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U型场地技巧

2024-07-26

单板U型场地技巧(通用3篇)

单板U型场地技巧 篇1

1 概述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 (以上简称U型技巧) , 是我国年轻的雪上项目, 从其引进国内至今, 才短短两个奥运周期, 在这两个奥运周期内, 中国队从无到有,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 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确实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时至今日, 中国的U型技巧项目的技术训练还处于摸索当中, 如何尽快提高中国队自己的技术水平, 合理、有效的技术训练方法才是关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单板U型场地技巧国家队运动员, 男运队员2名, 女运动员2名。

男运动员:张义威, 史万成;

女运动员:许秀娟, 蔡雪桐。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查询了国内外关于U型技巧项目技术训练的相关资料, 为本研究做了理论铺垫。 (2) 专家访谈。与单板U型场地国家队教练员进行技术训练理论方面的交流。 (3) 调查法。通过跟队调研, 了解运动队的实际训练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单板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运动学特征。

U型技巧运动员在完成各种高难动作的过程, 遵循人体运动学的基本特征, 即时间、空间和时空特征。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物理特征是, 飞行的高度。合理的飞行高度将利于运动员完成各种各样的翻转动作, 而决定运动员飞行高度的物理量是运动员的运动速度。由于人体在空中的飞行路线和角度变化, 这些速度会产生不同轴向的分速度, 这些速度值又是运动员完成翻转动作的能量来源。由于该项目存在大量的空翻转体动作, 按项群理论将期划分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也是共识。因此, 该项目在专项技术特征上有如下特征:起始助滑阶段 (加速滑行以获取进入U型场地内的最大滑行速度) 、U型场地内腾空动作阶段 (包括了5~6个空中横轴转体、纵轴转体、复合轴转体动作, 并且每个动作在空中都要进行抓板) 、落地阶段 (落在U型场地内的侧壁上, 一是为了减少落地的缓冲力, 二是增加下个动作之前的滑行速度) 。

3.2 研究U型技巧运动员空翻及转体的因素分析。

通过从生物力学及运动学角度的分析发现, 运动员若想较好的完成动作, 其必须保持良好的转动状态, 而决定转动状态的物理标量是转动惯量, 除了运动员体重的因素外, 运动员身体转动半径就成为决定因素。因此, 影响U型技巧运动员空翻及转体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运动员的空中姿势。当然, U型技巧的场地和器械水平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综上所述, 空翻和转体动作作为U型技巧项目的技术核心, 只有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才能解决中国U型技巧的技术水平的提高问题。

3.3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技术难度动作的主要训练方法研究。

通过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技术训练手段研究发现:我国该项目训练的训练手段单一。

首先, 我们做不到全天侯训练, 而且每年的冬季最多也就训练四个月左右, 而且长达8个月左右的陆上训练并没有实质性突破。相比较国外选手, 我们发现, 国外的那些顶尖选手, 基本上可以保证全天侯训练, 例如, 夏季这些国外运动员可以到南半球训练或比赛, 而且我们的选手基本上停留在国内进行所谓地陆训。其次, 我们的硬件条件不尽理想。国内能够满足训练的条件不足5处, 而且还不能保证这仅有几处场地都做到实时服务。在训练设施方面, 国外也是非常先进的。据悉, 奥运会冠军怀特不仅是冬奥会的冠军, 他还是夏季极限运动的顶尖高手。

(1) 重复训练法。腾空高度是高质量完成空中动作的基础, 只有较高的腾空高度, 才能完成飘逸的动作, 为完成难度动作提供了可能性。因此, 腾空高度的训练, 应反复进行。可在U型场地内运用正脚前刃、正脚后刃、反脚前刃、反脚后刃“两脚四刃”进行腾空荡的训练, 充分体验起跳板与槽壁的感觉和空中控制身体的感觉以及落地板与雪的感觉。可通过单个动作的简单编排来完成两脚四刃的腾空技术。具备了较好地腾空高度和技术, 对于最基本空中动作类 (低于360度转体类动作) 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 减难法。在进行诸如男子选手Frontside 1080或女子选手900度转体等难度动作训练之前, 务必先要降低目标动作的难度。如要完成1080转体动作, 需先熟练掌握完成900转体的动作和要领, 在体验转体900的过程中, 加快发力顺序, 增加旋转度数。 (3) 分解训练法。诸如double cork的动作, 可先完成cork的动作, 然后逐步过渡到double cork;Mc Twist是由一个前空翻和转体180度组合而成, 可先练习前空翻动作, 待熟练后, 在空翻过程中, 落地前完成180度转体。 (4) 弹网训练难度动作。弹网是国际上最为常用和有效的难度动作训练手段。运动员可以充分利用弹网给予的空中高度来体验空中感觉, 模拟目标动作, 找到完成难度动作的发力顺序, 配合雪上辅助安全设备, 来完成难新动作的开发和使用。 (5) 多轮滑板训练法。多轮滑板的设计与雪板高度相似, 对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是非雪期增强滑行能力和协调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重点体现在动作种类的多样性、动作技术的复杂性, 在平时训练中应当着重以U型槽专用气垫训练为主。 (2) 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 单个动作的难度价值及所完成的难度动作数量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国外高水平选手且与之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应当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步赶超国外运动员, 在器械的辅助上应当科学化, 合理化。

4.2 建议。

(1) 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除了技术难度动作重要以外, 其基础滑行能力的问题上, 也是一个急需攻克的问题。2) 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运动员应该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深造。

参考文献

[1]李兴洋.我国女子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成套动作构成的诊断与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2.

[2]张亚东, 张宝军.初学者高山滑雪时应注意几个问题[J].冰雪运动, 2005 (2) :33-35.

[3]徐哲珠, 栾兆亮.第20届冬奥会高山滑雪运动员身体的本形态特征[J].冰雪运动, 2006 (4) :15-18.

[4]李波, 陈伟光.浅析高山滑雪基本技术速成教学法[J].冰雪运动, 2001 (4) :43-44.

[5]张永和, 孔令伟.身体平衡在滑降滑雪中的作用[J].冰雪运动, 2001 (3) :28-29.

[6]单兆鉴.犁式、半犁式技术强化练习16例[J].体育博览, 2004.12:40-41.

[7]马喜强, 张华.卡宾滑雪板的应用给高山滑雪带来的新变革[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5 (6) :16-17.

[8]任立恒, 刘长福.影响滑雪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冰雪运动, 2005 (3) :30-31.

[9]姚广军.谈滑雪运动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状况[J].冰雪运动, 2006 (1) :31-32.

[10]过家兴, 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院出版社, 1989:195.

单板U型场地技巧 篇2

关键词:单板滑雪,U型场地,运动员,辅助训练,方法

1 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训练必须贯穿于整个训练的全过程。在当前力量训练中, 应纠正重大肌群、轻小肌群, 忽视后肌群的倾向。一般力量素质训练有负重抗阻力练习、对抗性练习、克服弹性物体阻力、利用外部环境阻力、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利用特制的力量练习器的练习等等。

2 平衡能力训练

2.1 坐姿平衡练习。

坐在椅子上, 抬头挺胸, 后背倚靠椅背。双臂自然放在前面的桌子上, 身体保持平衡。训练要求:放松肩膀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 不要过度紧张。

2.2 单脚站立训练方法:

双手右侧平举, 身体正直, 目视前方站稳, 一只脚站立, 另一只脚, 上身保持不动, 换脚练习, 并逐渐延长站立时间。训练要求:单脚站立时尽量不要东摇西晃。

2.3 脚尖站立, 训练方法:双脚尖站稳后, 改为单脚尖练习, 要求最初训练以光脚练习为宜。

2.4 平衡板站立, 训练方法:在支撑点较宽的平衡板上站立, 目视前方, 并从1数到10。训练中逐渐减小质点的宽度, 并从1数到20。

2.5 顶物走, 训练方法:

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 头顶一本书或一个枕头站在起点, 沿着直线走, 同时头上的东西不能掉下来, 在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将直线改为圈线, 要求不要用手扶头上的东西。

2.6 走平衡木, 利用器具训练平衡感, 是运动员能够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训练方法:在平衡木上行走, 保持平稳。

2.7 蒙眼走, 为了发展平衡知觉能力, 从二维平衡感发展到立体平衡感, 训练方法, 地面上画一直线, 沿直线倒着走, 在平稳的基础上, 训练速度, 上下楼梯时倒着上、下台阶。

3 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有:在滑轮比赛场地的锐角弯道处进行滑轮反复训练、小场地足球比赛及传抢游戏、半场篮球比赛等。注意灵敏性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因为人体疲劳时, 力量减弱、速度下降、平衡力差、神经兴奋性低, 不利于灵敏性训练。

4 协调素质训练

协调素质的训练方法有:短距离直道快速侧向跑;立卧撑:即先做一个俯卧撑, 然后收腿、站起来, 重复以上动作。能够发展手臂、肩、背、腰腹部和腿部等各部位的协调性。在训练中也可以采用健美操、武术、舞蹈、游戏和效仿动物动作等内容来发展运动员的协调素质。

5 柔韧素质训练

对一般滑雪者来说有良好的柔韧性不但可以增大动作幅度, 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用力, 完成较大难度的动作, 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预防外伤。常用的方法手段有:静力性拉伸和动力性拉伸练习, 也可以利用各种器械来进行身体柔韧性的练习。

6 蹦床、体操训练

6.1 单、双周空翻连接训练

6.1.1 采用多次小翻练习 (小翻串) 。

这种练习有助于提高小翻向后的水平速度。小翻串三次或五次不等, 主要强调小翻向后的水平速度。此种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多次小翻连接的协调性, 同时为学习快速后空翻再接后面的跟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1.2保护练习。此种辅助练习主要帮助运动员初步建立快速空翻的概念。保护方法:采用保护原地小翻的姿式, 运动员自然站立, 教练站在队员一侧, 左手托运动员腰部, 然后运动员做后手翻不撑手的动作, 教练员保护, 使运动员手不接触地面。要领:与小翻相似, 倒肩、甩臂、蹬腿、挑髓, 然后做鞭打立肩贯腿的动作。以上这种辅助练习较为重要, 在练习中不能忽视。6.1.3前空翻接前空翻;屈体前空翻转体280°、360°。

6.2 蹦床训练

蹦床训练是体操训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进行蹦床训练对于各个单板滑雪滑雪U型场技术动作的训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使运动员增加身体在空中的本体感觉, 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纠正错误的动作, 避免造成伤害事故,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各种动作。蹦床训练的主要内容有:直体跳、挺身跳、屈腿跳、分腿跳、团身跳、团身前、后空翻, 直体前、后空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直体空翻转180°连接团身前空、键子小翻接直体后空翻转体900°、挺身鱼跃转体360°、前滚翻、挺身鱼跃转体360°前滚翻等各种空翻转体动作等。

6.3 使用器械进行的练习

这种练习的关键是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 或者是在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训练。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 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单腿跪姿弓步后上拉, 动作方法:左脚站于平衡球上成弓步, 后腿屈膝, 重心在两腿中间;做左臂后上拉, 或坐姿侧上拉后拉等。动作要求同正常身体姿态下的要求;呼气向后拉, 吸气向前;动作过程中控制身体, 不能有旋转或者晃动。持球旋转练习:俯卧于罗马椅, 双脚固定, 骨盆部置于罗马椅托板上, 身体呈一直线;双手持球, 做上体绕脊柱的旋转动作, 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中立位, 呼吸均匀。随着运动员能力的增强可以加大训练难度, 例如把罗马椅改换为平衡球。这个动作有效的锻炼运动员核心区域的控制力和躯干肌力。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单板滑雪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应掌握各种辅助训练方法, 辅助训练对雪上训练的技术练习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7.1.2 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协调等素质,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7.1.3 单板滑雪U型场地滑雪辅助身体素质训练在训练实践中有自身的特点, 在不同的月份, 应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7.2 建议

7.2.1 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 务必遵循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规律。

要依据青少年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和发育规律, 抓住各项运动素质最佳发展时期。

7.2.2 在训练中, 教练员要起主导作用, 讲解、直观性要强, 从感性到理性, 示范多, 讲解语言要简练, 生动活泼, 力争复合实际, 采用多练习, 手段要灵活、多样, 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 要按不同对象, 区别对待。

7.2.3 训练中要注意调整和间歇, 负荷不宜过高, 要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周期。

在计划与指标上, 也要符合每个人的特点, 要从实际出发, 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及其它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 (2) :179-184.

[2]赵吉元, 彭庆元.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 2004, (3) :95-99.

[3]肖光来, 钟秉枢, 黄玉斌.利用肌肉功能电刺激对中国体操队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8 (3) :25-29.

[4]体育院校教材编写组.冰雪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373-374.

单板U型场地技巧 篇3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引入中国不足三个奥运周期, 人们对这个项目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由于该项目存在大量的空翻转体动作, 按项群理论将期划分为技能主导类难美表现性项群。因此, 该项目在专项技术特征上有如下两个特征:一是专项技术的合理性;二是专项技术的稳定性。在对该专项技术的理论分析中, 本文认为专项技术的稳定性占第一位。因为, 该项目比赛时是不允许有失误的, 如果出现动作失败也就意味着退出竞争行列, 所以专项技术的稳定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影响比赛技术动作构成的因素进行阐述。

2 单板U型场地滑雪优秀运动技术动作结构

完成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 运动员需要完成两个阶段的动作:即U型场地外的助滑阶段和U型场地内阶段。

2.1 助滑阶段。

这一阶段的最重要任务是获得进入U型场地前的最佳初始速度。助滑阶段, 即从起点到滑进U型场地边缘止, 这期间主要考验运动员的基础滑行能力。只有起始助滑阶段的加速度足够快, 运动员腾空的高度才可以更高, 而只有高度足够高运动员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做高难度的动作。

2.2 U型场地内阶段 (含起跳、着陆、壁上滑行) 。

U型场地内又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U型场地壁上滑行阶段和空中动作阶段[1];其中在空中动作阶段主要体现的是运动员的翻转能力, 而U型场地壁上的滑行阶段则涵盖了运动员起跳、着陆的控制能力。关于起跳, 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在一定速度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的起跳角度。这是因为, 运动员想要获得理想的高度以及完成动作的能量, 速度和角度是最直接的两个物理参数。关于着陆, 其关键也是在一定初始速度的前提下如何控制重新进入U型壁的角度。在着陆这一环节上如何不损失速度和失去平衡是核心问题。空中阶段考验的是运动员利用初始腾起能量进行空翻、转体、抓板以及不同动作转换能力。这一阶段最明显的表现特征是运动员的动作难度以及完成动作飞行的高度以及姿态[2]。

3 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比较

3.1 2010-2011年度单板滑雪U型场地锦标赛中常用动作的统计 (表1~表4) 。

3.2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常用技术统计。

从国内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运动员技术运用单一, 在难度上不及国外优秀运动员, 在转体周数以及正反脚的运用上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差距。单个动作的难度值, 在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中是否能拿到高分, 占着重要的位置[3]。现在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的男子国外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都有DOUBLE CORK这个动作[4], 也就是说如果我国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就一定要做DOUBLE CORK这个动作。

4 我国单板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应该如何提高专项技术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 每名运动员单次比赛的时间大约在30秒左右的运动, 因此, 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是其竞技能力的重要指标。无氧功率是指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本测试采用Wingate试验, 利用Monark功率自行车, 以最快速度全力蹬车30秒。通过本研究得出, 男队最大相对峰值功率为16.9w/kg, 相对平均功率为9.53w/kg;女队最大相对峰值功率为14.89w/kg, 相对平均功率为8.09w/kg。从下降比例来看, 男运动员中, 张义威相对最小功率为0.39w/kg, 下降比例达到了97.31%, 说明其无氧供能条件下的疲劳程度非常高, 无氧耐力较差;女运动员中, 许秀娟、李爽、蔡雪桐、刘佳宇、杜秋秋下降速度也较快, 下降比例都达到了80%左右, 无氧耐力较差。所以我国运动员首先在训练上应该以无氧耐力为主。

5 结论

5.1 本文从2010-2011年度单板滑雪U型场地锦标赛中运动员比赛常用技术动作对比温哥华冬奥会的优秀运动员。

对比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单个动作难度值比较低, 如果想在国际大赛上夺得名次, 就必须提高单个动作的难度值。但是我国的训练手段比较单一, 教练员没有特别好的深造机会, 所以我国的单板滑雪U型技巧运动要是想在冬奥会夺金, 就必须首先要提高教练员的理论水平。

5.2 我国该项目在训练一些新技术动作的时候, 除了在蹦床进行训

练就是直接在U型场地进行训练, 造成了很多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受伤的情况。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训练体制, 例如shaun white的秘密训练, 就是在U型场地的底部放一个巨大的方型槽, 里面都是正方型的海绵垫, 运动员做完动作以后可以直接飞入方型槽, 避免了受伤的危险。所以我国要想在技术上追赶上国外, 就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训练体制。

参考文献

[1]奥林匹克网站http://www.olympic.org/snowboard

[2]奥林匹克网站http://www.olympic.org/snowboard

[3]国际奥委会网站.[EB/OL]http://www.IOC.com.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论文下一篇:触控时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