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与税务会计

2024-06-25

税法与税务会计(精选12篇)

税法与税务会计 篇1

1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基本框架

1.1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体系

会计制度是指与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针对各类特殊业务进行单项专门规范的, 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考虑中国国情又要比照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是一套内容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办法, 各企业日常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求和方法都涵盖其中。关于资产、负债、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财务报表列报等的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参照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执行。

1.2 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

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是在原有的税制基础上, 经过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逐渐完善起来的。现有20个税种, 按其性质和作用大致分为六类:

(1) 流转税类。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主要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业中发挥调节作用。

(2) 资源税类。

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主要是因为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3) 所得税类。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 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4) 特定目的税。

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 对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发挥调节作用。

(5) 财产和行为税类。

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船舶吨位税、印花税、屠宰税、契税。主要是对某些财产和行为发挥调节作用。

(6) 关税。

主要对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

上述税种中的关税和船舶吨位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其他税种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除《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是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外, 其他税种都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立法, 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的。这20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了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体系。

除税收实体法外, 我国对税收征收管理适用的法律制度, 是按照税收管理机关的不同而分别规定的:一是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二是由海关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位税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税收实体法、税收征管程序法、税收诉讼的法律制度构成了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

2 会计与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

2.1 会计与税收服务的对象和目的不同

会计是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出决策而服务的, 是要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及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

税法是站在国家的角度,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到调节作用, 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会计和税法服务的对象和目的不同, 决定了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有时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2.2 会计核算的前提与税法比较

会计核算的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明确会计服务的对象, 也就是明确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 也可以只是一个经济主体, 不具有法人资格。

纳税主体, 既纳税义务人, 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纳税主体可以分为法人和自然人, 还包括纳税担保人。纳税主体可以是会计主体, 也可以是个人。

(2) 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确定核算方法和原则。当企业不能持续经营时就应该改变核算原则和方法, 并且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做出披露。

税法核算也是以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假设为前提, 但当企业不能持续经营改变核算方法和原则时, 税法的规定是不变的。

(3)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时间长短相同的期间。目的是计算盈亏, 编制报表,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目标不同, 对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不同, 导致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时间性差异。

(4) 货币计量。

会计上的货币计量通常应选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外币为主的也可以选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 编制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5) 初始计量。

会计计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税法一般是采用历史成本法, 在资产发生增值、减值时, 一般不确认所得和损失, 这就产生了时间性差异。

会计制度和税法既有统一性又有独立性, 为了协调税法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取消了几项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降低了征纳双发的成本。

3 常用的两个会计准则与税法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3.1 存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

3.1.1 存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1) 外购存货初始计量。

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由采购成本构成。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 外购存货计税基础的确定。

为了协调企业所得税法也新会计准则的差异, 减少成本, 《企业所得税法》采取了与新会计准则一致的规定。税法规定, 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 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根据税前扣除的真实性原则, 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必须真实发生, 纳税人必须提供证明支出确属实际发生的有效凭据。根据税前扣除的配比性原则, 企业采购时为及时取得合法凭据, 但在汇算清缴期满前已取得合法凭据的, 不作纳税调整, 企业采购时未取得发票已作纳税调整, 在以后年度取得发票的, 应当调整原所属年度的所得额, 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或者抵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 不得直接调减取得发票当年的所得。由于企业所得税是在次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的, 因此在次年汇算期满前取得发票的, 就无需作纳税调整了。

3.1.2 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

(1) 期末存货的计价。

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 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当以前减记的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时, 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 并且在原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 存货减值的税务处理。

增值税。《增值暂行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 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 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项税。

企业所得税。根据谨慎性原则, 会计上对于企业存货发生减值时要求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这是为了防止企业需增资产价值, 使报表披露不真实。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 原则上必须遵循据实扣除的原则, 除国家税收规定的外, 企业提取的各种跌价、减值准备,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只有该系那个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 其损失金额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企业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 如果在纳税申报时已经调增所得, 因其价值恢复或转让处置有关资产而冲销的准备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

《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 存货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 应作为财产损失发生当年的扣除项目, 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企业的存货已经发生永久或实质损害时, 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偿后, 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企业已按新会计准则全额提取减值准备的, 应当调增所得, 同时按税务机关审批的财产损失金额调减所得。

3.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

3.2.1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基本一致。在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上有不同, 会计上是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暂估入账, 税法是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2.2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

(1) 折旧方法引起会计和税法的差异。

会计上,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税法上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原则上采取直线法。

(2) 折旧年限不同引起会计和税法的差异。

会计上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合理确定使用寿命。

税法上以列举的方法对规定了折旧的最低年限, 即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

(3) 固定资产减值引起会计处理和税法的差异。

会计上可以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依照税法相关规定, 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 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 除国家税收规定外, 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因此形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4) 固定资产评估引起会计处理和税法的差异。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值, 应该相应的调整账户, 根据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值后的价值确认账面价值。

按照税法规定, 企业已经按评估调整了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或者摊销的, 对已经调整相关资产账户的评估增值部分,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由于会计上资产按照评估后的价值入账, 而资产计税基础并没有因为资产评估而发生变化, 引起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

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向着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断的调整改革, 二者的差异日益扩大, 通过从存货准则和固定资产准则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会计与税法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清晰阐释, 以寻求合理的减少差异的办法, 促进会计与税法的统一。

关键词:会计,税法,差异

参考文献

[1]任立乾.企业所得税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其协调对策[J].技术经济, 2005, (5) .

[2]乐嘉育.浅析企业会计与税法差异[J].时代经贸, 2007, (6) .

税法与税务会计 篇2

如上所述,20底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扩大到了八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后,财政部在和还分别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一)》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针对会计制度的这种不断变迁,国家税务总局也不断地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此外还以国税发45号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上述三项政策,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中所要求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只有按规定方法计提的坏账准备才准许在税前扣除,其它七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税前一律不得扣除。而坏账准备在税前能够扣除的金额一律按应收账款余额的千分之五的比例来计算,如果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所计提的坏账准备高于上述扣除标准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税法与税务会计 篇3

关键词: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改革

在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或会计电算化专业,涉税课程的开设主要有《税法》、《税务会计》,涉税课程的开设可谓比较全面,但究其课程实施过程来看,其中存在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开设《税务会计》课程之后,《税法》课程还有没有开设的必要性,是与《税务会计》课程分别开设还是两者整合只开设《税务会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梳理、整合,这样实施起来也更科学合理,便于知识点的衔接,使教学过程实施起来更规范有秩序,特别是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上。

一、《税法》与《税务会计》课程内容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院校只开设《税法》课程;有的院校只开设《税务会计》课程;还有的两者都分别开设。无论是何种情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税法》课程教学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税法》课程是研究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部法律规范,重在介绍各种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以及国家征管等方面的制度规定。该课程更重视法律条文的解释,对于纳税人如何进行纳税申报的实践环节只是轻描淡写,没有给予完整全面的加以阐述,这一点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本质。由于教材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利于开展,也不便于纳税申报实践教学的操作。

(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及存在问题

《税务会计》课程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技术,以货币计量的形式,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监督和筹划纳税人的税务活动,以便及时、足额、经济地缴纳税金。并将这一信息提供给纳税人管理当局和税务机关的一门专业会计。税务会计研究的既是会计中的税务问题,也是税务中的会计问题。该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简要介绍各种税的税收制度规定,也就是《税法》课程的主要内容;二是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三是作为会计岗位如何进行各种税的纳税申报。第一部分的知识介绍主要是作为第二、第三部分内容的铺垫,以使知识点更好的衔接,但这一部分的内容往往大多数教材过于简单,没有全面完整的将税收制度阐述清楚,存在知识点不完整的缺陷。而《税法》课程是在《税务会计》课程之前开设的,教学中学生在知识点的连接上存在一定的脱节。

(三)《税法》课程与《税务会计》课程内容上的重复

由于《税务会计》课程在教学计划上是开设在《税法》课程之后的,由于知识的连续性的特点,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税务会计》教材及课程中都是插入《税法》的内容,这样就使两门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这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也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因此,整合两门课程使之成为一门课程,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也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二、《税法》课程与《税务会计》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由上所述,尽管两门课程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的关联是非常密切的。税法是税务会计的依据。税务会计则是税法在会计核算当中的体现。因为纳税人的每一个涉税事项在会计核算时都必须以税法的规定为依据,而税务活动也必定会引起纳税人的相关资金的运动,从而在会计核算中要进行反映。正因为两者之间有着这样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两者割裂开来教学,而应该进行整合,这样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两门课程经过整合,合二为一,使知识更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便于教学的实践,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会计岗位意识,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三、《税法》与《税务会计》课程的整合

《税法》课程与《税务会计》课程经过整合,台并为一门课程,可以称为《税务会计》或者《税法与税务会计》皆可。该门课程的建设可以粗略的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入手。

(一)课程教学计划的重新安排

在很多实行“2+1”或“2.5+0.5”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中,其教学计划分别设置了《税法》和《税务会计》两门课程,把《税法》课程作为先导课程,一般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而后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设《税务会计》课程,计划学时一般都在60学时左右。这样开设的结果会使两门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或者互相依赖,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人为地将其分割开来,违背了相关知识的关联性,背离了高职教学规律。因此,整合后的教学计划必须作出调整,课程名称可以为《税务会计》或者《税法与税务会计》。根据其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可以为90学时左右为宜。在整合之后,该门课程可以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等课程应作为该门课程的先导课程。此外,为了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岗位技能,在教学计划中,应将计划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两部分,理论教学应在50学时左右,实践教学在40学时左右。当然,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融合在一起,理论中穿插实践,实践中渗透理论。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重新编制

整合后的《税务会计》课程必须重新编制教学大纲,将原来的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统一。重新编制的教学大纲应体现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走工学结合之路。结合《税务会计》课程特点以及与会计实际工作的联系,坚持工作过程导向更为适合。因此,整合后的教学大纲要体现实际工作过程,要侧重实践教学内容。大纲可以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每一项目按照税种的不同来设置。在每一项目下,基本又分为三个小的教学项目,一是该税种的税收制度规定;二是该种税的会计核算处理;三是该种税的纳税申报过程。其中第一个属于理论教学内容,而后两个属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对这一技能的需要来安排。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坚持工学结合,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表现之一,结合整合后的《税务会计》课程的内容特点,教学方法主要应该采用项目教学法或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每一税种的制度规定、税额计算、纳税申报为一个项目或者工作任务来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既有理论讲授的铺垫,又有以每一项目或任务为中心的实践模拟教学。具体实际操作中,理论知识可以在实践教学中来渗透,完成了该项目或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全部的教学任务。对于每一个税种的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该税种的会计核算;二是该税种的纳税申报。会计核算部分可以和财务会计实训一样来进行,从凭证填制到账簿登记与财务会计实训没有区别。纳税申报部分可以借助模拟网上报税软件来进行,在仿真的报税环境下来操作,几乎与实际工作一致,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的顶岗实际操作。

(四)课程使用教材的建设

随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整合,教材建设成为两门课程教学整合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公开出版的《税务会计》方面的教材也有不少,在内容编排、结构体系上各有不同。但无论有何不同,大体结构应该是一致的,每一章都应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该种税的制度规定;二是该种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三是该种税的纳税申报问题。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在收入费用的确认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积极参与适合的教材的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要尽量吸收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人员以及税务工作人员参与进来,这样使教材能够更符合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由于税法的灵活变动性很大,因此使教材的出版和修订往往具有滞后性,容易导致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的税法规定不一致,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建设相比稳定性较差,这也是《税务会计》课程教材建设的困难所在。所以,结合会计与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应该建立《税务会计》教材的快速更新机制,加快修订和更新节奏,保证教学所用,并且做到与时俱进。

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活动也在不断的丰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并且越来越显得苛刻。企业需要的是上岗之后直接就能顶岗工作的人才,这就给我们的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教学的内容应为企业实际工作的内容,传授的技能也应与企业所需要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无缝对接。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趋近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只要是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都是正确的选择。因此,课程之间的整合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参考文献:

[1]唐俐,税务会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王磊,税法[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刍议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与协调 篇4

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形成有诸多原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是不同的, 但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二者的目标不同所引起的。

1.1 目标差异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和决策。

税法的基本目标是保障财政收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还以调节经济, 维护公平等为目标。税法目标的确立旨在满足国家自身的需要。因此, 在使用实现税法目标的手段时是带有强制性, 凡是不利于自身目标实现的一律加以排斥, 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及时足额地取得财政收入, 有利于征收管理, 有利于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从税法的目标出发, 税法必然对会计制度中可能对税收产生影响的风险估计、收益确认、费用扣除等方面加以限制, 由此产生大量的永久性差异和间性差异。

1.2 原则差异会计原则是对财务报表及其信息披露的基本规

定和有关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规定, 其目的是保证报表使用者获得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从税法的角度上看, 征税首先必须有客观的依据, 而这个依据只能来源于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记录, 即会计信息, 因而它不能完全抛弃会计原则。同时, 税法必须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它具有法的严肃性, 其计税依据不能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1.2.1 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和税法的不完全权责发生制权责发

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 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这一原则的使用使得会计上存在大量的应计和递延项目, 在会计中融入了大量的主观估计、判断成分。

税法在《企业所得税》中明确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但是由于权责发生制的采用会产生大量的估计、判断, 税法在此方面又是持保留态度的。具体的来讲, 税法在收入确认上倾向于权责发生制, 在费用的扣除方面则又更倾向于采用收付实现制。如在增值税的处理上, 对进项税额的抵扣采取购进扣除法, 规定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只用在验收入库后才能抵扣, 商业企业在付款后才能抵扣, 每期缴纳的增值税并不是企业真正增值部分的税金, 处理并非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要求, 而是把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加以结合。

1.2.2 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和税法的据实扣除原则谨慎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少计负债或费用”。主要表现在对各项不实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按照会计制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无一例外地减少企业利润。而税法上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税法上对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的基本原则是据实扣除, 即任何费用或损失除非属真实发生, 否则申报扣除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偷税行为。企业在会计上可以自行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等多项准备, 但是在所得税调整过程中计入“营业外支出”一般不得扣除, 坏账准备也规定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的5‰。可以说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已成为会计和税法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根源。

1.3 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税法的法定性原则实质重于

形式原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具体而言, 如果或有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 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关键在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否可靠, 而税法中对任何事项的确认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必须有据可依, 不能估计,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纳税人滥用税法条款。

1.4 会计的配比原则和税法的相对配比原则会计上的配比原

则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的, 用于何时确认费用的原则。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内在联系, 要求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而税法上在某些业务的处理上并不完全适用配比原则, 比如征税时间与会计确认收入时间以及计税依据与收入计量上的不同, 税法税前扣除项目与会计成本、费用项目之间的差异等。

2 会计和税法协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会计与税法由于目标的不同, 在原则、处理程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而会计和税法又客观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二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这些差异一方面使会计体系的建立健全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也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 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困难。因此, 在不损害会计体系的完整性和不影响税法原则的基础上, 对会计和税法的关系进行充分协调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也是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

2.1 会计和税法协调的可行性会计和税法的分离, 促成两个相

互独立而又必然带有互动影响的经济体系的存在, 这就要求二者有机进行协调。首先纳税事项本身就是会计处理的一种业务, 一个环节, 纳税义务的形成和履行作为重要的会计事项, 需要充分有效地纳入现行会计机制, 在会计资料中得到必要合理的体现。会计传统的纳税申报职能也必然促使会计将其融入日常会计行为。其次, 会计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仍然固守着其受托管理责任, 并成为税收征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2.2 会计和税法制定的统一性是二者协调的制度保证我国的

会计制度和税法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 并强制执行。在管理体制上,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是同属于国务院的部级国家机关。这种法律法规制定的统一性, 使制度制定者可以充分考虑会计与税收的属性, 在各个具体方面进行协调。

2.3 会计和税法的协调是税收效率原则的要求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经济效率和税务行政效率。

税收的经济效率, 就是要求政府课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是社会从可用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近年税收新制度新法规不断出台, 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会计法规, 还要不断学习层出不穷的税收法规, 稍有疏忽, 则可能造成漏税, 由于漏税与偷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区分, 税务部门一般均按偷税处理, 于是企业又可能由于会计人员政策法规不熟悉而蒙受额外的损失。这些无疑都增大了企业成本, 形成了税收超额负担。

税务行政效率, 就是要求政府在课税的时候尽量节省税务支出, 以保证国家取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扩大, 势必增加税务部门的征管难度, 增加税务成本, 降低税务行政效率。

2.4 会计和税法的协调是现实的选择

2.4.1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随着差异的扩大, 纳税人既要贯彻执

行会计制度的规定, 又要诚实纳税, 两者差异的扩大增加纳税人财务核算成本。有些差异操作繁琐, 纳税调整困难, 纳税人若没能准确理解差异和对其做准确的纳税调整, 会无意识中造成违反税法规定的现象。现实要求我们, 会计和税法应相互协调, 以便减少财务核算成本。

2.4.2 会计和税法协调是保障企业会计工作正常进行, 提高企

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有序运行的需要。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以满足企业管理层正确进行经营决策的需要。科学合理、相互协调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 不仅能使企业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 而且有利于企业正常经营、健康发展。相反, 如果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之间未能很好地协调, 有漏洞, 就会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见, 作为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杠杆之一的税收, 与作为微观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会计, 应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摘要: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存在很多不协调和不一致之处, 众所周知, 财政收入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而税收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 税收必须保证国家及时足额地获得财政收入, 同时还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因此, 会计目标和税法目标发生了分离, 导致了会计和税法差异的产生。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毕业论文 篇5

1.引言 会计制度与税法同属规范经济行为的专业领域,但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规 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且存在诸多的差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新 情况,税收与会计制度的具体政策规定也越来越丰富,从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变 得较为复杂。鉴于税法和会计制度的目标和遵守的原则有所不同,两者之间存在 差异是必然的。然而,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也必然会增加纳税人遵从税法、会 计制度的成本。因此,很有必要在不违背税法和会计制度各自目标、遵循原则的 前提下,通过协调尽量减少差异。1.1 研究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背景 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的会计和税法的改革在不断进行,尤其是近10 年,随着WTO 的加入,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社会,财政税收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现行税制的确立和具体会计准则也随之出台,使得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逐步扩 大。研究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异成为广大纳税人的当务之急,会计和税法的 分离必然会形成差异。1.2 研究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意义(1)理论上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推动税务会计的发展和税法的良性互 动、共同发展、能给我国的会、税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税法相对于会计准则而 言,税法相对于会计准则而言,它具有强制性和高度的法律权威性。如果企业 那谁核算是真实的只要能清楚会计信息就会大大提高。另外,我国的企业所得税 法还不健全,迫切需要在同相关经济法规和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过程中进一步完 善,最后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经历了从统一到差异再到协调的动态发 展过程。在我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完善的调整过程中,对于会计和税法差 异的研究能够对我国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及税法的模型选择提供参考。(2)实践中的意义: 有利于企业能够正确的执法,履行纳税义务,减少纳税风险;有利于纳税人 财务利益最大化,使企业免于受到处罚;有利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了解企业的 真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税法和会计对收入确定等方面存在很多方面的 不同,如果企业会计人员不能掌握二者的差异而只是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来核 算税额的话,就会导致核算结果的误差,甚至是偷税漏水的出现。偷税、漏水的 出现,肯定会给企业带来罚款和滞纳金,这样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能够正确的认知会计和税法在相关方当面的不懂规定处理,同样能使企业合理利 用经济资源,实现企业的短期利益并保证长期的经济效益。2.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概述 2.1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成因(1)目的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以满足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税法制定的目的是 为了调整国家与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国家利益和纳税人 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国家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要求,对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可以这样认为,会 计准则和税法目标上看是不同的体系。(2)规范的内容不同 不同税法与会计准则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着不同的对象。会计准则的 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方面了 解企业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税法规定了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人的征税 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因此税法和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相同,必然会存在差异。(3)对会计要素确认要求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会计核算遵循的是权责发生制,而税法是收付实现制 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4)服务对象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管理层、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的。而税法主要是保证国家财政收 入同时也为纳税人提供缴税义务,保障其权益。(5)发展速度不同 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建设进展速度,新准则更是加快了与国 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具有了“国际化”。而税法更多是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 要出发,在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相对会计准则而言,更具有 中国特色。(6)核算基础不同 会计制度规定必须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中选择一种作为会计核算基 础。而税法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既要保证纳税人有立即支付货币资金的能力和税 务机关有征收当前收入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征收管理方便,即税法是收付实现制 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7)核算原则不同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为基础,同时遵循客观原则,可比 性原则,一贯原则,相关性原则,及实时性,明晰性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 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税法核算时不遵循谨 慎性原则。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基本原则有想通之处,税法遵循一些会计核算的基 本原则,但是,基于税法保全税收的体现政策导向的要求,税法与会计准则在某 些基本原则上产生了背离。2.2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的理论分析比较

(一)收入方面的差异(1)销售额的差异。会计上的销售额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取得的价款,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而税法上应税的销售额包括价款和价外费 用,其中价外费用部分包括代垫款项和代收款项等多方面的内容。(2)应税收入的差异。会计上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是指企业对外销售 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税法上的应税收收入既包括税法规定的八种视同 货物销售行为应确认的应税收入,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也有视同销售的规定。

(二)成本费用方面的差异 会计处理按实际发生额列支,而税法上有的规定明确不得扣除,有的按限定 标准扣除,如工资、广告费、宣传费、佣金支出、业务招待费、保险费、会计费,有的强调必须有相关证明方可扣除,否则不得扣除。

(三)资产负债方面的差异(1)资产的折旧与摊销。会计上出于谨慎考虑,通常强调加速折旧与提前摊 销资产,而税法上出于保证财政收入考虑,通常要规定一些限制性条件。(2)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上规定期末应对各种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发现资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而税法上只承认坏账准备,对其他的各项 减值准备均不予承认;即使是坏账准备,对估计的方法、比例与范围也作了较明 确的限制性规定。(3)预计负债。包括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 品质量保证等很可能产生的负债。会计上要求企业按照规定项目的确认标准,合 理的集体各项很可能发生负债,税法上坚持实际支付原则,不予确认可能发生的 负债

(四)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1)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指会计上作为利润要素在营业外支出中按实 际列支的赞助费、捐赠支出、罚款、罚金、滞纳金支出及取得应税收入无关的支 出等项目,这些项目在税法上或者明确不得扣除,或者规定只能按限定标准扣除。(2)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指会计上已计入利润总额而按税法规定可以 免于征税或不需要征税的项目。主要有“三废”产品利润和国债利息等单项免税 或不征税利润、以及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弥补以前经营亏损等项目。这些项目 按税法规定均可在会计利润中依法扣除后再计算征收所得税。2.3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实务差异比较

(一)收入确认的差异(1)收入确认范围的差异 收入确认范围的差异,是会计准则和税法在对收入进行确认时口径不同所 产生的差异。① 会计准则和税法在基本含义存在差别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中,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 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税法规定的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及其他行为去的的各项收入总 和。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收入、转让财 产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等。② 会计准则和税法在商品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上有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都是指 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此外,该规定指出:“企业代第三方 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确认为收入。” 税法上应税收入不仅包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还包括 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所确认的应税收入。(2)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 会计确认收入实现时间和税法确认收入实现的时候不尽一致。税法确认收入 实现的时间往往早于会计确认收取实现的时间。会计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侧重于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只 有当各种形式的收入真正转移到企业以后,会计上才确认收入的实现。而税法上 规定收入的实现时间,应该以产品或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取的权力已实现为原 则,来确认收入的实现。税法对收入没有原则性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 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确认收入实现时间具体为: ①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无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货款或取得索 取货款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②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收手续的 当天; ③采取赊销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④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⑤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⑥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劳务收入或取得索取劳务收入的凭据 的当天; ⑦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税法是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对于某 项收入企业可能还未实现,但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价值已经实现了,税法就将该 项收入确认为计税收入。(3)收入确认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规定,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第一,企 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第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 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第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第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五,相 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税法上的规定不考虑纳税人的风险问题和继续管理权问题。对收入和成本的 计量问题,在特殊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强制性估计收入 的成本的金融。① 现金折扣方式 会计准则规定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 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税法则规定现金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②商业折扣的方式 会计准则为直接规定商业折扣处理方法,一般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来 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税法规定,销售额和商业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按折扣后月作 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 售额减除。

(二)成本费用的差异分析(1)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 以及辞退福利等共八项。同时对职工的股份支付,本质上也属于职工薪酬。税法允许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 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支出的劳务报酬。包括基本工 资、奖金、津贴、补贴、年底加薪、加班工资及与任职祸首古相关的其他支出。差异表现在,税法对企业职工的薪酬范围有所限定。同时,为了确保工资薪 金扣除的合理性,税法对工资薪金支出做出了限制,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不作 为工资薪金支出:雇员向纳税人投资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根据国家或省级政府 的规定为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纳款;从已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项福 利支出;各项劳动保护支出;雇员调动工作的差吕飞和安家费;雇员离退休、退 职待遇的各项支出、独生子女补贴、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国家税务总局认 定的其他不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项目。(2)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规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表现在: 会计规定,业务招待费在发生当期全额在“管理费用”科目据实列支,可 全部扣除,不能采取预提的办法。税法对顶,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按一定比例 扣除,形成的永久性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整。而且允许税前扣除 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始于纳税人经营业务直接相关。(3)坏账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依据应收款项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且还必须剔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款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可能较小部分。a.计提方法不同 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但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 账准备政策,可选择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个别人定法。税法计提坏账准备,一是除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在税法规定的比率范围内可 以税前扣除外,企业根据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税 前扣除;二是根据你按木应收款项余额以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b.计提标准不同 会计准则为硬性规定,需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合理估计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税法对计提比例有量的限定,一般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4)借款费用 会计准则与税法对于借款费用可予资本化的范围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会计 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仅限于固定资产、生产周期长的存货和投资性房 地产。税法相关规定中明确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 的借款及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的资金均可确认为资本化处理。例如:某工厂2011 年应产品建造,从金融机构借款,发生借款利息10 万元。会 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 100000 贷:应付利息 100000 借:应付利息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税收处理及会计和税收处理差异的调整:借款产生的借款利息10 万元因用 于产品生产,所以应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进行税前扣除。在企业 2010 年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中,应对计入生产成本的借款费用产生的会计与税收处理的时间性差 异进行纳税调整,调整额为 100000。产品完工时,调整完工产品的成本会计和 税收的差异。3.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分析 3.1 会计准则与税法适当分离的必要性 由于现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及费用的确认时间及确认口径上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会计利润与计税利润不相等的情况。无论设立税务会计的现实必要性 是否存在,消除会计利润的计税利润之间的差异都是不可行的,会计准则与税法 的适当分离不管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还是对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会计与税法的适当分离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自主性。因为企业只需 按照税法的规定计交有关税款,并将其作为一项费用处理。在会计处理上可根据 企业的情况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会计准则的指导下灵活选用会计政策,合理计算 收入,恰当分配费用,而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以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及企 业决策的顺利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准则与税法的适当费力是经济体制改 革中一个不小的进步。

(二)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充分实现 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是 向向企业外 部关系人提供所需信息。在企业众多的 外部关系人中,税收征管部门所关心的是应税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应税所得的获奖 情况。其它外部关系人人关心的则多是与债券的安全性、投资的收益性及营运资 金来源和应用状况相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对税款应如何计 算及交纳并不为她们所关心。会计准则与税法的适当分离可使财务会计在满足其它外部关系人需要的同 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税收征管部门的需要。因为税收征管部门除了从企业对外会 计报表获取所需信息外,还可以从企业特别报送的纳税申请表及其附列资料,甚 至从作为上列报表编制依据的原始凭证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是其他外部关系人 所不能做到的。所以,会计准则与税法适当分离后,财务会计可以专门向提供能 够公正、恰当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而不 管税法的规定,使其满足跟多的外部关系人的需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其目标。

(三)有利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统一只可能使财务会计成为解释及执行税收政策的 工具,会计理论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税收法规体系的制约。在实质上是会 计失去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基础,出现有会计职业及会计人员而无会计学的情 况。会计准则与税法的适当分离可使会计理论的研究脱离税收法规的限制,围绕 着会计目标,按其内在的规律进行。

(四)有利于对外开放及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尚有较大差距,如何尽可能的缩小这一差 距,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也应是我国会计界的一大工作目标。如果将 会计准则与税法同意的话,将极大地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出现国外看不懂中国 会计报表的情况。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适当分离可以使会计准则尽快与国际接 轨而不致使国内税收收到影响。另外,从税收角度来看,会计准则与税法的适当分离还有利于水守护政策的 稳定及税收目标的实现,不致于出现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及会计准则的修改而影 响税法规定,使税法失去应有的严肃性及权威性的情况。3.2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产生的影响

(一)造成征、纳税成本的提高。凡是会计准则中规定应确认收入或费用,而税法中规定不应确认收入或费用,凡事会计制度中规定不应确认收入或费用,而税法中规定应确认收入或费用,在申报纳税时均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利润 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项目多,跳帧的项目就多。调整的项目过多,企业所得税年末 汇算清缴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繁琐、从而提高了纳税成本。同时作为理性经纪人 的企业在与税务部门的博弈中利用各种差异项目千方百计的进行避税,甚至偷 税、漏税,为了确保国家税收征收工作顺利完成,税务部门不得不增加征税成本。总之,过度的分离对会计核算和征收征管来说都意味着麻烦、负担,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二)容易引起税源的流失。比如,对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可以计入成本费用 并且没有规定其限额或比例的,而税法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可以或不可以确认 其计入成本费用的,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全额确认为企业成本费用,这样 就谁造成国家税源的流失。

(三)影响政府文件的权威性。从我国会计与税收规范的性质看,税收是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 性、的特征。同时会计准则也具有同税收制度一眼的法律地位。两者过度分离,无疑会破坏法律规范的严肃性。例如:会计制度规定的加速折旧政策、计提减值 准备等,从企业核算利润的家督上看合情合理,而税法却不予认可。

(四)征、纳税双方容易引起争执,并且难以仲裁。如按会计准则规定,企 业可以对或有事项确认或有负债,而税法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折旧容易 引起争议。尤其使税法未规定可以或不可以做的事,就更难仲裁。4.协调会计准则和税法关系的措施 4.1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可协调性 会计与税法的分离,促成两个相互独立而又必然带有互动影响的经济体系存 在,这要求二者要有机的进行协调。纳税事项本身就是会计处理的一种业务,一 个环节。会计的传统纳税申报职能也必然促使会计将其融入日常会计行为而不是 去做两套账。因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协调的余地。4.2 建立会计准则与税法协调的长效机制 实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有机协调,是一个涉及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复杂问 题。应在正确对待差异问题的前提下,根据适度原则和可操作原则,从宏观领域 到微观环境,建立一个系统的协调机制,实现二者的适度和谐。可从以下几个方 面开展研究协调工作: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理论协调方式(1)会计与税法目标相协调 我国不能把会计目标完全定位于提供“客观、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因 为,该会计目标适用于英美等国,而这些国家的现代会计理论和方法实在高度发 达的资本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必须强调为国家宏 观经济的发展和监督服务。因此,税法和会计制度的目标应尽可能地保持协调,而这种协调再以国家为最高利益的调控下完全可以做到。(2)开展会计与税法相互协调的理论研究 开展理论研究的第一步是,正确认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把握好分离同意的 “度”,既不能因为两者的不同,而片面的追求夸大两者的差异,也不能因为存 在紧密联系从而无视两者差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回复到“税会合一” 的传统模式。这也促使我们重视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协调的理论研究,促进会计 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和完善,为会计与税法差异研究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税法与税务会计 篇6

关键词:工资薪金会计准则税法

1新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内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应当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除主要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组成部分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之外,还增加了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首次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准确内涵。

2会计和税法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主要差异分析

2.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准则》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这一规定和新税法上工资的口径基本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明确了税法对于工资薪金的界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关于职工人员方面的认定,会计上所说的“职工人数”包括三类:第一层次,是指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第二层次是指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第三层是指虽然没有订立合同,也不是企业员工,但是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也应当纳入《准则》所说的职工范畴。

税法对此的规定是: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但下列情况除外:①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②已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待岗职工i③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只要符合上述税法所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符合税法所认定的员工范围,企业为其支付的工资均可以据实列支扣除。

2.2职工福利费。对于企业内部设置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属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属于职工福利的各项支出,《准则》采用了据实列支的处理办法。

税法则规定应当按照比例列支,即“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扣除标准,因此将福利费的计提基数由原来的“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现在规定的“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等同于相应提高。

2.3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的原则进行确认。

关于有关保险的税前扣除,《条例》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可见对于保险费,税法强调的是依国家有关规定缴交的可以税前扣除,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税前扣除。

2.4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税法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支出,企业应当分别按照职II资总额的2%和2.5%计提。

税法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实施条例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得到提高。

2.6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以及企业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税法上对非货币性福利,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还存在争议,按照税法及条例规定来看,具体确认与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原则上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不符合规定的可作为福利费项目处理。

2.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職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指的辞退福利。《准则》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员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税法规定: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j等,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

2.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是指除上述各种薪酬以外的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薪酬。从薪酬的涵盖时间和支付形式来看,职工薪酬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从薪酬的支付对象来看,职工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会计上核算的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较广,税法上应仔细鉴别,凡是符合税法规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

的工资薪金支出才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对于这类情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可继续参考执行: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不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雇员向纳税人投资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为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款;从已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项福利支出;各项劳动保护支出,雇员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雇员离退休、退职待遇的各项支出:独生子女补贴: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等。会计与税法关于工资薪金的差异分析

王珏李晓红

摘要: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中首次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又重新作了内外资企业统一的规定,因而导致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差异进一步加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二者今后的发展与融合。

关键词:工资薪金会计准则税法

1新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内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应当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除主要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组成部分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之外,还增加了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首次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准确内涵。

2会计和税法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主要差异分析

2.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准则》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这一规定和新税法上工资的口径基本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明确了税法对于工资薪金的界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关于职工人员方面的认定,会计上所说的“职工人数”包括三类:第一层次,是指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第二层次是指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第三层是指虽然没有订立合同,也不是企业员工,但是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也应当纳入《准则》所说的职工范畴。

税法对此的规定是: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但下列情况除外:①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②已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待岗职工i③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只要符合上述税法所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符合税法所认定的员工范围,企业为其支付的工资均可以据实列支扣除。

2.2职工福利费。对于企业内部设置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属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属于职工福利的各项支出,《准则》采用了据实列支的处理办法。

税法则规定应当按照比例列支,即“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扣除标准,因此将福利费的计提基数由原来的“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现在规定的“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等同于相应提高。

2.3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的原则进行确认。

关于有关保险的税前扣除,《条例》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可见对于保险费,税法强调的是依国家有关规定缴交的可以税前扣除,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税前扣除。

2.4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税法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支出,企业应当分别按照职II资总额的2%和2.5%计提。

税法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实施条例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得到提高。

2.6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以及企业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税法上对非货币性福利,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还存在争议,按照税法及条例规定来看,具体确认与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原则上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不符合规定的可作为福利费项目处理。

2.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指的辞退福利。《准则》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员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符合法定條件的,应当确认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税法规定: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j等,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

借款费用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篇7

在会计处理上,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 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 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在税务处理上, 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 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 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其他借款费用不予资本化。另外, 购置、建造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 但如果中断是使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所必需的程序, 则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 仍应予资本化。

差异分析: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会计与税法对于借款费用的范围应当是一致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 会计与税法在确认损益方面也不存在差异。

二、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借款费用

《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准予扣除。企业在货币交易中, 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 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 准予扣除。

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和要求相对较为严格, 而且法律法规对发行债券的规模、利率等都进行了明确规范, 因此新税法首次明确, 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准予在税前全额扣除。需要注意的是, 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 可在相关资产折旧、摊销或者结转成本时, 间接在税前扣除。

三、税法规定限制扣除或者不得扣除的借款费用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限制扣除或者不得扣除的借款费用主要包括: (1)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准予扣除 (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 (2) 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汇兑损失, 不得在税前扣除 (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 ; (3) 应予资本化的利息和汇兑损益, 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 ; (4) 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如果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 (例如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支出, 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 应当在资本化年度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 (5)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 (该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税法第四十六条) 。债权性投资, 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 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支付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 (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九条) 。

需要说明的是, 《实施条例》重申了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额, 受到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限制。但是在浮动利率已经放开的情况下, 如何掌握“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是一个难题, 目前纳税人可根据当地金融企业实际执行的最高利率计算税前扣除限额。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

(一) 基本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 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 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 (注:通常指一年以上) 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与原会计制度相比,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一是准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不再局限于专门借款费用;二是资本化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固定资产, 如果相关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等存货) 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形成, 那么该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 也应当予以资本化。

《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 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 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7]80号, 考虑到政策的延续性, 该项政策预计在2008年后仍将延用) 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 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应当资本化,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等成本费用可在税前扣除。”

差异分析:财税[2007]80号文件明确, 税法应予资本化借款费用的计算口径, 与新会计准则相同, 即税法与会计不存在差异。我们认为, 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 在计算税法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借款费用) 时, 可比照新会计准则的计算方法计算。

(二)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止时间 (以开发产品为例)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开始资本化: (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 如果企业已经购入土地, 尚未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其借款费用是否应当予以资本化问题, 实践中存在争议。笔者认为, 获取土地是房地产购建活动的必要程序之一, 属于“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 因此, 如果购入的土地已经明确用于特定房地产开发项目, 那么与开发产品相关的借款费用就应当开始资本化。如果该土地的使用方向尚不明确, 例如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土地仅仅是为了作为土地储备, 那么“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应当视为尚未开始, 此时借款费用应当计入财务费用, 待土地开发用途明确时, 才能将借款费用资本化。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 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开发产品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开发产品实体建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 开发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或者有极个别与设计要求不相符的地方, 但不影响其正常销售; (3) 继续发生的在开发产品购建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如果开发产品分阶段完工, 且每部分完工产品可对外销售, 则应当停止与完工开发产品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五、汇率变动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货币性外币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 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 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

《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在货币交易中, 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 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 准予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8]264号) 规定:“企业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导致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汇率差额部分, 相当于公允价值变动,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7]80号) 第三条规定执行, 在未实际处置或结算时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 处置或结算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 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财税[2007]80号文件第三条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 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差异分析: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规定与《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是不一致的, 根据高法优于低法的原则, 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应当视为无效, 即企业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导致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汇率差额部分, 不属于公允价值变动, 可以直接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因此, 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与讲解》,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8月

[2]、《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512号, 2007年12月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篇8

(一) 会计目标与税收立法宗旨的差异

从制定的目的来看,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为相关利益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以服务于报表使用者为目的。而税法的立法宗旨则是为了保证财政收入, 保证及时征税, 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这也决定了准则与税法之间必然存在差异。

(二) 会计核算基础与税法的差异

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税法既要保证税收收入的均衡和防止避税, 又要保证纳税必要资金原则, 因此, 并不完全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对于生产经营所得的计量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 而其他所得则更接近收付实现制。

(三) 会计核算计量属性与税法的差异

新准则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 增加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而税法基本上都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只有在资产转移定价以及反避税要求时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税法不承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不允许企业随意调整资产账面价值, 如果相关资产背离历史成本则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的适当方式反映或者确认, 同时不允许采用现值和可变现净值计量, 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未经核定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四)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税收立法原则的差异

1、可靠性与真实性原则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强调可靠性, 要求企业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中立, 允许会计人员合理的职业判断, 而税法的真实性原则受法定性原则的修正, 要求以真实的交易为基础, 实际发生的支出只有符合税法扣除标准的才允许税前扣除。

2、相关性原则比较。

准则与税法都强调相关性原则, 但是二者的内涵不同。准则的相关性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价值, 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决策相关;而税法中的相关性要求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支出才允许扣除, 它强调的是满足征税需要。

3、谨慎性和确定性原则比较。

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应当加以合理估计。而税法则遵循确定性原则, 不承认谨慎性原则, 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 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只有实际发生的支出才允许扣除, 对于按照估计并未经核定计提的准备金支出则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重要性和法定性原则比较。

准则的重要性原则要求应当反映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对于次要的交易或事项可以简略核算,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 根据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而税法遵循法定性原则, 不承认重要性原则, 不区分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均按规定计算纳税, 税法规定要纳税的一律要纳税, 税法规定不征税或者免税的一律不征税或者免税。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比较。

准则要求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重于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关键在于允许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 带有人为估计判断的成分。税法中强调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是应用于反避税条款, 其强调的“实质”是指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具体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一) 存货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1、初始计量差异。

准则对于外购存货初始计量规定存货的初始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 而税法规定支付现金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税费为成本, 流通企业已经计入存货成本的, 不再作为营业费用扣除。对于自制存货成本中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部分税法也予以认可, 但是如果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利率超过税法规定的同类同期金融机构借款利率标准的, 则超过标准的部分税法不允许扣除, 要进行纳税调整。对于合并取得存货的, 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中, 购买方为进行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取得资产的成本, 而税法对于这类费用允许在当期直接扣除。

2、期末计量差异。

准则中对于存货的期末计量规定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并计入损益,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恢复高于成本时要转回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已经销售的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而税法则不认可准则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的跌价准备, 只允许确认存货销售时真正实现的损益。

(二)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税法差异

比较

准则规定, 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收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超过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对于权益法核算, 准则规定期末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调整长期投资成本, 并确认按照享有股权的比例分享确认投资收益。而税法则不区分成本法还是权益法, 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均以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策的时间确认投资收益的实现, 不区分投资日前产生或者日后产生的投资收益, 也不按股权比例确认分享的投资收益, 而是按照投资单位实际收到的股利分配作为纳税基础, 并且对于会计上按照权益法确认的被投资单位损失在税法上不予认可, 税法规定被投资方的损失不得抵顶投资方的利润。此外, 对于企业依据准则规定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在税法上也是不予支持的, 只有等到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才最后确认该损益。

(三)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1、初始计量差异。

准则规定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 并且对于购买价格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成本, 也就是准则在确认计量时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而税法则不论固定资产是否具有融资性质, 均按照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对于特殊行业的特殊固定资产, 准则将其弃置费用在初始确认时以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而税法在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并不考虑弃置费用, 等报废时允许在当期据实扣除, 作一次性纳税调减处理。

2、折旧计提差异。

对于折旧范围, 准则规定除了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以外, 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会计上的折旧注重的是实际价值量的流转和下降。而税法则规定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等按新准则计提的折旧不得税前扣除, 也就是税法计提的折旧强调与收入的配比。对于折旧年限, 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 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而税法则对各类固定资产限制了最低折旧年限, 同时还严格限定了缩短年限的情形。对于折旧方法, 准则同样给予企业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而税法规定一般只能采用直线法, 限制了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的范围。对于预计净残值, 准则允许企业根据情况变化调整预计净残值, 而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四) 无形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1、初始计量差异。

对于外购无形资产, 如果具有融资性质的, 准则规定按照购买价款的现值入账, 税法则直接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入账。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 满足一定条件的才确认为无形资产。税法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而且对于研究开发费用允许加计扣除,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允许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加计扣除50%, 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 允许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

2、后续计量差异。

对于摊销范围, 准则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摊销,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则不摊销, 税法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可以按照10年摊销。对于摊销年限, 准则为无形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 对最低摊销年度没有作明确规定, 税法则规定了法定使用寿命, 摊销年限一般不少于10年, 或者依据法律、合同、协议约定的年限。对于摊销方法, 准则允许直线法或者类似加速折旧的方法, 税法则只能采用直线法。对于依据准则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同样不予认可。

(五) 职工薪酬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1、职工范围和薪酬范围差异。

准则中所称的“职工”范围比较宽泛, 不仅包括订立合同、正式任命的人员, 还包括在企业计划和控制下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 税法则强调“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 范围较小。准则规定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予或者付出的所有代价均视为职工薪酬。税法中的工资薪金指的是企业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的所有现金和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因此, 不能将按准则确认的职工薪酬全部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税前扣除, 而应将职工薪酬分解为税法对应的费用支出, 并根据税法规定确定能否税前扣除。

2、计量差异。

准则允许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 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 并依据职工服务的收益对象计入成本费用。而税法在工资薪金税前扣除上规定, 只有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才允许扣除, 对于仅计提而未发放的, 不允许税前扣除。此外, 对于职工福利费的计提, 准则没有规定具体比例, 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薪酬计划予以确定, 而税法则明确规定为工资薪金总额的14%, 超过部分不予扣除。对于计提的“五险一金”只有实际缴纳的才允许扣除, 已提未交的以及超标准计提的不得税前扣除。对于辞退福利属于准则职工薪酬核算范围, 但不属于税法的工资薪金范畴。对于已计提未支付的辞退福利, 当期不允许扣除, 直到实际支付时作为纳税调减处理。

(六) 收入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1、收入范围差异。

准则的收入强调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而税法的收入范围更为宽泛, 不适用“日常活动”标准, 强调包括临时性、偶然性的所得在内的各种收入。

2、收入确认条件差异。

对于收入的确认条件, 税法的规定与准则的基本一致, 但税法没有“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这一条件, 对于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 税法一样要求确认收入, 即税法不直接承担企业间的坏账风险。

3、特殊情形下收入确认的差异。

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 准则允许根据以往经验合理估计退货可能并确认相关的负债, 税法则不确认暂估退货金额, 只有等实际发生退货时冲减退货当期商品销售收入。对于售后租回业务, 准则将收到的款项确认为负债, 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采用合理的方法作为折旧费用或者租金费用调整, 税法则将该业务分解为销售和租赁两项业务分别进行税务处理。对于利息收入, 准则规定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利息收入金额, 税法则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应付利息日期确认收入。对于政府补贴收入, 准则规定应当划分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进行处理。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资产, 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的, 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税法规定补贴收入除了国家规定不征税的, 一律并入应税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于名义金额1元计量的, 应当以评估的价格计税。

摘要:文章从会计目标、核算基础、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要求等方面分析了准则和税法产生差异的根源, 并深入分析了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收入等具体准则与税法的差异。

关键词:准则,税法,差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税法与税务会计 篇9

(一) 资产损失的界定

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损失, 包括现金损失, 存款损失, 坏账损失, 贷款损失, 股权投资损失, 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损失、毁损、报废、被盗损失,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二) 资产损失的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国税发[2009]88号,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且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 根据资产性质将资产损失分为以下三类: (1) 货币性资产损失,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 (包括应收票据) 等资产损失; (2) 非货币资产损失, 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等; (3) 债权性投资和股权 (权益) 性投资损失。该办法第五条将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分为两大类: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同时, 对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的范围采取了“正列举”方式, 其范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2) 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 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 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6) 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资产损失。上述6个方面的资产损失企业可自行计算扣除, 除上述范围以外的资产损失, 必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税前扣除。

二、资产损失的会计税务处理

(一) 现金、存款损失的处理

发现现金损失时, 按损失金额借记“待处理资产损溢”, 贷记“现金、银行存款”。查明原因后, 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根据管理权限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二) 存货损失的处理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 在日常的收发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错误、计算错误、自然损耗, 还可能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 造成账实不符, 形成存货的损失。企业发生存货损失及毁损时间, 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 贷记有关存货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做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 记入“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支付的赔款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剩余净损失, 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 固定资产损失的处理

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损失时, 按损失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待处理资产损溢”, 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按已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报经批准转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贷记“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

(四) 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的处理

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减去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 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 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 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 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2) 债务人死亡, 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 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3) 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 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4) 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 无法追偿的; (5) 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6)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按确认的损失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贷记“应收、预付账款”科目。

(五) 贷款类债权的处理

企业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之后,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贷款类债权, 可以作为贷款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 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 并终止法人资格, 或者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 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 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 未能收回的债权。 (2) 借款人死亡, 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 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 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 未能收回的债权。 (3) 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 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 或者以保险赔偿后, 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 对借款人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 未能收回的债权。 (4) 借款人触犯刑律, 依法受到制裁, 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 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 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 (5) 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诉诸法律, 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 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 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 (中止) 后, 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6) 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诉诸法律后, 经法院调解或经债权人会议通过, 与借款人和担保人达成和解协议或重整协议, 在借款人和担保人履行完还款义务后, 无法追偿的剩余债权。 (7) 由于上述1至6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依法取得抵债资产, 抵债金额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 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8) 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 凡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由于上述1至7项原因, 无法偿还垫款, 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垫款。 (9) 银行卡持卡人和担保人由于上述1至7项原因, 未能还清透支款项, 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透支款项。 (10) 助学贷款逾期后, 在金融企业确定的有效追索期限内, 依法处置助学贷款抵押物 (质押物) , 并向担保人追索连带责任后, 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11) 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类债权。 (12)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六) 股权损失的处理主要包括股权处理损失和股权持有损失的处理。

一是股权处置损失的处理。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去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规定,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 对投资资产的成本,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 投资资产的成本, 准予扣除, 由于《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57号) 已明确规定, 股权投资损失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也作出规定, 企业发生的损失, 减去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 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按确认的损失额借记“投资收益”, 贷记“长期投资”等。

二是股权持有损失的处理。对于股权持有损失, 只要不符合财税[2009]57号文件及《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项所规定的股权持有期间所确认的损失, 一般不允许税前扣除。企业的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符合下列五类情形之一的, 减去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股权投资, 可以作为股权投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 被投资方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 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 (2) 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 累计发生巨额亏损, 已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 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的; (3) 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权, 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 且被投资单位因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 (4) 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 累计发生巨额亏损, 已完成清算或清算期超过3年以上的; (5)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按确认的损失额借记“投资收益”,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等。

三、资产损失审批时间及确认证据

(一) 资产损失审批时间

新办法将资产损失审批申请的截止日由原来的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 延期至年度终了后的第45日, 这减少了纳税人因时间因素无法及时申报资产损失而丧失税前扣除机会的可能性。《管理办法》特别提示, 企业发生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应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 做好资产损失的确认工作, 并保留好有关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证据, 以备税务机关日常检查。

(二) 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企业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时, 均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 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主要包括: (1) 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2) 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3) 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4) 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5) 行政机关的公文; (6) 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7) 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8) 经济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9) 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10) 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主要包括: (1) 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2) 资产盘点表; (3) 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4) 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 应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参加鉴定和论证) ; (5) 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6) 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7) 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参考文献

税法与税务会计 篇10

关键词:税法,会计准则,差异,会计处理,影响

一、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

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二者的遵循原则不同;制定目的不同;计量属性不同。

(一)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遵循原则存在差异

针对此点, 笔者以会计上的三大基本原则为切入点, 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详见表1-1。

(二)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和制定目的存在差异

税法与会计准则是由不同的机构制定的。其中, 会计准则由国家财政部制定并实施, 而税法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会计准则属于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税法属于法律范畴, 所涉及的问题是基本的、全局性的税法问题, 执行范围是全国。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注重会计核算行为规范;税法则侧重于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有效规范, 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合理且有效的分配社会财富, 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不同, 制定目的自然也不相同。会计准则的制定目的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进行有效反映,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 (比如债权人、投资者、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等) 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 使其能够对企业的盈利可能性和资产真实性有所了解。税法的制定目的是保证国家对税收收入能够及时且固定的获得, 并且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秩序, 约束和控制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三)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有五种, 即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其中, 公允价值这种模式的引入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之上。之所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历史成本无法对资产等要素的价值进行真实反映, 但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 而且, 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会间接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的计量与确认有所影响, 继而影响与之相关的税收。也正因为此, 在税法上, 仍然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价模式。其目的是强调企业的资产不能与当时的实际发生成本相背离。另外, 税法规定, 不允许会计上的减值处理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纳入应纳税所得额, 只能根据未来期间资产处理时的实际情况缴纳税款。

二、税法与会计准则异同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一) 关于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影响

关于资产减值的处理, 会计准则针对长期资产, 规定企业在会计年度末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况进行判断, 针对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除了处置资产、对外投资、出售之外, “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 此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倘若是流动资产, 减值准备即使计提, 此后会计期间仍然可以转回。而税法则是严格依照事实, 规定未经核定的, 或者未实现的资产减值准备在缴纳所得税前不得扣除。但是, 因转让处置、或者价值恢复等原因而冲销的资产减值准备, 允许企业做相反的纳税调整。会计准则与税法对资产减值处理的不同规定, 使得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比税法要求下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实际纳税额都较小, 对企业更有利;但是从宏观的角度, 减少了政府的可调节税收收入, 不利于国家和社会调控。

(二)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影响

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 对收入的会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 详见表2-1。

(三) 关于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影响

关于企业内部研发无形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所费支出发生于研究阶段, 应予以费用化;发生与开发阶段, 应予以资本化, 即计入资产成本。其中, 资本化条件是指具有技术层面的可行性, 或者具有完成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税法则要求, 企业发生的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支出, 在未形成无形资产时, 按实际发生额的150%计入当期损益, 允许税前扣除;倘若形成无形资产, 则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予以计算和摊销。该规定对会计处理的影响为:税法的规定减少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从而减轻了企业的纳税数额。

(四) 关于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影响

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 对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 详见表2-2。

三、当前税法与会计准则二者应协同发展

(一) 会计信息披露含量应增加涉税信息

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涉税信息要求的披露较少, 不仅给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检查带来一定难度, 而且, 因为纳税申报表并不是要求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之一, 因此, 利益相关者 (如, 股东、债权人等) 对企业的纳税情况无法充分了解, 也无法对企业当前的会计利润和按税法要求所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情况有所了解。因此, 应该适当增加对涉税信息的会计披露。

(二) 开展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协同研究

鉴于税法与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的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笔者建议应在我国开展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协同研究。同时, 应审视当前的税法与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规定, 对税法与会计准则规定的区别与联系给予正确认识, 找出相互不适应的方面。再者, 在追求协调的同时, 还要避免单纯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 要把握好尺度。此外,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也应加强沟通与合作, 将纳税调整事项降至合适的限度。

参考文献

[1]罗妙成.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协调[J].莆田学院学报, 2011;1

[2]张征宇.浅析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及协调[J].南昌高专学报, 2009;5

税法与税务会计 篇11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法;协调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原因

1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标不同。会计制度的目标,是对会计的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给出相应的标准和指南,确保企业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我国会计制度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做了修订和完善,其目标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其根本点仍然应该是为投资者提供足以了解企业资产真实性和盈利可能性的有用信息。而税法的目标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税法遵循的有利原则,要求税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足额取得财政收入,有利于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2会计制度与税法依据的原则不同。由于二者的目标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税款征收,原则都会决定方法的选择,甚至是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原则的差异会导致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判断依据产生差别。实际上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基本原则有相通之处,税法会遵循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但是,基于税法保全税收和体现政策导向的要求,税法与会计制度在某些基本原则上产生了背离。

3会计制度与税法遵循的假设不同。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等都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为依据,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目标的不同导致两者在遵循这些假设时也存在差异。

二、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相互协调的具体措施

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协调是一个相互协调的过程,会计改革与税收改革总是相伴而来,会计和税收都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经营的现实需要而各自作出相应的调整。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之间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办法进行协调的,不能片面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否则会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所以我国应积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对会计与税法差异进行协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加强沟通。会计和税收的制度制订和日常管理分属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立法取向的不同,所以两个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合作是会计和税收在规制上进行协调的一个重要保证。

2改革与完善税收与会计制度。税收和会计制度与市场经济靠得越近,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就越有协调的基础。对会计制度而言,要加快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趋同并轨的步伐,缩小“税会差异”,要使会计在客观真实地反映市场行为主体活动的前提下,在收入确认和纳税扣除方面尽量减少差异项目,真正体现会计对税收的基础作用。就税收制度而言,制定税收法规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市场行为主体的扭曲作用。当然,税收法规的制订仍应以努力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入库为前提。

3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和相互宣传的力度。税务机关应充分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且应加强会计制度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以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同时我国还应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在会计界和税务界的相互宣传力度,结合实际情况,把会计知识与税法知识的培训、宣传纳入日常工作,组织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办税人员及广大经济工作者认真学习,搞好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宣传工作,加深对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会计和税收改革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调的有效性。

4选择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的混合模式。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这几年我国会计改革的步伐较快,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会计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应借鉴国际惯例,从保护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出发,从更高层次地体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科学结合的需要出发,税法要主动向会计准则靠拢,有限度的允许企业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逐步采纳会计准则的一些精神。另外,对于我国会计处理还不规范、甚至存在规制空白点的业务类型,首先要规范和完善会计制度的建设,并同时考虑与税收的协作问题。

5会计人员应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对顺利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有着重要的影响,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理念和做法与现行会计实务有着较大的差异,会计人员面临专业技术和实务操作方面的挑战。财会人员不仅要经常学习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财务制度、财经法规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还要加强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钻研,不断丰富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会计制度与税法关系的协调研究 篇12

一、会计与税法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目标不同

会计的目标是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确保企业向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税法的目标是通过促使纳税人正确计算应纳税额,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从而及时、足额地征税,以达到组织财政收入、宏观调控经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纳税人和国家的利益的目的。

对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处理方法等,企业可以根据会计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加以选择。但作为纳税计算,为防止税源流失,保证企业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必须严格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操作,受税法法定主义严格制约,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因此,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计算的差异经常出现。

(二)确认、计量原则不同

一般会计原则(新准则称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财务报表及其信息披露的基本规定和有关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基本规定, 鉴于会计必须反映瞬息万变的市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核算原则在许多方面体现着主观估计和判断的因素。税法所遵循的原则, 一方面不能完全抛弃会计原则, 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认同所有的会计原则。这是因为征税必须以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记录作为客观依据, 如果无视企业经济业务记录所遵循的会计原则而另行构造一个经济业务的核算系统, 在理论和实践上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违背了税法的效率原则。同时, 税法还必须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维护法的严肃性, 其计税依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唯一性, 不能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二、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表现及影响

(一)会税确认、计量差异表现

1. 收入类业务差异

在收入确认处理的原则上,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实质大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对企业赋予了较大的自主权;而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环节进行层层规定,导致二者在对收入的确认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2. 成本费用类业务差异

会计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的耗费,是对象化的费用,针对一定的产出物计算归集的。在实务中,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企业所得税法中所称的成本,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消耗。

会计准则中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企业所得税法中所指的费用,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二者在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捐赠支出、借款费用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二) 会税确认、计量差异影响分析

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只是差异的大小和程度有所不同,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差异的存在至少带来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

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 由于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日渐扩大, 纳税人既要贯彻执行会计制度规定, 又要严格依法纳税, 其纳税调整和财务核算成本大大增加。特别是有些差异复杂难懂, 操作繁琐, 纳税调整困难, 如果纳税人理解不准, 把握不清, 很可能导致过失性的少缴、不缴税款或重复、多缴税款。与此同时, 有的企业还利用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采取各种方式规避税收, 减少纳税, 导致会计失真现象蔓延, 税款大量流失。

从税务部门的角度来看, 会税差异的扩大增加了征税人监管的难度, 加大了征税的成本, 使税收监管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纳税的计税依据确定和应纳税额计算, 一般都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当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存在大量的差异时, 税收征管和稽查的首要任务将是鉴别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不仅对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税收征管和稽查的制度建设、管理程序以及征税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协调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产生差异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源,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所规范的经济关系不同,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然而,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这种矛盾又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片面地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强调两者的过度分离,会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充分协调二者的关系,力求既能不断完善会计体系,又能维护税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做到理论上发展,实践中可行。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协调的原则

1. 合理性原则

由于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制定目标、规范形式、核算原则等均存在差异,强求两者一致是不行的。要求两者协作,要考虑协作是否合理,不能硬性要求处处协调,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也不能仅仅满足一方面的需要,而是要立足于整个制度层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具体操作中,既要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审视,又要对所得税法规进行研究,分析两者的不足和不相适应之处,并加以研究,寻求可协作点。因此,尽管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但也要考虑协作是否合理。

2. 实用性原则

尽管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协作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实务操作的可行性问题。在研究两者的协作问题时,要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寻求其协作的最佳方式,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也需要用实践来加以验证,也只有用实践来验证才能得以不断提升。所以,会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法规的协作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考虑其实用性。

3. 成本效率原则

在对会计制度与税法进行协调时,必须把握好差异的具体程度,考虑成本效率原则。差异的协调应尽可能减少对实现税法与会计目标影响较小的差异,在法律制度的制定上应尽可能趋同;差异应能用申报时纳税调整的方法处理。既不能片面强调缩小差异,为了简化会计核算工作,便于税收征管,而忽视会计信息失真可能给投资者决策带来的影响;也不能一味强调扩大差异,而导致企业会计核算过于灵活,忽视可能造成的大量避税和偷漏税款现象,给税务部门征管增加难度,进而影响财政收入,额外增加成本。同时还应当平衡降低税负和涵养税源的关系,以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和经济同步增长。

(二)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协调的建议

1. 开展会计与税法相互协调的理论研究

近几年来,对会计与税法分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两者协调的研究却很少。这里的协调,是指要正确认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好分离或统一的“度”,既不能因为两者的目的、原则等不同,而片面追求或夸大两者的差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不能因为两者存在紧密联系,而无视两者的差异,回到“税会合一”的传统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会计与税法协调的目标、模式、原则和方法等的理论研究,以促进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和完善,并为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协调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2. 从宏观领域加强对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协调

《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上发生显著变化,对会计利润及应税所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增强。因此需对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税法进行审视,找出相互不适应的方面,并加以研究,以便协调,而不是单纯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为此,会计制度的制定者和税法的制定者应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适度协调,将纳税调整事项降至最低限度。

3. 小企业按税法规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

上一篇: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下一篇:抗裂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