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问题

2024-08-20

税法问题(精选12篇)

税法问题 篇1

当代中国,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互联网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背景之下, 以网络银行为支付手段的电子商务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现行的电子商务模式之下, 商家与消费者基于第三方网站服务商提供的线上交易平台, 可以实现产品与交易商讨信息的顺畅对接。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发展, 给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带来了冲击, 并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1 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特点

1.1 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

电子商务是全新形式的实物商品销售模式。它借助网络技术背景之下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媒介, 以电子化和数字化的信息呈现形式, 基于第三方提供的线上交易平台, 实现实物商品交易数据信息在买方和买方之间的交换互通, 进而促进交易合同的顺利达成。以全方位多视使用现代信息资源交换技术为契机, 促进交易行为开展效率在电子商务线上商品贸易合作伙伴团体成员之间的有效提高, 进而实现无纸化和直接化电子商务贸易实现模式建设目标。

目前条件下, 我国电子商务贸易事业的基本操作方式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其一, 开展实物商品的营销实践, 实施线上环境的商品目录查看操作以及订单建立行为。

其二, 实施服务项目的供给, 通常是缘于当代互联网技术平台和运行数据库, 进行商业性交易信息的提供行为。

其三, 开展数字产品的销售, 在完成购买行为之后, 消费者可以通过一定的线上操作行为, 实现对所购买数字产品的拥有, 同时获取对应的处理操作权限。

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给我国各级政府税收工作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影响:

第一, 电子商务的发展, 实现了税收征收对象的大幅增加。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将给一个国家整体性的经济发展带来推动力量, 从而在单位时间之内实现对更多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财富的增加过程必然伴随税源的有效扩充, 使政府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财政收入。

第二, 电子商务的发展, 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实施手段与实施方式, 有利于税务工作机关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工作效能的增加。

第三, 电子商务的发展, 为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带来了多个方面的冲击, 在税收征管体制以及转移定价方面都带来了明显的冲击。

1.2 电子商务的基本特点

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条件下的直接产物, 是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因此, 电子商务的基本特点应当与互联网技术的相关特征联系紧密, 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 我们可以将电子商务的基本特点概括如下:

(1)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平台上的虚拟化交易行为。

(2) 电子商务是在公开化信息环境下的交易行为。

(3) 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随时展开, 其时间和空间限制比较弱。

(4) 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具有较高的效率水平。

2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工作的现存问题

2.1 税收征收管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依照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 税收行为一般都是以缴税义务人从事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各类证明材料作为计税基础, 税务工作机关往往依照这些纸质凭证开展税金申报与缴纳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工作过程, 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给这一系列的税收工作实践环节都带来了明显的冲击和变革力量, 其具体表现可以列示如下:

其一, 交易行为的实际经济收益规模难以确定。电子商务技术模式下, 商品的买方和卖房, 基于网络商务交易实践平台, 使用电子票据工具进行交易数据的填制、记录以及处理操作, 相关数据在填制后也随时可以进行随意更改, 而且也不会因为交易人对数据实施的更改行为而产生相应的记录或痕迹。

其二, 电子银行的发展, 催生了非记账式的电子货币, 可以在规避税收监管的条件下, 实现无纸化业务目标。由于这种交易行为中并不会生成有形的电子凭证, 使得本应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以及印花税等税种都无法找到恰当的征税对象。

2.2 常设机构的存在理念遭遇冲击

依照国际惯例, 企业只有在某个国家完成常设机构的设置, 并且实现该区域内的经济利益取得目标, 才能接受该国度的地域性征税管辖权。这里所谈论的常设机构, 指的是企业开展全部的或者是部分的生产经营活动行为的固定性空间场所。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 使得我国消费者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对国外商品以及劳务的购买, 由于外国商品以及服务的提供商往往并没有在我国建立常设机构, 使得我国政府无法实现对这些跨国交易行为的征税工作目标。与此同时, 我国销售商在通过线上平台完成跨国电子商务交易行为时, 则必然要面对税金的支付问题, 而且一旦涉及跨国商品以及劳务服务的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问题, 就将会出现严重的实践困境。

2.3 税金课征对象具有模糊不清的经济性质

现行税收制度往往以及有形商品经济交易实践作为税金征缴行为的征收对象, 对独立公民以及企业实体获取的一切形式的经济收益都制定了相对应的税种以及相应的征收制度,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商品与劳务贸易的概念逐渐淡化, 传统的商品提供模式逐渐向数字化的形式转化。企业只需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 就可以想客户实施专利或者是非专利技术, 以及软件制品的在线传递行为, 用户只需要使用购买到的权限密钥, 就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内容的下载和复制。就税收管理角度而言, 对于网络技术平台之下的电子化商业交易行为, 想要实现征税工作目标, 并不是很容易。

2.4 国际性的税收管辖权划分矛盾

一般而言, 税收管辖权的地理空间范围与一国的政权范围具有等同性。目前为止, 各国尚未就税收管辖权之界定与行使问题形成公认观点, 只是基于宏观的方向性观念建构视角给出了基本的指导规则。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 导致各国在收入来源确定过程中爆发巨大争议, 不同国家出于对自身国际利益的保护, 更加要求扩大本国收入来源地的管辖权行使范围。

2.5 纳税人更容易实现避税

国际互联网技术体系所具备的较好流动性, 以及隐匿性特征给各国税务征收监管部门获取税收依据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作用。美国财政部制定和发布的产业白皮书, 详细列示了电子商务事业对税收造成影响的几个基本特征:消费者匿名化、制造商隐匿其常设机构的空间区位, 税金征收主管部门不能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检查和确认来完成税源确定目标等。

3 针对我国现行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制度的初步阐释

现阶段, 我国电子商务事业领域正处于良好发展的进程, 其软硬件建设也在日臻完善,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达国家相对照, 依然还有距离, 为逐步缩短我国电子商务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要逐步开展针对电子商务产业的税收征收与管理行为, 现列示如下税收工作实践原则:

第一, 税收中性原则, 就是在实物与电子虚拟商品交易之间实现对相似收入对象的平等对待。实施征税工作不应当对企业选择市场行为模式与贸易模式造成影响, 要防止对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 适当优惠原则, 我国电子商务产业依然处于成长发展期, 为了有效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深化发展, 鼓励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开展电子交易行为, 应当对电子商务适当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并且不创立新的税收品种。

第三, 税负公平原则, 传统的实物商品交易与电子商品交易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交易方式的差异, 所以在实施税金征收的过程中应当对这两种贸易模式进行平等对待。

为了使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结合国外经验, 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以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为实践基础, 构建网络化税收工作法制环境。从原则角度讲, 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是适用于电子商务产业的, 我国应当基于现有税收领域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 同时坚守居民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 对相关的税收制度体系中的基本理念开展重新界定, 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关税征收法律条款进行相应的完备化建设实践, 并对电子商务税收制度中的相关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明确, 进而实现公平有序的税收法制环境的建设目标。

第二, 制定并实施具有充分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法律政策。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税收工作中的先进经验, 对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创建税收优惠政策, 为我国电子商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基于技术开发以及商业模式创建角度开展电子商务税收优惠政策的创制与实施工作。

第三, 对现行的税收征管法实施改良。逐步建设针对电子商务事业发展路径的税收登记实施制度, 设计并使用电子商务交易行为专用征税发票, 开展电子申报纳税模式, 逐步实现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模式的电子化建设目标。

第四, 制定并逐步完善电子商务产业的关联部门法律制度, 对金融领域以及商事领域的法律进行不断完备, 要对电子货币的流通过程实施法制化建设, 确定数字签名的法律地位, 为电子化网络支付行为的顺畅进行提供支持条件, 要逐步承认电子证据以及电子发票等票据的法律地位, 对网络安全以及外资流通领域的法条表述进行断完善, 并以立法保障的形式实现对网络环境中的加密数据的有效保护。

4 结束语

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给我国税收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要求, 我们立足于我国现有的税收法律制度,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 实现相关工作的良好预期目标。相信在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良好的发展效果。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项朝阳产业。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的税法问题, 对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特点展开了简要论述, 围绕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工作的现存问题以及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进行阐释。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金征收,税法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远见.浅析电子商务征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2]李斯嘉.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王小雪.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税法问题 篇2

一、《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

(一)税收法定主义与《立法法》的关系

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收立法的最高原则。该原则要求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构成要素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税主体的权利(力)义务只能以法律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无权决定征税或减免税收。这里的“法律”仅指由代表民意的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税收法定主义是伴随着市民阶级反对封建君主恣意征税的运动而确立的。在“无代表则无税”的思潮下,形成了征税须经国民同意,如不以国民代表议会制定的法律为依据 则不能征税的宪法原则。如英国1627年的《权利请愿书》规定,没有议会的一致同意,任何人不被迫给予或出让礼品、贷款、捐助、税金或类似的负担。1776年,美国在其《独立宣言》中指责英国“未经我们同意,任意向我们征税”,并随后在1787年的宪法中规定 一切征税议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得以处理其他议案的方式表示赞同或提出修正案(第7款第1项)。国会有权赋课并征收税收,进口关税,国产税和包括关税与国产税在内的其他税收„„(第8款第12项)[1]我国宪法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的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虽然只强调了公民应依照法律纳税而未明确国家应依照法律征税,但“因为它限定了承担纳税义务的条件-依照法律,纳税义务仅仅由法律的规定产生,其范围也仅仅限于法律的规定之内。”“这实际 上是从公民负有依法纳税义务方面,间接地规范和限制了国家赋税征收权的行使方式-依照法律”。而根据宪法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因此可以认为 我国宪法隐含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2]这是我国税收立法实行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根据。

《立法法》是规定立法制度的宪法性法律。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立法法》为依据,遵循《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税收立法自然也不能例外。但《立法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原则和宪法中规定的立法制度的具体化,其效力在宪法之下,对税法来说,由于宪法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立法法》中有关税收立法制度的规定,也应该体现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换言之,《立法法》是对税收立法形式上的要求,税收法定主义是对税收立法本质上的要求。在整个法律体系的效力层级上,税收立法固然应当以《立法法》为依据,但在税法领域内,只有形式反映本质,即《立法法》规定的税收立法制度全面反映税收法定主义 以此为依据制定的税法才可能是符合要求的,否则,税法将可能徒有“法”的形式,而不再有“法”的本质。

(二)《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的统一

《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的统一,主要通过《立法法》规定的税收立法体制表现出来。正如前文分析,税收法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公民依照法律纳税、国家依照法律征税,这里的“法律”应当是由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关所立之法 在我国应当是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所立之法,换言之,即应当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税收立法权,其他任何机关非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不得行使该项权力。在这一点上,《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是一致的,或者说《立法法》体现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所要求的具体的立法权限制度。

首先,《立法法》确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税收立法权,并且明确规定立法的表现形式是“法律”。《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八)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及外贸的基本制度。其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是指国家以强制力为后盾,依法无偿占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包括税的征收。[3]至于“„„税收„„的基本制度”,包括了税收的立法制度、征管制度等。《立法法》的规定表明,税收立法权是我国国家立法机关的专属权力。

其次,《立法法》确立了税收授权立法制度。根据该法第9条的规定,对有关税收的基本制度,如果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做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制定行政法规。同时,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也可以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65条)值得注意的是,对行政机关的授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有权做出决定。而对地方主要是经济特区的授权,只有全国人大才有权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决定。此外,《立法法》在第10条对授权立法作了原则规定,要求“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范围,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项权力,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这说明《立法法》所规定的税收授权立法维护了税法权威性,同税收法定主义是一致的。

第三,《立法法》确立了法律优先原则,即在多层次立法的情况下,除宪法外,由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处于最高位阶、最优地位,其他任何形式的法规都必须与之保持一致,不得抵触。根据该原则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根据授权所立之法、或者是出于职权对税收上位法所做出的说明或细化,都必须遵循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税收法律,不得与其抵触,效力在“法律”之下,而且,授权立法事项,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后,相应的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第11条)。当然,根据授权而制定的行政法规或地方法规也相应终止。法律优先原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维护了税收法律的权威。

三、《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的不协调

《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既有统一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不相协调的一面。正是这不相协调的一面,造成了税收立法与税收法定主义的背离,从而影响了我国税收法制建设。

1、关于税收立法权行使监督的问题。尽管《立法法》明确规定税收立法权属国家立法机关专有,其他任何机关非经立法机关授权不得行使该项权力,但对于其他机关未经授权而行使该权力的情形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或者即使规定了监督主体或监督方法,但由于操作性差而致乏力 如《立法法》第87条、第88条规定,对超越权限的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但该撤销程序如何启动及运行却没有相应规定。又如第90条规定。国务院等国家机关认为行政法规(当然包括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其他的国家机、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就违宪或违法的上述规范性文件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但上述“要求”和“建议”启动受理的步骤方式、顺序、时限等程序问题,缺乏具体规定。立法监督的缺乏,必然导致立法越权、立法侵权、立法冲突等诸多弊端。在《立法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税收立法实践中的立法异常现象就是一个明证。而在《立法法》颁布实施以后,现实中的立法异常现象仍不能得到有效的根治,从侧面也很能说明问题。

税法问题 篇3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税法;协调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含义

中小企业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简称,泛指和企业所在行业的大型企业比较,在资产总值、雇员数量、融资能力、营业能力等方面较小的经济单位。2011年6月18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我国十六个行业部门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税法的含义

税收是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宪法规定,调整国家和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维护社会经济和税收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和所有税务单位和个人所得税按照行为规则。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协调

(一)资产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协调

1.资产的计量。《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所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预付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税基”。这使得企业所得税会计与小企业内部协调。

2.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处理。一是折旧的计提方法。《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规定:小企业是用直线法折旧的依据。小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它需要加速折旧,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税的企业所得税基本相同。二是折旧时间。《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小企业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折旧,从下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这与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致。显然,《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处理上与《企业所得税法》高度协调。

3.资产的减值准备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规定: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按照资产的成本计量,没有规定资产减值,实现了与《企业所得税法》的有效协调。

4.资产减值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规定:小企业资产应当按成本计量,不包括资产减值。”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税收基础。公司持有的资产增值或贬值期间的资产,除了在国务院财政和税务部门可以确认的利润或亏损,不得调整资产的税收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按照资产的成本,没有规定资产减值,实行“有效协调的企业所得税法”。

(二)会计与税务负债的协调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负债处理上与税法协调准要体现在利息费用的确认时间点上。小企业长期贷款利息计提处理时间点与所得税法保持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应付利息日计提利息(不一定是“资产负债表日”),其利息的计提时点和所得税法保持了一致。长期贷款为小企业提供利息的会计处理时间和所得税协议。

(三)收入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协调

1.确认收入和税法的协调“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第59条规定,小企业应在货物发出和收付款或接受付款的权利,确认收入商品销售,并规定的收入,以实现不同结算方式的识别。如货物买卖的支付,支付手续完成后确认收入;销售商品按付款方式预付;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根据商品的分期付款销售;在合同期内收货物确认;对于运费的支付销售商品,在条件接收确认收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18条至24条对不同收入的确认、分期收款等规定与小企业的会计准则一致,对小企业的销售、收入没有明确规定,但前19项《增值税暂行条例》第33条规定的有关规定,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在同一天收到销售凭证。根据不同时间的货物销售或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确定销售结算。确认所得税法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完全统一。

2.协调“小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企业会计准则第60条规定的小企业,小企业应根据从买方收到或应收款的合同或约定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金额。涉及现金折扣、销售收入的商品,应在扣除现金折扣金额的,涉及商业折扣的,销售金额须按照扣减金额确定。本协议的规定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

(四)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协调

1.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协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小企业的税收政策进行了明确,体现在二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的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盈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其中补贴收入指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和其他收入补贴。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在政府补贴上并无差异。

2.税前扣除的营业外收入与税法是协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规定基本一致,主要有:存货短缺、损坏、破坏或亏损,非流动资产净损失、坏账损失、长期债券投资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不可抗力因素、公益性捐赠支出等。

三、结论

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督促小企业发展,建账建制,并不断提高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有利于依法治税,加强小企业的税收征管,也有利于税务机关根据实际负担能力征税,促进税收负担的公平性,有助于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到位。

本文从会计要素方面出发,分点分面有逻辑的阐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与协调的具体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虽然仍旧与税法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它实现了与企业所得税法最大程度上的协调,这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差异内容做出了详细的阐述说明,希望能对在2013年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王秀敏.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J].财会月刊,2011(4).

[3]孙光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与模式选择[J].会计研究,200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乔元芳.略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改革[J].新会计,2011,(11).

高职院校税法课程建设问题研究 篇4

1.1 课程开设不全或相关课程交叉性太多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只开设一门《 税法》或《税务会计》课程。从市场上通行的教材来看, 《税务会计》涉及的知识通常是税费计算与涉税事项会计处理, 而《税法》则仅涉及税费计算知识。这样一来, 课程内容存在局限性, 整个课程体系分散, 基本上不能满足财经专业学生所面向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税务知识欠缺现象依然突出。

相反, 有的院校虽然在《税法》之外加开《税务会计》、《国家税收》、《纳税筹划》等课程, 但是又没能更好的深入把握各门课程的内涵。课程定位不准, 造成不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叠, 功能互相混淆。如各税种的计算既是《税法》课程里的主要内容, 又在《税务会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两门课程同时开设则必然造成学生相同的知识学两遍, 所以税法教师在讲解相关税种的计算时, 由于受课时限制, 会将某些内容省略, 认为学生在《税务会计》课程里还会学到;而税务会计教师则认为各税种的计算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无须重复讲授, 这样就造成学生知识面上的盲点, 相关税法知识欠缺。

1.2 教材版本老化, 实用性不强

通过对高职院校税法教材的调查, 有30%的学生认为现行教材版本偏老, 内容陈旧;55%的学生认为教材重视理论与结论, 缺乏实用性;只有15%的同学认为现行教材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 有85%的同学认为现行教材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学习的需要。

由于教材选用的不合理性, 直接规范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打开教材, 似乎遍布知识点, 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 使学生觉得学习税法的目的就是要进行税务专业理论研究以及一些复杂的税种计算, 造成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就有一种心里负担。因此, 学生对税法知识留下的痕迹, 恐怕只是考前死记硬背的那些原理和结论;对于教师来说, 由于版本老化, 在备课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搜集新资料及准备案例上, 而真正对个别重要知识点的研究就少多了, 这样一来, 整个学期下来, 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特别的累。

1.3 教学方法单一, 实践性教学严重不足

高职学生大多数较为活泼, 兴趣较为广泛, 一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照本宣科, 学生就会说活、干别的事情, 而不是认真听老师讲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不要过分依赖教材, 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授课, 先讲税法定义、职能、原则、以及构成要素, 再讲增值税、消费税等有关具体税种等内容, 然后再做一些习题, 那么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这么多抽象和枯燥的理论,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 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面向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并重, 两者互相融合, 交替进行。但是, 当前高职院校的税法课程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偏弱的现象, 实践课时很少, 更没有系统科学的对应实训教材, 有的学校课程计划里甚至根本就没有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 有的学校实践条件简陋, 实践形式单一。比如《税法》课程, 其实践课可能就是象征性地填几张纳税申报表, 时间既短, 内容也不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有些学校把《税法》的实践课与《财务会计》合并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当中, 手工会计模拟在实验室进行, 共用一套财务会计资料, 完全没有突出税务会计应集中训练的内容, 以上现象的普遍存在, 使得许多院校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此外, 笔者在对会计专业高职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 很多学生因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电子报税软件, 当工作中需要利用报税软件进行网上申报时产生极度不适应感。事实上, 大多数职业院校都没有配备这类实训设施, 也没有进行过类似训练。

1.4 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方式传统化, 体现不出公平

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一般属于考试课程, 其考试基本采用闭卷形式。笔者认为, 考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 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 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税法课程, 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 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应采用灵活的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查, 而不是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2 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健全课程内容体系, 力争重复内容最小化

各高职院校应深刻反思当前财经专业税法课程的设置情况, 在准确定位各专业所面向岗位群的基础上, 深入进行各专业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分析, 重新构架各专业所需要的税法知识体系, 据此来设置相关课程, 既要避免开课不足、应有知识的欠缺, 又避免了盲目贪多求全。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税法知识的要求与财政、税务专业的学生应有所不同;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有别于会计专业。根据会计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群, 税费计算与申报及涉税会计处理应是其主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之一。笔者认为, 高职会计专业应将《税务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 取代《税法》课程;同时开设《税务筹划》作为选修课, 以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财务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较之会计专业有所延伸, 其核心岗位能力还应包括筹资管理, 进而可细化到减轻企业税务成本, 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因此, 应将《税务筹划》也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税务、财政专业则不必开设《税务会计》课程, 税务专业可将《税法》与《税务筹划》作为必修课, 财政专业仅需开设《国家税收》课程即可。同一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应按照知识的递进性依次开设, 如会计专业, 应由《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税务会计》, 及至《税务筹划》, 并要严格区分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课程特色, 力求把重复内容缩减到最小。

2.2 选材应从新、符合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1) 在教材的选取上, 应采用符合高职高专特色的教材, 而不是迷信教材编写人员的权威性。只要是符合当前教学的特点, 就可以采用, 但最好使用与现行国家税制比较接近的版本, 当然教师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来编写教材。

(2) 高职税法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经济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以实践应用为基础, 以理论为辅。高职税法应明确将提高学生税务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在高职税法教学中, 应贯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不用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 而应把重点放在纳税实际操作方面, 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税法的计算及涉税实务操作能力。

(3) 教材的选取还应考虑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相挂钩, 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刚毕业的时候可能从事办税员工作, 但从长远看学生必然向往会计实务界顶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而税法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 所以本课程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基本接近注会考试税法课程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 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方可为将来参加注会考试打下基础, 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知识、素质和能力准备。此外, 课程内容的确定也应兼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需要。

2.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

(1) 确保实践性教学课时。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要加强税法实践课程的建设, 就是要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 适当增加实训课时, 争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力求达到1∶1, 同时应扩充税法实训科目, 选择或自编合适的税法实践教材。

(2) 强化税务模拟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场所。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实训经费投入, 购买仿真电子报税软件并建立仿真性强, 能全方位模拟税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税务模拟实验室, 由学生独立完成电子报税业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电子报税的流程, 增强动手能力, 缩短就业适岗期。同时应把税务工作有创新、有成果的注册税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加强税法专业教师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税法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税法专业教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 提高税法教师的实践技能, 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定期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培训, 或是专业进修, 经常到企业从事报税的实践操作工作。应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 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 向税务部门、税务师事务所、大型企业聘请税务专家、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担任客座教授, 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税收教学工作, 进行教师培训, 又担任税收实践课程教学, 弥补在校税收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对未经过实践锻炼, 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 可与税务部门联系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 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让税法教师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税法实务操作, 并能够解答税法工作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税法专业教师只有深入实际, 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 才能更好地进行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组织和准备以及实践课程的操作和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税收实践教学, 更好地指导学生。

总之, 除实践课教学以外, 税法课程在理论课教学中同样应注意深入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 避免空洞的理论讲授, 应大量采用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任务驱动为导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如可以对于税法的职能和原则等有关内容作些删减;在讲述税法要素时, 可以联系后面的现行具体税种进行讲述, 使这些抽象的概念生动起来。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尽量选择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案例, 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 直至解决问题, 将复杂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平稳过渡。

2.4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 完善评价体系

(1) 考试题目可以灵活多样, 考试形式不拘一格。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国家税法课程应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制度, 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小组答辩、操作或者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手段。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 加大对技能知识的考核, 如设计相关的企业纳税申报资料, 要求学生填制纳税申报表;给出企业相应的资料, 要求学生设计纳税筹划方案等。以实际案例分析为主, 尽量避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

(2) 要将平时的考核和期末成绩有机结合起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 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 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 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增强对税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 以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分析为主, 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最终该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是综合性的, 其总成绩应由多次学习活动构成。平时成绩 (到课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心得报告、小论文等) 应占到40%左右, 期末考试应占到60%左右。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不仅可以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病,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使考试更加公平、合理。

摘要:从分析农业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 对高职税法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高职院校税收课程教学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税法,课程,教学,建设

参考文献

[1]明光兰.新编税法及纳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金标, 邵露.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12) .

税法问题 篇5

这一点应该是共识。

因为需要退的是出口以前已经缴纳的增值税之和(含出口环节本身应纳的税额),也就是出口企业的销项税,但出口环节免税,应该退的就是出口以前环节(不含出口环节)已经缴纳的增值税之和,也就是出口企业的进项税。

二、两个假设:出口货物的税率等于退税率、无免税购进的原材料。

1、基本公式为:本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的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内销及库存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内销及库存货物的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因为:增值税出口退税退的是出口企业的进项税,所以上述公式继续

=当期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此时,就是一个互相抵消的过程。如果应纳税30000元,应退税20000元,则互相抵消后应纳税10000元,应纳税额大于零,不退税。如果应纳税额30000元,应退税35000元,则互相抵消后应纳税-5000元,应纳税额小于零,应退税5000元。

所以,税法规定:应纳税额小于零时才予以退税。因为在应纳税额大于零时,国家其实已经退过税了——————-以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形式。

结论:“抵”是退的一种形式!

2、应纳税额小于零的两种原因分析

值得注意的的是,上述所举的例子仅是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的一种情况。即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大于零,却小于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此时的应纳税额就是抵减后的实际应退税额!

推动税法修订的力量 篇6

“税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和遵守,而公众能够参与到立法过程正是税收立法的巨大进步”。

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外发布公告称,将于9月27日就《個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中有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举行听证会。这也是全国人大自《立法法》颁布之后首次举行立法听证。

此次听证会的陈述人选定为三类,1.年满18周岁,有工资、薪金收入的公民15人至20人;2.草案起草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代表各1人;3.全国总工会的代表1人,东、中、西部省、自治区财政或者税务部门的代表共3人,直辖市财政或者税务部门的代表1人。

“这是向税务立法民主化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隆亨说。刘介绍,过去中国长期采取的税法立法模式为:先由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起草草案,再报国务院法制办审查通过后,上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国务院通过后提交给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或财经委员会,再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颁布,成为正式的法律。

2005年6月,刘隆亨所在的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给国务院法制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写了一份有关个税改革的意见书。

“过去在立法环节当中,专家比普通民众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建议,但这并不能代替民众参与立法,税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和遵守,而公众能够参与到立法过程正是税收立法的巨大进步。”刘隆亨说。

在此不久前新浪网进行的一个有关“个税起征点多少合适”的小调查当中,短短数日之内投票网民超过了30万,其中66.96%的网民选择起征点应在1600~2000元。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投票人数也是类似调查当中不多见的。

“税法是典型的公法,按照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立法应该由全国人大制定,而政府必须依据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征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汤贡亮说。

但在目前的财税法律体系中,只有3部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正式税法和一部《税收征管法》,大约30部是国务院颁布的税收条例,50部是财税部门的规章,另有5000个行政部门的通告。

“这种4:30:50:5000的结构,对税制稳定不利,也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不利。”汤贡亮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1985年,全国人大又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而这也成为行政部门主导税率调整和征免税收项目的权力来源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位人士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授权行政部门制定税收条例有助于尽快形成财税法规体系,但是目前国家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有关征税项目、免税项目和税率调整等制定和修改税法的核心内容,其权限应当归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215年,在著名的英国《大宪章》中出现了“无代表则无税”的思想萌芽,而到了1689年的《权利法案》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国王不经国会同意而任意征税,即为非法”的原则。在中国法学会财税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看来,税收依法而定正是对征税权力的一种限制,也是保障公民财产权利的基本要求。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问题及完善 篇7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问题及成因

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指导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对日常税收活动进行有计划地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的一项制度。税收征管包括管理、检查、征收三个环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 税率偏高,税率档次设置不合理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15%,新加坡的为2%~28%、马来西亚的为1%~29%、日本的为10%~37%、美国的为15%~39%,与这些重要的贸易伙伴国税率相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5%~45%,明显偏高,而且税率档次的设置不合理。这使得我国出现收入大户偷逃税款,税款严重流失的现象。按收入来源不同分类征税,虽便于操作,但显失公平,不考虑纳税人负担不同而以统一税率征税,也有悖公平税负的理念。

2. 征管手段单调,征管技术落后,法规不完善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仍停留在手工操作水平上,计算机运用主要集中在税款征收环节,纳税稽查主要靠手工,税务机关的计算机未能实现与海关、企业、银行、商场、财政、政府等等的联网。各地信息化改革进程不一,计算机使用程度差异大,个人所得税征管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未能实现统一的征管软件,信息不能共享,影响了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审核,降低了效率。

3. 偷税现象比较严重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个人收入的多元化、隐蔽化,税务机关难以监控。公民纳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富人逃税、明星偷税好像是习以为常、无所谓的事情。由于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在征收上的缺陷,致使个人所得税税源流失现象十分普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有主观故意和客观必然两重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制度所致的客观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应该采取不同措施加以完善或要求制度本身做出重大调整,以使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富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和人性。个人所得税可以说在我国是征收管理难度最大、偷逃税面最宽的税种。

4. 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增加了近百万倍,1980年只征收了18万元,现在接近1500亿元,现在它占了全部税收的7%.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这个比例还很小,比如美国近年来联邦总收入,包括个人和企业所得税、流转税以及社会保险和退休金中,个人所得税约占50%,其中企业所得税仅为个人所得税的大约五分之一。而在我国,企业所得税超过个人所得税的一倍还多。北欧的一些国家个人所得税还更高。这些数据说明虽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有了很大增长,但是还远远没有征够。反过来讲,其他各种税收则大大征过了头,或者说,政府在其他方面多征了许多税,导致个人收入的减少,因此个人所得税也相应地减少了。

造成以上几点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行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税制设置上的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和合理性,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其调节个人收入的要求。造成贫富阶层税务负担不合理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现行的征管体制。目前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工薪阶层的收入主要是工资薪金所得,由于有明确的扣缴义务人,一般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就有单位代扣了,虽然这里也存在漏洞,但同许多高收入者比起来要简单得多。

2.税率结构不合理,费用扣除方式不科学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用的是分类计征模式下的超额累进与比例税率并存的税率。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环境分析,累进税率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是过高的边际税率不利于我国民间投资资本的形成,不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成长阶段。二是税率设计过于繁杂。操作难度大,不适应我国现有的征管水平。三是级次过多的边际税率,使相当多的纳税人不能接受,在实际执行中形同虚设,反而由此使许多纳税人为了降低边际税率档次而想方设法隐瞒各项所得。

3.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给予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由于税务机关只注重税款的查补而轻于处罚,致使许多人认为偷逃税即便被查处了也有利可图。据统计,近几年,税务机关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罚款仅占查补税款的10%左右。另一方面,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由于没有规定处罚的下限,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因而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违法者得到庇护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客观上刺激了纳税人偷逃个税的动机。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完善的思路和方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依法治税,总的来说,就是要依照税收法律管理税收,达到依法管税、依法征税、依法纳税。个人所得税不仅通过税种、税率、税基调节收入水平及产生收入的要素条件,决定着政府调节收入的力量,决定着市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政府通过财政支出进行个人收入调节的力度。正因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相关工作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其“社会调节器”的作用。

1. 加大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在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法制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税收领域坚持依法治税,实行税收法制,是必然的历史选择。税务机关要在全社会倡导“缴税光荣,偷逃税可耻”,形成“公平税赋”的良好氛围。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税收相关知识的咨询,以及税收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他们了解为什么纳税、纳多少税和怎么纳税等问题。同时,个人所得税征管人员自身要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税收政策,充实稽查力量,广收案源信息,开展各项征税内容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着力程序化,提高执法水平,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要出面规范、引导,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各级领导要带头纳税。

2. 扩大税基、调整税率、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交纳人群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薪阶层,第二位是在中国的外国人,第三位才是民营企业主、个体户、大明星等这些富者。我国应看到世界减税趋势,应对工资、薪金计税依据起征点重新设计,将过去按800元扣除数提高。税率参照别的国家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对家庭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应采取低税率计税。应着重加大对高收入人群和非劳动所得的征税力度和监控力度,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于隐蔽性较大的容易造成漏征漏管,使国家税收流失的这部分富人个人所得税收入,税务机关可从地域上进行控管,用切实手段及有效措施使其个人的“隐性收入”显性化,并提高征收比例,必要时可采取加成征收的办法,运用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其他税种进行双重调节,以免其偷漏税,使损失最小化。

3. 建立新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

建立以家庭为基本纳税单位,以综合收入为税基,实行单位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为特征的综合所得税制。正常工资收入个人所得税由单位代扣代缴,除此之外其他收入由职工自行主动申报,由纳税人将统一制发的表格填好后交税务局,这实际上也是对纳税人自觉程度的一种考验,若有隐瞒欺骗,一经查出,都得课以重罚。同时财政、税务部门运用税收的再分配属性,在个人所得税调节方面对低收入贫困人群进行政策倾斜,制定相应的优惠、福利性政策和措施。

4. 加大征管手段的科技含量

要着力信息化,提高征管水平,建立具有开放性、监控性、标准性、高效性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体系。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公民收入监督信息共享体系,有效地对公民收入所得进行监督,使个人所得税公民据实申报,打击偷逃税行为,工商、司法部门查清公民财产状况成为现实。开发适合实际情况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软件,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个人收入及纳税情况进行及时地跟踪监控。条件成熟时,可实行网上申报和银税联网。

5. 加强部门合作

个人所得税纳税客体较为分散,单靠税务机关的力量是远远不够,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靠各个方面提供税源信息,以法律形式明确有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

在西方“惟有税收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可谓一言道出了税收的重要性。在中国,应确立这样一条信念:个人所得税与国家与个人利益紧紧相联,你我他都来踊跃缴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全国相当多的省、市,个人所得税已成为地方财政一项重要的支柱。但仍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现象相当普遍、严重,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等弊端客观存在。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征管制度

参考文献

[1]董树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的分析[J].中国税务,2003

[2]夏秋: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几点设想[J].上海财税,2003

[3]杨崇春:《有关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几个问题》.《税务研究》2001年第9期

[4]杨宜勇:公平与效率[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5]袁振宇:税收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索伟:中国税收流失规模测定[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1996

[7]黄苇町:中国的隐性经济[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

对我国现阶段税法解释问题的思考 篇8

一、税法解释的概念

所谓税法解释是指一定主体对税收法律文本的意思所进行的理解和说明。从定义可以看出, 税法解释属于法律解释的范畴, 只不过解释的对象是税收法律。在这里说的主体指的是有权解释的主体, 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和有关行政机关。在税收法律适用中, 立法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对税法具体适用问题进行解释。由此可以看出, 税法解释制度的现状决定于该国税法法律规范体系和法律解释制度。

二、我国现阶段税法解释现状

根据法律规定, 根据有权解释的机关不同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目前, 由于我国立法机关赋予了行政机关大量的立法权, 而且立法机关又怠于行使税法解释权, 使我国的税法解释制度出现了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软弱, 行政解释一支独大的现状。

所谓税法的行政解释, 即指由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税收法律和法规所进行的解释。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税收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根据我国税法的现状, 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税收法律、法规所进行的解释往往包含在它们所制定的实施细则中, 如1994年1月28日《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就是对《个人所得税法》的条文做了必要的补充规定和具体说明解释;另一种是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所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如1993年2月《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本细则由财政部解释, 或者由国家税务总局解释”。

三、税法行政解释的作用

(一) 有利于法律和政策的适用。税收法律一般都有概括性的特点, 在适用中要具体化。如《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都有条文规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行政解释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明确了征纳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其次, 在税收法律执行过程中, 受各自利益的影响, 征纳双方往往对某一条文的理解不一致, 并由此产生矛盾, 解决的办法就是可以通过解释, 统一认识, 消除歧义, 尤其是在某些税种的征收范围、计税依据应该明确。

(二) 有利于弥补立法的不足。一是解决了税法没有规定或者立法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例如新增值税条例出台对以前年度的库存、废旧物资的收购、电力等纳税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随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一系列行政解释就大大的解决了立法中没有的规定。二是填补立法不配套的问题。例如税制改革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税种, 但有些老税种还仍在执行。新法与旧法之间的一些不配套问题时有产生, 对此的行政解释弥补了立法不配套的问题。三是调整程序法与实体法不是同时颁布施行而产生的在适用法律上的矛盾。我国税法的颁布是程序法《征管法》制定在前, 实体法制定在后。新税制与已出台的程序法之间出现的不配套问题, 只有先以行政解释作调整, 待时机成熟再修改。四是补救立法滞后的问题。我国现行税收工作中, 税收的立法可以说刚刚开始。但国家的财政收入95%来自于税收。仅靠现有的立法还不足于保证税收及时足够入库。如当前偷税漏税严重的问题, 一些西方国家纷纷制定了偷漏税法。在这方面我国的立法还跟不上现状, 为此,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关于惩治偷税漏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作为刑法的有关司法解释, 弥补了立法滞后的问题。

(三) 有利于为立法提供有利条件。税收的立法在我国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修改许多重要的税收法律, 都离不开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大量的税法行政解释。如新增值税的出台, 是经历了老增值税的逐步完善实践才形成的等等。

四、税法行政解释产生的问题

行政解释在税法执法中担任如此重要角色的情况下, 对行政解释的限制、监督却没有跟上, 行政解释的过度“繁荣”致使整个税法解释制度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首先是税法解释主体的混乱。现阶段, 我国对税法作出有权解释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所属关税税则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 同时还包括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多部门多层次都有权解释税法, 但又缺乏协调, 容易造成执法上的困难和不公平。其次, 行政机关是执法机关, 同时又赋予其法律解释权, 容易造成权力滥用, 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另外, 我国现阶段行政解释的公开化没有实现。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行政解释是以“通知”、“批复”等形式作出的, 带有明显的行政机关体系的内部化色彩, 故一般都是上级对下级的指导、指示和意见, 对于处于税务行政机关这个共同体之外的纳税人来说, 是完全隐秘和封闭的。

五、完善我国税法解释问题的建议

(一) 加大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在税法解释中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的民主机关, 其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解释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立法机关任务繁重, 加上税法解释工作专业性和实践性特别强, 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多。司法机关也是如此。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应该逐渐改善这种情况, 加大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力度, 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对法律法规进行解释。

(二) 对税法的行政解释应持一种适当从严的原则。从严解释原则认为:由于税收法律与纳税人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 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征税, 所以在对税法进行解释时, 赋予文字的含义应是它本身体现出来的含义。如果逾越了这一限制, 那就不再是解释法律, 而是修改、补充或制定法律, 有可能创设新的纳税义务, 这无疑将损害纳税人的利益。即使法律确实存在漏洞或不完善的地方, 在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程序解决之前, 任何执行部门或司法部门都无权去做法律没有明确形诸文字的东西, 否则就是对国家的最高权力-立法权的侵犯。在我国现阶段, 普遍存在着行政效率低下, 执法不严, 徇私枉法的现象。如果不适用从严解释原则, 赋予行政机关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会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和以权谋私现象的流行, 所以应该实行一种适当从严的原则。虽然不能完全的拘泥于法律的规定, 但是变通过程要有严格的依据和变通程序。

(三) 加强对行政解释的监督。除了传统的监督以外应重点强化司法的监督。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诉讼事项。这实际上就将司法机关的对行政机关的税法解释权的监督权力给剥夺了。本文认为应当改变这种情况, 发挥司法对行政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2].方睿.论税收法定主义.中国财税法网, http://www.cntl.cn/show.asp?c_id=485&a_id=2966

[3].刘卉.初探税法解释的原则.中国财税法网, http://www.cftl.cn/show.asp?c_id=329&a_id=406

税法问题 篇9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

国税发[2005]9号文规定, 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其计算方法是先将纳税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 按其商数对应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纳税人当月取得工资收入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 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 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新税法规定的扣除金额虽有所增加, 部分级别税率降低, 但依然存在临界点税负不公问题。

例如:张恒12月工资收入5 000元, 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分别为108 000元和108 012元, 则应纳个人所得税:

全年奖金108 000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108 000×20%-555=21 045 (元)

全年奖金108 012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108 012×25%-1 005=25 998 (元)

即多发了12元奖金, 却要多缴纳4 953元个人所得税, 出现了“年终奖越多, 税后所得越少”这一怪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采取除以12找税率、速算扣除数, 然后用“ (除以12的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2个月”的计算方法, 虽然税额减少, 但更适合那些以全年业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白领阶层。仍以张恒为例:

全年一次性奖金108 000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 (108 000÷12×20%-555) ×12=14 940 (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108 012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 (108 012÷12×25%-1 005) ×12=14 943 (元)

即多发了12元奖金, 多交纳3元个人所得税, 符合税负公平原则。

二、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税方法

在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 费用的扣除依然沿用原标准, 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 4 000元以上的, 减除20%的费用, 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部分所得的税负相对较高, 有悖税负公平原则, 并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严重脱节。虽然对稿酬所得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对应纳税额减征30%, 但高税负使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张易本月工资薪金收入5 000元、汪尔本月对外提供劳务取得报酬5 000元、李参本月取得稿酬5 000元, 三人的纳税情况分别为:

张易:工资薪金收入5 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按照2007年相关规定, 应纳税额= (5 000-2 000) ×15%-125=325 (元) ;在2011年9月1日以后, 应纳税额= (5 000-3 500) ×3%=45 (元) 。张易的应纳税额由325元降到45元, 税负大大减轻。

汪尔:劳务报酬5 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 (1-20%)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 000× (1-20%) ×20%=800 (元) 。

李参:稿酬5 000元, 超过4 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1-30%) =每次收入额× (1-20%) ×20%× (1-30%) =5 000× (1-20%) ×20%× (1-30%) =560 (元) 。

这三人均取得了5 000元收入, 但税后所得各不相同, 尽管国家对稿酬所得有优惠政策, 但其税负依然数倍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负, 使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未落到实处。建议对这两项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同步改革, 紧跟经济发展步伐。

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计税方法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为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费用扣除与企业所得税类似。但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由原来的33%降为25%, 而个体工商户的税率没有变化, 相较而言税率偏高。

当然, 此次个税改革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做了一些调整, 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 000元调整为15 000元, 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具体如下:

这样的调整使税负有所降低, 但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相比个体工商户税负依然较重。例如, 当一位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 000元时, 调整前应纳税额为300 000×35%-6 750=98 250 (元) , 调整后应纳税额为300 000×35%-14 750=90 250 (元) , 税负降低8 000元, 依然远远高于企业所得税15 250元 (90 250-300 000×25%) , 若此类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 则税负差别会更大, 小型微利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为60 000元 (300 000×20%) , 个体工商户多纳税30 250元。

四、财产租赁所得计税方法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其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 减除20%的费用, 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当一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时, 减除800元费用的扣除标准也是沿用几十年前的费用扣除标准, 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有失税负公平原则。

在确定财产租赁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纳税人个人可扣除的费用依次为: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准予扣除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必须提供有效、准确凭证证明由纳税人负担, 并且修缮费以每次800元为限。现实中个人出租财产时提供有效的修缮费凭证比较困难, 由此导致个人财产租赁所得税负的增加。若将此项规定改为固定提取扣除修缮费, 相当于企业大修基金, 同时加强监管, 提高其可操作性, 以保证税法的精神落到实处。

摘要:个人所得税在缩小贫富差距、调节收入分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新个人所得税法在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方面存在临界点税负不公问题, 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等的税负依然偏重, 有必要加以完善。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参考文献

[1].个人所得税法 (2011修正) .主席令第48号, 2011-06-30

税法问题 篇10

新企业所得税法 (以下称新税法) 实施后, 企业原先常用的一些避税方法已经失效, 比如:设立“假合资”企业、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注册、区外经营”等。目前企业常用的避税方法主要分为4大类:转移定价、负债筹资、避税港和基于税收优惠政策的避税等。

(一) 通过转移定价避税

转移定价 (Transfer Pricing) , 是指在经济活动中, 关联方为了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过程中, 不依照市场买卖规则进行交易, 而是根据双方的共同利益来定价, 以达到少纳税甚至不纳税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 产品转移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

转移定价基本做法是:在关联交易活动中, 盈利较多的企业, 通过高价买入或低价卖出等方法, 将利润转移到亏损的关联企业, 以达到避税的目的;或实际税负较高的企业, 通过上述方法将利润转移到实际税负较低的企业, 同样达到避税的目的。

关联企业运用转移定价避税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有形财产的购销、转让和使用。如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机器设备、工具、商品 (产品) 等有形财产的购销、转让和租赁业务。

二是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权、版权 (著作权) 、商标、牌号、专利和专有技术等特许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等工业产权的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的提供业务。

三是融通资金。包括各类长短期资金拆借和担保、有价证券的买卖及各类计息预付款和延期付款等业务。

四是提供劳务。包括市场调查、行销、管理、行政事务、技术服务、维修、设计、咨询、代理、科研、法律、会计事务等服务的提供等。

五是成本分摊协议。成本分摊协议是指关联方之间达成的一项协议, 用以分担参与各方在研发、生产或获取资产、劳务和权利等方面的成本与风险。同时, 确定研发、生产或获取资产、劳务、权利等活动的结果带来的各参与方利益的性质和范围。

成本分摊协议和转让无形资产、提供劳务比较相似, 区别在于成本分摊协议的对象是企业与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费用。关联方如果不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分摊此类成本, 可随意在集团内部调节利润, 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

(二) 通过负债筹资避税

负债筹资又称资本弱化、资本隐藏、股份隐藏, 是指企业采用债权方式替代股权方式进行筹资, 人为地增加企业成本, 减少企业的应税所得, 从而达到少纳税的目的。

一般来说,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主要有3个渠道:自我积累、借贷 (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 、发行股票。其中自我积累的资金是企业税后利润, 而发行股票应支付的股息也是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均不允许税前扣除, 只有借贷利息支出可以作为企业费用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以冲减利润。因此, 一些企业以借款的方式代替筹集股本金, 增加税前扣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从而达到少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三) 通过避税港和受控外国公司避税

避税港, 也称避税地或避税乐园,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繁荣本国经济, 在本国或确定范围内, 允许外国人在本国投资和从事各种经济贸易活动取得收入或拥有财产可以不必纳税或只需支付很少税收的地区。目前主要的避税港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卢森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

通过避税港避税的基本做法是:在避税港设立受控外国公司, 将海外投资收益保留在受控外国公司, 不分配或少分配本应归属于我国企业的利润, 实现避税目的。

(四) 基于税收优惠政策的避税

新税法所列明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企业合理运用, 属于“节税”的范畴, 但有些企业为享受这些优惠政策而对自己的经济活动做一些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 则属于“避税”的范畴。比如, 新税法第二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可将大企业分设为数个小型微利企业;第三十条“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因此在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期间, 应尽可能多安排各类费用支出, 甚至将以后各期的费用提前支付等。企业可以仔细研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结合企业自身具体情况逐条对照, 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避税方法。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反避税条款

针对上述企业避税行为,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中, 参照国际通行的一些反避税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反避税条款:

(一) 针对转移定价避税的反避税条款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中, 对关联方的认定、独立交易原则、转移定价调整的方法、成本分摊协议的原则、预约定价安排等作出了规定。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 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 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独立交易原则, 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 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调整的“合理方法”包括:

1.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的价格进行定价的方法;

2.再销售价格法, 是指按照从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方的价格, 减去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销售毛利进行定价的方法;

3.成本加成法, 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进行定价的方法;

4.交易净利润法, 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取得的净利润水平确定利润的方法;

5.利润分割法, 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进行分配的方法;

新企业所得税法还规定, 企业可以就其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 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与税务机关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 达成预约定价安排。也就是说纳税人与税务部门就转让定价的计算方法等问题事先达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变事后调整为预先约定, 变“治病”为“防病”, 减少转让定价处理中的不确定性, 提高效率。

(二) 针对负债筹资避税的反避税条款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中, 对债权性投资的定义和范围、利息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等作出了规定。

按照新所得税法的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准予税前扣除;同时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 (金融类企业比例为五比一, 其他类企业比例为二比一) 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 针对避税港和受控外国公司避税的反避税条款

新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由居民企业, 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12.5%的国家 (地区) 的企业, 并且不是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 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 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换而言之, 在避税港设立的子公司, 如果利润不分配或少分配, 一定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举是出于合理的商业目的而非避税。

(四) 一般性反避税条款

一般性反避税条款是指除以上3项有针对性的特别反避税条款以外的兜底性反避税条款。

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 税务部门可将其判定为“避税”, 并实施纳税调整:

1.存在一个安排, 即人为规划的一个或一系列行动或交易;

2.这个安排“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

3.企业从该安排中获取了税收利益, 即“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

三、企业避税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避税时, 除了会产生直接的筹划成本, 如外聘税务师或会计师、律师进行筹划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 企业财务部门自身进行税收筹划产生的人力、财力成本外, 还会产生多种非税成本, 如机会成本、财务报告成本、违规成本等。因此, 考虑多种成本、统筹兼顾, 是进行企业所得税避税的重要思路。

(一) 把握好避税与偷税的界限, 避免违规成本。

必须以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前提, 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并承担法律责任, 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 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轻重, 兼顾税种与税种之间的筹划。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等多种税收, 因此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筹划时, 不应孤立进行, 而应与其他税种的筹划综合考虑, 特别应兼顾所得税与流转税之间的筹划, 全面考虑企业总体税负的高低, 否则有可能企业所得税少交了, 但其他税却多交了, 企业总体税负并未下降, 导致总体税收筹划失败。

(三) 综合考虑非税成本。

浅谈税法的谦抑性 篇11

关键词:谦抑性;税法;纳税主体

一、“谦抑性”的法学理念分析

日本刑法学者最先将谦抑一词应用在刑法理论中,在日语中,“谦抑”代表的是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指的是个体能够养成谦逊的态度,进而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大意是一个人如果看到比自己身份低微的人,不应当说出过分的话,作出过分的行为。同时,从刑法中引入“谦抑”词汇,侧重的则是国家在法律运作过程中,对个人应当采取节制的态度。随着谦抑理论的发展,“谦抑原则”逐渐作为刑事定罪的基本原则,还有另一个名称即必要性原则。大致意思是,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刑罚的使用,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代替刑罚,即在惩罚方面付出最小,但是能够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即目的在于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按照谦抑原则,如果刑罚规范中的禁止性内容,可以通过民事、商事以及经济等其他手段,对一些行为进行控制和方法时,就不应当使用刑事处罚。

在税法中,采用刑法“谦抑原则”,其主要是在税法中的利用,指的是税法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特质,在国家刑事税收权力的过程中,应当对税收权力有所收敛,同时对私权有所敬畏。税法的物质制约性,从本质上而言,具有谦抑性基因,税法均衡纳税主体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纳税主体,税法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应当保证谦抑性。

二、“税法谦抑性”的概念分析

税收和税法经过了三个發展阶段,分别为古代、近代和现代。根据历史经验证明,税收是形成税法的基础,税法是形成税权的基础。市场经济形成之前,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即此时,有税收,但税收的主体并不是国家。在古代和近代的阶级社会,法律对立性十分明显,因此税法仅规定纳税人义务是税法的重心。

“税法谦抑性”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统治意识。从真正意义上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形成和发展,国家和君主相互分离,税收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如果不能够依赖税收,那么政府也就不存在核心机构。此时国家职能无法履行,也无法支持国家的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逐渐变小时,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对一些利益做出了妥协和让步,反应在了整个税法。比如有些条款具有比较强的阶级性,随着这种变化,体现了越来越多的民主和公正。虽然此种目的是为了考虑统治阶级的最终目的。

按照该观点,笔者认为,刑法谦抑性既然能够作为刑法价值理念中的重要一种,那么“谦抑性”也应当作为重要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整个税法中。需要指出的是税法的谦抑性是起源于税法天然具备的特性,是一种制度性产物,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特定的制度环境里,不管是经济环境,还是政治环境或者文化传统环境,对于“税法谦抑性”理念和制度形成的过程中,其影响力十分小。

从经济层面而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中的重要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作为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即在利益配置的前提性,税法谦抑性的使用才具有比较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政治层面上来说,民主、宪政和财政立宪等已经逐渐成为政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此时“税法谦抑性”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和实现基础。但是从文化传统方面而言,税收道德文化、民主文化以及宪政文化的完整,才能够使得税法谦抑性体现得更加明显。

三、税法物质制约性决定税法谦抑性

(一)税法谦抑性遏制税收国家超越职能征税

税法谦抑性可以对税收国家超越职能的征税冲动予以遏制。国家通过对征税权的克制,能够有效展现仁爱、宽宏的一面。而这些均是人们所推崇的价值。如果国家能够将该价值面在税收层面予以体现,那么将会更好造福公共利益,同时国家对于公民而言,其地位也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使得国家在公民的严重,更加具有归属性和神圣性。

(二)税法谦抑性遏制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自治领域

税法谦抑性对政府的要求是不应当让其在经济自治领域随意进入,或者通过一些方式对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予以增加,该情况将会导致整个经济活动失去活力。此时,需要政府对其税权予以收敛,对税款应当做到三点,即聚之有度、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唯有通过该种方式,政府才能够真正为人民谋取福利,才能够得到纳税人的信任和赞扬。

税法的谦抑性,还需要征税机关对益谦亏盈的道理有所明白,对整个征税工作要做到内省谨慎、谦恭廉正,对纳税人有着一颗谦虚和蔼的心,不仅能够更好的消除纳税双方的对立和反感心理,同时还可以维护良好的税收征管秩序,使得征纳税关系越来越好。

四、税法利益性丰富税法谦抑性内涵

税法作为社会分配关系,所代表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因此税法具有利益性。该种利益性以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公共利益和纳税人的个人利益。但二者也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具有很强的不可分割的关联性,需要一方对另一方的利益予以充分的尊重。此时不仅不会损害到对方的利益,进而将自身的利益和对方利益进行相互统一,决定了税法的谦抑性内涵。

第一,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税收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是向纳税人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进而保障全体纳税人的公共利益,唯有向征税主体向纳税主体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纳税主体才能在拥有自己财产的基础上,向征税主体纳税。

第二,征税主体的公共利益还将纳税主体的个人利益包含在内。因,征税主体的公共利益,从实质上来说,即是所有纳税人的个人利益的综合。虽然人们认为征税主体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比较,更具有优越性。在立法过程中,也对征税主体赋以权力。

第三,对双方利益予以兼顾,在利益兼顾的基础上,形成税收契约,双方均能够良好遵守。

换一种说法,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的利益是相互交织,可以说所有税法均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相互博弈的后果,但是其目的自安于保证二者的平衡。税法均衡的过程,其实是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交杂的过程,谦抑性是其重要内涵。税法的谦抑性的目的在于不断遏制国家税权的扩张,通过特定的经济关系,使得国家和人民之间处于平衡。同时税法需要在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由纳税人通过对税权的设计进行控制和限制,进而不断体现出谦抑性的基本内涵,将谦抑性在制度中不断完善,达到具体化和规范化。(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叶姗.中央银行何以理应谦抑行使货币发行权——由黄乃海诉人民银行增发奥运纪念钞一案引发的思考[J]. 学术论坛. 2009(02).

[2] 韩德明.刑法谦抑性:新自由主义法学语境中的考察[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03).

税法问题 篇12

对于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 新准则与新税法有哪些差异?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主要差异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所规范的对象和目标不同, 两者的差异无法消除。如果以税法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 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以会计核算的收入和利润作为计算流转税和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将会弱化税收职能。因此, “财税合一”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我国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做法——财税适度分离。

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3次演变来看, 由过去的以利润表为基础, 逐步改变为以税法口径的“收入总额”减“扣除项目”格式设计, 显示出税法与会计制度的“独立性”。随着会计、税收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二、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核算差异的处理原则

对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处理应坚持统一性与独立性这两项原则。

(一) 统一性原则

如前所述,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 但如果制定税法时完全不考虑会计处理方法, 将会无端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差异。例如,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 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 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 可在发生当期扣除。”税法对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确定在“有关资产交付使用时”,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准则确定停止资本化的时间在“有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如果“预定可使用状态”与“交付使用”还有一个时间段, 那么, 会计资本化金额与税法资本化金额是不同的, 由此造成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笔者认为, 这类操作口径上的差异应当协调一致, 制定税法时应当尽量参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毕竟计算税款的基础数据是以会计为基础的。

(二) 独立性原则

只有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应纳税额的准确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 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 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因此,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所有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完成纳税义务时, 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税额, 及时申报缴纳。

三、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核算差异的处理方法

(一) 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方式。企业在报送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 需要针对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项目进行纳税调整, 调整过程通过申报表的明细项目反映。

(二) 所得税会计

我国所得税会计经历了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三个阶段。即《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 (包括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 , 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只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应付税款法, 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在这种方法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应付税款法的基本原理是:

借:所得税费用 (会计立场)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税法立场)

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地方都应考虑进行纳税调整。比如, 计税工资为800万元, 企业实际发生的工资费用为1000万元, 则差额200万元应进行纳税调增;税法规定, 国债利息收入不需要交纳所得税, 但其增加了会计利润, 故应做纳税调减。

纳税影响会计法, 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 并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内, 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 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即递延法和债务法。采用递延法核算时, 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 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 但是, 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 按照原所得税率计算转回;采用债务法核算时, 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 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 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 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转回。

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思路

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思路是 (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 :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第二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三步:倒挤出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思路与应付税款法下是一致的, 关键就是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 应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 所得税费用的金额是倒挤出来的。鉴于篇幅所限, 本文简要说明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计量。

1.当期所得税的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 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 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 (或返还) 的所得税金额计量。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 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 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 按照适用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 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的计量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差属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 应当以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这是债务法的思想。所得税税率变动时, 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期初余额。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不要求折现。资产负债表日应复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 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上一篇:儿童前臂下一篇:数码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