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更需要团队精神

2024-07-24

电视人更需要团队精神(共5篇)

电视人更需要团队精神 篇1

2010年8月27日,在经历了两年的漫长等待之后,备受传媒行业关注的第五届“王选新闻科技人才奖”颁奖大会终于在苏州隆重召开。本届颁奖大会颁发了包括“终生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和“杰出人才奖”在内的三大奖项,共有20位传媒界和企业界的优秀人物获此殊荣。

颁奖仪式上,金灿灿代表着“王选精神”的奖盘上同时刻下了“王选”院士的头像和获奖者的姓名,这既是对获奖者个人成就的最高肯定,也是对持续创新,追求真理,坚韧不拔的“王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更是新时期对传媒科技工作者“王选”精神的呼唤。

时光荏苒,直到今日,“王选奖”已经成功举办第五届,作为传媒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它正鼓励着一批又一批的传媒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传媒科技界营造出一个激励创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

当前,由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所引发了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世界各国各地区媒体都把运用最新信息传播技术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新兴媒体、抢先引进或占领最新的传播平台和终端。对我们来说,这是挑战,但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契机,继续发扬“王选”精神,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把新技术融入到我们未来的新业务之中。

作为传媒界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一直默默奋斗在传媒科技工作的最前线,为我国的新闻事业添砖加瓦,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本期封面故事中,将特别向您介绍第五届“王选新闻科技人才奖”的各位获奖者,敬请关注。

电视人更需要团队精神 篇2

—观《亮剑》有感

樊宗军

每当我观看《亮剑》时都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为什么众多的抗日剧中唯独《亮剑》给了我这种感觉?思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剧中李云龙所率领的部队那种一往无前的亮剑精神给予了我无尽的力量和巨大的鼓舞。

有人说,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这种一往无前永不回头的精神和气势了,因为我们要创建和谐社会,要和平发展,需要的是隐忍待机。我说恰恰相反,无论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是我们的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正需要这种一往无前的亮剑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这种气势,我们的国家才能蒸蒸日上;我们的民族才能昂然屹立;我们的企业才能有日新月异的发展。

作为一个电力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近几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困难:煤价高涨、环保要求以及自身所存在的人员、资金上的诸多问题。面对种种困难,如果我们没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和气势,没有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那我们只有逐步走向衰落。所以,亮剑精神正是我们所急需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电视人更需要团队精神 篇3

制造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企业精神?这个问题就像“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一样不能回避又不好回答。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他们的产品被贴上高端制造的表情,他们的工匠精神也被广泛宣扬和崇拜。那么,中国呢?

日前,央视相继播出了《大国工匠》专题片。该片反映的是在这一系列“国之重器”的背后,一大批军工“铸剑”人默默坚守,他们把生命中最美的时间、最大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把自己的技艺、乃至生命都献给国家,都饱含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仰。

工匠精神究竟何为?从他们身上可窥一斑:一是坚持和专注。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经受何等诱惑,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都有着高度的执着。为导弹发动机雕刻火药药面的徐立平,从事着一个火花就可能失去生命的高危工种长达28年,只因母亲的一句“没有国何有家”的教诲。二是谦恭和自省。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并不吹嘘,实事求是。创办于1947年的“博多人形会馆松月堂”,匠人师傅宗田先生曾经在天皇面前表演过,对此他却少有提及,只是潜心钻研。三是敬畏和入魂。他们在工作时,将自己的心意和魂魄注入作品之中。如航天三院巩鹏所说:我这个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工作,但是把一百件一千件不平凡的事情做好,都能把它做到极致,我觉得这是我的一种骄傲。这是对产品如何的敬畏!

在这个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的时代,这些“铸剑者”虽然背上没有刺着精忠报国,但他们的身上透射出来的是忠诚、奉献、专注、踏实、谦虚、严谨,诠释的是这个时代的价值灯塔。

也会有人问,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这些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不可否认,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是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尤其是在肩负着国家使命的军工行业,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技能岗位上,工匠精神不可或缺。

当前“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互联网经济无所不在、信息无所不在、网络无所不在、服务无所不在。军工行业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命脉的战略性企业,肩负着富国强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多重使命。在这一洪流中,创新是关键,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而那些不计功名得失、苦心钻研技能、突破一道道难关、默默无闻扎根于某一个行业且几十年如一日的匠人们,更是军工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螺丝钉。

创新更需要一种精神 篇4

从远古到现代, 在思维创造价值的深邃哲学脉络中, 我们的祖先于平凡之中将观念、理念一步步嬗变。

从西方到东土, 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一腔热血中, 我们的先哲不断打破思维的模式和迷局, 从局部变化到整体骤变, 在波澜壮阔的丹心汇聚下, 隆隆的社会进步车轮昂然前行。

文明发展史诗表明, 创新需要“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人的态度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三平”精神体现了文明恒然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 也是对当今每一个技术创新者对文明进程有所贡献的基本要求。

回首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历程, 千古黄河滋养哺育的神州儿女, 张衡、张仲景、沈括、郭守敬, 一个个彪炳千古的科学巨匠, 闪耀在历史的天空;巍巍山峦, 激荡奋进的一个个先哲, 创造出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一个个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明, 将中国的科技推向时代的峰巅。

在平凡之中追求伟大, 在平静之中怀有满腔热血, 在平常之中保持强烈责任感, 每个人都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创造, 对人生境界的提升。

精神是时代最盛开的花朵。“三平”精神突出的是求真务实, 倡导的是持之以恒, 与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

电视人更需要团队精神 篇5

一、主要表现

1. 电视文艺具有最广大的受众。

一方面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 电视覆盖面的日益扩大, 电视机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拥有量几乎可达百分之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电视节目已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占据了每个时段。电视观众人数之多, 收视时间之长, 影响力之大, 已为其它媒体及任何形式的的宣传都难以企及。另一方面, 电视文艺是一种大众文化、通俗文化, 娱乐文化、消遣文化。已成为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消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男女老少, 即使目不识丁, 只要耳聪目明, 都需要看, 都喜爱看。

2. 电视文艺更最易为受众接受。

电视文艺是一种形象性很强的文化, 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效应, 且形象生动, 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电视文艺除自身独有的文艺形式 (如电视连续剧、电视综艺节目等) 外, 还可以将古今中外, 不同地域, 不同形式的文艺都囊括在自己的文艺节目中, 供受众足不出户随时选择,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民族, 不同喜好, 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因此电视文艺的受众对人的思想所起的影响作用更广更大。

3. 电视文艺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文艺。

现阶段我国的电视媒体, 是具有权威性的党和政府的喉舌, 并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信赖。加之所具有的受众的广泛性, 使得它的文艺节目在提倡什么, 赞扬什么, 反对什么, 在价值取向、文化追求、时代精神、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对观众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电视文艺对一些不良艺人、不雅节目的封杀, 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做的还不够好。可以说, 电视文艺的追求、品位、走向, 都在自觉不自觉,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思想, 影响着人们的的世界观。

二、电视文艺要弘扬时代主旋律

电视文艺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引导, 要突出时代的主旋律。我国现阶段, 是社会议主义的初级阶段, 其主旋律应该以是否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因此围绕三个有利于, 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人民幸福的精神;倡导通过诚实劳动、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幸福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就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倡导的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主旋律, 有效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冲击, 也是我们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 应对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考验的需要, 是党和人民对电视文艺宣传的强烈要求。电视作为上层建筑的第一大众媒体, 介于电视文艺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产生的重大作用, 更要求我们利用好这一工具, 引导全国人民形成统一的意志, 按照统一的步调, 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这一目标而奋斗。

三、电视文艺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各个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

[3]余佳丽.内容+渠道浅议中国后电影产品的营销策略[J].电影文学,

[4]何晓诗.电影衍生品行业呼唤意识先行[N].中国电影报, 2009, 09,

[5]唐纳德.A.诺.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民族文化。并用自己的民族文化营造了适合自己民族生存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体系, 规范出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尺度、价值取向、情感表达、性情爱好。民族文化与民族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我们中华民族更是一个具有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这一悠久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它选择了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形成民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向心力.;是我们今天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成为这个时代有较大影响力的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和深厚基础。我们的电视文艺要把弘扬民族文化作为己任, 要让优秀的民族文艺作品成为文艺的主流, 占据黄金时间, 接受到最广泛的受众。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激发民族的进取精神。

电视文艺还应严格控制境外文艺作品的播出量, 防止外来文化对我国的不良渗透。这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一种文化政策。

四、电视文艺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既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又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作用于人的生活的结果。它包括消费方式、娱乐方式、休闲方式, 还包括家庭智能生活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观念、新的时尚、新的科技, 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性、生活观念, 伦理道德、价值追求、受到冲击,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遭遇到更多的挑战。目前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些追求全盘西化, 追求以我为中心的个性张扬, 追求新奇古怪, 好逸恶劳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倾向。因此电视文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从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精神气质、文化娱乐、科学民主、文明开放等方面提升人们的素质, 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提倡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创新生活行为习惯, 优化消费、娱乐、休闲内容, 追求完美健康和谐的闲暇生活, 提升生活品位。同时要抵制各种腐朽没落、野蛮粗俗的病态消闲生活, 反对奢侈浪费, 好逸恶劳, 纸醉金迷, 愚昧消费。也要防止各种片面的、单调的、畸形的生活方式。

五、电视文艺要以坚持社会效益为准则

电视行业曾有句话这样说:宣传是中心, 事业是保证, 经济是基础。不可否认, 经济对电视文艺的发展,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中的利润原则以及可能滋生的拜金主义, 会冲击到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选择、传播。特别是现阶段, 在许多电视台经费严重紧缺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经济收入, 有的甚至把电视文艺开辟为创收渠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提高收视率, 增加广告收入, 播放一些有不健康情趣的影视剧, 组织一些不健康的综艺节目, 助长一些不健康的流行时尚。有的为了“促销”, 刻意追求一种广告效应, 不惜以低俗化倾向为代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 而有悖于以宣传为中心。因此电视文艺应该强调坚持社会效益为准则。总之电视文艺与电视新闻一样, 具有导向作用, 它就必须担当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 为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作引导的历史责任。

[6]鲁丽君, 李世国.论产品非物质设计中的内涵设计观[J].包装工程,

上一篇:高职生感恩教育下一篇:教育热点问题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