层梁板位置, 柱顶架设纵横向32a工字钢, 在工字钢上方沿斜向 (采光顶桁架方向) 架设单排单层贝雷架, 贝雷架间距为3000mm, 架间设置竖向交叉支撑, 贝雷架上沿横向设置的H200×100×6×8型钢, 间距为1200mm, H型钢上铺设间距300 mm的100×100方木, 方木上满铺九夹板, 形成一个高空平台。

在高空平台上搭设钢管满堂支撑架, 支撑架选用Ф48×3.6钢管, 高度7米, 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1.05米, 横向间距1.2米, 步距1.8米。

贝雷架平台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支撑架搭设剖面如图3所示。

2.3 支撑架计算

根据荷载传递路线对各个部位构件进行受力计算。支撑体系的荷载传递路线为:采光顶桁架自重及施工荷载→扣件钢管支撑架→平台九夹板和方木→H200×100×6×8型钢→贝雷架和32a工字钢→螺旋钢管立柱→下部框架柱→基础。

荷载计算时, 活荷载包括采光顶桁架重量和施工荷载, 施工荷载取2k N/m2, 恒荷载为支撑架的自重, 因在室内, 可不考虑风荷载。上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按JGJ130要求进行计算。下部贝雷架平台内力计算时, 因贝雷架和32a工字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次梁关系, 二者应作为整体进行内力分析, 并进行抗弯、抗剪、局部稳定及挠度验算。钢立柱主要进行轴心受压稳定性验算, 立柱下方为框架柱, 承载力一般能满足要求。经计算, 该支撑体系各部位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3 支撑架施工

(1) 施工流程

超高贝雷架平台支撑架的施工流程如下:

钢管立柱安装→柱间水平支撑安装→铺设32a工字钢→铺贝雷架→铺H200×100×6×8型钢→铺方木及九夹板→扣件钢管支撑架搭设→采光顶安装→支撑体系拆除。

(2) 钢管立柱安装

钢管立柱采用Ф426×6螺旋钢管, 在钢柱安装前, 进行弹线放样, 确定钢管立柱安装位置, 采用水准仪对柱底标高进行定位, 对地面平整度进行统一调整, 确保立柱底部处于同一标高。钢管立柱底部焊接800×800×10钢板 (4个角端部焊接100×80×8肋板) , 柱脚采用4根M24×300 (角部) 及8根M16×190 (四个边) 的化学锚栓与地面连接 (见图4) 。考虑塔吊起重量, 钢管立柱在现场分段组装, 接头两端采用700×700×8钢板焊接为法兰盘, 后用4M16×60螺栓连接。安装完第一段钢柱后, 围绕钢柱搭设脚手架到钢柱顶端 (见图5) , 脚手架每隔两步采用钢管抱箍与脚手架连成整体, 安装完后, 铺设操作板上人操作施工, 再吊装第二分段钢柱, 固定钢柱后, 安装柱间支撑, 再围绕钢柱向上搭设抱柱脚手架, 直至六层平台, 再于钢柱柱顶面安装钢板梁垫后安装钢梁。

(3) 柱间水平支撑安装

沿钢柱纵横向搭设脚手架, 并与抱柱脚手架相连接, 作为安装柱间钢管水平支撑使用, 在2、3、4、5楼层标高位置安装150×150×6方钢作为柱间水平支撑杆, 在钢立柱相应位置加焊100×100×8侧向肋板及150×250×8水平托板, 方钢管两端采用角码连接, 将钢管立柱、水平支撑连成整体。在水平支撑两端跨, 水平钢管与建筑物楼板后置锚板也采用同样方式连在一起, 后置锚板采用150×150×8钢板, 并用4根M12×160化学锚栓固定, 如图6所示。

(4) 钢管立柱顶部施工平台的安装

钢管立柱安装至设计标高后, 水平面焊接800×800×10钢板, 用塔吊将32a工字钢吊至设计位置, 焊接在钢板上, 完成平台底部工字钢的安装工作。接下来安装贝雷架, 按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图间距3000mm对贝雷架安装位置进行放样定位, 贝雷架延伸至与现浇混凝土楼板, 并与楼板上后置锚板焊接连接, 后置锚板采用M12×160化学锚栓、埋设150×150×8钢板。贝雷架分段拼装, 再用塔吊吊装至预定位置安装。同时, 在贝雷架与工字钢交点位置设置斜向支撑, 以防止贝雷架侧翻。安装完贝雷架后, 按设计要求在贝雷架垂直方向按间距1200mm铺设H200×100×6×8型钢, 型钢和贝雷架之间采用U型卡连接。沿H型钢垂直方向按间距300mm铺设100×100方木后, 在方木上满铺九夹板, 完成平台的安装。

(5) 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

平台上方按照钢管立杆横向间距1.2米、纵向间距1.05米, 对支撑架进行放样, 安装立杆, 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扫地杆。水平杆按步距1.8米设置, 剪刀撑纵横每隔四跨设置一道, 至设计标高后、铺设操作板、插板焊接等。

(6) 支撑体系的拆除

采光顶主体钢结构安装完成后, 即可进行支撑架的卸载。因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双曲面桁架结构, 壳体的刚度较大, 可一次卸载, 从最大跨度桁架中间开始, 向四周逐步拆除脚手架上的胎架, 按搭设顺序反向进行至拆除。

4 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⑴编制超高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 并进行专家论证, 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方可实施, 安装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⑵对进场的螺旋钢管、型钢、贝雷架、普通钢管、扣件、焊接材料等均要求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材料。

⑶应严格控制平台立柱的垂直度, 钢立柱加工制作时, 在钢立柱柱脚板上划出设计轴线, 同时采用两台经纬仪交会控制垂直度, 两台经纬仪分别架设在纵横两个轴线位置上, 使两台经纬仪的视线成90度角, 观测钢立柱制作时设置的控制点, 将柱的垂直度控制在 (H/2500+10.0) mm之内。

⑷钢立柱与水平支撑杆连接处焊缝应饱满, 连接钢板应沿全周连续焊接并平滑过渡。

⑸钢立柱、水平支撑杆与混凝土楼板连接钢板均采取化学锚栓锚固, 应由具备资格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锚栓进行抗拉拔试验, 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⑹施工过程中, 应派专人对承重架进行监测, 并对架体和支撑平台进行检查, 特别应检查平台工字钢梁与钢柱的连接、钢柱与水平支撑杆的连接、连墙点连接等是否牢固。

⑺搭设平台上方支撑架、吊装贝雷架平台的操作人员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吊装及拆除过程中, 必须加强防护及增加安全警戒人员。

5 几点体会

建筑工程超高支撑平台采用贝雷架支撑体系, 是借鉴了桥梁工程施工的做法。由于建筑结构与桥梁结构不同, 二者在设计和施工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建筑工程应用贝雷架支撑体系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建筑工程大空间结构, 纵横向跨度都很大, 贝雷架平台面水平构件很难采用严格意义的主次梁结构, 应按双向梁整体进行设计计算。

⑵建筑工程超高支撑架周边通常有已建成的结构, 钢平台可利用这些结构设置连墙点, 并在相应位置设置连续水平支撑, 以提高架体结构稳定性。本工程钢管立柱在每一楼层均设水平支撑, 且每道水平支撑两端均设连墙点, 故可以不设剪刀撑, 否则应根据水平荷载的情况设置纵横向垂直剪刀撑, 必要时设置水平剪刀撑。

⑶贝雷梁侧向刚度很小, 容易产生整体失稳, 因此相邻贝雷梁间应设竖向交叉斜撑连成整体, 如果贝雷梁横向间距较大, 可改在贝雷梁上下弦位置设水平支撑。

⑷贝雷架平台立柱的荷载很大, 应尽量支设在混凝土柱或主梁上, 如果支承在梁板上, 必须对支承面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并按计算结果在支承面下部进行二次支撑。

⑸因塔吊最大起重量的限制, 贝雷架平台钢管立柱、贝雷梁应现场分段组装, 对施工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平台组装时必须搭设临时操作架, 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6 结束语

超高支撑架是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本工程通过搭建高空贝雷架平台, 将超高支撑架转化为一般支撑架, 以在支撑架上部进行拼装钢桁架等施工。工程实施中, 没有出现因支撑架变形造成桁架安装质量偏差的情况;施工中, 通过对钢管支架及平台的监测, 变形均符合要求, 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大大节约了施工工期。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3]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支撑系统施工 篇11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跨度悬挑模架;剪力墙结构;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某酒店工程的总体建筑面积为80000m2,分为地上25层和地下1层,建筑的高度到98.100m,女儿墙高为90.900m。在该建筑工程中,其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工程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其中南北两边的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而东西两边的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另外,在建筑结构标高为89.70m的地方有宽为3.6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下面针对该工程的已知条件来浅要分析其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

1.建筑的架体结构特点

通过分析,该建筑工程的架体结构特点为:(1)悬挑的宽度相对比较大。在该建筑结构当中,悬挑板向外突出的宽度达到3.6m,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悬挑板外部边梁的钢筋以及模板全部考虑在其中,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施工,另外,还需要预留宽度为400mm的草错面,此时模架的悬挑宽度就已达到了4m。(2)在施工中所使用的荷载相对较大。一般来说,普通的脚手架只需要承载施工人员、材料以及脚手板的压力,而建筑的悬挑模架则需要承载更大的压力,根据分析,悬挑板的厚度为150mm,梁的尺寸为350×900mm,边梁的尺寸为250×750mm,女儿全白费的高度与厚度分别为1.2m、150mm。根据相关计算,结果显示悬挑梁所承载的压力达到7.22KN/m。

通过对该建筑架体结构特点的分析,我们决定采用纯钢管悬挑模架作为支撑体系,从而与建筑结构进行直接拉接,保证其稳定性。

2.脚手架的设计特点

通过分析,如果我们在建筑的22层的顶板上设置一个悬挑架体结构,这就很难满足悬挑架体的承载力与宽度要求,因此决定在建筑连续三层采用分层挑出的方式来满足其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在建筑的第20、21、22层的顶板上需要制作一个悬挑模架,并需要向建筑的外部挑出。在设计脚手架的过程中,由于它与建筑第21、22层的支撑体系相互独立,因此在模板安装与拆卸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其构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建筑的第20、21、22层做支挑构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宽度,一般来说,在第20层就需要向外悬挑,到第21层顶板的位置后我们需要支挑向外挑出2.4m,到22层的时候要求向外挑出3.2m。(2)在设置立杆与水平杆的过程中,要求每根立杆的间距为800×900mm,水平很的步距应该为1.2m。(3)支挑的结构体系。通过第二点的设置,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剪刀撑,要求结构外侧的立杆与悬挑板紧密粘合,而内侧的立杆则需要与悬挑板相互断开,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悬挑板的承载力。另外,还需要保证立杆与结构顶板中的钢筋相互粘接,这样才能够保证支挑结构的稳定性。(4)斜压杆与斜拉杆的设置。在建筑结构的第21、21、22层需要从根部的生根挑出,以此来保证斜压杆的稳定,从支挑结构的顶部生根挑出,从而保证斜拉杆的稳定。(5)模板的设置。施工人员需要采用15mm厚的多层板来当做面板,主龙骨与次龙骨都需要采用木方进行,主龙骨中木方的尺寸为100×100mm,将其间距控制在900mm左右,次龙骨中木方的尺寸为50×100mm,其间距应该在250mm左右。在设置支挑的过程中,下部的悬挑架体应该为支撑体系,然后根据相应规定将悬挑板的模板向外起拱,控制其最大高度应该为12.6mm。

3.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由上述,浅要分析了建筑结构20、21、22三层悬挑骨架的设施方法,为了保证其稳定性与完成新,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地锚将其进行拉接,以此保证整个架体结构均匀受力,主要有以下施工流程:

3.1预埋地锚

框架部位:在第20、21、22层顶板面预埋两排排距为1.8m的Φ12@900钢筋环,钢筋环直径80mm,钢筋环与顶板下铁绑扎连接,锚固长度不小于300mm。

剪力墙部位:在第20、21、22层顶板面距外墙1.8m预埋Φ12@900钢筋环,钢筋环直径80mm,钢筋环与顶板下铁绑扎连接,锚固长度不小于300mm。

3.2预留孔洞及凹槽

对于内外架体无法直接拉接的剪力墙部位,在墙体上预留D60mm洞口,穿水平横杆。在洞口侧预留150minx80mm凹槽,斜立杆戳于墙体。

3.3立杆

立杆纵距900mm,有楼板部位横距为1.8m,悬挑部位横距800mm,从楼板里侧地锚开始排布。21层悬挑部位设两排立杆,22层悬挑部位设三排立杆,23层悬挑部位设四排立杆。立杆与水平杆、斜压杆、斜拉杆相交部位,采用扣件拉接。

3.4水平杆

外挑钢管纵距900mm,外挑长度21层顶板2.4 m,22层顶板3200mm,23层顶板梁底外伸至3.8m。立杆步距1.2m,有楼板部位搭设两步,悬挑部位向上连续搭设。每排钢筋环内穿Φ48x3.5mm钢管,钢筋环与钢管之间用木楔塞紧。

3.5斜压杆

从20、21、22层顶板设置斜向支撑,与悬挑部位的纵同水平杆及立杆用卡扣连接。有剪力墙部位,剪力墙里侧斜压杆与穿墙的水平杆拉接。

(1)框架部位:21层斜压杆三道,里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3步3排节点;外侧锚环生根两道,顶在第8步6排节点和第3步5排节点。22层斜压杆两道,里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5步2排节点;外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8步5排节点。23层斜压杆三道,里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8步2排节点;外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8步4排节点;在第6步6道生根,顶在第8步7道。

(2)剪力墙部位:21层斜压杆三道,里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2步2排节点;外侧凹槽生根两道,顶在第8步6排节点和第3步5排节点。22层斜压杆两道,里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5步2排节点;外侧凹槽生根一道,顶在第8步5排节点。23层斜压杆三道,里侧锚环生根一道,顶在第8步2排节点;外侧凹槽生根一道,顶在第8步4排节点;在第6步6道生根.顶在第8步7道。

3.6斜拉杆

21层斜拉杆两道,由第2步1排节点生根,拉在扫地杆上:由第2步2排节点生根,拉在第1步3排节点。22层斜拉杆两道,由第5步1排节点生根,拉在第3步2排节点;由第5步2排节点生根,拉在第3步4排节点。23层斜拉杆三道,由第8步1排节点生根,拉在第6步2排节点;由第8步2排节点生根,拉在第5步5排节点;由第8步4排节点生根,拉在第6步6排节点。

3.7模板支撑

顶板模板采用15厚多层板,次龙骨为50mmxl00mm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为100mmxl00mm木方,间距900mm.支撑体系生根于下部悬挑架。女儿墙及梁模板采用15厚多层板,主、次龙骨D48x3.5 mm钢管,D12对拉螺栓拉接。在距立杆顶端100mm位置增加一道横、纵向水平杆。悬挑板模板按3.5%向外侧起拱,最大起拱高度13mm。顶板模板采用硬拼缝,多层板的接头必须用同一条次龙骨压缝,次龙骨的接头必须搭在同一条主龙骨上,主龙骨的接头处必须加支撑,次龙骨必须垂直于板长布置。

3.8安全网

通过选用纯钢管悬挑模架支撑体系,与结构刚性拉接的施工方法,安全、及时地完成了挑板部位的施工。经检查,面层平整、楞角整齐平直,截面尺寸准确,无漏浆、胀模、裂缝现象。

4.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高空大跨度悬挑混凝土结构具有位置高、跨度大等特点而不宜直接采用脚手架作支撑体系,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合理的设计,从而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来设计其支撑体系,以保证其稳定性,进而保证工程顺利的施工。 [科]

【参考文献】

[1]申凌云.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支撑体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

支撑系统施工 篇12

结构转换层设在第3层,属于高位转换层,最大梁截面1200mm×2400mm。转换层结构受力承上启下,是大厦上部结构的支撑平台,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起着关键作用。因该转换层梁采用钢骨混凝土梁,其截面尺寸分别为800mm×1800 mm,内设Q345B钢板焊接成的工字钢梁,外包C40混凝土(图1)。钢骨混凝土梁支撑在框支柱上,工字钢梁伸进邻跨1/4跨。转换层的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如何解决转换梁自身及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是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

2 模板支撑系统方案选择

转换层的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如何解决转换梁自身及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是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

本工程转换层结构的特点决定其必须合理选用结构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体系方案,综合考虑支撑的布置对转换层下部结构梁板的承载力的影响,确定支撑体系的配置形式。该转换层确定为综合采用荷载传递、埋设钢管、叠合浇筑等方法的支撑体系支模,并对支撑体系采取相应的加强技术措施。

转换层结构下层楼板的使用荷载为3.5 kN/m2,不具备承受梁底荷载的能力。采取荷载传递法进行支模,利用转换层以下各楼层结构已形成的强度来分担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同时设置满堂红钢管支架作为辅助卸荷构件,形成支撑系统完成转换层结构的施工,采取措施如下:

⑴荷载传递。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模板和支撑体系传向竖向构件和下部结构顶部的梁板。转换层支撑体系要求解决下部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尤其是转换梁的支撑和荷载分散问题。本工程在设计荷载传递分配上,传向竖向构件和下部结构顶部梁板的荷载各分担50%。经估算,传向下部结构顶部梁板的荷载,考虑转换层体系支撑在第2层楼板上,为确保第2层楼板的质量安全,该层的顶梁模板及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在部分脚手架已拆除的第1层,钢骨梁对应的区域应加设支撑系统,使其能承受由第2层楼面结构传递的转换梁荷载。

⑵埋设埋件和转换梁支撑。在荷载传递中重点解决的是转换梁的荷载传递,其荷载在向下部结构传递的同时,也向竖向构件传递和分散荷载。转换梁的支撑,采用埋设附加钢管支撑桁架和梁下钢管排架的综合受力支撑体系。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由两部分承担,支撑结构见图2。一部分利用转换层下部结构柱的传力作用来分担上部荷载,由柱根部预埋的四排钢管斜撑杆组成平面桁架构成的“三角形空间桁架”(图1中粗线条部分)支撑,承担一部分施工荷载,桁架斜撑杆间距为600mm,水平拉杆间距均不大于1200mm;另一部分由梁下设置的“排架”(图1中细线条部分)体系承担,排架立杆间距600mm,大横杆间距为850mm,梁底用水平钢管和方木间隔密布作为模板的背楞。

⑶叠合浇筑。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施工,详见图3,每层厚400~600mm,短时间间断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这样可减小混凝土的侧压力,保证框支梁侧模的安全。

3 模板支撑体系加强措施

⑴斜支座加强措施。在框支柱根部预埋短钢管或φ32的钢筋,用其与斜撑杆连接后支撑斜撑杆。

⑵支座加强措施。为减小立杆对混凝土面的局部压应力,采取以下加强方案:框支梁下排架立杆均垫不小于150mm×150mm×12mm的钢板,纵向加设扫地杆和剪刀撑;400mm×1200mm框支梁下立杆垫不小于150mm×150mm×10mm的钢板;其余梁板部分均垫150mm×150mm×9mm的竹胶板,并在扫地杆下垫长100~300mm的短方木分散压力。大梁荷载每米重达70kN,因此在大梁支撑(下层梁两侧)的立杆下均设12#槽钢,槽钢通长布置,以扩大受力面积,避免楼板局部受压而受到破坏。

4 模板支撑系统现场施工安装

该工程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50×3.5钢管搭设,支撑系统立杆纵横间距按500 mm×500 mm设置,龙骨采用100mm×80mm方木,主龙骨间距500mm,次龙骨间距200mm。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8mm厚夹板,侧模竖肋间距为200mm,在梁中加设3~4排φ16对拉螺栓,竖距为450 mm。在离地面20 cm的位置设置扫地杆,用φ48钢管每隔1.65m步距纵横设置水平拉杆,并与顶板排架连结。梁下支模架立杆全部采用钢管架和U形托顶撑,板下支模架立杆采用钢管架。

每一排架立杆沿梁的长度方向满布剪刀撑,垂直于梁的长度方向每隔一道设置剪刀撑并与顶板排架立杆拉结,使梁排架与顶板排架连成整体,以增加稳定性。柱旁增设水平杆形成每步均环抱柱子的拉结做法,充分利用柱子的固定作用增加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钢骨梁模板安装顺序:先安装梁底板,梁侧模安装待钢骨梁就位、梁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模板纵横龙骨的间距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设置。钢骨混凝土梁模板的对拉螺栓由于有钢梁腹板的阻隔无法后穿,所以采取在钢筋绑扎后与密,所以混凝土所采用粗骨料粒径宜为5~20mm破碎卵石或碎石,便于振捣密实。细骨料宜采用干净的中粗砂。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复合水泥。斜屋面坡度大,混凝土太稀,振捣过程中会出现流淌、离析,且易造成混凝土早期较大收缩,产生混凝土表面裂缝,若混凝土太干硬,不易振捣,因此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范围。

5 结语

钢骨混凝土转换层梁必然存在大跨度、重荷载的施工过程。本工程综合采用荷载传递、埋设钢管、叠合浇筑等方法的支撑体系支模,并对支撑体系采取相应的加强技术措施,未增加额外工序且工序紧凑,使用工程材料作为周转料而降低了成本,较好地解决了转换梁施工中模板支撑的难题,钢骨梁混凝土的质量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经济效益明显,可为同行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金睿,朱恰巧,李倩,顾仲文.大跨度大空间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J].建筑技术,2002,(3).

[2]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思考下一篇: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