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融通

2024-10-10

思想融通(精选12篇)

思想融通 篇1

“创作是一种艰辛的劳动,但能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建筑空间,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叶荣贵

叶荣贵教授,祖籍广东东莞,1956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四十余年的教育科研生涯中,他不但是一位可亲可敬、桃李满天下的师长,也是一位成绩卓著、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师。

叶先生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留下数十项建成作品,无数的手稿和方案,他的著述散见于专业期刊、教科书、专业词典与百科全书、报章、会议论文与演讲稿、访谈笔录等等。在这些作品和论著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和谐融通构成了他学术思想的主线。

本文拟通过介绍分析他的创作实践和著述,管窥他的学术思想。

一、倡导建筑与环境一体化设计

建筑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创造适宜的生活、工作和休憩环境。在叶先生看来,建筑与环境彼此相依,相辅相成,建筑与环境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关系应该贯穿于建筑创作的全过程之中,贯穿于功能、形式、行为、文化等建筑的诸要素之中,贯穿于从宏观的地域与城市环境、中观的具体基地环境到其微观的内部环境之中。

叶先生对现代建筑环境的关注研究,涵盖了城市空间、风景园林、建筑室内外环境、庭园设计以及住区环境等诸多方面。一直以来他既注重整理挖掘岭南园林的传统,也关注岭南新园林发展动态研究,强调注重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融合,注重环境内涵的表达,重视环境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他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园林篇)》、《园林建筑设计》、《建筑小品实录(三)》、《中国土木建筑百科典》的编写,发表“风景区与风景点入口处理”、“浅析岭南园林四十年”、“建筑与环境共生”等多篇研究论文,组织研究生开展多项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并在创作实践中不懈探索。

1. 建筑与城市、地域环境融合

针对宏观的建筑与环境课题,叶先生历来强调与地域范围的地理、历史、气候、文化、民俗因素等相协调的建筑设计,强调建筑如何融入其中,对城市开放空间、城市环境等问题多有论及,并在具体的创作中践行之。

他研究了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对当前我国特别是广州市高层建筑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对近二十年来建设的某些“新建筑”,叶先生也提出了批评,认为“盲目抄袭、张牙舞爪、不合时宜”,“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滞后,个体建筑缺乏群体意识和环境意识,新建筑形成了新的视觉污染区(如体育东路的高层建筑群)”。

叶先生在广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图1)的设计中,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围起来,而是从城市整体出发,将其作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入口空间意向、开放的城市场所及特定的体育功能要求有机的统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叶先生的许多作品突出了对地域性的强调,不但与当地气候相结合,而且尊重地域传统建筑特点、地域人文特色,典型的如三亚某小区规划、海南华侨宾馆、新会口岸联检楼等。在这些作品中他强调,岭南建筑由于气候与文化的特点形成了轻巧、通透的建筑、淡雅的色彩,重视建筑与环境的糅合,应继承岭南建筑的优秀文化遗产。

叶先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出浓浓的当地文化个性和人文意境。在海南华侨宾馆(图2~4)、新会口岸联检楼(图5、6)的创作中,他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天涯海角”、“小鸟天堂”等加以抽象提炼,融合到建筑内外庭空间中,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在番禺鸣翠苑住区(图7~12)环境设计中,卵石健身径北入口以镶嵌彩色卵石“巨足”形象展示足底穴位与人体内脏的对应关系,南入口则设“巨足”绿地,增添几分神秘的环境色彩,把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与视觉、触觉艺术性地糅合在一起。肇庆宝鼎园的创作立意则通过灵活组织园区主副轴的空间架构以及各节点的设计和造型要素,突出园内鼎文化主题,文化的构思立意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图13~16)。在番禺星海公园入口的创作中,以音乐为主调,以标志墙模拟音符,绿化抽象表现无线谱,以“黄河船夫”雕塑点题,生动的表达出公园的文化内涵。

2. 建筑与基地环境共生

岭南建筑历来重视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作为岭南建筑师的叶先生继承和发展了岭南建筑和园林的优秀传统,在他的作品里,建筑与园林、建筑与庭院相互融通,成为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他强调建筑及其环境的鱼水相依,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强化建筑环境的地方特性,在创作上两者要同步进行。

他创作的园林式的海南华侨宾馆(合作者:赵伯仁)有十多处庭园,主楼内两处以“海”、“山”为主题的主庭周边布置各类公共空间,在这里园景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成为极具特色的空间的主角。华侨宾馆中餐厅入口庭园巧妙利用镜反射,给宾客在视觉上产生奇妙的虚像,在构思和材料运用上反映出高超的设计功力。

1980年代初他主持了番禺莲花山景区修建工程规划与设计,该项目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先进工程。在莲花山庄北阁(图17)的设计中,他将建筑内庭和屋顶做整体创作,顺应山体形势,略加整理构成了多级跌水的自然水石园。空间古朴、浑厚,层次分明而流畅,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

1995年竣工的华南理工大学逸夫工程馆(图18、19),建筑基地前后高差5m多,周围建筑环境杂乱,他巧妙的将建筑分成三段处理,形成入口广场——中庭——围合庭院的空间序列,将场地高差巧妙地融合在建筑当中,形成层次丰富的庭园环境,在紊乱的基地环境中营造出校园空间节点。

3. 室内环境与建筑并进

叶先生从不把建筑创作囿于某种特定的范围,他擅于调动各种空间元素丰富创作。较之多数建筑师,他更为重视室内空间环境特色的创作和塑造。

在新会口岸联检楼的创作立意上,叶先生紧紧抓住新会著名的“小鸟天堂”和“葵乡”的景观特色,在空间序列上调动巨型国画壁画“葵乡”、彩色镶嵌画“鸟投林”点题,在高旷的光棚大堂悬挂“榕须”、“飞翔小鸟”等形象的灯饰,内庭中真榕、假榕(塑古榕)糅为一体,构思巧妙,立意新奇。

他不仅在作品中表达出他鲜明的建筑外部与内部空间一体的创作观,而且还在各类室内设计与装修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为校内外室内设计专业本科生授课。他反对将室内设计理解为空间六面体表面的“装修处理”。针对当前装饰行业、特别是商品住宅样板房设计存在的浮夸奇巧的倾向,主张“撤去华丽的泡沫、透过表象看本质。”他提出,室内设计需考虑空间各种大小、各种材质表面布局的“密度”,这个“密度”是一种综合的空间感受,应符合空间构成理论的原理,注重人在“天、地、壁”三者中视觉、视野等的不同关系和各自的构设特点,根据不同的空间“格调”采取有差异的“面的密度”塑造空间。

二、主张以人为本的住居思想

叶先生一直认为住居是建筑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体现,带着浓烈的人文关怀情结,他对此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不但留下很多相关论述,他指导的很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都围绕住居问题展开。他认为居住水平主要体现在住宅本身的质量和住区环境品质两个方面,主张以人为本,同时注意建筑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时代背景,以人居环境科学的视野审视建筑创作问题。

1. 强调住宅建设应综合解决居住的多元化需求

叶先生参加广东省、广州市等对住区的考评标准的制定并参与各类“金牌”户型评价活动,不遗余力地参与推动住宅质量的提升。

叶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巨无霸式的“大盘”居住区建设,对大盘存在的多种城市功能的缺失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的“大盘的盈利和大盘的反思”论述在地产界广为流传。

对广州旧城改造的问题,他呼吁政府应在旧城改造方面下大力度,把人口密度降低,改善居住环境和住宅质量。使中低收入人口有能力拥有住宅或廉租住房,解决差异问题。

在大量商品住宅以毛坯房形式出售的情况下,叶先生呼吁开发商对新建楼宇进行多元化批量装修生产,既满足住宅多样化需求,又可保证装修后的室内环境质量,以人为本,使居住更健康,减少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叶先生指导的学位论文中,关述尧的“西方居住区郊区化与新都市主义对我国居住区发展的影响”、李中康的“广东地区居住小区规划发展动态研究”、潘秀伟的“适应老年型社会的岭南住区公共活动场所研究”、刘琮晓的“探索我国城市老年住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余翔的“我国宁养建筑设计及其发展前景研究”、彭羽的“广州地区小户型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以房地产新政为背景”、林毅的“我国大学生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营造”和尹南的“广州地区新农村住区规划设计模式研究”反应了他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居住郊区化问题、老年居住问题、住房经济问题、农村居住问题等居住社会性的关注和研究。

2. 关注绿色生态及住区环境品质提升

叶先生认为住区环境品质由景观艺术性、环境功能性、生态科学性三者构成。其目标是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身心健康的栖居空间。景观艺术性重在营构环境的个性和塑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园景;环境功能性重在创造身心健康的活动、休憩交往功能场所和良好的亲情社区;生态科学性则关注于环境的生态物质基础。他反对过分强调景观艺术性,偏废环境功能性和生态科学性,也反对过分不切实际的“生态”宣传。

他对建筑生态性和绿色建筑的关注与思考首先还是对人的关注,他认为,“‘健康环境’才是环境建设的真正目的”,而“真正的健康不应光指人的生理机能,还应该包括人的精神和社会两个层面。”

他对生态问题的关注首先是人居问题,他强调,住区环境不仅是可观可参与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如能按生态观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精心的管理,住区就会建设成为一个健康的生态场所。他说,“有良好生态效能的住区,虽然难以有效改变天空的颜色、扭转地球的温室效应,但是住区内清新的空气、宁静的场所、园区冬暖夏凉的气息、……,业主能获得一种超值的综合感受,……。”

他十分反对住区组团绿地注重表面形象、片面追求观赏性而对生态问题和环境物理功能忽视的现象。

叶先生对住区环境品质的关注促使他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加以重视,其出发点仍然是他人本思想的反映,因而并非追求高技术和新潮,而是强调以适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他很早就关注住宅通风问题,呼吁把通风纳入强制性标准范围,认为我国中高层住宅通风技术有很大的产业提升空间。叶先生在科研和创作中,注意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他指导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技术路线,常常融合其它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运用计算机模拟通风的分析手段研究住宅及其群体的风环境。

对绿色建筑,叶先生强调绿色建筑首先要选择达到绿色环保标准的建材、其次是建筑的低消耗和可持续问题。他认为大型公建建设,尤其应该将节能的绿色标准放到相对重要的位置。

他在参加很多标志性公建的评审时始终呼吁公众和政府对生态性的关注。如广州市超高层建筑“西塔”和“观光塔”,他反对追求世界第一的“气魄”,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标建筑更应该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内涵。建筑形态和结构系统要有内在依据,合理、先进、节省,要有生态观念、可循环性,追求高和大不是现代理念,而是落后的思维。”在叶先生的作品中,通过竞赛中标的广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观。

叶先生对绿色生态住区的关注以及对住区环境质量的研究可以从他指导的一批学位论文中体现,这些论文包括苏锟的“南方地区城市滨水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研究”、郑潇的“珠江三角洲住区水环境设计”、范学功的“住户会所建筑设计研究”、杜宏武的“珠江三角洲住区休憩环境研究”、方琳的“岭南地区健康住宅研究”、叶凯伦的“广州住区组团布局日照及通风研究”、李莉的“广州地区住宅套型性能质量研究”、邓星的“广东地区低层联排式住宅设计研究”、汤嘉健的“广州地区中高层及高层住宅单元通风研究”等。

三、践行注重实际的创作研究

1. 注重实际与沟通的创作实践

叶先生主张建筑创作必须注重实际需要,项目开始之初,便亲临现场踏勘,不能亲往者,也尽可能收集详细材料,务求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多方案推敲比较,遇到项目条件有变,也不厌其烦的修改调整,与其他工种积极协调,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这种做法赢得了建设单位的理解配合和真诚赞赏。他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他注重使用功能、追求实际、经济实用的理念。华南理工大学逸夫工程馆主要功能为化工学院本部和化学工程研究所,近6000m2的馆舍内有70余间不同的实验室,其固定设施和用途不通且内容繁多。叶先生在设计中反复调整布局达到合理的功能布置,较好满足使用需求。在投资受较大限制、工期紧张、设计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合理统筹,精打细算,达到了使用功能、空间效果、节省造价的完美统一。这个项目反映了叶先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也反映了他高超的驾驭设计和实现一个优秀项目的水平。

叶先生强调创作实践过程的沟通合作,有些建设单位对设计任务不甚清楚,叶先生便拟好任务书与之多方沟通;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他非常重视各工种间的沟通配合,常为搞清一些技术问题到设计单位向技术人员咨询请教。

此外,叶先生还强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建师间的交流合作,1990年代初,他对比国外与国内、深圳与广州建筑创作的差异,主张建筑师应该吸收优质基因,提倡“杂交”,促进建筑创作发展。

2. 紧跟时代需求的类型建筑研究

叶先生关注实际的思想也表现在其对类型建筑的广泛研究中,他对类型建筑的研究涉及旅馆、银行、办公综合楼、科博建筑等诸多类型,这些研究面向社会发展对建筑设计提出的新需求,建筑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变化。

叶先生对现代旅馆建筑的研究,既注重从现代功能需要出发,也注重建筑内外环境的创造,从1990年代初开始,他陆续发表了有关旅馆建筑设计的论文,并指导研究生开展相关研究,他并一直致力于旅馆建筑设计专著的写作与完善,完成了不少旅馆建筑项目创作,如海南华侨宾馆、莱茵花园酒店、莲花山庄北阁、大亚湾核电基地接待中心(图23)和海军干部培训中心(图26)等,这些项目除了根据功能需要布局,还注重对环境条件利用和优良环境创造,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

银行建筑也是叶先生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他结合自己参与多项银行建筑工程的经验,开展“银行建筑保安系统及其外延业务研究”,合作发表了《论银行建筑设计》一文,编写了《建筑设计资料集(10)》(第二版)中“银行”部分,对银行建筑主要用房布局和构造大样的有关做法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细则及图例,数据详实,实用性强,填补了原有设计资料的部分空白。叶先生先后创作完成了潮州建设银行、惠州建设银行等十余项工程项目,不少项目均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

近年来,他对“绿色住区”、“绿色建筑”等领域多有论述,鼓励和指导研究生开展相关研究,他的研究触觉甚至还延伸至网络社会、智能化等对建筑领域的影响,从中也反映出他注重社会实际、紧跟时代发展的学术研究思想。

结语

叶先生一生致力于现代建筑与环境研究和创作,以人为本作为其研究和创作思想的基础,贯穿于他对建筑与环境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对人居环境的关注以及其注重实际的创作实践当中;他一方面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重视人居环境的绿色生态,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一方面在建筑创作实践中合理统筹、兼收并蓄,完满地解决诸多矛盾,创造具有“三效益”的优良建筑与环境,全面诠释了求真务实、和谐融通的思想内涵。

叶荣贵教授生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院前身)系主任。

叶教授是广东东莞人,1937年12月生,2008年7月19日逝世。1960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12月晋升为教授,1997年1月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年被广州市建委评选为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员会优秀专家,2003年获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颁发发展经济“特别贡献”奖。他是我国首批一级注册建筑师,兼任现代中国建筑创作小组成员、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理事、广州城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政园林建设专家库专家、广州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热带建筑》杂志主编、《广东建筑装饰》杂志编委。

叶教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现代建筑环境创作与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善于把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在已竣工的数十项工程中,尤其在旅馆建筑、银行建筑、小区规划设计与房地产、现代建筑环境等方面成绩显著,他设计的番禺莲花山景区修建工程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先进工程,海南华侨宾馆1991年获广东省建筑评优三等奖,新会口岸联检楼1995年获国家教委表扬奖,华南理工大学逸夫工程馆199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邵逸夫先生6~8批捐资项目一等奖第一名等。

叶教授从教46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一直坚持在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一线。他一生指导博士生、硕士生90余人,在《建筑学报》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编导“广州庭园”(获省评选优秀奖)、“白天鹅宾馆”和“香港太古城”(同获校优秀教学二等奖)等七部电教片,主编“快速建筑设计思维模式与表达”“快速建筑设计50例”等著作,参编“园林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0)中“银行建筑主要用房布局和构造大样”等,1993年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评“三育人”先进个人和校教学优秀一等奖(后附叶荣贵教授生活照片;本文由庄少庞、杜宏武、吴桂宁供稿)。

思想融通 篇2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资金融通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的活动,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动的总称。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是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储蓄存单等。资金融通简称为融资,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也就是资金需求者直接通过金融市场向社会上有资金盈余的机构和个人筹资;与此对应,间接融资则是指通过银行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也就是资金需求者采取向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筹资。

资金融通是通过金融产品来进行的。所谓金融产品,是指资金融通过程的各种载体,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有价证券等。就是说,这些金融产品就是金融市场的买卖对象,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竞争原则形成金融产品价格,如利率或收益率,最终完成交易,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

[编辑]

融资涉及的法律问题

融资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融资人的法律主体地位。根据法律规定,作为企业的承包人只有承包经营的权利,无权处理企业投融资之类的重大事项。既然该企业是县办的,很有可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否需要融资是由企业或者企业的股东决定的,也就是由当地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决定的。

第二,投资人的法律主体地位。根据法律的规定,代表处不得进行任何与经营有关的商业活动。因此,代表处无权签订任何关于投融资方面的合同。另外,我国法律规定,某些矿产资源的开发是禁止外商投资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外商投资公司或者代表处,在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核实投资项目和融资人的资质情况下,轻易同意签署所谓的合资、合作协议,并要求融资人交纳保证金或者其他名目繁多的费用,融资人应当慎重考察核实融资人的情况,以防上当受骗。

第三,投融资项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中国现有政策环境下,许多投资领域是不允许外资企业甚至民营企业涉足的。

第四,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例如: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优先股融资、租赁融资等,各种融资方式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重大。

第五,回报的形式和方式的选择。例如债权融资中本金的还款计划、利息计算、担保形式等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重点约定。如果投资人投入资金或者其他的资产从而获得投资项目公司的股权,则需要重点安排股权的比例、分红的比例和时间等等。相对来说,投资人更加关心投资回报方面的问题。

第六,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投资建议书的撰写。上述三个文件名称不同,内容大同小异,包括融资项目各方面的情况介绍。这些文件的撰写要求真实、准确,这是投资人判断是否投资的基本依据之一。

同时文件的撰写需要法律上的依据,例如关于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地申明,否则,如果项目环保措施没有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被环境保护部门下令禁止继续运营,其损失无法估量。

第七,尽职调查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律师进行的尽职调查是对融资人和投融资项目的有关法律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向投资人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

第八,股权安排。股权安排是投资人和融资人就项目达成一致后,双方在即将成立的企业中的权利分配的博弈。由于法律没有十分有力的救济措施,现在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公司,侵害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情况。对股权进行周到详细的安排是融资人和投资人需要慎重考虑的事项。

以上八个方面是投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当然其他的法律风险也可能存在,例如资金是否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到位、担保形式的选择等,这些都可能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

[编辑]

融资的成本

股权融资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在融资初期确定或预计要支付以货币度量的费用;

隐性成本是指非货币度量费用或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可能发生的费用。

[编辑]

企业融资的条件

企业融资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建立信贷关系,遵守贷款的程序和信守信贷契约及借款合同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三部分组成。

一、建立信贷关系.[1]

它是取得贷款的前提条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金融机构,向有信贷关系的企业发放贷款首先是建立信贷关系,这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在我国,企业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一是要求企业向金融机构,如向银行提出书面申请,二是由银行受理审查,三是由银行做出信贷与否的决策.企业向银行提交的书面申请中,应具备经营的合渚性,经营的独立性.经营的效益状况,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等内容,并附有有关文件.资料.如果是新建与扩建的企业,还应附有批准的文件、资料等。一般工交企业应送交银行工交信贷部门.商业企业应送交银行商业信贷部门,农村企业应送交银行有关农业信贷部门.申请建立外汇贷款的三资企业以及国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申请书应交银行国际信贷业务部门.如申请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申请书应交银行办理固定资产贷款的业务部门.申请书经银行调查了解同意后,即可同企业签定《建立贷款关系契约》该契约中的各项条款银行与企业双方须共同遵守.二、遵守信贷程序。

银行与企业双方建立信贷关系后,企业即可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要,向银行申请所需的贷款。按照借款的种类分别填报申请书。申请书要按银行规定,提前向开户银行提出.银行根据信贷规模计划和信贷资金的状况,经审查后决定贷款与否,贷款时间、利息水平等。银行信贷应严格遵循信贷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当企业申请银行承兑汇票时,企业应向银行提交《银行承兑申请审批书》,取得银行的同意后,企业与银行签订《承兑协议》,并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连同购销合同、发票、运输单证一并交开户银行.持有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作为收款人,在承兑期内需要资金时可持银行承兑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企业向银行贷款时还应向银行提供贷款的直接用途,企业资产负债的近期状况。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取得银行的贷款。银行信贷部门收到企业的借款申请书后,应派信贷员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企业应积极配合信贷员的调查,以取得银行贷款.三、遵守信贷契约和合同,提高经济效益。

转融通,利空?利多? 篇3

纷纷扬扬许久的转融通终于将横空出世了。市场对于转融通的启动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一直存在颇多争议。转融通到底对股市有何影响?

“两融”或将改观

何为转融通?所谓转融通,就是由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或证券,证券公司则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在欧美成熟市场,转融通制度非常普遍,券商在融券业务中一般仅充当中介角色,可融标的证券的来源大多为第三方,即真正长期持有而不计较短期收益的股东。

简单地说,转融通就是融资、融券的一个升级版,是融资、融券开闸以来第二个突破性进展,意味着融资、融券将驶入快车道。

“两融”业务自推出以来,虽然业务量一直在增长,但终因总量太小,对股市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统计显示,9月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335.91亿元,环比下降2.23%;融资、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0.191%。9月,融资余额为333.86亿元,环比下降1.94%;融券余额为2.05亿元,环比下降34.08%。截至10月31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共计335.66亿元,较9月继续小幅下跌。

而转融通业务推出后,这种状况或将改观,因为转融通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宽融券渠道,增加标的证券,改变因券商不愿出借证券而导致的市场“无券可融”的现象,为融资、融券业务打开更大空间。

“转融通可以避免券商与客户对赌的被动局面,在现有的融资、融券机制下,券商只能把自有资金和证券借出去。券商自营业务与融券客户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相互的对赌方。证券公司将自由标的融出,投资者有可能从中获利,但证券公司却事实上承担了股票下跌带来的损失。投资者和证券公司在融券业务的实际操作上出现了利益的对立,这也是融券业务一直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一位市场人士这样分析。

市场的平衡器

在融资、融券业务被放大后,市场的风险是否也会随之放大?

从设计的理论上说,一边是做空渠道更畅通可能带来风险加大,另一边是市场交易流动性增加有望熨平市场波动。转融通作为一种制度,是市场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然选择,它在服务做空需要的同时,也为做多资金开辟了放大的杠杆通道。

从成熟市场情况看,转融通推出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甚至上市公司大股东们都有望参与进来,可供融资的资金及可供融券的股票数量将是现在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由于市场可提供的融券机会增多,做空与做多双向交易机制也就有望真正形成。充裕的流动性意味着促使股市回归正常估值,利于推动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完善。转融通机制,可以促进多空双方力量的博弈,挖掘市场的价值发现的功能。也就是说,转融通推出后,单边上涨和单边下跌都会被市场无形之手拉回正常水平。转融通相当于为市场添了一只“平准基金”。

但是,对于这种解释,投资者感觉更为恐慌。想当初,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的时候,投资者听到的也是如出一辙的解释。事实证明,两者的推出并没有能维持市场的稳定,相反,市场陷入了跌多涨少的格局中,尤其是股指期货推出后,大盘连续下跌了两个半月。

因此,笔者认为,长期而言,转融通的推出对大盘影响中性,但是对个股影响较大。转融通可能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做空个股的工具,尤其在推出初期。相对而言,做空个股比做多个股要轻松得多。

不过,投资者就此多了个赚钱的渠道。以往在股票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只能认赔,以后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在市场单边下跌时,卖空机制给个人投资者带来对冲的机会。卖空机制还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策略,从而带动证券投资的创新。

券商股的利好

尽管投资者对转融通还有种种顾虑,但转融通的推出对券商股是绝对利好。

一位证券业人士认为,转融通是改善当前券商经营困境的“及时雨”。未来证券买卖的数量必然大幅增加。有交易来往就会增加佣金收入,券商的经营状况会有很大的改观。

券商究竟可以从转融通中获得多少收益?消息人士透露,基金等机构未来向证金公司借出标的证券,将获得标的证券金额1.5%~2%的收益,券商向证金公司融入标的证券将支付标的证券金额4%的成本。据有关人士介绍,部分券商会针对不同券种给客户相应折算率,部分券商使用融券费率计算收益。以目前多数券商公布的9.1%~11.1%的融券费率看,通过转融通的融券业务,券商将获得5%~7%的差价。券商借资金的成本为6%左右(另有一种说法是,券商借资金的成本是银行半年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与目前多数券商对投资者收的9.1%融资费率相比,有3%左右的差价。

成本有限,而盈利空间可观,关键还不用承担风险,因此,券商普遍看好转融通之后的业务增量。从去年年底100亿元的余额规模到今年超过300亿元的规模,融资、融券业务的成长性十分明显。预计转融通推出后,该项业务或将爆发式增长。

指数基金受益

直接受益转融通的还有指数基金,因为在转融通业务中,指数基金将成为出券的主力军。“这恰恰是因为被动型产品的特点。”嘉实基金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解释道,由于需要精确模拟指数,指数基金除了偶有成份股调整,其持股结构一般很少变化,融券不仅不会干扰到指数基金的正常运作,还可以成为其经常性的收入来源。

“融券收益回补基金,其表现方式之一可能是管理费进一步降低。同时可以弥补相关费用(如管理费、托管费和交易费用等)给指数基金跟踪指数带来的误差影响。”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高管这样认为。指数基金的优势之一就是管理费较低,如果再多一份收入来贴补一下,将更有竞争力。国外成熟市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

思想融通 篇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确立为主导意识形态, 这标志着其与作为封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站在了时代变迁的交叉路口。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 两者是否存在融通的可能性, 这些问题成为无法绕过并需要解答的重大议题。从历史进程来看,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传播发展、生根发芽, 从传入之日起, 就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氛围和土壤, 那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 从宏观来看当前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未完成性的特点。总的来说其思想根源有二: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囊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其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有序、厚重包容的传统文化, 其主体是儒家文化。从历史经验来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 成就显著。目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汇融合不断深入发展, 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特别要高度重视儒学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紧迫的时代课题, 这些课题解决路径的探索始终不能忽视儒学资源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从中可以看出,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具有文化自觉的态度和立场,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这就是说对待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 我们要明晰它的来龙去脉、文化特质和未来指向, 当前关键环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批判地继承儒学中符合时代进步要求和有利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精华部分,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从其产生和传播的源头来说属于外来文化理论形态, 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必须在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养分, 作为理性开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存在融通互补之处, 如社会理想上共产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有近似之处, 都追求人的解放和幸福;哲学上两者都是人学而非神学, 都讲对立统一、变化日新;社会治理上都重视大众信任、现实民生;在群己、义利关系上, 都提倡先人后己、以义导利等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 对社会主义理想的阐释和实践, 可以帮助儒学实现当代社会条件下的转型;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胜利之后, 进而指导中国现代建设与发展, 也需要吸收儒家社会管理、道德教化、人格养成的智慧, 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 实现发展繁荣中的长治久安[3]。同时要变革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字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 借鉴吸收传统文化中仍具价值的优秀成分并融汇其中, 使之成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体现中国特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理论形态, 可以说两者融通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必经之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的“马”“儒”融通理论分析

儒学强调现世事功, 涵盖了人的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入世之学, 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借鉴价值的教育资源。儒学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如强调个人修养、社会责任等, 对当前教育主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教化意义。同时儒学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必要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 儒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资源充实和教育理念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自觉的态度也应当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其本质是传播、选择、创建文化, 而从概念上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说是以意识形态观念作为内容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传播文化并推进内化的过程, 通过选择、传播、创建文化, 以文化的方式、内容和形态去教化教育主体,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5]。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批判继承, 革故鼎新。“马克思主义, 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 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4], 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儒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两者并非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 儒学的融入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继承的扬弃过程, 继承儒学中符合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积极成分并加以改造, 推陈出新, 这恰恰也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

从文化格局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之后, 打破了从鸦片战争以来形成的中西文化碰撞的二元文化模式, 形成了中、西、马互动交流的三元文化格局。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在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和讨论过程中, 西方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 张岱年先生提出了文化的综合创新理论, 随后通过方克立先生的发展完善形成了“马魂”“中体”“西用”论。综合创新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与时代发展密切关联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 张岱年先生首次提出“文化的创造主义”, “发扬中国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遗产, 同时采纳西洋的有价值的精良的贡献, 融合为一, 而创成一种新的文化”[6]。从80年代开始, 张先生有意识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文化研究, “今天研究国学, 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 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 以唯物史观为基本观点, 以辨证分析为基本方法, 这都是没有疑义的”[7]。综合创新理论初见雏形, 后经方克立先生进一步阐述完善, 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民族性, 批判继承, 同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 为我所用, 体现开放性, 实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良性循环的文化三元模式构想。

可见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是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可能性的。在两者融通的过程中应具有开放的理论视野, 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 合理吸收与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 实现融会贯通。

三、融通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其当代指向

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各种新兴媒介不断涌现, 多元文化碰撞交织及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更胜从前,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辩证对待儒学, 丰富教育资源。具体来说,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守住思想政治教育之魂, 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沿着科学正确的道路前进, 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功能, 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使命。要想实现这一目的, 从根本上来说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而这一进程的推进是在儒学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中进行的, 离开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土壤, 中国化进程就无从谈起, 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浮于表面, 成为空中楼阁。

儒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简单粗暴地全盘吸收, 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有所扬弃, 批判继承, 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改造, 使之成为符合时代要求, 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 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文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儒学的融入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 有助于教育主体树立正确的三观, 强化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其次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 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激励进取精神;第四, 有助于应对全球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更新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理论, 而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同样具有和合包容的开放特质, 这一特质为两者的融通提供了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而两者融通最本质的体现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不断向前发展, 既坚守民族性又彰显时代性, 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随着时代发展, 依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自觉地引导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 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摘要:在当代中国语境下, 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传入之日和其在中国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与儒学的关系或者说与儒学的融通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儒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 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教化思想和价值理念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借鉴资源。而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指导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 同样面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问题, 思考这一问题, 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辩证地对待儒学, 丰富教育资源。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这一问题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并彰显中国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儒学,融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101.

[2]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 (上卷)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2.

[3]牟钟鉴.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会通之路[N].光明日报, 2012-4-23 (15) .

[4]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孙燕青.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定位[J].哲学动态, 2012 (8) :19.

[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229.

职普学生如何融通 篇5

普职融合,也叫普职融通,是我国教育提出的新改制模式,即每一所高中学校,既开设学术性课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职普学生如何融通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职普学生如何融通?

支持职业学校学生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实验班的学生有意愿转入普通高中就读的,需参加成都市统一组织的普通高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文化成绩达到当年市教科院划定的中线以上者,可提出转入普通高中就读申请,天府职校会同两所普通中学共同研究,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实际表现,拟出转普学生名单并公示,报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审定后,按程序指导学生在高一年级下学期结束前到对应普通中学就读。

支持普通高中学生自愿转入中职学校就读。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籍管理规定。普通高中学生可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结束前,根据中职学校招生简章选择专业申请转入中职学校就读。

拓展相关

实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在助力“精准攻坚”方面更有优势。

其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目前,全国仍有4个省区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低于70%,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所在地市中有11个地市毛入学率低于50%,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县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更低,部分地方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这些地方显然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短板。在这些地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而且可以使年轻劳动力获得一技之长,进而起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其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农村地区享有的优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有调查表明,农村地区生源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其生源的稳定程度甚至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可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另外,吸引更多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还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

“双证”融通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 双证融通 职业资格标准 学历证书 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模式,它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观层面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育人双环境、师资双结构、目的双证书。双证融通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双证”融通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专业与行业的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需要进一步进行论证与探讨。

一、“双证”融通内涵探讨

双证书主要是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则是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进行衔接与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将职业教育中以学历证书获得为结果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目的的职业培训这两者之间进行融合、沟通和互认,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

二、“双证”融通的政策依据

从理论上看,高职教育实施“双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在1991年10月17日,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凡进行技术等级考核的工种,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在1994年7月4日,颁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规定:“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教高〔2006〕16号指出: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从以上有关双证书制度的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可以看出单一的学历制度一步步走向学历与资格并重的过程。从“双证书制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等几个关键词中,凸显出双证书制度向双证融通的演变,这也表明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职业院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制度,向实施双证融通的历史演变过程。

三、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国家近几年出台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强调了“双证”融通的组织实施办法等,可以看出,实行“双证”融通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双证”融通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社会的需要

(1)“双证”融通是高职教育自身的特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双证融通是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双证融通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2)“双证”融通制度是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对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如果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在求职时将获得企业更多的青睐,在工作中将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双证融通制度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就业机会就多。

2、“双证”融通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实行“双证”融通,能使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更加贴近职业岗位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达到职业岗位有关技术的要求,毕业后即可获得双证,缩短上岗后的磨合期。实践证明,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职业院校。

3、实行“双证”融通有利于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实施“双证”融通制度,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发展。

(1)理念上得到更新。它改变了单一学历教育的传统办学模式,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承担着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的双重任务,这既为拓展学校多形式办学渠道、丰富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也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2)教学模式上得到发展。在教学组织实施中,坚持“对证施教”、“对岗施教”,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学习、基于真实(仿真)情境的学习等,以获取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教学的时空安排上,引入“校中厂”、“厂中校”,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使“一教双证”更富成效。

(3)职业特色得到强化。首先是突出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特色。其次是推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使专任教师深入行业、融入企业,了解并掌握本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对证施教、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

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双证”融通存在的问题

1、职业资格证书制定的标准与学历证书教学的标准不配套

(1)从总体上看,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滞后。我国的学历证书教学标准相对比较完善,在改革推进中能做到“与时俱进”。而职业资格标准出自多门,往往“一劳永逸”,存在内容陈旧、标准落后等现象。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与学历证书标准存在很大的反差,其标准的滞后,会严重影响到“双证”融通的推行。

(2)部分专业无证可考,反映职业资格证书种类不全。由于职业资格证书尚不能涵盖所有高职教育专业,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尚无对应的职业资格鉴定,故存在无证可考现象。

(3)职业资格证书不规范,证出多门。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可谓种类繁多,证出多门,鱼目混珠。由于各部门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往往导致标准出台把握不严格,培训、考试、发证等程序审核不到位,只以收钱为主,这是导致许多职业资格证书不规范的根本原因。

2、职业资格准入门槛低,降低了职业教育“双证”融通的有效性

虽然我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就业准入要求“先培训、后上岗”,但我国许多企业实际用工情况是无证上岗,更有甚者是“无证”挤“有证”。造成此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监管部门不力。持证上岗本是许多行业、职业的基本要求,但监管部门往往视而不见。表现为:收费了事,故意“放水”:监管不严,挫伤了持证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劳动者不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照样可以就业,成为非合理的就业现状。

二是企业唯“成本论”。企业在用人过程中,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对用工没有严格审查资格或根本不审查。这些现象在短期上也许能暂时缓解企业用工“饥荒”,但从长远角度来说,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威胁了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双证”融通的思考

推行“双证”融通制度是必然趋势,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进一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完善“双证”融通制度,使之走向深化并得以顺利实行,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下功夫。

1、在宏观层面,主要是要制定一套高质量、严标准、操作性强的职业资格质量标准

教育部门、劳动主管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应通力合作,先制定框架、制定评审及认可程序,再发挥其组织功能,从政府层面来组织行业协会开发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协会负责或协助政府部门开发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协会应由各行各业的专家组成,要做到技术上规范、内容上科学、管理上统一。

2、在微观层面,应从“融通什么”和“怎样融通”两个方面入手

要真正实现“一教双证”,“融通什么”则要解决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职业培训课程的问题。学历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要比职业资格证书所包含的内容宽泛,所以“双证融通”其重点是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紧扣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来设计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使其成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重构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怎样融通”则是要解决融通的过程问题。具体来说是构建“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实施“双证融通”的教学方法、具备“双证融通”的师资队伍、具有“双证融通”技能鉴定的实训条件等。

实施“双证融通”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职业技能训练要围绕该行业职业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来开展,体现出“角色仿真”、“过程仿真”、“环境仿真”,以在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加强“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培养。将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有效融合,取长补短,真正实现“专任教师会做事、兼职教师会上课”的双师结构团队。

对高职教育来说,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训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敬业、执著、投入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的职业精神。

(注: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2009年教学研究项目“高职‘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350)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会莉:双证融通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王汉荣:对“双证书”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5(8).

[3] 杨劲松:“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7).

数据融通成就信息惠民 篇7

北京、上海、咸阳、武汉……越来越多的城市抱着开放的态度利用大数据建立起众多社会化应用,这些应用横跨众多行业,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

北京:大数据的统一与开放

今年5月,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到2020年底,要建成北京市大数据汇聚中心,实现公共数据开放单位覆盖率超过90%,数据开放率超过60%。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全面夯实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打通信息“大动脉”,建成城市物联传感“一张网”。

具体来看,北京市将建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和大数据资源体系,深化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让大数据发挥自身价值。在依法保障安全、重视隐私保护和逐步分级开放的前提下,制定公共机构数据开放计划,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统一汇聚和集中开放。一统一,一开放,北京的大数据就在这一收一放中得以从静止的资源走向动态的应用。

与此同时,北京还将建设战略性公有云服务平台,扩大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行业应用的规模效应,大幅提高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和大数据应用的能力,并大力发展工业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提供围绕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等全流程的云服务。

在这一份计划中,最让人关注的除了北京市在大数据产业方面的发展,以及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试验,还有公共数据开放将为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构成的影响。北京市将建设综合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推进交通、规划、公安、气象、城乡建设、城管执法等跨部门业务协同创新,整合数据开展交通仿真、智能决策等缓解交通拥堵的智慧应用:综合利用物联网自动监测、综合观测等数据,支撑城市的大气、水、土地等资源治理。并不断拓展“北京通”市民卡在社保、卫生、民政、交通、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结合“法人一证通”应用,建立个人、法人主体“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精准化服务体系,完善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便民服务和创新应用。

不少城市管理者抱怨:很多民生领域的原始数据难以直接为普通市民服务,而这些数据在经过加工处理后,就能让更多的市民体验到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北京市的大数据开放工作起步较早,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于2014年上线开始交易,同时北京的部分区县已经先后开展大数据开放工作,不少内容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

例如,一氧化碳中毒预警防控系统是朝阳区煤房工作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创新技防手段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项举措中,出租屋内的传感器所捕捉到的数据会向村委会、乡政府、呼叫中心、消防等多部门同时共享。一旦出租屋里装配了报警器,通过房东报警显示终端,各个租户家中的取暖安全情况就能尽在掌控之中,一旦哪间出租屋发生一氧化碳泄漏,显示终端就会立即报警,并在几秒内上传到村委会及乡政府,让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便能做出反映。通过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联网,除了本地报警之外还能上传到企业的呼叫中心,上传到村委会和乡里的指挥中心,这样保证了发生一氧化碳报警的时候,企业和相关的村、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救援。完成全部部署之后,朝阳区的出租房屋就基本实现了一氧化碳联网式报警系统的全覆盖,而数据的共享是这套防空系统得以发挥实效的第一前提。

再比如,北京遇到大雨就会有下沉式立交桥下有积水。那么,哪些立交桥下经常有积水?积水多少?这些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就能给市民出行提供帮助。通过部署智能井盖,能够在雨季获得积水点的实时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加工处理就能够为人们的出行以及道路交通管理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陕西:大数据新政全覆盖

早在2012年陕西省工信厅就发布了陕西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四年来,陕西致力于打造“产业基地+行业云+大数据交易所+产业基金+产业研究院+产业联盟”六位一体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如今,陕西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初具形态。

目前,咸阳市通过省级智慧城市综合试点、国家发改委信息惠民试点、工信部信息消费试点、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已基本建成一站通、一号通、一卡通、一网通、一格通和一点通等应用项目。据了解,咸阳是国家智慧城市综合试点、信息惠民试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试点、信息时空云平台试点城市,以“六个一”为载体的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整体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咸阳已建成了5300平方米的信息化管理中心、数据中心、安全中心,基本建成全市人口、地理空间、信用等基础数据库,建成了信息惠民、时空信息云、智慧医疗和公共服务“一卡通”、数据管税等多个有影响的系统平台,并率先启动“互联网+”计划,建设陕西乃至西部领先的“互联网+”示范城市。

同时,咸阳先后整合了13个县区、175个镇办、31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27项业务数据,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能力。咸阳惠民卡,又叫“一卡通”,承载着医疗、财政34项79.3亿元的惠民补贴资金集中兑付等功能,在咸阳建立的信息交换平台和资金清算平台上,市民只需要通过一张卡就能领取惠民资金、在网上挂号就医、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远程医疗、支付公交车费。截止2016年3月,咸阳惠民卡已发放320万张。

下一步,陕西省即将出台《陕西省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完善陕西省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新政,《行动计划》将基本覆盖陕西省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方面的全部规划内容,权利促进山西大数据及云计算等信息惠民项目的落地与实施。

武汉:不一样的政务云

2015年12月23日,武汉市推出全国首张“市民卡+社会保障卡”。据了解,以社会保障卡为“底本”的“云端武汉·一卡通”兼具政务、生活、金融服务三大功能,既是持卡人享有政府服务、领取待遇的电子凭证,也可在公共交通、旅游景点、文化教育等公共领域作为银行卡使用。目前,已有31个部门(单位)的172项业务可凭市民卡办理,武汉打造一座“云端上的城市”的设想就此开始逐步落地。

“云端武汉·政务”实际上是建设了一个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中心。市民想开证明,无需将时间浪费在往返各个职能部门,也将告别“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时代。目前这一统一的政务数据中心已对武汉全市41个委办局(包含下属二级单位)的数据及近800项共享交换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确认和登记。截止今年4月,政务云平台计划完成276项服务事项的配置工作。完成前期的大数据开放工作后,在“云端武汉·市民”APP上,用户可在线查询养老保险个人缴存、医疗保险账户余额、公积金余额、公安户政信息,APP还将为用户推送两险一金到账情况。不仅水电、宽带、话费、ETC等缴费充值可一键搞定,预约挂号、买药也能线上进行。同时,市民可通过查询受理编号,随时监督业务办理进度。

在其他领域,武汉交警与阿里巴巴集团高德软件公司合作推出的“易行江城”APP可让武汉市民“一站式”享受行车、停车诱导和交管政务服务。在警民互动版块,市民可上报拥堵、故障、车祸、积水等7种交通事件,审核通过后,地图上会出现相应标注,并且在导航中进行规避,还可通过APP实现一键报警。

无论是北京、陕西还是武汉,大数据之所以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是源于将其视为社会资源加以再利用,而数据资源的开放是其得以实现增值的先决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从一开始的资源持有者,变成了资源贡献者和管理者,甚至是协助实现数据开放的疏导者。角色的转变和开放的意识让大数据得以实现价值的彰显。

内部资金融通管理初探 篇8

1 企业集团的形成及其特殊性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 并辅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 将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 在经济上统一控制、法律上各自独立的企业联合体。20世纪90年代, 主要发达国家掀起了战后第五次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浪潮,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打造巨型航母”成为新建企业集团的旗号。针对国际经济竞争格局的新动态, 我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以部门和行业为基础组建企业集团, 本着抓大放小的精神整合企业集团的资源, 为企业集团打开上市之门, 通过社会资金的大规模注入迅速扩充企业集团的综合经济实力。

企业集团是多层次组织结构。核心层是一个控股公司, 有雄厚的资产实力和资金实力;可以发挥投资中心的功能;核心层与紧密层之间的结合以资本为纽带, 它们主要以控股方式结成母、子公司关系;核心层与松散层企业的结合则一般为参股形式。

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经营风险和获取多种机会, 进行跨行业、跨国界经营。

2 内部资金融通的利弊及可行性

资本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大要素资本来源于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 外部资金是内部资金的补充。由于内部资金具有原始性、自主性、抗风险性和低成本性的特点, 因此, 挖掘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资源, 提高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 进行内部资金融通是企业集团资本管理的一大任务。其意义如下。

(1) 可以规避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投资风险, 提高企业集团资金配置的效率。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了解, 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会注重“整体利益观”, 可以克服子公司投资时容易出现的以邻为壑矛盾, 减少子公司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可能性。

(2) 降低企业集团的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取发展所需资金而支付的交易成本。在企业集团内部资金划拨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时, 建立内部资金融通机制来代替外部融资, 这种管理上的协调就可以比市场机制的协调带来更高的生产力、更低的成本和更大的利润。此外, 建立、健全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机制, 充分利用各自公司的闲置资金, 一方面有利于减少集团外部融资的总额, 节约利息费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统借统还, 获取规模经济的效益。

(3) 获得税收上的差别利益。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金融通, 由集团中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向其它成员企业调剂资金时, 企业集团的利润实际上从高税率企业移到了低税率企业, 有利于降低企业集团的所得税, 提高其净利润和企业价值。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企业集团建立内部融资机制也存在一些弊端。

(1) 加大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由于外部融资权通常集中于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必须满足子公司发展的资金需要, 意味着子公司的违约风险最终要由集团公司来承担。

(2) 不利于企业预算约束机制的建立。子公司之间相互调剂资金余缺, 企业的债权人由外部人转变为内部人, 由于企业集团成员利益休戚相关, 即使债务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 债权人也难以通过提请债务人破产来求偿, 容易导致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约束失效, 从而滋生债务人的道德风险, 从而危及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机制的顺利运行。

3 内部融资管理模式比较

实行内部资金融通需要借助一定的管理模式, 在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融通中常见的有三种管理模式: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

3.1 内部银行

内部银行适用于单一法人企业集团, 例如四大国有银行、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等。鉴于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集团具有集团公司的二级法人结构, 选择内部银行管理模式存在法律上的不可操作性, 因此, 可供选择的只能是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管理模式, 它们也是目前国外企业集团采用的主要模式。

3.2 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是代表企业集团母公司进行资金管理的内部职能部门。结算中心的主要业务如下。

资金结算:为子公司开立结算账户, 将分散在各家银行的账户统一集中管理。

监督控制:透过资金结算, 观测所属成员的经济信息, 掌握并控制子公司的经济行为。

信息反馈:透过现金流量的变化随时摸清子公司的营运状况, 寻求管理的重点、难点和要害, 帮助集团决策层加强微调整合。

结算中心的管理目标是控制企业集团资金的流量和流向, 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统筹安排资金, 按照集团及其子公司的发展需求合理调节资金。

集中企业集团的财力, 减少内部的资金积压, 盘活沉淀资金, 减低银行贷款和贷款利息, 节约资金成本。

减少资金的体外循环, 加快资金的周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3 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是由大型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参股, 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目前改为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 在业务上接受银监会的领导、管理、监督和稽核, 在行政上隶属于企业集团, 其业务范围严格限制在集团内部。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于1996年颁布了《财务公司暂行管理办法》、1997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等问题的通知》、2000年颁布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这三个文件和《公司法》成为规范财务公司的主要法规。

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信息服务, 具有三大功能: (1) 融资功能: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境外借款、票据贴现、再贴现等为企业集团开辟广泛的融资渠道, 满足成员企业的融资需求。 (2) 投资功能:财务公司可以办理集团成员产品的消费信贷、融资信贷、买方信贷、有价证券投资、金融机构投资、集团成员单位股权投资等。 (3) 中介功能:财务公司对内了解成员单位的财务状况, 对外熟悉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 故可以为成员单位办理委托投资和委托贷款, 承销成员单位企业债券、咨询、代理、担保、信用签证等, 有利于增强集团企业内外部融资功能,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力。

浅论诗与画的融通 篇9

一、诗与画的含义

诗,是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诗歌是抽象词语的使用,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意义和抒情的艺术,中国的诗歌经常使用写景的方法表意,用“景”来表达情感,“景”是一首诗的根,“诗是语言的艺术。”

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是用形象的造型,以酣畅淋漓的笔墨语言表现情感的艺术,中国画往往以写景的方式造意,“境”是绘画的灵魂。无论是诗中的“景”还是画中的“境”都不是可居可游的实景,它们仅仅是存在于诗人和画家的精神世界中的镜像,诗人和画家用特有的形式语言将它表现出来,创造了只存在于诗和画中的境界,这就是“意境”。绘画属于艺术,是诗歌、画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诗歌是以文字为表达形式,表现叙述性;绘画则是表现描绘的再现性。但是诗还具有临摹再现的功能,绘画也同样具有表现之力,“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二、诗画融合的历史

(一)中国诗画融合的历史

中国诗与画的融合最早是在汉代,蔡邕、张衡都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在典籍里都有所记载。

魏晋之前,绘画主要是与祭祀、宗教相关,与诗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要说有联系的话,也仅仅限于政治伦理上的鉴戒意义的联系。曹植在《画赞序》中第一个正确指出并强调了绘画能有力地作用于人们的感情。从而预示了画与具有“言志抒情”作用的诗相结合的可能性。

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大部分画虽仍然脱离不了对世人进行宗教、伦理道德的鉴戒说教,但也有一些画取材于文学作品,例如他的《洛神赋图》,便是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画面上的洛神脉脉含情,衣带飘飘,眷眷不舍。似来似去,表达了对真爱的追求、怀念、怅惘和哀怨。背景当中,正值黄昏,远水泛流,整个画面情景交融,生动感人,创造性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和情调,被称为我国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早期的典范。

南齐谢赫“六法论”的提出,全面的奠定了中国绘画的理论基础。他的“气韵生动”之说为以后诗与画的融合作好了绘画艺术上的精神准备。

唐朝的王维是诗情与画意相结合的开山鼻祖。到了诗歌艺术鼎盛时期的唐代,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把山水诗推向了成熟的颠峰。王维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他的山水诗语言凝炼,含蓄生动,注重表达自然山水给人的总体印象和感受,力求勾勒完美的画面,表现优美的意境。同时,他的山水画融入了诗的意境,具有一种平淡的自然美。但王维的诗和画只是精神上有共通之处,形式上尚未结合。

宋朝是一个诗歌和绘画都得到长足发展的朝代。苏东坡是一个诗、词、书、画都有极高造诣的文学世界的领袖。欧阳修《欧阳文公忠公文集·盘车图》中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1一语就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标准。

王维虽是诗画艺术结合实践上的开拓者,但在理论上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结合的大价值。苏东坡在艺术上的博学多才决定了各种艺术能在他这里得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苏东坡对王维的诗画推崇备至:“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经名人妙语道出真谛,从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成了中国艺术家追求的至境,同时也成了一条审美的准则,文人画也由此而产生。

后来在宋徽宗赵佶所主持的画院入学考试中多采用古人诗句进行命题创作,这种以制度强化诗的倾向,自然远比一些文人口头上说说的冲击力量大多了。宋时诗画结合在实践上已大进了一步,苏轼、文同、米芾父子等文人中虽流行题画诗,但把诗明明白白地写到画幅上并不普遍。

至元,赵孟頫及元四家承宋人风气,推波助澜,题诗日益普遍,名人乐此,后人遂蜂起效之。到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徐渭等大家恣意为之,诗不仅以其意趣成为绘画的灵魂,更直接以形式介入。至此,真可谓诗画形神一体。到了清代,由于四僧和扬州八怪对画坛的促进作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达到了极盛时期。

所以,没有画题诗的出现,只是画面很难确定艺术家感情的内容和想传达的内容,有了诗的详细说明,画家所表达的情绪就容易确定了。但是这确定绝对不是机械般运用,而是画的意境和诗的意境达到自然的融合,一种浑然自成、相互呼应的境界。

(二)西方诗画融合的历史

和中国古代文论相比西方“诗画一体”这个命题更为古老,自从贺拉斯在《诗意》中提出“画如此,诗亦然”之后,这一命题便被后人无数次的提起和断章取义。

西方史上第一次系统的论述诗与画的联系算是德国美学家莱辛出版的专著《拉奥孔》。人是主体,是世界的主宰,自然是客体,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征服被征服的关系西方“主客二分”的宇宙自然精神导致西方人把世界的方式是求实证、理性、科学,因此,西方哲学思想表现为逻辑科学理性主义的求实精神诞生、艺术仿理论也由此诞生。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诗与画,所以西方诗画历史在此简而言之。

三、诗画融合的表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表现型的诗与山水风光的画一样,所有气韵生动的境界都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传统的诗歌客观的将自然景色表现主观情绪作为诗人的依靠,经历,从而表现心与自然的和谐共振,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中国诗歌,特别是表现型的诗歌重视意境的创造,强调观物取象、立像尽意,把意境作为最高审美标准。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晋,发展成熟于唐宋。从起源之初起就受到山水诗的影响。绘画不以复制客观自然的形似为己任,主张的是神似,顾恺之在其言论中就有明确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人加入山水画的行列,山水画便成了写作兴趣感荡心灵的艺术品种。清代沈宗骞说到“画与诗,皆是世人陶写性情之事。”与此相适应,飘逸空灵而有意义的画境便成为绘画的逸品。

正是因为抒情诗与山水画所追求的相同性,诗人和画家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创造,才会交感沟通,无意的借鉴、吸收对方的审美经验和法则,以克服和超越艺术表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双重难题,创造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面对的是丰富多彩的客观生活,他获得的信息和感受来自多种渠道,充实而又丰富,深刻而有意味。

王维历来被称为“诗中有画”的诗人,他的诗歌优美意向随处可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又是一幅意味深远的山水画卷,充分体现出王维诗人与画家为一体的优势。

诗歌是通过描绘新颖、生动的画面来表达情感,从特定对象的纯主观表象很难有长久的寿命,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证实。而丰富、三维的立体的画面即表达了语言符号所难以表达的细腻的心灵颤动,又使诗情显得蕴藉、含蓄,从而创造的审美意境更加空灵,有意义,和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相同。这也是诗人一直的追求“诗中有画”的根本原因。

我们再来看绘画。画家们一直沉迷于准确地把握和反映客观对象的形状、色彩和大小的比例。中国画中的场景再现在传情达意构造出来的意境,画家们的感觉具体而真实。第一,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在传神的描绘中寻找出自然山水本身的意境之趣。在中国画家们的心里,景物山水不在仅限于苍翠山峦和碧波涟漪,他们体现着天地之精神。第二,追求自然、简单的绘画风格,通过空灵的画境来寄情寓意,来表达画家的理想与追求。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们追求宁静和深远,他们往往删除复杂化为简单、化实为虚,将自然与心灵直接相沟通、相对应他们心里的自然风光包含着主体的情致意趣,他们笔下的山水景色渗透着画家的气韵精神。王维的《袁安卧雪图》就是以意构图的代表,他把芭蕉与雪地画在一个画面上,虽然违反自然界常情,却更加生意盎然,雪中芭蕉的寓意,正是画家对人生短促,时不可再的感慨,实际上体现画家佛教心境。

四、诗画融合的意义——诗言志,画抒情

“无诗不能成画、无画不能为诗”3画家们在作品上题诗文、写下创作的背景,或只是写一个画的题目,通过这样的题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情感;又使得画的意境更加深远有意义,构图更完善,主题更鲜明,美好的画面再加上深奥的书法,欣赏着在赏画的同时,又可享受书法的美感。诗情画意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诗和画都是表现人和景物的,诗画融合,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别样美丽的风景。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机结合的。中国画在对意境美的追求中最不可言传的精神所在,中国绘画的这种观念也正是把握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实质,把握了中国艺术诗性的品质特点,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一直影响至今。宋代哲学家程伊川说过:“冲漠无朕,而万象昭然已具。”昭然万象以冲漠无朕为基础,使实中有虚、虚中生实,空外余波,袅袅不绝,“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就是中国画在对意境美的追求中最不可言传的精神所在。

一张真正的绘画创作是无法掩饰一个作者的艺术观点与审美情趣的,总是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打上自己的思想符号。所以我们说的诗情画意,借物抒情,固然是绘画创作中的要点,而具备这个要点须有文学造诣,生活经验以及对艺术遗产的继承等,这就是通常所说加强修养的几个主要方面。总而言之,诗歌和绘画是彼此联系的,在艺术上是相通的,也是互补的。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都是诗和画的联系的表现,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等艺术境界。诗和画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国艺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对其进行考察,将有益于理解和把握其中蕴涵的艺术精神,诗和画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国艺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摘要:诗与画的关系一直以来就被古今中外的学者所关注,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着共同的美学原则。“诗中有画”是对诗画互渗融通的美学规律的概括,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诗画关系,该问题的研究有益于理解和把握其中蕴涵的中国艺术之精神。文章在对中国古代诗画关系做梳理之后,把重点放在诗画融通的表现上,论述时运用中国古代艺术中诗画融通的典型例子来论证,做到有理有据,最后点出诗画融通对于中国艺术之意义。

思想融通 篇10

一、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1. 树立服务意识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树立服务意识, 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真诚地关心学生, 公平地评价学生, 耐心辅导帮助他们, 热情地服务于他们。做服务型的教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人本思想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合格的服务型教师, 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身体素质, 还离不开对各种知识的追求。因为传统教育的理念是治理学生, 改造学生,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重在塑造人, 而改造的却是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未来的教师要改变以前那种“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观念, 牢牢树立终身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教学生学会知识,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2. 树立正己意识

“正人先正己”, 强调了对正人者自身的要求。教育并不是高悬于人们头顶的深奥的学问, 它是生活中极普通、极自然的事。教育者不一定正襟危坐在高堂上, 庄严神圣地讲经布道, 有时只需在细节上以自己的素养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就实现了一次教育。树立了好的榜样, 就是好的教育。在教育或批评学生的错误时, 有一个前提——正人先正己, 先要省察自己的言行, 多检查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服别人, 帮助周围的人改正错误。要做到及时, 不要等到别人的过错严重到了使你无法再容忍下去时才进行规劝, 那如同拿一个沙袋去堵一个多处漏洞的堤坝一样, 作用不大。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只有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严于律己, 平等待人, 与学生和睦相处, 促膝谈心, 才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要正己才能正人,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做到谨言慎行, 作出表率。

3. 树立情感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情感意识,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让他们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获取知识, 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满足他们的正常需求,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而幽默的优秀品质, 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 并因此影响学生的情绪。这样, 师生之间才能心相通、情相连。情感的投入决定着课堂的气氛, 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摒弃个人的权威, 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往往只想到学生的认知活动, 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活动。

二、架起教师与教材之间的桥梁

1. 领着学生走进教材

教师要运用熟练的教学智慧, 协调教材与学生的关系, 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其理解、分析教材中的疑点、难点, 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并引导他们将教材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作为中介的教师是学生感知器官和头脑的体外延伸物。当前, 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当教师在教学上遇到障碍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融通”一下, 从而使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如历史教材中出现或课堂里学生提出的一些对历史事实不太清楚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 “华佗是不是被曹操所杀?”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中介的职能, 甚至把问题抛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课后到网络上查阅一下, 并且可以借此渗透学法指导——“也许说法很多, 我们选择哪些说法要慎重”。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社会文化背景) 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的作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将一套组织得很好的知识集合清楚、明晰地讲解或呈现出来,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并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 唤起教材走进学生心田

中学的教材是把几千年来浩瀚无垠的文化压缩在有页数的教材里, 有的知识是显性的, 有的是隐性的。作为课程内容的教师, 实际上就代表着学生去解构那些建构于教材之中的意图、结构、本质, 并使之升华。笔者一次听《气体的压强》一节课, 该课教师为学生做了“瓶吞鸡蛋”的实验。为了效果更好一点, 该教师改用了“烧瓶吞鹌鹑蛋”。当时选用的平底烧瓶口径为2c m、容积为250m l, 瓶内放入少量的水并加热, 待瓶口有“热汽”出现时停止加热, 同时将鹌鹑蛋堵住瓶口斜放, 就发现鹌鹑蛋慢慢地滑入瓶内, 因烧瓶颈较长, 鹌鹑蛋在瓶颈内的滑动可清晰地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 学生的兴致很高, 对直径比瓶口略大的鹌鹑蛋能被吸入瓶内的现象啧啧称奇, 再加以适当的讨论, 实验目的就达到了。当鹌鹑蛋落入瓶中, 有学生却马上提出:“如何让它完好无损的出来?”这一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马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其热烈程度是教师也没有想到的。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实验准备时教师也是无意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现在的情形却显示出它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学生对如何保证鹌鹑蛋的完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纷纷出谋划策。他们能自主参与, 主动求知, 这不正是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吗?于是这位教师机智地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过程, 与学生共同探究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本只是用情境教学法来解决大气压强的原理, 意想不到的是不仅达到了预设的目的, 之后又有新知识的生成, 将大气压强引向了深入, 整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中介作用是以认知变化和刺激为目的来帮助学生内化和迁移他们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帮助而最终变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行为。中介者必须与学习者结合起来, 学习者必须是此过程的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并愿意随时准备完成呈现的任务。为了真正使学生走进教材, 入境教材, 教师要想方设法用点拨法、比较法、活动法、实验法, 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课程的知识与学生的经验联结起来,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帮助其教师解开潜藏在事物背后的奥秘。

三、架起课堂与外界的桥梁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空间。家庭是社区的细胞, 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社区是家庭的乐园, 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学校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伙伴。现代学校教育离不开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当前教师的角色就是要融通各种关系,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

1.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密切合作

学校是社区文化的窗口, 家庭是社区的细胞。倡导良好的社区精神, 树立文明新风, 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努力。学生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 而是在诸多条件下, 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 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 学生既是受益者, 又是贡献者。孩子的健康发展受家长文化水平、教育观念、道德修养、生活消费态度、闲暇娱乐爱好及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文化氛围影响较大。有的家长闲暇时读书看报、进行文化进修, 还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就是看电视、上网玩游戏;部分父母很少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更谈不上去辅导教育孩子;有的孩子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里, 他们或缺少父爱、或没有享受到母爱。这种状况直接会影响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和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可见, 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之前, 要通过学生了解一定的家庭情况, 这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有的放矢。在这个人际关系中, 教师是主导方面,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有关孩子的信息, 要善于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委婉规劝家庭抽出时间陪孩子学习。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是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一关系中, 学生是联系教师与家长桥梁和纽带, 学生的存在是教师与家长关系确立的必要条件, 是教师与家长交往、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 教师与社区的和谐关系

社区是学生活动的场所, 知识生长的乐园。社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如社区人际关系) 、公共活动场所、传统习俗、社会风尚、社会文化等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非常之大。健康的社区居民娱乐生活、浓郁的社区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社区精神风貌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热情、主动、自信、自律的良好性格, 同时促进学生感受学习生活的幸福, 对一切不抱偏见, 对自己的学习和人生充满希望。社区文化场所里的科技馆、图书馆、游乐园等场所, 以及良好的社区物质环境能使学生具备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 如学生自主参与的风筝节、游园、迎春大联欢、群众性歌咏活动, 看书、读报征文活动、拔河、球类体育活动, 书法、绘画展览活动, 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社区文化生活, 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 教师要在积极充当社区教育的联络人和参谋助手的同时, 还要充分发挥教师职业的优势, 积极协助和配合社区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如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 推动社区移风易俗, 成立了志愿者队伍, 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卫生整治、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植树护绿、扶贫帮困、尊老爱幼等活动, 让学生活跃在学校和社区之间。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实践, 能使整个社区形成极富吸引力的“学习场”,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效。

“普职融通”怎么“通” 篇11

该项目分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两种模式。所谓“贯通培养”,是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7年一贯制,即“2+3+2”,前2年学习高中阶段课程,之后3年学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最后2年到国外本科应用技术学院或者北京本科高校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国外或国内的本科文凭;中职学校培养方式为“3+2+2”,即前3年在中等专业学校接受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中间2年在市属高校(护理专业为3年)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后2年接受本科专业教育。所谓“高端”,具体表现在项目起点高、标准高、目标定位高、教育理念高、投入高等几个方面。比如项目实施学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就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德国科隆汉斯贝克勒职业学院、南威斯特法伦应用科技大学、卡尔·杜伊斯堡公益中心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贯通培养“外培班”的学生完成协议所设定的各类准备课程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就可以进入德国应用科技类大学本科专业学习,市府对此有资金支持。再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承担该项目后,北京市和校方都进行了高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学校最优的教育资源向新项目倾斜,所设外语课的四成课时由外教讲授;北京潞河中学的特级教师指导该院项目学生的基础教学。之所以将项目归为职教口,是因为由职业院校担任贯通培养的责任主体,它牵头与示范高中和本科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协作机制,推进资源共享。

这项改革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6所职业院校同时展开。由于该项目“乐学、升本、出国”几条途径都有吸引力,受到学生追捧,计划招生2000名,报考和录取之比为10∶1。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年报》也介绍了广东佛山南海区首试“普职融通”方案:已完成一年级学业的南海公办中职学校学生可转读普通高中二年级,而普通高中学生读完高一后,也可转读中职二年级。该方案是希望为学生搭建成才立交桥,改变中考“一锤定音”的现状,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接受不同教育的机会。试点的两所学校计划各招收50名学生,但实施下来职校转出25人,高中转出3人,都未达到预期人数。

银保融通与农村金融新模式 篇12

如何对农户信用贷款中风险予以有效控制及分散是制约农村信贷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问题。基于此, 笔者构想了“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的新模式

一、解析“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该模式中, 银行是贷款资金的直接来源者, 它将贷款以较低的价格批发给保险机构, 贷款到期后从保险机构处收回。

保险机构在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一方面通过与银行的银保融通从银行取得农业贷款资金, 另一方面与农村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将从银行处取得的资金优先贷给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合规农户。

农村龙头企业是该模式顺利循环的保障, 他运用自身充分掌握农户信息的优势, 对保险公司在审查农户贷款资格时提供辅助, 同时负责组织农户生产, 收购其产品。

农户是该模式的关键参与者, 他们得到贷款后改进技术, 努力实现增产创收并及时归还贷款。

具体说来该模式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银行与保险机构的银保融通

所谓银保融通是指保险公司与银行达成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安排。该模式中银保融通主要体现在保险机构充当农业贷款的直接发放者与回收者角色。保险公司作为一种专门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 对于农村信贷中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比商业银行更具行业优势。首先, 保险公司本身经营着多种涉农保险, 掌握着部分农村市场信息及客户资料;同时它能运用更为专业的技术, 花费更小成本对农户基本经济状况、信用状况进行调查, 从而有效选择、核查贷款申请者。其次, 保险公司有独特的风险处理方法, 更具风险抵抗力。

该过程中保险公司替银行分担部分农村信贷风险, 从而商业银行更愿意提供贷款。保险机构则通过“向农户收回贷款资金——归还银行资金”赚取一定合理差价收入。同时以较低成本取得农业贷款, 将间接上提高保险公司货币资金的周转能力及流动性。这样双方都能通过机构职能的置换而获益。

2. 保险机构与农村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

农村龙头企业通过向农户提供技术辅导、病害防治, 了解到农户生产信息, 而且通过收购又掌握着其现金流。从而它拥有大量金融机构所需要的防范风险的客户信息不对称的信息。这样保险机构与农村龙头企业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便可充分利用对方优势。

从保险机构方面看来, 它们可以利用龙头企业提供的农户对称信息, 对申请贷款农户进行更为有效的选择, 进一步降低发放贷款的风险及调查成本。对于农村龙头企业来说, 除其农户将获得优先贷款外, 其自身还可得到保险公司以优惠价格提供的更多金融产品, 在更多更广的业务层面上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实惠。

在这个过程中, 保险机构实现了对贷款风险的进一步控制与分散;龙头企业则得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3. 农村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生产联系

龙头企业不仅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上的辅导, 还组织对农产品的收购, 帮助其增产创收, 提高偿贷能力。同时企业还制约农户按时还款。

二、“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优势分析

1. 减轻商业银行农村信贷业务风险, 从根源上缓解“惜贷“难题

在这样一种模式中, 商业银行是从保险机构处而不是农户处直接收回贷款, 而前者比后者更具信誉及偿贷能力, 因而商业银行提供农业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若再考虑到国家对农村信贷的优惠政策, 商业银行便愿意将更多资金投放到农村金融市场上去, 从根源上缓解“惜贷”难题。

2. 形成“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的内部制约机制, 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传统农村信贷模式中, 还款困难的一个

主要原因是其体制中缺乏一种对农户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这使农户自身将贷款视为一种短期行为, 未能形成一种自律的意识。而在该模式中, 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户成为一个利益整体, 各主体间通过利益的绑定形成多方制约。

首先, 从农村龙头企业来看, 一旦出现农户大量不能归还贷款的情况, 企业还会因与保险机构的约定而遭受经济损失。从而一方面企业会尽量如实全面提供申请贷款农户的信息, 帮助保险机构降低选择时风险的同时他还会对农户还款施加压力并加以制约。

对农户来说, 龙头企业的帮助是其实现经济利益的关键。若农户不归还贷款使企业蒙受损失, 那它自身也将承受来自企业方面的压力。这样, 农户拒还贷款的短期利益就不足以弥补损坏与企业长期良好关系带来的收益。这时贷款对农户来说成为一项关乎自身经济利益长期行为,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选择按时归还贷款。

这种制约机制, 不仅使风险大大降低, 而且风险被分摊到各个主体上。从而改变了传统模式中由商业银行独自承担绝大部分贷款风险的情况。

3. 银保融通为保险业创新提供新途径

现阶段国内市场上的银保融通还主要停留在保险公司开发产品, 银行负责销售的阶段。保险公司经营银行业务的情况却相对少得多。在该模式中保险公司代理商业银行发放农村贷款的银保融通形式, 为保险业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尝试。这有助于促使保险机构的职能向多元化方向转化, 顺应金融机构全能化的发展趋势, 提高保险机构的活力与竞争力。

摘要:针对农村金融工作中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本文在广泛流传的“四位一体”金融模式的基础上, 考虑到行业特点及行业间优势互补, 提出了“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的支农新模式, 并着重分析了该模式的操作可行性及优势。

关键词:银保融通,农村金融,支农新模式,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来源: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macro/gdxw/200710/17/t20071017_12666173.shtml

[2]林毅夫:推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增加农民收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81b201000071.html

上一篇:小组探究模式下一篇:专一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