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品种

2024-09-27

花生品种(共11篇)

花生品种 篇1

1 材料和方法

1.1 参试材料

H166、H771、H772 (广西农科院经作所选育提供) , 0475、0525、0542 (贺州市农科所选育提供) , 泉花726 (福建泉州市农科所提供) , 闽花9号 (福建农大提供) , 桂花17CK (由广西农科院经作所提供) 。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选择位于桂平市北回归线公园对面的排灌方便, 土地平坦, 土质粘壤土, 前作甘蔗地, 肥力中等, 交通方便的土地。采取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 (小区长4 m×3.33 m) 13.32 m2约合0.02亩, 试验示范区四周边设立保护行, 保护行种植相对应小区的品种。

采用起畦双粒播种, 亩种植密度1.8~2万棵, 播种前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40 kg, 土杂肥1 000 kg, 播后喷50%乙草胺200 ml加10%五氯纷纳可湿性粉剂500 g兑水60 kg全田喷一次, 追肥在4月2日亩施尿素或复合肥、硫酸钾各7.5kg, 花期或结果期施石灰等50 kg, 并结合中耕培土除草, 花生生长期间病虫防治用药2~3次, 使用的农药有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辛硫磷、蚜虱净、乐斯本、敌杀死、敌百虫、蚜虱净等, 整个试验于3月5日播种, 7月上旬收获。

1.3 调查及测定

参试品种生长期及病虫发生情况, 根据调查项目要求按照2008年区域试验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 出苗后15~20 d, 检查出苗情况, 抗病性于收获前10 d进行调查。成熟收获并随机取样进行室内考种, 分组收获称重计算产量并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的产量情况

9个参试品种荚果产量幅度在201~285.5 kg之间, 其中0475平均亩产285.5 kg, 比对照种增产57.5kg。增产率25.2%, 达显著水平, 排列第一位。0542平均亩产273.5kg, 比对照种增产45.5 kg, 增产率20%, 达显著水平, 排列第二位, 泉花726平均亩产264.0 kg, 比对照种增产36.0 kg, 增产率15.8%, 达显著水平, 排名第三位。H771平均亩产247.5 kg, 比对照种增产19.5 kg, 增产率8.6%, 排第四位。闽花9号平均亩产241 kg, 增产率5.7%, 排名第五位。0525平均产量237 kg, 增产率3.9%, 排第六位。桂花17 (ck) 平均亩产228 kg, 排第七位, H166、平均亩产212.5 kg, 比对照种减15.5 kg, 减产不显著, 排第八位, H722平均亩产201kg, 比对照种减27 kg, 减产11.8%, 达极显著水平, 排第九位。

2.2 不同花生品种产量 (S0法) 方差分析

应用方差分析法对小区平均产量作方差分析[4、5] (见表1)

品种间的产量比 (LSD法) :

当V=16时;t0.05=2.120;t0.01=2.921

小区平均产量差异显著性比较;

LSD0.05=2.120×0.1681=0.36 (千克)

LSD0.01=2.291×0.1681=0.49 (千克)

亩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比较;

LSD0.05=0.36×50=18 (千克)

LSD0.01=0.49×50=24.5 (千克)

2.3 不同花生品种农艺性状, 抗逆性和品质分析

从表2、表3可见, 各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在124~130 d之间, 均具有强生长势。参试品种均表现抗倒性、抗旱性强, 桂花7、H166、H722、耐涝性中等, 其他品种均具有较强的而耐性。叶斑病和锈病表现抗性差有:H722、其余均表现高抗叶斑病和锈病。

3 试验结论

0475:主茎高57.1 cm, 分枝长54.5 cm, 总分枝平均8.3条, 结果分枝数平均6.6条, 主茎总叶片数平均15.5片, 收获时主茎青叶片数8片, 单株总果数平均16.4个, 饱果数平均13.3个, 秕果数平均4个, 单仁果率16.2%, 双仁果率64%, 百果重为162 g, 百仁重64 g, 公斤果数586个, 出仁率73.5%, 亩产285.5 kg, 比对照种增产57.5 kg, 增25.2%, 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植株粗壮挺直, 长势强, 耐旱耐渍, 叶片小, 叶色绿, 抗倒性强, 抗叶斑病和锈病, 结果枝数对照种多2.3条, 果型大壳薄, 出仁率高达73.5%, 比对照桂花17多3个%点。全生育期126天, 建议推广种植。

0542:主茎高58.7 cm, 分枝长52.1 cm, 总分枝7.0条, 结果枝数5.5条, 主茎叶数16.1片, 收获主茎青叶为8.4片, 单株总果数15.4个, 饱果12.6个, 秕果数2个, 单仁果率15%, 双仁果率67%, 百果重155 g, 百仁重63 g, 公斤果数590个, 出仁率66.5%, 亩产273.5 kg, 比对照种增产45.5 kg, 增产率达20%, 居参试品种第二位。生长势强, 叶片小, 叶色深绿, 植株粗壮, 抗倒、抗旱、耐涝性强、高抗叶斑病、熟色好, 全生期126天。建议推广种植。

泉花726:主茎高53.2 cm, 分枝长57.2 cm, 总分枝8.5条, 结果枝数7.1条, 主茎总叶片数15.9片, 收获主茎青叶数为7.9片, 单株果数17.7个, 饱果14.4个, 秕果数2.8个, 单仁果率11%, 双仁果率70.5%, 百果重160 g, 百仁重64 g, 公斤果数622个, 出仁率65%, 亩产264 kg, 比对照种增产36 kg, 增产率达15.8%, 居参试品种第三位。植株粗壮, 叶色绿, 叶片中等大, 抗倒性、抗旱性、耐涝性强、高抗叶斑病和锈病, 结果枝7.1条比对照种4.3条多2.8条, 熟色好, 全生育期126天。建议可推广种植。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花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桂平农科所试验点种植H166、H771、H772、0475、0525、0542, 闽花9号、泉花726、桂花17共9个品种进行适应观察, 鉴定花生新品种的长势、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对比, 以当家品种桂花17作对照种, 为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振陆.作物栽培第二版[M].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余永国, 李少雄, 等.2006年全国南方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 2007 (38) :609.

[3]冯希锦, 陈傲, 等.花生新品种湛油55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6 (3) :22.

[4]贺梁琼, 高忠奎, 等.广西主栽花生品种钙肥施用比较试验初报[J].广西农业科学, 2009 (40) :175.

[5]贺梁琼, 唐荣华, 等.广西地方花生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J].广西农业科, 2010 (41) :1281.

花生品种 篇2

采用10份花生品种材料,对通过数据库查询设计合成的.SSR引物和其他作者发表的SSR引物及STS引物进行了评估,并基于品种间简单匹配系数做了聚类分析.获得62个能产生多态性片段的SSR和STS引物对,总共获得427条带,其中291条(68.1%)为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6.88条带,4.69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6.7%~100%,PIC值为0.254~0.952,平均为0.760.9对SSR/STS引物,即Lec-1、Ah4-26、Ah4-4、SsS14、SHPAL-1、PG71、PG43、PM36、PG22,对所采用的10份花生品种区分率达到100%.说明SSR和STS标记应用于花生品种鉴定有效.

作 者:张建成 王传堂 杨新道 ZHANG Jian-cheng WANG Chuan-tang YANG Xin-dao  作者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266100 刊 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年,卷(期):2006 7(2) 分类号:Q94 关键词:花生   栽培种   微卫星   序列标签位点   多态性  

★ 汗斑会不会遗传呢

★ 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问题

★ 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英语课标

★ 技术标范本

★ 团县委书记在移动公司捐资助学仪式上的讲话

★ 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 第二节 鸟类的多样性

★ 眼睑遗传问题解疑

花生新品种问世等 篇3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邮码:266601,电话:0532-7626723)曹玉良等人前不久选育成功早熟高产大花生新品种“鲁花14号”。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夏播100天,高产田小面积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706.75公斤,创我国早熟花生单产新纪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达78.36%,耐储性好,抗倒伏、抗旱,高抗网斑病和晚斑病。(山东 王晓枫)

甘肃选育成功西葫芦新品种

甘肃飞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科瓜菜种苗分公司(邮码:730070,电话:0931-7615761)选育的西葫芦新品种“玉女”,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品种较早熟,幼果长筒状,淡绿色,有光泽,十分鲜嫩,商品性好。春季露地栽培,每公顷产量达到119234.5公斤,秋季日光温室栽培,每公顷产量达83850公斤。(甘肃 张中和)

长豇豆新品种选育成功

由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邮码:310021,电话:0571-86404142)承担的“‘之豇矮蔓1号’长豇豆新品种的选育”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适应性广、高抗病毒病、兼抗锈病和煤霉病的特性,全生育期80 ~ 100天,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985 ~ 1400公斤。(浙江 吴欣)

芝麻新品种在河南问世

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邮码:450002,电话:0371-5739047)前不久选育成功中早熟芝麻新品种“郑芝97C01”。

该品种生育期87 ~ 91天,粗脂肪含量56.1%,粗蛋白含量19.72%,高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抗旱耐渍,抗倒伏性好,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88公斤。(河南 辛洪)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盒研制成功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邮码:100081,电话:010-62892803)沈建忠教授主持完成的“磺胺二甲嘧啶和克仑特罗酶联免疫试剂盒”成果,前不久通过了专家鉴定。

该项目研制出的试剂盒成本低,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特异性强,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的优点,适用于现场监控和大规模样本的快速筛选。(北京 王世伟)

鲜菊花干燥设备通过鉴定

前不久,江苏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邮码:210014,电话:025-84346210)承担的“鲜菊花微波-气流式干燥技术的应用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鉴定。

花生新品种介绍 篇4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 夏播100天左右, 属于早熟大花生。株形直立, 疏枝, 主茎高48厘米, 侧枝长49.8厘米, 总分枝7~9条, 结果枝6条, 株丛矮而紧凑, 节间短, 单株结果数13.37个, 叶色浓绿, 连续开花, 开花量大, 结实率高, 双仁果率70%以上, 果柄短, 不易落果;荚果普通形, 百果重251.4克, 百仁重96.36克, 出仁率70.0%左右。粗脂肪含量45.94%, 蛋白质含量22.9%, 油酸/亚油酸比值1.68。抗倒伏, 对根腐病、叶斑病、黄花叶病毒病、棉铃虫的抗性比对照鲁花11号强。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北方片区试, 平均每亩荚果产量295.4公斤, 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0%;每亩籽仁产量209.7公斤, 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7%。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 平均每亩荚果产量307.5公斤、籽仁产量218.6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3%和8.0%。

栽培技术要点:应适时早播, 适时收获, 以充分发挥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适当密植, 春播每亩1万穴、夏播每亩1.1~1.2万穴为宜, 每穴播2粒。施足基肥, 看苗追肥, 确保苗齐苗壮。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防旱排涝, 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适宜地区:适于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淮北和江苏北部地区种植。

花育20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8 6 4 4-6 (R o b u t 3 3-1×A.cardenasis) ×伏早1 (鲁花12号) 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14天左右, 属于早熟“旭日型”出口小花生品种。株形直立, 疏枝, 主茎高36.6厘米, 侧枝长40.5厘米, 总分枝7~9条, 结果枝6条左右, 株丛矮, 株形紧凑, 节间短, 叶色浓绿, 连续开花, 开花量大;果柄短, 不易落果, 单株结果数10.3个, 结实率高, 双仁果率达95%以上。荚果普通形, 百果重173.8克, 百仁重68.6克, 出仁率73.3%。脂肪含量50.01%, 油酸亚油酸比值1.68。抗倒性强, 对根腐病、黄花叶病毒病、叶斑病的抗性比对照白沙1016高。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在全国北方区夏播出口小花生组品种区试中, 平均每亩荚果产量224.7公斤, 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5.18%;每亩籽仁产量164.21公斤, 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9.71%。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 平均每亩荚果产量258.12公斤、籽仁产量188.63公斤, 分别比对照增产15.16%和15.29%。

栽培要点:应抢时早播, 适时收获, 充分发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性。适当密植, 夏播每亩保苗1.1~1.2万穴, 每穴播2粒。施足基肥, 看苗追肥, 确保苗齐苗壮。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防旱排涝;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适宜地区:适于在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小花生产区种植。

花育22号别名或代号花20-1,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8014为母本、60Co250戈瑞辐照海花1号干种子M1代为父本, 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 属于早熟大花生品种, 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 品质优。株形直立, 疏枝, 主茎高35.6厘米, 侧枝长40厘米, 总分枝数9条。结果集中, 单株结果数13.8个, 单株生产力18.8克。荚果普通形, 网纹粗浅, 籽仁椭圆形, 种皮粉红色, 内种皮金黄色。500克果数286.5个, 500克籽仁数554个, 百果重245.9克, 百仁重100.7克, 出米率71.0%。籽仁脂肪含量49.2%、蛋白质24.3%、O/L值为1.71。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 耐储藏性好, 不耐贫瘠。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在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试中, 平均每亩荚果产量330.1公斤、籽仁产量235.4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6%和4.9%;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 平均每亩荚果产量372.2公斤、籽仁产量268.3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8%和7.5%。2003年高产示范, 每亩最高产量达684.5公斤。

栽培要点: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 春播每亩保苗0.9~1万穴, 每穴播2粒;施足基肥, 确保苗齐苗壮, 加强田间管理, 防旱排涝。

适宜地区:适于在北方大花生出口产区种植。

花育23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ICGS37为母本、R1 (选自8124-19-1/“兰娜”) 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9天, 属于疏枝直立小花生品种, 品质优。株形直立, 疏枝, 连续开花。主茎高37.2厘米, 侧枝长43.1厘米, 总分枝7~9条, 百果重153.7克, 百仁重64.2克, 出米率74.5%;籽仁粗脂肪含量为5 3.1%, 蛋白质含量22.9%, 油酸/亚油酸比值 (O/L) 1.54。耐储藏性好, 适应性广。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22个点次平均每亩荚果产量312.6公斤、籽仁产量234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13.5%和16%;2003年参加全国北方片区域试验, 14个点次平均每亩荚果产量273.9公斤、籽仁产量199.4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26.71%和27.62%。

栽培要点:适时早播, 春播每亩保苗1~1.1万穴, 夏播保苗1.1~1.2万穴, 每穴播2粒;施足基肥, 确保苗齐苗壮, 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防旱排涝。

适宜地区:适于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小花生产区种植。

花育29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用94-9与H8611杂交, 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育而成得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7天, 属于普通型直立大花生。株形直立, 出苗整齐, 分枝少, 生长稳健, 株高40.08厘米, 第1对侧枝长42.73厘米, 总分枝数7.27条, 结果枝数6.94条。叶片椭圆形, 叶色深绿。连续开花, 花橘黄色。荚果普通形, 网纹较深, 种仁椭圆形, 种皮粉红色, 无油斑, 无裂纹, 每公斤果数569个、籽仁数1269个, 百果重228.80克, 百仁重108.04克, 出米率70.4%。粗脂肪含量50.5%, 粗蛋白含量25.84%, 油酸含量43.8%, 亚油酸含量34.8%, 油亚比1.26。种子休眠性中等, 抗旱耐涝性强, 网斑病抗性弱, 褐斑病抗性中等。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全国北方花生区域试验, 15个试点平均亩产荚果分别为291.35公斤和333.31公斤, 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11%和8.44%。平均亩产籽仁分别为203.24公斤和236.8公斤, 比对照鲁花1 1号增产增产7.5 7%和7.1%。2007年参加全国北方花生生产试验, 16个点平均每亩荚果产量302.84公斤, 比对照增产9.75%;平均每亩籽仁产量213.2公斤, 比对照增产8.29%。

栽培要点:每亩适宜种植密度0.9~1万穴, 每穴播2粒, 及时收获, 防止籽粒在田间发芽。

适宜地区:适于在全国大花生产区种植。

花育30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用094-9/95-1与9629-1-0杂交, 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7天, 属于普通型直立大花生。出苗整齐, 植株直立, 分枝少, 生长稳健, 株高38.99厘米, 第1对侧枝长42.3厘米, 总分枝数7.25条, 结果枝数7.01条。叶片椭圆形, 叶色深绿。连续开花, 花橘黄色。荚果网纹浅, 种仁椭圆形, 种皮粉红色, 无油斑, 无裂纹, 每公斤果数587个、籽仁数1298个, 百果重224.07克, 百仁重103.59克, 出米率69.46%。粗脂肪含量48.9%, 粗蛋白含量23.31%, 油酸含量50.1%, 亚油酸含量30.3%, 油亚比1.65。种子休眠性中等, 抗旱性强, 耐涝性中等, 网斑病抗性弱, 褐斑病抗性中等。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全国北方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15点平均亩产荚果分别为303.54公斤和337.85公斤, 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3.67%和9.92%;平均亩产籽仁209.45公斤和236.19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85%和6.83%。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 16点平均每亩荚果产量300.17公斤, 比对照增产8.78%, 平均每亩籽仁产量208.5公斤, 比对照增产5.9%。2006~2007年参加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区试, 平均亩产荚果352公斤、326.69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47%和14.46%;平均亩产籽仁249.94公斤、219.92公斤, 分别比对照增产10.58%和11.59%。

栽培要点:每亩适宜种植密度0.9~1万穴, 每穴播2粒, 及时收获, 防止田间发芽。

适宜地区:适于在全国大花生产区种植。

花育31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不亲和野生种Arachis glabrata Benth与栽培种四粒红为母本杂交, 经果针离体培养获得可育杂种, 选取F2优良单株与栽培品系8122回交, 通过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约129天, 属于早熟品种。株形直立, 叶色绿, 连续开花, 结果集中, 耐瘠薄。荚果普通型, 果嘴明显, 网纹粗平。籽仁椭圆形, 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主茎高50.7厘米, 侧枝长55厘米, 分枝数9条左右, 单株结果数16个。百果重220克, 百仁重91克, 出米率72.9%。果、米均符合出口标准。在胶东地区种植, 果、米大于鲁花9号, 色泽和出米率优于鲁花9号。籽仁含蛋白质25%、脂肪51.2%、水分5.2%, 油酸43.1%, 亚油酸37.4%, O/L值1.15。

产量表现:在2005~2006两年区试中, 平均亩产荚果341.65公斤、籽仁248.97公斤, 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16%和9.26%。

栽培要点:每亩适宜种植密度0.9~1万穴, 每穴播2粒, 及时收获, 防止田间发芽。

适宜地区:适于在全国大花生产区种植。

花育32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抗蚜S17 (来自印度国际半干旱所) 与SPI098 (经钴60伽玛射线辐照79266品系得到的突变体) 杂交, 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育而成得花生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0天, 属于普通型直立小花生。出苗整齐, 分枝少, 生长稳健。株形直立, 株高36.04厘米, 侧枝长39.4厘米, 总分枝数8条, 单株结果12个, 单株生产力21克。每公斤荚果数775个、籽仁数1602个, 百果重173克, 百仁重67克, 出米率71.3%。籽仁含蛋白质26.3%、脂肪50.7%、油酸77.8%, 亚油酸6.3%, O/L值12.3。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荚果283.7公斤、264.11公斤, 比分别对照鲁花12号增产4.1%和5.03%;平均亩产籽仁205.4公斤、187.55公斤, 分别比对照增产3.1%和4.92%。

栽培要点:每亩适宜种植密度1~1.1万穴, 每穴播2粒, 及时收获。

河南选育成功花生新品种 篇5

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10天左右,百果重174.2克,百仁重68.2克,出仁率68.5%左右。高抗网斑病,抗叶斑病、病毒病、锈病、根腐病。籽仁蛋白质含量23.2%,粗脂肪含量55.1%,亚油酸含量39.3%,油酸含量40.2%。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荚果314.4公斤、籽仁230.3公斤。

西瓜新品种“华创187”在山东问世

山东省邹平县安业农作物研究所(邮编:256200,电话:0543-4332168)选育的早熟西瓜新品种“华创187”,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90天,果实发育期33天,易坐瓜。果实椭圆形,皮厚1.4厘米、较硬韧,红瓤、沙质、酥软、剖面较均匀、纤维中等、子少、汁液多、口感好,中心糖含量10.9%、边糖含量8.6%。平均单瓜重6.3公斤,商品果率95.0%。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4829.6公斤。

甘蔗新品种“闽引黄皮果蔗”通过认定

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邮编:363005,电话:0596-2122840)、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引进的甘蔗新品种“闽引黄皮果蔗”,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认定,

获奖的锦花系列花生品种 篇6

1. 锦花九号

锦州农业科学院1998年以外引品种白沙1016为母本、外引系日本选一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 从其后代分离材料中系选而成。2008年辽宁省备案, 2009年获辽宁农业科技贡献三等奖、锦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征特性:生育期129天左右。株型直立、紧凑, 主茎高50.29厘米, 疏枝型, 侧枝长50.43厘米, 总分枝6条左右, 结果枝5.2条。叶绿色, 连续开花, 开花量大, 结实率高。单株结果数16.8个, 双果率占95%以上, 果柄短, 不易落果, 荚果普通型, 网纹较深, 鹰嘴明显。每公斤荚果960个、籽仁数2359个;百果重178.2克, 百仁重62.8克, 出米率70.2%。粗脂肪含量42.7%, 粗蛋白含量32.64%, 油酸含量37.40%, 亚油酸含量40.73%。抗倒伏。

产量表现:经省区及各地试验, 每亩产荚果280公斤。

栽培要点:4月末至5月初播种, 垄距45~50厘米, 株距13~15厘米, 每穴播2粒, 每亩保苗1万~1.1万穴2.2万株为宜。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花生专用肥25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 生育期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

适宜地区:在辽宁各地花生主产区均可种植。

2. 锦花八号

锦州农业科学院1997年以外引小花生“湘二”为母本、外引系“G PNC343”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 从其后代分离材料中系选而成。2008年辽宁省备案, 2011年获锦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特征特性:生育期1 2 8天左右。株型直立、紧凑, 主茎高46.4厘米, 疏枝型, 侧枝长48.2厘米, 总分枝7条左右, 结果枝5.7条。叶绿色, 连续开花, 开花量大, 结实率高。单株结果数16.4个, 双果率占90%以上, 果柄短, 不易落果, 荚果普通型每公斤果数777个、籽仁数1856个。百果重204克, 百仁重77.7克, 出米率71.8%。粗脂肪含量41.6%, 粗蛋白含量33.37%, 油酸含量38.72%, 亚油酸含量38.84%。

产量表现:经省区及各地试验, 每亩产荚果260公斤。

栽培要点:4月末至5月初播种, 垄距45~50厘米, 株距13~15厘米, 每穴2粒, 每亩保苗1万~1.1万穴2.2万株为宜。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花生专用肥25公斤、磷酸二铵5;生育期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

适宜地区:在辽宁各地花生主产区均可种植。

3. 锦花7号

锦州农科院以锦系1号为母本、苏拉米特 (Shulamit)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鉴定, 2008年获辽宁农业科技贡献二等奖。

特征特性:生育期124天, 属早熟品种, 在锦州地区露地栽培5月初播种, 6月中旬开花, 9月下旬成熟。株型直立, 疏枝, 连续开花 (主茎开花) 。株高43.29厘米, 侧枝长46.69厘米, 结果枝6.6条, 总分枝9.22条, 单株结果数17.4个, 单株生产力22.4克。荚果峰腰形, 缩缢深。籽仁饱满, 有光泽, 无裂纹, 种皮粉红色。百果重167.58克, 百仁重68.39克, 出仁率72.54%。粗脂肪含量43.55%, 粗蛋白含量22.73%, 油酸/亚油酸比值0.78。出苗整齐, 株丛矮且直立, 生长稳健, 叶色深。开花量大。结实率高。果柄较长, 采收时易落果。抗倒、抗涝性强, 较抗叶斑病。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辽宁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每亩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5.5%。2003~2004年参加全国花生区域试验, 每亩荚果产量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10.6%。2005年参加全国生产试验, 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10.8%。

栽培要点:选择砂性壤土种植,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倒茬, 每亩施农肥3500公斤, 并配合速效磷钾氮肥作基肥。每亩种植密度1万穴左右, 每穴播2粒。

适宜区域:在辽宁各花生产区, 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也可种植。

4. 锦引花1号

锦州农科院与爱芬食品 (北京) 有限公司、青岛东生公司2002年共同从美国引进 (AT-20) , 经山东、辽宁驯化改良而成。2005年辽宁省备案, 2006年获辽宁农业科技贡献二等奖。

特征特性:生育期138天左右, 属中熟品种。在锦州地区露地栽培5月上旬播种, 6月中旬开花, 9月末成熟。株型匍匐, 交替开花 (主茎开花) 。株高19.3厘米, 侧枝长34.9厘米, 结果枝8.4条, 单株结果数14.4个, 单株生产力20克。荚果葫芦型, 以2粒荚为主。籽仁饱满, 椭圆形, 种皮粉红色。百果重150.8克, 百仁重55克, 出仁率78%, 粗脂肪含量42.27%, 粗蛋白含量24.52%, 油酸/亚油酸比值27.1。开花期长, 稳产性好, 高抗叶斑病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省区品种比较试验, 两年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5.3%。

栽培要点:选择具有中等肥力的砂壤土种植。坚持轮作倒茬。每亩施农肥4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 生育期间追施尿素10公斤。每亩种植密度1.5万穴, 每穴播1粒。

适宜种植区域:适合辽西、辽南地区种植, 也适宜山东省大力推广种植。

5. 锦花5号

锦州农科院1988年从四川南充农科院所引入的N836-1品系中发现一变异株, 经系统选育而成。1998年辽宁省审定;2001年国审。2004年获锦州市科技攻关一等奖。

特征特性:生育期1 2 8天左, 右属早熟品种, 在辽宁锦州地区露地栽培5月上旬播种, 6月中旬开花, 9月下旬成熟。株型直立, 连续开花 (主茎开花) 。株高30.6厘米, 侧枝长46厘米, 叶柄较长, 结果枝8.5条, 总分枝15条, 结荚集中。叶片椭圆形, 绿色, 花色橘黄。单株结果数13.4个, 单株生产力17.5克。荚果普通形, 以2粒荚果为主, 整齐, 饱满。籽仁饱满, 呈椭圆形, 无裂纹, 种皮粉红色, 有光泽。百果重156.5克, 百仁重66.4克。出仁率74.8%。籽仁粗脂肪含量43.84%, 粗蛋白含量25.31%。出苗快而整齐, 植株长势较强, 绿秧成熟。果柄坚韧, 成熟后收获落果较少。抗旱性好, 抗涝性中等, 抗病性强。种子休眠性强。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参加辽宁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全省14个试点平均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5.5%。1996~1997年全省10个点次的生产试验, 比对照种白沙1016增产23.5%。1998~1999年全国北方片花生新品种 (夏播组) 13点次区域试验, 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2.38%。2000年全国北方片花生新品种7点次生产试验, 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9.5%。

栽培要点:选择具有中等肥力的砂壤土种植, 要求坚持轮作倒茬。每亩施农肥3000公斤、花生专用肥25公斤、磷酸二铵5~10公斤作基肥, 生育期间结合中耕每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每亩种植密度1万~1.1万穴, 每穴播2粒。

花生新品种锦花15号 篇7

锦花15号属于早熟中粒花生品种, 生育期127天。株型直立, 株高35.6厘米, 第一对侧枝长39.4厘米, 总分枝数7条, 结果枝数6条。叶片椭圆形, 叶色黄绿。连续开花, 花桔黄色。荚果茧形, 网纹浅, 种仁桃圆形, 种皮淡红色, 无油斑, 无裂纹, 公斤果数733个, 公斤仁数1567个, 百果重180.6克, 百仁重73克, 出米率73.36%。粗脂肪含量53.27%, 粗蛋白含量25.41%, 油酸含量38.35%, 亚油酸含量38.5%, 油亚比1。出苗整齐, 苗期长势强, 植株直立、紧凑, 生长稳健, 开花量大, 结实率高, 双仁果率一般占90%以上。

锦花15号丰产性、稳产性好, 2009~2010年参加全国北方区小花生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荚果252.7公斤、籽仁183.74公斤, 荚果、籽仁分比对照鲁花12增产6.9%、7%。2011年参加全国北方区小花生生产试验, 锦花15号平均亩产荚果227.96公斤, 籽仁平均亩产167.22公斤, 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产7.11%和7.99%。分别居参试品种第5位和第6位。该品种抗逆性强, 耐涝性强。种子休眠性中等, 抗旱性中等, 叶斑病抗性中等, 尚未达到抗性最好标准。重茬种植会降低抗性标准, 所以要避免重茬种植。生育后期要做到保叶防衰。锦花15号适宜在全国 (北方区) 花生产区种植。

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设在于都县罗坳镇塘头村赖仁贵责任田, 面积513m 2, 试验田为粘性壤土, 保水保肥能力强, 肥力中等, 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品种为粤油13、闽花6号、泉花7号、桂花21、仲恺花1号、汕油523 (CK) 、04-3103、9306-813。8个供试品种均由国家花生体系赣州试验站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相同处理不同重复不在同一列。处理1:汕油523 (CK) , 处理2:闽花6号, 处理3:泉花7号, 处理4:粤油13, 处理5:仲恺花1号, 处理6:04-3103, 处理7:桂花21, 处理8:9306-813。每小区面积13.36m2, 播种180穴, 每穴播双仁, 折合667m 2密度1.8万株。每小区单收单晒, 单独称重, 四周均设有保护行。以本区域主栽品种汕油523为对照。

1.3 田间管理

各处理统一在3月28日播种, 667m 2施40% (N:P:K=14:12:14) 复合肥22.5kg、12%钙镁磷肥40kg、花生枯35kg、草木灰300kg, 各种肥料混合均匀作基肥一次施用, 播种后盖土前喷施95%恶霉灵3000倍液。4月13日进行清棵蹲苗, 4月20日喷药防治蚜虫, 5月11日喷施除草剂, 造成轻度除草剂药害, 5月18日结合防治病虫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钼酸铵溶液进行叶面追肥, 6月5日喷施多菌灵、井冈霉素防病害, 6月10日喷施甲基托布津、吡虫啉、井冈霉素防病虫, 6月24日喷施多效唑压苗, 7月2日第2次喷施多效唑并进行叶面追肥, 7月12日喷施阿维菌素防治斜纹夜蛾。7月31日随机抽取每个处理第1重复10个单株进行室内考种, 8月4日统一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试验品种荚果实际产量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4、处理5、处理8分别比对照667m 2增产39.94kg、29.46kg、25.47kg, 分别增长16.03%、11.82%、10.22%, 其中以处理4产量最高, 667m 2荚果重289.09kg。处理3、处理2、处理7、处理6则表现减产, 分别比对照减产7.99kg、15.98kg、24.46kg、36.95kg, 分别减少3.21%、6.41%、9.82%、14.83%。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处理4比处理1、3、2、7、6差异显著, 处理4比处理2、7、6差异极显著。处理5、8比处理2、7、6差异显著, 处理5、8比处理6差异极显著 (详见表1) 。

2.2 生物学特性考察结果与分析

2010年3月至5月上旬, 于都县多次遭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受异常气候影响, 试验田块花生出苗期普遍推迟, 出苗率偏低, 播种至出苗时间粤油13和04-3103两个处理19天, 其它6个处理17天;出苗率04-3103最低仅43.7%, 泉花7号最高98.8%, 其余处理在86%~95%之间;开花期汕油523最早5月10日, 04-3103最迟5月16日;播种至开花期汕油523最短42天, 04-3103最长48天;成熟期泉花7号最早8月1日成熟, 04-3103和闽花6号最迟8月4日, 全生育期泉花7号最短125天, 闽花6号和04-3103最长128天。观察结荚期各处理生长势, 粤油13、仲恺花1号、泉花7号、闽花6号、桂花21等5个品种为强, 其余品种为中;观察成熟期各品种叶色, 粤油13、仲恺花1号深绿, 桂花21、9306-813、汕油523等3个品种为绿, 其余品种为浅绿;株型一致性观察, 04-3103株型明显不一致, 株高差异特别大;观察抗倒性, 闽花6号为弱, 其余品种均较强, 抗病性调查, 全部试验品种均未发生叶斑病、锈病和青枯病 (详见表2) 。

2.3 经济性状考察结果与分析

主茎高度泉花7号最高为43.4cm, 04-3103最低为26.3cm;各处理分枝长度均比主茎长2~4cm。总分枝和结果枝粤油13最多, 分别为5.9和5.5条;桂花21最少, 分别为3.8和3.7条。收获时主茎有叶闽花6号最多为10.3片, 桂花21最少为7.5片。单株总果数仲恺花1号最高为19.9个, 9306-813最低为14.4个。单株饱果数泉花7号最高为18.3个, 9306-813最低为11.3个。双仁果率仲恺花1号最高为91.4%, 9306-813最低为75.2%。百果重泉花7号最高为156.4g, 桂花21最低为134.7g。百仁重粤油13最高为62.2g, 桂花21最低为47.2g。烂果数04-3103最多, 平均每株1个烂果。各处理实际收获荚果产量粤油13最高, 小区平均6.37kg, 折合667m 2产量318.16kg;第2为仲恺花1号, 小区平均6.03kg, 折合667m 2产量300.9kg, 分别比对照汕油523增产68.5和51.25kg, 增幅分别为23.4%和20.5%;小区平均产量04-3103最低4.25kg, 折合667m 2产量212.2kg, 比对照减产37.45kg, 减幅15% (详见见表3) 。

3 讨论

宜宾市花生品种筛选试验 篇9

单位:667m2、kg

1 材料与方法

1.1 品种

从安徽、山东、河北、四川等省引进了品种16个, 分别为:皖花7号、宜宾1号、矮花4号、1301、一颗珠、天府20、宜宾3号、水果花生、宁泰9922-6、白花小花生、天府28、花小宝41、宜宾2号、德阳2号、濮花36和龙花15。以当地普遍种植的矮花4号和德阳2号为对照。

1.2 方法

试验采用同田随机排列, 不设重复, 小区长16m, 宽2.8m, 面积45m2。垄作, 每垄种2行, 行距32cm, 每行种50窝, 每窝留2株。密度为5970窝/667m2、11940株/667m2。

试验地点在宜宾县泥溪镇加定村, 土质砂壤, 肥力中上, 地势平坦, 前作为晒烟。5月6日机耕。耕地前施过磷酸钙20kg/667m2。耕地起垄后喷施除草剂, 盖膜。人工精选饱满完好的种子播种, 每穴2粒种子。6月24日和7月3日用吡虫磷分别治虫1次。8月25日收获计产。

单位:g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见表1)

本着产量高、特色突出和抗性强的原则, 分别对部分品种进行了考种, 考种按照国家花生区域试验要求进行, 结果见表2。

从表1看出, 整个试验产量变化幅度为303.2~150.0kg/667m2, 最高的为皖花7号, 最低的为白花小花生。对照品种矮花4号为261.0kg、德阳2号为258.0kg。从表2看出, 500g荚果的饱果重变化幅度为496.4~403.5g, 最高的为宜宾3号, 最低的为宁泰9922-6。100粒饱果重变化幅度为227.4~138.0, 最高的为皖花7号, 最低的为天府20。百仁重变化幅度为98.8~56.0g, 最高的为皖花7号, 最低的为天府20。

皖花7号:植株直立, 荚果大、果仁大, 产量高。单产303.2kg/667m2, 比对照比德阳2号增产45.3kg/667m2、17.6%, 比矮花4号增产42.3kg/667m2、16.19%, 是替代当前德阳2号和矮花4号的首选品种。

水果花生:植株直立, 荚果、果仁大小中等, 单产267.6kg/667m2, 比对照德阳2号增产9.6kg、3.7%, 比矮花4号增产6.6kg/667m2、2.5%, 具有较浓的甜味, 口感好, 是鲜食、生食的上佳品种。

天府28:植株直立, 荚果、果仁小, 种皮黑色, 单产227.4kg/667m2, 比对照德阳2号减产30.5kg/667m2、11.8%, 比矮花4号减产33.5kg、12.8%。因其特殊的黑色, 可适当发展。

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总结 篇10

关键词:花生;新品种;生产

1 试验目的

为鉴定我省新育成花生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及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其特征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品种鉴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承担本生产试验。

2 参试品种

徐9707(紫花生),2、徐9628(红花生),3、鲁花9号(本试验对照品种)。

3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小区采用对比排列,重复2次。小区长10米,宽8米,面积80平方米(约0.12亩)。覆盖垄作,大行距0.60米,小行距0.20米,穴距0.20米,每亩密度8333穴左右,每穴2粒。试验地四周均设保护行,露天栽培。

4 试验地条件

试验设在新沂市北沟镇,地势平坦,土质岗黑土,地力均匀,肥力中上等,排灌条件好。前茬作物:大蒜,5月24整地,5月28日施肥:每亩撒施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N、P、K总含量为45%)30公斤,随后旋耕,掺和入土,挖沟整畦待播。

5 田间管理

5月29日人工开沟点播,覆土成小高垄、踩平,然后清沟、喷“乙草胺”除草剂,然后覆膜,由于土壤墒情好,出苗全而整齐,于6月5日破膜出苗。8月3日喷一次花生果宝防倒伏,8月12日防治一次叶面害虫,9月6日收获。

6 主要气候条件分析

今年本地区花生生育期间(5月11日-9月20日)的主要气候条件与常年比,温度持平、降水偏多、光照特少。总气温为3384.20C,较常年同期的3311.30C高72.90C,与常年比总气温基本持平;总降水量为728.0mm,较常年同期的582.1mm多145.9 mm,降水偏多;總光照为674.6小时,较常年同期的900.1小时少225.5小时,光照特少。降雨日为51天,光照为零的日数为39天。出苗期:平均气温比常年略高,降雨较少,为此于5月 16日浇水1次,5月20日又降雨3.2mm,对花生出苗十分有利,出苗全而整齐;生育前中期:温度、雨水比较适中,有利花生的生长、开花、下针、结果;生育中后期:与常年比,温度偏低,雨水偏多,光照较少,地上部生长较快,6月底7月初封行,到8月初开始出现少量倒伏。这期间未出现极端天气,最大降雨量为97.0mm(7月5日),也未出现大风现象,同时及时进行了排涝降渍和拔除田间杂草等管理工作,所以今年的花生结果较多,对荚果产量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由于光照少,加之植株倒伏偏早,严重影响了荚果的发育和充实饱满,使得今年的荚果偏小,出仁率低,籽仁产量不高。

7 试验结果

7.1 产量

荚果产量最高的是徐9707(紫),平均亩产荚果298.35公斤,亩产籽仁199.8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8.82%和10.05%。其次是徐9628(红),平均亩产荚果290.7公斤,籽仁194.77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6.03%和7.23%。(见表1)。

7.2 出仁率

今年由于光照较少,,影响了荚果的发育和充实饱满,使得今年的出仁率不高。(见表2)

7.3 生育期

与常年比,各品种生育期无多大变化,均在98-100天之间。

7.4 抗逆性

田间初步调查,叶斑病以鲁花9号、徐9628(红)较重,徐9707(紫)为轻。病毒病各品种均未发生。抗旱性:各品种在苗期均强,生育中后期本点未发生干旱现象。抗涝性:今年本点雨日较多,有烂果现象,烂果数以徐9628(红)较重,徐9707(紫)较少。种子休眠性以徐9628(红)为中等,其余品种为强。(见表2)。

8 品种简评

8.1 徐9707(紫花生)

本试验供试品种徐9707(紫花生),由徐州农科院提供。平均亩产荚果298.33公斤,比对照鲁花9号亩增24.16公斤,增产8.81%;平均亩产籽仁199.88公斤,比对照亩增18.24公斤,增产10.04%。生育期夏播100天左右。出苗快而整齐,较抗叶斑病,抗涝性强,种皮紫色,是特种花生之一。

8.2 徐9628(红花生)

本试验供试品种徐9628(红花生),由徐州农科院提供。平均亩产荚果290.67公斤,比对照鲁花9号亩增16.50公斤,增产6.02%;平均亩产籽仁194.75公斤,比对照亩增13.11公斤,增产7.22%。生育期夏播98天左右。出苗快而整齐,叶斑病中等,耐涝性中等,种皮鲜红色,是特种花生之一。

8.3 鲁花9号

策勒县花生品种比较试验 篇1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策勒县策勒乡尤喀克加依村1队6条田农户地。该地块地势平坦, 肥力中等, 土壤为砂壤土, 排灌方便。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13个:花选11、花选12、03-97、花育16、花育22、山花7号、08A3、09D3、08C2、山农02-1、龙苑9616、苑花8号, 以花育25作对照 (CK) 。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3个处理, 每一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共39个小区, 小区面积10.88 m2 (3.4 m×3.2m) 。每一小区6行区, 行长3.4 m, 株距0.15 m, 行距0.55 m。每穴1粒, 种植密度为12.12万株/hm2。

1.4 田间管理

整地时, 施磷酸二铵375 kg/hm2、农家肥45 t/hm2。3月上旬盖地膜, 4月15日人工播种, 播种前种子用多菌灵500倍液拌种。播后下雨, 苗情好, 生育期间灌水4次, 中耕除草5次, 使用农药杀灭菊酯和达克满防虫3次 (地老虎和叶螨) [1,2,3,4]。农艺性状调查与考种按照当地花生区试标准进行[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花生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03-97、08C2品种的叶色、花色均较浅;与对照品种花育25相比, 09D3、08A3品种的叶色、花色均较浅;03-97、08A3、09D3、08C2品种的抗旱性弱, 其他品种的抗旱性均较强;各品种均没有发生叶斑病和病毒病。

2.2 不同花生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 花育16的主茎高最高, 达50.1 cm;03-97的主茎高最矮, 仅为38.3 cm, 其百果重与百仁重也最低;09D3的百果重最高, 为234.0 g, 其次是山农02-1、山花7号。

2.3 不同花生品种的产量调查

从表3可以看出, 与对照品种花育25相比, 除外花选1 1、08C2外, 其他品种均较其增产, 荚果的增产幅度在2.5%~47.5%, 籽仁的增产幅度在7.5%~56.3%。山农02-1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达到最高, 分别为5 422.8、4 455.0 kg/hm2, 08C2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最低, 分别为2 941.2、2 281.5kg/h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F=18.47>F0.01=3.03>F0.05=2.18, 品种间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4) 。

3 结论与讨论

策勒县雨量少, 属于干旱气候。因此, 当地应选择耐旱、抗病、抗倒伏的花生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策勒县应重点推广的品种有山农02-1、龙苑9616、03-97、山花7号, 这4个品种在产量、抗病性、抗旱性等农艺性状上的表现较好。

参考文献

[1]王敏芬, 侯本军, 白翠云, 等.12个花生品种的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 2008 (12) :72-73, 77.

[2]于飞, 籍平, 杨宏, 等.花生新品种品比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 (2) :1-4.

[3]曹耿全, 李凤兰.加快荷泽市花生新品种推广的措施[J].农技服务, 2008 (5) :20.

[4]谭华清, 王光明, 秦平.引进花生新品种及其高效栽培[J].农家科技, 2008 (7) :11.

[5]匡淑荣, 黄国诚.花生新品种对比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J].种子世界, 2009 (2) :28-29.

上一篇:个体化综合护理下一篇:图像分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