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

2024-06-03

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共12篇)

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 篇1

21世纪是高分子时代。无论是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 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此, 教好、学好高分子化学对老师和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如何建设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如何解析难点等内容已有论文进行了深入探讨[1,2,3,4], 不再累述。本文结合本人十几年教授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经验, 从初学者如何学好高分子化学的角度, 总结出“三个阶段, 两条线索, 三个聚合物”条理、归纳高化知识点的学习方法, 方便大家的学习。

1 高分子化学飞速发展的三个阶段

高分子科学历经百年的发展已形成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三个分支的一门独立学科。高分子化学的飞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20~30年代前对天然高分子的化学改性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是19世纪30年代, 美国人C.N.Goodyear对天然橡胶的硫化。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60年代的高分子合成阶段。德国科学家H.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长链结构, 形成了高分子的概念, 从而开始了主要用化学方法制备高分子物质的时代。1932年H.Staudinger发表了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系统地论述了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高分子科学得以确立。为了肯定H.Staudinger对于高分子科学发展的杰出贡献, 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这位科学[5]。德国科学家K.Ziegler和意大利科学家G.Natta分别在1953年和1955年以Ti Cl4-Al (C2H5) 3、Ti Cl3-Al (C2H5) 3为引发剂, 得到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1963年两人因此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P.J.Flory也是这一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贡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 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高分子合成阶段奠定了高分子工业的基础。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高分子改性和功能高分子合成阶段。1974年,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家R.B.Merriffield将功能化的聚苯乙烯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 开创了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生命物质合成领域的新纪元, 198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他。1977年, 日本人白川英树、美国人A.J.Heeger和A.G.Mac Diarmid等合成了具有导电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使塑料也能导电。三人由于在导电高分子方面的贡献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此外, 精细高分子、生物医学高分子等功能高分子材料也得到了发展。

八位和高分子领域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贯穿于高分子化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为我们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标识。

2 理清高分子化学课程的两条线索

不论是选择哪个版本的《高分子化学》教材[6,7]都不难发现, 全书以高聚物的合成机理及动力学和聚合方法为两条线。这两条线在课程中以高聚物的合成机理及动力学为主线, 又通过高聚物的实施方法把理论和工业化生产结合起来, 引出重要的聚合物。

Flory按照高聚物的合成机理及动力学的不同, 将聚合反应分为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两大类。在此基础上, 又加入后提出的开环聚合、配位聚合等机理, 共同形成学习高分子化学课程的一条主线。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是高分子化学涉及到的两大类反应机理, 是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大部分的杂链高聚物是按照逐步聚合的机理合成的。这类聚合反应共同的特征是聚合过程有中间产物,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单体转化率在反应开始时就达到很高。大部分的碳链高聚物是按照连锁聚合机理合成的。这类聚合反应共同的特点是聚合过程没有中间产物,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反应开始时就达到很高, 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贯穿全课程的第二条线是聚合方法。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和固相缩聚是逐步聚合实施方法。这些实施方法各有利弊, 在工业上均有应用。熔融缩聚简单易行, 是实现工业化最多的实施方法。连锁聚合的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 可根据单体的水溶性、所需聚合物的形态来选择其中的某种方法, 工业化的例子已经非常多了。

这两条线把高分子化学的几大板块串在一起, 而且把一些重要的高聚物也引入其中, 很有条理性, 便于学习。

3“三个聚合物”掌握重点、难点

通过上面的两条线已经搭起了高分子化学的内容框架, 但是还不够细致, 还要选择聚氯乙烯、涤纶树脂、环氧树脂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聚合物来丰满两条线。这三个聚合物涵盖了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自由基聚合、线形缩聚、体形缩聚的重点知识点。氯乙烯单体的向单体转移常数很大, 在合成聚氯乙烯时链自由基的终止方式是以向单体转移终止为主的比较特殊的终止方式。这样就联系到了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等。氯乙烯单体的这一特殊性, 还使得合成聚氯乙烯时存在的自动加速现象和一般的非均相聚合体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和影响因素也不同于其他聚合物, 由此可以联系到自由基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聚氯乙烯一个聚合物, 可以掌握自由基聚合的机理和动力学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工业上合成涤纶树脂的实例, 掌握线形缩聚物分子质量的控制方法;通过学习环氧树脂的合成, 可以掌握体形缩聚物的制备、凝胶点的预测等知识点。线形缩聚的重点在于讨论缩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 而体形缩聚的重点则是凝胶点的预测。

“两条线、三个聚合物”已经把高化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总结, 但是初学者还感觉到不好掌握, 知识点陌生, 那就要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来强化记忆。如微波炉和冰箱中最常用的聚丙烯容器和配位聚合联系在一起;公园里、餐厅里常见的层压座椅和体形缩聚联系起来等等。通过这些常见的聚合物材料, 可以拉近枯燥的知识点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提高学习高分子化学的兴趣, 强化知识点。

在学习高分子化学的过程中, 通过“三个阶段, 两条线索, 三个聚合物”来贯穿知识点, 可以大大方便初学者对高化课程的掌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年来我校学生在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学习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校的高分子化学课程还成功申报为“山西省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学刚.自由基聚合的模块化教学及难点剖析[J].高分子通报, 2009 (10) :64-69.

[2]王国建.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分子通报, 2007 (1) :62-64.

[3]王国建.对《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若干难点的教学体会[J].高分子通报, 2006 (8) :88-92.

[4]何冰晶, 蒋华江, 王庆丰, 等.江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 2011 (3) :105-107.

[5]杨晓丹, 樊敏, 彭蜀晋.高分子科学的发展与百年诺贝尔化学奖[J].大学化学, 2008, 23 (6) :65-69.

[6]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 (第四版)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7]张兴英.高分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 篇2

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命名原则;掌握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大分子微结构等基本概念,了解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了解高分子科学及其工业发展历史和前景。

2、自由基聚合反应

掌握单体结构与聚合机理的关系,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及特征,主要引发剂类型及引发机理,低转化率时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影响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因素,高转化率下的自动加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阻聚、缓聚、自由基寿命、动力学链长、聚合上限温度等基本概念。

3、自由基共聚合掌握二元共聚物瞬时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竞聚率的意义,典型的共聚物瞬时组成曲线类型以及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共聚物组成均一性的控制方法,自由基及单体的活性与取代基的关系以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Q-e概念。了解多元共聚,共聚合速率。

4、聚合方法

掌握本体、溶液、悬浮、乳液等各种聚合实施方法的特点,学习一些典型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掌握经典乳液聚合的机理,了解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

5、离子聚合掌握阴、阳离子聚合的单体与引发剂及其相互间的匹配,掌握几种典型的离子聚合反应体系的组成与聚合条件,活性种的主要形式,离子型聚合反应机理及其特征,活性高分子,溶剂、温度及反离子对反应速率和分子量的定性影响,离子共聚合。了解异构化聚合、开环聚合等。

6、配位聚合掌握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配位聚合、定向聚合、等规度等基本概念,Ziegler-Natta催化体系的组成。了解丙烯配位阴离子聚合机理及定向的原因,极性单体的配位阴离子聚合。

7、逐步聚合掌握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掌握反应程度、官能度、线型缩聚、体型缩聚等基本概念,掌握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线型缩聚中影响聚合度的因素及控制聚合度的方法,重要线型逐步聚合物的聚合反应方程,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体型缩聚中的凝胶点的预测。了解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8、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中学化学学习方法探究 篇3

【关键词】跳读;读思结合;类比;质疑

一、在阅读课本、课外辅导材料中如何发现问题的策略

阅读和观察一样,也是感知化学事实、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会不会阅读、研读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所感知信息量的多少、深浅以及学习效率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阅读呢?

首先:要学会速读

通过速读,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作粗步了解,并明确所需感知事物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为精读提供“物质基础”。速读的技巧主要有:意群扫描试阅读、浏览和跳读。象采用浏览方式预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就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2)强碱弱酸盐、强酸弱减盐的水解情况;3)盐类水解的应用;等等。

其次:要学会精读

精读一般是建立在速读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阅读。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如在阅读《盐类的水解》时,通过速读,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盐类水解的实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研究课本中相关段落的内容,从而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实质。

再次:要读思结合

阅读教材,仅停留在“读”的基础上是不够的,要边读边思,注意对表象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问题、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将表象的知识与相关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深化,确保深入全面的掌握。例如,在阅读初中有关氧化反应内容时,课本在列出硫、铁、碳等与氧气反应后,提出“我们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这里为什么指“与氧反应”而不说“与氧气反应”?“氧”是否就是氧气?如果不是,那么“氧”指的是那些物质等?如果能够这样深入去分析,就能更加深入地掌握氧化反应的概念。

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的策略研究

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它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这句话,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的反应是否一定为化学变化?”问题。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例如,用容器盛装固体物质,容器的口总是向上的,而盛装固体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其管口却是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什么?

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只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其性质是否一样?”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用途)。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如,课本中有谈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三、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加工知识)的策略

对知识加工的重要方法有:1)类比法;2)比较法;3)质疑等。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这些策略,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类比、比较和质疑呢?

第一、学会类比

类比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识所作出的一种推断。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知识时,抓住该元素所具有的特征: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从而类推出它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从而顺利实现其他元素对应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

第二、学会比较

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对立比较、差异比较和对照比较等。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属于对立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这些概念内部间的对立面来比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记住一个就掌握另一个的一箭双雕的效果。

第三、学会质疑

质疑就是追问为什么,或者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能否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往往标志一个人学习水平的高低或学习能力的强弱。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逆向思维等活动来实现。

总之,学习方法有很多,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只要能提高化学成绩,就是一种好方法。但是,世上最好的学习方法莫过于“勤”。

【参考文献】

[1]唐力.《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海口:南方出版社

[2]刘知新.《化学课程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 篇4

一、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

学习有三个环节很重要,课前预习、课上参与、课后复习。如果缺少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或者课上囫囵吞枣,或者课后复习不深入,不注重总结,必然会感觉学习很吃力,所以这三个环节要落到实处。

预习是基础。预习是对知识的准备。若把上课比喻成战争,那预习就是对敌人情况的摸底和战前的部署。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质量,扫清课堂知识的障碍。如何做好预习?根据预习的深度可分为以下层次:预习的第一层次:学生能根据课本教材把握本节的脉络,根据大标题画出框架图。第二层次是能深入研究课本里面的知识,分析本节课学的是原理还是具体物质的性质。跟前面知识有无联系,有联系的要先回忆旧知识不能留白。找出不理解的知识作以标记,同时尝试结合参考资料予以解决,无论解决与否其实都培养了自学的能力。在预习时要采用精细加工策略,例如划线、作笔注等方式加深印象,遇到方程式也要边读边写几遍,概念和原理要多研读、体会、抓住关键字词。这样在上课前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整体和细节,上课时再注意比较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是否有出入,这样便于我们听课效率的提高和对知识的理解。

上课环节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很多同学上课时开小差、睡觉、看课外书,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被荒废了,课后再做题便费时费力,久而久之兴趣下降了,成绩也跟着下滑了,这又会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控制住自己非常重要。怎样才能控制住自己,关键把握几点:第一,要激起学习动机,增强意志力。学习动机的激起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为了不辜负家庭的期望,或者是对于自己前途的规划和追求,或者是与同学的竞争等等。第二,要及时做笔记,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记录课本上没有的,老师补充的知识、讲解的方法、典型例题及解法。讲解习题时既要对做错的进行记录,也要对那些做对的进行记录。

课后复习是强化。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复习是因为我们会遗忘,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所以我们要及时复习,通过复习我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复习首先要复习课本及笔记,然后做精选的练习。要根据知识点选择练习,适当地进行变式训练,而不是搞题海战术,因为很多练习都是相似的,所以要挑选。在做练习时遇到困难再返回去看书,体会概念和原理的深层含义。做完练习要进行思考、总结,总结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侧重于考查哪个方向。

二、使用多种记忆方法

化学知识很琐碎,需要记的东西非常多,比如实验现象、实验方程式、化学式、化合价、溶解性等。如何记忆知识,首先,需先理解需要背诵的知识,需死记硬背的要寻求方法,比如用口诀、顺口溜、谐音、意义联想等。在各种参考资料和网上都有简便的识记方法,同学们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多加工就可以降低记忆难度。同时要善于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旧知识中含有能同化新知识的知识和技能,把新知识融入已掌握的旧知识中可以促进理解、促进识记。

三、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提高首先需要充足的睡眠,中学生要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时间,中午适当的午休可以保证下午精力充沛。平时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其次,学习时避免一心二用,有的同学喜欢边听音乐边做作业,认为这样很放松,但是这不是一种高效的办法,我们完全可以先集中精力做作业然后再放松。

另外,给自己制订一些时间限制,例如一小时内完成一份练习,八点之前做完这一试卷等。这样限定时间,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减少疲劳感,长此以往就会发现,做作业时间缩短了,业余时间也变得宽松了。

四、培养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

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获得学习成就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先从学习的成就感开始培养。学习的成就感一个来自于外在因素,比如因学得好而受到老师称赞奖励,获得荣誉,可以获取成就感;另一个是来自于内在因素,比如发现一种新的解法,探究到一种现象的解释等,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满足感。所以认真地准备一节课,在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者认真复习迎接一次测验取得良好的成绩,获取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这种短期目标的实现可以获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变浓了。

五、要有恒心和信心

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 篇5

1、记忆方法

化学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化学概念、化学公式、元素周期表等都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我们记忆的时候应对要找对方法,利用口诀来记忆,不仅能加深我们的印象,还能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的化学知识概念。例如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等口诀。

2、观察

化学是一门特别考验你观察能力的一门课程,有时候一个化学的实验不仅仅需要观察结果,很可能反应前、反应中甚至反应后的现象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观察不仅仅是观察现象,还要观察反应的条件已经导致这一现象的变量是否相同,一次观察能力也是需要我们经常去锻炼的。

3、多分析思考

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 篇6

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老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化学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使学生产生了对化学的兴趣,进入了化学快乐,而愿意去学习化学。

如九年级的学生也可能是第一次走进化学实验室,但绝不是第一次走进厨房,也绝不会是第一次取用固体、倾倒液体。老师在本课中把“厨房――化学实验室”联系起来了,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在参观化学“三室”过程中,在陌生的环境中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学生的实践中找出实例进行展示,再让学生来辨析正误,不仅“纠错”,还要“究因”。这种“正与误”都来自学生的操作展示,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乐中学”、“学中乐”。

许多人都曾问过同一个问题,如何游刃有余地在化学的海洋中畅游的?回答很简单,学会了培养兴趣,在快乐中去学习。

人究竟有多大潜能仍是一个谜,但兴趣能挖掘和开发人类的潜能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要使学生都这样认为自己可能是天生与化学有缘,在第一次捧起化学书时,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无论是千百年前的化学史,还是当今飞速发展着的化学工业,都是那么充满智慧和思想。怀着好奇和仰慕的心情,使学生走进了化学王国的殿堂。

但仅仅是一见钟情的兴趣还远远不够。要逐渐在实践的探索中学会了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兴趣;订阅《中学生化学报》,把最初的兴趣转移到学习的热忱中去。即使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也尽量寻找一题多解和巧解的办法,从中体会发现捷径时的乐趣。在老师的努力下,学生能以老师上课的方式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介绍给其他的同学也获得了成功。我尝到了学以致用的甜头,对化学的兴趣更浓了。

也许此时有些同学正在为如何学好化学而发愁。建议你不妨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学化学曾经有过哪些乐趣?较喜爱的化学的哪个分支、哪些方面?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然后有意识地发掘对化学的兴趣,也许就是你走出困惑的第一步。

当然,兴趣的培养也只是迈向成功的最初一步。脚踏实地还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理科性质的课程。说它有文科特点,是因为化学不像物理那样有一套十分简洁并具有数学荚感的完整的公式体系,而是有许多零星的知识点分散在各处。特别是在元素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有许多元素或物质特性无规律或公式可循,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当然,其理科的一面是在于运用原理和公式解释现象或作出定量分析判断。这就决定了学好化学的一条重要策略是,除了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运用外,更要做个有心人,留意散落的零星知识点,并能学以致用,在新的环境中运用已学的知识。

归纳零星知识点的办法也很多。各类报纸和期刊上常有这类小文章,如各类气体的溶解度、原子分子结构中一些原理结论的反导以及化学实验装置顺序等等。另外,老师上课的归纳和自己在平时看书做题时的总结也能使你得益匪浅。

在什么学科都大搞题海战术的今天,学化学也免不了大量习题的陪伴。也是从题海中“游”到彼岸的,对它的评价只有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方面,没有一定的习题量就不会有对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正如一位数学家所说的,学好微积分必须做一万道题。但另一方面,由于题型重复、题目类似,时间也无效流失了。更严重的是,由于习题质量参差不齐,错误题、偏题频繁出现,会造成误人子弟和思维定势。因此要善于在题海中精选、精挑,或是老师布置或推荐的,或是挑选那些信誉好的出版社出版的、出书质量高的和最近出版的书中的题。我的经验是,正规出版的化学方面的报刊和杂志上的模拟题、测试题质量很高,值得一做。

挑选题目只是从客观上避免了题海的负效应,要真正从题海中受益,还得学会主观上提高做题效率,也就是充分利用每一道题的价值。一方面,要理清命题者的思路和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够单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要从相类似的题目和看似类似、实则相差甚远的题目分析比较出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为了不影响解题速度,这项可以不在做题时进行,思考的范围也仅限于自己有疑问和考试热点题型。

不过,学好化学不仅仅在于会解题,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一种化学思维的培养,或者说是一颗“化学头脑”的形成。所以,在课本教材范围或资料中,可浏览一些介绍化学新领域和新动态的报刊,通俗易懂的化学论文,甚至是一些大学教材。这不仅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还有利于参加各类化学竞赛,同时对目前各类考试流行的新题型——信息题的解答也会有所帮助。

近十年来的高中化学的改革是巨大的,教材更贴近实际,更符合中学生的理解水平;考试题型更趋于客观、公正,能更合理地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每一个天资不太低,有愿望学好化学的学生,在兴趣这把钥匙的指引下,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加之以勤奋,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谈 篇7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行, 课前预习就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学习习惯。一些学生没有做课前预习, 上课时往往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步伐, 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敦促学生做课前预习, 把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 在头天晚上预习一遍, 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化学知识烦琐且不易理解, 这时, 预习就起到关键作用。预习就是预先了解教材的大体内容和难易程度, 做到心中有数。预习时应整体把握教材的总体思想:本节知识点有哪些?通过预习我可以直接自主学到什么?还有哪些知识是需要通过教师讲解才能理解的?这样在课堂上就会有重点地听讲。预习时遇到疑难点, 而自己又一时解决不了的, 应把它们集中起来用笔记本记下来, 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另外, 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参考学习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经过预习这一步, 学生对本节内容就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 在课堂上, 听课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课堂上, 教师的讲解很重要, 学生要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听讲。但是, 这不等于学生可以不动脑筋, 不去思考。课堂还是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应该足够重视课堂听讲。同时, 要把多种感官调动起来, 多动脑子, 多去思考, 力争达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综合效益。老师讲课有不同的“松紧度”, 学生听讲也应有不同的“响应度”。若学生觉得自己不是那种能一堂课听到底的人, 就要着重抓自己在预习时不会的地方, 去听教师是如何分析这一知识点的。听课中可进行合理的“劳逸结合”, 还可做适度的停留。所谓“停留”, 是指听到课堂重要之处, 可以稍微停下来思考, 细细咀嚼这个问题, 可以把课听“活”。

上课45分钟, 学生只能记住75%, 如果48小时后再测试则只能记住10%。但是记课堂笔记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点不足, 能使听课效率大幅提升。古人云,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 课堂笔记不仅要记下课堂上老师讲课的要点, 还要在课后对本节课做整体回顾, 记下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以及自己的一些见解。有些学生就不会记课堂笔记, 他不明白要记什么, 只是一味地抄录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来的内容。还有些学生是完全“不动笔墨”, 仿佛自己是置身于课堂之外的游客。这些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为什么强调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进行简明扼要的记录呢?这是为了便于课后复习、消化、思考。

根据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这一特点, 所以课后复习一定要安排得当。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把知识化为己有, 从而大大提高智力素质水平。每学完一个章节, 就要对此章节进行及时复习。因为每一章都是相互联系、有迹可循的。所以若是没有牢固地抓好前一章内容, 对后一章的学习也是有影响的。在学习中, 只有善于复习, 善于总结, 才能走得更远、更久。要学会总结规律有一个过程。首先, 我们要善于思考, 善于联系, 把知识碎片织成网, 由点连线, 由线成面, 从而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知识网络墙。然后, 教师在进行复习总结时, 学生一定要注意听讲, 融会贯通, 把老师的复习课与自己总结归纳的进行比较, 进而修正自己不对的地方。

在复习时, 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还没有掌握, 对于这部分的知识, 我们应该反复研究, 直到记牢为止。只有这样, 才能有助于新旧知识的有效联系。常有些学生反映, “越学越多, 越多越乱”, 常常记住了这点, 又忘记了那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及时复习, 不善于及时总结, 不能有效地合并和归纳知识, 不善于在复习时去粗取精、提取精华。

浅淡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篇8

那么,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一要掌握化学的学科特点, 二要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

特点一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知识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 是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的结论。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而且有助于认识化学原理, 形成正确概念, 增强学习兴趣, 巩固和强化书本知识。

特点二是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教育。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对化学学习有“统率”作用, 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是以物质结构理论及元素周期律为主线而编排的, 学习化学要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对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一味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学不好化学的。

特点三是重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忆。如果我们把化学科学比作一棵大树, 那么, 化学基础理论是树干, 元素化合物就是树枝和树叶了。光有树干而没有枝叶构不成一棵大树, 所以学习化学不能不理解并记忆元素化合物知识。许多概念题、理论题、实验题, 包括计算题, 往往都离不开元素化合物知识。

二、初中化学的学习策略

(一) 重视实验

化学是从原子、分子水平的微观角度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常需要借助宏观的实验去分析和研究。因此,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手段。学好化学实验, 一要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要看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并做好记录, 另外还要注意实验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二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初中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因此, 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操作程序和规范进行, 避免随意性操作, 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三要会做实验的分析与总结。这是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做好实验的分析与总结及写实验报告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完整性的把握, 只有把实验的分析与总结做好, 才能为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会读书

中学化学教材大约有半数以上的内容都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 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是完全有条件通过独立阅读去领会的。这可向学生推荐“三步读书法”, 即依照“阅读———质疑———笔记”的三步程序去读化学书, 去钻研化学教材。

(三) 学会科学记忆

正是由于化学知识描述性内容多, 因此学化学要重视记忆。因为没有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基础, 就无法理解化学概念和理论, 也无法进行化学计算。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思维的基础, 是进行各种推理判断与计算的依据, 由于化学记忆内容较多, 因此, 必须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诸如要点记忆、中心记忆、归纳记忆、列表记忆、图表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实验记忆等等。

(四) 善于总结

浅谈学习化学的方法 篇9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学习化学, 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 可以明白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现象, 并且控制化学变化, 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学习化学, 既可以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 又可以合成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 丰富和优化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学习化学, 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的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等;学习化学, 还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进一步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地学等自然科学。

二、抓好学习的三个环节

1. 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化学内容的教学用书, 抓住课本, 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 学生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课堂听讲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 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 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 利在课后。所以, 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 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

听课时, 一定要聚精会神, 集中注意力, 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认真记好笔记。要学好化学, 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提高听课的效率外, 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 学生要学会记笔记, 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3. 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能加深理解, 复习能巩固知识。一堂课的内容, 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 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

复习要及时, 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 这样, 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 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 学生要重视教科书, 也要读听课笔记, 要反复读, 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 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的内容。

三、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教科书中安排有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 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 学生应学会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 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 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2) 要上好学生实验课, 课前必须进行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 自己要亲自动手, 不做旁观者, 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 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 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认真思考, 准确如实地做好记录。

四、扩大知识面

1. 读化学课外读物

2. 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五、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现在, 许多学校和学生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 而网上有许多关于化学学习方面的知识, 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料。同时, 在网络上有好多网站都有在线学习的课程, 这些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制作的课程, 配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通过浏览这些课程, 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学习元素化学的方法探讨 篇10

关键词:元素化学,学习方法

元素化学涉及元素周期系中所有元素的性质、制备和应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对学习元素化学的方法做一探讨。

1 编织自己的知识体系, 将学习内容系统化

元素化学讨论的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及其应用, 重点是它们的性质。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可将它们的性质分为存在状态、颜色、溶解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对热稳定性、配位能力等。将这些性质作为编织知识体系的“纲”, 就可以将元素的知识串连起来, 形成一个系统。

例如, 我们可以将单质氟的性质总结如下:存在状态:气体, 有毒;颜色:无色或淡黄色;溶解性:与水、有机溶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2+H2O HF+O2 (H2O2、OF2、O3) ;酸碱性:水溶液呈弱酸性;氧化还原性:强氧化剂, 还原产物为F-, F-为弱还原剂;热稳定性:稳定;配位作用:F-可与Al3+、Fe3+等形成配合物。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对卤素元素的其他单质 (氯、溴、碘) 性质进行总结, 这些性质既可汇集成表, 又可绘制成图, 以图表形式归纳总结元素性质, 既简洁直观, 又便于元素知识的系统学习。

2 以元素周期律为工具, 归纳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性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元素性质的重要工具。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性来源于其核外电子层结构的周期性。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 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 所以其电负性、电离能、电子亲合能、非金属性逐渐增大, 金属性逐渐减小, 因此,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遵循这样的规律, 可以知道, 碱金属 (IA族) 、碱土金属 (IIA族) 元素的还原性强, 所形成的化合物大多为离子型化合物, 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多较好, 且碱金属的可溶性盐要多于碱土金属, 而卤素 (VIIA族) 、氧族元素 (VIA) 单质的主要特征是氧化性。主族元素, 从上到下, 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 所以其电负性、电离能、电子亲合能、非金属性逐渐减小, 金属性逐渐增大, 因此, 元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3 结合基础理论, 通过物质结构分析元素的性质

化合物的性质, 除了与组成元素的性质有关外, 还与分子的结构 (化学键的类型、分子构型) 、分子间作用力以及离子的极化性质等因素有关。因此, 在分析物质的性质时, 有时必须综合影响物质性质的多种因素, 结合基础理论,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元素化学知识的应用

从专业应用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就不会感到元素化学的知识枯燥无味。例如, H2O2, 俗称双氧水, 是医院里常用的消毒剂, 用于清洁创口和去痂皮。它所具有的杀菌消毒功能, 起源于它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由于它与组织或分泌物接触时即分解出O2和H2O, 用于口腔炎及扁桃体炎的含漱剂。

5 重视实验教学, 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关于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篇11

一、使学生了解讲究方法的重要性

教师不但向学生介绍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科学方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善于利用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使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的生动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做讲究学习方法的有心人。

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学习方法的特点

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例如:常常有学生认为“化学就是靠记”。这种认识危害很大,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说理和事实来纠正。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语言学习跟外语学习的区别、化学计算学习跟数学计算的区别以及学习化学概念、物质知识等内容时的特殊规律等。化学学习方法的特点决定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并且注意让学生了解本学期、本单元化学学习内容的特点。

三、使学生掌握学好化学的一般原则

化学学习原则是指导化学学习活动的基本原则,它反映和体现着学好化学的规律,规定和指导化学学习方法。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就必须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化学学习原则。要“注重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注重知识前后联系,形成系统结构”“及时复习、及时巩固”以及“讲究方法、优化方法”等。

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活动各环节的方法。例如:怎样听好课、怎样做课堂笔记、怎样观察试验、怎样进行课后复习、怎样自学和预习等等。

化学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内容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学习化学概念、怎样学习化学原理、怎样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怎样学习化学试验等。

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分别了解、掌握有关方法,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记忆、系统地整理知识,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等。掌握学习方法离不开实践,自觉的实践是迅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必由之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并且积极地进行学习方法的实践。

五、引导学生经常总结、交流、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的自觉程度,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经常地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活动,让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介绍经验,或者为学习方法不良者进行“会诊”,帮助他们改进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元认知能力和元认知水平。

所谓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事项的认知。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运用有关知识经验指导、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和方法的控制执行过程。元认知水平不但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决定着学习效果。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关于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学习规律的知识,以及自觉的化学学习方法实践和经验总结,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六、重视指导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

学困生除了可能有知识技能基础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原因外,学习方法不当也常常是学习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满怀热情,注意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改变学习落后状态。

浅谈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篇12

一、课前预习是基础

高中化学每课时内容较多,且有一定难度,学生只有在课前做适当的预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听课有疏有密,有轻有重。那么,究竟该如何预习呢?第一,精读课本,了解本节讲了哪些内容。第二,勤做标记,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用红笔勾画出来,必要时可准备预习本作记录。第三,试做课后试题,课后试题一般都较为基础,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四,条件允许时,可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最后,带着疑问、难点去听课,这会大大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听课效率。

二、巧妙听课是关键

目前,大部分地方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样学生就要遵循教师的思路去听课。当然,这里的听课不是机械地听教师讲的每一句话。第一,听课要抓住重点难点,要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第二,不耽误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包括重难点以及自己的疑点,必要时可只写关键词,课后再做整理。第三,对于课堂中教师给出的习题,一定先听分析讲解,后记录解题方法,切不可盲目抄录解题全过程。

三、及时巩固是重点

课后巩固复习基本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一节课结束时,不要急于玩耍,要静坐几分钟将本堂课内容梳理一遍。第二,整理课堂上没来得及详写的笔记,再读课本、笔记中的内容。第三,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强化理解、加深记忆,同时发现问题,这样才可使知识融会贯通。每个学生都要备有专门的练习本及草稿本,但习题在精不在多,万万不可陷入题海战术。这里要阐述一下做题方法,做题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即仔细审题、分析考点、认真解答。审题,要做到逐字逐句,准确标出关键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将已标出的关键语言转化为化学概念及原理,寻找已知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是否有隐含信息,往往这样的信息正是解题的突破口;解答,化学作为理科,答题时要求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若遇到需要计算的试题,如计算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某反应的ΔH值,一定要细心,因为这样的计算题一般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学生的细心程度及简单计算的能力。

四、积累错题,总结反思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学生做题之后往往不懂得反思总结,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去深究,遇到错题只是套标准答案,不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命题者有什么意图,考了哪些知识点,有何规律等。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则很必要。有了错题本,学生可及时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加以整理并写出明确的解析及易错点。同时,再找一两道同类的题目作为巩固练习,以真正掌握此类型题。之后要经常翻阅复习,保证同样的错误不再出现,提高学习效率。

五、及时复习,加强记忆

复习可有多种方法,如翻阅课堂笔记、已做习题及错题集体等,可有多个复习时间,如课后复习、周后复习、月后复习,也可根据内容采取单元复习、章节复习,但这种复习一般会在教师的设定下完成。高中化学课本中要求记忆的内容特别多,如一些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化学中的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等,当然这些内容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同时也要有巧妙的记忆方法。化学中较有效的记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归类法。把知识系统化,按模块记忆,这种方法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体现较为突出。(2)比较法。如金属单质钠、镁、铝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又有什么不同的性质,通过这样的比较记忆,相信学生既能准确掌握各金属的性质,又不会相互混淆。(3)口诀法。很多化学知识可以编成顺口溜或歌诀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氧硅铝铁,可读谐音“养闺女贴”,这样更便于记忆且不易忘记。

总之,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各有异同,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特点且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之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摘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预习、听课、巩固、反思、复习等方面入手,争取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

上一篇:川芎化学成分分析下一篇: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