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025-01-19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通用12篇)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1

摘要:社区教育作为大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 课程依然是其中心环节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但是, 社区教育课程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排列组合, 课程体系也不是相关课程的简单捏合, 它存在一个体系构建问题。本文着重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内涵与构建模型进行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 以朝阳区为案例, 对朝阳区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规划和设计。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模型,实践

社区教育作为大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 课程依然是其中心环节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基础。 但是, 社区教育课程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排列组合, 课程体系也不是相关课程的简单捏合, 它存在一个体系构建的问题。 只谈课程开发, 不谈体系建设是社区教育课程规范化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持久、深入的研究。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课程体系是与系统对应的概念是要素, 根据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 其构成要素包括:1.课程目标, 主要指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总目标或社区成员培养目标为总纲的目标系统。 这一目标系统包括课程体系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目标和课程目标等。 2.课程内容结构, 主要指课程体系的内容组成, 组织形式, 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 等等。 3.课程实施, 主要是通过教学与活动而展开, 是检验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以及课程结构科学性的实践活动过程。 4.实施评价, 对课程体系做出社会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整体性, 一是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整体性。 二是课程体系在人员培养目标上的整体性。 三是课程体系中有关要素的整体性。2.灵活性, 就是具有动态生成性, 即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根据社区成员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整。3.课程内容结构的非学科性, 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成员, 他们对教育的需求、选择具有多样性特点, 这就导致课程不可能按学科本位课程的结构来设计, 而以问题和实用为中心设计课程、组织内容。4.课程实施的个体性, 由于课程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明显, 因此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具有较大弹性, 因材施教。 5.课程评价的柔性化, 成人学习具有功利性, “用什么, 学什么”的特点在社区教育中变得较突出。 因此, 必须建立符合社区教育特点的柔性评价体系才能合理评价社区成员的学习成果, 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模型

(一)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依据以下方面:第一, 成人学习特点。 社区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更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生活为中心, 他们倾向于关注日常生活的学习内容;二是以任务为中心, 更关注通过学习直接执行某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的任务;三是以问题为中心, 成人学习者把注意力多放在处理他们在特殊生活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上;四是寻求技能。 第二, 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 它是一种自主学习。 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 必须充分考虑学习群体的学习需求, 包括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第三, 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要。 社区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社区教育素质的提升, 二是社会和社区的发展。 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要考虑到两方面需要。

(二)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型

这个模型的特点是按照群体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社会学中的群体理论, 社会中的个体都归属为某个群体。 因此按照人群构建课程体系, 其目标群体更明确, 学习需求也更明确, 以此为目标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组织实施课程及评价才更贴近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属性。

三、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 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框架

按照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模型, 对区域内的小区类型及人群构成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 规划出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九大系列, 现逐项说明如下:第一“早教天地”。该系列主要针对0~6岁婴幼儿家长, 课程旨在帮助0~6岁儿童的父母全面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体能和智力发育和发展的特点, 引导父母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指导父母科学、有效地对婴幼儿进行养护和教育。 第二“青少年成长营地”。该系列主要针对6~18岁青少年, 课程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幸福成长”、“学习指导”四个课程类别。第三“主妇俱乐部”。该系列主要针对核心家庭主妇, 课程以提高主妇的幸福能力为主旨, 通过为其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 帮助她们全面认识家庭及家庭角色, 使其做到理性对待婚姻家庭问题、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而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经营婚姻、智慧生活、科学育儿和提升自我四个课程类别。 第四“家长课堂”。 该系列主要针对6~18岁儿童及青少年学生家长, 课程旨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基础知识———认识家庭教育, 儿童、青少年成长———塑造优秀人才, 家教热点———做智慧型家长, 成长测评———促进全面发展四类课程。 第五“新居民之家”。 该系列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 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 帮助他们提高文明素养, 学会维护自身权益, 使他们逐步了解北京, 了解朝阳, 融入城市生活。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进城务工指导、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安全与健康知识、更上一层楼———学习指南四个类别, 每个类别下又包括若干课程模块。 第六“老年幸福大课堂”。 该系列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 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学教育、生活教育、时政教育五大系列教育, 普及幸福养老的观念, 提升幸福养老的品质, 促进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幸福和参与社会共四大类, 每个系列下包括若干课程模块。 第七“市民生活大讲堂”。 该系列主要针对社区所有成员, 强调的是通识性教育, 主要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经典欣赏、休闲教育、健康生活、民生幸福、热点关注、变革适应六个系列。第八“职业技能学坊”。该系列主要针对转岗再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大批进城务工人员, 旨在帮助他们正确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增长个人职业技能, 适应现今社会的职业技能需求。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职业引导性培训、职业基本素质养成、职业通用能力提升和职业专项技能培训———“学坊超市”四大类。 第九“Living in Beijing (生活在北京) ”。 该系列系列主要针对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 课程以“了解中国文化”为主线, 一方面为生活在北京的外籍人士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美食和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学习中国的汉字和语言, 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内容结构上, 分为融入中国生活———生活能力课、 体验中国文化———文化体验课和学习中国语言———实用汉语课三个类别。

在确定基本框架之后, 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 如早教专家、中小学学校校长、老年教育专家、汉语教学人员对重点服务人群的群体特点、学习需求分别进行深入研究, 分系列梳理和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二) 分系列课程的具体设计———以主妇俱乐部为例

为了避免与《老年教育》的内容重叠, 该系列中的“主妇”主要是指核心家庭 (即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类型) 中的女性, 从而排除婆婆或者岳母此类女性。 她们在类别上既包括“全职太太”, 又包括承担社会工作的已婚女性。 在明确主妇群体范围之后, 通过研究, 提出主妇具有以下特征: (1) 承担家庭多重角色, 是组织和维系家庭的核心力量。 (2) 被赋予双重社会角色, 担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3) 注重生活品质。 她们注重生活情调, 看重婚姻质量, 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 她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积极性, 希望通过学习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 经营出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 基于上述群体的特征, 笔者归纳了她们的学习需求:一是有关婚姻生活的学习, “如何经营婚姻” 是每一个希望拥有幸福生活的主妇需要学习的第一课, 也是伴随主妇一生都要学习的重要知识。 二是有关家庭生活, 也就是“持家有道”的学习。 怎样用智慧营造轻松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主妇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也是一个精明的主妇维系家庭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是有关科学育儿的学习需求。 对于现代城市主妇而言, 通过学习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之道是她们的期望。 四是有关自我修养提高的学习需要。 她们渴求通过学习充实自我, 提升自己, 在不同时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别样年华。

在对主妇的群体特征及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之后, 该系列的课程目标设定如下:以提升主妇的幸福能力为主旨, 通过为其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 使主妇在家庭、职业和自我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 为此, 本系列主要设置了“经营婚姻”、“智慧生活”、“科学育儿”和“提升自我”四个课程。 每个类别又具体包括若干课程模块:经营婚姻包括家庭关系及维护、婚姻危机与处理、婚姻心理和治疗三个课程模块;智慧生活包括居家生活、美味生活、理财生活、养生保健、家庭旅游五个课程模块;提升自我包括气质提升、涵养提升、品味提升三个课程模块;科学育儿的知识主要来自早教天地和家长课堂系列里相关的课程模块。 在明确了上述要素之后, 组织女性教育方面的专家组织编写教材, 该系列共编写了《做智慧主妇———幸福家庭经营养护手册》、《做魅力主妇———内外兼修自我提升手册》、《做幸福主妇———居家生活打理手册》三本教材。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 目前, 笔者仅是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探讨, 并结合朝阳区实际, 进行初步实践探索, 但是该课程体系是否科学, 研究及围绕课程体系, 如何组织和实施好相应的课程及进行有效评价等都是后续需要持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叶忠海.社区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李阳琇.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基本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3) .

[6]顾德学.我国台湾地区社区大学的历史、特点与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1) .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2

关键词 课程体系建设 通信工程 卓越计划

当代社会通信行业技术发展迅速,前景看好。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尤其是对创新拔尖通信研发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通信工程专业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提出,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从起,广东工业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实施“卓越计划”的高等学校之一,组建了通信专业 “卓越工程师班”,制定了相应的“卓越计划”实施方案。

本文将围绕“卓越计划”的实施目标,以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实践为例,探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理论及其实践。

1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来自重点工科院校还是普通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面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较弱等问题,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未能有效发挥应有功能,存在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单一和课程实施弱化等主要问题。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继续教育;天气预报员;气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天气预报专业性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由于气象行业专业特色明显、知识更新快、研究性强、国际化程度高,因此对高层次专业继续教育的需求尤为显著。

中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口密集,气象灾害种类众多、影响范围广,气象预报和服务的能力和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气象行业专业技术岗位中最为核心的一个,天气预报员的培训是气象教育培训的重点,预报员队伍建设是提高预报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预报员培训是气象专业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当前数值预报技术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代,预报员的能力素质和角色定位进行分析。

随着预报员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在职培训模式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有部分预报员反映,一次性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预报员的需求,部分培训项目之间内容重复,培训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强,培训缺乏计划性等等。因此,预报员培训对创新培训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系统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系统分析培训需求

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传统上广泛应用的 OTP培训需求分析模型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三个方面来展开,在分析单个培训项目的培训需求时较为适用,但未考虑培训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保障长时间内针对固定岗位人群的培训活动整体对事业发展的贡献度,容易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培训项目需求差距分析模型”则是根据“实际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建立培训项目需求分析框架的理论模型(汤姆?W?戈特),该模型可以提高“一次性”培训中内容的针对性,但对于预报员培训来说,“理想状态”随着科技和事业水平不断发展变化,“实际水平”亦随业务应用和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因此短时间内重复使用该模型将会导致培训内容的重复和无序。

为了解决针对固定人群开展终身教育的整体需求,及培训服务于事业发展宏观需要,开展需求分析和课程设计时,在借鉴“OTP模型”及“差距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应着重强调“系统性”概念:

第一,从培训课程体系总体而非单个培训课程开展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我国共有预报员约5000人,是气象部门职工的重要群体,其工作分布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个层次的气象部门。

第二,充分考虑人才队伍成长的阶段性特征。由于天气预报员的岗位能力与预报员的主观判断力、决策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预报员的成长是分阶段的。世界气象组织(WMO)《气象学和水文学教育培训标准实施手册》中将气象学家的职业发展水平分为入门级、中级和高级,每个阶段有固定起点。

第三,注重培训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与整体性,设计针对固定岗位人群的阶梯型培训课程,以服务于高层次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为宗旨,系统地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为组织未来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保障。

(二)搭建课程体系框架

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要对课程体系的结构进行分析。继续教育一般采取“分层分类”的培训模式,传统的分层分类是基于培训对象的,按照培训对象的岗位或职级开展培训。然而从培训对象的视角来看,在其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学习的所有继续教育课程依然是在一个平面内,长期多次培训就会存在培训内容重复与知识结构杂乱的问题,很难达到终身教育的要求。

要考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支撑长期职业能力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以人员层次和类别划分为基础,将培训课程及知识体系区分为不同层次,在把握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方向的同时,设计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五种逻辑关系(详见表1),保证难度递进、理论结合实践、由继承到创新。

(三)兼顾共性与个性需求

包括了人员层次和类别两个维度的课程体系结构,能够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共性培训需求。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同培训对象的教育背景、职业方向、能力素质、研究兴趣之间存在客观差距,培训需求中有一部分是个性需求,同样服务于整体事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同时兼顾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在设计基于岗位的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开设包括新技术新方法培训等的轮训课程,并根据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定期更新原有课程,根据个人职业方向与研究兴趣设置选修模块,创新问题开研讨班等方式,以充分挖掘个人潜质,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三、预报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模型

(一)课程体系分层原则

对天气预报员培训需求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明确预报员队伍的层次结构。目前中国天气预报员队伍几乎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分之一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一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是一支高学历、高技术的拔尖人才队伍。高学浩等人根据中国天气预报员的岗位职责,构建了短期天气预报能力模型,而不同阶段的预报员岗位能力的侧重各有差别(详见表1)。

根据培训需求宏观分析的结果,综合WMO对气象学家岗位资质的要求,以及中国气象局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的岗位管理规范,将预报员队伍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分为三个层次的队伍,其中:

“新任预报员”是指刚刚完成大学学历教育进入工作岗位的初级预报员,其培训需求主要在于了解天气预报基本理论、业务流程,提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领班预报员”是指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可以担任领班工作的骨干预报员,其培训需求主要在于提高天气过程的把关能力,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提升;“首席预报员”是指负责重大天气过程的决策把关、预报关键性技术升级开发的高级预报员,其培训需求主要在于攻克预报技术难题、创新天气预报理论基础、完善现有业务流程、改进预报技术方法。

(二)课程内容设计

在划分预报员岗层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预报员构建岗位胜任力框架,并以此作为预报员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初级课程”定位为拉齐不同知识背景的新任预报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把关天气预报员的上岗“门槛”和基础胜任力,学员培训合格后方可获得上岗资格,上岗培训中的初级课程为天气预报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起点,直接与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相衔接,侧重学科基础课与学科专业课所学基础知识的应用;“中级课程”定位为提高预报员的把关能力,帮助预报员在实践的基础上,“反刍”天气学理论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天气学原理,灵活运用各种天气资料;“高级课程”定位为专题性、开放目标的探索性培训,对学员的学习结果并没有硬性要求,为学员提供多学科交流平台,开展超前于业务实际的研究与交流;“新技术新方法课程”与上述三类培训并行,主要侧重为各层次预报员普及推广气象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对天气预报员来说是提高岗位技能的选修模块,定位为满足预报员的个性培训需求。

(三)教学方式方法选择

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是完成培训目标的重要因素。高层次专业继续教育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需要与现代气象业务接轨的高标准、高性能、现代化的培训设备及岗位工作环境相同的虚拟实验环境,在此基础上,培训师与培训设计人员根据不同班型和课程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初级课程”以“理论讲解+实习实训”为主,上午讲解天气学理论,下午针对性开展业务实习,并安排历史天气个例讲解和实时天气实习,课程之间连贯性强,帮助新任预报员迅速上手;“中级课程”以“个例教学+个例实习”为主,中级课程的理论讲解多是结合个例完成的,在具体的天气过程中加深学员对高等天气学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学员带来的业务中的天气个例及培训教师总结的经典案例,进行实习和研讨;“高级课程”则以“个例研讨+专家点评”为主要方式,高级研修课程的内容多为某个特定主题下的开放研究课题,学员和老师共同商定——学员通过“两个带来”(带来一个经验,带来一个问题)的方式,准备天气个例的所有相关资料,在培训师的引导下向其它学员介绍个例并提出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学员分组研讨并发言交流,专家和培训师共同进行点评。

针对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形成了包括初级上岗课程、中级上岗课程、高级上岗课程、新技术新方法课程在内的“3+1”分层分类预报员培训课程体系(见表2)。

2011—2015年,中国气象局按照天气预报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模型,共举办预报员相关培训项目41个,覆盖了7279人次;从培训满意度上看,预报员培训学员满意度为93.4分,学员和送培单位普遍反映,通过天气预报员培训课程体系,新任预报员基本具备了岗位技能,上岗周期大大缩短,老预报员业务中长期固化的思维得到拓展,新技术方法及业务技术平台得到了有效推广。

四、结论

学历教育已经构建了包括“年级”和“学科”两个维度的课程体系,基本覆盖了从学龄前到高等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教育需求。而传统的继续教育,仍然停留在单次、重复的一次性培训的阶段。中国天气预报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探索构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轴”和“空间轴”,即搭建适合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课程,以覆盖行业继续教育长达数十年的终身教育需求。

高层次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特征,既区别于传统“应知应会”的普适性培训,也区别于“缺什么补什么”的一次性培训。因此,在天气预报员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始终将“系统性”原则贯穿始终:

第一,培训需求分析不是收集零散、杂乱的需求点,培训工作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以服务于高层次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为宗旨,系统地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为组织未来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保障。

第二,培训对象不是松散的、无结构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人员层次和类别划分为基础,合理区分预报员岗位层次,针对性设计培训课程,保证了培训项目对所有层次预报人员的全覆盖,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提高了培训的系统性。

第三,培训课程不是孤立的存在,必须对其进行整体设计,即所有培训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要保证“三衔接”原则,把握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方向,确保教育培训工作服务于事业发展的大局,培训课程与大气科学学科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大气科学其它相关学科课程相互交融,与国际科技前沿保持一致。

预报员课程体系建设,保证了天气预报员高层次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内部层次类别清晰、保证了培训项目之间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使培训内容直接挂钩岗位工作能力,避免了一次性培训、重复培训、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有效保证了培训整体的有效性,为事业发展提供了较为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学浩等.短期天气预报员能力评价研究.中国气象局软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2007.

[2]薛纪善.和预报员谈数值预报[J].气象,2007(8).

[3]章国材.预报员在未来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探讨[J].气象,2004(7).

[4]漆梁波.如何提升数值模式时代的预报员价值,2012年全国预报经验交流会会议报告.

[5]Clifford Mass. The Role of Human Forecasters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84th AMS Annual Meeting.2004.1.Seattel.http://ams.confex.com/ ams/84Annual/techprogram/paper_71401.htm.2006-11-10.

[6]Stephen D. Jascourt, UCAR/COMET, Silver Spring, MD,W. R.Bua Opportunities for human forecasters to improve upon model forecasts now and in the future. http://ams.confex.com/ams/84Annual/techprogram/ paper_73643.htm. 2006-11-10.

[7]气象学和水文学教育培训标准实施手册,世界气象组织第1083号出版物(WMO-No.1083),2012.

新疆公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篇4

一、注重基础课程设置

通过调研等方式获得各科知识的综合相关度, 现今很多课程都存在跨专业性, 公安教育课程也不例外, 如公安应用写作就关系到法律和文学等相关课程, 因此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加强对相关基础课程的设置, 从而达到其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发展。同时应该增加一些人文课程如社会交际礼仪、语言的艺术等文化类课程, 提高学员办案中的交流能力。

二、加强重点课程建设

对新疆公安教育某方面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的调查。可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或到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派出所进行调研的形式来确定某个课程的重要性, 从而在每学年、每学期对每个专业制订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时添加或加强重点课程的课时量以及教学强度, 按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课程进行层次化的建设。

三、课程体系科学性、整体性

需满足课程体系科学性、连续性、整体性的要求, 尤其是在调整学时必须从公安专业的整体性出发, 每学年设置课程时遵从一定的学科逻辑顺序、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 全方位的考虑其课程的连续性, 保持课程体系的学时和学生的掌握进度相匹配。同时, 在课程要求不变的基础上, 实行结构微调, 以使课程体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多样性、变化性的要求。另外应多增加文化类的课程以培养公安人才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在公共选修课方面, 丰富的课程选择使课程体系呈现出多样性、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更全面。

四、加强教学大纲建设

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因此课程建设也应对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大纲的进行整理及规范。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 还涵盖课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深度广度、层次结构、课后练习题、自学内容、参考资料等。在制订教学大纲时, 应注意根据该公安课程发展情况及学生的基础以及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同时相同课程应根据新疆公安教育的现实性, 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 使其规范化

五、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配合新疆公安工作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具体的课程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身心特点,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尤其是新疆公安教育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鼓励研究性学习, 加强对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人文素养方面的训练。尤其是针对新疆公安课程的多样性,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 因人而异, 因课而异, 要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选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案例、讨论、观摩、模拟、实际操作等不同的教学形式, 将重心放在引起公安学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转变等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 要转变之前的单一的理论教学方式,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公安学员能够将理论迅速转化为实践能力。

六、教师促进课程建设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新疆公安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 在课程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同时, 应培养一批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致力于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建设中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造就一支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核心, 成立课程团队, 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应在师资力量上补充地方基层有工作经验的公安人员, 在师资交流课程建设上加强校局合作。同时课程设置要融合公安学科多样性和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思路等资源。只有聚集了优秀的公安师资力量, 才可能整合出符合新疆公安学生学习特点多层次的课程。

七、充分应用科技手段

新疆公安教育更应该“与时俱进”, 在课程建设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作为课程建设的工具。要达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借鉴, 要以统一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编制策略、编排风格等贯穿整个建设过程, 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同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制约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只有相应的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才能充分的发挥课程的作用, 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远距离通讯等现代技术, 改变传统课程设计课程建设的缺陷。要加强实训室、实验室、模拟室的建设, 发挥它们在课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效用;加大课程软件开发工作, 使其促进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

优化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新疆公安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只有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的课程建设才能培养出符合新疆公安工作的人才, 才能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作廷, 吴爱平.浅谈公安院校警体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 .

[2]王册, 李新全.试论公安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J].公安教育, 2007 (4) .

课程体系的建设论文 篇5

2.1建立起与企业沟通的新体系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企业占据着基础和平台的地位,随着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各建设企业正在加速产业升级和企业变革的进程,出现了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更多、更高的需求。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要抓住现实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依托企业和社会,有效提升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使企业成为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新基础,让社会成为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新平台,通过企业的教育、实践功能,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做到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职业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的保障。当前,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还要与企业一同进行以职业标准为核心的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利用职业标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体系,利用职业标准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的水平,取得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和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多赢局面,形成多维度沟通和多主体联合,真正形成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与外部、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与学生的新交互模式。

2.2建立课程实施的管理团队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的实施要有高效率的管理团队作为基础。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要根据实践课程体系的安排,以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成长和社会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要求为基础,建立起一支高效率、高效能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管理团队,以管理团队来制定、实施、监督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标准和环节,完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的管理过程和细节,落实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教育的责任和任务。此外,管理团队还应该指导进行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要有社会化和战略性的眼光,要以《高校教育规划纲要》为基础,扎实进行创新和创业教育,应该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点,在既有课程体系内添加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理论和思想上的提升与突破,打造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应对未来、适应社会、提升自我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平台。

3结语

进行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既要具有战略性的系统工程眼光,又要尊重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职业标准,要在学生和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复杂关系体系中取得全面沟通和有效平衡,通过职业标准的实施建设出适应该专业发展实际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顺应整个行业对此专业的要求,做好人才培养,丰富管理工作内涵,加速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坤,卢润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09):52.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我国大学生现在入取率90%多,比20年前大学录取率提高8倍多,因此大学生就业困难。但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比较适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提高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改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增加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结合多元智能培养理论,深度激发学生艺术设计潜能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设计潜能。艺术设计理念需要一定的灵感,灵感也来自于平时的基础知识积累,提高基础知识积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一个符合学生发展,企业需求,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艺术设计是一门多元智能的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使这些智能发挥其作用,不断激发起学生内在潜能,更充分展现出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天赋,这是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每一种智能与其他智能思考模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些智能之间存在着更加复杂的方式。在设计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这些智能。在自主设计创意与视觉表现上,就会充分借鉴与运用传统装饰图案的形态与色彩,并在其设计的基础上,达到创新的效果。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理念,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新潜力。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多元智能理论,在具体实际应用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藝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2 加强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现在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艺术类专业要开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要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大纲、计划、培养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师也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先进性。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大实践能力培养,在进行实践能力培训要与艺术类专业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艺术设计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观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合理的、科学的、适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 课程设置中的项目化课程要增强

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一般都应该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有条件的课程,尽量要采取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教学,最后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能有一定创收,更能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项目化教学经过实践是比较适合艺术类专业课程,艺术类课程多数都是要求实践能力强的课程,一般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4 创业、就业、职业标准作为导向设置课程

高校的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观念,都是有学校的教师进行设置,现在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创业、就业、职业标准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在设置过程中,要积极争取企业的专家意见,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企业需要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学校的课程方案设计要将创业的有效路径及创业方向等问题体现出来。同时,要根据创业、就业的不同需求,将创业、就业必备的态度、能力、知识等设置在相应的课程之中,让课程内容变得更有实质性。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的培训,可以根据行业里不同需求的熟练程度及职业标准来设置训练的强度、时间、难易程度,让教学课程更加满足创业、就业的需求。然后,要根据创业、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把学习专业技术作为基础,在课程设置中要将就业、创业的灵活性及学生不同的选择性考虑到其中。全新的课程设置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制作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等,让学生的专业口径与人才规格、社会需求、行业要求相对接,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到专业与职业相对接,学生的专业证书与从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基于创业、就业、职业标准三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是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技能的关键因素,必须科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标准。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应用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能为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创业、就业、职业标准培养,全方面提高学生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贺雷,黄粤荻.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

[2]熊唯捷.关于艺术设计类专业采风课程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

[3]黄伟斌,张雪坤.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昌吉学院为例[J].艺术科技,2016(09).

[4]俞敏燕.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5).

[5]何晓芳.创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6]2013年湖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技能抽查考试[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7]米锐.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8]我院承办两项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年度重大活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7

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 从最初的高校自主探索, 到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试点建设, 目前, 已进入了创业教育的教学实施阶段。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 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 在创业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 创业课程并没有真正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 并未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往往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拓展三大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主要局限于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 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 可进行自由选择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受传统课程体系的影响, 创业教育的定位较为模糊, 创业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创业类课程通常被挤压在专业选修或素质拓展这样的狭小的空间内, 课程的辐射面及影响力不够。

第二, 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 全国高校的创新与创业精品课程数量少, 几乎没有成熟的网络资源共享课。此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也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三, 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有等加强。

创业教育课程涉及创业理论、创业技能、创业宏观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 这些课程的开设对老师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 创业教育团队建设之初, 政策或措施等暂不到位, 教师指导或讲授创业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加上创业教育课程往往作为副课的现状, 老师付之的精力和时间有限。

2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 提高认识, 明确目标

创业教育不仅是对创业能力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创业的意识和精神, 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化。创业教育不是孤立而行的, 应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应融于教育核心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整个教学的环节中, 课程设置上应有整体规划。

通过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我们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确定为五个方面:一是创业意识的培养, 包括创业的机遇、创业的风险、创业的竞争意识、创业的法律意识等等;二是创业素质的培养, 包括财商与情商教育、商务礼仪教育等等;三是创业知识的培养, 包括创业必备的基本的财务知识、管理知识、企业战略发展知识、融资知识、营销知识等;四是创业能力的培养, 包括团队合作、危机管理等等;五是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实践环节, 结合大学生学科竞赛, 社会实践等平台, 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 提高创业能力。

2.2 不断探索, 优化体系

为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和广覆性, 我们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 在课程的定位、课时、主要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均应明确。学院经过实践, 构建了3+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即三个理论课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素质拓展平台。两个实践环节, 即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环节。

(1) 加强通识课程平台建设, 培养创业意识。

在通识教育平台中, 融入“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 面向本科生不同专业的学生, 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创业启蒙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使低年级学生普遍接受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的启蒙教育。

(2) 加强专业课程平台建设, 培养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素质。

在专业平台必修课设置上, 注重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等课程, 夯实学生课程的设置, 使学生具备必备的创业知识。

在专业必修、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上, 为学生提供商教育、礼仪教育、情商教育、企业融资、商业运作、发展战略、心理学等课程, 学生通过必修、或选修的形式, 适度选择自己相应的知识进行学习, 以此具备相应的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素质。

(3) 加强素质拓展课程平台, 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

在素质拓展课程平台中, 按科技普及与知识拓展类、文艺欣赏与人格熏陶类、公民教育与身心发展类、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类、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类、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类。鼓励学生在大学四年里,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合适自己的素质拓展课程, 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

(4) 加强实践环节, 结合社会实践, 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

实践环节的平台必修课中, 在经管类学生中开设ERP模拟实验, 使经管类所有学生生通过实验, 模拟企业的形成、生存、发展, 在竞技中, 对企业形成感性的的认识, 为创业提供必要的思维框架。

同时, 在部分专业的专业必修实践环节中, 设置“综合创业设计”等课程, 在几周的时间内, 完成对现有企业的参观、了解, 设计自我创业的蓝图, 通过与企业人士、老师、同学的多方评估, 进行自我的创业设想与思考。

除此之外, 学院在校团委、校创业活动中心、学院团委等部门的努力下, 学院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活动方式, 包括以学科竞赛为主的“大学生挑战杯”、湖北省创业大赛活动;以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的“学生社团活动”等。学院结合本院的特点, 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创业设计和、营销大赛等竞赛, 在竞赛中形成团队, 锻炼创业能力。学院依托本院MBA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邀请成功的企业家进行创业讲座, 也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时,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的引导下, 已开展对优秀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孵化。

3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一, 加强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

不断充实、壮大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师资队伍, 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将创新理念融于的教学中, 形成通识核心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

第二, 着力打造优质的创业教育的课程。

加强创业类课程建设, 形成独具特色的校级网络课程, 努力打造有代表性的网络资源共享课程。

摘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 很多学校针对创业课程建设进行了多种尝试。针对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来年对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 构建“3+2”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即通识教育核心课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素质拓展教育理论教学平台和课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两个实践教学平台, 并对这种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宋之帅.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3) :74-75.

[2]曹淑艳.澳洲大学课程建设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5 (1) :142-144.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篇8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社会上除了需要一些从事理论研究型人才外, 还需要大量的从事现场一线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而传统的中专或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又达不到这样的规格要求, 因此, 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需要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与之适应。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根据市场需求、学校的性质与类型和条件等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办出特色, 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其特征是:经济增长对于自然的依赖减少, 而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依赖大大增加。然而一般来说, 能够进行知识创新和从事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毕竟是少数研究型大学和少数专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目前高校大量的毕业生都去了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 从事高层次研究开发的毕竟是少数人。因此必须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然而, 传统的高职高专教育服务对象和培养层次有限, 把高职高专的培养内涵延伸到本科层次, 提高职业和技能的转化能力, 补其不足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发展应用型大学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建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能力本位”即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根本性地位, 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能力为主线选择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则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 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 形成能力脉络鲜明、清晰的课程结构, 以真正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培养。

探索“3+1”模式, 最后一年的教学安排尽量与实际应用接轨;场地时间弹性处理, 可延伸到产学研合作单位。

建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 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

(二)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初探

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把课程体系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实践性环节, 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除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外的实践性环节不少于20%。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机制。

1. 以“市场”为导向设计课程基本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导向的专业教育, 它所关注的焦点, 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因此,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应用, 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 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 紧随市场及经济发展步伐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的课程活动模块。为了突出应用型的人才特色, 须打破传统的沿袭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建和完善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 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在课程设置上, 可以采取“前期趋同, 后期分化”的方式, 即前二年按照学科大类培养, 以夯实基础;从三年级开始, 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兴趣、未来就业取向, 结合社会发展需要, 采取院系专业内选择、学科大类内选择、全校范围内选择等不同方式, 实行分流培养。

2. 以“能力”为主线定位课程发展目标

“能力本位”是对应并区别于传统普通教育的“学科本位”的一个重要概念。就应用型院校来说, 这里的“能力”更主要地表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开发能力。这种应用能力、开发能力通常又是与某个具体的行业联系在一起的。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中的这些课程, 既包括一般常规意义上的理论课程, 也包括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所有这些课程最终都着意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体现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发展目标要始终围绕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程与课程体系应当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努力求新、求变。同一专业, 不同的学校可以而且应该有不同的课程与课程体系;同一专业, 同一学校, 不同届别, 也应当有不同的课程设计, 特别是要有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灵活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专业与市场的不脱节, 保证专业是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力量。

三、结束语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而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科学和完善的课程体系, 其反映的是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市场挖掘新的专业, 灵活整合课程体系, 使得应用型院校始终适应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韩利凯, 雷伟军, 毛艳, 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7 (2) :78-80.

[2]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2007.

[3]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7) :1-2.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9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的一个核心问题, 但是, 在课程建设方面仍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创新创业课程未真正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

目前, 高校公共基础课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大学1-2年级学生能够选中的选修课数量并不是很多, 而各大学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程少则几十门, 多则上百门, 多处于“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状况, 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被挤压的一个较狭小的时空, 创新意识和方法的培养在高校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定位模糊, 课程的作用和辐射面及影响力小。创业课程的地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仅靠开设的若干门课程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 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及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目前已有数百所学校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 值得关注的是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 应避免出现简单化、形式化、功利化倾向。当前, 创新与创业精品课程数量少, 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 一些“创新”课程名不符实;许多课程的品质、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教学内容多以理论讲授加案例, 教学方法及方式单一, 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缺乏整合, 多数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多以选修课形式面向普通本科生开课, 选课指导不到位等, 实践、实训环节及服务支撑不足, 课程质量评价环节仍不完善等。

(三) 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造诣、人文素养、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多数创新创业类课程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 横向跨学科领域的宽度不足, 一般讲授专业课程较容易, 而开设优质的创业课程相对困难;兼职教师多, 专职教师或名师匮乏的矛盾较为突出;教师实践经历浅, 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另外作为选修课的创业类课程地位较低, 仅靠一两个教师很难保证开出高质量的课程。加之政策或措施等不到位, 教师指导或讲授创业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往往作为副课, 付之的精力和时间有限。

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 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河南农业大学针对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强化创新与创业课程建设,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 提高认识, 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学程

创新创业教育要置于素质教育及专业教育的大视野下, 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落实到大学教育教学的全学程,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思想定位。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新创业课程本身所能承载的, 应融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整个教育教学的各环节, 课程设置上应有整体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 在课程的定位、课时、主要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均应明确, 以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和广覆盖。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 其基本内涵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深化[1]。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实现“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目标。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应以启蒙教育和职业生涯与规划教育为主要重要内容, 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的趋势, 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创业个性和创业精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注重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融合, 突出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既要促使他们成为适应创业环境的“通才”, 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 又要加深大学生的专业知识, 培养他们具有“专才”的本领。

(二) 凸显特色,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结合学校层次、类型定位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注重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基础上, 采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模式, 将创新创业课程以必修和限定选修的方式纳入各专业培养计划, 构建了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三平台”“两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三平台”即在公选通识教育平台的“自然科学模块”和“人文社科模块”基础上, 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在专业教育平台设置“创新教育模块”和“创业教育模块”;建立“网络课程服务平台”。“两环节”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融于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两个环节。

1. 加强公选通识课程平台建设, 完善课程模块设置

公选通识课程平台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创新创业教育类”三大模块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模块的功能定位面向是农、工、理、医类等专业的学生, 着眼于学生思想及文化、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素养的提高, 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适应和融入现代经济生活为主题, 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自然科学类课程模块定位面向是经、管、文、法、教等专业的学生, 以“农学”大类学科知识教育为特色, 注重现代农业技术必备知识的培养, 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增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定位面向是全体学生, 开设创新意识培养、创业启蒙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 着眼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使低年级学生普遍接受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的启蒙教育。

2. 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优化专业课平台建设

专业选修课则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和现代农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分别设置了创新教育课和创业教育课两类模块, 由学生根据需要志向自主选择。创新教育模块定位面向是有志于继续进行专业深造以及考研的学生, 课程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明确专业定位与特色, 注重加强专业纵向知识和科研能力训练。创业教育模块着眼于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强化了实践训练环节, 如涉农专业, 专业课程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密切结合, 由传统的“专才”提升为“通才”, 强化学生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等专业技能, 以适应社会发展多方向的综合性要求, 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创业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3. 设置网络课程服务平台, 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空间

注重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引入清华紫光“6+1”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网络课程资源库, 该套资源库包括:研究生入学考试类、资格认证类、公务员职前培训类、师范生职前培训类、能力提升类、创业培训类六大类四千多节精品课及一套测评系统, 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讯息, 解决校内资源相对匮乏现状, 以满足学生多样性的自由选择, 以及深造、就业、创业以及就业等实际需求。

4. 以科研训练项目为载体,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依托“实验基础平台”, 以“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为载体, 推进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 每年设立100多个创新训练项目, 接纳学生人数在500人左右, 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的训练。几年来的运行情况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 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环节, 开展多元化的创业活动

社会实践注重多元化的活动方式, 如以科技竞赛为主的“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以科技推广为主的“携手农合”和“科技富民行动”;以锤炼学生创新社会实践的“三下乡”“科技点播台”“科技副村长”“科技`110'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等。同时,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载体, 注重对优秀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孵化, 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大赛, 开设“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提高班”等, 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三) 不懈努力,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有爱心、讲奉献的教师队伍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取决于高素质的老师。近几年, 我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注重在政策和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保证机制, 主要措施是:第一, 坚持教授上讲台, 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 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第二,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 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等, 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第三, 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 开发教学资源, 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 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 发挥教研室在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第四, 开展“百名教授·百场报告”, 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活动课程的兼职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不断努力, 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的师资队伍。

三、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借鉴兄弟院校以及欧美等国家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2,3], 结合我校的课程建设实践,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结合校情, 探索建立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一,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准确定位。着力打造创业教育的精品课程, 以必修或必选、选修或辅修等的方式, 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局限于可设若干门创新课程, 教师应增强自身素质, 将创新理念融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 形成基础课、专业课相互渗透和功能互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二,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形式应注重于实践训练层面, 课程的形式更应具有多样性, 课内与课外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生产的结合;第三, 面对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以及毕业生就业、考研及立志创业的实际需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之适应, 完善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制, 如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考研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辅导、建立学科及科技竞赛机制、创业训练及项目孵化和培育机制等。第四,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 建议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学会牵头, 建立全国性的创业教育网络资源联盟, 使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精品资源能够共同分享。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介绍了“三平台”“两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三平台”即公选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网络课程服务平台;“两环节”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融于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两个环节, 并对相关内容和环节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三平台”,“两环节”

参考文献

[1]孙海瑞.论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5) :558-560.

[2]曹淑艳.澳洲大学课程建设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5 (1) :142-144.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1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开发还比较欠缺, 普遍存在结构化不合理, 非均衡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各地高职院校专、本科的课程体系存在大量重复性建设, 专业布点基本相近, 雷同化等问题; (2) 课程体系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 课程知识陈旧, 无法贴近实际生产与目前行业的实际需要; (3) 教学内容限于教材, “隐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未被重视和有效开发, 缺乏规范性、科学性与针对性。构建科学、合理、统一、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国际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职业培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 高职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色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结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 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 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岗位群) 任职要求为依据, 探索以工作案例为先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全力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实践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育标准与行业 (企业) 标准的融合, 高职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具有以下特色。

加强工学结合, 形成“核心课程、专项技能、专业技能综合”三级分梯度的课程实践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 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中心, 以人才需求变化为导向, 科学设置和完善课程实践体系。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 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 都把课内理论、实践, 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作为专业课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 并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及岗位群特点制定出6~8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聘请行业 (企业) 专家对各系部所开办专业涉及的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的实践技能要求进行深入分析, 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职业能力要素;各专业基本建立“以单项训练打牢基础, 以综合训练学会运用, 以实训实习适应职场, 以毕业论文引导创新”的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实践体系。

把握企业行业人才观, 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紧跟市场人才需求, 科学定位和充实课程实践体系。高职院校有必要把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实践体系设计, 以降低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可能性。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我们聘请北大青鸟的专家对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APTEOH软件工程师、程序员、平面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引入了北大青鸟ACCP5.0课程, 全面构建了与计算机软件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的教学实践课程体系, 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

更新课程教学实践理念, 创新教学实践模式和方法。通过“工学交替”和“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模式改革, 努力推广“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我们建立了计算机仿真一体化教室, 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丰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 虚拟仿真演练”的教学模式, 以虚拟仿真方式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NET技术、WEB程序设计、汽车拆装检测模拟、园林设计、财务会计“excel与财务模块”等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任务, 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合理, 教学资料更加完善,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战技能和职业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重视顶岗实习,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学院遵循灵活务实的原则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方式。在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时, 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原则, 压缩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时数, 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 使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践均能达到半年以上。学院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助, 依托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 与企业开展合作, 按职场化、实战化标准规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探索建立以“厂中校”为主要模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 校企共同制定符合学生职业和岗位能力发展的项目, 制定核心职业技能训练标准。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方案,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努力将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环节衔接起来, 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们按照“社会急需、服务行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 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 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与西安、宝鸡、咸阳等省内城市及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4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定向培养思想品格优、业务知识精、实践技能强的学生到上述单位就业, 占近3年毕业生总人数的32%, 为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极大提高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

3 课程实践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效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 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办学起步慢, 发展相对滞后, 通过对高职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高职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 学制的沟通与衔接、国家与地方、学校与行业 (企业) 各种利益主体的协调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在“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我院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91.81%;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89.09%;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93.33%,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给我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开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8~29.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11

一、明确推进路径,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校本化实施如何推进,应该说是一个系统而且十分复杂的课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我们认定,要从办学理念出发,以课程为载体,构建一个充满学校特色的教育生态系统,用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来确保每个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既尊重生命个体的现在,又关注生命个体的未来。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出发点,从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推动学校教育方式的变革。

具体来说,就是从生命教育理念出发来提炼学科课程建设的特色,以此为依托来推进本学科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同时构建学科的课程体系、课程发展的支撑平台及特色学科活动,并进行高效生命课堂的研究。在各个学科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汇聚成学校校本化课程实施体系,即生命教育理念下校本化课程实施体系。

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体系。将支撑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要素概括为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养六个方面。从这六个方面出发,为学生生命成长规划课程,提供选择,培养特长,确保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课程层级纵向分为三级,底层到顶层分别是常规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长发展课程。从横向来看,我们参照课程的基本属性,分别落实六大素养的主要实施学科。

二、整合课程资源,扎实有序推进

基于以上思考,学校以教研组文化建设为抓手,整合自主课程实验、大学先修课程和“翱翔计划”基地校建设三大课程平台,将育人目标、学科建设、特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搭建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结构。

我们充分利用三大课程实验平台的优势,进行深度整合。适度调整了课程的进度与实施顺序,对高中会考评价模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增加了实践操作、研究性学习、项目研究和实验设计以及论文答辩的内容,把修习过程和模块考核成绩纳入会考评价体系,大学先修课程的实验为我们打开了高中与高校课程对接的通道,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程上有更多的选择,也为高中高校两个不同学段的教育衔接提供了实践性探索样本。同时,我们把翱翔基地校也纳入学校的课程资源管理,通过“一加一”方式,即一名翱翔计划学员带一名本校的预备学员,同步开展学习,也就扩大了这部分课程资源的边际效益。

我们大力推进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来激励教研组进行自主课程实验,促使各个教研组不断凝练学科特色,构建学科课程实施体系,开发学科课程实施平台,稳定固化效果好、易于实施的特色课程活动,常态纳入学科课程体系。比如,语文组确立了“大语文”的学科特色,实现路径是“三走进”,即走进经典、走进名家、走进生活。在国家课程领域,语文学科大胆进行课程探索,开设海量阅读课,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文本,围绕文学名家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发掘并形成了“一刊、一社、一会、一线”,即广厦文学社、校园剧社、诗歌朗诵、行走课本路线等四大特色课程支撑平台。其他学科也按照学校的基本要求,自主进行学科课程实施体系的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行动研究,强化项目实施

结合项目实施进程和日常教学工作安排,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效性较强的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定期开展骨干教师高效生命课堂研究。上个学期通过每周两节课的专题研究,教师对于高校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和课堂实施模式有了基本的共识,即高效生命课堂应该是尊重、民主、开放有序、师生有效互动、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课堂模式方面形成了以化学学科为代表的“四模块”课堂结构,化学学科把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常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教学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我准备”,即学生带着资源进课堂,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我质疑”,即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设计”,即学生带着目标进课堂,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模块:“我探究”,即尝试、讨论、感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第三模块:“我提升”,即总结、反思、拓展,目的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第四模块:“我检测”,即考自己、考同伴,目的是检测学生的课堂效率。

二是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讨。分阶段召开总结研讨会,对取得的经验、成果进一步固化和推广。2013年4月,北京市课程中心在我校召开市课程研讨会,主要包括以生命影响生命、课程促进发展为主题的现场会,和以聚焦高效生命课堂为主题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我校教师呈现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命课堂。本学年课程建设的重心是将学科校本化课程建设的研究思路在“课堂”这一主阵地实施,探索高效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从而进一步推进校本化课程研究。

三是进行校本研修制度创新和研修方式创新。我们采取主题、专题和课题三级形式实施的方式,以备课组为实施平台,备课组每月针对课堂教学研究一个课题,每学期研究一个专题。同时以教研组为对象,围绕教研组建设,进行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及学科特色呈现的主题研究。

四、“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初见端倪

近年来学校共计开发校本课程40多门,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其中学术性课程达到30门左右,“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架构已基本形成,课程建设的价值已初现端倪。

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于2011年与五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不断深化课程资源交流,尝试通过课程、学习方式改革来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经与大学协商和专家论证,由市教委审批,我校开始进行大学先修课程的实验。今年暑假开设了《线性代数》、《化学与环境》等多门北京工业大学先修课程,在中学阶段为学生提供了解学科前沿发展、高校培养思路和模式的机会,修习结束后,经大学考核认定合格者可以在大学免修该门学科,先修课程的学分可以直接带人大学。

目前,学校的项目进展有条不紊,已初见成效。学校校本化课程体系初步形成、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初现端倪,课程品质明显提升,课程校本化程度较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12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 1) 创业法律教育及课程设置严重缺乏。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还处于探索期,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相当一部分高校对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涉及甚少,构建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更是鲜有提及。一些开设的法律基础课,如经济法、合同法等都不是专门针对创业教育开设的, 这些课程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部分院校在管理导向上又是普遍强调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法制教育并没有纳入教学体系之中。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法律类的公共课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考前突击,应付了事。在对培养创业者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提高创业者的法律能力上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创业法律教育缺失。

( 2) 教师及学生工作者在法律素质教育体系中的缺位。现阶段我国既具有法学知识又具有创业知识的师资队伍是非常匮乏的。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 统的法学和创业教育,造成种种教育缺陷。由非法律工作者来讲授创业法律课程会无形降低学科价值,而由不懂创业知识的法学教师讲授创业法又涉及对某些问题难以理解,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另外,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并不多见,由此使得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中缺乏潜在的法律教育因素。

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 1) 创业法律意识类课程。课程设置包括法理学、法律逻辑学、法律方法学等学科,旨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法律教育的内涵。创业法律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大力提倡创业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尊重交易规则。通过这些授课内容的设计,不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法律教育的内涵, 强化遵守交易规则、尊重交易习惯,并使之内化成一种人格、气质和修养。

( 2) 创业法律知识类课程。课程设置包括商事组织法、商事主体行为及其规制法、解决商事争议的法律,旨在有针对性地、重点地传授法律知识。如商事组织法,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企业 法。大学生创业的表现形式或载体一般为企业,按照出资人的责任形式不同可将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类。教学的重点是比较三种企业的不同点,如出资人的责任形式、企业的设立条件、税收负担等方面,以便大学生在创业时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商事行为法及其规制法方面,因企业创办后要经营,经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依法与其他商事主体进行商事交易活动的过程,必须对商事主体行为法、劳动及社会保障法、市场管理秩序法等有较全面的了解。主要包括 《民法》《物权法》《合同法》等。创业过程中,纠纷和争议不可避免,因此,必须对争议的解决方法及其法律适用有基本的了解,进而能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合理规避法律风险, 提高解决纠纷的能力。这方面最核心的课程是诉讼法和仲裁法,其中诉讼法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 3) 创业法律能力类课程。课程设置包括企业法律实务、商法实务教程、法律谈判等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法律能力是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并大力提倡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课。

繁杂的创业法律课程决定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必须将相关法律内容统筹为一门独立学科,并最终形成一整套具有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拥有洞悉学科前沿的优秀师资队伍的完整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抵御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创业人才素质的要求。

摘要: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入手,提出将创业法律教育纳入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中,通过创业法律意识类课程、创业法律知识类课程、创业法律能力类课程等授课体系的科学设置,以期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合理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

上一篇:本科生教学下一篇:非均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