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精选12篇)
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 篇1
在外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丰富教师课堂评价,能够突出以交流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原则,对于解决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问题,最大限度、最富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教师评价,学生成功的指路牌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情感的体验,自然、简练、真实、激励的评价语会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新授的知识,也更乐于接受重难点的挑战。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评价语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发奖品)时所采用的多样化表达方式,是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学生提供目的语可理解性输入的功能。因此,机械的评价语,难以提供互动性的语言输入。
案例1教师A在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3B Unit5中,在关键句型的操练中,板书提供语言支架“Here’s your.”教师进行如下的机械的操练:
T:Here’s your pen.
S:Here’s your pen.
T:Good!Here’s your pen.(教师一边说一边给回答正确的学生一张贴纸)
…
案例2教师B的板书是“A:Here’s your.B:Thank you.”学生把学习用品借给同桌,并进行练习:
S1:Here’s your pen.
S2:Thank you.
S2:Here’s your rubber.
S1:Thank you.
T:Good!Here’s your sticker./This sticker is for you.(一边说一边给两个同学贴纸,同时引导学生说谢谢)
S1&S2:Thank you.
…
显然,案列2更优于案例1,首先,案例1中的教师给出的语言支架不完整,也没有合理的语言情境,而案例2中的教师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语言支架,并且利用“借学习用品”这一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其次,教师B巧妙的利用发奖品,再次强化了所要操练的句型,并且也丰富了评价语:Good.Here’s your sticker.但教师A就忽略了这一点,只是机械地重复学生的话语。手中拿着奖励的贴纸,口中却重复说:Here’s your pen.因此,从中可以看出,A教师没能利用评价语起到目的语的示范作用,也没能为学生带来互动性的语言输入,更没能拓展同类句型:This……is for you.
二、同伴互评,学生进步的催化剂
在同伴互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展现自己的作品,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教师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交际中得到发展,语言的感悟能力和驾驭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认识也得到提高。
案例3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5B Chinese festivals,教师C围绕课文主题的四个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把学生分成四大组,在课前的学习单中,分别让每一组学习一种节日,学习单任务为:Q1 When is the festival?Q2 What do people do at the festival?Q3 What do people eat?Q4 Other knowledge about the festival.在课堂上,教师请每一组上台介绍讲解自己所学的节日,这一过程其实一方面让该组学生温故所学节日另一方面也是充当小老师角色教会其他组。在这种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同伴互评显得十分必要,这体现在,首先因为学习单的提示,每个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一个节日需要四方面———日期,活动,食物,其他相关知识,这在其他组听完介绍后,就能根据这些内容作出判断———这组介绍的同伴有没有完成这些任务;其次,每一组介绍的成员在阐述完自己介绍的节日都会呈现不同形式的测验,对尚未学习该节日的同伴进行提问,并在这些同伴的回答后进行评价,在这种互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形成一种友好的竞争,每个学生同时承担两种角色———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这种双重角色下,学生“你追我赶,共同进步”。
三、自我评价,学生成功的源动力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分析和判断,并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学习的自我评价并不是随意性的、主观的评价,而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里的评价标准主要指预先制订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例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3B Unit4 Where’s the bird?中,我设计了小学英语听力表现性评价。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有:bird,on,in,under,behind,desk,door。句型是:Where’s the…?It’s on/in/under/behind….教材中本单元的checkout Time涉及到听力练习,要求学生正确区分on/in/under/behind,并且能画出听到的物品。而在这两个听力活动中,不少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完成这两个听力活动的正确率,即学生在图片上做的标记是否符合听力活动要求,是否准确,以此来评级学生对本单元单词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在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两个听力活动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听力材料:
My bedroom is big and clean.Where’s the cap?It’s on the bed.Where’s the schoolbag?It’s behind the door.My bal is under the chair.Look!A toy bird is in my desk.I like my bedroom.这样的听力材料包含了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学生根据所听材料的描述,在我给的图画框架上画出帽子、书包、球、鸟的位置。由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画画的能力不同,画出的图画也是不一样的。此时教师没有必要设定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对应听力活动表现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英语学习自我评价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活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的体现,是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学生自我评价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所以,教师应该确立“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设计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表现性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内容,完善自我评价的实施策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让花样的评价,带领学生走进精彩的课堂,领略英语的美妙。
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 篇2
峄城区底阁镇中学 马宗海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必须科学化、制度化。在学校诸多的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做好管理和评价首先要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解评价的意义及其复杂性。教育评价要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全面地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才能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改进教育服务,客观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对教师的评价我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的作用,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2.对于教师评价的依据应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根本任务及国家教委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3.教师的工作具有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不同的复杂性。如教师工作对象的复杂多变性;教育教学过程的多因素、多变化,可比因素不易确定;教育周期长,教育效果滞后;教育成果的集体性等等。因此,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只凭学校领导的主观印象,或只凭学生成绩及只凭群众的选票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而也是不准确和不公正的。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的弊端。鉴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在评价方法上务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对教师的全部工作进行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使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更科学、更准确,更能反映每个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
二、明白教师评价的原则。没有原则就没有依据,评价的基本原则就是评价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也是对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确的评价原则是统一教师的思想和行动的规范,科学、公平、公正、透明,提高客观性,减少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利于加强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的程度,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教师评价要遵循以下几项教育原则。1.方向性原则,对于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校实现目标,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如果方向不明确,教师评价就会走上歧途,同时会对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确定正确的方向是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在评价中,必须对每个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书育人和教学的能力、工作效绩作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价值判断,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2.客观性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就是在教师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抓住本质的东西进行分析。教师所从事的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既劳心又劳力的特殊的复杂劳动。这种劳动的复杂性表现为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成果的复杂性。另外,教师的劳动又富有创造性,教育工作又有周期长,教育效果滞后的特点。这些在评价教师时均应给予充分考虑,这样才能使评价更符合客观实际。3.全面性原则,在确定和运用评价标准时要全面、不可片面。一方面要抓住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还要抓住评价过程,广泛全面收集评价信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系统,教师的工作也是多层次、多变量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因此,在对教师 评价时,要进行多指标、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和判断,力求真实准确的反映教师工作的全貌。作为评价的信息和资料,要尽可能全面、准确、真实,不能凭片面的材料,少数人的反映进行评价。全面性原则并不是把各评价要素不分主次、不区分重点与非重点,也决不是把各指标数量简单相加,而是应配以不同的数量进行综合的评价。4.主体性原则,是指明确被评价者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要尊重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这样才能使评价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使教师的评价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5.可行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指标、标准可行;评价的方法及运用的技术手段可行;工作安排可行。指标和标准要切实注意从实际出发,防止要求过高或过低。方法和技术手段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注意简便易行。还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并要取得教师的认同。不要强加给教师,这不利于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也要让教师心中清楚,懂得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即让教师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评价的理论和知识,明确工作方向,做到有的放矢。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时,有些评价要素的标准可以量化,就可采用定量分析。这种分析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客观实际,防止主观性。但是在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时,采用定量的方法就很困难了,特别是关系到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都具有模糊性。若这时强求用精确的数字去表示本身是模糊性质的事物,这不仅不客观,而且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在进行教师评价时,必须遵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这也正是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切不可片面认为只有定量评价才是科学的,在实际工作中也应防止这种倾向。
写字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的构建 篇3
近些年来,有许多学校把写字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校本课程常抓不懈,更有部分学校把写字教学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强力推进。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笔者以为,要想根本性地改变这一现状,作为管理层面的学校,必须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写字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以学校评价管理规范的主导牵引作用,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笔者就所在学校写字教学实施情况以及个人对写字教学及其管理的理解与认识,从教师与学生两个维度对写字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的规范构建作具体阐述,就教与方家。
一、 对学生的评价管理
1.细化评价目标
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表述都比较笼统,一般是穿插在识字写字目标中,用一两句话简单阐述。由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制定《校本写字课程目标》,使写字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全面、具体。目标中不仅要有知识与技能,还应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操作性要强,既便于教师指导评价,又便于学校管理考核。
2.编写校本写字教材
学生在向目标靠近的过程中,势必要有一个评价媒介,这个媒介就是教材。编写一套切合学校各学段学情的写字教材,既为学生练习提供了媒介,又为学校评价提供了参照。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写字教学初期,首先就由教学处组织,成立以书法老师为主,语文老师参与的写字教材编写小组,编写了一套《翰墨清香》校本写字教材。
(1)内容
12册教材均以课文出现的生字为主要内容。低段分基本笔画、整字练习两部分。每个基本笔画(含衍生笔画),有范写,有行笔提示,有典型字例;每个生字都有一个范字,供学生观摹;范字上有拼音,便于学生正确拼读;范字旁还有部首,或者笔顺和结构,帮助学生识记和定位书写;每个字都有书写提示。中段把字换成了词语练习,取消了拼音与笔顺。高段增加了句子练习。
(2)原则
教材编写既遵循了描仿(三个)临摹(三个)的规律,又遵循了实用性、规范性、系统性、连续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原则。
3.设置写字课程
为了确保写字的时间、场地、指导,我们把写字排进课表。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写字课(由专职书法老师执教),每天下午设置15分钟的写字练习课(由语文老师或班主任辅导),对兴趣特长生,每个星期还另外开设四节兴趣课(由专职书法老师辅导)。
4.革新评价制度
在写字教学评价中,我们感到旧有的由老师圈一圈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写字课程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同样,旧有的那种流于形式的评价制度也不能调动教师写字指导的积极性。所以写字教学评价方式与制度也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用新的观念、新的要求来评价学生的书写与教师的指导行为,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1)写字段位考核评价制度
学校在开展写字教学初期,即由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拟定出《写字段位考核评定标准》。(1-2年级考核1-3段;3-4年级考核4-6段;5-6年级考核7-9段)学校每学期或每学年对学生进行段位考核评定一次,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小学生写字段位特长认证证书》上。(证书从一段到九段,分成软笔与硬笔两个项目)以A生硬笔为例,如该生在三年级通过了六段标准,那么就在他“特长证书”的“硬笔六段”处盖印,并在下面注明评定时间。如果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初,他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七段水平,就可以通过班主任向考核小组提出考核申请,待考核小组同意后,就可以在下一次学校组织的段位考核中,参加5-6年级的段位考核,如达到七段的标准,考核小组就在他的《小学生写字段位特长认证证书》“硬笔七段”处盖印,同样也在下面注明评定时间。这样的《小学生写字段位特长认证证书》学生人手一份,就像学生的“素质报告书“一样,跟踪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完整地记录了一个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过程。
①硬笔段位考核。原则上每学期一次,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考核时,学生人手一份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指定的笔在方格内抄写。试卷包含写字姿势、笔画规范、间架结构、书写速度和卷面整洁五个方面,其中,写字姿势占总分的15~25%,由监考老师现场打分。其余项目,在考试结束后,学校组织书法教师独立批阅,评定段位。如3-4年级考的是4-6段,段位成绩在71-80之间的则认定为四段,段位成绩在81-90之间的则认定为五段,段位成绩在91-99之间的则认定为六段。其它年级的段位认定方法如此类推。
②软笔段位考核。软笔考核原则上每学年一次,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书写水平提高情况随时提出申请,考核小组单独对其考核。仍以A生为例,他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末的考核中通过了一段标准,那么就在他考核表的“软笔一段”处盖印,并在下面注明评定时间。他如果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初,觉得自己达到了二段水平,就可以通过班主任向考核小组提出考核申请,待考核小组评定通过,就在“软笔二段”处盖印,同样也在下面注明评定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软笔书写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不能强求统一。
(2)写字特色班评定制度
学校在开展写字教学初期,就由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出《写字特色班评定标准》。学校把每学期在段位考核中总评成绩排在前两名的班级命名为“写字特色班级”,并召开专门会议授牌奖励,同时通过校报、校园网和橱窗等方式宣传表彰。如果某班连续三次被评定为“写字特色班”,则该班可作为“荣誉写字特色班”,享受“写字特色班”同等待遇,下次评比,该班不再占用本年级名额。
(3)作业、考试书写评价制度
从整体看,学校重视写字教学几年来,学生的书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在省市级各项书法比赛中崭露头角,在学校的写字段位评定中,获得高段位的更是大有人在。但我们在检查中也发现,每天15分钟的写字课,无论是教师的指导还是学生的练习都像模像样,可是部分学生的作业书写与考试卷面还是差强人意,尤其是学困生的书写,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如何使平时的练习与“实战时”的运用有效结合?如何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我们尝试在作业、考试评价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具体做法是:
中职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思考 篇4
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中职学校的生命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系着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的最主要任务和内容, 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机制的创新。随着初中毕业学生人数的急剧下降, 在新形势下, 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需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 有力促进和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教学现状
1.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待提高
经过调查发现,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普遍素质较差,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多数学生极度厌学, 教学没有成就感;缺乏激励机制, 教好教坏一个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无法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教学完成情况。
2.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1) 纯理论课教师或纯实习教师从事一体化教学
理论课教师在实习课题的组织、安排和实习学生的组织管理等方面需要提高;实习指导教师在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讲课的技巧、授课语言、板书等方面需要加强。
(2) 改教学科教师
由于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 有些专业教师不得不跨专业改任新课程教学, 在教学中对新的课程及其相关知识需要有一个熟悉和加强的过程。
(3) 新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
由于教学经验比较缺乏, 教学中知识点的把握、课堂的管理方法并不十分合理, 并且与学生交流少, 教学效果比较差。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创造一些条件, 关键是教师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识和动力。
3.学生文化基础差且普遍厌学
中职学校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 由于生源减少和高中的扩招, 生源质量严重下降, 所以招进来的大部分学生只能算“名誉初中毕业生”, 他们根本不具备初中毕业生的文化知识素养, 厌学的情绪早已养成, 逃学、上网、上课睡觉、抽烟、打架、顶撞老师这些不良习气较为严重, 给教学及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着眼, 发展要以人为本, 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使教学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要从合理可行的管理机制入手, 而合理的管理机制要基于“人”, 这里的“人”就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 如何让教师充分发挥潜能, 努力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激励机制必不可少, 激励机制的实施则要依赖于准确的教学评价, 因此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和组织
1.教学评价的内容
(1) 教学过程
其主要内容为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授课计划的制订。应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标准, 建立合理、可行的授课计划;根据学生质量和自身设备情况以及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 选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并加以组织。涉及到理论课教学质量、实训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使用、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2) 教师的教学水平
主要为任课教师个人素质, 包括思想品德、思维品质、业务素养、治学治教品格、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科研学术活动成果等方面。
(3) 学生学习状况
主要为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纪律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
(4) 教学考核
其主要为课程合格率和优秀率、毕业生二证合格率和优秀率、学生各项竞赛获奖率、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
2.教学评价的组织
建立由学校、教务处、教研室构成的三级教学评价组织, 根据管理的职能, 在不同层面上实施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校务会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决策机构;教务处是教学评价的执行中心, 起制订计划、组织协调、过程检查、分析反馈作用, 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教研室是最基本的教学管理单元, 也是教学评价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
1.教学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的评价必须收集每位教师的教学信息, 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 通过日常教学检查和阶段性教学考核对教学秩序进行检查和考核。
日常教学检查就是指常说的“日查、周检、月考”。“日查”指教师每节课应该检查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并填写教学日志, 教务处每日对教学情况进行巡查, 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日志进行检查, 学校领导不定期对教学进行抽查;“周检”指教研室每周检查教师教学教案及相关教学资料;“月考”指每月对教学人员教学情况进行一次考核。
阶段性教学考核是指学期初对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进行检查;期中对教学情况分专业和课程进行抽查, 教务处通过组织听课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测试, 形成教务处总体评价, 并对教案、作业和实训报告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期末进行各教学课程的考试, 检查课程合格率, 检查教案的各个环节并给予定量评价, 检查作业和实训报告的完成量和批改质量, 也给予定量评价。教研室教学信息反馈, 由教研室对所有教师进行学期教学的总体评价。学生教学信息反馈, 通过学生反馈的意见掌握老师的教学状况, 建立学生对教学意见反馈的渠道, 并在期中和期末组织学生评教。
2.教学手段的评价
为鼓励教师使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的评价应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倡使用挂图、模型、示教板、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鼓励教师使用自制的挂图、模型, 要求教师达到办公自动化初级水平, 并能制作简单课件。
3.教学评分
评分是准确、直观反应教学状况的最有效的办法。日常教学可以采用基分制, 即给一个基本分, 通过检查发现的教学中的不足, 则要相应扣除一定的分数。阶段性教学考核采用积分制, 即每一个检查项目确定等次并获得相应的积分。教学手段及教研成果采用奖分制。
四、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缺乏横向可比性, 给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带来一些困难。有些课程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开, 一名教师任教;专业课之间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差异, 在没有横向对比的情况下也很难公正评价教师的教学。
各班学生差异很大, 而学生的状况直接影响教学, 因为“教”与“学”是分不开的。如果一个老师教两个班, 教学结果有很大差距, 也很难做出评价。
五、教学评价体系中相关制度的完善
1.听课制
校领导、教务处、教研室及全体老师相结合的听课制。校领导主要进行随机听课和重点对象听课, 重点对象主要是教务处正副主任、教学反应较好和较差的教师。
教务处对新任教师要进行听课, 反映教学较差的教师也应进行听课, 教务处负责人对所负责专业、课程教师听课。教研室对教研室所有教师组织听课, 并给予评价。所有教学人员都要对本教研室任课教师听课, 并形成个人评价。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优秀, 仅靠教师在一次课上的表现显然是片面的, 所以以上不同层次的听课不应在同一次课内实现。
2.学生评教制
平时要求学习委员记录教师每次教学的情况, 每周进行一次汇总, 并注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每学期期中召开学生干部会, 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并反馈给教师本人, 重大的、大众化的问题在教师大会上公布。期末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在学生问卷调查方面, 为确保学生评价的客观, 教务处调查时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 每班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
3.新任教师考核制
新任教师在学历达标的前提下, 由教务处组织进行试讲, 并现场提问, 由教学督导组和相关教研室主任参加评审, 考评通过进入试用期, 试用期内由教务处对新任教师进行听课、对教案和作业实训报告检查、听取班主任和学生意见, 给出综合评价, 考评通过者留用。
4.首位奖励制与末位督促制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根据对教学人员的考核结果, 改变过去单纯的末位淘汰制, 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教师, 对排名居于首位者, 予以张榜公布。
考核排名末位者, 给予谈话诫勉, 强制要求学习提高, 减少上课时数, 在优秀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经考核合格后再次正常上岗教学。这样对教师个人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使得在岗者不敢懈怠, 待岗者努力学习。
摘要: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的最主要任务和内容, 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体系,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共) 篇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优良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1.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为学院教学管理提供决策的信息与依据。
2.加大课堂教学管理与监督的力度,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教学和管理领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为教师职务评聘,教师工作量酬金的合理发放,学院评优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评价对象
凡受聘于本教研室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及实验实习教师,包括所有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三、评价项目及内容
本教研室教学工作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5个方面。每个项目的考核见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1.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2.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3.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4.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教研室负责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价。检查内容应包括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效果。加强对毕业生素质的反馈调查工作,以利及时掌握相关消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教研室分学期对每位教师按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质量分别进行考核,得出每个项目的考核分数,并按下列方法确定每位教师的学期教学工作考核总评分:
总评分=
每个项目的考核工作分为学生测评、教研室考核、系考评、领导小组审核4个部分。
1.学生测评
(1)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在教学考核表上对任课教师测评打分。
(2)参加测评的学生人数不得少于授课班级人数的50%,否则测评结果无效。
2教师考核
(1)分别召开学生和教师教学工作坐谈会,听取各方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查看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并结合日常教学情况。
4.项目总评分的确定
学生测评得分占30%,教研室考核得分占25%,系考评得分占45%,按以上比例合成教师某考核项目的最后得分。
5.领导小组审核
考核领导小组审核考核、评价结果,考核、评价材料归入教师业务档案,并将考核结果及时与本人见面。
五、考核时间
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进行考核,具体时间由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于课程结束前进行考核,具体时间由系部确定。
六、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85)、良好(76-84)、基本合格(60-75)、不合格(<60)4个等次,优秀率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5%。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评为优秀
1)有无故旷课现象;
2)一学期迟到或早退3次及以上;
3)出现一般性教学事故;
4)事假累计超过一星期,病假累计超过二星期;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不称职:
1)考核总分在60分以下;
2)职业道德差不能为人师表,有较严重的教学事故;
3)一学期累计旷课10课时及以上;
4)一学期迟到早退15次及以上;
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 篇6
德育课考核评价目标的科学性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德育课考核评价中“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功利性目标,更多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
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体现在:1.具备正确的导向功能
考核的目的有两个:(1)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2)为了促进教师的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有真功夫。
2.具备有效的激励功能。中职政治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关注学生学习态度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考核评价激励学生对照中职德育课的考核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指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包括理论知识水平、思想道德觉悟、道德行为表现三个方面。找差距、定措施,自觉加强学习,强化实践锻炼,促进德育素质的不断提高。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发展变化的,是以多种体系呈现出来的,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单纯地考核人的某一种智能和学习状态都不符合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职学校的考试改革必须基于上述理论在思路与方向上有所突破。
一、变单一的笔试为多样化考试
针对不同的课程,考试体系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和见解等体系。课堂评价也是重要体系,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小论文等体系考察和评价学生。
二、考试内容要侧重学生能力的考核
考试不仅要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要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要减少以考学生记忆能力和知识量的多少为主的客观性题目,相应增加综合性、分析性、应用性等以考查学生基本能力为目的的主观性题目。凡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一定要增加动手能力的测试。文科类课程要重点测试写作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类的课程侧重编程能力、操作能力,使用主流软件的能力;实践性课程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考试不仅从知识点出题,还要从课程的目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出题。
三、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评价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職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可由职业学校负责组织,但在用人单位里进行。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充足的实训耗材、完善的实训设备,从而使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训练、考核得以充分落实。根据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在学生参加真实的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由学校及用人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训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具相关的能力评价证书。在每次岗位培训后都由用人单位实训教师和人力资源专家对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能力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进行全面测试,如毅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这也是对学校学习成果的动态评价。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篇7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
所谓教学质量评价, 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教学质量评价可简称为教学评价, 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即全方位、动态的评价, 而不仅仅指对结果的评价。所以, 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是教学过程及其结果, 即教和学相统一的全部活动过程及所产生的各方面的结果。首先, 结果来自于过程, 评价从过程入手, 会更有效地促进理想结果的产生;其次, 现代教学评价已与教学过程一体化, 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 评价应包括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等教学活动各个方面的评价。
教学质量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含义, 相应地教学质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的含义, 即定性基础上的定量评价, 或者说是用定量手段做出的定性评判。定性评价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 定量评价则以反映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教学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既是互相联系的, 又是互相区别的。评价指标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量化的、具体性的, 同一教学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反映, 而某一个指标也可能反映几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是用来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 而不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 是确定测量和评价教学质量指标的根据, 所以制定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基本保证。教学目标来自教育目的,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具有从概括到具体的序列层次性:在总的教育目的指导下, 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具体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又进一步具体化为某一学科, 某一学科的某一教学阶段, 某一阶段的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任何教学目标都包涵内容和心理行为两个侧面, 内容侧面就是教材内容, 心理行为侧面就是教材内容内化为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并形成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可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形式, 并用一定的数据来加以标示, 就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亦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横向构成
在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式中, 我们从过程的角度来阐明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全过程: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评价的对象是教育全过程及其结果。根据教学论的理论, 教学是诸多要素的结合体, 其主要要素有教师、学生、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的环境和精神的环境) 、教学反馈等。这些要素都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都是教学评价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可以从横向上把这些因素按照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教学环境条件的评价。三者既相互联系, 又具有各自的评价重点和目的。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教师及其教学活动为评价对象, 是对教学活动“教”的方面的质量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及其教学质量的提高, 并对教师的劳动做出质量上的评定, 以用作晋级、培训、奖惩的依据。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重心, 同时兼顾其他方面, 如素质评价, 课前准备和课后辅导的评价等。关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结果则用来作为重要的信息指标。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以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为评价对象, 是对教学活动“学”的方面的质量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实现培养目标, 以及对其学习成果做出质量上的评定, 用作成绩评定, 升留级, 毕业证书颁发等教育决策的依据。
教学环境条件的评价以评价对象所存在的环境为评价对象, 是对教学活动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因素方面的质量评价。这一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结果, 并用作考察后两种评价结果的背景和参照点, 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因素, 以便制订措施予以改变。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了解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 确定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和其构成后, 要通过完善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来进行具体实施, 以使教学质量评价能真正落到实处。所谓教学质量监控, 是指监控组织方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 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 以便对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调控, 最终达到稳定与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必须遵照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 集合学校各部门、各单位所有成员的力量, 明确分工、互相协作, 共同履行教学质量监控的职责,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 使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
(一) 教学质量监控的体系构成
1.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有三大目标, 为实现目标需要建立三大目标体系:第一, 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等;第二, 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师资的配备与培养、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第三, 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结业率及就业质量等。
2.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进行教学质量监控要有效推进校、院 (系) 两级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 由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督导组及学生构成五级监控组织, 根据管理的职能不同, 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3.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两监控一调整”。“两监控”是指“教学信息监控”和“教学督导监控”;“一调整”是指“调整控制方法”。
教学信息监控是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 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 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 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教学督导监控是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调整控制方法是根据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控以更好地完成监控任务。
4.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相关制度:第一,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包含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的各项制度。第二, 听评课制度。行政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及同行相结合的听评课制度。第三, 学生评教制度。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制度。第四, 教学研究制度。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组织教师与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的制度。
(二)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措施
1.强化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意识
这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首要任务, 制度只是手段, 而任何手段都比不上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之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要定期结合专题及事例, 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 让“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成为共识, 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 不同气质、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加强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
第一, 全面性管理。
要求对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行评价监控。不仅要强调学生应具备知识水平与认知水平, 还应包括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所应具备的各种综合素质。
第二, 全员性管理。
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中。通过学生评价教师, 教师评价学生, 师生共同评价学校管理, 定期不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充满活力的评价机制, 全方位反映学校教学活动的全貌。
第三, 全程性管理。
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环节性管理:首先, 明确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抓规范, 在规范建设中抓创新, 在创新中形成有特色的管理理念;其次, 通过规范管理, 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并行的规章制度, 明确各系统职能, 规范工作程序, 做到有章可循, 指明各环节的质量要求。最终, 使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的质量达到标准, 使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质量得到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 并形成自我完善、优化的建设机制。
3.实行五级监控功能, 实施分层目标管理
(1) 一级监控―教务处
教务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 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 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部门, 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具体职责有以下五点:
第一, 结合现代社会、教育新形势的发展, 对教师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关培训, 使其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 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 定期 (期初、中、末) 检查或通过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情况, 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要及时总结, 扬长避短。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 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第三, 每学期定期 (单元练习、期中检测和期末考试) 或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考查, 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将情况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 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质量分析,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 继续开展定量性听课, 做到有记录, 有评析;同时, 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将两者结合起来, 对任课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五, 每学期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 了解各专业学生对不同教师及课程教学情况的评价, 以及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督导组成员与任课教师一同进行整改。
(2) 二级监控―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的中枢及骨干力量, 起疏通、组织、调整、反馈作用。其具体职责有以下四点:
第一, 组织制定本教研组的各种教学进度与计划, 并监控执行。
第二, 加强教研组的备课活动, 由教研组长负责, 每月要集体备课一定次数, 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 共同提高, 并做书面记录。
第三, 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教研活动, 做到计划、时间、内容、小结四落实, 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记录要做到及时有效。
第四, 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监控与检查。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 要做好记录与评价并及时向上级教学管理部门反馈。
(3) 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
教师是具体执行、操作者, 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部分。其具体职责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加强质量意识,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第二, 遵循学院对教学各环节中的相关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第三, 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类培训。
第四, 上课后要有随笔, 及时记录课后反思和想法。
第五, 要与学生建立高效畅通的沟通机制, 及时发现教学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要集思广益, 有效解决。
(4) 四级监控—教学督导领导小组检查
在教研室检查的基础上, 对所有教师进行全面检查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查, 检查教师的教学文件是否齐全, 教案书写是否规范, 教学日志是否认真填写, 课后是否按时布置作业和进行及时的批改, 教学进度是否正常, 实践教学是否按时正常进行等。
(5) 五级监控—学生评教及学生座谈
这一级监控体系的主体是学生, 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最终端, 直接反映教学过程的最终结果, 他们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参与到质量监控体系中。首先, 积极参与对任课老师的评价活动, 要有主人翁意识, 做到对学校负责、对老师负责、对自己负责;其次, 在作为代表参加学校、院 (系) 组织的座谈会时, 要广泛收集同学们的各种意见并进行归纳整理, 利用这一宝贵机会, 把关系到大多数同学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地与学校、老师进行反映、沟通。
毫无疑问, 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 已成为系统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但它们自身的质量和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 没有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但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与时俱进, 使其为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教学质量监控计划工作计划[EB/OL].中国教育文摘网, http://www.eduzhai.net/article/216/fanwen-35771.html.2006-12-05.
[3]施晓光.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2) .
[4]赵中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J].外教育资料, 1997 (5) .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 篇8
1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概述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标, 采取科学的方法, 对教育工作中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教学评价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的, 如教学过程、教学计划、学生成绩、教学主体等。它是依据社会一定的教育方针、政策, 运用有效的手段, 对所确立的目标所实施的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 最终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而所谓体育教学评价是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为评价对象, 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 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这一工作贯穿体育教学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 其目的是及时修正体育教学目标、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合, 追求最佳效果和目标的达成, 是一项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体育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性、导向性、激励性和预测性等功能。其中诊断功能是对教学现状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诊断, 以便为体育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通过诊断性评价, 其目的在于弄清学生的学力基础, 以便为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作好准备;导向功能是体育教学评价要为师生指明教与学的努力方向, 为教师和学生确定明确的达成性目标;激励功能是能够为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的管理等方面, 提高其效果;预测功能是指评价以评价对象的现状为依据对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及可能性进行预见和推测的功效与能力。
2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1) 行为目标模式评价理论。行为目标模式评价理论又称“教育评价模式”, 是西方现代教育评价史上第一个影响较大的理论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是把行为目标当作是教育过程中教育的评价依据。教育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确定实际教育活动达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把所要评价的内容分成具体可操作的, 强调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量与统计。 (2) 教育目标分类模式评价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完善了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他把整个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三个领域, 每个领域都设定了相应的目标系列。同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 要注意不同层次目标的联系和有机结合。再次, 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一理论认为人在组织中的价值。以教师为例, 教师通过评价, 在组织的目标范围内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不断地自我创造和提高。
3 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策略
从体育教学实践来看, 体育教学评价技术和手段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是实施科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础, 没有评价方法就不知道“怎么评”, 也就无法评了。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教学评价都要求有各自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构成体育教学评价结构的基本因素是“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等。对此, 我们根据这四个最基本问题, 对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作一些宏观理论的阐释。
3.1 加强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认识
有效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学评价, 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对学校管理来说, 可以通过评价来制定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等;对学生而言, 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 体育教学评价具有许多功能, 学校在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时, 应该加强对这些功能的认识。
3.2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制定和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
教育机构的管理部门在构建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上, 应该打破以往单纯的政府管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模式。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之前, 必须认真了解我国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和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行,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 政府对教学质量高度统一, 忽视了地方、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这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新背景下, 必须使体育教学评价成为体育教学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内在需求, 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
3.3 建立开放性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制, 注重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对象在其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开放性的体育教学评价体制是根据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利益主体而确立其相应的评价主体的, 不同评价主体应根据国家和自身的位置, 制定其体育教学评价职能, 保证体育教学各评价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此同时,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对象和主体是复杂的。从被评价对象的体育教师来举例, 以往忽视体育教师自身在评价中的主动性, 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新课程要求把体育教师的自我评价放在了一定的位置, 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 更有利于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 还有家长、社会人士代表的评价, 关于这些评价也有许多方法, 是辅助性的评价方式。
摘要:学校体育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来进行的, 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理论中的难题。这个难题源于体育学科目标的多样性和体育教学内容的非逻辑性有关系。本文通过体育教学评价概念和功能的诠释和梳理, 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评价,评价功能
参考文献
[1]毛震明.体育课程与教学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 篇9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扩招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高校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高校的招生情况,这使得高等学校不得不进行专业的改革调整,高等学校的压力直接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课堂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中心环节,前人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理论和实践性进行综合研究,培养目标不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随之变化,因此,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重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1]。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定位不同,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为研究目标开展研究。遵照科学性、可行性、可信性的原则[2],分析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以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为根本特征,注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3]。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概述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中,课堂教学质量应主要是教学过程的质量,即一节课如何展开及其展开的质量状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各要素发展变化和效果的价值判断[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包括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的评价。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能力的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课堂气氛等方面作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各项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两方面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1.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及方针政策中的有关规定,依据教育理论及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依据实践经验及有关评价的特定要求[4]。等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本质上是为了向社会和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促进教师采取各种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但高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还包括一些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具体地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大致包括诊断、导向、反馈、甄别四个方面[18]。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本着以客观为主,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原则。
1.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与方法
目前高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学生评价),二是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同行和教育学专家或课堂教学内容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同行评价),三是各级教学管理者(领导评价),四是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教师自评)
1.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主观的评价方法有目前大部分高校进行同行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方法差不多,也是编制大同小异的一些量表,给出相应的指标体系,每个指标体系赋予相应的等级如“优秀”、“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同时又给出相应的分值8-10分、6-8分、4-6分、4分以下。
客观的评价方法有目前国内外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数百种之多,由于各种方法的机理不同、方法的属性层次相异,在应用各方法之间评价结论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组合评价”的研究思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郭显光提出了运用”平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和“模糊Borda法”等四种方法并对不同评价方法所的结论进行组合;彭勇行和刘喜华都提出对同一组评价对象在已获得多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情况下,假设存在一个组合评价值向量与上述多个向量的矢量差之平方和为最小,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用数学规划方法求得上述组合评价值向量;曾宪报提出分别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检验法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对组合评价进行事前事后检验,并以郭显光的“组合评价法”的实例对此方法给予说明;徐泽水、林元庆和毛定祥则从评价对象多属性指标的组合赋权角度讨论多方法赋权的组合问题,并分别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给予求解。显然上述研究成果对解决综合评价过程中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
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评价标准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评价标准的影响三个方面。不同的教育目标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并体现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维度中,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一定要以教育目标为标准,并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育目标是将知识放在第一位,实用技术第二位,态度和能力(即道德和实用能力)第三位。现代教育目标是将态度和能力放在第一位,实用技术第二位,知识第三位。
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
主观评价方面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研究设计,使其更加合理化,客观方面评价通过组合评价方法,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它们的适用场合也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将具有同种性质综合评价方法组合在一起,就能够使各种方法的缺点得到弥补,而同时兼有各方法的优点.通过各种方法的组合,可以利用更多的信息.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评价对象的属性,一种方法只是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提供该事物的一部分信息.要反映事物的全貌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和原貌.通过组合可以得到一些良好的性质.组合中各元素并不一定都具有某些优良的性质,但通过组合,却能得到一些良好的性质。
摘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情况,直接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能否有效的从课堂获得知识,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在与时俱进,不同定位的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评价的标准相应的不同。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丁兵,方晓敏.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前沿,2004(1):92-94.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395-399.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23-225.
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 篇10
《三课五环绿色课堂》环环都体现了学生的“动”。自学感知体现了学生动脑动眼, 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突出了学生动脑动口, 教师精讲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开阔视野。巩固提升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一、档案袋管理评价法的原则
《三课五环绿色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档案袋管理评价法也应以学生发展为原则。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让教师的语调、笑容使每个学生的心情舒畅, 进而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评价方式多样性原则。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与对学生综合艺术品质的评定相结合;书面评定与口头评价相结合。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原则。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原则。对学生美术学习情况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美术学习态度, 参与体验与合作精神, 在学习活动各环节中的审美及再现能力, 从感知到感悟, 从再现到创作的全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二、档案袋管理评价法的操作方法
课堂上先口头评价, 课后记录。《三课五环绿色课堂》的每一环节都设置了问题, 都在激发学生探讨、交流发表, 教师评价, 学生互评, 并可激烈辩论, 以小组为单位给予加分记录。教师在评价时随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动机、兴趣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多鼓励、肯定, 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 也必须充分肯定, 甚至可以“过分”肯定。教师在平时不经意的一句肯定的话, 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 对自已的作品 (业) 进行自评、师生共评、公开展览作品等方法来进行口头评价, 并形成口头的综合评定, 作好记录。口头评价可以用“有创意, 有激情, 有思想, 能合作, 有个性, 有品位, 整体感强, 感觉好, 用笔潇洒, 线条流畅, 调色明快”等积极、肯定、具有启发性的语言。
对学生的作业全当成作品对待, 课堂作业, 当堂展示, 自评互评, 反馈及时。定时作业书写评语, 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一个阶段的学习后, 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布置在学校的橱窗中让学生欣赏。这既可以激励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借鉴, 还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气氛, 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许多课堂美术作品可以直接成为展览品, 即使有一些作品完成得不太好, 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展出他们的作品。当然, 对于一些问题比较明确的作品, 可以采取要求修改或直接指出问题等方法, 待修改后再展出。展览的地点可以根据条件而定, 比如一些直接能上墙展示, 可以在班级的教室里展出, 也可以在学校的宣传窗里展出。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比较合适的场合, 让学生把自己成功的作品带到大家面前, 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 在自愿的前提下, 相互交换评价创作的作品, 这样既可以让大多数同学得到别人的优秀作品, 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增进了解、促进交往。还可进行网上展览评价。由于现在先进的图片处理设备比较多, 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和多媒体教室的设备, 以及数码照相机, 把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输入计算机,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可以随时展示在学生面前, 在课堂教学中也能随时用到所有的作品, 学生也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计算机房在网上查看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还可以通过网络在计算机里留下自己的评述。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同时积极选拔作品参加上级评奖展出。只要机会合适, 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参加一些有益的比赛。这也是对他们的莫大肯定和促进。
所有学生的展出作品, 教师都拍摄成照片, 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定时评定星级学生, 充分肯定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成绩, 并隆重颁发具有特色的星。星级分为进步之星、唯美之星、速度之星、创新之星、合作之星等等, 并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档案袋管理评价法给老师带来的困惑
档案袋管理评价法无疑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评价方法, 但给老师带来非常多的困难。如口头表扬速度快, 课后记录难免遗漏。班级学生人数多, 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大, 会力不从心。档案袋管理评价法必须要求老师是一个有心人, 时时要留心学生的微妙变化, 鼓励之, 并记录。因而老师的身心容易疲惫。
摘要:《三课五环绿色课堂》在各个环节都在调动学生的“动”。学生“动”起来, 闪光点也就显出来了。教师抓住学生这些闪光点, 积累这些闪光点, 就有可能成就一个学生。因而档案袋管理评价法应运而生。案袋管理评价法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困难。
关键词:《三课五环绿色课堂》,档案袋管理评价法
参考文献
[1]网络论文:《建设“绿色”美术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网络论文:福建高中新课程论文苏媛媛《创新评价--让课堂充满生机》.
浅谈教学质量动态化评价管理模式 篇11
2003年,我校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总结以往“分项考核,按等评估,综合评价”的教学评价模式基础上,针对测量学生三维发展目标达成情况的要求,构建了教学质量的动态化评价管理模式,对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一,评价内容综合化。传统的教学评价内容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对于知识的死记硬背与技能的简单操作。实际上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正向观察思维、想象、表达与操作的初步能力,在测查知识与能力方面本身就是不充分的,更是较少关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为此,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中,我们着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综合协调起来,重视评价学生在近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行为表现,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内容,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因此,在评价内容的范围上,从课堂延深到学生生活的整个时空,涉及学生的学习表现、实践过程与个性化作品等内容。在评价内容选取过程中,注意选取那些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的载体,测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测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相结合的能力,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的能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能力),和综合表达与实践操作的能力;注意选取那些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与解决问题策略的载体,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测查,观测分析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与解决问题时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注重选择那些展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突出学生自我意识与价值取向的测查,掌握学生个性化人格发展的取向与水平。
第二,评价方式动态化。我认为评价方式的动态化是从时间上的流程化、空间上的广延化和形式上的多样化表现出来的。在时间层面,形成“三点一线”的评价流程。“三点一线”是指平时教学测查、期中测查和期末测查三点连结成一线。尤其是在平时测查上下功夫,发挥教师在评价活动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使教学评价在学校教学的全程中持续进行。在空间层面形成“三位一体”的评价格局。“三位一体”是指学校测查、家庭测查和社会测查连结成一个整体。着力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中来。特别是重视发挥学生家长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了解评价标准、方法和内容。以研究性作业为纽带,鼓励学生在校外进行学习研究与操作实践,积极征求与处理家长对学生学习作品与行为表现的评价信息,使教学评价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时空全面进行。在形式层面形成“三项统一”的局面。“三项统一”是指口试、笔试与实践操作三方面测查相统一。尤其重视实践操作方面的测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测查学生实践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家庭学习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注重测查学生实践作品的完整性与创新性。这样,就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整个时空进行有效的动态化教学评价管理。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12
1 构建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评价指标是对教学管理工作做出正确评价的基本前提, 所以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其科学性, 指标的设计应结合实际, 使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标准过高或者过低, 都会影响对系 (部) 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评价的真实性, 继而失去了评价的诊断作用。
1.2 可操作性原则
所谓可操作性, 是指教学评价主体能参照评价指标对评价客体做出合理评价。因此在指标设计时应将各级指标尽可能地进行量化, 对不易量化的指标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说明, 使其容易做出评价, 对于评价的内容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对指标体系的内涵做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1.3 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 涉及的内容教多, 为此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具备全面性, 应从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实行评价。与此同时, 又要突出其重点环节的重要性。评价项目中根据各评价因素对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影响程度的不同, 分别给它们赋予相应的权重值。
1.4 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要想及时发现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过程的监控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教学评价中都存在缺少过程评价的问题, 使评价本身流于形式, 无法对教学管理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判。终结性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做出全面的总结性评价, 判断实际工作达到目标的程度。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能对评价对象做出更客观的评价结论, 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起到较好的诊断和促进作用。
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为了更科学、全面的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价,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设计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指标调查"问卷。问卷中的指标一是对国内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已使用指标中合理的成分加以吸收、对国外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合理成分加以借鉴,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而得出的;二是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如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运行管理等总结得出。通过调查分析, 最终将40项指标 (三级指标) 筛选出来构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筛选的指标进行分类, 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 最终得到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详见表1) 。
2.2 指标体系的特色
本指标体系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以及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设计的评价指标, 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了最终指标体系。与以往的指标体系相比, 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2.1 师资队伍。在借鉴国外对职业院校师资要求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中突出了对“双师型”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的要求。同时, 为了提起高职院校对师资职业培训的重视, 特别增加了师资培养与培训评价指标, 并在具体的内容上兼顾了对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形式上表现为外出学习、企业挂职锻炼和攻读学位。
2.2.2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方面突出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课程建设上相应的突出了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要求。
2.2.3 实践教学为突出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特别把实践教学单独作为一项指标列出, 并且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工学交替”, 满足顶岗实习的要求, 特别强调了对实习基地数量与规模的要求。
3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第一步, 学校组织教学检查专家组对学校的各系部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应首先由学校组织教学检查专家组, 为保证对被评价单位的公平、公正, 专家组的成员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第二步, 根据评分细则打分由专家组成员根据评分细则 (评分细则可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 对被评价单位按照指标内容逐项打分, 专家打分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 细则中给出A级和C级的标准, 介于A级和C级标准之间为B级, 达不到C级标准即为D级。
第三步, 汇总得分由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专家组打分情况汇总计算被评价单位所得分数。
第四步, 做出评价针对被评价单位所得分数, 对被评价单位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通过评价找出被评价单位在教学管理中优势与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
通过建立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将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细化到各个指标观测点上, 由专家对观测点即三级指标逐项打分, 被评价单位可以通过得分情况, 明确了解本单位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 通过对学校各系 (部) 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价, 有利于各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工作上进行横向的比较, 取长补短, 加强经验交流, 共同提高, 从而更有利于学校整个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 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东方.完善地方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008:1-2.
[2]陈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企业家天地, 2010, (6) :112.
【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推荐阅读: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08-02
课堂教学评价系统08-28
课堂教学评价语09-15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09-24
课堂教学定性评价07-13
美工课堂教学评价08-10
课堂教学评价论文10-20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06-10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06-22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刍议09-14