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管启动电路

2024-07-08

保护管启动电路(共7篇)

保护管启动电路 篇1

为了安全起见,要求柴油机正常工作后,启动机不能再动作。此要求可以通过电器系统控制实现,既简单又方便(见附图)。

启动时,点火开关上的启动端子C与电源端子B接通,启动端子C与继电器JD2的电源3由导线连通,由此电流通过继电器JD2的常通触点5到达继电器JD3的控制线圈1,继电器JD3的控制线圈2接地,继电器JD3的线圈构成回路,使继电器JD3线圈吸合,吸合后使继电器JD3常断触点4与电源3接通,继电器JD3常断触点4通过导线连接到启动机线圈上,这时启动机线圈形成回路。进而推动启动机内的小齿轮与柴油机飞轮齿圈啮合,使启动机内的触点接通,电路通过大电流,启动机旋转,启动柴油机。

JD1、JD2、JD3——继电器JK——点火开关

启动后交流发电机开始运转发电。电压信号通过导线到达继电器JD1控制线圈1与接地线构成回路,继电器JD1线圈吸合,使继电器JD1的电源端子3与常断端子4接通并接地。由此继电器JD1线圈通过继电器JD1端子1和2以及继电器JD2端子3和4与地接通,构成回路并吸合,从而使继电器JD2的常通触点5断开,这时继电器JD3控制线圈断电,同时继电器JD3端子4断电,使启动机在发电机的作用下停止工作。

即使这时误将点火开关转至启动挡位置,继电器JD3也不会动作,这样启动机的主电路便不能接通,从而防止了启动机小齿轮与飞轮齿圈的撞击,对启动机起到了自动保护作用。

保护管启动电路 篇2

分析检修:该机旋转阳极启动及保护电路是由信号输入电路和开关电路两部分组成。信号输入电路是三个输入端的“与门”, 每个输入端的信号输入电压分别由启动电流互感器B6次级、X线管灯丝电流互感器B7次级和启动电压互感器B8次级供给。开关电路由三极管BG204和BG205组成。其电源是由变压器B92次级输出的70V交流电压, 经BG601和C601整流滤波, R201限流, BG201稳压后获得的22V直流电压。该电压又经R202和稳压管BG206二次稳压后, 作为三极管BG205发射极和基极间的基准电压 (7.5V) 。在X线机作摄影时, 当按下手闸后, 旋转阳极启动, X线管灯丝增温, 测BG6、BG7、BG8的次级各生产一感应电压, 分别经BG214、BG215、BG206整流;C202、C203、C204滤波, 在R208、R209、R210两端得到约10V的直流电压, 其极性使二极管BG211、BG212、BG213反偏置而截止。当开关电路的22V稳压电源经R207、R206给电容器C201充电至9.5 V时, BG205因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加上一正向电压而立即导通, 继而BG204导通, 推动继电器J4工作, 而使曝光可以进行。如果旋转阳极未转动或未达到额定转速, 或X线管灯丝没有点亮增温, 都将使门电路的三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为低电位, 二极管BG211、BG212、BG213中则有一个处于导通状态, 使充电容器C201被旁路而不能充电。因而BG205、BG204均处于截止状态, 继电器J4不工作, 曝光不能进行,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首先打开控制台外壳, 在按下手闸时, 用万用表检测旋转阳极及保护电路印刷板上信号输入电路R208、R209、R210两端均有9.5V的直流电压, 说明旋转阳极已达到正常转速, X线管灯丝正常点亮增温。用万用表检测开关电路上稳压管BG201两端为正常的22V直流电压。再检测三极管BG204、BG205都正常时, 发现C201电容器有鼓起变形的现象, 测量电容器漏电, 说明该电容器漏电致使BG205不能正常工作, BG204亦不导通, 使继电器J4不工作, 而曝光不能进行。换上同型号的电容器后X线机工作正常。

参考文献

[1]李君, 夏丽娅 .分诊叫号系统在超声分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4月第9卷第12期 (337)

[2]瞿秀芳.电子叫号系统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1年7月第24卷第7期 (4054)

[3]张旭, 林嘉敏, 骆春燕[J]..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3月第18卷第3期 (467)

保护管启动电路 篇3

第一项技术要求是:道岔所在区段有车占用时, 道岔不应转换。这一条是用SJ的前接点加在道岔启动电路的1DQJ3-4线圈电路里, 当道岔所在区段有车时, DGJF落下, SJ也随着落下, 用锁闭继电器的前接点切断1DQJ3-4线圈的励磁电路, 使之不能吸起, 电动转辙机电路不能接通, 从而使道岔不能转换。

第二项技术要求是:进路在锁闭状态时, 进路上的道岔都不应再转换。当锁闭进路时, 进路中各区段的1LJ和2LJ都落下, 使SJ随着落下, 并用SJ的前接点切断1DQJ3-4线圈励磁电路, 直至进路解锁后SJ吸起, 道岔才能转换。

第三项技术要求是:在道岔启动后, 如果车随后驶入该道岔区段则应保证道岔能继续转换到底, 而不受第一条技术条件的限制, 当DQJ经3-4钱圈吸起后, 接通了2DQJ的电路, 2DQJ转极并切断了1DQJ的3-4线圈电路, 而使其开始缓放, 就在1DQJ的缓放期间内, 2DQJ转极后, 接通电动转辙机电路, 因而在电路内有了较大的电流, 1DQJ的1-2线圈串在该电路内, 因而1DQJ保持吸起, 直至道岔转换完了, 用自动开闭器的速动接点切断电动转辙机的动作电路, 因1DQJ1-2线圈电路内没有道岔区段的条件, 只受控于自动开闭器的速动接点, 所以当道岔已开始转动, 即使此时车压入区段, 也能保证道岔继续转换到底。

第四项技术要求是:道岔启动电路动作后, 如果由于转辙机自动开闭器接点或电动机的整流子与炭刷接触不良等原因以及电动机动作电路不通时, 应使启动电路自动停止工作而复原, 保证道岔不会再转。当1DQJ吸起后, 使2DQJ转极并切断1DQJ3-4线圈励磁电路, 1DQJ开始缓放, 如在此缓放期间, 经1DQJ1-2线圈的电动机动作电路没有接通, 则1DQJ1-2线圈没有大电流, 从而不能保存吸起, 当1DQJ3-4线圈缓放完了, 用其前接点的断开, 切断电动机动作电路, 保证道岔不会再转换。

第五项技术要求是:为了便于在维修当中试验四毫米不锁闭, 以及在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夹有障碍物, 使道岔转不到底时, 能使道岔转回原位。当电动转辙机开始启动时, 就有一排自动开闭器的动作接点转换了位置, 为向回转接通电动机电路做好了准备, 当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 再经过单独操纵使2DQJ转极后, 就使电动机向回转, 将道岔转换到原位。

第六项技术要求是:道岔转换完毕, 应自动切断启动电路 (包括电动机电路) 。当道岔转换完毕时, 电动转辙机的自动开闭器速动接点很快地转换位置, 立即切断电机电路, 使之停止转动。

为了便于记忆, 把以上六项技术要求简单地归纳成六句话口诀即:“有车不能转, 解锁才能转, 转就转到底, 不转就别转, 遇阻能回转, 转完切电源。”

摘要:6502电气集中电路对道岔启动电路的要求是十分严密的, 必须遵循:“故障”→“安全”原则, 这六项技术要求就是为了保证在道岔启动过程中, 遇到故障从而导向安全而设置的。

叉车启动控制器电路的优化设计 篇4

这台叉车的启动电路包括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和控制器3个部分,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只有将点火开关旋到Start位置时,启动继电器才得电控制启动机工作。

分别对点火开关及启动继电器进行测试,均未发现异常,初步分析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控制器上。经对控制器拆解检查,发现其内部的三极管T已经损坏,一直处于导通状态。正是因为该三级管损坏,使该叉车在已经停止启动的情况下使启动机再次旋转,将控制器中的三级管更换后,再旋转点火开关检查,启动机工作恢复正常。

叉车控制器电路由单片机控制,通过挡位识别电路实现叉车只能在空挡位置才能启动。其控制过程如下:点火开关置于Start位置时,如叉车处于空挡,单片机便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三级管T导通。三级管T导通后,继电器K线圈吸合工作,随后启动继电器和启动机相继通电工作。

此控制电路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继电器K的线圈及触点全部接到点火开关ON位置,如继电器发生触点粘连现象,则点火开关只要置于ON位置,启动机便可运转。二是三级管T损坏导通后,只要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启动机便旋转。三是如果单片机与三极管T和继电器K之间电路接触不良,或存在较大电磁干扰导致单片机误判断,都可造成点火开关在ON位置启动机旋转。

经对原启动电路进行分析后,决定对其进行改进。具体方法如下:将继电器K的线圈和触点的电源端全部接到点火开关Start位置,如图2所示。电路经改进后,即便发生三级管、继电器K损坏以及单片机因干扰出现误判断现象,只要点火开关没有旋到Start位置,启动继电器和启动机便不会工作。

保护管启动电路 篇5

1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启动电路的组成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启动电路与普通轮式拖拉机的启动电路基本相同, 均由蓄电池、电动电机 (启动马达) 、电源开关、保险丝等组成。图1为Ce-1型洋马联合收割机启动电路图。

与拖拉机启动电路不同的是,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启动电路中装有继电器。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它有控制系统 (又称输入回路) 和被控制系统 (又称输出回路) 两部分。联合收割机上采用的继电器大多为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 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 从而产生电磁效应, 衔铁就会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 从而使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吸合 (或常闭触点断开) 。

2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联合收割机启动时, 踩下脚踏板按钮开关, 并扳动启动开关 (Ce-1型联合收割机的电源开关总成位于“启动”位置时, 电源开关总成的“30”端子与“AC”端子和“50”端子相通) , 启动继电器控制线路接通。其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总保险丝———电源开关总成“30”端子———电源开关总成“50”端子———启动开关保险丝———脚踏板按钮开关———脱粒继电器常闭触点 (B-D) ———启动继电器线圈 (A-C) ———搭铁。

启动继电器控制线路导通后, 启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B、D接通, 于是启动电路接通。其电路为:

蓄电池正搭———总保险丝 (A-B) ———启动电机保险丝———启动继电器触点 (B-D) ———启动电机S端———启动电机内部 (吸拉线圈、激磁线圈、保持线圈等) ———搭铁。

此时, 在启动电机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电磁力的作用下, 启动电机电磁铁芯带动启动电机动触盘向左移动, 同时通过拉杆把启动电机小齿轮推向发动机飞轮齿圈, 齿轮完全啮合时, 动触盘与静触点接触, 大电流经启动电机的激磁线圈和电枢线圈, 使电动机带动发动机旋转。

3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不能启动故障分析

由以上述电路图可以看出, 因电路导致联合收割机不能启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脱粒开关处于接合状态。当脱粒开关处于接合状态, 接通电源启动时, 脱粒继电器的线圈 (A-C) 通电, 脱粒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D-B) 断开, 于是启动继电器的线圈 (A-C) 没有电流, 因而启动电机不能运转。

(2) 脚踏板开关未接合或接触不良。因脚踏板开关串联在启动继电器的线圈电路中, 因此当脚踏板开关未接合或接触不良时, 即使其它电器元件的状态都很好, 启动继电器的线圈也无电流, 因而启动电机的常开触点均无法接通, 启动电机无法运转。

(3) 启动电路其它部分不断或接触不良。比如电瓶电桩头接触不良, 总保险丝、脱粒开关保险丝或启动电机保险丝熔断, 电源开关总成各端子间接触不良, 脱粒继电器和启动继电器损坏, 启动电机内部接触不良等。

4 排除联合收割机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保护管启动电路 篇6

本文介绍几例因启动控制系统故障、发电机故障和启动机故障而导致柴油机无法启动的排查实例。

1. 启动控制系统故障

(1)电源继电器接地不良

1台R225LC-7型挖掘机所配柴油机无法启动,同时点火开关接通时(ON位置)仪表盘不亮。

该挖掘机启动电路如图1所示。蓄电池输出的电流通过105号线进入C N-36保险丝盒,通过1号保险丝的W线输出后分成2路:一路通过30号线进入CR-35电源继电器,另一路通过CN-8接线端子的12号针脚进入点火开关。当点火开关接通(ON位置)后,点火开关输出的电流通过22号线、CN-8接线端子、93号线进入GPS系统,在GPS系统正常且电源继电器接通时,电流通过35号线、CR-35电源继电器、86号针脚输入CN-36的7、8、9、10、11、12号保险丝,图1中的7号保险丝用于为仪表盘提供电源,9号保险丝用于为柴油机CPU提供电源。

首先,测量启动时蓄电池电压24.5V,启动电压正常。

其次,检查CN-36保险丝盒1号、7号保险丝无熔断现象。检查1号保险丝有电,而7号保险丝保险丝无电。

再次,拆卸点火开关,测量点火开关输入端30号线、输出端22号线均有电。

然后,将点火开关旋到ON位置,测量电源继电器86号线有电,而85号针脚接地不良。

最后,将85号针脚接地后,启动恢复正常。

(2)二极管被击穿

操作人员将1台R215-7C型挖掘机柴油机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后,启动机无转动迹象。

首先,检查蓄电池电压为25V,启动电压正常。

其次,检查电源继电器,能正常吸合,仪表盘显示正常。

再次,检查蓄电池继电器,不吸合,检查其接地线连接正常,检查其输入端无电压。

最后,检查点火开关连接正常,检查点火开关与蓄电池继电器之间的启动二极管,发现该二极管DO-2已被击穿,更换二极管后故障消失。

该机蓄电池继电器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图2中红圈为损坏的二极管。分析认为:启动二极管DO-2被击穿后,点火开关电流不能传到蓄电池继电器,造成继电器不能吸合,导致发柴油无法正常启动。

1.蓄电池继电器2.点火开关3.启动机4.启动机吸合线圈5.启动继电器6.防再启动继电器7.CS-2插头8.蓄电池9.发电机

(3)点火开关接触不良

操作人员将1台R305LC-9T型挖掘机柴油机点火开关置于启动挡后,启动机无转动迹象。

该柴油机启动控制电路主要由蓄电池继电器1、点火开关2、启动机3、启动机吸合线圈4、启动继电器5、防再启动继电器6、CS-2插头7、蓄电池8、发电机9等组成,如图3所示。按照该机电路原理对各元件进行排查。

首先,检查保险丝无熔断现象。

其次,检测蓄电池继电器1的吸合线圈电阻为54.6Ω。在点火开关2置于ON位置时,测量蓄电池继电器1的电压为24V。检测蓄电池继电器1吸合时,启动机3的电压为23.2V,均属正常。

再次,在点火开关2置于START位置时,检查启动机3的吸合线圈电压为0V,检查启动继电器5输入的86号线电压为0V(正常电压应为24V),检查启动继电器5的30号线电压为24V。

然后,将启动继电器5的30号线与87号线短接,柴油机能够正常启动。

接着,将点火开关2置于启动位置,检查点火开关2电压为24V,而与其连接插头7电压为0V,由此说明插头7中的86号线和点火开关2之间接触不良。

最后,将点火开关2和插头7的连接点进行修复后,再将启动继电器5的30号线与87号线断开,柴油机可以顺利启动。

分析认为:该柴油机设置的防再启动电路,由启动继电器5、CN-79传感器和防再启动继电器6共同控制,启动继电器5的30号线为防再启动继电器6电源线。将30号与87号线短接,会使防再启动功能失效,因此找到该故障的原因后,需将其断开。

(4)主保险被烧毁

操作人员将1台R305LC-9T型挖掘机柴油机点火开关处于启动位置时,仪表盘显示正常,但无法启动。

检查蓄电池电压及容量正常,蓄电池正负极亦无松动,检查蓄电池继电器也正常。查看该机启动电路至发动机CPU控制电路中设有的CN-60和CN-96线路主保险,如图4所示。发现主保险CN-60已烧毁。更换主保险该机故障消失。

2. 发电机故障

操作人员在启动1台R225LC-7型挖掘机柴油机时,启动机不能转动。

首先,用仪表盘显示器的检测功能测量蓄电池电压为19.0V。另取一组电量充足的蓄电池进行帮电启动,柴油机能够顺利启动。

其次,测量发电机充电输出端电压为19.0V,仪表充电报警,由此判断由于发电机不发电,导致蓄电池电压不足。

最后,更换发动机,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该挖掘机故障消失。

3. 启动机故障

1台R485LC-9型挖掘机出现柴油机无法启动故障。此时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仪表显示正常。

首先,将点火开关置于“START”位置,仪表故障灯闪烁,启动机不转动。

其次,检查蓄电池电压及容量,发现蓄电池亏电严重。对蓄电池充电后,再次将点火开关置于“START”位置,仪表显示正常,但启动机仍然不转动。

再次,用万用表测量启动机在启动时的供电端电压为14~15V,由此判定,由于启动机内部元件烧坏,导致其耗电过高。

最后,拆卸启动机,发现其内部线圈烧损,部分转子线圈已烧焦,更换启动机后再次启动,故障消失。

保护管启动电路 篇7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家里PC机风扇的噪声就非常响,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响声,因此对PC机的风扇电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电路(图1)的PWM信号直接驱动控制三极管,虽经风扇供电用的大容量电解电容滤波,但仍然存在客观的纹波电压,使风扇不能转动平稳,杂信号较大。而且此电路在启动瞬间,有很大的启动电流,会对控制三极管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产生了对P C机的风扇电路进行改造的强烈愿望,并进行了设计分析。由于PWM信号来源于Super I/O,为固定频率的PW M数位信号,占空比会随所感应之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占空比越大,风扇速度越快。因此添加一个DAC电路,把PWM数位信号通过积分和分压电路变成平滑的模拟信号;利用自启动恒流线性驱动电路来控制通过CPU风扇的电流,从而控制风扇的转速。新设计的电路主要具有启动电流小、自启动恒流线性驱动、风扇杂信号小等优点,电路设计见图2。

2 DC风扇自启动恒流驱动电路原理分析[1]

2.1 DAC转换网络

DAC转换网络由R1、C1、R2和R3组成。其中R1和C1构成D/A转换器,它是将输入的PWM数位信号通过积分转换为平滑的模拟信号,R2和R3构成分压电路,根据不同的风扇规格,可以调整R2和R3的阻值来选择合适的电压。

2.2 自启动恒流驱动网络

这部分电路由放大器、三极管、R4、R5和D1组成。其中R4的作用是限流,Q1是用来控制流过风扇的电流。如果PWM的占空比为0(即放大器的V+端输入电压为0),放大器输出电压很低。此时可以通过D1设置不同的启动电压,来调整风扇最低工作电压和最低转速,这就是自启动特性。当我们把PWM的占空比增大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逐渐变大,相当于基极电流增加,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增加,风扇转速加快,因此可以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来调整风扇的转速。R5的作用是构成电流并联负反馈,当通过风扇的电流增大时,放大器的V-端电压升高,放大器的输出端电压降低,因此通过三极管的电流又会减少,形成一个电流负反馈,如图4所示。放大器的V+和V-端起阻抗匹配的作用。

图4软启动延迟时间

2.3 软启动

软启动是用来阻止上电瞬间电源输入过大的电流的。因为这一电流会对控制三极管造成很大的冲击,在电路中,此保护功能主要是由C2来完成,在上电瞬间,放大器的V+端由于电容的C2的存在,对C2开始充电,V+端电压从0开始上升,在V+端电压上升到V-端电压之前,放大器的输出端电压很低,三极管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小。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一般软启动延时时间是2ms,见图4。

图中是通过Pspice10.0 transient analysis的结果,A代表放大器V+端上电时的电压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软启动时间大约是2.5ms。

3 自启动恒流驱动电路的仿真与测试

3.1 软件仿真分析[2,3]

按原电路设计的风扇在启动瞬间,有很大的启动电流,对控制三极管造成很大的冲击。新设计的电路采用了软启动技术,它的启动电流很小,基本上接近于0,完全可以避免大电流对三极管的冲击,使电路可靠性提高。图5是Pspice10.0仿真比较。

上图中,(5-1)为旧电路三极管电流瞬态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启动电流为1.2A,非常大。而(5-2)为新设计的电路,启动电流只有4m A,新电路的启动电流非常小基本上接近于0。这样能够保证三极管正常地安全地工作。

对于原电路来说,PWM信号直接驱动控制三极管,虽然经过风扇供电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滤波,但仍然存在客观的纹波电压,使风扇转动不平稳,杂信较大。而新设计的电路采用了D/A转换电路,它首先将PWM数位信号转换为平滑的模拟信号,驱动部分为纯直流驱动,所以风扇工作电压达到0纹波的理想境界,风扇转动平稳,杂信小,转速信号容易抓取,无干扰。上板测量结果见图6所示。

3.2 自启动的测试

在原电路中,由于PWM的占空比很小,所以常常出现风扇转速很低甚至停转的现象。而对于新设计的电路,采用了自启动,通过D1设置不同的启动电压,来调整风扇最低工作电压和最低转速,通过实物调试,当PWM的输入端占空比为0时,风扇仍然能够旋转,这就是新电路独特的自启动技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风扇自启动恒流驱动技术,具有启动电流小,风扇电压纹波小,自启动特性好等优点,克服了原电路所存在的启动电流大,杂信大,风扇容易出现转速低的现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William kleitz.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汪建民.Pspic电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上一篇:预应力锚索设计下一篇:九寨沟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