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运动应注意的问题

2024-05-26

冬季运动应注意的问题(通用10篇)

冬季运动应注意的问题 篇1

又是一年冬来时, 寒冷的天气会给猪群带来严重的冷应激, 如果不加强管理, 会使猪减慢生长速度或者患病, 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因此, 在冬季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猪舍防风保暖除湿要做好

冬季养猪时一定要检修好猪舍, 防止贼风入侵。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向阳之处, 及时检修屋顶及四壁的缝隙, 窗户和通风孔应距离地面1~1.5m以上, 以保持舍温相对稳定。此外, 还需要注意以下5个细节。

1. 悬挂草帘

猪舍的门窗可搭草帘遮盖, 或整个门窗用塑料布覆盖, 以保暖御寒。还应在猪舍的北墙外西北方向用秸秆搭成风障墙或堆草垛挡风, 防止西北风侵袭。

2. 搭塑料棚

塑料棚透光聚温, 可提高舍温7℃左右。农户分散养猪可因地制宜, 在圈舍上方设拱形、脊形、伞形或单坡向阳式塑料棚, 并在靠南面的上方留一活动通风窗, 供调节温度与换气之用。

3. 铺草垫床

在猪床上加铺15cm厚的玉米叶或其他干草, 既可吸湿除潮、吸收有害气体, 又可提高猪床的温度。另外, 可在猪圈内铺上10cm厚的锯木屑, 加入发酵剂, 数天后开始发酵, 其温度可达35℃, 这将使猪舍保持温暖。

4. 加保温层

封闭式猪舍天棚的高度应距离地面1.8~2m, 棚上加锯末或谷壳, 地面铺垫软草供猪躺卧。天棚每两间要留一通风口, 以便排出舍内氨气和潮气。

5. 增加密度

冬季和早春, 舍内养猪头数可比平时增加1/3~1/2, 猪多散热多, 能提高舍温。猪舍进新猪应在天黑时进行, 并用酒或有气味的低浓度来苏儿喷雾猪身后再合群。

二、严控粪臭污染

冬季, 由于卫生管理跟不上, 粪尿堆积, 饲料垫草发酵、腐败分解, 加上猪喘气、咳嗽等, 猪舍特别是封闭式保温猪舍内混杂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 使猪食欲差、增重慢, 猪眼病、呼吸道炎症和下痢等明显增加, 死猪增多, 应尽快采取措施改善环境。

1. 舍外排便

训练猪舍内吃住、舍外排便是消除猪舍臭气、潮气最有效的措施, 其做法是每昼夜分4次定时、定点在喂料前将猪赶到舍外排便, 而后赶回舍内饲喂。

2. 通风换气

降低猪舍湿度、改善猪舍空气的好办法是通风换气, 而通风换气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天棚顶上开个通风孔, 这样不用开门窗就能尽快将舍内的大量潮气和不良气体排出, 并换入新鲜空气。但通风要有节制, 晴天、暖天多通风, 阴天、冷天少通风, 做到通风与保温相协调。

3. 清除粪污

实行集约化生产的商品猪场一般群体大, 猪群排泄的粪便多, 特别是在猪吃住、排便均在舍内进行的情况下, 必须每天坚持清粪3次。即使只有1次粪便没有及时清除, 也会明显增加臭气污染, 从而刺激猪的气管、肺和眼结膜, 使其患病。

4. 控制圈养密度

若圈养密度过大, 舍内空气不好, 猪以强欺弱和咬斗现象严重, 不好管理。圈养密度以每头猪占0.8~1m2面积为宜。

5. 减少不良气体

造成猪粪尿酸臭的根本原因是日粮的营养含量过高或猪消化不良, 致使饲料不能被充分吸收。为了节约开支, 不要采用化学药品除臭, 可以通过改善饲养方法, 如适当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等方法, 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率, 也可以因地制宜用廉价自产品或地产品如沸石、膨润土等吸附物质替代化学药品。

6. 加强垫料管理

用干燥、松软、清洁的垫料保温和吸湿除臭有利于猪休息。好的垫料应具有导热性小和溶热量、溶水量、吸湿性、吸附性大 (吸收有害气体) 等特点。秸秆和锯末的吸湿性为400%, 吸氨量为0.6%, 很适用于农村养猪场冬季吸湿除臭, 如能在垫料中添加一些沸石效果会更好。垫料要勤起勤垫, 潮湿和臭气大时要及时更换。

7. 防止猪胃肠道疾病

黄痢、白痢、红痢及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腹泻等疾病均能造成猪拉稀、腹泻以至脱水, 其粪便腥臭难闻, 成为环境潮湿和臭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 须加强对猪胃肠道疾病的预防。因为黄痢等病的发生都有一个易感阶段, 只要掌握了这一规律, 便可采取母猪产前用药和仔猪病前投药的有效措施使其不发病,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心饲喂提高猪只抗寒能力

在配制猪的日粮时, 应适当增加高粱和玉米等能量饲料。饲料经发酵后饲喂, 供给量要充足, 还要饮用温水。每天零点左右再加喂1次夜食, 以增强猪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 促进快速生长。

此外, 可在饲料中添加活血祛淤、健脾燥湿、驱风散寒的中药。处方为:川芎、甘草、荆芥、防风、柏仁各60g, 麦芽30g, 山楂、苍术、陈皮、槟榔、神曲各10g, 木通8g, 研末后拌少量饲料, 于早晨1次喂完, 每周喂1次。

四、自由采食要做好保暖措施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自由采食的饲喂效果要优于限制采食。但有一种情况例外, 那就是当环境温度低于猪的临界温度的时候, 一定不要用自由采食, 要分餐饲喂, 如果能用热水拌料就更好了。在一般的散养户, 他们的保温条件有限, 但只要在保证有垫料的前提下, 采取分餐饲喂, 用热水湿拌料, 小猪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要不然小猪会很惨!

五、呼吸道问题应注意

寒冷季节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几低, 潜伏在体内的病毒等病原菌就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尤其感染病毒病之后, 造成机体的损害比较大, 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就会造成群体间流行。

呼吸系统是保护机体不受外界病原侵袭的有效屏障, 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机体的呼吸系统免受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同时也要加强呼吸系统自身的功能, 清除体内的病原物, 确保呼吸系统的健康水平。尤其寒冷季节, 保护呼吸系统率较大, 密闭环境内空气流通不畅, 主要是温差大刺激鼻腔及上呼吸道表皮黏膜发生损伤出现功能障碍。上呼吸道的功能降低之后如不及时治疗和进行有效的预防,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就会加剧, 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空气质量的问题也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有害气体对呼吸道上皮黏膜的侵蚀性比较严重时, 会造成黏膜的不完整性, 更易受到有害物质的感染, 造成局部的炎症, 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当呼吸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时, 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也会降尤为重要, 对呼吸系统保护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妙立素, 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并且增加肺内免疫细胞的活性,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所以妙立素是净化呼吸道, 保护呼吸系统的有效药物。对于机体内病毒的隐性感染使用银翘散进行有效抗病毒, 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清除体内的有害菌, 以及引起的隐性感染。配合使用药物保健的同时, 加强养殖环境的改善, 增加通风量, 有效提高养殖环境的温度, 减少温差的刺激。

可供参考的保健方案:种猪群主要净化体内的病原菌、支原体和隐性病毒感染, 使用银翘散+妙立素+莫维欣, 每月连用7天;子猪、育肥猪主要保护呼吸系统, 降低发病率, 使用银翘散+妙立素+中威氟特, 每月连用7天。

冬季运动应注意的问题 篇2

1、在户外活动时,如身体某部位感觉寒冷,一定要活动、活活血、如产生冻伤、冻裂或手脚无感觉到情况下,不能用热水烫,应用学戳。

2、备齐防寒的衣物:北方冬天气温约在0摄氏度以下,服装以轻便、舒适、运动、保暖为主。应备羽绒服、羊毛衣、羊毛裤、帽子、手套、围脖等,室内室外气温相差很大,应该及时的调整,进入室内把应把衣帽脱下!

3、备用药时:冬季寒冷,出门旅游要备感冒药和常用药!北方爱吃凉菜,不习惯的会闹肚子,北方干燥,需备些清热冲剂。

4、注意防滑:冬季北方路多游冰雪,路面多滑,穿皮靴易滑倒,做好传雪地防滑棉鞋,棉鞋应防滑好!内附棉毛为佳,鞋绑应偏高,具有保护脚腕的功能,棉鞋内应有鞋垫,且棉鞋号码应比正常鞋大一些,给脚在鞋内一定的空间,游助于活血!

5、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很容易干裂,护肤品应以油性为佳。天气干燥,客人会常感觉口感,每天晚上睡前可以在房间里放一些水早晨起来服用会好一点!

6、每次下车时应注意脚下是否有水或冰,要注意安全,冬季路滑。走路应该以小心,膝盖微弯曲,重心向前倾,这样不会摔倒!这样摔倒后不会伤及脑部。

冬季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3

【关键词】冬季;养猪;保暖;通风;疫苗

朝阳地区冬季寒冷,寒冷的天气会给农户养猪带来严重的冷应激,若不加强管理,不但影响猪只正常生长,甚至还会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生概率,养猪效益会受到很大影响。提醒农村广大养猪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猪舍保温,农村养猪户一般都是单层塑料暖棚半封闭猪舍,建议最好用双层塑料膜,晚上和阴天要加草帘子或纸被防止热量散失。母猪舍要加火墙,产仔时和产仔后一周要生火加热,仔猪要有保温箱。

2、及时通风换气,要在猪舍墙壁和顶棚上留有一定数量的换气孔,防止湿度过大,减少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和生存,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3、育肥猪可适当地增加饲养密度,提高舍内温度。

4、及时冲刷清理粪尿,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

5、及时注射各种疫苗,防止重大疫病的发生。

6、注意提高饲料质量,精、粗、青、添加剂、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提高猪的自身抵抗力。

7、做好驱虫工作,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冬季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篇4

冬季, 人体的肌肉、韧带在寒冷的刺激下黏滞性增加, 使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因此, 锻炼项目可以跑步、快走、广播操、太极拳、韵律操为主, 尽量不用铁制器械, 每次锻炼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并防止损伤、摔伤等。衣着则要宽松、柔软、吸汗, 不穿塑料底鞋。

2 呼吸方法须得当

冬季气候寒冷, 风沙又大。因此, 锻炼时不要大口呼吸, 而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 以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3 防止受寒冻伤

冬天锻炼, 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 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 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和油脂等, 以防皮肤冻伤。锻炼中若出汗, 要避免风吹, 训练完毕应及时添加衣服, 防止受寒和感冒。

4 掌握适宜运动量

锻炼中, 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50次以下。对患有心、肝、肾等脏器疾患者, 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

5 场地选择要适当

要选择路面平整, 无结冰的避风、向阳地段。

6 恶劣天气应回避

青少年在冬季长跑中应注意什么 篇5

10月26日、27日,各级学校分别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实现增强青少年体质,以健康体魄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初衷,在长跑活动中应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了解自身的机能状况、运动能力、健康水平(有心脏疾病、感冒发热及其他病症恢复阶段不宜从事长跑)等,合理安排运动量(特别是长跑的初始阶段)。

二、利用体育课掌握长跑的技术动作。

在体育课耐力跑的教学中掌握长跑的动作要领。即在长跑时,要保持肢体活动协调平稳,先用前脚掌或前脚掌外侧着地,然后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这样既能减少膝关节损伤,又可以节省体力。在长跑的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要注意调整呼吸节奏。一般情况下,可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吸,不要节奏起伏过大,吸气时应采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吸。跑中如果氧气供应落后于肌肉的活动需要,就会出现腿发沉、胸发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应的“极点”现象,这时要适当降低跑速,调节好呼吸节奏。

三、着装要求。

运动中不要穿太多太厚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如果外出晨跑穿着也不能太单薄,尤其是上腹部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引起脾胃不适。运动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运动鞋最好是适宜于长距离跑的慢跑鞋,运动后要勤换洗。

四、跑前准备要充分。

在长跑锻炼前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准备活动能使人体各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以适应剧烈运动的要求,减少或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将四肢、胸、背、腹、腰、踝等部位充分活动开,方法是做操或小步慢跑,待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身体暖和之后正式长跑。

五、跑后放松要科学。

结束长跑后不要急于休息或使身体马上处于静止状态,可以原地蹦跳踢腿。这时要注意全身放松,两臂自然抖动,两腿交替前后左右自然摆动,然后抬膝俯身,两手握拳或成刀形,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松。

六、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参加冬季长跑锻炼要注意由弱到强,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的加大不是直线上升的。应按照提高→适应→再提高→再适应的规律,有节奏的上升。逐步提高长跑的距离和速度。如果运动量过大超出了身体的负担能力,便会适得其反,运动能力下降,重者引起运动性疾病(如贫血)。

七、合理饮食。

在长跑锻炼期间,要加强营养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青少年本身代谢能力较强,在长跑锻炼时,体内的物质代谢更强,能量消耗更大,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有助于稳定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加强机体的调整与恢复。因此在长跑活动中既要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如肉、蛋类等,又要注意供给含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食品,如豆制品、海产品、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等。

八、场地的选择。

北方冬季养羊应注意的问题 篇6

1 饲喂

在冬季, 饲喂中应确保采食量的充足和采食比例的合理搭配。做到这两点, 首先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做好冬贮, 量要充足, 贮存要合理, 保证不发霉、腐败。另外要合理搭配饲料从而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青贮和精料要严格按比例进食。如果是放牧羊, 应在早晚进行饲料补充, 除了补充饲草和精料外还要补充骨粉和食盐等钙盐成分。

2 管理

管理方面要注意冬季圈舍的保暖和通风。做好防寒保暖防止贼风侵袭, 要将敞棚式羊圈的北墙和东、西墙堵严, 产房内要有取暖设备。根据天气情况, 尤其是下雪天, 应在外面加保温毯, 另外, 还应注意通风, 冬季是疾病高发时, 羊群中如果有一个发生疾病, 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 病毒和细菌很容易繁殖, 故特别容易传染, 因此, 通风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放牧羊在大风雪天气不放牧, 应在畜舍饲喂, 风雪过后注意让羊吃带冰、雪草;舍饲时晚上要开灯, 增加羊的吃草时间, 喂饮温水。

特别提醒, 冬季是产羔季节, 对于羔羊应精心护理, 对放牧羊群中的母羊, 产前一周应在靠近处放牧, 昼夜要注意细心观察, 防止母羊圈外产羔。产房要设在背风向阳处, 其温度要保持在8℃以上, 产后的1h内需要辅助羔羊吃到初乳。对因照顾不周而被冻僵、嘴紧闭不能吃奶的羔羊, 可以将其放在暖炕上或放进40~43℃的温水中, 等到其暖和过来再让其吃奶。羔羊出生后5d左右可离开产房, 白天母子分开饲养, 定时喂奶, 晚上再合群饲养。在天气晴朗的中午, 可让羔羊晒晒太阳。羔羊出生后15d左右, 要进行开食训练, 可喂些易消化的秧棵或优质的青干草。

3 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只有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养羊业中, 细菌苗主要应按时注射羊三联, 病毒苗注射口蹄疫、羊口疮、羊痘等急性传染病疫苗。另外, 还要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实时加喂驱虫药。

4 疾病发生后的处理

冬季育肥羊应注意的问题 篇7

1 备足优质饲草

俗话说:“冬育肥羊,优饲第一”,对于成年羊,冬季每头按150~200 kg干草储备,干草储备可首选三叶草、黑麦草、萝卜,或大豆、花生、红薯等优质农作物秸秆,冬草料储备不足的,可收集一些青玉米秆、优质稻草等作为冬季的补充草料,还可采用青贮、微贮、干粉湿拌等方法饲喂羊群。

2 注重羊体保暖

冬季气温低,寒风多,羊一旦受寒受冻就会掉膘瘦体,延缓生长,引起感冒腹泻或其他多发病症,因此,冬季做好羊群保暖十分重要。入冬后要彻底检查羊圈保暖情况,尤其是羊圈的北面墙要加固加厚,确保寒风不得侵入,圈内温度至少保持在10℃以上。新建羊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羊舍前留足活动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羊圈要门朝东南方向,同时要保持每只羊占地约2m2左右。

3 合理分群饲养

入冬后,应根据羊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情况对羊群合理分群饲养和放牧。一般为怀孕母羊分为一组,种公羊分为一组,育肥羊分为一组,小羊分为一组,体质弱的可另分为一组单独育肥。另外,对长期空怀及生产性能低的羊只应及时阉割、育肥上市。

4 灵活选择放牧

入冬后,可选择天气较好、气温较高的天气适时进行放牧。可利用一些避风向阳及牧草丰沛的地方放牧。还可利用部分耐寒植物,待冰霜溶解晒干后,突击放羊出牧。气温低、雨雪天气避免放牧。

5 科学分类补饲

冬季天气寒冷,羊群冬牧比较困难,那些怀孕期的母羊不但自身需要营养,而且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更需要营养,因此要及时进行补饲。用玉米、小麦等粮食粉碎后加豆饼水拌草糠喂给,分早晚2次补给。在饲草投喂上做到先干、后青、少喂多餐、及时添加的办法,保证羊群有较为充足、适口性强、营养较全面的饲草采食。喂量上,保证每日所喂干草量占羊体重的6%~8%,青鲜草占羊体重的20%以上,同时可定时在饲草上喷洒淡盐水,以增加羊群食量。为提高育肥效果,可按体重的1%~2%补充精料,其配方为每50 kg精料内,玉米32 kg、炒熟的豆类或饼粕7 kg、麦麸9 kg、食盐500 g、尿素500 g,粉碎搅拌均匀,每晚定量饲喂。同时要保证让羊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这样肉羊每只月平均增重可达6~10 kg。

6 做好防疫工作

在注意保持羊舍清洁干燥的同时,首先加强对羊群以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疲苗为主的防疫工作;其次要抓好羊群的寄生虫病驱虫工作。驱虫可按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12.5~25mg口服或用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10 mg肌肉注射,隔7 d再服1次,可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

7 择优屠宰上市

冬季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8

1 加强猪舍保温, 做好通风换气

(1) 冬季农村养猪户一般都采用单层塑料封闭猪舍, 建议最好用双层塑料膜, 晚上和阴天要加草帘子防止热量散失。同时在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要增加保温设施, 具体做法可采用堆放作物秸秆或临时加厚泥土等方式。仔猪要用保温箱, 电热板、红外线增温或灯泡增温;

(2) 清新的空气对养猪来讲很重要。在冬季里, 由于猪舍为了防寒保暖做密闭处理, 有害气体极易积存在猪舍狭小的空间里, 引发猪病。因此做好猪舍的通风, 换气工作十分重要。一般来讲通风的时间的确定和时间的长短应随外界天气的阴晴变化、冷暖状况、风力风向等情况而变化。一般主要在以下几个时间段进行:上午9点到9点20, 中午12点到1点, 下午4点到4点30。

2 消除有害气体, 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

猪生活在暖棚内要呼吸, 排粪尿以及饲料、垫草等发酵产生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含量过高, 极易引起猪中毒和发病。因此,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具体做法是:

(1) 每天按时打开天窗通气孔, 排放有害气体, 流入新鲜空气;

(2) 猪粪尿是有害气体产生的重要来源, 必须每天上午、中午、下午各清除一次, 结合棚内清洁卫生进行, 保持地面卫生、干燥;

(3) 加强食具管理, 喂猪的食槽、水槽要定期用开水烫, 刷洗干净。做到每顿不剩料, 防止剩料发酸发霉而产生有害气体, 同时还要做好食具、环境的定期和不定期消毒工作, 以消除代谢物的腐败气味, 保证猪只安全生长。

3 加强防疫, 做好常见病的防治

(1) 寒冷的冬季是猪口蹄疫极易爆发流行的季节, 一定要做好猪口蹄疫疫苗的注射工作, 严防此病的发生;

(2) 冬季是猪病的多发期, 最常见病如猪流行性感冒, 猪气喘病、仔猪白痢个仔猪水肿病等, 要给予高度重视, 及时发现, 及时治疗, 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平时的药物预防。

4 精心喂养, 提高猪只抗寒能力

冬季饲养奶牛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篇9

1 牛舍温度的控制

北方在进入冬季之后, 气温一般较低, 通常为零下。而奶牛是一种既不耐热也不耐冷的动物。所以, 饲养人员在进入冬季后, 就要对牛舍的舍温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 奶牛的适宜温度为12℃~14℃, 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温度为16℃~20℃, 所以, 进入冬季之后, 牛舍温度保持在8℃~17℃就可以。当牛舍内温度高于24℃或者低于-4℃时, 泌乳奶牛就会出现产奶量下降的情况。在白天, 饲养者可以将奶牛进行放牧, 但一定要提前观察室外温度, 如果温度过低, 则不要放牧, 以防止冻伤奶牛乳头。除此之外, 当夜间温度下降至零下时, 应及时将奶牛赶回牛舍中, 并注意牛舍的防风、防寒等。而对于犊牛来说, 其适宜温度为35℃~38℃, 饲养者对于牛犊的牛舍应该特别处理并注意。

2 牛舍湿度的控制

饲养者除了对牛舍内的温度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之外, 还应该对牛舍内的湿度严格控制。如果牛舍内湿度过高, 很容易对奶牛产生强烈的外界刺激, 奶牛在受到强烈的外界刺激后, 不仅会影响产奶量, 严重时还很容易滋生细菌, 引发并感染真菌性疾病。一般来说, 饲养者应将牛舍湿度控制在55%左右。除此之外, 饲养者要及时对牛舍内的粪便等进行清理, 以保证牛舍内的清洁卫生。

3 奶牛的饮水水温控制

在北方地区, 由于冬季温度过低, 使得井水或者河水等很容易结冰, 就算是自来水, 其水温也会很低。而奶牛在饮用了凉水之后, 不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肠道性疾病之外, 也容易因饮用凉水而消耗体内的热能, 从而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经实验证明, 当奶牛饮水水温低于8℃时, 奶牛的产奶量将会显著下降。根据经验可知, 奶牛在冬季的饮水水温控制在9~15℃就可以保证奶牛的正常产奶。对于有条件的饲养者来说, 也可以选择在奶牛的饮用水中加入一些食盐和豆末等, 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去火, 消炎等功效, 也可以增加奶牛的饮水欲望。

4 冬季饲料的科学喂养

由于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季之后气温普遍较低, 这样就使得很多植物不再生长, 从而导致了冬季奶牛饲料的单一化。因此, 饲养者在进入冬季后, 应该及时对奶牛的饲料进行改变, 从而保证饲料的多样化。除此之外, 在奶牛进食后0.5h内, 应注意不要让奶牛饮水。

5 冬季增加光照

进入冬季后, 由于地球自转等原因, 其昼夜长度相比于夏天出现较明显的变化。由于奶牛产奶量与光照时间的长短有着很直接的联系, 这样在冬季, 奶牛的产奶量相比于夏季还是会有较明显的下降。因此, 饲养者应注意冬季牛舍内的光照情况。一般来说, 使用白色荧光灯进行16h白天, 8h黑夜的光照比例进行模拟夏季光照即可, 在模拟进行2~6周之后, 即可看见明显效果。

6 注意适量运动

进入冬季后, 由于室外温度过低, 奶牛不能进行充分的活动, 并且食用饲料量与平时无异, 这样很容易造成奶牛过肥, 影响体质。如果奶牛体质过差, 对所产的牛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进入冬季后, 饲养者更应该注重奶牛的运动, 以保证奶牛的良好体质。同时也应该注意, 不要让奶牛过量运动, 以免因过量运动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一般来说, 奶牛的运动时间控制在6h就可以。

7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进入冬季后, 饲养者更应该注意奶牛的生长情况, 给奶牛提供一个十分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 还应该注重奶牛饲料的多样化, 营养性等, 注意奶牛饮用水的水温控制。做好一切的准备, 对奶牛进行科学的饲养, 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为饲养者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毕永胜, 等.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2) :283, 269.

[2]李涛.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各月的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与饲料, 2003 (5) :20-21.

冬季运动应注意的问题 篇10

1牛舍的环境

1.1 牛舍温度

冬季来临, 要及时修好圈舍, 封闭窗口, 挂门帘, 防贼风, 做好圈舍的保温, 温度高一定要在0℃以上, 最好保持在8~16℃, 因此时奶牛的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 饲料消耗少, 发病率低。 当然围产期的母牛和高产牛的圈舍要适当提高温度, 圈舍温度最好在15~17℃, 犊牛舍的适宜温度为35~38℃。 泌乳牛舍温度高于24℃或低于-4℃都会造成产奶量减少。

1.2 牛舍湿度

在保证通风换气良好的条件下, 牛舍的湿度最好在55%以下, 湿度不能过大, 否则易造成各类细菌的滋生, 造成奶牛感染一些真菌类病, 影响产奶量。因此冬季要做到保持牛舍干燥, 做好防冻防滑措施。

1.3 奶牛的饮水

冬季奶牛饮水是关键, 决不能饲喂冰水, 奶牛饲喂冰水会导致消化不良, 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 消耗身体热能, 造成产奶量下降。冬季奶牛饮水的温度最好控制在9~15℃。 有报道奶牛饮水温度若在2℃以下可降低产奶率8.7%。 另外, 由于冬季奶牛采食干饲料较多, 因此应给奶牛供应足够的温水, 保证供水充分。具体供水方法是奶牛每食1 kg干饲料需水5 L, 若供水不足会导致奶牛食欲下降, 从而导致产奶量下降。

1.4 奶牛的卧床

保持奶牛卧床的干燥是奶牛舒适的关键, 可以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提高产奶量。奶牛卧床垫料要勤换, 干燥, 可以用发酵处理过的干牛粪、锯末、麦草、干燥的沙子。 有条件的最好用发酵处理过的干牛粪铺垫奶牛卧床, 它不仅对奶牛的健康有益, 而且对奶牛场的粪污处理回收提供方便。

1.5 奶牛的光照

冬季奶牛要增加光照时间, 因此在白天阳光充足的中午前后, 饲养员要把奶牛赶出圈外去运动场自由活动, 增强奶牛体质。冬季也可模拟夏季自然环境采用人工光照方法照明, 白昼和黑夜按16 h和8 h的比例循环, 增加光照, 在照射2~6周内奶牛产奶量即可提高。

另外要定期对牛舍, 运动场进行消毒, 按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注射, 发现疾病早治疗, 确保奶牛健康, 保证多产奶。

2奶牛的日粮

奶牛进入冬季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比一般饲养标准高10%~15%。 冬季奶牛摄取的能量主要是用于保持体温, 维持奶牛自身营养和生产的需要, 因此增加精料补充料的饲喂量或提高营养浓度才能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

2.1 提高能量饲料量

在日粮供给中, 蛋白饲料不变, 玉米的供给量要增加30%~50%, 即增加能量饲料的比重, 从而保证奶牛体况适度, 提高泌乳持续力, 增加产量。

2.2 保证饲料多样化

奶牛在冬季若要保持高的产奶量, 就必须保证有多样化的饲料来饲喂奶牛, 在粗饲料方面最好饲喂青贮 (或微贮) 、啤酒糟、西红柿皮糟等, 以此代替奶牛单一的饲料.另外, 在饲料中也可添加适量的钙和磷, 每天可喂5~15 g。 也可加适量的食盐, 每日加50~100 g, 冬季奶牛也容易缺乏VA和VE, 因此也要注重添加这两种维生素。

3奶牛的日常管理

3.1 抓好配种工作

奶牛通常是“夏季配种春天生, 冬季配种秋天生”, 以避开炎热的夏季产犊, 有利于奶牛获得高产。因此牛场育种员应抓住冬季的大好时机, 做好奶牛的配种工作, 提高受胎率, 为新生犊牛的健康提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冬季奶牛发情不明显, 隐蔽发情多, 难以发现, 不注意观察就会出现漏配现象, 因此, 我认为目前牛场解决这一难题最好的方法是同期发情方法, 即用PG-Gn RH-PG-GNRH程序处理配种, 直到妊娠。 奶牛初配年龄为18~20月龄, 体重350 ~400 kg, 这时奶牛已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 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不能配种。

3.2 刷拭牛体

刷拭牛体是奶牛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刷拭不仅可以使奶牛保持体表清洁, 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奶牛加快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有助于调节体温和增强抗病能力。刷拭方法:每天早晚两次, 每次3~6 min, 刷拭全身各部位, 不可疏漏。

3.3 适量运动

冬季奶牛的饲养主要在圈舍内, 由于运动量骤减, 吃的多活动少, 极易造成奶牛的肥胖。 奶牛肥胖造成配种难, 不易受孕, 同时对奶牛的体质和产奶都会造成影响。 因此, 可将牛群在白天赶入运动场自由活动, 最好上午3 h, 下午3 h, 但是要注意安全, 防止滑跌, 防止感冒, 防止冻伤。

3.4 不能乱用抗生素

牛是多胃动物, 口服给药时, 抗生素会把牛瘤胃中的部分益生菌杀死, 从而造成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群落失衡。因此奶牛在7~8个月大时就不要使用抗生素。 小犊牛可以适量饲喂一些抗生素, 因为小犊牛在瘤胃微生物群落还未建立起来之前, 可防止疾病促进生长。

4奶牛的乳房管理

4.1 乳头的药浴

奶牛乳头药浴一定要选用质量好的药浴液, 好的药浴液可以对乳头快速形成保护膜, 防止细菌侵入乳房, 乳头药浴一定要将2/3的乳头停留在药浴液30 s, 这样才能对乳头起到杀菌、消毒、保护的作用。

4.2 擦洗乳房水的温度

奶牛每次挤奶前, 需用干毛巾在45~50℃ 的温水中浸湿, 全面擦洗乳房、乳头, 随后按摩乳房, 1~2 min后, 即产生“放奶”反射, 可立即开始挤奶, 千万不要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擦洗乳头, 否则会降低产奶量。

4.3 乳房保健

奶牛的乳房在寒冷的冬季尽可能少暴露在外的时间, 饲喂奶牛尽量在圈舍内, 减少料槽周围的寒风, 对有外伤、乳房水肿及乳头损伤的牛要采取特殊的预防保护, 可以使用乳头保护剂, 每月进行一次隐形乳房炎检查。

4.4 搞好牛体与乳房卫生, 进行乳房按摩

有条件的牛场冬季给奶牛戴上棉乳罩防冻, 保护乳头;夏季可用纱乳罩涂上凡士林防蚊虫叮咬。

4.5 手工挤奶方法

要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 做到定人、定次、定时、定顺序进行, 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以促进产奶, 提高产奶量。

总之, 在冬季饲养奶牛一定要减少外界对奶牛的刺激, 让奶牛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生活; 同时还要注意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 只有在科学的饲养条件下, 奶牛才能发挥其最佳的生产潜能, 才能产出更多的奶, 让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文慧.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 (02) :13-14.

上一篇:古城设计下一篇: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