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格雷的画像

2024-11-02

道连.格雷的画像(共5篇)

道连.格雷的画像 篇1

“奥斯卡·王尔德1854年生于都柏林, 1900年死于巴黎阿尔萨斯饭店。他的作品仍然年轻, 就像写于今天上午”。博尔赫斯指明了王尔德作品中那种不可思议的时髦性, 而后者直接导致众多读者和评论的青睐。观其一生作品横跨诗歌、童话、戏剧、散文与小说各个领域, 就算所有人都在读他, 宣称喜欢王尔德也不是一件庸俗的事情。王尔德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 当你赞美他, 没人相信你全懂了但也不会质疑;当你批评他, 没人会认为你有充分的道理但也不会扇你巴掌。博尔赫斯中肯地评价道:“千年文学产生了远比王尓德复杂或更有想象力的作者, 但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

王尔德是一个用生命实践“为艺术而艺术”理想的唯美主义者, 他曾经对安德莱·吉德说过, 他在生活中投入了他的天才, 而作品中的不过是才华。他在作品中写下人生预言这一事实已经被反复证明, 其中最经常的是被谈及、与他人生轨迹相似的可怕的是《道连·格雷的画像》。在《王尔德的小说》中麦考马克最后总结:“王尔德把《道连·格雷的画像》当做自己人生的剧本。”《道连·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0年, 是王尔德唯一的小说, 因为涉及唯美主义惊世骇俗的艺术道德观, 暗示了一生不敢说出名字的爱情, 意义朦胧晦涩, 再来长期无法融入主流文化的历史, 都使其拥有众多稳定的读者和各种解读。国内对画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便是研究画像及王尔德自身的唯美主义艺术观, 其二从小说的道德主题出发研究小说所讨论的艺术与道德、与生活、与传统的关系, 其三从酷儿理论出发研究《道连·格雷的画像》与王尔德个人的联系, 其四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小说人物原型, 其五分析画像中及王尔德其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其六分析文本的戏剧语言及各种翻译版本对比等方面。在国内的王尔德学者中比较突出的是周小仪对王尔德及其代表的唯美主义结合消费主义, 探讨的对中国近代文化和现代性启蒙方面的论著。综述而言, 对画像中艺术、道德、人物、隐喻的讨论已经涉及方方面面, 溢美之词良多, 但笔者要赞同奥登, 在《不太可能的生活》 (An Improbably life) 中他对王尔德的其他作品如喜剧、童话和散文都给予高度评价, 唯独《W.H先生的画像》和《《道连·格雷的画像》》称前者“a shy making (遮遮掩掩) ”后者“a bore (十分无聊) ”。奥登的出发点是王尔德书信中所表达的同性恋爱和道德立场。笔者的立场与其并不相同, 但奥登的评价确是一种提示, 向笔者指明了画像中常被忽略的却又无处不在的疲惫之态, 怠倦之情, 后者不仅存在于整个阅读体验中, 也栖身于小说的各个角落。

笔者认为画像的怠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次要的, 一个是主要的。前者体现在小说本身的结构, 它并不是典型的小说。杰出的小说家E.M.福斯特认为:“把小说当做必须从生活中吸取养料的寄生物, 它只能惟妙惟肖地描摹生活以示报答, 否则, 小说就会灭亡。”王尔德所奉行的“生活模仿艺术”与“艺术模仿生活”的观念恰好背道而驰。丰满的小说有着“美妙的内在生活”, 不管是“美妙”还是“生活”都不是简单直白的东西, 而《道连·格雷的画像》不论是人物还是情节都简洁得有点过分。如霍尔华德、道连·格雷和亨利勋爵都像符号而非有血有肉的人类。霍尔华德扮演着追逐美的眼睛和美的崇拜者, 道连是美的偶像和实践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主体, 亨利勋爵则是精辟言论的发声器, 他们本身是人的形象淡得匪夷所思。一个丰满人物的复杂内心简单地挂在画像人物的嘴上。霍尔华德作为三者中比较接地气的一位, 在述说真心时也毫不犹豫, 他谈到道连这位让他苍白颤抖的人时说道:“啊, 我无法解释, 要是我挺喜欢什么人, 我绝不会把他们的名字告诉别人, 要不, 这就好像遗弃了他们的一部分。”在最后他还不忘加上警句:“最普通的事儿, 一经掩盖便显得很有趣味。”作为小说“将人物的一切全盘托出, 这等于是在心智和情感方面的双重自我贬低” (福斯特) 。霍尔华德是正确的, 欲言还休比和盘托出来得有趣, 如果没出口就更好了。画像的序言作为唯美主义的战斗檄文, 指出:“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 同时把艺术家隐藏起来。”小说本身更像是展现了伟大的对话而隐藏了情节。情节的设置围绕着对话而展开的, 长篇大幅的发言几乎充斥了书中所有重要的情节, 霍尔华德初遇道连, 亨利勋爵初遇道连, 道连爱上西比尔, 霍尔华德再见道连的画像等。道连和西比尔的恋爱, 这段重要情节可算是所有小说中最无趣的罗曼史。当道连坠入爱河时, 他感叹道:“我多崇拜她啊!”但这段恋情仅仅让“他 (道连) 双颊绯红, 兴奋异常”。而西比尔的“激情犹如一阵南风, 吹遍了她周身, 掀动了她精致的衣服的皱褶”, 她说:“我爱他。”当道连发现他不爱卸下装束的西比尔时, 他的口气几乎是训导性的, 激情澎湃得谈艺术而非恋爱本身:“你说爱情损害了艺术, 你对爱情多么无知!失去了艺术, 你一无是处。”而语言笨拙的西比尔则“像受伤了似的趴在了地板上”。对比霍尔华德初遇道连时所描述出的热情和惊蛰:“我转过头去, 就这样第一次看见了道连葛雷。当我们的视线碰在一起的时候, 我发觉自己的脸色在变白。一阵莫名其妙的恐惧向我袭来。”没有心碎, 也听不到眼泪, 这段毫无诗意和内心起伏的罗曼史空洞而虚假, 仿佛是为了道连欠上一条人命而蓄意加上去的。

小说中寓言式的情节和脸谱化的人物将重点从人物和情节上移开, 变成了一种结构, 而对唯美主义极尽所能的渲染则是覆盖上层的装饰物。小说中的脸谱化人物自有他们的好处, 正如福斯特所说的扁平人物。他认为扁平人物因为他们的面谱化很容易被读者识别, 没有复杂的个性及与环境的互动, 他们无论何时登场个性和行为都是可预见的, 不论是令人怜爱还是让人讨厌, 他们都很容易被记住。亨利、道连和巴兹尔就像古希腊戏剧中的角色带着各自特定的功能面具出场, 他们的定位标签在外套上, 品行写在他们脸上。如果画像是一个剧本, 格式化的脸谱、妙语连珠对话和直白的剧情并不过分, 王尔德的剧作便充分利用了这三点。但即使是作为充满天才和机智的戏剧也被公认在戏剧动作、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有很多不足, 而不说同样的技巧进入小说的后果。与王尔德同代的剧评家阿契尔对剧中泛滥的机智言语略有微词, 认为剧中的机智有炫耀之嫌, 并将它视为与“喜剧的优点随之而来的缺点”。刘雯在《〈道连·格雷的画像〉语言戏剧性特色的翻译研究》中指出:“绝大部分篇幅都是人物对话……对话一经展开, 小说中的人物恰似舞台剧中的角色……阅读小说中的这些片段, 犹如欣赏剧本……无需改动就可以搬上舞台。”小说中王尔德借用面具兜售的长篇累牍的对话和个人声明般的发言是一种生产疲劳的阅读体验, 这就好比在公司年报会议上, 人人都带着自己的部门招牌, 每个人的发言都不尽相同又相互关联, 发言者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说明自己部门的重要性, 但是听众无比疲劳厌烦。

如果说阅读小说所产生的疲惫还能被“不敢说出名字的爱情”所抵消, 画像中从头到尾流露出的疲惫之态、厌倦之情从来不羞于自报家门。这是画像无聊之极的第二点, 也是笔者认为更重要的一点, 小说每个角落都栖息着乏味和倦态。“跟那些穿戴过分, 体态臃肿的寡妇和枯燥乏味的学者聊着天”;“他 (亨利勋爵) ……由于跟霍尔华德待得过久而错过的一顿乏味的中饭”;“还要装出一副高兴面孔, 实在乏味得可怕”;“道连·格雷……无精打采地翻着插画精美的《曼农·列斯科》”;“她 (西比尔) 无精打采”;“我的朋友厌烦了, 我也厌烦了”;“其他的信, 他懒洋洋地拆开了”;“女人改造男人的唯一方法是让他彻底感到厌倦, 这样他会对生活了无兴趣”;“他们……是乏味的人”;“当晚的客人都有些乏味”;“不错, 这确实是一个乏味的聚会”。乏味和厌倦化身成身体上的无精打采, 很难想象这些人物妙语连珠式疲惫不堪的神情。王尔德的代言人亨利勋爵对人生艺术的言论, 即使灿若莲花也只能暂时缓解其试图掩盖的乏味, 因为最后他和所有人都会“一吃完晚饭就都睡着了”。即使不完全昏睡, 也近似昏昏欲睡。小说一开头, 亨利勋爵就处于“弥漫着浓的玫瑰花香的画室里”, “躺在波斯皮革做的长沙发上, 习惯性地抽着香烟, 已经数不清第几根了”。夏日午后催人入眠的客厅, 懒散的姿态, 蜜蜂沉闷的嗡嗡叫声, 数不清的香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即使有最灵巧的舌头, 这个生物说起话来也疲惫无力, 在沙发上伸长了身子。体能上的倦乏无力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人物中传染, 道连在小说出场就嚷道摆姿势真是“乏味得可怕”。小说行进到中部, 他“点了一支烟, 腾地躺倒在正对帘子的铺着豪华坐垫的床榻上”, “钟敲了三点、四点和四点半, 道连·格雷依然没有动弹”, 到最后一章时道连甚至厌倦了自己。在围绕着对话而生成的情景中, 人物除了嘴巴在动, 身体几乎是静止的, 或待在房间里, 或坐在餐桌旁, 或躺在沙发上, 就连西比尔这样以劳动为生的阶层也坐在靠椅里和公园的椅子上。

与无处不在的倦怠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道连·格雷的画像》借亨利勋爵之口宣传的欲望或者激情。对唯美主义美之理想的追求是小说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而王尔德式的美之理想在于希腊精神的完美, 灵魂和肉体的和谐。进一步说肉体也就是形式, 在王尔德处, 并不低于灵魂或者精神, 甚至超过后者成为内容本身。《谎言的衰落》提出:“艺术除自己以外不表达任何东西, 一副面具告诉我们的东西多过一张脸所能表达的, 这些伪装强化了他的人格。”在王尔德看来, 作为实体的脸远不如作为形式的面具, 作为实体的生活远不如艺术本身, 生活因为缺乏自律和创造性的想象必须受制于艺术的领导, 而“艺术家接受生活的现实, 但他们将其转化为美丽的形式……从而塑造了一个更具高贵意义的世界”。形式美、感官美和感官享受在王尔德处意义非凡, 忽略形式, 忽略肉体而一味追求精神是万万行不通的。王尔德笔下的人物即使以自我发展、充分实现自己的天性为人生目的, 也绝不是清教徒或苦行僧。相反亨利勋爵说道:“那是生活的一大秘密--用感官来, 拯救灵魂, 用灵魂来拯救感官……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不断寻找新的感受。”

语言文学研究

寻找欲望, 屈服于欲望, 满足欲望, 用激情和欲望丰富人生塑造灵魂可算是亨利勋爵给道连最重要的一课。王尔德自评“尝遍人间的鲜果”, 这为欲望高呼的口号在书中回响, 但是故事却没有如霍尔华德所赞扬的“新的学派”那样满含浪漫主义的激情, 上升到希腊精神的完美而直转急下落入颓废和疲惫之中。笔者认为原因在于画像的激情与乏味实际上是同一事物, 就如白日转入黑夜, 对激情的追求转变成了无法摆脱的怠倦。“不少人有时候天没亮就醒来……或是经历了恐惧和奇奇怪怪的欢乐的夜晚之后”, 早饭餐桌上的哈欠, 沙发上慵懒的情态是各种欢乐的后遗症, 我们脸上的皱纹就是激情、恶习和召唤我们的洞察力留下的痕迹。“我们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从虚幻的夜影中跳出来了, 我们得在原来停止的地方继续我们的生活。我们悄悄地涌起了一种可怕的感觉, 不得不让精力按陈规陋习枯燥地循环往复”。激情结束后浮现出真实的生活, 人不能不把精力用在应付日常琐事上, 这种应付产生乏味, 但同时追求激情, 追求用感官治愈麻木的精神又同样产生疲惫, 最后生活变成了双重的乏味, 不管转向哪个方向都是怠倦, 而我们在乏味与乏味之间无家可归。

亨利勋爵开出的治疗乏味的处方单———“用感官来, 拯救灵魂”, 因为最后他也逃不出产生疲惫的套路, 追求激情和感官满足是费时费力费心的过程。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无聊, 迅速而频繁的欲望满足将是最好的选择, 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愿望和满足相交替, 间隔不太长亦不太短, 把两者各自产生的痛苦缩小到最低限……” (《作为意识和表象的世界》:300) 现代的消费主义的源头, 每个新的欲望, 不管是新的时尚, 新的科技, 甚至是新的菜谱, 都短暂地微弱地振奋我们麻木的灵魂。它们不能太复杂, 不能遥不可及, 因为取得满足的过程若是太痛苦, 只能在原本乏味的生活上增加我们的痛苦。商品世界中所有的量产都在通过消费实现简单而短暂的欲望满足, 而后者让我们乏味灰暗的现代生活变得尚可以忍受。《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讨论了唯美主义所推行的“刹那”、“瞬间”和消费主义的深刻联系:“‘瞬间的快感把唯美主义者和消费者的兴趣联结在一起。’……促销物品所提供的瞬间个人快感, 可以说标志着现代消费文化的开端”;“对瞬间快感的追求……成为一种生活理想”。快速而频繁的欲望满足化身于新的美学、新的派头、新的品位、新的物品, 亨利勋爵便是新的消费世界的广告商。而接受了他口号的道连研究宝石、领带、手杖、宗教、法衣、香水、乐器、挂毯、画像, 这些商品化的物件使他“感到了无可名状的愉悦”, “但是, 过了一阵子他对这些便厌倦了”。在十一章中, 道连在被审美化的商品中所经历的高潮和低谷描述了现代的购物经验:消费前的吸引, 消费中的兴奋, 消费后的疲惫, 从旧物到新物以此无限循环。

他怎么能不感到厌倦呢?亨利勋爵并不只是欲望的赞助商, 在赞助欲望的同时, 他还必须赞助欲望的死亡以保证它们健康地新陈代谢。如果说十九世纪下半叶商品经济发现了欲望, 那么亨利勋爵发现欲望的终结就是消费社会最大的秘密———“英国的公众三个月换一次话题, 不然, 他们的神经受不了那种紧张”。话题也好, 商品也好, 不断用新物替换旧物才能让消费世界持续下去, 发现这点后亨利勋爵使劲宣传它:“我的好家伙, 一生中只爱一次的人是真正的浅薄者”;“我希望道连·格雷会娶这个姑娘为妻, 死去活来地爱她半年, 然后, 又忽然迷上另外一个人”;“你不该说这是你生活中最浪漫的经历, 你应当说你生活中的初次浪漫经历”。在新的消费世界中只有欲望的新陈代谢才是不变的真理, “朝三暮四和永世相守的区别, 在于前者比后者更持久”;而恒久的概念是可怕的, 因为新欲望的诞生必须伴随旧的死亡, 一种持续的欲望是无法想象的。“总是!这是个可怕的字眼。我一听就发抖”。相对于欲望的死亡, 不会消亡的欲望更让他神伤, “曾经有一度, 我整个季节只戴紫罗兰, 以艺术的形式悼念一段不肯逝去的罗曼史”。旧欲望的死亡, 新欲望的出现, 新的感官和激情暂时缓解了日常生活的枯燥, 但是整个过程在不停地反复中仍是单调倦怠的, 对于欲望的消费最终消费了欲望本身。“也许在为激情寻找完美的表达方式时, 我已经消耗了激情本身。” (《W.H先生的画像》) 消费世界的驳论最后留下了一片凄凉的乏味。

《道连·格雷的画像》真正的悲剧并不在欲望死亡之后的怠倦, 而在于欲望持续后的灾难。画像的三个主要人物:亨利勋爵、道连和霍华尔德中, 霍尔华德被杀, 道连自杀, 文中虽然没有提及但可以推断唯一得到善终的是亨利勋爵。王尔德在给崇拜者的信中曾提到:“巴兹尔是我心目中的我, 道连·格雷是我希望成为当然的人, 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的我。”亨利勋爵作为王尔德的代言人是对《道连·格雷的画像》最普遍的认识, 但是亨利勋爵盼望着激情的消亡, “死去活来地爱她半年, 然后, 又忽然迷上了另外一个人”;王尔德为了保卫它而进了监狱, “在本世纪是这样一种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伟大的感情, 就像戴维和乔纳森之间, 他是柏拉图全部哲学的基础, 他也能在米开朗基罗和莎士比亚的商籁诗歌里找到。那是完美的灵魂深处的感情, 他存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中, 就像莎士比亚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和我的那两封信……它不断地发生在年长者和年轻人之间……” (《审判王尔德实录》) 。

持续的欲望, 以崇拜美的人格为基础的激情, 跨越柏拉图和莎士比亚来到王尔德的时代。这反复出现的永恒激情与亨利勋爵所宣传的新陈代谢的激情并无相似之处。他笔下的霍华尔德如他自己带着激情为激情辩护, “但我真的不能拿它去展出, 这里面倾注了太多自己的东西……每一副用感情画的画像……暴露了我自己心灵的秘密”。“太多自我”是霍尔华德对于美的偶像道连, 以及他所人格化的美的激情。他与道连的初遇可以算得上全书最富激情的片段, 完全没有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无聊味道:“我们的目光一交流, 我便苍白失色了。一种奇怪的恐怖感袭上心头……我害怕了, 转身走出房间, 不是良心使然, 而是因为胆怯。”以道连为人格的美在他的身上激起了如同坠入爱河般的感受, 激情的洪流让后者震惊、颤抖、恐惧, 正如王尔德站在审判席上所说:“那是完美的灵魂深处的感情。”对比道连对西比尔的描述:“一天晚上她扮演罗瑟琳, 第二天晚上演伊摩琴……她穿过各种各样的服装, 演过不同年龄的角色”, 受到亨利勋爵影响的道连爱西比尔的新城代谢, 而霍尔华德对道连的激情却有一种恒久不变的味道, 并且对其听之任之, 甚至把它变成自己的“全部艺术”。艺术这个带有永恒意味的词语, 存在于柏拉图的哲学和十四行诗中, 对比与亨利勋爵发现的消费世界中的短暂激情, 却没有给抵制影响寻找永恒的霍尔华德带来好处。当他看到道连那已被罪恶腐蚀的画像时, 他痛苦地嚷道:“我太崇拜你了, 为此而受到了惩罚。”对被道连人格化的美所持有的不变的激情最终以幻灭和死亡收场, 霍尔华德就算不死于道连的刀下, 也会死于心碎。

而道连对不老的青春、永恒之美的执著正是他的诅咒和灾难。亨利勋爵那青春短暂的骇人警告:“他的面容会干枯起皱, 眼睛会昏花无神, 优美的身材会破相变形, 唇上的猩红会渐渐褪色, 发上的金黄会悄然消失……会变得丑陋可怕, 粗糙不堪。”让道连恐惧哀叹, 并随即许下可怕的誓言:“要是永远年轻的是我, 而变老的是画该多好!”道连接受了亨利勋爵的一种教导, 确认青春是唯一值得拥有的东西, 却没有接收到另一种, 亨利勋爵自始至终并没有谈到对永恒这个概念的执迷:“你的青春岁月所剩无多———只有那么一点点时间了。”一点点时间并非恒久不变, 他鼓励的是激情的几何式增长和欲望的新陈代谢, “活着!……什么都别错过。不断寻找新的感受, 什么都不要怕……”所以不解道连诅咒的亨利勋爵认为道连是完美的, 是十全十美的一类人, 因为听从了他训导的后者“陶醉于一切之中”, 成功地体验了无数激情和欲望, 并成功逃避乏味、疲惫和无聊的人。面对自己最伟大的教育成果, 亨利勋爵感叹道:“我只不过比你大十岁, 却已经是满脸皱纹、皮色发黄、筋疲力尽了。”疲惫不堪的现实生活, 用来填补空虚的激情, 反反复复的欲望, 以及接踵而来的筋疲力尽也许才是应有的状态, 因为当激情不再死亡, 欲望不再代谢时, 画像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怪物, 蚕食了美的偶像和美的崇拜者。但是对永恒之美, 对超越乏味, 对建立一种自成一体又自我圆满的理想生活的渴望从来都是人性的一部分。王尔德借着亨利勋爵举起了欲望的广告大旗, 并喊出了“欲望之死”, 这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成型的消费世界的伟大发现, 但是却最终没有克制住自己, 走上了霍尔华德的道路:对美的崇拜, 这恒久而古老的激情注定要把他钉在这个乏味世界的十字架上。

参考文献

[1][阿]博尔赫斯.私人藏书:奥斯卡·王尔德《散文、对话集》[M].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80-120.

[2]Mccormack, Jerusha.“Wilde’s fiction.”from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Cambridge Press, 1997:96-114.

[3]Auden, W.H.“An Improbable Life.”Rev.of The Letters of Oscar Wilde.The New Yorker 9 March 1963.NewYork:Vintage, 1974:302-324.

[4][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英]奥斯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6][英]奥斯卡.王尔德.谎言的衰落:王尔德艺术批评文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7]周小仪.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J].中国比较文学, 2001 (2) .

[8]孙宜学.审判王尔德实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道连.格雷的画像 篇2

Brief Introduction The first novel I read this term is named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written by Oscar Wilde.It was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89.The book I read can be found in the foreign books Beckon.The book contains 97 pages.Main Contents Basil was a famous artist.He painted the picture which was the best one in the whole works that he had ever painted.The portrait was about a handsome man named Dorian Gray.When Basil’s friend, Lord Henry advised Basil to send it to the best gallery in London.Basil refused because he had put too much of himself into the picture.Basil gived the picture to Dorian.Basil thought Dorian Gary as a a solution of his art inspiration.Basil thought Dorian was perfect.However, he said in fact he preferred not to be beautiful and in his oppinion, Dorian’s beautiful face will perhaps bring him into danger.That is all right.Because of Darian Gray’s beauty, Lored Henry wanted to know about him.Henry had important effects on ruining Dorian.Dorian was changing gradually.Dorian loved a actress called Sybil Vane.Then a bad thing happened.Because she didn’t perform real Juliet in dramas very well, Dorian was sick of her.He loved her for her art—because she was a Wonderful actress.When Sybil had a bad perform, He said she lost fine art and killed his love for her.Dorian thought if she didn’t have art, she would be nothing After they were broken up, Sybil was so sad that she killed herself.The next day when Dorian went to see the picture of him, he found there was something different about the picture.The face changed—there was something unkind and cruel about the mouth.Dorian felt sick and ashamed.Dorian thought it was his fault that he left Sybil.However, she killed herself.Lored Henry said Sybil never really died and forbad Dorian to cry for her.Dorian was persuaded not to feel sad.From that time on, he realized he had already chosen the right way.He would stay young forever, and enjoy every wild pleasure that life could give him.The face in the

picture would grow old, ugly and unkind.But he would stay beautiful forever.Several years passed, but time did not touch the face of Dorian Gary.He enjoyed the life of a rich and fashionable young man.He studied art and music.But his search for pleasure did not stop there.He became hungry for evil pleasure.He beca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the love with the beauty of his fac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the ugliness of his soul.Dorian both hated the picture and loved it.His fear grew stronger every year, and as time passed, the face in the picture grew slowly more terrible.At last Dorian showed Basil the picture that was real Dorian and told him it was Dorian’s soul.Basil knew his secret.And Dorian hated Basil so heavily at that time that he killed Basil.Dorian wanted to be a good man.He wanted to kill his past, so he picked up the knife and dug into the picture.Real Dorian was dead.The story was over.Excellent episodes 1.In the garden the leaves shone in the sunlight, and the flowers moved gently in the summer wind.The two young men sat on a long seat under the shadow of a tall tree.2.I feel that I’ve given myself to somebody who thinks my heart is a pretty flower.A flower that he can enjoy for a summer’s day, and can forget tomorrow.3.There is nothing in the world as important as youth.4.The words filled Dorian’s head like music—wild, exciting music, what a beautiful voice Lord Henry has, he thought.They are only words, but how terrible they are!How bright and dangerous!You cannot escape from words.5.He gave them wings, and they flew like brightly Coloured birds around the room.Reflection

When I begin to read the novel, I think that the novel is about homosexuality.However, after reading many pages, I have deep reflection on it.At first, Dorian had an open,honest face.There were no dark secrets in that face.When the kind and gentle boy saw the picture of himself, he said he wished that he could always stay young and that the picture could grow old.When he had the idea, he decided to give anything for his youth.The words that he said implied that Dorian

道连.格雷的画像 篇3

关键词:会饮篇;柏拉图式爱情;美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完美体现。王尔德通过“画家”巴慈尔因美的化身创造出来的“道连格雷的画像”受到亨利勋爵的连连大赞为开端,演绎了主人公“道连格雷”一生的涨幅起落。道连,原本是一朵单纯,纯洁,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奇葩”,他对世界的险恶一无所知,倘若从一开始他从未遇到画家巴慈尔、亨利勋爵,他的人生也未必会如此悲剧,可是王尔德却让他们在文中相遇,他赤裸裸地向人们展示人性,他赤裸裸地描绘灵魂、外在和内心的善良险恶。《会饮篇》,是柏拉图最伟大的两篇对话之一,这篇对话所描写的是悲剧家阿伽松为了庆祝自己的剧本获奖,邀请了几位朋友到家中会饮、交谈。他们共同的主题就是爱,从低到高各种等级的爱。在笔者之前,有很多学者通过各种角度对《道连格雷的画像》这篇小说做了很精致的分析,如曾杰通过简论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提到《道连·格雷的画像》同巴尔扎克的《驴皮记》一样,其情节关键也是一场灵与肉的交易,格雷在身体上背叛了美,在交际上偏向了亨利,就不能不走上寻欢作乐、追究感官能刺激的纨绔子弟的老路,就他和西比尔这场一见如故而门第悬殊的爱情来看,故事是陈旧的,但王尔德赋予了唯美主义的精神内涵。[1] 张辉和包小丽在“唯美的爱情观-浅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道连格雷的爱情观”中分析了小说主人公道林格雷的爱情观,阐明了唯美主义者“艺术高于生活”的观念并分析了唯美主义倾向的原因,揭示出其中的反叛精神。[2]柯卉在“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生活中的古希腊式爱情”中试图立足文本,分析他对古希腊爱情的认同和追求。[3]而笔者更加注重《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柏拉图式爱情对现今的展望,面对这物欲横流,商品经济大于情感追求的社会,笔者通过从《会饮篇》入手,分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柏拉图式爱情来洗涤现实社会过度的物质爱情,呼吁人们在注重物质爱情追求的同时,不要忘了精神恋爱在爱情中的重要性。本文将把《会饮篇》中的颂词归纳总结同《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三组人物关系对比研究相结合,来探求柏拉图式爱情的重要性。

一、道连和巴慈尔

在《会饮篇》中,厄律克西马库提到,爱是克制,和谐,纯粹,不增添任何邪恶的。当巴慈尔无意向亨利勋爵说出这幅画像的名字叫道连格雷的时候,说道:“啊,我无法解释,要是我挺喜欢什么人,我绝不会把他们的名字告诉别人,要不,这就好像遗弃了他们的一部分。”当亨利问道巴慈尔为什么不愿意送道连格雷的画像去展出时,巴慈尔说每一幅画用感情画出来的画像,画的都是艺术家而不是模特,他不愿意那这幅画去展出,是因为它暴露了巴慈尔自身心灵的秘密。通过巴慈尔和亨利勋爵的对话,我們可以看得出巴慈尔对道连的爱是克制的,纯粹的,是不增添任何邪恶的。对于巴慈尔来说,道连犹如尤物,年轻、娇嫩、天真和纯洁,巴慈尔也曾说过道连对他来说,便是他的全部艺术。鲍萨尼亚提到神间的爱会引发高尚的思想,高尚的友谊,传递智慧和美德。当亨利勋爵像一颗诱惑的火种抛向道连的时候,而道连无法用不成熟的心智抵御诱惑的火种时,这颗种子就会在道连身上生根发芽,亨利带着道连去剧院,道连满怀欣喜的应从,巴慈尔劝诫到:“今晚别去看戏,留下来同我一起吃饭。”当道连和亨利勋爵出门时,画家猛地跌坐在沙发上,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当道连兴致勃勃的找到巴慈尔和亨利勋爵并告诉他们他将要和西比尔订婚的时候,巴慈尔说道:“凡你喜欢的姑娘,必定是非常出众的,凡是足有你所描绘的那种效果的姑娘,必定是高雅的。如果这姑娘能赋予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灵魂,能为过着肮脏丑陋的生活的人创造美感,能驱除他们的自私心,能把眼泪借给他们去为别人的不幸而哭泣,那就很值得你爱慕,也值得整个世界爱慕。这幢婚事很好,神明为你创造了西比尔,没有她,你会是不完美的。”巴慈尔对道连和西比尔的态度是祝福和赞成。当西比尔因道连的抛弃而自杀,道连加速了他人生的堕落,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的时候,巴慈尔始终不渝的劝诫着道连,巴慈尔对道连的爱引发了他对高尚的思想和高尚的友谊的追求。同时也印证了《会饮篇》中所提到的陷入爱情中的男人愿意为他们所迷恋的少年做任何事,不惜一切代价。当终有一天巴慈尔知道了画像和道连的秘密,心灰意冷,最后丧命于道连之手,却始终那么全心全意的希望道连回头是岸,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了爱欲最终是对不朽的渴望,但灵魂的不朽才是最高的不朽。

二、亨利勋爵和道连

鲍萨尼亚在《会饮篇》中提到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爱也会产生不高尚的友谊。亨利勋爵被道连无与伦比的外貌所吸引,在道连没有遇到亨利勋爵之前,道连并未察觉自己的美貌,更不会对画像产生嫉妒之情,亨利勋爵就像一颗诱惑的种子被某种力量带去了道连的身边,同时带去了享乐,嫉妒,羡慕,虚荣各种情感,让道连无法自拔,越陷越深。当亨利勋爵带道连出席各种娱乐场所,并告诉道连要及时利用自己的美及时享乐,道连在美和物质的诱惑下开始沉沦。当道连遇到西比尔,满怀希望的告诉亨利勋爵他将要和他最爱的西比尔订婚时,邀请亨利勋爵和巴慈尔去看西比尔的演出时,亨利勋爵说道:“女人激起我们成就大事业的欲望,却阻碍我们去付出实践。但我随时准备体会新的情感。不过可惜的是,至少对我来说,没有情感这样的东西。好在你那个奇妙的姑娘会使我激动,”亨利勋爵对爱情的态度是无所谓的,女人就是事业成功的阻碍者,享乐主义的垫脚石。当西比尔演出失败,道连大发雷霆,随即抛弃了西比尔,而西比尔也因道连的抛弃心灰意冷而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当道连的内心受到煎熬如同自己亲手杀死西比尔一般,亨利勋爵带给道连的不是引导,纠正而是安慰。亨利勋爵说道:“亲爱的道连,女人改造男人的唯一方法是让他彻底感到厌倦,这样他会对生活了无兴趣。要是你和这个姑娘结婚,你就惨了。当然你会待她好,人总会待那些自己毫不在乎的人很好。整桩婚姻会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对于亨利勋爵来说,爱情远没有享乐和个人满足高尚的多,他带给道连的是无关道德,只为个人,物质享受为主的非情感生活。道连在亨利勋爵的带领下,引导下更加肆无忌惮,亨利勋爵把“小黄书”交给道连,告诉道连要“及时享乐”。

三、道连和西比尔

道连就在那一瞬间爱上了西比尔,西比尔演绎出了道连心中的莎剧,西比尔对于道连来说,她是莎剧中人物的完美体现,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他的小伙伴们,他将要和西比尔订婚时,亨利勋爵用他所认定的爱情婚姻理论来劝说时,道连却说:“亲爱的亨利,我并没有把这当作是一桩买卖,也没有一本正经地向她求婚。我告诉他我爱他,她说他不配做我的妻子。什么不配啊!嗨,与她相比,整个世界都是微不足道的。”鲍萨尼亚在会饮篇中提到,爱情与金钱、地位、职权无关。当道连爱上西比尔的那一刻,他并没有感觉比她要高贵的多,比她富裕的多,而是小心翼翼的爱着她。不幸的是,西比尔因为得到了爱情,却因舞台剧的失演而在道连朋友面前丢尽了他的面子,道连在愤怒之下抛弃了西比尔,西比尔也因爱人的离去选择了自杀。在《会饮篇》中的颂词中,鲍萨尼亚也提到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爱是放纵的,不高尚的,属于坏的爱情。其实我们可以站在西比尔的角度理性的思考,她把对道连的看成了她的生命,她在用生命的液体在滋润着他和道连的关系,对于弱势的西比尔,道连对他的爱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爱情的本身却无所谓公平和不公平,却所谓是否心甘情愿。在笔者看来,西比尔因外貌爱上了道连这个“尤物”,道连因外貌和演技爱上了这个弱女子,最终也因演技的失败使这段感情灰飞烟灭。这段感情有那么多的外在作支撑,唯独少了精神和灵魂,再或者说,在这段感情中,西比尔爱他如同自己的生命,而道连却更爱其自己。笔者认为,这也是悲剧产生的另一个因素。

四、结合《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三组感情来谈如今的爱情

在巴慈尔和道连,道连和亨利勋爵,西比尔和道连三组关系体中,结合文本,我们可以在其中寻找到“柏拉图式爱情”的踪影。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但实际上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一个同性之间的爱情,而现今“柏拉图式爱情”已经扭曲成精神爱情,并不仅限制于同性之间,也流行于异性之间。笔者引用现代的“柏拉图式爱情”,也就是精神恋爱,结合文本中的人物来分析,为了强调在现今爱情中,物质和外在在生活中和爱情中必然很重要,但是精神却必不可少。在如今的生活中,每当提起某某某的对象时,我们会第一时间质问的是:“长相如何?身高如何?家庭条件如何?有钱吗?”,在这些条件都不吻合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接下来询问:“那对人怎么样?”,我们很少会提及他们之间的精神契合程度。笔者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作家描绘了道连无与伦比的外貌,西比尔美丽的外貌,却未谈及巴慈尔的外在,只告诉读者他是一位画家。巴慈步一步走向深渊,西比尔对道连的爱是放纵,却忽略了道连的内心世界。最近有一句台词很火“有情只能饮水饱,有钱人才能终成眷属”,笔者认为,爱情中不能没有面包作为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不能把“物质”扩大化,只追求最大物质化,却忽视人的灵魂需要精神作支撑。

参考文献:

[1]曾杰.简论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70-75.

[2]張辉,包小丽.唯美的爱情观-浅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道连的爱情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柯卉.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生活中的古希腊式爱情,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4]柏拉图.《会饮篇》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道连.格雷的画像 篇4

关键词:《通连·格雷的画像》,《驴皮记》,互文性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全书围绕主人公神秘的画像展开, 描写了一位纯真美少年被罪恶引诱, 一步步堕落乃至毁灭的传奇故事。而这样的写作框架似乎和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的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的一部长篇小说《驴皮记》中的整体布局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对于西方古老的民间故事《浮士德》的相关内容进行的改编, 《浮士德》最初是关于一个德国巫师或星相家与魔鬼打赌, 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 以换取知识和权力的故事, 这是关于浮士德故事的最初情节与框架。王尔德将其改写成唯美主义的小说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 而巴尔扎克则在他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哲学研究篇中转化为长篇小说《驴皮记》。

下面是两部作品的整体框架列表:

可以说, 这两个文本是在同一世纪之中对于浮士德原篇的文本的迁移与重构, 即对于同一题材、主题进行不同阶段、历史的阐发, 通过一纸契约将主人公、诱导者和宝物三者相连, 反映了一种时代历史的需要与当时文化心态的转变。

从上面的简单列表中可以看出, 这是两部出现在同一个世纪之中的作品, 出版相差了60年。回顾十九世纪初和十九世纪末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 巴尔扎克在写《驴皮记》的时候是处于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当时的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 这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巨变的时期, 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所带来在文学上的影响是对于现实的揭露与解剖。而到了十九世纪末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欧洲各国社会矛盾加剧, 人心浮动, 欧洲处于大变动的前夜, 这是一个“世纪末”的骚动时期。在这样的一个现实之中, 作家都产生了一种幻灭感和危机感, 萌发了一种苦闷、彷徨、悲观、颓废的心理, 表现出艺术自卫的不安情绪。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确立初期, 还是处于“世纪末”的矛盾加剧时期, 两位作家都在反映这样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在资本主义阶段所不可避免的灵与肉的矛盾与冲突。区别于以往神话世界里的魔鬼, 两部作品都将其引入现实世界的残酷之中, 它是活生生的、存在的。两位主人公都是矛盾冲突中的牺牲品, 都是“堕落的浮士德”。浮士德的追求原本是被赋予了一种净化、赎罪、得救的积极意义, 而在本文所探讨的两部作品中, 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被腐化、堕落和毁灭的形象。对于这样一种完全相反的寓意转变, 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驴皮记》所描绘的是一个“被堕落的浮士德”, 这样所探讨的重心就落到了“被堕落”之上, 这是一个有因有果的阴谋与圈套。围绕着作品的主人公, 作者都选择了一个类似于金三角的组合, 即善良的主人公、不怀好意的诱导者、神秘的宝物。对于《驴皮记》中的主人公拉法埃尔来说, 引领其道德堕落的初始即与拉斯蒂涅和福多拉的相识, 自此, 他沉湎于难以置信的放纵之中。而最终完成其堕落的关键在于那张神秘的驴皮, 它能够帮助拉法埃尔满足他所有的一切欲望。然而, 所有的欲望最终都会落空, 因为以生命为代价的结果最终只能是毁灭。巴尔扎克在此所展现的是一种寄生关系, 个人寄生在巨大财富之上, 必然会对自己的生存加以限制, 这是一个被迫选择与放弃的过程。在此, 作者所要揭露的是作为当时统治形式的资本主义本身, 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性。而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则是一个在“堕落中挣扎的浮士德”。同样的处于金三角的构架之中, 所不同的是在这里, 王尔德所要凸显的是主人公本身在不断地选择之中的挣扎、冲突与痛苦。为了留住青春的美丽, 道连选择了与魔鬼进行了灵与肉的交易, 并且在亨利勋爵的蛊惑之下发展到把恶当作实现所谓美感享受的一种方式, 残忍地杀害了美的创造者画家霍尔沃德。王尔德用艺术的手法把体现道连道德中恶的方面转移到画像之中, 通过道连于挣扎之中结束其真实罪恶的肉体还原了原本美丽的画像, 从而达到了灵与肉之间的和谐统一。可以说,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圆梦式的结局, 在艺术的象牙塔里与丑恶现实相抗衡, 并持续挣扎与斗争着。

同一个世纪, 两个不同流派的不同作家都选择了同样一个原型进行不同程度和寓意上的改编, 同样在这样一个浮士德的难题上打转, 对于这一点而言, 套入上文所说的互文性理论双重焦点的第一个方面, 说明前文本本身的重要性问题, 即这是一个经得起岁月洗刷的原型经典, 有着人类生存之中所共通的东西, 你和现代之间都有着能够引起共鸣的东西存在。“浮士德难题”所反映出来的是人性中共通的诱惑与被诱惑。总有能够诱惑你的东西, 也有着被诱惑的时候, 不可避免。在早期浮士德形象的塑造上, 就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个矛盾的统一。人类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体, 在寻求精神的飞升的同时又受到了物质世界的牵引, 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欲望的纠缠。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在现代社会之中, 生活似乎变成了竞技场, 我们都在追逐着这样一种认同, 即“他人的承认, 社会的承认”, 这样所带来的只是一种必然的后果, 导致个体自由的丧失和美好人性的迷失。诱惑与被诱惑的范围越来越多, 越来越广。我们不得不承认,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人类不仅受着物质世界的吸引, 而且人类本身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可以说, 无论是原先的浮士德形象, 还是十九世纪之中出现的“堕落的浮士德”形象,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现实中的人性。与此同时, 他们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精神之路, 在问题与困境之中走向平衡。简单来说, 这是一个在发现问题的同时, 也隐藏着希望的状况。无论是在小说之中的主人公本身最终体会到, 还是在悲剧的结局之中让读者来深刻体会, 其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人生悲剧的失败之中悟出更高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欲望之中升华, 其最终还是在肯定人的主观改造能力。巴尔扎克与王尔德希望在堕落的形象之中提醒着现世的人们不断改变不合适的生存环境, 用实践来证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于文章开篇所说的互文性中第二个焦点所指的问题, 涉及文本与整个文化话语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 即文本并不是单一的个体或群体, 而是需要融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去理解和探究的,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文本所能共同表达出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共同文化。可以说, 《道》与《驴》两部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都在共同传达着资本主义时期的问题与矛盾。如果说巴尔扎克是一个在大量事实面前的一个外部揭露者, 那么对于王尔德而言, 则是一种身处于其中的资产阶级内部的文化与精神危机的爆发。一个是客观揭露事实的开端期, 另一个则是经历了一定的过渡与沉淀之后的反叛期。面对同样欲望与道德的两难处境, 巴尔扎克选择了赤裸裸地揭露, 其实质是在鼓励反抗;而王尔德所处的唯美主义实际上则是在逃避现实, 躲进象牙塔之中。在两者之间思想的变化流动之中所透露出来的是对于现实的一种无能为力。在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岁月之后, 原本的激情与雄心早已沉淀, 因为越真实地揭露出现实的丑恶, 越感到无能为力, 所以在唯美主义之中只能是表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围困与矛盾。无论怎么将艺术与现实和道德撇清关系, 其结果都是撇不清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两部作品其实质上都是在反对资本主义的各种丑恶, 但不难发现在十九世纪末的那种反抗与初期相比, 在文本表达上要稍许软弱很多。在《道连·格雷的画像》的自序中, 王尔德强调这是一部与道德无关的作品, 他这样说是一种消极对抗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选择回避艺术中的道德, 更多的是因为担心那些假仁假义的人们认为他的小说不符合当时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 从而指责他本人的不道德。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 可以说这是一种妥协和退让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 也在事实上表明了资本主义仍处于相对强大的地位, 远远超越于巴尔扎克时期, 所以这一切的反抗只能是一个过渡的阶段, 不能完结。但不可否认, 在十九世纪这一整个世纪之中, 资本主义所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矛盾一直在困扰着作家们的内心, 他们一直处于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之中, 将传统文化之中的某些内容重新提取出来并进行改编, 用以阐释、制约或针砭当代文化中的某些基本问题, 这是引证往昔向今日发言。事实上, 不仅仅是资本主义阶段的问题, 在人类生存过程之中, 永恒地存在着类似于浮士德难题这样的问题。贝尔将这些问题称之为“原始问题”。他指出:“这些问题困扰着所有时代、所有地区和所有的人。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人类处境的有限性, 以及人不断要达到彼岸的理想所产生的张力。……答案尽管千差万别, 但问题却总是相同的。”[1]许多作家们从当代人文环境之中不断地重复发现并叙述着这样我们一直所处的困境, 在这过程之中不断塑造经典, 重复着经典, 并一直流传下去, 在经典的重构中重新巩固其经典的地位。这样, 就将一个特定时期的共同文化传达的空间扩大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话语空间之中, 这就是经典与经典作家所作出的贡献所在。事实上, 任何一个文本不可能完全独创, 但也不会是完全互文, 没有一点独创性。作为经历历史沉淀保留下来的“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 [2]总有它的独特之处。在互文性视角之下来审视文学经典, 可以说, 经典是互文性的产物。互文性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变动的系统, 不同的互文性系统会生成不同的文学经典。作者的写作是互文性的, 他以前读过的文学文本势必会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文学经典。当经典形成记忆, 在作者的互文性写作和读者的互文性阅读之中, 从而不断塑造并加深经典, 拓展经典的尺度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12:122.

道连.格雷的画像 篇5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 其思想端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对生态批评的界定中, 最能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 是美国生态批评的倡导者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中国学者王诺在《欧美生态批评》一书中指出:“生态批评的‘生态’还指一种生态美学观。” (1) 生态审美是以自然审美为目的的审美。自然并非仅仅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 自然为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认识自然的目的也并非仅仅是认识人自己, 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并感悟自然本身的美。本文试着从生态批评角度出发, 揭示奥斯卡·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生态审美:与自然交融的审美;生态整体性的审美。

一、与自然交融的审美

生态审美是与自然交融的审美, 审美者与自然物融为一体, 把自然物当作自己的朋友和生活伴侣, 而绝对不高高在上地或远远地从外部审视它们。

《道连·葛雷的画像》共有二十章, 第一章和第二章写的是“画室”这个场景。一说起画室, 人们都知道那是画家工作的地方, 而画家是艺术家, 是美的作品的创造者。试问假如画室内外的环境不能给人美的感受, 人们又怎会不怀疑画室里的画家能创造美的作品呢?小说通过画室中一幅俊美出奇的青年肖像引出了小说的主人公道连·葛雷, 也通过画室内外生态自然浑然一体的美表现了与自然交融的审美。

小说一开篇就写道:“画室里弥漫着浓郁的玫瑰花香, 每当夏天的微风在花园的树丛中流动, 紫丁香的芬芳或嫩红色山楂花的幽香还会从开着的门外飘进来。” (2) 而人身在其中, 沐浴着玫瑰花、紫丁香、山楂花等各种幽香, 观看到窗外的金链花、忍冬花、飞鸟、蜜蜂等等, 这是何等的享受啊!烦闷的时候, 画室里的人就会走到画室外面, 那些月桂树、梨树、雏菊、紫丁香、常春藤、喇叭等花草树木如常竞相斗艳, 招呼着从画室里出来的朋友, 而纺织娘、蜻蜓、麻雀、蜜蜂、蝴蝶、画眉等小精灵唱的唱、跳的跳, 也欢呼着那些画室里的朋友。有这么美的生态自然相伴, 生活在其中的主人公又怎会不陶醉呢?你看道连·葛雷把脸埋在一大簇阴凉的紫丁香中, 一个劲儿地吸着花香, 仿佛这就是美酒。一只毛茸茸的蜜蜂立刻飞过来和道连作伴, 绕着那枝丁香嗡嗡地转了一阵, 然后开始爬遍放射形椭圆花球上的每一颗小星。这一切是这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又怎会让人不流连忘返呢?纷扰都远去了, 眼里只有这些美妙的生态自然, 人沉溺其中, 和它们融为一体, 这难道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就如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遐想》里说的:“观察者的心灵越是敏感, 在与自然的壮丽伟大和谐交融时, 就会有越强烈的狂喜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时刻, 他的感知就会被一种深深的和快乐的出神所笼罩, 在一种快乐的自我消解状态里失去自我, 沉溺于美的秩序的广阔空间里, 并在其中感受到他与自然美浑然一体了。所以个人的目的全都离他而遁去, 他看到和感到的不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万物的整体。” (3) 小说里的主人公也是这样沉溺于这种和自然交融的美之中。

《道连·葛雷的画像》所写的画室内外的生态自然并不是什么奇花异草、珍禽怪兽, 而都是些人们熟悉的树木花草、小鸟、蜜蜂、蝴蝶、蜻蜓等等, 但它们和人却是那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这些生态自然的美互相映衬、浑然一体, 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美的想象空间。画室内外的美融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美的作品, 而创造这幅美图的画家正是生态自然本身。这种与自然交融的美的感受怎能不让人欣喜呢?

尼采的酒神精神就涉及到这种忘我之后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状态。尼采认为, 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疯癫状态。这种状态发生的前提, 是个体的解放和集体的融合, 而它的结果, 则是本真的回归。个体的解放, 意味着抛弃长期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和个人的目的, 标志着个人的因素不再受到重视甚至被蓄意毁灭。个体的解体是最高的痛苦, 自我否定是最令人恐惧的否定。但是, 这种否定和解体同时又“以一种神秘的统一感解脱了个人”, 实现了个体与集体的融合。“此刻, 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 每个人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融洽, 甚至融为一体了”;“而且疏远、敌对、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同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这种与自然大集体的融合, 在尼采看来, 是最高的欢乐, 是狂喜的时刻。 (4)

人绝不仅仅是社会的动物, 他首先是自然界里的动物。人的本性之一就是与人以外的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这种本性的需求使得人不满足于与人交往, 不满足于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 人才在与原始自然的交往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不可或缺的美和愉悦。这种美和审美愉悦应当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在与自然交融的过程中体验生态的美, 人类的审美体验将有重大的缺欠, 人类的文明也将有重大的欠缺。

二、生态整体性的审美

生态审美是生态整体性的审美。有利于生态系统和谐稳定的才是美的, 干扰破坏了生态整体和谐稳定的就是丑的。《道连·葛雷的画像》通过写主人公道连·葛雷对肉体和灵魂的看法的变化, 表达了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的生态整体性的审美, 再通过灵魂的回归和画像复原了本身的自然美, 揭示了灵魂回归之处正是大自然, 从而表达了大自然既是自然家园又是精神家园的生态整体性的审美。

起初, 受到亨利勋爵影响的道连·葛雷认为美貌是最重要的, 甚至祈求拿灵魂换青春。“太可悲了!我会变得年老色衰, 可是这幅画像却能永葆青春。它永远像这六月的一天那样的年龄……要是倒过来该多好!如果我能够永葆青春, 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 要什么我都给!是的, 任何代价我都愿意付!我愿意拿我的灵魂换青春!” (5) 于是当他知道自己的祈求变成了现实, 他不但没有悔改之心, 反而更加纵容自己灵魂的堕落。因为他知道即使将来红润的血色从画中人的脸上消逝, 留下一张死灰色的面具和两颗暗淡无神的眼珠, 他本人仍将保持翩翩少年的风采, 他那如花的容颜永远不会枯萎, 他的生命的脉搏永远不会衰竭。他压根就没在乎别的。对于一个拿灵魂去交换的人来说, 灵魂确实不值一提。

不过终于有一天, 道连·葛雷承认灵魂是一种可怕的现实存在, 它可以买卖, 可以用来作交易, 可以被腐蚀, 也可以改邪归正。此时的道连·葛雷悔恨自己因为重外貌轻灵魂, 从而造成自己肉体和灵魂的分离。他终于明白他的美貌不过是一张面具, 而青春则成了笑柄。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正是他祈求得来的美貌和青春葬送了他。悔恨不已的道连·葛雷对自己的美貌突然憎恶起来, 把镜子扔在地板上, 用鞋跟把它踩成无数银色的碎片。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道连·葛雷试着想拯救自己的灵魂, 并多次宣布要革面洗心, 重新做人。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他自己半死不活的灵魂使他不得安宁。终于有一天他抓起刀子, 对准画像猛戳过去。当佣人发现时, 地上躺着一个死人, 身穿晚礼服, 心窝里插着一把刀子。他形容枯槁, 皮肤皱缩, 面目可憎。而墙上的那幅肖像, 同他们最近一次见到他本人的时候一样容光焕发, 洋溢着奇妙的青春和罕见的美。

道连·葛雷死了, 他的灵魂和肉体终于重新合为整体, 他的画像也恢复了原本的自然美, 他终于如愿得到了安宁。从道连·葛雷最初的肉体和灵魂的分离到他承认并拯救灵魂再到他的肉体和灵魂重新合为整体并复原了画像本真的美, 小说通过这种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再到自我回归的哲学思辨, 告诉了世人:人类自身的存在是人类自身自然肉体的生命与理智、精神、灵魂的生命体验性的共生, 人类来自于自然, 也终归返至自然, 大自然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

法国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说:“不管是他人的身体还是我的身体, 除了体验它, 即接受贯穿身体的生活事件以及与身体融合在一起, 我没有别的手段认识身体。” (6) 我之所以能够对世界进行感受、认知和思考, 是因为在我的每一次思考展开之前都已经有一个以身体为依托的生命整体存在着, 这是一个有着独特发展方向的身体, 一个物质肉身被意识和精神牵引着而具有灵性的身体, 思维活动正是要把从世界中不断获取的生命信息纳入到这个有着独特发展方向的身体活动中去, 从而使生命不断充实成熟。身体是时刻贯注着意义涌动的肉身, 是身体——主体;意义是身体的意向性在向世界敞开的生存活动中的实现, 是意义——身体。身心二元论只能导致生存的扭曲, 身体不再向世界开放的时候, 人就成了动物, 而当意识取缔了身体的时候, 生存之光也将随之熄灭。

就像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所说:“存在不可分, 因为它整个完全相同, 它不会这里多一些, 这样就会妨碍它的连接。它也不会那里少一些, 存在充盈一切。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因为存在只能和存在紧接在一起”, (7) 整个生态自然有其自身运作的机制, 其各个部分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少了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干扰破坏整个生态自然的和谐平衡, 而人作为整个生态系统中一个构成部分, 同样要遵循这个整体性法则。一旦肉体和灵魂分离了, 人自身的和谐和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这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就是种危机和悲剧。

人, 作为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 是一个整体;但作为生态大自然中的构成部分, 人, 却只是一个个体。人只有回归到大自然中, 就像荷尔德林咏唱的那样:“与万有合一, 这是神的生命, 这是人的天穹。与生命万有合一, 在至乐的忘记中回归自然宇宙, 这是思想和欢乐的颠覆, 它是神圣的峰顶, 永恒的安息地。” (8) 人才是真正返回家园——自然的家园和精神的家园。

结语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尽管年轻, 但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 在20世纪末一跃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的“显学”, 它所研究和评论的对象是整个文学, 其中重审和重评传统文学的直接目的, 是要揭示经典作品以往被人们忽视、然而又确实存在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本文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解读《道连·葛雷的画像》, 仅是一种探索, 旨在揭示这部经典作品中蕴含的生态审美:与自然交融的审美;生态整体性的审美。

摘要: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 以其颠覆性的美学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不遗余力地切身实践而著称于世。他的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曾因内容邪恶、不道德、形式沉闷无聊, 是对前人理论的曲解和同性恋的潜台词等因素而备受诟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能更客观地对待唯美主义和王尔德, 于是从现代的角度对该小说的美学解读也就有了可能。本文试着从生态批评角度出发, 揭示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生态审美。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审美,《道连·葛雷的画像》

注释

1[1]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第36页。

2[2]Oscar Wilde,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1989, pp.5.

3[3]Rousseau, Reveries of the Solitary Walker[M], trans.by Peter France, Harmondsworth:Penguin, 1979, p.108.

4[4]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 北京:三联书店, 1987, 第6-7页

5[5]Oscar Wilde,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1989, pp.30.

6[6]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第257页

7[7]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第94页。

上一篇:企业内网流量管理下一篇:音乐与建筑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