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税法处理

2024-10-17

会计和税法处理(共10篇)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1

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

1、会计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 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2、税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五十七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3、差异分析

两者在固定资产的界定和确认方面从理论上看是基本一致的, 但在实务中, 税企双方会因为“使用期间”的问题而产生分歧。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因生产需要会采购各种物资, 而某个物资到底是作为存货核算还是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单纯从固定资产准则的简短描述中会计人员也并不好把握。例如, 对于大型钢铁企业而言, 会用到各种型号的风机, 尽管有些风机价值很高, 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 它们的使用寿命并不一定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既然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使用期间”是企业预计的期间, 这其中就存在很多的主观判断, 会计人员在咨询设备专业人员以后, 或者计入存货作为备件核算, 或者计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 就会给企业的当期利润带来较大影响。所以有些企业就会利用这种定义的模糊性而有意调整利润。在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 就会把大量的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通过分期计提折旧的方式延期计入当期损益;而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 就会把相同的物资作为存货核算, 一次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不仅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原则, 也给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带来困扰。

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时, 会重点审核备件与固定资产的确认问题。由于“使用期间”在实践中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税务机关就会凭借自己的判断, 认为企业计入备件的物资应该计入固定资产。在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后, 尽管不存在进项税抵扣的问题, 但是也存在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问题, 作为存货核算时是一次性在使用当期的所得额中扣除的, 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时是分期从所得额中扣除的, 这就会导致作为存货核算时当期所得税少而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时当期所得税多, 所以由于“使用期间”界定的模糊性, 税企双方认定的不一致性, 这种税前扣除的暂时性差异就会给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带来影响, 从而也违背了企业对于现金早收晚付的管理要求。

在实务中, 为了减少税企双方矛盾, 建议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原则规定得更加具体。对于现在仍然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94, 笔者认为有很多不适合现代企业的状况, 而且也不适合所有的企业, 建议按行业出台固定资产的标准, 使得这个标准执行起来更具有可操作性。当然, 在没有更具有可行性的规定出台之前, 税企双方一定要搞好关系, 企业在“使用期间”上尽量说服税务机关, 合理延迟缴纳税款。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

1、会计规定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 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4)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5)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 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 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2、税法规定

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 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 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 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4) 盘盈的固定资产, 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5) 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6) 改建的固定资产, 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一) 项和第 (二) 项规定的支出外, 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3、差异分析

(1) 预计弃置费用

在会计上,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应折现后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同时确认预计负债;每期按市场利率计提预计负债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原值不含预计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现值, 除税法另有规定外, 一般企业不允许预计弃置费用在税前扣除。

预计弃置费用属于永久性差异, 以弃置费用的现值计价的固定资产按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折旧费用和按市场利率计提的利息费用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会计上规定, 在租赁期开始日, 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 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融资租赁时承租方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税法规定, 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这里规定的“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是指未折现的金额, 在数值上等于长期应付款金额和初始直接费用金额的合计。

会计上的初始账面成本和税法上的初始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分期计入财务费用, 税法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包括在计税基础内, 按折旧进度分期计提折旧, 但是两者摊销期限是一样的, 所以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三、总结

实务中, 尽管会计和税法存在一定差异, 但是会计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一定要遵循会计准则, 而税收政策是国家进行税款征收的法律依据, 会计人员也要及时掌握税法的相关规定, 把握在税款缴纳过程中的主动性, 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2008.12

[3]2011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税法Ⅱ》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01

[4]2011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财务与会计》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01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2

会计制度与税法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因此,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发展趋势看,我国会计和税法的改革正朝着各自独立的`方向进行,应该说这是符合国际大趋势的.国家税务总局于发布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以下简称“税法”),进一步明确了所得税扣除方法,加强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财政部于1月也发市了《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这两项法规在各自的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它们对固定资产的计价、折旧和修理等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此问题对两者作如下比较分析.

作 者:陈书凯  作者单位: 刊 名:财会月刊(A会计)  PKU英文刊名: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年,卷(期): “”(7) 分类号:F23 关键词: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3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差异和协调

一、前言

通过新会计准则在各企业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然其对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又产生了新的差异与冲突,这种形势下,自然也会给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各企业应该及时认清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手段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地提升新会计准则同税法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地促进企业社会交流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二、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概述

(一)新会计准则的概念

新会计准则主要是指财政部在我国人民大会堂发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于上市公司中开始执行。之后,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下,新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进行全面的梳理、调整与修订。直至2014年年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财政部门又对新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整与完善,并以此来提高财务报表质量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而从2014年我国财务部对新会计准则的修订情况来看,其修订颁布的制度体系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准则》、《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等。尤其是在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准则”属于其中的亮点,而公允价值方法及公允价值原则在企业的存货、货产减值、股份支付等多个方面均有涉及,在各类资产市场交易条件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也会越来越成熟,在公允价值准则的应用下使企业的会计处理更加规范、标准。

(二)税法的概念

税法主要是指国家所制定的,用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制度。其作为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起着保障国家利益以及纳税人合法权利、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正常、保证税收秩序正常的作用。而税法作为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具有三点特征:其一为固定性,是指在进行征税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方法、课税额度等;其二为无偿性,是指在国家征税之后,税款即成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给纳税人,也不必再支付任何的报酬;其三为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利用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以法律作为依据强制征税。

三、会计准则同税法之间的差异

(一)发展速度之间的差异

从当前形势来看,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发展速度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在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下,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也在跟随形势快速发展,并加快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速度。但税法主要是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因此相较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而言,税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二)服务对象之间的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服务对象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主要是为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人员、政府部门及债权人、投资人、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税法所提供的征税政策主要是为纳税人提供计税服务的,是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合理而服务的法律法规。

(三)目的之间的差异

虽然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均是由我国相关的机关部门制定的,但两者的出发点与目的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例如,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期望能够对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起到规范作用,以便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税法的制定主要是用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国家利益与纳税人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犯。

(四)规范内容之间的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遵循的规则、规范的对象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会计准则的规范内容主要是指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与完整性,最终为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济效益的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而税法规范内容主要为对国家征税机关与纳税人行为的规范,其在具备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情况下,合理地解决社会财富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均衡分配,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经济体系稳定、长效发展的作用。

四、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协调

通过对上市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差异的分析,为促进两者的均衡发展,笔者认为,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

(一)會计准则同税法实务方面的协调

会计准则同税法实务方面的协调,主要是指企业会计在核算所得税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其进行核算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一是企业会计在所得税的核算过程中,先确实负债项目及其他资产(其他资产主要是指排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后的所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之后,再严格依据新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实际金额进行核算,以此来体现企业的负债与资产的账面价值。二是根据企业的所得税法,将当期事项或交易应缴纳的所得税详细、正确地计算出来,且基于企业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应该采取最为适宜的税收法规,将会计利润作为基础,对纳税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得出比较准确、客观的纳税所得额。三是企业利润表主要是由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两大部分所组成的,为保证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能够协调,在对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确定之后,对两者进行合理的加、减运算,最终得到企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

(二)会计准则同税法理论基础方面的协调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两者又属于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企业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建立、实施、修正过程中可以进行互相借鉴,彼此帮助,以便能使两者在应用时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会计准则同税法之间的借鉴或帮助,主要体现在对两者理论基础的协调方面。

首先,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例如,会计准则作为企业财会工作中的主要依据,而所得税会计的基础主要为财务会计与企业所得税法,因此可以详细地分析企业所得税法与所得税会计准则之间的相同点。其次,在应用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两者不断进行完善。例如,在我国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经济体制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这种情况下,所得税法不仅仅是要求保障国家的公共利益,还要求保护企业及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我国可以适当地借鉴一些企业新会计准则中的内容,对税法进行合理、科学的完善,以便能有效缩小两者间的差异,促进共同发展。

五、结语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虽然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但两者毕竟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我国各大企业应该提高对会计准则同税法之间差异的重视,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在保证企业会计核算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国家税收的合理。

参考文献:

[1]郑莉.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调[J].中国科技财富,2012(18).

[2]申山宏.企业会计行为:分析、协调与应用——基于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视角[J].税收经济研究,2013(01).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4

关键词: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会计处理,税法处理

一、金融工具的内涵及分类

金融工具, 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负债或者权益性工具的合同。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衍生工具形成的资产等。金融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长期借款等;权益性工具是指能够证明拥有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剩余权益的合同。如企业发行的普通股、认股权证等。

2006年初, 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 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准则的制定, 一方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的会计准则: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原有的16项旧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七、八条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3) 贷款和应收款项; (4)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 其他金融负债。”

准则还对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重分类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除特殊情况外, 企业不得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得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得将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这种对重分类的严格规定, 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防止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利用不同分类来调节会计利润的行为。

二、准则下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 主要是公允价值的体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会影响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计量等各个方面。

1. 初始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2. 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主要是金融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持有期间取得或发生的利息或现金股利, 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计入投资收益, 将票面利息计入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两者差额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 计入投资收益。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费用, 计入资产或当期损益, 按票面或合同利率计算确认应付未付利息, 计入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如两者有差额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 处置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处置时, 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处置时, 其所取得价款与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处置时, 应将取得了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的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 计入投资收益。其他金融负债到期本金 (面值) 及应付未付利息与实际还款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企业取得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就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三、金融工具税务处理的规定

根据2008年1月1日批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 企业的各项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 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关于金融工具的取得、持有、减值和处理等方面也做出的规定如下:

1. 企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 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 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2. 投资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与计税成本之间的差额, 既不确认所得, 也不确认损失。

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股票股利, 投资方应当确认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并以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策的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另一居民企业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属免税收入, 同时为了鼓励企业长期投资, 税法规定, 居民企业投资于另一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所取得的投资收益, 也属免税收入。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非金融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准予扣除;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准予扣除。

3. 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 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金融、保险企业除外) 。

准则中的《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的一般适用原则, 对于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 主要由《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具体规范。

4. 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在对外转让或处置前不得扣除, 在转

让、处置时, 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据以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根据所得税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转让资产, 该项资产的净值,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四、会计与税法处理异同点分析

在税法上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属性和会计准则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 造成了金融工具在确认、持有期间和处理等各个环节都会存在差异。

1. 企业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税法要求计入投资的计税基础;

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成本, 税法要求与其一致。

2. 股息所得的确认时间为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一致。而对于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作为企业的垫款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同。

3. 交易性金融负债或其他金融负债在持有期间发生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

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一致。被投资方发放股票股利, 投资方作备查登记不作账务处理, 但税法要求视同“先分配再投资”处理, 确认红利所得, 同时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4. 资产负债表日, 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

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计算应纳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资产负债表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与税法要求一致。

5.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 会计上按账面价值结转, 计算资产转让所得应按计税成本扣除。账面价值与计税成本的差额应作纳税调整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结转“投资收益”, 对损益无影响, 不作纳税调整。交易性金融负债或其他金融负债到期, 会计上按账面价值结转,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 与税法要求一致。

结论:为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倡导“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市场发展的现状, 在金融工具等方面适当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模式, 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成为本次准则修订的一大亮点, 也将促进相关税务规定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郑庆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罕尼.梵.格鲁宁著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组织翻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感受新教材算法教学[DB/OL].http://www.shimen.org/keyan/show.asp?id=150。

[4]谢阳春.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解析[J].商业会计, 2007, (01)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5

1 无票支出税前扣除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2 虚假发票的税务处理

3 职工食堂支出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4 所得税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5 会计政策变更避税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6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7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32 8 关联交易公允价格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33 9 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转换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应付帐款”长期挂帐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11 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13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40 14 租金收入计税时间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15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税前扣除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损失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搬迁收入财税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18 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44 19 避免所得税多预交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20.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税款的疑难问题及对策。买一送一的增殖税和所得税疑难问题及对策 补贴收入纳税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23 私车公用费用税前扣除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评估增值财税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25 违规票据贴现行为合法化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税前支出“相关性原则”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甲供材”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股权转让与企业清算所得税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手续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售后回购财税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31 企业平销返利与促销费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现金折扣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进项税转出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34.融资租赁增值税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35 房屋租赁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36 混合销售行为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 37.兼营行为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 38.“礼品”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39 临时工费用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退休返聘人员费用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

固定资产转让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

企业购买理财产品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福利费扣除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46 会议费扣除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47 劳保费扣除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48 “一次性解除劳动关系” 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挖人才费用”税务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税务稽查违法处理的疑难问题及对策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6

关键词:视同销售,流转税,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视同销售业务流转税相关规定的变化

(一) 增值税

1. 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

从2008年版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来看, 其对视同销售的八种情况的规定没有本质变化, 只是将原第 (七) 项内容变成了第 (五) 项内容, 原第 (五) 、 (六) 项内容变成了第 (六) 、 (七) 项内容。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作为一类,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另一类。这种分类形式比以前更为科学, 有利于纳税人按相应的类别掌握和运用。

2. 涉税处理的变化。

2008年版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 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1)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2)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3) 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 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 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对于上述规定, 2008版的细则对原细则进行了两处修改:一是第 (1) 项由原来的“当月”变为“最近时期”, 实际上表述的意思可理解为企业视同销售以本企业的同类货物销售价格为标准;二是第 (2) 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两个字“其他”, 这两个字就允许纳税人比照市场上其他纳税人的销售价格确定视同销售价格。

(二) 消费税

1. 内容未发生变化。

新旧《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视同销售的描述是一致的, 都在第六条规定:条例第四条第一款所称用于其他方面, 是指纳税人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除一般性规定外, 仍然沿用以下特殊规定:

对于金银首饰视同零售业务仍按原规定执行: (1) 为经营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加工金银首饰。加工包括带料加工、翻新改制、以旧换新等业务, 不包括修理、清洗业务。 (2) 经营单位将金银首饰用于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 (3)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经营金银首饰批发业务的单位将金银首饰销售给经营单位。

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单位收取押金, 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和已收取一年以上的押金, 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对既作价随同应税消费品销售, 又另外收取的包装物的押金, 凡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退还的, 均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对从价计征或复合计征方式的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无论押金是否返还和在会计上如何核算, 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 依据酒类产品的适用税率计征消费税。

2. 涉税处理的变化。

2008年版的《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七~九条分别较旧条例增加了复合计税及相应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 (1-比例税率) 等。而这些规定在2001年5月就开始相继实施。目前, 实施复合计税的产品有卷烟、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三种, 金银首饰视同销售仍按原规定执行。生产、批发、零售单位用于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金银首饰, 应按纳税人销售同类金银首饰的销售价格确定计税依据征收消费税;没有同类金银首饰销售价格的,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购进原价× (1+利润率) / (1-金银首饰消费税税率) 。纳税人为生产企业时, 公式中的“购进原价”为生产成本。公式中的“利润率”一律定为6%。

(三) 营业税

1. 内容发生了变化。

2008年版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视同发生应税行为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 (简称“自建”) 建筑物后销售, 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新规定取消了“转让不动产有限产权或永久使用权”, 对于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方面规定更加严密, 而用“单位和个人”代替了原规定中的“他人”, 解决了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旧细则只对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的行为作为“视同销售不动产”, 而对单位无偿赠送土地使用权和个人无偿赠送不动产及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没有规定, 也就是说, 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这些行为是免营业税的。新细则扩大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2. 涉税处理的变化。

2008年版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本细则第五条所列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 按下列顺序确定其营业额: (1)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2)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3) 按下列公式核定: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 (1+成本利润率) ÷ (1-营业税税率)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新细则将旧细则第 (1) 项“当月”改为“最近时期”, 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更强。将列举法“同类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条文改为“同类应税行为”, 避免了列举不全造成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争议。第 (2) 项增加了“其他纳税人”, 这样可以适用市场价格, 同样可以避免原来规定带来的自己单位不生产又不销售的外销商品视同销售过程中人为提高成本利润率带来的税基增大的问题。

二、视同销售业务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的变化

从2008年1月1日起,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实现了统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简称《条例》) 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 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 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828号) 明确了企业视同销售行为的企业所得税处理。与原适用外资企业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处置资产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5]970号) 相比, 视同销售业务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规定既有相同之处, 也存在差异。

(一) 新税法相比内资企业原政策

1. 扩大了视同销售的对象范围。

新税法用“货物、财产”代替了“自产商品和产品”的概念, 不再区分自产、委托加工和外购, 尤其是将提供劳务也列入了视同销售的八种行为之中。

2. 缩小了视同销售的适用范围。

将自产的货物、劳务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 不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由于这部分视同销售的税务处理, 一方面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另一方面又要增加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增加后, 再计提折旧) , 从总量上分析没有对所得税造成差异影响, 只是在税额的缴纳上有“时间差异”, 所以给予了取消。

(二) 新税法相比外资企业原政策

1. 保留了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一些规定。

(1) 不视同销售收入的情形基本没变。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沿用了国税函[2005]970号文件不作为视同销售收入的五种情况, 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改为“其他不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作为第六种情形;同时依据《条例》第二十五条, 将内部处置资产“不确认收入”明确界定为“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2) 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的六种情形全部沿用。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全部沿用了国税函[2005]970号文件“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的六种情形, 同时依据《条例》第二十五条, 将这六种情形明确界定为“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3) 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国税函[2005]970号文件对外商投资企业视同销售的规定采取了与会计准则确认收入相同的原则。即区别于对内还是对外处置资产, 凡是对外处置资产 (所有权属发生改变) 的则需视同销售交纳所得税, 反之则无需视同销售。 (4) 强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视同销售。

2. 主要变化。

(1) 适用主体范围扩大。由国税函[2005]970号文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扩大为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界定的“企业”。 (2) “历史成本”变为“计税基础”。《条例》第一次引入了计税基础的概念。与此相适应, 国税函[2005]970号文件所称的不确认收入的内部处置资产的“历史成本”延续计算, 变为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的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3) 不再提及处置资产其他税种的税务处理。 (4) 明确了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销售收入的确认问题。国税函[2008]828号文明确了国税函[2005]970号文件未提及的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销售收入的确认问题, 即:企业发生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第二条规定情形 (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情形) 时, 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 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 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5) 确定了政策时间效力。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对2008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处置资产, 2008年1月1日以后尚未进行税务处理的, 按该文件规定执行。

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不仅按谨慎性原则对外商投资企业处置内部资产的情形作了不完全性列举, 而且从反面对不属于内部资产处置的情形作了列举, 尽管如此, 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判断、定性或标准上仍有疑问。比如, 该文件中“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作为处置内部资产而不纳税, 但如果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均是独立纳税人, 则是否也不视同销售不纳税呢?另外, 用“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代替了“用于市场推广或推销”, 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的“销售”是否确认为视同销售, 也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三、现行会计准则对视同销售业务的处理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CAS 14) 指出,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实物捐赠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 而且以实物捐赠并非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不是企业的经营常态, 而是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 捐赠本身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因此, 笔者认为不能认同为视同销售处理。实物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集体福利等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 也不确认收入。对于其他视同销售行为, 会计上应该认同并确认收入。

有人认为, 既然增值税法将捐赠视同销售, 那么在会计处理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就应该按照税法视同销售作会计处理, 而且视同销售处理增加了销售 (营业) 收入, 企业增加了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数, 也同时增加了捐赠税前扣除的基数, 对企业是有利的。笔者认为, 即使会计人员有独立的选择判断权, 对照CAS 14的五个条件和收入的定义, 捐赠作收入, 至少是不严谨的, 不符合会计准则的精神。

四、税法和会计处理规定的差异与协调

1.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会计处理及税法差异与协调。

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 并非销售业务。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本身消耗的原材料、支付的加工费中, 已有一部分“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另外, 如果这些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直接耗用外购的包含有增值税的货物, 则计入这些非增值税项目的材料成本中包含有增值税, 为了使各非增值税项目成本便于比较, 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领用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应按税法规定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在移送货物时, 按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的成本及其所用货物的计税价格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增值税之和, 借记“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 按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的成本, 贷记“产成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 按应纳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 如果购进时明确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则相关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因此也不属于增值税纳税范围, 更谈不上视同销售业务了。由于资产权属未发生改变, 因此, 所得税法及会计准则都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 即会计上无需进行收入确认, 所得税汇算清缴也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2.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会计处理及税法差异与协调。

按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由于不能同时满足CAS 14的五个收入确认条件, 因此, 不能确认收入。根据税法的规定, 由于未改变产品的所有权属, 因此, 所得税上也不能视同销售;而用于个人消费的, 会计上要确认收入, 所得税上要视同销售处理。而按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上述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货物应按视同销售处理。按所用货物的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与货物售价或组成计税价格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增值税之和, 借记“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按所用货物成本, 贷记“产成品”、“原材料”等科目, 按应纳增值税,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

3. 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税法差异与协调。

对于捐赠, 由于其不能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 因此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另外由于权属发生变化, 因此, 税法规定应按视同销售处理。而由于捐赠类似赠送, 因此增值税法规定按视同销售处理。

例:2008年, 某企业将自产产品1 000件 (成本单价100元, 单位售价150元) 通过减灾委员会向地震灾区捐赠。企业当年度不包括以上捐赠业务的利润总额为50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25%, 增值税税率17%, 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对外捐赠时的账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12.55万元;贷:库存商品1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55万元。对此, 要对所得税收入进行调整, 而不涉及会计收入的调整。本年利润=50-12.55=37.45 (万元) , 税法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37.45×12%=4.494 (万元) , 纳税调增额=12.55-4.494=8.056 (万元) , 企业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37.45+8.056) ×25%=11.376 5 (万元) 。

五、结论

对于视同销售的处理, 首先按流转税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然后按所得税法的规定进行处理。这里需要注意区分权属及收入确认条件, 出现权属变化则所得税要做视同销售处理。最后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 符合CAS 14的确认条件时, 则会计处理上需要做收入确认处理。

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计量标准按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规定执行, 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情形, 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 应按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标准按下列规定确认: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 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 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职工薪酬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分析 篇7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企业要综合考虑职工薪酬的内容,正确划分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项目的核算范围,准确计量薪酬数额。

新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的规定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了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所有义务,使职工薪酬的范围从时间上扩展到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所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从受益对象上扩展到职工本人和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核算内容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职工薪酬义务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职工薪酬义务的确认是依据职工是否为企业提供了服务,只要职工在会计期间之内提供了服务就应该确认,而不论该项款项何时实际支付。同时引入辞退福利的定义,并就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做了相应的规范。

二、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差异的处理原则

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企业职工薪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税法则按照实际发生原则以实际发生、发放的薪酬作为基数,从而因纳税义务的确认时间不同而形成暂时性差异。税法对职工薪酬税前扣除的范围、标准做了一系列限制性的规定,由此产生企业实际支出金额不在税法允许扣除范围之内,或者虽然在税前扣除范围之内却因为超出了税法允许的扣除标准,对标准之外的部分不得扣除,从而产生会计与税法的永久性差异。

企业在职工薪酬的处理过程中,在会计确认、计量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在企业计算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依照税收规定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三、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一)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在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处理上,会计准则与税法在计算口径上基本一致,都是按照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的奖金、补偿特殊劳动或额外的劳动消耗以及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会计上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当期的负债,并根据收益对象分配计入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辞退福利费除外)。税法处理上对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按照当期实际发生的金额作为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只是计提而未发放给职工的应付工资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新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二是所发放的各项薪酬支出的受益对象必须与企业存在任职或者雇佣关系,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就不应当作为职工薪酬进行核算。三是职工薪酬的形式既包括现金也包括非现金形式。四是工资薪金的支出具有合理性。所谓合理性的工资是指符合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而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合理性的工资薪金应当具有规范的薪金制度作为指导,对同一项目每期支付的薪金相对规定,需要调整的要有序进行调整,在安排薪金支付时不以减少或者逃避税款为目的,并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二)职工福利费

职工福利费主要包括未实行医疗统筹的企业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因公伤赴外地就医的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支出。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职工福利的计提办法,并对相关的财务衔接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职工福利费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而是采用按实列支的处理办法。对于截至2006年底存在的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分情况处理,账面结存为负的转入下年度期初未分配利润;账面余额为正的继续按原规定执行,待结存数使用完毕后采用新规定执行。税法上改变了以前据实列支、超过税法规定允许列支的部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办法,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企业应付职工福利费部分准予扣除。同时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提高了扣除基数。

(三)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及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在会计处理上,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的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税法上对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五险一金允许税前扣除,对于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除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四)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水平、提高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发生的相关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金额和应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对于技术培训要求高、知识更新速度快的企业可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2.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计入生产成本,并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

在税务处理上,计提基数由“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使扣除额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工会经费部分准予税前扣除。企业拨缴的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部分准予扣除,为了鼓励企业加大职工教育的投入,对于超过工资薪金2.5%的部分允许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五)非货币性福利

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向职工免费提供或者支付了一定补贴的商品或服务等。在会计处理上,企业以所生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在受益对象之间分配,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为职工提供房屋免费居住的,应根据实际提取的折旧或者发生的租赁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不能明确收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在税务处理上,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的,应当视同销售,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货物收入;同时,按该价值计入工资、薪金支出或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要受税法规定标准的限制,对于企业免费提供的房屋等资产所计提的折旧或者发生的租赁费应作为纳税调整,不得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以免形成重复扣除。

(六)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包括企业在劳动合同到期之前提出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以及企业提出自愿的裁减计划和基于补偿的建议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职工是否具有选择继续在职的权利,前者职工没有选择继续在职与否的权利,企业可以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计划确定辞退职工的数量以及所需的补偿金额,并确认为一项预计负债。后者职工具有选择继续在职与否的权利,所以辞退职工的数量和金额都是不确定的,企业可以估计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职工必要补偿所产生的预计负债。总之,两种情况下企业都可以确认一项预计负债,不同的是所确认的预计负债的金额不同。在税务处理上,对于费用的扣除税法遵循据实扣除的原则,因此对于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而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税法上不允许在当期税前扣除,而是要在实际发生时在税前扣除。

(七)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视同销售会计、税法中的处理方法 篇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税法上的视同销售行为主要包括:①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②销售代销货物;③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 (市) 的除外;④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⑤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⑦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且满足下列条件的予以确认收入: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目前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 一是业务发生时按货物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按税法规定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会计准则与税法无差别, 称为“统一法”;二是业务发生时按税法规定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但却不确认收入而直接结转相关货物的成本, 计算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会计准则与税法有差别, 称为“分离法”。总之, 在对税法中的视同销售行为进行会计处理时, 应按会计准则对其进行判断, 确认会计处理时是否确认收入, 但所有的视同销售行为均应缴纳增值税。

下面针对几种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进行说明。

1 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0条规定:非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在企业实际经营中, 企业将自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以及职工福利等方面, 这是一种内部流转关系, 不符合销售成立的标志, 企业不会因此增加现金流量, 因此在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 而按成本结转。但由于自产自用的材料、产品包含着进项税金, 通过加工环节又形成了增值, 因此, 对于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销售处理, 虽不计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 但应按售价计提销项税金。对于购进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要作进项税额转出。例:A企业将自产的商品20件用于本企业车间的改建工程, 商品单价为100元, 生产成本6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1540

贷:库存商品1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2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及非货币资产交换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 分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①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投资形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 应当按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 即按照货物的原账面价值转账, 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的不被视同销售, 也只能按成本予以转账。②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作为投资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及其以外的其他方式的投资, 应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同时结转相应成本。购买货物按购入时的价格确认收入计算增值税。两种情况下, 增值税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均将该类货物的投资视同销售而相应地要确认销项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例:A企业将购入的原材料一批对外投资, 其账面成本5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585

贷:原材料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依据《新会计准则》, 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 应当作为销售处理, 这与企业所得税法处理一致;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不作销售处理, 只结转成本, 与税法处理产生差异, 需纳税调整。例:A公司以将自产的甲产品交换B公司乙产品, 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A公司换出甲产品账面成本300万元, 公允价值350万元。B公司换出乙产品账面成本300万元, 公允价值350万元。A公司和B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 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乙产品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

贷:库存商品300

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乙产品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

3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或清偿债务, 应当作为销售处理,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购买货物应按购入时的价格) , 计算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相应成本。在税法上, 同样被视同销售, 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而计缴企业所得税。

例:A企业将自产的产品20台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 该产品单位成本250元, 单价4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股利9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

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

贷:库存商品5000

4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而在会计上, 对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职工福利的情形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会计与税法的处理是一致的, 不需纳税调整。而对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由于其已改变了生产、经营需要的用途, 成为了最终消费品, 会计上在购进时做进项税处理, 在改变用途时以“进项税额转出”的形式转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中去。

例:A企业将自产的产品5台作为个人福利分配给职工, 成本价500元, 售价1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5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借:主营业务成本2500

贷:库存商品2500

5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根据财政部《企业执行现行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解答》 (94) 财会第31号规定:自产自用的产品主要包括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以及用于馈赠、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产品。在会计处理上按成本结转, 不作为销售处理。但产品所有权已从企业转出, 税法上均视同销售。

例:A企业将自产的5台电视机捐赠给某学校, 该电视机的单位生产成本600元, 售价为1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3850

贷:库存商品3000

摘要:本文分别对收入与视同销售在会计与税法上的确认原则进行了说明, 并且重点分析了几种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核算与税法中的处理方法的异同。

关键词:视同销售,会计准则,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邱明燕.对会计准则质量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国市场, 2013 (21) .

[2]李克桥.对税收法规中有关“视同销售货物”影响会计处理的新思考[J].中国市场, 2007 (27) .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9

一、资产

(一)固定资产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确认标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企业自行确定,年终复核,可调整。

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减值准备:可以在计算利润时扣除(需每年就递延税款进行调整,直至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消除)。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确认标准:企业持有、使用的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

折旧年限:规定最低折旧年限,有20、10、5、4、3年等。

预计净残值:企业合理确定,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折旧方法:直线法。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可加速计提折旧(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但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的60%。

减值准备:不可以税前扣除。

(二)无形资产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确认标准: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商誉。

摊销年限:使用寿命有限的按使用寿命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摊销。

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

减值准备:可以在计算利润时扣除(需每年就递延税款进行调整,直至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消除)。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确认标准:企业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外购商誉。

摊销年限:一般为10年,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使用年限的按使用年限摊销。

摊销方法:直线法。

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

(三)投资性房地产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折旧/摊销方法:按成本模式计量的,按期计提折旧或摊销;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减值准备:按成本模式计量的,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计算利润时扣除(需每年就递延税款进行调整,直至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消除)。

公允价值变动: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年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折旧/摊销方法: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方法。

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

公允价值变动:也不可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二、收入

(一)主营业务收入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确认的主要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不再保留继续管理权及相关收入与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特别规定:对于一次性付款的房地产销售,以应收款项足额到账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对于按揭付款的房地产销售应以交足首期且按揭到账,方可确认收入。

租金收入:按权责发生制计量,存在免租期的应将免租期计入摊销期间。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确认的条件: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及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

特别规定:分期付款的,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直接销售:发生所有权转移并取得收入。

(二)视同销售收入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债务重组或非货币交易中使用存货的,应结转销售收入及成本。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以及将货物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销售,按规定确认收入。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非直接销售: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自用、自行出租或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

(三)补贴收入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政府补贴:按补贴性质分期或一次计入当期损益。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四)预售收入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对处于建造过程中的房地产进行预售时,一次性付款并不能确认为销售。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未完工前的预售收入,按照规定的预计利润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由于涉及成本确定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据以计算土地增值税的,可以预征土地增值税。

三、成本

(一)主营业务成本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按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据实核算。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

成本中的有关支出,如职工福利费等的发生额与费用中相同的科目发生额之和要符合税法的规定,具体见费用中的明细科目。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房地产开发成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及开发间接费用。

(二)利息资本化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资本化的条件: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资本化的条件: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或销售状态的存货所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置、建设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成本。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房地产开发成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及开发间接费用。

四、费用

(一)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按权责发生制根据国家法规规定提取。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工会经费扣除限额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

(二)预提费用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按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核算。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计入开发产品成本的费用必须是真实发生的,除税法另有规定外,各项预提(或应付)费用不得计入开发产品成本。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提费用,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扣除。

(三)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入账。

2. 企业所得税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为按发生额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对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房地产开发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其中利息支出按能否分房产项目分摊和提供金融机构证明计算可扣除费用。

(四)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计入当期损益。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限额扣除(不超过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房地产开发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其中利息支出按能否分房产项目分摊和提供金融机构证明计算可扣除费用。

(五)税款

1. 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土地增值税按权责发生制计提,但仅当缴纳时才可税前抵减。

2. 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企业所得税税款不得扣除。

3. 土地增值税相关规定

可作为成本扣除的有营业税及其附加、印花税。印花税若已计入管理费用,则不得单独扣除。

五、营业外支出

各项罚款、罚金、滞纳金及捐赠支出

1.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各项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3.土地增值税

会计和税法处理 篇10

甲公司是集研发, 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开发股份制企业, 主要经营范围:生产和销售自行研发并获得国家批准的高端科技产品, 产品主要有:F产品, 销售自行研制并生产的大型电子仪器设备D, 能够承揽安装高端电子系统集成工程,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为17%, 企业缴纳所得税税率为25%, , 假设不考虑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 甲公司2008年会计利润1000万元, 2009年会计利润900万元, 甲公司年度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是3月28日。

一、特殊销售商品会计确认收入与税法处理的差异分析

(一)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规定,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例条件的, 才能确认收入: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收入确认条件中还包括中“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收入确认条件, 从税法角度分析, 在确认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时, 《通知》中均未考虑“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确认条件。税法认为, 企业的经营风险应由企业的税后利润来补偿, 国家不享有企业的所有利润, 也不应该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以此避免企业利用这种已知风险进行盈余管理, 调整税前利润, 影响财政收入的实现。因此只要其他收入确认的条件符合, 不论是否符合“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收入确认条件, 都必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规定如果企业收取合同或协议价款采用递延方式, 实际上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在会计实务中,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的价款的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应收的协议价款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合同和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冲减财务费用。而税法规定, 以分期收款销售货物的, 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例1: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向乙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大型电子设备D一台, 合同约定销售价格为500万元, 约定每年年末支付400万元, 分5年等额收取。D电子大型设备的成本是300万元。假定购货方在销售成立日的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为450万元, 实际利率为7.6%。

1. 甲公司会计处理部分:

2008年1月1日销售实现时

2008年12月31日收取货款时,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额= (500—450/5) ×7.6%=31.16万元

以后每年收取货款分录略

2. 甲公司纳税处理部分:

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1000—500+300+90-300/5-31.16=798.84万元

应纳所得税=798.84×25%=199.71万元

2008年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400-68.84=331.16万元

2008年末长期应收款的计税基础=500-100=4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0—331.16=68.84万元

应确认递延税款的资产=68.84×25%=17.21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99.71+ (-17.21) =182.5万元

如果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甲公司作如下分录:

2008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7.21万元。

(二) 销售商品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会计与所得税差异分析

附有商品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是指购货方依据合同或协议有权退货的销售方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根据以往的销售经验合理的估计退货的可能性, 通常应在商品发出时确认销售收入, 企业不能估计退货的可能性, 通常应在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而税法规定企业估计退货的部分, 在没有取得退货或没有取得实际退货证明前不得扣除, 应调增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具体举例如下:

例2:甲公司2009年11月1日向丙公司销售F电子产品200件, 单价15000元, F产品的单位成本9000元, 开出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300万元, 发票注明增值税为51万元。销售合同约定, 在2010年3月1日之前F电子产品如果有质量问题有权要求退货, F电子产品已经发出款项尚未收到。甲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 估计F电子产品退货的概率为20%。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 企业对可能发生的销售退回根据合理的估计, 确认计入为“预计负债”科目。

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2009年11月1日

2009年12月31日

从税务处理上看, 甲公司估计退货的部分, 在没有退货或在没有取得实际退货证明前不得扣除, 因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万元, 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24万元, 计税基础为0, 因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万元。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2009年12月31日

假定2010年1月15日丙公司因部分商品质量问题, 要求甲公司退货商品的20%, 实际发生销售退回时有关的增值税额允许扣减。

2010年1月15日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税法规定实际退货的部分实际发生可以扣除, 由于在2009年12月31日产生了可抵扣暂时差异24万元应转回, 会计处理如下:

二、提供劳务收入确认处理的差异比较分析

(一) 不跨年度完成的劳务确认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提供的劳务不跨年度的, 应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会计准则与税法处理相同。

(二) 跨年度完成的劳务确认收入

1. 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劳务收入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 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企业应当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 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除外。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 确认当期劳务收入;同时按照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 结转当期劳务成本。税法与会计准则对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相同, 而且完工进度的计算规定也相同。

2. 交易的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劳务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 按照已经发生劳务成本的金额确认劳务收入, 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劳务成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得到补偿的, 应当将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不确认提供的劳务收入。而税法规定企业估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得到补偿的, 企业也应当按照从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 应待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定不能够得到补偿后, 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 方可作为损失扣除。具体举例如下:

例题5:2010年4月1日甲公司同丁公司签定一项安装电子系统集成工程项目, 合同总金额为2400万元, 预期工期为3年, 预计劳务总成本1600万元, 假定2010年甲公司无合同收入, 甲公司当年发生劳务费用600万元。2009年末得知该己公司经营发生重大损失, 款项能否收到难以确定, 已经发生的劳务费用短期内难以补偿。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2010年4月1日

根据税法规定, 若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得到补偿, 不确认收入, 相应的劳务成本不能税前扣除, 因此甲公司应调增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的差异分析

让渡资产使用权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一) 利息收入的确认差异

会计准则中的利息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对外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等。税法上的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包括存款利息, 贷款利息, 债券利息, 欠款利息等。

(二) 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等。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让渡无形资产 (商标权, 专利权等) 资产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企业所得税法》没有涉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而对转让财产收入进行了规定, 具体是指转让财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生物资产, 股权, 债权等) 的所有权, 而不是使用权。

四、其他收入项目的比较差异分析

(一) 其他收入项目包括范围界定的差异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所涉及收入, 仅包括销售商品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该准则中第一章总则中第三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 建造合同, 租赁,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等形成的收入, 适用其它相关会计准则。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为收入总额。具体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入, 转让财产收入, 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 其他收入。

(二) 其他收入项目收入确认原则的差异分析

1. 税法规定, 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除了税务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 以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 但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 红利收入免税, 由此与会计确认产生的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

2. 接受捐赠会计确认与税法要求企业接受捐赠的处理一致, 不存在差异。

3. 企业发生的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债务重组收入, 汇兑收入, 违约金收入, 各种补贴收入, 不管会计上如何处理, 在税法上要求计入收入。

4.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偿债, 以及货物, 财产, 劳务用于捐赠, 集资, 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 应当视同销售货物, 提供劳务处理, 企业没有作收入处理的,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作为视同销售收入处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 (2008) 875号[S].2008-10-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财会 (2006) 3号[S].2006-02-15

上一篇:《禅宗》下一篇:分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