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精选8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杨世诚(潍坊教育学院教管系,山东 青州 262500)
王明荣(潍坊教育学院教务处,山东 青州 262500)
摘要:课程既是一个被研究的领域,又是具体化的实践过程。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综合化;整体性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集中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蓝图。”⑴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手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2001年山东省的新增专业,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构建课程体系,再经过具体化的实践过程才能得以丰富与完善。结合“高职”学前教育2年来的教学实践,特别是01级学生第四学期开展的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本文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课程为培养目标服务
培养目标是培养目的的具体化,集中地反映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同时,教育目标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方向,指导着人们的具体教育行为。培养目标是制订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的具体目标具有规范的限制作用。
“高职”学前教育专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具有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和组织领导能力,健盘、舞蹈、游戏、绘画等基本技能娴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并能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的学前教育高素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全省幼儿师范、幼儿园、学前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与学前教育相关的领域。这一培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确立与新的基础教育理念一致的幼教观念。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的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这与传统教育中把基础主要定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有很大的区别”⑵。因此,作为现在和未来的专业化学前教育人才,必须根据新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自身的价值取向,理性地建构自己的教育观念。
1.2创造与生命特性一致的教育。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是一个稚嫩的、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更需要教师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和敬畏,对生命规律和生命潜力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对生命早期智慧的敏感、发现和支持;它更需要教师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重要价值,懂得这一阶段的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前教育工作必须关心儿童,热爱儿童;平等对待与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认知和智力的发展;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和谐的发展。这应成为对教师提出的第一位的要求。2003年年初,山东省10余所幼儿园的园长来到我院挑选实习学生时,都把能否“爱孩子”作为首选条件。实习期满,青岛南洋学校、临沂美澳国际学校等许多学校也都把“关心、热爱儿童”作为是否留用的首要条件。
1.3承担与幼儿学习规律一致的角色。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纲要》第三部分第十条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⑶。这就是说,教师已远远不限于知识传承者的角色,如何在教育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地互动,是学前教育工作中最本质、最富挑战性的环节。
这一角色的定位,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研究能力——善于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研究与学习,在经验中理解、把握儿童特点,在与儿童的日常自然交往、生活、活动和教育过程中,观察、了解儿童,思考、琢磨儿童的发展规律、水平、特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研究、分析、评价儿童的能力。
1.4树立与专业化要求一致的教师形象。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做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幼儿教师能抓住孩子丢来的球,并且把它丢回去,让孩子愿意继续跟他玩游戏,并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戏来。专业和非专业教师在教育中表现迥异,如面临幼儿出现某种纠纷时,专业型教师首先的反应是:“我能利用这个机会让儿童学习什么?”从而运用专业的知识临床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造成的后果,用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冲突中学习。所以,专业化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自然科学、工具性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素养,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份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与基础教育的整个使命相适应的基本的学习内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学会认知,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唤起好奇心,使学习者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体现学习的快乐,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辨别是非。报告特别强调,“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处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⑷
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工作即“做事”的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形成的能力”,因此,“学会做事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处理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密切相关。”⑸
学会共同生活的重点是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其途径是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平等价值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发现他人,二是从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学会生存,在今天意味着学会发展自己,因为生存不仅是“活着”,而且是“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着”,因此需要“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来行动”⑹,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满足幼儿的基本学习需要、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视为自己的使命。根据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应是教育科学基础上的文、理、艺术课程的综合。
课程结构“H”型模式
课程结构是由培养目标、专业特征、受教育者、教育条件四个要素按照一定关系而构成的整体系统,它是课程要求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又制约着课程要素作用的发挥。课程结构反映着课程的本质。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区和各种条件的差异,课程结构多种多样,大致可划分为“H”型结构、“A”型结构、“X”型结构三种模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应为“H”型结构。这一模式的含义是:文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平行并重,协调发展。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5∶5左右,或文化课略高,实践、实习课程25%左右。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来自“对口”和“普通”,毕业去向是就业与“升本”,所以该专业应构建公共课程模块+理论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的课程结构。针对不同生源的特点,确定不同模块的比重,普高起点的三年制高职实践课比重大一些,比例约为1:1:1.2:1;中职起点的三年制高职文化课比重比普高起点的要适当增大,比例约为1.1:1.1:1:1。
课 程 结 构 及 比 例课 程 结 构 比 例 对 口 普 通
公共基础课程 1.1 1 专业理论课程 1.1 1 专业技能课程 1 1.2
2.1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综合文化素质。此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品德、计算机基础、普通话、体育、大学英语。
公共基础课程要突出多层次,可以分为知识层、能力层和素质层。知识层开发要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培养现代人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力层开发要具有实际应用功能,培养学生所具有的潜在智能;素质层开发要具有将知识、能力内化的功能,使之转化为学生的有意识的素质。
2.2职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幼儿教育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与幼儿教育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工作的条件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此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科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课程论、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专业理论课程要突出综合化。课程综合化就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经过一定的调整、剔删、补充,有机重组为一门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综合化的成果是综合课程的系统讲义或完整教材。比如,把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综合为《科学》,《美术》是素描、简笔画、手工三方面内容的综合。
2.3职业技能课程。强化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通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促进学生专业方向的形成和巩固。此类课程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键盘、美术(素描、简笔画、手工)、舞蹈与创编、游戏、体操。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能用”、“会用”、“活用”。2.4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渠道。此类课程包括写字、文献检索与工具书使用、儿童玩具设计与制作、社会心理学、学前教育比较、儿童心理咨询、幼教热点问题透视、幼儿教育思想发展史、幼儿故事创编,等等。选修课的设立要着眼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全面素质;着眼于学生自我设计知识结构,体现个性化教育和适应性的增强。3课程内容综合化
应该根据什么来选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如何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这是当前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1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幼儿园课程具有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七个基本特性。它们在课程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对幼儿的成长发挥作用。
幼儿园课程的特性就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选择课程内容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根基性要求,所选取的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为其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把那些涉及人生价值和发展最最基础的问题选作课程内容。从学生的生活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选择那些具体、形象、直观,或能引起学生想像、联想的事物、材料、活动等作为课程内容,这是情境性的要求。综合化要求,所选内容能有利于学生整体健康发展,内容之间互相联系,密切配合,具有整体教育功能;内容全面,照顾到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和层次;整体地看待学生及其发展,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优化。
选择课程内容,既要充分依据这些原则,又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审美性等,运用系统观点综合进行。
3.2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立足于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现实,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倡导先进的教育观念,如尊重每个幼儿,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力求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将社会、文化、环境与教育密切结合的思想;努力实现教育的目的性与幼儿发展的可能性相适宜的思想以及促进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共同成长的思想等等。《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纲要》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选择的课程内容,必须要覆盖《纲要》中提出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同时要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大目标的统一体。具体应该包括如下课程内容。
健康领域:人体解剖生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
语言领域:儿童文学,普通话;
社会领域:社会心理学,幼儿教育政策法规;
科学领域:科学?技术?社会,幼儿教育科研方法;
艺术领域:乐理,声乐,视唱练耳,舞蹈,键盘,美术,体操等。
具体到每门课程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上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如,幼儿心理学要“把呵护稚嫩的心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特点,认识到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做好幼儿保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解释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不断改进幼儿保教工作,以提高幼儿教育工作的效率。
课程内容综合化,也是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回顾中国学前教育史,陈鹤琴先生提出的“五指活动”理论⑺,对于搞好课程综合化仍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五指活动”包括: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高职学前教育课程的专业内容应包括在这“五指”之中。
3.3课程内容是建构的也是变化的。同其他专业的课程一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不应该是一个与特定的专业无关的外加的文本,也不是静态不变的文本。每一个课程内容都应该是不断建构和完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课程文本都是“留白”的,而不是强令执行的。课程内容除了应该提供设计和建构的思路,还应该提供再创造的空间,因为它永远处在一种动态的建设过程中,即可再构的课程内容才能成为最适宜的课程。
从观念上再构课程内容——当今的学前教育界,思想活跃,观念众多。人们都在从生活、教育的脉络中汲取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教育、开放的学术,使得人们不会简单依从一种思想和观念,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构建也必须与时俱进。
从资源上再构课程内容——当前,幼儿园课程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每个幼儿园都处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及文化之中,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私立学校和幼儿园。如以济南超然幼儿园为主体的“超然幼儿园”系列,倡导“超常儿童的培养”;以企业集团投资创办的临沂美澳国际学校、青岛南洋国际学校、大连南洋国际学校等,遵循是改进后的“蒙台梭利方案”,等等。开放的课程内容应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供适宜的空间。
从课堂上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最终总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众多的教学活动是除了包含目的、内容外,必然会涉及到形式。教学活动形式受到空间条件、教师素质、班级人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选择或创造适合不同课程教学的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正在积极探索和努力达到的目标。
注释:
⑴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⑵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37.⑷⑸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78,2,82-87.⑺石筠弢.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7-268.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3.何幼华.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4.陈帼眉著.学前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杨世诚(1961-),男,山东临朐人,潍坊教育学院教管系系主任,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王明荣(1958-),男,山东青州人,潍坊教育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管理。
(责任编辑:吴东杰)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2
1 依据学院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明确专业建设方向
专业建设之初, 我院就成立了以企业技术和管理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 协同专业骨干教师, 对我省医疗机构, 中药种植基地, 中药制药、营销企业进行调研, 并走访相关中医药本科、高职院校。通过调研, 明确了我省医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 分析了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明确了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并在此基础上, 共同制定了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 最终确定培养目标。
在“一中心、两要素、三融合”的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总模式下,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将中药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适应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适应现代化中药生产、销售一线岗位需要, 掌握中药栽培、生产、经营、鉴定、调剂、管理所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 面向中药行业, 从事中药栽培、炮制、鉴定、制剂、调剂、营销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专业建设中, 考虑到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中药种植领域人才相对缺乏的现状, 依托学院隶属省卫生厅的优势,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突出中药栽培技能及中药临床调剂服务技能的培养。
2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调研结果表明, 我省超过一半的中药专业毕业生直接或间接从事与药学相关的工作, 如在医院中药房、零售药店工作, 而其工作重心已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 工作内容也由“药品提供”转变为“药学服务”。但调研中发现依然有不少教师把中药调剂简单地看成称药、发药, 授课中不涉及问病荐药等现代药学服务, 导致学生的中成药宣传和咨询能力有限, 问病荐药和指导用药能力薄弱, 不能较好地满足岗位需求。对此, 我院更新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力求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中药人才。一方面,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重组教学内容, 如方剂学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 增加了大量市场上常用的疗效确切的中成药, 结合方剂讲解其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内容, 而对市场上基本不用的古方、中成药则不再讲授, 这样既保证了课程的专业性, 又突出了其应用性, 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能力;另一方面, 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安排综合实训, 使其理论知识系统化, 增强其应用能力。此外, 还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通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促进课程体系构建
以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分析结果为依据, 指导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制订教学计划, 构建课程体系, 设置教学模块,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3.1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 围绕工作过程设置教学模块, 大量引入行业、企业元素,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调研发现, 近几年我省中药岗位群主要包括中药前处理、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调剂服务、中药质量检测、中药购销等, 与其对应的工种主要有: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炮制工、中药制剂工、中药检验工、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等。我院根据工种特点, 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细化, 设置了11个专业教学模块, 包括中药化学基础、中医药基础、中药材生产、中药材提取分离、中药制剂生产、中药饮片生产、中药质量检测、中药调剂咨询服务、中药前处理综合实训和中药制剂生产综合实训等。每个教学模块都构建了若干教学单元进行教学与实训。如中药调剂咨询服务模块有以下教学单元:中药师的职业素养、中药师的沟通能力与技巧、中成药使用基本常识、疾病的初步诊断及用药 (中成药) 、中药调剂技术。
围绕工作过程开发的专业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观, 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保证课程质量, 教学过程中除校内专任教师参与外, 还聘请了十多位来自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厂、中药制剂车间、医药公司的行业专家进行教学。
3.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使中药专业学生能力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行业特点入手, 在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从专业认知实践、技能实训、综合实训, 到顶岗实习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入学教育时, 安排学生到医院中药房,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零售药店等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始终将技能实训贯穿其中, 不断强化技能训练。在顶岗实习前, 设置综合实训, 根据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岗位设置六大综合实训项目:中药学服务技能、中药栽培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和中药炮制技术。针对不同项目, 分析其具体能力要求, 并对实训内容进行重组, 将实训内容转化为多项具体的工作任务, 实现学生技能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为保证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 学院提供实训教学场地 (面积10 321平方米) , 投入教学仪器 (设备价值462万元) , 建成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数码互动实训室、中药真伪鉴别一体化教室、药物制剂实训车间、模拟药房、中药药理实训室、中药制剂分析实训室和中药制剂实训室等, 以满足中药专业教学模块的实训需要。
此外, 为检验实践教学效果, 我院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 将组织学生参赛作为实践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并将参赛结果作为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借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职业技能竞赛通常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中药传统技能竞赛为例, 内容包括中药饮片识别、中药材真伪品鉴别、中药处方调配和中药材炮制, 这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而且竞赛中反映的职业教育先进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能有效督促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提升技能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参与技能竞赛, 增强了自信心, 锻炼了心理承受能力和迎接挑战的能力。
3.3 专业特色教材建设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 进行特色教材建设。例如, 我院正在编撰的《中药鉴定技术实训教程》特色教材, 在内容上, 选取福建地区常用的400余种中药材, 其中包括不少地区习用中药材, 并附有高清彩图;在编排上, 将易混淆的药材编在一起, 以方便学生自学、比较与记忆。日前中药专业其他课程特色教材也已进入市场调研、资料收集阶段。
4 以建设“双师型”队伍为重点, 加快师资队伍培养的步伐
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支撑, 为此, 我院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作为加强中药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鼓励、要求专业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培训、考试, 使他们均具有相关资格证书, 如执业中药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高级工等。
除此之外, 为了改变教师长期脱离生产实践第一线, 重理论轻实践, 动手能力不足, 对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具体职业岗位能力变化缺少清晰的认识及了解的现状, 我院定期组织教师到临床顶岗实践, 使他们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明确各职业岗位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并树立创新意识, 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 我院还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及骨干员工为兼职教师, 参与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 并将行业真正需要的技术能力、新观念和新思维传授给学生, 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5 以中药文化为背景,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多年来, 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形成了具有浓郁中药色彩、渗透中药文化的育人氛围。我院在教学区、各系部、行政楼、宿舍区四周以及药用植物园, 以中药材为主, 种植草坪、树木、花卉200余种, 并在标牌上标明科别、名称、功效, 形成了浓郁的中药氛围;在药学系醒目位置摆放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石雕, 在药学系实训中心、公众场所悬挂名中医介绍、职业资格考试介绍及中药专业学生自己制作的药用植物腊叶标本, 给学生以情景感化;成立学生社团———本草社, 围绕中药特色文化组织“中药标本制作、中药材真伪鉴别、中药调剂服务、中药药膳制作”等职业技能大赛, 让学生树立中药文化理念, 内化职业品质, 提升职业素养。
6 思考
我院中药专业建设至今,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6.1 需构建“双证书”课程体系
如能构建“双证书”课程体系, 建立与职业能力要求相对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与方式, 将完成课程学习与具备职业能力衔接起来, 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将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程, 无疑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有助于中药专业毕业生顺利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如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等。
6.2 需健全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相关制度
我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主要有引进、聘请行业专家任教、鼓励校内专任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定期安排专任教师到临床实践等形式, 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能否说明已具备“双师”能力, 如何建立相关制度安排教师顶岗实践, 真正把他们培养成技能能手, 实现教师与师傅身份的融合, 值得探讨。
6.3 需正确对待职业技能竞赛
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提高其综合素质, 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与学院的培养目标一致。竞赛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的正面作用毋庸置疑, 但若太重结果, 反而容易出现为赛而教, 为赛而学, 一切围绕竞赛的本末倒置行为, 这样不仅难以发挥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中药专业人才, 适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中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需要, 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责任。我院针对市场需求, 在中药专业建设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药专业,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过程;行动导向
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是国家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国家要求,结合学院课程改革的实际,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职业教育的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的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普通文化教育相对应,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素质和技能,解决就业,服务经济建设为目的的完成性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同于其它教育类别的独特的本质属性。
从实现目标来看,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职业专业人才。对毕业生理论掌握的要求并不是局限于某单一学科,而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所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为终生接受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不仅能够适应现在社会某一岗位要求,也要具有发展的潜能,以适应未来新出现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强调不仅是职业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应成为素质型人才。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对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和专门性知识比较重视,力求通过一定的教学时间,使受教育者能尽快熟悉未来的岗位,投入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
从教学内容来看,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续,职业教育的内容带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制规定和行业规定,并且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要教、学、做结合,学以致用。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体现“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结合职业资格要求,围绕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岗位能力、素质的需求调查,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分析,根据岗位所需,科学整合课程,合理安排课时,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符合岗位的要求或用人标准,同时要兼顾社会和经济发展。
2.学科课程的分析
传统教学,沿袭着学科体系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的课程,课程各门学科的内容选自相应的学科,按学科独立性加以逻辑组织,并依据不同学科间相关性按一定顺序开设课程。学科体系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并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是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定向性要求有差距,与职业实际不相符,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理论性,应用性不强,高职学生学不致用。各学科之间的独立性也造成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工作能力培养。因此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改革之路
1.加強理论学习。2005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发起了教学改革大讨论,提出了以课程整合为核心的三大整合(专业整合、课程整合、教材整合),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调整教学内容。2007年3月份,学院又一次发起了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基于行动导向实施教学。为了推进改革,学院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我们先后邀请职教课程专家姜大源、陈解放、徐国庆、赵志群等来校讲学,培训教师。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全员培训。院长陈年友教授为全院各系部处室负责人、院机关全体干部及工作人员作了题为《学习高职教育文件,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的报告。李家瑞研究员为全院各系部处室负责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教研室主任作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报告。余浩教授、熊发涯教授巡回到各系部分别作了题为《教师、课程、教材、教法——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思考》、《认真贯彻16号文件,做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的专题讲座。全院掀起了学习“16号”文件精神,实施课程改革的热潮,教师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
2.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中,各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到企业调研,请企业专家来校研讨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分析入手进行职业描述,对职业岗位(群)的职责和任务加以界定。然后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认完成该具体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教学过程开发,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课程)的转化,构成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和职业成长规律。在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背景下,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将学习领域(课程)中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构成学习领域(课程)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设计出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境,实现学习领域(课程)的系统化和具体化。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与企业合作编写实训教材;制作核心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全院所有专业都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了课程体系,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设计出了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3.改革教学模式。重构了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教学,学院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扩大“订单班”、“交替式学习班”的比例。按照“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推广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实操教学等教学方法。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为主的六步教学法,建立起学习与工作的直接联系,使学生毕业上岗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
具体的教学过程强调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在实践中发展能力。要求学生不但能动脑而且会动手,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实验、实训、实习所占比例较大。实施新课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具有职业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必要的生产现场知识和实践教学管理经验,专业课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教材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具有必要的基础性、鲜明的针对性、实用性。根据岗位要求取舍、改造或创编实用教材。教学手段注重现场、注重实践、注重开放。学院投入资金改造完善实训条件,逐步形成健全、完善、功能齐备的实训场所。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学生服务,提倡师生交流互动,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需求、看法和见解。强调让学生参与实践的全过程,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改革效果
1.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学习内容源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是做中学,让学生在动手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建构知识。通过课程改革,是为用而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较大提高,动手能力大大加强。近年来在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高素质、高技能促进了学生就业,学院毕业生连续七届就业率超过98%。
2.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课堂上流汗的是学生而不再是老师。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询问老师、同学讨论等途径解决问题。老师学生角色发生着变化,老师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是职业知识的传播者、是工作实操的示范者、是职业行动的教练员、是解答问题的咨询师、是职业工作过程的引路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职业知识的接受者、是工作实操的练习者、是职业行动的践行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是职业工作过程的实行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
3.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习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在共同的学习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联系,与社会实际联系,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毕业上岗后,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特别赞誉我院毕业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和“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
当然,课程改革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班额过大、资源短缺、考试评价改革滞后、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等。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韩培庆.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8,
(24).
[2] 朱余清.转变教学行为方式,推进职教课程改革[J].江苏
教育,2009,(Z3).
[3] 王琦.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高教,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4
作者:陈小波,刘东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发布时间: 2008-7-1
5【摘要】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更加鲜明。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认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阐述了高职特色业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高职教育
大学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建设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文化是个性文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决定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体现鲜明的高职特色。这种特色就是要彰显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一、结合高职实际,把握高职教育特色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概括地说,高职教育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职业和就业导向性不仅是高职办学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不仅要在专业设置上贴近企业和社会需要,也要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培养措施上符合岗位的实际,培养人才不仅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知识,具备大学专科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掌握职业技能,获得就业岗位(群)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因此,我院形成了“围绕市场办学校、依托行业设专业、根据目标定课程、强化素质育人才”的办学理念。
(二)知识、能力培养的职业性
高职人才应具备与高等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高职教学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和实施教学,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高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操作强、适应性好的特点。
(三)人才类型的技术应用型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不仅懂得某一门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和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生产,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利用信息和使用信息,进行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简而言之,就是说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专业理论知识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1(四)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到企业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因此,高职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工科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在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企业或者信息服务业的第一线从事生产、检测、维护、服务和管理工作。事实上,高职毕业生基层性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高校文化是个性和特色的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文化的建设更应该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
(一)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突出职业特色
倡导职业教育理念,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坚持职业价值导向,尊重职业价值,是高职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文化建设上的不同之所在。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要更加突出职业的实用性,让师生树立强烈的“为职业教学”的意识,企业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就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一线工作态度,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素质,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思想观念注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注入师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中。
(二)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坚持职业价值导向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获取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首先,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区域特色,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所在的省份,所以在打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的历史发展、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共鸣,激发他们爱家乡、爱校、爱国的热情。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倡导地方的先进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再者,高职院校必须高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旗,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扶持,赢得地方企业和地方人民的欢迎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招生和就业两旺的局面。我校地处江苏省省会——素有“博爱之都”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我们十分注重利用和发挥地方资源为办学服务,并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南京的“博爱”精神和新时期江苏省提出的“三创精神”,高举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的大旗,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地方高职教育品牌,连续11年就业率超过98%,连续5年招生录取分数处于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三)注重企业参与,突出行业特色
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是依托和服务行业、企业办学的,带有很强的专业偏向和行业烙印,在特色文化建设也必然具备明显的行业属性和行业特征,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高职院,在文化建设上就明显有别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此外,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对人的影响,特别是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校园文化也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企业参与,尤其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文化实际需求的毕业生。一是要强化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通过直接进企业,对企业厂景、厂貌、产品、企业精神、制度建设等真实案例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还可将企业的文化成果在学院进行展示,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二是将企业文化的学习纳入到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的机会亲身体验和理解
企业文化;三是以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宣讲企业文化。
(四)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有很强的实践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提出“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确定了“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逐年加大对实践性环节的软硬件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从“基础训练”到“仿真训练”再到“实战训练”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已成为我院办学的鲜明特色,也成为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很广,建设特色文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然而,围绕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最鲜明、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文化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利,金锦华.关于加强高校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2]钟建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研究[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8,(1).
[3]张旭翔,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1).
[4]刘登明.构建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5]秦承敏,郭传金.略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7,(10).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5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3.有助于促进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专业课程中需掌握的内容为主线展开,所有教学内容以专业工作职场要求为核心,将英语教学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不同章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英语知识,而且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大量的灵活运用专业英语的经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有利于完善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6
【摘 要】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的重要举措。搞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军事理论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军事理论教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军事理论课程;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课程,目的是通过军事理论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综合素质。把该课程列入学校入学教育中,对人才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在现今的军事理论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课程教学发展的因素,特别是在仍未成熟的高职高专院校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国防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进行主动探索,同时进行各方面的教学改革。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专门设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负责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包括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实施,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考评,军事活动的开展等。在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中,统一组织重庆通讯学院的老师按照大纲统一施训,对于军事理论课,能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授课,并把军事理论课设为素质教育学分制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体系。
(一)教学管理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军事课设定为必修课,课程建设为教学型,列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合理利用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媒介,采用启发式、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多样,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任课教师应有完整的备课笔记和教案。坚持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制度,加强教学互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另外学校专门开设国防知识教育讲座、法制安全讲座、军事系列电影赏析、主题班会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覆盖学生面达100%;制定了规范的理论教学管理制度,有排课表、检查督导、论文考察和成绩管理工作;军事课列入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规划,作为办学水平评估的内容。学校对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包含军事理论考查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两部分,军事理论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军事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论文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训练态度、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采取专职辅导员兼任的方式组成并成立了专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根据学校学生规模和教师的编制情况,教研室有专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7名,其中,讲师4人,助教3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人,平均年龄30岁。军事理论教师熟悉大纲和教材,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有完备的记录,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国防教育活动。
(三)教学保障
学校拥有多个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可满足200人规模左右学生的开课需要。图书馆配有大量军事理论书籍、期刊,并有电子阅览室,军事类相关书籍。
(四)教学效果
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对军事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所学提交了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论文整体质量良好;认真开展评教活动,学生对军事理论教师的评价基本满意。
(五)特色活动
课外国防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特点鲜明。每一项活动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宣传、有效果、有总结。
通过国防教育板报作品评比、国防教育图片展、学生国防征文活动和小班军训主题班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国防意识进一步提高,在全校形成了“爱我国防、兴我国防”良好国防教育氛围。组织编写军训特色杂志《学军快讯》,每年刊发100余册,该杂志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将“学军”活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从数百篇师生国防教育心得体会中精选纳入其中,以此阐明军训工作的意义,报道军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交流学员参加军训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对军事课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突出教学改革,既是顺应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探索,学校课程建设中也暴露出来诸多问题。
(一)师资配备不均衡的问题
目前学校军事理论课的课堂授课任务基本由兼职军事教师即辅导员来承担,但这些兼职军事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培训,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大纲的把握不够全面,既把握不了课程教学的“宽度”与“深度”,又无法紧跟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较高保证。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军事教师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军事竞赛,慢慢的提交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同时可以聘请专业军事教师担任我校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内容。
(二)军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
军事理论课教学虽然列入了教学计划,但课堂教学学时数上难以保证。二是师资队伍职称、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是科研水平不高,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目标:
1.全面加强军事理论的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2.建立一个适应我校素质教育要求的军事课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军事技能训练的特点,采取技能训练科考核与军事理论考试相结合,对学生的军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军事课教学的特点,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加强教材建设。创造条件,积极参加市内军事理论课教材的编写。
5.根据目前我校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改善军事教师的学缘结构;进一步提高军事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
参考文献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7
1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院自2003年4月开始建设精品课程。200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列为广西高校“重点课程”, 2006年,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的课程建设工作, 学院制订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提出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明确规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评审标准、运行管理、资助和奖励等措施;按照“争创国家级-稳保自治区级-优化校级”的课程建设思路, 争取在2010年建设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以上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以及2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 建设一批课程改革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内容反映市场需求、课程资源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 我院已建设有校级精品课程18门,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 其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已成功入选广西教育厅2009年推荐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录。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累计投入近30万元, 编写并出版有20余部校本教材;在校级精品课程中, 集中了一流的师资力量、形成了教师梯队;精品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历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均获优良以上;充分发挥了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 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然而, 在建设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学院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真正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明显滞后;进行实质的课程建设、理论与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建设, 真正体现行动导向教学思想、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较少;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讨不够深入, 使得精品课程的形式和内涵缺乏和谐与交融, 建设的内涵不到位;建设完成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性不强, 利用率偏低。
为了顺利实现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实现2010年建设成6门以上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的目标, 学院整合了建设力量, 成立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 形成了以课程组成员为核心、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为中心、相关工作小组为协助的建设机制, 迈上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新台阶, 开创了一条精品课程创建的探索之路。
2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建设好这项系统工程, 需要切合高职院校的总体规划、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内涵、科学分工以及教师持续不断的艰苦工作方能实现。
2.1 制定建设方案, 明确建设目标
参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标准, 结合学院课程建设规划, 制定了《2008-2010年加快优质专业与精品课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了建设领导机构, 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创建步骤以及保障措施, 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2.2 下达建设任务, 开展建设工作
学院下达建设任务, 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学系、部根据自身课程建设情况, 提交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统筹审定各系、部的建设计划后, 做好近期和长期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 深入学习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把握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机构成立后, 立即组织了相关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让教师理解精品课程之“精”的内涵, 知晓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的基础上, 明确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设有特色的课程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建设紧跟行业发展前沿的课程内容、突出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优势。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调“双师”结构和教研教改成果。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动力支持, 高水平的主讲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力保障。为此, 学院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和激发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专职教师的教学潜能, 提升自身水平;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结构问题, 从双师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角度重新整合课程组成员;要求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教研和教改活动。
(3)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在创建过程中, 要求课程组以实际应用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职业资格标准作参照, 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指导课程负责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引导教师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4)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建设过程种, 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课程组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转变以课程、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建设“一体化教室”, 采用“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 依托学院精品课程网上建设与申报平台,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5) 注重培育课程特色。精品课程之“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特色鲜明。在建设过程中, 课程组成员及精品课程创建办成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教改、技术服务等方面, 挖掘课程亮点, 培育和提炼课程特色。
2.3 整合学院资源, 支持课程改革建设
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订了《2009年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作攻坚时间安排表》以及《2009年创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工作攻坚时间安排表》, 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分解为多个操作性强的子项目, 并根据建设进度确定完成任务时间;安排相关工作小组或专人负责, 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众志成城, 精品建设出成效
经过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建设,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李向民老师主持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经过自治区教育厅评审, 在全区申报国家级的25门课程中脱颖而出, 成为我区教育厅向教育部推荐7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中的一门, 该课程组正在对申报的材料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争取早日实现我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刘志坚老师支持的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和李战雄老师支持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向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现正等待专家的评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性增强, 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争创自治区精品课程, 经过两次校内的评审, 推荐文桂萍、陈红、李克彬、谢滨老师主持的课程 (共4门) 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工作。精品课程的建设, 已逐步形成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并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
3 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1) 解读高职精品课程的内涵, 也就是深刻理解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的内涵, 即“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而贯穿这“五个一流”的精神主线, 也就是精品课程的教学思想, 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行为上的特征就是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
(2) 要进一步提炼课程特色。精品课程就是在质量上追求“精”, 在综合性上体现“品”。课程特色就是反映某学科、专业在长期办学和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独特风格, 而风格源于创新。因此, 精品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课程建设就要结合实际, 不断的积累和总结, 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 授课对象的研究, 专业定位等方面来考虑该课程的核心“竞争点”, 从而凸现其特色。当然, 特色与创新根植于改革与实践, 惟有改革实践与创新, 方显“本”色、“特”色。课程特色最终还是落实在教学目标的落实, 要有效的反应在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上。
(3) 要进一步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 打造特色与标志性成果。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 但衡量课程的精品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其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声望、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质和质量, 并且在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鲜明特色, 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精品课程建设中, 教学论文和教学科研项目是反映教学研究的亮点, 应大力提倡和支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 反思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为创建精品课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4) 继续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情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就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紧紧把握住这条主线,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 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 课程组要继续以工程过程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构建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平台;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校任务。
(5) 科学规划, 继续坚持课程建设, 保证课程的先进性。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专业特点。努力完善教学内容和课题体系的改革建设, 结合工程实践不断修订、编写教材;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启用的条件下, 尽快实训交互式网络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长效。无论建设的条件、现状、环境如何, 都应坚定不移的建设下去,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充实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为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新的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阐述了探索精品课程建设之路, 提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8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科研引领;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问题解决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全面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水平,江苏省创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示范专业,并且在职业学校星级评估中专业建设水平作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质量和品质,所有这些都得益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政策指导。2005年江苏出台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全面吹响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其根本的目的在于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教育的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要求。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作为一所江苏省首批升格成立的专门培养五年制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校,依照课程改革的政策条件与要求,在课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与研究活动,全面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了一大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的技能型人才,这些都离不开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与推进。
1.科研引领促进了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除国家政策的引导之外,作为学校本身必须增强社会的影响力,首先要吸引企业的眼球,让企业需要用技能型人才时想到的是到职业学校来招人,学校正是在此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科研工作为抓手,扩大职业教育影响,树立学校品牌,吸引广大考生到学校学习就业技能,实现职教富民,解决平民的就业问题。因此,学校在2005年就向教育厅申请立项了两个专业(岩土工程技术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实验与研究课题,结合社会用人单的具体情况和就业需求开展实证性研究,研究的主旨是如何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根据学生家长的期望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科研力量上专门成立优秀人员组成的团队,邀请了企业专家加盟促进研究,并且在经费上予以充分保障,经过广泛大量的社会调研活动和数据资料的汇总整理,用科学方法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其主要依据是用人单位的技术与生产发展水平要求以及科技进步的要求,听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让专业课程标准得以优化与修订。
2.示范专业建设为抓手促进了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也是江苏省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示范专业建设的标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标杆性。学校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始终以内涵建设为目标,示范专业建设创建为抓手,促进了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示范专业创建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示范专业的基本要求,所有示范专业创建的成功都离不开专业建设专家团队的智慧和指导。每年,我们都会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梳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听取企业专家的咨询与指导,继而作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订,尤其是在课程的具体内涵上一定要引进当前先进科技和生产力内容,让示范专业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先进的最前沿,以保持示范专业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3.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标志,在技能大赛中优良表现的则是技能型突出人才,我们不但要培养技能型突出人才,更要培养大量技能型高水平的通用人才,以适应就业时“首岗适应,转岗有路”的发展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学校教学基本条件的创设标准和基本要求是促进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保障,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物质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专业理论与实践动手相结合,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中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途径。
学校为促进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的转变,下大力气,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近两年,自筹资金1500万元,外加国家财政支持、省级财政扶持700万元,总共达到2300万元,建设了校内专业实训基地5个,实训实验场所(室)100多个,有力地保障了教学实训和技能训练的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注意吸收兄弟学校和生产企业的建设意见,并且引进企业参与共同建设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商务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结合商务活动建设成仿真企业型商务活动中心开展有效教学工作;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仿真旅游餐厅开展实训与真实服务;岩土工程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基地建设,并参加真实生产经营实践活动,降低材料消耗促进质量意识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每年形成产值100多万的经济效益;电子工程类专业与企业相结合,完成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形成了企业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氛围;计算机专业和企业结合开展动漫设计与创新活动(创新工作室模式)也取得成效;建筑类专业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成立模拟公司,为校内常规建设与建筑维护、保养提供服务,实现技能与效益双丰收。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的转变为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面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4.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是要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校内教学实训基地解决基本能力的培养培训,要做到与企业相融合就离不开校企合作,这已是所有职业学校的共识,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性和经济社会情况的差异性,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所不同,学校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形式是有些专业把企业引进学校的实训基地,将企业融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在满足企业生产的同时,无条件为教学实训服务,为技能考核服务。目前,学校有三个企业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紧密相连,他们是电子类专业引进南京爱苏电子有限公司;建筑方面的江苏祥瑞检测试验有限公司;旅游管理方面的南京德高旅行社南京工程分公司,这种平台的构建解决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形成了企业文化与职业氛围的环境创设;第二种形式是企业提供一定的设备赞助,在学校设立培训中心,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接受企业课程,提前让学生接受企业的文化思想和技术,与今后就业相联系。
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为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改革了教学方法,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与必经之路,必须大力推广与实施。
5.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要用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学校虽然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加大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力度,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迎接“十二五”到来之际,如何在全面贯彻国家和地方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进程中,特别是适应江苏的实际,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加以探索与思考,存在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笔者认为,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仍然要用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首先,要解决教育公平中的“大锅饭”问题。职业学校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各个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成,随着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要让广大的适龄青年接受优质资源的教育,对于一些较差的教育资源由于当前生源的下降,必须通过结构调整加以优化,根据地区和专业类别的不同以及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加大重点投入,用教育质量这个尺子加以度量,发挥市场引导机制的杠杆作用,让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专业与市场的适应能力要不断加以提升,用改革的方式对专业不断加以改造,特别是企业的介入至关重要,企业的生产在不断地升级改造,专业的课程也必须给予优化与升级,这样让学校专业发展与企业生产发展同步提升。
第三,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教师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始终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开展教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是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建立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力量。
第四,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能力是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有力保障,只有职业教育的发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才变得有意义,才有价值,否则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将成为无本之木。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多元功能发挥的问题,职业教育体系中也包含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的范畴,专业功能的体现要有广泛性与课程结构的可变性相结合,真正实现模块化教育与培训结合的社会功能。
第五,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要切实解决好“平台”的建设问题,专业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业与职业的发展与变革,课程建设与改革一定要与专业建设的平台相适应,课程结构是专业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本身是与专业的发展要求相匹配的,课程内容更是离不开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一切课程的建设标准均应与专业建设标准相“吻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推荐阅读:
高职《园艺植物保护》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2-17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12-04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09-02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05-17
高职城镇规划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再思考07-23
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方法08-01
浅谈高职师范教育专业(大专)考试改革思考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