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学

2024-08-27

华中大学(精选12篇)

华中大学 篇1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进行研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了统一网球教材,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丰富网球课程形式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善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学习评价

前言

网球运动作为与高尔夫、保龄球与桌球齐名的四大绅士运动之一,其孕育在法国,诞生于英国,在美国开始普及和达到高潮,现盛行于世界各地。网球运动的历史虽然长久,但网球运动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久,自1989年网球运动作为课程进入高校来,全国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网球课,网球运动也很快在高校里成为一道独特且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对于培养目标的标准也进一步改变。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学府,不仅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而且铭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开设、实施、管理学校体育课程,包括对网球课程的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和改革。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生网球选项课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体育文件;着重了解体育课程改革情况以及2003和2009版华中科技大学体育课程方案和标准等文献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整理和归纳总结问卷调查中关于球类运动兴趣项目;深入网球课堂,通过与同学近距离交谈,调查了解学生对于选择和参与网球课的想法。

逻辑分析法:主要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对资料思维加工,寻因问果,创造性地解决网球课堂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2、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问题研究

2.1、无统一的网球教材,难以实现标准化教学

网球教材是培养学生的参考标准,能让学生了解基础的网球知识和技术动作要领,是与网球课堂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要素。网球是一项独特的运动项目,有其自身且区别于其它运动的技术动作要领,初学者很容易在入门时受到其它运动(尤其是羽毛球和乒乓球)技术动作的影响,导致网球动作的变形甚至对身体造成损伤,老师只能在网球课堂上那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示范、纠错和教学,其实能够达到的效果甚微。因此应该以教材为主结合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来规范学生的网球技术动作。

2.2、被动地选择网球课程,教学效果的持久性难以保证

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根据自己所熟悉的项目或自身需求来选择体育选项课,男生多选择球类项目;女生多选择健身塑形类项目或者羽毛球、乒乓球等接触过的体育项目,网球则都较少地被选作兴趣项目。通过深入网球课堂,访谈学生发现:有些同学是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选项课人数已满,没有办法才被迫选择人数未满的网球课,他们课下的时间还是多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运动作为锻炼方式。这种被动使得网球课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的持久性也难以保证。

2.3、学习效果评价形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教学情况

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激励和反馈。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2009)”中关于学习评价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勤两部分构成,而期末考试成绩是量化评分和技术评定分之和。这种相对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仍是采用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既不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幅度,也不利于他们技术技能的发展,这种评价形式缺乏综合性和个性化。

3、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优化路径研究

3.1、统一网球教材,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

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由网球教研组专家和教师编写适用于本校学生的网球教材,既避免了多项目高成本教材给学生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也可以对老师网球课堂进行补充。除此之外,可以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开发和设计更多的视听教材和中英双语教材;构建多版块学习系统,例如“网球课程资源”、“课程概要”、“课程实践”、“课外网球”、“师生互动”等,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能直观地看到和了解网球的技术动作,从而对运动技能进行补偿性学习,教材的编写应该注意书本文字教材和电子媒体教材协调发展的原则。

3.2、丰富网球课程形式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1、开设网球文化理论课程,举行关于“体育人文修养”讲座

在网球文化理论课教学进程中,让学生对网球的历史、规则、礼仪和文化等知识有基本的认知情况更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网球的兴趣。网球文化理论课程也可以分为几个模块:网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网球运动的竞赛规则、比赛方法和网球礼仪知识,网球运动的生理卫生、保健卫生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网球经典赛事回顾赏析及学生以此作为案例的个人展示。将网球文化和网球技术有机结合必然对推动网球课程的实施和发展是巨大的助力。华中科技大学一直以理工科见长享誉全国,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相对较弱,网球文化理论课的开设和系列“体育人文修养”主题讲座的举行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球文化氛围。

3.2.2、以俱乐部模式,开展网球课堂训练拓展

除了网球课外,老师或助教机动安排学生进行网球训练拓展。拓展内容效仿俱乐部模式,除了让学生在网球场上进行正反手对拉、截击、发球等练习,更主要的是应用比赛规则,进行小场地或全场单打、双打、混双比赛,师生赛,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对网球课进行实践性的补充和理论性的应用,而且增加了网球课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有利于达到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相互进步的目的,形成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的特色。

3.3、完善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要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使用,将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结合,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中,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自评:学生就其对网球的学习态度与行为(如运动的参与性、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巩固技术的持续性等)和自身技术技能进步进行评价。互评:除了将自评要求运用到其他学生身上,还要考虑学生间的交往与合作(学生互助进步、情绪的自我调节)。教师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体能状况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运动能力占60%(期中和期末两次技术的定量考评进步幅度),网球文化理论考试评价占20%,综合考评(出勤率、网球训练拓展表现、课堂配合、合作能力、道德风尚等)占20%。

总结

本文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学习效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统一网球教材,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丰富网球课程形式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开设网球文化理论课程,举行关于“体育人文修养”讲座;b.以俱乐部模式,开展网球课堂训练拓展);完善网球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价方式的建议,虽然还不够全面完善,但为华中科技大学网球课程优化路径找到新的突破口和方向提供了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程杰,陆英浩,陆树兵.普通高校网球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700-1703.

[2]段健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13(2):8-10.

[3]韩军.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及个性化构建[D].2008.

[4]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2009).2009.

[5]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6]王文芹.构建高校体育网球课程体系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115-116.

华中大学 篇2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95个本科专业,2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900余人,副教授12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3人、讲座教授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名高级人才。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约300批、15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梦想起航的地方 篇3

近年来学校整体综合实力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实力不断增强,在中国校友会编制的201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全国高校第39位,社会科学贡献能力排名第10位,在国内师范大学中排名第3位。

年轻的时候总是怀着一颗好奇的心,那时的我便是如此。高考结束后,我便急欲逃离那座生活了将近20年的城市,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精彩多姿。于是,在我的高考志愿上写得满满的都是远方的大学。然而,始终拗不过家里人的一再挽留,最终留了下来,来到这所坐落在家乡武汉的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开始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涯。

不知不觉间,从我第一次踏入这如画般美丽的校园到现在已将近六年。如今已身在职场,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生活的我,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怀念过去四年在那里的闲适时光,那一起走过的同窗好友,那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

闹中取静自幽雅

俗话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我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置身于一片繁华喧闹的环境中,却始终保持着她那独有的静谧和幽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环境。北门和西门毗邻武汉最大的数码城,在这里,電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各种数码产品应有尽有,总是聚集着来自武汉各地的数码爱好者;东门紧靠老鼠街和虎泉夜市,浓浓的生活气息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多了一处放松的好去处。

还清楚记得第一天来学校报到时那期待而又忐忑的心情,曾经梦寐以求的象牙塔,现在终于可以如此近距离地端详她,并将与之相伴走过四年最美好的岁月。

一走进校园,便飘来阵阵桂香,仔细一看,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着的桂花树。后来我才知道,华中师范大学正是以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因此得到了一个亲切的名称:桂子山。每年九月,正是新生入学、学生返校的时候,校园里淡淡的桂香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像我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期待的学子。

现如今,虽然离开校园将近两年了,但闲暇时偶尔也会回去,在校园里走一走,让忙碌而浮躁的内心得到片刻的休憩。看着那熟悉的校园、陌生的面孔,总是不免陷入对过去的回忆。

那时,每天清晨,总喜欢和室友一起迎着朝阳,听着学校广播台里流出的音乐,带上一本英语书,到博雅广场上晨读。这里总有一些老人和外国朋友在舒缓的乐声中从容地打着太极拳,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舒适。

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常常独自一人来到佑铭体育馆门口的草坪那儿,慵懒地晒着太阳,看着校园里熙熙攘攘的人流,仿佛时光静止了一般。

没课的晚上,有时会和好友一起在校园里徜徉漫步,一路聊着生活的烦恼、学习的困惑和对未来的期待……

身居闹市,却不为外界所动,依然能保持内心的那份安定与宁静,这就是母校给我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除了学识和修养上的长进之外,还学会了一种淡然而幽雅的生活态度。

用爱点燃希望

相信在武汉读大学的朋友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学在华工、吃在武大、爱在华师。”这简单的一句话,就道出了三所学校不同的特点。师范类院校的女生在人数上总是胜过男生,所以,校园里到处散落的美女成为了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再加上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美好的爱情故事总是不断在这里上演。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爱在华师”指的仅仅是爱情,这“爱”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对同窗的友爱,对梦想的热爱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记得大二那年,我在学校里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亲人不在身边,正是同学们的关爱让我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很快从伤痛中恢复,继续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享受那美好的时光。

华师校友即便没有参加过,也肯定都知道学校里圣兵爱心社这个社团组织。圣兵爱心社是由校友冯圣兵创建的,主要为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无力完成学业的高中学生提供援助和支持的学生社团组织。

在这里,有一群大学生因此相聚,从互不相识到成为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点点滴滴的付出是快乐的收获,他们用双手打造了孩子的梦想,用爱点燃希望。

“爱在华师”,相信这份爱真的能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而我也会坚持着这份对爱的执着,积极乐观地面对世界。

用梦想编织未来

华中师范大学如今已拥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优秀人才。

当年,怀揣着新闻事业的梦想和热爱,我来到了这里。从我第一天进入学校就感受到了那浓郁的学习气氛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四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对专业一无所知的懵懂青年成长为一位合格的传媒人。每思及此,那曾经为梦想奋斗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六年前不经意间的邂逅,却成为了我一生的感动——谢谢您,我最亲爱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大学 篇4

杨继生,男,1970年生,河南开封人,经济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访问学者,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曾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研究领域

杨继生教授从事于“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方向的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非平稳面板数据分析和交互效应面板数据SVAR系统研究。应用研究主要是把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中国能源环境、通货膨胀、国企治理等现实重大或热点问题的定量分析。

三、研究成果

杨继生教授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构建了交互效应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的两种估计量,该成果发表于国际最权威文献之一“Oxford Handbook ofPanel Data”;建立了面板单位根检验的GNIV统计量,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其在应用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揭示了中国工业各主要行业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战略和可行措施;揭示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非线性机制;发现中国环境污染成本约占实际GDP的8%~10%,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的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发现中国通货膨胀率对于流动性具有单位弹性,准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发现中国企业的行政垄断是无效的,而经济垄断是有效的。杨继生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并在“Oxford Handbook ofPanel Data”、“Journal of Econometrics”、《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家》、《中国农村经济》、“Frontier of Economicsin China”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四、主要论著

1、“Estimation of unbalanced panel data models with interactive effects”,Oxford Handbook of PanelDat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2、非平稳综列数据分析: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3、工具变量法综列单位根检验的有偏性及其修正,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年第 2 期。

4、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措施,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5、基于 PVECM 的综列协整检验临界值的计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年第 3 期。

6、非线性动态面板模型的条件 GMM 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 年第 12 期。

7、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经济研究,2009 年第 1 期。

8、基于广义工具变量法的综列单位根检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 年第 4 期。

9、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无约束综列协整检验,管理科学学报,2009 年第 4 期。

10、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与中国的能源效率,新华文摘(封面论文),2009 年第 13 期。

11、“A Generalized Nonlinear IV Unit Root Test for Panel Data With Cross- Sectional Dependence”,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10(157).

12、线性、非线性面板结构 VAR 模型的参数、半参数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 年第 3 期。

13、政策环境变迁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的动态变化,中国农村经济,2011 年第 7 期。

14、货币供给与 PPI 的动态响应机制和结构性差异,统计研究,2013 年第 8 期。

15、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经济研究(封面论文),2013 年第 12 期。

16、固定交互效应面板截取模型的ECM算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17、行政垄断、政治庇佑与国有企业的超额管理成本,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华中师范大学 篇5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大、华师或华中师大,坐落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渊源流长的高等学府,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历经华中大学、中华大学等传承,1985年正式定名华中师范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六所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中国“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著名高校之一,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中大学 篇6

现任院长 王国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武汉内镜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1.心血管病研究所

所 长 孙宗全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所长 廖玉华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于1980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设立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单位之一。下设心内科、心外科、超声影像诊断科。技术实力雄厚,有156名医技护人员,其中正、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15人,承担国家、省部级多项重大研究项目。

医疗特色:①复杂先心病的矫治、瓣膜外科、夹层动脉瘤切除、冠脉搭桥、心脏移植等手术;近年开展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术、卡布洛(Cabrol)手术、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微创心脏手术。②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③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慢性心率失常。④心电生理、病理检查。⑤非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⑥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自身免疫性心血管病的治疗。⑦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⑧心脏超声检测和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状况、心功能评估。

2.血液病治疗研究所(湖北省重点学科 湖北省领先项目)

所长 宋善俊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所长 邹 萍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内著名的血液病治疗研究单位,现拥有8个研究室及实验室,设有国内一流的骨髓移植部,其技术和人才实力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在血栓与止血领域中,先后承担了16项科研课题,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血栓形成诸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及防治关系的研究”。沈迪教授等研究的“一组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项目,被国内专家建议命名为“沈迪氏病”,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疗特色:①凝血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②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③骨髓移植和异体基因骨髓移植,脐血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④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

梨园医院建于1979年,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第三附属医院和第三临床学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属三级医院。院内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湖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该院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尤具老年病医疗特色,是湖北省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在心血管、高血压、呼吸、消化和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疾病的治疗、康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对老年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创造了独特的治疗方法。

近几年发展建设了“疮疡骨病专科”、“手外科”、“药物依赖治疗”、“精神科”、“肿瘤热疗”、“老年病科”等特色专科。多次被评为卫生部、省市老年保健先进单位。

任院长 白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内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呼吸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中国医药卫生学会副会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湖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所长 薛存宽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导师

华中大学 篇7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冯占春教授代华中科技大学智慧健康研究院院长陈孝平院士致辞,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黄明芳主持开幕式。

首届华中智慧健康研讨会以“数据科学与卫生系统”为主题, 特邀来自美国、港台及国内知名高校的长期致力于智慧健康相关研究的专家教授及产业界代表作专题研讨, 旨在促进智慧健康领域学术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助力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拓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结合美国、英国、欧盟等地区健康大数据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框架, 为人口健康信息化改革与科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高学成副主任从国家健康战略角度出发, 提出了大数据助力医疗服务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并提出大数据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晓林教授结合其在智慧城市设计的丰富经验提出智慧健康的利民、惠民、便民核心理念;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秘书长倪荣博士则以自己父亲为例, 探讨了浙江省在智慧健康领域建设的实践经验。

美国达索公司首席数据构架师卢刚博士讲述了大数据时代下, 数据分享的现状、隐私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马敬东副教授介绍了知识驱动分级诊疗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关键技术;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郑静副主任介绍了深圳健康云设计的架构和定位, 并向大家展示了健康深圳app的功能和特点;斯坦福大学统计系马欣博士以百万老兵计划为例, 分享了基因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国营教授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传播与声誉的形成、重新认识分级诊疗以及大数据与信息结构, 为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姬东鸿教授从技术角度阐述了深度学习在医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崔雷教授对生物医学文本挖掘相关的多种工具进行了介绍, 并提出自己对数据科学疆界等问题的思考;中国电子数据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甄浩介绍了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示范园建设的思路;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顾进广教授分享了中文知识图谱及医疗知识库的建设思路;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徐勇勇教授介绍了大数据历史与现状、并提出了自己对智慧健康大数据的思考;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沈丽宁副教授介绍了国家卫生标准的研发过程与思考, 并期待能够在标准领域拉近国内与国际上的差距;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张季恒副教授以香港智慧城市项目为案例介绍了机器学习与数学模型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国际医疗信息标准组织台湾分会理事长颜志展博士以台湾及厦门为例, 讲述了平衡计分卡在带动区域整体医疗水平中的应用;南开大学商学院王芳教授结合国内外医疗健康数据治理的案例, 提出适用于我国的健康数据治理模型;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吴江教授介绍了其团队针对在线医疗社区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方法;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校亮副教授分享了其关于智能健康硬件用户间歇性中止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湖南依据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王亚南董事长结合国内外众多成功案例, 分享了自己对于国内健康大数据模式的探索。

华中大学 篇8

201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将迎来60周年华诞。以此为契机,华中科技大学决定建设校史馆,以全面、真实记录学校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面貌。同时向社会征集校史馆设计方案。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在总体规划上整体上采用苏联式的对称规整式布局,整个校区被划分为多个工整的矩形网格,教学区、活动区、交通区、生活区次序井然,交通畅通,校园绿化达到规模化。校史馆选址位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厂(南区),地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中轴线上,西邻图书馆、青年园,北靠机械厂北区,东部为东二楼、东三楼,南面为树林园区。由5栋独立结构的厂房式工业建筑围合组成。用地面积合计为18 920 m2,其中老厂房面积为8 120 m2,原绿地面积为10 800 m2。

2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景观设计解读

2.1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项目建设需求和要考虑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功能上要求校史展览馆涵校史展览室,美术馆,文化馆等。同时保留原厂区主要树木,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增设必要的建筑。建筑风格要求新颖大气,又能与学校现有建筑风格保持和谐一致。

其规划用地的现状为原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厂南区,其建筑面积占据总面积的1/2左右。规划范围内绿化面积不足,建筑形体较为混乱,植物种植以水杉为主,有少量香樟,银杏等,品种比较单调。植被吸水保湿功能差,排水系统设置也不大合理,大雨天就积水,且造成夏天蚊虫较多。由于地块原先为工业用地,垃圾较多,污染严重。校史馆整体环境脏乱,校园文化气息淡薄。

校史馆是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校史馆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应从环境、文化上与校史馆的意义相呼应,通过对校史馆的设计来向校园展示:如何为师生创造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怎样更好的鲜明的来体现校园文化的特色。

2.2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景观法则

绿地景观应与校史馆建筑设计相结合,通过对绿地的构成和功能的研究,结合高校人文特色,为校史馆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提供相关依据。

1)与校史馆建筑设计相结合。

绿地景观设计围绕校史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来展开,与道路、硬质广场相结合来满足校史馆相关展示的要求,使师生能在其中体验到良好的生态绿化景观。

2)体现高校人文特征。

展示校园文化精神,将校园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整合,营造人性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校园特有的文化特征。

3)体现校史馆绿地的生态性以及保留本土植物群落。

校史馆规划时生态优先考虑,将生态理念与校史馆景观相结合,形成生态群落完整,视觉效果良好的校史馆馆区。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始终把握乡土性,以当地植物为主,适当引种部分良好的新优品种。从植物的生态特性来创造植被景观,体现华中科技大学良好的植物群落特色。

2.3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设计策略

1)人文理念与生态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规划以“人文与自然和谐”为理念。从人文的角度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技术应用在校史馆景观设计之中,尽量保护校史馆区的生态环境,构建校园生态绿化体系。

2)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人文绿地规划策略。

a.传统,乡土化和现代相结合。用当代设计语言隐喻传统的中国山水文化,并通过乡土树种的合理搭配来体现华中科技大学的本土特色。

b.新材料和新技术相结合。校史馆的景观设计将创新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作为校史馆景观创造的重点之一。

c.生态和环保相结合。生态和环保是目前的热点,校史馆的景观设计通过依靠科技,设计的创新来保护和创造绿地景观、节约利用能源等。

3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景观营造

3.1 表达文化主题

华中科技大学绿地景观营造中体现“山水人文华科大”的概念。绿地植被以及美术馆屋顶绿化结合互相交融,以此比拟为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同时建筑周围围绕的水体暗喻华中科技大学喻家湖,来隐喻华中科技大学“山水诗般”的校园环境,园林般的诗意与环境,植被“绿”与水景“蓝”相映。铺地隔水,动静相比,为造景提供了优越条件。

3.2 把握场地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地处武汉腹地,武汉地区夏季炎热,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同时河流湖泊众多,华中科技大学即处于喻家湖之滨。所以应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营造大面积水体来降低夏季高温。同时充分利用乔木树冠能为师生遮阳挡雨的特点,校史馆馆区道路两侧以及部分区域可以考虑种植。 为了满足特定时间段众多师生的集散,也可以栽植比较耐践踏的草坪,用来解决大量的人流与场地有限的容量的冲突。

3.3 构成生态绿地景观

校史馆园区绿地系统结构为“立体绿化,硬质广场和水体景观”(见图1)。其中:立体绿化包括地面绿化、墙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美术馆屋顶绿化空间为思考空间。屋顶绿化空间是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升华的开敞空间,是可鸟瞰校史馆全景和无拘无束表达自己情感的场所,是构成校史馆生态景观的核心部分;小型硬质广场为交流空间,处于校史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围合中心,呈现出视野开阔、宁静端庄的气氛。同学们在这里聊天、散步和休息,并以此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水体景观为喷泉和池水,既把自然引入馆区,又作为不同区块的分隔和过渡,同时也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3.4 营造植物生态环境

保留原华中科技大学地带性自然群落的种类。同时适度引进生态的外来品种,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格局,形成以乔木为重点、灌木及草地为主体的自然绿地群落,展示华中科技大学植被特征。

1)乔木层的栽植设计。

根据人流活动特点及原校史馆环境地形,从西往东,乔木配置的整体风格由自然向人工有规律的过渡。往西靠近湿地区域,品种丰富,主要品种有:水杉,银杏,香樟等。呈群落状自然混种形式;从不同规格,不同树形,变化有道的乔木循序渐进过渡到灌木及美术馆屋顶草坪。

2)灌木及地被的栽植设计。

a.灌木配置。在美术馆屋顶乔木与草坪过渡处,种植华灌木,树林边缘处略密,树林中渐渐稀疏,使之无明显界限。主要品种有:迷迭香,金丝桃,六月香等。

b.缀花草坪。在校史展览馆前草坪,林间树木稀疏地带的视线开阔处混种花籽。主要品种有:火炬花,紫娇花,金光菊等。

c.为应对校史馆特定时间段的极端人流,在师生密集活动的部分地带种植耐践踏草坪,在路边活动草坪以及美术馆屋顶绿地单种满铺草坪。品种为天富道果林草。

3.5 生态以及节能技术的体现

为了表达科技校史馆、生态校史馆理念,校史馆景观设计中运用了一些新的生态节能技术,用以体现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1)生态透水路面和节能屋顶。

针对原校史馆馆区雨天积水较多的问题,校史馆馆区路面利用透水砖作为铺设透水路面的材质。透水性地砖具有多孔结构,具备良好的透水功能,由于地砖接缝也能透水,所以透水效果较好。透水性地砖透水能力,能使雨水渗入到泥土,增加土壤水分,提升土壤的相对湿度,保证校园地面植被的水分供给以及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文化馆屋顶采用光伏板,光伏板为绿色建筑材料,富于时代气息并可长期提供部分电力,有利于建筑整体节能。

2)生态水处理技术。

针对原武汉地区夏季炎热问题,校史馆馆区设置大块水体景观。水体景观不仅给每一位校史馆参观者带来清凉,更带来了美好愉悦的感受。

屋顶雨水为水池水源的来源之一,雨水经屋顶绿化系统生态净化处理后,流入馆区水池,以满足校史馆馆区水系循环、日常浇灌的需要。由于池水来源于雨水和自来水的混合,因此,水体会持续受到校园环境的污染,如天空中的灰尘、树上的落叶及馆区的垃圾等。污染物会使水体产生绿藻、细菌和无机悬浮物等,严重影响到视觉形象并可能成为蚊虫繁殖的区域。所以,池水的净水系统要包括相应的过滤器清除尘土、滤网过滤树叶等及加氯装置进行消毒。

3)屋顶绿化。

针对原校史馆馆区绿化不足的问题,采用屋顶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屋顶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回归大自然;节能环保,使得建筑物室内冬暖夏凉;营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屋顶绿化能降低整个校史馆馆区的气温。我们将美术馆屋顶做成师生可以上去的带斜坡的绿地,将欣赏、休闲与屋顶绿化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师生观赏、休憩、逗留的场地。

4结语

生态绿地景观是校史馆展示校园环境的标志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景观力求营造一个山水诗般、生态节能、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人文绿地系统。由于自身水平局限及时间仓促等原因,还有一些设想和生态举措的可实施性仍有待考虑。

参考文献

[1]庄伟.上海世博公园的栽植设计特色[J].上海建设科技,2010(1):19-22.

[2]朱祥明,庄伟.上海世博会绿地景观特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家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华中大学 篇9

目前, 医院由本部、肿瘤中心、西区及在建的国际医院组成, 形成了“1+3”四位一体辐射中部地区的立体化布局。现有床位4600张, 2013年门急诊量351万人次, 收治住院患者15.8万人次, 手术量7.2万例。

医院拥有临床科室43个、医技科室14个、研究所7个、治疗中心15个、实验室103个。医院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 内设亚洲紧急救援中心、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等机构。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成人裸露心脏回纳手术、国内首创结肠代阴道微创手术、全国首例3D导航全髋关节置换术、国内首例连体姐妹坐骨分离并双双成活等高难度、创新性手术, 通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攀登精神, 为患者解除病魔困扰。

医院拥有国际先进的带旋转调强功能医用直线加速器、中南地区先进的双源CT、中南地区第一台PET-CT、3TMRI等先进诊疗设备及数字化手术室、国内最大的心外科监护室等, 为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救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和保障。

医院现有职工6500余名, 其中正高职称202人, 副高职称395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94名, 双聘院士1名,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 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名, 拥有于光元、管汉平等一代医学先贤和多位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

医院始终坚持“人才、学科、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汇通中外, 先后聘请外籍名誉教授10余人, 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Ferid Murad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Mulholland等, 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所著名的医学机构开展技术协作、学术交流, 建立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

华中大学 篇10

在“中国崛起”的历史承担与“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下, 新闻传播学的文化自觉与学术自信近年来被不断关注与热议。深入挖掘熔铸中国血统的新闻传播学术命脉, 充分把握展现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思想传统, 这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更决定着中国在国际话语平台中的角色与分量。作为新中国新闻传播学建设与发展的亲历者、见证人, 60余年来, 几代学者筚路蓝缕、上下求索的学术人生构成了展现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鲜活窗口, 他们的教育背景、治学经历、研究旨趣、学术见解, 他们的贡献与遗憾、经验与忧虑、困境与突破, 他们对前辈的使命继承及其对后学的导引方向, 他们的学术命运与时代、学科之间的关联, 这一切无疑都是探寻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源头活水。为此, 本刊特邀请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杰出新闻学者口述实录研究》的主持人陈娜博士开设学术访谈专栏“对话学者”, 以期通过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师者”之口, 寻访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术轨迹, 展现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者风貌, 勾勒中国风格的新闻传播研究格局。

【主持人简介】

陈娜: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第一名等。

与吴廷俊的约访始于2011年, 当时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在天津召开年会, 我本打算借机相约, 怎知吴廷俊来去匆忙, 未及我开口, 他便离津南下。一年后, 年会选址广西, 我再次携愿而来, 吴廷俊坦言被我打动, 终于在怡人的巴马县接受了我的采访。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吴廷俊并不轻易允诺旁人的要求, 威严审慎自不待言, 而若他一旦接受你, 便隔阂尽消, 赤诚通达。持续三个小时的访谈, 吴廷俊畅论学术人生, 时而低缓, 时而高亢, 嬉笑怒骂, 通透爽直。更让人感动的是, 访谈结束后不多日, 他还专门让人寄来书稿与资料供我写作参考。有人说吴廷俊很真, 这真, 令人敬重, 也令人感念。

“全是一些偶然的机遇”

吴廷俊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农民家庭, 和许多同时代的学人一样, 他们有着诸多相似的经历:出身寒门, 年少聪慧, 一路求学。新中国的历史造就了这一代人似乎注定的人生际遇, 他们忍受过青年时代求知的艰难与前途的迷茫, 承受过中年时代转行的压力和治学的清苦, 并且在时代的巨变之下默默地完成着深刻的自我重塑。而种种这些, 对于吴廷俊来说都不例外。

在谈到过往人生的经历时, 吴廷俊总会下意识地用到一个词——“偶然”。在他看来, 进入华中工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前身) 任教是“偶然”, 走上新闻学研究道路是“偶然”, 选择新闻史作为研究方向是“偶然”, 出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是“偶然”, 甚至当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中国新闻史首席专家也是“偶然”……然而, 这一连串的“偶然”之下非但不是他人生态度的散漫随意, 反而映衬了他对命运抉择的不断突破以及阅人历事后的举重若轻。

吴廷俊最早对“历史”产生某种特殊的情结源自于父亲的遭遇:“我父亲在解放前当过新四军, 参加过抗日战争。由于解放战争初期‘五师突围’的历史问题, 解放后, 他成为被‘肃反’的对象, 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虽然改革开放后给予平反, 但是这个事情使我感觉历史之真伪这个东西真是很不好说, 很难弄, 很可怕, 很重要。小时候父亲的这段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以后的道路。”正是这段“心结”, 让吴廷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开始对历史充满了敬畏、探索与反思, 只是谁也未曾料到, 这个曾经在历史复写中被冤枉过的家庭, 日后却真的走出了一个抒写历史的大家。

1964年, 吴廷俊从湖北荆州中学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 从此在这个被他看来“既给了我好的东西, 又给了我不好的东西”的学府中, 度过了“庆幸又遗憾”的6年。20世纪60年代的武大中文系正值鼎盛, 治学严谨, 名流云集, 藏书颇丰, 底蕴深厚。但是, 吴廷俊对这里趋于保守的学术环境一直保持着较为清醒的态度, 他继承了武汉大学极高的学术品位与学术操守, 又反思着因为封闭和内耗而给这里带来的种种问题。然而, 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终究改变了他原本平静的求学生涯:“我感到很遗憾, 考了个好大学, 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念几本书, 我们正常学习不到两年, ‘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完全没有学习氛围了, 一辈子就是遗憾这个。”

“文化大革命”初期, 吴廷俊先是到武大襄阳分校搞“斗批改”, 后又被派到武汉军区政治部农场当“军垦战士”。1972年, 吴廷俊被分配到湖北省沙市三中担任语文教师,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遇, 这个原本在沙市已经小有名气的优秀中学教师恐怕就沿着这条轨迹继续走下去了。

1985年, 华中工学院开始创办文科, 时任校长朱九思先生开创了国内学界的几个第一, “当时朱九思有三个大动作, 一是在工学院里办文科, 二是文科招收研究生, 再就是在全国网罗人才”。吴廷俊回忆说, 当年朱九思为了学校发展到处延揽人才, 五七干校、劳改农场, 甚至监狱, 凡是有学问、有能力的人, 不论出身, 任人唯贤。吴廷俊便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华中工学院的。

和许多学者一样, 吴廷俊最终走上新闻学研究道路的机缘也是耐人寻味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 新闻学研究正在从历经政治风波后的几近停滞中慢慢复苏。老一代新闻学家开始了对“新闻无学”论的驳斥, 新一代新闻学者逐渐形成规模, 而传播学的引入给中国新闻学研究带来了全新视野。1984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新闻学首次列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1986年起,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设立社会科学基金, 并设立新闻学方向的课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人文社科界享有盛誉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开始设有新闻学奖。而这一切, 对于当时重新站在人生起跑线上的吴廷俊而言还是一片空白。“当时中文系写作教研室要人, 写作是个苦差事, 毕竟人家已经磨合好长时间了, 我不愿意去。然后又说到1983年刚刚开办的新闻系, 我想新闻反正是一个新学科, 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我就说, 到新闻系去吧。”吴廷俊坦言, 在那个时期各地都在开办记者通讯员培训班, 讲授新闻业务课程的老师们都很吃香, 可他却再一次婉言拒绝, “我说我没当过新闻记者, 教不了业务课。他们问新闻史教不教, 冷门, 不好教, 我说我就愿意搞这个, 我愿意!”说到当时专业选择的时候, 吴廷俊表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得意与欣慰。

吴廷俊始终认为自己不是个当官的料, “我这个人太直了, 就是一个啃书本、钻故纸堆的人”。事实上,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吴廷俊就看到了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和武大是1983年同一个批文办新闻系的, 武大1985年就有硕士点了, 我们到1996年才有, 在高等学校不抓学科建设, 是站不住脚的”。正是因为这种全局意识和前瞻性, 他被当时的新闻系系主任程世寿先生看中, 任命为主管科研与学科建设的系副主任。从1993年担任新闻系副主任到1998年出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 吴廷俊一直将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他的带领下, 新闻学院于2003年获批新闻学博士点, 2005年又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6年研究生院新闻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逐渐跻身全国新闻学教育的前列。

实际上, 吴廷俊主抓学科建设的几年也正是全国新闻学教育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几年, 1993年至1997年, 全国新闻学教学点五年内实现了翻番;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设新闻传播学为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1999年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正式挂牌为标志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终于完整建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客观地说, 除了个人能力与威望, 更重要的是吴廷俊敏锐地抓住了机遇、找准了方向, 才最终带领团队乘势而上。

说到这八年的院长生涯, 吴廷俊对他的领导、同事充满了感恩。“当时周济校长对我们从大文学院中独立出来很感兴趣, 因为我的思路很对他的路, 我们本来只想成立一个系, 结果校长直接让我们成立学院。有领导的重视, 再加上我们的老师非常争气, 大家真是拧成了一股绳。所以我算是沾了大家的光, 这些活儿都是大家干的。”吴廷俊对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感情是溢于言表的, “在一个地方, 领导也好、同事也好, 支持你, 你就应该为这个地方做点贡献。不是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了就撂摊子、翘尾巴, 那没必要。做人都要有良心, 毕竟很多事不是你一个人做起来的”。

2006年, 早已华发丛生的吴廷俊荣退, 在他轻描淡写的过往人生中, 那个关于“偶然”的感喟总是被不经意地提起。曼海姆说, 思想和信仰不能孤立地看待, 而须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中相互依赖的部分来把握。对于这个历经沧桑的老人而言, 他当然明白个体命运与时代环境之间不可名状的深刻关联,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才能透过吴廷俊一路走来的那些偶然与必然的交织, 看到人生的多彩与人性的丰富。

“我有三个敬畏”

吴廷俊说, “我活了六十多岁, 如果总结一下自己, 我有‘三个敬畏’:首先是敬畏人生, 其次是敬畏师职, 再就是敬畏学术。”吴廷俊曾在不同场合跟人谈起过他的这一番肺腑之言, 为的就是让后来人更加懂得珍惜与尊重。在吴廷俊看来, 敬畏人生关乎底线, 敬畏师职关乎责任, 敬畏学术关乎操守, 但是透过他的心路轨迹, 这些诠释里包含的还有更多。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吴廷俊, 而他也最为认同的, 恐怕就是“真”:“‘真’倒是可以说, 这点我不推辞。因为我这个人太强调这个问题了。没有‘真’, 也就没有‘善’跟‘美’, 所以说我的缺点、优点都暴露在大家面前了, 不掩饰。”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吴廷俊回忆起了他为人之子的种种怅憾:“我是长子, 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995年我父亲去世的时候, 正是第一届华文传媒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开幕前夕, 我作为大会主理秘书长, 很多事务需要我处理。于是, 我匆匆忙忙把他送走之后便回来处理会务。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父亲由我弟弟照顾得多一点, 母亲我管得多一些, 所以2005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 我大哭了一场, 感觉这一辈子对不起他们, 没有尽到一个长子的责任。”

在一个经历过至亲生死两隔的老人心中, 生命往往有着太多严肃而不可往复的力量, 在面对只此一次的人生中, 吴廷俊选择了用“真”这个最简单纯粹也最难以坚守的品性作为叙写人生的大笔, 无论是为人子、为人夫还是为人师、为人友, 这其中的分量让他语气低缓却又耐人寻味。

在谈到学界谁对他影响最大时, 吴廷俊如数家珍般地回忆起他与宁树藩先生、方汉奇先生、赵玉明先生、丁淦林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情感, 而最让他难以忘怀的还是与方先生之间的几段过往。“比较起来, 我跟方先生的交往多一点。我刚开始教新闻史的时候, 不知天高地厚地写了一篇文章, 题目叫《从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原件看唐代进奏院状的性质》, 我认为中国新闻史应该从宋朝开始, 并且把杂志寄给了方先生”。吴廷俊笑谈当年的莽撞, “方先生当时已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家了, 他竟然很快给我写了回信, 不但肯定我的一家之言, 还对我说到目前为止, 全国还有哪些人跟我观点相同, 他建议我们联合起来进行研究”。直到现在, 吴廷俊都颇为感慨方汉奇的学者胸怀, “太感动了, 这是一个事”。

“还有一件事呢, 是我当年准备写新记《大公报》历史的时候, 我花了4年时间查了《大公报》23年的历史, 整理了几百万字的大事记, 然后背到方先生那里去告诉他我想做这个研究。方先生说, 很好啊, 我支持你搞, 结果他翻箱倒柜找了很大一包原始资料送给我。”吴廷俊再次动容, “我当时感动得一塌糊涂。搞史学的人把一手史料无私地给别人, 这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别人那么尊重他, 方先生做人做学问真是没话说。”

吴廷俊对于师道尊严极为看重, 在他的学生们眼中, 无论是为学为人他都堪称严师。2009年他荣获华中科技大学“立德树人”奖, 学高身正已然深入人心, 但是他至今仍坚持认为他与上一代人之间的距离还有很大, “我经常跟学生反省自己, 我做得还不够”。

在与吴廷俊的交谈中, 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那就是他很避讳被称为“学者”。“我顶多就是一个‘学人’, 从事这方面学习的人。学者嘛, 应该得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成果, 我离这个‘学者’还差得远。”除此之外, 吴廷俊对于所谓“著作等身”之类的词汇也带着一丝调侃, “我从不主张著作等身, 我也没有著作等身。咱们不是天才, 写文章如泉喷涌, 怎么可能著作等身呢?”

实际上, 这种细致入微的谦逊低调和如履薄冰的学术态度在很多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上都有所体现。而对比他们的学术人生往往不难发现, 这一代人身上普遍的谨慎作风绝非某种浅显矫情的姿态, 而是真的源自于求学经历所带给他们对学术不同于一般人的理解和要求——“我在武大上学的时候清楚地记得两句话, 一个是叫我们非先秦的书不读, 因为只有先秦的书才是经典。第二是40岁以前不要发表文章, 你连书都没读几本, 发表什么文章呢?”尽管当年吴廷俊对这些严苛的要求一直持保留态度, 但这种扎实的学风却给了他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我总是最钦佩那些有真学问的人, 只会嘴巴花花的人我还真看不上。做学问要脚踏实地, 追求一个‘实’字。”

吴廷俊的“三个敬畏”恰好串联起了那些曾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人与事, 也因此让我们看到了他心底最珍视的某些东西。孔子也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可见“敬畏”往往出自于智者的感悟和训诫, 面对眼前这位长者的娓娓道来, 此中真意又如何不让人领受……

“反思, 是自觉地想上新台阶”

在新闻学研究领域里, 与“吴廷俊”这个名字联系最紧密的恐怕就是“新闻史”和“新闻教育”了。

吴廷俊早年刚走上新闻史讲台时用的就是自己编写的教材, 那本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本以人物为线索的新闻史, 就是后来获得湖北省优秀新闻论著一等奖的《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不仅如此, 他的《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还曾获得首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而他的《新记大公报史稿》和《中国新闻史新修》更是分别获得第三届和第六届吴玉章新闻学奖, 他本人也因此成为继方汉奇先生之后, 第二位两获该奖的新闻学者。

吴廷俊对于新闻史学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因此他对于国内新闻史学的研究前沿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他总结说, 和其他两大研究领域比起来, 这几十年里大体而言, 新闻史做得相对好一些。“第一, 我们有了一个比较完备、大家公认的专业组织‘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二, 无论哪一个级别的评奖, 我们都出了些大家比较认可的成果;第三, 我们有一支比较好的后备队伍。”尽管如此, 吴廷俊依旧不无担忧地说, “进入新世纪以后, 开始有人对新闻史研究说三道四。这其实也不奇怪, 这是一个学科成熟的反映。我记得2004年在开封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新闻史研究需要反思。在那个会上我也提出:新闻史研究把本体丢失了, 要重新找回来, 要从关注‘媒体干了什么’变成关注‘媒体怎么干’。”

讲到这里, 吴廷俊还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那就是史料和史观的关系。“研究历史就看你对历史怎么分期, 分期就代表了你的史观。为什么新闻史研究到一定阶段后就怎么也走不出方汉奇三部通史的那个框架了?一是你没有对新史料进行挖掘, 二是你没有新的分析模式拿来解释。”2012年, 吴廷俊在他的一篇名为《走出新闻史研究的“学术内卷化”》文章里明确指出, “中国新闻史研究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术内卷化。所谓‘学术内卷化’, 据美国研究中国史的专家杜赞奇的说法, 是指在当下, 学术研究不能提供新的知识, 无法产生新的边际效应, 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和别人, 缺乏史家通过研究成果所表现出来的真知灼见”。[1]而那本为他赢得第二次吴玉章新闻学奖的《中国新闻史新修》, 也正是在“框架”、“体例”与“内容和观点”等三个层面上的创新让人们看到了吴廷俊试图走出“学术内卷化”的努力。

吴廷俊说:“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的学术指向跟过去不太一样了, 反思的文章比较多一点。所以, 《新记大公报史稿》和《中国新闻史新修》应该说代表了两种风格。前者主要重在史料创新, 后者主要是体例上的一个反思。‘八面来风’、‘五方杂处’、‘定于一尊’这十二个字实际是我对中国新闻史的重新概括, 到现在都还有人说我胆子太大了。”

的确如此, 胡适先生曾说, “整理史料固重要, 解释史料也极为重要。中国止有史料——无数史料, ——而无历史, 正因为史家缺欠解释的能力”。[2]中国新闻史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苦的“原始的历史”研究阶段之后, 慢慢地迎来了学者们对于“反省的历史”和“哲学的历史”这两个更高层面的追求。而这种集体性学术旨趣的转移不啻为唤起学术生命力的一种希望, 正如吴廷俊所说:“反思, 是我们新闻史学研究者们自觉地想上一个新台阶。”

不独新闻史研究, 对于承担了八年院长工作的吴廷俊而言, 新闻教育同样是他饱有热度又满怀忧思的重要领域。

“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存在‘两个脱离’——理论与实际脱离, 教育与时代脱离;两个‘问题’——核心竞争力缺乏, 可替代性太强。这些都是很严峻的问题。”吴廷俊的这番话是对过去30多年中国新闻教育积弊的中肯概括, 也是对国内外新闻教育差距的自我检讨。面对这一现状, 吴廷俊旗帜鲜明地提出培养学生“新闻理想”与“新闻精神”的重要性:“记者要有王者气度, 包容、通观, 整个世界都在你胸中, 你不是省长但要操省长的心, 你不是国家主席但要操国家主席的心, 这是‘新闻理想’;同时你必须不媚钱、不媚权、不媚俗, 仗义执言, 路见不平拔刀笔相助, 这又是一种新闻精神。这两点是根本, 然后才是发现新闻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平等对话的能力和驾驭多媒体的能力。”

吴廷俊在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是略带激动的, 这与他先前一直保持的缓和平静略显不同。尽管这位纵横新闻教育界多年的大家从未真正成为过他研究了大半生的“无冕之王”, 但是他言谈举止、眉宇神情之间流露出的那种激情却让人深深地体察到了他心底对新闻学科、新闻教育和新闻事业的亲近与热爱。于是乎, 那种料想不到的倜傥霸气与豪情诗意竟在一位儒雅严谨的学者身上悄悄弥散开来。

采访吴廷俊教授的整个过程是轻松愉悦的, 这与他对来访者的信任和关照不无关系。在他看来, 我与其说是位来访者, 不如说是位求学者, 他尽可能地尊重我的好奇、疑问甚至提问的逻辑, 以让我更加地自如和满意。他的博士生——湖南工业大学阳海洪副教授全程陪同了我们的访谈, 而他们师徒之间谈笑互动的平等和默契也让人倍感温馨。吴廷俊说:“我相信后面的人会比我做得更好, 就包括你在内。”然后, 莞尔一笑。

参考文献

[1]吴廷俊.走出新闻史研究的“学术内卷化”[J].新闻爱好者, 2012 (12) .

华中大学 篇11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校党委副书记何祥林教授莅临成立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兼省公务员局局长翟天山教授对道德教育研究所表达了殷切的期望,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王强处长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校科研部部长彭南生教授和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教授均表达了对道德教育研究所的鼎力支持。包括老一辈教育学者王道俊先生、严正先生、李道仁先生、郭文安先生、肖斌衡先生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同仁等八十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浙江师范大学党委研工部、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等发来了祝贺视频、贺信。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在祝贺视频中表达了在当前道德滑坡的形势下,德育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华中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寄予了深切期望。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戚万学教授在贺信中,祝愿道德教育研究所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在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取得更大进步。

成立大会上,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靖国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太平教授等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最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以“十年梦想终成真”为题,回顾了道德教育研究所的产生过程,感谢各方的支持,展望了道德教育研究所的未来发展。

俟后,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举行了道德教育专题讨论会,广东中山市水云轩小学黄志煊校长作了主题为《德性教育的实践》的报告,他认为水云轩小学德性教育实践切合于时代的需要、传统的发扬和教育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德性教育实践的经验,重点阐述了水云轩小学的学校制度改革实践。实验学校湖北华一寄宿学校黄恒忠校长以《华一寄宿学校管理改革与自砺教育探索》为题作了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华一寄宿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实践,其后,全面介绍了自砺教育的具体内容,强调了“实践幸福人生”作为自砺教育目标的内蕴和价值。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杨炎轩教授则以《基于组织伦理的教师道德成长》为题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杨炎轩教授指出学校组织伦理气氛是教师道德现实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杨炎轩教授详细介绍了学校组织伦理气氛的内蕴及其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并提出了改革和发展学校组织伦理气氛的可能路径。

在道德教育专题讨论会上,大家就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诸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王道俊先生认为德育研究必须先行厘清两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德”,学生品德形成的机制、过程到底是什么。李道仁先生表示德育研究要重点解决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转化问题,须力求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道德行为的价值和持之以恒地践行道德的行为规范。王坤庆教授表示有必要加强德育的形而上学研究,以夯实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升德育研究的水准和深度。

在热烈的气氛中,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道德教育专题研讨会圆满结束。

(本刊特约通讯员 傅淳华)

华中大学 篇12

一、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经济状况

第一, 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中等或中等偏下, 十分富裕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小。该校属教育部直属高校, 是六所师范生免费就读的学校之一, 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学生较多, 一线大城市的生源较少。

第二, 贫困生较多。华中师范大学对入校大学生会集中进行一次贫困认定, 按照贫困程度不同分为生存型困难学生、生活型困难学生、发展型困难学生以及非贫困学生。目前所调查的学生中生存型困难学生占3%;生活型困难学生占28%;发展型困难学生占40%;非贫困学生约29% (见图1) 。贫困学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少数城镇居民低保户家庭。但全部生存型困难学生和一部分生活型困难学生可以获得国奖助学金, 其他困难型学生可以拿到一些其他助学金或者临时困难补助等, 据调查结果反映学校的资助面较大。

第三, 分析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情况, 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满足生活需要, 但生活品质还是有差异。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58.4%的学生靠父母供给, 10.1%靠亲友借款或贷款, 1.5%靠自己勤工俭学, 30%不需要父母额外资助。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人数较多, 享有每月600元的生活补助, 而且学费住宿费全免。但免费师范生中也有差别, 58%的免费师范生还是会得到父母补贴。图2是被调查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整体来说, 7.3%的学生月生活费在600元以下, 82%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之间, 9.5%的学生超过1000元, 在1500元以下, 还有1.2%的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500元。这说明大学生的贫富差距还是存在的, 在备注一栏得知超过半数学生会通过做兼职改善自己生活, 多数学生会选择做家教, 这也与武汉对家教市场的需求相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适合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的, 这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比较自立自强, 能通过劳动增加自己的生活费。在“每个月是否有剩余”的问题上, 高达93%的学生表示每个月没有剩余, 其中47%的学生会觉得生活费不够花。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 国家经济水平高度提升, 大学生对经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仅6%的学生表示会额外向家里要, 其中大部分为大一学生, 表明当代大学生随着心智的成熟, 学会了自尊和体谅父母。

二、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消费状况

15%的学生每个月饮食费 (包括零食) 在300元以下。72%饮食费在300~600元之间, 13%在600元以上。大部分学生因为方便、便宜, 基本在食堂就餐, 少部分同学经常叫外卖或其他。这表明大部分同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花在食物上了。由此看出大学生对吃方面追求比较高, 同时大学生平时交友, 处理人际关系, 娱乐都离不开在外面就餐。

68%同学表示因为考级、驾校之类的学习费用较高, 30%同学表示承担得起。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为了节省生活费会选择电子书籍或者到图书馆借书, 少数学生因为喜爱收藏表示愿意购买纸质书籍。在考级方面费用相对有些高, 但同时大学生也许可以适当减少在饮食方面的费用。

现代大学生基本人手一台笔记本和手机, 在电子产品方面花销也比较大。10%还拥有平板。72%学生每个月网费和电话费在50~70元之间, 19%在50元以下, 9%在70元以上, 这部分同学备注里表示因为网游, 经常打异地电话而导致花销大。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 同学们来自来自全国各地, 尤其是异地的学生因为经常要打长途电话, 费用会相对较高。

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消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女生每个月在化妆品和服饰上的花销比较大;男生则在交友、上网方面的开销大。同时大学生恋爱产生的费用也值得分析。随着时代发展, 男女生共同承担恋爱费用的情况越来越多。62%男生恋爱中由于看电影、吃饭、交通、通电话等产生的费用为每月500元, 54%女生则为200元。这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三、思考分析

被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大多可以做到理性消费, 但非理性消费也存在。学生在购买物品时首先考虑的还是价格和质量, 消费还是较为理性的, 乱花钱的学生还是少数。非理性消费主要体现在上网, 打长途电话, 谈恋爱, 买名牌衣服鞋子等。第二, 支付方式网络化, 团购等方式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现在网络支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进入了网络时代, 但这种方便快捷又比较刺激消费, 有时候容易激发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第三, 消费倾向趋于多元。目前大学生兴趣广泛, 消费对象呈现多元化, 手机、电脑、运动用品, 影音器材甚至旅游都是大学生比较热衷的。第四, 来自城市的孩子和来自农村的孩子消费存在差异性, 城市的孩子出手比较阔绰一些, 讲究名牌, 农村的孩子比较质朴, 消费主要用于生活和日常开销。第五, 大学生中不健康的消费观念主要表现在攀比和虚荣方面。虚荣心作祟会使部分大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

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并不是那么富裕,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 不要盲目虚荣、一味追求名牌和高端消费。要学会理性消费, 也许可以解决每个月生活费基本用于吃的问题。在教育费用上, 也不能因为节约生活费而舍不得一笔钱从而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理智的得失观。电子产品方面, 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而选择适合自己品牌, 不要为了跟随潮流或面子一定要购买i Phone。恋爱中的同学更要学会理性消费, 纯靠经济建立起来的情感并不可取。每一个大学生要学会科学的消费观, 更好的掌管自己的生活。

四、解决方案

为了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培养他们良好的消费情况, 学校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加强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办讲座, 课堂等方式, 多创造机会通过教导来培养大学生的消费观, 改正大学生不好的消费习惯。消费观是根植于思想之内的东西, 并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改正的, 这是一种内在素质, 必须从根源上去改正不好的消费观念, 这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第二, 培养大学生一定的理财能力。通过支配金钱, 合理消费, 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第三, 培养良好的消费风气。教育学生不能盲目攀比, 以勤俭节约为荣, 以奢侈浪费为耻。第四, 提倡勤工俭学。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的资助。总之, 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 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姜继红.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社会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

[2]刘建林, 张存库, 马宁.扩招条件下大学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1 (2) .

[3]杨小劲, 潘矜矜.我校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消费状况调查报告[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4]肖沛雄, 陈国海.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IMS接入方案下一篇:特殊体质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