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共8篇)
中心学校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 篇1
竹林乡中心学校对孙海云老师的评价
孙海云老师是一名优秀的乡村青年骨干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又是2010—2011年、2012—2013年杞县明星教师,曾经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她从教十多年来,她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多年的工作中,她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任劳任怨,她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她能根据教学大纲、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十多年来,她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偏远乡村的教育事业,扎根农村、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她努力上进,辛勤耕耘,是教育教学中的楷模,是一位深受老师、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好老师。
杞县竹林乡初中对孙海云老师的评价
孙海云老师是我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自从她调入我校以来,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以此为乐,在教学中投入了许多个人的感情和理想,表现出了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在学校她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她从不懈怠一节课,不待慢一个学生,始终用自己良好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每一位学生,在农村小学教育这块乐园中,以一颗火热滚烫的爱心,时时刻刻深爱着自己的学生,事事处处体贴着自己的学生。
总之,孙海云老师是一位深得学校、社会、学生喜爱的优秀乡村教师。
学生对孙海云老师的评价
孙老师自从教我们班后,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在实际工作中她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她能正确、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待学生的错误,始终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孙老师还常常深入了解我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家庭情况,能根据我们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提出不同要求,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孙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工作,像母亲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大胆培养学生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孙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她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孙老师授课有条理,有重点,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总之,孙老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教师。
中心学校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 篇2
中职学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学习中, 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很多, 如何去测评这些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热点话题之一。笔者基于上述问题考虑后, 结合神木职教中心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 提出了职教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测评研究, 让教师更加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本文研究中, 笔者有针对性的对影响职教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做了问卷调查, 并且利用SPSS17.0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做出处理, 最后对处理数据做出了解释, 给出了影响当前职教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
二、测评体系构建与研究条件假设
本文选用三个二级指标:教师素质、家庭背景、学生素质和9个三级指标来构建神木职教中心学生学习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图如表1所示。
在确立了测评指标体系后, 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从三条路径去假设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各因素和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条件假设如下:
A1: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a11:教师学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a12: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a13:教学态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B1:家庭背景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b11:父母学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b12:经济收入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C1:学生素质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C11:学习态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C12:学生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C13:学生智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C14:学生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正显著影响
笔者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 在调查中, 本文利用1-5标度法即1表示很低, 5表示很高,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客观地填写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因素测评表, 即在表2“测评结果”栏中选择合适的项打“√”。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
本文利用SPSS17.0对回收的56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假设检验。
1. 条件假设验证
本文主要应用Pearson (皮尔逊) 积差相关进一步验证教师素质、家庭背景、学生素质和学生课程学习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A.教师素质、家庭背景、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由表可知教师素质、家庭背景、学生素质和学生课程学习能力之间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
B.教师素质各因素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关性分析
**.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为了进一步判断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用SPSS对它们之间相关分析如表所示。
由表可知教师素质各因素除教师学历外, 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学生学习能力之间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
C.家庭背景各因素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关性分析
**.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由表可知家庭背景各因素:父母学历、经济收入和学生学习能力之间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
D.学生素质各因素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关性分析
**.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由表可知学生素质各因素:学生学习态度、学生智力、学生学习方法和学生学习能力之间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
2. 条件假设验证结论
由以上调查问卷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可知, 教师素质、家庭背景、学生素质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性的影响。而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父母学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智力、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关联性更是高达0.622以上。由此可见, 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父母学历、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智力、学生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和学生应该从这几个关键因素着手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 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学生学习能力测评体系,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审视自我学习状况, 提高对课程学习和复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数据来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和评价尺度, 分析学生由此反映的教学意见。
参考文献
[1]庞维国.从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5) .
[2]尹鸿藻, 毕华林.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第1版) .
[3]余建英, 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4]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学校学生评价初探 篇3
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所以,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应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
(一)重视课堂多元化的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相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发展性评价,这些多元化的评价不仅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学校要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发展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其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进行比较,而是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通过对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重视目标化管理的评价
目标的制定主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所以,该评价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如学生期末测评要求成绩达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个层次的目标,对学生成绩不排名次、不论高低,只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不足和学习是否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三)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这就使得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社会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等。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未来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认真把握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环节,诸如确立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教师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如我校推行的口头评价,依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努力。
此外,广大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在批改作业时,各科都可以适当给学生写作业评语,可以是作业点评或是激励的话等等。这样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又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评价及其改革仅仅关注某一个环节或采取某一种方法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必须同时关注评价的每个环节和整体过程,对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如在进行评语改革时,有的学校要求只能采用激励性语言,这往往使评语空洞。评价要恰当,要赞赏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表扬要真切,发自内心去赞赏学生,不能因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表扬而表扬,这样难免会陷入空洞和教条,出现一味赞扬学生的现象,回避恰当地指出学生不足的责任,会给教育教学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应坚决抵御。在教育教学时同样也不能回避学生的不足,只要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真诚的批评和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三、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的过程性在于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五星、等级还是分数。
例如,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或完成某项作业后,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将定期的正规评价如小测验、表现性评价和即时性的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评价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方面的评价对改进下一阶段教学和学习是同等重要的。过程性评价一定不要拘泥于形式,如硬性规定日常评价的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只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觉得“有感要发”,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教师应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个人的自我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当然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也可以放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还可以是学习报告单或是素质报告册。要把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重要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才能使教师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此外,学校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学生评价体制的改革,如进行语文评价改革,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察方式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数学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这是给学生的荣誉,激励学生在平时努力学习。虽然这些方法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免试的学生往往是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期末对学生的数学评价不只是学业内容,还有非学业内容,而且数学竞赛和学科期末考试有不同的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等,在评价和考试中都要形成注重平时成绩的思路。
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篇4
一、传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评价,主要是集考试分数和名次于一张试卷,学期末据此来对学生做出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试图通过用分数排队的办法,来刺激学生进取,这就使甄别成为评价和考试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数被异化为人才的质量标准。这样的评价考试只有少数学生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体验成功的快乐,心情开朗,充满自信,而更多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横向比较,受到批评,惩罚而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学生、老师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教育的过程常常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除考试科目外素质教育的其它方面受到极大冲击,学生的个性被压仰,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培养。
二、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多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
三、改革评价制度的实施方案
1、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
我们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中取消了百分制,分作A、B、C、D四个等级。在素质发展报告单上,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个性特长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2、考试制度的改革。
继续在6-9年级对语文、数学学科实施分项考核。语文考核内容除朗读、写字、古诗文、背诵、作文外,可考虑对口语交际、表演课本剧、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考核,数学学科除口算、应用题外,可考虑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考核时间和方式由原来的每个级部每学期下半学期考核一项内容改为每学期至少在上、下半学期各考核一项内容。同时,加大对音、体、美、常学科的考核力度,对音乐学科除进行(声乐、视谱、节奏等)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外,本学期又增加了音乐知识考核,美术学科除进行美术基本知识的问卷监测考核外,根据不同级部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绘画表现测试。体育学科加强对我校传统项目小篮球技能的考核。
3、构建目标体系,注重多元性,让评价“立”起来。
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尝试把评价目标细化分解,构建起立体化的目标体系。
①学业目标具体化。一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单元测试、期末综合测试、学生的自测和互测等项目,根据学期初计划按时组织考核;二是体现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包括各学科课堂作业、练习、实践调查报告、手抄报、学生读书笔记、生活中的数学专集等项目,实行小组、班级、学校三结合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三是以面试操作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语文、英语学科的口语交际、朗读、阅读、讲故事、古诗文诵读等,数学学科的口算、估算、空间想像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他学科的演唱技能、艺术欣赏、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身体素质等项目,根据学校计划定期进行考核。
②特长目标个性化。包括优秀日记、创新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及资料、研究性学习成果、演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只要有一技之长,学生即可提出申请,然后由老师、学生和家长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经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特长生证书》。
4、加强过程性评价,优化学业目标,让评价“实”起来
一是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与期末验收相结合。课堂评价重点看“三度”,即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看学生是否关注问题情境,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以多样的方式参与活动,是否能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单元评价重点看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学期初,各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出各单元具体的评价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单元评价,及时弥补不足。期末验收则依据多种形式的期末考试,结合平日课堂情况及单元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是书面测验与面试操作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科测评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评价方法,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难通过书面测验来评价,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情境进行面试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业目标以定量评价为主,实行等级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变化,从单项考核中发现提高,从日常活动中发现进步,并能及时送上一张言词恳切富有鼓励性的评语卡,期末写出综合评语。
5、强化形成性评价,落实非学业目标,让评价“活”起来 ①注重随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时常有闪光的行为表现出来。为了及时抓住这样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老师们可创设“心之桥”、“心灵对话”、“星光闪耀”等评语卡,当学生接到话语亲切、设计精美的评语卡时,其激励之功不言而喻。同时教师将口头评价、体态评价、星星符号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②突出特长评价。为了激励学生形成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我们把学生特长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评价,先由学生自己申报,然后组织任课教师、家长、同学进行评定,最后由班主任写出推荐意见,经学校审查通过后,进行大会表彰,发给特长生证书。
③倡导作业评价。应该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与辛劳。为了让学生真正获得这样的体验可建立作业评语卡,教师在批改作业和检测试卷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并能及时给学生写上几句激励性的评语,每学期写给每个学生书面作业评语不少于5次。建立学生作业互评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小组评、集体评,每个学生每学期主动找家长评价不少于10次,找亲友评价不少于5次。
④尝试档案评价。成长记录袋就是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证据,以反映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成长记录袋的用途主要有三种:展示最佳成果、描述学习过程、评估学习与发展的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评价功能,要让学生用活、用好“档案”,让档案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事迹,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航标灯。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应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协商选择档案内容。一般应包括:
a.我的个人小档案。每学期初填写一张。入学时,作为学前调查,请家长填写。以后,由学生个人在老师指导下填写。
b.学科学习表现。语文、数学平日上好评价指导课,用好评价表,每月总评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单元测试按进度进行,根据学生意见确定是否入档。
音、体、美等学科,由任课教师设计体现学科特点的评价表,每月评价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
c.收获园。特长作品、各科试卷、录音、录像带、同学评语、家长的话、荣誉证书、考级证书等,凡是体现学生成长过程的材料都可以积累存档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强、最好的一面。d.“我长大了”。主要集存各方对学生本人的印象和评价,可包括:“家长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我看自己”四大栏目,一般在每学期末由班主任协调各方填写。另外还要重视家长和社会的评价。为使这些评价落到实处,都要制定具体措施。⑤改革操行评语。旧有的操行评语多是抽象概括的空洞说教,有的是空泛的套话,有的是结论式的定语……这使得操行评定工作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操行评语的针对性、具体性和鼓励性,在形式上变“人称”、变语气、变文体。既满怀爱心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又委婉中肯定指出不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信心。
民权县褚庙乡第一初级中学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5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的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8号)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中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河北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河北省中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指标,各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成长记录册》上要有详细的评价和记录要求,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本学年《成长记录册》上的记录为基础。
三、评价指标
1.河北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方法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2.“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德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思想品德的三级指标包括热爱祖国、勤奋自强、诚信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合作五个方面;社会实践的三级指标包括学农学军、实践活动、劳动表现三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3.“智”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其中,学习表现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科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学习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阅读交流表达、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学习成绩的三级指标主要是各学科(德育、体育、美育学科除外)成绩。
4.“体”的二级指标包括健身锻炼、身体健康、体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健身锻炼的三级指标包括锻炼习惯、健身能力两个方面;身体体健康的三级指标包括体质健康、卫生习惯两个方面;体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5.“美”的二级指标包括艺术活动和美育学科学习两个方面。其中,艺术活动的三级指标包括活动表现、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艺术学科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6.各三级指标的检测要素主要来自《成长记录册》中的记录,记录登载配套软件后,将自动生成各学年、各学段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各指标的评价结果用“优”、“良”、“合格”、“不合格(或须努力)”记载。
7.中等职业学校各段综合素质评价设置各年级,各专业水平考试成绩记载栏。各专业学生水平考试成绩既反映学生学科学业水平的状况,是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依据,同时也是高一级学校录取各就业的基础性信息依据之一。
8.综合评价另设“突出表现”或“特长”记录栏,概述性表述学生思想品德突出表现和兴趣特长突出表现,总字数控制在50字以内,若无突出表现或特长则不记录。
四、实施要求和办法
1.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施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发展性评价,检测评价时,要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既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状况;坚持学生自我评价原则,重视体现学生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自我评价,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坚持多主体评价,学生本人、同学和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重视调动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吸纳家长、社会的评价意见。
2.重视同学互评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学生互评应采取班级互评、小组(队)互评等形式,小组互评的学生数在10人左右。
3.评价由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本班主要学科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成员组成,人数为5人左右。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中的学生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本班级学习、授课时间不少于1年。每一个学科教师和班主任都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心态、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到有日常记录积累,有个案分析指导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1.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依据。
2.各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和就业的依据之一。
3.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管理保障
1.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工作的研究、宣传、试点与推广工作。市教委组织力量在“管理通”平台基础上,研制《河北省中等职业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字化操作。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订本区县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明确校长、教师、班主任等人员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责要求,切实做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培训和管理以及《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的推广、培训工作。
3.试点学校要成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制订本校《成长记录册》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范程序,组织开展《成长记录册》的文字版本记录和配套软件数据填写,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要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要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加强民主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4.市、区(县)德研、教研和科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要对本方案试行、推广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总结经验,提出对评价方案及实施操作要求的修订意见。
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制度 篇6
学校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其中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育人的合力,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质量,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学期开始成立家长委员会,学生家长将参与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其结果将成为教师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把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一个完整的一周作为“教育开放周”,增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了解。由学生家长中热心教育事业,有一定活动能力和一定代表性人员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二、大力推行家长委员会制度,让家长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学校日常管理和重大事项不仅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要授予家长委员会参与决策的权利;切忌把家长委员会图章化或者仅仅是在补课和收费时才考虑其权威性,使其简单地成为决机器。
三、权力
1、参加委员会的会议,讨论和表决各项决定。
2、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批评。
3、有权要求召开临时家长会。
4、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安全、卫生等工作的管理。
5、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查听班主任召开的学生会议。
6、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查听某一任课教师的授课。
7、参与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评价、考核。
四、义务
1、热爱学校、尊重教师、关心学生。
2、关心教育事业,力所能及的支持学校建设。
3、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
4、参与学校管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诚信教育,文明教育和安全、卫生教育。
5、为孩子做表率以身作则,不赌博、不酗酒、不吸毒贩毒、不涉黄,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
6、及时与学校联系,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
7、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防范能力。
六、活动
1、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家长委员会会议。
2、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家长委员会议。
3、学生家长委员会与对应的级部主任、班主任对口联系工作。
4、学校由政教处负责具体实施。
长安区第八中学 2009年9月27日 长安八中家长委员会职责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的参谋、咨询机构,又是促进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其职责有:
1、关心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3、组织家长对广大教师以及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反映广大家长的要求,并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
4、积极带领广大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以及家长学校的活动,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5、做好学校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影响和知名度。
6、协助学校做好,办好学校,让广大家长学习必要的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7、做好家教工作,在全体家长中起到表率作用。
8、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各班推荐,经学校行政会审定后聘任。
长安区第八中学 2009年9月23日 长安八中家长委员会职责分工
为畅通家校联系渠道,不断丰富家委会以“三大建设”为着力点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该组织“一个平台、两大助手”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长安八中家长委员会有关职责及分工明确如下:
一、家长委员会职责
1.定期召开有关会议,协调家校关系,增强教育合力。
2.广泛开展有关活动,发挥对教育建设性作用。3.支持班级工作,成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二、组织机构
顾问:任仲章 苗向阳 家委会主任: 董晓旭 家委会副主任: 雷选娥
家委会下设宣传组、活动组、后勤组、助学组,排序第一位的为组长。宣传组:孙永亮 张爱琴 张敏 活动组:张鹏江 李鹏飞 王道明 助学组:张志静 郭兰 彭飞 后勤组:赵亚娟 董晓丽 孙明
三、分工及主要职责
家委会主任:结合班级教学重点及学校重大活动部署起草制定家委会工作计划;定期与班主任联系;参与组织有关活动策划,协助班级统筹家长委员会各组工作; 家委会副主任:参与制定家委会工作计划;定期与班主任联系;参与各组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宣传组:充分利用“长安八中”群和“长安八中百度贴吧”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引导家长和学生做有益于教学和孩子成长的互动交流;通过平台论坛等加强有关活动的报道;按形成班级大事记; 活动组:协助老师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等各级各类活动;适时组织校外活动,推动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对孩子成长有意义的互动交流;
助学组:围绕素质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等课题积极举办有关家庭教育的学术研讨,开展帮困助学,收集有益教学的各类讯息,发挥协助班级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作用;
后勤组:管理班费,定期公示账目,提供需家长委员会承担有关活动的事务、财务支持;
家长委员会在班主任老师领导(指导)下开展工作,实行主任、副主任负责制,各组活动的牵头承办实行组长负责制,相关成员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并积极完成老师或家委会组织交办工作事项。
长安区第八中学 2009年9月23日
长安八中家长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密切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协作,体现家长充分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特设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并根据《陕西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本会全称为:“长安区第八中学家长委员会”。
第三条 家长委员会是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第四条 家长委员会宗旨是: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学校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下设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大会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各班家长代表在班主任协助下经家长推选产生;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由家长代表大会推选产生;常务委员会推选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等人选;家长委员会在年级组长协助下由本级部各班家长代表产生,14人;班级家长委员会在各班主任协助下召开全班家长会议经家长推选产生,7人。
新生入学后2周内,召开第一次全班家长会议,由班主任协助家长推选出本班家长代表及班级家长委员会,同时成立年级家长委员会。第六条 学校家长委员会由84人组成;家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18人组成(每年级3人),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1名;级部家长委员会由本级部各班家长代表组成,每班推选2人,设立主任1名,副主任1名,秘书长1名;班级家长委员会由7人组成,设立主任1名、秘书长1名。
第七条 学校家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分设财务部、组织培训部、宣传部、联络部、安全部、活动策划部。每部3 人,每部设部长1人,家长委员会常务委员参加一个部的工作。
各部的职责任务。财务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在财力、物力上支持学校,为委员会筹集活动基金,并严格管理财务;组织培训部:协助领导筹备组织各种类型会议的召开;调研家庭教育情况,总结交流家教经验,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及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宣传部:负责会议文件、计划、总结及有关材料的起草;向社会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和成果。联络部:负责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络工作,及时了解学校工作情况,搜集反映社会、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安全部:协助学校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督查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相关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策划部:协助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及社会实践与考察活动,帮助学校发展校外社会实践、国防教育和劳动教育基地,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第八条 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任期一般为三年,每学年新学期开学后第1个月内进行改选,可连选连任。学生毕业、转学等离校的学生家长,其家长代表、委员会委员身份自动取消;主任委员子女在其任期内离校时,需提前两周提出辞呈,由常务委员会推选一名副主任委员代任,主持常务工作。
第九条 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成员应热心学校教育、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第三章 职责
第十条 学校家长委员会及下设各级家长委员会职责:
一、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听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办学目标、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定期沟通协调的议事制度,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
三、为学校发展创设有利环境。各级家长委员会要发挥全体家长的优势和特长,与学校紧密协作,在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开展校外教育实践等方面,积极为学校和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帮助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解释学校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协助学校、班级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动员和组织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课程学习和培训,增进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协助下,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家长不少于两次的家庭教育课程培训。
五、选派家长委员列席学校校务、教务等会议,与学校一起组织家长听课、家长接待日,参与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六、尊重教师劳动,在精神上关心、鼓励、支持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大力宣传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宣传学生家长尊师重教典型事例,宣传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先进班集体。
七、促进社会教育,支持和帮助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为学校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八、家长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其常务委员会代行其职责。第十一条 学校家长委员会及下设各级家长委员会委员职责:
一、学习、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关心、爱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了解学校、级部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对学校、级部和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积极意见和建议。
三、密切联系本班所有学生家长,与他们充分交流意见、形成共识并向学校反映和沟通。积极协调家长之间、社会部门与学校班级之间的关系,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四、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课程培训,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五、举止文明,情趣健康,家庭和睦,家庭教育环境较好。能够关心、爱护、严格要求,但不溺爱、不纵容、不打骂、不歧视自己的子女,善于理解宽容子女,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六、协助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家长代表大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教育沙龙等活动。帮助学校发展社会实践、国防教育和劳动教育基地,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七、积极参加家长委员会的活动,认真参加会议,不无故缺席,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第四章 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家长代表大会及各级家长委员会的权利:
一、获知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工作计划的权利。
二、有权对学校的教育发展、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三、有权作为其他家长的代言人,对学校工作及教职员工给予监督和评议的权利。
第十三条 家长代表大会及各级家长委员会的义务:
一、有收集其他家长意见和建议,促进家校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并向学校反馈的义务;
二、有义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活动,主动支持学校的建设和事业发展。
三、有帮助其他家长提高教育子女水平的义务。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十四条 每学期初学校家长委员会及下设各级家长委员会要紧密围绕学校、级部和班级工作,研究工作思路,制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各部研究落实各级部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第十五条 学校家长委员会原则上每学年1届。家长代表大会每学年举行1次,于每学年开学后第三周周六召开,各班推选的家长代表参加,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列席。听取学校工作报告,就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听取委员会工作报告,研究确定委员会各项工作。参加会议的家长代表应达到会员代表总人数的80%。
在学校协助下,由家长代表大会推选出家长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成员,选出主任和副主任、秘书长等人选。
第十六条 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三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召集。遇有重大事项经学校提议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第十七条 家长委员会开会时,校长、处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可列席。第十八条 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结束前要对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和效果进行总结。每学年配合学校开展评选优秀家长的表彰活动。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学校家长委员会办公活动地点设在学校图书实验楼四楼。为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联络处,设在学校政教处,为家长委员会提供必要的服务,由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具体负责联络工作。联系电话: 029—85940151 校园网址:cabz2011@163.com.cn QQ群: 13751389 第二十条:为便于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设“家长信箱”和家长QQ群,印制征求“建议表”。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自家长代表大会通过之日起施行。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经家长代表大会讨论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由学校家长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心学校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 篇7
( 一) 评价内容总分结合
综合素质无法像长度、时间、重量那样直接测量,但会在人的具体活动和行为中有所表现,即通过外显行为测量内隐特质。 例如心理测量中用量表的方式测查人的能力和个性,教育测验用试题与试卷测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评价中通过活动与行为记录反映素质。 但如果仅仅凭借某一活动与行为来推论某个方面的素质,那可能是错误的、无效的,但测量与某一素质有联系的全部行为又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正确可靠地推论出所评价的素质,就得抽取一组关键的活动与行为进行评价。[1]就像心理测量量表是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一组行为来测量,教育考试是抽取最能够代表某一阶段某一领域的学习内容来测查的,综合素质评价则是通过对能够代表学生的整体发展的一系列外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质。 所以选择关键指标很重要。 同时,综合素质并不是各方面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经历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在学生行为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特质,切忌将综合素质等同于几个机械的模块和细化的条目。[2]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组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座谈会和学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框架,并形成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 以下简称《 实施办法》) 文本。然后项目组就《 实施办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先后召开高中校长、各区县教育局分管局长、自主招生高校招办负责人、教育和社会学界专家座谈会20 余场,并针对20 所高中( 含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公办一般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4 大类,涉及12 个区县)40 个高一班级的近1200 名家长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网络问卷调查,总体上看,各方对《 实施办法》 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给予积极肯定。 《 实施办法》 采用整体评价和分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整体评价, 要求学生通过列举典型事例等方式,介绍学生本人的社会责任感、专业志向与才能、个性特点和个人爱好等方面的具体突出表现, 然后是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4 个方面的分项评价。 每个方面的内容都明确评价内容的基本内涵指向和侧重通过哪些活动与行为记录来反映评价内容, 例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主要反映学生的创新思维、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
( 二) 评价方法客观写实
除了确定关键指标以外, 采用什么评价方法也很重要。 各省自2002 年《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发布后就开始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 各省采用的评价方法大致有三类,一是等级加评语的做法,例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三等,用A、P、E表示,分别代表“ 优秀”“ 好”“ 尚需努力”,各个指标还有简单评语,[3]大多数省市包括上海过去十几年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也采用这一方法; 二是测量和问卷调查法, 例如四川成都市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采用行为习惯问卷、公民素养问卷、学习动力问卷、学习方法与技能问卷、创造性问卷、人格品质问卷和情绪行为调控问卷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附加学生学习背景因素调查;[4]三是上海目前采用的写实记录法, 采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并提供指标筛选、比较和分析的工具,用户( 例如高校) 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确定评价方案,方案经公示以后,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根据评价方案选择指标、赋予权重及分值范围,然后生成定制的评价结果, 例如生物化学专业招生时就可能对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的成绩、修课经历和研究经历赋予更高的权重。
虽然2002 年以来,大多数省份都采用等级评价和评语描述,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方法遭到多方批评:不同等级评价标准的界定比较模糊[5];评价主体的过分多元化,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主体责任,并易流于形式或形成误导[6];评价依据不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缺乏公平性[7];不同省市对评价主体的侧重不同,例如安徽省规定学生自评占10%,学生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50%;湖北省规定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70%,造成不同省市、不同学校之间评定的等级不可比, 等级合成缺乏科学依据使合成后的等级缺乏说服力。[8]而测量和问卷调查法一般用在PISA等抽样调查中, 对学生来说不是高利害的, 四川成都采用这一方法得到的综合素质也是用于研究教育系统整体质量的, 结果不针对学生个人, 如果这一方法用于针对个体的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很难避免学生会作出社会期待的反应,难以反映真实情况。 因此,2014 年12 月颁布的《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强调了写实记录的方法,要求高中学校要做好写实记录, 将学生活动的事实材料经过遴选和公示后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 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 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 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即“ 谁用谁评”。
( 三) 体现上海特色
《 实施办法》 是根据上海的教育改革需要制定的,体现了鲜明的上海地方特色。
1.重视学习经历和发展动态
上海二期课改树立了“ 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的观念,《 实施办法》 对基础型课程要求记录学期成绩, 对拓展型课程只要求记录科目和总学时, 对研究型课程只要求记录课程( 课题、项目) 名称和修习该课程的起讫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己感兴趣和认为有价值的课程, 通过高中三年选课过程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不要因为担心成绩不好而不敢去探索,因此“ 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不仅体现学业水平,还能体现学习兴趣。 又如“ 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记录了学生高中三年《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各维度发展趋势, 为那些水平不高但有进步的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
2.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上海自1998 年二期课改以来就坚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学习, 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次用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代表作和科技活动、 创造发明情况来反映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体验经历,用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记录, 将进一步推进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因为一旦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就不再是少数学生、 少数学校或某一时间段的事情了, 而将是渗透在每个学期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这既是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成果的体现,又对上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突出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
将“ 学生自我介绍”和“ 学校特色指标”纳入《 纪实报告》 ,体现出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在培养学生素养上的特色。 上海在2000 年就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中教育需要为众多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服务,在2009 年市教委年度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 加强高中教育,办出高中特色”,综合素质评价将是对上海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践成果的检验。
2017 年起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参考, 但综合素质评价更主要的目的是指向学校教育的深度变革, 使学校育人目标和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发展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目标;促进校内外教育结合,实现整体育人目标;重视培养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特色。 具体阐述如下:
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目标
由于长期受高考指挥棒影响, 学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分数,选择专业主要根据考分而不是兴趣,所以较少思考自己内心真正想做什么。 通过将自我介绍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自己的兴趣是什么,高中三年的学习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做准备,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思考怎样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学生自我介绍不必面面俱到,要体现自己最突出的特点。可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证明自己为自己有兴趣从事的专业做了什么努力和准备;还可以介绍个性特点和个人爱好,例如个性开朗富有合作性、坚忍不拔能吃苦等等。所有介绍内容都要以学生每个学期典型事例记录为基础。
自我介绍( 自我陈述) 是发达国家高等院校招生中常用的方法, 一般是要求学生讲述人生经历中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人和事, 怎么会对所申请的专业和学校产生兴趣, 对于学习所申请的专业做了怎样的准备,对于未来的职业及人生发展有怎样的规划,或除了学业成绩和其他所递交的申请材料以外所不能体现的个人课外活动经历、 兴趣爱好以及其他特质和潜力。 例如学生想学习医学,仅仅表明“ 我喜欢做医生,医生了不起,我敬佩医生”的态度是不够的,而是要列举事实说明为了学习医学专业所做的努力,例如看了很多医学方面的书籍, 到医院做了很多志愿活动,学习了医学相关的课程,参加了医学方面的小课题研究,自己平时做事认真仔细有耐心等等,用这些材料来证明自己有兴趣有能力学习医学。 要做到这些,学生高中入学起就要系统地思考和规划自己学习经历和发展方向, 同时也要求学校和教育系统能够提供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上海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的目的之一也在于此。因此,学生自我介绍的内容与修习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专业志向和个人爱好是这些活动内化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也为自我介绍提供佐证材料。
三、促进校内外教育结合,实现整体育人目标
上海将志愿服务( 公益劳动) 、军事训练、国防民防活动、农村社会实践、校内外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调查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还包括了参加校内外体育运动、艺术活动的经历,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学校课程学习内容,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未来生活工作做准备的能力。 将来学生志愿服务时间与社会志愿者服务时间银行应该做到互联互通,使学生从小就养成“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习惯和公益服务意识, 使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内化为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保障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社会实践) 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教委、市校外联会同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市委、科委、文广影视局、体育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 关于做好高中学生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 组织记录的操作办法( 试行) ”》 ;市、区校外联各成员单位根据学生社会实践场所遴选办法,积极挖掘资源,提供志愿者岗位、活动项目和实践课程,在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上发布, 学生通过登录网上平台登记预约,学生社会实践情况通过POS机终端、信息管理后台等方式全面记录。 据2015 年11月1 日搜索, 通过全市认证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144 家,区级认证的基地有1413 家,学校签约基地276 个;全市有6067 种岗位在发布,内容非常丰富,例如医院输液室、胃镜室、门诊导医,爱心进病房,博物馆讲解员、 展厅管理员助理, 社区摄像编剧剪辑员、美化环境、才艺展示、关爱敬老院、暑托班志愿者等;这些岗位广泛分布在各个区县,最多的浦东新区有756 个岗位发布; 每个岗位需求的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目前共提供17.4 万个岗位,能够满足上海16 万普通高中学生需要。
四、 重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迅速变化的21 世纪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通过跨学科项目学习和综合实践学习等深度学习活动来培养21 世纪能力或高阶思维能力。 然而这些深度学习的结果很难用考试,尤其是一次性考试来测量。 因此,综合素质评价除了要体现难以用考试成绩评价的非学术性素质( 例如社会责任感、个性特点) 外,还要体现单凭一次考试所不能评价的学术能力,包括平时成绩、突出表现( 个人荣誉、奖励、参加科技活动、创造发明项目等) 和深度学习的结果。上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生在研究型课程、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提交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代表作, 目的就是要培养每个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虽然上海在1998 年就推行了研究型课程,但是由于评价标准不明确,与升学关系不大,所以在各个学校的实施情况不尽相同, 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往往成为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 PISA2012 上海学生计算机化问题解决的表现远低于阅读、数学、科学领域的表现,与研究性学习普及程度不够有一定关系。而新加坡自2005 年起就将专题作业作为预科学生GCE A级水准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占大学录取总分10%的比例,教师普遍认为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PISA 2012 计算机化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中,新加坡在所有国家( 地区) 排名第一就是有力证明。 新加坡对专题作业的评价标准可以为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评价提供参考。[10]PISA数据还发现,日本学生在PISA问题解决上表现较好,超过了他们在数学、阅读等传统学科领域的表现,特别是日本有一些在传统学科上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问题解决上却有很高的表现, 这说明问题解决并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相反,有些不适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生在综合学习与问题解决中获得了“ 第二次”发展机会,所以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问题解决的机会。
现在“, 研究性学习报告” 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 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建设, 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不仅包括科学研究,也包括社会调查和项目设计, 对不同领域有兴趣的学生都能进行研究性学习。然而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开一门课题指导课就能够落实的。例如,上海大同中学1997 年在活动课的基础上着手进行“ 学生课题研究” 试验,1998 年学校开始探索让全体同学参与课题研究,开设了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课题研究课程,但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问题、 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于是学校开始建设综合课程,在背景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能判断问题的研究价值,然后又开设了知识论课程,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进行批判性反思, 经过5 年的努力,到2002 年形成了包括综合课程、课题研究、知识论等必修课和一系列选修课构成的研究型课程体系。[11]大同中学的探索告诉我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跨学科综合学习、社会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将进一步推动上海的课程改革。
五、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的特色
据调查, 上海高中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上,[12]但对于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学校培养的学生有什么与其他学校所不同的特点等问题思考还不够。 不少学校设置了很多选修课,但是课程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没有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课程有机地组织起来。 例如有学者对上海市200 多份中小学的课程规划进行分析, 根据课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将课程划分为6 个不同的水平, 结果发现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是无关联的碎片课程, 或者没有实质性关联的表面关联课程。 上海在学校课程建设上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在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框架之间建立实质性的联结。[13]
为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实施办法》 要求学校最多可以填报3 项体现本校学生素质特色的指标,可以体现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例如领导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信心、坚持性等,也可以采用综合指标,例如GPA绩点等。 申报特色指标的学校要围绕育人目标设计特色课程群, 包括四方面的要求:一是学校有独特的育人目标,主要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特色内涵;二是有特色课程群的支撑,仅仅是单个特色项目或活动还不足以形成学校特色指标;三是特色课程群覆盖本校的全体学生或大多数学生;四是有特色指标的测量评价的具体标准,对学生表现等第的评定有切实的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设置“ 学校特色指标”, 引导学校系统思考学校的整体课程设计,形成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
摘要:《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体现了上海的地方特色:重视学习经历和发展动态,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突出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指向学校教育的深度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目标;促进校内外教育结合,实现整体育人目标;重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特色。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评价的探讨 篇8
【摘要】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随着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职业学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于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职业学校学生成绩的评价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首先探讨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而后从职业学校学生成绩的构成因素出发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评价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评价;综合素质
G807.4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职业学校在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成绩评价在新时期也面临着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如何科学地评价职业学校学生的成绩,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战略问题。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在职业学校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专业学科学生成绩只有考试的单一评价方法
在职业学校中,学生是以就业为直接目标的,但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依然采取考试考核的成绩评价方法。在一些技术类的专业当中,这种考试的办法是相当的不合理,因为这些技术专业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具体的操作技能,知识是体现在这些技能当中的。所以,传统的考试考核的办法是不适应当前当前职业学校技术类专业的学生。
(二)成绩评价的方法采取一刀切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职业学校有許多技能型的专业,每一个专业所涉及到的领域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电器专业和会计专业。如果在成绩的评价中,对这两个专业也采取同样的考核模式,必然会使学生的专业特点无法得到体现,从而使成绩评价缺乏针对性。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是很不利的。
二、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几点建议
职业教育的学生成绩相对其他教育形式而言,有着其特殊性,因为职业教育是以直接就业为目的的,其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是其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日常成绩评价时,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入手。
(一)职业学校学生成绩中知识板块的评价方法
职业学校虽然是以就业为直接目的的教学体系,但知识的掌握仍然是其最不可缺失的一个板块,在知识的掌握中,应该遵从知识检测的一般方法,即以考试的形式检测学生的成绩。但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对试卷考试有一定的厌恶感,因此需要学校在考试的形式上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例如,学校可以采取网上考试的形式,把试卷的内容在互联网上进行。如果学校的电脑设备不够,学校可以分阶段对不同的班级学生进行分批老师。此外,可以由学生选择考试的形式。如专业课的考核方法可以采用开卷方式,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的感悟比较多;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以论文的形式作为期末考试考核的依据;如果学生比较擅长在公开场合演讲,可以让学生在最后一节课上以PPT展示的形式汇报这门课的学习心得,等等。 通过这些考核形式的创新,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考试当中去。
(二)职业学校学生成绩中技能板块的评价方法
职业学校的教育最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技能的掌握,因为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直接目的的。由于不同的工作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本文在论述专业技能的考核方法上,主要从方法上去讨论,而不涉及具体的专业在评价方法上的不同。
首先,采取实习日志的评价方法。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会在第二个学年或第三学年到企业中去顶岗实习或做具体的实习工作,这是职业学校学生在学完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后,第一次把知识转换为技能的实践。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会积累大量的工作技能,也是学校技能课的一次集中展示,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实习纳入到学生职业技能的评价体系当中去。具体来说,可以要求学生每周,甚至每天写实习日志,日志的内容要包含工作的具体内容,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当时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每周工作的一些心得等等。这些日志形成对学生职业技能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其次,直接以实习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价。工作技能的掌握是为了让工作者更好地投入到每一项日常的工作当中去,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果。因此,在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评价时,学校可以直接采取工作成果的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法。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在工作之前便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以文字的形式告知每一位学生,从而做到学生的成绩评价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三)职业学校学生成绩中综合素质板块的评价方法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其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最终都会表现在其综合素质上。在职业生涯中,除了知识和技能等的掌握之外,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学生能够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时,可以采取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方法。在学生们刚刚进入职业学校的时候,学校可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指导每一个学生制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中尽量能地涉及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内容,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等。在学期期末的时候,教师会依据学生们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是否达到这些目标进行综合的评价,并把评价的内容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主要依据。
此外,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可以采用积分制的方法进行综合素质计分,并在学生毕业的时候依据这些积分评选出学校的优秀学生。例如,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次数、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次数、学生在社团中的活动表现等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积分的影响因子。通过这样的积分,学校为学生建立一个综合素质的档案,使学生能够在职业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综合素养。
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与一般院校的学生成绩在其构成上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这是因为职业学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直接面对就业问题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分为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三个板块,在知识板块,学校可以通过考核形式的创新,采取网上考试的办法,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考试当中;在技能板块,可以采取实习日志的评价方法,以及直接以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价;在综合素质板块,学校可以采取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们将来的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隋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绩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8:37-40.
【中心学校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推荐阅读:
新关镇中心学校教师工作评价奖惩制度05-29
皂市镇中心学校德育社会评价自查报告06-03
孔庄中心学校对各中小学校检查评价办法07-14
学校学生会自我评价怎么写11-20
评价学校与评价教师05-30
评价学校09-10
学校综合评价11-16
评价职业学校06-04
学校工作个人评价06-17
师德师风学校评价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