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2024-06-02

讲师(共11篇)

讲师 篇1

面对鲜活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工作者大都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 有过成功的喜悦, 过有失败的烦恼, 还会遇到不少无法解释的矛盾和困惑。所有这些, 都在我们的脑海里印象深刻, 记忆犹新。长此以往, 滋生出了“经验主义‘专家’型教师”, 并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以经验支撑教学行为的惯性, 即将自己长期积淀的经验和提前预判的方法和结论, 直截了当地讲授给学生, 没有留给学生足够反省和探究的时空。这种教师会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饱和”, 逐步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讲师”。然而, 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当今知识传承的多元性, 越来越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为学生搭建相互交流和探索问题的平台, 这就需要“导师”型教师。只有“导师”型教师才能引领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走出来, 在实践活动中独立创造和创新, 也只有“导师”型教师才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想方设法去变革“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

1.理清“讲师”与“导师”的意义, 树立创新教学策略。

“讲师”是特别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把握与理解, 迷恋自己已有的教育经验、方法和手段, 对教育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排他性, 善于应用自己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 引导学生快速巩固基础知识, 并将自己的经验预判直接复制给学生,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机械模仿, 善于引导学生应试, 陶醉在自己成熟的应试教育中。

“导师”注重将课堂建构回归给学生, 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空, 注重对书本知识的再创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创造能力, 特别喜欢“有疑之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给学生留足发现新问题的机会, 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 善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与特色, 并建构了许多崭新的教学手段, 提出并获得了一些公认的研究成果。

功利性较强的应试教育越来越被许多国家公认为是制约学生创造性发展最消极的因素之一, 应试教育越来越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 更不适应于当今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为了破除应试教育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潜质的影响。一线教师更有责任担负起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破除教育实践活动中那些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理念, 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要做到这些, 必须有众多的“导师”型教师付诸行动, 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变。

2.回归自然与理性教学, 不断内化“导师”自身素质。

教育行为需要教育经验做支撑。一般意义上讲, 教育经验越丰富, 教育教学效果越好, 经典丰富的教育经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提前预判的准确性, 为教师本人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快捷方式。但是, 随着教育的发展, 教育经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些原有的好的经典的教育经验, 因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场景的改变, 已经不再适用, 需要对它实施变革, 或者赋予它新的内容, 才能继续支撑现实的教育行为。正是这些因素, 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讲师”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在不愿与自己过去的教育经验决裂时, 就容易误入经验主义的误区, 很难从经验中走出来, “讲师”的心理定势就被定格在经验支配的教育行为之中, 这自然就很难接受新理念、新方法。因此, 做“导师”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敢于否定自己, 敢于质疑自己过去的教育经验。

做“导师”需要行动与理念同行。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 需要建立一种最原生态的教育理念, 这就是“要做教育家, 不当教书匠”。只有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行动, 才可能成就自己做“导师”的梦想, 才能在行动中, 积极思考自己的教育行动是否具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功效, 才会去反思“讲师”对自我发展的局限和对学生培养的局限。只有在行动中敢于实践“导师”的理念, 才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解放思想, 大胆地留给学生探索问题的时空, 从真正意义上去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 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策略, 真诚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只有做“导师”的理念而没有行动, 就只能是空想。没有理念和行动统一, 做“导师”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做“导师”要善于学习和反思。“导师”不仅需要理念先行, 行动跟上, 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内功。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年代, 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炼, 今日是“导师”, 明日可能做“讲师”都困难。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内化, 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让自己的许多教学设计不断更新, 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素养, 才能更好地做一名“导师”。同时, 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只有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才能深入思考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得与失、痛与快。在功利性教育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为利所动, 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育人精神,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导师”。

做“导师”要自觉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革命, 促进了教育平台的多元化。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 问题交流与讨论的变革, 使原有的教学环节焕然一新:备课由单个知识过渡到单元知识, 知识的容量急剧增加;上课从传授变为探究, 承载知识的方式从书本走向真实模拟的实验操作;课后练习更加宽泛, 问题思考更加开放, 对答案唯一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学习的终极目标, 所有这些都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导师”就必须快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借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扩大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导师”。

精英讲师团队 篇2

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国家高级营养师。有丰富的营养讲师经验,并担任大型营养网站的营养咨询师,每年有近百场的营养讲座。是台湾营养学会深圳唯一委派讲师。

特色:熟悉各类食品的营养特性及加工储藏过程,拥有丰富的食品科学理论知识。对于日常膳食指导、食品选购、各类人群营养的膳食调理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一个人的教学特点跟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杨勇个性相对随和、开朗,所以讲课比较生动幽默,喜欢与学员沟通互动,语言表达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比较注重联系生活。

懂得营养学可以提升生命质量,普及营养学可以提升社会健康指数。

刘新宇

毕业于江苏大学,资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师。

特色:有近十年营养学教学经验,具备丰富的营养知识及实践经验。熟悉中西医基础理论,擅长营养调理各种慢性疾病,精于女性及儿童营养,具备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营养学让你去伪存真,远离投机。

邢卫

毕业于海南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一直在国内大型食品公司任职,专业从事公共营养师培训。

特色:教育经验丰富,讲课富有激情,善于与学员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善于深入简出的教学,考试通过率一直名列前茅,学员评价极高。“做拥有专业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能力都很强的人,成为两派之间的桥梁或衔接人。”是其目标,也是行动指南。因拥有专业背景和庞大的专业、社会资源,故能驾轻就熟地在通向目标的路上扎实前行。

营养学最靠近生活,兴趣是学营养学最好的老师。

李久芳

毕业于湖北省郧阳医学院,临床治疗营养师,国家认证高级公共营养师,深圳市高级营养配餐师,营养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培训讲师,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讲师,代表讲座主题:《不懂健康,难做美丽女人》、《女性健康饮食与保养》、《慢性疾病调理》、《幼儿如何添加辅食》、《餐桌上的营养》、《减肥需要加营养》等等。

特色:因自身经历和个性使然,在学习营养学的过程中,被挖掘出来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进而扩展到了对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这特点也显露无遗: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可以做最好的拓展。同时特别擅长食疗。

重视营养和营养学的普及是民族壮大、社会发展之根本。

乔喜平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资深金牌讲师,一直从事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培养了几千名公共营养师,为深圳市和营养相关的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有用合格的营养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培训机构的好评。常在社区、机关、企业进行营养保健讲座,为社会的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作出较大贡献。

特色:大学从教多年,擅长教学和课堂互动。 亦精于因材施教,经验丰富。

营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抱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李彩霞

三级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

特色:源于自身的健康问题喜欢运用营养与自然疗法相结合进行调理,目前通过自身实践已让身边的人获得了健康,故能很好地把营养与生活结合起来。课堂中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其教学的一大特点。对食品的常识,配餐及慢性疾病的预防与营养调理有很多的实践经验,做人做事踏实稳重,教学 最大特点善于总结归纳,让学生快速记忆知识要点。

快乐取决于你帮助了多少人,做营养师培训无异于普及面最广也有实效的工作。

王叶欣

毕业于吉林省白山市中医专科学校,高级营养师。

特色:虽祖传中医,但意不限于此。因好吃,猛悟古人病从口入的道理,于是学营养师之技。中医与营养的结合,无异于珠联璧合。

营养师能用专业的营养知识给爱美的女人提供可判断的依据。

张秋萍

毕业于南昌大学,高级营养师,对健康有深刻的见解。上课风格受学员喜欢。

特色:具备亲和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使我更信心满满地登上讲台。

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是我的座右铭。

贺丽娜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通过了深圳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课程,国家高级营养师。

特色:教学风格严谨,善于互动,责任心强,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她的课堂,不仅学到知识,也能受到思维的训练。考试通过率极高,深得学员的一致好评。

爱吃是本能,学会怎么吃是科学。

肖志彪

从财务管理人士,到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黑龙江二级营养师。

小小讲师团 篇3

这是四(1)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祖兰在湖北省首创的生本课程——“学生讲堂”上课的情景。四年级学生为六年级学生讲课,这不仅让六年级小伙伴惊呆了,也让华师附小校长沈爱华和全校师生惊呆了!

一、学生自主的讲堂

“学生讲堂”就是学生自己的讲堂。“学生讲堂”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准备。每个孩子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探究的话题,在家长或者老师指导下,学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信息,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把讲课内容制作成ppt。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阅读,查找,归纳,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学生还要能熟练地讲下来。学生们的选题丰富,有自然的,有人文的。四(1)班的学生们准备了64个不同的话题《:四轴飞行器》、《法律自由与爱》、《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探秘汽车王国》、《我们的童话仙境———迪士尼乐园》、《疯狂的F1赛车》、《计算机语言发展史》、《兵器家族那些事》……

陈祖兰说,学生讲堂就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自主选择材料,自主组织内容,还要熟练地讲下来。陈祖兰心中有一个愿望: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谈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深入探究下去……

二、成长小故事

“老师,我需要一张介绍信!”

起初,四(1)班学生讲课团队外出联系讲座,时常遇到阻碍。有时候,别的班老师没有时间给学生,有时候别班的老师感到莫名其妙,一个学生来讲什么课?

学生李庭臻和王雨杭主动去找三年级一班的王老师联系讲课事宜。王老师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第一张联系函就这样诞生了。孩子们拿着陈祖兰老师写的联系函,再去联系讲座的事情,就简单方便了许多。学生拿着老师的介绍信,到各班自己联系讲课事宜。

自己找老师交涉,联系讲课时间、地点、内容,推荐自己,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联系好了,孩子们还必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去做讲座,这对学生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每位小讲师课都必须完成五次以上的对外讲课任务。

对外讲课,还有一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主讲人,主讲助理,负责播放PPT,负责摄像,负责拍照工作。每次讲完课,他们都受到了夸赞,还有很多老师给孩子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孩子们受到了莫大的激励。

“老师,请个假,我讲课去了!”

“老师,下节课(下午第3节),我请个假,我要去给五年级的学生讲课。”向老师请假的小男生姚凯文胸有成竹,很有老师范儿。一听说是去上课,陈祖兰当即批准了,因为她就是“学生讲堂”的幕后策划者。U盘、激光笔、讲稿、照相机……姚凯文的讲师团队一行4人,准备好行头就直奔五(3)班的教室。

陈祖兰说,学生讲堂的“小老师们”在班里展示讲座内容大获成功之后,“野心”逐渐大了起来,还要在别的班级讲,甚至在高年级讲。姚凯文团队拿着班主任出具的联系函,就自己去联系了五(3)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商量确定了讲课时间。

“姚老师”开始讲课了,内容是《计算机的发展史》。这个内容即使对五年级的同学来说也有点深奥,为了讲得生动通俗一些,他运用了许多图片和视频,还穿插小游戏“打地鼠”以及“有奖问答”的互动环节。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听得津津有味,很快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史。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讲师团队伙伴一个负责为他拍照,一个负责给他播放ppt,还有一个专门为他在互动环节时发放奖品……“姚老师”的讲课结束了,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拿着杨老师颁发的授课证书,他们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教室里,就像打了一个大胜仗一样。

四(1)班有许多这样的“小老师”,他们每周都会自己联系班外上课的业务。这就是陈祖兰老师首倡的“以生为本”的学生讲堂。

涉猎广泛的“小刘教授”

又要受邀讲《疯狂的F1赛车》了,主讲人刘梓宸同学跟妈妈说:“这衣服这么脏,不行吧!换上正式一点的衣服!”因为他很有教授范儿,所以同学送给他一个外号“小刘教授”。

“小刘教授”换好校服,整了又整衣领,才肯出门。妈妈看到小刘对讲座着装如此讲究,做事态度如此认真,心里暗暗高兴。

一次,妈妈调侃道:“你在学校混得怎么样啊?不要给我丢脸啊!”刘梓宸头一抬,手一挥,自信地说:“妈妈,你看看你儿子,人称‘小刘教授’,混得差还能当上‘教授!’”妈妈忍俊不禁。

刘梓宸当然知道,服装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讲的内容。周末,刘梓宸和家人一起游览磨山植物园。看到了罂粟花,关于罂粟,他了解了很多知识。于是,他搜集资料、图片、视频……这次游览,他又有了新的收获,他决定下一个讲座主题是《有毒的花》。

晚上,漫步在华师校园,美丽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个年仅十岁的少年有了新的构想。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讲一讲华师的历史。”

这样平常的对话,让妈妈感到欣喜。从儿子身上,妈妈感受到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一股即将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刘梓宸的妈妈说,这一切都源于班主任陈祖兰老师的启发激励和帮助支持,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点燃了孩子的热情,让孩子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更加热爱,更加好奇,激发出强烈的探索欲望。

“Very good!Very good!”

今年4月,美国教育专家代表团要访问华师附小,侯锐轩、曹淇涵两位同学接受了“学生讲堂”任务,激动而又兴奋。他们不仅要用汉语讲课,还要用英语接待外国人。孩子们在课堂上,时而激情讲解,时而展示视频资料,时而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自信而有礼貌。

曹淇涵讲课的时候,美国专家饶有兴趣地参与了他的互动活动。孩子们精彩的讲课,让美国教育专家兴奋得连声夸奖:“Very good!Very good!”

这次国际交流课上还发生了有趣的一幕,美国教育专家的陪同翻译在翻译一个语段时,有一句出现了一个小问题,被坐在下面的马羽铮同学发现了,随行的沈爱华校长将马羽铮同学请上讲台,客串了一把临时翻译,他的表现,让陪同工作人员十分惊讶,赞不绝口!

孩子们的出色表现,给美国教育专家史代尔博士留下难忘的印象。课下,他对陈祖兰竖起大拇指,赞叹说:“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师,你的学生如此能干!一定与您的教育理念和智慧付出分不开!”

“这个问题我来解答!”

何煦的讲课主题是《法律、自由与爱》。何煦走上讲台的那天,妈妈专门为她挑选了端庄得体的服装,佩戴了红领巾,整洁而庄重。爸爸蹲在讲台底下为她操作ppt,妈妈在教室后面为她拍照摄像。

何煦的讲座,有视频、有图片、有讲解,精彩纷呈,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座内容通俗易懂,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孩子们根据何煦的讲解提出问题。

孩子们的问题,有的很简单,何煦的知识储备足以解答。但有几个问题,显然让何煦愣住了。她镇定自若,试着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作解答。有个学生问道:“缓刑2年,缓2年之后,还执不执行呢?”

何煦作了解答,又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她向爸爸求助。蹲在电脑桌下的何教授,这位留英法律系教授作了最为精准的解答。

课堂的学习,不是终点,是一个点燃兴趣的生发点。何煦感受到了站在讲台上的不易,需要更多的知识充实自我。而听课的学生对法律问题有了更多的兴趣点。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收获了法律知识,更收获了继续探究的愿望。这是一种内在动力的激发,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唤醒……

“我收到了邀请函!”

郭乐言团队在二(3)班演讲以后,深受老师的欣赏和学生的崇拜。二(4)班顾君老师知道后立即向郭乐言讲座团发出了邀请函。这样郑重的邀请,孩子们兴奋不已,倍受鼓舞。他们拿着邀请函,跑来与陈祖兰分享,大声叫着:“老师,我收到了邀请函!”

有一天,四(1)班的学生收到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严西湖小学的邀请,邀请他们去做讲座。这个消息振奋人心,全班顿时沸腾了。曹淇涵、刘梓宸代表班级为严西湖小学的全体师生做了讲座。他们的讲座非常成功,非常精彩,在场的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啧啧称赞。现在,四(1)班“学生讲堂”的影响力已经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从市内延伸到了市外,从小学延伸到了大学,邀请函像雪片一样飞来。

2016年5月20日,曹淇涵小讲师站到了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大礼堂的讲台上,在厦门连讲三场;5月27日下午两点半,陈祖兰老师带着小小讲师团的六位学生做客华中师范大学第30期基础教育实践论坛,能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后面还站满了前来听讲的大学生。小讲师们不仅讲的内容新颖,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而且全面展示了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口才和人际沟通能力。他们的综合素质令现场观摩的师生啧啧称奇。

一场一场的讲座下来,孩子们受到很大鼓舞,这样的邀鼓舞有时来自老师的一个点赞;有时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品;有时是一张小小的奖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讲堂,带给了孩子们成功的欢乐。这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鼓舞着孩子们快乐前行。

三、小小讲师的心声

侯锐轩日记片段

我独自走在放学的路上,心中正闷闷不乐,数学这次没有考好。这时,我听到有人在后面大声喊我:“嗨,侯锐轩!”我回头一看,是几个小伙伴,他们一脸惊喜,而我愣住了。他们笑着说:“你不认识我们啦?我们是四(3)班的,你昨天给我们讲过课!你讲的汽车探秘,真好!”嘿,说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心头的阴霾,瞬间被驱散了,同时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刘梓宸日记片段

我在六(3)班做了《疯狂的F1赛车》讲座之后,这世道真是变了。前天我去四楼玩,六年级的几个大哥哥朝我招手,叫我过去。我心里有些紧张,心想:我又没有招惹你们,你们找我做什么?谁知,等我走过去,有个大哥哥说:“唉,那个赛车的最快速度……”他们和我讨论起赛车的知识。后来,每次碰到他们,他们都会和我讨论赛车。赛车为媒,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王雨杭日记片段

我走在校园里,忽然听到有人指着我说:“你看,那个大哥哥给我讲过课!”我转过头,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望着他们,我友好地笑了。忽然觉得自己就是校园的小明星。

四、“小小讲师团”的反响

(一)校长心语

华师附小校长沈爱华:学生讲堂就是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学生讲堂,说到底,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为学生服务的伙伴与助理。

一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我们看到孩子成天在忙于准备学生讲堂内容,津津乐道他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们不觉得孩子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吗?孩子们自己搜集资料,找文字资料,找图片资料,找视频资料,这一切都是为了丰富他的讲堂内容。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会学习了,学习不再只限于老师教的。

二是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多次反复上讲台,这是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走上讲台,孩子就是主角,孩子们讲了,自我表现了,他获得了成功感,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三是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舞台表现能力、自我营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四是真正实现了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讲堂,提供给每一个孩子机会。学生讲堂的舞台,欢迎每一个孩子。这里,人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这里,人人都是名人。生活在这个班的孩子自信而又幸福。

(二)家长声音

“小讲师”曹淇涵的妈妈:孩子已上课11场,他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强了,学会了规划时间,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升。

“小讲师”何煦爸爸、武汉大学法学教授何荣功“:学生讲堂”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活动,既是一次探索性的教学改革,也是对教育本性的回归。真心为陈老师的大胆创意点“赞”!也为孩子们点“赞”!

(三)研究者声音

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教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汪露说,小小讲师团重视的是发现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内容、自我讲演与营销,全程主角,教师和家长站在他们身后甘当配角,真正做到了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一种“哥白尼式”的变革,也是对教育的本质和本性的深度回归。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申国昌教授认为,小学生能给给大学生上课,并且上得水平很高,说明小小讲师团这种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尤其是家长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大大被激发出来,这必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程红艳教授评价说,华师附小的学生讲堂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这种教学改革创新,值得提倡和推广。

五、后记

以学生为本、创设生本课程,让小学生走上讲台、当上“小讲师”,只是陈祖兰老师实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育理念的一朵浪花。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陈老师还在不断探索。陈祖兰的生本课程还在继续,孩子们还在上演成长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动听、那么美好……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陈祖兰老师潜心研究作文教学,自费给学生办作文小报,让学生在校园推销。她组织学生自己征稿,发用稿单,编作文集,让学生们出自己的“书”,还让学生走向街头推销作文集……这样的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陈祖兰老师的习作教学,硕果累累。学生们的习作,见诸报端,他们开始领稿费了;学生们参加的武汉市楚才杯作文比赛得大奖了!2016年6月7日高考当天下午,陈祖兰老师组织学生练习写的多篇高考漫画作文《巴掌和亲吻》,创造了公众号《新父母在线》点击记录,上了搜狐教育的头条,点击量直奔200万,好评如潮。学生傅一鸣练习写的高考作文还登上了《楚天金报》,孩子们有的甚至成了网络红人。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那是陈祖兰老师最为幸福的时刻。

班级学生座位编排,一直是让班主任老师头疼不已的难题。陈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座位。学生想坐哪里坐哪里,想和谁坐,就和谁坐,想坐哪一排,就坐哪一排。这样的“放手”,学生反而更加自律,同学之间相互关爱、谦让。

班级干部的培养与配备,也一直是班主任难以解决的问题。每学期开学初,陈老师都设立好岗位,将班级管理责任细化,由学生进行自我选择,每个同学都是干部,每个同学都有责任。责任到人,人人有事干。

陈祖兰老师出差一周回来,学校每周的班级评比,她所带的四(1)班均获得第一。这让老师们佩服不已。原来,秘诀就是陈祖兰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把管理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管理的舞台。

陈祖兰老师的“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教育理念,如同灿烂的阳光,照进孩子们的心间。四(1)班的学生在陈祖兰老师的教育教学创新中锻炼、成长,孩子们越来越自信、阳光、快乐、自主、能干、谦虚…….

讲师 篇4

目前我国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讲师的标准几乎为零,当然,正是因为混乱,所以才有商机。每个培训机构、企业都可以有自己认定的讲师标准,而掌握这些标准的人也没什么标准,甚至是一个刚毕业3天连5分钟授课经验都没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企业讲师认证的考官,很多培训讲师认证只是看企业领导或认证负责人的喜好或者纯洁的朋友关系。

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培训讲师定义:结合经济、技术发展和就业要求,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订、实施培训工作方案,从事培训管理、教学和咨询活动的人员。换句话说,在企业做相关的工作,不管讲的好不好都算培训讲师。

以课程的内容来分类讲师,只有两种培训讲师,第一种叫技术课讲师,第二种叫技能课讲师。前者讲的都是人与“机器”,即固定的东西打交到的培训,比如写代码、机器操作等。后者讲的课程都是讲人与人打交到的课程,包括与“自己”打交到的心态类课。

技术课讲师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在做过相关工作,有技术经验,就可以进行授课了。当然,讲的有没有意思是另一回事,但大多数技术课程类的讲师讲的确实有“催眠”功效。好在技术课学员掌握了没掌握,是可以马上见到成效的。

而技能课的讲师,大多数讲的都是无法衡量东西,比如:积极的心态、团队精神、责任感、诚信、沟通、商务礼仪等课程。通常这类课程可以加入故事、案例、互动,所以授课现场的效果都很好,但这类课程没什么具体的方法和应用环境和评测方法,所以经常“听时很心动,后续没行动”。以至于很多声音质疑这类培训课都是“心灵鸡汤、洗脑、传销、打鸡血”课。

分析了以上两类讲师的之后,可以先明确自己要做哪一类的讲师了。由于培训讲师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从哪个角度说都不会错,只会比较片面。不过综合来看,好的培训讲师是由台下的心态和行为,以及在台上呈现时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来决定的。

一个新人入门讲师行业,不知道如何发展,通常只在讲培训技巧解决层面停滞不前。问题不是出在新人身上,而是现有的资料,根本没有分清讲师进修的层次!所以,我们应该按几个层次来引导和总结培训师进入培训的这个圈子,按层次梳理讲师的发展方法和层次。如果没有发展主线和分清层次讲解,那就都是混乱的,让人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我通常把培训讲师的成长过程描述成如下五步:

1、正心(讲师心智及积极的心态、正能量调整、自身发展规划)

2、修身(讲师培训技巧、风格,如逻辑思路、语言表达、肢体语言、控场能力、PPT制作等)

3、开坛(解决培训中的问题,梳理培训前、中、后的相关工作,如调研,课程开发,培训实施)

4、治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企业咨询等)

5、享天下(共享自身发展及前四步的经验给新讲师,著书立说)同时,当别人给你描述一个“好”培训讲师的时候,还要能分清楚他说的到底是什么?因为很多人把“道、法、术、器”会搞混,给你讲了一大堆正确然而却没什么用的理念,因为这些理念无法落地。

一、正心:讲师心智及积极的心态、正能量调整、自身发展规划。以下核心理念都是绝对正确的废话,比如“有强烈的使命感”、“热爱分享与自我学习”。其实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喜欢传播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文化,而不只有繁衍后代。

培训讲师更类似于话剧,所以讲师要有真才实学外,课程还要经历很多次的打磨,保留精华,更新案例,才能形成一个精品课程。这就对培训讲师的的自我学习意愿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记住,培训讲师不是在授课,是在创造历史,改变学员的命运。

除了这些,还包括台下的“修行”,比如不能只在台上讲团队精神,下台就在背后说其他团队成员的坏话吧?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也是讲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吧?基本上“讲我所信、做我所讲”也是你的课程是否为“洗脑”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果只是因为讲师看起来风光,收入高而选择了这个职业,绝对不会走的很远。

二、修身:讲师培训技巧、风格,如逻辑思路、语言表达、肢体语言、控场能力、PPT制作等。

想做一个真正的好讲师,先得在一个领域有一定成绩和工作经验,这是基础。基础之上,通常初级讲师先练习的都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齿伶俐和逻辑思维。至于“语言表达能力”只有深入思考和不断练习才能越来越好。这些也都是绝对正确的废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基本上台上如果呈现1小时的内容,内容上至少需要准备10小时。

这个时候,还是要练习背诵一些名家名言、诗词歌赋,学会讲故事和具备基本的幽默感。先把嘴皮子磨热,把话说利索,而且要有适当的语音语调,才能让听众不会为你长的丑而分心。

逻辑思维上,这个在初级讲师的培训阶段,通常是讲成熟课件,逻辑已经确定,所以不会遇到太多挑战。如果有机会参加几次正规的课程开发,逻辑能力也会成为专家了,好在讲师平时需要的逻辑并不是很多,比如Why、What、How逻辑。

至于肢体语言,这个也有汗牛充栋的资料,需要的也是大量的练习。最好的方法是拍下录像自己反复看,找相关资料,看看自己做的对不对,细节够不够。

等授课经验多了以后,就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授课风格怎么来?通常也是先从模仿入手,试着学习几类不同的风格,再从中选择出学员喜欢,自己也喜欢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至于完全凭空生造出来的风格,目前还没见到过。基本上风格也是“专业、亲和、有趣、有料”四个词所能覆盖的。

培训讲师做一阶段后,还会遇到“平台期”,在这个阶段,如果能遇到一个“愿意且有能力”指导你的老讲师,也是非常幸运的事儿。就好比初学武功者掉山崖下边遇到个白胡子老头,恰巧他不是只会放羊,还会九阳真经一样,而且还是愿意帮助你的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新讲师遇到的都是只负责骗钱的白胡子老头,甚至连白胡子都是假的……

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加入一些讲师培训和交流群认真观察,看看哪些讲师是有真才实学,哪些讲师是假借交流骗钱,择善者而从之。

在这个阶段,如果有机会就多上台练习,成功的讲师除了台下练习,就是多去实战了,哪怕是没有课酬。

三、开坛:开始解决培训中的问题,梳理培训前、中、后的相关工作,如调研,课程开发,培训实施,评估等。

如上所述初级讲师还应该先从成熟课件开始练习授课,好处是容易把控授课思路,但这个时候的讲师确实容易为PPT服务,甚至只负责朗读PPT,而不是把PPT当成工具。

过一阶段后,可以试着从现有PPT中扩展相关案例,或者是在当前PPT中根据需要深入讲解,加上自己对课程的认识。不再做课件内容的转述者,而是分析者。

这个时候要清楚的知道课程的“三个目标”,这是很多老讲师也经常混淆的,他们经常把课程目标说成“知识、技能、态度”,而正确的描述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清楚,就是“用设定好的‘’,让学员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程和方法”目标决定要增加互动和训练,而不是只有培训讲师“自嗨”式的讲解。从最简单的带领学员“跟读”到学员的“研讨与呈现”,这个时候培训讲师要掌握很多常用的互动方法。包括:提问、故事、视频、角色扮演、演示、竞赛、案例分析、研讨呈现、体验活动。

这个阶段需要掌握的内容:正确授课方法和技巧、破冰课程、活动课程等。这阶段要针对不同的地域、年龄段、男女比例来调整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和活动。

在培训评估阶段,培训讲师要多看负面的意见,因为中国的学员有一个特点,一般有问题都不会说,不管讲的多烂,学员的反馈都是“挺好的”,这样就会让讲师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无法提高。很多讲师的自我评估,都是根据学员的状态。如果遇到配合度较高的学员,很容易认为自己“授课水平提高了”。至于真正好不好,只有看下次他是不是再次选择了你的课程。通过讲课能“接更多定单”的讲师,才是目标。

四、治企: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企业咨询等。

在更高阶段,如果只是会讲课,解决不了企业实际问题的讲师都是“假把式”。这类讲师不只要有授课经验,还要有实战经验,包括技术、销售和管理的实践经验,并且取得过相关的业务才行。所以不要急于成为讲师,应该先在本行业好好发展,用真才实学和实战经验交换学员的课酬。也有很多讲师只管理过QQ群,就敢说自己的是“管理专家”,成天招摇撞骗的也不太少数。当然,这些讲师早晚会被群众雪亮的眼睛发现,大家可以一起鄙视他们到死。在为企业咨询的过程中,也可以接触到每个企业管理中的精华,学习到客户的管理经验,积累起自己的咨询管理素材库。

五、享天下:共享自身发展及前四步的经验给新讲师,著书立说。这个应该是讲师的最后阶段,因为一个讲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好的方法和理念如何推广呢?出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网络新媒体也是一个很好的介质。

在我初学讲师的时候,我的培训讲师告诉我“

1、准备好了再上台。

2、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说培训讲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才不会时代被淘汰,用一句烂俗的真理来结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大学女讲师牵手山村农民 篇5

旅游途中的巧遇

武晓芳是山西太谷县人,1979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在外人看来,她是个挺能“折腾”的女孩——大学毕业后进入山西一家大银行工作,之后辞职到上海读研究生,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留在上海一所高校任讲师。

武晓芳从小钟情大自然,参加工作后喜欢旅游。每当学校放假,她就背上行囊去旅游,四川、西藏、新疆、印度、斯里兰卡……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2009年,武晓芳在西藏认识“风马飞扬”客栈的女主人后,她就萌生了一个梦想:觅一处桃源,开一家客栈,接待疲倦的驴友,倾听他们各具色彩的故事。她先后谈过两三个男友,却都被她这一“疯狂”的梦想吓跑了。于是,武晓芳只得继续一个人的旅程。

2012年6月的一天,时年33岁的武晓芳到浙江丽水市云和梯田旅游。当地的云海、山村、梯田、瀑布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中国最美梯田”的独特魅力。这里清新的空气和醉人的美景,令武晓芳感到满眼新奇。

那天,武晓芳在云和县城坐上了去张家地村的中巴车,因为她听说那里的梯田别具韵味。途中,一个年轻男子双手拎着大袋的蔬菜也上了车,坐在了武晓芳身边唯一的空位上。

闲聊中,武晓芳得知身边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男子,是梅竹村的村委会主任柳云伟。原先,只有小学文化的柳云伟在云和县城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意红火,还带了10多名徒弟。后来,随着家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他果断回到家乡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云顶放鹤”。

柳云伟知道武晓芳是从上海来的游客后,也一下来了精神:“这几天我们梅竹村里有‘开犁节’,还有一个盛大的迎神祈福活动,都很精彩。用你们文化人的话说,能让你领略具有千年历史的云和梯田的农耕文明……所以,建议你先到我们村看看。”武晓芳乐了,暗想:不愧是村委会主任,三两句话就能抓住游客的兴趣点。

武晓芳扭过头来,用欣赏的目光看了看身边这位年轻村干部,问:“吃饭、住宿不会宰我吧?”“50块钱一个房间,10块钱一顿饭,价格合理不?我们并没有因为举办活动而涨价。”

两人一路畅谈。汽车沿着乡村公路盘旋而上,周边是大片的竹林,绿意盎然。置身这样的环境,武晓芳情不自禁地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

女讲师倒追山村农民

武晓芳随柳云伟来到梅竹村,沿着石阶而上,很快,一个围着木栅栏的院落出现在眼前。“看!这就是云顶放鹤农家乐,也是我的家。”柳云伟自豪地说。武晓芳驻足观望,只见层层叠叠的五彩梯田、宛若仙境的山边云海,尽收眼底;脚下是潺潺溪流,身边萦绕着鸟语花香……

“这简直就是梦中的桃花源啊!”武晓芳欣喜地说,“给我一屋子书,给我一壶好茶,我愿终生待在这儿!”

第二天清晨,武晓芳跟着柳云伟和村民们,到梯田中去插秧。一撮撮秧苗,被农民飞快地插入水田中,秧苗之间距离均等,排排行行整齐划一。可是,武晓芳忙活了半天,溅了一身泥巴,却只歪歪扭扭地插了小半行秧苗。“你去歇着吧,田头有面包和开水,我来干。”柳云伟将武晓芳扶出水田,让她洗脸后在一旁休息。

在梅竹村,武晓芳见识了当地精彩的开犁节。为祈祷丰收,当地村民每年在插秧前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开犁节。各村的青壮年每人举着一面代表24节气的旗子,跟随迎神的队伍走遍18个村庄,晚上回到梅竹村的禹王庙前进行炼火仪式……一阵鞭炮和锣鼓过后,各村挑选出的童男童女,开始在唢呐声中唱祈福山歌,曲调悠扬而空灵,武晓芳听得如痴如醉。

武晓芳在梅竹村的一周里,如生活在童话里一般。每天早上,她5点半就起床,拿出相机拍摄云海和日出,然后看看蓝天,听听流水,读读书。柳云伟为她精心准备了一日三餐:早饭有紫苏做的小菜、竹林里挖出的鲜笋,中饭有自制的豆腐和南瓜花,晚饭则是凉拌白瓜、葱爆田螺、稻花鱼……都是地道的农家菜。

一天晚饭后,柳云伟拿出一叠云和梯田的风景照递给晓芳,说:“这是一些摄影家房客离开梅竹后,特意寄给我的,你瞧瞧,他们拍得好美啊!”武晓芳看着手上的照片,喃喃地感慨道:“如果能把四季的云和梯田美景都看遍,该有多好啊!”“那还不简单,你留下来不就行了!”柳云伟不假思索的一句话,让武晓芳立刻双颊绯红。

就在打算离开梅竹村的那天,武晓芳突然患了急性咽炎,嗓子发不出声音,咳得眼冒金星,还发起了高烧。柳云伟急忙用摩托车载着武晓芳,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送往20公里外的乡镇医院医治。令武晓芳感动的是,柳云伟在陪她打完针后,听说茯苓和甘草熬汤能有效治疗咽炎,不顾雨天路滑独自上山采药。

几天后,武晓芳病愈要回上海了,柳云伟把她送到县城车站。当汽车缓缓开动时,柳云伟大声提醒她:“到了中午别忘记吃药……”

武晓芳回上海后,和柳云伟不时通电话、聊微信。有一段時间,柳云伟突然和武晓芳断了联系,手机关机,QQ和微信不再上线,武晓芳心里空落落的,十分不安。她辗转通过梅竹村会计的电话,才联系上柳云伟:“你怎么回事,这么久也没个音信,发生了什么事吗?”柳云伟吞吞吐吐地回答,自己不敢再和武晓芳联系,是因为她的音容笑貌每天都在他脑海中萦绕,他怕自己会“异想天开”地爱上她。“爱上我有什么不好?笨蛋!”武晓芳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nlc202309090630

半个月后,柳云伟突然来到在上海。在武晓芳工作的大学门口,他手里拎着为武晓芳制作的茯苓茶,自己种的甜瓜和水蜜桃,还有一罐他亲手折叠的千纸鹤……见到武晓芳,柳云伟露出了灿烂笑容:“见到你真好,我生怕找不到这个地方呢。”武晓芳鼻子一酸,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也许,柳云伟在学历、金钱、社会地位上不能跟追求武晓芳的那些人相比,可他身上那份真诚质朴,那颗充满阳光的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已经赢得了武晓芳的芳心。不过,直到武晓芳带柳云伟玩遍了上海滩,两人就要分别了,柳云伟还是不敢表露心声。武晓芳再也顾不得矜持,在火车站月台上主动牵起了柳云伟的手,说:“你的心意我早已明白,我知道你有所顾虑,什么学历和地位,什么门当户对……其实在真爱面前,这些都不值一提!现在我宣布,本姑娘已经倒追过你,并且追到手了!”

“可是,你家人能同意吗?”柳云伟既惊喜又忐忑地问。晓芳却大手一挥说:“没关系,有我呢!”就这样,两人开始了浪漫的热恋。

转变父母态度有情人终成眷属

然而,当武晓芳告诉父母,她已爱上了一个山村农民,还是把父母惊呆了。起初,父母明确表示强烈反对,并将前来拜会的柳云伟拒之门外。后来,在武晓芳二姨的劝说下,父母的态度才渐渐有些软化。柳云伟见两位老人的态度缓和了,就邀请他们到他家做客。与憨厚的柳家父母一接触,武晓芳的爸爸不由感叹:“真是好山好水好人家啊,一家几口都是那样实诚,将来闺女嫁过来,我倒也放心了!”最终,老两口同意了女儿的婚事。

2013年11月24日,柳云伟与武晓芳在梅竹村举行了传统婚礼。

结婚后,武晓芳经过数月的调查和构想,写出了《梅竹村旅游发展思路》的规划。接着,夫妻俩一家家游说村民们,办起了更多的农家乐和特色民居。武晓芳还设计了一些凸显当地梯田文化的工艺品,向游客售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还共同策划了“云和梯田摄影大赛”,使梅竹村声名鹊起。不久,武晓芳的几位上海朋友,以武晓芳夫妻俩的爱情故事为原型,拍摄了一部名为《云上5天》的微電影,在网上发布后也受到热捧。

为了圆妻子的“桃源客栈梦”,柳云伟大刀阔斧改造了自家的农家乐。武晓芳一脸幸福地说:“2014年12月28日,我们把老屋原有的房间全部拆除,只留下老房子的骨架,进行翻新改建。为了节约成本和出于环保的考虑,我们特地去找寻村里旧房中那些被主人遗弃的旧木板、旧窗户、青砖、门板,低价买了回来,然后又请来传统的匠人,把旧物件改造成我们喜欢的样子。”

数月后,全新的“云上5天客栈”落成开业。形态各异的7间客房,有能看见星星和梯田的大落地窗,有双人大浴缸,有里外套间、壁炉和独立茶室。客栈的二楼,还新建了一个“云上图书馆”,书籍皆来自游客们的捐赠。

令柳云伟、武晓芳夫妻感到意外的是,2015年11月12日,浙江丽水市市委书记王永康来到“云上5天客栈”,向武晓芳赠送了200本图书。王书记称赞武晓芳为爱“下嫁”到小山村的勇气,对他们夫妻热心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事迹表示嘉许。

如今,云和梯田景区已陆续开办了近百家客栈和农家乐,共计1000多张床位。仅2015年十一长假期间,武晓芳夫妇和同行们就接待了5万人次,营业收入高达160万元。

在云和梯田边的“云上5天客栈”里,武晓芳和柳云伟一边做生意,一边干农活,日子过得很和美。武晓芳这位前大学讲师,还经常会被乡亲们请去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她开心地说:“在这片美丽的山野上,我感觉自己的身份比在上海的时候重要多了,过的正是自己向往的自然、纯朴的诗意生活!”

讲师 篇6

一名大学教师, 从教21年, 10篇论文被指抄袭, 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教授, 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近期, 这则举报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世友论文“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的网帖, 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量关注。 (4月29日《中国青年报》)

综合网友的举报、记者的采访和张世友本人的辩解, 笔者认为, 张世友在职称晋升过程构成论文抄袭、学术不端行为, 应该是没有太大疑问的了。在事实面前, 张世友的辩解显然是苍白无力的, 也是最为蹩脚的:“没有公开发表, 不构成抄不抄袭的问题”“时代不同, 学术规范要求不同, 当时这样的情况很普遍”等等, 说了等于没说, 甚至不说更好。

难道我们参考引用了别人的观点、成果, 可以不注明, 堂而皇之当成自己的东西吗? 难道一篇文章可以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而仅仅是别人观点的拼凑?

诚然, 开展学术研究, 撰写学术论文, 参考、借鉴、引用他人的学术成果、学术观点是科学研究本身的需要, 也是学术界的普遍做法。但是, 我们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当自己的东西, 把别人的孩子说成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参考、借鉴、引用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 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提供前提, 提供支持, 更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独创性观点, 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再创新再前进。否则, 学术研究抄来抄去, 没有原创, 没有发展, 没有创新, 还有意义吗?

为什么张世友能“从讲师一路抄到教授”, 靠抄袭他人论文成果而顺利晋升为教授, 而且是破格晋升? 由此向人们提出了学术成果评审鉴定机制问题。张世友靠抄袭论文, 发表了大量论文, 获得了成果奖, 得到了学术荣誉, 捞到了教授职称。这不但是张世友个人的学术腐败、学术不端问题, 而且也确确实实给当前的学术评审机制重重地打了一记耳光!

学术刊物在决定刊发作者论文、成果时是否对文章的真实性、原创性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查? 为什么抄袭的文章能够发表出来? 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是如何评审成果的? 对申报者的学术成果是否进行了严格审查和学术不端检测? 职称评审的评委们又是如何评定职称的? 学术水平、学术能力, 到底是看数量还是看质量?是看刊物影响还是看文章本身? 对于申报者的成果材料到底进行过成果审查和学术不端检测没有?

讲师 篇7

1对象

从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 已经取得高级讲师资格的31名教师, 他们全部参加了8年的教师考核 (在10学期中退休的高级讲师不含在内) 。

2操作过程

2.1反馈人员

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全体学生;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60%的较优秀学生;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的班干部、优秀学生;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 参与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是各班学习总成绩前10名的学生。

2.2反馈内容

(见表1)

2.3评价方法

请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按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分别给予A (10分) 、B (8分) 、C (6分) 、D (4分) 打分。

2.4统计人员

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 由教研室主任、各学科长、教考办人员共同统计;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 由教考办组织输入数据, 经计算机统计。

3结果

(见表2~4、图1~10)

4讨论

(1) 从表2可见, 31名高级讲师, 10学期总平均分在9.50~10.00分的有14名, 占45.16%;在9.00~9.49分的有15名, 占48.39%;而8.80~8.90分仅有2名, 占6.45%。9.00分以上29人, 所占比例高达达93.55%。说明高级讲师教学得到了学生肯定, 学生满意率高。曾经有很多教师认为, 现在学生素质不如以前, 让这样的学生给任课教师评分, 分数不会高。但10学期的反馈统计结果说明, 学生还是能够公正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情况。

31名高级讲师在10学期中的每个学期平均分在9.12~9.98分;标准差在0.06~0.55。反馈统计结果显示, 很多高级讲师在多个班级、多种专业各个学期教学的反馈得分稳定在9.5分以上。提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 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客观、真实评价教师教学情况是没有必要和根据的。

(2) 从表3可见, 在各个学期45个配对t检验中, 其中有20对t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占44.44%。其余P>0.05, 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10学期学生反馈中, 除部分学期的反馈评分有明显差异外, 多数学期评分对同一位高级讲师来说, 大同小异。

(3) 从表4中可见, 在具有统计意义的20对中, 主要出现的学期是:有7对出现在2007年3~7月的反馈配对中;5对出现在2005年3~7月的反馈配对中;4对出现在2006年3~7月的反馈配对中;2对出现在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的反馈配对中;2对出现在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的反馈配对中。提示个别学期学生反馈工作中, 有学生、教师、工作人员等诸多因素参杂, 影响了准确性, 启示今后考核评价工作要更加严谨、细心、缜密。

(4) 以上结果可见, 多种形式、多次进行的学生反馈评定, 没有因为变换形式、变换人员而出现差异, 提示考核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要根据不同情况, 不断改进教师评定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同时也证明了选择优秀学生、班干部等进行教师教学情况反馈, 完全能够评定出教得好与差, 教学认真与否等。

(5) 统计结果显示,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学生与任课教师保持长时间、直接的教与学的接触, 对教师的教学评定学生是最有发言权。因此, 让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应予以坚持。近8年的教师量化考核因坚持了长时间的学生反馈评定, 营造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秩序。

讲师 篇8

1.“零事故”活动培训班两天制培训班 (第一期)

零事故活动诞生于日本企业, 通过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系统地研究整理形成了今天的体系。在培训中, 学员们将学到一系列通用于各种行业的、简单实用的防止不安全行为和操作失误的方法, 同时有利于企业中形成朝气蓬勃的氛围, 并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拟定培训时间:4月19日-20日 培训地点:北京市

2.班组长培训讲师培训班 (第一期)

班组使企业的最基层组织, 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班组长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线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 班组长的培训工作是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结合日本经验, 开发了班组长培训讲师培训, 编制了培训教材, 培养了培训讲师, 并在一些地区试行了一段时间, 效果良好。

拟定培训时间:5月24日-26日 (三天) 培训地点:北京市

3.以上培训的个别企业专场

如个别企业有志于在企业内推行推广以上两项活动, 需要在企业内开展上述培训的, 也可以跟我们联系。培训时间地点可由双方协商决定。

以上培训即日起开始报名。报名方法:

讲师 篇9

《现代企业文化》:新时代、新的市场经济体下, 如何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孙海蓝:“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国家倡导, 一个有故事的企业也是一个企业文化传播做的很好的企业, 企业首先要有故事, 故事就包括各种体现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倡导的人物所体现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有一种精神会被记住, 那就是劳模精神。

很多企业每年都会评先进人物, 这些先进人物故事中都有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评价, 不管这些人物描写什么角度, 都是为了弘扬人物精神, 这种精神有的是劳模精神, 有的是创新精神, 不管哪一种精神, 都是企业倡导的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或外化。

时代需要典型, 典型需要树立, 典型需要精神, 精神需要传承。

每一种人物所体现的精神都会在企业成为一种文化传承, 有的会被写入企业案例库或者进入企业文化故事集, 成为企业文化的教科书。

比如海尔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 会有不同时期的典型, 体现创造感动的基层员工故事石林, 小车班司机于师傅, 创新精神的雷神笔记本电脑小微团队, 咕咚洗衣机团队等, 故事已经数不胜数, 故事成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下典型的载体, 有人说:有文化的企业是个会讲故事的企业, 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做的好, 源于企业哲学和企业故事很多, 故事是企业文化传承的生命, 没有故事就没有传播和记忆。

《现代企业文化》:那么如何去传播这种故事呢?如何更好的体现企业文化中的劳模精神呢?

孙海蓝:首先需要培育土壤。这种土壤是企业高层重视, 认同文化的重要性, 更明白用文化去传承企业战略落地与实施, 文化的落地实施需要人, 而人是产生故事的根本, 劳模的产生需要不同的时代背景, 只不过今天“劳模这个词”或许被很多新的词汇代替, 比如说“工匠精神”, 比如说“英雄事迹”, 比如说“先进人物”等, 劳模应是企业典型人物的一个代名词。劳模在互联网的今天又有了一个新的解析:示范和带动作用, 不仅仅是体现老黄牛精神的劳模, 不仅仅是兢兢业业的那个时代的人, 也是这个时代善于创新和敢于变革的人, 总之, 劳模是个符号, 这个符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这种精神会影响众人。

其次要营造氛围。氛围需要人营造, 没有营造就没有氛围产生, 一个企业倡导什么样的舆论导向, 就会有什么样的人响应这样的导向并去不断践行还取得好的成绩, 这就是典型, 这个典型企业内部要造势要树立标杆, 要让其他人去学习, 这个过程需要企业不断造势。

创造的氛围多, 出劳模的机会就多, 因为企业倡导这种正能量的导向, 氛围是会传染的, 也是需要培育的, 这需要企业有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牛根生说:文化就是少数人改造多数人的游戏, 当大多数人都被改造过来了, 少数人就是服从。

同样, 当一个企业有这种产生劳模的氛围的时候, 很多人就会自动产生, 因为氛围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背后或者是周围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正能量传递出去会影响一片人, 这种氛围的杀伤力是无穷的, 所以建立氛围非常重要。

《现代企业文化》:如何让劳模脱颖而出?

孙海蓝:企业需要树立典型, 每一个时期需要不同的劳模, 需要不同的精神, 需要不同的人物故事来传承和表现这个解读企业倡导的舆论导向, 只要符合这个导向的人物要积极的表扬和肯定, 比如我们国家之前树立的郭明义典型, 他的出现正符合国家倡导的“雷锋精神”。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雷锋精神, 是新时期的雷锋, 人帮人让这个社会更温暖, 因为之前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和现象, 比如老人倒了没有人敢扶, 佛山的小悦悦事件让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很冷漠, 后来国家倡导雷锋精神, 呼吁社会人帮人、人助人, 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 郭明义等一系列典型人物的出现符合这个时代的新劳模精神和雷锋精神, 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后来还拍了一部电影《郭明义》。目的就是激发很多人去做好事, 践行雷锋精神。

大家知道医患关系一直是敏感的问题, 青岛儿童医院2016年春节除夕夜发生了“催泪红包”案例, 从春节到现在一直在讲“催泪红包”因为它是一个感动人的故事, 一个患者到医院发现医护人员大年除夕还这样忙碌, 牺牲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时间, 留了10个红包, 这个细节感动了无数人, “催泪红包”讲到了今年的两会上, 这个故事引发的温暖人的精神一直在青岛延续, 包括青岛的公交车上, 都在造势宣传至今, 它成为这个城市的一种助人精神, 也符合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 这个社会需要和谐, 媒体大规模的去报道这个事情, 因为需要有这个土壤和呼吁这种机制, 去培养这种精神, 让这种精神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所以, 企业文化和劳模精神必不可少, 劳模精神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典型树立, 毛主席说“精神聚众”通过一种精神将人聚集一起, 这需要能力和信仰, 企业文化就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 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 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心, 所以通过故事化、热点化、网络化快速的去传播, 让企业的劳模精神“疯传”, 就会成为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会深化人心, 会影响企业的员工和行为, 善于做文化的企业一定是个会讲故事, 会造故事, 会传故事的企业。

劳模精神是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 不管哪个时代都需要劳模精神, 只不过劳模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 比如海尔的很多精神叫“金榕树”精神, 其实讲的就是创新和创业的精神, 所以互联网时代, 劳模可能是创新的劳模, 变革的劳模, 敬业的劳模, 研发的劳模, 总之劳模在新时代会颠覆人们对之前“劳模”老黄牛精神的看法, 劳模也需要与时俱进, 需要创新思维, 不再仅仅是之前老黄牛精神爱岗敬业的代名词了。

常萍:一个“三不”传奇式的讲师 篇10

素材解读

1.做真实的自己,做专心的自己,做个纯真之人。授课30多年后,这位两拒《百家讲坛》,“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拒绝向凡尘琐事妥协的“女先生”常萍除了读书、教书,她几乎不食人间烟火……她之所以能把课上到极致,是她专心做一件事的结果。人若三心二意,能有此讲课的境界吗?

2.淡泊名利,摈弃虚荣。要知道,在大学里,一个讲师和一个副教授或教授的年收入差距至少得有两三万。在人们纷纷争名夺利的情形下,常老师能够淡泊名利,实在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一个不慕虚荣的人,是一定能在某个领域取得一番成绩的。

讲师 篇11

近些年来,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许多教育及管理专家提出了许多新的学习管理办法。其中, 高校讲师团就是其中之一, 高校讲师团一般是由高校教师队伍组成, 目的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 他们不仅要通过课堂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还要帮助学生解惑,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并且还担负着传播正能量, 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重任。王新茹[2]等人在《浅谈李四光精神对地学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中就谈到了李四光中队讲师团的职能、分类及团队组成。然而, 目前的讲师团虽然是一种积极倡导的、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 但这种学习方式还是受限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 在调动学生学生积极极性、提高学生“抬头率”的方面还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针对这一现状, 开展具有实效性、针对学生实际需要的“大学生讲师团”课外辅导授课模式是必要的, 与教师授课相比其优势在于:首先, 学生间的授课会让你倍感亲切, 作为过来人的学长学姐, 他们更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他们会有针对性的讲解, 更加清楚哪里不容易被初学者接受, 近而更加细致的为学弟学妹们划分重点和难点。其次, 一切可以重头开始, 不用奢望时光的倒流, 学生们还可以有一次机会作为全新的开始, 并且不用担心听不懂, 因为善解人意的大学生讲师们会耐心的为你讲解, 绝无仅有的私人定制。最重要的是, 学弟学妹们可以与学霸亲密接触, 学到的不仅是解题方法, 还可以衍生到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对今后的学习有莫大的帮助。因此,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讲师团”课余辅导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以北京石油化工大学举办的高等数学学业辅导活动为切入点, 讨论了成立“大学生讲师团”对促进高校学生学业辅导、学校学风建设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实效性。

一、成立“大学生讲师团”的意义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是墙上挂挂标语、嘴上喊喊口号、光记住24个字就行了, 必须要找准切入、设计载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落细、落小、落实。举办高数辅导班, 成立大学生讲师团这件事, 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典型例子, 抓住了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实际困难。正是找到了学生的需求点, 我们的学生讲师授课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正是找准了切入点, 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在这个过程中, 同学们能够逐渐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也一定能对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等要求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这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身体力行, 这就是对核心价值观最好的弘扬。

2.促进高校学业辅导、学风建设的示范性活动。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学生关注的首要问题。目前, 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总体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学习动力问题, 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不能正常完成学业;二是学习方法问题, 部分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变化不适应, 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习效率不高;三是学习发展问题, 部分学生有个性化的学习发展需求, 需要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支持和服务;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部分学生学业压力、思想负担、心理焦虑等连锁反应, 必然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

学业的不良发展直接导致学风的下降,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一方, 而学风建设是学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力的杠杆。对高校学生学习状态、学风现状的分析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只有我们深入地不断探索和实践, 才能有的放矢, 及时发现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况。王文静[4]等人在《二本院校大学生学风现状分析》中指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性的任务, 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风状况, 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迫在眉睫。李晓冉[5]等人在《高校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提到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育人工作成功开展的保障, 良好的学习风气能够推动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 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学风建设、学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学生自我提升的重要教育形式。学生辅导班是一种很好的以讲促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互帮互助学习形式。不仅听课的学生受益, 而且讲课同学的收获绝对不亚于听课的同学。我们都知道要备好一堂课很难, 要讲好一堂课更难, 要让三个小时的“抬头率”都几乎达到100%更是难上加难, 这些我们的学生都做到了。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的学生讲师们付出了很多努力, 大家的学习理解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综合能力通过课堂授课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学生讲师团不仅仅是一个促进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业辅导活动, 而且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 它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很好的激发了同学们自我教育的潜力与意识, 是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二、开展“大学生讲师团”工作的实效性

1.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为高校学风建设开创了新途径, 新方法。自我校“高等数学”辅导班第一次开课起, 能容纳130人的教室就坐满了学生, 同学们听课非常认真, 抬头率几乎达到了100%, 从晚上6∶30开始到9∶30的三个小时里, 同学们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 我们的学生讲师们非常辛苦, 她们既要在黑板上讲授知识, 还要负责课后的答疑, 虽然很累, 但当看到同学们持续的学习热情, 他们就感觉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而且还会有很强烈的成就感、满足感。大学生讲师团的开展不仅仅只是帮助同学们进行考前辅导, 复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学习。这种长期的学习模式, 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步实现学生全员自发学习, 达到促进学风的效果。

2.帮助同学们提高了学业质量。我们对参加高等数学辅导班的同学进行了跟踪调查, 数据显示:在学生讲师们的辅导下, 参加辅导班的同学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平均分比全校未参加辅导班的学生高出了1个多百分点。实践证明, 这项工作确实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确实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好评, 更是凝聚了优良学风, 积累了宝贵经验。

3.使学生讲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大学生讲师团的成立帮助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提高了考试通过率, 为我校学生学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 还锻炼了我们的学生讲师们, 学生如果想担任学生讲师, 就必须通过层层的面试才能够入选, 他们不仅要学习成绩好,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为此, 在面试前他们必须有一个充分准备的过程, 这就相当于一次活生生的求职经历, 等面试成功后, 我们的学生讲师们就发生了角色转换, 由学生转变成了教师, 他们在讲课前也要像教师一样, 做好精心的备课, 课上认真讲解, 课后积极为同学答疑解惑, 帮助同学们提高成绩等。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 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为将来的求职及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讲师团是推进校园学风建设的一种方式, 也是促进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 它汇聚了一群服务同学的优秀学生和老师, 帮助其他人获得学业上的进步, 这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更是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学生组织。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真正使学生们受益。

摘要: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学生关注的首要问题。目前, 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总体良好, 但也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部分学生学业压力、思想负担、心理焦虑等连锁反应, 必然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业辅导活动为切入点, 讨论了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讲师团学业辅导对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学业辅导,大学生讲师团,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达品.大学生学业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J].教育研究, 2014, (5) .

[2]王新茹, 刘金秋, 王思理, 王为中.浅谈李四光精神对地学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7) .

[3]吕素香.聚焦学业发展关爱学生成长[J].北京教育 (德育) , 2014, (12) .

[4]王文静.二本院校大学生学风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 2013, (4) :187-188.

上一篇:我国博物馆社会教育论文下一篇:“三自”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