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学评价(精选10篇)
促学评价 篇1
举世闻名的三师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以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教育弟子, 一时间形成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界的盛况:三千弟子, 七十二贤人。 可见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技能会获得长足的进步, 智力和品德修养更是会有明显的发展。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 教学评价的意义毋庸置疑, 但是我们必须正本清源, 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分析现有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依据正确的评价原则, 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 达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学目标, 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 通过系统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 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提高教学质量和做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当前,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教学评价得到重视的同时, 反映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些教师仍然“一言堂”“独揽天下”, 教学评价是老师说了算, 而学生只是评价对象。 比如作文教学, 其评价从来都是老师打个等级或者分数, 批几行评语了事。 这样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 挫伤了学生自觉读写的积极性, 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和学的开展。
(二) 忽略科学的评价方式
当新课程理念的清新之风徐徐吹来的时候, 语文教学评价仍是水波不兴。 我们一味地追求知识与能力, 催生出畸形的评价方式———唯分数论。 这种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式, 让教师和学生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语文教学自然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当前一考定终身的评价观和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 只是一把尺子量遍天下学生, 只关注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发展。 学生的语文水平无法用考试成绩衡量, 而评价的方式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 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日益荒废甚至畸形发展, 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导致精神的滑坡。
二、如何有效开展评价
依据科学的评价原则, 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指导, 并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眼界, 深化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语文世界中尽情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
(一) 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
进行教学评价时, 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所持有的态度乃至于最后的评价结果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不能采取任何的主观臆断或者是个人情绪。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能凭个人的好恶评价学生, 而应在客观的基础上, 予以合适的引导或者评价,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课内辐射课外, 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
2.指导性
进行教学评价时, 教师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而是要合理地将评价和指导、激励学生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收集的不同信息, 关注个体性差异, 因材施教, 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促进每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发展性
进行教学评价时,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 关注过程, 促进发展。 比如在学分认定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综合、动态、全面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二) 评价的方法
1.重视学生主体
比如作文教学, 我采取学生互评、自评和小组内评价的方式。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 所谓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另外, 这种合作型的评价方式也能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同是一篇议论文, 我们讨论总结出了“创新型行文方式”、“气势型行文语言” 等有意义的议论文作文方法。
2.尊重学生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不同的个体特征及发展取向, 我们必须充分予以尊重, 并以合适的引导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如阅读教学,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喜好也存在差异, 即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状态和环境下、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所以, 我们在实施评价时一定要多样化。 如对羞怯胆小的学生, 我们的评价要注重引导其主动评价文本, 表达观点;对武断草率的学生, 我们的评价要注重引导其三思后行, 多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3.进行科学评价
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 需要科学地予以指导。 我一改过去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 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 比如学分认定, 我采取以听说读写为基础的多样化衡量标准, 杜绝以单次期末考试定高下的做法, 考试未通过还可以予以补考。 我命制试卷时, 横向设立基础、阅读、写作三大版块, 纵向设立基础题、必答题、开放题三个部分, 整体上设立闭卷和开卷两种考查模式, 最大范围地衡量并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 只有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才能动态、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的教学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语文教师应当恰似一位优秀的导游, 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引领学生去登山、去览胜、去无限接近那美轮美奂的文学殿堂, 这才是评价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新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邓彤.名师讲语文之邓彤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
[3]余映潮.致语文老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淑芳.语文学习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
促学评价 篇2
一、学生为主体的纸笔测试
具体做法是:把每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出题组。一般按所在班已有的学习小组为出题组,每组4-5人。每班一般分为10-12各出题组。每次的单元纸笔测试前,教师会预先依据课标对所检测单元的知识点和出题要求,按班的出题组数,制成10-12张出题卡,卡上写明要出的题目的知识点、题型。然后让每组的学生代表抽取出题卡。抽到某张出题卡后,就依照出题卡的要求出题目。这样,每次纸笔测试所有测试题均由学生出,各出题组出的题目形成一个题库,然后交由教师筛选、组合成纸笔测试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试。
题目类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有包括是非题、填空题、改错题、简答题。老师每次纸笔测试前按班级的出题组数把测试单元的要考的知识点整合10-12个。然后写在卡片上,让每个出题组各自抽取一个知识点去出题。出题组上交题目是时,出题组必须交上题目答案和写出答案的解答(分析)。
为了让出题组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和掌握本组所出的题目,规定如果该组所出题目被选中作为测试题目,该组每人该题的得分为该组每人得分的平均分。以此激励每组同学出题后必须真正懂得本组所出的题目和本题的知识点。
实践中,我们选取初二的两个班为评价改革实验班,分别为实验一班和实验二班。,同级的另四个班进行对比。实行评价改革的两个实验班在一个学年(学生出题的单元测试除外)的四次全校统一纸笔(试卷)测试中,原来成绩中等的实验一班取得3次考试分数第一,一次第二的好成绩。另一个原来成绩处于末位的实验二班取得两次第五,一次第四,一次第六的成绩。发现两个实验班的纸笔测试成绩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同学们都乐意参与出题,以自己出的题目被老师最终选中成为考试题为荣,老师在选择和组合这些有学生提供的试题时,也得到了启发,收益匪浅。形成一种新的的“教学相长”局面。
二、学生为主体的课外作业评价方式
我们对课外作业进行了改革:每次课外作业分为A、B两个作业难度等级。A为难度稍高的作业级别,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完成,评价总分值较高,B为难度稍低的作业级别,让学习不太强的学生去完成,评价总分值稍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级别选做。认为自己水平高的选作A级作业,认为自己水平一般的做B级作业。这样可让水平不高的同学也能完成课外作业,不至于打击其积极性,也让能力高的同学有发挥能力的空间。同时设立加分项目,鼓励能力高的同学去帮助能力稍弱的同学。以学习小组为评价形式,组内学生为评价主体。每个组4个同学。(甲乙丙丁)每次作业结束后第二次上课前老师会提供答案给同学们互相批改,按批改分值打分。做A组作业的答案全对的80分,B组的答案全对的70分。再加上另四项作业评价项目的得分为该次作业的总得分。每次互相批改的次序不一样。有顺时针方向互改、逆时针方向互改和交叉互改三种,每次批改次序由教师随机决定,避免学生因知道固定批改次序而作弊。改完后批改着要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备老师检查时知道是谁批改的。互改三种次序如下图:
(1)顺时针方向互换批改
(2)逆时针方向互换批改
(3)交叉互换批改
同时为了防止有同学不认真履行评价,老师对每次作业进行不定对象的抽查,防止有学生随便应付了事。
这样,教师可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作业评价)中抽身,也能通过这种作业评价方式,让同学们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同学们的作业都较好地完成,通过这种小组互评为主的作业评价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促学评价 篇3
一、加强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渗透, 促进学生将数学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不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 数学的影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 钟表的知识、位置与方向、重量单位的计量、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数学与生活真正是息息相关。这样的发现会令学生惊喜或者兴奋, 或许会因为知识的生活化而对数学产生较大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此类内容时, 能抓住契机加以引导, 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学生不能仅满足于掌握书本上的内容,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开展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和钻研, 这样让知识变得丰富而多元化。
例如, 在学习“千克和克”这一重量计量单位时, 笔者带来一些实物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称量。学生对这一环节很感兴趣, 都争着来称一称, 掂一掂, 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于是, 笔者鼓励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超市调查不同物体的重量, 感受它们轻重的差别。学生在调查时有了直观的感受, 增加了对重量感觉的体验。笔者还要求他们将调查的结果在班级里交流, 这更扩大了学生的认知面, 让他们确确实实地体会并掌握到了这些知识。此外, 让笔者出乎意料的是, 有个同学甚至记录下了还没有学过的“吨”, 并自己查资料了解了这个重量单位的相关内容, 这更是意外的收获了。
二、厘清数学知识的叠进关系, 促进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 逐层递进的。因为遵循着“由浅入深, 由简入繁”的原则, 教材中前后的知识点必然有着隐性的联系, 如在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 先从最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开始教学, 进而逐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再转化成三角形、梯形……又如, 教学小数除法时, 只要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 再沿用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即可。类似的这种联系还有很多, 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将此类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 由此及彼, 由一及十, 适当回顾, 因势利导, 那么必将对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好处。
比如, 在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中, 笔者先让学生练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学生能很快算出答案, 然后笔者直接出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例子, 学生由之前的计算经验也能顺利地得出答案。再如,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 可引导学生回顾一下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些体积的计算都可以归纳成体积=底面积×高, 那么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是否也可以用此方法呢?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到底是否与长方体、正方体的方法一样呢?学生可以先猜测再验证,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学生会对结论印象更加深刻, 理解得也更到位。在接下来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的内容, 又可以根据圆柱体与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思考、猜测, 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在的联系。
三、启发学生应用数学, 促进学生将数学学习内容向更深处发展
学数学不是“光说不练”, 数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应用。在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 要唤起学生心中进一步钻研知识的欲望, 促使其“做数学、用数学”, 让数学学习向着更深处发展, 这样才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反之, 如果只把数学学习停留在课堂上, 停留在书本上, 那就无异于“井底之蛙”了。
在教学四年级的数学活动课“我们去春游”时, 我先引导学生考虑春游的人数、景点的价格、乘坐的交通工具等主要因素之后, 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一个喜欢的春游方案, 然后参与班级的“最佳方案评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利用双休日时间去景点询问价格, 拟定游玩的项目, 选择乘坐哪种交通工具较为方便节省, 多次比较、计算后拿出自己满意的方案。在调查、汇总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考虑诸多的数学问题, 进行深入的思考, 真正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作了很好的应用。
立趣与促学 篇4
关键词:立趣、促学、乐学、勤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03—001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古人很早就已注意到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给师者提出了要求: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让学生乐学?笔者现略谈个人的体会。
1精心导入,激趣促学
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课前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巧设导语,点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把他们带人情境,使他们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探求新知。我在教学中常常用生动曲折的故事,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游戏,学生身边的、自身的或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导入。如: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开展“小鸟捕蝴蝶”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不仅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妙用肢体,诱趣促学
俗话说的好:“人的肢体语言最丰富。也是最具魅力的。”教师恰当的体态语言,能激活课堂、活跃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识记、理解和内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学习“枝芽的结构”时,把人的躯干部比作芽轴,内举的胳膊比作幼叶,把两拳放肩部比作芽原基。头顶部比作生长点,耳处比作叶原基。教师在表演前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演示的不同动作与枝芽的哪一部分结构名称相对应,而后让学生上台翻译教师的每一动作,最后安排同位之间相互表演。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演示。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演中理解抽象的知识,既符合学生的思维,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自不必說。
3设疑激思,引趣促学
“学源于思,恩源于疑”。课堂上老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计划、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解惑的心理需求,可以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由教师提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走下三尺圣地。与学生拉近空间、贴近心理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自主或合作解决。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井讨论解决;解放了学生受束缚的思想,放飞了思维的翅膀,开启了沉睡的潜能,引发学习兴趣。
4加强实验,培趣促学
生物实验能化静为动、化隐为显、化微观为宏观、生动、趣味。是学生最感兴趣,最积极的学习活动之一;也是学生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正如一句格言所说的那样:“我听说,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学会。”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加强学生实验,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使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通过学生亲自观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思维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合作竞争,增趣促学
合作竞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合作学习,适时、适当引人竞争,为学生创设团结协作的机会,营造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帮、超。组内合作、组间开展适当的竞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激励下,为了小组的成功和奖励,每个学生都会积极行动,在组长的带领下,更加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去主动学习。把合作竞争引入课堂,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提高质量,又培养了学生协作求知、锐意进取的精神。
6体验成功,稳趣促学
成功是兴趣的根源,是学习的动力。有人说:“十次说教不如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次成功。”人人都希望表扬、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从具体的教学对象实际出发,遵循“因材适教”和“可接受性”的教学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不仅在自学、提问、练习等环节,兼厩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导学、课后辅导、作业、甚至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这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教学中,教师要多用赏识教育的语言,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欣赏和鼓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我、激发兴趣、增强信心,从中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以情促学, 知情合一 篇5
一、拓宽时空找资源
1.用好教材内容, 挖掘情感教学的因素
中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错综复杂的情感因素, 而其中更多的是反映出人类真、善、美的高尚情感, 如热爱生活、勤奋向上、关爱他人、善于合作、爱护自然、维护正义等, 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挖掘。我们要通过教学, 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 真正理解人与人之间真、善、美的情操, 让他们学会体验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关怀和爱,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 学会合作。
2. 开发非教材课程资源, 拓展情感教学的领域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的直接的条件。它包括教材资源, 还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资源, 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在开发教材资源的基础上, 更好地开发非教材的资源。首先要依据社会、学校的特色开发课程资源。金融巨子胡笔江先生的故居座落于我们校园内, 有着优秀的学校文化底蕴, 学生热爱学校, 迫切地想了解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从这一点出发, 让这些课程资源和英语的学习结合起来, 让学生读读背背笔江先生的英文介绍, 开展笔江先生小故事的英语朗诵会, 橱窗内展出各种带英文介绍的图片, 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中生活和学习。这样, 不仅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辉煌, 还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升华。其次, 可以让学生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 让学生随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得英语学习的课程资源, 如可以把一些好的翻译网站, 比较优秀的、健康的英语学习网站介绍给学生, 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英文网络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再次, 我们可以开发故事、小品、科学家传、科学史话、寓言、成语、笑话等情景资源, 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
二、 改革课堂激情感
1.改革课堂模式, 使用多种手段
情感具有情境性。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交际。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情境。我们可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或表演来模拟各种场合的实际情境,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开口, 找机会、找空间说英语的习惯, 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师生相互尊重, 注重情感碰撞
平等对话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 学会宽容, 要学会“蹲下身子来看学生”, 让师生在一种宽松的、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师生的情感处于一种高度自然的状态, 互相传递真实的情感, 推动学习进程。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使课堂教学英语化、礼貌化。在教学中, 教师要多用几个“Please” “Sorry” “Thank you” 等, 说话语气要亲切, 要面带微笑, 尽量用委婉的语气。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 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反对意见, 老师和学生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3.鼓励独特体验, 充分进行朗读和想象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总会产生一些独特的体验和想象, 我们要去除条条框框, 让学生把这些独特的体验和想象表达出来, 进行交流, 让他们的思维碰撞, 这样, 教学将会触及每个学生的心灵, 显得高度有效。另外, 教师可加强示范朗读, 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如读A Visit to an Island要读得兴奋、高兴;读The Missing Necklace中的妇女说的话时要读得沮丧而失望, 而读警官说的话时要表现得沉稳有智谋……我们还要鼓励每个学生读同一类的文章或同一篇文章也要读出自己的个性。
三、提高自我, 注重教师情感的感染
英语教师不是教单词和语法的机器, 而首先是学生的一面人格镜子。教师也是人, 也有七情六欲, 但我们应努力把烦恼留在教室门外, 用笑脸面对学生, 自己要善于随时调整自己的情感。另外, 教师要善于研究作者的心路历程, 走进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要善于通过生动的描述、有扬有抑的语调去感染学生。课堂教学要靠师生良好的情绪推动向纵深发展。
四、走向生活, 加强学生生活的体验
以趣促学,感悟新知 篇6
一、创设情趣,导入新课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在教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的生理特征,我将音乐律动引入数学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利用这段时间调整心态,集中注意力,合着轻松、愉快的节拍走进数学课堂。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空间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动机。例如,教学“9加几”时,我设计了“学校运动会”这样一个气氛热烈的情境,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学生非常喜欢,还幻想着自己将要参加哪一种项目。学生愿意去探索、去发现,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二、利用教材,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教材中的许多例题、插图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例如,教学“0的认识”一课,教材中给出“小猴吃桃”图。这样一幅简单的连环画,却引发了学生的许多理解。有学生认为:“有三只小猴,第一只小猴盘中有两个桃,第二只小猴盘中有一个桃,第三只小猴盘中没有桃,可以用0来表示。”有学生认为:“有一只小猴,本来盘中有两个桃,吃了一个,还剩一个;又吃了一个,盘中就没有桃了,所以用0来表示。”还有学生认为:“猴妈妈给三只小猴每人三个桃,第一只小猴吃了1个,还剩2个;第二只小猴吃了2个,还剩1个;第三只小猴都吃了,盘中没有桃了,就用0表示。”等等。学生在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0的含义,轻松愉快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
三、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14—115页的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选出六个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每个学生喜欢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完毕,我马上提出问题:“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活动人数最多的组比活动人数最少的组多多少人?”立刻,学生的注意力由玩转移到了思考问题上,学生互相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接着我又问:“能不能想出一个好主意,能清楚明了地看出结果?”这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统计,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了基础。
又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我也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坐,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个,找到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看前后左右都是谁。这一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对“布置房间”这一题,我根据素材,把插图设计成活动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然后告诉学生我是怎样布置房间的,这样学生既明确了方位,又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四、动手动脑,体验乐趣
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学生会在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学习内容。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中就有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活动开始时,我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或自己通过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了解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惊奇地发现了风车叶片尖所经过的路径是一个圆。
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了探索数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以导促学,减负增效 篇7
一、课堂学生交流讨论次数过多
笔者尝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时,将课堂中的问题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若出现问题,就开放课堂让学生交流讨论。可没想到一讨论就没完没了,下课铃已经拉响,学生讨论还没结束,当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没能完成。
对策:课前钻研教材,将重难点分层,做到适度讨论。
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教师要将教材重难点分为几个层次:①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能够解决的问题;②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才能解决的问题;③学生需要通过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才能解决的问题。
第一层次的问题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放在小组合作环节中进行,第三层次的问题通过全班讨论交流后再解决。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将第一层次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省出时间让学生合作讨论解决第二、三层次的问题。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问题就讨论。
二、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旁观者现象”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好学生发言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是合作学习中的“语霸”。长此以往,另一部分学生就作为“旁观者”,冷眼旁观;同时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等。
对策: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适当加以引导。
在合作学习交流之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再进行合作学习,避免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出现“旁观者效应”。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往往还不足,可使学生把想法记录下来,理清思路,在交流时会更加流畅。例如,在新授“乘法分配律”时,笔者先出示了三组混合运算题,要求学生计算,并提出了三个要求。
要求:(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2)说一说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写下来。
这三组题是曾经学习过的混合运算的内容,但是又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学生做完以后发现每组两个式子结果相等,对这样的式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再要求学生比较每组两个式子的异同点,大部分学生也会从数字、运算符号以及运算顺序来说。最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发现。这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前面两问为这道问题做了一些铺垫,学生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有自己的答案。
三、合作学习效率低,自主学习动力不够
合作学习时,学生有时候围绕一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却没有结论。因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往往词不达意,不能完整表达语意。
对策:适时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学生能理解知识,但是由于语言贫乏无法正确地表述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概括;当学生出现知识性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地正确引导;当学生的意见有可取之处但有个别小错时,教师要予以包容;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时,要及时予以鼓励。教师的积极评价能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更快地适应自主学习。
摘要:“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每堂课教师不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在进行“先学后教”的改革过程中,笔者遇到了许多困惑,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尝试,并解决了以上问题。
关键词:先学后教,教师主导,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余琴.重唱老调:谈“钻研教材”[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2):17-19.
巧妙设计 以玩促学 篇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快乐的学习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探索欲、 惊讶感,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活跃起来,以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参与学习过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这一目标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的兴致“高”起来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境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在玩中产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教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一开课教师准备了一段来自生活视频对话:“妈妈,您在哪里?”“我在文化路100米处。”根据这段对话,让学生们判断:孩子能不能找到妈妈?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教师顺势启发,引出如何确定一条直线上点的位置,进而引出怎样确定平面内的一个点的位置进入新课。显然,正是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又是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所以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致盎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与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动态地生成学习内容。 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积极饱满的学习状态中吸收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课堂预设悬念,让学生的“胃口”吊起来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从学生的“乐知”入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看似与本节内容无大关系,实则是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五节《乘方》中, 首先引出国际象棋的故事:卡克发明国际象棋后,国王为了嘉奖他,向他许诺全国的金银珠宝任他挑选, 而卡克只提出一个请求,在他发明的国际象棋的64个方格中,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依次是前一格的2倍,从最初到最后一个如何用算式表示呢?式子的繁琐,如何化繁为简,设疑,吊起学生的“胃口”,学习本节“乘方”之后就能解决此问题。这样让学生在进入新课讲解之前其情感达到最佳准备状态,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 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适时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少一点讲解、 分析、提问,多一点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乐学”的美好境界。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无旁骛地“玩”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任课教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友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尊重、理解、赞赏、包容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有一颗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而有理,言而有信,还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展示他们的风采。
四、及时把握课堂生成,让学生彻底“动”起来
《课标》(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呼唤: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先想一想;疑问产生时让学生先议一议;例题出示后让学生先试一试,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上,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复习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时,设计了“分式游戏”。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一个简单的整式或运算符号,如:1,-3,+,1-x,……
然后,将学生分为两队,轮流拿出自己手中的卡片,让对方组成分式,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对方组成的式子是分式吗?
(2)如果是分式,它什么时候有意义?
(3)如果是分式,它的值能为零吗?如果能,说出何时为零?
教师放手让学生按照游戏指向自己玩。经过几轮,组成了不同的分式。有的分式虽没有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形式规范、典型,却是学生自己思维发出的声音。就一定层面而言,经历了“小科学家”走过的思维路线,获得个性化理解的分式,并以此为载体,自发讨论了分式有意义、无意义以及值为零。让人吃惊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x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无意义、值为零且有根有据地说明源起源落。没有游戏的的介入,面对刻板、枯燥的传统复习课是无法听到学生思维的悦动、知识的拔节。显然,在这种玩的氛围中,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是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也是最关键一点。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观点,而是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对舟,予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研究。还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本身超出教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部分信息,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我们在做什么,在数学课堂上,一切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其他超出数学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的精彩,教师都应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数学上来。
巧妙设计 以玩促学 篇9
关键词:预设;生成;探究;思维;设疑;解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4-00066-02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在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期间给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数学既然是好玩的,数学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我们有理由还给学生快乐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快乐的学习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惊讶感,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活跃起来,以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参与学习过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这一目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的兴致“高”起来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境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在玩中产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教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一开课教师准备了一段来自生活视频对话:“妈妈,您在哪里?”“我在文化路100米处。”根据这段对话,让学生们判断:孩子能不能找到妈妈?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教师顺势启发,引出如何确定一条直线上点的位置,进而引出怎样确定平面内的一个点的位置进入新课。显然,正是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又是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所以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致盎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与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动态地生成学习内容。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积极饱满的学习状态中吸收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课堂预设悬念,让学生的“胃口” 吊起来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从学生的“乐知”入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看似与本节内容无大关系,实则是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五节《乘方》中,首先引出国际象棋的故事:卡克发明国际象棋后,国王为了嘉奖他,向他许诺全国的金银珠宝任他挑选,而卡克只提出一个请求,在他发明的国际象棋的64个方格中,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依次是前一格的2倍,从最初到最后一个如何用算式表示呢?式子的繁琐,如何化繁为简,设疑,吊起学生的“胃口”,学习本节“乘方”之后就能解决此问题。这样让学生在进入新课讲解之前其情感达到最佳准备状态,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适时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点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乐学”的美好境界。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无旁骛地“玩”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任课教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友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尊重、理解、赞赏、包容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有一颗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而有理,言而有信,还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展示他们的风采。
四、及时把握课堂生成,让学生彻底“动”起来
《课标》(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呼唤: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先想一想;疑问产生时让学生先议一议;例题出示后让学生先试一试,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上,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复习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时,设计了“分式游戏”。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一个简单的整式或运算符号,如:1,-3,+,1-x,……
然后,将学生分为两队,轮流拿出自己手中的卡片,让对方组成分式,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对方组成的式子是分式吗?
(2)如果是分式,它什么时候有意义?
(3)如果是分式,它的值能为零吗?如果能,说出何时为零?
教师放手让学生按照游戏指向自己玩。经过几轮,组成了不同的分式。有的分式虽没有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形式规范、典型,却是学生自己思维发出的声音。就一定层面而言,经历了“小科学家”走过的思维路线,获得个性化理解的分式,并以此为载体,自发讨论了分式有意义、无意义以及值为零。让人吃惊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x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且有根有据地说明源起源落。没有游戏的的介入,面对刻板、枯燥的传统复习课是无法听到学生思维的悦动、知识的拔节。显然,在这种玩的氛围中,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是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也是最关键一点。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观点,而是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对舟,予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研究。还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本身超出教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部分信息,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我们在做什么,在数学课堂上,一切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其他超出数学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的精彩,教师都应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数学上来。
巧妙设疑 以趣促学 篇10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 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当学生无疑时, 要寻疑;有疑时, 要解疑。在教学中, 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开盘制胜
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活泼,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 并适时设疑激趣,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时, 让学生参与试验, 并亲自动手制作教具。在全章结束后, 利用课外活动组织一次自由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 可提问:你认为数学难学吗?学数学有用吗?数学学习有趣吗?基础弱的学生能不能学好数学?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相互启发、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 侧重在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 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设疑的巧妙性, 让学生感到数学不仅有趣, 而且并不难学, 一开始就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克服少数学生认为数学无用、数学难学的厌学情绪。
二、趣“记”
歌德说得好: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心理特征:有趣的材料容易记, 记的牢。对于一个概念, 或者一堂课的教学, 尽量做到以很特别的语言, 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 在教学了平行线的概念之后, 可以出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猴子为什么讨厌平行线?答案是:无香蕉 (相交) 。这样, 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让学生们在笑声中牢牢地记住了平行线的特征。另外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 编拟口诀, 诙谐有趣, 记忆效果好。如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用“己知未知要分离, 分离方法就是移, 加减移项要变号, 乘除移了要颠倒”来记。学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后, 用“同大择大, 同小择小, 大小小大中间夹, 大大小小解不了”这样的顺口溜来记忆确定解集的方法。
三、巧“问”
提出疑问, 设计一些新颖奇特、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使其触发学生的新奇感, 使学生主动加入探索性的活动,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 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设问:三角形具有具有什么性质?平行四边形又具有具有什么性质?学生能够回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继续设问: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而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呢?这样为接下来的探索过程做了铺垫。
通过探索学生得到:四边形长度一定时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并不是唯一的, 这就说明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继续问:在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一定时, 形状、面积都可能发生变化, 而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及合作交流最终探索出结论。通过这样的巧问及实际操作,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探索疑难问题,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激“疑”
疑能使心理上产生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 可使学生因疑生趣, 由疑诱思, 以疑获知。
例如, 在讲方位、视角时, 读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可用多媒体显示诗与画, 设问:作者苏东坡是从哪些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的?学生答道:横看、侧看、远看、近看, 在山中看。教师进一步告诉学生, 苏东坡通过这首诗, 教给了我们观察祖国大好河山的方法:从多角度观察, 才能发现庐山奇妙、壮观的美丽景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教师看准时机, 及时导入新课。经过激疑, 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教学, 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五、留“味”
一堂课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 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 喜欢追根问底, 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课堂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 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例如, 在讲“100万有多大”这节课下课之前, 教师可以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比100万更大的数, 在记录这些大数时,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大数难以表示。”此时, 教师设置悬念“应如何很方便地表达这些大数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 在揭示矛盾的同时设置悬念, 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 又产生了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促学评价】推荐阅读:
中心学校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06-14
评价学校与评价教师05-30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评价06-02
党民主评价自我评价07-12
自我评价与班级评价01-18
高中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原创!08-26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自我评价06-09
诊断评价和形成性评价06-19
高中毕业评价表自我评价07-04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指引)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