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

2024-07-03

《画像》(精选10篇)

《画像》 篇1

画像石与画像砖是汉代遗留下来的最美的一种艺术品, 也是汉代遗存数量最多的实物, 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表现内容相当广泛, 画面复杂, 题材多样, 在我国美术史上, 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称南阳汉画像石为“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 并断言“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光辉”。

汉画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从各个层面, 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面貌。在艺术手法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大胆幻想, 大胆取舍, 无拘无束, 自由纯朴而活泼奔放, 充满朴素的情韵和古拙的气势, 显示出永恒的生命力, 为后人惊叹不已。

车马在中国古代有很特殊的地位。先秦时期, 车马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力量的标尺, 一车御四马称为“一乘”。因此具有军事实力的强国, 便被形容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而作为组成车马的马, 有很多作为人的借喻, 如善识千里马的伯乐等常被比做善识人才者, 所以, 千里马便成为人才的代名词。进入秦汉后, 虽然车马数量的多寡仍在一段时间内作为衡量国力的尺度, 但由于骑兵这一兵种的迅速发展, 兵马的多寡逐渐取代了以“乘”为单位的计量方法。

车马观念发生根本改变的时期是汉代。汉初时以显示军事力量为目的, 到西汉中期以后则作为财富或地位的象征。从秦末楚汉之争到汉代立国后, 直到汉景帝前期, 社会要么处于战争时期, 要么处于临战时期, 这种现实使得军事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兵车兵马正是军事力量最直接的象征, 这一点从陕西咸阳、临潼、西安, 江苏徐州, 湖南长沙, 湖北江陵等地区的秦至西汉前期的墓葬出土物中可得到印证。这些墓葬中出土的俑或帛画凡是表现为车马者, 多是作为实战用的兵车兵马。从西汉中期开始, 俑也好, 画也罢, 表现为车马者, 多是非实战用的仪仗车马或护卫车马。汉朝经文、景之治, 到汉武帝时国力大增, 阡陌之间牛马成群, 车马再也不是奢侈之物。此时衡量人的身份的标准, 不是有马无马, 而是马的多寡好坏。《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的连骑母马都不能参加聚会的现象, 便是这种以马代表身份的典型例子。汉代车马观念变化的另一个方面, 是将马从车马中分离出来。当然这一变化有先秦“千里马”认识的一种延续, 但更为重要的, 是汉武帝时对西域所谓“天马”、“汗血马”的偏爱和孜孜以求。汉武帝从军事需要和改良中国马种两个角度出发, 发动了以获得大宛良种马为名的对西域的战争, 并将良马的到来视为汉王朝国威的象征。由于汉武帝对马的过度追求, 汉武以后, 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爱马风潮。这种风潮, 体现在升仙求长生中, 是各种形式的天马;体现在世间生活中, 多为车骑出行和田猎出行。如皇帝大家出行, “备千乘万骑”[1]29。东汉明帝时, 百官上朝, “车如流水, 马若飞龙”[2]31。在京师以外的地方, 太守一类人出门, 也是“鲜车怒马, 驰行于市”[2]31, 这些内容大量存在于画像砖画像石中。

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代步工具。据说夏代奚仲发明了车, 商周以来成了进行车战的主要工具。从考古资料看, 至商代已出现较为定型的车, 发展到汉代, 已从用途、尺寸等方面给予较细、较明确的分类, 等级关系也很繁杂。其中, 车马出行算是最能体现汉代封建地主阶级身份的画面了。

从汉画像所表现或记录来看, 车画像主要有下列这些。

驷马安车, 是四马共拉一辆车;专指坐乘之车。此种图像多见于山东地区, 四川、陕北、河南不易见到。在汉代, 驷马安车是太守以上高官乘坐的。《续汉书·舆服志》说:“天子驾六, 余皆驾四。”许慎《说文》讲:“诸侯及卿驾驷。”[3]64

轺车, 车座厢四面敞露, 又称“遥车”;指人坐车上能四顾, 看得远。轺车比较轻便;多用一马为驾, 车厢小, 车速快, 是汉代常用之车。刘熙《释名·释车》说:“轺车, 轺, 遥也, 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司马贞《索隐》说:“为轻车, 一马车也。”[4]48

(3车、辎车:都是施有车衣的车, 往往为王室、官吏或豪强地主家妇女们及老弱病残者所乘坐。画像石上常见此种车的图像。辎车, 四面车厢封闭严密, 后开门, 两侧有窗, 多为妇女乘坐。 (3车, 类似辎车;区别仅仅是辎车车厢后有后辕而 (3车车厢后无后辕。

轓车、轩车:轓车, 轺车驾一对车耳即为轓车。这对车耳多呈长方形;外侧有垂下的边板, 即作车轮顶部的隔泥板用, 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如二千石官吏的两车耳均为红色, 而千石至六百石的官吏则只有在左车耳上涂有红色。轩车, 轺车施帷, 车侧的屏蔽安装不到车顶, 在车盖与屏蔽之间留有一条狭长的缝隙。此种车见于山东肥城栾镇村画像石。

柴车、轻车:柴车是平民百姓坐的车, 顾名思义, 是可以装柴草之车。汉画像中, 有的车无车盖无前后左右的屏蔽, 只一个简单的车厢。这种车大约就是柴车。如山东邹县城关以画像是, 尚有一辆马拉的车, 上坐二人, 无盖无屏蔽, 应是柴车。

牛车:汉画像石上, 牛车的图像不少。马价昂贵, 牛价便宜;马拉的车快, 牛拉的车慢, 故富人多乘马拉车, 而贫者一般乘牛车。《汉书·食货志》说, 由于汉初经济凋敝,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4]49。武梁祠画像中有一辆牛车, 车盖是卷蓬式的。上方有一题榜, 曰:“处士”。古代称有学行之士而隐居不士者为处士。处士乘牛车, 是因为处士无官职。

斧车:在车的坐厢中竖立大斧之车。斧车是公卿以下, 县令以上出行时用为前导之车。

此外还有容车、辒辌车、大车、独轮车等等, 在汉画像砖石中均有记载。

以上这些都是表现汉代现实生活中的车的画像, 但由于砖石画像这种创作材质及其创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限制, 并不能很好地将车的细微之处的特征表现出来, 或者有些当时现实生活中的车并不适合进入画像行列。所以, 现在出土的砖石画像上的车与文献记载的以及当时现实生活中的车是有出入的, 但这并不影响砖石画像的历史价值。

马在汉画像中最常见。由于车马行列是用来表示墓主身份的, 在画像中十分普遍, 所以汉画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古代优秀的良马形象, 如大宛马。记载上说在两耳之间长有一角状肉冠, 称为“肉角”或“肉鬃”。大宛马的这种特征, 在砖石画像中也时有表现。汉画像石上的马, 刻得非常生动活泼, 矫健异常。作者善于在不同的场合, 作不同的刻画:如在一般的车即行列中, 往往将马刻得异常的肥壮, 而腿则刻得纤细一些;但在奔驰作战的场面中, 则往往将马刻得匀称、瘦削, 腿部粗壮有力。

汉代在对马的描绘中, 追求马的美的规范, 如小头、细腿、大蹄、饱满壮实的颈、胸、臀, 这是见诸于各地画像砖中的一种健壮、精干、充满了力量的良马形象。在马与马的组合上, 砖石画像中有很多出色的作品:如南阳田猎出行、成都羊子山1号墓车马出行石刻、成都车马过桥画像砖、徐州铜楼车马出行石刻、山东嘉祥武氏祠、长青郭巨祠车马出行石刻、四川德阳东汉时期四骑吏画像砖等等, 都是以充满力量感的马为主体的壮观场面, 同时又一个地区一个风格, 一个地区一种独特的表现。

汉代砖石画像中的车马画像还广泛地存在于其他的内容题材中, 比如在百戏题材中,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中出土的“骑术”画像时, 表现了马在飞奔过程中, 人的骑术的高超技艺。在四川成都出土的一块画像砖上摹刻着一对整齐的马术方阵, 马的姿态整齐划一, 雕刻技法为减地阳线刻。在狩猎、会见等生活类题材中车马的出现也是很多的, 在四川彭县、大邑、成都等地出土的各种车画像砖, 内容、风格大同小异。马匹矫健生动, 姿态优美, 四蹄飞扬, 展现了轻快迅捷的奔驰场面, 充分表现出汉代艺匠对马形态的高度写实能力。

汉代的石刻画像风格多样, 或厚重饱满, 或热烈奔放, 或拙朴浑壮, 或刚劲有力, 面目纷呈, 各臻其妙。但总的来看都能给人以大度朴实, 深沉雄壮的美感, 显示了匠师们的创造力和汉代艺术所特有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2]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 1982.

[3]李献奇.画像砖·石刻·墓志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4]信立祥.汉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考[J].东南文化, 1999 (1) .

《画像》 篇2

一、馆藏龙虎纹画像石、砖简介

1.青龙白虎墓门画像石。为一组,共两块,左为青龙图案右为白虎图案。这两块尺寸相同,长146厘米,宽67厘米,厚13厘米,平面为长方形。左门扉的左侧上部饰一矮圆柱形立柱以固定门扉。面依石形浅浮雕宽长方形框,内满雕飞龙纹,龙头部较长,若马首,眼部呈杏核状,口部大张,上唇外翻,下唇勾卷,头上有角,身生双翼,走兽般四肢,左前肢前伸,其余紧抓地面,爪为三爪,长尾翻卷(见图4)。右门扉的结构同左门扉一致,内刻白虎图案,虎怒目圆睁,张嘴,身生双翼,长尾上翘,呈欲腾飞状(见图5)。

2.羽人戏龙虎门柱画像石。长112厘米,宽37厘米,厚27厘米。平面长方形。面依石形浅浮雕长方形框,内浅浮雕一龙一虎紧紧交缠在一起的纹饰,耳鬓厮磨,甚为亲密。龙、虎前有一身生羽毛之人,双手上扬似做引导状。

3.龙虎纹画像砖。长35厘米,宽14厘米,厚5厘米。长方体。两短侧面以榫卯相啮合。一长侧面模印方框纹,中部以长方形穿环纹分隔为两个区:一区模印飞龙纹,龙昂首似一飞冲天;另一区模印虎食鬼魅纹,虎昂首张口,前腿前伸出爪,身生双翼,鬼魅双手过头,双腿屈跪做害怕状。其余五面皆素面。灰色胎。

二、龙虎纹画像石、砖的雕刻技法

汉画像石的图像及花纹,是在预先制好的石质建筑构件上雕刻而成的。就其制作工艺程序而言,是先在石面上用墨线将画样勾勒出,然后再用刀、钻雕刻而成。其雕刻技法主要有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六种。淮北市博物馆馆藏的龙虎纹画像石主要采用剔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即物象轮廓外减地,使物象呈弧状突起;物象内不同部位也稍刻出起伏,细部用阴线刻画,通过线与面的结合增强画面的立体感,以达到所需要的艺术效果,实现形与神的结合。例如,馆藏的龙虎纹画像石中龙形、虎形均采用剔地浅浮雕的技法,而龙虎身上的花纹、利爪以及羽人身披的羽毛则采用阴线刻画。

从对馆藏龙虎纹画像砖的观察可以看出,其制作方法是用刻有画像的木模,压印在半干的砖坯上,再入窑烧造而成。砖上画像与木模上雕刻的正相反,砖上是凸起的阳线,木模上是阴线,砖上凸起为弧面并加阳线的,木模上是凹面加阴线。

三、龙虎纹画像石、砖的艺术特点

不管是龙虎纹画像砖,还是龙虎画像石,它们均有着内在共性:

一是用简单的线条表现画像的内在张力。龙虎纹画像石、砖都是先用刀按照画稿将物象的轮廓勾勒出,强调物象总的神态和个性特征的表现,再用阴线在浮出的图像上刻画出图像的细部。通过这些线条的变化转折,将物象的形象和神态成功地勾画出。如画像石中的龙、虎神态,发达的肌肉,鬼魅紧张的神情,都是通过简单的线条让其神气十足,生动感人。

二是疏密合理的构图。要使图像内容突出、鲜明、生动,除了准确地使用雕刻技法外,巧妙的构图也十分重要。从这几件龙虎纹画像石、砖作品来看,没有填白和装饰,画面朴实无华,情节鲜明,主题极为突出。如青龙白虎墓门画像石,除了龙、虎二神兽外,别无他物,让观者的视线集中在动物身上,给人以震慑,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再如羽人戏龙虎门柱画像石中缠绕的龙虎,在人们的视像中,它们不停地扭动、缠绕、攀结,使画面的格局充满动感,似乎随时都会出现新的变化。

三是夸张变形的造型。艺术需要夸张和变形,只有强烈的形式,才能产生强烈的效果。汉画像石、砖之所以对人有一种震撼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夸张变形的造型。如龙虎画像砖中的虎食鬼魅图案,通过怪异的图案组合,给人意想不到的距离感和想象,以满足了汉代驱邪避害、保护墓主人安宁的愿望。

四、龙虎纹画像石、砖的文化内涵

我馆馆藏的几件龙虎纹汉画像石、砖,均出自于东汉时期的墓葬。汉代人修建墓穴为什么用这种图案的建筑材料,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1.汉代人驱鬼辟邪的观念

古人建墓主要为安葬死者,在汉代人们崇尚黄老和谶纬学说,上层社会乃至民间充斥着鬼神崇拜思想,认为有专门吞噬死者脑肝的鬼魅,就需要有镇邪驱鬼的神灵。因此,在入殓前,会请萨满巫师做法事,以保佑死者的身体和灵魂不受鬼魅的侵害。《周礼·夏官·方相氏》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风俗通义》曰:“《周礼》:‘方相氏,葬日入圹,殴魍象。’魍象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侧以禁御之,而魍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酉阳杂俎·尸穸》中也提到:“《周礼》:方相氏殴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柏。墓上树柏,路口致石虎,为此也。”“方良”与“魍象(罔象)”同义,均指吸食死者肝脑的鬼魅,而这种鬼魅惧怕虎。虎,是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体相神武,凶猛无比,能吞食阴间鬼魅,《风俗通义》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嗜食鬼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也指出:“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四川地区曾出土过在虎纹旁题有“辟邪”“除凶”铭文的画像石。

淮北市博物馆馆馆藏的青龙白虎墓门画像石和龙虎纹画像砖中的虎均生双翼,这种翼虎也是驱除鬼魅的十二神兽之一,名曰“穷奇”。《续汉书·礼仪志》云:“十二兽有衣毛角……于是中黄门倡,侲子和,曰:‘甲作食口,腓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详,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 “穷奇,状如虎,有翼。”《神异经·西北荒经》亦云:“西北有兽焉,状如虎,有翼能飞……名日穷奇。”而且这种翼虎比一般的虎更加凶猛。《后汉书·翟酺传》记载: “虎翼一奋,卒不可制”,李贤注“《韩诗外传》日‘无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韩非子·难势》亦云“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由此可见,画像石、砖上画上虎、翼虎、虎食鬼魅的图像,意在驱邪避害,保护死者不受侵犯。

2.汉代人有希望死后升仙、到达极乐世界的观念

在古代,人们坚信“灵魂不灭”之说,总梦想死后能进入“天国”世界,如何到达天庭,就需要一个能引导人灵魂飞升的特殊阶梯,因此,龙、虎、羽人等承接了这项重要的任务。

关于龙的形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明暗、大小、长短皆由自己,既能飞升登天,又能潜入水中,能耐之大令人折服。龙受人重视、受人崇拜,还有一个原因是它能导人升仙。《史记·封禅书》中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黄帝乘龙升天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连汉武帝听说这个故事后,都想学黄帝乘龙升仙,社会大众就更不用说了。

虎作为四方之神的西方神,主持白虎星座,也是瑞兽之一。而且“虎食鬼魅”画像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死者安全地升往天界,尤其是带有翅膀的翼虎更有此意义。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也发现青龙、白虎蚌塑图像,墓葬年代距今6000多年,这应该是最早的青龙、白虎图案,大概也是为了墓主人升天而设计的。

在馆藏羽人戏龙虎门柱画像石中还出现了羽人,所谓羽人是汉代人丰富的想象与夸张变形的结晶。《山海经》载:“体生毛,臂生翼。”汉代人认为欲登仙,必须经过羽化,道教中有羽士、羽客、羽人等称谓,且谓修道者的逝世为羽化,含有冲举飞升、登天而去之意。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羽人视为得道成仙的仙人,引导死者飞升天国。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的舞蹈形象 篇3

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气, 人们将有生之年使用的生活用具当作陪葬, 或将房屋、楼阁、牲畜等做成模型作为随葬品置于墓中, 当然, 画像砖、画像石也会作为装饰, 大量出现在墓葬中。为表现生前的生活场景, 画像砖、画像石的题材不再是神秘、抽象的崇拜图像, 而是更多的倾向于表现相对生活化并且充满趣味的艺术形象。乐舞百戏就是其中一个经常出现的题材。

汉乐舞在这一时期的空前繁盛, 得益于社会“大一统”所带来的多种文化, 其中南北文化的大交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 没有哪个时代会像汉代那样, 勿论尊卑上下, 不管四夷八方, 几乎都在歌舞伎乐面前表现得如痴如醉, 趋之若鹜。”1汉代是一个文化交融的时代, 歌舞兴盛。《乐府诗集》卷五十二云:“……自汉以后, 乐舞寖盛”, 贵族富豪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举办乐舞盛宴, 而且在墓葬中, 同样将乐舞场景描绘到画像石和画像砖上, 这些乐舞形象通常与墓主人迎客、宴饮、祭祀等场景一起出现。当时的人们不仅希望取悦于歌舞, 同时也将此作为一种财富和权力的炫耀。

在汉代, 舞蹈大多以鼓为名, 如:鞞鼓舞、建鼓舞、踏鼓舞、盘鼓舞、鼗鼓舞……还有以钟、铎、磬、铃、钲等响器为道具的舞蹈, 如铎舞、磬舞等,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长袖舞、长绸舞等, 这些舞蹈都出现在了汉代墓葬的画像石、画像砖上, 进一步表现当时社会乐舞繁盛的状况。这些优美的舞姿, 反应了当时舞蹈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展现了一个乐舞兴盛的王朝。高祖刘邦就是一个极爱乐舞的君王, 刘邦与他的爱姬戚夫人以乐舞互相取悦的典故流传很广, 《西京杂记》载: (高帝) 辄使夫人击筑, 高祖歌《大风歌》以和之。又……尝以管弦歌舞相欢娱……十月十五日, (高祖与戚夫人) 共入灵女庙, 以豚黍乐神, 吹笛击筑, 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 踏地为节, 歌《赤凤凰来》 (卷三) 。由此可以看出高祖对乐舞的喜爱。巴俞舞是汉初所创, 据说就与刘邦有关。《汉书·西域传》中说:“巴人, 巴州人也。俞, 水名, 今渝州也。巴俞之人, 所谓賨人也, 劲锐善舞, 本从高祖定三秦有功, 高祖喜观其舞, 因令人习之, 故有巴俞之乐。”出土于四川成都邵觉寺汉墓的画像砖《燕居舞乐图》就是表现巴俞舞的舞蹈形象, 舞者有节奏地挥动着长袖, 鼓声伴着舞者的脚步一起, 时而高亢, 时而阴柔, 整个画面充满富有节奏的动感。

古人有“八音”之说, 即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革”就是指鼓, 其声音铿锵有力, 极具震撼力, 因此在汉代舞蹈中鼓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鼓舞, 一方面是威武雄壮, 气势磅礴, 非常壮观, 另一方面击鼓也可作为节拍。一会用手一会用脚, 变化多端。”2围绕鼓而发明的舞蹈也有很多, 例如江苏徐州市凤凰山汉墓小祠堂中的建鼓舞, 有两人击鼓, 动作左右呼应, 边击边舞, 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恢弘雄壮的鼓声从画面中传来。另外有两个人手捧球状物, 其动作也应和着鼓的节奏。再如河南南阳卧龙区麒麟岗出土的画像石, 表现了踏鼓舞的形象, 舞者甩动长袖, 舞姿翩翩, 姿态优美。

长袖舞在画像石、画像砖中也较常出现, 汉代由于其服饰的原因, 长袖与细腰成为其突出表现的特点。长袖舞, 也可以称为“长袖折腰舞”, 多为独舞, 其基本动作是“左手扶腰, 右臂上举, 抛长袖高扬过头, 而顺左肩垂拂而下, 有时则是右袖高扬过头, 左袖飘拽于地, 左腿微曲而立, 右腿向后蜷起, 皆呈奔跃挥舞尽力张扬之事态。”长袖舞主要表现的是女子体态的优雅柔美, 以及挥袖时给观者带来的轻盈潇洒的飘动感。既有狂放飞扬、健朗奋发的时代色彩, 又有些许婉转轻盈, 婀娜多姿的优美韵味。”汉代傅毅在《舞赋》中说:“体如游龙, 袖如素蜺”, 就是对长袖舞的描述。

《诗·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故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舞蹈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 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汉代的舞蹈除了以上这些, 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舞种, 它们都出现在了画像石和画像砖上。这些舞动的形象体现了汉代“大一统”社会情境下的舞乐之兴盛, 不管是场面极大的群舞, 还是独舞, 都是将现实中的生活形态经过筛选、夸张、想象、综合, 然后表现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这些形象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粗细变化、刚柔对照比较明显, 人物动作夸张, 犷放雄健, 舒展优美, 让观者有种置身其中的震撼。

这些舞动的精灵造型简单却又不失动感, 风格粗狂却又有质朴之美, 被学术界称为“敦煌前的敦煌”。对于舞蹈形象的表现与阐释, 一直作为艺术创作不变的题材, 直至今天。在今天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面前, 这些形象无疑是朴素大美的代表作, 舞蹈形象在画像石、画像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在整个中国美术的漫漫长河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 一定会对当今的艺术有所启示, 这种原始简洁的风格一定会让今天的艺术创作得到新的灵感。

摘要:汉代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 这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当时所盛行的厚葬习惯, 直接导致了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的流行。在当时社会中, 皇帝、诸侯、贵族以及地主和商人, 都与农民形成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 他们生活奢侈享乐, 笙歌宴舞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他们炫耀身份与地位的方式。贵族阶层死后, 依旧想把这种富贵奢华的生活带到另一个世界, 因此, 在当时墓葬中的画像石、画像砖上就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舞蹈形象。本文重点研究其中的舞蹈形象, 以此来分析归纳当时这一主题所出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 当时在画像石、画像砖中所出现的舞蹈类别, 以及这一形象留给后代珍贵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画像石,画像砖,舞蹈形象,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画像石鉴赏》.张道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之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他们的画像 篇4

在王尔德的小说《道连 •格雷的画像》中,一个情节让人难忘——艺术家霍华德对他倾注了感情的漫画对象道连•格雷说:“你已经成了我看不见的理想的可见的化身。 ”

在很多人眼里,漫画等于幽默、调侃、生活调剂品,而非正统意义上的艺术形态。

但不久前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却改变了多数人的想法——在世贸中心有漫画展览,在杭州大剧院有漫画大赛颁奖典礼,在西溪湿地还有一场关于漫画的雅集。人们领略到了漫画强大的的艺术感染力,也看到了漫画造就的社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漫画节上,还看到了中国动漫博物馆首次展出的馆藏珍品、名家的近50余幅真迹,其中有张乐平的《三毛》原稿、朱德庸《女孩画像》原稿、夏达《子不语》原稿、曲建方《阿凡提》钢笔手稿以及海内外名家塔基比 •阿里瑞扎《午餐》、尤里 •科索布金《荒岛求生记》等作品,漫画的发展历程如同放电影般在眼前掠过。那些表情各异的形象,无不代表了漫画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追求。

诚如王尔德说的那样,他们的画像,就是艺术家理想和价值的化身。

张乐平《三毛》:老读者的怀旧情结

北师大教授、著名儿童文学家谭旭东说:我国现代漫画家主要有两位:一是丰子恺,一是张乐平。他们的漫画有人说是受到了日本漫画的影响,其实不然,如果到了浙江宁波、绍兴等地的乡村,就知道了浙江乡村的木刻和版画,就是漫画里的样子,可见他们是完全的中国漫画学派,而且是浙江乡村版画木雕的风格。丰子恺和张乐平的漫画主要不是因为报纸或杂志而受到欢迎,而是因为汇编成了图书才家喻户晓。

很多人会问,中国国际漫画节何以放在浙江、放在杭州举行?我想,丰子恺和张乐平两个名字,就是最好的回答。前者出生在桐乡、后者出生在海宁。且两人都有长时间在杭州求学工作的经历。

漫画节上展出的《三毛》原稿,正反映了浙江漫画深厚的底蕴和源流。

今年76岁的“老漫画迷”王传法是我在漫画节上看到的年龄最大的观赏者。他在《三毛》原稿前久久流连,对于我上前攀谈,退休前曾为丝绸厂设计师的老王感慨颇深,他说,“三毛”与他同岁,从小,三毛就给他留下深刻的烙印。

王传法说,最早看到“三毛”的形象,是十几岁那年,在《大公报》连载上。“当时就觉得好看、生动,而且出门看看,跟我年龄相仿的流浪孩子的生活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

老王告诉我,当时他还在父母的帮助下,给《大公报》写信,甚至给“三毛”寄去衣服和捐款,托报社转交。引起的那种同情和共鸣,是“到今天为止再也没有过的”。而在极度凄苦无依的困境中,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也一直在他日后的生活里不时萌动。“今天终于看到了《三毛》原稿,怎能不激动? ”

漫画节现场:习画。

Some children try their hands at creating a cartoon at the festival.

事实上,张乐平本人,也因为对“三毛”画像的艺术追求,改变了人生。

据说,《三毛流浪记》发表之初,宋庆龄女士看了在《大公报》上的连载后,非常感动,她特别在上海燕云楼设宴,招待张乐平和《大公报》副刊编辑。席间,宋女士还激动地对张乐平说:“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一件大好事,真该感谢你,三毛不会忘记你。”她还提议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创办“三毛乐园”,用以帮助贫苦儿童。

曾多次称自己是“张乐平之子”的作家三毛,在台湾版《三毛从军记》序中写道:“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具备了漫画最基本的特性和要素——以画代字,有图无文。大师可以将一支画笔,不利用一个语言符号,表达出一个人、一桩事件、一切社会现象,甚至于一个大时代的种种、等等。”

朱德庸《女孩画像》:都市白领的镜子

和老读者关心的《三毛》原稿不同,在朱德庸《女孩画像》前驻足的读者们,大多是正值社会栋梁之年的中青年读者。

比如作家余华,现身漫画展,并自曝:他本人也是朱德庸漫画迷。余华说:“朱德庸就是用一种漫画的巧妙的方式,一种钝刀子割肉的折磨的方式,一种上了贼船下不来的方式,一种两败俱伤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 ”

今年35岁的外企白领赵菁就是这些中青年读者中的一员。她告诉我,在此次展出的《女孩画像》上,女孩蓬乱的头发、时尚的饰品,配上那张迷惘、不解、又充满了求知欲的面庞,让人看到了《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许多漫画作品的“标准像”,也看到了“我们这代人自己的样子”。

1960年出生的朱德庸,和“老牌”漫画家丰子恺、张乐平不同,以机智幽默的四格漫画见长,在方寸之间挥洒自如,让人“马上看,马上笑”。然而他却在热度直线上升之时,跳脱以往的四格疆野,开拓全新的创作手法。

20世纪80年代,在朱德庸在军队服役期间,对爱情懵懵懂懂的他竟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开始了他对婚姻、爱情的调侃,《双响炮》中精辟的见解、辛辣的嘲讽将身处围城中百态人生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出来,当读者暗叹作者的高明之时,他们也许想不到作者此刻只是一个沿着围城边缘行走的毛头小伙子。

翻开朱德庸创作的那些漫画,为感情苦恼的都市读者们就会从中认识婚姻的真谛。难怪当他一炮走红后,人们纷纷猜测作者是谁。有说是外国人的,因为也许老外喜欢用调侃的笔调来诠释婚姻;后来知道是中国人了,又有人说作者肯定是受老伴折磨许多年的糟老头子;后来知道作者是个小伙子,又有人说作者没准儿心理变态。

为什么朱德庸会在这批特定的人群中流行起来?赵菁说:“朱德庸的漫画主要反映了城市白领人士的日常生活状态,而白领人士的工作和生活跟网络是密不可分的。从我接触朱德庸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朋友通过邮件、博客传给我的。因此,他的作品能够快速进入目标读者,跟网络的普及是密切相关的。他的素材来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说明他观察生活的能力强,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进行创作。这一创作态度值得我们内地漫画家借鉴。 ”

夏达《子不语》:孩子们光怪陆离的想象空间

和过世的张乐平、大牌的朱德庸不同,在《子不语》原稿的展位前,我意外看到一个俊俏的小女孩坐在那里签售,旁边围着一大群“90后”“00后”的漫迷。

夏达作品之一

A cartoon by Xia Da

朱德庸《女孩画像》

A girl’s portrait by Zhu Deyong

张乐平《三毛流浪记》

Three-Hair Boy Adventure by Zhang Leping

她是夏达——漫画《子不语》的作者。虽然年龄小、成名早,但这位小美女漫画家一点都没有架子,十分谦逊可爱。对于每个要求签名的读者,她一直抱以温暖的微笑,认真签完名后,双手捧书,恭敬地交到读者手中。

年纪稍大一些的漫迷们不理解,如夏达这样年方29岁的“低龄”作家,论作品底蕴深度不及张乐平、论作品反映广度不及朱德庸,为什么可以同登原稿真品收藏区,还有着如此火热的人气?

出人意外的是,接受记者采访时,夏达却表现出对传统文学和艺术样式的青睐。《子不语》起名自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君子不谈那些神神怪怪的事情。在《子不语》的漫画里,大都是些神神怪怪的事情,所以取了“怪力乱神”的意,叫《子不语》。另一方面,这个标题也一语双关表达了“人们无法说清的那些事”的意思。《子不语》在日本的连载就用了这个含义作为正标题,“子不语”则作为副标题。

nlc202309021748

访谈中,大学以媒体出版系科出身的夏达说,她喜欢的传记小说包括《约翰 •克里斯朵夫》《格列佛游记》。而她也提到大概因为自己是湖南人,所以在中国文学方面特别喜欢楚辞,并谦虚笑谈自己也不过只看过屈原的作品。

中国文人讲求琴棋书画,而从小学画、练书法又喜欢阅读的夏达,在书画这方面自然不用多说,会拉大提琴的她也在音乐方面造诣不浅。她甚至还考过业余围棋等级。如老一辈漫画家黄玉郎对夏达的评价:“很多人也认为我的作品之所以成功不单纯只是因为画面,更有大半的原因是在于对白的部分,而确实,夏达的作品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氛围。这恰恰是大多数孩子们所缺乏的。所以她以个人魅力才能吸引如此多年龄相仿的读者们的关注。 ”□

(本文摄影:李忠)

First China International

Cartoon Festival Held in

Hangzhou

By Yang Xiaohai

Some people do not think cartoon is art in its traditional sense although they are willing to admit that the art does inspire humor and open people’s eye to the funny side of everyday life. The first China International Cartoon Festival held in Hangzhou from November 4 through 6, 2011 is widely considered a successful at-tempt to have changed some people’s definition of cartoon art. The festival was held in a series of venues: the exhibition was held at the World Trade Center, the award-issuing ceremony at Hangzhou Grand Theater, a forum of cartoon artists and scholars at Westbrook Wetland. The pioneering event enabled visitors to appreciate the

powerful artistic appeal and the social benefits that cartoonists have

created.

The event was the first overall celebration of the art’s past and present glories. On display were nearly 50 original artworks out of the collection of China Cartoon and Animation Museum. These pre-cious cartoon masterpieces highlighted some well-known Chinese cartoonists’ philosophy, viewpoint and artistic pursuit.

China International Cartoon Festival was held in Hangzhou, Zhejiang principally because of Feng Zikai (1898-1975) and Zheng Leping (1910-1992), the two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artoonists of

漫画节上夏达签名售书。

Xia Da autographs her books at the festival.

the 20th century China and natives of Zhejiang. Some scholars note that Japanese cartoons played a bit part in the start of the cartoon art in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However, some art historians point out that traditional woodprints and woodcarving in rural Zhe-jiang that go back to centuries testify to the aesthetic roots of the two great cartoonists. They conclude that the two masters represent the authentic style of Chinese cartoons. Their popularities were not attributed to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which their cartoons

first appeared, but to the collections of their artworks in the form of

books.

Feng Zikai was born in Tongxiang in northern Zhejiang whereas Zhang Leping was a native of Haining. Both studied in Hangzhou in their student years. Feng made cartoon as an art popular through his single paintings, which reflect Chinese art tradition, poetry, humor, compassion, love, and rural beauty. Zhang Leping cre-ated “Three-Hair Orphan,” a homeless boy trying to survive in the streets of Shanghai in the late 1930 and 1940s and experiencing the big events of these years in China. If Feng’s cartoons look at the world, life, and family through a scholar’s eyes, Zhang’s extremely popular street boy reveals the hardship and chaos of the 1930s and 1940s the people of that time knew and experienced themselves.

nlc202309021748

The 76-year-old Wang, a visitor to the exhibition, said he was born in 1935, the same year that saw the birth of “Three Hair Or-phan.” He grew up reading the boy’s urban adventure and compar-ing the cartoon orphan’s life with street boys he saw himself. As a boy, Wang wrote a letter to Ta Kung Pao, the Shanghai-based newspaper that serialized Zhang Leping’s cartoons. The junior even donated cash and cloths to the cartoon boy via the newspaper.

The cartoons changed the master’s life and made him arguably the most famous cartoon artist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up to now. San Mao (the Chinese pronunciation of Three Hair, 1943-1991), an extremely influential Taiwan woman writer, adopted Sanmao as her penname. The author of the cartoons and the Taiwan author met in Shanghai in 1989 and established themselves as father and daugh-ter.

Zhu Deyong, born in 1960, was highly represented at the exhibi-tion. Unlike Feng Zikai and Zhang Leping, Zhu is famous as an art-ist of four-box comics. His serialized comics on the bittersweet as-pects of marriage catapulted his name to overnight fame in Taiwan. At first nobody knew these funny, insightful and poignant portrayals of married life came from a soldier in his 20s. People guessed the artist was a foreigner. After learning the author was a Taiwan native, they guessed it must have been an old man emotionally tortured by his wife for decades. After learning that the author was a young man not yet married, some speculated tha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pervert about the young man’s psyche.

Some readers busied themselves guessing who the author was largely because Zhu was popular among white-collar workers in Taiwan in these years and among the same target audience on the mainland in later years. His popularity is going on.

Xia Da, born in 1981, is a high-profile cartoonist who made her national popularity gradually over years when she was considered extremely young as an artist of such status. Her cartoons, entitled “Master Declines to Comment,” illustrate the adventures of a nine-year-old girl who moves with her parents to a small town and spends a year there. The 30-year-old artist now lives in Hangzhou.

A versatile talent, Xia Da creates cartoon stories. These artworks are more than visually appealing. The dialogues appeal extremely to young readers and allow readers to glance a sensibility that is young, fresh, graceful, and beautiful. □

自画像 篇5

我是粗糙的, 我的瞳仁已经生锈

让世界变得斑驳, 泪水

带着有生铁的腥味

粗粝的目光, 看你一眼

都会在肌肤上留下血痕

一张铁青的脸、冰冷的脸

羁留着岁月的辙印

和永远洗不去的风霜

我是肮脏的, 指甲一样坚硬的思

藏污纳垢

即使剪去它们

又会偷偷长出来

我想洗刷自己

可我无法洗去欲望和焦虑

一个泥做的人, 被水浸润

永远也无法净洁

我是卑劣的, 纵然我不想扯谎

可我隐藏和逃避

不想道貌岸然, 但却胆怯、虚弱

我的心跳来跳去

血管已捆不住心脏

自然, 我也是高傲的

我的骨头坚硬, 可以碎裂、绝不

弯曲

我肮脏的血肉, 宁可交给火焰

也不留给蛆虫

2. 长江断想

江面是平坦的

水没有羁束

由躁动不安变得平和

一页页于波轮中隐匿的历史

人们却翻不开它

一切, 都随流水东去

于阔大的宁静里

好像什么都未曾发生

我知道

水只倾心于低下的美学

鲜活的生命都是生动柔软的

只有死去的东西才那么僵硬

3. 温情

生活, 如同每天早晨你端来的这

杯水

灼热之后沉静的水

有着恰到好处的温度

当你从厨房探出头来

喊我吃饭

我才想起自己的东北胃

顽固的家常菜嗜好

让一切山珍海味都失去了滋味

是啊, 我们都老啦, 常感劳累

看到你染过的头发生出白茬

慨叹人生落雪的寒凉

年轻时点燃的火

是明亮的燃烧

也是渐渐熄灭的灰烬

就这样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没有激情, 甚至忘记了亲热

可两个人已难分彼此

只有过马路的时候

总下意识地牵住身旁的收手

拉扯着, 在都市里寻找安全的缝

躺在床上, 偶尔也有闲聊的时候

东一句, 西一句

没完没了, 可说了半夜

却记不住都说了些什么

更多的时候, 是我先睡

可那只是半个人浅浅的睡眠

你是个压床的人, 迷蒙中

你刚躺下

我立刻会打起放心的鼾声……

4. 在桃北新村

一位老人

在新村的沟渠边

用磨石蘸水, 打磨生锈的弯镰

清水在白浆里浑浊

又渗出铁锈的殷红

紫烟已被刀斧砍断

山路只留在他满是褶皱的脸上

没有鸡鸣犬吠、虚掩的柴扉

和卧在塘中的水牛

这生锈的农具

与鲜亮的新村已不再相称

白墙灰瓦

一栋一栋的楼舍新居之侧

只有星星点点的菜地

以残存的农耕意味

成为与城市仅有的差别

而那把生锈的镰刀

老人打磨的只是一种记忆

它不再割取什么

桃花源里不耕田的乡村

刀锋已在失血中苍白……

列宾画像 篇6

列宾是俄国著名画家,他为诗人普希金画像,精心构思,全神贯注作了几百幅画:一幅,诗人激动地微笑;一幅,诗人悲哀地苦笑;一幅,诗人沐浴在晨曦之下;又一幅,夕阳西下,诗人立于河畔……为这一张画像,列宾下了很大的苦工,持续酝酿了20年,最后才定了稿: 《涅瓦河边的普希金》。

【小编小引】 几百幅画凝聚了列宾对绘画艺术的执着与坚守,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与揣摩,列宾已然将人与画合二为一,这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着实是一个人通往成功之路的不二法门。

我给老师来“画像” 篇7

倪老师特别幽默。记得上一二年级时,就遇到过他,只是那时还不知道他是倪老师。一次上体育课,倪老师坐在操场边上,身边围着一大堆人,我也上去凑热闹,只听见倪老师说自己是土地公公,然后就给我们讲故事,我们都笑抽了,可是他却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看着我们。

倪老师也很调皮。有一次,我去他班上找同学玩,正好被他看见了,他一把抓住我,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把我拖进了他们班教室里。之后,经他们班同学的极力抢救,才把我救了出来。还有一次,我拿了一盒蚕去送给他们班,刚好被倪老师看见了,他不但没有责备我,还很有兴致地把头凑过来看,最后还要求我给他们班再送一些,放在班上,让同学们轮流养。

最让我欣赏的是倪老师的好口才。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倪老师朗诵的声音特别好听,很有气势。在我们练习背诵《五小赋》的时候,我们都被他的声音所感染,冉老师也夸倪老师朗读水平高。第二,倪老师的辩论口才了得。一次,我去他办公室送试卷,看见他办公桌上有两块石头,便好奇地拿起来看。“这是恐龙蛋,你信吗?”倪老师的声音从背后响起。“私藏恐龙蛋,犯法!快打110!”我装作打电话的样子。“不尊敬师长!”“法不容情呀!”我两手一摊。“如果是你的爸爸拿了恐龙蛋,你会举报他吗?”这下我才发现自己又中了倪老师的圈套。

对倪老师,同学们的评价很高。什么“人老心不老”,什么“白发苍苍的小顽童”,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夸赞的评语。有个同学还说,如果倪老师是一个学生,那么他一定会把倪老师拉进自己的小团体里。

这就是目前我碰到的我最喜欢的老师———倪老师!

我的自画像 篇8

如果把我的眼珠比作两汪清水,那中间不是高山而是田埂。红扑扑的小脸上有一张厚厚的嘴,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和一排洁白的牙齿。因为我头大,小时候别人还给我编了首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我那宽阔的肩只要穿上衣服,就跟戴上了厚厚的垫肩一样,总算弥补了头大的缺陷。而我的胸跟肩差不多宽。两条粗壮的腿走起路来显得非常吃力,但是想走得快,就得提高频率。我的一双大脚穿爸爸的鞋正合适。

这就是我,一个胖胖的我。

自画像事件 篇9

这个从农村来的女生,虽然英语基础不好,可平时不调皮不捣蛋的,怎么干起了这样的事?同学们心里都疑惑不已。郝石子却抿着嘴偷偷地笑了一下。王璐挨批,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郝石子与王璐结怨,是因为上周班里推选生活委员的事。本来郝石子想毛遂自荐,没想到班长田蜜蜜却提名由王璐来当,更没想到王璐居然自己站起来反对。这下弄得郝石子无所适从了:自己再当的话岂不是捡了那胖丫头的剩饭?没奈何,他只好推荐了“死党”苏大伟。

苏大伟顺利地当选了生活委员,又惊又喜。下课后他在郝石子的肩上拍了一下,说:“够哥们!改天请你吃烤鱼片。”

自画像事件后不久,苏大伟兑现了请郝石子吃烤鱼片的承诺。刚走出食杂店,郝石子发现苏大伟的表情有些古怪,郝石子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只见一个小流氓正向他们走来。学校附近常有这样的小流氓出没,搜刮学生的零花钱。

小流氓把手摊到郝石子面前。郝石子衣兜里有五块钱,他把手伸进衣兜,死死地捏住那五块钱。小流氓一眼就看透了郝石子的心思,抓着他的手腕往外拉。

这时,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有力地抓住了小流氓细瘦的手腕。是王璐!小流氓咧着嘴,不停地抖着手腕,说:“臭丫头,多管闲事!”说完,悻悻地走了。

王璐推起自行车,走了几步,回头盯着郝石子,说:“乡下来的胖丫头也是有优点的。哦,你的人物素描的确一流。”说完,蹬上自行车,走了。

王璐走开时说的话,分明是告诉郝石子,她知道自己英语作业本上的“自画像”,其实是郝石子画的。

那幅画像确实是郝石子的大作。郝石子学过人物素描,这个特长把他出卖了。

第二天,郝石子早早来到学校,他把自己整理的英语语法笔记放在了王璐面前。

郝石子说:“这是我自己总结的英语语法规律。你英语上的问题,是对语法规律和各种变化没弄清楚。你看一下,就会明白了。”

王璐很是感激地看了郝石子一眼:“谢谢你!其实,我知道选生活委员的事让你不高兴了。你也够笨的,你的人物素描是咱班最好的,我会看不出来?但我不想与你较量,那样将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没意思。我还想好好学习呢。”

我的自画像 篇10

性别:跟爸爸一样。

年龄:度过了十个六一儿童节。

文化:小学五年级。

特长:围棋初段, 绘画金奖。

模样:五官端正, 属于比较阳光帅气的“型男”, 有照片为证。

优点:细细一数还真不少呢!

今年暑假, 我跟随爸爸妈妈到云南旅游。一路上, 我被南国的美丽风光深深地吸引住了。蝴蝶泉、三塔、古桥、雪山……直看得我眼花缭 (liáo) 乱, 真想留下来住上一段时间。但是, 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景象”。许多景点的门口, 总是有不少穿着破烂的人围着游客乞讨, 有些还是我的同龄人。每每这时, 我总是走上前掏出一元、两元给他们。为此, 老爸总是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儿宅 (zhái) 心仁厚!”这时, 他的表情总是变得严肃起来。我不太明白“宅心仁厚”的意思, 但我从他的眼神里似乎读懂了什么。

缺点:自我感觉少于优点。

“世杰, 你总是粗心大意, 又把3看成5, 冤枉扣了两分, 98分, 离满分只差两分, 太可惜了。”数学单元测试卷刚发下来, 老妈就好好地数落了我一番。

“人恒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每当类似的场景上演, 老爸总是像“及时雨”一样, 出来打个“圆场”。

唉!为什么我总是犯相同的错?为什么呢?

愿望:信心+恒心, 改正“缺点”。快快长大, 早日实现当天文科学家的梦想。

点评:

上一篇:汽车进口贸易下一篇: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