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

2024-06-25

建材行业(通用12篇)

建材行业 篇1

近期, 吐鲁番地区经信委专门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自治区建材行业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贯彻落实的方案和措施。会议指出, 根据自治区建材行业工作会议精神, 吐鲁番地区建材行业应紧紧围绕自治区、地委、行署的工作部署, 以服务各类建设项目为中心, 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 积极践行新疆精神, 分析好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安排布署好2012年的工作, 强力推进本地区建材行业高速健康发展。

会议确定, 为确保实现自治区制定的目标任务, 今年地区经信委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新的增长点, 促进跨越式发展。在确保水泥、墙材、石灰等重点行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加快新型建材、石材、陶瓷等产业的培育,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抓产能优化, 促进产业升级。今后在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相关政策, 优化结构, 提升水平, 延伸产业链。三是抓墙材革新工作。大力发展节能利废的非粘土质新型墙体材料, 积极运用自动化技术改造现有工艺, 推动各县市建设一批高水平项目, 提升保障供应能力, 促进行业进步, 稳定产品价格。“十二五”期间, 在新型墙材满足建筑市场需求的情况下, 关停部分粘土实心砖厂和非蒸压制品企业。四是抓好石灰产业淘汰更新工作。继续贯彻“新政办发[2007]154号、[2009]164号”文件精神, 支持建设配套有节能环保设施的石灰气烧竖窑、双燃料竖窑、带煤粉制备系统的竖窑、直径2.5米以上的石灰回转窑, 以及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碳石混烧机械化立窑等生产线建设, 鼓励发展石灰深加工制品。对符合要求的新建和现有生产线, 争取今年全部完成备案公告, 未经公告的企业, 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其实行清理整顿。五是抓要素保障, 促进创新转型发展。按照经信、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要求, 围绕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 提出建材行业各类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 引领行业发展。加强前期调研, 提前做好项目储备。特别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企业了解各类专项资金的申报程序, 不断充实和扩大各类项目库规模。六是深度落实能效目标, 促进行业节能减排。要引导企业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认真抓好、深入推进。七是抓供需衔接, 促进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建设。要抓好“保供稳价”工作, 要对地区墙材供需情况进行摸底, 做好供需预测, 加强区域内协调, 确保地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对建材特别是新型建材产品的需求。

建材行业 篇2

现在中小企业的建材营销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当下的营销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原先以推销为主要手段的营销越来越行不通,迫切需要一套适用于建材工程营销的理论来整合营销资源,指导营销行动。

中国建材工程营销实践存在太多、太多的困惑和迷茫!建材工业企业在建材工程营销操作中无奈的陷于实务与关系。现行的各种营销理论大多是快速消费品,其理论是在研究消费类产品的基础上提出的,与建材工程营销的特征和实际环境相关性很小。没有工业品营销理论的指导,实践中只能以过去的经验为指导,在环境变化时难免产生失误;更有的无奈地套用消费品营销理论,无视工业品的特征与实际,势必困境重重。

传统行业销售战略的普遍认识是:公司首先将它的产品定位,例如定在“低价格位”或“高质量位”……根据这种定位提出一个引人注目、耸人听闻的广告词;然后花巨额资金铺天盖地打广告,直至广告得到大众的认同;再辅以一些常规推销手段,把产品打入渠道,最终才可以形成公司的销售。在建材工程行业袭用传统消费品产业的策略和方法,多刊登广告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样关系营销的作用也逐渐衰弱。要做到这些,公司就不能把力量集中在广告和关心营销上,而是必须认识和分析市场。要突出重围关键是做好以下的七点。

一、产品为先、树独特产品优势

当前建材工程企业销售上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下引发的恶性竞争,因为产品上没有特别的优势,为了争取业务只有以付款方式、价格和关系作为手段。例如涂料、门业、塑钢窗、膨胀剂等大部分建材工程产品生产厂家众多,技术十分成熟,产品同质化程度极高,产品之间几乎完全可以被替代,因此竞争极端激烈,价格趋于透明,销售量的边际利润极低,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工程建材市场业务难做!应收帐款总是居高不下!建材企业难找优秀的经销商!

美丽佳门业在中国高度激烈的门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它是怎么做到的呢?美丽佳门业原先专业生产防盗门和装甲防盗门,但防盗门在中国门业市场竞争是极端激烈的,产品没有明显的特色,只能以价格取胜。美丽佳门业通过市场分析最终产品将定位于装甲雕刻防盗门,在装甲防盗门上雕刻各种美式、法式、英式等异域风情的图案。美丽佳门业定位于国内装甲雕刻防盗门领导品牌,为国内豪华楼盘提供个性化产品,可以说美丽佳开辟了一个新的品类(原先每个大的门业企业都会推出几款装甲雕刻门产品,但没有一家企业成系列的生产和开发)。产品新的定位和开发后为美丽佳在经销商渠道建设和工程市场拓展中都提供了极大的推动。

对于中小建材企业来说,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是成功最为关键的战略,通常只有成功的产品战略才有可能进一步塑造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和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渠道利益政策,而这些对于成功的建立优质经销商渠道体系至关重要。

二、建品牌、树差异化品牌形象

中国工程市场的特殊性,因为工业品营销中存在较重的“灰色营销”成份(即通过灰色攻关搞掂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没有品牌支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完成销售产品的任务,以致使很多企业误解“品牌是富人的游戏”,中小企业玩不起,依靠“下三路”手法照样可以摆平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树立品牌的好处在那里,第二、建立品牌在操作上要投入多少费用,是否从实施上具有可执行性。

现代企业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是确立品牌的战斗。一家公司成功的市场销售策略,其核心部分就是确立品牌的策略。这是基于以下事实:当用户考虑某种产品及其公司时,必然会想到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其它厂商。在他们的心目中,早已对这些厂商建立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等级,并根据这个等级依次作出购买决定。

中小建材工程企业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低成本的打造强势品牌。赛高塑胶地板原先的广告语是“志存高远”,笔者根据企业所有的技术和关键生产原料等都来自欧洲、并且已经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的现实,将定位改成“源自欧洲的塑胶地材优势供应商”并弱化民营企业的形象。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专业形象。并进一步从每一个细节,企业的包装、样本培训册、车辆、企业VI系统等、营销广告资料等各个方面去体现企业的这个形象。力求企业在和市场、经销商、终端客户接触的第一时间所展示的每一个细节,就能给予对方一种震撼性的大品牌的感觉!

对于中小建材工程企业来说品牌打造,能极大推动市场的销售。同时,品牌的打造,还能产生极大的品牌溢价。

三、以人员推销为核心,打造职业化、专家型的销售团队

建筑材料的工程项目销售,大都以销售人员一对一顾问式销售方式,通过拜访项目业主、设计师、承包商或安装公司,以完整技术解决方案、产品优点带来利益以及良好售后服务,直销主要依靠的是销售人员个人的战斗力。一方面,行业市场一般没有太多的广告促销支持,开展的是一对一的直销,客户数量不多,但成交金额都较大,没有分销商的网络和大卖场的平台可以借助,有的只是营销人员单打独斗的能力。因此,对直销人员的要求很高。优秀的建材工程企业的销售人员至少需要具有丰富的阅历、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广泛的社会资源,还要具有操作市场、开拓客户的战斗力,这样的人才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恐怕不容易。

建材工程市场购买金额较大,因此客户会相当慎重。尤其是金额巨大的、技术含量高的电梯、消防设备的购买。建材工程市场的购买决策参与者包括使用者、影响者、决策者、批准者、购买者、把关者,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营销过程中需要从销售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领导者等多个角度开展人员推销,实行立体式营销,兼顾每一类决策参与者的利益。

四、注重关系营销,突出专家型、顾问式销售

中国的工程市场目前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个很不规范的市场,老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方式在建材工程行业销售人员中依然盛行。有些做法确实曾经曾在一段时间对于企业,甚至不少行业的营销都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但目前依然倚重于关系营销的企业,导致企业营销成本增加。这种关系营销在实际销售中的作用逐步削弱;其次,这种关系营销很多是不符合目前国内法律规定的,这样的操作对于企业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建材工程采购中能不能成功,客勤关系“过不过硬”很重要。在很多工程采购中,在获得客户需求信息时,客勤关系起的作用是“线人”;在客户决策时,客勤关系的作用是“拍板”;在客户服务过程中,客勤关系的作用是“润滑剂”;在客户疑惑时,客勤关系的作用是“催化剂”。在建材工程营销时,一旦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不厌其烦地向客户提供优质及时的服务,就会为竞争对手的进入筑起很高的门槛,从而为自已源源不断的后续产品提供机会。长期的买卖关系是伙伴关系,只有建立伙伴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持续的买卖!

关系营销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要善于把握和应用才能对企业的项目成交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在工程直销运作中建立合理的利益体系

低价入市、报价低往往会失去客户,正确的报价体系和合理的价格最可能赢得项目。在建材工程的营销拉锯战中,如果有同类产品竞争,有人会想到把价格降低,以为此举会促成交易。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建材工程项目的购买决策涉及到相关的利益主体,例如对承包商或安装公司来说,最关心的是利润,除施工安装费这一块外,材料费差价是他重要的利润来源,如果厂家不能保证业主报价和承包商或安装公司报价之间有足够的材料费差价的空间,承包商肯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拼命抵制该厂家的产品,项目销售中反对的声音须愈少愈好是黄金定律。业主指定承包商采购,报价上就需与承包商达成默契,报价上需要给承包商留出合理的材料费差价和利润空间。承包商全权采购,这是建材工程企业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企业所谓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优点带来利益,对其的影响力很小,因为他们最关心的是利润,所以只能给他最低的价格。

其次,在工程销售中还必须考虑到在建材工程采购过程中,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是产品和服务是否可靠、交货是否及时及设备的运行费用是否经济合算。只有在确保产品和服务可靠的前提下,才会涉及成本方面的问题。价格决定价值!公司价值与个人价值同时决定价格!价格高的风险在于“灰色的猜疑”,而价格低的风险在于“质量的陷阱”,因此都必须解决相应问题,价格不能以丧失利润为代价。

结论:给承包商合理的利润空间,正确的报价体系和合理的价格最可能赢得项目。

六、树明星工程、建样板市场

购买五、六元的一支牙膏谈不上什么风险,但购买数十万、数百万元的建筑材料存在很大的风险。客户担心新买的产品,性能是否出众?企业能否正常的供应?企业有没有很好的生产质量?假使产品出了故障,企业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一系列问题使项目采购变得畏缩不前。这个时候建材工程企业拥有再大的知名度也不能消除这种害怕和担忧心理。在建材工程营销中,市场的启动前期要依靠关键性的“明星”项目,而非广告,这与建材工程市场特点有关。全国地标性建筑工程的采用或者类似万科等全国著名的房产开发商的使用可以取得千金难买的信誉与市场的重视,而这些却是广告手段永远得不到的。

上海曹扬建筑粘合剂厂,这家企业生产的申泰品牌粘合剂几乎在上海所有的著名建筑工程中使用:中国最高建筑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世茂滨江花园、上海8万人体育场、浦东国际机场……,2005年申泰开始全国化拓展,以“申泰——中国地标性建筑工程的共同使用”为形象语,极大的提升了申泰在武汉等异地市场拓展速度。

对于经济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选择区域内非常有影响的地标性建筑或者区域内非常有影响的房产公司切入,例如在杭州绿城房产的应用对于开发杭州市场有非常大的帮助。

结论:一家公司号召力的工程应用案例越多,客户对它的产品就愈信任、销售价格就会逐步上升,产品就会长盛不衰。

七、建设优秀的经销商销售渠道

2008年中国建材行业十件大事 篇3

2、1月16日,河北沙河市集中爆破拆除烟囱淘汰落后产能现场会在沙河市鑫磊玻璃南厂附近举行。“小玻璃”生产基地——沙河市主动打响集中淘汰“小玻璃”的歼灭战,为推动全国淘汰落后玻璃产能作出了很好的示范。2008年,我国水泥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稳步推进,继浙江等省全部关停立窑后,山东、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区的立窑退出也在加速之中。据初步统计,2008年水泥行业已淘汰落后产能超过6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61%。

3、1月16日-17日,中国建材联合会四届二次会长全体会议在浙江省桐庐县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节能减排,与会代表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针对建材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要求,探讨建材企业和行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的对策与措施。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张人为强调,节能减排既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当前乃至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联合会和整个行业的中心工作。

4、2月29日,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尼日利亚Dangote集团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77条日产6000吨水泥生产线总承包项目签约仪式暨4条日产6000吨和2条日产3000吨水泥生产线意向书签约仪式。本次签订合同的项目为7条日产6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中在尼日利亚建设6条,在塞内加尔建设1条,合同总金额16亿美元,这是我国海外水泥工程迄今最大的出口项目。

5、5月13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向全行业发出抗震救灾紧急倡议:切实搞好重要建材产品的生产,保证随时满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需要;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建材行业协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监督保障作用,防止出现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和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在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出建材行业“抗冰冻、防灾害、保平安”活动倡议:切实做好重要建材产品的生产,满足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需要;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千方百计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物资的供应;组织开展捐款捐物活动。

6、7月28日,巨石集团桐乡本部60万吨玻纤工业基地正式落成,该基地拥有5条特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基地产能已达90万吨,其中最大单线生产规模达到16万吨,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随着桐乡60万吨玻纤工业基地的落成,巨石集团实现了多年来的梦想,成为全球玻纤生产规模第一的企业,成为玻纤行业内真正的巨人。

7、9月28日,浮法透明航天微晶玻璃在中国晶牛集团包头晶牛高科工业园成功下线。浮法透明航天微晶玻璃的问世,将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晶牛集团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高强工业微晶、多彩建筑微晶、低膨胀电子微晶和透明防火航天微晶生产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8、10月2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建筑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次展会突出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材工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辉煌卅年——建材行业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从建材行业的特定视角出发,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行业的巨大变化和成就。

9、12月3日,中国建材集团中复神鹰万吨碳纤维一期工程在江苏省连云港大浦复合材料TA园区投产。这标志着中国碳纤维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中国自主研发的碳纤维装备制造和产品生产正式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同日,在毗邻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中国建材集团中复连众首套,也是目前我国最长的2MW、45.3米风电叶片成功下线。

建材行业 篇4

广东省建材协会副会长陈环、广东省工业工会副主席傅培德、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总裁蔡初阳分别致辞, 会议由省建材协会秘书长陈振广主持。

陈环副会长在致辞中介绍, 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 涵盖了全国建材产业的水泥、玻璃、陶瓷、石材、墙材、化学建材、建筑装饰材料、新型材料和建材装备等众多门类子行业, 覆盖面广, 影响力大。近十年来, 我省建材在全行业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 许多像东鹏控股、珠江水泥、金刚玻璃这样的企业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与投入去开展这项工作, 促进了创新团队建设, 涌现了大批创新人才和技术革新成果,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5年, 我省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奖项共有97项 (其中一等奖17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38项) , 2015年获奖项目16项, 占全国获奖项目的8%, 其中, 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高耐候性艺术薄瓷板研发及产业化”、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铝塑耐火节能窗的开发及应用”、佛山市唯格瓷砖有限责任公司的“2cm厚新型通体瓷质砖的研发”等项目分别获得2015年度“宏宇杯”广东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特等奖, 以及2015年度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一等奖, 对我省建材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通过这项活动, 企业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运用新工艺、新技术, 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完善设备运行、提高节能降耗、环保治理水平等, 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为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陈环指出, 2015年, 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市场需求不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下, 我省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略有增长, 但主要产品产量、销量下降, 库存压力增加, 经营困难和压力增大。经济运行质量整体向好, 效益有所下滑, 但好于全国建材行业平均水平。1-12月, 全省建材 (未含安全与建筑用五金)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62.5亿元, 同比增长4.9%;完成利润总额259.0亿元, 下降3.6%;建材产品出口总金额186.1亿美元, 同比增长8.1%。

2016年度广东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以“东鹏杯”冠名, 是对冠名单位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带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所取得成效的肯定, 并希望通过东鹏公司的示范作用, 促进我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推动行业科技创新, 加强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影响力, 加快供给侧改革。

广东省建材协会刘莲香副秘书长介绍了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方案情况说明。2016年度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由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和广东省工业工会委员会组织省内申报、评选、推荐, 活动以"东鹏杯"冠名, 冠名单位为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单位先参加省内评选, 经评审、推荐, 参加全国评选。企业自愿申报, 不收取申报单位任何费用。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裁助理钟保民、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经理朱贤博、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肖坚伟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近年来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带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

建材行业 篇5

目前,一些上游中小木门生产厂家由于对市场的预期不足以及抗风险能力薄弱等原因已经出现了破产的情况,而木门经销商也面临倒闭风险。

专家分析,木门建材行业的困境与当下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导致木门建材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依旧低迷,消费者购买力水平缩水,市场需求减弱;其次,房地产受到国家的严格调控,木门建材业是房地产的下游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大;最后,租金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极大挤压了其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的低迷给木门建材带来巨大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木门建材市场。分析木门行业目前现状,笔者围绕两个方面探讨木门建材行业的出路:

一、实现突破的三种思维

1、危机中的商机意识。经济危机,“危机”中既有危险,也有商机。当危机成为一种普遍环境时,就不能再成为借口,因为大家都处于相同的环境。把危机更多看成一种商机,这样的思维方式更有助于木门商家去创新变革。

2、行业低迷时期的产业升级意识。每一次行业的低迷都是一次行业的洗牌,木门业也不例外。房地产低迷对木门行业的冲击不可避免,但能否以此为契机,率先实现产业升级,不但能够突破困局,甚至可以改写市场格局。

3、商业模式的创新意识。任何一次产业升级,都会伴随着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所以,如果木门商家创新理念,敢于打破旧式思维,变革现有的商业模式,一定会有所突破。

二、洞察木门行业的真相

木门卖场对消费者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产品质量保证、服务质量保证、顾客最低购买总成本(价格、时间、便利等),也就是消费者让渡价值的最大化。而丰富的品类、卖场的购物环境、顾客的购物体验等,只能算是次核心价值。不是说次核心价值不重要,而是相对于核心价值,次核心价值应该屈居第二。

所以,对消费者而言,木门卖场应该紧紧围绕上述木门行业的核心价值做文章,才可能被消费者接受。如何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成为消费者核心价值的提供者,成为消费者木门产品购买的利益代言人,是摆在木门企业面前一个必须逾越的障碍。

当前木门行业的经营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统一进货、统一收银、分成提点的“建材超市”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暂时遭遇了种种困难,但其围绕消费者核心价值的理念,笔者相信随着其模式的不断完善改进,最终会成为市场的宠儿。

而另一种“收租地主”式的轻公司盈利模式,看上去万无一失、毫无风险,但由于其产品定制环节存在卖场无法控制的若干漏洞,长远看有可能是一条死路。

木门卖场也有过类似“统一收银、提点分成”经营模式的讨论,但终因其定制式、流通环节控制难度大、跑单等种种不利条件限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最后都无疾而终。但毋庸置疑,未来市场一定是客户的市场、是消费者的市场。只有洞察木门行业的真相,紧紧把握消费者利益导向,方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中国建材打造“大建材”战略 篇6

“双轮”驱动

《国企》:2010年,中国建材集团的经营目标是,总资产、销售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这对国内建材行业具有什么样的标志性意义?

宋志平:不久前,一位房地产商对我说:“最近钢材又涨价了,你们水泥特别好,十几年价格都特别稳定。”我听后很难过。水泥产业是建材行业布局分散、竞争无序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水泥行业中没有大企业,也没有话语权,市场竞争无序,增量不少,价值提升却不大,水泥价格一直结构性偏低。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业集中度太低,企业数量太多,过于分散。

建材行业规模大但缺乏强企,有几十亿元销售收入的企业就觉得很大了。在这样的格局下,作为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责无旁贷地成为市场健康化的领导者。因此,中国建材集团今年总资产和销售收入都将超过双千亿元,对建材行业来说,将是由大变强的标志性事件。

《国企》:在竞争激烈的建材行业,中国建材集团究竟靠什么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原来的底子比较薄,没有什么资本金。以前没有国有资本金预算,现在刚有,建材行业不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所以,我们就得靠市场机制,靠资本运营,通过资本的纽带把企业连接起来。

2003年,集团启动了联合重组和资本运营两个轮子。从当初几个工厂、几十亿元资产、几十亿元销售收入,发展到如今上百家工厂、上千亿元资产、近千亿元销售收入。可以说,中国建材集团靠的主要是联合重组。

《国企》: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频频出手,扩张水泥、玻璃、风电叶片等产业。在这一系列行动中,组建南方水泥公司堪称“世界水泥发展史上联合重组的奇迹”。您能否谈谈关于联合重组的一些经验?

宋志平:我们到浙江、江西一带考察的时候,看到当地的水泥厂在打乱仗,群龙无首,这成为中国建材集团进入的好机会。2007年4月的一天,我邀请浙江4家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的老总齐聚汪庄,几个人几乎喝了整整一天茶。第二天,原本准备赴马来西亚签署合作协议的尖峰水泥董事长杜自弘退掉了机票;已经与一家意大利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了定金的浙江水泥董事长冯光成,请对方结束尽职调查;虎山水泥董事长张剑星谢绝了曾与其有合作意向的一家公司发来的邀请;三狮集团老总姚季鑫也确定了联合的意向。他们共同决定与中国建材集团进行联合重组。4家举足轻重的浙江水泥企业大旗一举,占浙江区域半壁江山的几十家水泥企业也迅速联合在一起,牵手中国建材集团,由此奠定了我们对南方区域水泥重组的坚实基础。

2007年9月,中国建材集团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并快速推进联合重组。截至2009年底,南方水泥已联合重组了浙江、江西、湖南、江苏、上海区域113家企业,主要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从没有一吨水泥、一个工厂做起。产能从零快速扩张到1亿吨,打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区域性水泥企业,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联合重组的奇迹。

联合重组中,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一是战略,即重组区域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公司的战略目标,不在我们战略区域里的企业不能要。二是价值,被重组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和潜在价值。企业虽然眼前亏损,但以后要能赚钱。三是协同,被重组企业能与现有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四是做到风险可控和可承担,风险和效益往往是个双刃剑,做得好,平抑风险,获得利润,做得不好,会造成巨大损失。

“五化”管理

《国企》:这几年中国建材集团发展这么快,各企业能做到步调一致、管理有序,请问,中国建材在管理上有什么诀窍?

宋志平: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在确立“联合重组+资本运营”的成长模式之后,中国建材集团乘势而为,建立基于市场原则的机制和管理。当然,联合重组后,能不能产生效益,关键在于管理整合。任何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必须处理好管理这件事。

过去管理讲X和Y理论,但我认为管理重要的是方法。有了方法,大家都按照这套方法去执行,管理就简单化了。如果没有方法,则“宽严皆误”。

“五化”管理是我们的一套方法,包括: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业务平台化、管理数字化、文化一体化。治理规范化方面,中国建材集团在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工作中,积极建设战略绩效型董事会,强化外董作用,使董事会真正成为公司在竞争中成功取胜的战略性力量。

职能层级化方面,把集团公司、二级公司、工厂的职能和责任分开,集团是决策中心,二级公司是利润中心,工厂是成本中心。

业务平台化方面,水泥、玻璃、新型建材、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产业平台,和科研设计、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平台,每个平台都要做到管理的专业化。

管理数字化方面,集团推行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总结出一套“三五”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达到一体化。中国建材每个管理者都有一个KPI指引,每人都背着关键指标。过去企业干部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财务和数字训练,现在中国建材集团就从数字化做起,对干部进行数字和逻辑的严格训练,干部具备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化一体化方面,集团形成了以“和谐、绩效、责任”为核心的文化理念,倡导“三宽三力”,即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

“三新”战略

《国企》: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思路可以概括成两句话:大力推进水泥、玻璃的结构调整、联合重组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与新能源材料。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建材是如何发展新型建材的?

宋志平:作为我国新型建材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中国建材一直致力于开发生产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产品。去年我们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建材的有利时机,完成了全国10亿平方米石膏板的产业布局,成为亚洲第一。

在石膏板的生产中,我们开发并采用100%电厂废弃的脱硫石膏作为原料的生产技术,每年可消纳脱硫石膏560万吨,极大地减少了废弃物治理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减少使用黏土砖60亿块标砖,减少耕地破坏7500亩。与传统黏土砖对比,节约90万吨标煤,成为新型建材行业节能减排的典范。

《国企》:在发展新能源材料方面,中国建材集团的风电叶片和太阳能膜电池事业是很好的范例。请您具体谈谈集团是如何做好这两个业务的?

宋志平:现在上海的海上风电基本都采用了中国建材的叶片。前两年我们收购了德国的一家公司后,只用了3年时间兆瓦级风机叶片就做到了全国第一。之后中国建材又进入了碳纤维领域。碳纤维最大的用途是风力发电叶片。现在每片风机叶片6吨重,一套机组仅叶片就重18吨,如果用碳纤维,不仅能减轻6吨,还能增加强度和韧性,大大增加了发电功率。我们当时坚持搞碳纤维,就是看到了它的这一发展前景。

最近中国建材集团又开始涉足碳纤维民用化,如碳纤维自行车。现在德国在大力推广自行车,我们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今后中国是否也要兴起骑自行车的时尚?但自行车不能像原来那样,要轻量化,这就需要大量使用碳纤维。这也是我们支持低碳化的一项行动。

中国建材最近还在推进太阳能膜电池“阿波罗”项目,阿波罗就是太阳神的意思。单晶硅和多晶硅制造过程中耗域有“金太阳”工程,并下发了很多财政补贴。太阳能屋顶发电时代来临的速度和规模将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过去有国内几家企业在做,赚了不少钱,但主要市场不过是德国、西班牙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市场。中国一旦使用太阳能,这个市场将巨大无比。所以,中国建材进入太阳能材料领域有战略性意义。

中国建材集团的另一个强项是玻璃,所以就切入太阳能薄膜电池领域。第三代太阳能薄膜电池只要在玻璃上镀一层就可以了,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目前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表现最好的是第一太阳能公司。它采用碲化镉工艺,发电成本已经低过了火电成本。中国建材在成都开发的就是碲化镉技术,现在5MW的线已经投产,50MW的线很快出来,然后会迅速扩大规模,向着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的目标努力。

中国建材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形成规模。玻璃纤维已经做到年产90万吨,碳纤维目标是年产1万吨,风力发电是年产1万片。前两年提出这些目标时,大家都觉得近乎吹牛,但现在大多数目标已经实现了。因为市场有这样的需求。可以说,低碳经济推动了新能源材料的飞跃式发展。

《国企》:前不久,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作为“建材下乡”的先行者,中国建材在发展新型房屋业务方面有哪些举措?

宋志平: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末,全国农村住房既有总面积约233亿平方米,其中70%以上为土坯、土石等原始落后房屋。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建材集团看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2009年起,中国建材积极推进“房屋下乡”工作,在农村推广钢结构节能环保集成房屋。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建材的百村计划已落实36个示范村,应用在四川灾后重建和北京、江苏、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等地的乡村住宅建设和新农村示范户建设中,不仅支持了新农村建设,而且保证了农民的生活安全与舒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作为“建材下乡”的先行者,中国建材把“房屋下乡”作为带动建材下乡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在努力推进一项新的工程——与各级地方政府合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住宅产业化,在各地集中建设一批建材与房屋工厂,把循环经济、新型建材、房屋工厂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形成农房建设的产业链,使“房屋下乡”支持建材企业健康发展,支持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长期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第三次解放思想

《国企》:2002年初至2009年,中国建材集团营业额从37亿元增至860亿元,增长22倍;利润从0.78亿元增至36亿元,增长45倍。在这种“乘法生存”的背后,中国建材集团在战略思想上经历过什么样的革命性变革?

宋志平: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建材集团进行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是改变战略定位。2003年,集团由原来的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从此,中国建材集团回归行业主流,做大宗建材,从过去单纯发展新型建材,转变为发展新型建材和建材工业主导产业的水泥、玻璃、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并逐步发展成为集制造、科研、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

第二次思想解放,我们走出了一条以联合重组为主的快速发展道路。通过联合重组取得规模优势,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市场协同抑制恶性竞争,通过管理改进降低成本。在存量基础上整合,提升行业价值,与行业伙伴共创行业健康发展。这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企业和产品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方式是先定目标,然后缺什么找什么。围绕目标,我们缺技术找技术,缺资金找资金,缺企业找企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有什么做什么。通过这种发展思路,通过走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相结合的道路,将中国建材打造成千亿级的企业。

现在,我们开始了第三次解放思想。作为央企,企业一定要有规模,有产业属性,有研发创新能力,有核心竞争力,要在行业中举足轻重,这才能真正做到有活力、影响力、带动力。今后十年,中国建材集团将进一步丰富、充实“大建材”战略,形成了“科学发展,做中国最大建材综合供应商”的新思路。

《国企》:中国建材集团在第三次解放思想中,提出了“大建材”战略,您能否谈谈这一战略的内容和意图?

宋志平:企业做大做强,大是基础,强是目的。要在行业里有话语权,有影响力,如果没有规模,怎么去影响别人?目前全球通行的建材概念,是指水泥、钢材和木材三大材,这是由市场的应用领域形成的。中国建材的主业是建材,建材应该在内涵上有所改变,要把水泥、钢材和木材都做起来。首先,水泥要成为中国或世界最大的制造商。第二,要进入建筑钢材的物流配送,中国建材这几年做了建筑钢材物流的尝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工作基础。第三,还要做成最大的木材进口商。这几年我们在上海口岸进口木材,成了加拿大最大的木材代理商。全球最大建材企业法国圣戈班,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快速崛起的中国化工和中钢等企业,无一例外都有强大的物流分销业务。现在央企中的中建、中铁工、中铁建、中交等大型基础建设公司都在成立集团物流公司,进行成规模的集中采购。中国建材应该发展成为最大的建材综合供应商与之对接。

中国建材的“大建材”战略,总结起来主要有:一是按照国际通行概念,从现有建材领域扩展到建筑钢材和木材领域,做建材制造商,建筑钢材物流商,木材进口商;二是强化产业链的延伸,例如推进水泥的商混化、制品化、特种化和高标号化,大力发展新型房屋业务;三是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参与国际竞争。这在目前建材行业的传统观念中无疑又是一场思想解放。

2013年建材行业会展一览 篇7

展会时间:2013年4月1-3日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展览集团、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博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21-64371178

传真:021-64370982

2013第14届中国 (上海) 国际建筑陶瓷及卫浴科技精品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4月1-3日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86-021 64371178

传真:86-021 64370982

邮箱:ceramics@ubmsinoexpo.com

2013第19届俄罗斯Mosbuild国际建筑建材展

展会时间:2013年4月2-3日

展会地址:莫斯科Expocentre

一级代理:上海明择香港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21-52217758-806

传真:021-54133859

官方网站:www.mzhz.net

2013摩洛哥国际建筑建材展

展会时间:2013年4月3-6日

展会地址:卡萨布兰卡展览中心

一级代理:北京必联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10-51489929-806

邮箱:sc@b-ling.cn

官方网站:http://www.b-ling.cn

2013第19届俄罗斯Mosbuild国际建筑建材展

展会时间:2013年4月2-3日

展会地址:莫斯科Expocentre

一级代理:上海明择香港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21-52217758-806

传真:021-54133859

官方网站:www.mzhz.net

2013第27届东盟泰国国际建材展

展会时间:2013年4月5-8日

展会地址:曼谷蒙通他尼展览中心

一级代理:北京励航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10-88490855-805

传真:010-58129750

官方网站:www.lihang-expo.com

2013第七届中国 (青岛) 国际外墙保温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4月6-8日

展会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青岛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建筑节能协会、青岛海宸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86-0532-8395107183951085

传真:86-0532-83951197

官方网站:www.qdcese.com

2013第七届中国 (青岛) 国际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4月6-8日

展会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青岛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青岛海宸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532-83951056

传真:86-0532-83951085

官方网站:www.qdcese.com

2013国际供热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4月8-10日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促进会北京分会、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联系方式:010-58565888转610/609

传真:010-58566000

官方网站:www.cr-expo.com

2013第13届中国 (北京) 国际供热空调、卫生洁具及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4月8-10日

展会地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新馆)

主办单位: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台州市现代国际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法兰克福展览 (上海) 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10-64622528

传真:010-64620075

2013年建材行业会展一览 篇8

展会时间:2013年9月10~13日

展会地址:波兰华沙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英国ITE集团

承办单位:上海明择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19-83752220

传真:0519-83757060

邮箱:czexpo66@163.com

2013年泰国曼谷绿色建筑展

展会时间:2013年9月19~21日

展会地址:泰国曼谷IMPACT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泰国电力局、曼谷城市管理局、泰国内政部、泰国能源部、泰国工业部、泰国建筑委员会、泰国绿色建筑研究所

承办单位:广州百恩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62839718

传真:020-62839711

邮箱:info@bayernmesse.com

2013年第7届中国 (上海) 智能家居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9月25~27日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浦东分会、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红杉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36047554

传真:020-36047797

邮箱:asiamold2009@yahoo.cn

网址:www.ibexpo.com/

2013年俄罗斯国际门窗及遮阳技术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9月26~28日

展会地址:莫斯科克洛库斯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

承办单位:杭州思诺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71-85778523

传真:0571-85779709

邮箱:expo@sinobal.com

2013年北京第12届绿色生态建筑与新型建材展

展会时间:2013年10月23~25日

展会地址:国家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京中建文博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8082435

传真:010-88082034

邮箱:yjj8511@163.com

网址:www.ciehi.tv/

2013年意大利米兰国际玻璃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10月23~26日

展会地址: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意大利玻璃加工机械和配件制造商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励拓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461026

传真:010-68468043

邮箱:leadtopchina@sina.com

2013年土耳其国际建筑建材展

展会时间:2013年10月31~11月3日

展会地址:土耳其安塔利亚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Akdeniz Tanitim A.S.

承办单位:北京瑞德久信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9795877-8018

传真:010-84109889

邮箱:info01@fairso.com

2013年菲律宾国际建筑建材展

展会时间:2013年11月6~9日

展会地址:马尼拉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Global Link

承办单位:北京宏联中企商务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786887

传真:010-84786095

邮箱:wangxiaohua@hlzqexpo.com

2013年中国广州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12月11~13日

展会地址: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

主办单位: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广州

市建筑节能科技协会、广州市奥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广州市奥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新加坡环球联系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3391816

传真:020-83300152

邮箱:zz.gg@126.com

建材行业 篇9

展会时间:2012年5月22-24日

展会地点:中国·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主办单位:陕西省建设厅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

联系电话:029-83118366 83118399传真:029-87812358

第十七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及亚洲LED展

展会时间:2012年6月9-12日

展会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主办单位: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36047604传真:020-87067407邮箱:abc88@263.net

2012第七届中国 (上海) 国际LED照明产业技术展览会暨高峰论坛

展会时间:2012年7月11-14日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主办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系电话:021-63288899

传真:021-63749188

邮箱:shellyshi3@hotmail.com/

第六届中国 (青岛) 国际石材工业及机械设备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7月16-19日展会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支持单位:中国石材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山东省石材行业协会、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海展集团

联系电话:0532-80791060传真:032-83841887

邮箱:qdscz2009@163.com

第八届中国 (青岛) 国际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7月17-19日展会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海展集团

联系电话:0532-83951012传真:0532-83841887

邮箱:haichenguoji@163.com

第八届中国 (青岛) 国际木门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7月17-19日展会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窗专业委员会、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系电话:0532-80791050传真:0532-83841887

邮箱:wooddoorqd@163.com

第八届中国沈阳国际地板及铺装材料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8月17-19日展会地址: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35号1109室

主办单位: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系电话:024-88515557/22733360传真:024-88572916

网址:www.jj999.com邮箱:Lnsjx@163.com

第二十三届中国 (上海) 国际建材及室内装饰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8月15-17日

展会地址: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龙阳路2345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世博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61246972传真:021-61246992

网址:www.ieamexpo.com邮箱:zeexpo@163.com

CSDE-2012第三届中国上海门业产业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9月4-6日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龙阳路2345号)

主办单位: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联系电话:021-64326002传真:021-64325277网址:www.315expo.com

建材行业要“联合起来抢市场” 篇10

建材行业出口之困非经济危机之过

建材出口困难非经济危机之过。中国进出口贸易遇到的强大困难不一定是因为西方的经济危机。首先,由于2007年末国家出台一项非常好的新劳动合同法,但此项政策的出台稍微早了一点,因为这使得我们国家,尤其东南亚一带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了20%~30%。其次,由于我们国家从2007年开始放宽了对美元的捆绑政策,人民币迅速升值使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商铺受到大量损失,出现亏本,甚至倒闭。最后,国家紧接着有一些舆论,不能把建材资源卖给西方,出口退税在急速下降,这三点导致出口真正的困难。而同样的理由也发生在房地产业,去年,政府帮忙出台一系列限制房地产的策略,土地由于采用拍卖形式价格上涨了,劳动力上涨了,房产价格也要上涨,而且用了两限房夹在中间,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出现这样一种状况。

袍泽同济

现在出现的困难是由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难以避免的问题,跟西方经济危机没有太多联系:我国的经济困难不体现在内部因素上,并且在今年上半年见底。基于这样一个判断,集美及时的做出了政策调整。对于厂家、经销商来说,集美提出了袍泽同济的口号,来和大家一起渡过困难。这种情况下,集美场租只提高10%,促销力度也从平常的10%一下提高到20%,无论是哪个比例,我们对厂家、经销商只收营销额的1%,而其他部分都由集美来承担,为此集美付出了很大代价。对于消费者来说,集美更是出台了返券措施,有上千个品种可以任意选择,而这些品种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老百姓喜欢的产品,比如锅碗瓢勺等各种日用品和纺织品;第二必须具有社会公允价格;第三这个产品一定是社会差价大的。比如说高档瓷器,平时老百姓非常喜欢,但因为价格高,所以喜欢归喜欢买不起,而到集美买家俱,这里有一只就可以把它拉走,不用一分钱。就这样,我们动脑子,为厂家、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利益,所以很快帮助集美商户度过这一危机,今年下半年集美一下增加了五万平米的营销面积。这说明我们之前的研判是对的,我们营销策略基本是没问题的。

联合创造新价值

常言道:危机亦契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把握住这一机遇,从容应对危机,实现自身以及行业更好的发展?在所谓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时候,恰恰对强者是激励,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不是抱团取暖,而是要谋求发展。要想方设法利用天赐良机,拼命抢夺市场,向更困难的地方发展。所以去年集美开始了和环渤海和好饰家的合作,成立了家居建材联盟,此信息刚一在网上发布,就吸引来美国方面的极大兴趣。家居建材联盟也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其实早些时候,北京有几家做家具的都使用爱格板材的成立了爱格集团,广东出了一个品牌联盟,香港家协也出了一个品牌联盟,这些品牌联盟集体到了大市场就会产生集体的力量,两个月之前他们来到集美,一下子从集美做了3万平米的面积。集美给了他们一个非常合理的价位,经销商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场租便宜了,老百姓便是最大受益者。所以,联合产生新价值,应该是我们渡过危机和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钻到牛魔王肚子里的“试行”

利用所谓的经济危机期间,集美不仅在北京发展,在天津发展,而且还向西方去努力开展。今年5月1号集美在巴黎买了两栋商业楼,价位相当于该房屋造价的1/3和当地卖价的1/10,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效果还是因为联合产业力量,因为这依靠了当地的进出口协会,当然是我们华人的。商铺联合起来就会有新的力量。我国的进出口目前还面临着困难,起码眼下还是一个负数,每一位建材人,每一位建材商都有责任帮助行业在进出口上做点功夫,下点努力。

引领行业发展,助推行业整合 篇11

在我国宏观经济全面复苏,体育用品行业进一步整合的大背景下,2010年体博会将出台什么新的举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自1993年首次举办以来,体博会一直把“引领行业发展,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等和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组委会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维,主动求变,力求将这个亚太地区排名第一的体育用品博览会,打造成中国体育产业的风向标,给行业带来更多信心和机遇,引领行业朝着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大步前进。

在距离2010年体博会还有半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试图顺着体博会的历史脉络,结合目前我国的经济局势和行业形势,探询新一届体博会将给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体博会16年: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起源于1993年的体博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国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供货会,举办之初尚显得单薄和弱小。我们可以从一组数字中看出来:第一届体博会展位面积4150平方米,230个企业展位,平均每个企业占用不到20平米。不但展会规模小,而且当时的体博会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参加展会的大都是国有企业,而专业观众集中在各省市体育局的采购部门。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体博会尚没有完全摆脱体育系统订货会的定位。随着民营经济、外资经济介入我国体育用品业,体博会的展商逐步多元化。这是体博会初期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作为行业展会,体博会适应了当时的行业形势,给初生的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交易和展示的平台。一些民营企业正是依靠体博会这个平台,逐步为大众所熟悉。

随着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逐步壮大,一些企业不满足在体育行业里销售产品,将目光瞄向了更为广阔的大众市场。这客观上要求体博会淡化展会的交易功能,增强展会的品牌展示功能。体博会组织者敏锐地洞察这一历史趋势,加大观众的邀请和组织工作,满足了企业展示品牌的需求。1998年在福州举办的体博会观众人数首度突破5万人,而2000年在长沙举办的体博会,观众人数更是达到10万人。李宁、康威等品牌开始深入人心。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体育用品业的不断壮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也逐步增多。为更好地引领国内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2001年体博会率先开始了国际化的历程。在参展品牌上,以往的国内参展企业,如李宁、康威、德尔惠、英派斯等,随着在国际国内两方市场竞争力的增加,参展规模和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而国外企业,也由以往的耐克,吸引了更多国际知名品牌的慕名而来,为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吸收国际信息发挥了作用。

近年来,体博会开始在专业化上发力,完善展会功能、提升展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展商和行业。首先,为了满足近年来体博会参展商类别的细化以及参展品牌的增加,主办方自2008年开始,采用了新的展位划分方式,将展馆按参展企业主题划分为不同展区,不仅满足不同类别参展商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性质贸易观众的需要,彰显了体博会的专业性质。体博会专业观众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采购商、代理商和零售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从第一届体博会举办至今,贸易观众的业务性质和观展目的,随着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细化、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以及主办方对观展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不断调整。新品订购、推销产品,一直是专业贸易观众的主要参展目的,但近年来,获取行业信息越来越成为专业观众的参展重点。这一现象,不仅表明贸易观众对世界体育行业信息的重视,更说明了随着体博会的发展壮大,其所提供的行业信息资料不断丰富完整。

除专业贸易观众外,参观体博会的一般体育用品消费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这一方面说明了体博会在我国的影响力和地位提升,能够吸引更多体育用品消费者的到来;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体育用品购买力逐年增强。体博会不再是国内外品牌参展商、专业贸易观众展示形象、获取行业最新信息的聚会,也同时是立足于消费者并服务于消费者的一个展会。

在我国体育产业上下游资源不断融合、体育营销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体博会更注重现场活动组织,使体育产品和营销资源有效互动,赋予展会更多内涵。

2007年以来,体博会不断突破纯粹的体育用品展示功能,转而利用产业论坛、研讨会等相关活动,将体博会推向更广、更深的层面。体育产业链模式的引入,使体博会的主旨从最初关注体育用品的发展,拓展到对整个体育产业上下游联动的思考。

借助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为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带来了商机,体博会将召集来自各国体育协会的官员以及全球各大体育品牌的代表,共同探讨目前全球体育用品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既为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

利用体博会的成熟平台,为体育无形资源的拥有方和需求方搭建对接和沟通的桥梁,以利于体育营销资源的供需双方充分了解,促进合作以及实现合作双方的双赢,是体博会顺应时代发展,向综合性体育产业展会转变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营销资源推介会”的召开,是体博会历史上首次对体育无形资产进行整合、包装和集体展示。2008年,体博会继续这一模式,除了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营销资源推介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体育营销资源推介会”,还明确制定了营销资源推介会的长远发展目标——“打造中国最优质的体育营销资源交流平台”。2008中国体育营销资源推介会围绕2008北京奥运,深入探讨体育营销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以期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参与体育营销,让更多的项目和赛事被分享。同时,也为后奥运时期保持市场活力作深入探讨。体育资源推介这一模式,不仅说明体博会已突破了传统体育用品展示的意义,成为了促进体育无形资源供需双方交流合作的平台,更说明我国体育产业正向单纯的有形资产转向兼顾无形资产的双方迈进。

从体博会16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体博会组织者会主动适应潮流,完善功能,主动求变,引领行业健康快速前进。

2009年:危机中显英雄本色

如果说体博会16年来一直作为行业引领者的话,那2009年第24届体博会可以算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2008年以来,由美国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波及到我国,给国内各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体育用品行业也不例外。根据调查数据,在200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7.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也有明显下降,其中体育娱乐用品下降2.2%,服装鞋帽类下降2.3%。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1-2月份全国出口1553.3亿美元,下降21.1%。其中服装出口146.2亿美元,下降11%;鞋类产品43亿美元,下降2.3%。而一研究机构发表的数据说,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年增长率在30%左右,而到2009年初增长率不到20%。

这些数据表明,当时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很不乐观,体育用品业面临困境。出口的迅速萎缩,国民消费信心的下降,给正在国际化、品牌化进程中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泼了一盆冷水。在经济寒流中,是缩衣过冬,还是迎风前行,考验着每个企业的智慧。

危机彰显责任。作为中国体育用品业唯一的国家级展会,体博会以自己一贯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和行业同呼吸,共命运。2009年第24届体博会举起了“激情源于挑战,信心成就品牌”的大旗,号召全行业增强信心,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度过难关。在严峻的经济“寒冬”中,体博会组织者以前瞻眼光,通过专业化、高品质的服务,为企业搭建通向“春天”的桥梁。第24届体博会将秉承国际化、专业化办展理念,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展会核心价值和品牌效应,为参展企业提供最具市场价值的展览、交易平台。结合各展区的特点,打造个性化的媒体服务系统和现场活动。通过调动展商、观众、媒体等参与者的热情,优化现场传播和大众传播两个平台,充分发挥体博会对企业的营销价值。

事实上,2009年体博会通过各种“新政”,给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开幕当天,来自国际体育用品联合会及各国体育用品行业组织的人士、各国专业采购团、国内各行业机构足以让展商满意。据展会统计,第24届体博会专业观众出席人士达到历史新水平。专业观众人数的增加只是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体博会在“提振行业信心,引领行业突围”中的作用。 而提升专业化服务,完善展会功能,更能彰现体博会在这场危机中所付出的努力。

体博会组委会意识到,要想留住展商,就必须精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给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开拓展会的商务功能,给参展企业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搭建体育产业上下游资源互动平台,使体育用品和营销资源零距离接触。同时更多精彩的现场活动,让观众领略体育精彩的同时,也对参展品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传播服务方面,体博会在交通、工作环境、采访安排等多个环节对记者提供便利。通过媒体服务系统,体博会试图给展商带来更多参展回报。体博会现场传播毕竟受到限制,更多参展企业希望通过大众媒体,向消费者传达自己的产品特性和品牌理念。在体博会新闻中心,组织方和志愿者都会将展商希望报道的信息收录下来,然后找协调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而开幕式当天的领导巡馆,因为聚集了众多记者,更是各个厂家不愿放过的露脸机会。

为给观众提供观展便利,组委会和国旅总社合作,为观众提供酒店和旅游服务。根据往届体博会“班车难”问题,第24届体博会加大了免费班车的停放地点和频次,分别在首都机场、东直门、农展馆、天通苑北站设置了免费往返班车站点。据悉,仅此一项,组织者就投入了百万元以上的费用。而正是这种细节的服务,给体博会招来了更多观众。一位参与报道的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上午10点,记者在东直门看到,近10辆体博会观展班车整齐地停靠地铁站出口处,等待前去新国展参观此次体博会的观众乘坐。据记者了解,从今天早上8点开始到10点,从东直门开往新国展的观众班车就达20余辆,运送了1000余名观众前往体博会现场观展。而类似于这样的免费观展班车,除了东直门,还设置在农展馆、天通苑北等轨道交通换乘点,为更多的观众观展提供便利”。

不可否认,在经济萎靡的2009年,体博会在参展规模上虽和顶峰时期的2008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众多参展企业还是在体博会上继续着自己的精彩之旅。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品牌的进一步张扬和传播,还有和行业同舟共济的信心。

2010年体博会:更多期待

随着我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逐步显现效果,宏观经济正朝着全面恢复的态势发展。而对于我国体育用品行业来说,伴随着这场经济危机,行业整合的力度进一步加深。一些大的企业在逆市中上扬,但更多企业还没有恢复元气,仍然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可以说整个行业的春天远没有到来,各方对整个行业的预期并不乐观。

虽然行业预期不被看好,连累了上市公司股价,但这些大的品牌却在市场上取得骄人业绩。安踏近日公布了公司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营业状况,其鞋类产品销量同比上升48.70%至2067万双,超过了去年全年1826万双的销量;衣服销量同比上升44.70%至2865万件,也超过了去年全年2358万件的销量;零售网点增加至5468个。公司鞋类及衣服的平均售价(按订货价)同比分别增长约6.5%及10.0%。国内另一体育用品巨头李宁也于前期表示,其第三季度同比销售增长32.2%,黄金周则回落至30.4%;虽然一线城市销售放缓,但三线城市增长则创下43%的新高。

以上事实表明,这场危机对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影响远没有消除,行业整体复苏尚待时日。业内人士指出,在这场复苏拉锯战中,各个企业品牌、渠道的扩张力度,将决定未来的市场格局。而根据目前的形势判断,大的品牌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仍将进一步扩大,这些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

当然这场竞争不仅是为了争取现有的目标群体,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体育消费的潜力挖掘出来。根据市场专家的观点,迄今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对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逐步形成新的需求。到2010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仅为0.3%,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市场潜质的确非常巨大。而2012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规模将增加至13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

无疑,2010年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仍然寄托着众多企业的希望。首先,品牌企业依然需要利用这个平台,进一步传播自己的品牌理念,和消费者进行深层次沟通。2009年体博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安踏、361°等领先企业,已悄然竖起文化传播的大旗,试图以自己独特的品牌内涵和设计理念,去赢得消费者的赞同。而这种品牌传播方式将在2010年体博会上继续延续。

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在通过体博会,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些中小企业试图以更新颖的产品,去开拓大品牌留下的市场空隙。而体博会正是发现市场空隙,寻找合作伙伴的最佳场所。体博会历来是企业成长和壮大的起点,正是有了这个助推器,才有了今天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品牌林立的局面。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体博会历来都很关注和支持。2010年体博会,组织者更是结合目前中小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展览服务上推出了优惠措施,扶持他们的发展。

铝建材行业分销渠道模式浅析 篇12

国内各铝建材生产企业目前基本上采用的是三级分销体系和直销体系并行的复合渠道模式, 其中三级分销体系主要面向个体消费者或者家装公司, 直销体系主要面对工程项目, 其中渠道冲突主要产生于三级分销体系。

1.1 三级分销体系渠道结构

按照这种模式, 生产企业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选择多家经销商批发分销自己的产品。按照出货量和销售对象的性质将经销商分为一级批发、二级批发、零售三个级别。批发商可以自由地向企业授权区域内的零售商供货。

1.2 三级分销体系的优势

铝建材企业具有一般建材生产企业的共性, 即必须依靠足够的销售量才能获得相应的利润回报, 一个企业进入某一市场初期, 短期内很难将区域内的零售商全部网罗进来, 直接进入目标市场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成本高昂。而经销商由于熟悉当地经销环境, 往往可以迅速将本来没有经销这个品牌的零售商发展过来, 从而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产品销量;由于分销企业一般有一定的库存以应付零售商随时可能产生的提货要求, 因此从生产企业角度来讲这种模式便于生产企业平衡产能, 快速回笼资金。

1.3 三级分销体系的劣势

三级分销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与容易产生渠道冲突, 由于铝建材行业中品牌众多, 生产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 往往一个销售区域内存在多个品牌的多家经销商, 容易在渠道成员间产生冲突, 包括:纵向冲突:即上级经销商与下级经销商之间的冲突。横向冲突:即同级经销商或同级零售商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不利于渠道的培育和提升, 造成渠道资源的内耗和对渠道成员的失控。对于铝建材行业渠道来说, 纵向冲突是最常见的渠道模式, 由于建材行业的目标客户存在个体消费和项目采购两种形式, 而项目采购由于采购量大, 利润回报丰厚, 因此经常出现一个项目, 一二级批发商甚至生产企业本身进行争夺的现象。

2. 铝建材行业分销渠道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上所述, 铝建材行业的渠道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目前应用的常见形式, 即三级分销渠道体系。但是经营过程中, 该模式存在多种缺陷, 因此营销渠道模式作为企业营销工作的核心, 必须与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应。渠道的扁平化是近年渠道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在众多行业中, 渠道扁平化已经被证明是降低渠道成本, 增加渠道控制力, 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的重要手段。

2.1 存在的问题

扁平化的渠道模式必然要求减少渠道层级, 一般常见的做法是将一级分销渠道和二级渠道合并, 即生产企业通过配送系统的改革, 直接向原二级渠道的经销商供货, 这样的做法固然可以有效地减少渠道上下级成员之间的冲突现象, 但是由于缺少了一级渠道足够的库存保证, 对生产企业的供货能力和库存管理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从笔者对本地几家铝建材生产企业的观察看, 配送体系不健全和库存管理滞后正在成为制约铝建材企业渠道扁平化的最大障碍。比如一家生产铝制板材构件的企业, 在销售旺季的时候却经常因为配件不足而无法及时开工生产, 甚至将公司大厅中的展品上的构件拆下临时应付生产。

经过调查, 笔者发现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销层级减少以后, 原来由分销企业负担的一部分库存成本被转移到了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 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 减少配件进货量, 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其会接导致的后果是, 很多企业只有当地方经销商的购货款到帐以后企业才能组织原材料的进货, 供货反应速度远远落后于用户需求, 而经销商同样处于流动资金占用的考虑, 一般不愿预付全部货款,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生产企业的管理难度。

2.2 解决对策

如上所述, 铝建材行业在渠道扁平化尝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少及时响应的库存管理体系,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供货速度, 最终导致企业供应链条中断。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出现, 特别是在销售旺季经常出现, 必然会影响企业的信誉, 最终导致经销商的大量流失。因此, 笔者通过对几家铝建材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引入库存管理模型的解决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

(1) 进行数据采集, 以月份为单位收集企业在正常销售情况下的销售量数据不少于25个, 这里说的正常销售情况下, 指的是在产品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波动不大的正常月份, 一般采用每年3至10月份每月销售货物的数据

(2) 计算采集数据的移动极差:Ri=|Xi+1—Xi| (i=1, 2, …k) , 其中R为某条件下相邻两次采集数据的移动极差, Xi为某次销售量。

(3) 计算k次销售数据的平均值和移动极差的均值:

其中为统计期内销售数据的平均值;为移动极差的平均值。

(4) 根据每月的销量情况为每个销售月份进行权重设计。形成单月库存上下限模型:

其中, 企业为销售月份设定的极差权重为P, 此权重为经验值, 即在正常情况下某个月份在一年的中销量比重, 如超出此限额的上下限, 则认为该月份企业的原材料库存保有量存在不足或积压显现, 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有建材行业的市场特点, 渠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了使用库存控制模型对现有扁平化渠道模式变革进行辅助控制的方式。现实中, 铝建材生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用不同的渠道变革模式。本文提出的模型是理论上的构架, 构建真实的铝建材行业分销渠道管理工具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摘要:近十年来, 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兴起, 各种新型的铝制建筑、装饰材料被广泛应用。近几年, 分销渠道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要素越来越被企业重视。由于经销商利益的趋势, 广泛存在于铝制建材产品分销渠道中的渠道冲突问题, 使得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生产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成本控制等方面产生了很多困难。本文从渠道变革角度出发, 分析了铝建材行业渠道冲突现象的成因, 初步提出了减轻该现象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铝建材生产企业,渠道冲突,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历青.变革中的建材销售渠道[J].博锐管理, 2005.7:28~30

[2]徐东华:商业代理行为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 2004, (10) :12

[3]王朝辉.营销渠道理论前沿与渠道管理发展[z].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3 (8)

[4]胡敏材.网上建材销售挑战传统购买模式[J].辽宁建材, 2007, (10)

上一篇:中职学生管理新思路下一篇:电缆敷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