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边界(共4篇)
行业的边界 篇1
摘要:非财务信息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其概念却长期存在争议。银行业的信息透明度要求更高, 对其非财务信息内容边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互为补集的关系基础上, 以全部报告信息为全集确定了非财务信息的边界, 并针对银行业的特点对其内容进行了调整。
关键词:银行,非财务信息,内容边界
信息披露是企业与投资者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投资决策虽主要依赖于财务信息, 但财务信息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银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信息透明度高于一般企业, 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层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投资者的判断, 对银行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影响。在理论研究上, 非财务信息的内容特别是银行业非财务信息的内容缺乏科学统一的界定, 难以发挥规范非财务信息披露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该领域的研究可以促进银行披露行为的规范,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的、可靠的非财务信息, 对上市银行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 以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一、非财务信息内容边界研究综述
非财务信息的概念范围一直存在争议, 有关其概念内容的研究呈现出两种思路:一种是罗列其所涵盖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从其与财务信息的关系入手, 以类似于排除法的思路确定其范围边界。大多数研究都是绕过非财务信息的定义来直接讨论非财务信息的内容,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FASB在《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指出, 只有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一个项目才能予以确认进入报表;而那些不满足条件被排斥在财务报表之外的、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信息就可以定义为非财务信息。可以理解为, 非财务信息不单由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在1994年的研究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提出企业应披露的非财务信息包括经营业绩信息、企业管理当局对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前瞻性信息、有关股东、管理人员的信息和背景信息。FASB在2001年的《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透视日益增加的自愿披露》的报告中基本赞同了这一观点。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发布的S-K规程采用列举的方法详细规定了报表必须提供的非财务信息。SEC的S-K规程是目前关于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最规范的规章, 但在其中并没有全面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要求。
安永于1998年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列举出了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关注的非财务信息。包括管理层质量、新产品开发、市场状况、公司文化、薪酬政策、与投资者的交流、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8类40种。但安永并没有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非财务信息的定义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忽略了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非财务信息。
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97年发表的一份《报告非财务信息》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广义的非财务信息是指除财务报表和相关附注以外的所有信息, 包括叙述性信息和量化的非财务信息, 如经营比率、存货数量和雇员数量。
Meek (1995) 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概括为三大类:公司战略信息、扩展性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扩展性财务信息主要是指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收入表及现金流量表包含的基本信息以外的财务信息, 如分部财务信息、无形资产信息等。扩展性财务信息是对通行会计报告系统所产生的财务信息的扩充。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公司背景、生产运作、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信息。
2、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吴联生 (2001) 在对会计信息的范围进行界定的同时提出非财务信息。他认为, “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是会计信息, 它比财务信息的范围要广, 它既包括财务信息, 又包括非财务信息。但它仅仅局限于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特定企业的信息, 并不涉及所有信息”。张绪军 (2003) 认为, 会计信息从内容上看, 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是经济活动中有关财务活动的运动状况、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与财务信息相对应的信息为非财务信息。李晓龙 (2005) 提出, “财务信息是以过去引起公司权利和义务变化的交易和事项为对象, 经过财务会计系统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而产生的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信息。进入财务会计系统计量的信息必须符合严格标准, 而那些不满足条件而未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信息就可以定义为非财务信息”。
马连福在2006—2008年期间对投资者关系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指标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采用列举方式分析非财务信息的内容方面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王蕙芳 (2006) 提出了在财务报告框架下的非财务信息的定义:非财务信息是指不以货币计量的, 与企业财务状况不存在直接关系, 但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 无法进入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和计量但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各种信息。耿黎 (2008) 认为会计信息应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是指那些完全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可靠性、相关性的, 能够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进入财务报表的信息, 以及附注中的解释说明和由财务报表扩展而来的信息。非财务信息是指与财务信息相对应的, 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 与利益相关人相关的, 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约束的信息。
二、非财务信息的内容边界
从上文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者赞同“会计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观点, 并默认了“非黑即白”的逻辑, 即非财务信息就字面意思理解应为财务信息的补集。但非财务信息是否只有会计信息中的这一部分, 会计信息之外是否还有应列为非财务信息的内容呢?笔者的观点是, 会计系统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 但非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不应局限于会计系统, 该信息的全集不应局限于会计信息。从FASB对非财务信息的定义中也可看出, 非财务信息并不单由会计系统产生。在企业报告内容日益扩充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被纳入报告的范畴。一些已经达成共识的非财务信息内容, 如董事监事的背景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等, 其提供的主体并非会计系统, 也很难理解为会计信息。也就是说, 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互为补集, 但全集为整个企业报告信息。
在假设整个企业报告信息为全集的情况下, 考虑以往的研究结果, 根据非财务信息的特点, 可以将非财务信息定义分为核心和外延两个层次, 具体内容见图1。
非财务信息的核心信息是指以会计信息为全集情况下的财务信息的补集, 该部分信息与企业财务状况不直接相关, 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 无法进入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和计量, 但有助于使用者理解企业财务状况, 其基本载体为报表附注等。非财务信息的外延信息是在以企业报告信息为全集的情况下, 即企业报告信息里除会计信息以外的部分, 基本上涵盖了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 包括各种生产经营的历史信息以及预测性战略信息。
基于以上分析, 非财务信息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 背景信息:企业经营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企业经营活动和资产的范围与内容, 所处行业的特点、产品生命周期及产品结构。第二, 经营业绩说明:经营活动指标、成本指标、关键经营业务指标、关键资源数量与质量指标。第三, 管理部门的分析与讨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变化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四, 前瞻性信息: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管理者的计划, 包括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将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与风险进行比较。第五, 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指标, 包括资源、环境等信息;人力资源信息, 如企业员工构成、员工安全和健康信息以及培训、福利和社会保障信息;企业经营对当地的影响, 包括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提供就业机会等。第六, 核心竞争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能力、员工能力、资源利用情况。
三、上市银行业非财务信息的特点
上市银行作为区别于一般上市公司的特殊企业, 在提供非财务信息时, 会有一些调整和变动。第一部分的背景信息应加大对资本充足率及结构的披露。第二部分的经营信息中的产品信息应主要考虑贷款及其他业务的披露, 并强调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的清收。
此外, 内部控制和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部分, 该部分包括各种风险水平、应对的措施及表外业务的披露。风险水平已经得到监管层的重视并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中加以规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财务具有自由度大、透明度差的特点, 其实质是或有事项, 银行最终到底是否发生损失或收益, 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证实。类似于备有信用证的担保和承诺事项均需对其性质、涉及的金额、发生的条件及概率进行分析并加以披露。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增强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原则,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此问题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另外, 商业银行也要考虑社会责任问题, 如绿色信贷和赤道原则的执行等。
经过调整后的银行业非财务信息内容可通过实证及调查等方法确定其受投资者重视的程度并加以排序。由于非财务信息的很多内容并非强制披露, 属于自愿披露的范畴, 这会对银行业信息披露的方向起到一定的参考, 也是该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绪军:财务报告中的非财务信息概述[J].财会月刊, 2003 (3) .
[3]耿黎:非财务信息概念及披露内容刍议[J].财会通讯, 2008 (7) .
[4]马连福、赵颖:国外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 2007 (7) .
[5]李晓龙: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及规范问题探析[J].财务与会计, 2005 (3) .
行业的边界 篇2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10,11]是由Wolf和Song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半解析算法.该方法首先将有限域边界沿径向外层克隆一个内外边界相似的边界单元,然后基于相似中心和比例边界坐标变换,将标准坐标下的无限域波动方程变换为比例边界坐标方程,最后采用与有限单元法相同的加权余量法或虚功原理建立半解析的比例边界有限元方程以及动力刚度方程.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结合了有限元、边界元法的优点,边界按有限元进行离散,分析问题的维数降低一维,并自动满足无限远处的辐射条件,在解决无限域问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在文献[12-13]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局部的高阶透射边界,其中采用改进的连分式法求解无限域的动力刚度矩阵.然后,讨论了该高阶边界的稳定性问题及处理措施.最后,通过两个数值算例说明了该高阶边界的精确性.
1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位移控制方程
根据弹性动力学方程和比例边界坐标变换,可以推导出二维、三维的SBFEM位移控制方程[10,11]为
式中,s=2,3分别表示二维、三维情况;u(ξ)为比例边界坐标系中的位移向量;系数矩阵表示为
式中,B1,B2为应变-位移关系矩阵;D为弹性矩阵;J为边界上的雅可比矩阵;N为形函数;ρ为质量密度.
式(2)中的系数矩阵与ξ无关,它们只依赖于子域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参数.E0,E1和E2类似有限元法中的刚度矩阵,M0类似质量矩阵.可以证明[10,11],E0和M0是正定矩阵,E2是半正定矩阵,E1是非对称矩阵.
2 高阶透射边界的建立
2.1 高阶透射边界
采用无限域动力刚度矩阵S∞(ω)表示的比例边界有限元方程[10,11]为
式(3)在整体上是严格的,是以动力刚度矩阵S∞(ω)为未知量关于ω的一阶常微分方程,可以采用龙格-库塔法[10]在频域内求出其半解析解.
无限域动力刚度矩阵S∞(ω)采用以下的连分式展开进行求解,即
式中,K∞和C∞为无限域的常数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Y0(i)和Y1(i)为常数矩阵;i=1,2,···,Mcf,Mcf为无限域的连分式展开阶数,当逐渐增大该阶数时,该算法可以在全频域范围内快速逼近准确解.
将式(4)代入式(3)中展开,关于(iω)0,iω和(iω)2项的系数矩阵为0时等式才成立,可分别求得C∞和K∞;然后结合式(5)建立递推关系,可依次求得Y1(i)和Y0(i),其计算过程详见文献[12-13].最初采用连分式法求解动力刚度矩阵时,选取Xu(i)=I,I为单位矩阵.对于自由度较少并且连分式阶数较低时,该算法能保持稳定;但对于自由度较多的系统当连分式阶数逐渐增大时,该算法可能会造成矩阵病态,求解结果甚至是错误的.Xu(i)的引入是为了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称为改进的连分式法,采用LDLT分解[13]求解Xu(i).
根据边界ξ=1上的力-位移关系和引入辅助变量,得到一个表示外力载荷幅值与边界位移幅值关系的频域表达式[13],然后变换到时域建立了无限域时域分析的高阶透射边界,即
其中,系数矩阵Ku和Cu,待求向量z(t)以及右端载荷向量f(t)分别表示为
式中,Ku是无限域广义的刚度矩阵,为三块对角矩阵,主对角块由K∞和Y0(i)组成,次对角块由-Xu(i)及其转置矩阵填充.Cu是无限域广义的阻尼矩阵,为由C∞和Y1(i)组成的块对角矩阵.若结构自由度大小为nd,则Ku和Cu矩阵维数为[(Mcf+1)nd]×[(Mcf+1)nd].同时,由于系数矩阵K∞,C∞,Y0(i)和Y1(i)都是对称的,所以Ku和Cu是对称并且是稀疏的.实际编程计算时,根据稀疏矩阵性质,可以减小矩阵存储量,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ub为高阶边界的位移向量,v(i)为辅助变量,R(t)为载荷矩阵.
2.2 稳定性措施
式(6)表示为一阶常微分方程组,其稳定性取决于其系数矩阵的广义特征值问题,即
其中,λ为矩阵B和A的广义特征值,λ=λr+iλi,λr和λi分别为特征值的实部和虚部;为对应的特征向量.
若λr0,式(8)中的响应z呈指数级衰减,表明系统是稳定的;反之,若λr>0,响应z则呈指数级增长,计算结果发散,表明系统存在虚假模态,是不稳定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系统稳定.本文采用的是移谱法(spectral shifting technique)[14,15],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特征值λj为正实数;(2)特征值λj为实部为正的复数.通过对刚度矩阵B作如下修正来实现,即
式中,zj为正实数特征值λj对应的特征向量;Zj为复数特征值λj对应特征向量zj的实部和虚部组成的矩阵,即Zj=[Re(zj)Im(zj)];εj为选择参数.
文献[14-15]中证明,只要选取
即可保证在不改变系统的模态阶数及正常模态的特征值的前提下,将含有正实部的特征值移动到复平面的负半轴.本文算法是在Matlab R2009b软件包中完成的.
3 算例分析
3.1 算例1:半无限楔形体平面内波动
考察如图1所示的二维楔形体,模型尺寸为x1=b,,x2=b,y2=0,其中b=1 m.介质的力学参数为:剪切模量为G=1 Pa,质量密度为ρ=1 kg/m3,泊松比为ν=0.25.假定在关键点1处施加集中力P(t),该载荷时程呈三角形变化,如式(11)所示
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采用1个8结点的高阶单元[16]进行离散,共8个结点16个自由度,相似中心位于坐标原点O处,SBFE(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网格如图2所示.采用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分析时各边界自由.
为了说明高阶透射边界的精确性,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扩展的网格进行了分析,有限元网格采用8结点四边形单元离散,共划分了2 000个单元6 241个结点,限于篇幅本文未给出网格图.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为最外层的竖直边界固定,其余边界自由.时域计算总时间为20 s,积分步长为∆t=0.02 s.
将稳定性措施前后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观测点3的水平位移为例,如图3所示.采取稳定性措施前其位移响应是发散的,而采用了移谱法后消除了系统的虚假模态,其位移响应是收敛的.可以看出,本文的稳定性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稳定性措施后的观测点1和3的水平向位移时程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高阶边界(Mcf=15)的结果精度略差,若逐渐增大连分式展开的阶数,高阶透射边界(Mcf=20)的结果与扩展边界的结果吻合得很好.
3.2 算例2:半圆形河谷平面内波动
考虑如图5所示的半圆形河谷,其半径b=1 m.介质的力学参数为:剪切模量为G=1 Pa,质量密度为ρ=1 kg/m3,泊松比为ν=0.25.假定在A点作用竖直向下的力P(t),其随时间变化见式(11).
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采用4个8结点的高阶单元进行离散,共29个结点58个自由度,相似中心位于坐标原点O处,SBFE网格如图6所示;比例边界有限元分析时各边界自由.
同理,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扩展的网格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对称性,有限元模型选取半圆形河谷的1/2.有限元网格采用8结点四边形单元离散,共划分了3 000个单元9 221个结点;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为最外层的弧形边界固定,另一垂直边界考虑为对称约束.时域计算总时间为20 s,积分步长为∆t=0.02 s.
观测点A和B的竖向位移时程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高阶透射边界(Mcf=12)的结果与有限元扩展边界的结果基本一致,若继续增大连分式展开的阶数,高阶边界的结果将更精确.
4 结语
政府的边界 篇3
《风马牛》2014年4月
做房地产的,到哪都碰到政府,但是政府的边界在哪里?第一个是我们讲的公共服务,马航的飞机去哪了?这事政府得管,这叫公共服务;雾霾也就是环境空气,这件事属于公共产品,政府要管;社会治安属于政府要管的,这叫公共服务。总之我们讲,政府的公共服务就是国防、公民的安全、环保、医疗还有教育等等,这就叫公共服务。政府应该去哪?应该去这儿。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政府长期以来是两只手,我们另一只手在搞GDP,怎么搞呢?就是建新城、搞新区,然后把地价搞高,结果导致我们眼前的地价就高了未来政府的边界应该在公共服务,适当的宏观调控以及改革的顶层设计,对于政企关系的前景,已经有三个向好的现象,一是去工商局注册公司的人在增加。二是公务员考试规模缩小。第三个现象很有趣,理工男开始有钱和有前途。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越来越好,自由竞争的制度设计越来越好。
没有边界的城市 篇4
马可·波罗曾经在13世纪的一个傍晚, 在西湖的游舫上眺望他魂牵梦萦的杭州:“伫立在离岸一定距离的船上, 可以看到整个宏伟、瑰丽的城市和它的宫殿、庙宇、寺院、花园, 以及长在小道旁的参天大树等。”
1793年, 马戛尔尼伯爵率领一个庞大的英国特使团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北京城, 觐见乾隆皇帝。英国特使团中有一个名叫威廉·亚历山大的随行画家以传神的画笔记录了中国的民俗、服饰、大运河和建筑。威严而壮观的北京城墙和城门自然也是他着力描绘和刻画的对象之一。他所绘制的北京西直门威武雄壮, 在其后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成了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的化身。
中国城市的形状, 在历史上也就是城墙的形状。因为中国城市大都有城墙, 长期以来城墙所圈定的范围也就是市区, 市区很少越出城墙。
闭合状、有边界的城池, 构成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城市生活和城市观。中国传统城市是坚固堡垒和政治中心, 而且在皇权至上的年代, 城市的精神意义已经超越了城墙、宫殿和人群, 直接上升为国家权力的实体象征, 中国历代的王朝更迭, 其崩溃的转折点, 就是皇都的沦陷, 这一点与欧洲城市的独立自主发展有明显的不同。为了维护统治的安全, 加强对城市的控制和主权是城市管理者的第一要务, 于是, 封闭性就成为中国城市的固有特征。
关于中国传统城市的封闭结构, 大多学者持否定与批判的态度, 一方面, 认为城市的封闭结构阻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 城市的封闭结构是政治的产物, 过于严格的管理不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实际上, 自汉代开始, 以封闭形式存在的城市, 却是帝国开放和发达的源泉。例如, 唐朝的长安、洛阳、泉州、宜州和扬州, 因为其商业的发达使得唐朝的城市更加具有吸引力, 很多胡商和使节在唐朝各个城市定居。如何在大城市的繁杂格局中统一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充分维护和发展城市中各个区域、各种文化、各种人群的多样性和各自特性, 这个问题是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1961年在《城市发展史》中提出的。实际上, 在唐代, 伴随着大城市的出现, 这些问题也显现了出来, 然而唐朝的大城市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昌盛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如此的。
南宋定都临安后, 大约花了二十年时间, 致力于宫殿郊庙建设, 形成方圆九里的宫城, 又进一步扩建外城。但由于各种原因, 西湖并没有被括进临安城圈。西湖仍然是西湖, 虽在城墙之外, 却成为杭州不可分割的部分。享受灯火楼台、夜夜笙歌的达官贵人, 也绝不认为自己住在城外就成了乡下人。
有意思的是, 时间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 中国的城市早已抛弃了封闭的城墙, 以无限的姿态每天在不停生长, 但几乎所有的新建的城市社区、城市综合体却以一种封闭的围和姿态出现——围和型的商品房小区, 几乎是规划布局的首选。而且, 大型的小区都叫“造城”, 其名称也必然有“城”出现。或许, 缺乏安全感, 一直是中国城市和建筑摆脱不了的精神枷锁。
20世纪来临之后, 恍惚在一夜之间, 战争、革命和中国人对于现代性的疯狂热衷, 使得原本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的众多城池消失殆尽。1957年, 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热火朝天地拆除, 当时, 举国大跃进, 欢庆封建糟粕的消失, 但最伤心的一个人却是名为梁思成的建筑学家。1944年—1945年, 在美军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要全面摧毁日本的时候, 梁思成曾力劝美国不要轰炸保有大量日本古代建筑及艺术国宝的奈良和京都。于是, 在二战将要结束之时, 美军在日本110多座城市狂丢炸弹和燃烧弹, 但奈良和京都却得以幸存。而此次, 在他自己的国度, 他没能保留住北京城墙——曾经被举世公认的世界城市瑰宝, 代表中国城市典范的象征。
人们拆掉城墙, 企图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表达这个国家的开放。一个城市没有边界的时代到来了。
而到了20世纪末期, “后现代性”来临, 人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涂抹”, 抹去一切无法与国际接轨的东西。旧城更新改造也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需要, 过去人们信仰的是“形式服从功能”, 今天开始遵从:生活服从规划, 生活服从建筑 (life follows architecture) 。
古老的中国城市, 因为边界的存在, 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GDP、土地财政、工业发展、人口急剧膨胀的需求, 超越边界成了新城市首要的任务。1999年11月11日夜, 襄樊市的千年古城墙惨遭摧毁, 郑孝燮、罗哲文等专家称此为20世纪末恶劣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事件。
吊诡的是, 到了21世纪, 那些被无情拆除的城市边界, 一夜之间又开始回到人们的眼前。在“摊大饼”发展的城市里, 人们疯狂过后才发现, 自己的城市没有记忆, 没有历史。更为重要的是, 国际上已经不再把GDP和经济作为衡量城市的唯一标准, 而是注重于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对历史的保护, 于是, 为了接轨国际, 为了申遗, 把那些推倒的城墙重新再立起来, 成为喧嚣一时的共识。在南京, 被拆掉的曾经的25.091公里长, 有4座明代城门、2座清代城门、2座民国城门、1座水关, 总长度为世界第一的城墙, 开始重新修复。2010年, 经过几年维修, 南京明城墙修复了691米, 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南京市政府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以上, 如果加上城墙周边拆迁, 投入资金四五个亿, 修缮保护费用超过前50年的总和。
人口涌向郊区建房, “吃”掉大量农田, 城市越“跑”越远, 导致能耗过多、上班路程太长等“摊大饼”的城市病接踵而来。我们推掉数千年来的城市边界, 以为可以把无数的“国际化大都市”安置在这个庞大的国家;我们众多的城市群, 更是让城市的边界模糊不堪。回过头来, 欧洲却正在用“紧凑发展”的模式, 保留老城的边界, 令许多历史城镇保持了其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 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美国人因此取法欧洲, 在2000年提出了“精明增长” (smart growth) 的概念:在现有的城市边界基础上, 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 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其实,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同样面临过城市蔓延和低密度无序扩张吞噬自然景观、农田资源等问题。“边界管制”也成为这些国家管理城市蔓延的一个重要工具, 英国的伦敦绿带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伦敦就提出用绿带阻止城市蔓延, 在伦敦周围形成了2000多平方公里的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