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运动特点

2024-07-16

体校运动特点(精选10篇)

体校运动特点 篇1

业余体校培养的运动员多是以青少年为主, 其所培养的优秀运动员是我国国家级选手的主要选拔源。相对于国家级专业训练来讲, 业余体校在对运动员进行培训时更多的是注重对其身体素质的训练。因为只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在今后的运动生涯中保持良好状态, 才能为进一步的掌握更多竞技技能提供保障。也就是说, 在业余体校中打好身体素质基础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业余体校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 在对运动员进行日常训练时, 要侧重身体素质的训练, 并结合其训练特点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1 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的基本能力。在业余体校的培训中, 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改善运动员身体机能

要想在世界各大赛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充分就必须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 必须最大限度提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以及协调等运动素质。通过身体素质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力量和速度素质, 使其获得较好的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运动员系统训练的根本保证, 是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还能提高和改善神经系统的机能。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运动员身体各个部分的力量、提高身体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发展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能够避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 从而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1.3 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

现代竞技运动比赛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各全而的技术还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 身体素质训练对运动员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保证优异的运动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身体素质训练中, 尤其是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训练, 迫使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上承受一定的压力, 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我, 在运动竞赛中凭借顽强的意志品质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另外, 系统的身体素质训练还能够帮助运动员长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确保在运动竞赛中保持良好的竞赛成绩。

2 业余体校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特点

与专业训练结构或职业体校相比, 业余体校的训练对象和培养目的决定了其在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会具备一些独特的特点。这是因为业余体校作为最基层的体校, 其所接收的生源多是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原始苗子”。也就是说, 这些运动员的训练基本为零, 基础较差, 且年龄一般都偏小。这些“原始苗子”要想成为合格优秀的职业运动员, 一般都要经过3-6年的基础训练。基于这些运动员多为青少年, 因此在训练时主要是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具体来讲, 业余体校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所具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训练时间段需要经过合理安排

由于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多为青少年, 且训练基础基本为零, 身体素质较差, 此时若对其进行专业训练会使得运动员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训练效果必然很差。为此, 身体素质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且身体素质的训练也需要从基础逐级训练。在安排训练时间段时, 需要结合选拔项目的需求和原始苗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合理安排。不同运动项目的待选运动员、不同发育阶段的运动员, 所采取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需要经过合理科学安排。

2.2 训练项目要能够体现全面发展

业余体校的训练对象为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的青少年, 虽然其在某个运动方面具有特长, 但是在身体素质训练中也不能只针对这一特长进行训练, 而应该注意其全面发展。事实上, 身体素质训练本身就是一种基础训练, 是为了后期的特长训练打基础看, 所以所训练的项目要能够体现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包括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等都有所提高。其中力量素质是最关键的, 所有的身体素质都要以力量素质为依据, 实现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3 训练过程应结合专项要求

虽然业余体校在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提倡要体现全面发展, 但是毕竟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仍然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结合专项训练要求, 适当的对运动员进行有所侧重的训练。例如在跳高运动苗子的身体训练中, 要适当的侧重对其相对力量的训练。而铅球运动苗子则应该侧重对其进行绝对力量训练。

2.4 注重抓住训练对象的“敏感期”

这里所指的“敏感期”是指运动员在某方面训练上具备更大优势的时间段。例如男运动员在10、13、16岁期间的耐力素质水平相对较高, 此时这三个时间段就可以称之为耐力素质的“敏感期”。在此期间若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势必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当然,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敏感期并不相同, 这就需要教练注重观察总结, 抓住训练对象的敏感期, 并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 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2.5 训练手段应科学合理

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应该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来展开训练, 不可为了眼前的比赛而过度训练, 或为眼前利益而不惜拔苗助长。因为一旦如此, 运动员想要再进一步的提升身体素质就很难, 会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极大不利影响。所以业余体校在展开身体素质训练时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 一般应采取复合训练手段, 并且周期更换训练方法, 以便于提高训练效率, 贴合运动员的生理发展规律。

2.6 训练强度和运动量应得到有效控制

业余体校的训练对象一般均为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 由于身体发育不是十分成熟, 所以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在对其进行训练时, 训练强度不可过大, 最好控制在有氧训练的范围内, 这样可以避免其因为无氧耐力训练而对循环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力量训练中也要注意不可进行大负荷训练, 更不可进行极限强度训练, 要免对身体发育尚不成熟的运动员造成终身伤害。另外, 在训练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避免运动损伤发生。青少年一般好奇心、争强好胜心重, 再加上精神容易不集中, 在运动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若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就出现了运动损伤, 将会影响到其后期训练, 严重时甚至会就此和体育生涯告别。因此教练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并向运动员强调运动损伤的危害, 告知其预防措施, 如做好准备活动等。

3 结束语

总之, 业余体校作为培养输送体育人才的基础学校, 是我国重要的体育培训基地。在对运动员进行培养训练过程中, 身体素质训练是不可缺少, 且必须要认真对待的训练项目。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经过严格科学的身体素质基础训练。业余体现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 应充分考虑到训练对象和训练目的的因素, 结合其训练特点, 合理科学的展开有效训练, 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促进其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薇, 张茹, 靳春燕.浅谈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J].才智, 2010 (33) .

[2]陈兆国.如何抓好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基础训练[J].职业技术, 2011 (07) .

[3]周意萍.浙江省青少年业余体校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11) .

体校学生特点及管理策略研究 篇2

关键词:体校  学生特点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71-01

教育部曾经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针对高等院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定,“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体育学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一种,竞技项目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体育学校的发展,体育专业的学生占学生的主体,是具有为国家体育事业发现、培养以及输送体育人才的功能的培训地,因此体育大学应本着“以体育教育为中心,教育教学为基础”的原则,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人才。体育学校的学生特点学生竞技水平高、文化水平欠缺、自我管理意识有待提高等,抓好体育学校的管理,可以维护学校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该文针对体校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1 体校学生的特点分析

1.1 竞技水平高,参与文体活动积极性高

体育大学的学生主体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经过大量的体育训练以及入学前的体育特长选拔,使得体育学校的学生竞技整体水平较高。由于体育学校的学生喜欢彰显自己的个性以及竞技能力,因此在学校举行各类文体活动时,这些学生都是文体活动中的主体,他们也很享受在文体活动中受到赞扬、得到认可的感觉。另外,体育学校的学生喜欢参加一些社团,愿意主动组织一些校园活动,例如篮球友谊赛、足球比赛等活动,这些体育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活动中组织、参与,并依靠特长推动活动的进行,保证活动的成功举办,由此可见,体校学生依靠自己的竞技水平较高,参加文体活动积极性高的特点,在活动中起到推动的作用。

1.2 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体育大学的学生主要生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小就开始接受体育教育,对体育项目有着很大的兴趣,最终通过体育专项选拔考试,进入体育学校;另一方面,在初中或是高中学习中,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或是学习兴趣欠缺,转学体育项目,通过短时间的训练,提高体育竞技能力,从而入选体育学校。这两方面的学生都有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欠缺,最终导致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另外,学习体育专项的学生体育训练任务较重,学习时间、精力有限,

这也是体校学生文化水平欠缺的一个原因。

1.3 体育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体育学校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学习上,体校学生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对自己的要求低,缺乏奋斗的目标,甚至体校学生普遍厌烦学习,对文化课成绩漠不关心。再有,在日常行为习惯上,体校学生普遍存在纪律性差、个性较强,组织观念欠缺的特点;还有法律意识较差,遇事不能三思而后行,做事走极端,甚至脑子里总有武力可以解决一切事情的观念。另外,自我情绪把控能力差,体育生喜欢挑战,冲劲足,但对于事情认识片面,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合理,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正是由于这样的急性子,很容易将事情或人际关系处理的更糟。

2 针对体校学生的管理策略

2.1 注重体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

德育工作的管理是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体育学校也不例外,注重加强德育工作的管理不经可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学生指引正确的道路。首先,体校的管理者以及老师应当了解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并结合合理的方式去实践。要为学生树立爱国观,强化其组织纪律性,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再有,学校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召开德育教育演讲会以及组织德育教育文艺活动等形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一些具有爱国主义、集体观念强的事例,针对体育生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教育。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是非观和日常行为规范,老师可以进行细心地讲述,帮助学生分辨事情的对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还可以采用班会,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保证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组织纪律性。

2.2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落实

科学合理的体校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学生管理的保障,首先,体校学生既从属于体育教练,又从属于文化课教师,以及教育科等多方面管理,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查找责任时,往往会出现互相推脱的现象,这样就会形成教育管理的盲区,针对这样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再有,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更应该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学校中可以采取树立表扬榜和批评榜,将日常行为规范、组织纪律性较强以及学习成绩、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公布在表扬榜上,为其他学生树立正面的教育榜样,将违纪学生公布批评榜上,并严格处理,不能因其体育成绩优异就姑息,为学生树立反面教材。

2.3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一般体育学校的文化课教师资源欠缺,选班主任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学生的管理有待提高。针对这个问题,寻找教师资源便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体校可以适当提高待遇,积极寻找教师,以及加强教师上岗前培训工作,从而来提高体校学生的管理。再有,对于体育学校,应该建立以教练为主,以文化課教师为辅的教育管理模式,体校教练决定了学生的成才和输送,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教练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也比较听从教练的管理。但是,在学生管理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统一教师管理观念,加强教师和教练的沟通与交流,定期开展教练和教师联谊会,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和体育训练情况反馈出来,进而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3 结语

学生管理成为当下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体育学校也不例外,加强体校学生的管理,对为国家体育事业输送人才,维护学校以及社会的安全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体校学生竞技水平高、文化水平欠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注重体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等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体校运动特点 篇3

大部分短跑教练在指导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中, 看重的是伸膝力量与下肢蹬伸能力。然而专项力量的训练具有其相应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提高短跑速度, 应该针对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制定训练方案, 帮助青少年在短跑速度上得到突破和提高。

1 短跑专项力量

短跑是田径径赛项目中的一类, 它包括:50米、100米、200米、400米等短程项目, 这就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在正确的跑道上完成所跑要求, 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所谓的专项力量就是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跑步力量的专项力量。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发现, 专项力量的训练如果更接近或符合甚至超过专业比赛的力量要求的话, 才可以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力量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 它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发展, 也是提高运动效果的基础。力量训练是需要符合运动速度以及动作幅度的大小、用力方法等条件来进行的训练。

2 现代和传统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对比

在过去的比赛中, 运动员的髋、膝和踝关节的力量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为了提高短跑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在这三方面的训练进行了加强, 重点放在了强化伸髋技术和摆动式扒地技术上。笔者对现代短跑力量训练和传统的力量训练进行了比较见表1。

3 影响因素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步长, 我国运动员的步长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 这就导致我国运动员的步长与世界先进运动员之间的差距。

步长和步频是影响跑步速度的关键因素, 对于青少年步长的训练应该有别于成年运动员, 尤其是步频的训练, 应该在青少年的敏感期进行培训, 要采用有效的方式促进青少年神经系统发展协调的运动能力。青少年运动选手的训练应该着重于腿部力量和专项力量的训练, 使青少年更快的提高跑步速度。在解决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的问题上, 根据一些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选手的前蹬距离相对较长一些, 这样的话, 脚与地面的阻力就会相对大一些, 阻力大向前的速度就会减慢。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跑步技术甚为重要, 重心稳定时在高速的状态下神经系统和肌肉神经就会快速的发生动作, 这样就得到了高频率的动作。肌肉的爆发力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特别的重要, 对蹬地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橡胶跑道的出现, 短跑技术理论也发生着变化, 根据原始跑道与橡胶跑道的对比可知橡胶跑道没有原始跑道的滑动性而且具有很大的反弹性, 所以这就强调了在运动员训练的时候着重后蹬力的训练, 在如今的训练方式中加强了摆动技术的训练和抓地式的训练, 这样可以提高跑步的速度。

4 少体校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实施策略

4.1 转变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

现代短跑运动技术是进行短跑专项训练的指导思想。根据研究伸髋速度在短跑提速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为了提高短跑速度, 专项力量训练把重点放在了伸髋肌群的发展上, 由于我国长期把力量的训练放在股四头肌和屈髋肌群上, 致使了伸髋肌群的发展被忽视, 有的教练限制髋关节的运动幅度, 这也是影响短跑提速的原因, 所以, 现代的短跑运动专项训练把重点发在了摆动式扒地是技术和伸髋技术上, 力量的专项训练将训练的重点由下肢转向了髋部。并以最大力量的训练为基础, 进行快速力量训练。

4.2 专项力量训练要注意区别对待

(1) 根据青少年身高的变化进行训练

青春期的少年身高的变化非常的明显, 在身高变化的阶段, 身体各个部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如上下肢的生长) , 因此, 青少年会出现身体不协调的发展状态, 为此少体校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上下肢专项力量训练, 比如引体向上。

(2) 根据青少年的体重不同进行训练

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家长会注重他们营养的搭配, 甚至出现过营养的情况, 男青少年的体重在增加后身上的脂肪就会相对减少, 女青少年的体重增加后身上的脂肪不会减少, 这样看起来就会相对的肥胖一些, 根据不同的体重进行不同的训练强度, 例如负重长跑。

(3) 少年性别的不同进行训练

男性与女性的身体结构不同, 所以男女可以接受的训练强度也是不同的, 女性的柔韧度比男性的好, 所以对于女性可以进行柔韧性的训练, 男性的肌力比女性好, 所以可以对男性的肌肉力量进行训练, 比如男性可以进行臂力训练, 女性可以进行跑跳训练。

(4) 根据青少年肺活量的不同进行训练

年龄的不同, 性别的不同, 就会使男女青少年的肺活量不同, 男女肺活量也有差别, 在肺活量相近的青少年可以进行相同的训练, 不排除有女性青少年的身体条件比男性青少年的好的情况, 少体校的训练是根据每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进行不同训练, 也可以有个变化的特殊训练。

4.3 专项力量训练的方式应该多样化

力量训练本身就比较枯燥, 对于少体校的学生而言更加明显。教练员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 在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时候,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 不断激起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应该采用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耐力训练等方法, 每种训练方法可以采用丰富多变的形式进行。比如加强相关肌群的针对性训练可以采用仰卧剪腿、负重高抬腿、负重悬垂举腿、仰卧起坐、原地体前单腿摆动等。快速力量训练可以选择跳深练习、负重蹲跳起和负重跑跳。练习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可采用快速后踢小腿跑、负重体前伸、屈等。

4.4 专项力量训练应该具有全面性

少体校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具有全面性。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肌肉力量、踝关节力量等等分别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各个部位的力量, 进而提高短跑速度。最大力量训练是对肌肉的训练, 包括肌肉的建设性训练和内协调训练;快速力量训练是训练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内力训练是运动员的下肢力量;爆发力训练是训练肌肉张力和克服肌肉收缩阻力的训练;强化伸髋技术是对伸髋肌群的训练;蹬伸力量训练是训练运动员的下肢和踝关节的力量;肌肉训练是对各个部位的肌肉进行的训练。新的短跑技术提出了摆动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性, 所以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时候多注意摆动技术的加强训练。为了使短跑训练手段更加符合贴近短跑专项的要求, 在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肱二头肌以及其他相关肌肉的训练。

5 小结

短跑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方式取决于教练员对现代短跑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现代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不适宜大负荷的杠铃练习, 在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应该侧重下肢高速摆动力量, 以及上肢摆动力量训练。此外, 在青少年专项力量训练上要根据每位运动员的个人状况以及所参与的田径项目进行综合的考虑, 设计符合个人的专项训练。

摘要:根据对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和分析, 少体校的教练员应该转变专项力量训练的理念, 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以往被忽视的伸髋肌群上, 这样在很大程度提高了短跑运动员的短跑速度。文章对传统的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和现在的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做了比较, 并着重讲述了少体校的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特性。

关键词:短跑,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特点,影响因素,注意内容

参考文献

[1]莫俊义.关于提高学生短跑速度的几个技巧[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21) :24-25.

[2]娄志辉.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研究[J].华章, 2011, (07) :78-79.

[3]章国峰.短跑运动员途中跑与部分力量练习手段的下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09:36-38.

[4]李佳川.体育专业学生短跑途中跑技术探新[J].邵阳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2) :67-70.

体校运动特点 篇4

【关键词】体校;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7

一、前言

运动员的培养是艰苦的,他们的成长道路往往是无休止的训练,不停的参加比赛,不仅身体压力大,心理压力也十分巨大。但这个阶段的运动员,由于思想观念还不是相当的成熟,所以很容易导致出现思想問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体校运动员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加强体校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重视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从过往乒乓外交和女排精神到时至今日的刘翔退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体育显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内容。那么,就不难看出运动员本身具有的多重身份,优秀成绩的创造者,体育道德的传播者,体育文化的表现者,我国各民族精神的弘扬者。由于运动员本身的职业就有很强的示范性和示范效应,所以,对于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整体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视体校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意义。

2.运动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得到的掌声以及鲜花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没有平时的艰苦训练及强大的心理素质是绝不可能在赛场上收获鲜花与掌声的。对于运动员而言,他们是没有什么节假日的,经常在运动场上过中秋、过春节,对他们来说,这是很习以为常的事,他们的目的只有第一,只有金牌。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宿舍、食堂、训练场这三个地方,没有任何娱乐设施,整天就只能训练,再训练,人们通常都看到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英姿,在获得金牌时的荣耀,但是很少人看得出他们那单调乏味、枯噪无奈的训练生活。运动员的职业从小就限定了运动员必须具有强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运动员他们通过艰苦的训练,为的就是那么一个小小的金牌,而金牌就只有一个。这一个金牌承载着运动员的体能一技能的作用,承载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人民的荣誉。所以,这种种的因素使得运动员在赛场上具有很大的思想压力。所以说,强硬的心理承受能力、优秀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

3.运动员要为退役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运动生命是极其短暂的,在正常情况下,很多的运动项目,除了射击等特定项目之外,年龄超过30岁了还从事运动的运动员在我国来说是极少数的。目前,我国运动员退役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由于运动员整日只有训练,根本没有接触太多的知识,导致他们自身的知识以及素养都有所限制,甚至还会养成一些陋习,例如:铺张浪费、公民意识不强烈、不遵守法律等等。当他们退役之后,去面对一些没接触过的事业,职业,岗位时,很难接受岗位带给他们的压力,并且他们自身也很不适应。所以说,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运动员创业或者就业的必要条件。

三、成因分析

1.举国体制的弊端及政策操作问题

在国人为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辉煌的同时,举国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正常情况下,很多的地方体校的经济投入都是来源于地方财政,所以大部分的体校都将运动员训练以及夺取金牌这件事放在首位,没有重视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导致运动员从小就缺少对于思想道德的认知和了解。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还是缺少能够保障运动员得到文化教育方面学习机会以及学习环境。

2.竞技体育训练规律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内在冲突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快,已经出现了早龄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进行专业的运动训练,并且随着训练的时间和强度的加强,越来越缺少应有的思想教育。可以这么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教育程度的培养就减少。目前,我国很多的体校都是采用上午文化学习,下午训练的模式,这种方式看似很合理,其实运动员的晨间锻炼和训练已经消耗了运动员自身的体力和精神,这样就导致运动员在上课的时候走神,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以及思考。

四、体校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主要措施

1.坚持科学的管理,培养“多能一专”的人才

对于运动员的教育培养必须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还要不断优化教育培养的整体功能,必须要坚持科学管理,按照教育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方向、体育训练管理开展办学;还要坚持以民主管理和运动员为主体,这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运动员服务;必须要坚持依法办学,而且还要按照法规制度办学。不仅要注重运动员学生的身体发展,还要重视运动员的教育发展,这样才能培养运动员的专业性知识,让运动员全方位发展。还要不断完善教育以及训练大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真正使运动员们可以成为“多能一专”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坚持教体结合,创设人文环境

体育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身心教育过程,是可以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专项的运动技能培养,不但能够促进运动员身体发育以及提高身体机能,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社会合作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3.坚持以运动员为本,关注个体发展

对于运动员来说,每一个运动员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不同、社会经验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成功以及失败的原因不同。所以说,在对运动员进行教育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因材施教;除此之外,运动员在任何时期都可以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训练受伤,夺冠未成等等,所以,必须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以及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这样及时解决运动员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以及了解,我们能够看出业余体校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意义。但是,在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运动员进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勤.论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概念、特点与功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11-12

[2]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专题调研组:我国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改革与实践[J].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2012(21):44-46

[3]王军.我国优秀运动员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研究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11(2):11-14

浅谈业余体校举重运动员的选材 篇5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水平先进的国家之间实力日益接近,当今举重竞技水平日新月异的提高,众所周知,科学的选材、科学的训练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案以及科学恢复训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四大重要因素。为此,科学选材也是笔者所在业余体校举重教练员训练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如果选到一个好苗子,那么在以后的训练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挑选具有培养前途的苗子来业余体校进行训练呢?笔者根据多年的选材经历,认为采用以下方法去挑选举重运动员效果较好。

一、初选

到市、县级田径运动会上或基层学校采用简单易行的三种方法进行挑选。

(一)先采用目测的方法根据所需要的年龄把那些肩宽、髋窄、四肢匀称、上体呈倒三角形、两腿并拢无明显X形和O形且上肢伸直肘关节无明显弯曲、气质好、精神佳和好胜心强的学生挑选出来。

(二)再观察他们的骨架子,身材比例是否符合举重运动,其方法是用一根长约1.5米的棍子进行测试。

1.做一个宽握全蹲支撑,要求学生两脚肩同宽或比肩稍宽,脚尖自然打开站立,两手宽握伸直举好棍子挺胸别腰的全蹲下去,从正侧两个方位观看他们的架子、四肢、躯干的比例是否适合抓举,判断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是否适合举重。

2.要学生拿棍子做一个前蹲和半挺姿式,要求学生两脚肩同宽或比肩稍宽,脚尖自然打开站立,做一个前蹲姿式和半挺姿式,从正侧两个方位观看他们的架子、上肢、躯干、大小腿的比例,判断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是否适合挺举。

二、运动素质测试

(一)基本的跑、跳、投掷能力

要全面反映少儿的速度,弹跳、耐力等方面的能力,选材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测试项目包括:60M跑、立定跳运、纵跳、后抛铅球、800M跑,坐位体前屈、横竖叉等。尤其是纵跳项目是反映运动员腿部爆发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爆发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通过纵跳高度的测定,可以间接确定运动员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的比例,这对于速度力量要求极高的举重项目来说尤为重要。[1]

(二)柔韧性和协调性

特别是在农村,青少年学生营养缺乏。这些因素不利于选材时的“目测法”。为此,在基层选拔运动苗子时,要根据当地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体能测试。尤其要看他们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因为举重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如果没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对以后掌握举重技术和提高举重成绩是极其不利的。

(三)心肺功能测试

举重运动员在力量练习项目中经常出现憋气现象,所以在举重运动员选材的过程中要检查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的检查。虽然举重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的要求不如田径项目那样高,但作为一项极其激烈的运动,没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就无法承受越来越大的训练负荷强度,因为心肺功能是解决运动能力的基础,因此,对心肺功能的好与差要引起高度重视。以保证被选的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2]

(四)心理素质测试

心理素质测试是举重选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往往被遗漏,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因为到基层、农村中小学选材时间短,有时一整天也看不了几所学校。只要教练员在进行形态及身体素质测试的过程中,就可以从中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测试。如果被测试者具有以下三点。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心理素质较好,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的“好苗子”了。一是活泼可爱;二是能积极配合、三是有拼劲,有勇气尽力完成各项素质测试。[3]

(五)了解遗传因素

选材时,必须了解他(她)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父母双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他(她)们父母亲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状况、有正规无体育运动史等,遗传度越少在运动训练中运动能力提高的可塑性就越大,也就是说通过训练提高的程度越明显;遗传度越高的指标,如果遗传度高的指标与运动项目的要求越接近,运动能力的提高就会越明显。[4]

三、筛选

通过初选,根据身体素质,骨架子、关节、年龄、意志品质等情况综合起来比较,确定合格的学生到体校进行短期集训,全面观察比较,以便确定到业余体校参加训练的学生。

(一)测量好身高、肩宽、髂宽、坐高、手臂长、手指长及体重

(二)测验专项力量

1.腿力:前蹲及后蹲测试

2.腰力:窄硬拉、宽硬拉测试

3.实力推测试

(三)学习高抓,高翻半挺技术

(四)检测骨龄和雄性激素睾丸酮指标的高低,了解生活年龄与生物年龄的差别,发育的早晚、遗传等因素。

(五)按比赛的程序要求进行高抓、高翻半挺比赛,观察他(她)们比赛时的心理素质。

四、注意事项

初级选材试测时,在以上的基础上,尽量多测几项内容作为参考数据。同时,教练员需要反复研究测试结果,在决定试训前一定要做健康检查,尽可能将身体不合格、有疾病携带的学生提前筛选出去,以免今后给国家造成更大培养成本的浪费,也避免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秩序。

结语

根据上述综合结论,经过集训的全面观察与比较,把那些先天性爆发力好、骨架子好、心理素质好、意志品质好以及生物年龄与生活年龄偏小的学生挑选到业余体校进行精心训练,我相信他(她)们将来定会成为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为国争光!

参考文献

[1]陈强.对不同阶段少儿举重运动员选材内容与方法的初步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4,9(3):100-102.

[2]杜成斌.浅谈举重运动员的选材.科技创新导报,2010,9(25):240-240.

[3]黄木焕.谈少儿举重运动员的选材[J].南平师专学报,2005,4(2):85-87.

体校运动特点 篇6

运动员思想品德教育是指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来对运动员进行教育,提升运动员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运动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运动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应从小抓起,从体校运动员小时候抓起。运动训练强度非常大,一般人难以忍受,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完成。教学训练过程既枯燥无味,又异常艰辛、劳累,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大部分运动员天生不具备这些品质,这就需要教练员和教师在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这些基本品质,由此可见,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对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2 体校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占有很重的位置。然而,很多教练员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对运动员的成才具有基础性作用。

运动员成长到成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让人很难把握思想的变化与发展,在一定时段内甚至会产生一些迷惘。体校运动员处于青春期,易变性大,虚荣心强,敢博好斗,理性约束力差,文化学习意识淡薄。大多数运动员有较强的厌学情绪、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部分运动员沉迷于网络,在学习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有一些运动员公德意识水平表现的偏低,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如:抽烟喝酒 ;打架斗殴 等等。

由于社会上不良现象、不良思想的影响,使一部分运动员知行背离,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了不少困惑,个别运动员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在体育道德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体育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

3 加强体校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3 . 1 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体校运动员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运动员爱国热情,为祖国荣 誉而刻苦 训练,争取用优异运动成绩来为国争光。

3 . 2 加强公德教育, 培养运动员高尚的道德情操

公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运动员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运动员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体校必须意识到,公德教育也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基础保证。体校不仅要使运动员学会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还要使运动员学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运动员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他们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优良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校风校纪的形成,一方面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证。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运动员懂得应该怎样做,在行动上却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强调养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行为,学生虽然知道必须这样做,但在内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往往形成抵触、逆反心里,只有把养成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

3 . 3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引领当代学生成才的根本指针,也是体校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使运动员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国情世情,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坚持正确的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运动员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应引领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夯实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3 . 4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职能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应密切配合,联合起来构建成一个教育网络,努力为运动员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应树立正确的家教意识,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密切关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校应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积极引导运动员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及生产劳动实践,弘扬主旋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运动员;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努力集合社会、家庭的力量,统筹各方面资源,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支持,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培养教育运动员的工作。

3 . 5 注重运动员道德认识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做好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首先,运动员应认识到同学间的关系是平等、友爱的,他们共同处于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同学间必须消除小团体主义和讲哥们义气的不良风气。对那些喜欢泡网吧、爱喝酒、爱抽烟的运动员,要进行耐心教育和劝导,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危害,教育他们不能贪图眼前享乐,教育他们要将精力集中到学习和训练上,要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目标,做好长远人生规划,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 6 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教师的人格在运动员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和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应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目标,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来教育影响我们的运动员,教会运动员如何做人,作运动员的道德表率。教师还应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不断的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运动员所喜欢的课程,成为运动员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要渠道。

3 . 7 用榜样感染学生

体校运动特点 篇7

一、了解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理论途径

首先教练员要寻找加大运动员肌肉横断面的方法, 其次增加运动员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储备量, 以加快工作中ATP (三磷酸腺苷) 的合成速度, 第三提高运动员肌肉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 第四改进和完善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技巧。

二、熟悉运动员进行最大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 练习强度适中

教练员在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时对运动员的负荷强度的确定应有利于改善运动员肌肉收缩时内协调的能力, 达到提高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 有利于增大肌肉的体积, 具体标准为最大负荷重量的2/3以上较合适, 一般情况下不采用极限负荷, 保证重复总次数和时间, 防止运动员外伤, 减轻心理负荷, 注意每周穿插进行, 另外不采用40%以下的强度, 因为运动员肌肉的运动单位少。

(二) 重复次数组数要合理

教练员在安排运动员练习次数与负荷时要遵循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95%强度重复次数为1次, 90%强度重复次数为2次, 85%强度重复次数为3次, 80%强度重复次数为4次, 75%强度的重复次数为5次, 70%强度的重复次数为6次, 65%强度的重复次数为7次, 60%强度的重复次数为8次, 55%强度的重复次数为9次, 50%强度的重复次数为10次, 45%强度的重复次数为11次, 40%强度的重复次数为12次。

(三) 持续时间要恰当

教练员在安排练习的持续时间时要依据训练的目标而定, 如果要增大运动员的肌肉体积, 要求动作速度应适当放慢, 动作保持4~6秒, 如果要改善运动员肌肉的协调性, 就要求适当加快1.5~2.5秒, 但练习的速度不可太快, 因为太快身体会凭惯性去克服阻力, 将降低训练效果。

(四) 间歇时间要科学

教练员要考虑运动员每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 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的持续时间和负荷大小, 持续时间越长, 负荷强度越大, 间歇时间就应越长, 此外间歇时间的长短与参与工作的肌肉数量有关, 局部肌肉参与工作, 间歇时间可短些, 参与工作肌肉越多, 间歇时间也应越长。

三、发展最大力量训练的具体手段与方法

(一) 重复练习法

教练员安排负荷强度为75%~90%, 训练组数为6~8组, 每组重复3~6次, 组间间歇3分钟。

(二) 渐进负荷法

此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肌肉协调性, 最后几次重复中需同伴的保护, 组间休息4~5分钟:70%×12次, 80%×10次, 85%×7次, 90%×3次, 95%×2次。这种方法也可结合下列练习方式作为补充:

1. 强化组合:两种相近手段结合练习, 组间没有间歇。

2. 退让重复:一组动力收缩练习之后, 增加25%的负荷重量, 肌肉退让性离心收缩, 重复2~3次。

3. 借力重复:肌肉工作至力竭后, 试图借助其它肌群力量, 或以与前面练习相异的动作方式再做数次附加重复。

4. 预先消耗:先使一组肌群单独收缩工作, 而后与其它肌群配合完成组合动作。

(三) 定量负荷法

此方法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 负荷重量保持一定, 但重复次数和组数却相当多。年轻运动员可采用50%强度×12次×5组, 或60%强度× (8~10) 次×5组;高水平运动员可采用80%强度× (8~10) 次× (3~5) 组, 或60%强度× (8~10) 次×5组, 组间休息都是3~5分钟。练习目的是使肌肉工作直至力竭, 因此在最后几次重复中需同伴的保护。

(四) 对比训练法

这种方法源于保加利亚, 因此也被称为保加利亚对比训练法。它实际上是综合多种力量训练组合的优点, 并致力于逐步满足专项动作的速度要求, 从而演化而成的。练习负荷按序列完成, 从克服最大外部阻力直至克服自身体重, 逐级提高动作速度, 尤其适合于专门准备期和比赛期的力量训练。提高肌肉最大力量:90%×4次, 95%×2次, 100%×1次×2组, 95%×2次, 90%×4次×2组。

提高肌肉爆发力量:60%×10秒内最大重复次数× (2~3) 组。提高肌肉最大输出功率:30%×10秒内最大重复次数× (2~3) 组。提高肌肉快速力量:采用对抗自身体重的练习, 无附加负荷。

(五) 静力训练法

此方法是指以肌肉收缩力克服和对接外力, 使肌肉张力改变, 肌肉长度不变, 肢体环节不运动。通过大强度的静力性练习来发展最大力量, 负荷强度为90%以上, 每次持续时间为3~6秒, 练习4次, 次间间歇3~4分钟, 注意憋气时间, 强度为100%时2~3秒, 90%~80%时4~6秒, 60%~70%时6~10秒。优点是能够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 可较迅速地发展最大力量。

(六) 动力训练法

此方法是指以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外部阻力, 张力不变, 长度改变, 环节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优点是可以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可通过脊髓反射增强肌力, 提高支撑力, 弹跳反应力, 鞭打力等。

(七) 等动力量训练法

此方法训练是指在动作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肌肉始终能发挥出较大力量训练方法, 等动力量训练是在等动力量练习器上进行, 次数为8~12次, 动作幅度尽量大些, 使肌肉充分伸展, 并且又有短暂的停留时间, 隔日练习, 特别在大强度训练后要充分休息, 优点是肌肉长度和张力都有变化, 使运动员肌肉在各个关节角度上的力量都能得到提高。

体校运动特点 篇8

从调查结果来看, 山东省具有排球队的16个地市级业余体校中, 在2012年山东青少年甲乙组排球锦标赛上, 除了日照、聊城因为建队比较晚, 只报名乙组队员之外, 其余14个地市都有甲组和乙组运动员。排球运动员的年龄跨度从13 ~ 18岁不等, 但是, 报名和调查情况来看, 德州、滨州、泰安、东营四个地区, 基本上都是13 ~ 15岁的运动员, 出生日期在1997年以后, 说明这几个地区的业余体校, 排球项目组队较晚, 时间在2年左右, 因此还没有高年龄的运动员。济南、烟台、潍坊、青岛等其他地区的排球运动员, 建队早, 运动员多, 每个地区40 ~50人, 年龄分布均匀, 队伍在年龄上呈现合理的梯次配置, 非常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发展。通过调查显示, 总体来说, 山东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9岁以上的运动员较少, 仅有18人; 年龄在16 ~ 18岁的运动员较多, 有426人, 占总人数的40. 42% 。年龄在13 ~ 15岁的运动员最多, 有478人, 占总人数的45. 35% 。年龄在12岁及以下的运动员比较少, 有132, 占总人数的12. 52% 。由此可见, 按照年龄来说, 山东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 其中, 13 ~ 15岁的运动员最多, 形成了良好的后备人才基础, 说明目前山东省青少年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发展比较好, 有很雄厚的后背基础。排球是一个多年训练项目, 有“三年成形、五年成器、八年成才”之说, 练习的年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水平的高低。其中, 通过调查, 练习排球在3年以下的运动员有108人, 占总人数的10. 25% , 主要集中在2000年出生左右的小运动员。练习排球在3 ~ 5年的运动员人数为552人, 占总后备人才数量的52. 37% ; 5 ~ 8年的运动员人数为352人, 达到总人数的33. 39% ; 8年以上的运动员人数为102人, 占后备人才总数的9. 68% , 有个别的运动员排球运动年限竟达到10年以上, 这样的训练年限,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排球运动在山东发展的优势。运动等级方面, 通过调查来看, 山东业余体校1054名男女排球后备人才中, 有342人达到了二级运动员水平, 占调查总人数的32. 44% , 主要是通过省青少年锦标赛、省中学生运动会、省运会等大型比赛获得。而有41名男女排后备人才达到了一级运动员水平, 占总人数的3. 89% , 主要是通过省运会、国家青少年比赛等大型比赛获得, 其中, 这些一级运动员, 主要集中在潍坊、青岛、济南、烟台、淄博等市级业余体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 山东省业余体校竞技排球运动员身高情况

现代排球的发展, 身高是选拔排球运动员重要的身体指标之一。高大球员组成的拦网防线, 不仅仅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道防线, 更是第一道进攻线。多次成功拦网, 能鼓舞本队防守队员士气, 而打击对方扣球队员的士气。通过调查, 山东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中, 男运动员身高在180 ~ 190cm以上的有231人, 占山东省业余体校男子排球运动员总数的44. 77% ; 身高191 ~ 200cm以上的运动员有38人, 占男运动员总数的7. 36% , 200cm以上的运动员也有6位, 占1. 16% 。女运动员在170 ~ 175cm以上的有246人, 占女运动员总数的45. 72% , 身高176 ~180cm以上的运 动员有114人, 占女运动 员总数的21. 19% , 181cm以上的有62人, 占到女子运动员总数的11. 52% , 其中190cm以上的有2人。从身高方面看, 山东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具有先天的、非常好的身高优势, 这为山东省竞技排球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身高基础。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3 山东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身体素质现状

身高是排球运动员重要的身体形态指标之一, 而移动速度和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 通常移动速度常用的测试项目为“V”字移动, 而弹跳力的测试指标为助跑双脚摸高。对参加山东省排球锦标赛的16个地区的青年男女排运动员的“V“字移动和助跑双脚摸高进行测试, 并与国家队青年男女排运动员进行比较。具体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山东省青年男、女排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 与国家队青年男、女排运动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 男排差距不是很大, 而女排差距比较大。身体素质是排球运动员技能掌握的前提和基础, 良好的身体素质能使运动员的排球技术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因此, 山东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更应该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 为排球技能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运动员未来意向情况

运动员参加体育训练, 必然有促进其认真训练、努力拼搏的目标, 或进入更高一级专业队、或升学。通过对山东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调查分析, 进入更高一级专业队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他们进行排球训练的主要目标, 其中, 有153名运动员选择想通过自己的奋力拼搏进入更高一级专业队, 占到调查总数的48. 73% , 有128名排球青少年运动员选择将希望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选择比例为40. 76% , 而希望进入体育学院或高校体育系学习选择人数很少, 仅有27名, 比例为8. 60% 。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业余体校的运动员, 他们首先的意向是进入更高一级专业队, 继续进行排球训练和比赛, 这与他们热爱排球运动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 他们希望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这样, 也能在运动队里继续进行训练, 也可以随队参加高校排球队的比赛。从这两项意向可以看出, 山东省业余体校竞技排球运动员的意向非常有利于运动员的排球训练和学习 ( 如表3所示) :

5 运动员排球训练动机分析

运动员参加体育锻炼, 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影响因素。其中, 外因是保证训练正常进行的外界因素, 而真正让后备人才认真训练、奋力拼搏是内因, 是他们自觉进行训练的最根本动力。训练动机是内因, 是促进和激发运动员进行体育锻炼最根本的动力, 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要。有了合适的动机, 运动员内心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会使他们努力学习、刻苦训练, 从而达到一定的理想和目标。对山东省业余体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动机调查可以看出 ( 见表4) ,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兴趣爱好、成为专业排球运动员和升学加分。

兴趣爱好是对一种事物的热爱, 正是热爱排球运动, 使山东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排球训练时努力训练, 奋力拼搏。正是有了对排球的热爱, 成为排球运动员成了山东省业余体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第二大动机, 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更高一级专业队享受排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升学加分是促进他们参加排球训练的又一个动机。掌握一项技能, 然后进入理想的大学, 也是不少排球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动机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 山东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动机比较合理, 这些动机, 激励了山东省业余体校后备人才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从而为山东竞技排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路长胜.山东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与体校训练现状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70

[2]卢成义, 等.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 2006, 28 (3) :26-29.

[3]游雯静.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

[4]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奖励办法[Z].2009.

[5]高良杰, 张庆锋.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研究[J].科教纵横, 2007 (7) :191-192.

[6]张允蚌.从“北航男排”现象探讨我国男排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浙江体育科学, 2005, 12 (6) :46-49.

[7]陈雅轲, 白亚兵.我国男排后备人才的身体素质现状及培养方案[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4) :90-93.

[8]凌国钊, 郭鼎文, 盖洋.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J].体育学刊, 2007, 14 (2) :113-116.

体校运动特点 篇9

足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具有的战术素养,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头脑对球场上各种情况的思想反应,并支配运动员在整个比赛的活动,是对比赛客观现实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反映,是运动员根据比赛场上的攻守态势,自觉选择与运用技术行为的瞬间决断能力的体现。它表现为运动员能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并能与同伴默契配合,以便克敌制胜。足球意识是运动员对足球比赛规律认识的反映,足球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队伍的成绩。目前,在体校的足球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只重视足球技术的教学训练,而忽视了足球意识的培养。导致球员足球意识偏低,严重的限制了足球和球员本身的发展。

【分类号】G843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体校在校学生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2结果与分析

2.1、足球意识对体校学生完成比赛的意义

2.1.1参与比赛

足球的意识包括对比赛客观现实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感性阶段是指运动员对赛场上各种情况的感知,如攻守态势、比分、观众等的感知。观察是运动员对赛场现实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比赛场上的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思维判断来源于精致的观察,所以说运动员的观察敏锐度是决定运动员意识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理性阶段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有关比赛规律的认识经验,意识水平越高对比赛规律认识的越全面、越深刻。

2.1.2理解战术

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对每个运动员要求具备攻、防两个方面所需要的一切能力。球员得球后就开始进攻,要求其他队员积极跑动接球,进攻结束后要求十一名队员积极防守,而且要求不断变换速度、改变方向、意图,这些行动都要每个队员有良好的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賽中的行为和战术动作都离不开意识的指引。在比赛中战术复杂多变,对运动员的意识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

2.2、对体校学生正确足球意识的培养

2.2.1目的

在现今足球飞速发展的年代里,足球意识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足球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球员足球战术水平的发挥,也影响着整个队伍的比赛成绩。足球意识是发挥运动员已有的技术,身体心理素质而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提高运动员运动训练水平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也球员在比赛中的主导,比赛中的各种战术要求都需要良好的意识去支配球员的行为。在足球运动中要有质的提高,就必须对球员的足球意识不断的培养。

2.2.2内容

1加强基本技术的学习,培养技术运用的意识。传、接球、运控球是足球运动的关键,在三大技术的训练中,除了要求掌握各技术的要领、作用外,还需要在比赛中适当的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前提,这就要求技术动作动中有变,灵活运用,经得起实战检验。接、运、传、射都应与基本战术配合相联系,培养球员的传接球和配合意识;多进行二元和三元技术动作的练习,提高动作的连贯性,使之简练实用。

2加强突破技术的能力训练,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如无防守队员运球突破,也要跟有防守球员一样练习、运球突破,二过一交叉掩护等多项技、战术实战训练。

3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无论是在高水平的比赛,还是在低水平的比赛当中,都会时常看到一些球员因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而丧失战斗意志,最终导致球队输球。所以要增强球队的凝聚力,培养队员的团队意识;通过默念、放松呼吸控制情绪,使队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训练和比赛时,根据情况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让球员努力去完成,从而培养球员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4善于创造、捕捉机会,门前善于捕捉机会,及时、大胆、果断的进行射门。要使队员掌握各种射门技巧,把射门技术训练跟其他技术组合起来加强对抗情况下的射门,强化球员射门的练习。

2.2.3形式

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应该让球员在理论知识中学习,充分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主要有以下形式进行:1理论讲授(技战术、规则、裁判法);2专题分析(如定位球):3现场战术讲演示范;4通过比赛录象分析;5通过比赛进行交流;

2.2.4方法

1自学法

学习足球理论知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举办足球理论知识讲座;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比赛录像对典型战例进行讨论分析;对自己参加的比赛,赛后应球员总结经验教训。

2比赛法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争取比赛的胜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检验训练的效果。基本的运动意识的培养可通过训练,而特殊的战术意识则要靠比赛实践来提高。这是因为训练毕竟不同于比赛,这时包括队员所处的环境、对手的特点、对抗的激烈程度等都不相同。所以,平时训练与实际比赛结合起来,把比赛因素作为训练内容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根据大型正式比赛的要求来组织模拟比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练员应当弄清我们所进行的模拟比赛与大型正式比赛对队员心理影响的差距。总而言之,通过比赛,可以丰富队员们的临场经验,提高正确选择及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这无疑是培养和提高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水平唯一的、有效的和重要的方法。

足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比赛-再学习-再比赛的循环过程,足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而实践后认真分析总结又为足球意识的提高和完善提供依据。

3结论

3.1正确认识足球意识对比赛的影响,足球意识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它指导了球员参与完成比赛。

3.2在足球发展的今天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足球意识,要正确的去培养足球意识。从错误的足球意识中改正过来。

3.3足球意识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有目的、有计划进行。以理论学习与实际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比较透彻理解足球的技战术,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技战术,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足球意识,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富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维东,青少年足球意识培养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59-68

体校运动特点 篇10

关键词:体校,运动员,撑竿跳高,心理训练

撑竿跳高作为一种需要克服相关高度障碍的运动,其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在体育学校当中进行撑竿跳高运动员训练的时候,不仅仅对其技术要求较高,更对这些运动员的心理层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体育学校在进行撑竿跳高的运动员训练方面,没有对其心理层面进行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日常训练的心理训练以及竞技心理层面的训练上,相对缺乏系统的思路和对策,所以有一些撑竿跳高运动员不能够发挥出自己更高的水平。因此,对于撑竿跳高运动员进行系统化的心理训练,探索这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撑竿跳高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心理要求特点分析

首先,从撑竿跳高的技术特点上看,其包含的各类运动技巧相对比较复杂,运动员在完成撑竿跳高的过程当中要做到助跑、插穴、起跳、过杆等一系列的动作,整个过程都需要运动员连贯完成,不能够中途有所停滞,包括起跳的过程当中需要掌握速度和节奏,插穴的过程中脚应该在一个准确到位的位置,包括用快速用力的方式起跳、过杆的精确和落地过程当中也需要注重安全,这些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复杂。虽然从技术层面上剖析,这些动作都可以进行技术分解,但是实际上看这些技术要领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运用出来的,撑竿跳高的运动员在心理压力上也相对比较大。同时,运动员在进行撑竿跳高的运动过程当中,需要在头脑当中对每一个动作熟悉掌握,在心理上也需要有良好的导向。其次,从撑竿跳高的竞技比赛特征上看,每一个运动员都需要不断挑战越来越高的横杆,并要一直持续到运动员最终跳不过去为止。不断升高的横杆,实际上也会对撑竿跳高的运动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并且随着这种心理上的压力的逐渐增大,最后形成积极的心理刺激。所以,对于撑竿跳高的运动员,不仅仅要有比较成熟的撑竿跳高技术,也需要比较好的临场心理素质。

二、在体校训练中对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思路探究

在体育学校中对撑竿跳高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重点在于训练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感觉。感觉,实际上是撑竿跳高运动员在应对外界环境过程当中,接受的刺激表征信息,这些信息在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当中产生影响,运动员会自己作出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是系列性的组织、选择以及解释的过程。所以,体育学校应该从速度感知、节奏感知以及空中感知三种不同的感知层面,对撑竿跳高的运动员进行感知的训练。速度感知上,需要运动员自己通过多次训练,以此提高对于时间的自我组织和分析,这样在比赛场上能够更好地把握各个分解动作的运动时间,从而纠正或者调整自己的步长。节奏感知上,主要是在听到外部信号之后,对自己一系列动作的调整,长期训练下才能够把握住运动的速度和感觉。空中感知上,因为撑竿跳高的运动员在腾空的时候,是看不到横杆的,背对着横杆的条件下,撑竿跳高运动员需要靠自己的训练习惯,感知横杆所在,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在体育学校中对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还需要提升运动员的注意力与自信心。在比赛场上有很多外在的干扰因素,运动员必须要全神贯注,避免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注意力训练,实际上是帮助运动员逐渐对撑竿跳运动产生心理兴趣,特别是产生成熟的内在动机,也就是热爱运动。运动员把撑竿跳高作为自己的兴趣点,那么整个注意力就会放在运动本身,而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而运动员也需要动用自己的第二信号系统进行调节,掌握各类语言信号,在练习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注意力。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注意力源自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自信心。所以,体育学校在训练过程当中,应该让运动员意识到自己的运动潜能,并且善于运用自我暗示等方式,让自己克服在赛场上的一些恐惧心理。学校的教练员也应该在平时多鼓励撑竿跳高运动员,帮助这些运动员逐渐形成自己的运动节奏,进而战胜自己心理的恐惧。

三、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学校进行撑竿跳高训练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运动员的心理动态,并且从感知心理状态、自信心、注意力等层面进行训练,提高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综合心理素养。对于撑竿跳高运动员而言,只有成熟的心理机制,才能够更好地克服心理上的压力,发挥出自己的运动水平。教练员也要帮助运动员逐渐强化成功点、弱化失败点,有针对性地肯定这些运动员的训练成绩,让运动员用更高昂的斗志和信心继续投入到日常的训练当中。因此,从心理训练层面提高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体育学校日常训练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单保海.高校撑竿跳高训练“过竿技术”中使用教具教学的实验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05).

上一篇:神经外科病房下一篇: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